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物流业发展趋势8篇

时间:2022-05-04 03:41:4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物流业发展趋势,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物流业发展趋势

篇1

随着中国经济和物流业走出低谷,开始新一轮的增长,并且为了保持可持续性增长,必须面临转变生产方式和实现产业升级的现实需求。在新的形势下,就需要关注《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中的现代物流业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

现代物流产业升级的大趋势

围绕现代物流业的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应关注以下两大发展趋势以及由此诞生的物流新理念:

1 低碳物流发展趋势

2009年哥本哈根会议上,我国政府做出了降低碳排放的承诺,发展低碳经济成为我国今后重要的国策,在这一环境下,必然催生“低碳物流”理念。

低碳物流不同于一般的物流活动。一般的物流活动是为了实现某一主体的经济利益。而低碳物流在兼顾经济利益的同时,还要重点考虑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降低碳消耗,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无形的社会效益:

低碳物流已经受到经济发达国家的重视。例如,美国要求企业在物流活动中,在运输、配送、包装等方面要应用先进技术,如电子数据交换、配送规划、绿色包装等,以降低碳消耗。日本在1989年就提出了10年内三项绿色物流推进目标,对物流碳排放提出严格的限制,在2001年出台的《新综合物流实施大纲》中,重点之一就是要减少大气污染排放,加强环境保护,对可利用的资源进行再生利用,实现资源、生态和社会经济良性循环,建立适应环保要求的新型物流体系。

目前。低碳物流理念在我国也已受到重视,政府已经把社会经济全过程的绿色环保作为施政的基本策略,低碳物流的发展已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趋势之一。

2 智慧物流发展趋势

近期,物联网技术与应用已上升为国家战略,物联网技术在物流业的应用为智慧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对我国物流信息化而言,借助“物联网”东风,积极构建统一的信息平台,形成物畅其流、快捷准时、经济合理、用户满意的智慧物流服务体系,将促使物流信息化技术实现变革,推动物流系统的自动化、可视化、可控化、智能化、系统化、网络化、电子化的发展,形成智慧物流系统。

企业物流发展的新理念

目前,我国经济结构中重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很大比例,钢铁、煤炭、电力、石化等传统行业是物流量最大的行业,也是物流粗放型的行业,物流水平往往不高。传统重化工业的企业物流管理,尤其是物资管理方面,受长期计划经济影响,其管理模式被深深地烙上了计划、配额、定量等烙印。

与此同时,现代制造业在我国产业结构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制造业的物流管理与物流优化,更是制造企业提升竞争力的根本。

在传统重化工业领域和现代制造业领域,企业物流发展出现两大新理念:

1 物资供应链理念

物资管理是指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对本企业所需物资的采购、使用、储备、配送等行为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的过程,物资管理的各个环节组成企业的物资供应链。   物资管理是现代物流的起源,但长期以来,物资管理领域恰恰被现代物流给忽略了。近两年,一些传统行业的物资管理部门已经觉醒,开始在物资管理领域引入现代物流管理技术与装备,建设物资立体仓库,打造物资管理供应链新理念,全面提升企业物资管理水平。

目前,物资供应链建设已得到众多物资供应企业的重视,一些专家也开始关注物资供应链的研究,物资供应链必将成为现代物流的一大亮点。

2 物流先行理念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是我国古代军事物流最朴素、最重要的物流理念。但长期以来,人们将此顺序搞反了,只关注“流”,不关注“物”,把物流放在“物”的规划、设计、建设、生产后面。其结果是,先前布局不合理,后续再优化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产品设计与包装不利于物流运作,物流作业效率难以提升;生产流程不符合物流理念,物流运作步履维艰;选址不符合物流理念,产生的成本将长期影响物流效率。

物流运作顺畅的企业往往都是物流理念先行,在经济与产业布局规划建设、企业产品设计生产之前,引人物流系统优化理念,从根本上改变物流运作的环境与条件,这将给物流效率带来革命性的提升。预计,物流先行的理念将成为物流业发展大趋势。

产业物流的新亮点

物流就像浮在海上的冰山,水面上只是很小的部分,绝大部分藏在海水之下。产业物流就是海面下的冰山。《物流业调整振兴规划》的出台,唤醒了制造业、商贸流通业、农业等产业界对物流的重视,海水下面的冰山开始受到关注。

产业物流是现代物流的需求方,振兴物流业,首先要启动物流市场需求,启动产业物流。目前,产业物流涌现出了很多新亮点。

1 电子商务物流

电子商务是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为一体的贸易过程。近年来,电子商务行业已步入飞速发展时期。但商务部研究院发表的报告却显示,物流体系已成为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一大障碍,表现之一是物流行业难以提供能与电子商务相配套的物流服务。

电子商务物流主要有三种模式:自营物流、物流联盟和第三方物流模式,各种模式均面临很多问题。目前,电子商务物流基础设施与管理制度尚不完善,电子商务配送成本高且服务网络不全,电子商务物流企业中尚未形成骨干企业和龙头企业,电子商务物流服务水平普遍较低,物流业大存量的资产未得到优化配置,且物流设施陈旧、技术水平低,影响了物流效率的提高。

随着电子商务业务的发展,阿里巴巴、京东商城等电子商务公司纷纷规划自己的物流网点,涉足物流服务领域。通过对设备及技术的不断完善、服务理念的不断标准化,最终能够形成一套符合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体系。

同时,政府需加大对电子商务物流业的支持、引导和管理力度,制订产业发展整体战略,以推动电子商务行业持续、健康发展。

2 医药物流

近年来,我国医药物流发展较快,加上近期出台的GSP认证,促使医药企业加大对物流设施的投入,推动了医药物流的产业升级。

随着基本药物目录配套措施陆续出台,预计国家、省、市三级政府将围绕基本药物目录的扩容投人大量资源,各地区域型商业药企也会加大与制药企业的强强联合。而围绕各地基本药物配送权的争夺,将成为点燃现代医药物流建设的导火线。

对药监部门、商业药企而言,尽快建设符合要求的现代医药物流体系是当务之急,也将有更多的企业加快建设现代医药物流中心,面积在10000平方米以上的现代医药物流中心,将广泛采用自动分拣系统、WMS系统、电子标签辅助拣货系统、RF拣选等设备与技术,从而促进医药物流技术水平实现升级。

3 服装物流

服装物流近些年也获得了较快发展,一些大型服装企业通过改善企业供应链管理、构建现代化物流系统与网络、建设现代化物流中心,极大提升了企业竞争力。

篇2

【关键词】现代物流业 发展趋势 战略途径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生产资源获取与产品营销范围随之不断扩大,企业之间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正逐渐演变为物流与供应链的竞争,有“第三利润源泉”之称的现代物流业发展正越来越受到企业和社会追捧。同时,现代物流理念、方法的创新和技术的应用,推动着传统物流产业领域的运输、仓储、货代企业进行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从而形成服务模式多样化、多层次的物流企业竞争体。

发达国家物流业发展概况

现代意义的物流业是指通过先进组织管理方式和手段,运用现代化的技术装备、设施,高效有序管理和配送产品的新型服务业,包括运输、仓储、包装、装卸、加工、配送与信息处理等环节。当前,物流产业在世界各国已成为拥有巨大发展潜力和空间的新兴第三产业,在西方发达国家,物流业发展日趋成熟完善,不仅形成了各自相对完善的物流网络,而且在企业生产过程中都能提供网络化的服务,物流各环节环环相扣,搭建了从企业到客户全程衔接的物流“供应链”。

发达国家物流业发展过程有两大特征:首先,目前已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物流理论。其次,各国物流基础设施比较完善。以日本为例,随着日本国内生产不断扩大和消费剧增,日本政府开始加大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在全国范围内大量兴建高速道路网、港口码头、商品流通枢纽等各种基础设施;各物流企业也积极搭建完善的物流体系,构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设施;在技术上大量引进新装备,实现从人工装卸向机械装卸转变;商品分拣、配送等物流软件被不断开发,在物流系统之间实现了联网,物流业的现代化为日本经济的腾飞提供重要的支持。

我国物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与问题

2009年3月和2011年8月,国务院先后出台了《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和《关于促进物流业健康发展政策措施的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在政策扶持、企业重组、优化布局等方面给予物流业极大支持,在短时间内推动了国内物流业总体规模加速增长,发展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据国家发改委、国家统计局、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联合的数据:2012年,我国物流总额已达177.3万亿元,同比增长9.8%,其中工业品物流总额162万亿元,是推动社会物流总额增长的主要动力,农产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4.5%,单位与居民物品物流总额同比增长23.5%,受网络购物等电子商业形态的快速发展,快递业及与之相关的物流业发展势头迅猛;物流业增加值实现3.6万亿元,交通运输、仓储、批发与零售、邮政物流增加值分别达8.7%、6.8%、9.8%、26.7%;物流业已经在我国GDP中占6.8%之重。①

现阶段我国物流业发展现状主要特征是:国内部分物流企业已经开始通过资本运作等多种渠道不断提升竞争力,尤其以航运和港口企业最为突出;完善网点布局,提高网络覆盖范围;物流企业之间不断通过战略合作实现信息共享、业务互补;信息化成为物流企业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构建交易与物流、仓储联动机制,实现集成化管理,提高信息化水平和运效;汽车、家电、网络购物、农产品等重点领域物流市场增长加快,快递、配送业依靠快速的网络化、规模化和信息化成为物流业具有成长性特征的主体;有别于传统物流节点设施仅为其他物流运作提供场所支持或物流服务企业“圈地”的状态,物流节点企业依托物流节点设施的物流服务创新成为物流业创新主要内容。②同时,外资物流企业凭借资金实力,不断完善网络体系布局,扩大市场覆盖范围,加速在高端业务市场的扩张,对国内物流市场的渗透程度不断加深。

尽管我国物流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总体水平依然较低,主要表现在:物流行业管理体制改革滞后,管理中条块分割、部门分割、重复建设现象还比较突出;物流运行效率较低,“物流成本高是影响我国经济效率的重要因素,物流占到生产周期90%的时间,如果物流成本降低一个百分点,就能节约204.796亿元成本”③;物流企业的服务水平和质量普遍不高,经营模式单一,没有形成完整的物流产业链条,服务内容有限;物流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不足,物流网络点位分布不均,信息交换渠道不畅,物流园区、技术装备水平有待提高,专业人才缺失问题突出;地方封锁和行业垄断阻碍了资源整合和一体化发展,物流市场无序化现象突出;适合国情的本土化物流人才、物流标准缺失,物流企业服务的组织化和集约化水平较低。

我国现代物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物流服务需求巨大,物流业发展空间广阔。从宏观层面来看,世界经济正在由“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作为服务业重要分支的物流业发展潜力巨大。我国经济正处于发展方式转型时期,经济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将为物流业发展提供有利环境。市场化程度不断增加使得物流资源能够通过市场机制进行充分配置;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将会带动要素资源的流动规模和范围不断扩大,优化调整步伐将加快,依靠运输网络和交通枢纽的中心城市和港口城市将成为物流企业构建服务网络体系的战略布局重点;区域经济圈内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将为物流业实现一体化管理、降低物流成本和更好发挥各类物流园区的服务功能提高良好的产业支撑条件。

日益完善的物联网技术将推动物流业实现根本性变革。作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信息技术发展的标志性成果,物联网最先在现代物流业中得到运用。美国、欧洲及日本纷纷将发展物联网作为国家性战略予以推广。物联网在物流业中的运用可以打造“智慧物流”,实现企业生产、采购、销售与物流等环节的智能融合,方便消费者反向追溯产品信息。物联网的传感、蓝牙、食品识别等技术能够提高物流环节全程“透明化”程度,创新物流管理和应用模式,推动物流业发生根本性变革。

“绿色物流”将成为主要发展方向。随着资源约束加剧,发展“绿色经济”已经成为各国政府共识。作为“绿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绿色物流”理念逐渐被业界和社会接受、认可。所谓绿色物流,也就是物流经营管理要从生态角度着眼,最大程度减轻物流环节对环境造成的伤害。具体来说,就是在运输、仓储、包装、加工、装卸等关键环节应用绿色环保材料和技术,倡导绿色消费方式,实现物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

我国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的战略途径

深化物流业管理体制改革,创造相对宽松、顺畅的物流发展环境。笔者认为,政府应该减少对物流业发展的干预,放宽对铁路、航空运输和快递行业的管制,把重心转到完善产业政策和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上和提供相关便利条件、政策措施上来。④因此,政府要不断完善相关制度、配套政策,规范物流市场秩序和企业行为,尤其是要制定物流业税收优惠政策,使税率、征管方式、票据等与物流业运行相匹配,降低物流企业税收负担,加快物流业发展;深化物流管理体制改革,打破部门或地区分割,为物流企业构建全国性物流服务网络提供便利,促进国内完善的物流市场体系的形成。

加快物流企业转型升级步伐,推动物流产业转移。深化物流基础理论研究,创新和加强高新技术在物流业的运用。提高物流管理水平,以提高效益、降低成本为目标,整合与优化物流环节,提高物流效率,实现对物流“供应链”集成化管理。加大物流标准化建设力度,推进物流标准的统一,实现与国际物流业标准接轨,推动物流企业经营活动的规范化。推进物联网建设,建立适合现代物流企业发展需要的信息化网络体系,实现物流产业内部信息共享,形成健全的物流服务功能和经营能力。整合物流资源,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物流企业间的合作,壮大物流企业规模,延长产业链,着力发展集采购、制造、配送、金融等服务功能为一体的第三方物流服务。

积极发展绿色物流。政府应充分发挥引领和导向作用,以绿色物流理念来指导物流产业政策制定和对物流产业进行统一整体规划,出台扶持政策,调动企业和全社会发展绿色物流的积极性;把绿色理念贯穿到新建的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和对已有设施的改造过程中,防止重复建设和浪费,完善综合性的交通运输网络。企业要积极研发和应用绿色物流技术,在物流业和供应链的生产加工、运输、配送、包装、装卸等关键环节应用环保材料,减少物流环节污染源的发生。

【作者分别为青海大学财经学院讲师,青海师范大学副教授】

【注释】

①中国物流与采购网:“2012年全国物流运行情况通报”,http://.cn/lhhkx/201302/26/210410.shtml.

②汪鸣:“2013:我国物流业发展的回顾与展望”,《综合运输》,2013年第2期。

③刘军:《现代物流产业的组织模式研究》,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58页。

篇3

关键词:浅析;我国物流业;发展;趋势

21世纪的中国已是集信息化、标准化、网络化、智能化于一身的社会,发展物流的客观障碍越发减少,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法律规章的不断完善和制度的不断健全、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为物流发展和物流合理化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在改革开放浪潮的推动下,信息技术作为催化剂的参与下、跨国公司的大量进入,物流开始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推广应用,并引起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在这种情况下,研究和制定我国物流业发展趋势,对促进我国物流业科学、健康、长久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1.物流业的相关概述

1.1物流业定义

世界普遍认同的“物流”是由美国物流管理协会所定义的:“物流是以满足客户需求为目的,以高效和经济的手段来组织原料、在制品、制成品以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到消费的运动和储存的计划、执行和控制的过程”。

中国现在使用的“物流”一词是在20 世纪70 年代末从日本引进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中没有对“物流行业”的明确定义,而关于物流到底是行业还是产业这个问题,学术界也多有争论。

物流产业是由多个部门组成的服务性以及综合性的产业,物流业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大行业。包括交通运输业、储运业、通运业和配送业等;第二类是小行业。在不少小行业中,物流产业扮演着双重身份,既属于这一大行业,又在另一大行业中。如快递业、仓库业、铁道运输业、拆船业、汽车货运业、远洋货运业、沿海船运业等。

1.2物流业的特点

1.2.1对外开放迈出新的步伐。

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众多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采购中心。国际知名的物流公司加快在中国建立运作网络。例如马士基物流公司2002年在中国获得大连﹑南京﹑宁波﹑重庆和成都五个分支机构的营运执照,至此共有14个分公司和两个代表处,是至今为止在中国最大外资物流商。

1.2.2制造业、商贸业成为国内物流发展的主角。

由于中国物流业起步较晚,物流专业化程度低,80%以上的物流均为企业内部自行完成的,因此企业物流的发展状况成为决定我国物流水平的关键因素。物流业在2002年时出现转机,我国大举调整经济结构和参与国际竞争要求的双重影响下,制造业加快了信息化带动现代化的进程,商贸业则加快了连锁配送和电子商务的步伐,工商企业的物流业在扎实的前提下风风火火的发展开来。

1.2.3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创新绩。

在物流业的发展过程中,信息网络技术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广泛采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业务是发展现代物流的主要内容。在此基础上,政府有关部门也积极促进物流信息化的发展。

2.我国物流业的发展趋势

2.1发展一体化物流

现代物流业涉及到众多部门,像一张横竖交错的网,是一个多部门合作的综合体。物流网络能发挥规模经济作用的条件就是一体化、标准化、模块化。将不同部门之间或不同企业之间通过物流上的合作,达到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的目的,已成为现代物流发展的必然趋势。整合优势资源,运用现有成熟经验,共享市场,进而分享更大份额的商业利润。同时,先发展起来的物流企业牵手中小型物流企业结成市场同盟,利用已相对稳定和完整的营销体系,开发更为广阔的市场资源。基于此,竞争对手便成为同盟军,物流网络就成为一个生产企业和物流企业多方位、纵横交叉、互相渗透的协作有机体。

2.2发展电子商务物流

随着电子商务时代的来临,产品销售范围不断扩大,消费者的消费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就给全球物流带来了新的发展。因此,物流业的发展应顺应电子商务时代的新要求,实施电子商务物流,改变传统的物流作业运作方式,在物流作业的各个方面体现电子商务的要求,为社会提供高速和一流的物流服务。

2.3发展绿色物流

地球环境的日益恶化、资源的过度开发,让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和资源问题。各国政府对于环境和资源的保护工作也是日趋重视,提出了很多保护环境的策略,其中可持续发展战略成为重头。物流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长久、健康发展也必须优先考虑可持续发展问题。建立一个合理利用现有资源,与环境共存的和谐状态。绿色物流是指以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对环境的污染为总目标,理由科学的物流技术和管理方法,开展物流活动。这一举措既达到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目的,也减少了物流成不,一举两得。

2.4发展国际化物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这要求物流必须走国际化路线。利用国际物流网络、物流技术以及物流设备,提高我国物流业自身发展水平,发挥自身优势参与到国际物流业竞争中。这一趋势,既可以加快商品的周转、资金的流动,也促进我国国际贸易的发展。

篇4

关键词:物流信息技术供应链

我国物流信息化现状

大中型企业物流及第三方物流

有调查显示:我国大中型企业物流及第三方物流企业信息化意识普遍提高,信息化进程正在加快。大约有74%的企业已经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77%的企业已有自己的网站。已建管理信息系统的企业,系统是内部局域网的和广域网的各占大约一半。但企业信息化仍处于起步阶段,企业网站的功能以基础应用为主,主要用于企业宣传(40%),其次是信息服务(36%),用于内部通讯的占30%(因是多选题,超过100%),作为电子商务平台的比例相对较少,大约占21%,但相对于2001年、2002年正呈现出增长势头。信息系统的系统功能则集中在内部资源整合,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正在迎头赶上。调查结果显示,已建系统的功能主要集中在仓储管理、财务管理、运输管理和订单管理,所占比例依次为56.4%、43.6%、41%、41%。由于物流的基本功能是服务,与用户的关系、对客户的管理已经成为物流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客户关系管理的应用急需迎头赶上,在调查的企业中,其应用的比例已超过三分之一(35.9%)。这也是新建信息化项目的物流企业必须考虑的一项内容。

中小型物流企业

据统计,我国目前1000万家中小企业中,实现信息化的比例还不到10%。中小型物流企业的信息化更是亟待起步。但不少中小型物流企业经营者都表示,目前市场上的物流管理软件至少在10万元到30万元左右,他们认为投入风险太大,真正适合的产品太少。另一方面,物流软件供应商过多关注高端客户群,忽略了中小型物流企业这块市场,这也是中小型物流企业信息化难以实现的重要原因。

物流信息化的价值

整合物流功能

物流系统是由运输、储存、包装、装卸、搬运、加工、配送等多个作业环节构成的,这些环节相互联系形成物流系统整体。在物流信息化之前,由于信息管理手段落后,信息传递速度慢、准确性差,缺乏共享性,使得各功能之间的衔接不协调或相互脱节。还有运输规模与库存成本之间的矛盾、成本与服务之间的矛盾、中转与装卸之间的矛盾等,都是现代物流系统经常需要平衡的问题。解决这些矛盾,需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上述物流环节进行功能整合,联合运输、延迟物流、加工配送一体化等,都是物流功能整合的有效形式。

协调供应链各环节

物流信息化通过物流信息网络,使物流各环节上的成员能实现信息的实时共享。处在销售终端的零售商直接面对消费者,他们充分了解消费者的需求,能详尽地记录客户的信息,制造商与分销商借助物流信息网络,可以同时共享零售商所获取的市场信息及零售商的经营状况,从而迅速调整各自的生产和运营计划;同样,物流信息网络也使制造商的产品调整和销售政策能及时被其他物流成员了解,也有利于他们及时调整经营策略。在这种物流信息实时反应的网络条件下,物流各环节成员能够相互支持,互相配合,以适应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

改善物流系统的时空效应

时间效应和空间效应是物流系统的两个主要功能。时间效应指通过商品库存消除商品生产与消耗在时间上的矛盾,使生产与消耗在时间空间上达到一致;空间效应指通过运输、配送等活动消除商品生产与消耗在空间位置上的矛盾,达到生产与消耗位置空间上的一致。物流信息化通过快速、准确地传递物流信息,使生产厂商和物流服务提供商能随时了解商品需求者的需求状况,生产厂商实行准时制生产,物流提供商实行准时制配送,将生产地和流通过程中的库存减少到最低程度,供应商与生产厂商或消费者之间的距离被拉近,甚至达到“零库存”或“零距离”,由此降低物流费用。

篇5

物流业基本格局:“快”与“低”

当前我国的物流格局,可以用两个字概括:“快”和“低”。“快”指的是近十年来,我国物流业发展非常迅速;“低”指的是目前物流业发展水平依然偏低。

1.“快”体现在哪些方面?

一是物流规模的扩张非常快。以社会物流总额指标为例,2000年是100万亿元左右,2014年是413万亿元,十几年来平均年增长20%。当然近几年增长速度有所放缓,特别是2015年1~10月份社会物流总额增长5.6%,低于GDP的增长。虽然增速下降,但增量在扩张。如今―个百分点的增量相当于十年前的四倍,所以说规模扩张非常快。尤其是一些结构性的变化,使消费领域的物流规模扩展非常快,如电商、快递、农产品物流等等。以快递业为例,近年来增速都在30%以上。

二是基础设施的建设快。这些年铁路、公路、港口、园区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增长都非常快。铁路发展到今天已有12万公里,全球第二;公路的里程数已经接近450万公里,也是全球第二;高铁总里程世界第一。

三是物流市场的成长快。截止到2014年,以物流收入统计为例,物流市场的规模达到7.1万亿元。可以说,中国的物流市场是全球最具成长性的物流市场。

四是物流企业的成长快。在十年前,宝供是物流行业标杆式的企业,当时其营业规模达到2亿元。而发展到今天,物流企业已今非昔比,如中远集团2015年的营业额是1400多亿元,即便是最近发展起来的民营或者是专业性物流企业也都发展迅猛。

2.“低”体现在哪些方面?

在看到物流行业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也要非常冷静地认识到,我国物流发展水平相对还是比较低的,主要体现在:

一是物流的效率非常低。效率低,成本就高。以国际通用的物流成本统计为例,2014年我国物流费用占GDP的比例是16.6%,这个水平跟欧美发达国家对比,还是高出很多。根据荷兰阿姆斯特丹某机构的最新数据,全球物流费用占GDP的平均比例约为13%,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大概是8%~9%。

二是物流基础设施的使用水平偏低。尽管我国基础设施的硬件发展很快,但还是有缺口。以铁路建设为例,与中国国土面积差不多的美国,其铁路里程数最辉煌时达到40多万公里,即使现在有所萎缩,也依然有20多万公里,而且主要是货运。而目前我国的铁路里程数接近12万公里,大部分还是客运。而在物流基础设施的综合利用、综合管理方面,我们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就更大了。

三是物流企业的竞争能力,或者说企业创造价值的能力偏低。以企业规模为例做对比,我国最大的物流企业中国远洋集团,2015年披露营业额是1400亿元人民币,相当于200亿美元;而国际知名物流企业联邦快递的营业额是370亿美元。

四是物流管理水平偏低。目前政府倡导的“供给侧改革”,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情,最核心的是企业本身需提升供给侧的质量和效率。这也不仅仅是物流领域本身的事情,也是全社会所有的企业都应该去关注的事情。

目前我国的物流管理方式,实际上还是处在实物配送向一体化、企业内部流程向规范化管理模式方向过渡阶段,这相当于发达国家上世纪80年代的水平。而与现在德国倡导的“工业4.0”,美国倡导的“工业互联网”,殊途同归,就是要进行转型升级。这些发达国家在物流管理模式方面是要在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有所突破和创新。

相比之下,我们的管理水平还存在很大不足。以我国制造业为例,通过调查发现,在装备上我国企业与国际先进企业相比差距不大,技术水平方面总体上比国际先进企业大概相差三五年,但在物流运营方面却是相差二三十年的水平,因此说物流的管理水平偏低。

“十三五”物流业发展核心:创新

面对这样的格局和现状,我国物流行业在“十三五”的发展进程中,着眼点不应是求快,而是要追求如何去解决物流水平偏低的问题。如何解决?核心就是两个字――创新。

关于如何创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理念要创新。我们物流的目标模式要创新。目前行业内在思想认识上有一些偏差,好像经营一个物流企业,就要去挣钱,就要有利润,这个想法确实值得商榷。实际上,物流的根本就是“降成本”,而不是别的。因此,要促进我国物流业发展,物流理念必须转型,一定要转到“降成本”这一着眼点上来。

如何降成本?不仅仅是降自身成本,还要替客户降成本,是通过一种现代的物流方式去降低社会经济运行总的成本。物流企业只有把客户成本降低下来,才会形成自身的利润空间。物流企业思想认识上要正本清源,回到降成本的理念和思路上,才能够把物流做得更好。

第二,物流的运行模式要做到极致。“物流”的本质就是八个字:“资源整合,流程优化”,这是物流运行的永恒话题。优化的前提是资源整合,在整合的基础上做流程优化,这才是做物流,而绝对不仅仅是买几辆车,搞―个仓库或几台叉车就行了。从这个角度来思考问题,物流企业在成长和扩张中,首先要想到是否在朝着资源整合的方向进展?是否在资源整合基础上做流程的优化?如果不是这样,就可能适得其反,形成一种无序的、恶性的竞争。

第三,物流的组织模式要提升。现在大家都在谈论“工业4.0”,可实际上我国目前仍处在完善“工业2.0”、向“工业3.0”发展的阶段,与此同时物流的组织模式也要随之创新。

“工业1.0”是指在“二战”以后一段时间,在短缺经济的背景下,生产模式主要是以产定销,批量式生产。面对这种状况,物流运作主要集中在销售环节,物流任务主要是有序、快速地将产成品送达到客户手中。当时物流的目标,就是扩大生产服务。

来到“工业2.0”时代,社会环境改变,进入到整个社会经济过剩的环境,生产模式由以产定销转变为以销定产,工业生产进入到精益化的生产方式。因此,物流也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做精益化的物流。这个阶段,物流的目标转变为降成本,物流的组织方式从原来的销售领域进入到生产领域、采购领域,对一个企业全部生产经营的流程资源进行整合,对流程进行优化。目的就是降成本,实现精益化生产。

“工业3.0”阶段就是转型升级的阶段。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生产已从以销定产进化为定制化的生产。这个阶段,销售是分散的,生产又是集中的,物流需要把这种分散的消费与集中的生产结合起来,所以就产生了企业和企业之间的契约。通过这种契约的整合,形成有效供应和有效需求的对接。这也是现在我们需要做的,即供应链模式。

“工业4.0”阶段又有不同,逐渐形成了一种柔性化的生产。之前消费是碎片化的,3D打印机等技术生产出现以后,生产也慢慢开始碎片化、智能化。这样的前提下,物流也必须要智能化,形成新的物流模式。

客观而言,我国的物流发展还没有完成3.0的阶段。因此,还要在供应链模式上努力发展并创新。

第四,商业模式要创新。商业模式要摒弃有你无我的竞争模式,实现互利共赢的模式。物流企业不仅仅是扩大自身的规模,还需要在帮助客户降成本的同时形成自身的利润空间。只有形成这样的商业模式,路才能走得通,才能长远发展。

篇6

关键词:物流,供应链,第三方物流

 

1 引言物流系统包括物资的流动、信息的流动和资金的流动,支撑物流体系的除物流搬运技术、管理工程、信息技术外,供应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物流过程是具有成本的。据统计,我国物流成本占据产品本身的40%左右,而经济较发达国家的物流成本一般只占其产品的25%左右。今天的物流系统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国内外市场竞争,要求企业必须采取有效的组织和管理模式快速响应市场环境的变化——有效降低成本,提高服务质量,使物流系统具有高度的敏捷性,降低成本除了相应的技术外,对其进行评估和管理也是重要的一环。

2 我国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2.1 对物流的重视程度不够过去很长时期内,由于供给不足,难以有效满足生产、生活所需,为弥补供需缺口,国家主要致力于如何增加生产,而对流通领域的重视程度明显不够。以投入领域为例,国内大部分资金投向了农业生产领域,进入流通领域的远远不足。对物流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另外,截至目前,我国还没有形成以物流科技创新和知识型物流人才为核心的物流教育体系,而且这些专业培养出来的人才,又大多侧重于工业产品物流,真正精通物流的却是凤毛麟角。

2.2物流主体发育尚不成熟物流的有效运作必须依赖于多元化的物流载体。但现阶段,我国物流的运作载体比较单一,国有和集体性质的流通企业普遍背负着历史积淀的各类包袱,从执行调拨计划转向市场竞争有一个艰难的适应过程,缺乏竞争优势,其中己有相当一部分企业从物流行业中退出。因而整个物流领域运作主体竞争能力弱的问题十分突出。

2.3供应链管理薄弱由于物流是供应链的重要组成部分,物流对象是沿着整个供应链的链条流动,物流的管理过程和供应链的管理过程难以截然分开。随着物流的发展,供应链的重要性日渐显露,供应链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物流的成本高低。科技论文。而现阶段,我国建立的较为完整的供应链还不多见,加工企业和一些新成立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本身实力薄弱,很难成为供应链的核心主体。当前大部分的流通和交易活动都由批发市场承担,从理论上讲,这些批发市场算是供应链的核心主体。然而多数批发市场还处于较为原始的状态,在市场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虽然有一部分早己实行了改制,但仍在相当程度上保持着本色,大量的自原材料供应到生产,再到销售,整个链条还基本被分割为两段:一是“生产一—流通”环节,即从农户到批发市场或集贸市场;二是“流通一—消费”环节,即从批发市场到消费者。在两个环节的结合处,由于各个交易主体只注重和追求个人利益,诱发了诸多问题,从而注定了供应链只能是一条断裂的链。

3.解决问题的对策3.1积极发展第三方物流没有物流主体,就不会有物流的发展,我国物流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物流运作主体缺位。为此,在物流发展过程中应该有意识通过体制创新,改造、培育和壮大物流主体,使其在物流发展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针对我国目前情况,物流主体可以是以下几类企业:(1)国有流通企业。(2)民营物流企业。(3)品牌知名度高、上规模、上水平的外资物流企业。 (4)第三方物流企业。就不同于工业品的特性来说,积极推进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培育是当前物流发展的重要方向。第三方物流企业具有专业化的物流知识、技术、设备、专业人员以及系统化的物流规划和管理水平,能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满意的专业化服务,让它们来整合物流市场,效果是非常积极的。通过第三方物流的专业化运作减少流通中诸多不必要的中间环节,降低流通成本,将商品从企业直接送往零售商的货架,甚至消费者手中。还可以根据零售商的信息反馈,对企业发放订单,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实现“订单生产”。根据当前形式,国家或地方政府应通过积极引导和政策支持的方式,将以上一些物流主体,改制成专业物流公司壮大物流队伍。

3.2 构建产业化模式下的供应链实践证明,合理完善的供应链下的物流是一个统一规划下的物流系统,具有供应链的管理特征,表现出集成化优势,并且供应链管理中“业务流程重组”思想促进了物流系统的敏捷性,通过消除不增加价值的部分,为供应链的物流系统进一步降低成本和顺畅运行提供了保障。合理性和协调性是供应链管理的一个重要特点,使得在这一环境下的物流系统能够实现各环节之间的“无缝连接”。与工业品有着相似之处,针对目前生产、销售较为分散、复杂、流通不畅的状况,建立合理的供应链对于推动物流顺利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化产生于我国分散的小生产与大市场矛盾过程中,主要目的是通过产业化经营实现企业与大市场的对接,即以市场为纽带将产业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联结为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不管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上下游企业之间还保持着传统的竞争关系,各个经营主体都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彼此之间缺乏适宜的利益连接机制,往往是一条断裂的供应链。科技论文。供应链则将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由传统竞争关系转变为合作关系,组成供应链联合体,与其他供应链相竞争,最终实现整体利益最大化。

3.3 提高物流技术水平大多数一般都要经过这样几个主要环节:生产者——产地市场运销批发商——销地市场零售商——消费者。在整个物流链条上,技术创新是物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和动力必须把技术创新放在突出位置。(1)扩展加工环节、提高加工和包装技术。未经加工的,无论是流通时间还是流通效率,都不适应多环节、长距离的流通链条。为保证高效运输,零散销售,集中将运往售点进行新包装、分装加工,即大包装改小包装,散装改小包装等。因此,只要在这些精加工、细加工和包装上狠下功夫,积极采用新型的保鲜技术,延长储藏时间,扩大销售半径,最终价值将得到明显提高。科技论文。(2)积极运用现代营销手段。在抓好传统销售方式革新的基础上,大胆探索和应用现代销售手段。鼓励龙头企业或销售公司在大中城市特别是沿海沿边口岸设立销售网点和对外窗口,发展商,建立直销市场;大力发展连锁经营、配送等形式,积极运用拍卖、等现代交易方式。随着贸易的国际化发展以及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商品的购买、消费方式也会发生巨大变化,网上购买的比例会逐步增加,要适应信息化、网络化趋势,加快发展电子商务,推进网上交易。

4. 结论我国应该大力推广和普及物流管理理论,特别是物流成本核算理论,让企业管理人员了解先进的物流理论并将之不断应用到物流管理的实际工作中。只要在这种前提下,企业才能强化对物流的管理,并结合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出更好的物流管理理论。虽然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我国就引入物流理论,但必须看到大部分企业的管理人员对物流的知识却知之甚少,这也从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我国物流管理水平的落后状况。

参考文献

[1] 焦文旗. 美国物流业发展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商业研究, 2004,(03).

[2] 贾卫丽,王成艳,赵瑞莹. 关于物流的供求状况分析及对策[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3).

篇7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移动互联;电商平台

第三方物流企业重整了上游企业的一些环节,改善了原有复杂性,减少了流程时间,进而对运营的效率大幅度提升。

1.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现状

从整体上分析,我国第三方物流有很大的发展,但高水平企业不多、处于整合过程的企业仍占据多数。

1.1我国高水平第三方物流企业相对较少

据统计,在2013年全球第三方物流企业中,第一名的是DHL Supply Chain & Glohal For-warding,其资金达到31 432百万美元,而中国的外运股份有限公司排名第八,即Sinotrans,资金收入达到7 738百万美元。另外,根据中国物流行业协会调查,在国内,有80万家机构和企业与物流有关,到2014年年初,我国A级物流企业达到2679家,但是其中高水平第三方物流企业仅仅占据了110家,这对于我国庞大的物流行业而言所占比例远远小于其他国家。

1.2第三方物流产业整合,外包趋势明显

通过对我国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进行研究分析,在企业初期阶段,企业利润较低,企业不集中,仅设置了基础的物流服务,其仓储设施不先进,这样一来,成本很高,使得行业更加“小、散、乱”。但随着我国物流产业结构化,第三方物流企业正逐渐规模化、专业化,目前,我国第三方物流已经进入到了整合阶段。

1.3第三方物流市场发展迅速

尽管第三方供应链物流开始晚,随着市场地发展,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到2015年,我国市场已经有7 000亿元的规模,并且物流行业增长率达到了20%。第三方物流对企业物流成本的降低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据统计,第三方物流为企业物流成本节约了12%左右,同时,对物流企业的存货总量也减少了10%。可以看出,随着第三方物流的迅速发展,其优势已经开始逐渐体现出。

2.电子商务对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再次为第三方物流提供了新鲜的血液,加快了第三方物流业务模式的多样性与规划性。中国众多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都陆续对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大规模资金注入,如,马云打造的菜鸟物流、腾讯入股华南城用了11.7亿元、5000万美金用作华平基金再投安能物流与万科进军物流地产。有专家估计,到了2020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将会超过30万亿元,其中,网络零售会占据总额的35%左右。这就说明,电商物流朝着驱动型发展。为了促进电商平台的建设,需要长期进行。但是,一些电商企业没有太多资金,这给第三方物流企业带来机遇和挑战。

3.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趋势

3.1服务模式创新、提升运营能力

通过结合我国第三方物流行业的趋势来分析,大部分的基础物流服务商,

在其原有的业务范围内,将会拓展业务范围,加大业务与更多增值服务相互结合,创造全新的服务模式;同时,综合物流服务商,会对原有的服务模式进一步创新并改革,加大对关键节点的投资和对运营能力的整合,主要包括:在现代物流服务中的仓储服务、运营平台、物流信息系统等,从而促进供应链管理水平、运营能力的提高。

3.2“供应链+”大势所趋

针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分析,为了解决供应链管理领域中运输成本高和运营碎片化等问题,需要有很多能力,包括:识辨能力、整合能力、协调能力等,通过增加更多的能力,进一步加快第三方物流的快速发展并解决运输成本高和运营碎片化的问题。

3.3借助移动互联网不断优化掌上配货成为现实

随着移动互联网,促进物流行业地变革,使得供应链操作朝着扁平化发展,完成了线上到线下信息地对接。通过应用物流信息平台,使运费透明化,便于揽货,也方便线上线下的直接沟通,掌上配货已经成为了第三方物流企业有一项增值服务。

3.4第三方物流智能化程度逐渐提高

基于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大量的数据信息已经进入到了供应链的物流服务业中;在物流平台的发展过程中,大量的数据信息同物流联合运用,借助智能分析和处理,使得第三方物流智能化逐渐提供,更加人性化、专业化、服务化。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第三方物流业务将会逐渐实现智能化运作,全新的物流行业将会逐渐走入生活当中。

3.5第三方物流个性化发展

时代在进步,制造业、商贸型企业的快速发展也推动了物流行业更加快速的进步,随着客户的需求方向、需求数量等个别差异,第三方物流也对应进行了个性化的物流方案,针对各个集体的不同需求方案,进行了业务上差异化创新,在原有的业务中开拓出新型业务,更加专业的服务,极大地满足了不同人群的需求,并针对不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方向,进一步促进了物流企业的品牌化及专业化的建立。

总之,随着时代进步,社会经济也加快了发展的脚步。而专业化的第三方物流,在我国物流企业中更加重要。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为第三方物流提供了有力保障,尤其为其提供了很多发展的渠道,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与电商,它们之间的关系,即合作与竞争共存,只有形成差异化的服务,供应链物流公司才能有效发挥自己的优势,更好地发展壮大。而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了发展自己,往往更多利用的是移动互联网,本着追求个性化和差异化的路子去发展,与此同时运用物联网和云计算等先进的物流网络,不断增强物流的成效,满足更多人群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华艳.信息化视角下第三方物流综合能力提升策略探讨[J].商业经济研究,2016(22):52-53.

[2]周振,豆晓东,倪春伟等.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中国商论,2013(35):90-91.

[3]薛红松.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研究[J].旅游纵览,2013(07):102-103.

篇8

[关键词] 中山 经济 物流现状 发展趋势

一、中山市经济现状及特点

地处珠江三角洲经济圈腹地、珠江口西岸的中山市下辖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个街道办事处,18个镇,总面积1800平方公里,户籍人口142万。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为1210.69亿元,在广东省地级市中经济总量仅次于广州、深圳、佛山、东莞,位居第五。中山的经济以各镇区特色产业和外向型的加工贸易以及一般进出口贸易为主要形式,其三次产业比重分别为:2.9∶61.0∶36.1。

其中,以一镇一品为特色的专业镇包括:沙溪镇服装业、大涌镇红木家私、古镇灯饰、小榄镇五金、东凤镇小家电、黄圃镇的腊味食品、南头镇家用电器。据有关部门不完全统计,2006年全市专业镇特色产业增加值近450亿元,占全市经济总量的43%。中山市本土孕育了十多个中国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它们是乐百氏饮料、华帝燃具、铁将军防盗器、爱浪功放机、创尔特燃气热水器、樱雪燃具、岐江桥酱油、洁柔卫生纸、伟来灯饰等。良好的投资环境还吸引了多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及国内知名的大企业如:格兰仕、美的、长虹、TCL、小鸭等前来投资。基本形成了东南部高新技术和出口加工工业、北部各镇区特色工业的布局,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纺织服装、电气机械、化学制品、金属制品五大支柱产业。

中山经济的外贸依存度非常高,其中加工贸易出口115.93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66.7%,一般贸易出口57.57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额的33.3%。从出口商品看,机电产品出口109.64亿美元,高新技术产品出口37.91亿美元,服装及衣着附件出口19.11亿美元,鞋类、玩具、塑料制品等产品出口6.85亿美元。其中,佳能(中山)办公设备有限公司 、纬创资通(中山)有限公司进入中国进出口百强企业名单; 广东省中山食品水产进出口有限公司、中山嘉华电子(集团)有限公司 、中山市中经进出口有限公司 、中山市广勤贸易有限公司分别都是进出口大户。

中山市的第一产业农业以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为主,经济规模不大;中山市第三产业的规模仅次于工业, 2007年实现GDP产值 436.80亿元,其中房地产业、物流业、旅游业是中山市第三产业的主体。

以下图表是中山市2001年至2007年期间,经济总量GDP、进出口总额和居民消费以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的统计数据资料。

从以上图表中不难看出2001年~2007年间,经济总量GDP呈快速增长和发展的趋势,而出口总额则达到将近1.5倍GDP的增长速度,而内需消费和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均低于GDP增速。由此也可以看出:在拉动经济增长的“三架马车”中,进出口净额的增长对中山经济增长的贡献巨大,这也反映了中山经济增长的外向型依存度较高的特点。

二、中山市物流行业现状

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持与服务产业,在我国“十一五”规划中被明确定位为“生产型服务业”。物流行业的规模和发展水平固然受整个宏观经济面的影响,但是,反过来,先进的物流基础设施、物流技术装备以及先进的物流管理理念也会把经济推向一个更高的发展层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要想富,先通路;经济要发展,物流须先行。”

中山市地处“广州-珠海-澳门”经济轴线的中点,北连广州与佛山,南邻珠海和澳门,西靠江门与肇庆,东面与深圳、香港隔珠江口相望。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中山市物流基础设施及网络的规划和建设提供良好条件。港口方面,东面中山港、南面神湾港、北面有小榄港,形成“品”字形码头布局。作为一个内河港,中山市的集装箱货物吞吐量更居全国地级市之首,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113万标箱(2006年统计数据),位于全国10强之列。全市现有公路通车里程1571公里,形成了以105国道、京珠高速、中江高速、西部沿海高速为骨架的四通八达的公路网,广洲到澳门的轻轨在中山段已全线开工,中山境内将建有包括小榄站、石岐站、中山站等7个站点。另外,中山市政府正投入巨资兴建连接周边城市(包括江门、顺德、珠海、广州等)和市内各镇区的交通网络,未来的珠三角西岸区域通枢纽正在逐渐形成。而正在筹建中的港珠澳大桥通向粤西的出口经过中山的三乡和神湾等镇区,这为中山的物流网络建设又增添了一条可供选择的交通线路。

物流市场或物流中心是物流网络发展的另外一个基点。近几年,中山迅速崛起一批高起点的物流市场和物流中心,如:天润物流市场、天宏物流市场、华通行物流市场、北部物流中心等。物流市场的投入使用,使全市的货运市场由分散、杂乱无序经营逐步走上了集中、有序、规范化经营的正轨。而作为货物集散中心的商贸批发市场的迅速发展,也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另外一个基础平台,目前我市共有各类商品市场300多个,形成了众多的以市场为载体的商贸物流圈。尤其是一批以区域特色产品为依托,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专业市场,如古镇灯饰城、东凤电子电器商城、沙溪休闲服装城、小榄五金制品市场、大涌红木家具市场等。

第三方物流企业是物流产业发展的基础,各类第三方物流企业快速成长是近年来我市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表现。一是原有的国有物流企业正在或已经完成重组改制和业务转型,如邮政物流、物资集团、中外运物流、港航集团等,这些企业运用原有的优势,重新明确市场定位,寻求新的合作伙伴,积极拓展市场,业务发展很快。此外,一批民营物流公司如广通物流、华通行物流配载中心、曙光物流公司等也正在迅速崛起,其中部分物流企业已迈进到全国先进行列,如作为民营企业的广通物流公司已成为我市第二家获得全国AAA级物流企业。

中山市市政府也非常重视物流业的发展,将中山定位为珠三角西翼的重要的区域性物流枢纽,推动区域内三大物流基地建设(北部特色产业物流聚集区、中部城市配送物流集聚区、东部外向型产业进出口物流聚集区),并给出多项优惠政策,力促物流业的快速发展。

图表2列出了中山市2001年至2007年期间,全年货物运输总量、港口吞吐量、进出口总额以及工业总产值的统计数据资料。

通过上面的数据,结合中山经济的实际情况,我们不难得出结论:中山物流业飞速发展来自于“两个翅膀”,一个是以进出口总额增长所带动的港口吞吐量的快速增长;另一个是本地区特色产业带动的工业总产值的快速增长。这也和前文提到的中山经济特点即进出口业务和特色产业各占半壁江山的事实相吻合。

三、中山市物流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1.中山市的物流行业整体发展前景不容乐观。(1)中山市物流基础设施及运输网络初步建成,但是要形成一个区域性的物流枢纽,恐怕不仅仅是政府决心就能解决的问题,更多的还要取决于地缘优势,面对着广州、香港、深圳、澳门、珠海这样一些城市的包围,要想成为粤西地区的物流枢纽,其难度可想而知。(2)代表现代物流组织形式的第三方物流虽然有所发展,但比重依然较低,企业自营物流现象还比较普遍;而绝大部分第三方物流企业的理念还比较落后,他们往往紧跟在深圳、广州地区的物流企业之后,缺乏创新,他们还是习惯于交通运输仓储等传统的业务,很难适应未来电子商务和供应链物流发展的要求。

2.随着珠三角地区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的快速增长,以及国家对一般加工贸易限制类商品政策调整因素的影响,珠三角地区的加工贸易企业呈现出向内地转移或向境外其它地区转移的态势,这一点从临近的深圳市的经验可略见一斑。虽然中山市最近几年还没有出现大规模的资金外逃现象,但是这种产业升级转移的大趋势是世界性的规律,是不可逆转的,这对于外向型依存度高达50%的中山工业经济无疑将会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如果进出口业务一旦出现萎缩,正如上文所提到的“两个翅膀”中出现“一个翅膀”停顿下来,这必然对中山的物流业发展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3.随着港珠澳大桥、广州南沙港、珠海高栏港、东莞虎门港等珠三角港口群的建立,未来的中山港还能否保持全国十大港口之列,亦或是被边缘化,前途未卜。(1)港珠澳大桥。过去的中山港作为中山乃至粤西通往香港或深圳的国际海运线路的惟一最佳中转港,保持了连续多年的集装箱吞吐量全国第十的位置。如今的港珠澳大桥的建立,物流的分流不可避免。首先,部分中山的物流会选择陆路运输进入香港;其次,部分粤西地区如江门、云浮、肇庆等地区的物流也会选择从陆路进入香港;同时随着港珠澳大桥陆路延伸部分进入粤西地区,有可能出现如江门、云浮、肇庆等地区的物流会选择从珠海港进入香港。这无疑对包括中山港、小榄港、神湾港在内的中山地区港口货物吞吐量带来巨大的冲击。(2)广州南沙港。广州与深圳的港口竞争由来已久,广州港对实现华南地区第一门户港的雄心随着南沙港一期工程的投入使用即将变为现实。南沙港和中山港一衣带水,竞争的同质性非常强,而中山港属于内河港,最大吨位只能达到3000吨,无法直接进入国际海运航线。(3)珠海高栏港。作为临近中山的珠海高栏港的扩建工程投产,对中山市港口运输也将会形成一定的冲击。(4)东莞虎门港。东莞要借虎门港打造自己的“滨海新区”,这些对中山港亦或多或少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中山市物流业发展趋势和展望

1.大力发展东部地区的物流基地。中山市东部地区的火炬开发区,近年来依托强大的工业产值(GDP占全市近20%),以中山港的交通运输体系为支撑,以中山市港航集团、广外运等货物运输型企业为龙头,以五星装饰材料专业市场,以中智医药为代表的医药物流,以日本捆包运输仓库株式会社、开发区五大主题产业等为主体,正在努力打造并形成东部地区的现代物流基地。

按照火炬区的物流规划,东部物流基地一期坐落在该区的同兴围内,其自然及地理环境都非常适合建造物流装卸码头、物流仓库等物流设施。

物流基地二期将依托现有物流基地一期工程,利用沿江岸线资源,以引进仓储、运输、专用码头类企业以及和未来的临海工业园相配套的专业物流服务企业;据不完全统计,大田国际快运、日本捆包仓库株式会社、绿都农副产品交易配送中心等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物流企业已在开发区落户,另外一些中小型物流企业也纷纷进驻,现规模以上物流企业已近50家。

火炬开发区还规划建设物流基地三期工程,在东部临海地区将着力打造以电子信息、汽车配件、化工、包装印刷、新材料、新能源五大产业为主题的现代化工业区和海滨新城,成为东部沿海开发的重点内容之一。

2.加快中山港二期工程的建设。中山港受出海航道水深限制,在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中定位为支线港,要发展成为干线港受到很大的限制。由于遭受广州、珠海等周边城市的深水港影响,近年来中山港的货物吞吐量日益低迷甚至呈负增长。面对不利的竞争格局,中山港正在开发5000吨级的深水港二期工程,该项目投资约25亿元人民币。这项工程的开工对保持和提升中山港的竞争优势,促进中山市物流业的进一步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3.加快保税物流中心建设。在中山市市委和市政府的力推下,中山市将在民众镇西南部建立中山市保税物流中心,该中心总体规划用地面积4600亩,分三期开发,首期开发建设801亩,建筑面积为12万平方米。该中心具备“保税仓储、简单加工和增值服务、进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国际物流配送、口岸和出口退税、物流信息处理”等六大功能。

受人民币升值、资源价格上涨、新一轮的宏观调控及产业结构调整大背景的影响,中山市的外向型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严重挑战。走工业产品购销专业化道路,向研发与流通要效益,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寻找中山经济新的增长点,建立保税物流中心正是市委、市政府在新的形势下作出的非常重要的战略决策之一。未来的保税物流中心以招揽强大的第三方物流公司进驻,对进入中心的产品通过提供全方位“一站式”的配送服务,努力实现为粤西和“泛珠三角”区域提供国际物流配送服务,它也将为中山市外向型经济的提升提供了良好的服务平台。

4.鼓励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供应链物流业务。第三方物流在整个物流市场中所占的比例往往能反应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物流发达程度。有人曾作过统计,在日本这一比例为80%,美国约为57%,而中国仅为18%,说明中国的第三方物流需要大力发展。由于第三方物流不发达,造成经济的浪费是十分巨大。统计数据显示:中国的平均物流成本占整个国民经济GDP的比重接近20%,而日本、欧美等物流发达的国家这一比例却不到10%,居高不下的物流成本已间接地成为吞噬国民财富的一条“毒龙”。

为此,政府应通过政策引导,加强生产制造企业和商贸流通企业与物流企业的联系机制,鼓励生产企业集中精力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把非核心的物流业务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物流公司经营。物流企业要积极向供应链物流方向迈进,加强对供应链配送信息的管理和控制,减少供应链配送体系不增值部分,削减不必要的成本,帮助客户实现零库存,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经济运行效率和社会效益。

同时,政府还要组织本地的物流企业到国外考察学习,借鉴物流发达国家的先进的理念和经验;或通过牵线搭桥,给予优惠政策等措施,吸引国外物流企业巨头进驻中山,将其先进的供应链物流管理理念与成功经验一并带入,这将为本土企业提供很好的借鉴,形成强大的示范作用,助推本土物流企业加快迈向供应链物流阶段,提升本土物流管理整体水平。”

5.加速实施物流标准化体系。目前,国内物流企业多限于简单的仓储、运输环节,服务功能比较单一,技术标准、服务规范及运输工具、装备等均未形成统一标准,一旦供应链环节出现问题,往往显得无所适从,造成顾客抱怨,致使物流企业信誉低,成本高,市场流失的风险大。

为此,物流企业要加快推行标准化工作,要把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基础技术标准,基础管理标准体系和工作标准体系整合到企业内部的管理系统中来,提高物流服务的运作水平和运作效率。政府和物流协会也要鼓励物流企业在设施建设、设备配置、管理体制和服务体系设计过程中实施国家有关标准,在运输、仓储、配送、物流信息管理、物流功能一体化等各环节推行标准化工作。充分利用国家大力推进物流标准化工作的有利时机,大力推进我市物流企业申报国家物流标准A级行业资质认证的各项工作,推动中山市物流业向规范化、高级化发展。

此外,政府还要继续加强全市物流业发展整体规划,努力促进物流基地、物流中心等基础设施之间的配套和协调发展,有针对性地加大对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扶持力度,加快我市物流基础设施系统的形成和完善。

6.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物流企业搞信息化建设就有点像行军打仗一样,兵马未动,侦探先行。没有信息化的物流就像无头的苍蝇一样,只会是四处碰壁。供应链物流也离不开信息化建设,供应链物流企业必须做好供需信息的适时在线,才能做到服务及时,客户满意。

目前中山市正在建设的三大信息平台主要是:(1)西北物流信息平台以天润物流市场为试点,重点建设第三方物流信息系统、运输管理系统、仓库管理系统和物流信息撮合系统;(2)东部物流信息平台以中外运为试点,重点建设企业信息网络与海关、工商、税务、外汇管理等职能部门实时的信息交换,为大型外向型企业提供即时配送服务的综合信息系统;(3)中部物流信息平台以富逸装饰材料市场为试点,重点建设集装饰材料展示、选型、预算、网上交易和网下配送于一体的高效能电子商务系统。在上述试点取得成功的建设标准和经验之后,将在全市其他物流企业中加以推广应用。

此外,还要加快完善物流协会的信息平台,并以此为基础逐步构建全市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引导全市物流企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整合市场、仓储、运输、人才等资源,推动第三方物流的加快发展。

7.关注物流地产项目。物流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分支, 其功能是服务整个国民经济的, 我们不能为了物流而发展物流,也不能单纯为了追求GDP增长指标而发展物流业. 发展物流业最终的目标是为了实现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作为一个全新的概念,物流地产登陆中国后,也掀起了一股投资的热潮。过去人们对于物流地产的认识很简单,企业建仓库,就是因为有一块空地可用,对于仓库的布点、设计等没有概念,更没有统一协调以及战略上思考。事实上,物流地产概念的出发点就是将地产资源与其他资源整合,通过带动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全面汇集,实现资源价值的增值和升值。

目前,美国的AMB,新加坡的丰树基金等国外投行纷纷在中国国内布下棋子。国内地产界活跃的江浙财团在住宅和商业用地逐渐被政策限制的情况下也纷纷开始染指物流地产。

物流地产项目更能给当地经济发展带来推动力,不仅能够增加地方税收而且还能带动更多的人员就业,因此,政府在物流地产项目的开发上也要从战略的眼光来看待,充分发挥物流园区、物流基地、物流中心以及物流市场建设所带来的巨大商机,要引导本土物流企业积极参与其中并作统筹规划。

8.强化物流协会的功能。政府应进一步加大对物流协会的投入,让协会承担起行业自律、政策宣传、鉴定认证、技术推广等综合服务功能,搭起一座政府与物流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发挥协会在推行物流行业标准、提供行业资讯信息、物流人才培养及培训基地建设、组织物流企业参加对外合作交流、协助物流企业解决经营中出现的问题或提供物流管理咨询等方面发挥更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