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心理课程总结8篇

时间:2022-03-27 21:43:3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心理课程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心理课程总结

篇1

一、以学生为主体,实施开放式教学

为适应新课程理念下的素质教育,我摒弃传统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不断探索并采用符合现在中学生实际的教学方式,变封闭型教学为开放型教学,将课堂大胆、充分地让学生们自己支配。采用以自学(自读课本及相关资料、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探索)——互学(讨论交流)——督学(老师督促个别不太专心的学生、适当点拨知识重点、解析学习难点)——验学(当堂练习巩固,检验学习效果)链接起来的课堂结构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 作业基本能在课堂内完成,使学生有足够充分的课外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比如阅读课外读物、体育运动或做一些手工制作;也提高了课堂效率—— 一节课内,学生需要完成四个不同内容的活动,学生不容易感到疲劳和厌倦,整节课都能集中精力。

二、运用现代媒体,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多媒体能把文字、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信息等众多信息集于一体,能在视觉、听觉上产生丰富的刺激,引起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能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静态的知识形象化,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获取、记忆。

三、加强实验教学,增强学生实践能力

遵循物理教学规律和物理学科的特点,以实验启动物理概念、定理、定律的教学。在演示实验中,引导学生有目的的观察,启发积极思维,提示物理现象的本质。组织好学生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独立操作的能力、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配合校园文化节,开展了物理小制作比赛,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们动手做实验的热情。

四、因材施教,整体性提高学生成绩

学生智力、素质的参差必然导致教学的不统一性,在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兼顾全体学生,难易有度,激励先进学生,鼓励后进生。对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重点给予学习方法上的指导,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鼓励、倡导他们超前学习,指导他们适当拓宽学习内容、加深学习深度、提高学习难度,争当“领跑者”。特别关注有学习欲望但学习困难的学生,经常与他们沟通,了解他们的困难所在,经常表扬他们的进步,放大他们的闪光点,增强他们的学习信心和学习热情,再循序渐进地指导他们掌握一些简单有效的巩固知识的技巧,尽可能使他们感觉到“付出总有回报”。

五、重视德育渗透,培养科学态度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向学生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科学态度教育。着重介绍一些我国科学家对物理学的贡献,介绍各国科学家们在探索物理学的过程中经历的细节事件,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索中的艰辛,学习科学家们敢于质疑权威、善于发现极细微的现象、勤于实验反复探索的精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篇2

建立新课程下数学学习方式这一课题的研究始于20XX年秋我市实施新课程之后。20XX年8月由课题负责人卓和平老师正式向市教科所申报立项,被确认泉州市第二批

十五教育科研规划研究课题。20XX年10月召开课题开题会,组建课题实验指导组,修订并形成了课题研究实验方案。

二、加强课题实验研究工作。

20XX年秋季,课题组即按实验方案拟出的实验阶段的时间表,着手开展有关的工作,有以下几方面:

1、组建了一支具有较高研究水平的指导人员队伍。

本课题的指导组成员,主要来自我市相关的教师进修学校及市直和区直学校的教研员、分管教学的业务领导。其级教师1人,(小学)中学高级教师6人,省小学数学首批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7人。他们精于小学数学的教学工作,有志于教育科研工作,具有较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和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

2、初定了两所课题实验基地校。

为保证实验工作能立足于我市的实际,为学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教育教学研究工作服务,我们暂定了泉州第二实小和丰泽区实小两所学校作为课题实验基地校,并从中确定了4个实验班,为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工作提供第一手的材料。

3、按实验计划开展工作。

(1)组织参与实验的教师进行相关的教科研理论的学习、培训。

为使参与研究的老师明确实验的目标和任务,对教师相关的教科研理论的学习、培训采用两种形式:

专家引领

由课题组负责人卓和平于04年3月和4月为基地校的老师举办了两场培训,主题分别为《关于新课程下自主、探索、合作性学习方式的认识与实践》、《关于建立新课程下数学学习方式的课题研究实验方案》的阐释。

同伴合作

由实验基地校的指导组成员组织相关的老师定期或不定期的进行学习研究。

(2)每学期召开一次课题组现场研讨会,及时交流各子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

上半年课题组举办了三场研讨活动,分别是:

04年4月于市直小学,由课题指导组成员黄志强、李惠珍开了两节研讨课,课题组进行座谈交流;

04年5月于晋江市第二实小,由课题指导组成员黄海生、陆海鹰指导本校的吴雅彬,洪月蓉开了两节研讨课,并进行说课,课题组成员参与评课研讨;

04年5月于丰泽区实小,由课题指导组成员郑惠懋等指导本校的陈龙燕老师向丰泽区的教师开了一节研讨课,课题组成员参加了评课交流活动。

04年4月份还与市教育局课改办一起,在惠安八二三实小召开了泉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小学教科研课题现场研讨会,在会上介绍了本课题的研究实验方案。

上半年课题指导组还组织有关成员到相关学校观摩了常规性的研讨课近10节。进行多次的不定期的研讨交流活动。

(3)各课题组成员积极开展实验研究,取得初步成效。

根据课题指导组的要求,各课题组成员开展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指导组的成员身体力行,撰写了8篇的论文,从不同的角度对学习方式的变革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其中陆海鹰的《依托信息技术手段

促进学习方式转变》一文获全国征文一等奖;李惠珍的《构建学生发展的数学课堂》一文发表于CN刊物《小学教学设计》04年第6期;卓和平《关于新课程下自主、探索、合作性学习方式的认识与实践》于03年在福建省骨干教师培训班上作为讲座专题进行介绍交流。

此外,我们还注意积累实验优秀课例(含教学设计)和课堂教学案例近30个(篇),根据实验目标和原理指导的4节研讨课参加省、市级教研部门举办的课堂教学观摩评优活动,均获得好评。其中:

泉师附小谢玉娓老师执教的《平行与垂直》一课,于2004年4月在华东六省一市举办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评优活动中荣获一等奖(由课题组成员卓和平、黄志强设计并指导);

安溪实验小学章美珠老师执教的《长方形、正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一课,于20XX年12月在省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课题研讨活动中荣获一等奖(课题组成员卓和平、张玉煅指导);

泉师附小谢玉娓老师执教的《左右的认识》一课,于20XX年在福建省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评优活动中荣获一等奖(课题组成员黄志强指导,卓和平评点),并在福建教育电视台播出;

丰泽区实小许鸿瑜老师执教的《读统计图表》一课,于2004年5月在泉州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评优活动中荣获一等奖(课题组成员郑惠懋指导)。

篇3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学习积极性 物理教学 创新教育

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面实施当中,新的课程体系着重渗透着全面、和谐和创新的理念,这给当前中学物理教师教育带来了严峻挑战和机遇。

作为中学物理教育工作者,强烈的责任感迫使我们不得不进入无限的思索之中。我们到底应该怎样做,才能激发学生们学习物理的积极性,才能培养他们学习物理的强烈兴趣,才能从本质上解决他们学习物理的苦恼与无奈。以下是作者近几年在中学教授物理的过程中,总结的一些经验,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学会从欣赏的角度去评价每一位学生

面对新的课程改革,我们的评价要多方面多角度的展开,不能停留在只看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上。现在的教育改革要求我们改变教育理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让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欣赏者。陶行知有一句话:“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这句话是在告诫我们,对学生的评价要多运用一些鼓励的语言,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在欣赏我,在期待着我,这样才能增加学生的自信心,才能使他们的学习成绩有所提高。

二、教师在日常的物理教学过程中,要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在组织和引导的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正确承认、认清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同时教师还要高度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把学生作为真正的教育主体,以学生为出发点和归宿,以学生的发展(包括知识、能力、个性、创造性等)为中心,一切教育措施和教育条件都是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与个性充分发挥而选择和设计的,同时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与教师一起选择、设计和完成多种教学活动,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从而使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物理教育的目标是多元化的,其宗旨不是让每一个学生都成为物理学家,但可以让他们有选择、有区分地掌握有价值的物理学,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鼓励学生发问

在美国哈佛大学师生中流传着这样一句名言:教育的真正目的是让人不断提出问题和思索问题,而怀疑是创新的心理动力,是思维独立性、自主性的体现,是发问的前提。我国物理学家周培源说过,“如果把牛顿力学看成是至善至美的,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就不会出现”。同样,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杨振宁通过怀疑宇称守恒定律的普遍性才着力研究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并获得成功的。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大力激发学生的怀疑精神,活跃物理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四、教师的教学手段要现代化

信息时代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加快,学生要学习的东西逐渐增多,学校教育必须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从扩大课堂教学的内容入手,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东西,而这仅仅依靠传统的教学手段是远远不够的,我们必须充分有效地利用各种现代信息传输技术把有关学科的相关信息传递给学生,使学生能利用这些信息去进行各种创新活动。

五、教师在日常的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建立激励学生创新的教学评价体系

创新教育,指的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其核心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中,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这里的创新,与科学家、艺术家所从事的创新是有区别的。创新教育的“创新”是指通过对学生施以系统的教育和影响,使学生能够发现对自己来说是新的知识、新的事物、新的思想和新的方法,并掌握“发现”的方法,具备“发现”的能力,为将来成为“创新型”人才奠定全面的素质基础。

教师在日常的物理教学过程中要建立激励学生创新的教学评价体系,需从两方面进行改革:一方面要改革教育内容,增强考试内容的选择性,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能力选择不同的考试内容,使学生的素质通过考试体现出来。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评价标准,评价标准就是“指挥棒”,教师要根据评价标准去施教,学生要根据评价标准去学习,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评价标准去衡量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评价标准应具有客观性、指导性和激励性。只有建立完善的评价标准,才能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和激励作用,才有利于形成学生创新能力发展所必需的宽松环境和自由空间。

参考文献:

[1]金玉新.在中学物理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J].科技资讯.2008.28.

[2]李强.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应引起的几点思考[J].黑河教育.

[3]张奠宙.杨振宁文集(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篇4

开 幕 式

高峰论坛的开幕式由中国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音乐教育基础理论教研室副主任任恺博士主持,中国音乐学院院长赵塔里木教授,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顾问、教育部体卫艺司原副司长杨瑞敏等为会议开幕式致辞。赵塔里木院长在致辞中说道:“音乐心理学要与教育联系起来,多关注一些跨文化的音乐心理的研究。在音乐教育学、音乐心理学方面,美国已发展形成了独特的体系,在发展趋势和前沿研究方面具有较高的借鉴价值。因此,通过此次的对话会对我国音乐教育学和音乐心理学的研究水平、教学质量、开阔研究视野、扩大国际影响等方面带来重要的意义。”

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顾问杨瑞敏女士在致辞中回忆了1986年第一届中山音乐会议和1990年4月国民音乐教育改革研讨会等两届音乐教育大会,赞扬其对于中国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她还对现代的音乐教育研究者提出希望:“高师音乐教育在接地气方面要加强,培养能快速适应教学能力的合格教师,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会议主题发言

在会议主题发言当中,有三十多位该领域的专家、教师做了主题演讲,涉及四个主要主题:音乐教育哲学、中小学音乐课程建设、高师音乐人才培养和脑成像研究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1.音乐教育哲学

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音乐学院音乐教育教授、音乐研究所主任霍杰斯博士以《西方音乐教育哲学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为题做了主题发言。他表示,在音乐教育哲学方面要提出一种新的哲学理念,这种理念并不是要抛弃雷默和艾略特两位音乐教育哲学家的有关看法,而是要在其基础上,为人们提供一种多元化的哲学视角,形成一种统一的思想―音乐是帮助人类回归并实现人性的媒介。在这一思想指导下进行的音乐教学和学习,对帮助人们运用多种方式表达情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南京艺术学院管建华教授在《音乐教育实践哲学的文明归复》中对中国当今音乐教育的评价标准提出了质疑。他认为:当今中国对音乐的评价方式更多的是受到来自西方实验哲学思想的指导,忽视了中国传统的心性哲学思想对其产生的影响。他引用布迪厄的一句话说:“用西方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东方的音乐,再把研究结果强加给东方。”他认为这样是行不通的,他呼吁音乐教育哲学回归到中国文化中来,对当今的音乐教育进行指导,使中国的音乐得以更好地发展。

浙江音乐学院(筹)田耀农教授在做《两个美国学者对中国音乐教育影响之后的思考》的演讲时,指出了雷默音乐教育哲学中有目的无方法的影响和艾略特的有方法无目的的影响。他认为现今中国音乐教育出现的问题就在于研究者对音乐教育本质和音乐教育目的认识不清,而这就根源于音乐教育哲学的贫困化和音乐教育目的论研究的缺失。因此,他倡导构建中国音乐教育哲学体系及教学法体系。

华中师范大学林能杰教授以《基于道法自然的音乐教育哲学理念》为题给在座所有的专家、教师和学生做了一场生动的演讲。他认为,音乐是生命的律动,是人类最自然的情感表达方式,而人类身体更是表达个人情感的第一媒介。因此,在音乐教育中要重视人最本能的东西和最自然的学习方式,当能达到天人合一、心意相通的时候,音乐本身及其内涵就会内化在学生的学习之中。

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的孟繁佳老师以《雷默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为题做了演讲。国内目前对于雷默音乐教育思想的研究大多数集中在雷默音乐教育哲学思想上,而孟老师对雷默进行了全面且细致的研究,其中不仅包括雷默的哲学思想,还涉及?他的课程理论、教材建设、对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发展、应用以及音乐教师教育的论述等研究。其中有关雷默提倡的音乐体验、审美能力的发展等内容能够帮助我们进一步理解什么是“以审美为核心”的教学理念等重要内容。

2.中小学音乐课程建设

与会专家中有多位音乐教育学方面的专家学者都对中小学音乐课程建设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中国音乐学院的谢嘉幸教授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当代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的发言中阐述了民族音乐传承的重要意义以及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人格养成的作用,提出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当代中国学校音乐教育相融合,会对学生的身心产生极大的影响和重要意义。

东北师范大学尹爱青教授在做《中国学校课堂教育思考及对策》演讲时对“学生喜欢音乐却不喜欢音乐课”这一长久以来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她认为现在学校音乐教育存在几个误区:以课堂为中心,教材唯一;以传授为中心,教师为主;以制度化教育为中心,学校课程为本;只关注主流文化,却忽略多元共生。为此她提出了两个对策:(1)开放音乐教学―形式开放多样、走出教室、走向生活;(2)在文化沉浸中学习―注重文化语境、习惯渗透、非正规学习以及音乐的多样性。

首都师范大学周世斌教授在做以《从音乐心理学角度审视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 中的有关问题》为主题的演讲时,对两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进行了对比,指出了课堂中音乐实践长期无法落实的问题。他提出了基础音乐教育改革的理念创新,即在操作中学习,在表现中体验,在实践中审美。同时他呼吁高师音乐人才培养要面向基础音乐教育,以能力培养为核心,艺术实践能力与教学实践能力并重,实现艺术实践能力向教学实践能力的转化。

北京师范大学的杨立梅教授以《学校音乐教育中加强音乐分析,提高学生的认知和创造性能力》为题做了演讲,她提出,在中小学音乐教学中,感觉、感受固然是重要的,但不能仅仅停留于此,只有深入的分析、理解才能提高对音乐和作品的欣赏水平。因此要懂得音乐内容、结构,探索音乐作品的构思。同时她还倡导一种“综合性的课程”,即将音乐与文化中的方方面面结合起来。如将十二生肖、书法、篆刻、古诗词等引入到音乐歌曲的教学中,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全方位的文化感受。

中国音乐学院刘沛教授在《美国国家核心艺术标准(2014)及学校艺术课程改革简介》中介绍了最新的美国国家核心艺术标准。他关注到了一个全世界所有学生都存在的问题―对知识持久理解(Enduring Understanding)的问题。而最新的美国国家标准就从一中心问题出发,提出了以“大概念”(Big Idea)、“核心问题”(Essential Question)作为设计理念,形成“理解为先的教学设计模式”(Understanding by Design,UbD),来解决困扰所有教师和学生长久以来的问题。他提出引用这种全新的课程设计理念,对我国的音乐教育课程进行改革。

3.高师音乐人才培养

在会议主题演讲中各位专家学者均对高师人才培养、高校音乐课程建设等问题提出了很多建议。其中中国艺术研究院薛艺兵教授以《中国音乐学院民族音乐教育目的反思》作为题目进行演讲。他认为长期以来人们对“民族音乐”这一概念的认识都比较模糊,只有明确这一概念才能确定教学内容、清晰人才培养目标。因此他提出应该用“中国音乐”取代“民族音乐”,即 “中国各民族传统音乐+民族新音乐体系”来作为中国音乐学院教学内容体系。他强调,承认已经有着百年发展历史的中西结合的“民族新音乐”才是中国人应该传承的音乐新传统。

上海音乐学院余丹红教授以《心理学科建设对于音乐教育专业的意义》为主题进行了演讲。她提出了在音乐教育专业中设置心理学课程的重要性和所面对的困难,呼吁对心理学在音乐及音乐教育上的价值进行评估,对未来音乐教育研究发展方向进行判断,同时强调未来音乐教育的走向应该更具有科学化。

华东师范大学郑艳博士在《美国哈佛大学音乐系课程设置与教学模式的启示》的演讲中向我们介绍了哈佛大学音乐系的情况:在课程设置方面,不同学科联袂建设课程、基础理论课程与多元化专题课程相互补充;在教学模式上,教授主讲、助教协助,注重理论与实践的互动等,给在座的专家和教师提供了新的信息,对我国高校音乐教育课程建设具有很大的借鉴性意义。

西北师范大学朱东升教授在《西北音乐教育回顾与发展―以西北师范大学音乐教育学科发展为例》的演讲中提出,西北地区教育环境相对落后,师资力量薄弱。因此在西北师范类院校的音乐教育专业中,最紧迫的是要培养学生综合性的实践能力和音乐表演专业学生的表演能力。

4.脑成像研究对音乐教育的影响

本次会议的另一个重要议题关注的是脑成像研究对音乐教育的影响。霍杰斯博士在《音乐与大脑》的主题演讲中讲道: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他一直与同事合作实施了一系列探索音乐大脑的脑成像研究,其目标就是研究音乐行为中不同要素的神经机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研究了演奏巴赫作品的钢琴家、即兴演唱的歌唱家,以及在演出中发现错误和处理多重感官信息的指挥家。在最近的一项研究中,我们观察了音乐专业和非音乐专业两组被试听到喜欢和不喜欢两种音乐时大脑的不同反应。尽管未来仍有许多未知亟待探究,但就目前的研究成果而言,一幅音乐大脑的图景已初具雏形,这将帮助我们理解音乐为何以及如何具有触动人心的力量。

中国音乐学院任恺博士以《音乐短时记忆的组块研究》为题做了演讲。他认为音乐短时记忆,一方面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如认知背景、认知策略等;另一方面还受到客观因素,是否容易被认知和在认知的基础上是否会产生更多的音乐偏好的影响。由此他认为短时记忆效果的好坏是音乐偏好产生的前提,或者说,越容易被捕获的音乐,越容易产生偏好。这一结论对我国中小学音乐课中被普遍讨论的“学生喜欢音乐,不喜欢音乐课”这一长久以来的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如选择一些容易被学生认知的音乐,他们对音乐的偏好程度就会增加,对音乐课的喜好程度也会随之增加等问题。

中国音乐学院吴珍博士在《音乐意义形成的脑机制》演讲中,通过认知神经科学理论的研究方法去尝试探索一个经典的音乐问题―音乐的意义。她通过对大脑的研究:证实了音乐可以激活语义概念并且能够产生对音乐意义的阐释,认为以往所说的音乐是非语义性的观点过于绝对,同时证实了后天的音乐学习对于音乐感知能力是有巨大帮助的。通过这样的研究对于音乐教育也有很多启示,如音乐教育者如何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音乐文化环境;怎样通过有组织化的音乐学习,让人们系统化地理解音乐;在音乐欣赏与学习之中要尊重对音乐感受的个体差异;呼吁现代音乐教育者要关注用心去体会和聆听音乐。

乐山师范学院的王昕博士在《音乐诱绪的神经机制探索》的研究中发现,人们在聆听音乐时是能够明显地感受到音乐当中所表达的情绪和情感的,音乐对于情感的教育是音乐教育的核心价值之一。她的研究对于教授情感体验时的方式、方法以及音乐治疗上都具有借鉴意义。

北京矿业学院附属中学谢倩倩老师在《语言与民歌音乐风格感知的比较研究》中,通过对语言与民歌音乐风格进行了跨学科的研究,得出语言对民歌风格的感知具有导向作用。她认为,这一结论对于当今的音乐教育和教学的改进有一定启示作用。在民歌的教学实践中,音乐教师可以尝试运用认知科学的理论去逐渐强化学生学习民歌的意愿,去引导和培养学生对民歌音乐风格的感知能力。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阿兰博士在《最佳表演状态的心智技能:课堂教学与舞台实践》的演讲当中,为我们展示了一系列控制表演的心智技能的方法,在这些方法的帮助之下,能够使学生更好地享受音乐和创造音乐的过程,帮助他们在教学环节和舞台实践中达到上佳的表演状态。她将这种控制分为六层―第一层:基因(DNA);第二层:健康(HEALTH);第三层:学习(LEARING);第四层:具体的技能(SPECIFIC SKILS);第五层:经验(EXPERIENCE);第六层:心理技能(MENTAL SKILLS)。阿兰博士讲到第一层和第二层是天生的,最难以控制,而最后一层心理技能则需要通过训练达到控制的目的,学生通过训练,很好地掌握了这些技巧以后,才会真正对各种条件下的表演都起到帮助作用。

在大会中,与会专家纷纷就主题发言中的内容展开了热烈讨论。李妲娜教授提出,雷默的核心思想中到底有没有“以审美为核心”这个提法,究竟是“审美”还是“美育”的问题。管建华教授认为,美学进展是一种跨文化的对话,是翻译的问题。美学脱离不了哲学,所以叫音乐哲学。审美哲学是主观对客观的判断,审美有它的价值,但也有其局限性,这是价值的问题、合理性的问题,总之他认为“美”最终是要培养人的。刘沛教授认为用字的时候有很多含义,此美非彼美,音乐教育即美育,具有实用的意义。周世斌教授认为需要对中国音乐教育采取一种旁观的视角,将学术观点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如何有具体的操作性,用宽容的眼光看待各种文化,理解真正的多元;避免科学代替哲学,哲学代替科学。李妲娜教授认为中国需要真正的多元,需要有把西方的东西介绍给中国的学者,高师教育应注重应用和操作,需要将理论进行实践,并且有很好的操作训练,中国的音乐教育才有希望。杨瑞敏女士认为关于审美的问题尽可以作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但不主张讨论美育的问题。

闭 幕 式

2014年10月10日下午,“音乐教育与音乐心理课程建设研讨会暨第二届中美音乐教育高峰论坛”在和谐良好的学术氛围中落下帷幕。大会最后由刘沛教授致闭幕词,他说:“我们此次的会议体现了两个‘回到’:其一,我们仿佛回到了先秦时代,看到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景象;其二,仿佛回到了文艺复兴时期,感受到了人性和意识的解放。”同时刘沛教授认为中西文化是和谐、共生的一体,国际不同文化的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篇5

 

以往研究表明体验性学习对教学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如何能在潜移默化中给学生以启示,让学生有切实的情感体验等是心理课的设计难点和重点。本研究以“适应中学生活”主题课程为例来探讨心理课在结合探究体验教学和内容传授教学模式上的尝试,从而呈现出学生课堂体验在心理课堂中的重要性和注意事项。

 

一、研究过程

 

(一)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北京市某中学初一学生。学生整体水平较好,知识面较广,领悟能力较高,接受力也比较强;比较关注自己的生活和学习,担心在新集体中显露不足,对群英荟萃的新环境警惕性较高。

 

(二)研究步骤

 

研究步骤主要体现在同一主题下教学设计的改变,从最初的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改进为强调学生的课堂活动体验,再改进为强调学生的课堂情绪体验,不断改进的过程中体现心理课堂中学生体验的重要性。

 

1.首次课堂设计

 

最初的课程设计主要以问答的方式进行,预期激发学生对校园的了解,思考如何适应新环境,主要环节为:让学生介绍自己了解的同学、介绍校园、对比中小学生活的不同、讨论如何适应这些不同,最后布置作业,作业形式为案例分析,教师给出一定的提示,辅助学生思考。

 

本次教学设计,在内容安排方面,由简入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但存在问题较大,问题主要来源于课程设计的形式缺乏学生体验。

 

(1)教学模式单一,互动方面较少。首次课程设计几乎以“老师问,学生答”的方式贯穿全场,初一的学生尚且缺乏单以问题引导就能够进行反思和执行的能力。另外,学生对周围的同学和环境还不熟悉,可能还不适应在不熟悉的同学面前表现。而且教师过多采用单独提问的方式,不能保证所有学生的参与。

 

(2)教师的提问缺少递进性和引导性,没有做到由浅入深地层次性提问,课堂缺少对学生日常体验感受的引导。

 

(3)教师在每个活动环节后,缺少必要的总结,难以完全呈现活动的价值,无法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

 

2. 第二次课堂设计

 

第二次课堂设计增加了必要的体验活动,增强了提问的具体性和引导性,以及整个过程中的情绪渲染和情感交流。第二次试课的主要环节为:接力棒游戏,考察对同学的认识、了解校园设施和规则竞赛、对比中小学生活有哪些不同之处、思考如何适应这些不同,作业是为期两周的探索校园并回答问题任务。

 

本次课堂设计增加了学生的集体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参与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活动过程促进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体验到自己对周围的人和环境的了解程度,弥补了首次课堂设计中的部分问题。但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教师过于重视传授技巧,在重要的生活适应方面以讲述和传授为主,与实际实施起来的难度之间存在脱节,降低了学生兴趣,没有和教师产生应有的共鸣,在心理上依然缺乏依托感,认为适应还是一个“过来人”在宣传大道理。主要问题如下。

 

(1)教师的站位较高,希望能够一次性“教会”学生一些适应的技巧。但心理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显现成效的,对于适应这样大的话题更不是能够单凭一次课就能让学生做好的。过多向学生传授以往的经验对于学生来讲并不适用,学生缺少的是去了解在什么时候如何用这些技巧,或者在真正面对问题的时候是否能理智地使用这些技巧。

 

(2)教师缺乏对应对问题时应采用的态度的必要讲解。心理课的体验并不局限于活动体验,也要让学生有必要的情感体验,保持理性的情感。当问题不能快速解决时,过多的技巧可能起不到明显作用,而保持理性的情感和积极处理问题的心态很重要。

 

3. 第三次课堂设计

 

本次课堂设计的主要改进点在于教师的导入语没有过多强调对适应技巧的掌握,而是加入对适应问题的看待方式、态度和遇到问题应如何寻求帮助的方法上,增加了情感态度方面的介绍,让学生知道遇到问题时应如何面对,适应生活的方式可以尝试由学生自己介绍,让学生切实体会到自己的能力。

 

本次试课将上次试课中由学生提出,教师总结适应技巧改为小组活动“问题帮帮忙”,让学生自己总结经验和技巧,并传递给其他同学。

 

第三次试课增加了必要的情感态度引导。在让学生回想自己遇到的困难,并整理最近的生活状态,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对自己的生活进行反思。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对他人遇到的问题给出解决方案,促进小组内部成员的讨论和组间的积极竞争,增加学生彼此间的熟识度和课堂的参与度。这个过程也让学生了解到自己遇到的困难可能别人会有一些解决方法,从而在活动中体验到寻求帮助的重要性。

 

二、研究结论

 

基于研究主题“在心理健康课教学设计中增加学生的体验”,以“适应中学生活”为例,进行三次课程设计研究,得到以下研究结论。

 

(一)课程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教师在轻松愉快的情境或氛围中引导学生产生各种问题意识,展开自己的思考和想象,寻求答案,分辨正误,这一原则指导下的教学,思维的“过程”同“结果”一样重要。教师尽量避免给出过多的限制和方向导向,要能够充分理解学生出现的各类情感,避免在课堂中出现过多的“应该”“必须”等带有明确方向导向的词语,教学是一种特定情境中的人际交往,体验式教学更强调这一点。只有师生间相互信任和相互尊重,教师对学生真正做到“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两条信息回路才有畅通的可能。这意味着教师必须充分了解学生,学生也要适当了解教师,彼此形成一种默契。

 

(二)重视学生体验的课程设计的程序及注意事项

 

心理课的体验性教学主要遵循“三环六步”的策略,包括探究合作、归纳总结、巩固反思三个环节,出示教学目标、检查预习作业、展示预习成果、变式巩固训练、教学目标检测、教学内容反馈六个步骤。

 

在探究合作环节,教师在设计课程时要有必要的课程导入,让学生明白每节课之间的关系和意义。在设计任务时,避免形式过于单一或繁杂,单一的教学模式缺乏趣味性,过于繁杂的形式往往让教师和学生都陷于单纯的活动环节,而忽略重要的反思环节。教师在设计体验性教学活动时,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过高的教学视角会让学生有种无助感,能力达不到时更容易产生失落感和不自信,而过低的教学视角会导致学生对课程的不屑,而不能达到体验情感的效果。

 

在归纳总结环节,心理课相比其他学科课程结论更为开放,不同学生给出的结论可能都不相同,这就需要教师在适当理解学生感受的基础上给出相对具有指导性的总结,总结的视角可以不同,方式可以相异,但还是需要有明确贯穿起整个课堂以及前后课程的主线。

 

在巩固反思环节,教师要注意设计能够引发学生思考和体验的作业,既要引发学生完成的兴趣,又要在学生完成的过程中对他们有所启发,并且作业的反馈也能给学生不同的体验感受。

篇6

关键词:任职教育;心理学;教学评价

做好任职教育心理学课程评价工作的重点是要结合任职教育的实际需要,以培养能力为首要目的,其关键在于构建适合于任职教育的创新型教学评价体系,为锻造良好的任职教育心理素质作好准备。

1 任职教育心理学课程评价的原则

任职教育是围绕某一岗位的任职需要和综合能力的提高而开展的教育。任职教育的这一特点决定了任职教育心理学评价有其独特的原则。概括起来有三个原则:1.任职教育心理学课程评价的核心是理论联系实际 在教学过程中不但帮助培训对象提升任职教育心理学理论水平,而且重点是帮助培训对象提高运用理论知识来解决任职教育中涉及的实际心理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要把理论联系实际作为主线,是任职教育心理学课程评价的核心。2. 任职教育心理学课程评价内容重点在于对学员普通经验的升华。任职教育下的任职教育心理学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任务是要把那些比较零碎的学员心得体会和工作经验条理化、系统化,使感性认识升华为理性认识。为此,在教学评价中应把培训对象对普通经验的总结、提炼、升华能力作为重点内容突显出来。3. 任职教育心理学课程评价内容突出工作创新能力。借知识更新进行工作创新的能力是任职教育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教学评价中,要鼓励创新和独到的见解,不必强求一个答案。有些学员的观点即使不够成熟,但只要有真知灼见,只要言之有理,持之有据,就应当鼓励支持。

2 任职教育心理学课程评价的内容

1.平时评价

平时评价是教员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需要随时进行的.它具有直观、方便、组织实施简单、评价的结果受外界干扰较小的特点,能帮助教员及时掌握学员对任职教育心理学知识的理解程度和任职教育心理学实际技能的熟练程度;了解他们在学习上的困难及产生原因,为改进教学,有针对地指导学员学习提供第一手材料。包括:(1)口头提问:这是教员在教学中,用问答的形式,来了解学员对任职教育心理学知识的理解和巩固程度。这种形式使教学双方处于直接对话的状态,便于教员观察学员的思维活动,查明他们对任职教育心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吸引学员的注意力。(2)检查作业:是教员通过批改、评定学员的作业,了解他们对任职教育心理学知识的学习情况。批改作用通常可采取全部批改、部分批改、抽查批改等。无论采取什么方式批改,批改后教员应进行作用分析,分析共同存在的问题或典型性问题。(3)模拟演示和操作:让学员在预设的任职教育场景中当众进行自我调节演示和安抚其他成员心理的操作。这是考核学员的常用方法。这种方法便于教员把评价与指导紧密结合起来,当场对学员学习进行评价和指导。(4)日常观察:观察是在自然状态下,教员通过感官,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学员学习活动而做出评价的一种方法。由于观察是在教员与学员直接接触中进行的,不仅可以获得直观的而又准确的教学反馈信息,而且可以及时指导学员的学习活动,于检查指导于教学之中。

2.总结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是对一个阶段或任职教育心理学课程完毕进行的全面性的检查。总结性评价主要采取考试的方法进行。考试是对学员任职教育心理学知识、技能和能力进行总结性检查、衡量和评价的一种主要方法。其种类繁多,名称各异,从不同的角度可作出不同的分类。依考试的方式,可分为口试、笔试,操作考试,撰写论文。上述各种考试功能各异,用途不同,应注意克服考试方法单一的弊病,力求灵活多样,综合应用。任职教育心理学课程理论知识以闭卷笔试为主,口试为辅,考察学员对任职教育心理学课程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督促学员更好地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对任职教育心理实操能力考核,以情景模拟的形式进行考核测试,考察学员在情景中开展心理工作的情况。在考核时间上,应采取课终考试与平时考试相结合,实行综合评分,尽量避免一次课终考试便“一锤定音”,以“一次得分论英雄”的局面。

3 任职教育心理学课程评价的途径

1.学员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学员作为学习的主人,不是被动接受评价的对象,而应是自我评价的主人.在学习评价中,应充分调动每一个学员参加评价工作的积极性,让学员自己也担负起评价的责任,对自己学习任职教育心理学知识的效果,能力的提高等方面进行事实求实的评价。在学员自我评价的基础上,再进行相互评价。这样既能激发学员的责任感,提高学员评价水平,又促使他们能够清醒地认识自我和认识他人。

2.教员评价

任课教员根据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对学员学习态度、对任职教育心理技能掌握程度的观察了解,根据平时测验与考试的结果,对学员学习做出客观评价

4 任职教育心理学课程评价的方法

篇7

一、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性质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是指教师根据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学生主体性的活动项目和方式,使学生心理品质受到实际锻炼,进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的一种课程形式。由于它是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因此有是也叫做“心理训练课”。

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呈实践性特征,重视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强调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而活动课程符合人的心理形成、发展的规律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特殊性,有利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有针对性地开展。

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实施的原则

(一)活动性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以现代活动课程理论为依据,寓心理健康教育于活动之中。活动性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突出特征,表现为教师根据心理知识并围绕学生生活组织相应的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获得心理体验、发展心理素质。

(二)系统性

活动理论认为人的活动具有客观现实性、社会历史性和主观能动性。在设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时,要有明确的活动目的,不能为活动而活动。活动的内容应该丰富多彩,形式应多种多样、生动活泼,以适应学生成长的多样性要求。

(三)主体性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是以活动为中介的课程形式,通过课程实施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体验,得到启示,让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认识的来源,找回个性的位置。实施活动时,应强调学生的参与意识、实践意识、主动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优势所在。

(四)互动性

学生之间由于年龄相近,心理特点相仿,往往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容易理解沟通。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能调动学生自身的教育资源,在平等协商对话中有效培养温暖感、信赖感、亲切感,形成互相尊重、独立自主等人际关系和良好人格,发挥积极的双向互动的人与人之间的群体动力效应。

三、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的评价

根据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的特点,课程评价主要集中以下三个方面:

(一)课程起始评价

课程起始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评价。它的主要任务是评价学生进入新的教学活动前所具有的前提条件,包括对学生能力、个性特点、各种优点和缺点、各种心理或行为问题类型等了解。其目的是把握学生所具有的不同学习准备状态,进而确定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和选择有针对性的活动内容。起始评价还包括对课程目标进行评价,即评价老师设定的目标是否明确具体是否针对学生的心理实际,是否偏离总目标的方向。

(二)课程实施过程评价

实施过程评价,是指在教学活动进行过程中进行的评价,即形成性评价。注重实施过程评价的目的在于对正在实施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及时进行监控和评定,对教学活动各个环节的实施情况进行诊断分析,找出哪些地方偏离了教学目标,哪些地方还需进一步完善,从而为课程的调整提供及时的反馈信息。

(三)课程实施结果评价

篇8

当前,教学评价方式多元化越来越受到重视,逐渐成为未来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教师教学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不但可以避免评价过程和教学过程脱节的弊端,也可使教师避免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能力的培养。教师教学评价方式使用得当,既能帮助学生在课前了解自身基础状况,又能使学生更加注重学习方法及过程,还能给学生的学习以客观反映,使学生更明确认识到自身的不足并加以改正。同时,教师应认真对待学生的教学评价,客观准确的评价能帮助教师了解教学效果,反思及改进教学。

就我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而言,现行教学评价体系的弊端暴露明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大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其教学内容相对老化,与学生现状需求相差较大,学生对待本课程多抱以疑虑、怠慢的态度。虽然以往教学采用的评价方式多以开卷考试为形式的总结性评价,但师生之间信息反馈很难及时,交流的信息量明显不足,不利于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也不利于学生消化吸收、学以致用能力的培养。

当前,现代教育模式正从传统的知识传递向能力培养转变,提倡能力培养为基础。该阶段培养目标的实现反馈-矫正是重要环节,而教学评价则是完成这一环节的重要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采用新的评价形式对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及时评估和调整。为此,我们认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评价体系进行改革。提倡教师采用多种教学评价方式相结合,探索出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更合理的评价方式。

通过该项教学改革以期达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评价由目前较为单一的总结性评价方式改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方式。使其能更加及时客观的对学生的学习状况作出评价,保证师生之间信息反馈-校正环节的质量,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