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0-16 14:23:0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美术渗透德育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 美术教学 德育 美育
美术教学一直是我国现代化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美术素养、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现阶段,培养德、智、体、美的高素质人才已经深入校园,开展多种形式的美育、德育教育是各学校关注的重点。与其他学科相比,美术在学习方式、教育方式上存在不同,更符合德育、美育教学的需要。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做到“左右均衡”,两手抓德育、美育教育,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德育为先,开展全方面德育教育
1.以图画欣赏引入德育内容。
在美术教育中,图画欣赏是教学的主要内容,教师通过列举大量经典图画,使学生充分领略图画大师在创作、绘画过程中的特点、风格。在现阶段德育教育中,图画欣赏依然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以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七年级(下册)第一课的《绘画中永生》教学为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有名的画,如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在图画欣赏中,教师可以简单介绍这些作品的构思、色彩布局等,并简单向同学介绍上述作品的创作背景。在同学欣赏作品时,教师可以向同学介绍达・芬奇的生平,并结合信息化设备播放与达・芬奇相关的视频。播放视频后,学生了解到达・芬奇在生物学、工程学、美术等方面取得的成就,引起好奇。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同学:“同学们,达・芬奇的作品是不是非常优秀呢?”在得到同学的答案后,教师做进一步引导:“达・芬奇之所以能取得如此多的成就,与其日常努力是分不开的,他能充分利用每一秒时间学习、工作,那么同学们是怎么做的呢?”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同学们就会陷入沉思,分析自己目前在学习中存在的不足,有利于正确认识自身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
通过教学,学生不仅能欣赏优秀美术作品,更能认识到自身在时间利用上存在的不足,实现德育教育。
开拓学生思维是现代美术教学的重点,教师可以结合课程,引入大量积极读物,在开拓学生思想的同时渗透德育思想,最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在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八年级(上)《历史的画卷》一课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开国大典》等具有代表性的图画,再结合当前社会关注的“9.3阅兵”等,从网上获取与相关的视频,并引发学生思考:在那种艰苦的环境中,中国军民是如何战胜外来侵越者的呢?此时教师可以结合《地雷战》等红,激发学生对的思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有关爱国主义思想的学习中。学生经过学习,能在感叹国家快速发展的同时,知道当前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学习伟人艰苦奋斗、不屈不挠的精神,实现爱国精神教育与传播。
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当前社会热门的话题激发学生兴趣,并根据电影激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更深刻地了解爱国主义思想。
二、美育为辅,开展全方面美育教育
1.引入课本内容,重视美元素传播。
在美术教学中重视课堂内容与课本内容的结合,在充分理解课本内容的同时,使学生对美术元素有更深刻的了解,最终掌握美术作品中的艺术美、形体美等。对教师而言,美术教材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因此需要充分挖掘教材美,使学生通过教材接受美育教育。
在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七年级(下)《线的魅力》教学中,教师可引入著名画家凡・高的作品《向日葵》要求同学发言,分析这幅画中的向日葵哪一朵最漂亮、为什么。在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会详细观察《向日葵》这幅画,并根据自己的喜好、向日葵线条变化等判断这图画的独特艺术美。最后,教师可以总结这幅书画作品中的特点与要求,分析美在这幅画中的具体体现。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得到发挥,教师根据课本“线条”的要求,引入凡・高的《向日葵》,让同学对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有利于后期讨论与分析,加深同学对特殊美的认识。
2.以生活为媒介,探寻生活中的图画美。
图画源于生活,为更好地开展美育教学,教师需要以实际生活为原本,将具体生活引入课堂中,淡化“美”这种抽象概念对学生认知的影响,使“美”具体化、生活化,有利于进行美育教育。
以《从心底接触自然》教学为例,在这堂课上,教师需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多接触大自然,通过绘画、摄像等方法将生活中的自然美记录下来。在美术课上,教师邀请各个同学上台发言,简单介绍自己的作品,并分析这个作品中的美的元素,如高山、蓝天白云、翠柳小河等。在课堂上,教师完全将时间交给同学,让同学之间通过互相讨论加强对美的认识。在课堂即将结束的时候,教师对本堂课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先根据同学们的作品,介绍自己对生活美的认识;再根据教育大纲要求,简单介绍未来同学寻找生活美的方向,并对其中注意事项进行分析;最后明确追寻“美”时的基本方向,使同学能在正确方向上接受美育教育。
通过教育,学生学会如何在生活中寻找“美”,并对“美”这种抽象的概念有了正确认识,实现了美育教育。
学生的学习道路就像走独木桥一样,忽视左边、忽视右边都不能顺利走完独木桥,而德育、美育作为“一左一右”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得到重视与传播,对初中美术教师而言,在工作中要正确认识到时代赋予自身的使命,通过积极优化教学方法,实现德育思想、美育思想的传播,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本文简单讨论初中美术教学中德育、美育教学的相关内容,对教师而言,教学中要正确认识到学生年龄、性格特点等因素对教学成果的影响,积极创新教学方式;在未来工作中重视对微技术的应用,以多种渠道实现德育、美育思想传播,最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刘俊杰.情感教育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文体艺术),2015(05):145.
[2]王景艳,黄小华.德育在美术教学中的渗透[J].美术教育研究,2013(08):143-144.
【关键词】美术教学;德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1-0250-01
美术作为必修课程,肩负着教育教学的重任,以培养学生的美育和心智为目的,让学生主动发现美和创造美。这里的美不仅包括物态美、行为美,更包括思想美。在中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每一位美术老师应该思考的问题。
在美术课堂上实施德育,需要结合课程的教学内容来进行。美术新课程标准将美术教学内容分为四个方面,所以要想在美术课堂上渗透德育,就必须利用好课堂教学内容。
一、巧用“欣赏与评述”,自然渗透德育
在美术欣赏课上,通过分析具体作品中的人(物)与事,向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例如,将以往以教师为中心的“一言堂”“满堂灌”的欣赏教学模式改为运用多媒体教学播放名画,这些画作需要教师用心挑选。并不是所有优秀的作品都能拿给学生欣赏,而是要结合德育的内容,选择具有内涵的作品以专题的形式进行欣赏、学习。然后,让学生进行讨论,发表内心真实感受。通过老师引导,让学生明白,美术家在创作作品时,除了利用完美的外在形式揭示某一特定的主题之外,往往还有更深层的内涵和意蕴,是一种文化、精神层面的要求与体现,是美术作品的最高价值所在,也是时代、社会、民族精神的写照。
在欣赏美术作品时,除了学习其形式上的美感外,更应深层次挖掘创作者的内心情感,以树立榜样等方式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进行德育熏陶。如,《播种者》表现了农民辛勤劳作的场景,以纪念碑式的构图表现作者对劳动者的尊敬。
通过对作品的欣赏与探讨,让学生们得到传统艺术的熏陶,进一步体会作品带来的正能量。
二、巧抓“造型与表现”,用情感渗透德育
良好的思想品德需要我们去培养,通过绘画可以加深学生对生活的理解和热爱,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提高丰富的艺术修养。在“造型与表现”方面,让学生对造型元素进行运用,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从而表达思想与情感。
“造型与表现”最终以作品的形式呈现,需要拟定一个绘画主题,这个主题的创设就可以结合相关德育主题。例如,在尝试画人物肖像时,通过对人物肖像画法的学习,在了解了相关知识与技能后,需要一个绘画主题进行实践,可以让学生以“同桌的你”为题,创作一幅记忆当中最好的玩伴,用画笔纪念同学间的友谊。从笔下流露出情感,让心灵得到感染,德育在绘画实践中进行。
在学习技法表现时,让学生用笔触表现质感,同时传递情感。例如,以“辛劳的父母”为题,表现父母被岁月摧残的容颜,通过这样的教学内容的设计,让学生认真观察父母,逐渐感受父母的辛劳,从而体恤父母,明白父母的不易。
三、巧传“设计与应用”,灵活渗透德育
现代设计对于学生来说,是时髦的象征,他们对设计充满浓厚兴趣。教师可以利用中学生想法奇特的特点,激进他们的创作欲望。如果学生设计的作品可以在生活中体现出来,那他们一定会很兴奋,很有成就感,从而会时刻关注生活,创造美。
例如,在学习招贴设计时,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将相关的知识点传授完毕后,以“校园公益招贴”为主题让学生进行创作,将大家在校园内看到的不文明现象以招贴画的形式展现出来。为此,创设情境将知识活学活用,并将优秀作品陈列在校园内,一是给优秀作品提供展示的平台;二是警醒其他学生,达到宣传的目的。将教学内容生活化,并付诸行动,学生们一定会关注生活、创造美。
再如,标志设计的学习。从北京申奥成功展示标志,到福娃的约定,再到游奥运福娃乐园,教学内容锁定在与爱国主题情感相容的范围内,即使标志设计还包括商业标志等,但结合德育内容,在教授时还是要有所取舍,做到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元素,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祖国的繁荣昌盛,从而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一、 创设美术有效性课堂,把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在新的社会经济与教育形势下,美术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创设有效性的美术课堂才能真正完成新课标的美术教学任务,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等一些珍贵的能力。美术有效性课堂可具体表现在:
(一)创新教学方法的有效性
美术课在提供范画的同时,应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入其中,更好地完善作品的内容,强调学生的用心参与,真实地表现自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会提高。在教学过程中,用活动教学保持课堂教学的新颖性,也能持续地保持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让学生在“玩”中掌握绘画技法,体现了有效性学习的核心——愿意学,轻松地学,有兴趣地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因此,美术课教学要重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在知识日新月异的今天,培养和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工作。合作学习是一种学习的组织形式,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团队协作中完成共同任务,有明确的目标,互助学习。比如在拼贴画制作中,让同学们分小组完成,我看到他们积极性很高,作品也使人惊讶。合作学习不但培养了他们的专业技能,也培养了他们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三)学生作品评价的有效性
为学生提供一个空间,展示他们的作品,让学生互相欣赏、总结。听取学生心中的想法,了解学生在每一个作品中所要表达的体验,不随意下定语,如“不好”“不行”“像”或“不像”“怎么这个样?”等,要注重学生的情绪体验。教师对学生作品的肯定,使学生感到他们的想法和做法是值得尊重的、有价值的。
二、美术有效性课堂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表现
(一)美育影响智育
美育的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塑造完美的人格。美育通过运用人类长期的实践活动所创造的美的产品和揭示出美的规律,去影响个体的感官和心理,增强审美感受力和创造力,形成平衡和谐的心理结构,从而影响人的智力发展。正因如此,H·里德才说:“人的个体的意识,尤其智力、判断力是以审美教育和感受力的教育为基础。”可以肯定地说,没有美育,就不可能塑造出完美的人格,也难以使人的智力获得充分的发展。具体到一节美术课则表现为,它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创造力、记忆力,培养独立观察的能力。
(二)美育渗透德育
1.在欣赏课中渗透德育
通过对中外古今的各种优秀作品的介绍、赏析,使学生在获得审美愉悦的同时,开阔学生的文化艺术视野,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使之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促进其全面发展。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美是道德的纯洁、精神丰富和体魄健全的有力源泉。”因此,通过欣赏课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2.在绘画课中渗透德育
绘画包括国画,彩画,素描等不同内容。内容不同,渗透方式也不一样。例如,中国画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我国的传统文化,它熔诗、书、画于一炉,具有独特的畅神功效。彩画和素描则讲究丰富的色彩情感和理性严谨的结构,可以培养孩子们丰富的想象力,形成严谨负责的做事态度。
3.在工艺课中渗透德育
工艺美术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建设中是不可缺少的。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懂得了劳动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我们周围的一切都是劳动人民用双手辛勤创造的,我们应该爱劳动,爱人民,爱艺术,刻苦学习,动手创造美好未来。
4.在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
关键词:中专 美术 德育教育
一、把爱心宽容当作系紧师生间强烈情感的纽带
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在他的《教育者的灵魂和教师培养的问题》一书中曾指出:“教育者的本性首先是对塑造具有个性的人的纯真的爱,其次是成功地实践这种爱的能力。”作为塑造人类的灵魂的“工程师”,教师首先要有一颗充满爱的灵魂,爱教育事业,爱教师工作,爱生如子,这是教师最基本的作为准则;同时还要具备奉献爱心的素质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人生价值,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光荣的称号。如果爱是一条小河,那么宽容就是架在河上的一座桥,教师应以博大的胸怀为桥墩,以良好的教养为桥面,以广博的知识做路灯,以扎实的才智做护栏。这样,学生才能站在坚固的师德桥面上,严肃认真地对待生活、正视人生,对学生产生积极而强烈的情感要求,系紧师生心灵间真挚的情感纽带。
二、在教学活动中捕捉实施德育的契机
美术教学中艺术形象的直观性、具体性,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胜过空洞的理论说教,艺术形象的审美性与情感性,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接受画面上展现的思想情感教育。所以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有其独特的优势。美术教学中美的内容和形式对学生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它与教学原理相结合,就会使这种吸引力变成巨大的教育力量,这对中专生的审美艺术素养和品质的素养有着不可估量的功效。
如在上“POP字体设计”一课时,我给学生讲解了很多书体的特点让学生先总结黑体字的笔画结构特点:横平竖直,方方正正。然后告诉学生做人也要站得正,行得直,堂堂正正,稳稳当当,踏踏实实,不干坏事儿;在“POP海报设计”一课中,教师可通过设计旅游海报,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同时在动手制作过程中,使学生懂得: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我们周围的一切都是劳动人民用双手辛勤创造的,为了更加幸福、灿烂的明天,我们应该爱劳动、爱人民、爱艺术,刻苦学习,运用我们学到的知识,动手创造美好未来。
在设计课中,教师要巧传基本技能,在传授基本技能的教学过程中灵活渗透德育,培养学生沉着冷静、大胆创新的品质。在上“包装设计”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充分地了解设计、包装的重要作用,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某山区出产丰富的土特产,那里的野生蘑菇质量很好。以前是用麻袋来装的,卖得很便宜,由于外观不美,还卖不出去,那里的农民很穷。后来,有一个农民的儿子考上了工艺美术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他把野生蘑菇改成250克一袋的小包装,还专门设计了漂亮的图案和商标。由于商品的外观很美,蘑菇的销路很好,而且比原来的价格提高了不少,山区的农民开始富起来了,大家都感谢这位大学生。”学生受到了启发,然后出示几件商品的包装和有关的图片资料。我又适时地放上音乐。欣赏完后,我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为什么同样的蘑菇,有了美观的包装后,不但价钱卖得贵,而且人们反而要争着买?有的同学说:“漂亮的包装人人喜欢,看到这么好的商品当然要买喽。”还有的同学说:“要感谢这位大学生,知识就是能创造财富。我们现在要抓紧时间学习,学好知识和本领,将来也要为家乡出力。”这样就在不知不觉中激起学生的情感,较好地完成了德育的渗透。
欣赏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欣赏可以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在美术综合实训课中渗透德育
美术综合实训课中是美术课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可以在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使美术课的教学具有育人功能。教师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内容,以科学的方法多角度地渗透德育。
例如,在上“标志设计”课时,我让学生为学校设计校徽,为班级设计班标,为自己的小组设计组标。这有助于改正现代学生眼高手低、只会动嘴不会动手的毛病,培养学生踏实勤劳的品质。在这个劳动过程中,学生切实体验到动手动脑所带来的成功的喜悦。又如,我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将自己亲手绘制的一幅画或新年贺卡送给可敬可爱的人,还让他们画家乡的小桥流水。这样既深化了主题活动,又使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美术特长,寓教育于活动中,愉快和谐地渗透德育。
关键词:中专 美术 德育教育
一、把爱心宽容当作系紧师生间强烈情感的纽带
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在他的《教育者的灵魂和教师培养的问题》一书中曾指出:“教育者的本性首先是对塑造具有个性的人的纯真的爱,其次是成功地实践这种爱的能力。”作为塑造人类的灵魂的“工程师”,教师首先要有一颗充满爱的灵魂,爱教育事业,爱教师工作,爱生如子,这是教师最基本的作为准则;同时还要具备奉献爱心的素质和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人生价值,才能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这一光荣的称号。如果爱是一条小河,那么宽容就是架在河上的一座桥,教师应以博大的胸怀为桥墩,以良好的教养为桥面,以广博的知识做路灯,以扎实的才智做护栏。这样,学生才能站在坚固的师德桥面上,严肃认真地对待生活、正视人生,对学生产生积极而强烈的情感要求,系紧师生心灵间真挚的情感纽带。
二、在教学活动中捕捉实施德育的契机
美术教学中艺术形象的直观性、具体性,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胜过空洞的理论说教,艺术形象的审美性与情感性,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接受画面上展现的思想情感教育。所以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有其独特的优势。美术教学中美的内容和形式对学生具有巨大的吸引力,它与教学原理相结合,就会使这种吸引力变成巨大的教育力量,这对中专生的审美艺术素养和品质的素养有着不可估量的功效。
如在上“POP字体设计”一课时,我给学生讲解了很多书体的特点让学生先总结黑体字的笔画结构特点:横平竖直,方方正正。然后告诉学生做人也要站得正,行得直,堂堂正正,稳稳当当,踏踏实实,不干坏事儿;在“POP海报设计”一课中,教师可通过设计旅游海报,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教育,同时在动手制作过程中,使学生懂得: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我们周围的一切都是劳动人民用双手辛勤创造的,为了更加幸福、灿烂的明天,我们应该爱劳动、爱人民、爱艺术,刻苦学习,运用我们学到的知识,动手创造美好未来。
在设计课中,教师要巧传基本技能,在传授基本技能的教学过程中灵活渗透德育,培养学生沉着冷静、大胆创新的品质。在上“包装设计”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充分地了解设计、包装的重要作用,我先给学生讲了一个故事:“某山区出产丰富的土特产,那里的野生蘑菇质量很好。以前是用麻袋来装的,卖得很便宜,由于外观不美,还卖不出去,那里的农民很穷。后来,有一个农民的儿子考上了工艺美术学校,毕业后回到家乡,他把野生蘑菇改成250克一袋的小包装,还专门设计了漂亮的图案和商标。由于商品的外观很美,蘑菇的销路很好,而且比原来的价格提高了不少,山区的农民开始富起来了,大家都感谢这位大学生。”学生受到了启发,然后出示几件商品的包装和有关的图片资料。我又适时地放上音乐。欣赏完后,我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为什么同样的蘑菇,有了美观的包装后,不但价钱卖得贵,而且人们反而要争着买?有的同学说:“漂亮的包装人人喜欢,看到这么好的商品当然要买喽。”还有的同学说:“要感谢这位大学生,知识就是能创造财富。我们现在要抓紧时间学习,学好知识和本领,将来也要为家乡出力。”这样就在不知不觉中激起学生的情感,较好地完成了德育的渗透。
欣赏也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欣赏可以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爱国主义热情和民族自尊心、自信心,促进学生各方面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三、在美术综合实训课中渗透德育
美术综合实训课中是美术课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可以在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使美术课的教学具有育人功能。教师结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内容,以科学的方法多角度地渗透德育。
例如,在上“标志设计”课时,我让学生为学校设计校徽,为班级设计班标,为自己的小组设计组标。这有助于改正现代学生眼高手低、只会动嘴不会动手的毛病,培养学生踏实勤劳的品质。在这个劳动过程中,学生切实体验到动手动脑所带来的成功的喜悦。又如,我让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将自己亲手绘制的一幅画或新年贺卡送给可敬可爱的人,还让他们画家乡的小桥流水。这样既深化了主题活动,又使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美术特长,寓教育于活动中,愉快和谐地渗透德育。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对多数学生来说,环保概念可以说既熟悉而又陌生,他们社会阅历少,知识水平的有限,纯理论或口号听得多,但他们不一定能理解和接受,而通过自身的实际体验,以动手制作的形式,参与到认识材质并利用材质的过程中,即在“玩”中学到了环保知识。
【关键词】德育教育 素质教育 小学 美术课
【中图分类号】G62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962(2013)06(b)-0223-01
1、开展小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自从进入二十一世纪后,小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就出现了很多新挑战及问题。在这种形势下,传统的教育方式没有了实效性,如果只凭一门思想品德课是无法收获到更好的德育教育的效果。小学美术课有着其自身的特点,因为它的色彩、线条反而容易觉得真实且被理解,与原来的思想品德枯燥的理论课完全不同,较为容易被小学生接受。
小学美术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是按照实际的教材内容,根据实际情况在进行美术知识、能力培养的同时将学科的知识与思想互相渗透,在课堂进行德育的融汇,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的同时学习思想,以此来达到所预定的教学目标。
2、德育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的渗透
2.1 欣赏名作
名作的欣赏是可以快速提高学生道德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多收集一些名著的图片或是课外活动带学生去美术馆去进行专题的欣赏。在欣赏的时候要求学生总结这些作用的特点,对艺术品欣赏的同时获得艺术素质的提升。同时很多的艺术作品都是以自然风景为背景。在大自然里,到外可以看到生机,风景优美、万物生辉,这可以让学生从小就在自己的思想中激发对于自然热爱的道德修养,让学生知道保护自然的必要性、重要性。
2.2 多媒体欣赏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网络的运用也是课堂上课的重要手段之一。利用多媒体播放视频
是培养学生德育教育最直接明了的方法。因为视频可以以丰富的色彩、完美的音效、动感的影像让小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比如《和平鸽》一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一段和平鸽在广场飞翔、悠闲进食的视频,这样就可以在一个和谐轻松的气氛中带给学生一种博大的情怀。让学生明白并热爱和平,知道世界是自己的家,明白为了自己的家的宁静、和平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3、德育教育在美术工艺课中的渗透
在小学美术的工艺课中,种类是非常多的,有抵纸、剪纸、布艺、泥塑等等,大约占到美术课内容的百分之四十左右。在制作工艺的时候,不单单要教会学生制作的方法和原理,同时还要对学生进行爱劳动、爱集体、爱艺术的情操的培养。例如在学习剪贴风景画的一课中,通过运用彩色的纸剪贴风景画,可以借此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热爱河山的教育。与此同时,在动手制作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劳动创造了物质以及精神的财富,我们周围所拥有的一切都是劳动人民用双手,用自己的劳动换来的。教育学生为了之后的幸福生活,我们要爱劳动、爱艺术、努力学习,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用自己的双手去打造美好的明天。
4、德育在绘画课中的渗透
绘画课是小学美术最重要的课之一,教师可以选择一些有意义的素材让学生进行作画。在作画的同时有机的结合德育的教育。比如在小学美术课有《民间塑像》一文,其中有着很多不一样的塑像,可以先让学生了解塑像绘画的过程和配色的原则,而且让学生知识自己所要画的人物的背景及资料有所了解。大家都知道塑像都是一些在我们国。家历史上做出过一定贡献的人,这样不单可以提高同学的绘画技术还可以让学生学习到历史知识,知道他们为祖国所做的一切。而对于年级段较低的同学,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我们国家的国旗,让学生学会画五星红旗。让学生了解五星红旗,知识它的色彩构成,图画构成以及所代表的意义,并告知学生五星红旗的历史,知道它为什么可以成我们国家的国旗,这样可以让学生增加他们的民族自豪感,让学生学会什么是爱国主义精神。
5、德育教育的其他方法
5.1 增加传统地方的美术内容,培养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
以教学大纲为基础,小学美术的教学内容可以是多元化的。可以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以此来增加传统地方艺术的内容。例如东北的赫哲族的鱼皮文化、山东潍坊的风筝、广西的铜鼓等等,都是非常好的教学材料。在传承传统艺术的同时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5.2 走进生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小学的美术课不单单可以在课堂中进行,还可以在外面开展。可以带领学生去野外进行写作。因为不管是哪一种的教学方式都比不上自己身在其景的感受。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中与大自然最为接近,让学生在写生的过程中感受自然的美丽,用自己的心和笔去作画,去感受。这样的教学方式可以让环保的意识自然而然的融入到学生的心中,再加上在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告诉学生不可以随便乱扔垃圾,让学生明白美丽的环境来源于人类的保护,需要从一点点的小事做起,让学生学会为自己的行为所负责,培养他们的责任感。
一、寓德育于技法学习之中,探究新知
让学生认识和掌握一些美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要素及与之相应的原理,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受到思想、情感教育是美术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这一任务常常在探究新知环节中完成。让知识学习与育人之间产生密切联系,以育人引导技法、以技法表现育人不失为一种很好的思路与方法。如《娃娃的家》一课的教学,在引入新课后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环节: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幅妈妈花了一个星期的时间为小明布置的书房图片,课件出示一幅画面布局整洁清晰、色彩鲜亮的小明书房的绘画图片,并让学生谈谈坐在这样的房间里学习的感受;尔后教师道:老师也带来了小明以前书房的图片。课件出示一幅画面凌乱模糊、色彩灰暗的书房绘画图片,再次让学生谈谈在这样的房间里学习的感受。然后设问:从绘画这个角度来看,哪一个书房更能体现妈妈的辛苦呢?你是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为什么?通过启发,让学生明白:不同的画面和颜色给我们的感受是不同的。第一幅图片描绘的书房,不仅让我们感受到舒适与温馨,更让我们体会到为营造这个舒适而温馨的书房妈妈付出了不少汗水,体现了妈妈对我们的爱。
二、寓德育于作品创作之中,运用新知
巩固所学知识与技能是提高学生美术素质的重要途径,在美术课堂中常常用“运用新知”这一环节来完成。在本环节的教学中,采用德育与创作相结合。就是指学生在运用所学的美术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美术创作时,首先要指导学生对作品进行立意,然后再思考怎样运用所学的技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让技法学习为表达思想服务,让思想感情促进技法运用与提高。
三、寓德育于作品分享之中,交流评价
交流评价是美术课堂教学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其目的是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肯定与校正。它不仅是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学习,不断提高美术素养的过程,同时也是引导学生进行心与心的交融、情与情的碰撞,形成正确价值理念的过程。在交流评价环节中,教师要充分利用自评、互评、师评等形式,不仅对作品的创作构思、构图及制作中的独特之处进行交流与评价,让全班同学明白作品好在哪里,学到创作的方法,而且要对作品的立意、情感、思想及含义进行交流与评价,让全班学生感受到浓浓的情、深深的意和高尚的德,进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同时让学生在教师的赞誉、同学的夸奖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学生的美术学习兴趣。
四、寓德育于提炼概括之中,总结提高
一节高效的小学美术课不仅要有良好的开头,还要有完美的结尾,以达到“课虽终,意犹存”的境界。同样是《娃娃的家》一课,在对知识、技能方面进行概括总结后,可对学生进行如下设问:无论是同学们的绘画还是手工作品,你们完成得太好了!老师都被吸引了。可是老师不知道在这节课的学习中,你们在做人方面有没有收获?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欣赏水平有限,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工具的欠缺,美术老师往往会感觉不知道如何开讲,很难将课堂教学中的内容做到认真描述,而美术课堂的所特有的色彩美感也不能与学生充分分享,对于学生的课堂教学大打折扣。而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小学美术教学,教师可以将事先挑选的图像、声音、视频和背景知识整理成为课件,在课堂教学的同时,多媒体课件所传达的教学内容可以同时调动学生的眼睛和耳朵,刺激其视觉和听觉,充分渲染美术课堂的课堂教学氛围,打造亦真亦幻的课堂教学氛围。比如,在进行模型结构分析和色彩搭配教学过程中,就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优势,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动态演示模型内部结构和外观设计,而且可以通过模型的旋转来充分体会到建筑之美,感受到建筑物的3D立体之美,整个课程教学可以立体生动,比教师简单的宣导要有效的多。而在色彩搭配教学方面,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将三原色的之间色彩原理直观呈现在学生面前,而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的动手操作,就可以通过三原色的搭配模拟出自然界任何一种颜色,这种教学模式就可以让学生直观了解到色彩的原理,充分感受到自然界的色彩之美。
二、运用多媒体教学,拓展美术课堂的创新视野
小学阶段作为学生脱离家庭环境,步入社会的第一个阶段,他们的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具有很大的可塑性,而通过课堂知识的宣导,学生可以继承过去创新思维的结晶,也可以为将来的创新思维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努力拓展学生的创新视野也是广大美术老师的教学重点之一。在传统的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学生往往因为没有必要的辅助学习资料和自身的年龄限制,对于创作感觉无从下手。通过多媒体技术,可以极大地拓展学生的创作思路,提高学生的信息吸收能力,挖掘学生的创新潜能。比如,在进行相关的设计课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将课堂搬入到多媒体教室,教师通过多媒体电脑给学生们播放相关的光盘资源或者相关的音频资料,引导学生通过不同的途径和不同的手段来表现设计元素,这样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运用多媒体教学,加强美术课堂的德育渗透
在我国九年义务教育过程中,进行适当的德育教育是教学目的之一,也是教学的手段。美术教育作为小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德育培养方面也肩负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传统的美术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大多停留在教师的课堂宣导和课下温习巩固上,德育渗透或者流于续表,或者成效甚微。多媒体技术作为最强的信息技术,它可以充分结合小学课堂的审美教育,充分挖掘和展示教学课本中的德育内涵,从而能够达到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培养小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比如,在美术欣赏课中,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我们国画大师的山水画精品,带领学生们感受我们国画所特有的氛围,也感受到我们国家独有的文化魅力和国家的大好河山,通过多媒体课件,就可以将爱国心和民族情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了美术课堂教学中来,使得学生,们油然而生一种民族自豪感。而在《我爱劳动》、《美丽家乡》等主题创作过程中,也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播放相关的创作素材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对于劳动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憧憬,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操。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