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城市管理创新论文8篇

时间:2022-11-26 07:05:0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城市管理创新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城市管理创新论文

篇1

农村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一直存在问题,并且对于整体的发展水平有着很大的影响。农村地区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严重影响了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实行。在现阶段的农村地区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着很大的安全漏洞,同时对于整个农村地区来讲也是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农村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不当

随着近年来农村地区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农业发展意识不断提高,对于很大一部分农户来讲,缺乏相应的管理意思,很多时候只用水,而忽略了对于水利工程的管理。很多农村地区由于对于设立设施缺乏必要的管理,就导致水利工程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如今很多农民在水库边设立鱼塘等各种用水,由于没人进行必要的管理,就会导致农作物出现干旱等情况。严重时会影响到村民的饮用水,因此水利管理不当会造成各方面的问题。

2)农村水利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低

农村地区工程技术人员技术水平低,主要受到农村地区各项条件的限制,使得很多高技术以及高学历的人才不愿意落户到农村水利工程上。农村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中,低水平的施工人员加上对于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知识了解甚少,就出现了很多农村地区水利工程施工安全事故。3)农村水利工程施工设施落后。农村水利工程建设施工依旧采取较为传统的设备,对于新设备的使用方面极为缺乏,导致农村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系数降低。陈旧的设施加上非专业的施工人员,就会造成较多的工程出现安全管理问题。

2农村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创新思考

针对于农村地区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创新的思考来看,农村地区水利工程的施工难度是存在的,但是根据现有的条件加强农村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是至关重要的举措。因此,对于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以及农业发展需求来看,加强农村水利工程施工安全能够有效的确保农村地区经济发展。

1)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

农村水利工程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较低,缺乏必要的防护措施,很多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也不会做必要的防护,就会导致很多不安全因素存在,最终影响工程安全管理进程。在农村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人员素质及安全意识较低,对于人身安全保障缺乏必要的认识,由此看来,农村水利工程施工应该注重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施工人员安全和工程的顺利完成。

2)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农村地区水利工程施工安全问题一直备受关注,安全管理措施也在不断的进行创新发展,要想更好的促进农村水利工程施工建设就应该注重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提高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是基本保障,同时作为安全管理人员要进行管理方式上的创新,使其管理方法更加容易被接受,并且能够有效的去执行,这是农村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人员所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3)加强农村地区水利工程管理系统的建设

加强农村地区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体系建设是对安全管理的一个有效管理,同时建立相应的系统保障能够更好的促进经济建设。农村地区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缺乏相应的管理部门,有部门加强安全管理工作的监督,就会增加安全系数,同时也是对施工安全管理的一个有效的系统监督。农村水利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影响整个工程体系的运行,因此,加强农村水利工程施工有着很强的必要性,并且大力发展农村水利工程施工安全体系,让更多的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具有相应的安全保障。

3结论

篇2

(一)DBB管理模式

现如今,DBB管理模式在我国电力工程项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且在其它行业中也有所应用,比如像金融工程行业、项目咨询管理行业等。DBB管理模式之所以在各行各业中得到有效利用,主要是因为管理模式具有非常严格的标准,并且往往会严格按照设计、招标以及建设的顺序进行管理。但是,该模式在发展中需要在完成上一阶段工作之后才能开展下一阶段的工作,此外,DBB管理模式具有非常强的通用性以及应用面,并且具有规避风险以及减少投资成本的主要作用。但是,从某种意义上分析,DBB管理模式仍旧存在一定的缺陷,比如,项目周期比较长,管理费用比较高,会引发各种不必要的纠纷。

(二)CM管理模式

所谓的CM管理模式主要是要求项目委托人在项目开始之前聘请专业的CM管理人员对项目以的施工进行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不仅打破了传统管理模式中按照顺序的实施内容,并且在对项目进行规划以及设计的时候,往往需要受到委托人的管理形成一个联合小组,在项目的分项工程设计中对外进行招标,这种模式能够将项目建设的周期进行缩短,并且也能够降低管理费用,能够减少项目的风险,能够进一步加快项目的收益,但是从另一个方面分析,CM管理模式在承包费用上比较高。

(三)EPC管理模式

在上个世纪末端美国建立了EPC管理模式,该模式的出现主要应用在工厂、发电厂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此外,该管理模式的委托方在负责项目竣工之后的验收工作,承包商主要承担了工程中的主要风险。在实际管理之中,项目委托方在通过委托项目管理公司对工程进行设计,保证工程的全面管理。

二、电力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分析

(一)积极采用滚动开发模式

所谓的滚动开发模式主要是在流域水电开发中所建立的一种管理模式,滚动开发模式利用专门的队伍对水电开发进行梯级式的分阶段管理,比如,专业队伍中具有一部分成员对工程的前期建设进行负责,并且专业工程队伍中的另外一部分成员则实施后期管理。这种管理模式不仅可以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并且还能够进一步加快工作力度,能够降低建设成本,能够提高管理水平。此外,滚动开发模式在对人力以及物力的使用方面同样具备比较明显的优势。

(二)将PM模式加入到传统管理模式之中

现如今,传统管理模式对电力工程的全过程、全要素等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加入PM模式之后能够实现这一个目标。PM模式不仅可以对人力、物力财力进行最大化处理,并且PM模式更加具备组织性,能够促使电力工程管理模式得到适应化发展。

(三)积极引入EPC管理模式

现如今,EPC模式已经成为了当前电力工程管理中最为主要的管理模式,该模式与传统模式进行对比,其服务方式更加具备人性化,并能够提高建设效率,在缩短电力工程项目工程方面同样具备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将创新理念与实际现状进行结合

对于以上所提到的几种模式,均引自国外,在国外管理经验基础上所形成的。但是值得注意的一点,在引入的时候需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可以构建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的团队,并要求团队人员的素质水平,无论在技术、经验还是知识方面均需要得到提升。这样一来,才能进一步优化其管理模式,才能促进电力工程管理效率。

三、结语

篇3

工程的施工管理工作,是指结合相应的管理手段,如合同管理、质量管理、技术管理等,在保证建筑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的前提下,减少工程建设成本。水利工程施工管理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性工作,存在着许多的影响因素,例如,水利工程多处于人眼稀少的山林地区,施工环境恶劣,交通条件差,而且由于工程量巨大,施工工期长,施工管理非常困难,再加上水利工程对于质量有着极其严格的要求,也给施工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另外,在工程的施工管理中,由于各个工程项目之间的差异性,并没有相对规范的管理模式,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强化施工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性,需要相关管理部门的充分重视。

2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现状

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水利工程的数量不断增加,对于其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目前来看,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和不足,严重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质量。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体制问题

受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当前许多企业在管理和机制方面一般都是沿用旧有的模式,缺乏创新,使得其在项目管理过程中,没有对责任制进行有效贯彻落实,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2.2方法问题

水利工程建设具有复杂性和繁琐性的特点,施工管理的难度相比于一般工程项目更大,很容易出现管理不善、不科学的情况。因此,选择合理的管理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但是现阶段,我国大部分水利工程建设中,对于施工管理工作重视不足,管理方法不科学,在施工管理中存在着不合理和不完善等问题,没有充分考虑工程的实际施工情况,从而影响了施工管理的有效性。

2.3安全问题

在工程施工中,安全问题一直都是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但是当前我国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仍然存在着一些安全隐患和安全问题,如缺乏完善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等,严重威胁着工程的施工人员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2.4质量问题

质量问题直接关系着工程项目的根本,同时也是工程存在的本质性问题。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的质量问题包括:内部管理机制不健全、政府监管不到位、竣工验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等,也有部分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建筑材料的管理不够重视,同样影响了工程的施工质量。

2.5人员问题

一方面,人员素质问题,在水利工程建设中,缺乏综合性技术人员,在管理工作中,不能对工程的成本、进度和质量进行综合管理,影响了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有效展开;另一方面,人员结构问题,在许多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都存在着人员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人员严重超编,对于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也产生了一定影响。

2.6成本问题

一直以来,成本问题都是项目施工管理中一个比较敏感问题。现阶段,水利工程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对项目评估思路和评估方法的选择存在很大的随意性;项目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相对薄弱;成本管理流于表面形式,缺乏制度方面的约束等。

3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创新对策

3.1创新管理体制

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背景下,传统的管理体制已经无法满足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实际需求,对此,相关单位应该加强对于管理体制的改进和创新。在实际操作中,必须坚持科学为先、效益优先、有法必依的基本原则,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水利工程的施工管理环境、管理内容以及管理项目等,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改善,确保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对工程施工进行更加科学的监督和控制。

3.2创新管理方法

针对水利工程施工的繁琐性和复杂性,在施工管理中,需要创新管理方法,确保水利施工管理的合理有效进行。对于管理人员而言,需要结合水利工程建设的特点、设计标准以及施工要求等,确保管理和监督的科学性、规范性和严格性。从现代管理的特点出发,应该讲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与现代先进的管理理念有机结合起来,对水利施工管理方法进行创新,弥补传统施工管理方法中存在的不足,确保水利工程施工管理的现代化、合理化和高效化。

3.3重视安全生产

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应该充分重视安全生产,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安全生产责任制以及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生产规范,完善安全保障体系。同时,应该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工作,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违规违纪行为,应该及时纠正,建立施工单位不良行为档案库,确保施工的安全进行。同时,应该对施工单位的专业资质进行审核,对于不具备相关资质的企业,要取消其投标资格。不仅如此,在施工管理中,还应该加强对企业负责人、项目经理、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知识以及安全管理能力的考核,对于一些高危岗位,如高空作业、特种设备操作等,应该加强对作业人员的岗前培训,确保其持证上岗,同时制定合理有效的应急救援预案,切实保证施工安全。

3.4贯彻质量管理

在施工质量管理中,首先,应该结合工程的实际情况,编制相应的施工组织计划,制定良好的施工技术方案;其次,要建立相应的质量保障体系,针对施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采取合理有效的质量管理措施;然后,应该引导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树立相应的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重视对于施工质量的管理,保障施工质量。

3.5强化人员管理

在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对于人员的管理,可以从几个方面入手,一是要加强对于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提升其责任意识和敬业意识;二是加强与员工的沟通和交流,及时帮助员工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提升员工对于工作的积极性;三是优化人员配置,结合水利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确保人力资源的合理应用。

3.6加强成本控制

在水利施工中,企业应该结合自身的实际管理水平,编制相应的施工成本定额,为成本管理工作提供指导。在生产环节,应该结合施工特点,对成本和费用进行合理利用,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对于浪费资金的现象,要及时纠正,严格处理。

4结语

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 项目管理 创新

中图分类号:K82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引言

市场经济的发展下,人们的思想观念、市场观念、经营意识、竞争意识逐步形成,生存、发展靠市场、靠自己的观念已经形成并被加强。建筑工程的项目管理体制还存在机制不活、责任不明、关系模糊、激励不够、约束不严、不确定因素过多等因素,严重影响着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正常实施,长此以往,必然不能满足市场经济的要求。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应该要不断创新和完善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必须对体制进行创新,才能使项目管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

2.创新的原则

2.1创新要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

只有高素质的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才能及时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才能够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才能在市场中生存、发展,项目管理的创新要有利于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和市场的需要,有利于企业文化及品牌效应的提升。

2.2现场工程管理中要科学协调与地方的关系

工程所在地址与地方关系密切,办理完善的手续和处理方法对当前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是必要的,这些工作也是现场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场项目管理中,涉及到工程的诸多方面,同时与地方有着密切关系,不能够盲目、无计划地施工,要协调和处理各个施工环节之间的关系,这对项目管理好坏有直接的联系。如笔者单位代建的塘栖西苑农民多(高)层公寓项目在变电所施工前就要和当地杭州市余杭区供电局及电力设计多沟通,了解落实电力部门对变电所内电缆沟布置、排水设施设置、高低压电力进出预埋套管等要求。

2.3现场工程管理中要保证各参建单位的有效联系

目前,由于工程项目规模的逐步扩大,在一般工程项目中都是通过多个单位协同合作,共同参与建设,这就会造成各个参建单位之间发生不可避免的矛盾,如果矛盾处理不完善和不恰当,则容易造成在建设之中出现了扯皮返工等现象,因此,只有把各参建单位关系协调好,避免发生各种冲突,才能够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能够有效控制,这就需要我们对现场管理进行创新,保证各个参建单位的有效联系。

2.4现场工程管理中要实施科学的工程质量管理

现场工程管理力度将直接影响工程进度、工程质量。要控制好工程质量,必须要对工程整体情况有及时的和全面的了解,形成有效的科学的监督,这样才能创新管理。建筑工程质量的形成是一个有序的系统过程,其质量的高低综合体现了项目决策、项目设计、项目施工及项目验收等各阶段各环节的工作质量。通过对代建、监理、施工单位等各项目参与方的制度性、严格合同履行等全面、全过程项目管理来实现业主委托的最终项目目标。

3.项目管理的创新性思路与方法

3.1观念创新,培养创新型人才

人才作为一种独特的资源,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最宝贵的一种财富。企业在管理上应奉行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不仅要充分吸收那些优秀的人才,加强企业人才储备,而且要通过不断地培训职员的职业技能,激励人才,建立了一套适合的奖励机制和评价机制,同时,企业也要丰富自己的文化和理念,加强企业凝聚力,增强员工对企业的信任度。

项目管理不断创新的关键是企业高层管理者的重视,提高经费的投入,加大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凝聚,切实加强创新意识,以创新的思维方式对企业进行管理,即以市场的需求为出发点,要深刻认识项目管理创新的紧迫性、重要性、艰巨性和长期性,企业应将项目管理的创新放在企业发展战略的高度来定位并将创新工作切实落到实处。

3.2体制创新

3.2.1改革机构设置与部门职能, 按照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转换项目管理经营机构。从组织机构上, 设立合同管理部、工程技术部、施工管理部。合同管理部集合同管理、计划管理、财物管理、成本管理和结算管理于一体, 有利于突出合同管理的中心地位, 强化合同管理的控制功能, 克服合同管理与资金管理、成本控制相脱离的弊端。对于施工管理部, 赋予其在合同约束下对现场施工进度、质量、安全、资源配置、成本控制等全方位的组织实施与协调管理职能, 有利于形成现场工程管理与合同管理、成本管理协调一致的管理机制, 解决现场管理长期存在的重进度、轻管理, 重投入、轻核算的问题, 提高现场管理水平和企业经济效益、社会效益。

3.2.2要形成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 形成来自所有者即企业的激励和约束。企业的意志是一方面追求最高利润, 另一方面尽量回避市场风险。追求最高利润是对企业的激励, 促使项目部要认真执行合同, 切实抓好质量、工期、成本的控制, 同时要回避由于合同缺陷、管理不善所带来的风险, 使项目部形成必要的约束, 即来自企业的激励和约束。

3.3机制创新

项目管理创新方案确立了组织机构,明确了公司的体制,并相应建立起了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创新的方案基本具备了,但这一方案的有效运行还要有创新的机制,方能使这一创新方案具有极强的生命力。

要努力造就一支一流的项目管理队伍,首先要建立竞争机制, 广泛实行竞争上岗制度。按照“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 在竞争淘汰的同时, 不断引进优秀人才, 使机构保持旺盛活力。通过竞争机制, 可以促进工作作风的转变, 提高工作和办事效率, 激发职工的学习热情, 提高广大职工的劳动生产积极性。

其次要建立约束机制。制订各项规章制度, 使各项管理工作有章可循。为了使各项规章制度切实发生效力, 还应该建立各项奖惩制度, 严格执行, 促使各参建单位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规范规程作业, 促进工程质量和文明施工水平的提高。

第三要切实建立有效的项目管理监督机制。要建立全方位的质量监督与责任追溯系统, 实行目标管理, 责任到人,同时加强对人工费、材料费、设备费和管理费四大成本的控制。

3.4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的实质是, 企业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 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 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占据市场并实现市场价值。项目管理只有在强有力的创新技术的支持下才能得以顺利实施, 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 才能获取最大经济效益。只有掌握了相关的核心技术才能占领相应市场使企业立于不败之地, 同时技术创新还为体制创新、结构创新和机制创新提供支持和保障, 是项目管理创新的基础。市场是动态的、变化的, 只有适应市场才能有所作为, 才能获得效益。项目管理只有创新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和进度, 才能获取最大经济效益, 才能使企业在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下处于不败之地。如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工程项目管理应用是一个趋势,应用越来越广。BIM技术的核心是通过建立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利用数字化技术,为这个模型提供完整的、与实际情况一致的建筑工程信息库。该信息库不仅包含描述建筑物构件的几何信息、专业属性及状态信息,还包含了非构件对象(如空间、运动行为)的状态信息。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项目建设采用BIM技术,在综合管线方面,通过搭建建筑结构和机电各专业的模型,设计方能够查看各个构件之间的空间关系以及发现碰撞的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从而大大提高在管线综合方面的工作效率,有利于提升工程项目管理的水平。

4.结语

项目管理企业虽然初步形成具有现代管理意义的项目管理制度,但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需要企业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以适应生产力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适应企业文化及品牌效应的提升,保障工程项目管理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郭汉丁.业主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指南.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315

[2]刘佳云.水利工程建设施工技术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4):126

篇5

【摘要】随着酒店业的迅猛发展和竞争的日益加剧,现代酒店如何进行成本管理成为困扰酒店行业发展的一个难题。本文从新的视角指出,酒店业应转变成本观念,以提升成本功能价值为导向、本量利分析为手段进行成本决策,努力提高成本意识,进行全面成本管理。

【关键词】现代酒店;成本管理;成本意识

现代市场经济中,酒店业应树立怎样的成本管理观念来支配企业的成本管理工作是一个既有一定理论意义,又有一定现实意义的问题。

一、转变酒店业成本管理观念,以提升成本功能价值为主导的新思路

所谓成本功能价值是指成本支出所获得的功能或效益与其成本的比值,该比值越大说明成本功能价值越大,成本支出越合理也越有必要。这是价值工程分析在成本管理中的推广和应用。传统的酒店业成本管理是以抓好企业是否勤俭节约为依据,片面地从降低成本乃至力求避免某些费用的支出入手,强调节约和节省。传统的成本管理要点可简单归纳为减少支出以降低成本。这是对成本理解的狭隘观念。当前酒店业成本管理存在以下几个误区:一是损害顾客合法利益。有一些酒店尤其是规模小、档次较低的酒店选择了舍本逐末的做法。它们随意取消服务项目甚至减少客房用品的标准性配量,采购原材料时以次充好或者在食品加工中减少配料定额等。这些短期行为最终会使酒店企业丧失信誉丢掉市场。二是降低客房用品质量。为了迅速降低成本,有些酒店尤其是流动资金不足的酒店往往喜欢在客房用品、餐具上“打主意”。采购时,不是借助科学的市场调查购买质优价廉的商品,而是试图用低价采购低档用品,以降低成本,如某些信笺、服务指南等低值易耗品早已过时,却不及时更新,影响了酒店的形象。三是不注重设备的日常维护,致使设施设备运行失常造成客户不满,甚至提前报废,最终影响了酒店的服务质量。四是刻意压缩正常的营业费用。大型酒店的营业费用一般有25项之多,除了工资、折旧、大修理费、水电费、物料消耗等大额项目外,还包括宣传促销、教育培训、劳动保护等多种费用。在不浪费的前提下,上述费用的支出都是维持酒店的正常运转所必需的,因而不能随意削减,不少酒店经营者由于追求短期效益等原因,偏偏采取了这种不明智的行为。因此,现代酒店业应树立成本功能价值观念——从产出看投入、从效益看成本的新思路,实现由传统的节约、节省观念向现代效益观念转变。特别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今天,企业管理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向市场提供质量尽可能高、功能尽可能完善的产品和服务,力求使企业获取尽可能多的利润。为与这一基本要求相适应,酒店成本管理应与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直接联系起来,以成本效益观念来看待成本管理及其费用控制问题。企业的一切成本管理活动应以成本效益观念作为支配思想,从投入与产出的对比分析来看待投入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即努力以最合理的成本付出,创造尽可能多的使用价值,为企业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在确定成本是否合理时,需要对其提供的功能或创造的经济效益进行对比分析,即功能或效益与成本的比值最大化。只要企业的高成本投入能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就是可取的。价值工程分析原理说明,“合理的成本支出”与“单纯减少支出”在概念上是有区别的。“合理的成本支出”不只是简单地节省或减少成本支出,它是运用功能/成本比值最大化理念指导酒店成本费用管理,以最合理的成本投入创造出高质量、高功能的产品与服务。例如,某一家酒店在对市场需求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认识到如果在产品的原有功能基础上新增某一功能,比如,提供更好的会议设施会使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大幅度提高,那么,尽管为实现这一新增功能会相应地增加一部分设计及装修改造成本,但只要这部分成本的增加能大大提高酒店在市场的竞争力,最终为酒店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这种成本增加就是符合成本功能价值理念的。又比如,一项节能措施的推广,虽然要增加一定的投入资金如更换节能灯泡,购买余热回收处理设备,但这能使酒店的能源成本得以降低,同时也具有社会效益,那么,这种投入与支出就是值得的。随着行业竞争的日趋激烈,酒店引进新的管理模式或品牌都需要增加相应开支,但能提高酒店运营水平,扩大市场占有率。再比如,酒店为充分论证决策备选方案的可行性及先进合理性而发生的费用开支,可以使企业避免可能发生的损失等等,这些支出都是不能不花的,这种成本是“花钱是为了使企业更有活力、更具竞争力,是为了更多地赚钱”,这就是成本功能价值理念的体现。

二、拓宽成本管理途经,以本量利分析为手段的新思路

所谓本量利分析是对企业成本、销售数量、营业利润之间的关系进行的分析。可以用它来分析酒店业的一些问题,例如,在任意给定的客房出租率下,酒店预期利润会是多少?在下一个年度客房销售额必须增加多少时才能弥补固定费用或其它增加的必要费用,且能达到预期利润?客房出租率达到多少时才能实现预定的利润?如果客房价格变动、变动成本上升或固定成本增加的话,将会对利润产生什么影响等等。本量利分析为酒店业成本管理提供了一个新的分析思路。即理论上,酒店的营业利润(经济效益)是其成本的函数,酒店在预测效益时,应从成本角度出发,考虑怎样保证必要的成本支出且能使成本最合理化,达到最佳点,也就是上面谈到的以最合理的成本付出,去满足期望达到的效益。下面以如何定房价的例子说明这个问题。

假设一家酒店有300间客房,年固定成本为3000万元,期望年目标营业利润(所得税前)为800万元,假设每间售出客房的变动成本是50元/间/天。假设经过市场综合调研后出租率大约在70%左右,即一年按售出8万间客房计算,那么这家酒店该如何定房价呢?

根据本量利方程式:

TR=Q(p-v)-F有:

p=V+(TR+F)/Q

其中:TP——(目标)营业利润额(所得税前);Q——销售量;F——固定成本;P——单位销售价格;v——单位变动成本。

代入方程式后计算出这家酒店房价应定525元才能实现营业利润目标。由此看出,客房价格是受酒店的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目标营业利润及销售数量的影响。方程式中的四个变量是相互影响的。

在上例中,首先确定了成本,即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预期目标营业利润,在此基础上才能确定客房的销售价格。因此酒店在制定客房销售价格、出租率以及餐饮定价政策时,不应该单纯考虑市场因素、竞争对手因素和自身外在条件因素,而应首先从成本角度综合考虑,以确保达到最佳收益状态,由此反映出本量利分析中体现出来的成本管理的新理念。

在分析酒店成本时,一定要深入了解酒店成本的特性,只有熟知其特性,才能真正有针对性地去研究它、控制它。通常酒店的成本有固定成本,其中又分为约束性固定成本和酌量性成本。所谓约束性固定成本是指与提供商品和服务能力有关的,对经营能力有约束力的成本。对于饭店而言,约束性固定成本是与提供客房能力有关的成本如固定资产折旧费、照明费、取暖费、财产税以及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等。约束性固定成本有两个特点:一是其支出大小取决于企业经营能力的规模和质量;二是它是实现企业长期目标的基础。酌量性固定成本是企业在一定时期经营上需要确定的成本,是受管理者短期决策影响的成本,如广告宣传费、职工培训费等。酌量性固定成本有两个特点:一是其支出大小受管理决策的影响;二是与约束性固定成本相比其预算期较短,通常为一年。对于酒店而言,约束性固定成本不能采用降低总额的措施,只能着眼于合理利用客房资源,提高服务质量,相对降低其单位分摊成本;而对于酌量性固定成本,可在不影响酒店经营能力和服务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这部分支出。

另外,还有阶梯成本如客房或餐饮主管的工资就是典型的阶梯成本。如一个客房主管能监督的客房服务员人数假设最多不超过15人,则酒店就必须增加另一个主管来监督增加的更多的服务员。还有混合成本,如一家酒店委托管理公司管理会发生基本管理费和奖励管理费以及特许经营费,而奖励管理费及特许经营费在收取方式上往往采用阶梯或特定方式,有固定的部分,也有达到一定效益则提高比率的部分等。

对酒店的这些成本要有针对性地去分析其特点。只有深入分析了解其特性,才能有效控制,以达到最佳效益。

通过以上分析也可以发现,成本控制是多方面的,如价格政策的制定要考虑成本,意味着需要部门间的协调和沟通。这就要求企业要将成本管理的理念和思路与相关部门沟通,帮助他们分析怎样合理控制成本使成本效益达到最佳状态。如不断地改变菜系,利用酒店业的“菜单工程”管理方式使菜品价格的提高尽量无弹性,而客人也非常愿意付出等等,让他们顺着这条思路去想办法、挖掘潜力。

三、树立全面成本管理观念,以提高成本意识为理念的新思路

酒店的全面成本管理体现成本管理中的“三全性”,即全员、全面、全过程,从产品的设计、生产、管理、组织、流程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部门、每一个员工,都能参与到成本管理中。酒店成本管理应从以往单纯的经营成本内容,扩展到酒店广义的成本项目内容,要涵盖酒店全部成本费用,使酒店成本管理内容更具全面性。对酒店实行全面成本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为使酒店产品在市场上具有强大竞争力,成本管理不仅局限于节约、节省、单纯降低,而且要将视野向前延伸到产品的市场需求、管理方式的发展态势分析以及产品的设计;向后延伸到顾客的感觉、满意程度。按照成本全程管理的要求,会涉及到信息来源成本、技术成本、销售成本等成本范畴。对所有这些成本内容都应以严格、细致的科学手段进行管理,以增强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使酒店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对在建酒店,在设计阶段推行价值工程分析。一座建造很豪华的酒店未必是一家适合酒店经营或经营很出色的酒店,因为它的设计功能未必是最适合酒店经营所需求的。

二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非物质产品日趋商品化。与此相适应,成本管理的内涵也应由物质产品成本扩展到非物质产品成本,结合到酒店业如人力资源成本、服务成本、环境成本等等。优秀人才的储备、骨干力量的培养、员工的培训等,应作为酒店企业考核总经理业绩的重要方面。

三是管理决策成本的研究分析也很重要,可以避免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的巨大损失,为保证企业作出最优决策、获取最佳经济效益提供基础。如酒店改造需要做可行性研究,需要发生设计费、考察费等,如果单纯考虑成本,选择的专业机构不熟悉酒店行业,那么做出的方案可能就不是最佳方案,实际上造成了浪费,发生了不必要的损失。反之,酒店选择了一家专业机构,虽然可行性研究费用及设计费看起来高一些,但改造后的效益会给酒店带来预期甚至于意想不到的效果,那么这笔钱就花得值。

四是酒店应将成本控制意识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消除认为成本无法再降低的错误思想,对全体员工进行培训教育,要求各级管理人员及全体员工充分认识到酒店成本降低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人人应对成本管理和控制有足够的重视。

五是在酒店内部形成员工的民主和自主管理意识。企业的成本受到人为的主观因素驱动。因为人具有最大的能动性,人为的主观动因也应是驱动企业成本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员工的成本管理意识、综合素质、集体意识、企业主人翁地位意识、工作态度和责任感、员工之间以及员工与领导之间的人际关系等,都是影响企业成本高低的主观因素,因而也可将其视为成本的驱动因素。在酒店日常成本管理中,积极运用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成果,努力在员工行为规范中引入一种内在约束与激励机制。按照西方心理学家斯洛提出的人类基本需求层次理论,人类的需要由低级到高级可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引入内在约束与激励机制就是要注重人的最高层次需求,即自我发展、自我实现的需求。这种机制强调的是人性的自我激励,不需要任何外在的因素约束。改变企业常用的靠惩罚或单纯奖励的传统机制,实现自主管理,这既是一种代价最低的成本管理方式,也是降低成本最有效的管理方法。

篇6

1.1对于城市社区体育组织的管理

社区体育的开展需要有一套完整的管理体系,其目的是为了使各方面的资源得到合理的调动与分配,形成“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社区体育管理体系,为我国城市群众体育的普遍化、生活化提供组织保证。

1.2对于城市社区体育服务的管理

社区管理的建立目的就是为了保证社区成员对于体育锻炼的需要,努力建立一个完整的服务体系,让社区成员真正投入到日常的体育锻炼之中,并且在开展的过程中,不断对于自身服务质量进行完善,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造福社区成员,提高成员的生活质量。

1.3对于城市社区体育资源的管理

城市社区体育管理的开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对于社区体育资源的管理至关重要,如果能很好的做到开源节流,将资源用到关键点地方,就能更好的进行接下来的工作。社区体育管理的资金一般来源于国家体育部门,以及相关辖区单位、企业的赞助,开展体育管理需要加大的场地,需要购买相关的体育器材,雇佣工作人员,在很多环节上都需要大量的资金,对于资金的合理分配,避免浪费,将资金用在关键的地方,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体育管理工作人员的要求也具有加高的要求,从事体育管理的工作人员首先要热爱体育运动,拥有一个乐于助人的热心,经过专门的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从业。

1.4对于城市社区体育活动的管理

社区体育管理组织会定期的去组织举办比赛,或者开展日常体育锻炼活动,活动的形式虽然有所差异,但主要的目的均是加强体育活动的管理,让社区成员们实实在在参与到活动中来,锻炼自己的身体。

2.保定市社区体育管理现存的问题

2.1主管机构有局限性

保定市社区体育管理机构主要是街道党工委与街道办事处,社区内的居民以及相关体育协会人员,但由于我国社区体育开展的时间较短,对于体育管理工作主要依赖于政府,所以在工作目标制定上,体育活动开展上,有一定的局限性。

2.2管理者良莠不齐

对于保定市23个体育社区的53位管理干部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本科或以上学历的人有32名,占61%左右,体育专业人员有9名,占17%左右,管理类的人员有5人,占9%左右,剩余7人则来自与之不相关的专业。虽然每个管理人员都参加了相关培训,但是对于体育管理整个学历专业机构情况不尽如人意,培养专业对口的优秀人才是体育管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3缺乏资金

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对于保定市社区体育管理建设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由于体育管理事业的开展需要资金量较大,政府划拨的资金并不能保证社区体育管理事业的全面开展,各街道自身也在积极解决资金问题,寻求区域周边的企业参与赞助社区比赛,但企业赞助的资金有限,因此,解决资金问题对于保定市社区体育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关于保定市城市社区体育管理的创新

3.1建立科学的社区体育公共管理体系

社区体育管理是以政府主管为中心开展的,但如今保定市的政府机构正在进行改革,提倡服务性政府,放宽了对于保定市社区体育的管理,赋予其一定的自治权利,保定市社区管理组织应当充分抓住时机,对于原来自身管理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完善,提高自身体系的灵活性,转变以往管理体系的发展思路。

3.2创建社区体育管理从业人员上岗机制

篇7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管理;措施

作为一项复且庞大的系统性工程,建筑工程涉及到施工过程当中的方方面面因素,因此,构建系统、科学的施工管理是确保项目正常有序的关键所在。特别是在当前,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已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无论是管理的科学性还是系统性都得到了稳定提升。本文将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以及优化创新这一课题进行探讨,旨在不断提高工程管理质量,全面提升国内建筑工程综合竞争力。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1合同管理不足

部分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对合同管理不够重视,在合同管理方面存在很多不足,一方面没有贯彻落实合同管理相关规定;另一方面,一些建筑工程施工企业没有严格按照合同规定开展施工工作,影响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1.2安全管理不足

部分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安全管理制度没有严格落实到位,工人安全意识淡薄,并且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管理不到位,出现工人随意施工、违规操作等问题,给建筑工程埋下很多安全隐患,导致各种安全事故,影响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和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建设。

1.3成本管理不足

部分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对成本管理不够重视,在建筑工程的投资决策阶段,忽视建筑工程成本管理和控制,并且相关建筑工程项目的预算编制不合理、不科学,缺少对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的动态管理,导致经常出现建筑工程施工成本超出预算的情况,严重影响了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2.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有效策略

2.1构建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

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是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前提,也是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基础。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在制定施工管理体系时,应组织专业人员和施工企业领导共同参与,明确施工管理的组织机构设置、责任、目标等,建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责任制度,在施工过程中落实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责任制度,明确各个部门和各个岗位的职责,并且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做好日常考核工作,严格落实和贯彻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体系,确保建筑工程顺利施工建设,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2.2加强合同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按照工程项目合同规定,严格履行职责,使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符合合同规定要求。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应以合同规定为目标,严格按照建筑工程项目施工合同规定进行施工,有效贯彻和落实合同各项规定。同时,当建筑工程遇到索赔问题时,应以工程项目合同为依据,减少和防止不必要的损失,确保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

2.3加强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高度重视安全管理工作,将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到位,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避免发生各种安全事故,定期组织对现场施工人员、工人的安全培训,落实三级教育,强化其安全意识。完善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机制,健全安全管理措施,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严格落实到个人和部门,制定严格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督促安全管理人员更好地完成职责。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定期或者不定期进行施工现场检查和巡视,指导施工人员安全施工,及时纠正违规违章操作,预防建筑工程施工安全事故。

2.4加强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内容,从施工前期到施工结束,应重视各个阶段的成本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做好建筑工程施工成本的动态控制和管理,充分调动管理人员、施工人员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完成施工后,应做好成本核算,仔细核算机械设备费、材料费和人工费,分析各施工环节的成本管控,仔细推敲,总结经验,尽量节约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3.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创新管理措施

3.1创新管理理念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必须重视施工管理,注意培养高素质人才,以创新的管理理念和方式,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并且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注意关注市场变化和学修发展,认识到施工创新管理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树立创一流和全面的思想理念,注意总结和反思施工管理工作,不断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同时,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完善相关施工管理规章制度,使各个环节的管理工作必须有章可循。另外,建立科学合理的约束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全体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对施工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积极学习新知识、新技术和新工艺,全面提高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建立高素质的施工队伍和管理队伍,确保建筑工程的顺利施工建设。

3.2创新管理机构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设立完善的管理机构,明确管理部门的权限和职责,做好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效率和水平。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机构应配置高素质、高技能的管理人员,制定完善的施工管理措施,促使施工管理机构良好运作,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

3.3创新管理机制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积极创新管理机制,引进现代化的施工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作用。同时,在施工管理机构内部建立内部激励制度,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积极选拔高素质的优秀人才,并且建立约束机制,实现对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的有效约束管理。另外,通过建立完善的决策机制,形成科学合理的法人治理体制,确保建筑工工程施工企业聘用优秀的管理人员,创新管理制度,规范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决策人员的行为和活动,形成有效的约束和激励,促进工程项目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有效规避建筑市场风险,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质量和水平。

3.4创新管理模式

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工作具有阶段性、季节性和流动性,由于工程项目存在很大差异,在施工建设过程中任务负荷不均匀,因此应根据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施工企业应积极学习和借鉴规范、先进的管理模式,结合施工企业自身情况,创新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模式。一方面,建筑工程施工企业应建立科学、合理的施工组织体系,满足建筑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分离施工作业和施工管理的职能,避免出现交叉重复的问题,促使作业部门和管理部门可以更好地完成各自职责。

3.5创新管理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应积极运用各种新工艺和新技术,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建筑工程施工效率和施工质量;另一方面,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并且建筑工程施工企业通过创新技术,可以更好地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同时,技术创新可以为制度创新、体制创新提供重要支持,推动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

4.结语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为了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确保建筑工程施工顺利进行,必须重视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的创新管理。但是在实际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受到人员、制度、模式等因素的制约,存在很多不足,严重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和经济效益。故,我们要努力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加强建筑工程创新管理,提出完善对策。

【参考文献】

[1]刘志强.试析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的创新管理[J].四川建材,2014(01):216-217.

篇8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创新问题

中图分类号:TU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施工管理走过了20余年的历程,逐步形成了具有现代管理意义的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但也还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特别是近几年,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步走向完善的情况下,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努力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模式,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适应企业文化及品牌效应的提升。本文就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问题,提出几点看法。

1.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是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需要。建筑施工企业在目前招投标承包机制下,逐步走向了市场接受了20余年改革风雨的洗礼。人们在这长期过程中形成的“等、靠、要”的思想逐步向市场观念、竞争意识转变,生存、发展靠市场、靠自己的观念逐步形成。但仔细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体制还没有多大的变化,机制僵化、项目与企业间责任不明、关系模糊、激励不够、约束不严、不确定因素过多等问题严重影响着项目施工管理的正常实施,必须通过创新解决好项目与企业的关系才能使项目施工管理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要求。

2.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是时代的要求。纵观历史发展的长河,无论从社会学的角度还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改革、创新、发展一体化已成为我国长期坚持的战略。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创新,跟在别人的后面,落后于别人是要挨打的。这是深刻的历史教训。面对新的世纪,如何建立不断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适应市场需要,适应提升企业文化及品牌效应需要的项目施工管理模式,努力走一条改革、创新、发展的一体化道路,是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需要面对的一项艰巨而关键的任务。只有不断创新才能使项目施工有强大的生命力。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十五期间四大重点工程的开工以及交通、能源、水利水电建设、城市建设的热潮等,无疑为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市场的扩大意味着市场将被重新瓜分,企业如没有管理、资本、机制、体制、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将无法占有相应的市场份额,其市场份额将减小并逐步被市场淘汰。特别是面对即将到来的国际承包商进入中国建筑施工市场和国内建筑施工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格局,使我们面临全世界范圈内的竟争对手,不管愿不愿意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正视和参与世界经济的竞争与挑战。由此可见时代的巨大变革迫切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加快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

3.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是建筑市场不断发展和日趋完善的要求。建筑市场是整个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建筑市场有其固有的特性,特别是在我国建筑市场的发展中还存在许许多多的问题。例如建筑施工企业在工程投标中存在的过度竞争、相互压价、低价中标等,这些仍然是普遍现象;业主由于处于买方市场,合同中不合理的要求、不平等的条件,导致业主推脱责任,承包商地位十分被动;设计和监理不能很好地履行职责,也难以履行职责,职能错位常常不自觉地发生;国有建筑施工企业与集体、个体企业存在不正当竞争,影响公正、公平的实现行业保护、地区保护仍然较为严重,建筑市场行业、地区间的壁垒,阻碍和影响市场的健康发展等。这些问题还不能完全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运行。建筑市场的逐步完善和国际化需求我们的项目施工管理必须不断创新来适应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

4.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是先进的管理科学理论的要求。管理科学产生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上世纪50年代,该理论体系形成并正式存在。管理科学的目的是通过把科学的原理、方法应用于管理的多种活动中,制定用于管理决策的数学和统计模型,并把这些模型通过计算机应用于管理,减低其不确定性,以便使投入的资源发挥最大的作用,从而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目前较为成熟的管理科学模型有:决策理论模型、盈亏平衡模型、网络资源配置模型、对策模型等。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就是要求我们将不断进步和日趋完善的管理科学的理论及时运用于项目施工管理和企业管理当中,及时转化为生产力,提高企业的竟争力。当今世界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如何将其及时有效地运用于企业的管理、生产实践当中,对于建筑施工企业而言,关键是结合项目施工进行创新。

创新原则:1.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不同对管理模式的要求也不同。两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只有生产力三要素即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工具有效地结合,才能发挥潜在的生产力。在短缺经济时期,不愁劳动对象。而在市场经济时期,劳动对象是需要靠市场竞争才能获得。如果在竟争中失败,得不到劳动对象,生产力渚要素就不能组合,潜在的生产力就不能发挥和转化,这就意味着将被市场淘汰,这是十分残酷的现实。劳动者是生产力三要素的灵魂,是获得劳动对象,掌握、使用劳动工具的主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劳动工具,在如今,是采用技术含量高、产业量大的新设备、器具,工程成本在劳动工具中的凝结就越多,它已成为关注的焦点。促使生产力三要素有效的协调组合,充分发挥并适应其发展,这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理创新所遵循的原则。

2.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要适应市场的需要。市场是动态的、变化的,只有适应市场的创新才能有所作为,才能获得效益。这里的效益是指在工程项目施工中为社会创造的社会效益和为企业创造的经济效益。良好的社会效益是企业占有市场、开拓潜在市场的关键。如果所施工的工程质量不好,进度滞后,那么企业产品形象将会受损获得市场就很困难。项目是指建筑施工企业与业主签订合同项目所规定的范围,从市场的角度我们应该把项目延伸到市场,即从市场中得到项目,在市场中执行项目在项目的执行中增强竟争力,然后参与新一轮的市场竟争。所以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从广义上,是使项目的内涵前后延伸,在深度上能更好地建设好项目处理好企业与项目的关系,增强适应市场的竟争能力。

3.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有利于企业文化及品牌效应的提升。只有高素质的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中,才能及时明确自身的市场定位,才能够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需求,才能在市场中生存、发展。否则,市场已经变化了,你还没有弄清楚不能具备应变能力,这样的企业就会迅速被淘汰出市场。所以在进行项目施工管理创新过程中,需充分考虑,如何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文化及品牌效应这一重要问题。

结语:很显然,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的创新性发展对于整个建筑工程整体质量的优化与建筑工程施工单位稳定的生存与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管理这一整体当中,观念创新就好比是前提、组织机构创新就好比是基础、机制创新就好比是重点,技术创新就好比是关键。总而言之,本文针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问题做出了简要分析与说明,希望能够为今后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帮助。

参考文献:

[1]翁壮夫.浅谈园林绿化工程的施工管理创新. [J].城市建设与商业网点.2009.(15).180-182.

[2]蒋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施工管理创新和后期施工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07).

[3]刘祥禹.关力罡.建筑施工管理创新及绿色施工管理探索. [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05).158-158.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