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05 14:27:2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山村幼儿园计划,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通过中央支持、增加地方财政投入,多渠道筹措建设经费,贵州省累计投入资金近80亿元,新建、改扩建乡镇(街道办事处)和城市社区公办幼儿园1650所、村级(山村)幼儿园3290所。学前教育资源显著扩增,实现全省乡镇公办幼儿园全覆盖,农村适龄幼儿可就近享受到公益普惠性学前教育。
据统计,2015年全省在园幼儿达130.5万人,比2010年增加53.6万人,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80%,较2010年提高了25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水平5个百分点。
今年,省政府将“建设300个农村幼儿园”列入2016年十件民生实事来抓。
努力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对于安顺市普定县龙场乡龙场村的留守幼儿黄丰林来说,她每天最开心的事就是上幼儿园,跟着老师、小伙伴们做游戏。自从上了幼儿园,4岁的黄丰林变得开朗、懂礼貌,再也不是见了人就往奶奶身后躲的小丫头了。
在普定县,每天有17174名孩子像黄丰林一样高高兴兴地进入幼儿园,接受学前教育。
“农村是学前教育发展的重点和难点,幼儿园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农村学前教育发展的关键。”普定县教育和科技局基础建设办公室主任杨守弘说。近年来,普定县先后改扩建公办幼儿园41所,新建公办幼儿园6所,投入443万元,及时回收了9所乡镇中心幼儿园,选派学前业务骨干教师担任中心园园长;投入133万元增加设施设备、整改隐患;投入1600余万元,利用闲置校舍改建了35所山村幼儿园,为学前教育发展整体推进夯实了基础。
为让山村适龄幼儿就近入园,解决“入园难”问题,全省各地创新思路,因地制宜,积极探索适合本区域学前教育发展的新路子。幼儿园在贵州万村千乡遍地开花。
截至2015年底,全省实现了每个乡镇都有1所公办幼儿园,部分人口在3万人以上的乡镇已新建第二所乡(镇)公办幼儿园或在原有公办幼儿园基础上扩大幼儿园规模。大村独立办园,小村联合办园,不能集中办园的边远山区通过建立巡回支教点、山村幼儿园等方式解决幼儿受教育问题。
在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的同时,全省积极扶持民办幼儿园提供普惠服务。如贵阳市政府从2014年起,财政对经认定并年检合格的普惠民办幼儿园按每班每年1万元的标准给予办园运转经费补助,市、区(市、县)按1:1比例承担。
今年以来,全省已下拨中央和省级资金88230万元,支持各地新建、改扩建幼儿园1000余所,建设园舍面积100余万平方米,目前已完工600余所、完工园舍面积40万余平方米,在建400余所、在建园舍面积60余万平方米,预计项目全部建成后可增加约10万个幼儿学位。
夯实学前教育师资力量
“贵州的希望在教育,教育的希望在教师。”
受“历史欠账”、控制编制等因素影响,到2014年底,全省仍缺3万名公办幼儿园专任教师。
在夯实学前教育师资力量方面,全省各市州创新教师招聘机制,探索农村教师补充新路初见成效。
如铜仁市政府采取招聘志愿者方式,按照1:20的比例为村级幼儿园配备专任教师,工资由政府支付。2014年以来,铜仁市共招募大学生志愿者1416名,每月补贴志愿者基本生活费、交通费等2000元,全部列入县级财政预算,并明确考核合格的志愿者在公办幼儿教师招考中实行加3分的优惠政策,同时享受西部志愿者待遇。
今年30岁的张露在2014年通过招募考试成为铜仁市松桃自治县世昌乡岩脚村山村幼儿园的一名志愿者。2015年,她享受了招聘考试加3分的政策,正式成为一名山村幼儿教师,继续在当地幼教点服务。
“当地的幼儿基本上都是留守儿童,刚入园时,很多孩子胆怯,不愿与人交流,现在学会了独立洗漱、与同学分享玩具,变得开朗、大方了。”张露说,通过教育,看到孩子们一天天进步,自己很有成就感。
黔东南州凯里市政府为突破编制障碍带来的教师短缺问题,于2014年制定了非在编与在编教师待遇“四同”政策:招考程序相同、招考标准相同、基础工资和绩效工资相同、职称评定条件和程序相同,并将教师工资全部纳入财政预算。
“教师补充机制的创新,极大地缓解了农村幼儿教师招聘难问题。”黔东南州教育局学前教育科工作人员郑燕说。
在黔东南州,目前各类幼儿园共有教职工8566人,其中,专任教师5539人,专任教师数量比2010年增加4266人,幼儿专任教师严重不足的问题得到缓解。
近年来,贵州省加大幼儿教师的培养力度,共扶持44所中职学校和指导13所普通本科高校开办学前教育专业,帮助贵阳幼儿师范学校、思南师范学校、贵定师范学校及织金师范学校等4所中职学校升格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十二五”期间,全省通过国家、省、市、县四级培训,共培训幼儿教师及园长50000人,提升了全省幼儿园教师的专业素质水平。
“全省在实施学前教育‘十二五’规划之初,制定了幼儿园教职工编制标准,每年新增5000名公办幼儿园专任教师。”贵州省教育厅学前教育处工作人员介绍,今后,贵州还将提高幼儿园教师特别是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工资待遇及保障水平,积极推动乡镇幼儿园教师公租房建设,进一步稳定农村幼儿教师队伍。
今年,贵州将幼儿园教师招聘纳入县级“特岗计划”招聘工作,要求国家级和县级的招聘比例不小于8:2,幼儿特岗教师的招聘不仅壮大了全省幼儿教师队伍,还为农村幼儿园补充了优质师资。
提升学前教育教学质量
解决了孩子“入园难”问题,还要让孩子“入好园”。
在安顺市普定县马官镇中心幼儿园,园长姚明利除了统筹负责本园的日常发展、教学,每个月还会到临近的幼儿园学习交流。
“为促进县域内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贵州提出了集团化办园的学前教育管理模式,马官镇中心幼儿园发展较好,其他幼儿园也会学习我们的经验。”姚明利说。
为了应对学前教育快速发展带来的幼儿园办园质量问题,从2014年开始,贵州结合省情,在试点的基础上,以县为主体组建学前教育发展共同体,以优质幼儿园为龙头,带领县域内弱园、新园、民园共同发展。两年来,学前教育发展共同体覆盖了全省所有城市、农村公办、民办幼儿园,初步建立了以共同体建设整体推进县域内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新机制。
例如,“贵阳市中心实验幼儿园教育集团”采取一个城市牵头园引领三个郊县牵头园分别帮扶9个农村园共十三所幼儿园的帮扶模式。两年来,9个农村幼儿园从环境到教育理念、教育实践实现飞速发展,集团园获得国家级、省级、市级奖项与表彰90多项。
在提升幼儿园办园水平方面,普定县通过学前教育业务人员培训会为教育工作者及时充电。近年来共开展县、乡两级园长、幼儿骨干教师培训50余次,组织开展3次大型园际观摩活动,参培人员达4600余人次,开展园本培训820余次,参培教师8500余人次。
为了更好地推动山村幼儿园健康可持续发展,2016年,铜仁市出台《铜仁市山村幼儿园提质升级三年行动计划(2016-2018)年》,由市教育局联合地方高校、幼儿园共同实施“125学前教育发展协同创新计划”,用三年时间将已经建成的山村幼儿园全部提质升级,建设成为标准化山村幼儿园。目前各区县已经完成今年提质升级500所幼儿园任务。
此外,贵州还不断完善学前教育经费保障制度,促进全省幼儿园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入园难 破解策略 边远山区 台州市。
学前教育是人生发展的奠基性教育。新世纪以来,由于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我国学前教育取得长足发展。然而,由于历史和现实诸方面原因,农村学前教育一直处于弱势地位,特别是边远山区的发展更是严重滞后。台州市地处浙江省沿海中部,其西北部绵亘天台山脉、括苍山脉、大雷山脉以及北雁荡山余脉,有 16 个乡镇属于边远山区,包括黄岩区的富山乡、上郑乡、平田乡、屿头乡、上垟乡,仙居县的安岭乡、溪港乡、湫山乡、淡竹乡、上张乡、广度乡,天台县的雷峰乡、南屏乡、龙溪乡、三州乡、泳溪乡等。这些地区常住户数约 5万,人口 15 余万人,3 ~5 岁适龄儿童有 6000 余名。这些乡镇处于山地、丘陵地带,远离中心地区,交通不便,人口分散,经济落后,教育基础薄弱,幼儿“入园难”问题十分突出。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经济状况、人口因素,大部分乡镇一直以来就没有一所村级幼儿园。据调查,前几年由于社会力量办学政策的驱动,少数乡镇的部分村建起了小型村级幼儿园。很快,部分村依托村小办起的幼儿班,随着校网的调整,连同村小一起被撤销。有些村,由村集体举办幼儿园,由于近些年部分村民举家进城务工,幼儿人数下滑,经济效益渐差,加上管理、师资等问题,生存岌岌可危。在一些村,由当地村民个体投资建立家庭作坊式的幼儿园( 包括未经审批的) ,但部分幼儿园资金紧、教师缺、场地窄、设施差,办园水平极低,个别还存在安全隐患,被列入撤销名单,不少学龄前儿童面临辍学。
据 2012 年初调查,个别偏远高山乡镇还没有中心幼儿园,如仙居县的安岭乡、广度乡等。几年前,在大部分乡镇政府所在地,教育行政部门委托乡镇中心小学利用富余的教室、师资等挂牌办起了幼儿园或学前班,即所谓的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这类中心幼儿园除了部分园舍独立( 多数由校网调整后闲置下来的校舍改建扩建而成) ,其法人、财务、人事、管理均不独立,仍旧依附于乡镇中心小学,条件不足,规模有限。有些乡镇中心小学校长怕麻烦,索性把幼儿园承包给个人。有些乡镇中心小学缺场地又缺师资,干脆给当地规模较大的民办幼儿园挂块乡镇中心幼儿园牌子。民办幼儿园因为性质局限,以营利为目的,收费较高,村民承受不起。因此,目前的乡镇中心幼儿园服务范围有限,仅能解决乡镇政府所在地及周边山村部分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由于边远山区人口分散、家园距离过远、交通不便或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仍有 2000 多名山村学龄前幼儿( 包括留守儿童)不能入园。少数家长每天为孩子来回接送,但翻山越岭,山路崎岖,交通安全隐患很多,而且增加了不少费用,耗费了不少时间、精力。为此,一些家庭最终放弃了孩子上学的机会。
所以,仅靠中心幼儿园,或少数乡镇政府所在地家庭作坊式的民办幼儿班,是解决不了本乡镇所有幼儿入园问题的。
( 一) 尽快扩大学前教育资源。
1. 建立、健全村级幼儿园。
乡镇政府与县教育行政部门要以持续发展为原则,科学预测,因地制宜,合理布局,规划到点: 村大人多的可以按一村一园设置; 考虑到众多山村偏远分散、人口稀少、生源不充裕,可以把一个乡划分成若干个学区,根据方便幼儿、保证安全的要求,将相邻几个村归为一个学区,合理选址,建立一所村幼儿园。要广泛宣传、发动和引导,尽可能由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设立教学点或分园,或者由村集体筹建( 一村独建,或数村联建) ,也可以村民股份合作方式筹办,还可以向外引资、企业冠名举办,或者由优质民办幼儿园连锁办园等。在特别偏远、贫困的山区要因地制宜,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如由优质公办幼儿园设立送教点、活动站,或举办流动园、季节班等,提供学前教育服务。只有办园多体制、多形式、多主体,边远山区学前教育资源才会快速增加。在组建村级幼儿园的具体实施过程中,教育部门应给予指导帮助。要公开招聘园长和教师,根据准办标准规范办园,理顺管理,核定收费,有序招生。要制订实施方案,解决园舍问题。有关部门要积极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措施,包括在用地、信贷、税费等方面给予倾斜。过渡时期,可以将教育布局调整后闲置下来的村小校舍改建成幼儿园,减免租金。①。
已经建有村幼儿园的,由于园舍小、资金缺、设施差、师资紧、水平低,再加上生源不足,难以为继。为保护其办园积极性,更为了避免孩子失学,出现新的“入园难”问题,乡镇政府和县教育行政部门应形成合力,因势利导,调整布局,走集约化规模发展道路。即把相邻数村的幼儿园合并重组,整合为一,根据就近入学的原则选好园址。可采用股份合作制,在教育业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优化资源,改善条件,理顺关系,有序管理,合格办园,逐步升等。
学前教育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应提高其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让山区孩子享受公益性学前教育。对于村级集体办或民办幼儿园,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除了必要的鼓励、引导、保护、支持以外,还应当拓宽思路,激活机制,以多种途径来实现公益化。政府要出台优惠政策,实行财政补助,努力建立起教育成本的合理分担机制。政府每年要设立专项资金,不断增加投入。对收费较低、学生数不足规定班额的,政府加以补助; 对办学质量高、社会效益好的,政府予以奖励。
同时,还可采取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扩大学前教育普惠性资源。根据实际需要,解决部分孩子寄宿问题,政府在经费等方面给予支持。为不落下一个孩子,政府还应制定政策,将经济特困家庭孩子、孤儿、残疾儿童纳入教育救助范围,让他们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在部分老少边穷山区,实施学前教育建设项目,建立一批希望幼儿园。②。
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举办的分园或教学点等公益性幼儿园,及受政府资助承担部分公益性教育任务的村集体办和民办幼儿园,其收费标准应根据边远山区经济发展水平、办园成本和村民承受能力合理制定收费标准,并经当地物价管理部门审批。实行收费公示制度,加强社会监督,杜绝各种形式的乱收费。
教师队伍的建设与稳定至关重要,政府应出台政策,采取措施。要制定非公办幼儿教师管理办法; 实行幼儿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做到持证上岗,严把录用关; 完善幼儿教师专业技术职称评聘机制,明确职称与工资挂钩; 鉴于非公办教师流动性大,为稳定教师队伍,可以采用人事的方式; 督促幼儿园依法与教师签订劳动协议,保证教师的工资、福利、保险等待遇与权益; 可以实施山区幼儿教师津贴等倾斜政策;建立非公办幼儿教师继续教育与培训制度,尤其要重视组织园长、骨干教师培训。同时,建立年度考核和评优制度,对表现突出的园长和教师给以表彰与奖励。③。
2. 每个乡镇至少要建立一所独立、规范、上等级的公办中心幼儿园。
乡镇中心幼儿园独立建制,能够从根本上改变其依附性质,使其在人、财、物等基本条件方面走出受制约的困境,增强其办园自主权和办学活力。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建设应该由县级政府牵头,乡镇政府负责实施,建设经费以乡镇财政为主,县级财政大力支持,省市财政积极引导。要依据本县市区制定的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所确定的发展目标和分解的年度任务,落实项目经费和人事指标,并建立督促检查、考核奖惩和问责机制,依法保障计划的分步实施,取得实效。
要逐步建立起以公共财政为支撑的投入保障机制,保证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的运行、完善与发展。要制定公办幼儿园收费管理办法,规范收费项目,核定收费标准,加强收费监管。中心幼儿园根据标准收费,接受社会监督。逐步推行实施按等收费制度,激励乡镇公办中心幼儿园升等晋级。④。
县教育行政部门应委派有管理能力的示范幼儿园骨干教师担任乡镇中心幼儿园园长,或聘任乡镇中心小学有管理经验的领导经过培训担任园长。核定编制,逐步建立一支以公办为主体的教师队伍: 组织小学中有转岗潜力的富余的公办教师参加幼师专业培训,充实到中心幼儿园; 以支教或交流等方式选派公办幼儿园教师定期到乡镇中心幼儿园任教;每年拨出一定的事业编制名额公开定向招考学前教育专业大专及其以上毕业生; 面向社会定向招聘相关专业大专及其以上毕业生,并要求其限期取得幼儿教师资格,经过考评,择优进编。根据现有的资源及办园标准,制定并实施园舍新建或改扩建方案,以及教学、活动、生活等配套设施建设方案和现代教育技术设备、教玩具、图书等添置计划,落实卫生、消防、安全措施,努力改善教育环境和办学条件。在教育业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要求及等级标准,更新理念,规范办学,优化管理,丰富内涵,提升质量,努力将乡镇中心幼儿园建成所在乡镇学前教育资源与培训中心,发挥其对村级幼儿园的示范、管理、指导作用,带动所在乡镇学前教育整体发展。
( 二) 完善必要的保障条件。
应重视学前教育立法工作,通过立法把发展学前教育纳入法制轨道。边远山区在破解“入园难”过程中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和问题,必须有法律法规加以保障,才能得以解决。要建立、健全各级人大、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检查边远山区学前教育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情况的工作机制,及时查处各种违法违规办学行为,有效促进依法办园、有序管理、合理收费,健康发展。
强化政府责任,逐步构建起以县为主、县乡共管、省市统筹的学前教育管理体制,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办园体制。对于边远山区,政府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这是因为无论是从国家的稳定,还是从人力资源开发来讲,缩小地区差距都应当是政府的责任。所以,各级政府必须真正重视边远山区的学前教育,将之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工作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和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预算,加强领导,落实责任,科学谋划,政策支持,经费倾斜,重点扶持,逐步形成制度化,并进行目标考核,实行问责制。⑤。
根据“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县级政府作为学前教育管理的主体,负责制定本县域学前教育发展目标和实施计划。目前,一方面应把建立独立的、上等级的公办乡镇中心幼儿园作为近期的目标、重点推进的项目,列入新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和建设工程计划,积极筹划,财政支持,落实任务,指导实施; 另一方面要研究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引导优质公办幼儿园到边远山区举办分园、教学点,或扶持、指导社会力量,尤其是村集体举办村级幼儿园。特别是与当前新农村建设规划同步建设的公益性、规范化幼儿园,要保障其合理地位和权益,实行财政补助、师资支持、业务指导,促进其健康持续发展。只有这样,才能逐步完善县、乡、村三级学前教育网络,实现提供“广覆盖、保基本”的学前教育公共服务。在建立和完善乡、村两级幼儿园的具体实施过程中,乡镇政府及村委会应当承担责任,发挥主体作用。县教育部门作为职能部门,应积极协调,密切合作,大力推进。县计划、财政、国土、建设、人事、卫生、劳动保障等有关部门,要各负其责,畅通渠道,积极配合,大力支持。
学前教育发展的难点在农村,尤其是边远山区。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及新农村建设的进一步推进,边远山区的广大村民对子女接受学前教育的需求日渐强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未来 10 年学前教育普及目标的提出,以及包括台州市及其所辖县市区在内的各地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的制定,为边远山区普及三年学前教育描绘了美好蓝图。只有科学预测,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政策扶持,加大投入,积极推进,才能真正破解台州市边远山区幼儿“入园难”问题,推动学前教育城乡均衡发展,以满足边远山区群众对学前教育的需求,维护弱势儿童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
注释:
①王迎兰: 《当前“入园难”问题的突出表现及其解决》,《学前教育研究》,2010 年第 11 期。
②王海英: 《公益性、普惠性、科学性———新形势背景下的幼儿园新文化建设》,《幼儿教育·教育科学版》,2011 年第 8 期。
【关键词】西部地区 农村学前教育 困境 对策
发展农村学前教育,尤其是中西部贫困地区的学前教育是新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确定的工作重点之一。“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将用500亿元资金,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发展农村学前教育,这表明国家对贫困地区学前教育的重视和大力支持。笔者走访调研了贵州部分农村幼儿园,发现西部地区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在迎来机遇的同时,仍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西部地区农村学前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
师资困境:师资短缺且流失严重、教师专业化程度低。据统计,2007年全国学前教育师生比为1:24.68,西部地区远远低于这一比例,如贵州省学前教育师生比仅为1:55.87,在贵州省部分贫困农村地区师生比甚至达1:200①。由此可见,西部地区学前教育师资严重短缺。在西部地区,为缓解师资短缺压力,大量的中小学富余教学力量通过短期的职前培训即转岗为幼儿教师,成为西部地区农村幼儿园教师的主力军,使西部地区农村幼儿园师资队伍出现“杂牌军”现象,这些幼儿教师基本上没有学前教育的专业背景。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转岗教师专业化程度不高,单就学历达标率这项指标而言,西部农村地区在不将临聘教师、代课教师统计在内的情况下,学前教育教师仍存在学历不达标情况,这大大降低了学前教育质量,制约了西部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此外,在西部地区,农村幼儿园的教师在工作上可以用不堪重负来形容。他们可能身兼数职:既当园长、又当保教主任,还兼任主班教师、后勤工作等。不仅如此,在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的同时,还面临着社会地位低下、福利待遇低等问题。如贵州部分贫困地区,当地的财政收入甚至不足以支付全县教师的工资。在低待遇高工作负荷的情况下,西部地区农村幼儿园教师的流失非常严重,导致农村幼儿教师师资进一步短缺,形成恶性循环。加之编制不明确、待遇无保障,因此农村幼儿教师缺乏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没有自身专业发展的外动力和内驱力。
布园困境:幼儿园布局困难,农村地区幼儿入园难问题尤存。贵州省2011年至2013年,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在没有公办幼儿园的乡镇、街道办事处,省级财政扶持新建500所乡镇、街道办事处公办幼儿园,其中2011年新建300所、2012年至2013年新建200所。到2013年底,贵州省三分之二左右的乡镇、街道办事处建立起公办幼儿园。以上发展规划确实有效地解决了一部分农村幼儿的入园难题。但西部地区的绝大多数的山村远离乡镇中心,在乡镇中心幼儿园不能解决住宿问题的情况下,山村孩子面对离家数十里、甚至上百里的乡镇中心幼儿园只能望而却步。
西部大量的偏远山区幼儿分散,到乡镇中心幼儿园入园不太可能,如果在各自然村寨建幼儿园也存在难以解决的问题。一方面是经费不足,由于村寨数多,要在各村寨建幼儿园,需要花费巨额资金,这对于贫困的西部来说是一个巨大难题。即便国家支持在村寨建起幼儿园,由于贫困山区人口稀少,幼儿数难以保证,幼儿园也难以维持。另外,如果在农村偏远山区布局幼儿园,是否有人愿意到贫困的农村去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仍然是一个未知数。
观念困境:学前教育观念落后。学前教育观念落后问题可从家长观念和幼儿教师教育理念两方面窥其一斑。家长的观念问题表现为三类:一是忽视学前教育型,该类家长固守6、7岁入学启蒙的观念,将子女“放养”于家中;二是学前教育工具化型,该类家长将入园仅看成是解决无人照管孩子的途径,没有认识到学前教育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三是学前教育小学化型,该类家长将学前教育看成是小学教育,期望幼儿在幼儿园学习较多的知识或技能。
幼儿教师教育理念问题表现为:在教育目标上,以知识获得目标替代幼儿全面发展目标。我们的调查发现,在许多幼儿教师的每日工作计划中都将让幼儿学到某类知识作为重要目标。在教育活动内容上,以知识教学活动主为而非以游戏活动为主。在师幼关系上,将师幼关系看成是长幼关系而非平等的人与人之间的人际关系;在对幼儿的管理上,教师对幼儿的管理方法以“唬住”方式代替关爱、合作与指导方式。
西部地区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对策
一是改善农村幼儿教师的生存现状。首先,应解决长期困扰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发展的农村幼儿教师编制问题。对于公办幼儿园,要核定编制,解决教师的身份问题,工资待遇有了制度性保障,才能让乡村幼儿教师名正言顺地从事自己的事业。其次,要提高幼儿教师的待遇。待遇直接关系到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和工作积极性。目前西部农村地区幼儿教师待遇较低,既难以吸引到优秀人才加入幼儿教师队伍,也难以留住已有的优秀人才。再次,要制定专门的幼教职称评定制度。目前我国绝大多数西部地区没有制定出幼教领域的职称评定制度。据统计,2006年,全国55.7%的幼儿园园长、专任教师未评职称,其中城市幼儿园49.3%未评职称,县镇幼儿园52.0%未评职称,农村幼儿园70.6%未评职称。②西部地区这一现象更为严重。这导致了幼儿教师只能以小教职称来定级,他们难以与小学教师竞争高层次的职称,工作积极性大大降低,教师流失现象严重。因此,制定专门的幼教职称评定制度,完善幼儿教师职称评定体系,形成激励幼儿教师积极性的长效机制十分必要。
二是全面提高幼儿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更新学前教育观念。第一,要加大幼儿教师职前培养和引导力度。要扩大幼儿教育类师范生的招生规模,师范院校在教学上既要重视幼儿师范学生正确的学前教育理念的树立,也要重视技能技巧的训练。在大专层次上,大力建设幼师院校,在训练学生技能技巧方面狠下功夫;在本科层面,重视高师学前专业的发展,从理论到实践着力打造高素质人才。除此之外,西部地区农村幼儿园要想引进高素质、有专业背景的毕业生到农村工作,还必须加以政策引导,如以贫困学生为对象,招收免费学前专业的师范生,毕业后服务农村;对偏远山区的幼儿教师实行定向培养制度等。第二,努力为教师搭建专业化成长的平台,让更多乡村幼儿教师接受理论熏陶,更新教育理念。针对西部地区农村幼儿教师的特定背景,教师专业化成长要从基本理论建设入手,充分发挥理论对农村教师专业化实践的引领作用。应大力加强对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化结构如教师的专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素养等基本教师专业结构的科学建构。第三,加大幼儿教师的在职培训力度。调查发现,贵州农村幼儿教师几乎没有外出学习的机会,园所内的专业指导严重不足。就当前开展的幼儿园园长、幼儿园骨干教师置换研修的“国培计划”而言,贵州国培的受众也基本上集中于城市和乡镇幼儿园的园长,以及城市幼儿园的骨干教师,乡镇幼儿园的新教师、转岗教师却难以获得培训机会。因此,西部地区必须扩大幼儿教师“国培”以及其他级别培训的受众面,惠及更广大的农村幼儿教师。第四,建立教师交流机制,促进农村幼儿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如建立城市优秀幼儿教师到农村支教或者“园对园”的对口扶持等机制,利用城市优质教育资源带动农村学前教育发展,让农村幼儿教师从城市幼儿教师那里学到较为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和教育技能,提高他们的专业化水平。
三是规模化办园辅之以建设“微型幼儿园”。西部农村地区特有的地理和人口分布特点给幼儿园布局带来困难。分析困难原因、借鉴国内外经验,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独立或联合建立有一定规模的幼儿园“规模化幼儿园”。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以支持大村独立建园,小村联合办园的方式建立一批幼儿园,着力解决农村幼儿入园问题。第二,因地制宜建设“微型幼儿园”。在人口分散地区开办规模化幼儿园面临许多制约因素,因此可采取流动幼儿园或家庭式幼儿园的形式解决人口稀少且分散地区幼儿的入园问题。流动幼儿园可采取由专业幼儿教师自愿定期组成小分队分赴定点村寨进行走教、举办育儿沙龙等形式开展幼教工作。家庭式幼儿园由几个家庭组成,以家庭住房为教育场所,以农村现有条件为资源,国家给予资金支持聘请具有一定高学历人员为教师开展简易的幼教活动,使偏远农村幼儿受到一定的学前教育。
总之,解决好西部地区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问题,是真正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点和难点,也是实现各地区教育均衡发展的关键环节。因此,西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发展的困境应当引起社会和学术界的更多关注,并进一步探讨行之有效的对策,只有西部农村地区学前教育全面发展了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和公正,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注释
南京师范大学赵寄石教授是中国大陆幼儿教育界具有很高学术声望的幼儿教育专家。1921年,赵寄石出生于南京一个牧师家庭,民主开放的家庭氛围,使她享受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这也是她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为人风格和谦逊博爱的人格形成的重要条件。在教会学校接受教育后,她被保送进入苏州景海海女子师范,毕业后留校,在附属小学和幼稚园工作。从婴儿院、幼稚园一直教到小学一、二、三年级。正是在这些年间,她与2-8岁的儿童及他们的家长建立了感情,也感受到了与比她大很多的其他教师共事的乐趣。这八年的经历,为她进入学前教育学术领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48年,赵寄石赴美留学,学习幼儿教育。1952年回国,任教于当时的南京师范学院幼教系,先后从事幼儿园自然教学法和语言教学法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在这个阶段,通过对教育现实和社会现实的了解,尤其是通过与基层普通民众的接触,坚定了她教育为大众服务的思想,这也是指导她以后研究和工作的重要信念。
恢复幼教 引领建设
20世纪70末,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百废待举,百业待兴。赵寄石教授在唐淑教授的配合下,负责恢复学前教育专业和带领同事们进行学科建设的工作。从教学和研究队伍的组织,新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拟定,一批新的课程的开设及相关教材的编写,专业基础研究的展开,团队研讨活动规范的建立等等,赵寄石教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赵寄石等老一辈研究人员的努力下,关注理论前沿、注重教育实践这一陈鹤琴先生倡导的学科建设原则又得到了发扬和光大。在赵寄石教授的倡导和带领下,教师们深入幼儿园,开展各科教学法的研究,为进一步的幼儿园课程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赵寄石教授不断从理论上思考高等师范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在培养目标、队伍建设和研究方向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具有前瞻性的见解。在《重新思考学前教育专业》和《90年代高师学前专业面临的挑战》等文章中,赵寄石教授对高等师范学校的学前专业建设提出了很多极具价值的观点。她指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改革,首先要从学前教育基本概念的变革中引伸出来,要关注学前教育的内涵的变革,如年龄的下延、服务范围的伸展等,将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办成培训和科研一体化的机构,拓宽高师学前教育的服务范围,高师的服务和研究对象要扩展到从出生到入学前的儿童,要研究所有正规和非正规的学前教育机构的保育和教育。
赵寄石教授特别关注教学和研究队伍的建设。在完善基本的学术团队的同时,倡导研究人员出国进修和深入实践,鼓励年轻教师留校任教后首先深入幼儿园进行实践锻炼。赵寄石教授还非常重视研究团队的讨论和研究,还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交流。
锐意改革 探寻真知
赵寄石勇于正视幼儿园教育尤其是幼儿园课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弊端,并努力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上进行深入的探究。她在幼儿园实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结构主义的理论和陈鹤琴等的课程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综合教育”的思想,并在幼儿园中实践这种思想。“综合教育”的提出,在当时过于一统化的采用分科课程的背景下,对于当时幼儿园课程理论和实践来说,这是一种重大的震动。综合教育的实验研究,拉开了我国声势浩大的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序幕,对解放学术思想,促进教育观念更新,促进幼儿园课程的多样性和适宜性起到了重大作用,当然也对幼儿教育的成效起到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当然,对综合教育的研究,也必然会出现一些不同的或者是反对的意见。面对这些不同的声音,赵寄石教授很平静地说,我们是在为孩子做事,我们继续为孩子做事。在“综合教育”研究的过程中,她经常深入到班级中,深入到教师和儿童中,践行行动研究法。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形成了幼儿园综合课程的基本结构、综合机制及实践策略。“综合教育”在中国大陆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出了“综合教育”本身,它让很多的研究者和实践者解读到了这样的理念:中国的幼儿园课程不应该一统化,一切适合于幼儿发展的课程都值得去探究。
在城市幼儿园综合课程研究的基础上,赵寄石教授带领一批教师深入农村,开展农村幼儿园课程的研究,并主持了全国教育科学“七五”重点课题“农村学前一年综合教育”的研究。赵寄石教授不顾年事已高,经常深入农村,有时跟随孩子们来到村庄和田间,观察农村文化背景中的幼儿园活动,关注农村的幼儿园的课程开发。从80年代末起,她的身影经常出现在扬州邗江、南京江宁、常州武进、无锡锡山和宜兴、徐州睢宁等地的农村幼儿园。当时的交通条件还不发达,有些山路还要坐拖拉机进去。赵寄石教授和年轻的同事们一起,克服了各种生活上的困难,全力投入到研究之中。90年代初,课题组出版了《农村学前一年综合教育课程》,发表了近二十篇相关的论文。在国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相关研究成果在1992年OMEP大阪会议上进行了交流。
在赵寄石教授的带领下,90年代中期,南京师范大学的学前教育研究人员又开始了幼儿园领域课程的研究。该研究一方面试图整合过于分散的课程内容,将相关的学科整合为相应的领域,同时确保经验的系统性;另一方面,使重要的学习经验不至于遗漏,使幼儿教育真正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1996年,出版了中国大陆第一套以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及艺术五大领域为组织线索的幼儿园课程方案,并在随后展开了更大范围的实践研究。近年,对幼儿园领域课程进行了改革和发展,尤其是更多的关注不同领域之间课程内容的相互渗透。刚出版的由赵寄石和唐淑教授领衔主编的《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是对领域课程的一种改进和完善。
在实践研究的同时,赵寄石教授还深入讨论幼儿教育和幼儿园课程的理论问题,系统的提升幼儿园课程建设实践的经验。在幼儿教育的基本价值观念、幼儿与教师的关系、幼儿园教育的基本结构、幼儿园课程的综合机制、幼儿的智力发展与教育、幼儿语言发展与教育、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上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发表了很多的学术论文,也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学术影响。
赵寄石对幼儿教育的理论建设总有一种宏观洞察和高度把握的能力,先后提出用“结构主义心理学理论”、“生态学的观点”和“持续发展的观点”等理念来研究幼儿教育,并将这些观点运用到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中去。赵寄石教授在《为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幼教科学努力奋斗》、《我国幼教科研的发展与展望》、《为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学前教育理论体系而努力奋斗》等相关的文章中,明确地提出了她对于幼儿教育研究的见解。如,她在80年代末提出,学前教育的理论研究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对原有体系中的概念、变量、陈述、格式等理论基本要素重新进行考察,加以确定、调整、更新、充实;同时,对原有体系的基础理论,即教育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中的新发展加以探讨并吸收,从而构建基本理论的框架。二是80年代借鉴吸收国外新的理论观点,直接用于指导幼教实践。对这些实践研究的过程和成果进行概括,探讨其中的规律,就能建立起技术理论的框架。赵寄石教授的这种理论建设思想,一直是指导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的重要思想。
广泛沟通 积极借鉴
在关注本国学前教育研究的同时,赵寄石教授非常重视开展国际交流。从80年代起,她通过多种方式,广泛接触国外幼儿教育专家。1982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同中国建立幼教合作项目,南京师范大学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期唯一的与儿童基金会合作的单位,作为该项目的重要负责人之一,赵寄石教授积极推进各项合作工作,在项目计划、实施及成果推广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甚至还亲自关注资料的翻译工作,并培养年轻教师和学生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基本能力。南京师范大学的工作受到联合国儿基会官员的高度评价,也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进一步的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赵寄石教授多次赴国外考察及参加国际幼教学术会议,为中国幼教界参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考察交流的同时,赵寄石教授非常重视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借鉴和思考。比如,80年代初,赵寄石教授随学校考察组,访问了墨西哥、美国及英国,回国后,她一方面介绍在国外看到的先进的实践,与此同时,她也比较分析了我们自己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的基础上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在赵寄石教授起草的国外考察报告中,都有思考和启示的部分,也正是在不断对外交流和思考的过程中,在对本国现状不断思考和审视的过程中,孕育了她关于学前教育改革和建设的基本思想。赵寄石教授深知了解世界幼儿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她自己亲自为本科生开设“外国幼儿教育”这门课程,还编写了讲义及外国幼儿教育文稿,并积极扶持国内的年轻学者编写相关教材。赵寄石教授的“外国幼儿教育”课,资料详实,“说”与“思”并重,任何理论观念最后都落实到我们的教育现实之中。
转贴于 扩展领域 辛勤拓荒
在当代中国幼儿教育界,赵寄石教授德高望重。她从事幼教工作半个多世纪,把全部的生命与幼教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近十年,赵寄石教授又在不断拓展自己的研究视野。她引导年轻的研究人员关注比较教育、教师教育,并努力为年轻教师的申请科研项目提供帮助和服务。她自己又向新的研究领域迈进。她特别关注托儿教育,经常深入托儿所关注一岁半至三岁孩子的活动。她和托儿班的老师一起研究托儿的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研究托儿课程的组织和实施,她们的研究成果——《托儿综合教育课程》已于90年代出版,并在更大的范围里进行实验研究。赵寄石教授高度关注家庭教育,她对家庭教育的研究,理性中透着浓厚的情意,循循善诱又言之成理。她认为,在学龄前这个关键阶段,成人的不同态度会给孩子以不同的导向,造成以后不同的结果。若能在幼儿阶段因势利导,支持鼓励,放手培养,就会逐渐形成孩子的独立性;若事事包办代替,孩子自感无能,必然导致依赖性。从小养成独立性,一辈子受益,依赖成性,非但难改,而且贻害无穷。她特别强调要珍惜幼儿的自主性,要让幼儿拥有快乐的童年。她的《育儿之道》及《家庭教育小议》等家庭教育手册,深受家长和研究者的喜欢。赵寄石教授在研究幼儿语言教育的基础上,还开始了幼儿英语教育的研究,并受到了很多实践工作者和研究者的关注。
当我们看到80多岁赵寄石走进幼儿园、托儿所,当我们看到她在一群蹒跚起步的孩子中间,不时的与孩子们交谈,不时的倾听和观察,我们无不为这个场景感动!我们可以确定,这就是这位老人最重要的生活。正是这个老幼亲和的世界,不断地激发着赵寄石教授的思想和智慧,让她向着一个又一个专业领域前行。
博爱谦逊 扶持后学
赵寄石教授的博爱与谦逊感染了很多人的心灵。她总是为他人着想,谦恭宽容,远离功名。她总是耐心的倾听别人的意见,肯定别人积极的方面。从大学的同事到幼儿园孩子的父母,从城市的幼儿教师到边缘山村的代课教师,都感受到了她的博大的胸怀和博爱的品格,都能在与她的交往中感受到一种关爱、尊重和激励。有些农村甚至边缘山村的幼儿教师突然造访,赵寄石教授总是热情接待,耐心倾听,积极鼓励,有时还给予生活上的帮助。全国各地的幼儿教师只要给赵寄石教授写过信,不管她(他)深处何地,总是能收到赵寄石教授的回信。
我们这些在赵寄石教授身边工作的每一个人,都得到过她的真切的关心和帮助。赵寄石教授关心身边每一个人,在她眼里,任何人都在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所以她对大家没有远近亲疏,对任何人一视同仁,都给予热情的帮助和关心。90年代初,赵寄石教授领导的农村幼儿教育研究课题组的报告被幼儿教育国际大会接受,作为第一作者,赵寄石教授放弃了参加会议的机会,把机会让给年轻教师,并帮助年轻教师准备发言提纲,修改英文稿。有些教师身体不是很好,赵寄石教授总是利用外出的机会,为他们寻找相关的资料、保健品。这类事,在赵寄石教授的生活中的经常发生的。国内其他的师范院校也有很多教师得到了赵寄石教授的热情帮助和关心。可以说,只要在赈灾、救助的地方,就能感受到赵寄石的善心、爱心。赵寄石教授的为人感染和激励了很多人,她的品格和学术思想将会指导和激励人们为幼儿教育事业的辉煌而不断奋发努力!
参考文献
南京师范大学赵寄石教授是中国大陆幼儿教育界具有很高学术声望的幼儿教育专家。1921年,赵寄石出生于南京一个牧师家庭,民主开放的家庭氛围,使她享受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这也是她严以律己、宽以待人的为人风格和谦逊博爱的人格形成的重要条件。在教会学校接受教育后,她被保送进入苏州景海海女子师范,毕业后留校,在附属小学和幼稚园工作。从婴儿院、幼稚园一直教到小学一、二、三年级。正是在这些年间,她与2-8岁的儿童及他们的家长建立了感情,也感受到了与比她大很多的其他教师共事的乐趣。这八年的经历,为她进入学前教育学术领域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48年,赵寄石赴美留学,学习幼儿教育。1952年回国,任教于当时的南京师范学院幼教系,先后从事幼儿园自然教学法和语言教学法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在这个阶段,通过对教育现实和社会现实的了解,尤其是通过与基层普通民众的接触,坚定了她教育为大众服务的思想,这也是指导她以后研究和工作的重要信念。
恢复幼教引领建设
20世纪70末,中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百废待举,百业待兴。赵寄石教授在唐淑教授的配合下,负责恢复学前教育专业和带领同事们进行学科建设的工作。从教学和研究队伍的组织,新的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的拟定,一批新的课程的开设及相关教材的编写,专业基础研究的展开,团队研讨活动规范的建立等等,赵寄石教授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赵寄石等老一辈研究人员的努力下,关注理论前沿、注重教育实践这一陈鹤琴先生倡导的学科建设原则又得到了发扬和光大。在赵寄石教授的倡导和带领下,教师们深入幼儿园,开展各科教学法的研究,为进一步的幼儿园课程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赵寄石教授不断从理论上思考高等师范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在培养目标、队伍建设和研究方向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具有前瞻性的见解。在《重新思考学前教育专业》和《90年代高师学前专业面临的挑战》等文章中,赵寄石教授对高等师范学校的学前专业建设提出了很多极具价值的观点。她指出:高师学前教育专业的改革,首先要从学前教育基本概念的变革中引伸出来,要关注学前教育的内涵的变革,如年龄的下延、服务范围的伸展等,将高师学前教育专业办成培训和科研一体化的机构,拓宽高师学前教育的服务范围,高师的服务和研究对象要扩展到从出生到入学前的儿童,要研究所有正规和非正规的学前教育机构的保育和教育。
赵寄石教授特别关注教学和研究队伍的建设。在完善基本的学术团队的同时,倡导研究人员出国进修和深入实践,鼓励年轻教师留校任教后首先深入幼儿园进行实践锻炼。赵寄石教授还非常重视研究团队的讨论和研究,还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交流。
锐意改革探寻真知
赵寄石勇于正视幼儿园教育尤其是幼儿园课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弊端,并努力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上进行深入的探究。她在幼儿园实地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结构主义的理论和陈鹤琴等的课程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了“综合教育”的思想,并在幼儿园中实践这种思想。“综合教育”的提出,在当时过于一统化的采用分科课程的背景下,对于当时幼儿园课程理论和实践来说,这是一种重大的震动。综合教育的实验研究,拉开了我国声势浩大的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序幕,对解放学术思想,促进教育观念更新,促进幼儿园课程的多样性和适宜性起到了重大作用,当然也对幼儿教育的成效起到了不可低估的影响。当然,对综合教育的研究,也必然会出现一些不同的或者是反对的意见。面对这些不同的声音,赵寄石教授很平静地说,我们是在为孩子做事,我们继续为孩子做事。在“综合教育”研究的过程中,她经常深入到班级中,深入到教师和儿童中,践行行动研究法。在不断总结的基础上,形成了幼儿园综合课程的基本结构、综合机制及实践策略。“综合教育”在中国大陆所产生的影响,远远超出了“综合教育”本身,它让很多的研究者和实践者解读到了这样的理念:中国的幼儿园课程不应该一统化,一切适合于幼儿发展的课程都值得去探究。
在城市幼儿园综合课程研究的基础上,赵寄石教授带领一批教师深入农村,开展农村幼儿园课程的研究,并主持了全国教育科学“七五”重点课题“农村学前一年综合教育”的研究。赵寄石教授不顾年事已高,经常深入农村,有时跟随孩子们来到村庄和田间,观察农村文化背景中的幼儿园活动,关注农村的幼儿园的课程开发。从80年代末起,她的身影经常出现在扬州邗江、南京江宁、常州武进、无锡锡山和宜兴、徐州睢宁等地的农村幼儿园。当时的交通条件还不发达,有些山路还要坐拖拉机进去。赵寄石教授和年轻的同事们一起,克服了各种生活上的困难,全力投入到研究之中。90年代初,课题组出版了《农村学前一年综合教育课程》,发表了近二十篇相关的论文。在国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相关研究成果在1992年OMEP大阪会议上进行了交流。
在赵寄石教授的带领下,90年代中期,南京师范大学的学前教育研究人员又开始了幼儿园领域课程的研究。该研究一方面试图整合过于分散的课程内容,将相关的学科整合为相应的领域,同时确保经验的系统性;另一方面,使重要的学习经验不至于遗漏,使幼儿教育真正促进幼儿的全面和谐发展。1996年,出版了中国大陆第一套以健康、语言、社会、科学及艺术五大领域为组织线索的幼儿园课程方案,并在随后展开了更大范围的实践研究。近年,对幼儿园领域课程进行了改革和发展,尤其是更多的关注不同领域之间课程内容的相互渗透。刚出版的由赵寄石和唐淑教授领衔主编的《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是对领域课程的一种改进和完善。
在实践研究的同时,赵寄石教授还深入讨论幼儿教育和幼儿园课程的理论问题,系统的提升幼儿园课程建设实践的经验。在幼儿教育的基本价值观念、幼儿与教师的关系、幼儿园教育的基本结构、幼儿园课程的综合机制、幼儿的智力发展与教育、幼儿语言发展与教育、幼儿园可持续发展等问题上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发表了很多的学术论文,也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学术影响。
赵寄石对幼儿教育的理论建设总有一种宏观洞察和高度把握的能力,先后提出用“结构主义心理学理论”、“生态学的观点”和“持续发展的观点”等理念来研究幼儿教育,并将这些观点运用到幼儿园课程的理论和实践中去。赵寄石教授在《为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幼教科学努力奋斗》、《我国幼教科研的发展与展望》、《为建立具有我国特色的学前教育理论体系而努力奋斗》等相关的文章中,明确地提出了她对于幼儿教育研究的见解。如,她在80年代末提出,学前教育的理论研究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对原有体系中的概念、变量、陈述、格式等理论基本要素重新进行考察,加以确定、调整、更新、充实;同时,对原有体系的基础理论,即教育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领域中的新发展加以探讨并吸收,从而构建基本理论的框架。二是80年代借鉴吸收国外新的理论观点,直接用于指导幼教实践。对这些实践研究的过程和成果进行概括,探讨其中的规律,就能建立起技术理论的框架。赵寄石教授的这种理论建设思想,一直是指导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的重要思想。
广泛沟通积极借鉴
在关注本国学前教育研究的同时,赵寄石教授非常重视开展国际交流。从80年代起,她通过多种方式,广泛接触国外幼儿教育专家。1982年,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同中国建立幼教合作项目,南京师范大学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期唯一的与儿童基金会合作的单位,作为该项目的重要负责人之一,赵寄石教授积极推进各项合作工作,在项目计划、实施及成果推广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甚至还亲自关注资料的翻译工作,并培养年轻教师和学生对外交流与合作的基本能力。南京师范大学的工作受到联合国儿基会官员的高度评价,也为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进一步的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赵寄石教授多次赴国外考察及参加国际幼教学术会议,为中国幼教界参与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做出了重要贡献。值得我们关注的是,在考察交流的同时,赵寄石教授非常重视对国外先进经验的借鉴和思考。比如,80年代初,赵寄石教授随学校考察组,访问了墨西哥、美国及英国,回国后,她一方面介绍在国外看到的先进的实践,与此同时,她也比较分析了我们自己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的基础上探讨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途径。在赵寄石教授起草的国外考察报告中,都有思考和启示的部分,也正是在不断对外交流和思考的过程中,在对本国现状不断思考和审视的过程中,孕育了她关于学前教育改革和建设的基本思想。赵寄石教授深知了解世界幼儿教育发展的重要性,她自己亲自为本科生开设“外国幼儿教育”这门课程,还编写了讲义及外国幼儿教育文稿,并积极扶持国内的年轻学者编写相关教材。赵寄石教授的“外国幼儿教育”课,资料详实,“说”与“思”并重,任何理论观念最后都落实到我们的教育现实之中。
扩展领域辛勤拓荒
在当代中国幼儿教育界,赵寄石教授德高望重。她从事幼教工作半个多世纪,把全部的生命与幼教事业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近十年,赵寄石教授又在不断拓展自己的研究视野。她引导年轻的研究人员关注比较教育、教师教育,并努力为年轻教师的申请科研项目提供帮助和服务。她自己又向新的研究领域迈进。她特别关注托儿教育,经常深入托儿所关注一岁半至三岁孩子的活动。她和托儿班的老师一起研究托儿的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研究托儿课程的组织和实施,她们的研究成果——《托儿综合教育课程》已于90年代出版,并在更大的范围里进行实验研究。赵寄石教授高度关注家庭教育,她对家庭教育的研究,理性中透着浓厚的情意,循循善诱又言之成理。她认为,在学龄前这个关键阶段,成人的不同态度会给孩子以不同的导向,造成以后不同的结果。若能在幼儿阶段因势利导,支持鼓励,放手培养,就会逐渐形成孩子的独立性;若事事包办代替,孩子自感无能,必然导致依赖性。从小养成独立性,一辈子受益,依赖成性,非但难改,而且贻害无穷。她特别强调要珍惜幼儿的自主性,要让幼儿拥有快乐的童年。她的《育儿之道》及《家庭教育小议》等家庭教育手册,深受家长和研究者的喜欢。赵寄石教授在研究幼儿语言教育的基础上,还开始了幼儿英语教育的研究,并受到了很多实践工作者和研究者的关注。
当我们看到80多岁赵寄石走进幼儿园、托儿所,当我们看到她在一群蹒跚起步的孩子中间,不时的与孩子们交谈,不时的倾听和观察,我们无不为这个场景感动!我们可以确定,这就是这位老人最重要的生活。正是这个老幼亲和的世界,不断地激发着赵寄石教授的思想和智慧,让她向着一个又一个专业领域前行。
博爱谦逊扶持后学
赵寄石教授的博爱与谦逊感染了很多人的心灵。她总是为他人着想,谦恭宽容,远离功名。她总是耐心的倾听别人的意见,肯定别人积极的方面。从大学的同事到幼儿园孩子的父母,从城市的幼儿教师到边缘山村的代课教师,都感受到了她的博大的胸怀和博爱的品格,都能在与她的交往中感受到一种关爱、尊重和激励。有些农村甚至边缘山村的幼儿教师突然造访,赵寄石教授总是热情接待,耐心倾听,积极鼓励,有时还给予生活上的帮助。全国各地的幼儿教师只要给赵寄石教授写过信,不管她(他)深处何地,总是能收到赵寄石教授的回信。
我们这些在赵寄石教授身边工作的每一个人,都得到过她的真切的关心和帮助。赵寄石教授关心身边每一个人,在她眼里,任何人都在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所以她对大家没有远近亲疏,对任何人一视同仁,都给予热情的帮助和关心。90年代初,赵寄石教授领导的农村幼儿教育研究课题组的报告被幼儿教育国际大会接受,作为第一作者,赵寄石教授放弃了参加会议的机会,把机会让给年轻教师,并帮助年轻教师准备发言提纲,修改英文稿。有些教师身体不是很好,赵寄石教授总是利用外出的机会,为他们寻找相关的资料、保健品。这类事,在赵寄石教授的生活中的经常发生的。国内其他的师范院校也有很多教师得到了赵寄石教授的热情帮助和关心。可以说,只要在赈灾、救助的地方,就能感受到赵寄石的善心、爱心。赵寄石教授的为人感染和激励了很多人,她的品格和学术思想将会指导和激励人们为幼儿教育事业的辉煌而不断奋发努力!
参考文献:
1、赵寄石:《赵寄石学前教育文稿》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
一、指导思想
20xx年,我园安全工作将继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十七大精神,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突破发展为主题,以“构建和谐校园”为目标,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文件精神,积极应对,超前防范,夯实基础、狠抓落实、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创新措施,不断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防范能力,最大限度消除校园及周边安全隐患,全面提升幼儿园安全管理水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和责任事故发生,确保校园平安稳定。
二、工作目标
1、杜绝一切安全事故和责任事故发生。
2、强化安全教育,提高防范技能。进一步完善校园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不断增强师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定期开展安全课。
3、加大隐患排查力度,建立排查整治档案。
4、加强园车司机和跟车教师的管理,确保师生人身安全。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教育 增强素质
1、加强幼儿园安全教育,增强幼儿的自护自救的能力。
安全教育工作应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幼儿园要根据幼儿园周围和幼儿的特点对幼儿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一次专项检查。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幼儿安全防护的能力。万一发生安全事故,做到不惊慌失措,并能采取所学知识保护自己。
2、要教育教师做好幼儿在园的监护工作。通过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增强幼儿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1)、要让教师明确自己对本班孩子在安全方面应该做好哪些工作。安全隐患在哪些方面,应该重点做好哪些防范工作。
(2)、了解和关心幼儿的在园生活,为孩子安排一些丰富多彩的户外活动,并对幼儿的行为进行有效的监护。
(3)、幼儿园对幼儿进行教育的同时,把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告诉家长。家长会上,不要只讲幼儿的长处,要通报幼儿园的安全状况,要根据季节的特点,把幼儿容易发生的安全事故告诉家长,提高家长的安全意识。家园配合共同做好幼儿的安全教育工作,并让家长明白自己应该担负的监护责任。
(二)、抓住重点确保安全
1、、规范教育教学行为,消除安全隐患。
规范幼儿园和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制止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幼儿,绝不允许因我们的教育教学行为不规范,而发生安全事故。
2、加强幼儿园治安整治,维护幼儿园正常工作秩序。幼儿园的治安和幼儿园周边环境直接影响到幼儿园正常工作秩序和师生的人身及财产安全,我们根据本地实际,定期查找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园内和周边治安整治工作。主动协调、积极争取相关部门的重视和支持。切实加强领导,各负其责,各尽其职,支持落实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领导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共同做好维护幼儿园安全和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工作,确保幼儿园的良好育人环境。
3、定期检查各种不安全因素,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把各种危害治安和安全方面的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
4、要建立健全幼儿园各项事故处置预案制度。使处理工作规范化,使事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5、认真执行上报制度。发现事故一定要及时上报,不能漏报瞒报。以免造成更大损失。
6、重视幼儿园的园舍、用电线路、体育器械及教玩具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幼儿园师生安全。
(三)、继续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
1、加强幼儿的入园、离园管理;
2、各班教师要把防火、防溺水、防食物中毒、防盗、防触电、防交通事故等知识作为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
3、各班教师要通过安全方面的儿歌、安全课等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
4、定期开好接送幼儿专用车辆车主、驾驶员及跟车教师会议,加强安全教育,签订好安全责任状。
5、全体教师要把对幼儿的安全教育做深、做细,各班教师要备好安全课、上好安全课,要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把不安全因素消灭在萌芽之中,确保幼儿园的工作安全、正常运行。
(四)、安全工作领导小组
2017年幼儿园春季学期安全工作计划
为认真贯彻和落实教育部有关加强幼儿园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切实保障学前教育儿童的生命安全,现结合本园教育的发展实际,特制订幼儿园安全工作计划并要求严格按照执行。
1、加强安全制度建设,提高依法管理意识
学龄前儿童的安全和健康是关系到千家万户家庭的幸福和社会稳定的大事,确保儿童安全健康发展是幼儿园应尽责任。因此,我们一定要从保护儿童生命安全的高度,切实重视幼儿园的安全工作。严格按照国家及本市有关法律法规,依法加强管理。
(1)加强安全制度建设,建立健全安全工作的管理机制,进一步明确安全工作领导小组的工作职责,进一步完善安全工作管理网络,有目的的制订和修改安全工作制度,层层落实安全工作。
(2)在实行园长安全工作责任制的同时,进一步落实专人具体负责儿童的安全工作,各条线各部门签定并履行安全工作责任书。
(3)加强相关业务的学习,提高各岗位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进一步明确各自的职责。
(4)加强安全工作的监督与检查,经常性对园内场地、设施以及人员等方面的安全进行检查与了解,及时把握安全工作态势,发现不安全隐患,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燃。
(5)将安全工作作为教师师德考核的标准之一,同时把安全工作列入到全园教工的日常工作考核范围内,根据工作的优劣,给予相应的奖励和处罚。
2、创设一个安全、健康的发展环境
2017年幼儿园春季学期安全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安全工作将继续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进一步加强以学校安全为本的各项安全管理工作,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以“隐患险于明火,防火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指针,根据教育部《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上级各部门安全工作要求和学校工作计划,根据新的形势,防抗h1n1甲型流感,切实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管理,增强师生安全意识,完善学校内部安全管理体制,形成齐抓共管校园安全的整体网络,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
二、实施方案
求新务实严管理,追求规范显安全。注重平时安全教育,致力防范,狠抓安全管理质量,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层层落实安全工作措施,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明确各自的职责。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强化监督检查,深入开展安全专项整治,始终把全校师生的安危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认真贯彻执行《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精神和要求,上学期制定并实施《诚明小学创建“平安校园”预案集》和《诚明小学防抗h1n1甲型流感预案》,本学期继续贯彻落实。防患于未然,保障学生在校安全、交通安全和食品卫生安全,保证学校财务安全,坚决杜绝重、特大等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具体工作
1、强化学校安全工作管理体系
(1)认真贯彻落实各级安全工作文件、会议精神,提高安全责任意识。
(2)在严峻的h1n1甲型流感防控中积极采取各项有效措施;贯彻落实“每天晨检制度”,在防控h1n1工作中做到“零记录”和“零报告”。落实“每个午别最后5分钟安全教育制度”及“每周五最后一节课(安全教育班队课)安全教育制度”,增强安全工作的责任感与紧迫感。强化保安管理机制、每天协管学校安全并在放学后护送学生有序过公路。
(3)上学期末及新学期初校长带队排查安全隐患,并形成记录。
(4)开展每周安全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师生安全防范意识,每周一升旗后、周三早操后的安全教育时段、每周最后一节课的班队会举行安全教育活动并形成常规。
各项安全教育活动务真、务实,并有记录,力保不出现安全责任事故。
2、高度重视,严格管理。
安全工作重中之重,责任重于泰山。校园安全无小事,对安全工作千万不能马马虎虎,更不能抱侥幸心理、玩忽职守。学校继续坚持以学生安全为本的思想,想学生所想,急家长所急,集中主要精力、人力、物力、财力解决好重点、难点安全问题,安全教育、安全宣传、安全检查要严格督促、管理。快速应对和处理来自学生的一切偶发性、突发性安全伤害事故,以有效的工作和科学的处置,赢得问题解决的最佳时机。
(1)安全工作警钟长鸣,防患未然。把安全放在学校各项工作之首,对学生负责,保证师生的人身安全。
(2)增强安全意识,落实安全工作制度,努力把安全防范工作做细做实,杜绝一切安全事故的发生。
(3)进一步完善、健全学校安全管理网络,明确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职能,明确安全工作职责。
(4)严格学校安全管理制度、监督机制和奖惩制度,做到谁失职,谁负责,消除一切不安全隐患,防范于未然。
3、突出重点,落实措施。
对校园安全有预防,并突出重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运用多种生动活泼、切实有效,学生喜闻乐见,便于接受的形式,开展安全教育,使学生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懂得居家安全、校园安全、出行安全、社会安全和一些基本常识,包括防诈骗、防勒索、防抢劫、防拐卖、防火灾、防赌博、防等常识,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对不良现象的辨识能力。安全管理突出重点。确保重点安全工作的落实,电脑室定期进行清除互联网的有害信息;注意检查更换陈旧电器线路及电闸开关箱、体育器械等安全教育事故的防范。
(1)加强责任制,严格执行安全制度,分工负责,层层落实,保证学校各项工作的安全进行,落实学校安全防范措施。
(2)加强安全教育,利用好晨会、班会、国旗下讲话、上下午放学前(力求教案上有体现)等渠道,帮助学生确立安全意识,严格课间、午间活动,尽可能地杜绝追逐、打闹现象,规范自主行为,增强安保能力。要加强交通安全教育与管理,严肃路队纪律,确保学生到校、离校一路平安。加强对学生校外行为的安全教育与引导,做到不玩火、不玩水、不玩电、不玩车。组织学生看一本安全教育录像;出安全教育黑板报;上安全教育主题班会课;全面进行一次安全工作自查。有安全教育的专门记录簿,组织作交通安全、法制教育巡回展览或展播活动,进一步增强师生的交通安全与法制意识。
(3)细化安全管理,注重安全防范,切切实实做好教师的护导值日工作,做好对学生的活动监护工作,保证学生在校园内的安全工作。严格对学生的课间午间活动、上下楼梯、集会集队、体育课、活动课等安全的指导与管理,尽可能地杜绝追逐、打闹等现象的发生;细化安全监护,切实做好护导值日工作,监护学生活动行为。
(4)严格网络安全教育与管理,严控学生进入社会网吧行为,致力提高学生对网络有害信息的防堵能力,积极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
(5)做好与缺勤学生家长的联系沟通工作,对幼儿家长迟接学生的看护联系工作,做好因个别辅导、教育谈话等原因而留下迟放学生的家长沟通联系及护送回家工作,消除一切因教师工作疏漏而造成的学生安全隐患及事故。 2011年学校安全工作计划 2011学年度学校综治安全工作计划 2010年食品安全工作计划范文 2010年消防安全工作计划 2010年幼儿园安全工作计划范文3篇 2010年班级安全工作计划 2010年安全卫生工作计划 2010年安全教育与综合治理工作计划
【返回 安全工作计划 栏目列表】
(6)严把学生饮食卫生关,消除食堂及饮用水货源等一切卫生安全隐患,引导和严控学生到校外摊点购买零食的行为。
(7严格校财产安全管理工作,消除一切安全隐患,切实做好防盗、防火、防电等工作。积极做好险期24小时值班、防范工作。落实学校节假日值班工作和学校用电安全、财产财务保管、宿舍保卫工作。
(8)除了加强教育外,提倡和鼓励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参加中国人寿学生系列保险及加入家校亲情卡的活动。更好地帮助学校解决可能遇到的棘手问题。
4、加强检查,突出成效。
安全管理是动态管理,循环往复的过程,不可能一劳永逸。按照安全工作制度规定和内在规律,从长计议,抓好落实。在经常性上下真功夫,用气力,坚持经常性地督促检查,常抓不懈。从明确领导和部属的责任入手,并且忠于职守,履行职责,树立在其位,谋其职的良好风气,采取严明的奖惩措施。
(1)学校安全领导小组经常性检查各方面设施的安全使用和防范工作,做到时时警惕,每次使用重视,每月自我检查,保证校内设施的正常安全使用。
(2)加强校园内校舍的经常性安全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维修,确保安全。
(3)畅通信息反馈渠道,发现问题,及时汇报,立即处置,扫除一切有碍学校教育的不安全因素。
校园安全事关全体师生的生命和财产,事关学校和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安全工作是学校的头等大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本学期我校全体教职工积极行动,人人讲安全,个个关心安全,时时处处绷紧安全这根弦,为把我校建成一个安全、文明、祥和的工作和学习环境而努力。
5、强化保安制度管理
本学期我校将进一步要求保安严格遵守学校保安制度,尽量使校园处于封闭式,实行出入登记及监控体制,在学校安全相对负责的基础上,每个午别护送学生过公路。
6、完善家校互动体系
自上学期起,学校每学期至少组织期初、期中、期末3次全面性家校互动会,每周末最后一节课后利用电话短信互动平台传送周末安全教育安全信息给家长,也不定时进行安全或其它事项联系。
具体工作计划:
1、 做好开学第一天安全教育、学生良好养成教育等相关事项工作;
2、 节假日广播宣读并分发《告家长书——安全教育》;
3、 走访学校所处的潘山村池塘、泥塘等危险地带,竖安全警示牌;
4、 在学校路口(公路花莆中)竖学校路安全警示标志;
5、 制定《诚明小学安全管理制度》及《诚明小学创建“平安校园”预案集》,并结合实际情况开展相关演练活动;
6、 召开期初、期中、期末等全校性家长会及家访工作,进行安全等相关事项互动;
7、 坚持每天晨会、每个午别最后一节课、每周五最后一节班队安全教育课进行安全等相关教育;
8、 学校保安在学生上学、放学时间段在公路口组织整队过马路;
9、 制定、规范保安管理制度,做好出入学校人口流动登记;
既是重建又是重新布局
记者:武都区教育系统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已基本完成,请简要谈谈恢复重建后学校硬件建设方面的情况。
李:两年来,武都区重建了117所学校,目前全区96.2%的学生搬进了新教室,30多所城乡中小学在教学设备方面基本达到了现代化。比如,援建的武都八一中学,硬件设施和教学环境在省内都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当然,这只是典型的例子。但大多数学校的图书室、实验室、宿舍、食堂、浴室、多功能报告厅、塑胶操场等设施都是高标准的。现在,我们可以说已经打赢了学校硬件建设这场翻身仗。
记者:学校硬件建设是否基本实现了城乡均衡发展的目标?武都区在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李:在城乡学校的硬件建设上,我区是没有差别的,恢复重建后,大部分农村学校的建筑规模、校园面积和教育设施甚至都超过了城区学校。在重建规划中,我们就坚持城乡标准统一的方案,在学校规划、布局、设计、建设中都优先解决农村学校,在教学设备配置、课桌椅更新、教师力量分配等方面都对农村学校实行了倾斜政策。为了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我们还开展了城镇学校对口帮扶和“送教下乡”活动,帮助农村学校提升教育质量,逐渐缩小与城区学校之间的差距。
记者:效果如何?
李:效果可以说比较明显。比如,城乡学校基本消除了硬件建设上的差别,农村学校教学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农村教师和学生的舒适感和幸福感不断增强,等等,都是推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带来的良好效果。从教学成绩方面来看,近两年的小学和初中学科优秀率和升学率,农村学校在逐步攀升,甚至有些学科合格率已超过城区学校。当然,根据我区的实际情况,完全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这一目标还需要一段时间,农村学校教育资源的短缺问题、家长对学校教育的认识问题和家庭教育问题等都有待解决。
记者:在灾后重建的同时,武都区对学校布局进行了调整,调整后的学校布局情况如何?还存在哪些问题?
李:武都区学校分布的特点是农村学校数量多、分布散,要想把所有的学校都建成现代化的标准示范性学校,这是不现实的。我们按照先建后撤、逐步推进的原则,把原有的538所学校调整成了211所,撤掉了分布零散的村学、教学点,并入到人口相对集中的完小及中心学校。从我区人口分布和变化情况来看,这一措施比较符合发展需求。但同时又形成了新的问题,如撤掉一些小规模的教学点和村学就会出现服务半径内低龄儿童上学难的新问题,就有可能出现适龄学生流失的现象,因此,我们没有完全撤并这些学校,而是适当保留了低年级个别班级,并开设幼儿班,为山村孩子提供就近上学的方便。
解决好群众关心的问题才能谈发展
记者:我们知道,在很多城市的市区、城区,由于历史原因,有部分学校拥有优质教育资源,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上这样的“重点”学校。因此,出现了择校热、大班额等现象,武都区城区学校也可能面临着这样的问题。你们是如何有效解决这一问题的?
李:这种现象在城区尤为突出,我区城关中学就曾有一个90多人的班级,70~80人的班级很普遍。这些“大班额”现象,曾一度引起家长和老师的担忧。本学期,我们对城区各学校进行了重新分班,要求每班学生人数控制在60人以内,并落实了有关负责人的学籍管理责任,比较有效地制止了学生盲目转学、择校的现象。同时,我们还采取了城区学校划区域招生,对外来务工人员和农民工子女入学登记造册,严格转学手续,加强学生信息数据库监测,有效管理学生流动问题。例如,我们利用数字校园网学生信息数据库来管理学籍档案,每一个学生的学籍变化和流动情况,都能得到监测。对农村学生进城上学的,我们要求学生提供住房、户口、监护人情况等六个方面的信息材料,材料齐全的才准予报名注册,这些措施有效遏制了农村学生盲目进城择校的现象。
记者:近一段时间以来,幼儿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成了社会关注的热点。武都区是否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在学校布局调整过程中,武都区是否对幼儿教育发展做了规划?
李:武都区现有各种形式的幼儿园63所,在园幼儿9996人,幼儿入园率达到61%。但从幼儿园规模来看,城区仅有2所公办幼儿园,与当前社会发展和城区内现有人口数量极不相称,民办幼儿园的管理还需要规范化。在布局调整中,我们把原有撤并的学校校舍加以维修,用于开办农村幼儿园,要求上规模的小学附设幼儿园,并规划在东江新城区、钟楼滩开发区和江南新区各新建一所公办幼儿园,满足城区幼儿入园需求。
记者:对发展学前教育有什么新举措或新思路?
李:按照《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我们正在加紧制定我区的《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讨论稿)》,发展学前教育就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今后,我们将在新建几所公办幼儿园的基础上,鼓励有能力、有资质的社会力量创办幼儿园,并把这些私立幼儿园全部纳入我区民办教育的管理范围,在办学资质、收费、幼儿保育、幼儿综合能力发展、幼儿教育课题研究和幼儿园安全管理等方面进行指导性管理。同时,我们还计划成立相应的学前教育管理机构,对农村私立幼儿园、农村学校附设幼儿园、城区私立幼儿园、城区公立幼儿园进行分类管理,对幼儿园园长、保育员进行业务知识和安全管理培训,形成学前教育发展的良好局面。
用创新思维推动教育发展
记者:武都区推行的校长竞争上岗制可以说是教育管理上的一大创新,请问这一制度是基于一个什么样的思路而开展的?当时是不是很有压力和阻力?
李:我区在全市范围内率先推行校长竞争上岗制度,当时我刚任教育局局长,顶着许多压力,让全区90所中小学校长竞争上岗,通过竞争,一下子就把原来49位校长从岗位上换了下来,心理压力真不小。
总体思路就是“办好学校,先选好校长”。我们通过“组织报名、资格审查、笔试、竞职演讲、考察了解”等环节,在300多名竞聘者当中先后两批选拔出了90名优秀的中青年教学骨干,并聘为校长,这在区教育历史上还是少有的。
记者:这一制度实施已有几年时间了,现在看来,效果如何?还存在什么样的问题?在这一制度上还有什么样的创新思路?
李:校长竞争上岗制是我区教育史上最大的一次人事制度改革,从这几年的发展情况来看,这项工作是很有成效的。首先打破了校长的终身制,取消了中小学校长的行政级别,推行了“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用人机制,极大地激发了我区教育的活力。当然,在校长工作和学校发展的考核评价机制方面还不完善,我们也正在研究解决的方案和办法。
今后,在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工作中,我们正在计划尝试一种管理和培养并用的新模式,就是在学校管理人员的聘任与考核过程中,采取“制度上管理”和“能力上培养”的模式,不但要做好人才的选拔,还要做好人才的培养。通过这一模式,做到教育管理后备力量的培养和人才库的建设,如果能成功的话,这也将是一项管理创新成果。
记者:如果其他地区要借鉴这一创新做法,从你们的实践经验来看,你认为如何才能有效地保障这一制度顺利推行?
李:要做好这项工作,最重要的要有当地党委、政府的帮助和支持,形成政策依据和后盾力量,全面排除行政权力的干预,解决一些人为的制约性因素,给教育部门形成权威保障。当然还需要操作单位激流勇进的锐气、一股劲儿干到底的“牛”气和大干特干、不畏干扰的勇气。但最重要的是要慎重制订方案、严谨操作程序,考核评价公正,制度体系科学,做到人性化管理。一句话,要开展好这项工作,就不要怕丢了“乌纱帽”,在操作中要有法可依,管理中以人为本。
记者:你前面提到教育创新的问题,请问武都区在教育管理方面有哪些创新点?
李:说实话,这两年我们所做的好些工作至少在全市是走在前面的。除了校长竞争上岗制,还有“主题月”和“文化周”等。我就举一个“联片教研”方面的例子。
“联片教研”由教育局教研室组织,在各片区确定一个中心校,然后由这个中心校来带动整个片区内的教学研究活动。先以学校为“点”开展教研活动,再以中心校为“片”开展教研,最后以全区为“面”开展教研,达到点、片、面的结合。在教学研究中,由中心学校确定教研课题,各学校轮流组织开展,最后在区教研室的统一组织下进行总结。这种活动可以代替教师培训,就是所谓的“以研代培”模式。这是我区均衡城乡教育资源、以研代培的创新模式,它不但加深了学校之间教学研究的沟通与交流,还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培训效率。
记者:如果把你们的管理思想上升到理论层次,能不能概括性地阐述一下?
李:总结起来讲,我认为,可以概括成两点,即管理思想创新和工作思路创新。
2012年计划实施89个民生项目,计划总投资6.13亿元,涉及26个部门。与去年相比,项目更多、投资规模更大、任务更重,涵盖教育文化、医疗卫生、体育设施、社会保障、就业促进、扶贫解困、关爱帮扶、百姓安居、交通建设、环境治理共有十大类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且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要充分认识实施民生工程是民心工程,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要发扬连续作战精神,以战役的思维、战士的状态、战斗的作风,进一步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打好民生工程战役攻坚战。
二、任务要求
1、教育文化方面
校安工程。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1800万元,开工6个项目建筑面积11192平方米。②时间节点要求:月日前,全部开工,至年底全部竣工。(责任单位:教育局)
公办幼儿园建设。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2150万元,建设县第三实验幼儿园、陈巷中心幼儿园、岩溪中心幼儿园、古农中心幼儿园、湖珠中心幼儿园,建筑面积18092平方米。②时间节点要求:岩溪中心幼儿园、古农中心幼儿园、湖珠中心幼儿园8月底竣工;日前,县第三实验幼儿园、陈巷中心幼儿园完成立项工程招投标;至年底,主体封顶或完工。(责任单位:教育局)
解决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学。①目标任务:建设实验小学二期教学楼,计划投资500万元,新增建筑面积3565平方米。②时间节点要求:月日前,完成立项工程招投标;至年底,主体封顶或完工。(责任单位:经济开发区)
农村义务教育免费提供作业本。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63万元,免费提供农村义务教育作业本。②时间节点要求:月底完成《实施方案》,按方案发放。(责任单位:教育局)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营养改善工程。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75万元,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营养改善工程。②时间节点要求:月底完成《实施方案》,按省市有关方案发放。(责任单位:教育局)
实施中小学幼儿园“校车安全工程”。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50万元,民办幼儿园校车更换为符合国标的校车5辆。②时间节点要求:月日前,有关幼儿园按规定的校车品牌和型号,完成与校车生产厂家签订购买合同手续;7月1日前,完成新车交货手续;9月1日前,办理完毕校车登记注册手续,发放校车标牌和标识,正式上路接送学生上下学。(责任单位:教育局)
农家书屋工程。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6万元,配置6家农家书屋。②时间节点要求:日前,完成书目报送,组织农家书屋管理员进行岗前培训。12月底前,完成书籍及各类器材的派送和书籍分类编号上架,各类配套制度上墙及登记,全面完成工作任务。(责任单位:文体科技新闻出版局)
广播电视“村村通”提升工程。①目标任务:投资3.67万元,完成2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小片网”提升工程,建设任务数10个,服务245户;巩固提升有线广播村村响工程,确保正常运作。②时间节点要求:日前,完成建设方案制定,进入招标程序;7月1日前,完成建设任务数的30%;10月1日前,完成20户以上“小片网”提升工程建设任务;至年底,完成全部建设任务。(责任单位:广电局)
妇女儿童活动中心。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750万元,建筑面积4280平方米。②时间节点要求:1月开工建设,至年底主体竣工。(责任单位:县妇联)
2、医疗卫生方面
扩大全县医疗资源建设。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260万元,县医院、岩溪中心卫生院、陈巷卫生院、枋洋卫生院等新增床位130张;建设武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监督所综合楼,计划投资1146万元,建筑面积4000m2。②时间节点要求:新增床位数130张至年底完成目标任务;武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监督所综合楼6月底开工,至年底完成主体工程。(责任单位:卫生局、财政局)
加强基层卫生机构服务能力建设。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15万元,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基本装备给予资金补助,继续开展全科医生培训,免费培训乡村医生241名。②时间节点要求:至年底完成目标任务。(责任单位:卫生局)
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500万元,实施11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电子档案建档率70%。②时间节点要求:至年底完成目标任务。(责任单位:卫生局)
继续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6513万元,16.7万人参合,其中农民缴费50元/人,各级财政补助240元/人。②时间节点要求:月日启动医药费补偿,实际发生情况进行补偿,至年底完成目标任务。(责任单位:卫生局)
实施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55.2万元,免费检查2300对。②时间节点要求:补助按季度执行,月底完成25%,6月底完成50%,9月底完成75%,12月底完成100%。(责任单位:计生局)
独生子女父母和生育两个女孩后绝育农村夫妇一次性奖励金。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175万元,奖励1000户。②时间节点要求:补助按季度执行,3月底完成25%,6月底完成50%,9月底完成75%,12月底完成100%。(责任单位:计生局)
特殊计划生育家庭扶助金。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4.8万元,扶助8人。②时间节点要求:补助按季度执行,3月底完成25%,6月底完成50%,9月底完成75%,12月底完成100%。(责任单位:计生局)
免费婚检。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12万元,检查2000对左右。②时间节点要求:按实际需求执行,年底完成。(责任单位:县妇幼所)
3、体育设施方面
文体中心一期。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4400万元,其中武安镇完成征地250亩,城建局开工建设。②时间节点要求:5月完成征地赔青工作;10月完成规划设计;至年底,完成三通一平并开工。(责任单位:武安镇、城建局)
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5万元,实施农民体育健身路径2条。②时间节点要求:从5月份开始至年底全面完成省下达的工作任务。(责任单位:文体科技新闻出版局)
4、社会保障方面
集贸市场规范化改造。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440万元,新建京元农贸市场。②时间节点要求:年底前完成目标任务。(责任单位:盛公司)
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150万元,全面完成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年度工作各项指标。②时间节点要求:县食品安全委员会各成员单位按照《2012年度市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工作方案》工作要求,加强对各类食品安全日常检验检测和执法检查,加强节日期间食品安全联合执法检查,确保我县食品安全。(责任单位:食安办)
实施水库除险加固工程。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480万元,岩溪镇寨后、河空两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②时间节点要求:至年底,全部完成目标任务。(责任单位:水利局)
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985万元,建设陈巷镇、枋洋镇自来水工程,解决2.4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②时间节点要求:日前,项目开工建设;7月1日前,完成投资500万元;10月1日前,完成投资900万元;至年底,目标任务全部完成。(责任单位:水利局)
实施“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工程。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100万元,建立“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基地5000亩,解决柑桔病虫害问题。②时间节点要求:至日,完成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1000亩。至7月1日,完成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3000亩。至10月1日,完成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4000亩。至年底,完成绿色防控技术示范推广5000亩。(责任单位:文体科技新闻出版局)
5、就业促进方面
扶持农村计划生育困难家庭创业就业。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450万元,扶助450户。②时间节点要求:补助按季度执行,3月底完成25%,6月底完成50%,9月底完成75%,12月底完成100%。(责任单位:计生局)
支持创业促进就业。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6万元,组织参加创业培训100人以上,扶持50人成功创业并相应带动200人以上就业。②时间节点要求:至年底前完成目标任务。(责任单位: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
6、扶贫解困方面
造福工程。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520万元,全县造福工程搬迁500人(以省下达指标为准)。2013年春节前搬迁户搬迁入住新居。②时间节点要求:日前,完成调查摸底、指标下达;7月1日前,完成选址、征地,项目全面开工建设;10月1日前,自建房一层封顶;至年底前,全部完成建设任务;2013年春节前,搬迁新居。(责任单位:农办)
农村幸福园。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190万元,新建陈巷镇古农村、岩溪镇霞美村农村幸福园,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②时间节点要求:至日,完成立项、图纸设计;至7月1日,完成项目工程招投标并开工建设;至年底,建设任务全部完成。(责任单位:民政局)
居家养老服务站。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36万元,建设外武社区、武胜社区、天成社区、下宫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站。②时间节点要求:4月1日前,筹备准备;日前,挂牌开展工作;7月1日前,完成场地准备建设;8月1日前,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责任单位:民政局)
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158.76万元,提高全县农村低保5383人最低生活保障标准。②时间节点要求:制定工作实施方案,待省、市民政部门提高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文件下达后,再按新标准按规定发放。(责任单位:民政局)
7、关爱帮扶方面
“光明行动”。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19万元,为全县100名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实施复明手术。②时间节点要求:从3月份开始至7月1日,完成摸底调查,确定资助对象。10月1日,组织医务人员对患者进行手术,年底全部完成工作任务。(责任单位:残联)
“残疾儿童康复”工程。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9万元,对全县9名在康复机构接受专业康复训练的贫困学龄前残疾儿童给予每人每年10000元补助。②时间节点要求:根据省里要求,认真做好调查、摸底、审核工作,并按规定发放资金补助。(责任单位:残联)
扶残助学工程。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16万元,对全县100名贫困残疾人学生及残疾人家庭子女实施就学补助。②时间节点要求:至8月底,完成受助对象摸底调查工作;9月至12月底,完成受助对象的资金发放工作。(责任单位:残联)
扶助残疾人就业。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12.175万元,对全县85名农村贫困残疾人开展种养殖等实用技能培训;扶持6名农村贫困残疾人开展种植、养殖及生产经营;扶持15户“零就业”残疾人家庭创业就业。②时间节点要求:5月底前,完成30名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用技能培训,扶持2名贫困残疾人种植、养殖及生产经营,扶持6户“零就业”家庭创业就业;7月底前,累计完成50名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用技能培训,扶持6名贫困残疾人种植、养殖及生产经营,扶持10户“零就业”家庭创业就业;9月底前,累计完成85名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用技能培训,扶持6名贫困残疾人种植、养殖及生产经营,扶持15户“零就业”家庭创业就业;11月底前,项目工作全部完成。(责任单位:残联)
8、百姓安居方面
地质灾害危险点居民搬迁重建项目。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1038万元,完成枋洋镇科山村双口宅自然村、岩溪镇湖珠村鼓鸣自然村、顶山村龙德自然村地质灾害危险点居民104户434人搬迁任务。②时间节点要求:2月底前完成搬迁户核定;4月底前,完成搬迁安置点选址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0日前,所有搬迁户房屋全部开工建设;8月底前,完成地灾点旧宅基地复垦增减挂钩审批;10月底前,完成安置点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年底前,完成一层建设,并完成道路、水、电及其他配套设施;2013年春节前全部搬迁入住。(责任单位:国土局)
保障性住房和城市棚户区改造。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1.06亿元,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和改造城市棚户区危房项目11个1160套(户)。②时间节点要求:日前,完成立项招标开工;10月1日前,共完成600套;至12月底,完成省下达的指标任务。(责任单位:房管局)
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87万元,对符合条件的16周岁至59周岁适龄城乡居民参保缴费给予补贴,并对60周岁及以上的城乡老年人发放基础养老金。②时间节点要求:按省里要求,认真做好参保缴费基础性工作,年底前全面完成工作任务。(责任单位: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
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176万元,城镇参保居民(包括成年人、未成年人和在校大学生)的政府补助标准,从年的每人每年不低于200元提高到每人每年240元。②时间节点要求:按省里要求,认真做好提供补助标准基础性工作,按时发放补助金。(责任单位: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
加大对特殊群体的法律援助力度。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9万元完成案件数100件,加大对残疾人、农民工、老年人、妇女、未成年人等特殊群体的法律援助,做到应援尽援。②时间节点要求:每月按及时进行法律援助。(责任单位:司法局)
推进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工作和深化平安创建活动。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12万元,认真开展社会管理创新,全面启动工作,形成工作经验,开展重点整治工作。②时间节点要求:日前,全面开展整治工作;7月1日前,总结交流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年底前,完成整治点的考评验收。(责任单位:综治办)
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3348万元,新建新建110kV岩溪变10kV铭上线、110kV城关变10kV城京线、110kV十里变10kV官山线泛土支线、110kV十里变10kV蔡坑线黄温支线等46个项目。②时间节点要求:至年底完成目标任务。(责任单位:供电公司)
9、交通建设方面
提升公交服务、优先便民工程。①目标任务:计划投120万元,建设12座公交亭。②时间节点要求:12月31日前完成工作目标任务。(责任单位:交通运输局)
农村客运村村通工程。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350万元,建设林墩客运站。②时间节点要求:12月31日前全面完成工作目标任务。(责任单位:交通运输局)
农村公路续建工程。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600万元,水泥硬化15公里农村道路。②时间节点要求:至日,开工建设;至年底,水泥硬化农村道路15公里。(责任单位:交通运输局)
主干道城市道路建设。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11500万元,建设北环城路一期、状元大道一期、西环路、人民路延伸。②时间节点要求:日前,北环城路一期、状元大道一期、西环路完成征地赔青工作;6月份开工建设;至年底完成主体工程;人民路延伸年底完成路基及管道铺设。(责任单位:交通运输局、城建局)
10、环境治理方面
农村环境连片整治。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3145万元,实枋洋镇—镇、农场—溪生态旅游区农村环境连片整治示范项目。建设人工湿地8座、污水处理设施12座;建设垃圾收集池451座、垃圾中转站2座、垃圾转运站11座、垃圾转运屋4座、垃圾压缩设备2套、垃圾沤肥池30个,购置户用垃圾桶8296个、移动式垃圾转运箱121个、摆臂垃圾装卸车6辆、垃圾收运车18辆、保洁车88辆;清运垃圾3296立方米、清理建筑垃圾2994立方米;建设沼气池475个、储液池192个;建设饮用水源保护区隔离带9.5公里、设置水源地保护标志19个、生态修复40665平方米。②时间节点要求:日前,申请政府采购,垃圾中转站施工、污水管网、垃圾收集池、动物无害化处理池、沼气池、储液池和明渠整治等全面开工建设;10月1日前,完成政府采购,项目建设完成50%工程量;至年底,垃圾收运系统正常运行,全面完成目标任务。(责任单位:环保局)
村容整洁项目。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3000万元,按照家园规划、家园整理、家园清洁、家园绿化“四位一体”的目标,开展整治和创建16个县级村容整洁示范重点村。②时间节点要求:3月底,完成整治规划及实施方案;4月底,拆除三分之一以上的废弃建筑物,完成清理、平整造林绿化用地50%以上,有条件的村开始进行绿化;7月底,完成拆除废弃建筑90%以上,完成“四旁”绿化任务90%以上;9月底,前基本完成村道巷道硬化、排水排污配套建设及“四旁”绿化任务;11月底,前完成补缺补漏;12月组织考评验收。(责任单位:农办)
实施城乡绿化一体化工程。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2400万,实现2.42万亩森林资源结构优化工程;建设8个县级绿色模范村;建设3个县级绿色校园;建设8个乡村公园;完成高速公路、省道、县乡道两旁可绿化里程27公里。②时间节点要求:3月28日前完成森林资源结构优化工程(县级绿色模范村、县级绿色校园、乡村公园、高速公路、省道、县乡道两旁绿化等)整地挖穴80%以上,造林60%以上;4月18日前基本完成整地挖穴任务,造林80%以上;5月8日前完成造林95%以上;5月28日前,基本完成造林。(责任单位:林业局)
建设花卉走廊。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3400万元,建设花卉基地2000亩,其中县财政每亩补助1000元。②时间节点要求:日前,开工建设;至年底,建设完成,补助到位。(责任单位:林业局)
建设信息网络基础设施。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1500万元,实施光纤入户网络覆盖能力3.3万户,城市地区20M带宽覆盖率超过90%,建制村宽带普及率超过98%,农村地区网络接入带宽提高到4M。②时间节点要求:年底前,全面完成工作目标任务。(责任单位:移动、电信)
实施农村和城市社区信息化。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8万元,完善信息化平台,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全年计划完成农村信息化服务网点建设67个,村级社区信息化平台应用推广20个,社区信息化平台应用推广3个,小区信息化4个。②时间节点要求:年底前全面完成工作目标任务。(责任单位:移动)
推广无线城市建设应用。①目标任务:计划投资650万元,实现全县及发达乡镇3G信号的连续覆盖和深度覆盖,计划新建设3G基站10个,投放50块载频。完善无线尝试在各领域的信息应用,实现无线城市各类应用50项,计划完成8大项120各小栏目建设。②时间节点要求:年底前全面完成工作目标任务。(责任单位:移动、电信)
三、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立联动机制
强化“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部门牵头落实、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形成“上下联动、横向互动、合力推进”的工作格局。各责任单位要健全效工作机制,抓紧项目实施,细化分解全年任务和目标,安排专人具体抓民生工程工作。进一步完善责任单位职责制度、联络员制度、会议制度、信息报送制度和会计报表制度等。县民生办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加强督促检查指导,增强工作的主动性和责任感,及时掌握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确保服务到位、资金到位和监管到位。
2、广泛宣传政策,营造良好氛围
认真制定宣传方案,落实宣传安排,主要通过广播电台、电视台、报纸和网络等媒体,多角度、多层次、分阶段地宣传民生工程的主要内容、重大意义和实施效果。各责任单位积极探索政策宣传的新形势、新方法,采取群众容易接受、通俗易懂和喜闻乐见的形式,着力提高群众对民生工程的知晓度、满意度和支持度。
3、严格资金管理,保障顺利实施
各相关单位要根据各项民生工程任务认真测算好所需的县级配套资金,并向上积极争取建设资金;财政局要确保民生工程资金落实到位,并按规定程序及时下拨,确保民生工程顺利实施。要加强民生工程资金的管理,对补助、补贴类资金一律通过“一卡通”或社会化发放;对工程建设类资金,一律按照合同和工程进度及时拨付资金,并实行资金全过程监控,确保项目资金的使用安全和效益。审计局强化建设资金监管,确保专款专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