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道德心理学论文8篇

时间:2022-04-02 09:55:5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道德心理学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道德心理学论文

篇1

1.认同性原则。所谓认同性是指领导班子成员之间在学校管理活动中认识上的一致性、共同性。认同性是学校领导班子心理建设的首要因素。

贯彻认同性原则应切实做好以下三点:(1)育人是学校一切管理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所以,要依据学校教育目标制定出管理目标,并分解成各部门的子目标,分别和班子各分管成员达成心理契合,从而起到统一认识、鼓舞斗志的作用。(2)每一位领导成员要有整体意识,在实际工作中,要处处从整体利益出发,置个人名利得失于度外,把个人分工负责与集体领导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下好一盘棋”。(3)要建立共同的价值观,采取正确的方法消除分歧,不断提高各成员的认识水平,逐步形成共同的信念。

2.平等性原则。平等性是指班子成员必须用平等的观点处理相互关系,坚持上下左右之间在政治上、人格上的平等,特别是“班长”,对各成员要一视同仁,即对成员可以有职务上的、工作上的区分度,但切不可有感情上的亲疏,更不能培植“心腹”。要秉公办事,一碗水端平,与下属保持等距离接触,搞大团结,不能搞小圈子,做到“公事以外才是朋友”。

3.和谐性原则。和谐性是指领导班子成员在工作中心情舒畅、配合默契的特征。和谐是以情感为基础的,情感具有两极特性,决定了人在工作和交往中的积极或消极的心态。

贯彻和谐性原则应做到:(1)要充分认识和谐的情感是“下好一盘棋”的前提。“以情感人”是学校领导班子建设中的“高级投资”,“班长”要带头用积极的健康的情感去影响他人,陶冶他人。同时,班子中其他成员也要不断强化情感的纽带作用,促使整个班子人际关系的和谐化。(2)要充分认识到培养积极情感、消除消极情感是每一位称职的管理者应有的能力。班子各成员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做到对人公正,处事公平;与人相处思想境界要高一些,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从大局出发,为了整体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不居功,不自傲,甘做铺路石,不断培养积极情感。对消极情感要进行适当的调控,变消极为积极,以形成团结有力的战斗集体。

4.相容性原则。相容性是指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相互容纳、气氛融洽的心理状态。它能创造一种愉悦的心理气氛,增进彼此间的友谊,从而促进团结,发挥个体的心理潜能,提高管理效能。

贯彻相容性原则的基本要求:(1)要胸怀坦荡,宽容大度,有容人之量,能虚心听取不同的意见和批评。(2)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做到大事清楚,小事“糊徐”。(3)要正确地评价自己和他人。要有自知之明,既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又要清楚自己的短处,摆正自己在班子中的位置。评价他人不能凭老印象,也不能遇问题往坏处想,专挑毛病和缺点,要多看他人的长处。这样才能有利于形成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协调关系。

5.互补性原则。互补性是指领导班子成员之间扬长避短、相得益彰、密切合作的心理状态。为尽可能发挥班子中各成员的优点和特长,组合成最优化的群体状态,取得管理的最佳效能,必须进行心理上的互补性建设。

贯彻互补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要树立全局观点,增强主人翁责任感。每位成员都要从整体出发看待自己的工作,既要做好本职工作,又要关心、支持他人的工作,甚至随时提醒他人将要懈怠或疏忽的工作,做到在工作上互相补充,分工不分家,彼此建立起风雨同舟的亲密关系。(2)每位成员应根据学校的管理目标和班子动态,随时调节自己的心理、修正自己的言行,使班子始终处于高效运转的平衡状态。

二、学校领导班子心理建设的基本途径。

1.通过领导班子会议进行。会议是一种有组织、有领导、有目的的信息传递和行政协调活动,通过会议及时对班子成员进行心理调适,对班子建设提出明确的要求,促使各成员团结协作、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互相帮助,是使学校管理目标顺利实现的有效途径。

2.通过个别谈心活动进行。谈心是进行平等、诚恳、和谐的思想交流的好形式,通过个别谈心,可以消除误解和思想隔阂,达到相互理解,增进团结,提高工作积极性的目的。

进行谈心时要注意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场所,创造宽松和谐的气氛,要直率坦诚,谦虚谨慎,有理有节,耐心细微;要事先构思,讲究技巧,言语要朴实自然,以情感人,来取得双方共鸣,达到调适心理的目的。

3.通过媒介进行。这里的媒介是指充当人与人之间情感沟通中介的人。当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个体之间由于发生冲突而难以进行情感交流时,发挥媒介的作用是最佳途径。

作为媒介应做到:(1)要具有高尚的品质,善于调查研究,讲究技巧,把握火候,有的放矢。(2)要加强感情联络,以取得冲突双方的信任。(3)与冲突每一方交流时,要做到信息准确,传递和反馈的信息要适时、适量,有弹性。

4.通过娱乐活动进行。有意识安排娱乐活动,在活动中相互谦让,交流情感,从而淡化人与人之间的成见、误解和隔阂

三、学校领导班子心理建设的基本方法。

1.自我修养法。自我修养法是班子成员自觉地修身养性,提高思想品德水平的方法。通过自我修养,个体承受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得到提高。这也有利于将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

情绪、情感源于人的需要,所以,修养者首先要修自己的“需要观”。如要分清哪些需要是正当的,哪些是不正当的;哪些需要是可以满足的,哪些是眼下不能满足的。不正当、不能满足的需要应果断放弃;即使是正当的、可以满足的需要,也要衡量一下主客观条件是否符合,以便集中精力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其次是修自己的涵养,即锻炼自己控制感情的功夫。作为领导成员,要做到心底无私,宽容大度,遇事冷静。而情绪冲动,动辄发怒,言词过激,或狂喊乱叫,大声训斥,只能造成事与愿违的结果,不能使问题得到很好的解决。

2.情感沟通法。沟通是一种理性和感性的混合交流,它是群体生命的要害。要维持领导群体的动态平衡,沿着既定的目标迈进,就要通过健全的灵敏的沟通结构来实现。

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之间理想的沟通结构应为混合多向型,这种结构既注重沟通上下级之间的纵向联系,义重视沟通同级之间的横向联系。不仅能保持上下级之间的政令畅通,行动一致,还能促进同级之间互相关心,互相谅解,互相照顾,联系密切,协调配合。

3.角色心理位置互换法。善于换位思考,是调节人际关系角色冲突的一种有效方法。当学校领导班子成员上下级之间或同级之间发生冲突时,如果冲突双方能进行心理位置互换,各自站到对方的位置上,设身处地地为对方想一想,彼此之间就能相互谅解,双方关系亦可趋于改善,从而达到团结和谐的目的。

4.闲聊法。闲聊法能使人从紧张的心理状态中得到放松。闲聊中隐藏着目的,具有心理调适功能,使人于不知 不觉中达到心理平衡,真可谓是“润物细无声”。

篇2

1.项目设计的全程性、覆盖性我们所说的第二课堂的项目设计不是仅仅利用一天两天甚至一个学期这样的时间来进行,我们要把学生从进入职业院校到毕业实习期间的第二课堂时间都考虑进去,从而进行整体的统筹安排和全程设计,覆盖所有学生的所有在校的第二课堂时间,只有这样才能使项目的设计具有连贯性,能力的培养具有衔接性。

2.项目设计的递进性、逻辑性在项目设计原则的第一条中我们讲到了第二课堂中的项目设计要覆盖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那么这段时间是相对较长的时间,可能是三年甚至四年的时间。那么在此期间的项目设计我们必须有一个逻辑性的安排,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项目的设计上体现出核心能力培养的由浅入深的逻辑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逐步地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3.项目设计的专业性、相关性高职院校中不同专业的学生所要具备和体现的专业能力是不同的,当然基于在所有岗位中都必须具备的共同能力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是建立在专业能力培养之上的一种能力。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所学专业,在项目设计上可以根据不同系别和专业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设计,在项目的情境中和素材的搜集上体现出一定的专业相关性,这样不仅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更能得到学生的认可。

4.项目设计的相对稳定性和灵活变动性作为对大学生将来的就业和职业能力的养成有重要作用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既然要贯穿整个大学阶段的第二课堂,那么第二课堂中的职业核心能力的项目设计就应该是适合每个院校、具有自身特色同时又能为学生的专业有所帮助的项目类型。笔者认为这些项目应该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即有几个主打的大的项目,符合该院校的基本的实际。同时还应根据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表现特点设计出相对灵活、符合他们各自发展情况的小的项目作为稳定性项目的补充。只有这两种方式相结合才能开发出既符合各职业院校实际,同时也能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调整的职业核心能力培训项目。

二、以司法警察类高职院校为例的项目开发设计分析

作为司法警察类的高职院校,学生的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的职业社会能力是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中的重中之重。下文设计了几个相对符合该类高职院校的大的活动项目,从学生进入大学后的心理调适入手,着重加强职业素质的养成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以此为目的来强化和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1.项目一:大一新生的心理状况调查分析对于刚刚进入高职院校的大一新生来说,他们的学习、生活方式和以前的高中阶段有了很大的不同,很多学生步入大学之后还不能够及时地进行心理方面的转变和自我调适,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如没有学习目标和生活目标、盲目跟风、随波逐流、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新生的学习和生活,使其不能很快地适应并步入新的人生阶段。针对这一问题和情况,我们设计出了调查大一新生的心理状况这一活动项目,首先通过在不同的班级组成小组,共同讨论设计问卷调查的问题和形式,然后分工合作设计出不同的调查问卷,通过走访、调查,分析问卷结果,然后据此得出大一新生中存在的不同的心理问题和人生困惑,并上网查阅相关资料,通过讨论、分析得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最后写出大一新生心理问题状况调查报告。在这一项目设计中,学生始终关注的是自己周围的学生心理上存在的矛盾和困惑,项目的设计抓住了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点,并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走访调查、查阅资料、分析论证等形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与人合作、与人交流能力,同时调查报告的得出也是培养他们解决问题能力的途径。通过这一项目学生不仅清楚了他们步入大学之后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解决了这些问题。

2.项目二:司法警察行业职业素质的要求与培养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他们在大学三年的专业学习和培养都是针对将来的就业的。那么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针对性,在校期间我们必须加强其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作为司法警察类的高职院校,学生将来的就业岗位和其它高职院校的学生相比是具有特殊性的。这些岗位对从业者的职业素质的要求比其它岗位也要严格很多。如何从学校开始就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使其能够从走上工作岗位就能很快地适应工作,这是我们所有司法警察类高职院校的教师都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在第一课堂中有基础课的保证,如基本原理、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等,但是没有一门和将来的岗位直接相关的职业素质养成课程。并且很多课程由于教学内容的陈旧和教学方法的单一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第二课堂设计的项目训练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不足。我们设计的职业素质的要求和培养项目就是针对以上不足提出的,学生通过走访、调查一些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了解这些岗位的职业素质要求,并进行归纳总结,写出和专业相关的职业素质培养目标。然后通过后续的小的项目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如可以通过举办“司法警察类工作岗位职业素质调查报告”征文比赛,来让学生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归纳,提高学生书面的与人交流能力;然后举办“新时代的司法警察形象”演讲比赛,让学生在调查报告的基础上,融入自我的理解,说出自己心中的司法警察形象,演讲稿的写作、演讲比赛的举办都很好地提高了学生与人交流、展示自我、与人合作等各方面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调查、走访和写作、演讲,学生在提高职业核心能力的同时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司法警察类专业的职业素质的要求,找出自己的差距与不足,这种活动形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相比第一课堂的单纯的知识传授来说更能从思想层面上起到教育、引导的结果。

3.项目三:职业技能大赛项目一是为了解决学生进入大学的不适应,从心理上引导、帮助学生适应大学生活;项目二是为了让学生及早了解自己将来的职业角色和定位,这两个项目都可以放在大学一年级的第二课堂时间来进行,因为这两个项目是基础,只有解决了不适应大学生活这个最基本的问题,才能让学生专心培养专业能力和素质,同时职业素质又是学习专业技能的基础,我们培养好了学生的职业素养,让学生充分认识到了自己应该扮演的职业角色,才能更好地学习专业技能。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大学二年级我们设计了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项目。由于职业技能和各个专业具有密切的联系,所以这个项目可以根据各个专业的不同来进行不同的组织和策划。首先在职业技能大赛之前我们必须指导学生进行大赛的组织和策划工作。可以以系为单位来进行,首先应该根据各专业特点和学生的特长、兴趣,确定技能大赛的内容和形式。然后通过分组的形式挑选出技能大赛的最佳组织策划书,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以小组比赛的形式来确定最好、最适合大赛的策划组织形式。这是培养学生与人交流、解决问题、与人合作能力的重要过程。在接下来的实施过程中,学生要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完成参赛选手的评选、评委老师的确定、奖项和奖品的确定和购置、场地的安排布置、工作人员的选派、主持人的挑选、赞助商的沟通协商工作和将来实习单位的邀请等,最后还要在大赛之后对整个大赛的筹备、举办进行总结、表彰。

篇3

针对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不同成因,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确立适合青少年实际的教育目标和要求。过高的教育教学目标,过重的学习负担,是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对学生进行品德行为指导时,要认真分析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心理要求,准确把握学生品德发展阶段和水平,在教育策略上要循序渐进,切忌急躁冒进,尽可能避免师生对抗情绪的产生。

为青少年创造良好的教育情境。一是创造良好的班集体,充分发挥集体规范和正确舆论的教育作用,培养健康向上的班风学风。二是积极推进班级管理和教育方式的民主化,充分发挥学生自主管理的积极性。三是针对青少年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让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展示才华,修正品德,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和教育艺术水平。青少年学生逆反心理的形成,很多都与教师的教育方法不当有关。为此,教育者首先要着力于提高自身素养,包括心理素质、教育教学业务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平等。教师要具备良好的教育心态,要把关心、尊重、爱护学生放在首位,把学生置于与自己平等的地位。在学生出现过激行为时,教师要学会制怒,善于运用教育机智和教育策略,巧妙化解师生冲突。

篇4

针对农村高中生具有基础差、知识面不广、反应能力较低等特点。初学升入高中学习后,学生"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面对参差不齐的学生,数学教学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非智力型学习困难学生(简称学困生),对于这些学困生,老师讲了很多遍的问题,学生还是不懂,或是一知半解。因此,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容易产生厌学心理。本人结合近年教育教学实践,谈谈农村高中数学"学困生"的心理辅导。

1.高中"学困生"的类型和特点

1.1 智力型学困生。这部分学生智力迟钝、智商偏低。在思维活动中,神经系统的灵活性、深刻性、广阔性和敏捷性可以影响观察、分析、比较、概括、综合等心理活动的进行速度。他们的观察肤浅、抽象概括能力差、记忆力差、注意力不稳定、理解缓慢、表述混乱,对知识不能变通,他们在学习上花时间往往比别的学生多,但成绩远远不如别的学生,他们约占学困生10%左右。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均有困难。

1.2 非智力型学困生。这部分学生智力正常、头脑灵活,只是因为一项或几项非智力因素(动机、态度、兴趣、情感、意志等)影响而引起学习困难,他们对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足,对学习不感兴趣,学习懒惰,不爱动脑动手。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能坚持始终,有的好高骛远,眼高手低,不求甚解,不能逻辑分析问题。这部分学生的多数心理不健康,意志薄弱,心理脆弱,耐挫折能力差。他们约占学困生70%左右。他们不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对于某些感兴趣的问题,解决得很好,但对于不感兴趣的或复杂的问题的发现、提出、分析、解决均有困难。

1.3 外因导致型学困生。这部分学生智力正常,他们的学习往往由于个人得疾病、家庭的变故、亲子关系紧张、家庭文化环境差、家庭经济严重困难、师生关系紧张等社会不良影响、交友出现问题或品德滑波等原因而导致学习困难,其主要特征因特殊原因不能上学,或在学习中精神不振,懒散、有的表现成绩急剧下降同时带有思想、行为上的不良倾向,有的心理状态下降,闹情绪或消沉,或破罐破摔。这部分学生困难原因比较复杂,学习困难表现为阶段性、局部性。他们约占学困生20%左右。他们在某一阶段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有困难。

2.心理辅导策略

2.1 克服消极心理。

2.1.1 克服戒备心理。教师需要多与他们接触,多与他们交谈,了解他们的思想和需要,逐步克服学生的戒备心理。在实践中,我们觉得很管用的一招,就是引导"学困生"将其它方面的兴趣迁移到数学学习上来。在数学"学困生"中,绝大多数学生都有数学之外的爱好或特长,如果能加以利用,使之迁移到数学的学习中来,能很好地消除"学困生"的戒备心理。

2.1.2 克服自卑心理。教师需要降低要求,让他们在"学中做"、"做中学",变"学数学"为"做数学"。需要注意的是,对数学"学困生"的要求不能过高,要实行"大目标、小步子",逐渐递增,实现螺旋式上升。要多给"学困生"提供小的成功的机会,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自我效能感。

2.1.3 克服逆反心理。作为高中数学教师,一是要坚决克服简单粗暴,二是要想方设法,逐步缓解或消除"学困生"的逆反心理。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引导,引导"学困生"喜欢数学教师,喜欢数学,这一点,在高中阶段显得尤其重要。

2.2 增强自信心 。

2.2.1 引导学生正确评价自己。教师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同时通过劝导,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分析落后的原因,并努力改正,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毅力,在跌倒处站起来,克服困难,努力"向成功进军"。

2.2.2 引导学生正确表现自己。高中阶段的数学"学困生",大多数缺乏自信心,上课常常表现为精神萎靡,神情僵滞,把自己定位在"旁观者"。作为数学教师,要拥有先进的教学理念,要把自己定位在"数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促进者"这样一个位置,要相信每个学生,特别是相信"学困生"。要引导"学困生"正确表现自己,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比较大的事情,以增强自信心。任何大的成功,都蕴积于"小"的成功之中。

2.3 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2.3.1 端正学习态度。高中阶段的数学"学困生",在形成过程中,学习方向的明确程度,学习态度的端正程度,肯定不会很好。因此,我们高中数学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帮助"学困生"克服模糊观念,坚定信念,端正态度。

篇5

 

关键词:职业学校 心理问题 职业道德 

 

职校生中的大多数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这决定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和教育问题多发易发而且日益复杂。教育者在职业技能教育的同时,不仅要加强学生的德育,帮助学生疏导心理问题,而且要加强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本文就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和教育问题以及教师职业道德谈一些看法和认识。 

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心理问题 

1.心理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对象以初中毕业生和部分高考成绩不理想的高中毕业生为主。这部分学生中考、高考成绩分数较低,生源素质差,学生的学习动机层次不高。不少职校生在初中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知道怎样学更科学、更有效。由学不好到不愿意学,最后发展到厌学、逃学。学习焦虑现象比较普遍,不少职校生是读不进书又不得不读书。对考试或学习存在比较严重的恐惧心理,有明显的厌学情绪和行为。学习目标也不够明确,只求能够过得去,混一天是一天,得过且过。 

2.性格心理问题 

第一,自卑自贱心理严重。看轻自己,对个人的能力与品质做出不符合实际的偏低评价,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由于长期处于被别人瞧不起的地位,常常听到的是指责和不满,看到的是歧视的眼光。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矮人三分”。容易出现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的消极表现。 

第二,自私自利心理广泛存在。现在的职校学生在部分是独生子女,长期受到长辈的过分关爱,依赖性强,过分关注自己的感受,少考虑别人的想法利益。习惯于随意支配、指使别人。由于缺乏合理正当的表现机会,一些职校生就试图通过逆反或对立的角色和行为如恶作剧、夸张炫耀、故意捣乱、标新立异等表现来突出自我的存在,设法引起别人对自己的关注,以此获得自我满足感。 

第三,不良极端性格普遍存在。一部分职校生的个性特征表现为狭隘、暴躁、依赖、妒忌、孤僻、抑郁、神经质、偏执攻击等。说谎、欺骗、敲诈、偷窃等现象经常发生。社会上很多人都忽视职校生,他们成了“不上进”、“不可教”、“没希望”、“不学好”的典型。职校生的人格尊严问题比较突出。 

第四,缺乏理想和人生追求。不少职校生进入职校时就觉得自己是被淘汰的或被遗弃的人,认为自己将来肯定没有出息,因而常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思想上不求进步,学习不思进取,生活自由散漫,混世度日,甘愿沉沦,听天由命。 

二、人际交往心理问题 

第一,回避社会交往。在初中阶段,职校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好,被老师和同学评为差生,大家都不愿意与他们打交道,一些家长甚至不允许自己的孩子与他们来往相处。久而久之,职校生对正常的社会交往心存疑虑,不愿意与过去熟悉的人打交道,有意回避正常的社会交往。 

第二,缺乏对老师的信任,师生交往关系不良。对老师自然会有一种疏离感,担心老师会向家长告状,想与老师亲近又怕受到冷落。当老师处理自己的事情不恰当时,则会出现对立情绪。不配合、不支持老师的工作。 

第三,虚拟网络交往频繁失度。现在职校生普遍存在上网成瘾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现实交往中难以满足,便想在网络世界中得到补偿。更有一些学生热衷于网络交友,迷恋上网寻找所谓的友谊。沉溺于虚拟网络而忽视真实人际交往。使人际关系更加冷漠,产生严重的人际交往心理障碍。

三、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所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双师型”教师亟缺。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十分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即成为“双师型”教师。一般来说,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难以完成胜任职业教育的效果对技能培训的要求。教师的威信越高,教育的效果越好。崇高威信获得的最基本条件是,崇高的道德品质和优秀的业务能力。对于一所学校的领导来说,要管好学校,首先要抓出一支良好的师资队伍。在师德建设上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师德,二是师能,无德的教师得不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无能的教师培养不出优秀的学生,会误人子弟。 

教师的职业道德本身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教育手段。青少年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发展时期

,有极强的可塑性和模仿性。学生观察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老师脾气、秉性、爱好都逃不过学生的眼睛,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同样那些脾气暴躁、性格古怪、生活作风邋遢的老师也为学生不良行为的养成起到了示范的作用。因此高尚的道德品质使教师提高了威信,教育过程能顺利进行。 

教师爱生的崇高精神境界,主要来自优良的职业道德素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的教师,能够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如何才能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呢?我认为:首先,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知识水平、专业技能水平。第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教育中受到锻炼。第三,向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学习。第四,不断增强自觉性,提高自制力。 

职校生是一个不容忽视、不可小视的社会群体。应该是富有活力、充满朝气的青年群体,也必定是未来社会发展进步和城乡建设的生力军,职校学习时期是职校生从心理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是他们的个性人格趋于定型时期,是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的最佳时期。心理教育在职业学校素质教育体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又担负着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疏导心理问题。用自己的言行威信影响他们,做“人之楷模”。这关系着教育事业的成败,进而影响着国家的命运和未来。 

参考文献: 

[1]李萌. 浅谈教师职业道德在教育中的作用,中国论文中心, 2010.7 

[2]赵霞.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中国论文中心,2009.6 

[3]关于加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1999年) 

篇6

关键词:心理文化;学生干部;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G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2)04-0106-03

学生干部是学校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纽带和桥梁,学生干部管理为高校的学生管理的顺利进行做出了贡献。学生干部管理工作不同于其他职业管理工作,相对于物质激励来说,精神方面心理文化的指导占主导地位,其中,心理契约理论的提出和其在学生干部管理体系中的引入为学生干部管理体系的建设提供了依据,本文在阐述心理文化指导中心理契约在学生干部管理体系建设中的引入的基础上,分析了现有学生干部管理体系中的不足,侧重从心理契约的角度对构建完善的学生干部管理体系提出建议。

一、概述

(一)心理契约的内涵

学术界研究定义:心理契约是个人与组织之间为达到共同成长发展而达成的无形约定,具体包括个人有所奉献与组织期望有所获取之间的配合、组织有所提供与个人期望之间的一种配合。学生干部管理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同一层次的管理,学生干部管理体系的建立更应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因此,硬性的规章制度并不适应于学生干部管理体系,而心理文化指导下的心理契约更适用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

(二)在高校学生干部管理中引入心理契约的必要性

随着以人为本思想在社会各阶层的不断深入,无论是高校、还是企业管理者都逐渐认识以人为本理念在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心理契约理念的内在要求与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某些方面不谋而合。将其引入高校学生管理对于提升高校学生干部管理水平,构建完善的学生干部管理体系十分必要。

其一,心理契约能够与现有的硬性规章制度相互补充。高校学生干部管理之中,过于硬性的规章制度、条文款项易使学生产生厌恶的情绪,且往往会给学生留下缺乏内在的人心关怀的印象。采用心理契约的方式,依靠一种内在的、心理层次上的管理途径,是学生干部将其个人的目标与学校共同目标结合起来的一种价值上的共识,使实现学校管理与学生个体发展的有机结合。因此,将完善的外在的规则制度与心理契约有机结合势必会产生良好的管理效果。

其二,在心理文化的指导下,更能够使学生接受管理,并激发自身的动力。心理契约能够针对学生干部个性的心理需求进行管理,并以此文基础对学生的一些期望与需求予以满足,从而从内在上激发起学生进行学生工作的积极性,使其能够充满自信地去做好学校给予的工作任务,积极进取。其强调的是以学生自身发展角度出发,通过一定的努力获得相应的回报,并以这一回报促进自身更加努力,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学生素质提升与学校对学生管理的管理要求的统一。

二、当前学生干部管理体系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以人为本观念的深入人心、心理文化的发展进步,高校管理的原有规章式管理模式和方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院校学生干部管理体系建设的需求。而心理文化指导下的心理契约管理理念才是院校学生干部管理创新发展的关键。我们可以看出,其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其一,从动机的角度讲,许多学生在加入学生干部队伍时所抱有的动机各有不同。一些同学加入学生会的目的是为了锻炼自己的能力,即组织能力、办事能力以及与人交际的能力;另一些同学的加入则是单纯为了帮助同学、服务同学;当然也有一些同学加入学生会是为了在入党、评比、保研、就业以及公务员等考试时能够获得一些额外的优势。[1]正是由于工作动机的不同,致使一些学生在达到自己期望的目标后,其工作积极性以及工作热情都会有所降低,同时,经过换届选举又或工作中遇到挫折时,便会选择不进则退和逃避,极易造成学生干部责任心的降低,流动性变大。

其二,从外部约束机制来看,现有的学生干部管理体系中尚未形成稳定的规则制度。当前高校学生会组织大多是由一些缺乏一定管理知识和管理经验的学生组成,且现行规章制度不足以对学生组织形成约束,致使学生干部间很难形成团队的凝聚力,更谈不上学生工作效率的提升。一些学生干部在参加学生工作初期能够保持一定时期的积极性,但经过一段时间后,便易出现责任心下降、做事武断、推诿他人等现象。

其三,从激励的角度讲,现有的学生干部管理体系不足对学生干部给予有效的激励。一方面现有激励机制较多的是从正面的角度对学生干部进行激励,即褒奖,但却缺少对学生干部某些方面的批判教育。另一方面过分依靠物质激励而忽视内在发展型激励的手段,已难以保证选择干部的持久的积极性。在当前高校学生干部管理体系之中,激励制度功利化以及缺乏明确的实施者定位等都已成为导致难以对学生干部实施真正激励的阻碍因素。[2]

其四,从心理契约角度看,即学生干部个人对于学校这一组织的分享与组织的获取以及其所提供的回报之间的一种内在配合。心理契约在高校学生干部管理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学生干部的工作态度以及个人行为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干部参与到学生工作之中从心理契约角度讲是期望得到来自学校、老师以及同学们的认可以及尊重、期望获得更多锻炼自己的机会、期望在自身成长和价值实现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机会等等。但当前现在来看,或多或少存在一定的不足。

三、心理文化指导下的学生

干部管理体系建设在构建学生干部管理体系时,将心理契约理念引入其中不仅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干部的个人潜能,更能增强学生干部团队的整体凝聚力。目前,将心理契约应用于学生干部管理体系建设具有较大的运用空间。如何运用心理契约的理念促进我国高校学生干部管理体系的构建,笔者认为应主要从如下几个角度入手:

(一)建立具有自身特色团队文化,正确处理个人与团队的关系

学生干部个体必须充分认识到团队文化的重要性,并逐渐形成学生干部间的具有自身特色的团队文化,形成具体可见的学生干部团队。[3]如在高校团委学生干部、体育部、心理部等等,应当结合自身部门的特点,构建特色的团队文化,如体育部可以“增强自身体质、加强体育锻炼”等,并将其作为个人发展以及团队发展的缘由。使学生干部在进行学生工作时,能够始终以这样一种愿景来督导自己的行为,从而逐渐由以往的单纯地适应工作转变成为创造性工作。

(二)构建管理体系时应注重维护契约的公平和动态平衡

管理者在确定学生干部团队的目标时应当采用动态测评的方法,即及时与学生干部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从而对目标的准确性予以分析,对原有目标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整,避免后期学生干部自身的期望与需要未受到学生团队的足够重视和吸收而导致的学生心理契约违背感的出现。[4]因此,在构建管理体系时应注重维护契约的公平和动态平衡。这就要求从管理者的角度讲,要注重对学生干部管理的随机反馈和阶段反馈,积极实现与学生干部的有效沟通和情感交流。从学生干部的角度讲,应当注重自我检查和自我监督,只有通过学生干部内部的检查与监督以及与管理者、团队成员间的有效的沟通、反馈和情感交流才能更好地维护契约的公平和动态平衡。

(三)注重提升学生干部的成就需要,实现成就需要与激励措施有机结合

在学生干部管理体系构建的过程中,应将注重将提升学生成就需要的因素考虑到体系的完善之中,使学生干部能够认识到自己在学生干部团队之中的重要位置以及为学校做出贡献对于自身成就的实现的重要意义。同时,管理体系应注重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等。笔者认为主要表现在如下三点:

其一,对学生干部在学生组织中的岗位责任予以明确。当学生干部具有一定的岗位责任意识,同时认识到自己在团队之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便能够体会到更多的成就感。

其二,学生管理体系中应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使学生能够拥有更多的权利,在责任范围内行使其相应的权利,主导自己的活动。可以为学生干部创建一个更加公正、透明的平台。

其三,学校作为学生组织的管理者,应转变传统的管理意识,逐渐树立起以学生成就需要为导向全方位的、多角度的激励机制,同时不断地创新激励方法,使学生干部激励机制更具活力。此外,应转变传统以成就、业绩、考勤为主的激励原则,将个人对于团队的贡献程度以及学生干部个体的进步程度作为一项激励的原则,发挥其维护管理者与学生干部之间的心理契约的重要作用。[5]

(四)注重心理品质培养,增强学生干部自信

在高校学生干部管理体系的构建中,更应注重物质激励和内在激励的结合以及正面激励与批评教育的结合。在学生干部工作之中遇到挫折的时候,更应注重从精神的角度给予学生干部激励。如当学生干部在进行学生工作时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学校管理者,特别是教师应当注意对其进行引导,使其能够静心对待事件,明辨是非,使其通过一些挫折能够具有一定抗压能力和逐渐树立起责任感;当学生干部在工作中获得了突出的业绩的时候,学校作为学生干部管理体系之中的管理者应当给予其相应的奖励,反之予以批评教育,不得单纯注重褒奖而对其不足的方面不闻不问,逐渐使学生干部培养起积极乐观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态度,进而逐渐形成自信、乐观、执著、开拓等心理品质。

四、小结

心理契约是心理文化指导下的一个新的管理理念,是一种内在的、心理层次上的管理途径。心理契约理念的内在要求与以人为本的理念在某些方面不谋而合。因此,心理文化指导下的心理契约更适用于学生管理工作的开展。将其引入高校学生管理对于提升高校学生干部管理水平,构建完善的学生干部管理体系十分必要。学生干部应在心理文化的指导下,培养起积极乐观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态度,将心理契约的管理理念应用于构建学生干部管理体系之中。

[参考文献][1]刘毓敏.大学生心理问题及其应对策略[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8,(5).

[2]杨湘涛,朱新鹏.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8,(11).

[3]师文慧.高校学生干部心理角色冲突及调适[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学科版),2010,(8).

篇7

论文摘要:学校的道德管理,理论的道德教育、道德成本的实践,家长及教师的道德示范、对学生“道德失范”的制约与道德心理健康发展起奠基作用。

道德作为人的基本理性,并非与生俱来。道德同人类获取其他知识有相同的一面,都需要通过教育或其他渠道进行传授和学习,又有不同的一面,即道德不仅要求每个人都知道而且要求每个人都将道德作为自己发自内心的理念,认识到作为社会人必须这样做、不能那样做,哪怕是这样做眼前会吃亏受损。道德教育需要贯穿人的一生,从幼年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乃至社会教育。学校教育中,学校的道德管理,理论的道德教育、道德成本的实践,教师的道德示范、对学生“道德失范”的制约与道德心理健康发展起奠基作用。

1“道德失范”的心理表象

由于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冲击,社会上一些负道德行为从不同角度、层面渗入校园,学生中道德失范现象时有发生,心理学家就我国现阶段学生道德失范现象分为:不知心理、从众心理、侥幸心理、反叛心理等四种负道德表象。

一个正常的人,其一言一行都受心理因素的支配,哪怕“言不由衷”“身不由己”,也是一种心理状态。以上影响学生道德失范的心理表象并非学生自身固有的,而是后天的社会、家庭、学校教育的负面影响造成的。

2“道德失范”的制约与道德示范作用

2.1“从众心理”与强行制约的作用。具有从众心理的人普遍认为‘大家都这么做了,所以我也这么做’。这是一种在不讲道德问题的基础上,没有自己的主见的“见利忘德”的表象。

要培养学生讲道德的良好习惯,强行制约不可缺少。比如:随地吐痰、不讲公共卫生,这是从幼儿园起就己人人皆知的不文明行为,但此类现象在各公共场所屡见不鲜。原因:都这么做,也就不认为是道德失范了。因此,制度经济学研究再次说明:强行制约式的制度化管理是道德心理养成的有力措施。又如,中学生守则规定中学生不能吸烟,原因很简单:吸烟对人体健康有害。但是学生生活的空间:社会、家庭、学校处处可见烟云缭绕,尤其是各种媒体上演示的英雄、名人在重大决策时总有一些吸烟的动作戏,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可助长青少年学生的从众心理。对此现象的制约和教育者的示范作用尤为重要。

现一些公共餐厅和水房,打水、打饭就餐者秩序混乱,剩饭、剩菜及浪费现象严重。据有关调查:一些礼貌谦让,排队等待者,反而成为这混乱一团之中的“傻冒”,只有参与到哄挤一团仿佛才正常。就餐时有意的剩一些饭菜成为一种时尚,而不剩饭的人被认为是饭桶、寒碜,显得很没面子。这些从众心理的表象只有通过制度化管理,强行制约才能逐步改善。然而家长和教师在各种场所的示范、影响作用也不可忽视。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2.2侥幸心理的滋长与道德成本的兑现。道德成本是对道德或非道德行为可招致的后果的经济学阐述。心理学家认为道德行为应是一种代价的付出。就是说:一是遵守道德的人需要用行为代价来体现自己的道德表象;二是违反道德的可能要为自己的行为受到处罚。有侥幸心理的人一般认为“做不道德的事不一定会受到惩罚”。这一表象一般都存在有侥幸成功经历者的心理现象。如学生作弊现象时有发生,这种现象虽在常抓不懈,但因有些作弊者未被发现,没受到应得惩罚,而获得了他不该获得的成绩或利益。也就是说,这些违反了道德的人,没有为他的负道德行为付出应有的代价(或受到处罚),引得后来人仿效。尤如社会上制假售假屡禁不止,若加大打击力度,使此类行为成本大于利益,还会有制假售假泛滥么?

青少年负道德行为的侥幸心理萌芽,决不可忽视,学校、社会要研究青少年各种心理表象,使一些不利于青少年道德心理健康发展的因素及早地得到解决,决不可放任。就考试作弊这一行为应让它解肢在萌芽中,教育者首先自己要领会并大力宣传国家针对考试作弊的相关处罚规定,让学生清楚考试作弊是违法行为,使学生在养成‘收获=代价’的成本观过程中,打消侥幸心理。

家长的“表率”作用及教师的引导和“师表”是在给学生一个辨别、分析问题的平台。要遏制学生的道德失范,就必须用教育者自身健康的道德心理素质和高尚的品德去渲染学生,要置教育事业高于一切,道德上“从我做起”,使学生在学校从教师身上在家从长辈那里学到、并悟出做人的真谛和硬道理。

教育者不仅是学生道德心理健康发展的良师,还应是自我道德雕塑的工艺师。一支具有良好道德心理素质的师资队伍,对培养学生道德心理健康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乃至整个民族道德水平的不断提高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教育学》王道俊等主编的新版本

篇8

论文关键词:个体道德发展;道德心理研究;儿童心理理论

一、引言

心理学自诞生以来,各种理论和流派百花齐放,相互影响和渗透。道德心理研究作为发展心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也是如此,它受到不同时期相关心理学理论的影响。皮亚杰对道德发展做了开创性的研究。柯尔伯格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道德发展进行了大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并以此构造了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道德发展”这一术语逐渐被人们所熟悉。柯尔伯格所开创的公正主题和后来其他道德心理学家们提出的关爱和宽恕主题,成为道德心理研究的三大主题。从皮亚杰到柯尔伯格及其追随者们,都明显受到认知学派的影响。而同时行为主义心理学对道德心理研究也曾起过重要的作用。其中加裔美籍心理学家班杜拉最为突出。他认为德性的形成是通过直接强化和榜样示范的间接强化而实现的,所以他对道德发展这样的术语持有不同观点,这直接影响了道德教育实践领域出现的重奖励和惩罚的德育方式。

儿童心理理论是近20年来发展心理学领域中一个比较活跃的研究课题,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它对道德心理研究也产生一些重要的影响,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希望加深和扩展对儿童心理理论和道德心理的研究。

二、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剖析

在学术界关于“到底什么是儿童心理理论”众说纷纭,一个基本的看法是,儿童心理理论是儿童对他人心理以及心理与行为关系的认知发展理解错误信念为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从其发展过程看有两个阶段,即心理理论的获得和心理理论的发展。经典研究主要是关于错误信念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们逐渐提出了儿童心理理论获得和发展的模型。

(一)经典错误信念研究

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是理解了“错误信念”。目前以韦尔曼(Wellman)和普那(Pemer)的“错误信念任务”为这方面的经典实验。如研究之一,两个女孩,一个叫安娜,一个叫萨丽。

萨丽把一个小球放到一个筐里,盖上盖子,就离开了。可是当萨丽不在的时候,安娜把小球拿出来放到自己的盒子里。问儿童:“萨丽回来会到哪里找小球?”研究者发现,3岁的儿童多认为萨丽会到盒子里找,正确判断率只有10%,而4岁的儿童多认为萨丽会到筐里找。这是因为三岁的儿童把人的心理认识(即Wellman和Pemer的信念)等同于客观世界的事实,也就是不能认识到客观世界是一样的,但人的主观反映却可以不同,而四岁的儿童就可以突破这种限制。目前一般认为能正确解决“错误信念任务”,即能正确判断他人的心理状态。一般以此作为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

(二)儿童心理理论获得的模型

有研究者在把“错误信念任务”作为儿童心理理论形成的标志以后,开始从整体上思考儿童心理理论获得的模型。主要有下面三种观点:建构理论认为,儿童对心理状态的理解如同科学理论形成一样是个理论建构的过程,并且随着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模仿理论认为,儿童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通过内省自己的心理,从而间接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如果按照这一理论观点,儿童心理理论是在自我意识形成的基础上通过移情能力而获得的。

匹配理论强调,儿童必须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各自心理活动上都属于等价的主体,儿童不断面对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上的相似性,从而促使儿童不断深入这种对等价关系的理解,逐渐形成系统的对心理活动的认识。

以上三者都有各自的实验研究或演绎推理的支持,但它们不是互相排斥的。以上三者都认为儿童预先并没有关于心理活动或状态的知识,是后天形成的,这是共同的。现在不排除这种可能,那就是儿童在认识了自己与他人的心理活动等价的主体地位后,才有可能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通过内省自己的心理活动间接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在这种复杂渐进的过程中逐渐获得心理理论,也就是说三种模式都能说明问题的某一方面,但综合起来可能更全面。

(三)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模式

正确解决“错误信念”问题,标志着儿童获得了心理理论。关于在此以后儿童心理理论是如何发展的,研究者们又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观点。

韦尔曼认为,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复杂化和精确化的过程。儿童最初的理论是建立在“欲望心理学”上的,即他认为他人的行为是受欲望制约的。随着年龄发展,儿童会发现,仅靠欲望来解释人的行为是不够的,渐渐出现了“欲望一心理理论”,即儿童通过对信念和欲望及其与行为关系的认知来解释和预测行为。但是到了七八岁之后儿童又逐渐开始发展起对他人人格特质的理解,即不仅从信念和欲望这些方面来解释行为,而且还会从不同时空中抽象出稳定的人格特质来作为解释行为的又一依据。

普那认为,儿童在4岁左右拥有元认知能力后,标志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一个质变,以后心理理论的发展只有量的积累,而没有质的变化,其中量变主要体现在能够理解的心理状态的嵌入量在不断增加,如:从对一级信念的理解发展到对二级信念的理解。前面的经典“错误信念任务”实验是对一级信念的理解。对二级信念的理解就是认识到一个人关于另一个人信念的信念,如果把类似与前面的实验情景改变一下就是考察儿童对二级信念的理解。故事如下,约翰和玛丽在公园玩,有人在卖冰棍,玛丽想吃冰棍,但没带钱就回去拿钱。过一会儿,约翰饿了也回家吃饭去了。约翰走后,卖冰棍的人到学校去卖了。

玛丽拿钱以后半路上遇到卖冰棍的人,就跟他一起到学校去买冰棍。约翰后来到玛丽家,玛丽的妈妈说玛丽去买冰棍了,约翰就去找她,问儿童:“约翰会NiU1.,找玛丽?”研究发现儿童只有6岁以后,才会认为约翰会到公园找玛丽,即儿童能正确认识到“玛丽认为卖冰棍的人在公园里”。这虽是个错误信念,但它却是约翰实际的二级信念,约翰会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所以到公园找玛丽。

儿童心理理论虽然是个新名词,但它实际上与我们发展和教育心理学中的许多已有研究是一脉相承的,是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中一个新的视角。而品德心理是发展心理学中重要的经典研究领域,两者在内容和方法上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三、从儿童心理理论看个体道德发展

自从20世纪初皮亚杰对道德心理学进行了开创性的实证研究以后,心理学家对个体道德发展展开了大规模的研究,其中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影响最大。许多个体道德发展的研究成果如果从儿童心理理论角度来看,其实质内容与儿童心理理论是一致的。如:自我中心主义、他律和自律道德、观点采择和移情、道德情绪判断研究等。

(一)自我中心主义

儿童获得心理理论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认识到他人与自己一样是有一套对外在事物的观点,即拥有关于世界的信念,而每个人是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的,尽管这个信念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也就是认识到别人可能具有与自己不同的信念,而不同的信念会引起不同的行为。皮亚杰的“自我中心主义”是特指儿童以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以客观的他人的观点去看待世界,这种混淆使个体不能认识到他人观点与自己观点的不同。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主义是儿童思维处于前概念时期的标志之一。这个时期在4岁左右结束。很显然。自我中心主义使儿童不能区分他人观点与自我观点的不同,而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要求儿童能认识到别人可能会有与自己不一样的信念和行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心理理论的获得是以摆脱皮亚杰所说的自我中心主义为前提的。从实际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韦尔曼和普那的“错误信念任务”研究发现4岁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分界的年龄,而这也正是自我中心主义存在的前概念时期结束的年龄。

(二)自律道德

前面说过,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是以摆脱自我中心主义为前提。而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主义和道德实在论是导致他律道德的关键的原因,自我中心的儿童分不清自我和外界,他们把环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从而会自发的尊重准则和服从成人的权威,因此没有获得儿童发展理论的儿童是不会出现自律道德的。从他律到自律的原因就是他们在认识上逐渐成熟,削弱了自我中心主义倾向,能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道德问题,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他人的心理具有认知能力。也就是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过程。

(三)观点采择与移情

观点采择,是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进而根据当前或先前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作出准确推断的能力,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认知能力。皮亚杰认为从他律道德到自律道德的原因之一就是角色承担和角色扮演能力的发展,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观点采择能力。米勒等人认为,观点采择需要很多心理成分联系在一起,具有递推的性质。最初级的观点采择是直接对他人观点进行推断和认知,随着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儿童逐渐可以推断他人如何对另一个人的观点进行认知的,再后来,能对他人如何对另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观点的推断进行认知……,这种观点采择的间接性逐渐增强,说明了儿童在头脑中能同时处理的心理成分在逐渐增多。.

移情,是一种特殊的观点采择,它是根据有关线索推断他人内部情感状态,并且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反应。如觉察到他人伤心,自己也能体验到一种难过情绪。许多心理学家认为移情是儿童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霍夫曼指出:移情会成为儿童利他行为的主要动机。艾森伯格也发现自愿助人与移情分数呈正相关。艾森伯格将良好的亲社会行为产生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对他人需要注意阶段、确定助人意图阶段、出现助人行为阶段。其中,亲社会行为形成的初始阶段,即对他人需要的注意,他人的需要是属于他人的个性倾向性,是他人的心理状态,儿童能对其注意显然本身就是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一个侧面。

在整个儿童期;无论是观点采择还是移情都是品德与社会化发展中经常涉及的领域,观点采择与个人的移情相互作用进而促使了利他行为的产生,而观点采择和移情都需要正确地认知他人的观点和情绪,这实际就是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阶段之一。特别是米勒关于递推的观点采择理论与普那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中“心理嵌入量”增加的观点是异曲同工的。

(四)道德情绪归国判断

以往的研究者多把注意力集中在道德推理和道德判断,即道德认知上。而在本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一种新的研究动向,即研究道德情绪及其归因判断。研究者们试图探索个人在某种道德情境中对他人的情绪及其原因作出推论判断。情绪对行为具有激发、维持和调节的功能,一个人具有了某种道德情绪,会成为个人产生某种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可以引发并维持个体的道德行为。如有人看到一个奄奄一息的老人受伤躺在路边,心里觉得很同情,并且忿忿不平,想到底是谁把老人撞伤的,这种同情和忿忿不平的情绪促使他可能先把老人送到医院再去公安局报案。

研究儿童的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能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对“快乐的损人者”现象的研究发现,儿童对犯过者的情绪判断及归因有三种模式,即高兴——难过;难过——高兴,难过——高兴——难过。三种模式由于实验设计的一些因素处理和研究重点不同,导致出现结果的差异,但是它们都是先提供一个犯过情境。然后让儿童站在犯过者的角度推测犯对者的情绪反应。我们可以看出儿童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是能从他人的角度考虑,意识到别人与自己一样也有心理反映,也就是对他人心理状况的认知。所以我们说情绪判断及其归因的研究与儿童心理理论在内容上是有一定重合的,前者是后者的一个子方面,即对他人情绪的认知。

四、从儿童心理理论看道德心理研究方法的深化和内容的扩展

(一)传统的道德研究方法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无论是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柯尔伯格的两难故事法,还是艾森伯格的亲社会两难情境法,实验所用的材料多来自于儿童的实际生活,通过投射来进行研究。首先向儿童呈现一个道德故事,其后跟随一个问题,如“你认为主人公会怎么做?”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必须建立在儿童能在道德故事提供的线索基础上对他人的道德抉择过程有一个较清晰的认知,并能对其行为作出预测。因此支撑了道德心理发展了几十年的传统研究方法是以一定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为前提的。很小的儿童如果还没有获得心理理论,那就无法使用对偶故事或两难故事来测查道德心理发展水平。虽然现在有些研究者打破了单一的情景故事方法,开始使用其他的道德研究方法,如有人通过对品德词语的内隐记忆研究来间接反映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但是使用最多的还是投射故事法,所以说道德研究方法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二)儿童心理理论促进道德心理研究内容的扩展。

儿童心理理论和道德心理研究的外延和内涵大小是不同的,前看是儿重对他人心理及其与行为关系的认知。而他人的心理内容很丰富,包括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个性心理,心理过程又有知、情、意三方面,个性心理又有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儿童对他人心理的不同子系统及其与行为关系的认知就相应的成为儿童心理理论的不同研究内容,儿童对这些不同的子系统的认知发展水平是不一样的。按照韦尔曼的观点;对他人个性特质的认知是到七八岁后才能形成。品德是社会性中的核心成分,它们也分为认知、情感和意志,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这些方面以及与它们相关的其他主题都是道德心理领域的研究对象。儿童心理理论虽然在次级结构中可以分为知、情、意,但就其是本质来说只是认知,因此要比道德心理的外延小一些。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