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审计学学年论文8篇

时间:2023-02-20 02:54:3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审计学学年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审计学学年论文

篇1

开幕式由东北大学文法学院副院长杜宝贵教授主持。东北大学宣传部部长丁义浩、辽宁省社科联主席张沈立、辽宁省教育厅科技处处长陈涛、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环境哲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清华大学哲学系主任卢风教授、中国环境伦理学会会长、哈尔滨工业大学叶平教授、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研究会理事长、大连理工大学学院院长魏晓文、辽宁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军出席了开幕式并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

在13日上午的大会报告阶段,先后做主题报告的有哈尔滨工业大学的叶平教授、吉林大学的刘福森教授、北京大学的郇庆治教授、南京师范大学的曹孟勤教授、东北大学的秦书生教授、北京工商大学的王鲁娜教授。14日上午的大会交流阶段,清华大学的蒋劲松副教授、南京林业大学的曹顺仙教授、四川师范大学的唐代兴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的解保军教授、北京林业大学的杨志华副教授、东北大学的于春玲副教授等做了主题发言。专家学者们就生态文明的研究范式、理论体系构建、实践路径选择等相关主题做了报告。

13日下午的分组讨论会持续了三个多小时,与会专家、学者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展开了激烈的对话与争鸣,现场气氛热烈,迭起,围绕“生态文明与社会主义”这一会议主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和充分交流。

篇2

小学数学学习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因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是人类的一种文化,它的内容、思想、方法和语言是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理念指导下的新课程,学生学习的数学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它们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因此,数学教育也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那么,如何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中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呢?笔者认为,课堂的鼓励性评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鼓励性评价的效应

新课标明确指出:"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我曾以两组学生进行实验,对第一组学生只告诉他们尽量做好;对第二组学生则不断地对他们做的结果作出鼓励性评价。结果表明第二组比第一组正确率高了15.3%,完成作业速度也相对快些。这个例子告诉我们:鼓励性评价信息反馈,对学生的行为活动有着重要的激励作用。可见,在教学中教师要多创设让学生表现自我的机会,对学生反馈过来的信息不失时机地给予引导、肯定和鼓励,使之不断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力量去获得不断的成功,而成功又能使人愉悦、自信、具有强烈的激励作用。这就是"鼓励"所产生的良性循环效应。

2.鼓励性评价的的时机

鼓励性评价的的时机的掌握是决定鼓励在教学中的作用和效果的关键,它的要求是:

2.1 在发问中鼓励。课堂教学中,应多鼓励发问,因为学生的发问是思考了的结果,而教师的提问只是为了使学生思考。所以,学生的发问比学生的答问更值得教师们的重视和表扬。如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让三位学生上台按老师要求去分"月饼"。甲生分去13,乙生分去26,丙生分去39。不等"月饼"分完,下面已是一片"分得一样多"、"相等"的声音。这时有学生发问:"老师!怎么会一样多呢?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不相同呀?"我抓住这一极好的鼓励时机对学生的发问予以积极鼓励的评价,进而促使这位学生进一步去思维去探索新知识。

2.2 在创造中鼓励。创造性是课堂教学的精髓。我们不但要提倡创造性地教,而且更要鼓励学生创造性地学,重视首创精神的培养,要及时肯定创新苗头。创造教育指出:要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可采取激励办法来促使学生思维灵活地从各种不同角度,去观察分析认识客观事物,积极主动地去寻找最佳的独创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我曾用"9+9+9+9+9+5=?"这道题来测试学生的解题策略。我把学生列的算式都一一地板书出来并及时地给予评价:①9×5+5; ②9×6-4;③ 10×5;④5 ×6+4×5。 我特别表扬了持第3种算法的同学。这样及时予发鼓励性评价,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2.3 在挫折中鼓励。教学实践证明:当学生学习有困难时,就会出现某种失误的挫折,此时教师所要讲究的接触方式就是及时鼓励。只有鼓励才能帮助学生转化"失败者"的心态,使之尽快在克服挫折中获得重新成功的勇气和力量。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时,课前让全班学生与教师进行口头判断比赛,由于学生受"能被2和5整除的数"特征负迁移影响,把个位上是3、6、9的数误判为能被3整除。这样有意让学生判断失误,在学习挫折中产生疑问,此时老师的鼓励不但激起学生探求新知的热情,而且使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不断开发以至学习的成功。

3.鼓励性评价的方式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学生,即不同的对象,教师采用恰当的鼓励性评价至关重要。鼓励性评价应注意从正面肯定学生知道什么,掌握了什么,善于发现学生的每一点变化,使其感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不断增强自信心,要注意从学生的现实背景出发,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去发现问题,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解决问题,陈述自己的观点,教师鼓励要恰当,指导应到位,但不能越位,要防止"过滥夸奖","过头夸奖"。 鼓励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下面就以常用的语言鼓励法、体态鼓励法和评语激励法为例,加以略述。

3.1 语言鼓励法:即针对不同学生不同的问题情境,通过口头给予肯定和表扬。鼓励语言应明确、灵活有层次性。对一般性问题解答正确,可用"对!""不错!"等肯定语言;对稍难问题,报之以"很不错!"、"很棒!"面对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或有创新的解答,则以"非常好!""真聪明!""真了不起!"等溢于言表的语言给以夸奖。语言鼓励评价必须严防随意生、过奖性,要注意多变的激励语言与体势语言协同,以提高激励的感召力和穿透力。

3.2 体势鼓励法。即运用教师的体势语言对学生的解题、课堂表现、作业……予以肯定和表扬、奖励。常用的方法是:一般性肯定激励(轻轻地点点头,微微地"笑一笑,或走近学生身边,亲妮地摸摸头……"和突出怀激励(伸出大拇指夸奖,在全班同学面前,带头鼓掌……)。由于体势鼓励常有从内心发出之感,往往比语言激励更有感召力和表现力,教师应很好掌握,但无论是面部表情还是手势语言,体势语言,都应注意自然、真诚、和谐,恰如其分,切忌虚伪、造作。

3.3 评语激励法。即在学生的作业"成长袋"作品及期末评语上,用等字方式,因人而异,予以评点、肯定、激励。在作业上可用短语、独词句等方工,如:"棒!""有创意!"这种解法新鲜、有独到这处!"如果你都能这样思考,你的数学必定有个飞跃进步!"……而在阶段性,尤其是在学期、学年的学生学习数学的评价上,则不仅要注意学生的知识、技能的掌握,还要注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学习习惯的养成上的肯定和激励,一句话,必须充分肯定学生在学习数学上的点滴进步,使其增强信心,尝到成功的快乐,激励他从"学数学"、"做数学"到"爱数学",进而爱科学。

篇3

学校设有53个本科专业,拥有管理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3个硕士授权一级学科,12个学术硕士和2个专业硕士授权点;近五年,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1项,承担省部级项目454项,企业委托项目336项。

学校拥有会计学等7个省级重点学科,有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会计学等省级特色专业8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程33门,会计学专业等省级教学团队7个,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2013年学校获批自筹建设“山东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学校牵头的“山东能源经济协同创新中心”获批自主培育建设“山东省高等学校协同创新中心”。

会计学院始建于1985年,拥有会计学学术硕士和会计专业硕士(MPAcc)学位授予权;现有教职工56人,设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审计学、资产评估4个本科专业。目前拥有省级精品课程11门,省级特色专业1个,校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校级特色专业1个。近年来,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6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及教材24部;获批国家“两金”、教育部人文社科、山东省“两金”及各部委项目40余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0余项。

一、研究生招生

会计学院招收会计学专业学术型研究生与会计硕士专业学位(MPAcc)研究生。

?筅招生计划

每年招收学术型硕士15名左右;会计专业硕士40名左右。

?筅享受待遇

(1)国家助学金。所有学生10 000元/生・学年。(2)学业奖学金。一等奖学金12 000元/生・学年,覆盖面为20%;二等奖学金6 000元/生・学年,覆盖面为30%。(3)三助岗位。学校每年设立一定数量的助研、助教、助管岗位。担任学校兼职辅导员,提供800元/月岗位津贴(一年按10个月发放)。另外,自入学后第三个学期开始,研究生导师为每位研究生发放科研补贴不低于150元/月。

二、引进人才待遇

篇4

[关键词]校―院二级管理;考评方法;综述

[DOI]10.13939/ki.zgsc.2015.46.133

1 引 论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提升,事业的发展,高等教育管理模式也发生了重大改变――院系实行实体化运作,学校的管理重心下移到院系的校―院二级管理体制逐渐成形;学院制现已成为我国多数高校的主要管理体制。院系是高校党政直接领导下,具有相对具体及自主管理职能的教学行政实体单位,按照其专业特色和优势承担着组织实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在高校内部管理体制中处于中心地位。通过对四类高校(985、211高校;省属高校;行业特色高校;院系考评工作有突出特色的高校)[ZW(]调研、参考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审计学院,苏州科技学院,北京邮电大学,西安邮电大学,重庆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同济大学,江南大学等学校的二级学院管理考核办法。采取座谈调研没有直接参考其文本的,参考文献:不再一一列出。[ZW)]进行的调研,将考评方案的主要设计特征综述如下。共六个部分:引论后在第二部分介绍目标考核制与绩效评估制的异同;第三部分分析考评工作的组织特点;第四部分分析考评指标体系的设计特征;第五部分分析考评结果进一步使用的方向;最后总结全文。

2 目标考核制与绩效评估制的异同

院系考评的方法主要分为两种:目标管理考核制与绩效评估制。两者都是学校通过制定校―院二级管理方案,划分校―院二级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及各项管理工作上的责权利,以此为依据,以考评周期内院系的目标任务或办学效益为内容,以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考评体系为操作办法,对院系进行考评。方案设计中,首先成立考评领导小组负责考评方案的制定,考评工作的实施,牵头部门设在党、校办或发展规划部门,各职能部门参与;考评方案内容包括院系分类方式、考评主要方面及指标体系设置、赋分与计算方法设计、院系考评结果排序与奖惩方法、考评工作基本流程、牵头部门与职能部门工作分工等方面。考评工作实施中,牵头部门按照考评方案组织各职能部门按照考评内容分类对学院相关工作完成情况或完成效果进行考评,一般包括:学院自评,职能部门审核、复评、数据核算,职能部门将统计的各学院的分类数据汇总到牵头部门后计算总得分,根据各学院最后得分排序按比例确定等次形成结果评价等环节。目标考核制与绩效评估制对考评结果均有进一步使用。学校将全部或部分依据考评方案所计算的各学院总得分、(分类)排序及学院等次等考评结果,做出新一轮考评周期人、财、物等相关资源的不同投入安排。

虽然目标考核制与绩效评估制在方案设计与工作实施中有诸多类似,但两者不是完全相同的方法,有很大差别。目标任务考核制的本质是将学校中长期的各项事业发展目标分解为阶段目标(考核周期目标),并在相应考核周期内进一步将阶段性目标分解到各院系,成为各学院周期内的目标任务;院系在规定时间内努力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学校统一安排对各学院实际完成情况的检查,并通过预先设定好的计算办法、排序比例安排对院系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给予综合评定与评比。目标任务考核制的核心目的是学校为督促各院系在规定时间内调动自身资源,全力完成学校既定的各项阶段性目标任务,进而完成学校的中长期事业发展目标。因此,目标任务考核制的内容时效性、目标导向性较强。绩效评估制下,学校并不明确给各学院分配目标任务,而是采用统一的学校事业发展的观测点体系统计各学院周期内新增工作成果的数量与质量并进行学院间比较。同时通过不同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情况与工作成绩的对比,评估各学院投入―产出的绩效并进行排序对比。绩效评估制的核心目的是学校通过设置统一的事业发展指标观测体系促进各学院尽可能多取得工作实绩,实现学校整体办学事业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并通过投入与产出的对比,评估各学院的办学工作效率,全面、合理的评价各学院为学校事业发展所做出的贡献。因此,绩效评估的内容更开放,评估视角更宽泛。两者在考评内容及指标设计上,分值计算方法及适用条件上均存在差异。

3 考评工作的组织

院系办学事业发展考评工作的一般组织流程为:第一,成立院系事业发展考评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由校领导任组长、副组长,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为成员,下设考评工作小组或办公室,负责牵头具体考评工作,一般设在学校党政办公室或发展规划处;也有学校设在人事处或组织部。大部分高校以一个自然年为考评周期,在年底或第二年年初进行考评工作。有些高校以一个学年为考评周期。电子科技大学除年度考核外,还进行四年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考核。第二,考评范围及分类。随着大学的综合办学能力提升,院系各有特色,考评工作首先对院系进行分类。分类的原则和依据一般是:按文理科分类;按是否有研究生培养任务(重庆邮电大学对有博士研究生培养任务与只有硕士研究生培养任务的学院也进行区分)分类;按学院特色分类,如各高校普遍对专门承担国际教育,强化教育,以及体育、两课等纯公共课教学的学院(部)有特殊考评安排。第三,确定考评内容。实施考评工作的牵头部门组织并协调各有关职能部门对年度考评的内容进行制订或修订。遵循的依据是教育主管部门所提出的建设要求、规划纲要;学校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战略发展目标;学校的年度工作计划等。考评内容普遍涵盖:党建工作、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国际化办学、学生管理等方面。第四,考评统计与评级。一般程序为:学院自评,各相关职能部门分类统计、核算、打分,牵头部门汇总并计算总成绩,以此评定等级和排序。等级的确定上有两种方式:一是按照预先设定的分数与等级对应关系,依据实际得分确定等级;二是学校对等级设定比例,进入到相应比例范围的确定对应等级。第五,考评结果使用。考评结果会进一步作为奖惩的依据。

4 考评指标体系建立

第一,考评的指标内容。各高校普遍建立三级考评指标体系。虽然名称和内涵各校会有差异,但一级指标一般为党建工作、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队伍建设、国际化办学、学生管理等方面。二级指标是对一级指标的内涵细化,包含3~6条内容。如党建工作包含宣传工作、组织建设、理论学习、党风廉政建设等部分;人才培养包含教学计划执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课程与教材建设、教学质量、实践教学、教学研究等部分;科学研究包含科研成果、科研项目、科研经费、社会贡献、成果转化等部分;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包括学科的规模建设、内涵建设、团队建设、研究生课程建设与改革、研究生科研成果等部分;队伍建设包括教师引进、教师培养、人事管理、师资结构等部分;国际化办学包括学生交流规模、外国留学生规模、对外培训、学历教育规模等部分;学生管理包括思想教育、学分建设、日常管理、就业与创业服务、学生奖惩等部分。三级指标是具体的考评目标,采用两种设置方式:第一种是直接量化的指标;第二种是定性的指标,采取评价打分制。三级指标的细化程度,各学校差别较大。有些相对简洁突出,有些比较全面。例如,南京大学6个一级指标只包含14项具体指标,但指标完成的要求很高,如队伍建设方面的两个指标,分别是文科的引进及培养长江、千人、新世纪等高层次人才情况和理工科的引进及培养院士、长江、杰青、千人等高层次人才情况;科学研究方面的两个指标,分别是文科在学校指定的一流期刊情况和理工科发表Nature和Science论文,以及Nature子刊等一级学科顶级期刊综合办论文情况。而苏州科技学院仅师资队伍建设工作就有13项指标,就师资队伍结构、人才引进、教师培养、人事管理等方面内容制定了细化程度极高的考评及评分标准。指标内容设定也考虑分类考评实际。高校在制定考评方案时,均要考虑将统一的考评标准和不同教学单位的特点相结合,则会出现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特点的教学单位,分别设置指标体系、指标内容、指标数量的情况。如南京审计学院按照学科专业基础及承担人才培养任务的特点分两组分别进行考评。A组为招收研究生的学院;B组为其他学院及教学部。考评结果排名、定级和奖惩均在组内评比。

第二,指标权重设置。一方面是一级指标的权重。各高校的在对院系的目标考评评分体系中,对人才培养(教学)项目设置的权重最大。特别是教学研究型大学,本科生教学相关内容权重一般在40%~50%。科研(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一般在10%~20%,其他一级指标根据各高校实际情况各不相同。另一方面是不同分类学院有不同的分数计算权重(系数)。因各个学院在学校内涵建设方面承担的任务不同,办学规模、教学水平、科研水平经常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对不同学院会有不同的指标得分计算权重。比较典型的是苏州科技学院。其设置统一的指标体系,有6项一级考评内容,每项有固定总分。但不同学院每项的实际得分还要乘以不同的计算系数才是最后得分。例如,其体育部的教学工作得分要乘以系数6,而普通学院一般只能乘以系数3;而体育部因为没有学生,其学生工作和研究生工作(学科建设)均乘以系数0,而普通学院要乘以系数1~2。不同的权重设置是对考评科学性与合理性的保证。

第三,定量与定性相结合。各高校在考评方案制定上都会考虑到可量化内容和不可量化的内容相结合。定性的考评多通过院系自行描述,再由职能部门或考评领导小组评分的方式实现。南京审计学院的考评方案由“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两部分构成,评分各占50%,以此实现量化与定性考察的结合。以“师资队伍建设”中的“团队建设”为例,过程评价体现在团队凝聚力、团队结构优化、团队学术活动正常化、团队合作项目与成果几方面,由学院在自评报告中进行描述;结果评价则由省、校级教学团队建设情况和省、校级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情况两方面组成,考察结果体现为数据。

第四,静态与动态相结合。许多高校在考评中充分考虑院系自身动态发展情况,根据学院某一项或一类指标完成情况的年度间纵向比较结果,设置体现院系发展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的指标,给予评分或加分。如南京大学人才培养指标中有“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获得情况及改善程度”指标;苏州科技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考评评分标准规定:存在“博士学位的教师数量有增加”、“改善学历、学位及学缘结构”指标均有加分。很多学校还设定进步奖。如南京大学在综合考评及单项考评中都设有进步奖,南京审计学院设有工作进步单项奖。

第五,非常规指标。一种是常规指标体系之外另设项目,考察未能在指标体系中体现的工作或创新工作。例如,苏州科技学院考评方案设有创新项目考评,主要考评各院系的对外开拓取得重要成效、明显效益或为学校取得重大社会影响,由学院申报,领导小组在年度考评完成之前组织考评,学校院长办公会审定,评分计入考评总分。另一种是由若干学院共同完成的指标,如电子科技大学在类似重要科研项目、奖项的获取考评中,规定由若干学院共同参与完成指标任务。

第六,两种计算方法。目标考核制多采取合计绝对分计算与比较法。每个一级指标的总分按学科建设、研究生培养、教育教学、科技工作、国际化办学、师资队伍建设、学生管理、党政管理等分类预设,有些大学还设置特色工作作为加分项,成为总分计算及学院排序的参考指标。每项一级指标含有若干二级或三级指标及评分标准。各学院按照目标任务实际完成情况对应的得分标准统计每个指标的实际得分并加总到上级指标进而累加取得一级指标单项总分。各学院根据一级指标考核结果得分排序并按比例明确其单项等级。考核总分采取满分预设制,一般为100分。实际得分由各学院每个一级指标的实际得分(假设:学科建设与研究生培养(A)、本科教学(B)、师资队伍(C)、科研工作(D)、学生工作(E)、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F))获得后,乘以对应权重(假设分别为:Q1,Q2,Q3,Q4,Q5;Q1~Q5之和为1)后的总和(学院综合得分=A×Q1+B×Q2+C×Q3+D×Q4+E×Q5)。最后根据实际各学院总分排序,按预设比例确定学院所属等级,排序时考虑“特色工作”的附加分。绩效评估制多采取相对分计算与比较法。按学校事业发展的不同类型设置一级指标,内含若干二级或三级指标观测点与对应加分标准,各学院根据实际工作成果对照加分标准按取得数量进行分值统计(计算中没有满分预设与最高得分限制)累加得到一级指标总分。取单项总分最高的学院,以其绝对分为分母,所有学院(包括单项总分最高学院)将自己得分与之相除并乘以100得到各学院相应项目的绩效得分,最高为100分。总量绩效计算时,分别计算各学院四大类一级指标绝对得分,乘以对应权重后加总得出学院的绝对总分;再找出总分最高的学院,以其绝对分为分母,所有学院(包括总分最高学院)将自己得分与之相除并乘以100得到各学院总量绩效得分,最高为100分。在投入―产出效率计算中,还要统计人、财、物的投入值,将各学院按全部指标及其权重计算的绝对总分分别除以各学院的人员经费,用房面积,设备经费等投入得出平均分;每一项都找到总平均分最高的学院,以其总平均分为分母,所有学院(包括总分最高学院)将自己得分与之相除并乘以100得到各学院该项绩效得分,最高为100分。以此得到各院系的单项绩效,总量绩效,各类投入―产出绩效三大评估结果及其排序。

5 考评结果及使用

院系考评结果均以“根据评分排名、根据排名定等次”的形式呈现。等次评定有“A、B、C、D”,“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等形式。各等次数比例及数量有考评前规定与不规定两种方式。同时,一些学校还针对某一类型指标完成情况设立单项奖,如教学工作奖、科研工作奖、学生工作奖、管理创新奖等,奖励在某一方面具有优势、目标完成情况特别突出的教学单位。

考评结果的使用是很多高校反映的考评工作难点之一,目前的挂钩情况有三种:第一,与教师收入挂钩。包括根据考评结果,如果优良,分别设有不同数量的考评奖励津贴、业绩津贴;提高不同比例的“年终人均奖励性绩效标准”;对院系整体给予物质奖励。反之会收入持平或适当核减年度业绩津贴。第二,与个人年度考评挂钩。如对综合考评成绩优秀、良好的学院,增加年终个人考评优秀比例。或与学院主要领导的考评挂钩,如重庆邮电大学各教学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的年度考评与单位考评同步进行,本单位年度考评成绩占单位党政主要负责人年度考评成绩的70%;南京大学的院系考评结果是院系领导班子成员年度考评的主要依据;南京审计学院对考评“基本合格”和“不合格”学院的负责人进行问责。第三,全面挂钩。有些院校年度考评的结果与学校的人、财、物二级分配的比例挂钩。每一类项目的考评结果会成为职能部门开展相关资源配置工作的重要甚至唯一依据。

6 总 结

院系事业发展考评是校―院二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内容与本质、组织与设计、结果与使用等重要环节或组成部分做出全面的梳理,深入的分析,细致的比较是实现方案优化、考评科学、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南京邮电大学二级学院目标考核方案(草案)[Z].南京邮电大学,2014.

[2同济大学.同济大学院系绩效评估方法[Z].同济大学,2013..

[3]浙江理工大学学院(部)目标管理与考核奖励办法[Z].浙江理工大学,2013.

[4]苏州科技学院二级学院考核方案[Z].苏州科技学院,2011.

[5]南京大学2012年度院系考核方案[Z].南京大学,2012.

[6]桂林理工大学二级学院年度考核办法(试行)[Z].桂林理工大学,2011.

[7]南京审计学院二级学院考核办法[Z].南京审计学院,2012.

篇5

关键词:会计学;综合改革;实践探索

近几年来,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建设坚持按照教育部、财政部下发的《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即“教高[2011]6号”文件的要求,紧紧围绕人才培养这一根本任务,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核心目标,紧密结合我校具体实际,认真落实“四个着力”的具体要求,以专业综合改革为重点抓手,坚持在影响和制约教学质量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下功夫,搞改革,推创新,抓建设,求突破,取得了一定了成效。

一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建设现状

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成立于1984年12月,是新疆财经大学办学历史悠久,办学层次齐全的专业院部。2009年会计学专业评为全国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会计学科申请成为自治区重点学科,2009年10月《管理会计》课程评为国家、自治区精品课程建设项目,2010年会计学教学团队被评为自治区级教学团队。学院现有教职工84人,专业教师72人,其中教授11人,副教授40人,讲师19人,助教2人,博士25人,教师中有硕士学位及其以上学位的占72%。会计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一支以资深教授为学术带头人,以副教授和博士为骨干力量,职称、学历、年龄、知识结构配置合理的高水平教师队伍。目前,学院设有基础会计教研室、财务会计教研室、成本会计教研室、审计教研室、财务管理教研室5个专业教学机构,公司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心、内部控制与审计研究中心和非营利组织财务与会计研究中心3个内设科研机构,1个自治区级会计仿真实验中心,2个自治区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基地,1个案例教学研究中心。目前,会计学院设有本科及硕士研究生两个层次,是学校首批硕士点院部之一,也是新疆高校中的第一个获得会计学硕士点的院部。硕士研究生有会计学学术型研究生、会计学专业硕士、审计学专业硕士和资产评估专业硕士4个硕士点,现有专职硕士导师58人(含外聘),在校硕士研究生308人。本科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和审计学3个专业,会计学专业下设会计学、国际会计(ACCA)、审计、注册会计师、非营利组织会计五个专业方向,现有本科在校生2122人。一直以来,学院坚持以培养“就业--创业”导向型各专业人才为目标,通过凝炼学科方向,优化教研队伍和塑造学科品牌,全面提升各专业的核心竞争力[1]。

二会计学专业综合改革的基本思路

《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指出,教育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而提高教育质量的核心是大力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大学本科教育,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从我校会计学专业来看,本科教育依然是主体。因此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核心,全面带动提升会计学专业不同教育层次的教学水平,是我校会计学专业落实“教高[2011]6号”文件要求的基本考虑,也是全面提升我校会计学专业办学水平的现实需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与此同时,落实文件明确提出的“着力优化专业结构,着力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着力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着力改革体制机制”四个着力的要求,也需要找到现实的抓手。因此,我们以《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为指导,以专业综合改革为抓手,统合培养模式改革、体制机制创新、质量保障体系等各项建设,整体推进“教高[2011]6号”文件的要求的落实。

(一)明确总体目标

我们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和《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为指导,依据我校“十二五”发展规划,确定会计学专业改革总体目标是:更新人才培养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和培养一支教学质量高,实践能力强,科研成果突出的教师队伍、改革教学管理与评价制度,培养出国际化、信息化的应用型财务会计人才。

(二)理清发展思路

着眼总体目标,结合我们实际情况,具体的发展思路主要是:①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建立与企业共建的人才培养机制。加大会计实践环节,模拟实训室及配套软件投入使用。②改革课程架构,满足会计发展的国际化和信息化的需求。重点引进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协会许可的培训教材,自编会计实训教程。③建设和培养一支教学质量高,实践能力强,科研成果突出的教师队伍。④加强和改革教学管理,为不断提升教学质量提供保障。改善教学科研工作条件,为教学科研提供良好基础。⑤加强学术环境建设,加大学术交流力度,进一步加强高层次科研成果建设[2]。

(三)坚持分阶段推进总体目标

在五年内分步实施。第一阶段,重点完成模拟实训室建设,软件配套率达80%。完成会计实训教程编写。与地区内2家以上的大型企业建立共建的人才培养机制。增加博士人才引进。第二阶段,重点完成课程架构改革。继续在实验班引进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协会许可的教材,用于课堂教学。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结构。第三阶段,系统提升,完成全部改革建设任务,专业建设水平和教学质量得到全面提升,全面实现专业综合改革目标。

三会计学专业综合改革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措施

(一)修订人才培养目标

会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坚持以国际化、信息化,应用型为主导,本科学历教育、国际执业资格教育与素质教育相融合,通过课堂教学、模拟实训、企业实践相结合的系统培养,努力将学生培育成既精通国内外会计、又能熟练运用会计专业英语和企业信息化财务软件,具备在国内和国际复杂的经济环境中从事会计工作,素质全面、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会计人才。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一是引进外部人才。引进博士,并放到教学一线使用。二是培养在职教师。教师定期参加高层次培训班,不断充实和更新知识结构。鼓励教师去国外进修和参加外校学习交流,提升教师外语能力和业务水平。

(三)优化课程和教材设置

改革课程架构,按照英国特许公认会计师全球考试的需要,全部采用英文原版教材,双语授课,在原有9门课基础上,增加5门选修课,使学生既掌握本国会计理论又掌握国际会计理论,培养具有现代思维和国际视角的国际会计人才。增加信息化课程比例,注重学生应用能力的培养。加强计算机仿真环境下的信息化操作。不断加强会计信息化仿真教学环境建设及教学软件购置与开发,继续加大会计学模拟综合实习、实践活动。继续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培养优秀课程带头人,实行专业课课程负责人制度。形成课程组,以精品课为牵动,带动课程组其他课程的发展,建设课程,培育教师。

(四)加强实践教学建设

1.构建会计学实验课程结构体系。按照会计学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构建专业基础课实验、主干专业课实验和实际应用三大实验模块,形成基本专业能力训练、核心专业能力训练和综合决策与创新能力训练三个层次的实践能力训练体系。会计学实验课程体系根据会计学专业的内涵发展以及我校的优势特色,重点提高学生应用性。

2.进行实践教学条件建设。加强校内实验室建设。充分发挥财务与会计综合实验中心的作用,满足学生参加专业核心课程实验的需要,并为教师从事实验教学、科研以及可向社会提供财会模拟实验等服务。3.推进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多渠道、多形式地广泛开展实践教学建设,积极拓展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努力建立并发展校企联合机制。

(五)改革完善教学管理控制体系

建立了校、院、二级教学质量监控机制,实施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措施;并建立了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涵盖了全部教学环节,评价渠道全面、依据充分,方式可行。制订《教学质量检查评价办法》,该办法包括教学计划执行情况检查评价办法、教师备课工作检查评价办法、教师课堂教学情况检查评价办法、课程建设情况检查评价办法、听评课情况检查评价办法、毕业设计(论文)情况检查评价办法、实习(实训、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情况检查评价办法、实验(上机)教学情况检查评价办法、考试工作情况检查评价办法等9个部分。每个部分均包括检查评价点、检查评价办法、评价标准、评分计算办法等4项内容[3]。按照评价点的量化标准,评价教学质量,确保教学质量稳步提升。

四会计学专业综合改革的成果展望

通过专业综合改革,将会使会计学专业打造成为新疆的国际化、信息化财务会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基地,将新疆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建设成新疆会计学教育品牌,将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国际化、信息化和具有实践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杜宝贵,徐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持续发展[J].中国冶金教育,2010,(01):4-6.

[2]张雨.本科高等教育“质量工程”项目的管理研究[D].广西大学,2011.

篇6

关键词:会计教育;教学改革;中美会计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2-0211-02

美国作为现代会计理论与实务较为发达的国家,其会计教育目标一直以“注重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而著称。阿克伦大学成立于1870年,是《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杂志评选的五佳之列的公立大学,位于美国俄亥俄州的阿克伦市。阿克伦市作为“世界橡胶之都”,浓郁的商业氛围促进了阿克伦大学商科的快速发展,使其在会计、全球商务、市场营销和知识产权法等领域声名远播。笔者于2010年赴阿克伦大学攻读学位,充分了解与学习阿克伦大学会计学教育情况,并与导师一起分析其本科教育特点,从中挖掘可供我国会计本科教学学习、借鉴的方面。

一、阿克伦大学本科会计教育特点分析

阿克伦大学本科会计教育为弹性学制,共120学分。学校允许学生在大一之后的任意一个学年进行全职校外实习,并鼓励学生在修课期间利用周末或假期进行课间见习,课程学分一般可以在四年之内全部修完。课程体系独具特色。阿克伦大学会计课程设计强调技能培养,通过提供丰富的课程、灵活的修课顺序、大量的对外交流等方法使学生能够学会如何学习、思考和具有创造性,这是学生在离校之后进行终生学习所必需的[1]。阿克伦大学会计课程体系的特色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开设专业导论课。开设对会计学总体性介绍的课程――会计学导论。该课程在学生入学之初、学习传统会计课程之前进行讲授。课程简略地介绍会计的环境、历史、发展、未来及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使学生了解会计信息在企业管理者、投资人和政府管理人员决策过程中的作用,协助他们建立对会计专业的认同感,对会计职业生涯有个初步的了解,便于他们在考虑是否进入会计职业界问题上进行明智的选择[2]。

2.课程丰富可自选。专业基础课和一般通识教育课均有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形式。选修课有很大的灵活性,学生可从学校认可的科目表中进行选择,修满该类别课程所要求最低学分即可。以专业基础课为例,共33学分,其中27个学分的课程是固定的,包括会计学导论、管理学、成本管理与控制等9门课程;其余6个学分,学校则提供了企业税收、鉴证服务与社会责任、商业写作等8门课程,学生只要根据自身兴趣,从中挑选出2门课程进行学习即可。对于一般通识教育课,学校则给出了更加丰富的课程选择:42个学分被分为了英文写作(6学分-2门课)、数学(3学分-1门课)、自然科学(最少修够8学分-2门课)、社会科学(6学分-2门课)、体育与健身(1学分-1门课)等8个部分,而每部分学校都提供了大量的课程供学生选择。

3.修课顺序“宽严相济”。阿克伦大学对于修课顺序要求很严格,部分专业核心课和专业基础课有相应的先修课。例如,如果学生打算修读审计学课程,则必须完成中级会计学的学习并通过课程考试;而为了修读中级会计学,学生必须首先学习并通过初级会计学的考试。学生必须对本科学习有完整的规划,且要认真学习,以避免错过修读某门先修课或由于考试没有合格而必须等到来年再进行修读,进而影响毕业时间。阿克伦大学课程安排也相对灵活。在完成先修课的基础上,其余课程的修读顺序学生是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课程难易程度、学分需要和毕业计划等方面自由安排的。

4.重视学生知识面的拓展。阿克伦大学重视对学生知识面的拓展,设置的通识教育课学分占总学分的比例达35%,高于专业基础课所占比例。通识教育课程来源于院内和院外课程,学院鼓励学生选修外院课程,如体育学院的急救护理、文化学院的中国文学等,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

阿克伦大学鼓励学生出国对外交流。学校设有“职业经历”课程,对外交流经历都可以转换为这门课程的学分,以调动学生扩展知识面,增加学习、生活经历的积极性。每年暑期课程期间,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参加不同的项目,去国外如中国香港、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学习,以开拓视野,增加见识。

二、理论教学和专业实践有机结合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阿克伦大学重视理论知识与专业实践的有机结合,鼓励学生进行学期间见习和校外全职实习。企业、银行和会计事务所是主要的实习场所,实习内容涉及财务会计、审计、咨询、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方面。大部分学生会利用学校的合作企业进行学期间见习。学生边学理论边进行实务操作,一般学校所学的理论知识当周就能在会计实务中进行应用,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会计实务融合在一起。实习内容的安排也是循序渐进,后一段的实习内容和要求总是建立在前一阶段实习的基础上。经过一段时间的实习,学生对会计实务有了更深的认识,可以充分了解自己理论学习中的不足,强化理论学习的效果,让学生学得更灵活,掌握的更扎实、不容易忘[3]。

阿克伦大学允许学生在第二学年就开始进行校外全职实习。由于学生接触会计实务早,所以能尽早了解会计专业、发现自己的优缺点与兴趣所在,根据自身情况明确下一步学习目标并选择相应的课程进行修读,激发主观能动性、提早规划职业生涯。

三、以职业应用为导向,开设美国注册会计师(AICPA)方向

阿克伦大学开设有专门的注册会计师方向,其学习内容紧紧围绕美国注册会计师考试及注册会计师的相关实务工作。除日常教学,学院每周二下午安排BECKER(美国著名的AICPA考试专业辅导机构)公司的老师来校进行讲座与辅导,帮助学生合理、快速地修完课程学分并通过注册会计师考试。参加该项目的学生由于毕业前就通过了CPA全科或部分科目考试,在求职过程中往往很占优势。该项目也带动了传统会计项目学生参加AICPA考试的热情。由于阿克伦大学与BECKER公司有良好的合作关系,学生可以很容易获得AICPA考试复习资源,这都有利于他们的会计学习和会计职业发展。

四、过程性评价体系

阿克伦大学商学院的教学评价方式多样,通常有理论考试、论文、演讲及会计实务模拟等。每一门课程的总成绩由多种评价方式构成;理论考试也非只有期中期末,而是一般一学期四次考试,在保证学生切实掌握前一部分知识点之后才接着讲余下的章节。这种过程性评价体系有效地督促了学生在学期中时刻保持紧张的学习状态,避免学生在期末考试前临时抱佛脚,考完就忘[4]。

五、小班教学、重视学生能力培养

阿克伦大学商学院实行小班教学,每班30―35人,学生课堂参与度高。在会计教学过程中,教师重视学生能力培养,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如讲授、导师个别指导,案例教学、小组学习和研讨会、计算机辅助学习、网络学习等。教师在第一次上课时会向学生发放课程学习指导(syllabus),内容包含课程安排和各种推荐的参考书、杂志及网站,以便学生围绕教学习目标查阅各种学习资料,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教师在课前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将最新的知识、思路传授给学生,同时根据不同课程的特点和性质培养学生相应的职业素养。例如,教师会将严谨性思维的培养和以证据为基础的学习体现在每次会计学、审计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每一内容的解决都必须有证据;将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体现在市场营销、商务谈判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回答问题和作业都必须要有自己的见解,而非书中的现存答案。

会计教育改革是一个不断解决问题继而又不断推动会计教育事业前进的动态过程,同时也是一项复杂而又牵涉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阿克伦大学的会计教育特点分析为我国会计教育发展提供了建议:我国会计教育可将批判性思维的培养和以证据为基础的会计贯穿于整个会计教学过程中,同时注重创新课程设置、强化职业实践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何玉润,李晓慧.我国高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基于美国十所高校会计学教育的实地调研[J].会计研究,2013,(4):28-33.

[2]董普,成慧君.中美会计专业本科教育比较研究――以中美7所知名高校为例[J].财会月刊,2015,(3)120-123.

[3]林志军,熊筱燕,刘明.中国会计教育中知识及技能要素的发展[J].会计研究,2004,(9):72-81.

[4]赵淑红.基于Topic Presentation的案例教学法在会计学双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2014,(1):49-51.

An Analysis of Undergraduate Accounting Education Features in The University of Akron

XU Shuai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ollege of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Henan 475001,China)

篇7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金融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9-0177-02

一、培养应用型金融人才是大势所趋

应用型本科教育是以培养专门技术人才为主,是以应用为目的的专业性通才教育。它既关注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与储备,即科学家素质的塑造,也为学生未来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更是一种以能力为本的教育,是为学生就业或创业做准备的教育。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突出表现为基础知识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学习能力强、适应能力快、创新意识高、综合素质好。

现代金融业不仅需要具有丰富专业知识的高级人才,更需要那些具备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面对当前的金融形势以及社会对这类金融人才的需求,现有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应该提高对金融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

我国金融学专业教育分为三个层次:专科、本科、研究生教育。金融本科教育强调的是“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研究型大学在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教学上,在多样性、可选择性课程设置以及专业之间的融合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而实践教学恰恰是其薄弱环节。

二、强化实践教学是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的要求

实践教学是理论知识和实验活动、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传授知识与训练才能相结合的过程。它能培养学生敏锐的直觉能力、创造性思维方法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如美国的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等,其成功的主要秘诀在于对学生实行创新能力的强化训练。

随着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在金融业的广泛应用,以及金融业务的不断创新,金融业务操作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在教学中更应注重实践教学手段的合理运用,实践教学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实践教学可以使学习变成学生的自觉行动,加深学生对金融理论知识的理解,加强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为其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平台。

三、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一)金融人才培养目标和实践教学体系构建原则

应用型金融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需要考虑两个重要因素:一是金融学发展的趋势;二是社会对金融人才的实际要求。

金融学的发展呈现出以下三个特点[1]:一是金融研究内容从宏观视角向微观视角转变。随着以直接融资模式为主的资本市场的兴起,市场对关于公司金融、资产评估、风险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和人才需求变得非常强烈。二是数量化方法在金融研究中占据了重要地位。金融业是一个充分运用高科技的产业,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推动了金融业技术含量的提高,也深刻地改变了金融的运行方式。传统方式进行的融资和支付业务,被电子化、信息化、系统化、工程化的现代金融工具取代。三是金融学已逐渐变为一门由数学、统计学、工程学、心理学、法学等相关学科紧密联系的交叉性学科,如金融工程学、法和金融学、行为金融学等。微观金融课程本身所具有的应用性和操作性使得在教学中更应强调实践教学手段的运用。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的今天,金融学本科教育应放弃已被证明脱离现实状况的“培养相关高级专门人才”的目标,应将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满足社会各种金融组织不同层次需要的实践型专门人才,并为更高阶段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具体体现就是培养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金融通才。

(二)应用型金融人才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实践教学是金融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应该包括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构建和实践教学管理和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见表1。

1.实践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目前金融专业开展的实践教学项目形式单一,内容简单,时间较短且时有重叠,实验课完全依附于理论课程,基本没有涉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尚未形成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完善的实践教学内容应包括以下三个层面:专项实践、综合实践和社会实践。

专项实践是针对金融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开展的实验类课程实践,主要包括针对金融基础理论开展的操作性和验证性实验、针对金融技术开展的设计型和综合型实验、针对金融专业技能开展的旨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研究型和创新性实验。此类型的大部分实践可以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利用校内金融实验室的全方位仿真模拟软件完成,如股票模拟交易系统、商业银行综合业务模拟系统、国际结算模拟系统、信贷业务及风险管理模拟系统等软件等。

综合实践是整合金融专业知识,加深对专业理论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的训练,具体包括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论文写作是提升学生对理论知识理解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的重要途径。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等专业实习是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通过专业实习,可加深学生理解所学的金融理论知识,明确今后努力方向,主动调整学习目标,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

社会实践[2]是学生接触社会、深入社会、了解社会的实践环节,而社会调查是让学生深入思考社会实践的重要方法和途径。通过鼓励学生参与金融行业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更多地了解金融行业的情况、金融行业的价值观与行业操守等。

2.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加强实践教学师资的建设是完成实践教学的重要保障。目前担任专业课的任课教师90%以上具有研究生和博士生学历,[3]高学历人才虽具有扎实的理论知识,但缺乏实践教学经验。加之高校长期以来对实践教学的研究不足,对实践教学的师资培养不够,使得实践教学长期处于一种辅助地位。教师的考核以及职称的评定,更多注重理论教学学时和科研水平,教师缺乏进行实践教学研究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的实践学习效果不佳,导致了实践教学基本上处于一种低水平循环的局面。

为此,应该将学生培养和教师培养相结合,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一方面可以派出教师参加专业技术培训、参观访问、学术交流、教学研讨等,以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也可以要求教师定期到金融机构业务部门工作和进修,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师自身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聘请金融部门理论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领导及专家作兼职教授,定期对教师开设讲座,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还可以录用一些有一定金融从业经历的人员组建专职的金融实验教师队伍。

3.实践教学管理和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学校在教学质量管理体系的基础上,应逐步建立一个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和质量评价体系,使实践教学环节的实施保持连续性、系统性、协调性和衔接性,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首先必须制订与培养目标相适应的实践课程大纲。实践课程大纲应包括实践教学目的、实践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实践教学地点、实践资料来源、实践教学内容与步骤、考核要点及学生实践必要说明等内容。其次应注重实践教学过程的评价。目前的实践教学质量的评价体系很大程度上沿用理论教学的方法,对实践教学过程的管理流于形式化。特别是对于社会实践等实践教学环节,由于学生分布分散,管理难度很大。因此,应建立以过程评价为主体、结合结果评价的有效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与考核标准,对实践效果的评价不仅要看结果文件,更重要的是看过程文件,如实验设计、实验模拟情况、社会调查过程等。考核内容既包括对学生实践的考核,还包括对老师指导的考核,形成完善评价与考核体系。

参考文献:

[1]李峻.金融学的发展趋势及其对金融本科教学的启示[J].经济研究导刊,2010,(2):230-230.

篇8

1正确定位培养目标,合理设置课程体系

财务管理专业培养目标直接决定着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方向和专业课程的设置。在培养目标上要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培养目标之根本,力求从高校中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具备财务管理知识, 熟悉国内的经济政策、资本市场、法律政策以及有关国际法规、国际惯例,懂外语和计算机知识,具有不断开拓创新能力的财务管理人才。

要实现上述培养目标和满足学生知识结构的要求,要有与之相匹配的课程体系作保证。课程体系设置上要按照培养目标将会计、财务、计算机技术、管理、金融、贸易、税收、法律及外语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处理好“通才教育”与“专才教育”的关系,注重知识、能力、素质三者并举,构建有利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财务管理课程体系。

财务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包括金融学、管理学、会计学和理财学四个分支。其具体为:

金融学下设货币银行学、证券投资学、金融市场学、国际金融等课程;管理学下设管理学、公司战略、人力资源管理、营运管理等课程;会计学下设初级财务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学、成本管理会计、企业财务分析等课程;理财学下设初级财务管理、中级财务管理、资本市场运作、高级财务管理、政府理财、投资基金管理、项目评估、风险管理与保险等课程。

财务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除包含上述专业课程之外,还应包括教育部统一要求的军训、体育、外语、计算机等公共课,对财务管理专业还应包括所要求的学科基础课以及社会实践、学年论文、专业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综合运用课。此外,各校根据本校的师资情况和生源情况,可设置一定数量的公共选修课和专业拓展课。如井冈山大学商学院财务管理专业设置通识Ⅰ课程、通识Ⅱ课程、专业大类平台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四大系列,每一系列中又分必修课、限选课和任选课,而专业方向课除专业课外还设有考研模块、行业会计模块和理财模块程供学生选择。

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素质

为满足新形势下创新型财务管理专业人才的大量需求,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财务管理人才培养的关键。高校财会教师担负着培养财务管理人才的使命责任,其素质和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专业教学质量和财务管理人才素质。在新形势下要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知识结构,提升专业素质能力,构建一支高层次高素质富有生机活力和科学创新能力的财会教师队伍。

2.1始终坚持终身学习。高校财会教师应不断地更新知识,密切关注财务管理新学科的兴起和与财务管理相关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发展趋势和动态。学校应鼓励教师攻读硕士、博士学位,组织教师在岗业务学习,对青年教师实行帮带和岗前培训,通过备课指导、听课督导、讲课比赛等方式帮助青年教师迅速提高授课质量,对每位青年教师指定一位教学水平高、作风优良的老教师或骨干教师进行全面指导。经常性为中青年教师开办财务管理前沿性知识讲座,及时更新他们的知识,同时将青年教师送到国内、国外进修。积极鼓励高校教师提高外语交流和应用能力,促进其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高等学校应为教师创造宽松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和较为优越的生活条件,吸引并留住教师,同时积极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加入高校财务管理教师队伍。

2.2提倡教学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应用型人才对教师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除应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外,还要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放宽对财务管理学教师业余时间兼职的限制,允许教师通过到一些正规的公司或经济实体担任兼职这种方式丰富实际工作经验。除此之外,还可以考虑以学校的名义同一些具备合作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签订协议,作为一种特殊的进修培训方式,定期派送教师到这些单位担任一段时间的专职财务管理,这种临时性转岗由于是全身心地投入,有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鼓励教师参加国家或国际统一的财会执业资格考试,通过考试获取相关职业的任职资格,为获到更高层次的实践机会创造条件。通过这些方式,可检验和提高教师的自身知识水平,还可以进一步了解国内外对财务管理人员应具备的知识层次、结构的具体要求,以便适时地调整培养计划,适应社会需要。在增强师资素质上,要求专业教师逐步具备“双师”素质。

3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3.1树立国际化和开放性的教育理念。借鉴国际先进的财务管理专业教育模式,采用国际上先进的财务管理课程、财务管理教材和教学方法,鼓励高校教师采用双语教学。课堂教学应积极引用国际流行的财务管理原版教材,及时向学生介绍国际领先的课程内容和前沿理论。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运用现代化的财务管理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软件和财务管理教学软件进行财务管理理论、实务教学,有条件的高校可采用网上教学,发展远程教育,实现财务管理教学手段现代化。

3.2强调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由于财务管理具有社会属性,随着财务管理环境的变化而作相应调整,在校学生所学知识在毕业以后也许会被淘汰,必须通过自学等途径来获取新知识;同时各个单位的实际情况不同,财务管理专业学生要适应不同企业的特殊情况,必须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而这一能力是建立在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基础之上的。一个人只有具备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才能不断地吸取新的知识,解决实际工作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应多让学生自学,自我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其自主学习和创新的能力。有些教学内容或问题,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学或思考,如果由教师讲授了,不仅占用了教学时间,而且还使学生失去独立钻研的锻炼机会。因此,教师的“教”应由简单地传授、灌输知识转化为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和启发,由教“书”向教“学”转变,适当降低课堂讲授时数,增加课堂讨论、质疑、练习、实验等课时。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