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活动方案模式8篇

时间:2022-05-14 08:05:1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活动方案模式,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活动方案模式

篇1

按照集团公司党委《关于转发<关于开展“弘扬工匠精神,争做劳动模范”争创活动的通知>的通知》要求,**公司积极行动,认真研究,结合公司自身实际,制定详实计划,明确实施方法,以保障本次活动的顺利开展。

一、活动计划:

1、开展“工匠精神”、劳模先进事迹及“学习雷锋精神”宣传教育活动。利用全体员工大会或部门、班组会议向员工讲解“工匠精神”的含义和现实意义,树立“匠人之心”,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工作技能,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精益求精;以劳模事迹感召员工,增强敬业奉献意识,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尽职尽责的做好本职工作,并在工作中积极探索,开拓创新,实现工作质量的新飞跃;学习雷锋精神,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扎实奉献,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树立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公司事业做出更大的努力和贡献。

2、开展劳动技能知识考核和技术比武活动。结合企业“四评级一评价”要求,根据公司实际工作情况,通过试题答卷、现场测评、随机抽检等形式,对在岗员工涉及到的安全、环保、节能及质量方面工作进行考核;对设备操作人员进行现场实操考核;对电工、焊工等技术工种进行专项技术比武,增强员工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努力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

3、开展革新创新活动。以化工企业转型升级和新旧动能转换工作的开展为引领,在能源节约、生产工艺智能化改造、生产模式实现深层次循环式生产方式等方面,立项研究,重点突破,提升公司综合技术水平;大力提倡“五小”创新活动,鼓励员工献言献策,积极参与公司的革新创新活动,提高公司创新创造能力。

二、实施方法:

1、“工匠精神”、劳模先进事迹和“雷锋精神”学习活动。

时间:*年*月

方式方法:全员集体学习或部门、班组组织学习;讲解书面材料或观看视频资料;学习情况形成书面材料;

参与部门:公司各部室、污水供热管理站。

2、劳动技能及化工知识考核。

时间:*年4月—5月

考核内容:化工安全知识、环保知识、节能知识、工艺纪律、操作规程等;

方式方法:问题答卷;

参与部门:安全机电设备部、环保部、生产部、办公室。

3、技术比武。

时间:*年4月—5月

比赛内容:电器维修技术、焊接技术、设备故障排除、物料检测分析技术等;

方式方法:现场实际操作;

参与部门:安全机电设备部、生产部、技术质检科、办公室。

4、革新创新活动。

时间:*年4月—5月

活动内容:能源节约、生产自动化改造、废弃物的循环再利用、生产工艺优化、生产模式改进等;

参与部门:安全机电设备部、生产部、环保部、污水站、技术质检科、办公室。

三、活动总结。

篇2

一、观摩范围

全乡19个村(居)。

二、观摩人员及时间

全体驻村干部,19个村(社区)党支部书记,10月15日上午乡政府集中统一乘车,一天时间,全乡分两组,一组由乡党委书记戴俊民同志带队,二组由乡党委副书记、乡长马松刚同志带队。

三、观摩路线

一组:(10个村居)  街道-吊桥-人主-枣庙-河寨社区-宣政-夹河-李棚-茶场-迎河

二组:(9个村居) 金堰-桥头-陀佛-雨坛-东楼-祝楼-薛桥-牛老家-花园

四、观摩重点

1.党建基本制度落实情况。党建阵地建设,制度上墙情况。远程教育收听收看情况。主题党日活动是否按月开展、是否与“”等统筹开展。支委会、支部大会、支部书记带头讲党课、组织生活会是否按时开展。党员发展程序是否规范。“四议两公开”是否严格执行。党务公开是否正常。

2.“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情况。是否严格按照落实乡党委制定的学习方案,是否推动学习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动员会召开情况,党员学习情况,支部书记讲党课情况,是否做到检视问题短板,深入查摆自身不足。

3.人居环境工作。是否无杂草杂物、污水横流,达到“三无一规范一眼净”。每个村是否打造至少一个亮点。

4.厕所革命进度。改厕完成的数量与质量是否双达标。

五.观摩的主要方法

观摩主要采取“听、看、查、评、交流”的方法进行。

1.听。村、社区支部书记现场汇报近期党建工作、重点工作开展情况(时间控制在三分钟之内)。

2.看。实地查看党建制度、人居环境、厕所革命等工作完成情况。

3.查。查阅各种档案资料。

4.评。观摩人员对所有村、社区进行评判,打分;观摩后进行点评,包括好的做法和存在的不足。

5.交流。村、社区级党书记在观摩中交流沟通,相互学习,查漏补缺,共同提升。

六.工作要求

1.总体要求。观摩人员服从组织安排,遵守工作纪律。严肃认真、扎实有效开展观摩活动,切实提升观摩质量。

2.逐村观摩。按既定路线开展此次活动,同时安排专人对党建资料检查评估。县委组织部观察员全程参与,全体科级干部、村(居)支部书记全程参加。

3.点评总结。观摩结束后,集中召开点评会,逐一点评

篇3

 

为进一步贯彻实施《全民健身计划》,掀起我区全民健身运动热潮,倡导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提高人民群众的身体素质,丰富夏季文体生活,体现“魅力之城、文化之城、活力之城、奥运之城”,经研究决定,举办崇礼区首届体育彩色周末市民篮球联赛。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比赛时间:2018年6月—9月每周五、六

二、比赛地点:待定

三、比赛主题:推动全民健身 营造冬奥氛围

四、参加单位: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

五、参赛资格:1、①本区户口或在本区单位工作3个月以上的外籍人员均可代表本单位参赛(需提供三个月以上的工资花名表);②每支参赛队外援不超过2人;③不允许运动员资格重复;④报名时须向大会提供参赛队员身份证复印件、需提供三个月以上的工资花名表。2、患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不宜参加剧烈体育运动的人群不得参赛。

六、比赛办法

1、比赛方式按报名队伍决定,抽签决定先后场序。

2、比赛采用国家体育总局最新审定的《篮球竞赛规则》及有关条例,比赛为上、下半场各20分钟,每半场两节,中场休息10分钟,一至三节每队每节各有一次暂停,暂停时间为2分钟,最后一节每队各有两次暂停,每次暂停时间为1分钟(前三节暂停计时,第四节暂停不计时)。常规时间平局则进行加时赛,一个加时为5分钟,直至分出胜负(每节加时赛各队有一次暂停,暂停时间为1分钟,暂停不计时)。未使用暂停不得遗留至下节或加时节。

3、计分和决定名次办法:比赛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弃权得0分;如两队积分相等,按两队相互间比赛的胜负决定名次,胜者名次列前;如三队积分相等,按各队比赛的得失分率(即总得分/总失分=得失分率)决定名次,得失分率高者名次列前;如仍相等,则以抽签办法决定名次。

七、报名

1、报名时间:2018年6月10日前

2、方式:报名表电子版报***@126.com

3、联系电话: 

4、报名要求:见比赛报名表附注说明

八、赛事要求

1、本次活动篮球比赛采取联赛制赛期长,因此需要各单位、各部门予以高度重视和支持,指定一名责任领导周密安排,组织好参赛队伍,充分发挥各乡镇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的优势,协调配合,提升活动效果,重在参与,重在健身,对有违体育道德精神的行为严加追责、严格处理,确保活动安全有序进行。

2、为了提升赛事质量,保证公平竞争,本次活动聘请专业裁判员。

3、为了烘托氛围,增强赛事的观赏性和群众参与性,本次活动组建一支拉拉队,聘用开幕式引领员,租赁必要设备。

4、为了营造良好的赛场环境,本次活动聘用保洁人员、物料搬用人员,维护现场卫生、保障秩序井然。

九、注意事项

为了安全起见,谢绝有引发性疾病的队员参赛,若隐瞒病情参赛而导致身体意外,主办单位不承担任何责任。

比赛过程中请参赛队员注意自身安全,出现意外受伤自行负责。

在比赛期间遇到阴雨天气,或特殊情况,则将延期比赛,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本次比赛期间有啦啦操、广场舞表演,场下禁止出现不文明言行,一旦发现将追究所在队和个人的责任。

 

篇4

一个人的平安夜怎么过平安夜活动方案1:去教堂

平安夜去教会走走!那里有美好的音乐,是唱了许久依然没被淘汰的诗歌,其中的旋律曾经扫除许多人心头的郁闷,歌词也能给人生命和力量。如果心情“郁闷”,想在平安夜里找个人好好说话,去教会吧!基督徒总有个包容的爱心,教会中永远有许多愿意和你聊聊天、帮你打打气的人。

平安夜活动方案2:唱K跳舞

平安夜寄寓着人们对节日的祝福,每个人庆祝节日的方式都不一样,在狂飙的时代中,不如放纵的去飙舞、飙歌,尽情发泄自己对圣诞节的期待。

平安夜活动方案3:听歌浅酌

找个PUB看看酒保耍酷地调酒,听听怀旧老歌,在寒冷的冬夜与不大相识的人浅酌。或许,在家听上一晚CD,复习自己最熟悉的旋律,想哭,就留点泪。管他什么选举、导弹和经济不景气!整理圣诞卡也可以考虑,整晚想想每份卡片背后的故事,想想远方的朋友。如经典圣诞平安夜歌曲“Silver Bells”、朱安禹《平安夜狂想曲》。

平安夜活动方案4:邀请外国人过节

邀请在外国友人到市民家中过圣诞,丰富了两国人民节日文化氛围,有助于市民走向世界,同时也为国外友人提供了一个与市民充分接触、交流的机会。“邀个老外过圣诞”作为一种民间外交的新模式,将争取在活动规模、内容上更上一层楼。让两种传统节日不同的文化氛围,互相碰撞出“火花”。

年轻的情侣们平安夜怎么过平安夜活动方案1:浪漫的晚餐

亲手为TA带上有意义的手链/项链,吃上一份美味的浪漫晚餐,带上她电影院看上一部爱情电影。

平安夜活动方案2:一起去购物

圣诞节要想让她觉得浪漫不如干一些她喜欢的事,购物血拼绝对是女生最感兴趣的事了,如果你所在的地方,有圣诞节购物狂欢季那就再好不过了。

平安夜活动方案3:一起去滑雪

平安夜很多年轻人喜欢去比较热闹的场合,特来小编推荐滑雪,和自己心爱的人或是亲近的朋友一起去滑雪,也可以欣赏一下附近美丽耀眼的景象,是特来小编强力推荐的项目。

平安夜活动方案4:圣诞PARTY

篇5

一、转变观念是形成数学教学整体合力的基础

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已越来越多地意识到:数学教学的活动课程已是教学中所不容忽视的重要内容,它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有了它数学教学才更为完善,有了它学生个性特长的发展才能有无限的生机。我们的教学对象有其个性特征,他们不愿长时间保持一种姿势,他们的思维倾向为形象思维,他们的注意力很不稳定。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多注意活动课程的开发,将有利于小学生学习数学兴趣的激发,有利于稳定他们学习数学的情趣。再从学生自主探究自主获取知识的新型教学模式的作用看,开展数学活动课程形成数学教学的整体合力也十分重要。因为这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机会和氛围。开展活动能让学生解决不少的实际生活问题,而且能在自主手脑并举的前提下拓宽知识,增强能力。

二、注意方法是形成数学教学整体合力的前提

数学活动课程方案的设计虽然没有现成固定的模式,但我们必须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因为小学低、中、高各个阶段他们的心智潜能各有不同,我们的数学活动课程的开发必须考虑到他们已有的生活经验、智力水平、自主欲望等多方面的因素,否则会适得其反。因此我们在活动课程方案的设计上必须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活动方案的设计要便于学生主体参与

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能否主动参与,在参与中发挥创造性、独立性或与同伴一起参与完成活动课程的目标,是活动方案设计是否周到的体现,更是活动方案的目标达成与否的体现。因此,要想通过活动课程的实施进而形成数学教学的整体合力,那么我们活动方案的设计就必须便于学生的主动参与。北京师范大学刘英健先生对小学活动课程方案设计的主体性的体现曾提出过这样三点要求:(1)师生在设计数学活动课程的活动时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2)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可以得到教师的适当指导,其活动要利于学生自我决定其内容,自我安排其进程,自我管理与调控。(3)活动结束后学生之间要能够自我评价活动质量,对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取得的成效进行自我综合评价。如果我们的活动方案能够在学生的主体参与上注意了这几个方面,再在活动课程的实施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民主合作,并且平等地讨论问题,尤其注重让学生大胆地对老师的意见提出质疑,让他们主动地发现问题,这比顺利地解决问题还要重要。

2.活动方案的设计要便于学生的活动

在小学数学活动方案的设计和实施中,学生能否在实施活动方案的过程中积极动脑思维、动口表述或动手操作,这是体现方案是否具有活动性的重要标志。如果数学活动课程的内容具有活动性,那么学生也就乐于参与。实践证明,大凡学生乐于参与活动,那效果也就显著,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也就高。如何才能体现活动性?又怎样体现小学生可操作性强的活动?我们则必须加以研究探讨。首先我们对小学生数学课程活动的内容应有正确的认识。如果我们设计的活动方案只照顾了外显性,那只能是活动起来乐滔滔,个性特长的发展还是空大空。如果我们仅在内隐性上下工夫,那学生也无法动手,活动起来只能是麻木不仁了,那肯定是要失败的。因此我们设计活动方案时,要注意让学生能够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并协调其脑、手、眼等,让他们处于高度的亢奋状态。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当知识与积极的活动紧密联合在一起的时候,学习才能成为孩子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篇6

关键词:教育科研; 教学水平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6-089-002

教育科研是以教育教学为基础的科研,近几年来我园的教育科研有了长足的进步:科研意识不断增强,科研队伍日益扩大,研究领域继续拓宽,科研管理日趋规范,研究水平不断提高。通过教育科学研究活动,提高了教师队伍素质,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水平,有效地引领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开展园本培训,提升教师素质,更新观念

以发展和创新为动力,确立科研先导意识,加强全园教师的教育理论学习,更新教师教育观念。我们以《纲要》为指针,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园本培训。

1.理论学习

坚持每周一次的教科研小组活动和每两周一次的大组科研活动。由教科主任和课题组长组织学习,重点学习与课题相关的文件资料,通过交流、研讨,了解幼儿教育的现状,明确课题研究的方向。注重加强教师的自我学习,逐步帮助教师养成自学习惯。

2.课题培训

我们组织教师参加市教育部门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并认真做好笔记、领会内涵,从而帮助教师系统的学习教育科学知识,获得了大量教科研信息。同时我们要求参加培训的教师回园后交流体会,并结合课题分析他人的教育行为,从而带动全园教师共同反思,共同提高。

3.更新教育观

为更新教师的教育观,提高教师的教育行为能力,我们在每周一次的教研活动中,结合教育过程中的难点问题进行讨论和交流,人人谈体会写心得,提高教师分析处理、总结调整教育行为的能力,逐步更新教师的教育理论。同时我们提倡“教学反思”和“反思教学”。要求教师既要学理论和方法,又要及时记录自己的教育行为和幼儿的学习态度,对自己的“教”和幼儿的“学”不断反思,使教学相长。通过反思,教师对幼儿的兴趣、需要、思维方式、学习状态、个性特点等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对将采取的下步教育行为更有把握。通过反思,也加强了教师的自我教育,逐步端正了教育态度,提高了教学水平。

二、科教合一,积极开展“一课三研”,抓实课题研究

我园教科研活动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科研与教研相结合。下面我就以“一课三研”为例,来讲讲我们的一些做法和得到的一些收获。

“一课三研”活动的模式和组织实施

“一课三研”活动原指教研组内教师针对同一活动内容(主要指幼儿园的学习活动),由同一教师或不同教师进行多次的实践研究活动。它是一种基于实践反思的研讨式活动。在研究活动中可以比较不同的教学策略、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研讨教学中的困惑、存在的问题及目标的价值取向等等。目的是使教师在活动的过程中,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自觉养成反思的习惯,加强组内成员之间的合作,促进教师个体自主地发展。

针对“一课三研”活动的界定,我们根据我园教师的自身特点,结合课题研究的方向和《幼儿园综合活动丛书》的使用,主要采用三种组织模式,开展相对应的教科研活动。活动内容的确定,是根据本园、本班幼儿近阶段的研究重点和培养目标,由执教老师自己选定或教科研组集体商定,既可以是现成的,也可以是改编和创编的。

1.不同教师同题循环教学模式

其特点是:不同的教师就同一领域、同一命题,独立设计不同的教学方案,在同一周循环组织。

一研:教科研组协议确定教学活动领域、主题和开课教师上课教师各自独立设计活动方案。

二研:循环开课、说课,集体研讨、反思,个体改进各自活动方案。

三研:个体再次实践、反思、改进,形成各有特色的活动方案,注重在发挥园内教师群体智慧的基础上鼓励教师创新,促进教师个性化的发展。

整个教科研活动过程充分尊重每个教师的教学个性,展现不同教师的教学特色和能力,能当堂考察每个教师设计教学方案的水平和实施教学活动的能力。同时又运用了集体的力量,当堂发现问题,帮助教师进行有效反思,改进、提升教学经验,通过再次实践,逐步形成符合该教师个性的教学方案。这一活动模式使教师在预设的教学活动方案中没能考虑周到的问题,得到发现、改进、解决,在原教学方案中的优点得到肯定和提升。

2.不同教师同一活动方案循环教学模式

其特点是:不同教师通过集体备课、共同设计好同一活动方案,在同一周连续组织循环教学。

一研:教科研组共同选择具有改进空间的典型课例集体备课、确定教学方案,个体第一次实践课集体研讨反思、改进方案。

二研:另一个体的第二次实践课集体再次研讨、改进方案。

三研:再一个体的第三次实践课集体再次研讨、反思形成优化的活动方案,注重园内教师整体专业水平的提高。

整个活动过程以典型课例的研究为重点,引发不同层次的教师深入思考,它充分体现了个体教师在群体合作中,借助群体实践智慧梳理、整合、提升个体经验,再做出恰当的价值判断。它利用不同个体的不断尝试,由群体共同发现问题、集体跟进、解读教学理念,在一次、再次、不断滚动递进式地实践研究过程中,同伴互动、互相引领、优势互补,通过对同一教学活动的连续几个有效教学循环,进而形成一份优秀的典型课例。

3.同一教师同一活动方案连环跟进式教学模式

其特点是:结合园内教科研专题,由同一位教师就一个活动方案连续进行2个教学循环。

一研:个体结合教科研课题选择活动内容、个体独立备课教研组说课、磨课、修改活动方案。

二研:个体实践群体研讨、反思改进活动方案。

三研:个体再次实践群体再次研讨、反思形成举一反三的核心课例,带动群体教师共同发展。

它通过个体教师对同一教学活动的反复实践,群体教师的集体跟进,促进教师通过实践研讨,不断的反思和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加深对课改理念的理解,提高实施教科研课题研究的能力。

实施说明:

不同的活动模式,我们研讨的重点是不一样的。在第一种模式中,我们主要重视教师课前的理论学习和课后研讨过程中理论与实践的联系,重点培养教师的反思意识,提高教师设计教学方案的能力和执教的能力。在第二、三种模式的研讨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发现存在的问题,还要找出好的经验;除了找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还要深入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注重探讨问题或经验背后所隐含的教育理念,使模糊的观念变得更为清晰。

三种活动模式在实施过程中,都充分发挥了集体的力量,互相启发、互相合作,从而发现个体教学中的闪光点和不足,不断修正自己和他人的教学行为,达到在实践中更新教育观念的目的。

“一课三研”活动开展的效果

通过“一课三研”活动,使我园的课题研究落到了实处,将研究与实践真正的融合在了一起,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老师们从关注我如何教转向研究幼儿如何学,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增强了目标意识、整合意识,改变了教学的方式。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从依赖教材转向创造性地运用教材,会寻找多种教育资源的支撑;在制订教育目标时,会考虑目标的全面性和适宜性,做到明确具体;在教学活动中所采用的方法和教育策略,生动直观,符合幼儿的年龄和身心特点,并服务于教育目标;在幼儿学习过程中,从强调教学预设目标的达成度转向关注幼儿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参与性和互动性。教师教育教学的技能和随机教育的机智性有了很大的提高,大大促进了幼儿园保教质量的提高和幼儿能力全面和谐的发展。通过一课三研,我园老师相互合作,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体验到了新方法运用后成功的喜悦,自创自编出具有乡土特色的园本课程教材,研究能力也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得到了提高,她们发现课题研究不再是深不可测、高不可攀的领域,从而激发了教师们极大的探索和研究欲望。

篇7

[关键词] 探究活动 科学素养

小学阶段的《科学》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在科学教学过程中,为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到实验探究成功的乐趣,教师就得积极引导,一般应掌握由简单到复杂、由教师扶着走到逐步放开、由模仿到半独立再到独立的过程逐步进行,并使他们的探究活动深入有效,从中获得自信,形成正确的思维方法,不断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

一、有效指导制订探究活动方案,培养学生科学素养

在探究活动中,为了进行有效探究,就需要有一个正确的方向。那么,完善的“探究活动方案”为进一步实施探究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动手实验探究则是学生获取“科学三维目标”的重要途径。科学探究作为一种认知活动,它有一定的活动程序或阶段。虽然科学包括许多不同学科门类,其研究问题的方式、途径和手段也各不相同,但是无论哪一类科学研究,从问题的发现到问题的解决,都要经历了发现问题、建立假设、制定研究方案、验证假设、得出结论等类似的活动过程或阶段。小学生的科学探究活动也不例外。因此,科学教师对每一次实验探究活动都要精心组织,合理安排,特别要耐心引导学生制定探究活动方案,确保课堂四十分钟实验探究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平时科学课听课或看课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这样的课堂:学生上课组织纪律性差,实验的操作过程不规范或不严谨,实验目的不明确,实验的成功率很低,学生表达和交流的过程草草收场等现象。如果深究其原因是很多的,但是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和学生没有正确认识“制订探究活动方案”在实验教学中的重要性,从而忽视探究活动方案的制订。那么,怎样引导学生“制订探究活动方案”? 我认为在引导学生制订探究活动方案时,应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首先是弄清 “探究什么”、其次是“用什么进行探究”、最后是“怎么进行探究”。在“探究什么”这个环节上教师主要引导学生了解实验的目的,要研究的问题或猜测的问题。在“用什么进行探究”这个环节中,教师主要引导学生选择实验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确定实验材料,为下一步实验探究做好充分的准备。而 “怎么进行探究”这个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制定出包括实验的自变量和其他变量的控制、具体的实验步骤、如何进行实验记录等等,这部分比“探究什么”更具体,还要制订出包括实验过程中小组合作、安全等要注意的方面。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要能制定出合理的探究活动方案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刚开始制定探究活动方案时,学生往往会出现以下失误:探究活动方案脱离实际,不具备可行性;实验措施不当,不具备实效性;实验步骤缺乏,不具备时间性等等。这就需要我们教师从三年级起逐渐地去指导学生规范地设计实验方案,进而规范实验操作,提高实验探究的实效。

例如三年级科学《了解土壤》一课,在引导学生开展“比较沙土、黏土、壤土的渗水性”实验时,我提供探究活动方案的表格,让学生口头进行设计。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不需要让他们填写,经常用这种表格,用口头计划的形式体现,充分发挥师生交流的作用,这样学生遇到问题就会潜移默化地用这种模式去设计探究活动方案了。五、六年级学生,在探究实验活动前,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动笔写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如种子发芽实验,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等等。教学时,教师还可以提供探究活动方案的设计表格,降低学生设计的难度。但在学生汇报实验方案后,要让他们修正与完善自己的设计,要让学生明白实验方案不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按步骤制订书面的探究方案,强调制订探究方案的规范,逐步训练学生制订书面的探究方案、要求。同时,教师还应通过多次类似的训练,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模式,并体会到书面探究方案的好处是有利于自己思维的整理,让自己对实验过程一目了然,具有很强的操作性。

总之,在实验探究中指导学生制定探究方案,教师应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实验的难易程度、学生的已有水平,灵活选择制定探究活动方案的形式,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发挥教师在学生制定实验计划过程中的有效指导作用,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让学生亲历探究的过程,提升学生科学素养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一种特殊的意识倾向,是动机产生的重要主观原因,是促进学生学习的一种催化剂。传统自然教学由教师直接操纵,教师为学生指路过多,统得太死,放得不够,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新课程强调以学生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作为小学科学教师,要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使学生带着兴趣去观察实验,从而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达到科学的学习效果。

1、让学生亲历观察过程

在人的心灵深处,每个人都有好奇心,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都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尤其强烈。可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知该如何去发现,这时就需要教师去引导、去帮助,提醒学生动用一切感觉器官去全面观察事物。

在教学《花的构造》一课时,学生往往被花的颜色所吸引,面对花的构造不去留心,我就预先提出问题:(1)花由哪几个部分组成;(2)花有几种类型;(3)花瓣是什么形状等。带学生到美丽的大自然中去,观察各类花的颜色、形状、大小,动手解剖各类花,探究花的构造。由于学生置身在大自然中,又有明确的观察方向,他们很快知道了花由哪几部分构成,哪些是完全花,哪些是不完全花,花瓣是什么形状。学生在积极开展探究活动,既培养了兴趣,又理解了有关概念的实质。同时,观察、思维能力又得到提高。探究的前提是自由,不自由就无法展开自主的探究活动。科学课就得大胆放手让学生自行探知,自主选择探究内容,自主选择探究方式,做学习的主人。

2、让学生亲历动手过程

在小学科学探究过程中,要想提高探究活动的效率,除了给学生足够的探索时间,明确操作步骤、方法外,教师还要挖掘材料的结构内涵,对实验操作进行人为的、艺术性的控制和干预,组织有梯度的探究过程。因为,有结构的实验材料可以使学生的认识由浅入深层层推进,概念由表及里不断加深。如果没有组织有梯度的探究过程也难达到这一目标。

如在科学《建桥梁》教学时,我先引导学生做“控制纸的厚度与抗弯曲能力大小”的探究活动,通过在不同厚度的纸上摆放硬币、垫圈或其它重物,比较不同厚度的纸抗弯曲的能力,收集有效数据,并运用图表分析整理数据,让学生认识到随着纸的厚度增加,纸抗弯曲的能力会显著提高。接着引导学生研讨长方形截面的横梁平放好还是立放好?这个探究活动是对第一个活动结论的应用,并通过观察大桥的构造以及与此相关的图片,让学生发现承重的横梁都是立着放的。接着引导学生解释横梁要立着安放的原因,最后指导学生设计木条承重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理由,从而感受到横梁立着放比平着放抗弯曲能力强。

3、让学生亲历说的过程

学生为自己的科学猜测说明理由,是展示自己思维过程的一种有效方式,有可能学生的解释里蕴含着他们独特的想法,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发散性思维。在《科学》的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围绕探究问题,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大胆地说出自己的估计。猜想的过程,就是学生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在观测前对事物的变化方向进行预测。在这过程中,教师不要粗暴地干预学生的假设,应当让他们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他们才会在实验的过程中,有一种更加求实的精神,并渴望通过实验寻求答。例如,在进行《导体与绝缘体》的教学时,首先提出问题:我们周围的物体哪些是导体,哪些是绝缘体?并鼓励学生根据日常生活经验,说出自己的猜想,诸如:“塑料是绝缘体”“金属笔壳是导体”“水是导体”等等猜想,不是马上下结论,而是提示学生通过实验来了解最终的答案。科学课中有时往往一个错误的猜测,就能让学生进行思维的碰撞,使科学的探究活动推向新的一个。

三、有意识提供结构性材料,提高学生科学素养

为了使学生进行有效科学的探究活动,我认为科学教学中那些能帮助学生揭示自然事物之间或自然现象之间的某种关系及规律的实验材料或科学事实材料,这些材料统称结构性材料。它既包括那些实验室常用的实验材料,也包括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无法直接观测和了解的自然现象的科学事实材料,如录像,文字资料和其他多媒体资料等。

在科学课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教师在选择实验材料上,应尽量选取学生实际生活中周边的材料,这些“结构性材料”必须适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点,以及课堂教学时有安全感的,能揭示本节科学课概念的,有吸引力的,适合学生开展自行探究的材料。因为这些材料来自学生身边,所以使用这些材料时,学生会感到亲切自然,感到科学研究并不是那么高不可攀的。如《水的浮力》教学,我不仅为学生准备了常用的实验材料:水槽、乒乓球、气球、木块、泡沫塑料、瓷片、小石头、钩码、皮筋等,还特意准备了弹簧秤、棉线、平衡尺和直尺,让学生探究物体在水中下沉时是否也受到水的浮力。在探究过程中,有的小组使用平衡尺探究,在平衡尺的两端用棉线各挂一个钩码,先让平衡尺平衡后,再让平衡尺一端的钩码没入水槽里的水中,这时平衡尺就会向没有没入水中的钩码那边倾斜,学生发现没入水中的钩码变轻了,说明它受到了水的浮力;有的小组利用弹簧秤和钩码实验,把钩码放入水中,弹簧秤的指针向上移了一点点,说明钩码在水中也变轻了,它受到了水的浮力;有的小组用皮筋和棉线绑住小石头,小石头没入水中后皮筋的长度变短了,说明小石头在水中也变轻了,它受到了水的浮力作用。学生们利用这些材料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不仅获取了知识,而且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增强了探究活动的兴趣。

学生在有结构的探究材料帮助下,一步步地去探究,去发现,才会不断地由材料引发经历,再由经历形成科学素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院社.2001.7,第1版.

[2]郝京华/《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 湖北教育出版社.

[3]王守恒主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基础》,安徽大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4月第一版.

篇8

“有机合成”是现行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选修5第三章《烃的含氧衍生物》一章最后一节的内容,是新增加的一节内容,重点讨论有机官能团的相互转化和逆合成法在有机合成过程中的应用问题,是对有机化学学习的一个概括和升华。处理这两类问题所需的有机知识,学生在前面几节刚刚学过,分析这两类问题所需的思路、方法、技巧则在必修内容中也已经学过。因此,本节内容的学习是学生用已有的知识去分析未知的问题,这好比学生带着指南针走进陌生的世界一样,充满挑战,更充满新奇和乐趣。

二、教学方式的选择

针对“有机合成”教学内容“以旧析新”的特点,笔者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采用“活动教学”这种方式实施教学,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活动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要求,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教学情境,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程度和特点,让学生凭自己的能力参与阅读、讨论、游戏、学具操作等教学过程。这种教学方法的特点是学生参与活动,通过听觉、视觉、空间知觉、触觉等在大脑指挥下协同活动而获取知识。“活动教学”将学生的学习视为任务驱动、全身心参与的团队活动过程,教师只是作为“辅导者”的身份出现,课堂(不局限于教室内)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区域,师生活动呈现出以学生自主活动为主导的倾斜模式。

托尔斯泰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学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内部驱动力。具有强烈学习兴趣的学生根本不需要教师逼着、管着,自己就能主动学习。“活动教学”恰恰能使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激情。

三、活动教学的设计

“有机化学”教学内容和学生已有的认知能力,给活动教学的实施提供了客观条件。要使活动教学取得预期的效果,活动内容和活动过程的科学设计非常关键。教者事先要将精心编制的活动流程(又称活动方案)印发给每位学生,好让学生按照活动方案上预设的活动内容和要求进行分组合作探究。在此基础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反映再作有的放矢的评析和强调。要使整个活动教学达到“形散而神不散”的境界,亦即既放得开又收得拢,教者要将功夫用在活动方案的编制上。下面是笔者新近设计的一则“有机合成”活动方案。

【学习目标】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