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企业供应链管理8篇

时间:2022-12-09 18:42:2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企业供应链管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企业供应链管理

篇1

随着各种自动化与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不断运用,制造生产率的提高空间已被充分的挖掘。面对新世纪全球性市场竞争的环境,各国的企业管理者已充分认识到,要取得竞争的优势,企业必须开始实施从内部生产运作过程的管理转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管理和整个供应链系统的管理。所谓供应链,是指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将产品生产和流通中涉及的原材料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以及最终消费者连成一体的功能网络结构模式。

供应链管理(supplychainmanagement,简称SCM)的主要目标是实现供应链整体结构的优化与协调,对于提高供应链的整体效率与服务水平起着关键的作用,但如果在供应链实施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等问题缺乏应有的重视,就必然会制约供应链的进一步合理化。因此,国内外许多学者开始研究资源利用、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最佳结合点,绿色供应链管理研究由此产生。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概念则是由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的制造研究协会(MRC)于1996年首次提出的,它旨在综合考虑制造业供应链中的环境影响和资源优化利用,是一种融合环境保护的现代管理模式。它从产品生命周期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包括产品的原材料获取、产品的设计与制造、产品的销售与运输、产品的使用以及产品再回收利用的整个过程;通过绿色技术与供应链管理的手段,实现产品生命周期内环境负影响最小,资源、能源利用率最高和供应链系统整体效益最优的目标。

绿色供应链管理注重绿色及环保理念,试图改变传统供应链起始于供应商,终止于用户这样一种“从摇篮到坟墓”的线性模式,把循环经济的思想运用其中,使整个供应链形成一个物质与能量能够循环流动的闭合回路。将传统供应链管理的T(时间)、Q(质量)、C(成本)、S(服务)四个功能目标转换为T、Q、C、S、E(环境)这样一种新的目标体系,尽可能缩短市场响应时间、尽可能提高产品质量、尽可能降低产品成本、尽可能提供优质的产品服务、尽可能减少环境负影响和资源消耗。

绿色供应链的设计流程

由于生产过程与方法的环境限制日趋严格,在产品的设计、制造、包装、消费与回收等各个环节都需实现绿色化。因此,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内容应主要涉及以下方面:

(一)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又称“生态设计”或“生命周期设计”。一般来说,绿色设计是指产品在原材料获取、生产、运销使用和处置等整个生命周期中充分考虑生态、人类健康和安全的产品设计原则和方法。旨在从源头上防止污染,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审视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在设计阶段就充分考虑到产品在制造、销售、使用及报废后回收、重用以及处理对环境的各种影响。同时将循环经济中的3R原则(Reduce,ReuseandRecycle)引入产品的开发阶段,优先考虑产品对资源和环境的影响(可拆卸性、可回收性等),并将其作为产品的设计目标,在满足环境目标的同时,再充分考虑产品的功能、质量、开发周期和成本,优化各有关设计因素,使得产品及其制造过程对环境的总体影响和资源消耗减到最小。

(二)绿色材料

绿色材料也被称为生态材料或环境意识材料,是指制备和生产过程中能耗低、噪音小、无毒性,并对环境无害的材料和材料制成品。绿色材料在制备、使用以及用后处置等生命周期的各阶段,应具有最大的资源利用率和最小的环境影响。

绿色化效率要远远大于末端治理的效率,并且供应端绿色化的效益在后续的供应链环节中可以得到放大,因此,在保证产品原有功能的基础上,采用绿色材料(新材料、替代品、可重复使用、可再生、可降解、易处理),不但达到环保目的,而且由于降低了成本还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企业应树立“环境成本”的观念,在选择产品材料的过程中,要尽量选择那些在制备、加工、重用乃至报废后回收处理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能耗少、资源利用率高、对环境无污染且易回收处理的材料。

(三)绿色生产

绿色生产又称绿色制造、清洁生产。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或不同的国家,绿色生产的提法也不尽相同,但其基本内涵是一致的,即对生产过程、产品及服务采用污染防御的战略来减少污染物的产生,以期增加生产效率,减少或降低人类和环境的风险。有关绿色生产的实现途径主要包括:改变原材料投入,有用副产品的利用,回收产品的再利用,以及对原材料的就地再利用;改变生产工艺或制造技术,改善工艺控制,对原有设备进行改造,将各类风险以及对生态环境的损害减到最低程度;加强生产管理,推行清洁生产,有效的减少环境污染、节省资源能源。

(四)绿色营销

绿色营销是指供应链企业在市场调查、产品研制、产品定价、产品促销等整个营销活动中,都以维持生态平衡、重视环保的绿色理论为指导,使企业的发展与消费者和社会的利益一致。绿色营销的具体内容包括:收集绿色信息,作为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重要依据;研究绿色产品,除了对绿色产品材料的选择、产品功能结构和工艺过程进行研究以外,还要考虑产品包装与运输方式、产品的使用及产品废弃物的处理等环节对环境的影响;重视绿色促销,在社会公众中树立良好的绿色形象,扩大企业的绿色影响,并做好绿色营销渠道和绿色定价等相关因素的组织工作。

(五)绿色消费

绿色消费是指消费者尽量使用环保产品、服务,对使用后易造成环境危害的产品的妥善处置等。目前,市场上许多产品都标榜自己是绿色产品,但其中真正属于绿色产品的却较少。大多只是在产品生命周期的某些阶段改善了其环境协调性,但若从整个生命周期来看,其环境协调性仍不尽如人意。这种市场现象往往会误导、欺骗和伤害消费者,对绿色消费的发展极为不利。具体而言,绿色消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消费无污染的产品、消费过程中尽量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自觉抵制和不消费那些破坏环境的产品。企业若能在生产活动中正确的引导消费者进行绿色消费,必将有利于企业绿色形象的塑造,增加用户对其产品的忠诚度。

(六)绿色回收

绿色回收是绿色消费的最后环节,指企业及时收回有技术缺陷(可能造成安全隐患和环境破坏)的产品、废旧产品、包装物等,以最大限度的降低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并力求整个回收过程不给环境和社会造成危害。产品的回收在其生命周期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正是通过各种各样的回收策略,产品的生命周期形成了一个闭合的回路。废弃产品的回收利用能减轻对原材料的消耗,同时减少废弃物对环境的危害,因此,绿色回收也是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重要一环。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实施

(一)树立绿色的企业文化观念

绿色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全新的供应链管理理念,能够创造出企业与社会双赢的良好局面。这就要求其中的各成员都要树立绿色观念,从全局和长远利益出发,增强自身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意识,把经济目标和社会环境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应用到供应链的各个环节,形成全员参与的绿色企业文化。

(二)实施协调管理

绿色供应链是由各个不同的企业合作组成的联盟体,为了能够快速响应市场的个性化需求以及达到甚至超越环保部门的环保要求,提高供应链的竞争能力,必须在各合作伙伴间进行协调管理,减少供应链中不增值的活动,实施并行工程管理。然而要实现供应链的协调管理并非易事,企业可能会面临各方面的挑战。这就要求供应链上的各企业之间彼此合作,相互学习,共同努力,并可通过对供应商的培训和相关技术支持来提高整个供应链的绿色化水平,实现供应链的组织协调管理。

(三)将供求关系的重心转向服务

传统供应链一直将产品作为供求关系的中心,产业的增长遵循“资源-产品-弃物”的线性数量增长模式,这必然会与环境管理形成一定程度的冲突。因此,应将以产品为中心的供求关系转变为以提供服务为中心的供求关系,对于需要回收处理的产品,应以出售产品的使用权为主,由此形成一套即时回流的逆向物流系统,使单向线形的传统供应链转变为由正向供应链和逆向供应链双向循环的生态供应圈。如电视机、空调等家用电器,用户仅购买其使用权,而企业保留其所有权并进行产品报废后的回收处理。

(四)建立网络化的信息系统平台

绿色供应链管理的顺利实施离不开供应链上各个企业之间的协调合作,要选择符合绿色标准要求的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等,都有赖于行业内信息资源的共享。这就需要企业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将环境信息与其它信息有效集成,实现信息和数据的共享。同时,政府及相关组织应积极构建绿色资源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为绿色供应链管理的有效实施奠定基础。

(五)以产业集群为依托建立循环经济工业园

循环经济工业园是依靠工业生态学与循环经济理论而设计建立的一种新型工业组织形态,通过对自然系统的模拟实现产业系统内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的专业化分工,实现物质的循环使用和能量的多级使用,这无疑是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一种有效途径。但循环经济工业园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行政命令、经济、财税、法律手段将一些企业集中在某个区域,或者直接规划一个生态工业园来吸引一些相关企业进驻园内,其设立具有很强的计划与指令色彩,与自由进出的市场机制是相悖的,致使循环经济工业园的系统风险较大。

因此,可以以现有的产业集群为依托建立循环经济工业园。这样一方面可实现成本的节约,另一方面可依托产业集群建立起来的循环经济工业园具有更强的市场适应能力以及抵御风险的能力。

篇2

关键词:竞争力;供应链及其管理;“牛鞭效应”;渠道冲突

中图分类号:F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07)28-0096-03

引言:

“雅戈尔”和“杉杉”这两个国内知名品牌称得上是服装行业的领跑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雅戈尔选择关联性发展模式,以服装、纺织、外贸、证券、房地产、基础设施等六大产业驱动企业发展;而杉杉选择了非关联性发展模式,即采取服装、高科技、资本运作等三个板块彼此独立经营、互不搭界的运作模式。1999年至今,雅戈尔在销售收入和利税方面双双领先杉杉,在2004年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50强的评选中,雅戈尔名列36位,而杉杉未能入选。作为中国服装行业的知名企业,杉杉与雅戈尔之间的差距日益明显。

一、 “雅戈尔”与“杉杉”:竞争力指数分析和比较

中国社科院在借鉴国内外竞争力评价理论和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设计了包括“总资产利润率”(TAP)、“销售收入的成长”(SIR)和“净利润的成长”(PIR)三个具体指标的中国民营企业竞争力指数指标体系:

①总资产利润率A=200*TAPave=[(2005年净利润/2005年总资产)+(2004年净利润/2004年总资产)+(2003年净利润/2003年总资产)]/3*200

若A>=40,则取A为40;若A

②销售收入的成长:

B1=[(2005年销售收入-2004年销售收入)/2004年销售收入]

B2=[(2004年销售收入-2003年销售收入)/2003年销售收入]

销售收入的成长B=30*SIRave={[(1+B1)*(1+B2)]1/2-1}*30

若B>=30,则取B为30;若B

③净利润的成长:

C1=[(2005年净利润-2004年净利润)/2004年净利润]

C2=[(2004年净利润-2003年净利润)/2003年净利润]

净利润的成长C=30*PIRave={[(1+C1)*(1+C2)]1/2-1}*30

若C>=30,则取C为30;若C

④竞争力指数ECI=总资产利润率(占40%)+销售收入的成长(占30%)+净利润的成长(占30%)

根据这一指标体系,利用2003-2005年的数据,计算出了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杉杉股份有限公司的竞争力指数:

数据显示:雅戈尔的竞争力指数为25.19,杉杉的竞争力指数为12.50。是什么因素决定了企业的竞争力的大小?

又是什么原因使成立时间和上市时间更早的杉杉在市场竞争中走到雅戈尔之后?英国著名供应链管理专家Martin Christopher认为,“21世纪的市场竞争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二、“雅戈尔”与“杉杉”:供应链管理分析和比较

1. 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

供应链,是由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构成的物流网络。供应链管理,就是在满足一定的客户服务水平的条件下,为了使整个供应链系统成本达到最小而把供应商、制造商、仓库、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有效地组织在一起来进行的产品制造、转运、分销及销售的管理方法。供应链管理的目的在于追求供应链的整体效率,重点不在于简单地使某个供应链成员的成本达到最小,而在于通过采用系统方法来协调供应链成员以使整个供应链总成本最低。由于供应链中存在“渠道冲突”1,不同成员存在着不同的、相互冲突的目标,供应链整体的成本很难达到最低。

营销过程中的“牛鞭效应”常常困扰企业的发展。所谓“牛鞭效应”,是企业营销活动对市场需求的变异或放大现象,即零售商往往根据商品销量的历史记录,对未来销售情况进行预测,从而确定订货量。为了防止断货脱销,他们往往会向批发商增加一定数量的订货。而批发商出于同样的考虑,也会在向销售中心订货时增加一定的订货。这样,在市场需求量并没有增加的情况下,经零售商和批发商的订单却被一级级地放大,企业据此扩大生产,其结果导致库存大量增加,生产、供应、营销的混乱。

2. 雅戈尔与杉杉的供应链比较

服装市场的低进入门槛和高利润使得国内服装经营行业和企业处于接近完全竞争状态。尤其是入世以来,大量外国强势服装品牌涌入中国市场,原处于国内行业领先地位的雅戈尔和杉杉等服装企业面临着增长势头趋缓、市场占有率下降的危机。为了分散企业风险,雅戈尔和杉杉均采取相应战略调整,实施多元化发展,但两个企业选择的模式和决策完全不同。

雅戈尔采取了以纵向一体化与横向多元化发展相结合的模式,即以服装、纺织、外贸、证券、房地产、基础设施等六大产业驱动企业发展。向产业链上游方向延伸发展纺织业,有利于解决服装加工所需原材料供货;向下延伸至外贸领域,有利于由内向外扩大主业的产品销售市场;涉足证券和房地产是为调剂主业资金余缺,并提升资本运作效率、把握投资机会;介入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有利于提升资本运作的稳健性。总之,雅戈尔“向上游取水”和“掌控下游渠道”,使企业深入到供应链的每一个结点,各个结点有了共同的目标,服务于雅戈尔的主业――服装加工业。供应链的形成,一方面,加快了企业对市场需求的反应速度。当市场需求量突然增加的时候,能得到原料的及时供应,从而不至于因为原料供给滞后而坐失良机;当市场需求量突然减少时,企业能从自身的销售渠道和网点及时了解市场信息、控制生产,避免造成商品积压。另一方面,作为一个企业整体的内部诸环节,供应商、制造商、配送中心和销售商等,在总部的整体协调控制下,均能在维护整体利益的前提下实现自身的发展,从而能够有效地控制营销过程中的“牛鞭效应”。

杉杉实施的是横向多元化发展模式,即一方面实行产、销剥离,只注重品牌经营,而将加工过程外包出去,并通过借助特许加盟商销售杉杉产品;另一方面,企业又涉足高科技产业发展,并通过集团公司作为孵化器,向高科技型企业转化,形成服装、高科技、资本运作三个板块独立经营、互不搭界的运作模式。这种让服装、高科技、资本运作三个板块独立经营、互不搭界的模式,使杉杉涉及三种完全不同的领域,形成完全不同的供应链关系,而要在不同的供应链中与诸多企业协调一致,实属不易。另外,高科技和资本运营对于杉杉来说是陌生行业,在这两条供应链中与其它企业的磨合都需要很长的时间,唯有服装制造业,是杉杉熟悉的行业和经验所在,而这一部分又外包了出去。无论理论还是经验都表明,企业要想发展都应有明确的主打产品,杉杉的主打产品就是服装,消费者接纳的是杉杉的服装,而不是杉杉的高科技产品。华夏证券关于杉杉股份的一份调研报告指出杉杉的高科技板块对公司业绩增长的推动相当有限,而杉杉在服装行业则实现了较好业绩:2005年,杉杉拥有的9个国际品牌总销售额已经超过鼎盛时的杉杉,并且全部实现赢利;杉杉旗下的13个自主品牌的服装销售额增长了25.8%,利润增长了59%,部分实现了全球采购和全球下订单。

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企业之间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转化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与杉杉相比,雅戈尔拥有一条较为完整、协调的供应链,从而通过各方面的资源整合,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是其领先杉杉的重要原因。

三、“雅戈尔”与“杉杉”:进一步发展的几点建议

1.雅戈尔应借鉴“沃尔玛”经验,加强营销网络的沟通和管理

在营销网络的构建上,雅戈尔采取了区域部门化,形成了一个庞大的营销网络。庞大的营销网络使得雅戈尔的上下沟通变得困难,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地传达。对于这一难题,一方面,要加强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使产品的供求信息能够及时、准确地在销售商与总部之间传达,“雅戈尔数字化工程”已经发挥了显著的作用。然而,无论网络多高级,数据信息多丰富,它能告诉决策者已经卖了多少,却不能体现出将会卖出多少,因此管理人员必须深入基层,了解和处理具体事务,这可以借鉴沃尔玛有效沟通的经验。沃尔玛的分店数量庞大,为了解决分店的部门主管和总部的供应商代表沟通的难题,沃尔玛采取按部门举办研讨会的方法,要求上至各级主管,下到采购人员,每周必须用三到四天巡视商店,然后带着有价值的情报和构想回到总部进行交流,拿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并立刻执行。雅戈尔作为拥有庞大的营销网络的企业,必须清楚,根据实际的销售情况对市场需求的预测一定是不准确的,所以必须深入市场当中,了解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来制定生产计划,并根据销售情况,进行快速的调整。

2.杉杉应适当放缓横向多元化进程,短期内仍应以服装为主业

当企业单项核心支撑性资源强大到在完成主业支撑之外尚有富余时,企业可以借助这一强大的支撑性核心资源实现多元化;当企业支撑性核心资源的塑造无法消化企业蓄积的巨大资源时,富余资源也可考虑多元化转移。但是多元化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能盲目追求。杉杉在总资产方面与雅戈尔相差甚远,雅戈尔所做的尚且是行业内的多元化,那么杉杉是不是有足够的实力涉足高科技和资本运营这些主业之外的行业呢?高科技和资本运营对于杉杉来说都是陌生的行业,并非其优势所在,过早涉及不熟悉的领域,必然要付出相当大的探索成本,短期内业绩难以提升。因此,杉杉短期内应以服装制造主业,利用原有的生产、营销网络和品牌优势,逐渐从横向的多元化向服装行业回归,改变企业负利润增长率的现状。在企业积聚起充足的资源后,为了分散服装市场的风险,可以逐步实施纵向乃至横向现多元化,包括涉足深入高科技和资本运营这样的行业。

作者单位: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孙焱林.实用现代管理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288-289.

[2]燕涛,黄江伟.同城"德比"的领跑与追逐[J].中国中小企业,2005,10:19-21.

[3]吴冠之,朱晓东.供应链过程中的渠道逆向控制冲突[J].经济管理,2006,16:61-65.

[4]薛继安.动态竞争下企业管理模式的最佳选择―供应链管理[J].企业经济,2002,1:69-71.

[5]中国贸易联盟.雅戈尔和杉杉的品牌发展思路比较[EB/OL].省略.2006-5-8

[6]中国服装采购网.杉杉模式能否打造真正的国际品牌?[EB/OL]. 省略.2006-8-25

篇3

关键词:供应链;横向一体化;阿迪达斯

一、前言

长期以来,出于对生产资源管理和控制的目的,企业对为其提供原材料、半成品或零部件的其他企业,一直采取投资自建、投资控股或兼并的"纵向一体化"管理模式。实行纵向一体化的目的在于加强核心且对原材料供应、产品制造、分销和销售全过程的控制,使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从而达到增加各个业务活动阶段的利润的目的。这种模式在传统市场竞争环境中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而在高科技迅速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顾客需求不断变化的今天,已逐渐显示出其无法快速发展、敏捷地响应市场机会的弊端。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对传统管理模式进行改革或改造,把原来由企业自己生产的零部件外包出去,充分利用外部资源,与这些企业形成了一种水平关系,人们形象地称之为"横向一体化"。供应链管理体现了横向一体化的基本思想,即利用外部资源快速响应市场需求,本企业抓自己的有核心竞争力的业务,而将非核心业务委托或外包给合作伙伴企业,建立动态战略联盟,实行虚拟化运作,从而避免自己投资带来的基建周期长等问题,赢得产品在低沉本、高质量、早上市等诸方面的竞争优势,更好的响应市场需求,从而大大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立于不败之地。

然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深刻影响着经济形态,商品、服务、资金、思想和信息的流通比过去更加自由、快捷,带来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投资的全球化,消费的全球化。空间距离极大地缩短,技术传播周期越来越短,对资本的要求越来越高,竞争更加激烈。经济一体化是经济全球化的深化,不同的一体化形式带来竞争要素的不同,影响着跨国公司的贸易选择,质量差距日益缩小,这对跨国公司的产品成本和响应时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此时,许多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加强了对供应链的控制,出现复古化趋势,如钢铁企业大肆收购铁矿山,服装行业的供应链越来越"重",而实行供应链管理最彻底最明显的汽车行业,各汽车巨头却不断发生产品召回事件,对中国企业奉为圭臬的"横向一体化"供应链管理模式产生了冲击和疑问。

二、阿迪达斯的供应链改造

在不应影响对顾客的服务水平的条件下,ADIDAS经过成本核算,初期更倾向于外包其物流作业,以期减少运行成本。如ADIDAS于1996年决定将其服装在美国的配送业务外包给UPS全球物流公司承担;1997年上半年又将其在美国SPARTANBURG的工厂生产的运动鞋的配送业务外包给CALIBER。与这些公司的物流合作使ADIDAS产生了良好的效益,既大大节省了成本,又提高了物流服务质量,使其产品能迅速送达顾客。但是1997年在拉美地区,为实现对ADIDAS品牌的完全控制,在可行的地区接管ADIDAS产品的配送。而在亚洲地区,在日本建立一个全资子公司来接管该地区服装和鞋类产品的外包配送业务,以保证日本这一亚洲重要市场。

进入新世纪,运动商品企业对成本敏感性越来越高。由于供货量非常大,单位成本微小的变动都会引起总成本极大的变化;鞋型的生命周期由以往的5-6个月缩短到3个月左右,为了应付这一调整,供应链的保障功能就犹为重要。ADIDAS在各地疯狂布局。产地更加多元化,可以很快的将其原向中国订购的部分产品转向印尼、越南等国,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减少企业压力。如09年,Adidas与印尼几家企业的订单达1.4亿美元,预计转产到印尼、越南等国的产品数量约占该公司目前在中国产量的20%左右。

2009年阿迪达斯实施了一项大的组织变革,将原有的垂直组织架构,改造成跨职能、跨品牌(阿迪达斯和锐步)的新架构,其中品牌和销售功能分开,全球销售业务由HerbertHainer亲自督战。最为关键的是,阿迪达斯将销售部门分为"分销"(wholesales)和"零售"(retail),并建立了一支领导阿迪达斯零售业务的新团队,其中包括专门负责选址的"地产团队"。在年报中,阿迪达斯对此作出的解释是:自2002年以来,阿迪达斯在全球逐步拥有2212家零售店(包括阿迪与锐步)的公司,从这个角度看,"公司已经进化成有相当零售能力的公司";从财务上看,2009年分销业务的毛利率是41.6%,而零售业务的毛利率则高达58.6%。2009年阿迪达斯全球分销业务下降9%,但零售业务却是同比增长7%。

三、阿迪达斯的启示

1.由于供货量非常大,单位成本微小的变动都会引起总成本极大的变化,运动商品企业对成本敏感性越来越高;而且随着竞争的加剧和时尚潮流的快速变化,鞋型的销售周期和生命周期大大缩短,所以供应链的保障功能就犹为重要,各大鞋业巨头都纷纷增加生产网点,尤其注重在亚洲新兴经济体的布局,以降低生产成本,保障供应,由此Adidas和代工企业研发必须保持互动,以提高敏捷性和响应速度。

2.对于阿迪达斯的渠道整顿,从财务上看,2009年分销业务的毛利率是41.6%,而零售业务的毛利率则高达58.6%,可见,零售业务的销售毛利率远远高于分销业务,可以打造成另一个"金库";从战略上看,笔者认为,开展自有零售业务更有利于提升品牌溢价,塑造自身的独特品牌文化,如LV、GUCCI、范思哲这些顶级奢侈品品牌,都建有豪华旗舰店,再联想到国内的美特斯邦威也投入巨资跑马圈地打造旗舰店,实体化运作,可见,零售终端对品牌的塑造和提升具有直接影响,通过旗舰店,全面的展示品牌,通过豪华的环境来营造和渲染,提供品牌溢价和影响力。

3阿迪达斯由第三方物流变为自建物流,而且自建零售渠道,这无疑与当下流行的物流外包和虚拟化运作背道而驰,与供应链管理的理念似乎截然相反。供应链管理强调专注于自身的核心竞争力,砍掉不擅长的领域,以增强自身的风险抵御和市场竞争能力。但是,企业的核心的竞争能力是否是一成不变的呢?在一定条件下,是不是应该改变呢?这是目前供应链管理实践中的误区所在,即更多的是从战术角度考虑供应链问题,没有或者说很少从战略上进行把握。

4既然竞争环境是不断变化的,外在环境和内在环境也都在不断地改变,那么企业不但应该维持已有的核心能力,更应该主动应变,开辟新的领域,发展自己的核心能力,如同阿迪达斯一样,一反运动用品界的"轻型化""虚拟化"主流业态,而是自建销售渠道,自建物流,"多管闲事",培育新的利润增长点,而不是一味固守早先设定的核心领域。对于供应链管理来说,笔者认为,不管是物流外包抑或是销售外包,都不是能不能的问题,而是应不应该的问题。必须从战略上把握供应链,不但要维持已有的核心资源,更要从战略上开拓核心资源,不断应变,不断求变。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企业应用;问题;策略和建议

一、供应链管理概述

1.供应链管理的内涵。供应链管理是一种集成的管理思想和方法,它执行供应链中从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物流的计划和控制等职能。对从原材料的获得、产品制造到最终消费在顾客手中的整个过程中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知识流,包括售后服务和资金回收,以及物料回收整个过程的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领导。它主要涉及供应、生产计划、物流、需求四个领域。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是系统观念、共同目标、主动积极的管理、采取新型的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开发核心竞争力。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在满足客户需要的前提下,对整个供应链(从供货商,制造商,分销商到消费者)的各个环节进行综合管理,使供应链所包含的企业群体整体利益最大化,通过优化提高所有相关过程的速度和确定性,最大化所有相关过程的净增加值,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和效益。

2.供应链管理的特点。(1)以顾客为中心:客户服务战略、需求传递战略、采购战略。(2)强调企业核心竞争力。(3)相互协作的双赢理念。(4)优化信息流程。

二、我国企业在应用供应链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信息共享不够。目前国内的许多企业或部门往往过分看重自己的利益,把周围所有的人看成他们的对手。在新产品开发方面,大多数企业还是单独作战,企业之间的合作观念淡薄,很少有企业将自己的各项职能与贸易伙伴集成起来。他们不能正确理解合作的意义,各自只想利用对方或从对方那里获取利益,这种做法显然和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格格不入。

2.现行企业组织结构与业务流程不合理。现行的企业组织是建立在传统管理模式下的,这种组织形式及其相伴的业务流程适合于市场相对稳定的环境。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市场环境日趋不确定,顾客的要求越来越多样化,员工强调自我实现,在企业不仅追求规模经济效益,更强调时间经济的情况下,这种企业流程也就越来越难以使企业满足多方的要求,其组织结构显得越来越僵硬。

3.思想观念的转变问题。在企业的传统观念中,生产的重要性远远大于流通,这种影响使得长期以来我国流通领域得不到重视,导致对物流业投资少,发展缓慢,各种物流基础设施分布分散,装备落后,物流企业运作水平低,且物流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低,企业员工缺乏对现代物流运作规律的把握,极少数物流企业拥有物流信息平台,目前供应链观念在国内企业中的接受程度还很低。

三、对我国企业应用供应链管理的策略和建议

1.通过利益引导,激励信息共享。要解决信息共享不够的问题,关键在于通过利益的引导去激励方的行为。企业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价格激励。这实际上为供应商在增加信息共享的成本同时,提供了一定的价格补贴。(2)减少零售商的提前期。降低整体的平均库存水平,使零售商订货模型更加稳定,提高制造商生产决策的准确性,实现两者的双赢。(3)制定信息共享的标准,健全监督评估机制。应当设计合理的评价系统,定期对信息共享成员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做相应调整。

2.重建企业的业务流程和组织结构。企业应认真清点自己的业务,精心挑选出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重大关系,能够发挥其优势的核心业务,将那些非核心业务分离出来交由供应链中的其他合作企业去完成。在挑选核心业务后,企业应重建业务流程,以使业务流程更连续化,流程界限更模糊化,流程的生产和服务功能更多样化,流程中员工的权力更大化,员工能够自主决策,为了适应重建后业务流程的需要,企业还应调整其组织结构。

3.转变观念、重视供应链管理。我国企业必须从根本上彻底改变落后的管理思想和方法, 创造外部环境来促进企业观念的转变,增强供应链管理意识, 利用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理念和方法, 创建畅通无阻的供应链,提升企业的竞争优势。针对目前我国企业普遍对供应链管理概念理解程度较低的情况,国家有关部门应组织企业经理就企业供应链管理问题进行各种形式的研讨,请一些在供应链管理方面取得成功的企业介绍经验,请有关专家进行现场咨询。同时,通过多种方式的宣传和培训,让大多数企业及人员真正理解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树立供应链管理的观念。

参考文献

[1]陈荣秋,马士华.《生产运作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5):3,259~260

[2]程国平.《生产与运作管理》.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2),2:200

[3]郭捷.《管理信息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2008(9),1:308~327

篇5

【关键词】零售连锁企业;供应链;管理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数字技术发展不断成熟,并且也更加注重供应链节点之间的相互协调。就我们的实际情况来看,供应链管理刚刚起步,这样就很容易给我国连锁零售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带来困难与挑战。

1供应链理论的基本概述

1.1供应链管理理论

供应链管理主要是从经济角度以及社会角度对企业可持续竞争理念进行拓展,进而从全局的角度出发,通过零售营销理论以及供应链管理技术作为基本出发点,来对资源进行相互的整合。将企业的资金流、物流以及信息流作为一个动态的整体,这样就可以实现对全局的控制与管理[1]。

1.2供应链管理发展背景

知识普及化,经济全球化,企业经营趋势越来越明显,整个零售行业的竞争也逐渐呈现出一体化与国家化趋势。另外,随着用户需求逐渐突出品位,导致诸多不确定性增加。虽然供应链管理的理论已经提出了20多年,但是在不同时期,供应链的定义也有不同的表示。但是却不再局限于企业内部的部门操作。虽然各种说法不尽相同,并且含义的表述也有差异,但是我们依旧需要理解供应链的基本内容以及实质性问题。具体而言,供应链的范畴要比物流深入得多,其不仅包含了物流系统,同时也囊括了生产、销售与计划等多个方面。

2我国零售连锁企业供应链管理现状

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因为国家经济体制因素的影响,在整个供应链中,制造商都处于龙头地位,并且在整个供应链体系之中都扮演了主导角色,导致零售商只能处于被动依附的位置。另外,除开关系到国计民生的产品之外,制造商直接决定了生产的种类,进而决定了消费者是否能够购买到商品。之后,因为国家大力推进市场经济体制,使得传统的推式供应链模式出现了一定的改变,零售商与制造商之间的冲突与矛盾都在不断加剧,这样就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行业垄断地位进一步削弱。之后,大型的零售百货店逐渐占据了供应链的主导权,因为其在批发商、制造商以及消费者之间的供求关系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家乐福、沃尔玛、万客隆等大型连锁零售商出现之后,更进一步证明了这一理论本身的真实性[2]。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顾客的需求也在改变。想要维持卖方市场很难实现,这代表了买方市场的来临。但是买方市场与之前的模式的区别在于市场需求变幻莫测,企业不仅仅需要提升消费理念,同时还需要强调与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这样才能够合理的配置内外资源。随着零售连锁企业日益扩充市场,零售业的角色也出现了一定的转变,零售业不再依靠挤压等方式来获取利润,而是利用强大的物流,周密布点的连锁,信息的快速处理来迎合市场的多变要求。在20世纪末期,我国不再像计划经济体制下那样,只有管理部门的审批,或者是依靠各种票据才能够买到限量的商品。另外,随着国家经济改革的深入,居民收入也在持续性的增长,这样无疑就为零售业的发展创造了宏观的大环境。基于这一情况,21世纪供应链管理思想也从原本的研究迈入实践,将原本单一的管理手段逐渐演变成为全局意识的整体思想,并且越来越多的企业与研究机构都对其有所认识。目前,我国企业也认识到供应链管理思想的重要性,进而对模式进行学习,尽可能摆脱恶性的竞争,努力满足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需求,从而为自己营造一个独具特色的文化氛围,形成高效的运转体系。

3国美电器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

3.1与供应商协作关系不够融洽

作为我国最大的家电以及消费电子产品零售的全国连锁企业,国美电器的商品采购量非常庞大。国美电器凭借强大的渠道优势,在与供应商谈判的时候存在极为明显的议价优势。为了能够获取更多的利润空间,国美电器凭借其优势,不断的打压商品供应商,这样引起了商品供应商的不满。如,国美电器与格力之间的冲突,就是国美电器同供应商协作不够融洽的一大体现[3]。

3.2物流配送系统有待完善

虽然国美电器的进一步扩张能够给企业带来丰厚的利润,但是丰厚的利润背后是对不完善的物流配送系统的严峻挑战。现阶段,国美电器在全国各个一线城市都建立了商品配送中心,但是现代化的大型物流配送中心依旧有所欠缺,这样就导致国美电器在覆盖配送范围方面依旧偏小,导致商品的配送能力不强。之前,国美电器的商品配送仅仅是依靠第三方物流,但是现阶段的国美电器则选择第三方物流与自营物流相互结合的模式来进行物流配送。第三方物流与自营之间的车辆比例为7∶3。大规模的第三方物流配送就是国美电器的成本优势,但是由于第三方物流公司还存在增值服务不够完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由于缺少完善的物流配送系统,这样也会给国美电器的物流供应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

3.3供应链管理的专业人才略有不足

零售连锁企业在进行供应链管理的时候还存在明显的动态性与复杂性,国美电器的供应链管理包含了企业资源管理、客户关系管理、物流管理、财务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等多个方面,并且供应链的管理也需要与国美自身的发展战略以及市场需求的变化情况相互的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够不断的更新,呈现其动态性,这就要求国美电器供应链管理之中的相关人员能够熟悉各种管理理论,找到管理的方法与措施,并且还能够精通供应链的相关理念与实际手段,勇于开拓创新,实现与时俱进。但是,就国美电器现阶段的供应链管理来看,还缺少实践能力强、专业素质高,拥有较强综合能力的人才,这不仅仅只有国美电器才存在这一方面的问题,在零售连锁企业之中,缺少供应链的管理人才已经成为了一个共性问题。

4国美电器供应链管理的对策建议

针对国美电器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就需要针对性的提出对策,这样才能满足国美电器供应链管理的要求。

4.1与供应商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对于国美电器来说,想要进一步获取经济效益,就不能只考虑自身的利益,而忽略供应商,导致供应商的利益受到影响。一个成功的零售连锁企业,必须树立共赢的理念。所以,国美电器在对自身的供应链管理进行优化,实现不同资源相互的有效配置之外,还需要确保与其合作的企业能够获取一定的利益。在以往的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当企业与供应商之间能够建立出相互信任,达成战略伙伴的关系,通过努力,就一定能够全盘的考虑整个产品的经营环节,并且将这一部分环节连接,形成一个整体,就能生成供应链,实现彼此之间的供应,这才是当前国美电器在处理与供应商之间关系的时候需要注意的一点。

4.2完善物流配送系统

国美电器想要转变其发展战略,就不能再走原本的物流配送系统的扩张再建设老路,需要先增强自身的物流配送能力之后,再进行门店方面的扩张,迈入企业并购的新路。国美电器一方面需要建设大型的物流配送中心,将物流配送覆盖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需要将依靠第三方物流来进行配送的现状改变,虽然依旧需要第三方物流配合来进行配送资源的整合,但是也需要做好自身零售连锁销售网络的拓展与完善,将精力放置在产品的销售,满足国美电器发展的需求上。但是,就长远来看,如果一直由第三方来做产品的物流配送,必定会成为国美电器发展的软肋,直接阻碍国美电器成为世界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所以,国美电器需要在自身的物流配送体系之中降低第三方物流的份额,同时,不断扩展自身的物流配送系统,这样才可以完善国美电器的物流配送能力,为了成为世界级的家电零售连锁企业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4]。

4.3培养供应链管理人才

为了满足国美电器未来的发展,供应链管理人才不可少。在引入供应链管理人才的同时,还要注重国美电器内部管理人才的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这样才能够培养一批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满足国美电器供应链管理的要求。

5结语

总而言之,在面对外界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的时候,国内的零售连锁企业就需要重视供应链管理,能够从组织、观念、管理以及技术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创新,这样才能够利用供应链管理来提升自身竞争力,为未来的市场竞争奠定良好的基础条件。

[参考文献]

[1]董冠群.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策略研究[J].商业经济,2017(05):22-24.

[2]吴梅,郭旭娟.我国企业供应链管理发展现状及发展对策[J].知识经济,2014(04):135+148.

[3]王凤忠,赵复涛,吴志斌,尹永超,田朝友.企业供应链管理绿色度评价研究[J].物流技术,2012(15):333-335.

篇6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模式;物流企业

一、前言

大数据时代的快速发展,使物流行业生态环境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传统的物流运作模式已经不能够满足客户的要求。供应链管理与客户需求相契合,借助广阔的信息平台,对行业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企业要与原来供应商、产品分销商和第三方物流企业等构建良性的多边互动关系,借助供应链运作模式,实现企业运营过程中的低成本和高效率,从而提升自身参与市场竞争能力,获取更加广阔的市场竞争空间。

二、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概念

(一)物流管理概念

物流管理概念相对比较简单,是指社会生产过程中,结合物流的发展规律,对具体的物流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监督等,确保整个物流环节内的各个参与者能够实现良好的配合和协调,最大程度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益。供应链管理模式是对物流管理的细化和升级,在当代企业发展运作过程中,更具适用性,有助于将商品的流通效益发挥到最优。

(二)供应链管理概念及特点

供应链管理对企业的整个生产运作流程进行升级和优化,对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的业务等进行整合,为商品提供良性的销售环境。建立供应链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借助体系的革新和服务的升级为客户提供优质的供应链服务。通过对商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等进行整合,将其融合为“一站式物流供应链服务平台”,使企业以最低的物流供应链成本获取最佳收益,并提高客户服务过程中的便利度,实现整体效益的最大化。供应链管理以电子商务为平台,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以某企业为核心,对供应链中的各项资源进行充分应用和整合,在节点企业之间构建良性的战略合作关系,并借助供应链实现合作者之间的功能集成,使每个企业都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在价值增值链上实现利益共赢。供应链管理以整体网络管理为架构,实现各节点企业内部的整合。供应链管理有如下特点:供应链管理属于集成化管理,它实现了经营管理过程中的流程化、纵横化和一体化,有效避免了企业运营过程中不必要的资金浪费和资源浪费;供应链管理是一种基于全过程的战略式管理,比较复杂。它涉及到商品初期到产品中期的各个环节;供应链管理过程中不再囿于传统的管理理念,它应用的是全新的库存管理观念,将商品供应过程中的损失降到最低,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最大化;供应链管理的主体是客户,能够最大程度提高客户的满意度。

三、供应链管理模式在物流企业的应用

(一)物流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必要性

物流系统是当前社会化系统中的基础设施建设,它受环境因素、配送因素、物流成本、库存控制和不同消费区域客户诉求的影响。在物流企业应用供应链管理,有利于实现良好的管理效果。物流管理的实质是对资源进行合理配置,使企业资源得到充分应用,既能够确保对物品进行及时供应,又能够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在当前市场背景下,运用供应链管理,能够借助各利益主体的合作和协调,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化配置,进而对其进行充分应用。企业要对物流信息系统进行完善,并与相关合作企业建构良性的双边互动关系,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达到良好的物流管理效果。

(二)供应链模式下的物流管理功能

1、库存管理库存管理是物流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内容和环节。它能够有效缩短订货、运输和支付等货物流转周期,加快商品的周转速度,有效避免货物供应不足,为供应链提供了一个良性的运作环境。2、订购管理订购即向供应商发出订单和供应商得到订单的这一个过程。订购管理过程中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合同管理、单据管理、供应商管理。供应链管理将这一系列管理工作架构在同一的网络内,企业以配销单据为依据,针对整个补充网络,制定完善的计划,然后在系统作用下,自动对供应商发出订货单。合同管理为供销双方架构了一个长期和互动合作关系,销售企业根据订购数量,对供应商支付货款。3、配销管理配销管理比较复杂,涉及到的内容比较多,管理难度也相对较大。处理订单之后,物资进入分销中心。借助对配销需求、商品库存、劳务人员和运输方面的管理,完成配销工作。4、仓库管理仓库管理涵盖的范围很广,包括入库货物的接运、验收、编码和保存以及出库货物的分拣、发货和配送等工作。同时,也包括购销代办、委托运输、流通加工和库存控制等额外业务。

(三)供应链管理模式运营流程

借助电子商务平台的开发,对供应链合作方之间的交易信息、物流信息、资金信息等进行可授权共享,并实现物流信息管理过程中的可视化和透明化,降低物流管理难度,提高其整体管理质量。同时,充分发挥信息平台的作用,对第三方物流公司安排的物流配送进行协调和控制,有效降低供应链运营过程中的成本,实现企业利益的最大化;结合产品的供销需求,挑选合适的基地,对仓储、分拣、运输和配送等一系列物流业务进行实施,并充分发挥基地优势,对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相关资源进行集成,以实现库存管理的优化,有效避免资金浪费;实施供应链金融服务,构建诚信服务准则,对金融机构和供应链节点企业的关系进行协调,提高信贷便利度,为供应链管理提供充足的人员和资金支持。

(四)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关系协调

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离不开物流的作用,物流在供应链管理全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提高了供应链管理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关联度。它已经成为21世纪企业合作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供应链物流战略制定过程中,要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落实到位:对客户进行细分,并结合客户的类型和诉求,对订货周期、运输方式和库存水平等具体的管理内容和要素进行细化和确定;结合产品销售状况,对其进行分组,并制定针对性的营销战略。订单管理和货物交接是物流管理中的重要环节和内容。物流企业要借助技术优势和资源优势,提高供应链管理质量和效率,也要对各个管理环节进行削减和优化,将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效益发挥到最大。各个企业在新型合作背景下,借助现代管理方式和理念,对商品和物流信息等进行准确评估和共享,有效避免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构建良性的物流运作空间。

四、麦肯项目“商贸+物流+金融”模式分析

(一)项目简介

郑明现代物流有限公司业务市场涉及化工医药冷链物流、农产品及加工品冷链物流、汽车零部件物流。它的冷链业务提供全国网点冷藏、冷冻货物暂存及异常处理服务、运输车辆温控和定位服务。当麦肯食品公司面临运营问题和资金压力的时候,郑明公司立马成立谈判组与麦肯食品公司开展合作会谈,以其运营优势和资金优势,成为麦肯公司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合作方。郑明公司的业务范围是对麦肯食品供应链进行改造,为其提供专业的供应链服务、物流管理和资金运作服务。目的是为了降低麦肯食品供应链采购环节的土豆损失量,筛选高淀粉含量土豆,提高供应链物流运作质量和效率,缓解麦肯公司的生产负担和资金压力。郑明公司对麦肯供应链进行整合管理,实现了供应链业务流程再造、车辆整合、土豆检验检疫和供应链资金整合。以确保对全程运输进行可视化监管,并简化收购环节,实现配套资金的合理化应用,提高车辆标准化使用效率。

(二)“麦肯模式”—“商贸+物流+金融”模式分析

1、“麦肯模式”设计供应链应用的是“商贸+物流+金融”模式,如图1所示。豆农向郑明公司出售土豆,并提供票据;郑明公司垫付土豆款,并对土豆品质进行检测;郑明公司将土豆运输到麦肯企业工厂,销售给麦肯食品公司,并向其提供票据;麦肯食品公司向郑明公司支付土豆收购款和运费。2、“麦肯模式”具体创新内容如下图所示,麦肯项目供应链涉及原料供应商、食品加工厂、配送中心、销售商、消费者五个环节,属于中型供应链规模。该项目实现了三个方面的创新.一是业务模式创新,商贸、物流、金融一体化,各版块之间的业务实践,为推广提供依据;二是运营管理模式创新,田间、工厂、金融功能分散运作、集中协调、职能贯穿、服务一体、统一管理,整体协调:客户沟通、车辆管理、人员调度、现场运作井然有序;三是人员管理模式创新,团队建设以“老、中、青”搭配模式,使得项目能够高效的运作,锻炼了一批新人。市场、采购、运营、后勤支持、客服等板块功能的实践,为后续架构改革提供依据。3、“麦肯模式”的优越性(1)商贸。麦肯食品公司与郑明现代物流有限公司合作之前,由豆农自己解决车源和运费问题。由于资金压力过大和车源无法保障,使得土豆的损腐率比较高,品质也得不到保障。以两家公司的合作为载体的供应链模式下,豆农的车源问题得到了保障,缩短了土豆采收后的储存时间,有效降低了土豆的损腐率。同时,由郑明公司垫付土豆款,土豆质量和农民的收入都得到了保障。供应链模式下,保障了豆农的利益,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他们的土豆种植积极性,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土豆品质也得到了保障,实现了麦肯食品公司效益最大化。(2)土豆运输和收货。麦肯食品公司与郑明现代物流有限公司合作之前,豆农不放心个体司机,运输过程中的事故发生率高,使麦肯食品公司和豆农的双边利益得不到保障。而司机承担的隐形成本也比较高。实施供应链模式之后,对运输车辆进行集中调整,一旦发生事故,豆农能够借助理赔环节,得到相应的利益保障。同时,也缩短了厂前等待收货时间,提高了车辆的运行能力,缩短土豆运输时间,加快了卸货进度,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土豆的品质和豆农的利益,也有效避免了土豆倒卖现象的发生。(3)金融支付。麦肯食品公司与郑明现代物流有限公司合作之前,9月-11月之间,麦肯资金流出量比较大,增加了企业运营成本。实施供应链模式之后,降低了麦肯食品公司运营过程中的成本,实现了收益最大化。将供应链管理应用到物流企业,能够实现运营管理、业务模式和人员管理的创新。第一,将田间、工厂和金融功能放置在同一运作平台上,实现分散运作和集中协调,在商品供应管理中,为客户、车辆、人员和现场运作提供了充足的空间;第二,实现了业务模式的升级和创新,将商贸、物流和金融融为一体,使各个版块之间的业务实践更加丰富;第三,实现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使麦肯项目长期处于高效的运作状态。同时,市场、采购、运营和后勤等更加合理有序。4、“麦肯模式”应用启示供应链模式使郑明公司和麦肯食品公司获得了双赢。它为郑明公司构建了新的物流发展模式,也实现了公司资源的充分应用,使交易更加准确便利。同时,它也为其他企业物流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创新提供了借鉴和参考;结合用户诉求,确定企业的业务拓展方向,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货物的原材料采购、生产、加工、存储和配送等前期成本,使其处于更加良性的运作状态。并且能够得到厂家直销模式的采购价格,缓解了买方的资金压力;供应链模式下,郑明公司和麦肯食品公司等节点企业充分发挥了自身优势,使得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处于可控性流动空间内,增加了物流效益;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实现了全程监管,能够最大程度上对供应链交易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识别和控制,有效避免了商品供应过程中的资金风险;为生产企业、物流公司和用户等创造了一个互利共赢的诚信发展空间,使商品供需环节更加便利。

五、结束语

篇7

关键词:供应链 直接模式 物流 资金流 信息流

一、供应链的背景及意义

随着科技和生产力的日新月异,顾客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加剧,加上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的巨大变化,使得整个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急速上升。企业面对一个变化迅速且无法预测的买方市场,为了生存和发展,采取了许多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供应链管理是一种价值创造手段,对于公司绩效有极大的影响。供应链管理的改善能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价值,通过优化供应链管理可降低企业成本、增加企业收入。随着企业之间竞争逐步转化为供应链管理的竞争,功能完善且反映迅速的企业供应链体系将是决定企业未来命运的主导因素。

“供应链”这三个字对企业而言意味着10%-20%运作成本的降低,以及帮助企业形成无法复制的核心竞争优势。目前,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重视供应链管理,并逐年增加对供应链管理的支出。据调查,2000年以后企业对供应链管理的支出比例一直处于上升态势。供应链迅速发展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是科技的发展为供应链管理提供了有力的通信和优化工具;另一方面很多知名公司在实践中证实了供应链管理的价值,从而形成了其他公司竞相追随的局面。在我国直接生产成本仅占企业总成本的10%,而供应链成本却占总成本的40%。降低生产成本10%只降低了总成本的1%,而降低供应链成本10%则可获总成本的4%改进。因此,向生产要成本、要利润的空间非常有限,我们应从供应链管理着手,通过提升供应链效率,创造企业成本优势,增加企业竞争力。

供应链管理是用最低的成本,让客户在正确的地点获得正确的产品;同时在保证优质服务的基础上,将存货降至最低。换句话说,供应链管理希望合作企业之间及时传递需求变动的信息,积极协调各企业的流程,减少存货、降低成本,并及时将产品送到顾客手中。企业之间如果不采用快速流程法,就可能被时代所淘汰。供应链的价值与赢利能力密切相关,赢利越高,表明供应链管理就越成功。事实上,供应链中所有的信息、物品及资金的流动都会产生成本。因此,对这些流动元素的有效管理是供应链管理能否成功的关键。供应链管理本质上就是通过对物流、信息流及资金流的管理来获取最大价值。安利公司之所以能在直销行业取得巨大的成功,关键在于它对供应链中的物流、信息流及资金流进行了非常科学、高效的管理,并从中获得最大的价值。科学的供应链管理可为企业带来多项经济效益。通过供应链管理整合,不但可以消除多余存货,节省仓储成本,更可提高顾客满意度与忠诚度,最终提高销售量;同时还可以降低市场风险,使合作伙伴取得核心竞争力,创造更多竞争优势。

1、可有效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价格是依据成本和利润而定的,成本不变,价格可变,商品制造商和供应商在确定利润和价格方面具有优势。但对高度发展的市场经济而言,价格则是由市场和消费者来决定,而不是由商品制造商和供应商来定。在企业运营的过程中成本是可控制的,利润来自价格和成本的差价。因此企业想提高利润,只能降低成本,而不能依靠提价。企业想降低成本可通过生产环节、原材料环节、运输环节等加以控制。

2、可减少资金投入

企业运营应尽量减少投入,减少库存。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快速生产,合理销售,减少存货,可保持良好的品牌形象,使企业获得长久收益。如果企业通过大量库存的方式来满足市场需求,不仅占用了大量资金,而且还会使企业承担市场销售风险。大量的库存可能会造成商品的滞销,而一旦滞销就会使企业蒙受损失。要做到减少投入,可采取相应措施,如尽量使工厂网络合理化,减少从定单到现金的时间以改善物流绩效等。

3、可增加企业收入

企业增加收入,可以通过减少库存、缩短发货时间、改善服务水平等途径获得。通过供应链管理,可同时改善服务与降低库存。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在两年时间内,通过进行供应链管理,关闭了全球六个仓库,改为从新加坡成立中央配送中心向顾客空运微型集成电路。该措施不仅降低了销售成本2.5%,缩短交货时间47%,还增加了34%销售额。企业通过实施供应链管理,可快速响应消费者的需求,有效改进服务水平,最终获得市场竞争优势。

总之,企业通过实施供应链管理,可获得多方面的收益。据调查,企业在供应链领域具有优势,其市值会高于行业平均水平7%-26%。供应链管理作为一种新型管理模式,凭借提品、服务和信息来为用户提供价值,并能出色地管理从原材料供应商到最终用户的全部业务流程。随着企业之间竞争逐步转化为供应链管理的竞争,科学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将是决定企业未来命运的主导因素。

二、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

由于直接模式的业务发展在中国才刚刚起步,针对直销企业的供应链研究很少,目前尚无完善的直接模式供应链管理理论。许多大型直销企业通过借鉴供应链管理及第三方物流理论,对供应链管理不断调整,使之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供应链的研究现状

⑴ 供应链理论现状

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企业常将原有的非核心业务外包出去,自己集中资源发展核心能力,通过和其它企业战略联盟占据市场竞争的主导地位,这称之为“横向一体化”思想。从原材料供应商到生产企业,再到批发商、零售商,最后到消费者,形成了一条链式结构,就是供应链。借鉴军事后勤的管理理论,人们提出了供应链管理理论。供应链管理是物流管理的一种模式,采用系统论的观念和方法对物流系统进行管理,是一种整体优化的管理模式。供应链理论发展至今:强调敏捷性,关注如何提高响应客户的速度;强调为客户定制产品和服务;强调与上下游企业的整合。供应链管理理论的应用,使原料供应商、生产商、批发零售商组成一个联合体,在链中每个企业都可以发挥其专业优势。供应链理论已成为企业物流管理主导理论之一。

⑵ 供应链实践现状

西方发达国家应用供应链理论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并从中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美国的经济繁荣与该国重视供应链管理,努力提高供应链效率紧密相关。

⑶ 直销企业与供应链

中国直销市场的日趋成熟让一些大型直销企业敏锐地意识到:未来市场上的竞争,将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为了抢占市场先机,它们纷纷将供应链管理作为其核心竞争力,规划物流渠道、构建物流设施、并努力打造以供应链为核心的物流配送体系,从而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2、第三方物流的研究现状

⑴ 第三方物流理论现状

第三方物流是指由买卖双方以外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使用自己的物流服务、设施设备为买卖双方企业提供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第三方物流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随着科技革命和社会分工的发展,第三方物流已成为现代物流的主导形式。第三方物流的目标是物流过程合理化,追求物流费用节约。

⑵ 第三方物流实践现状

在西方发达国家,第三方物流的业务范围不断扩大。企业面对日趋激烈的竞争不得不将主要精力放在核心业务,同时将运输、仓储等相关业务交由更专业的物流企业进行操作,以求节约和高效。

⑶ 直销与第三方物流

直销企业多经营日化行业产品,价格竞争激烈。企业如全面自营物流势必增加车辆、仓库、搬运设备等投入,并增加大量管理人员,管理成本过高;而第三方物流擅长干线运输、仓储、装卸、分拣、配装等物流工作,因此两者有广泛的合作基础。以顾客为核心、与自然和谐发展是直销企业物流的服务原则,若不能提供第三方物流和高效的供应链管理,那么优质的物流服务将难以实现。

三、对快速消费品行业供应链管理的启示及建议

管理大师迈克尔•波特在《竞争优势》一书中指出,企业要在竞争中获得成功,只能通过成本优势或价值优势来取得。一个既无成本优势又无价值优势的企业只能属于前途渺茫的企业,必将走向衰亡。科学的供应链管理将最终使企业拥有这两个优势,世界500强企业都具有一流的供应链管理能力。而反观中国企业在供应链管理方面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因此我国企业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生存与发展,就必须努力提高供应链管理水平。

1、建立全方位供应链战略

由于供应链活动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及管理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要抓好供应链管理,首先就必须针对经营环节,找出关键问题,采取相应措施。我们要把供应链管理提升到战略地位,从纵向、横向两个角度对企业内部业务及外部资源进行整合,形成综合一体化的供应链。安利(中国)的储运成本仅占全部经营成本的4.6%,这在物流界可谓是一个奇迹。安利降低物流成本的最关键因素就是建立并成功运用了全方位供应链战略,具体包括:非核心环节通过外包完成、仓库半租半建、核心环节大手笔投入。

2、大力加强供应链管理的软、硬件基础建设

建立现代化的物流体系,应从硬件、软件两方面着手,主要从两方面着手:手段现代化和管理规范化。手段现代化是指物流配送采用机械化、自动化、现代化的储运设备和运载工具,如立体仓库、旋转货架、自动分拣输送系统、悬挂式输送机等高效、多功能的物流机械。为了提高作业效率,增强物料搬运能力,应不断地开发各种类型的物流机械设备。物流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直接反映物流系统的能力和水平。物流管理规范化、制度化是指制定科学、规范的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科学的管理体制,提高物流管理水平、服务水平及技术水平。

3、加速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

现代信息技术既是现代物流的基础.也是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信息共享是供应链管理的基点,实施供应链管理就要实施数据库系统的共享、加速Internet的商务发展,加速发展第三方物流。

综上所述,先进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已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加强企业供应链管理工作,不仅是开拓市场,扩大需求的重要措施,也是提高企业效益的有效途径,更是企业降低成本、完善服务、提高产品市场占有率与竞争能力的长远大计。安利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就是先进高效的供应链管理,并以此在市场中不断占据先机。作者希望安利优秀的供应链管理能带给中国快速消费品行业一些借鉴,从而优化我国企业供应链管理,真正挖掘出“第三利润源泉”。

参考文献:

[1]马士华,林勇.供应链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

[2]汪欣华.安利(中国)直销企业物流的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7.

[3]许绍明.安利物流:迈向管理新时代[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5,15(8):21-22.

[4]王保新.用供应链打造价值优势[J].电子商务世界,2004,23(12):58-59.

[5]曾繁荣.供应链管理与成本控制[J].财商业研究,2004,15(6):45-46.

[6]杨鹏.企业供应链管理和第三方物流外包服务[J].信息与电脑,2000,26(15):52-53.

[7]金江军,潘懋著.现代物流[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8]立喜.第三方物流的产生、发展及其运作方式[EB/OL].56net物流网,2001-06-23

篇8

[关键词] 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管理策略

[中图分类号] F270 [文献标识码] B

引言

当前市场竞争十分激烈,企业要想在市场上生存,必须拥有自己的竞争优势,曾经企业根据自己的实力,通过对于内外环境的分析,可能会从人力资源、技术核心以及资本等方面确定企业的优势,但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以及行业更新换代的加快,企业的曾经的竞争优势开始变得不那么明显,现在一种新的竞争管理理念开始引入我国,被企业重视并加以运用,这种管理理念就是供应链管理,供应链管理理念其实就是团体竞争优势,发挥行业内或者是核心企业的联动效应,以便于在整个的市场经营环境中加快运行的效率,节约成本和资源,从而获取更多利润而取得竞争优势,但目前供应链管理理念的运用主要是在大企业中,中小企业并没有认识或者重视供应链管理的作用,因此不能通过供应链管理为企业创造更好的效益。本文对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策略的研究,希望能够对于企业更好的运用供应链管理提高企业效益做出贡献。

一、供应链管理的基础概念及开展意义

(一)供应链管理概念

所谓供应链管理,指的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信息流、资金流以及物流等的控制与共享,让企业从生产的源头,也就是物料采购的环节开始,到产品的生产,运输和销售等进行管控,将这一链条上涉及到的供应商、销售商、零售商、制造商等连成一个网状的结构,从而通过这种紧密的联系,将核心企业所涉及到的采购企业、生产企业和销售企业等形成一个有机的不可分割的机体,发挥机体的联动作用,以便于迅速对市场做出反应,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企业的利润率和竞争力,同时也惠及到供应链中其他的企业发展。由此可见,供应链管理理念是根据市场竞争,企业采取的一种合作共赢的策略,这种策略的实施改变了传统的企业单打独斗的局面,通过加强与外部相关企业和行业的合作来取得竞争优势,因此目前供应链管理引入我国后受到企业的关注与重视。

(二)供应链管理应用范围

供应链管理的应用范围十分的广泛,可以说任何企业都能够利用供应链管理来获取竞争优势,但是目前来说,供应链管理主要应用在生产制造业,以及工业部门,尤其是在汽车、家电、通讯设备等领域的运用十分广泛,而且很多大型企业例如华为、大众等企业的供应链管理已经做得相当成熟,成为了降低企业成本,获取市场优势的有力竞争点,而在物流等服务行业中供应链管理也有着广泛的引用,例如像中国邮政、中远集团等都在积极探索建设自己的供应链管理项目,而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大型商超也引入了供应链管理的理念,在这些大型行业中供应链管理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效益,但是受到管理理念和自身实力的限制,在中小企业中供应链管理做的还不到位,缺乏相应的管理措施,但是供应链管理对于企业的经济效益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

(三)开展供应链管理的意义

供应链管理的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供应链管理最重要就是企业竞争观念的改变,原来企业的竞争优势都存在于企业的内部,企业通过增强自身的实力来获取竞争力,这种竞争优势和其他的企业和其他的行业都是不相关的。企业如果自身没有竞争力,就无法在市场上站稳脚跟,而企业增强竞争力的办法也是打造自身的实力。但是现在这种靠着内部提升竞争力的方法发生了重要的转变,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理念不在于强调企业内部所拥有的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而是通过对外的合作与联动来提高整个供应链上的管理水平,以此来增强整个行业链条的竞争力,也许一个企业本身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竞争力,但是企业却可以通过与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来获取竞争力。也就是说供应链管理更加强调对外的合作,强调加强对外关系的重要性,这也是顺应市场发展需要的,目前的市场发展十分迅速,变化快速,市场更加趋于细分化和专业化,供应链管理理念的提出和使用能够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有利于企业对于变化的市场迅速做出反应。因此,供应链管理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高度重视。

二、当前我国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行业信息共享困难

我国中小企业之所以供应链管理出现困难,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行业信息的共享存在困难,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使得中小企业很难参与到供应链的建设中来,更不用说对供应链进行管理了,中小企业行业共享存在困难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中小企业本身的信息建设系统不完善,中小企受到规模和资金的限制,不愿意将过多的费用投入到信息建设上来,现在中小企业的信息系统建设十分落后,有的中小企业没有自己的信息系统,有的企业信息系统十分落后,信息系统很不完善,还有的企业仅仅对自己的企业的某些部门建立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建设很不完备,没有先进完善的信息系统,企业无法实现行业内的信息共享,也就无法进行供应链管理方面的建设。另一方面是企业的信息本身存在不对称的情况,使得很多企业不愿意分享信息,一个行业中所有企业的发展和规模不可能都是一样,这样就存在实力强的企业和实力弱的企业,实力强的企业自身掌握的信息多,资源多,实力弱的企业本身的信息和资源都十分缺乏,这种信息的不对等,导致大中型企业不愿意将信息分享给中小企业,也使得中小企业无法参与供应链管理的建设中,从而没有竞争优势。

(二)生产物流各个环节之间缺乏有效配合

中小企业参与到供应链管理中自身并不存在优势,因为自身的规模小,生产能力弱,所以中小企业在供应链中的地位是较低的,他们一般要和上游的供应商进行合作,而也要和下游销售商进行合作,因为中小企的规模有限,所以在和上游的原料采购商、供应商进行合作的过程中,常常存在拖欠货款的情况,而且这些采购商对于中小企业的供货量也比较少,中小企业的业务并不是他们重要的业务收入来源,因此就并不十分重视和中小企业的合作,而对于下游的销售商来说,中小企业因为生产能力和技术设备无法和大型企业相比,生产的产品并没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在产品销售上销售商也并不青睐中小企业的产品,无论从上游企业还是下游企业来说,中小企业受到规模的限制,使得这些上下游企业不能积极的和他们进行合作,导致中小企业生产物流各个环节都缺乏有效的配合。一旦中小企业与这些外部企业不能很好的配合,就难以起到对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等的共享和控制,供应链管理业就难以发挥竞争的优势,更谈不上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这也容易挫伤中小企业建设供应链的积极性。

(三)企业运作模式缺乏标准化规范

中小企业的规模小、人员少、生产能力有限,所以中小企业的管理层总是在为获取生产资金,提高生产能力等方面的事情操心,而且现在中小企业的管理理念并没有那么先进,所以中小企业缺乏对于企业运作模式的建设,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完备的企业运作模式,那么就容易造成内部信息沟通的不畅,企业内部难以形成高效、快速的管理作风,这不仅会影响到企业的内部管理和发展,也使得供应链上的其他企业很难和中小企业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从而影响到企业供应链的建设以及供应链管理效益的发挥。而标准化的企业管理模式能够使得企业的管理和运营有序、高效,也使得供应链上的外部企业能够加强和企业的沟通和合作,所以企业运作模式缺乏标准化规范对于企业来说也造成了供应链建设上的困难。

(四)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我国供应链管理建设的发展并没有多少年的时间,从外部整体上看,整个市场上都是缺乏相应的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人才,供应链管理这一领域还有很大一部分的用人缺口,但是对于中小企业而言,更是缺乏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尤其是供应链管理方面的高级人才。中小企业的未来发展难以预计,而且企业的工资待遇和发展前景等很难和大企业相比,这样使得企业很难找到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即使招进来也很难留住这些人才。更重要的是,有些中小企业的管理理念落后,有的是家长式管理作风,有的还是家族式管理理念,不注重对于专业性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也导致中小企业难以获取专业人才,没有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就难以建设供应链。

三、中小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策略

(一)加强信息化建设进程

中小企业要想在执行供应链建设中获取效益,首先就应该加强信息化的建设。尤其是企业的高管,应该重视信息化建设,认识到信息化建设对于企业的内部沟通和管理的重要作用,以及对于外部供应链建设的影响,在资金预算中拿出一定的费用完善自己的信息系统,很多企业的高管只重视眼前的利益,不舍得在企业信息系统建设上进行过高的投资,仅仅投资一部分,但是信息的建设如果不够完备,那么就很难发挥作用,因此,企业应该建设整体的信息系统,要看到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完备带给企业的长远利益,而不是因小失大。对于一些有信息系统的企业,一些落后的信息设备也应该选择淘汰,进行更新换代,信息系统的作用是为了提高效率,如果企业中的信息系统缓慢冗余那么不但不利于信息沟通,甚至会起到反作用,这是不可取的。还有一些中企业只针对会计等部门建设了信息系统,忽视了整体的信息系统建设,这不利于企业联动效益的发挥,也应该进行大力的建设,应该积极向行业内成功的企业学习,争取在信息系统方面和他们进行接轨。

(二)建立企业节点联动合作关系,强化供应链管理

企业的供应链建设应该强化企业外部的联动合作,使企业的供应链管理顺畅、高效。首先中小企业应该加强自身的建设,在和外部企业进行合作的过程中,要讲诚信,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形成一种相互信任的融洽合作关系,其次中小企业也应该积极的更新研发自己的产品,通过与销售商的合作和沟通,把握市场的东西,抓住市场的空白或者是潜力比较大的部分进行集中精力的建设,通过这种方式做好和企业上下游供应商的衔接。中小企业还应该认识到自己在市场竞争中的劣势,也应该了解大企业对这些上下游企业的主导地位,从而和大型企业展开错位竞争,强化和企业节点的联动合作关系,加强供应链的管理。

(三)规范企业各部门流程,创新运作模式

企业先进的管理模式能够促进企业本身的高效、有序的运作,从而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有利于企业的发展,但是中小企业容易出现低效和无序的情况,企业的人员不能够良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各部门沟通不顺畅,企业的管理层缺乏制度约束,决策规划缺乏科学性等,这都是由于没有良好的运作模式导致的,因此企业应该规范各部门的运作流程,强化创新企业的运作模式。

(四)做好人力资源开发工作

企业的供应链建设和管理都需要有专业的人员进行,但是中小企却缺乏这样的人才,这也影响到企业的供应链管理的建设。有的企业进行了供应链管理的建设,但是却建设的不科学、不合理,使得供应链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因此,企业应该注重供应链管理方面的人力资源开发工作,企业对内可以对有潜力和相关经验的工作人员展开培训工作,帮助他们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能力,对外企业可以采用引进人才的办法,高薪聘请相关领域的管理人员,除此之外,企业还可以和高校进行合作,对人才展开订单式和专业化的培养模式,以满足企业建设供应链管理的需要。

结束语

企业的供应链的管理作为现代的管理理念,能够为企业增强竞争实力,企业的竞争观念也因为供应链管理的出现而发生了改变,企业增强竞争实力再也不是仅仅靠自己的单打独斗来实现,而是采取抱团取暖的方式,通过加强和外部企业的联动,与采购商、供应商、零售商和销售商展开良好的合作关系,以整个的供应链管理网络为竞争团体,面对市场的变化,展开迅速有力的反应,以便于获取利润并且这种利益能够为整个供应链管理的企业所共享。希望本文对于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建设有所帮助,对从事相关研究的学者有所启发。

[参 考 文 献]

[1]朱伟.金融危机冲击下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J].改革与开放,2011(8):92-93

[2]⑶恚翟晓叶.我国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3):115-117

[3]王耀燕.中小企业供应链管理策略探讨[J].中国商贸,2012(1):143-144,147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