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6-20 16:24:4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企业文化管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摘 要 真正做到以物质文化建设为基础,以精神文化为核心,以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为保证的企业文化。[1]以物质文化为切入点,抓对精神文化建设,分阶段来完善制度和行为文化,以保证文化建设形成系统全面的体系,然后根据文化的变动性而审视精神文化的时代性,做出微调或变更。结合现状对文化体系进行分析,制定出义利观、经营观、效益观、竞争观的价值理念,体现以职工为本以业务为中心的制度管理,归零学习服务规范等规范守则,从我做起,从CIS系统完善物质文化建设。如此企业文化体系展示出员工积极状态,达到公司愿景,完成企业使命。
关键词 价值理念 以人为本 服务规范 CIS系统
一、精神文化分析
战略管理是对其它学科的资源整合,是一项综合性的管理。[2]它的核心概念是愿景、使命和战略目标,它为企业提供正确而可行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所以精神文化建设这三个概念是不可或缺的,也即培育和实施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企业需要制定战略发展规划,在完整的战略发展规划中明确定出愿景、使命和战略目标。企业精神的确定,审视原有核心价值观。本着遵循“诚信原则、社会和经济效益第一原则、以人为本原则和科学发展观原则”,需要涵盖“义利观、经营观、效益观、竞争观”等内容。[3]
二、制度文化分析
制度文化要重点突出两点:“以人为本,以业务为中心”。“以人为本”虽然是指单位职工和其家属,在此可以理解为“以职工为本”。它是“以业务为中心”的基础,只有员工有了这层保障,才能在正确的管理方式下考虑消费者及其家属的需求,才能站里于消费者的角度考虑问题,才能真正的使制度转化为制度文化。
在尊重“二八原理”的理论指导思想下,保证中层领导的原有收入状况,设置满意的奖金配比方案。增加和奖金配比方案的配套制度,即绩效管理和奖惩制度,把绩效考核结合奖惩,做出符合职工需求的企业科学绩效管理方案。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论或者斯金纳的期望理论为指导思想,完善员工基本需求并扩充激励机制条款。“以业务为中心”在制度文化层面的体现就是前台人员的工作细节入手,查看工作流程是否满足消费者需求,通过工作流程的审核完善管理制度,要给现实和潜在客户一个科学合理的接待制度。
三、行为文化分析
业务伦理道德是业务人员在为消费者进行服务中的技术、态度和个人修养的综合体现,同时也是企业整体形象的“折射”。[4]所以围绕消费者对员工做出行为规范也是必要的,达到整体的和谐发展。比如《管理人员语言行为服务规范》、《业务人员语言行为服务规范》、《后勤人员语言行为服务规范》和《专业技术人员语言行为服务规范》。这些都是企业发展所必需的,新入职员工人事部门的入职培训要有此课程的服务,如果版本时间过长,消费者要求早已发生变化了,应重新审定原有的《行为和服务规范》,紧跟消费需求动向,增设人事部门部分职能,执行由业务科室执行,人事部门负责汇总。
四、物质文化分析
物质文化是构成企业文化的基础,包括建筑特色、环境设施和仪器设备。[5]大楼布局合理,环境设施中亭廊阁画具有新加坡环境相似之处,亭廊符合古典建筑,阁画体现个人修为提高的观点。“以人为本,以业务为中心”在物质层面的表现尤为重要,要给职工一个舒适的工作空间、整洁的住宿空间和优雅的锻炼休闲场所,工作生活是否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家属是否得到单位的关爱等,只有职工和其家属得到安全和基本需求后,他们才真正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对于消费者,需要提供给消费者及其家属一个宾馆式的、疗养式的休息空间,一流的物流服务场所和交通工具,休闲的财务结算场地,高效精准的业务中心提供给消费者。
五、企业常有状况及文化调整
很多单位停车场摩托车汽车乱放,环境的卫生方面,很多卫生死角,还有很多需要修缮的地方,通过制度文化中的绩效管理严加考核。考核结果必须结合奖惩条例,使员工朝向预期环境中来。CIS(corporate identify system )是将企业或机构的经营理念与精神文化,运用行为活动、视觉设计等整体识别系统,传达给机构的关系者和团体,使其对机构产生一致的认同感。[6] 用CIS系统导入企业物质文化建设,制定CIS方案,仅仅用CIS导入物质文化即可,至于企业文化和CIS不是相同的概念。符合精神文化的表层设施的展现,有利于疏导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的贯彻和执行。
参考文献:
[1] 邹爱东.新时期医院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成效[J].中国医院管理,2003(10):61.
[2] 畅|生.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战略管理研究[学位论文].甘肃:兰州大学,2006.
[3] 艾南极等.关于确立和培育医院价值观的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2006(25):70.
[4] 余健儿.让医院文化在组织中根治[J].中国卫生经济,2001(11):59.
关键词:企业;管理;探讨
引言
近些年来, 随着市场竞争的白热化, 通讯手段的现代化,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剧和人文精神的体现, 文化这一涵盖社会、涉及人类总体行为的综合性范畴, 其意义早已超出学术研究的范畴, 更多地占据经济领域, 渗入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之中, 促成了全球范围内独有的“文化热”。人们试图通过文化这个层面来透视和反思社会的发展趋势及动因, 力图为现代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来寻求一个新的坐标、新的支撑点和新的发展方向。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 在经济发展的动力中, 思想观念、人文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先导、促进作用日益突出。
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立足于人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 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的全部内容统统摄入“文化”范畴。狭义文化则排除了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生活层面的活动及其成果, 专注于精神活动创造的成果, 也就是从观念形态角度来定义文化。从这一意义上说,“文化就是代表一定的民族特点的, 反映其理论思维水平的精神风貌、心理状态、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等精神成果的总和”我们这里所谈论的文化主要是狭义文化, 也就是观念文化或精神文化。它表现在经济、政治、社会乃至思想文化意识形态的方方面面。其中, 文化的经济方面, 即人同物质资源的关系, 主要表现为人们以一种怎样的方式去指导资源的配置, 是传统的方式、命令的方式还是市场的方式; 文化的社会方面, 指人与人的关系, 它表现为人们之间以怎样的价值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 以使一个组织的所有成员能够协调一致; 文化的政治方面, 即人与国家的关系, 主要表现为人们以怎样的法律和政治制度安排来建立秩序和规定权力。至于文化的社会意识形态方面, 即人与整个世界和整体人类之间的关系, 它主要表现为一批具有共同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制度的人的观念意识, 表现为人们以怎样的信仰、世界观和价值观来看待世界和人类自身, 如人在世界中的地位,人的本质和人生意义等。文化的这些方面, 共同作用于企业管理, 使得20 世纪80 年代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形成了一种与传统管理方式不同的管理模式――文化管理, 并逐渐成为当代企业管理发展的大趋势。
一、关于文化对企业存在的意义和价值的新认识
人们从文化角度思考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时, 对企业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获得了一种新的认识, 即企业不仅要合乎市场机制, 它还必须作为“文化机关”而存在。传统的管理者认为, 企业之所以存在, 目的就是为了赚钱, 为了获取高额垄断利润。他们想尽一切方法和手段, 先是不惜采用违反人性的做法, 让工人连续工作十几个小时, 并雇佣童工、养成工等。在这一切做法遭到反对、不能继续有效的时候, 他们又采用了“大棒加胡萝卜”式的管理, 让工人为赚取那点可怜的生活费用, 象机器一样地工作。在这种管理失效以后, 管理者们才终于发现人的重要性, 在企业施行怀柔的管理。正如列宁所说, 资本主义管理的根本目的就是“为掠夺管理” ,“借管理来掠夺”。为了赚钱, 资本家不惜采取破坏环境的做法, 让社会公众承受环境污染的严重困扰, 赚钱成了企业经营管理者们天经地义的事情。
然而,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企业的发展, 经济生活中的物质生产日益呈现出和文化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态势,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特别是自20 世纪70 年代以来, 西方国家的经济与文化的联系日趋广泛和深入, 商品中的文化含量越来越高, 文化价值在商品中所占价格的比重不断增长, 在引起经济增长的超经济因素中, 文化的因素所起的作用愈来愈大。随着全球“文化热”的兴起, 公众追求具有文化价值取向的经济增长, 企业主体、企业产品和服务等均成为精神文化的载体,企业内环境和企业外环境均成为精神文化的场所。经济的发展要以文化作保证, 企业的决策同时也是文化的决策, 从这个意义上说, 企业的竞争不仅仅是经济上的竞争,同时也是文化的竞争。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发展的趋势, 促使管理学家们和企业家们从哲学和战略的高度来思考一系列的问题, 其中最根本的问题即是“公司为什么存在”的问题。通过思考和实践, 他们发现了企业存在的文化意义和文化动因。
其实, 一些优秀的企业家很早就对企业的使命进行了思考和实践。如松下幸之助认为, 企业的社会责任有如下三项: 第一, 企业必须对提升社会生活、为人们创造幸福而有所贡献; 第二, 从所营运的企业中获得适当的利润, 并将此利润以各种形式回赠给国家和社会; 第三, 在包括公害问题在内的各种问题的解决上与社会保持协调一致。很多成功的企业家认为,企业要获得生存发展的权利, 就必须为社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尊重职员和顾客, 并协助解决各种社会问题, 包括环境问题。国外管理推销专家认为在服务业领域 缺乏人情味是最大的失礼。要使出售商品或服务的行为与人们领略一种文化氛围的心境在不知不觉中融为一体的话, 这种文化氛围的营造是需要动脑筋的, 从这个意义上讲, 高水平的服务业企业, 已不仅仅是劳动力密集的企业, 而是智力已占很大比重的企业了。知识、智力等文化要素的竞争, 对服务业的影响越来越大。让人领略到一种文化氛围, 让人觉得不是在单纯的购物, 而是像在从事一种自然而然的事。就是服务应进入的高层次的境界。透过这些思考和实践可以看到, 企业成功的文化意义和文化动因在于: 企业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组织, 还是一个拥有社会功能的文化组织, 其经济活动既受社会文化的影响和制约, 也会对社会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可以说,一个真正成功的企业是那些能够自觉地认识到自己所应肩负的文化使命和社会职能, 并将这种使命和职能与经济活动融为一体的企业。
二、文化管理的价值建构
20 世纪以来, 尤其是80 年代以来, 微电子技术、光导纤维、通讯技术、激光技术、海洋技术、宇航技术、生物工程、遗传工程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等现代科学技术日新月异, 大大改变了人类已有的生活方式、社会风貌以及人的世界观。在以脑力劳力为主的信息时代。除少数不发达国家以外, 人们的物质需求基本得到满足, 脑力劳动者的个人目标转向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 追求丰富的业余生活, 追求优雅的生存环境, 追求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如果说物质文明解放了人类的个性, 并同时赋予个体以满足其无限欲望能力的话, 那么信息时代的文化人普遍追求的是回归精神的家园。当代管理者首先必须针对文化人的特点, 把人类从高新技术的压力下解放出来, 重新确立人的主体地位, 克服高新技术带来的普遍价值失落的消极情绪, 帮助个体重新找回自信和价值, 回归精神的家园, 文化管理也就应运而生了, 它顺应了以脑力劳动为主的信息时代文化人的精神追求和需要。
企业文化的塑造、企业价值的建构, 意义在于: 一方面通过优秀文化的塑造, 潜移默化地增强企业对广大职工的号召力、凝聚力, 塑造员工良好的行为方式, 并以此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 另一方面, 通过企业精神文化建设, 使人在其精神实践中, 体验生命情感对人类的极端重要性, 从而反思人类存在的积极意义, 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感情文化, 使人们在共同的价值观念的作用下, 陶冶情操, 激发斗志, 自觉地努力工作, 油然而生出一种人与人之间的依恋感及人与企业之间的交融感, 使人们从工作生活的压力和生存价值意义的失落感中解放出来, 走向心灵的自由, 真正趋向马克思所预见的人的自由的、和谐的、全面的发展。文化管理必将成为人类的精神家园。
不断建构和创新企业文化, 是文化管理的重要内容。中外任何一个长盛不衰的成功企业和组织, 都有一种相对合理、富有生命力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精神凝聚力”, 也是其生命力的源泉。从世界范围来看, 欧美企业和日本企业文化管理的模式是不同的。欧美企业在管理中主要依靠创新制度、方式、标准、规范、数量分析和讲效率, 靠加薪、提奖金等来组织和调动人的积极性, 改变人的信念、观念和行为准则。日本企业则在管理别注重人作为社会人的特性和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注重人的观念、信念及行为准则的作用。如果说前者是一种注重原则和控制的制度型文化的话, 那么后者则是一种注重人情和人性的精神型文化。实际上, 形成了既有原则, 又有精神要求的较为理想的文化管理模式, 赋予了日本企业以极大的生机和动力。因此20 世纪70 年代以来欧美企业纷纷向日本企业学习, 把共同价值观念、团体精神等日本企业文化管理的特色放到了很重要的位置,文化管理风靡全球。
三、以不变应万变的哲学文化管理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企业管理面临的环境变幻莫测, 单靠经验、科学和行政命令式的管理是很难把握住时代变迁、环境变化这只千面猴的脉搏的。只有文化管理, 它提出了与以往管理不同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框架, 它以文化的相对独立性、统一性、稳定性和包容性等独特的品格, 作用于经济发展和企业管理,独步于变幻莫测的地球村落, 连结时间和空间, 沟通过去、现在和将来, 为分布在世界各地日益变化的庞大的跨国公司带来了统一和稳定。富有文化气息的企业名称、企业标识、企业设施, 具有时代意义的建筑式样、雕塑、绘画、装饰, 优美的仪式, 悠扬的厂歌琴音等等, 不仅能营造优美的环境, 也能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和公司的知名度、声誉度, 更能给处于高科技和现代工业文明重压下的人们带去一丝温馨和浪漫, 稍稍消解现代商战和竞争的冷酷无情。职工是“社会人”, 他们不是单纯追求金钱收入, 还有社会方面、心理方面的需要。因此, 作为一个管理者不能单纯从技术和物质条件着眼, 还必须从人的社会需要和心理要求方面来鼓励职工提高劳动生产率。“无情的竞争, 有情的管理” , 理性与非理性的融合, 熔各种管理理论于一炉的文化管理就是这样使经济与文化奇妙地结合在一起, 给跨国公司的全球管理注入了生机与活力。这种以不变应万变的辩证思维方式, 使文化管理兼具哲学的品格。
(1)影响着物业管理企业的经济活动的环境。对企业进行文化创建,有利于文化中的价值理念、思想观念、精神内涵等的传递与渗入,能够进一步改善企业的管理环境,更有利于企业赢得市场竞争力和实现持续、健康发展。
(2)影响着物业管理企业的发展结构。特定的企业文化创建决定了企业有效的组织形态,而这样的文化发展结构也决定了服务与产品的质量与类型,影响着物业管理企业的管理定位。
2、物业管理中企业文化创建与定位存在的问题
2.1企业文化与企业经济发展脱节
本质上讲,企业文化与企业经济发展并不矛盾,两者都是为了企业取得更大发展。但现阶段而言,很多企业认识不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认为只是对于企业形象有作用,而对经济发展则没有推动作用,将企业文化孤立于经济发展之外空谈建设。
2.2企业文化存在口号化问题
企业文化并不等于口号,但很多企业却只是让企业文化流于各种口号,甚至仅将企业文化局限于此,而并没有认识到真正的企业文化,应该将企业发展精深融入到员工心中,起到实质性的激励作用。
2.3企业文化趋向于娱乐化与表象化
相当一部分的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就是组织员工进行各类文体活动,企业貌似很和谐,这样表面看起来也很有面子。在一些极端企业,甚至将员工每月进行文体活动的次数纳入到企业文化建设考核中来。而这实际上是对企业文化的误解。只是将企业文化进行外在的、表层化的简单包装处理。远远没有深入到企业文化的内涵中。
2.4企业文化缺乏活力
还有个别企业,走企业文化的极端路线。将对员工的军事化管理视为企业文化的创办方式,从而使企业内部严要求、严纪律,这给员工的工作带来很大的限制,使得企业文化僵化,毫无生机和创新能力可言。
3、企业管理中企业文化的创建与定位策略
3.1明确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
建立和确定公司文化是企业管理的重点,其中的两个关键点为:一、创建特色型的公司文化要以公司发展策略和所处行业的特征为出发点;二、以公司历史为根本立足点,展示出公司的文化积累,给人以亲切感。所以,建立健全公司文化必须有一个过程,在公司文化共同的目标下,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例如从资源充分利用的角度、公司竞争能力提升的角度、企业当前存在的好的风气和氛围的角度以及管理等方面的角度,以问卷等形式对员工做开放性考察,然后对员工的答卷做分类整理,有专门人员根据其内容做分类,最后总结出适合公司文化发展的最终目标。
3.2明确价值观在组织中的重要作用
一个公司文化的关键就是该组织的价值观,它是一个公司员工价值观的总方向。一个组织的价值观建立的关键在与问卷中所体现出来的员工共同的认知。然后,以此为出发点,在公司管理人员对企业文化的建立与发展的观点的指导下,总结整理问卷中员工的观点,从而使公司文化创建的高度。内容理论性的高度与该公司的具体情况相适应,最后是企业的集体价值观能够概括全面、简单清楚、易于接受。最后为了进一步促进价值观的完整和加强员工对该价值观的认知接收,加强思想的凝聚力,稳固该价值观的关键地位,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到对该价值观的讨论中也是非常有效的手段之一。
3.3抑制相异的文化传播
公司领导在关注公司文化的同时,还要加强对员工与企业组织价值取向和价值观不符合,甚至相背离的自身行为习惯与个人价值观的关注,所以,对与企业价值观相一致、相符合的员工个人价值观要加以引导提升,对其其他员工的价值观要综合分析,与企业价值观相背离的价值观则要加以引导改正,可以通过培训教育等方式,使其放弃不正确的价值观而接受企业组织的价值观。
3.4强化企业文化的传播
执行是理论的关键所在,所以能够让员工将一个企业所宣传的文化成为其个人的价值观并形成以此为标准的行为习惯,关键在于执行。专题性的文化活动和企业内部的教育培训是其文化宣传的主要形式。其中前者主要有年会和表扬大会等公司性质的活动,后者则分为在岗和岗前两种不同培训。
4、结语
随着社会的进步,企业在发展的同时逐渐对企业文化提高了重视,并将企业文化创新作为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企业文化不仅是企业发展的精神支柱,而且对于企业管理的创新也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基于此,本文在分析企业文化的特点与其创新的意义和企业管理创新的价值与意义的基础上,探讨了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希望对各个企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企业文化;企业管理;创新;影响
0引言
现代大部分的企业都将企业文化作为了企业价值观的一种表现形式,而且,通过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不仅可以对该企业的信念与处事方式进行了解,而且可以对企业能否走得更远有个初步判断。此外,企业文化在增强企业凝聚力、促进企业的发展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能把企业所有员工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为了一个共同的信念,大家共同努力!因此,企业文化越来越受到企业的关注。将企业文化作为企业管理的重点内容,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一项重大内容。当然,企业文化也需要不断创新,才能有效发挥其应有的效用。同时,企业文化创新与企业管理创新具有紧密的联系,二者互为补充,对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企业文化的特点及其创新的价值和意义
1.1企业文化的特点
第一,隐蔽性。企业文化不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实体事物,需要借助企业管理理念、处事方式以及企业的符号信仰等多种载体进行体现,它会潜移默化的渗透到企业的方方面面,甚至好多细节性的企业文化也能起到很重要的作用。这是企业文化的独有特点。第二,系统性。企业文化属于企业的软文化,通常被认定为企业的灵魂支柱,所以在制定企业文化的时候,必须对组成企业文化的各个部分高度重视,确保企业文化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关联性,使之成为一个高度集中的整体系统。第三,时代性。企业文化需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需要根据企业的具体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不断进行调整变化,不能一成不变,才能符合时展的要求,才能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才能为企业做出重大贡献。第四,人本性。企业只有充分关注、尊重自己的员工,才能激发员工工作的积极性,进而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同时降低企业的用人成本,提高企业效益,推动了企业的整体的发展。所以,企业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出对企业每位员工的人文关怀。
1.2企业文化创新的价值和意义
企业文化创新对于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首先,企业文化创新能够为企业营造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使大家在工作中心情愉快,精神充实,斗志昂扬。由于企业文化充分体现了企业对职工的人文关怀,在企业文化创新的同时,也能够激发企业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员工对企业的忠实度,进而促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其次,企业文化创新可以让企业更好的适应现代市场的发展需要。在现代经济市场环境中,企业要想掌握主动权,就必须注重对企业文化的不断创新,以便企业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发展形势,为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奠定基础。
2企业管理创新的价值和意义
2.1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企业的向前发展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企业想要更好的适应现代社会,必须越来越注重在企业管理方面的创新[2]。因为新的管理制度是企业走向良性发展、赢得市场竞争优势的保障,企业获得巨大发展的前提。任何一个企业,只有先进行制度变革,打破传统守旧的管理制度,在企业内部营造一中和谐创新的管理氛围,并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注重企业生产技术的创新与人才的培养,将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紧密结合起来,发挥企业管理创新的真正效用,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这也是企业长远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
2.2有利于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企业管理在企业发展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就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通过企业管理,使得企业的实际竞争力能够大幅度提高,从而为企业赢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对企业管理进行创新,是目前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例如,联想、海尔、格力、华为等知名企业,正是充分认识到了企业管理的重要性,并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不断创新企业管理方式,不断创新企业激励机制,才为企业赢得了竞争力。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不仅需要有形技术、资产等的支持,还需要借助无形管理思想手段,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企业文化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分析
众所周知,企业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企业利润最大化,这也是企业经营和发展的最终目标[3]。因此,企业在经济市场中的命运与企业的管理方式息息相关。为此,企业管理者不断加大对企业管理的重视度,并通过丰富企业管理手段、以创新企业文化带动企业管理创新等方式,加大企业管理创新力度。当然,通过创新企业文化带动企业管理创新,主要是由于企业文化创新的核心思想就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理念,符合企业全面发展的客观要求。
3.1企业文化创新是企业经营管理创新的基础和先导
企业的经营管理需要通过一定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方式进行体现,而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需要与企业文化保持一致[4],可见,企业文化与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也具有很强的关联性。对企业进行管理的主要目的就是使企业的成员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念,大家共同努力,创造和谐的企业生产环境,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而这种共同的价值观的形成则是以良好的企业文化创新为重要前提的,企业需要用文化的力量凝聚企业职工的精神力量,从而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3.2企业文化创新有助于企业管理创新能力的形成
企业的管理创新能力的形成要有形的、经济的、良好的物质基础,如充足的资金、先进的设备等[5]。随着企业经济的形成,企业管理制度和模式等也随之成形,此时,企业就需要无形的文化精神起到推动作用,同时企业管理的创新能力的完善和提高也需要企业文化创新力量的推动,让企业跟上社会快速发展的节奏。企业文化不仅是决定企业发展生产力的软实力,企业文化的创新也是增强企业业务能力的重要驱动力,促进企业综合实力的提高。
3.3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战略管理的影响
企业战略管理需要一定的管理思想作为指导,而在其制定战略管理思想的时候可以通过企业文化进行体现。所以,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战略管理具有重要影响。首先,企业战略管理可以将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手段,用来控制和约束企业战略管理措施的实施过程,为完成企业战略管理目标奠定基础;其次,企业战略管理的变革与企业文化息息相关。企业在制定战略管理变革措施的时候,需要同步对企业文化进行改变,否则,原来的企业文化会对当前企业战略措施实施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例如,企业战略管理措施与企业的规范制度相冲突,或者与企业的价值观不相符等等。因此,要想保证企业战略管理措施的有效实施,就必须做好二者之间的协调关系,同时互为己用,互相促进,找到一个最佳的平衡点,使企业充满激情的同时又很有理性。通过企业文化创新促进企业战略管理的进一步创新。
4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包含了企业经营发展的理念,同时也涵盖了企业在管理过程中的处事方式,体现了企业对待职工的人本态度。对企业文化进行创新,不仅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凝聚力,让企业全体上下保持一条心,更能够成为企业发展的精神支柱,提高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力。而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并体现在企业管理创新的方式方法上。对企业文化进行创新,是企业管理创新的一部分,也是企业管理创新的必要要求。可见,企业文化创新与企业管理创新不可分割,互为一体。因此,为了促进企业管理的创新,有必要加快企业文化的创新,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殷宏宇 单位:山西省雁北煤炭工业学校
参考文献
[1]刘建璞.企业文化创新对于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04:53-54.
[2]杨冬梅.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5,09:25.
[3]彭聪.企业文化创新对企业管理创新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15,17:94-95.
关键词:企业文化 新界定 概念 管理
企业文化概念的界定直接影响企业文化管理,是创建管理模型的基础,其本质内容是一个企业的管理、生存方式。建设企业文化是培养核心竞争力的重点,也是人才竞争和市场竞争下的必然趋势。因此,树立特色价值观体系关乎公司的经济效益,是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能否取胜的关键,意义重大。结合传统和现代的企业文化概念,可以更系统地研究企业文化管理模型。
一、传统的企业文化概念
1.传统企业文化概念的内容。目前现有的对企业文化概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企业文化由多种文化结构组成,如价值观、英雄人物、习俗、网络氛围、企业环境等;二是企业文化分广义、狭义两种说法,前者包括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后者则是一种意识形态,以价值观为核心;三是认为企业文化由群众意识发展而来,是员工的价值观、认识和思维方式。
2.企业文化的内涵及作用。企业文化是一个公司在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时树立的,被管理层和基层员工所推崇、分享、遵循的信念和认知,一般具有激励斗志和引导方向的作用。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及由此产生的思想行为,是一个由价值观、信念、处事方式等组成的集体。
二、企业文化的新界定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带有组织特点的使命、宗旨、精神、价值和理念,是一个企业得以生存和发展的灵魂和动力,所以重新界定企业文化概念十分重要。专家认为,文化是某个群体独特、整套的生活方式,是特定人群的行为模式,同时还是各种行为方式和思考方式的整体。由此可知,文化作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其本质只有在生活中才能真正的体现。同理可知,企业文化的新界定也应该存在于员工的工作和生活中,大致分为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心理三个方面。
企业文化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构成,是员工从精神到行为的过渡,只有真正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和精髓,才能进一步研究企业文化的管理模型。
三、现代企业文化管理模型――以人为本,科学管理
在明确企业文化的概念后,怎样对其实施正确的管理成为下一个研究重点。通过分析可知,企业文化管理应该建立以人为本、科学管理,同时以价值观为核心的管理模型。这种新型的管理模式不仅杜绝了将员工视为“经济人”的现象,避免了行为科学把员工视为“社会人”的局限性,而且赋予了企业文化管理新的使命――作为“人格化”的有机体,是文化符号和文化信息的集合。
现代企业管理模型的重点是把员工放在企业文化的背景中,尊重其自主意识,强调只有通过员工的自律行为来发挥人力资源的最大作用,才能降低管理成本、增加经济效益。除此之外,正确管理企业文化,使其发挥最大功能,要求管理层还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1.明确并认同管理理念。明确并认同企业文化管理理念要依据企业的经营环境及员工的自身条件,并引导正确的行为培养导向。管理层和基层员工必须结合企业现状,将长久支撑企业生存、发展作为管理模型的重点,争取让每一个员工都能够接受新的企业文化并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此外,在后期管理中,领导者还要注意宣传企业文化符号、规范员工角色等工作,只有完善每个步骤,企业才会蓬勃发展。
2.贯彻落实基本原则,选择有效的管理途径。第一,贯彻落实基本原则。企业文化管理应遵守目标、价值、智慧、团结、高超五点基本原则,具体表现为明确管理目标、树立共同价值观、集中全体员工的智慧、烘托团结一致的企业氛围、追求卓越高超的技术。这五点要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才能为企业的长期和稳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第二,选择有效的管理途径。企业文化管理的途径有很多,选择正确、高效、合理的管理模式十分重要。虽然目前还没有可以仿效的模型,但是依照参考借鉴和成功案例可以总结出两点:首先是建立优秀的企业文化,并在每一个员工身上体现出来,使企业整体具有代表性;其次将企业文化管理寄于到各种内部关系活动中去,通过长期坚持不屑的努力,形成有特色的管理体系。
综上所述,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是深化改革与发展的强大动力,也是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同时还是公司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企业文化的新界定必须坚持以生产经营为中心,与发展战略相结合,并贯穿到整个企业管理模型中去,为企业实现长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林业.对企业文化发展的新界定与企业文化管理模型的有效整合研究[J].商业经济,2013,9(16):39-40
1.企业文化建设发展不平衡,部分分支机构尚处于起步阶段。农业银行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建立了一系列体现价值理念、服务宗旨、经营理念的法规制度;有自己独特的名称和标志;有自己的行为方式和办事风格;“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是农行对价值观的诠释,企业文化的相关内容有了一定的积累,企业文化有了雏形。但是,所有这些并不能说明我们已经成功的塑造了优秀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最终表现为能衍生强大的核心竞争能力。在农业银行系统内,一些分支行和基层营业机构,之所以存在着思想观念落后、资产质量差、管理水平低、竞争能力弱等问题,既有客观的、历史的因素,但也与管理不规范,制度文化建设不到位,企业理念、员工价值观不统一有关。在一些基层单位中,现有的文化良莠共存,其文化尚未得到提炼、总结、归纳、升华,从而形成个性鲜明、富有特色、成熟完善的企业文化体系。
2.思想认识上存在较大的偏差,部分行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视不够。企业文化建设,目的是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有助于企业发展的氛围,全体员工能够按照企业文化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体现企业的特色、塑造企业的形象,为企业的长久发展奠定基础,实现基业长青。我们到农行系统一些业绩突出的分行考察、交流时,都十分感慨地谈到企业文化建设在发达行经营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但也有一些行在业务经营中忽略了企业文化的作用,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有的将思想政治工作、企业的识别系统(CIS)等同于企业文化,或把开展一些文体活动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企业文化最核心的是价值观,思想政治工作、识别系统、企业的文体活动,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部分内容。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成功地塑造出优秀的企业文化,将价值观、企业精神、行为准则、企业制度转化为全体人的共同理念,再将这种理念转化为持久的行动,从而产生出企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需要长期的、艰苦不懈的努力。没有速成的企业文化建设,完整的企业文化手册、规范的制度文化和形象识别系统,仅仅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开始。
3.企业文化建设上下联动不够,没有形成合力。一是各级行管理部门的指导作用发挥不够,自上而下没有一个完整的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基层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各有各的理解和做法。由于缺少上下联动,企业文化建设各自为阵,价值观、企业宗旨、经营目标、企业愿景的提法各一,各种文化手册缺乏个性,趋于同质化。二是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短期行为。一些分支行领导班子在任期内热衷于抓“见效快”的项目,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没有连续性,员工无法形成统一的价值观。三是企业文化建设模仿多,通用理念多,真正从经营管理实践中提炼的少,往往是“拿来主义”,缺少自身特色,缺乏农行个性和创意。
4.企业文化建设与业务经营发展融合不够紧密。企业文化说到底是实践的文化,它产生于经营管理实践,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形成,又指导经营管理实践。企业文化通过取得全体员工的共识而对企业管理系统产生调节作用,对管理要素产生协调作用,对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产生增效作用,进而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运用企业文化实施经营管理的过程,实践的环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环节。一些行没有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目标规划和发展战略,企业文化与经营实践成了“两张皮”,没有转化为其管理行为。同时,一些行的生存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经营战略已经调整,但并没有对企业文化加以变革,以保障各项业务持续、快速、稳健发展。
5.没有明确的职能分工,员工缺乏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在一些分支机构企业文化建设的分工不明确,责任不落实。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缺乏一致性,没有将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企业的兴衰成败相结合,从而在事业心、责任感、职业道德、遵章守法、精神面貌等方面将企业的要求转化为个人自觉的行动,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二、农业银行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
1.企业文化建设发展不平衡,部分分支机构尚处于起步阶段。农业银行在长期的经营实践中,建立了一系列体现价值理念、服务宗旨、经营理念的法规制度;有自己独特的名称和标志;有自己的行为方式和办事风格;“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是农行对价值观的诠释,企业文化的相关内容有了一定的积累,企业文化有了雏形。但是,所有这些并不能说明我们已经成功的塑造了优秀的企业文化。优秀的企业文化,最终表现为能衍生强大的核心竞争能力。在农业银行系统内,一些分支行和基层营业机构,之所以存在着思想观念落后、资产质量差、管理水平低、竞争能力弱等问题,既有客观的、历史的因素,但也与管理不规范,制度文化建设不到位,企业理念、员工价值观不统一有关。在一些基层单位中,现有的文化良莠共存,其文化尚未得到提炼、总结、归纳、升华,从而形成个性鲜明、富有特色、成熟完善的企业文化体系。
2.思想认识上存在较大的偏差,部分行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视不够。企业文化建设,目的是在企业内部形成一个有助于企业发展的氛围,全体员工能够按照企业文化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体现企业的特色、塑造企业的形象,为企业的长久发展奠定基础,实现基业长青。我们到农行系统一些业绩突出的分行考察、交流时,都十分感慨地谈到企业文化建设在发达行经营发展中所起的巨大作用。但也有一些行在业务经营中忽略了企业文化的作用,不能准确理解和把握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有的将思想政治工作、企业的识别系统(CIS)等同于企业文化,或把开展一些文体活动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企业文化最核心的是价值观,思想政治工作、识别系统、企业的文体活动,则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部分内容。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成功地塑造出优秀的企业文化,将价值观、企业精神、行为准则、企业制度转化为全体人的共同理念,再将这种理念转化为持久的行动,从而产生出企业的凝聚力和创造力,需要长期的、艰苦不懈的努力。没有速成的企业文化建设,完整的企业文化手册、规范的制度文化和形象识别系统,仅仅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开始。
3.企业文化建设上下联动不够,没有形成合力。一是各级行管理部门的指导作用发挥不够,自上而下没有一个完整的企业文化建设规划,基层行的企业文化建设各有各的理解和做法。由于缺少上下联动,企业文化建设各自为阵,价值观、企业宗旨、经营目标、企业愿景的提法各一,各种文化手册缺乏个性,趋于同质化。二是企业文化建设存在短期行为。一些分支行领导班子在任期内热衷于抓“见效快”的项目,在企业文化建设上没有连续性,员工无法形成统一的价值观。三是企业文化建设模仿多,通用理念多,真正从经营管理实践中提炼的少,往往是“拿来主义”,缺少自身特色,缺乏农行个性和创意。
4.企业文化建设与业务经营发展融合不够紧密。企业文化说到底是实践的文化,它产生于经营管理实践,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形成,又指导经营管理实践。企业文化通过取得全体员工的共识而对企业管理系统产生调节作用,对管理要素产生协调作用,对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产生增效作用,进而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就是运用企业文化实施经营管理的过程,实践的环节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根本环节。一些行没有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目标规划和发展战略,企业文化与经营实践成了“两张皮”,没有转化为其管理行为。同时,一些行的生存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或经营战略已经调整,但并没有对企业文化加以变革,以保障各项业务持续、快速、稳健发展。
5.没有明确的职能分工,员工缺乏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感。在一些分支机构企业文化建设的分工不明确,责任不落实。员工的价值观与企业的价值观缺乏一致性,没有将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企业的兴衰成败相结合,从而在事业心、责任感、职业道德、遵章守法、精神面貌等方面将企业的要求转化为个人自觉的行动,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x
论文摘要:我国的民营企业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发展起来的,其企业文化存在众多不足之处,企业文化上的不足严重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本文重点针对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民营企业文化建设采取确实有效的措施、策略,使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走上健康的轨道。具体分析,民营企业可以在以下方面加强建设:提高企业家素质,发挥核心作用;更新观念,注重企业灵魂的塑造;提高员工的素质;建设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得到了大力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民营企业平均寿命只有2.9年。甚至有人预测中国民营企业有60%在五年内破产,有85%将在10年内消失。而大量的调查和事实表明,导致民营企业迅速消亡的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企业文化的缺失。事实证明只有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创造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只有在良好的环境中才能打造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目前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还处于较低的层次。而民营企业进行文化管理能够使企业达到管理的较高境界。企业文化的建立和发展,使企业全体员工有了凝聚力和向心力,有了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使每位员工把自己当做一项事业来经营。因此,急需采取相关措施来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以配合企业自身的发展[1]。
1企业文化的内涵
企业文化是形成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力量,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其外在表现就是行为方式,即企业的凝聚力、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责任感、自豪感、精神面貌和职业化行为规范等,文化的改变会带来行为方式的改变[2]。
2企业文化的作用
2.1企业文化能有效地激励员工,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因为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成员的思想观念,它决定着企业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所以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充分发掘出企业中每一个成员的潜能,激发出他们的士气。同时,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是企业无形的约束与支柱,当企业管理趋向团队化时,它就是企业内部团结的纽带、沟通的渠道,是团队之内或团队之间相互默契的“共同语言”。因此,一个好的企业文化氛围确立后,它所带来的是群体的智慧,协作的精神,新鲜的活力,这就相当于在企业的深层结构中“装”上了一台马力十足的发动机,源源不断地提供给企业创新、进步的精神动力。
2.2企业文化有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中小民营企业由于生存条件的限制,加上自身利润导向的经营观念,造成假冒伪劣产品横行,给私营企业形象造成难以消除的影响。当年温州的假冒伪劣商品全国闻名,给民营企业形象造成的影响至今难以消除就是一个血的教训。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在表现,良好的企业文化可以使企业迅速获得声誉。因此只有民营企业靠自身的企业文化塑造才能摆脱恶名,塑造品牌,改善企业形象从而有利于民营企业的做大、做强,有利于提高企业整体素质[3]。
企业文化一旦形成且被大多数员工所接受,企业必然营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员工就会开拓进取,奋发向上,呈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提供给消费者高质量的产品和优良的售后服务。实践证明,企业文化深厚的企业,企业的知名度越高,企业形象越好。
2.3企业文化能促进企业管理的现代化,给企业的创新提供动力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软性管理,是硬性规章制度的必要补充,但软硬管理不是独立的,硬性规章体现着软的人性管理,符合人的本能需求,而软性管理却也内含铁的纪律和约束力量,两者优势互补,是科学管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和要求,有利于管理水平的提高[4]。
所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现代化的管理是民营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必然要求,但多数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了诸如没有健全的管理制度、缺乏合理的用人机制、决策缺乏民主意识等问题,因此为适应未来的发展,通过文化建设,可以促使整个企业主动充电,推进民营企业管理现代化,从而在未来市场上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5]。
3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从总体来说,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这主要表现在:一是我国民营企业家很多从简单的作坊做起,处于产业链的中下游,企业家文化程度普遍偏低,个人素质和管理水平也亟待提高。二是民营企业对企业文化的战略地位和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意义尚缺乏足够的认识。因而没有真正把企业文化建设提到足够竞争力等缺乏清醒的认识,也没有真正把企业文化建设提到足够重要的地位上来,没有把其作为企业发展中极其重要的工作之一来抓紧落实到实处。三是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企业,大部分员工的素质都不高,对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理解以及对现代管理思想和方法的认识不清楚,这是企业持续发展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危机。四是民营企业文化往往带有浓厚的经验色彩,零碎而不稳定。企业精神既没有突出本企业鲜明的文化个性,也没有与众不同的特色,这种缺乏个性和特色的企业文化自然很难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4促进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对策
4.1提高企业家素质,发挥核心作用
由于民营企业家在企业中所处的特殊地位,对企业的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他们的率先垂范和倡导对企业文化的构建,对企业价值观念和企业精神的培育和形成起着决定的作用。但中国的民营企业家整体素质不高,“土老板”数量很多,这制约了企业的发展。而知识经济、信息时代,企业家的知识、智力、现代化文化程度决定了企业竞争力和发展程度。日本人说,代表日本左右脸的是本田和松下,因为本田的汽车生产革命和松下品牌与两位企业家的智慧是分不开的。所以要搞好企业文化,提高企业家素质是必不可少的一步[6]。
因此在构建企业文化、实施文化战略过程中,民营企业家不仅要跟上时代的步伐,重塑高层次的核心价值观和形成崇高的品格,也要从多方面吸收知识营养,善于总结经验,不断学习,适应未来发展的需要。民营企业家要树立正确的核心价值观,自觉地开展理念革命,在思想层面上重视“企业文化”,而且要努力学习企业管理相关知识,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渊博知识、才思敏捷、较强洞察力的企业家。当前,不少民企老板已开始觉醒,纷纷参加MBA等各种专业培训班学习,希望通过自身素质的提高来寻找企业发展的方向和出路。同时企业家作为企业的缔造者不仅应该积极加强对自身素质的培养,要善于学习,特别是要学习成功的企业;更要善于合作,与优秀的企业合作,与成功的企业合作,能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和思维能力;善于利用,要让优秀的企业家、优秀的人才为你所用,企业要发展,一定要注重人才的培养,人才利用很关键[7]。
4.2更新观念,注重企业灵魂的塑造
企业文化是将企业在创业和发展过程中的基本价值观灌输给全体员工,通过教育、整合而形成的一套独特的价值体系。但是通过对年产值几百万到近两亿的多家民营企业文化调查中发现,许多民营企业在文化建设中往往注重于做表面的文章,而忽略企业文化内涵,缺乏正确的理解与认识。的企业非常注重厂容厂貌、员工言行举止,注重会议、内部报刊等,但可能企业员工并没有从内心真正的认同企业文化,却将表层看作是摆设和负担。而有的企业则认为,企业文化建设就是一种思想灌输、说服教育,是宣传部门、工会的事情有的企业认为企业文化就是制定和执行企业的规章制度,只要制定出企业的规章制度,组织员工学习、了解并严格实施,企业的文化建设就可大功告成,企业精神也就可以培育起来了,把企业文化看成一旦形成就长此永久不变的信条。这些观点都是错误的,企业文化建设重在实质。没有健康的企业文化,没有规范的企业管理机制,一旦遇到危机,表面上再规范的企业也都会很快陷入困境。这种只注重表层的形式而忽视内在价值与理念的“企业文化”,只能导致企业老板对企业文化情有独钟,而员工对企业文化管理的认识模糊肤浅、相对冷漠,这样的企业文化是没有意义的,不能形成企业文化的强大推动力[8]。
首先改变重形式、轻内涵的有害理念,注重企业灵魂的塑造,突出个性特点。民营企业在构建企业文化中,一定真刀真枪,超越形式主义,以企业经营灵魂塑造为中枢,培育适应市场经济的集体价值观,培育反映企业集体个性的集体行为。其次中小民营企业一定要保持制度制定与文化理念的一致性,将本企业的价值观念渗透到各项制度之中,通过制度的严肃性和强制性来保证企业价值取向的实现;通过制度的稳定性与长期性来实现企业文化在员工心中的内化;通过企业制度的相关控制体系调控企业文化发展的基本走向,及时纠正偏差,并根据现实情况对企业文化建设提出前瞻性建议,推动企业文化理念的更新与发展。
4.3提高员工的素质
民营企业文化的建设更离不开全体员工的积极参与、共同努力。员工的素质决定着企业文化的成败,员工素质的提高又有赖于企业培训。企业培训是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手段。国家统计局企业调查总队曾就中国31个地区200多家民营企业进行专项调查,结果显示:民营企业员工中,大专以下文化的员工人数占八成以上,大专以上的仅有不到18%[9]。我国民营企业员工总体素质较低制约了民营企业文化建设。而且从民营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企业,大部分员工的素质都不高,对于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行为规范的理解以及对现代管理思想和方法的认识不清楚,只是以完成工作为标准,缺乏主动学习的精神和动力,这是企业持续发展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危机,因此,在企业中必须建立一套完善的育人体系。
企业员工是企业文化的创造者,在企业文化的实践中又不断的推陈出新、发展企业的文化,企业员工的素质高低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是企业优势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我国民营企业可以采取诸如与晋级、评优挂钩等激励方法,鼓励文化水平低的员工循序渐进、努力学习文化知识,学习的好和坏与绩效考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还可以从员工中选拔出不同岗位的骨干,送到高校系统学习,或者到优秀的企业去实践和培训,或者由企业自行组织到企业外部学习可专心学习,水平比较高,但是要离开工作岗位,而企业自行组织,可以不脱离岗位业余或半业余学习,批量大,成本低。
4.4建设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独具特色的经营理念和行为哲学,是企业的个性化表现。企业文化必须与企业实际相结合,形成自己的特色,才具有生命力。但是目前我国不少民营企业文化建设奉行“拿来主义”,一味模仿国内外其他企业的做法,这使许多民营企业的文化带有雷同性,没有突出本企业鲜明的文化个性[10]。
比如在有关企业的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的描述中很多企业都用了相同的语言和号。诸如,“质量就是生命”,“顾客是上帝”,“团结、高效、求实、进取”等。雷同化的企业精神既没有突出本企业鲜明的文化个性,也没有与众不同的特色,这种急于求成、千篇律的企业文化自然很难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还有的企业从创建之日起,就采取一成不变的企业文化,忽视了根据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的变化及时对企业文化进行创新,从而使原本对企业发展起积极作用的文化变成了企业发展的障碍。对一个企业而言,僵化的企业文化不利于企业决策模式、管理模式的创新,将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固步自封,最终被市场所淘汰。曾经风光无限的苹果公司在与微软及IBM的较量中屡屡失败的原因就在于因循守旧,不思进取。
准确定位自身的企业文化,建立起适合自身发展的企业文化,并将这种文化灌输和渗透到企业员工中去,形成自己个性色彩鲜明的企业文化。只有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才能引起员工的认同与共鸣,从而产生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我国的民营企业应结合当前我国正在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条件,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民营企业文化。其中智力资源是企业竞争力的体现,我们必须利用各种信息,把人才作为发展的中心,以提高人的素质为基本途径,以培养企业理念和塑造良好形象为手段,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创新企业文化。同时一方面,民营企业要敢于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发挥自身适应性强、经营灵活等优势,学习古今中外优秀的管理思想和文化传统;另一方面,民营企业要了解自身所处的宏观微观环境并把握其本质,提高创新思维,建立创新文化,努力使企业向学习型组织、知识型企业发展。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知识经济已初露端倪的今天,在中国加入WTO已成事实的经济背景下,民营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必须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之路,要认识到企业文化作为新型资源对现代企业的重要性。国内外成功企业的经验己证明了这一选择的正确性。因此,培育和增强核心竞争力是我国民营企业的当务之急,而企业文化作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民营企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设企业文化对民营企业的持续发展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是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叶生.中国民营企业文化现状与发展研究[J].中外企业文化,2007,(1):70-72.
[2]王红升.如何进行企业文化的构建[J].中国乡镇企业,2006,(21):44-48.
[3]陈重文.浅谈中小企业文化建设[J].中国集团经济,2006,(3):11-15.
[4]刘凤姣.我国民营企业文化建设的现状分析[J].益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3):21-24.
[5]曲景泰.民营企业发展若干问题与对策[J].北方论丛,2006,(3):3-6.
[6]李红梅.浅论企业文化与企业管理现代化[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5,(4):18-21.
[7]崔海娇.企业文化、协同与企业集团核心竞争力的分析[J].大众科技,2005,(8):31-33.
[8]杨大楷.民营企业的文化重构与可持续发展研究[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5,(4):23-25.
矿山企业文化是矿山文化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指矿山在经营管理活动中所形成的经营目标、行为规范、矿山风貌、矿山企业精神及管理者和员工共同意识的总和。其核心是矿山企业精神;其本质在于注重员工的共同意识及价值观等。矿山的企业文化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1、矿山信誉
矿山作为一个远离城镇自办社会的特殊企业,受国家地方、环境的影响较大,因此其信用和声誉是极其重要的。无论是规章制度、生产经营活动,还是与地方政府以及周边农村的关系中,都必须树立良好的信誉。
2、服务质量
服务质量是当今企业取胜于市场的重要因素。矿山企业的服务质量也显得尤为重要。必须以良好的服务树立矿山的良好形象。
3、经营思想
矿山的经营指导思想,实际上是矿山企业文化的具体表现。在管理工作中,经营思想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员工主人翁意识及行为方式、内部各方面的有效调节、员工需求与愿望的满足、矿山自身形象等。
4、矿山企业道德
矿山企业道德是矿山企业行为的规范,是矿山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是矿山企业价值观功能发挥的必然结果。矿山企业道德必须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只有在员工不断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大家能够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使员工的行为符合矿山企业经营目标和发展的要求,达到矿山企业自我控制和管理的目的。
5、矿山企业精神
矿山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是矿山企业精神。矿山企业精神是矿山在经营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并为全体员工所认可和接受的一种群体意识。它是矿山企业素质的综合反映,是全体员工意志的提炼和集中,是矿山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它具有强大的凝聚力、感染力和影响力。
6、矿山企业目标
矿山企业目标是矿山要达到的目的和标准,是全体员工努力争取的期望值。矿山企业目标体现了矿山的执着追求,同时又是员工理想和信念的具体化。矿山企业目标是矿山企业文化追求的动力源。一个科学的、合理的矿山目标,可以激励员工坚持不懈地努力创造卓越业绩。矿山要构建自身的企业文化,就必须结合实际,体现矿山明确的具体目标。不同的矿山因历史不同所处的环境及自然条件不同,应该有不同的矿山企业目标;即使同一矿山,在不同时期也应当有不同的目标。
7、矿山企业规范
如果说前六项内容是矿山文化中的“软件”,那么,矿山企业规范就是矿山企业文化的“硬件”部分。矿山规范主要包括矿山的规章制度、组织机构以及工作、管理程序和标准等用文字表达的内容。它是矿山在一定时期内的“定格”,并为维护相应的企业文化软件服务。
8、矿山企业环境
矿山作为一种特殊企业,与其它行业有着较大的差别,特别是在当前改革与发展不断深化的情况下,创造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和工作环境,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开展矿山企业文化的建设,各项工作就能更好地进行,经营目标就能更好地实现。
二、企业文化概述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一种微观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经营实践中所凝结积淀起来的一种文化氛围、精神力量、经营境界和广大员工所认同的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它主要是指企业的指导思想、经营哲学和管理风貌,具体内容包括价值标准、经营哲学、管理制度、思想教育、行为准则、道德规范、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典礼仪式以及企业形象等。其中不仅有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内容,也包含社会心理、技能、方法和企业自我成长的特殊方式等因素。它具有柔软性、渐进性、潜移默化性和延续性的特点。其主要功能有凝聚功能、激励功能、协调功能、弥补功能和影响功能。许多企业都把推行企业文化战略作为企业的一种长远的竞争战略。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物质和精神因素的综合体,包括表层的硬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等几个层次。表层的硬文化是指企业文化的物质的外在表现,包括企业的建筑、设施、环境等。企业的这种有形财富,是企业文化发展水平的体现。制度文化是指企业的各种组织机构、组织制度、规章制度以及思想政治工作等管理文化的体现。观念文化即精神文化,亦称企业精神,是指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目标、经营哲学等无形的文化部分,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内容。
三
、培育和建设矿山企业文化的原则
培育和建设矿山企业文化,是矿山转制改革、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客观要求,也是矿山参与同业竞争、寻求自身更大发展的需要。构建矿山企业文化,应该遵循以下原则:
1、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原则
无论是国外的还是国内的矿山,都有其共同遵循的客观规律,亦即企业文化必有共性的一面。而另一方面,由于民族文化和所处的环境不同,企业文化又有个性的一面。从某种意义上说,矿山不同于其他行业的性质构成矿山的共性,矿山所处的不同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构成矿山的个性。因此,矿山要构建企业文化,必须坚持共性与个性相统一的原则,把握时代脉搏,突出本企业特点,把行业特点和环境因素有机地结合起来。
2、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
不同的企业,必然会形成各自不同的企业历史传统,并概括形成企业文化。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客观条件会向企业提出新的任务和要求。不同的历史时期,矿山的外部环境、内部条件、经营战略所包含的因素总是不同的,因而,不同时期的矿山企业文化的目标指向也必然会随之发生变化。这就是说,矿山构建企业文化时,应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融汇外国文化、传统文化、现代文化、行业文化,去粗取精,使矿山企业文化具有现代化、丰富化、多样化的点,具有鲜明的时代感和时效性。
3、先进性与群众性相统一的原则
个人的工作成绩,取决于本人的能力和动力。能力强的人,工作易于取得成绩。但能力的发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无动力。处理好先进性与群众性的关系,也就是处理好能力与动力的关系。先进性决定动力的大小;群众性是能力的基础。
四、如何培育和建设独具矿山特色的优秀企业文化
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和方法,培育和建设矿山企业文化,对矿山的发展和矿山战略目标的实现,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现阶段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培育个性化企业理念,抓好矿山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工作
企业理念是企业文化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指导员工为实现共同愿景的精神支柱和行为准则。矿山要始终把对企业理念的培育,尤其是具有个性化理念的培育,作为矿山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工程,广泛动员员工深入查找推动企业向前发展的原动力,适时提出适合本企业特点的发展战略,并整合企业的经营理念体系,使之在内容上更加丰富,结构上更加规范,理论上更加深邃,实践上更具有前瞻性。
要通过扎实的工作使矿山发展战略逐步成为矿山员工实现共同愿景的座右铭。把企业的理念系列变成指导企业充分展示团队精神和员工个人实现自我价值的动力源头与行为准则,使企业的社会知名度、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得到不断提升。在培育个性化的企业理念中,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通过不拘一格的形式载体,广泛宣传,开展系列学习教育活动,引导每一名员工掌握企业理念,形成共识。
二是典型引导,形成认同。要通过大张旗鼓的宣传,表彰这些能够体现价值理念的个人和集体典型,以此引导、教育员工明确自己的努力方向;告知员工,矿山倡导什么,反对什么,进而实现员工对企业理念从认知到认同、工作态度从只限于完成到倾心尽力地去敬业、思想上由一般的信任到完全依靠企业的飞跃。
三是适时调整,发展创新。随着国内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加入世贸组织后的形势变化,根据企业不同发展时期的客观需要,对原有的企业理念体系和企业精神,进行认真的思考,科学地整合创新,经过沟通、访谈、全员问卷调查、梳理提炼、归纳整理、定性定量分析等环节,形成新的独具矿山特色的企业精神。
同时还要开展一系列的宣传教育学习,使整合后的文化成果深入人心,都能够理解和掌握企业文化理念的内容和内涵,自觉接受企业文化的熏陶,规范自身的行为。
2、塑造良好的矿山企业形象,把握矿山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
企业形象建设是内强员工队伍,外拓企业知名度的重要内容,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内涵。在形象建设上,坚持发展与变化的统一、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有形与无形的统一。将工作重点放在丰富、充实与强化其构成的视觉、队伍、管理和产品四个子形象内容上。
其一,视觉形象。在塑造视觉形象上,要把它作为矿山走名牌战略的重要基础。以国内外优秀企业为参照,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根据矿山的性质和发展需要,开发启动企业视觉识别系统。对企业标志、标准色、办公事务用品设计、各种标识、宣传系统规范、员工服装系统、会议系统规范、车体外观系统和色彩规范等进行静态表达,进而形成现代矿山视觉形象的个性化特征,在行业和社会中树立一个现代矿山的新形象。
其二,队伍形象。一是塑造企业管理人员形象,开展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活动,完善管理人员知识更新计划,加大管理人员的日常考核和民主考评力度,努力转变管理人员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学风,增强了管理人员的危机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塑造党员形象,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党员责任区、党员目标管理等活动,使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三是塑造“四有”员工形象,在创建学习型矿山的总体要求下,在精神、环境、氛围、机制上保证的前提下,积极培育矿山员工的“主人翁意识”,造就一支训练有素的员工队伍,使员工的敬业奉献精神、职业道德观念、自我发展意识和拼搏创新风格不断得到提升。坚持政治、业务培训常抓不懈,坚持开展各类技术攻关、劳动竞赛和技术练兵活动,大力表彰工作中的优秀知识分子、优秀班组长、青年技术能手和模范员工,对取得突出成果和显著成绩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给予肯定和重奖,以此展示矿山员工的良好风貌。
其三,管理形象。要不断加强内部管理,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并与国际管理标准接轨,开展ISO9001质量认证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的认证,提升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水平,对人和物的管理控制更加科学、规范。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实现动态管理,对各类管理信息实现网络共享,对各类资源实现优化配置,从而使矿山在科学管理中提高经济效益。
其四,产品形象。要严格按照质量认证管理体系的要求,以一流的服务满足用户需求,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质量管理手段确保产品符合行业标准,在市场中树立良好的产品形象。离开了质量意识而谈队伍形象、管理形象、主人翁意识,就不是真正的矿山企业文化。
3、全方位优化矿山企业环境,构建矿山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全方位优化的矿山企业环境是矿山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要从规划上、机制上和设施上予以充分保证。
在规划上,要按照矿山发展的总体要求,从注重员工工作条件、优化员工工作环境角度出发,制定规划,动员员工全员参与环境建设。将保证员工作业环境优美、安全、环保视为矿山企业文化建设工程的重要一环。重点致力于从本质上解决员工作业环境的环保达标问题,最大限度的降低粉尘对员工健康的侵害,不断改善员工的生产作业环境、办公环境和生活环境,以减轻员工的工作强度,赢得员工们对企业优化环境建设的由衷拥护和充分信任与信赖,进而焕发其干劲,激发其“爱矿如家”的自豪感和献身矿山的责任感,提高矿山的劳动生产率。
在机制上,注重现场检查考核,树立“良好的生产生活工作环境,既是现代化生产的必要条件,也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员工情绪的制约因素”的思想,使全体员工在企业管理机制的推进下,自觉投入与自己利益相关的美好生产生活环境优化工作中,增强健康意识和环保意识,使“崇尚文明、追求整洁”成为矿山员工的时尚。
在设施上,要加强与企业开展文化活动密切相关的“硬件”载体建设,兴建员工文化活动中心、图书馆、舞厅、卡拉OK厅、健身房等,定期举办员工文艺演出会、员工运动会、兴趣爱好者联谊会及文艺积极分子表彰会等,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连续不断的企业文化活动,使矿山员工在工作之余的生活不再单调,使其精神面貌总处在饱满昂扬的状态。
结束语
建设矿山企业文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能孤立地进行。一方面,矿山企业文化既要反映社会的本质特征和时代精神,用大文化指导小文化;另一方面,又要有自己的独特个性,即矿山企业的特征。如果矿山企业文化只反映共性的一面,而忽视了突出个性的一面,就会变成空洞、平淡的口号,失去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有个性才有针对性,有针对性才能产生效果。建设矿山企业文化,要选择具有明显个性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对矿山企业文化的内涵,应根据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要求,找出不同的侧重点。
参考文献:
(1)、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管理学—原理与方法》-------------------2002年7月
(2)、[美]彼得·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与实物》---------1998年7月
(3)、张德《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2002年7月
(4)、王昕杰乔法容《企业伦理文化》------------------------------1990年11月
(5)《商业银行内部环境优化方略---营造独具特色的金融企业文化》--------2003年8月
(6)企业文化网刘凌林访企业文化网孙兵《企业文化是科学梳理出来的》---2003年10月
(7)京煤化工《培育特色企业文化,提升企业竟争能力》-----------------2003年10月
(8)黄爱民《创新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发展攀煤电厂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2003年10月
(9)企业文化网《微软卓越的企业文化》--------------------------------2003年10月
内容提要:矿山的企业文化,关系到矿山和生存和发展,是现代矿山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在对企业文化进行概述的基础上,对矿山企业文化的内涵进行了剖析,详细论述了培育和建设独具特色的矿山企业文化的原则和方法,对矿山的企业文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矿山企业文化、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