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23 14:41:0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GRI G3、CASS-CSR和SA8000评价条款明确,过程性标准AA1000审验程序严谨。如果以内容性标准为依据,按照过程性标准的实施程序,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进行审验,既能增强报告的可信度和可比性,又能帮助企业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审验标准;比较分析法;利益相关者;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履行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企业一项不可回避的工作,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社会责任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简称
CSR报告)是企业将其经营活动对经济、环境、社会等产生的积极和不良的影响,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战略等信息向外界披露的方式。据统计,2011年1月1日至10月31日,中国大陆了817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其中48份报告经第三方机构审验,占5.8%。目前,我国没有通用的社会责任报告编制标准和审验标准,CSR报告审验还处于起步阶段。企业社会责任披露存在内容不充分,负面信息及回应匮乏,形式不规范,缺乏公信力和可比性等问题。无论企业还是利益相关者,都亟需外部机构对报告进行相对独立地审验。
国内参考较多的社会责任报告审验和评价标准主要有:全球报告倡议组织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南》、社会与伦理责任协会编制的“AA1000系列标准”、“社会责任国际”的SA8000标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制指南(CASS—CSR2.0)》。本文选取这四种信息披露及评价标准,从审验着眼角度、审验标准体系两个方面进行比较分析,为我国建立审验标准提供启示和借鉴。
二、对比研究及评价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类似于财务报告,对其审验类似于对财务报告的审计。同会计准则和审计准则作为审计财务报告的依据一样,社会责任报告的编制标准和审验标准就是审验社会责任报告的主要依据。
(一)着眼角度的比较
审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既可以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出发,按照报告不同使用者的需要构建审验体系,也可以基于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维,考察企业发展前景。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审验报告的目的是考察企业是否实现了相关者的利益诉求,是否回应了利益相关者的质询,是否有效提高了社会责任指标。可持续发展理论认为,审验报告的重点是企业战略设计是否合理,执行是否有力,效果是否明显,发展是否可持续,包含对利益相关者需求满足程度的评价。
AA1000专注于审验的实施过程,制定了详细的审验方法,突出了对利益相关者的关注,从外部考察企业是否尽职履行了责任。SA8000完全是从劳工角度提出了维护工人权利,改善工作环境的详细条款。这两个标准是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构建的。GRI G3将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的披露条款指标化,最终目的是提供一个可比的报告结论。CASS—CSR与G3一脉相承,在关注“三重底线”的同时,提升了责任管理的层次,促使企业从战略和治理角度宏观地把握社会责任的履行。这两个标准是基于企业可持续发展理论构建的。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审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将包含更多的战略意义,审验的价值更高。
(二)标准体系的比较
1.审验及评价的目标和作用。GRI G3与CASS—CSR关注可持续发展目标,认为报告应使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在汇报期间的战略及管理方针方面的成绩及影响,经济、环境及社会的绩效”,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AA1000审验标准为审验人员提供了一种审验手段,使其能够评估组织的可持续发展管理,反映企业可持续发展管理水平和结果绩效,为利益相关方提供充分信息。SA8000尊重人权目标,目的在于提供一个基于国际人权惯例和国家法律的标准,保护和授权所有在企业控制和影响范围内的生产或服务人员。四种标准在目标和作用上都针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但各有侧重。AA1000完全从利益相关者的角度审视企业工作,SA8000明确地从劳工人权标准出发。相比较而言,GRI G3和CASS—CSR使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战略管理,经济、环境及社会的绩效,为社会制定测量基准,评估企业可持续发展绩效,可以在企业内部及不同企业不同时期进行比较,审验作用更大,体现了全面性。
2.审验及评价框架。GRI G3报告指南分为一般性适用的内容和个别行业适用的内容,普遍适用于企业汇报可持续发展的绩效。报告框架包括原则及指引、标准披露、行业补充指引和技术规范。标准披露包括了企业概况,经济、环境、社会三个主要方面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CASS—CSR包括应用介绍,报告原则、边界,通用指标体系,行业指标体系等四个部分。其中,应用介绍包含应用级别评定标准。通用指标是一个评价体系,是审验应用的核心,包含责任管理、市场绩效、社会绩效、环境绩效四个内容。行业指标体系包含37个行业的指标体系。AA1000框架由AA1000原则标准、审验标准和利益相关方参与标准组成。AA1000原则包括包容性原则、实质性原则和回应性原则,是实施审验的基本准则。审验标准是为审验提供方提供的标准,构成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审验标准的核心。它确立了审验过程中每一个环节,包含审验目的和导引、审验框架、审验实施步骤等。审验框架确定了审验范围以及审验职责等,审验步骤涵盖了审验计划、过程和报告。利益相关方参与标准是企业处理利益相关者参与经营管理和质询事宜的详细框架。SA8000标准包括一般性说明和责任要求。一般性说明包括目的与范围、规则性原则及其解释,相关要素的定义。责任要求规定了8个方面的责任和1个管理系统。
可以看出,G3与CASS—CSR的框架是相似的,包含完整的原则指引、报告编制指南和指标评价体系,SA8000明确了报告编制要求和评价条款。这三种标准都将报告编制与评价体系置于一个框架内,但缺乏具体的实施方法。AA1000除原则指引外,都是审验实施方面的规定,形成了完整的审验实施框架。
3.审验及评价内容和边界。GRI G3评价基于“三重底
线”。GRI G3报告指南的第二部分是标准披露,主要包括三类不同的披露:战略及概况、管理方针和绩效指标。CASS—CSR评价基于“四位一体”。该评价在“三重底线”和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四位一体”模型。所使用的通用指标包含责任管理、市场绩效、社会绩效、环境绩效四个内容。与G3基本相同,报告边界明确了企业在确定披露内容时,应明确与企业相关的哪些组织被社会责任报告涵盖。AA1000审验标准并没有确定详细的审验内容,而是规定审验范围应与报告企业达成一致协议。实施审验之前,审验机构必须保证审验标准能够满足要求,审验专业人员能够获得充分证据以支持相关判断和结论。审验机构应当与报告企业确认需要达到的审验深度,可以是深度审验、中度审验,或者两者都包括。SA8000完全是针对供应商和劳工的标准。标准明确了18个定义,包括员工、供应商、童工、强迫劳动、非法雇用、工人组织、集体谈判,等等。标准的评价部分用详细的条款明确了童工、强迫和强制性劳动、健康与安全、集体谈判权利、工作时间、报酬、管理系统等9个方面的内容。
AA1000与其他标准在审验内容和边界上有明显的区别。根据不同的需要,应用AA1000的审验机构可以不同的内容性标准作为审验依据。确定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需要提供的信息以及审验标准。这有利于在较短时期内在较大范围内展开审验,还有助于防治“市场失灵”,待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可过渡为企业自愿执行与外部强制执行相结合的阶段。
4.审验过程和方法。GRI G3和CASS—CSR并非专门的审验标准,因此没有介绍具体的审验过程和方法。G3的附录对使用该框架报告进行外部审验简单罗列了几条要求。SA8000标准指出,企业应遵守国家及其它所有适用的法律、通行的行业规定等,评估时以对工人最有利的条款为准,审验单位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审验程序。AA1000明确规定了审验计划、实施过程和审验报告。审验机构要对所收集证据的有效程度及其内在含义进行评估和质疑。在审验期间,审验机构应当对企业遵循包容性、实质性和回应性原则进行调查,评估调查结果报告调查结论。AA1000还规定了中度审验、深度审验和特定绩效信息审验需要遵循的方法,如收集证据类型,证据支持的书面证明等。
三、总结及启示
本文分别从着眼角度、标准体系两个方面,对4种审验及评价标准进行了比较分析。内容性标准GRI G3、CASS—CSR和SA8000评价条款明确,过程性标准AA1000审验程序严谨。GRI G3和CASS—CSR注重企业在经济、社会、环境三个方面的责任履行,建立了详细的评价指标体系,增强了不同报告之间的可比性。CASS—CSR还将“责任管理”提升到主要层面,加强了企业对责任战略及推进情况的披露。这两种标准和SA8000分别从不同角度细化了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内容。AA1000是一个基于原则,重视过程的标准,为审验者提供了一个严格的框架。
以上分析对我国建立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审验标准提供了模式上的参考。从国际视野来看,主动将第三方标准纳入企业责任报告已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以GRI G3和CASS—CSR、SA8000等内容性标准为依据,通过AA1000标准的程序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实施审验,既能有效地回应利益相关者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关注,又能使企业把社会责任理念融入到治理结构中,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参 考 文 献
[1]Brendan O’Dwyer,David Owen. Seeking Stakeholder-Centric Sustain
ability Assurance:An Examination of Recent Sustainability Assurance Practice[J].Journal of Corporate Citizenship.2007,25:77~93
[2]李伟阳,肖.企业社会责任概念探究[J].经济管理.2008:
21~22,177~185
[3]沈洪涛,万拓,杨思琴.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签证的现状及评价[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0(6):68~74
[4]温素彬,张建红,方静怡.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模式的比较研究[J].管理学报.2009(2):246~263
“点石成金”:在转型中改写成绩单
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国外对我国有色金属需求锐减、行业巨亏和许多中小有色金属企业倒闭。然而本次报告却显示,2010年,中铝经过持续两年艰苦卓绝的控亏增盈攻坚战,结束了连续两年重大亏损的状况,全年实现利润20,96亿元。
报告显示,中铝总部的管控模式由操作型转变为战略型,65户企业的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精简率实现了“双30%”的目标;将自主研发的新型结构电解槽新技术、实现低品位铝土矿开发利用的选矿拜耳法、世界最大电流容量的500千安预焙槽技术等专利技术应用到项目中,推动了效率提升及产业化的发展。
作为一家国际化程度较高的企业,国际市场的变化并未阻挡中铝“走出去”的步伐。报告显示,中铝通过海外工程总承包,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向印度、哈萨克斯坦、伊朗、沙特、马来西亚、越南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500万吨氧化铝、300万吨电解铝产能的海外工程提供了设计、施工、设备供货和工程总承包服务,成为了世界铝工业的主要技术和装备供应商之一,带动了30多个中国铝工业制造企业“走出去”,也带动了中国施工企业走出去发展壮大,如七冶安装工程有限公司从经营困难发展到盈利2亿多元,跻身中国500家最大经营规模建筑施工企业之一。
对此,国务院国资委研究局副局长楚序平给予了高度评价。他分析指出,中铝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并实现产业化,创造巨大经济效益,促进了产业快速升级。
有色金属行业协会副会长文献军则表示,行业里第一份按照IS026000编制的报告,将变成一张走进国际社会的门票,对整个有色金属行业有示范作用。
“造福人类”:在可持续追求中贡献社会
“这是一份优秀的报告。”本刊副社长殷格非认为,报告按最新的英文版IS026000编制,从全球可持续的视角,在人权、环境、社区等方面,各部门、分公司积极参与社会责任实践,与各个利益相关方沟通与和谐发展,其中在人权方面的披露在国内的社会责任报告中比较突出。
报告显示,中铝公司在采购和投资活动中尽职审查,积极引导供应商履行社会责任,无论在国内还是在所投资的国家和地区,都注重保护人权。2010年,在秘鲁铜矿项目施工前,中铝公司即投资不低于5000万美元建设新城镇,保障并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
关键词:披露;伴生;融合
中图分类号:F2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1
一、情况描述
从2005年A股上市公司开始披露独立社会责任报告至2008年,其方式基本上都采用单独。2008年12月,上交所《披露工作的通知》后,许多企业采取了与财务报告一同披露的方式。2009年共195家企业将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与财务报告共同,占当年总量的48%。如图1所示。
图1 2009年社会责任报告情况
二、从社会责任报告产生过程看与财务报告的关系
第一阶段,在财务报告中不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第二阶段,在财务报告附注中披露部分社会责任信息;第三阶段,在财务报表表内确认部分社会责任相关的内容,在附注中披露部分社会责任信息;第四阶段,单独设置社会责任报告进行专门披露。
图2 独立社会责任报告产生过程图
单独披露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目前会计发展的现实选择。一方面,社会责任信息越来越被利益相关者所重视,必须专门披露;另一方面,财务会计受到自身假设和计量技术限制进行表内确认显得力不从心。纳入财务会计系统的交易和事项只能是历史和财务的,而非历史的、非财务的数据和信息就会被挤到或推到表外,其中一部分很有用但无法正确定义和计量的信息可能就这样消失了①。目前来看,我国正处于第三阶段与第四阶段之间。
必须认清的是,与社会责任报告披露实践大踏步向前相对应的是,我国报告披露规范的建立严重滞后,因此加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财务信息含量成为必然。
三、从报告内容上来看两者的关系
联系主要表现在:
1.相互借鉴,互相影响。社会责任报告编制标准吸收和借鉴了财务报告的编制理念。例如,全球报告倡议组织(GRI)公布的社会责任报告框架,同ACCA、KPMG、AICPA等世界知名会计组织合作,吸收财务报告框架的经验,在诸多方面均有类似。
2.两者各有侧重,内容互为补充。例如,上交所的披露指引中要求除在财务年报中披露每股收益的基础上,在社会责任报告中披露为社会创造的每股社会贡献值,一定程度上帮助社会公众全面地了解企业为利益相关者所创造的社会价值。
区别主要表现在:
1.国际趋同的进程不同。社会责任报告的报告标准很多,但却仍没有形成统一的模式。在我国A股上市公司中,虽已呈现普遍采用GRI3编制标准的趋势,但类似宝钢股份这样付诸编制实践的公司仍不多。反观财务报告框架的国际趋同脚步明显领先于社会责任报告。
2.对披露的限制不同。社会责任报告目前仍是自愿披露,并没有强制披露,因此披露与否除会影响企业道德责任外,并不会带来法律责任。反观财务报告则受到会计准则及相关法规的限制,必须在规定时间内按照一定规则和标准编制披露。
3.报告内容、手段、作用差别较大。社会责任报告是反映企业经济、环境、社会等业绩的综合性报告,且采用了定性、定量等多种报告手段,是面向利益相关者沟通的重要手段;反观财务报告,则以企业经济业绩为主要报告内容。
4.报告的编制过程不同。财务报告编制主要是以财务人员为主,而社会责任报告则需要更多的部门参与,除财务人员外,人事、生产、销售等方面的专业人员也是必须的。
5.报告的时间效应不同。财务报告一般主要报告某一会计期间的经济业绩,一般反映的是企业短期经营情况。社会责任报告则由于报告范围广、信息含量大,因而具有更强的未来的指向性,更能帮助判断企业的远景。
四、未来的发展预测
笔者认为,会计计量手段并不仅限于货币计量,会计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计量技术经历了从实物计量逐渐到货币计量的过程,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能找到一个中间媒介将社会责任信息转化为可计量的会计信息。因此,当计量技术解决之日就是社会责任报告与财务报告融合之时,这种融合也绝不是单纯的简单合并,而是内涵与外延的最大统一。
注释:
①占美松.表外披露概念框架[J].当代会计评论,2009(1).
参考文献:
[1]李正.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研究[D].厦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2]吴联生.投资者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需求的调查分析[J].经济研究,2000(4).
[3]殷格非.CSR报告与传统年度报告的十大区别[J].WTO经济导刊,2009(4).
2014年2月12日,中国会展业首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国家会议中心2013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国家会议中心由此成为国内第一个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会展企业,对整个会展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报告》重点涵盖国家会议中心发展历程、提升客户服务、助力行业发展、促进员工关怀、真诚回馈社会和践行绿色环保六大部分,详尽阐述了国家会议中心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架构、机制等,通过丰富的案例、生动的照片、详实的文字和独具匠心的版式设计将国家会议中心的企业社会责任工作淋漓尽致地呈现给读者。《报告》秉承国家会议中心“回报股东、服务社会、为员工提供发展空间”的宗旨,贯彻“重持续、创和谐、促发展”的企业社会责任建设方针,全面展现了国家会议中心在会展领域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所付出的巨大努力和取得的初步成效,展现了企业追求卓越,寻求突破的发展思路。
作为会展旗舰场馆和行业领军企业,国家会议中心自开业以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资源,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业绩逐年稳健攀升。企业在经营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效益,不断在社会责任方面进行深度挖掘,通过对项目可行性及有效性进行全面分析、审慎实施,保证每一个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报告》详细阐述了国家会议中心自开业以来,特别是在2013年期间实施的一系列计划。国家会议中心借助各界资源,利用自身场地优势,精心打造了“国家会议中心大讲堂”免费公益讲座,向社会公众开放;开展“家庭日”活动传递员工关怀,加深企业与员工家庭的沟通;参加“地球一小时”活动提倡绿色环保;支持大学生会议策划大赛、中国会展院校大学生专业技能大赛,促进校企合作,增加行业人才储备等诸多计划,向包括员工、合作伙伴、供应商在内的所有利益相关方传递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同时,国家会议中心党工办、团委及人力资源部等多个部门共同协作,从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出发,积极搭建起广阔的员工发展平台,包括:为丰富员工兴趣爱好,设立了9类协会;为提升员工精神风貌,设立了国家会议中心艺术团;为充盈人才库建设,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技能培训和心智培训等等。《报告》全面展现了国家会议中心在资源创新、文化交流与社会融合、教育支持等领域开展的一系列活动,展现了国家会议中心在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方面付出的努力。
“国家会议中心的点滴行动,能带动企业社会责任发展,形成涓涓细流,汇聚博大海洋,让责任创造更为精彩的不同世界!”总经理刘海莹如此希望。“要做有责任感的企业”,这也是国家会议中心一直以来秉承的原则。国家会议中心的努力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肯定,2013年国家会议中心荣获了“2013中国会议产业特别奖一一企业社会责任奖”、“中国社会责任领导力奖”等奖项。2014年,国家会议中心将始终秉承“以人为本”的思想,继续履行企业社会责任计划,奉行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共赢战略,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不断深化对企业社会责任的理解,在客户、员工、环境等企业社会责任领域开展优质项目,深入践行企业社会责任计划,为推动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关键词】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报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研究
一、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三聚氰胺事件、中海油渤海漏油事件、富士康跳楼事件等一系列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事件频频曝光,企业社会责任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中国快速发展,并逐步深入到公众、社会团体、政府机关的视野,渐渐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成为关乎公司生存与竞争力的话题和评价,成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2005年国家修正的新《公司法》第5条明确要求公司必须“承担社会责任”;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社会责任指引》鼓励上市公司建立社会责任制度,对外披露《社会责任报告》。企业、政府、公众对社会责任愈发重视,履行社会责任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公开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已经成为企业与各利益相关方最直接最有效的沟通工具之一。作为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承担主体的中国企业,无论是内资还是外资,都开始越来越积极地投身企业社会责任实践。
据统计,2011年我国共企业社会责任报告1001份,较前一年增长了30%。但是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需要的并不仅仅是一个量的增长,更需要一个质的飞跃。因此,为了了解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现状,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并研究出解决的方法和途径,帮助企业更好的履行社会责任,促进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社会的安定和谐,本人选择研究此课题。
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概念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简称CSR报告)指的是企业将其履行社会责任的理念、战略、方式方法,其经营活动对经济、环境、社会等领域造成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取得的成绩及不足等信息,进行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并向利益相关方进行披露的方式。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企业非财务信息披露的重要载体,是企业与利益相关方沟通的重要桥梁。
本文所定义的社会责任报告是广义的,它包括社会责任报告、可持续发展报告、健康安全环境报告、环境报告和公民报告等。
三、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情况分析
(一)数量
1999年,壳牌(中国)率先第一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紧随其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于2001年企业健康安全环境报告。此后,福特汽车、宝钢股份、江西移动、东芝(中国)也先后加入到了这个行列中。2006年,国家电网公司了我国央企首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国家电网公司2005年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006年一年,我国共企业社会责任报告23份,我国企业社会报告数量突破一位数的记录。至此,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正式拉开了序幕。在2006年至2011年的6年间报告数量持续快速增长。时至2011年,国内共企业社会责任报告1001份,增长率超过了30%。
(二)结构与模式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主要模式一般有三种:利益相关者模式、GRI模式、其他模式。据统计,从2006年起,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选择GRI所推荐的内容结构进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2008年和2010年,采用GRI模式的比例达到63.16%和68.33%。因此,在内容上大多数企业在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时也是参照GRI模式的要求,从经济绩效、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三方面进行信息披露的。
(三)内容解读
有组织曾应用英国咨询机构Sustain Ability的评估方法随机抽取了20份中国企业企业责任报告进行评估。结果发现,中国企业的报告在绩效陈述、治理与战略方面的描述相对较好,而对管理方面的描述则相对要弱一些,信息的可获得性和报告审计还做得不够。
从关键定量指标的统计来看,中央企业平均披露关键定量指标5.7个,远远高于国有非央企、合资企业、民营企业。高耗能行业定量指标披露情况较好,冶炼行业平均披露定量指标3.6个,为披露指标最好的行业;另外有超过三分之一的行业的50%的公司没有披露任何关键定量指标。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公司关键定量指标的披露情况好于深交所和上交所。
另外,企业在进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时候更倾向于披露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信息,对于企业自身存在的不足却避而不谈。更多的企业是把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当做了一种宣扬自身优点的途径和手段。从长远的角度来看,这恰恰是不利于企业自身发展的。
(四)第三方审验
我国第一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出现在2006年,是由挪威船级社( DNV) 和中国企业联合会全球契约推进办公室共同为中远集团《2005年度可持续发展报告》出具的鉴证报告。由于我国目前还没有出台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第三方审验的强制性规定,所以已有的第三方审验均是企业自愿选择。到2011年底,我国累计共有162份社会责任报告经过了第三方审验。从数据可以看出,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第三方审验已经渐渐起步,但是相对于庞大的基数来说,数量还是很小。
四、完善我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体系
(一)提高报告数量
(二)规范报告编制模式和结构体系
(三)进一步提升报告内容的质量和规范性
(四)建立强制性的第三方审验制度
(五)建立完善的社会责任管理制度和体系
五、结束语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是企业非财务信息披露的重要载体,是企业与利益相关方沟通的重要桥梁。企业应当自觉进行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加强企业与外部各利益相关方的关系,建立相互之间的信任,减少危害公共安全的事件发生,从而更好地构建和谐社会。
参考文献:
[1]陆勇. 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信息含量分析与改进建议 [J] 财会月刊,2009,(10).
[2]袁蕴. 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第三方验审 [J] 财会通讯,2011(3).
[3]夏虹,李赢. 上市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内容分析[J]财会通讯,2010,(4).
【摘要】随着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企业社会责任鉴证应运而生。本文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的涵义、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方面的文献和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方向,助推我国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文献综述
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凸显,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正日益受到各方关注。为了满足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信息的需求,监管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的法规政策,对上市公司披露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做出了相应的规定。自2006年以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数量正逐年上升,目前中国百强企业中78%的公司报告企业社会责任,较以往有了显著的增长(KPMG,2015)。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快速增长,促进了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活动的兴起与发展。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是改善信息质量、提高公信力的重要方式,归纳总结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相关研究发展,具有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的涵义
鉴证业务是指注册会计师对鉴证对象信息提出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鉴证对象信息信任程度的业务,其包括合理保证的鉴证业务和有限保证的鉴证业务。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VeriSustain(2009)定义社会责任报告鉴证为通过对公司可持续发展相关14种风险类型(涵括经营道德、环境、社会和员工等方面)进行评估,并从中发现问题、找出隐患和风险,进而帮助公司发现优势找出差距,从而不断提高企业社会责任表现水平的过程。AA10001鉴证标准(2010)将其定义为由专门的鉴证机构进行,通过遵循一定的方法及流程,依据相应的评价体系和原则,对各个组织公开的数据、流程等方面的信息作出评估并提供鉴证意见,以增强组织公开披露信息的可信性。国内学者也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将其定义为有会计师事务所或社会责任领域专业服务机构对报告内容是否达到相关鉴证标准提出专业意见(李增泉,2012),并提出相应的结论,以增强除责任方之外的预期使用者对报告的信任程度(阳秋林等,2013)。
二、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的影响因素
现有研究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的影响因素归纳起来主要可以分为内因和外因两类。
现有研究发现,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的外部因素主要有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目前法律环境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的影响,目前尚未得出一致结论。Simnett et al(2009)和李正等(2013)研究结论表明,企业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法律环境越完善,企业更倾向于采取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活动;与此同时,Perego(2009)和Kolk et al.(2010)的结论却完全相反,其研究结果表明企业所在国家或地区的法律环境越差,企业越愿意进行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活动,以提高可信度。τ诰济环境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的影响,学者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所披露的信息将会受到经济环境的影响(Joyce,2005),而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肖荣,2011)、要素市场化程度越高的地区(李正,2013),企业越倾向于进行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活动。而社会环境因素主要是通过公众、媒体、地区信任度等方式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产生影响。公众需求与压力越大(Simnett et al.,2009;Kolk and Perego,2010)、所处地区信任度越高(李正等,2013)的上市公司,选择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的可能性更大,而被媒体曝光负面社会责任信息的上市公司,则较为不愿意进行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活动(李正等,2013)。而影响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的内部因素,学者们主要从企业规模、负债水平、财务绩效、报告标准选择、所处行业、公司治理和董事会规模等多方面进行研究,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内部治理结构、社会绩效、资产规模、盈利能力和按照GRI标准编制社会责任报告与其鉴证行为正相关(于雪莲等,2016;殷红,2016),而大型企业、国有企业、股权成本较高的企业、上一年度鉴证过的企业(殷红,2016),以及具有社会责任指导委员会和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上市公司(阳秋林等,2014)具有更倾向于提供社会责任报告鉴证。
三、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的经济后果
目前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的经济后果的研究尚不丰富,然而就已有研究而言,目前研究方式主要以问卷调查、访谈、实验研究法和档案研究为主,研究结果显示:企业通过进行社会责任报告鉴证,可以提高披露信息的可靠性和可信性水平,从而影响报告使用者(Hodge et al.,2009;Gary Pflugrath et al.,2011;阳秋林等,2013;孙岩,2012),并对相关利益者和经营管理者作出的评估和预测具有重要作用(Edgley et al.,2010;O’Dwyer,2011)。此外,进行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的企业不仅可以获得积极的市场反应,增加价值相关性(李正等,2012),起到良好的信息传递作用。
四、结语
有关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的相关研究,学者已从其涵义、影响因素和经济后果进行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总体来看,目前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最为突出,未来相关研究可以进一步拓宽研究视角,从制度层面探究影响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的因素,此外还可以研究企业进行社会责任鉴证的动机。现有研究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的经济后果方面,还较为薄弱,未来还可以进一步深入研究,如研究社会责任报告鉴证对企业投融资的影响等。
参考文献:
[1]Perego P.Causes and consequences of choosing different assurance providers:An international study of sustainability report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Management,2009,26(3):412425
[2]Roger Simnett;Ann Vanstraelen;Wai Fong Chua.Assurance on Sustainability Reports: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J].Accounting Review,2009,84(3):937967
[3]李正,官峰,李增泉.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活动影响因素研究――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审计研究,2013,3:102112
[4]孙岩.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清晰性、第三方鉴证与个体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一项实验证据[J].审计研究,2012(4):97104
[5]肖荣.企业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D].南京:南京财经大学,2011
[6]阳秋林,毕立华,李冬生.基于事件研究法的社会责任报告鉴证的市场反应研究[J].国际商务财会,2013,03:7073
【关键词】社会责任 披露
一、引言
逐利是企业的本质,因此企业会把工作重心安排在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上。但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往往需要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比如对于环境污染的治理、企业产品和服务质量的提升公益事业的履行与发展等等。本文针对上市公司披露社会责任信息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陈述,并提出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二、社会责任报告相关内容
企业社会责任(CRS),是企业社会责任会计的核心产物。社会责任报告披露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战略方针、行动计划与愿景规划等非财务绩效而成为企业社会责任会计信息。能够反应利益相关者对经济、环境、社会的社会责任信息需求,是企业树立自身形象、协调利益相关方的重要载体。上交所规定“上证公司治理板块”样本公司、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的公司以及金融类公司必须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同时鼓励其他有条件的公司自愿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和每股社会贡献值;深交所也要求深证100指数的样本股公司必须同年报一起披露社会责任报告。自2006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元年至今,社会责任报告披露总量从32份增加到了1703份,标志着我国企业在披露社会责任信息过程中取得了长足进步,反映出广大企业已经开始深刻认识到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对未来有明确规划的企业已经将社会责任报告作为构建商业潜力的重要砝码,通过履行社会责任来提升企业价值。
三、社会责任信息披露存在的问题
(一)披露形式不规范
目前我国对于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研究依然处于初步阶段,没有形成统一完整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标准。上市公司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参考了各式各样的标准,披露内容上倾向于使用文字和图片予以表述,缺少定量指标,企业在社会责任报告中只能披露概念与愿望,对于使用者而言效用大大降低。如环保设备只能体现为固定资产、承担社会责任产生的成本和收益只能在营业外支出和营业外收入中列示。
(二)披露内容不全面
纵览我国上市公司已经披露的社会责任报告,在选择披露内容的选择上仍然会倾向于有利于企业发展的信息,对阻碍企业发展的信息只有寥寥几笔“问题与改进”。大部分社会责任报告都忽视了对债权人、供应商和安全生产的责任,难以树立企业形象。社会责任信息内容信息凌乱,难以全面反映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情况。同时,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对各利益相关者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具体指标不够全面。例如在员工利益中信息披露主要集中在员工待遇和培训,对于员工工作环境安全、参与工会运转情况、业绩考核与晋升渠道、带薪休假、职业病防治、事业安置等信息披露不足。
(三)缺少社会责任第三方审计
我国至今依然缺少社会责任报告强制性审计的法律法规,企业在对待社会责任报告第三方审计的问题上还是自愿的态度,2014年只有14.2%的企业对报告进行第三方评价,并且在接受第三方评级的企业中,标准也并不统一。目前我国企业编写社会责任报告时主要参考的标准就有GRI、上交所指引、社科院指南、深交所指南等等。这使得企业在编写社会责任报告时失去了积极性、降低了社会责任报告的可信度,而且使企业在标准的选择上也会出现困惑。
四、强化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对策
(一)统一社会责任披露标准
总体来看,我国上市公司披露社会责任报告的数量有很大增长,但质量上有待进一步提高。形式上,目前的社会责任报告还具有很大的随意性,报告使用者在阅读过程中花费大量精力甄别和筛选信息,所以制定社会责任报告标准时,需要从形式上进行规范;内容上,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需要完整统一的标准,打破目前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标准多样化、碎片化的现状,建立统一标准,使得披露过程和内容有章可循。
(二)完善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内容
政策制度方面,加快健全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的法律法规,配合有效的奖励和惩罚措施,改变企业自愿披露社会责任报告和有选择的披露社会责任信息的情况。
(三)加强社会责任信息的审计与监督
相较于会计报表的内审和外审监督制度,对于社会责任报告进行审计也是必要的。将社会责任报告评级与企业内部审计想结合,同时委托中介机构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进行审计。一方面可以敦促企业披露社会责任信息时按评级标准执行,另一方面确保所披露的内容真实公允。通过第三方中介机构对社会责任报告进行审计,也可以保障社会责任信息充分并且真实,提高使用者效用,以便进行相关决策。
五、结束语
无论是从企业自身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还是出于对我国宏观经济背景的考虑,统一企业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标准,完善企业全面披露社会责任信息内容,加强社会责任信息的审计与监督,对改善其披露现状有着很好地效果,也有利于企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孙雪晨,张林.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探析[J].商业经济,2014,22:121-122.
[2]顾枫,张瑞.中国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披露问题研究[J].市场论坛,2014,11:54-56.
[3]韩振宇.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会计的信息披露问题探讨[J].中商贸,2015,02:165-167.
企业社会责任是一个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但是中国企业社会责任的状况究竟如何?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如何?需要准确和科学的数据来说明。只有这样的数据,才能使我们更有效地采取适当的措施,促进和帮助企业提高社会责任意识。本调查由商务部《WTO经济导刊》杂志社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心组建独立的调查机构进行。
1、调查对象:各类被访企业1500家;
2、调查途径: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心记者调查组全国电话调查、Email调查、面访;
3、调查问卷:由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心专家团队设计,确保调查问卷科学准确;
4、访问日期:2005年3月至2005年8月中旬。
本次调查得到了新浪财经、雅虎财经、新华网、深圳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等机构的大力支持。大部分受访企业非常重视此次调查,许多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亲自填写调查问卷,在此,一并向支持此次调查的机构和人士表示感谢。
由于本次调查的数据量大,详细报告正由中国企业社会责任发展中心专家团队抓紧分析中,现先从调查总量中抽取300个具有代表性的问卷作为样本,对其中部分问题进行初步数据统计并做简要分析。
二、调查结果
1、您是否听说过以下概念?
A、企业社会责任B、SA8000C、跨国公司“生产守则” D、不大清楚
调查显示,76%受访企业听说过“企业社会责任”概念,42%听说过SA8000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概念,24%听说过跨国公司“生产守则”概念,不太清楚的只有16%。该组数字表明,外向型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等概念关注度比较高,但是由于这些概念在中国还属于起步阶段,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对此比较模糊。
2、您是否接受过客户的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检查或认证?
A、经常B、偶尔C、从没接受过
调查显示,11%受访企业经常受到客户有关企业社会责任的检查或认证,39%偶尔受到检查或认证,半数受访企业从没接受过。这组数字表明,处于跨国供应链环节(从事来料加工、贴牌生产)中的部分企业接受社会责任的检查或认证,目前的普及面还不十分广泛,但是这种检查或者认证在呈现快速上升的势头。
3、您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包括:
A、经济责任B、法律责任C、道德责任 D、慈善责任
调查显示,76%受访企业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应该包括经济责任,85%认为应该包括法律责任、道德责任,63%认为应该包括慈善责任。数字反映出中国企业逐步开始意识到企业的社会责任,企业不仅仅是追求利润,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已经成为企业社会责任的首位。
4、您认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有:
A、诚实纳税B、企业伦理C、股东利益D、员工利益E、公益活动
调查显示,79%受访企业认为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表现为诚实纳税,61%认为表现为企业伦理,66%认为表现为股东利益,90%认为表现为员工利益,69%认为表现为公益活动。数字反映出各个选项相对比较均衡,其中员工利益居第一位,表明中国企业以人为本的意识逐步提高。
5、您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给企业带来了什么?
A、财务负担B、降低成本C、长期利益D、提高效益
调查显示,35%受访企业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会给企业带来财务负担, 3%认为会降低成本,90%认为会带来长期效益,32%认为提高效益。大多数企业意识到企业社会责任会给企业带来长期效益,这为企业社会责任的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6、您认为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是:
A、新的贸易壁垒B、有必要但不公平C、主要有利于跨国公司本身利益D、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E、仅仅增加中国公司的压力
调查显示,44%认为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是新的贸易壁垒,26%认为是有必要但不公平,35%认为主要有利于跨国公司本身利益,79%认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3%认为是仅仅增加中国公司的压力。在以前进行的随机调查中,有的企业认为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企业社会责任的标准也需要有所差别,认为跨国公司的部分企业社会责任标准是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设置的新的贸易壁垒;但大部分企业认为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是经济社会发展的趋势。
7、您的企业有过公益捐款吗?
A、经常B、有过C、没有
调查显示,10%受访企业经常有公益捐款,71%的企业有过公益捐款,19%没有过公益捐款。数据反映出中国企业越来越热心于公益事业。
8、捐款主要用于哪些方面呢?
A、环保B、救灾C、扶贫D、社区公益E、社会基础建设 F、其它
调查显示,11%受访企业的捐款用于环保,61%用于救灾,52%用于扶贫,42%用于社区公益,11%用于社会基础建设,13%用于其它方面。数据表明,救灾、扶贫和社区公益是企业的主要捐款项目,尤其是社区公益捐款占到了近一半,表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自身的发展与社会结合起来。
9、您的企业有否设置下列管理机构?
A、企业社会责任部B、可持续发展部C、环境管理部D、公共关系部
调查显示,8%的受访企业设有企业社会责任部,8%设有可持续发展部,16%设有环境管理部,37%设有公共关系部。数据表明,中国大部分企业还没有设置专门的企业社会责任管理机构,也就是还没有把企业社会责任作为企业的专门一项工作对待。
10、您的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是否考虑对方已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或其企业形象?
A、考虑B、不考虑C、不一定
调查显示,42%的受访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考虑对方的企业社会责任或企业形象,5%不考虑,53%不一定。数据表明,绝大部分的企业在选择供应商时会考虑对方企业社会责任或企业形象,只有微小比例的企业不考虑供应商的企业社会责任或企业形象。企业的社会责任或企业形象,已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11、您的企业有否过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书,公布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资讯?
A、经常B、偶尔C、没有过
调查显示,2%受访企业经常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书,26%偶尔,71%没有过。数据显示,中国大部分企业没有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书的机制,与此相比,许多跨国公司每年由总裁亲自签署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已经成为制度。
12、您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可持续经营有关吗?
A、有B、没有C、不清楚
调查显示,92%受访企业认为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可持续经营有关,2%认为没有关系,6%不清楚。数据反映出绝大部分的企业认识到企业社会责任是促进企业可持续经营的重要因素。
13、您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形象的树立:
A、非常重要B、重要C、无所谓
调查显示,40%受访企业认为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形象的树立非常重要,58%认为重要,2%认为无所谓。数据反映出绝大部分企业已经将企业社会责任看做是企业形象的主要标志。
14、您的企业是否从企业社会责任中受益过?
A、经常B、偶尔C、没有
调查显示,8%的受访企业经常从企业社会责任中受益,42%偶尔从企业社会责任受益,50%没有从企业社会责任中受益过。数据表明我国企业社会责任利益促进机制还未完善。
15、对于企业社会责任,您打算:
A、更深入了解B、列入长远发展策略C、不关心
调查显示,63%的受访企业打算更深入了解企业社会责任,47%打算将企业社会责任列入长远发展策略,不关心企业社会责任的为零。数据反映出所有的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越来越重视,打算更深入了解企业社会责任,甚至将企业社会责任列入长远发展策略。
16、您认为下列哪些企业应承担更多企业社会责任问题?
A、跨国公司B、国有垄断企业C、民营企业 D、上市公司
调查显示,77%认为跨国公司应承担更多企业社会责任问题,71%认为国有垄断企业应承担更多企业社会责任问题,32%认为民营企业应承担更多企业社会责任问题,61%认为上市公司应承担更多企业社会责任问题。数据表明,跨国公司、国有垄断企业、上市公司是推进企业社会责任的主力军。
17、您认为下列哪些行业容易面临企业社会责任问题?
A、金融B、零售业C、纺织服装D、食品饮料E、医药F、石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