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14 03:00:4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妇产医学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1研究对象:
选择2008年6月~2011年6月主动要求无痛分娩的产妇396例,所有孕妇年龄22~35岁,孕周37~42周,具备经阴道自然分娩的条件,无椎管内麻醉禁忌证,ASA1~2级。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孕妇分成两组,各198例。腰硬联合麻醉组和持续硬膜外麻醉组产妇在年龄和孕周因素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腰硬联合麻醉组和持续硬膜外麻醉组产妇均在产程进入活跃期,宫口开大2~3cm、有规则宫缩时实施镇痛。常规开放上肢静脉,并给以鼻导管吸氧。产妇取左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巾,选L3/4间隙进针。
1.2.1持续硬膜外麻醉组:
L1-2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硬外穿刺置管成功,回抽无脊液或血液,注入0.1%罗哌卡因+1.5ug/mL芬太尼混合药液共5mL,然后接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泵(内含上述混合药液100mL),以6mL/h的速度泵混合药液入硬膜外腔。
1.2.2腰硬联合麻醉组:
选用腰硬联合L2-3间隙经硬膜外针行腰椎穿刺,硬外穿刺成功后,将25G细长脊麻针经硬外针空芯穿入蛛网膜下腔中,缓慢注入布比卡因2.5mg+芬太尼5ug,再硬外置管,回抽无脊液或血液,接PCEA泵(内含0.1%罗哌卡因+1.5ug/mL芬太尼混合药液100mL)以6mL/h的速度泵混合药液入硬膜外腔。
腰硬联合麻醉组和持续硬膜外麻醉组两组PCA量为6ml/h,锁定间隔时间为20min,待产妇宫口开全即停药。在胎儿娩出后,再注入混合液6ml以利于产妇产道的检查及会阴切口缝合。
1.3观察内容:
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产妇:对腰硬联合麻醉组和持续硬膜外麻醉组的产妇实施分娩镇痛后,用视觉模拟评分(VAS)观察给药后5min、10min、30min、60min及90min后的镇痛效果。评分为:0分(完全无痛)~10(疼痛难忍)。以改良Bromage的评分标准检查所有入组产妇的运动阻滞程度。分级如下:0级:无运动阻滞;1级:不能屈曲髋关节;2级:不能屈曲膝关节;3级:不能屈曲踝关节,4级:脚趾不能活动。同时,监测产妇的血压(BP)、心率(HR)、氧饱和度(SpO2)等,每隔15min记录一次,记录产妇分娩方式、产程进展及时间、催产素使用率、产后出血量、镇痛起效时间(即产妇感觉疼痛明显减轻的时间)、镇痛效果、下肢运动阻滞情况。(2)胎儿:用胎心监护仪连续监测宫缩及胎儿心率,胎儿娩出后,分别于1min、5min对新生儿进行Apgar评分。
1.4统计分析:
所有产妇观察指标及VAS评分的数据全部输入电脑,并建立数据库,采用SPSS16.0软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c2检验,检验水准a=0.05,双侧检验。
2.结果
2.1腰硬联合麻醉组和持续硬膜外麻醉组两组镇痛起效时间及镇痛效果比较
腰硬联合麻醉组镇痛起效时间明显短于持续硬膜外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腰硬联合麻醉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持续硬膜外麻醉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腰硬联合麻醉组和持续硬膜外麻醉组两组产妇及新生儿情况比较
以改良的Bromage评分标准测定所有入组产妇的运动阻滞程度,结果发现两组均较少出现1级以上的阻滞,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硬联合麻醉组和持续硬膜外麻醉组催产素使用率分别为105例(53.03%)和109例(55.0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程、产后出血量、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分娩对于产妇来说是一重大应激事件,由于的对于初产妇,多受电影、电视的影响,往往易紧张、恐惧,对于分娩疼痛程度的了解,没有正确的认识,导致出现过度的情绪反应,影响产程进展。产程中的紧张恐惧可以导致产妇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体内分泌儿茶酚胺增加,使得个体对外界刺激敏感性增强,产妇的痛阈降低,即使是外界轻微的疼痛可引起产妇剧烈的反应,进而使其情绪更加紧张恐惧,形成恶性循环,这样影响子宫正常收缩,易发生不协调性宫缩,使产妇体力消耗增加,产程延长,而且还容易导致胎儿宫内窘迫,增加剖宫产的机会[6]。因此,分娩镇痛对母婴来说,均具有重要的意义,这也对临床一线的麻醉科医生提出了要求,如何有效减轻产妇分娩的疼痛程度是广大麻醉科医生需要共同探讨的焦点问题之一。在临床医疗中,分娩镇痛的方法较多,目前认为硬膜外麻醉镇痛和腰硬联合麻醉镇痛是镇痛效果最确切的分娩镇痛方法[1-5]。本文通过比较硬膜外麻醉和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结果发现,腰硬联合麻醉组镇痛起效时间明显短于持续硬膜外麻醉组,镇痛效果明显优于持续硬膜外麻醉组,以上研究结果说明,腰硬联合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优于连续硬膜外麻醉,值得推广应用,这一研究结果与樊梅[7]及吴春美[8]等一致。良好的无痛分娩不但要求对痛觉神经阻滞完善,而且要求没有抑制运动神经,这样可避免抑制腹肌、肛提肌,有助于产妇正确屏气用力,不延长第二产程及增加阴道助产机率。分娩镇痛前,产妇产程进入活跃期,宫口开大2~3cm时,采用CSEA进行无痛分娩,腰麻约1~5min开始起效,小剂量进行腰麻镇痛效果就较好,对产妇的肌力和交感神经的张力影响小,不影响产妇自由活动肢体,还可进食不影响产妇保持体力,虽然宫缩力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可用缩宫素所拮抗。本研究中,蛛网膜下腔缓慢注入布比卡因2.5mg+芬太尼5ug,再硬外置管,回抽无脊液或血液,接PCEA泵(内含0.1%罗哌卡因+1.5ug/mL芬太尼混合药液100mL)以6mL/h的速度泵混合药液入硬膜外腔,镇痛起效时间及镇痛效果优于持续硬膜外麻醉组,而且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与持续硬膜外麻醉组相似(P>0.05)。这一研究结果提示:采用CSEA技术行无痛分娩使腰麻和单纯持续硬膜外麻醉能相互取长补短,使产妇无明显疼痛、安全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呃逆指气逆上冲,喉间呃呃连声,声音短促,频频发作,不能自制的病证。呃逆的发生,或因饮食不节,过食寒冷或辛炙食物;或因情志不畅,气郁痰滞;或因劳累太过,久病体弱致胃失和降,气逆于上[1]。其辨治当分寒热虚实。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1年3月~2012年5月食管癌术后发生呃逆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32~76岁,平均58.7岁。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细棒按压耳中穴治疗,施以“耳穴按压法”,可以迅速止痛,缓解症状,稍待稳定,再去医院治疗。“耳穴按压法”可以这样进行:取一根火柴,或是牙签,或是细干树枝之类的东西,用其末端,在耳郭的耳轮角当中,触探最敏感的痛点,即是耳中穴。然后,持细棍稍加用力按压此穴,大约1 min即可出现止痛的疗效,2~3 min可以完全中止心绞痛。医学论文,护理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药学论文,泌尿论文,妇产科论文他人操作要比自行操作效果更好些。临床观察采用耳中穴按压以缓解心绞痛,疗效极为显著。细棒按压耳中穴时,有刺痛、酸痛、胀痛、灼烧痛以及麻木等感觉,这是正常的反应。治疗的步骤,可以先压左侧耳中穴,如果按压效果不明显,改用右侧耳中穴按压。并进行护理配合对照组采用利他林20 mg肌内注射[2]。
2 护理呃逆多见于危重患者,常因脑干、颈髓病变、胃内大量积血等所引起的膈肌痉挛所致,多顽固而持续,常影响呼吸和进食,对患者体力消耗较大,医学论文,护理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药学论文,泌尿论文,妇产科论文故应密切观察和及时处理[3]。①呃逆如系肺部感染或胃出血所致,应及时吸除呼吸道分泌物或胃内容物,以减少对膈肌的刺激;②呃逆持续时间较长者,患者常有上腹部疼痛(由于膈肌的腹壁肌长时间痉挛所致)可进行腹部按摩或热敷,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必要时进行体针或耳针疗法。影响入睡者,可于睡前给予适当的安眠药物。
EBN是近年来护理领域发展的新趋势,改变了临床护士凭经验和感觉进行护理的习惯和行为,而是以科学的证据指导实践,使患者获得科学、有效、最佳的护理。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受神经、体液的调节和体内外环境的影响,与社会心理关系密切。高血压及其并发症危害严重,医学论文,护理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药学论文,泌尿论文,妇产科论文但因其病因复杂和医疗水平有限,目前尚无根治方法。未病先防,已病防变,高血压的预防显得更加重要。已有诸多研究证实,积极干预高血压可逆转也可改善血糖、纠正血脂等。文章针对高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采用循证护理模式进行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1月~2012年11月来我院就诊的100例高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将他们分为观察组(A组),采用循证护理模式,另外一组为对照组(B组),采用常规性护理,每组各50例。男70例,女30例,年龄77~88岁,平均82.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身高、病期以及血压上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1]。
1.2 治疗方法:①对医护人员进行难治性高血压、循证护理进行相关知识培训,以求护理人员能够掌握这些技能知识。医学论文,护理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药学论文,泌尿论文,妇产科论文在循环护理阶段,医生要准确确定高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所要求的循环护理问题,这就需要从血压的测量、心理上、护理认知能力等方面着手[2];医学论文,护理学论文,临床医学论文,药学论文,泌尿论文,妇产科论文②指导患者学会一些基本上的护理。一是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认知能力、身体状况等方面原因,可以教这些患者使用血压测量器;在体重上,引导他们适当的控制体重;对于一些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适当的结合他们圣体状况采用,尤其要戒烟限酒。
1.3 观察指标[3]:4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仔细观察两组患者在体重上的控制、使用血压测量方法、遵守医嘱等方面的变化。遵守医嘱所包含患者的心理改善状况、自我控制能力、戒烟戒酒、户外运动时间、饮食等方面。判断的标准:平均分为50分,以上的为较好,以下的为较差。
1.4 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蒙城县中医院占地17982平方米,业务用房18400平方米,固定资产6500万元,全院职工400余人,医学专家80余名,医学硕士2名,省级跨世纪人才1人,著名青年中医6人,年门诊量25万余人次,床位350张,设骨科、肿瘤科、外科、妇产、内科、针灸、康复、肾病等十大病区。
医院注重科技兴院和人才培养,先后购置了全身多排螺旋CT、高清晰度腹腔镜、关节镜、钕激光、海弗刀、多台高档彩超、C型臂、脑彩超、碎石机、多台血液透析机、大型闭路电视X光机、CR机、全自动血球计数仪、血流变、脑彩超、24小时动态心电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套病理设备、电子胃肠镜、上海――蒙城远程会诊系统,超高倍显微镜(MDL)、心电监护仪、PCR基因检测仪等大型设备80余台(件)。医院科室设置齐全,服务功能完善,现开设有急诊科、心脏病科、脑血管病科、呼吸科、消化科、脑外科、肾病科、泌尿外科、肿瘤科、普外科、妇产科、骨伤科、针灸推拿科、肛肠科、儿科、皮肤科、耳鼻喉科、康复科、口腔科、中医科、中医妇科、眼科等20余个主要临床一级科室,二级专业科室10个,经省卫生厅批准,建立全县首家职业健康体验中心,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省级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骨伤科、心血管科为“省重点专科”,在全省享有较高知名度;血透中心为全市首家血液透析中心,开设了断指(肢)再植治疗中心、结石病治疗中心、肿瘤治疗中心、心脑血管、呼吸、消化、肝病等专病会诊中心。并开展了多科目介入、微创治疗术,填补了蒙城县多项空白。专病有不孕不育症、乳腺病、肾病、肝病、中风、哮喘病、冠心病、结石病、风湿病、疼痛病、中风后康复等20个。
医院注重加强科研教育,多年来,全院共发表医学论文370余篇,其中国家级35篇,优秀论文40篇,市科技进步奖10项,其“壮肾补骨法治疗骨质疏松症”获世界优秀成果奖,“十四经感传经络研究”获卫生部科技成果乙等奖,“竹制夹板临床应用研究”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舌象与胃粘膜征的比较”获市优秀科技成果奖。
医院改革多年来,靠特色立足市场,在夹缝中求生存,扩大生存空间,该院提出了“大发展、小困难,小发展、大困难,不发展、更困难!”的发展理念,受到省内外中医界关注,并在省内外推广了该院“坚持改革不争论,坚持发展不动摇,扎实苦干不松劲,保持特色不偏向”的成功建院改革模式,该院也成为新闻界注目焦点。近年来,该院被《健康报》、《中国中医药报》、《人民卫生报》、《安徽科技报》等新闻媒体刊(登)发新闻近1100余篇,成为中医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妇产科学论文1700字(一):妇产科学临床实习教学中CP结合TBL教学的应用探讨论文
妇产科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临床学科知识,也是医学院校中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内容,此科学内容存在比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在传统教学中,通常使用常规临床带教教学形式,虽然也起到了一定成果,不过无法令人真正满意,并且此种常规带教形式存在很多问题,不能从根本上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带教师生之间互动不到位等。现在医学院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形式转变为主动形式,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引领的互动教学模式。现在将TBL和CP结合教学法使用在妇产科教学中,针对患者疾病类型进行检查、诊断治疗以及护理
等,使得患者得以早日康复,基于此,我院尝试在妇产科临床实习带教中使用CP结合TBL教学,并选取近年来我院实习的90例学生作为临床研究对象,开展相关临床研究,现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从2018年8月-2019年7月我院实习的90例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方案分成对照组(n=45),与观察组(n=45)。所有研究对象都是专业许而生,其中观察组男性15例,女性30例,年龄19-24岁,平均(18.24±0.45)岁。对照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龄20-23岁,平均(21.24±0.04)岁。学生来自的大专和本科学院,对两组学生的基线资料以及文化程度等各方面进行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可比较(p>0.05)。
1.2方法
对照组学生采用常规传统临床带教方式,专业教师针对妇产科理论知识讲解后,引导学生进行查房实习工作,主要过程是,专业教师针对妇产科内容进行讲述,然后分配学生和患者进行沟通,掌握病史后进行妇产科检查工作,为孕妇书写病例、产程等。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依据实习具体情况提出问题,教师进行解决,最后以试卷测试形式针对学生实习情况进行检测。观察组采用CP结合TBL教学形式,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小组划分,结合实际情况以每组3-5人不同成绩进行混搭【1】。第二,做好实习准备,教师为学生提供CP文本,简单接受后提出简单问题,实习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其中,对病情掌握后以自学形式查找资料,解决问题。第三,注重理论和实践结合,基于教师引导下,做好治疗干预工作,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引导学生观察分娩过程,判断宫缩等。第四,个人发言时间,小组学生逐个提问进行解决。第五,总结点拨提升效果,依据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判断,做好重点讲解工作,做好知识拓展,引导学生解决问题【2】。
1.3观察指标
课程接受,组织学生进行考试,分为理论和实践两个方向,以百分制形式进行,理论为60分,而实践则为40分,以调查问卷形式,收集学生学习兴趣以及实践能力等,针对结果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0.0软件对实习学生进行成绩考核,做好统计分析工作,成绩差异性对比可以采用t值检验检验水准α=0.0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
2结果
实习结束后对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进行考核,针对考核结果进行对比,观察组最终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学生学习兴趣优于对照组,理论实践能力高于对照组,系团结协作能力也高于对对照组,并且独立查阅资料能力和创新意识也高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
3讨论
妇产科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内容,此科學是结合了内外和儿科学科知识内容,需要学生具备深厚理论基础知识和实践能力,还要具备熟练临床操作能力,以及和其他医师合作能力,同时还要具备良好沟通能力。TBL教学结合CP教学形式和常规传统教学模式对比,可以显著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更加自主学习,同时可以提升学生合作能力和沟通意识,进而使得学生综合素养得以提升【4】。TBL和CP教学形式在妇产科临床带教中使用,以小组形式进行教学,在整个过程中,会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进而使得学生综合素养得以提升。研究结果显示,TBL结合CP教形式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各方面能力,促进实习学生发展。
妇产科学毕业论文范文模板(二):浅谈留学生妇产科学教学心得论文
摘要:留学生教育现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评价一所高校开放程度的标准之一。但由于留学生在语言、文化及学习经历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留学生在课堂的学习和知识的理解上面临不同的困难。为了提高留学生妇产科学的教学质量,该文阐述了在妇产科学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心得与体会。
关键词:妇产科学留学生教学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9)10(c)-0246-02
当今留学生高等教育现已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其教学工作已成为国内各高校一项新的任务和挑战。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一所高校的国际化程度,是高校走向国际化的重要方面,也更是体现当代中国正不断由生产经济和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重大转变。妇产科学作为临床学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学科旨在研究女性特有的生理、病理变化及生育调控,是集专业性、技术性以及操作性为一体的学科,所以课堂上教师应培养学生正确的临床思维方法,充分发掘留学生的潜能,并令其逐步掌握各种常见妇产科疾病的诊疗方法。在多年留学生妇产科学教学过程中,笔者有以下几方面心得体会。
1留学生的具体实际情况
笔者学校临床医学5年制临床本科专业留学生,生源主要来自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等东南亚国家。这些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口语基础,大部分学生英语口语相对流利,但部分学生英语口语带有较浓重的地方口音,并且汉语水平程度也参差不齐,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语言交流是教师面临的问题之一。并且学生来自不同国家,其国家的文化、信仰及教育背景也不同,所以对专业课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困难[1]。留学生课堂学习习惯与中国学生课堂学习习惯也有较大区别,留学生课堂学习气氛较为活跃,学生主动性强,与教师之间互动良好。但同时,课堂纪律相对比较难把控,因为上课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打断老师的讲课随时提问,所以课堂上教师需积极引导学生,争取让学生在活跃的气氛中有所收获。
2教学方法的实施
2.1理论课教学
因为考虑留学生未来毕业后虽然可能回国工作,但在中国留学实习阶段,面临的患者大多为中国患者,所以尽量让学生适应中国的医疗环境,在课堂上采取中英双语式教学。课堂首先先用传统多媒体课件展示全英文理论课程内容,但摒弃传统课件中冗长、繁琐的文字描述,课件中采用形象的图片、多彩的动画以及部分原版英语声音影像,形象生动地为学生展示该堂课的教学目的,通过生动的讲解带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课堂采用启发式及点拨式教学,在理论知识讲授完毕后,以“角色扮演”和“情景虚设”的方式对所学疾病总结,通过案例让留学生融入角色,并参与到情境模拟中,使其更切身感受到课堂的精髓所在,教师同时予以指导,培养留学生的临床思维,使学生熟悉和掌握相关知识点。教师事先选择一中国名学生,其作为“患者”经过课前简单的培训,以便于课堂上能轻松应对留学生的发问,并且尽量向标准化病人(SP)靠拢。然后,让学生分别对其进行病史采集、口诉体格检查项目及应实施的辅助检查名称。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适应临床实习环境,要求学生需用中文依次询问病史,无法用中文准确表达者,教师在旁边进行解释说明,并鼓励课堂上其他同学用中文进行补充提问。若学生提出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项目有误,教师在其旁询问选择该项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的目的,进行解释说明错误所在,并回放课件中的相关知识点让学生深刻意识到错误的原因;若学生提出检查项目正确,教师应积极地对其进行下一步的引导,并以多媒体的方式展示该“患者”的检查结果,引导其针对性地探索该疾病,做出正确的诊断及同时回答出鉴别诊断名称。在这一模式中,有的学生可能因性格原因不愿意参与其中,或者对此表现得漠不关心,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应争取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进来。并且授课教师在补充和解答问题过程中对于重点中英文词汇做反复提醒、强调,进而加深学生对该堂课程的印象。
2.2实践课教学
因妇产科学其本身的特殊性,在临床实习过程中很可能涉及患者个人隐私问题,且基于目前中国医患关系紧张,实践课对于教师也是一个巨大的考验。实践课前教师事先准备典型病例,要求学生应在课前温习相关理论课知识,鼓励并提倡学生收集理论课堂上有所困惑的知识点。虽然理论课上有“角色扮演”和“情景虚设”环节,但牵涉到与真实患者沟通和相处的方式方法,也是医学生所必备的技能之一,在问诊过程中能让留学生深刻体会到医患沟通的重要性,旨在提高学生的医患沟通技能。病例对象选择能配合的典型病例为主,教师采用学生与患者“零距离”接触模式,事先与患者充分沟通,在取得其同意和理解后,带留学生走进病房。
然后采取将学生自由分组模式,一般分为4~5个学习小组为宜,每组选择一个学生作为代表向患者询问病史,同样使用中文式提问,再由组内其他成员补充提问。留学生代表可对患者进行简单查体,模拟式提问辅助检查结果,然后由教师在旁边给予辅助检查结果的回答。教学实践过程中组内同学可以随时讨论,尽可能完善病史采集。询问结束后再进行组间的补充回答,探讨在问诊及查体时的疏忽遗漏之处,然后进行弥补和纠正,并对该病例的体征、初步诊断、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进行分析,提出诊疗方案。最后环节再由带教老师对各组讨论结果进行补充及点评,并结合具体病例解答实践课前学生收集的有困惑和争议的问题。因留学生相比中国学生性格更加活泼、自信,且思维活跃,这种“分组式”的病例实践课,最大程度上采用了合作式、互助式的教学模式,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学生的反响普遍良好,同時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可以使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及教师与同学之间的完美互动及配合,增加了师生及生生之间的交流。并且让学生通过与患者的切实接触,了解中国医疗现状,适应中国国情,让他们在案例学习过程中更深切地感受到“团队式”医疗,增加团队合作精神。
3讨论
1方法
1.1期刊选择
影响因子与总被引频次是国际公认的评价期刊影响力的指标,他引率I>0.80比较合适”J。因此,以200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cJcR)"1中医药卫牛科技期刊的引证指标数据为依据,选出总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均排位在前10%(55/549)且他引率≥0.80的期刊,共22种,见表1。其中预防医学与卫生学2种(2/40),基础医学与医学综合1种(1/92),药学1种(1/35),临床医学1种(1/48),妇产科学与儿科学2种(2/22),护理学1种(1/12),内科学4种(4/44),外科学5种(5/47),眼科学与耳鼻咽喉科学1种(1/16),肿瘤学2种(2/22),中医学与中药学1种(1./43),军事医学与特种医学1种(1/24);医科大学学报、保健医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口腔医学4个领域共104种期刊没有。基础医学与医学综合比例最低(1/92),外科学比例最高(5/47);中华系列杂志有18种,占81.8%(18/22)。
1.2数据收集、分析
以2004—2008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CjCR)”。9’为源数据,分析上述22种医药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影响因子、他引率、引用刊数、扩散因子、学科影响指标、学科扩散指标、来源文献量、基金论文比与国际论文比共10个指标数据的变化趋势;并与2007年CJCR收录的549种医药卫生期刊和1765种科技期刊做比较,用SAS9.2软件做Knmkal—WallisH检验。同时采用学术影响力动态评估模型分析期刊的影响力变化情况。其中2004年版无学科影响指标与学科扩散指标。
2结果
2.12003—2007年的总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
22种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几乎都平稳上升,只有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在2006年到2007年由3352轻微降低至3181。5种期刊的总被引频次翻番,其中中华护理杂志、中华肝脏病杂志、癌症的增长率较高,分别为142.2%,142.8%,144.3%;增长率较低的为中华骨科杂志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分别为30.2%和37.4%。5年的平均总被引频次在2000一3000的有10种期刊;<2000的有6种,其中中华创伤杂志和癌症较低(<1700),分别为1618和1520;≥3000的有6种,其中中华护理杂志和中华医学杂志居领先地位,分别为“3l和3878(表2)。大多数期刊(16种)的影响因子处于波动状态,其中波动较大的有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与中华消化杂志,其波幅(最大值一最小值)分别为0.963与0.552;3种平稳上升,3种一直上升。有4种期刊增长率较高(>30.0%),即中华护理杂志、药学学报、癌症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分别为30.9%,74.1%,89.8%,36.2%;9种期刊呈现负增长,包括2种波动大的,其中中华肝脏病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和中华内科杂志降幅较大,分别为26.7%,20.9%和22.4%,中华医学杂志降幅最低(0.8%)。表明大多数期刊影响因子进入低增长期或处于调整状态。5年的平均影响因子>1.O的有14种,其中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与中华护理杂志较高(>1.5),分别为1.513和1.521;在0.8一1.0的有5种;余下3种较低,即药学学报、癌症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分别为0.737,0.672和0.740(表2),该3种期刊的影响因子一直处于上升状态,增长率也居前3位。2种期刊每年的平均总被引频次均呈上升趋势(表3)。2007年的平均总被引频次为3278,高于549种医药卫生期刊的868,也高于CACR收录的1765种科技期刊的749(表4)。每年的平均影响因子呈轻微波动状态或比较平稳(表3)。2007的平均影响因子为1.071,远高于549种期刊的0.435与1765种期刊的0.469(表4)。
2.22003—2007年的他引率
22种期刊每年的他引率都比较稳定或稳中有升,均≥O。82。5年的平均他引率≥0.90的有16种期刊,其中≥0.95的有中华骨科杂志、中华儿科杂志、中华消化杂志、中华妇产科杂志、中华内科杂志,分别为0.96,0.95,0.95,0.95,0.97;在0.86—0.90的有6种(表2)。22种期刊每年的平均他引率稳步上升,由0.91升到0.93(表3)。2007年的平均他引率为0.93,远高于549种期刊的0.82与1765种期刊的0.81(表4)。
2.32003—2007年的引用刊数与扩散因子
引用刊数指引用被评价期刊的期刊数,可反映被评价期刊被使用的广泛程度;扩散因子指被评价期刊在当年每被引100次所涉及的期刊数,是一个用于评估期刊影响力的学术指标,显示总被引频次扩散的范围。22种期刊每年的引用刊数都平稳上升,增长率>50.O%的有8种,其中中华护理杂志、中华肝脏病杂志、癌症的增幅较大,分别为91.7%,73.3%和73.9%;中华骨科杂志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的增长率较低(<30.o%),分别为27.3%和24.4%。随着引用—一846—一hap://zgkjqkyj.periodicals.net.en/刊数的增加大多数期刊的扩散因子一直呈下降趋势(16种),下降幅度较大的有5种期刊(>25.0%):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6.2%)、中华肝脏病杂志(28,6%)、中华检验医学杂志(34.0%)、癌症(28.7%)、中华医学杂志(28.3%);4种较平稳;中华消化杂志和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种处于轻微波动状态。5年的平均引用刊数<200的为中华护理杂志和中华眼科杂志,分别为181和191;在200—300的有9种;I>300的有11种,其中药学学报、中华外科杂志、中华内科杂志和中华医学杂志较高(>350),分别为381,359,385和505(表2)。平均扩散因子>10.0的有18种期刊,其中中华检验医学杂志和癌症较高,分别为19.25和22.07;其余4种<10.0,其中中华护理杂志最低,为4.20(表2)。22种期刊每年的平均引用刊数平稳上升而平均扩散因子逐渐下降(表3)。2007年的平均引用刊数与扩散因子分别为357和11.63,549种医药卫生期刊分别为184和31.25,1765种科技期刊为162和32.38(表4)。表明引用刊数在增加,而扩散因子在降低,这种影响力的反向变化说明“扩散因子”这一指标存在某些缺陷¨引,应用该指标评价期刊影响力时需慎重。
2.42003—2007年的学科影响指标与学科扩散指标
学科影响指标是期刊所在学科内引用该刊的期刊数占学科内全部期刊数的比例,可反映期刊在其学科领域内的地位,其值越高,表明其在该学科领域内的影响力越大。在4年中,中华护理杂志、中华肿瘤杂志和癌症3种的学科影响指标维持l,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与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上升并维持1,而其他17种期刊均呈轻微波动状态,增长率为一16.5%一12.O%。平均学科影响指标≥0.80的有12种期刊;在0.6~0.8的有6种;中华骨科杂志、中华消化杂志、中华肝脏病杂志和中华泌尿外科杂志4种较低,分别为0.52,0.54,0.56和0.46,不过中华骨科杂志和中华肝脏病杂志的增长率居前(分别为9.8%和12.o%),另2种呈负增长(分别为一5.3%和一5.9%),见表2。学科扩散指标是在统计源期刊内引用该刊的期刊数量与其所在学科全部期刊数量之比。4年的学科扩散指标一直上升的有3种:药学学报、中国实用外科杂志和中华眼科杂志,其增长率也较高,分别为42.7%,12.6%和31.2%;一直下降的为中华肿瘤杂志,下降率也最大(26.1%);呈轻微波动的有3种: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华医学杂志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其余15种均是上升后趋于稳定或轻微下降。4年的平均学科扩散指标>10.0的有11种期刊,其中中华护理杂志、中华肿瘤杂志与癌症较高,分别为19.14,20.13和20.56;其余11种期刊<10.0,其中中华骨科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中华创伤杂志与中华医学杂志较低(<7.0),分别为6.00,6.13,5.99,6.10,6.10(表2)。22种期刊每年的平均学科影响指标比较稳定,平均学科扩散指标先升后略降(表3)。2007年两指标的均值分别为0.8l和10.73,均高于549种医药卫生期刊的0.55和5.09,也远高于1765种科技期刊的0.52和4.69(表4)。
2.5加03一枷7年的来源文献量
来源文献量上升后趋于稳定的9种,一直上升的4种,较平稳的5种,呈波动状态的4种。增幅超过1倍的有中华检验医学杂志、中华外科杂志和中华内科杂志3种,增长率分别为134.O%,165.4%和117.5%;呈波动状态的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华消化杂志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的波幅(最大值一最小值)分别为120,124,168,163。5年的平均来源文献量<200的只有中华骨科杂志(192);200—400的有18种期刊;3400的有3种期刊:中华护理杂志冲华外科杂志和中华医学杂志,分别是440,445,793(表2)。22种期刊每年的平均来源文献量呈上升趋势(表3)。2007年为369,略高于549种医药卫生期刊的356,远高于1765种科技期刊的257(表4)。
2.620帕~2007年的基金论文比与国际论文比
几乎每种期刊的基金论文比都呈波动状态或波动性降低。平均基金论文比<0.20的有5种期刊,其中中华护理杂志与中国实用外科杂志较低,分别为0.12和o.05;在0.2—0.4的有12种期刊(中华医学杂志为0.394);≥O.40的有5种期刊: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中华肝脏病杂志、药学学报、癌症和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分别为0.44,0.40.0.58。0.48和0.43(表2)。22种期刊的国际论文比几乎都呈先升后降或平稳下降或波动性下降趋势,到2007年有14种为0,6种为0.Ol,1种0.02,1种0.06。每种期刊的平均国际论文比都很低,>10.02的有16种,其中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和中华骨科杂志较高(>0.04),分别为0.044和0.050;<0.02的有6种期刊,其中中华妇产科杂志和中国实用外科杂志较低,分别为0.010与0.008(表2)。22种期刊每年的平均基金论文比呈波动性变化或震荡(表3)。2007年的平均基金论文比为0.28,略高于549种医药卫生期刊的0.25,而低于1765种科技期刊的0.46。每年的平均国际论文比在前4年比较平稳,到20cr7年陡降至0.006(表3);甚至略低于2007年549种医药卫生期刊的0.009与1765种科技期刊的0.010,只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4),表明国际论文比对期刊影响力的作用已大大减弱。
3学术影响力动态模型评价表5列出了22种医药期刊2003—2007年学术影响力动态评估计算结果,其中I为科技期刊的学术影响力评估值,I,是对l进行修正后得出的相对评估值,为相对学术影响力,更便于比较和排序,具体的计算公式见文献[11]。l一直呈上升趋势的有6种期刊,其中1种的I,>1.O(1.26),2种的增长率>O.5(均为0.51);上升后趋于稳定(或先升后略降)的有10种,其中4种的I,>1.0(分别为2.0,1.02,1.15,4.25);呈“V”形变化或波动上升的有5种期刊,其中2种的I。>1.O(分别为1.44和1.20),且增长率均较高(0.71和0.75),表明这些期刊在调整后增长势头良好,其中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与中华消化杂志呈“V”形变化;在高位震荡的只有中华内科杂志,其I,接近l(0.96),但增长率较低(0.07),表明该刊一直处于调整状态。I,≥1.0的有7种,中华护理杂志与中华医学杂志处于领先地位,分别为2.0和4.25;在0.5—0.99的有10种(其中中华肝脏病杂志为0.99);I。<0.50的有5种期刊,其中中华泌尿外科杂志、中华创伤杂志和中华眼科杂志较低(<0.40),分别为0.34,0.38和0.39。学术影响力增长率>0.50的有4种,其中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与中华流行病学杂志较高(>0.70),分别为0.7l和0.75;在0—0.50的有16种,其中中华肿瘤杂志和中华内科杂志较低(<0.10),分别为0.09和0.07;<0的有2种,即中华护理杂志和中华儿科杂志,分别为一0.05和一0.08,推测该两种杂志很快或已进入调整期。
4讨论
4.1影响力发展趋势呈现多样化
从每年的平均引用刊数逐年上升看,所选期刊的影响力在逐年升高,2007年各主要评价指标均值也远远高于549种医药卫生期刊与CJCa的1765种科技期刊。该22种期刊的影响力变化趋势存在以下特点。(1)主要评价指标(除国际论文比与扩散因子外)的数值较高,但增长幅度或增长率较低,相对学术影响力增长率也无>1.0的。(2)指标变化趋势以比较平稳或轻微波动或先升后趋于稳定为主,因此这些高影响力期刊的影响力增速已减缓,大部分期刊快或已进入调整期:部分在调整后增势较好;少部分期刊一直处于上升期,如药学学报与癌症的多项指标数值较低,但增长率居前。学术影响力动态模型评估结果也显示,该22种期刊影响力的发展主要呈现4种趋势:一直呈上升趋势(6种);上升后趋于稳定(10种);呈“V”形变化或波动上升(5种);在高位震荡(1种)。影响力一直上升的可以中华外科杂志为代表,其I,较高(1.26),列第四位,影响力增长率居中(0.33)。其总被引频次与引用刊数分别为3425与359,分别列第三、第四位;来源文献量居第二位(445),其增长率最高(165.4%);他引率与学科影响指标也较高,分别为0.94和0.98。第二种趋势是上升后趋于稳定或略有降低。这类期刊目前的影响力均较高,可以中华护理杂志和中华医学杂志为代表,其I,居领先地位,分别为2.0和4.25;但增长率较低,中华护理杂志呈负增长(一0.05)。其主要评价指标(总被引频次与来源文献量)居领先地位;中华护理杂志的影响因子居第一,中华医学杂志的引用刊数居第一。2007年的总体影响力降低可能与国际论文比大幅降低有关,也可能与其来源文献量增加的影响已远远超过总被引频次增加的作用导致影响因子降低有关。第三种趋势是呈“V”形变化或波动上升。可以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为代表,其I,较高(1.44),居第三位,增长率居第二位(O.71)。部分主要评价指标居前,平均影响因子(1.513)居第二位,总被引频次(3195)列第四位,引用刊数(334)列第五位;但其影响因子波幅最大(0.963),来源文献量的波幅也达120,学科影响指标与学科扩散指标也呈波动状态。最后就是中华内科杂志呈高位震荡,其I,接近1(0.96),但增长率只有0.07。其影响因子呈波动状态(波幅为0.451),但平均影响因子>1.0;平均他引率最高(0.97);引用刊数(385)居第二位;学科影响指标与学科扩散指标呈波动状态,但平均学科影响指标与平均学科扩散指标较高,分别为0.98和13.07;其国际论文比与基金论文比均呈波动性降低,尽管其总被引频次与来源文献量一直呈上升趋势。指标变化趋势与动态评估模型评价期刊影响力各有特点,后者计算结果的数据比较直观,便于总结规律;前者比较感性与分散,可用于解释与印证所总结的规律。
4.2影响力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第一,受期刊学科性质的影响pJ。无论从引证指标的绝对数值看还是从影响力动态模型评价结果看,中华护理杂志都是一种影响力较高的期刊,其平均学科影响指标和学科扩散指标均最高,但是其平均引用刊数最低,仅为181。这表明该刊影响力已极大地受到其学科性质或刊载内容范围的限制;而刊载大内科、大外科与综合医学的中华内科杂志、中华外科杂志和中华医学杂志,其引用刊数均居领先地位。另外,单一器官或系统专业期刊的学科影响指标和学科扩散指标也较低,如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出现双低,其I,也最低。作为综合类的中华医学杂志,仅总被引频次、来源文献量、引用刊数居领先地位,而其I,最高(4.25);其学科扩散指标较低与其学科内期刊数最多(92种)有关。第二,受期刊刊载论文数量与质量的影响。学术影响力动态模型计算结果显示居前二位的中华护理杂志和中华医学杂志的来源文献量均居领先第位,其中中华医学杂志的基金论文比较高(0.394);l,列第五位的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其基金论文比与国际论文比均靠前;所选22种期刊的基金论文比均值也高于所有医药期刊。这些结果表明论文的数量与质量均和期刊的学术影响力有一定的正向关系。但夏朝辉的研究结果表明基金论文比对期刊影响力的作用是有限的¨21。
尽管笔者从事医学文献检索、教学和医学科技査新工作数十年,使用CBM、CNKI、万方、维普数据库也有许多年,知晓CBM是生物医学专业数据库,其余3个是综合性数据库,CBM收录的生物医学方面的文献量为最多,4个数据库提供的文献存在较多的重复,但是CBM数据库与CNH、万方、维普以及CNKI、万方、维普三者之间在收录生物医学期刊数量、重复收录期刊数量方面及收录的核心期刊数量和核心期刊重复收录数量等方面始终不清楚。对于读者提及上述方面的问题及文献检索涉及到的数据库选择也无法回答淸楚,在医学科技査新中需要对上述4个数据库的检索结果进行繁重的去重工作。本研究对4个数据库各库医药卫生期刊收录数量、核心期刊收录数量及4个数据库之间重复收录状况进行统计分析,为从事医学文献检索及教学、医学科技査新工作人员及数据库订购人员提供丰富且详细信息以供参考。
2.研究方法
2.1对数据库医药卫生类期刊分类类目按“中图法”调整
为了得出4个数据库各库及各类所收录的医药卫生期刊总数,同类别不同数据库期刊收录重复数,对CBM与CNKI、万方、维普以及CNKI、万方、维普全文库之间的期刊收录重复数据的统计,是以各库分类的期刊为统计基础的。由于4个数据库的期刊分类类目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以CBM数据库的“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医药卫生类”为蓝本,对数据库中医药卫生分类出人较大的类目进行了适当调整,使其分类基本相近,便于统计分析,得出较可信的结果。
CBM数据库:“生物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类期刊、“实验医学、医学实验”及“与医学相关”类期刊归人“基础医学类”。
CNKI数据库:“泌尿科学”并入“外科学”类;“消化医学”、“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内分泌腺及全身疾病”均人“内科”;“眼科与耳鼻喉科”分为:“眼科”和“耳鼻喉科”;“军事医学与卫生”并人“特种医学”;“急救医学”人“临床医学”,属于内科急救的期刊重复人“内科”。“神经病学”和“精神病学”合并为“神经病与精神病学”;“生物医学工程”入“基础医学”;“医学卫生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和“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均入“医学与其它”;“医药卫生综合”入“综合类医学期刊”;“中药学”和“中西医结合”均入“中国医学”。万方数据库:“五官科学”分为“耳鼻喉科”、“眼科”和“口腔医学"类;“妇产科与儿科学”分为“妇产科”和“儿科学”类;“医疗保健”人“预防医学、卫生学”类。维普数据库:“外国民族医学”入“综合类医学期刊”。“学报及综合类”中的学报入“大学学报”,综合类入“综合类医学期刊”。
2.2归集各库收录的刊名变更的同一期刊
4个数据库中收录的期刊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些期刊的刊名在不断的变更中,甚至有的刊名变更了数次,出现了同一种期刊有三、四种刊名。为了便于统计,将不同刊名的同一期刊进行归集统计,即将不同刊名实属同一期刊的归集为一种期刊进行统计。
2.3采用EXCEL表进行期刊数据的筛选
统计利用EXCEL表,为不同目的对基础数据做多次不同标记的标识,然后进行数十次的筛选、统计并反复进行核对和修正,力求数据准确。对四库的统计时间为2012年4月。整个研究过程达1个半月。
2.4采用2008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医药卫生类做核心期刊的统计
根据2008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医药卫生类的期刊目录,将四库各库收录的核心期刊筛选统计,然后再进行CBM库与CNKI、万方、维普之间的重复核心期刊及_、万方、维普之间的重复核心期刊数的统计和比较。
3.四大文献数据库医药卫生期刊资源比较
3.1各库各类期刊收录数及重复状况
3.1.1各库各类期刊收录比较
为了得出较细致的统计数据,笔者从四库各库的医药卫生各类收录的期刊着手统计,获得各库各类收录期刊数及各库各类收录期刊重复数。根据表1统计结果得知:在四库所收医药卫生各类期刊中,CBM数据库所收录的期刊在综合类医学、大学学报、预防医学、卫生学、中国医学、基础医学、内科学、外科学类数量为最多,维普数据库在临床医学类所收期刊的数量为最多,CNKI数据库在预防医学卫生学收录期刊数量为最少,万方数据库在综合类医学、中国医学、基础医学、妇产科学、儿科学类所收期刊数量最少,CBM和维普数据库在特种医学和药学类所收期刊数量较多,CNKI和万方数据库在特种医学和药学类所收期刊数量要少很多。
3.1.2各库各类期刊收录重复比较
根据表2统计结果得知:CBM与维普数据库在综合类医学期刊、大学学报、预防医学卫生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内科学、外科学、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皮肤病学与性病学、眼科学、口腔医学、特种医学、药学类所收期刊重复率均为最髙。CNKI与万方数据库在预防医学卫生学和皮肤病学与性病学类所收期刊重复率最低。万方与维普数据库在综合类医学期刊重复率最低。CNKI、万方、维普三库同时收录医药卫生各类期刊重复数量与CBM、_、万方、维普四库同时收录医药卫生各类期刊重复数量差别很小,但数量均少于各类最低数。
M、CN1Q、万方3数据库所收核心期刊数差别不大,均在94%以上。维普数据库收录核心期刊数略少一些,为88.8%。
3.3 各库期刊、核心期刊重复收录状况
3.3.1各库收录期刊重复比较
表4的统计数据为各库期刊重复收录数与百分比及核心期刊重复收录数与百分比,四库收录期刊去重总数为255Sf^,CBM与CNK3收录期刊重复数为1022种,CBM与万方收录期刊重复数为915种,CBM与维普收录的期刊重复数为1468种,CNH、万方和维普三库之间的两两重复刊有800多种,CNKI、万方和维普三库与CBM、CNKI、万方和维普四库同时收录期刊重复数差别不大,重复刊有700多种。结果是:CBM与维普数据库所收期刊重复量最大,达到57.4%,其次是CBM与CNKI所收期刊重复量达到40%。_、万方、维普三库间收录期刊重复率与四库收录期刊重复率均在30%左右(见表4)。
3.3.2各库收录核心期刊重复比较
四库各库核心期刊收录重复情况分别为:CBM与万方、CBM与CNKI、CNKI与万方重复数差别不大分别是239种、235种、233种,所占比例分别为:95.2%、93.6%、92.8%。CBM与维普、万方与维普、CNKI与维普重复数差别不大,分别是222种、221种、217种,所占比例分别为:88.4%、88.0%^86.5%。CNKI、万方、维普三库所收核心期刊重复与四库所收核心期刊重复情况几乎相同(见表4)。
4.四库特点比较
除了上述各库医药卫生期刊资源收录情况各有不同外,各库其它方面的特点也存在一些差异。
4.1 检索途後比较
CBM数据库的检索界面简洁清楚,主题标引严谨,中医主题词采用《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标引,西医主题词采用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编制的“MeSH”主题词表标弓I,主题词规范,主题检索功能强大,可以减少基本检索同义词使用不全带来的文献漏检的损失,同时可以通过主题词上下位及同位的关系选择主题词或进行族性检索。CBM主题检索途径是其最大的优点。万方、维普数据库未设主题检索途径,CNKI设有主题检索字段,但不规范,检索功能不能与CBM主题检索功能相提并论。
CBM数据库的主题标引和分类标引通过主题字段和分类字段反映文献的中心内容,万方、CNKI和维普数据库仅有关键词字段反映文献的关键词,不能反映文献的中心内容,相比之下该方面差很多。
CBM数据库检索史更加方便检索式之间的灵活组配。万方、CN1Q和维普数据库没有该方面的功能,万方、维普甚至没有检索史。
CBM、维普分类检索途径采用的是“中图法”,我国许多髙校和科研单位以及多数图书馆以《中图法》类分图书和文献已有相当长的时间。《中图法》经过多次修订和完善,分类体系及类目设置更加合理,它的交替类目和复分表使用更加方便、准确。CBM、维普分类途径因检索的查全率和查准率都较低,所以较少使用。CNKI虽设置了分类检索途径但很粗略,使用不便。万方未设分类检索途径。4个库的分类检索功能均需进一步完善。
万方、CNKI和维普数据库之间的检索途径相比,CNH和维普较好,均有髙级检索,万方所设检索功能稍差一些,期刊论文检索提供的输入框较少,检索不便。未设髙级检索,虽然设置了专业检索,但当检索式较长时检索会出错,且一般检索者使用起来有一定难度。
维普数据库髙级检索中的关键词字段提供同义词的检索,该功能是CBM、万方和_数据库所没有的。维普的这一功能能够解决获取同义词的困难,但是它所提供的同义词不是很全很准确,亦需进一步完善。
CNKI数据库的期刊导航提供核心期刊导航,为读者向核心期刊投稿提供信息,除此之外还提供学位论文,工具书和翻译助手。
CBM与CNKI都设有文献检索结果分析研究途径,该途径对于从亊文献检索以及科技工作者对文献信息的分析研究提供了较大的便利,万方和维普未设该功能。
4.2 文献收录方面比较
CBM数据库收录医药卫生期刊最多(2348种),维普次之(1706#),CNH为第三(1165种),万方较少(948种)。CBM与维普期刊重复达到57.4%,CBM与CNKI收录期刊重复达到40%,CBM与万方期刊重复35.8%,CNH、万方和维普三库之间以及四库重复刊占30%左右。四库所收核心期刊数相差不大,CBM收录的最多(243种),万方收录次之(241种),CNKI第三(236种)、维普为(223种),但四库所收核心期刊重复量较大,在217~230种左右。CNH、万方、维普三库与四库所收核心期刊重复数完全相同,为215种(详情见表4)。
虽然数据库之间收录期刊重复数量较大,但情况不尽相同,在CNKI数据库中有些刊的收录在近几年停止了,但万方数据库却继续收录。维普数据库回溯时间最长,这也是它的长处所在。
4.3 提供全文及更新时间方面比较
补充。目前只有将这4个数据库全査,重复文献只有通过去除,尽管给査新工作带来非常麻烦和费时的烦恼,除此之外,未见有何好的方法和捷径。科技査新工作不仅要检索中文数据库,还要检索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和外文文献数据库,以得出客观的查新结论,跨学科査新更要注重对综合数据库的检索利用。
在数据库建设方面,各数据库商以及数据库的建设工作者应开展联合协作,加大对数据库的建设和调整力度,尽量减少重复,加快信息更新速度。或将数据库合并,研究建设信息量更加丰富、检索功能更加强大、服务更加全面和检索更加准确的数据库。或者数据库商提供一个具有一站式检索功能、可以去除重复文献信息的平台,使读者和科技査新工作者获取信息更加方便和准确,以推动我国医药卫生科技体系创新和医药卫生改革,开创医学信息服务的新局面。
CBM是文摘型数据库,现虽然有全文推送,但是它毕竟不是全文数据库,有一定数量的文献未附带全文。CNH、万方和维普是全文数据库,提供的全文还是较CBM多。
5.研究总结
虽然目前CBM、CNH、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之间期刊收录和核心期刊收录重复严重,但四库中没有任何一个数据库可以被替代,因为没有哪两个数据库期刊收录完全重复。
四库所收期刊总数为2556种,核心期刊总数为251种。截至目前没有哪一个库是收全的,CBM收录的期刊、核心期刊最多,但期刊缺208种,核心期刊缺16种。各数据库收录资源既相互重复又有各自的特点和优势,CBM是文摘型数据库,收录资源的版权受限程度小,有独有的资源获取优势,期刊收录较多较全面,时间较长,标引质量高,检索功能强,检索途径、检索方法要求严谨,检索方便、准确,并可使用检索式进行随机组配,是目前查找国内医药卫生文献最权威的检索工具。
胡须和腋毛都少是何因
河北张××:我今年25岁,胡须和腋毛都很少,也短小。到医院检查,酮正常,泌乳素和雌激素高,请问这是我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吗?我到底得了什么病,下一步该怎么办?
性博士:人的胡须和腋毛多少,除了与雄性激素少有一定关系外,还与个体体质有关,所以不一定是身体出现了什么严重的毛病。
至于短小的问题,希望你对此有所了解。因易受温度及精神紧张的影响,常态下有较大差距。对大多数黄种人来说,只要后能达到7厘米以上就属正常,如果硬度正常,有一定的性生活技巧,一般都不会影响性生活质量,因此不必过分介意。
另外,泌乳素高和雌激素的增高,多是内分泌功能紊乱造成的,其他如接触过多的某类化学物质、精神高度紧张、运动缺乏、乱用化妆品,以及一些疾病等,也可引起。就你的情况而言,还需要做进一步的检查,看是否真有问题。
阴道滴虫患者什么时候做人流好
西安彭××:昨天我陪老婆去医院检查,老婆患有阴道滴虫病。大夫知道她刚刚怀孕,还让她使用甲硝唑阴道泡腾片(内用)。我们现在暂时不想要孩子,这种情况可以服用甲硝唑吗?我老婆什么时候做人流最好?要做人流是不是必须先把阴道滴虫治好才可以?
性博士:阴道滴虫病的治疗比较容易,使用甲硝唑阴道泡腾片(阴道内用)及口服甲硝唑,一般1~2周就可解决问题。现在你们已决定暂时不要孩子了,自然无需考虑甲硝唑对胎儿有什么副作用。
做人流最好选择在阴道滴虫病治好之后进行,但以怀孕时间前49天内做较好,对身体影响稍小。你妻子具体如何进行人工流产,可直接请教当地妇产科医生。
头黏膜苍白怎么办
湖北刘××:我今年27岁,近一年来头黏膜苍白,每次刚插入阴道就,甚至不插入也,事后腰胀、怕冷、手脚发凉、神疲,有时夜间还耳鸣。先后服过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效果都不佳,请问,我该怎么办?
性博士:正常的(头)颜色是暗红色或嫩红色,较接近人口唇的颜色。如果出现“苍白”,主要有3种可能:(1)受寒,即阴寒症;(2)白斑症(一种皮肤病);(3)感染了某种病菌,引起黏膜病变。
从所述情况看,你可能属于第一种情况。你出现腰胀等症状,一方面因体质虚弱,气血不足,虚寒内生;另一方面则是缺乏运动或过度劳累,引起气血运动不畅所致。你服用金匮肾气丸、六味地黄丸等药无效,原因主要金匮肾气丸以温补肾气为主,六味地黄丸则以滋补肾气为主,两种药均无明显的“祛寒”之效,故服之效果不明显。
那么,你的情况该如何解决呢?方案可有:多运动,以提高心脏功能,增加血流速度;如果平时过度劳累者,则希望能做到劳逸结合。用药方面,可服用汤剂:柴胡、白芍、枳壳、炙甘草各10克,远志、石菖蒲各12克,白蒺藜、锁阳、炙黄芪各20克,桂枝、枸杞子、当归各15克,大枣10枚,生姜4片,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温服,一般服用3周就会有明显效果。
怎样增加雄激素
重庆安××:雄激素是什么?一般吃些什么才能增加雄激素?酮治疗又是什么?
性博士:雄激素就是酮。一般通过正常饮食,就可以使体内维持正常的雄激素,不必特意服用什么药物。具体到食物方面,多食肉类、鱼虾类食物,可增加合成雄性激素的化学成分;而这些化学成分必须通过人体的正常代谢,及增加运动量等方式来促进合成。因此,想增加体内的雄性激素水平,除需要一个健康的身体外,还需要日常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方式,加强运动。而对于身体有异常者来说,增加雄性激素的方法则相对复杂一些,需要结合临床实际进行治疗。
酮治疗,就是通过口服或肌肉注射酮,来达到纠正酮缺乏的目的。由于酮治疗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并会影响正常本身的分泌功能,还可能引起其他疾病,如痤疮、多毛症等,因此,这种治疗方法不可轻易采用。特别是对于尚未发育完全、且有正常的男性来说,最好不要选用此种治疗方法。
专家简介:
陈武山,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中华中医药学会北京男科专业委员会委员。现在中国中医研究院望京医院从事中医男科临床工作。擅长治疗阳痿、前列腺与精囊疾病、男性不育症等男科疾病。主编医学专著及编写医学科普书籍共28部,发表医学论文9篇。曾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基础研究(部级)三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