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文学理论8篇

时间:2022-09-30 05:44:1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文学理论,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文学理论

篇1

一、新传媒时代文学理论教学的困境

新传媒制度为文学理论教学带来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首先,新传媒制度对文学活动产生了革命性影响,对文学观念造成了极大的冲击,使文学理论教材显得严重滞后。新传媒制度对文学活动造成的影响,正如美国学者希利斯•米勒指出的那样:“新的电传制度就通过改变作为其先决条件或伴随状况的所有那些因素而终结了文学。”[2]米勒当然不是说文学会因新传媒的出现而死亡,其本意在于强调依存于传统的印刷制度等因素的传统文学观念的终结。米勒说:“文学是信息高速公路上的沟沟坎坎、因特网之神秘星系上的黑洞,虽然从来生不逢时,虽然永远不会独领。”[3]新传媒时代终结了传统的文学观念,文学却依然会存在于网络之间,只不过文学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独领的时代将不会再来。旧的文学观念的终结使希利斯•米勒忧心忡忡,但却导致了我国网民的文学狂欢。在网络世界,先是“下半身”诗人震撼着人们的神经,然后是“口水诗”,接着是“梨花派”。“忽如一夜春风来,文学之花网络开”,文学活动陷入了空前狂欢时代。网络文学的兴起对文学理论教学的打击是致命的,文学理论对网络文学现象完全失去了阐释力。面对新的文学现象,文学理论教材显得陈腐不堪,文学理论的权威形象也轰然倒塌。其次,文学理论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对象严重分离。就当前文学理论教学内容而言,大致有以下几点问题:第一,大而空;第二,脱离学生文学经验;第三,忽略了学生的现实需要。大而空是就教材体系而言。当前的文论教材大多热衷于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希望能够把古今中外的理论成果一书打进,而且不惧难度。因此“理解起来,不要说是低年级学生,恐怕就是一般的非专业课教师也会十分吃力的”[4]。而这样庞大的体系往往建立在所谓“经典文本”的阅读经验之上,这些“经典”则又是教育机构遴选出来的文本,通常是遴选者都不大乐意去读的东西。而今天的学生大多是伴随着电视、网络长大的,他们阅读的是当下的作品,喜欢的是网络文学、玄幻小说,迷恋的是文学的“小时代”,他们已经不再像以前的学生那样对经典文本一往情深。文学理论教学与学生阅读经验的隔膜势必造成对学生内在理论需要的漠视,其结果便是教师觉着难教,学生觉着难学,教、学双方都对文学理论失去了兴趣。第三,教学方式简单化,导致“教”与“学”的倦怠。新传媒手段虽然使传统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革,为文学理论教学带来了便利,但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其一,便利的教学手段逐渐滋生了懒惰思想。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不必再为板书所累,他们只需带着笔记本,或者U盘,打开PPT课件,就可以完成课堂教学的任务。有的教师干脆把要讲的内容全部制成PPT课件,到时候照着念就行了。学生也懒得再去认真听讲,费力地记笔记,只需拷贝教师的课件就可以了。这样的教学手段自然导致了第二个问题———整个教学过程了无趣味。从教师的“教”来看,教师虽然不再为板书所累,但也丧失了传统教学的激情。课堂教学原本是一种艺术,是教师展现个人魅力的舞台,但高科技手段的运用却对这个人魅力的展现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戕害。教师被束缚在操作台前,不再是充满激情的说话人,成了了无生气的机器操作员。对于学生而言,一方面教师的授课过程丧失了吸引力,另一方面教师所讲的东西又都可以拷贝下来,所以上课不再是一种需要,而仅仅是为了拿到平时成绩,或者是为了表示对老师的尊重而已。

二、文学理论教学的出路

文学理论教学遭遇到了极大的危机,这从近几年它在培养方案中占的课时量也可以看出。在上世纪末,文学理论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方案中占144课时,后来变成108课时,而今在很多院校变成了72课时。文学理论课程在汉语言文学课程体系中似乎成了可有可无的“鸡肋”。尽管如此,我们仍然坚持认为它在汉语言文学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坚持认为文学理论在培养大学生人文素养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因为我们坚信人类不能没有文学,当然也就不能没有文学理论。正如伊格尔顿所说,“如果没有某种文学理论———不论多么奥秘和含蓄———我们首先就不知道什么是‘文学作品’,也不知道怎样去读它。对理论的敌视态度一般意味着对他人理论的反对,同时也意味着忘记了自己的理论”[5]。而且新传媒制度尽管为文学理论教学带来了严重危机,但也提供了新的机遇。只要我们能够正确面对问题,就能够为文学理论教学探索出新的出路,寻找光明的未来。如何突破当下文学理论教学的困境呢?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其一,重构文学观念,恢复文学理论的阐释力。帮助人们认识文学现象是文学理论的基本职能,但当前文学理论教材,包括童庆炳先生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所提供的文学观念,却都不免有僵化之嫌,他们的理论也因之被称为“本质主义”的,并受到“非本质主义”者的攻击。我们在此无意理清二者的是非,但传统教材的文学观,如童先生的“文学是一种语言艺术,是话语蕴藉中的审美意识形态”[6](P72)显然是精英主义的、小众的,对当前的网络文学现象明显缺乏阐释力。面对纷繁错杂的文学现象,我们需要文学观念的重构。“本质主义”文学观念不可取,“反本质主义”的策略也有问题,因为“反本质主义”的归宿必然是“取消主义”。正如法国学者马利坦所指出的那样,对关于事物本质任何思考的摧毁与取消的做法,都只是“显示了智慧的彻底失败”[7](P20)。对事物本质的探求是人类的属性,我们应该不是去取消“本质”,而是不要陷入“主义”。亚里斯多德说过:“诗的起源仿佛有两个原因,都是出于人的天性。”[8](P11)这就是说文学不是个别人的专利,人人都有文学艺术的天赋。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当网络打破传统文学观念的束缚时,为何人人都成了诗人。传统的、审美的、本质主义的文学观抑制了人们文学的天性,同时也戕害了人们的思想,所以当诗人赵丽华的“口水诗”出现时,就出现了人们一边谩骂、一边与诗歌的奇观。文学是人类的天性,是人类为获得良好的感觉而使语言变得特殊的艺术。在我们祖先喊着“杭育杭育”号子抬木头的年代,在他们“坎坎伐檀”的时候,他们都是我们今天所谓的艺术家。而今,文学已经被神圣化、精英化得太久,所以我们今天对文学的理解必须回到亚里斯多德那里去。文学观念的重构,就是让文学去精英化,回到大众,恢复大众与文学的天然联系。这样一来,理论便不再令人畏惧,而会成为学生乐于亲近的对象。其二,更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针对文学理论课堂教学与学生阅读经验脱离的状况,教师应该从三方面着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第一,让文学理论回到文学。我们要明确该学科的教学目的应该是赖大仁先生所说的“帮助学生掌握一定文学理论基础知识,树立正确的文学观,为使他们能正确认识判断分析文学现象奠定基础”;“努力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能力”;“着力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理论学习不是终极目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最好少谈些大而空的理论,多谈些文学作品。通过引导学生领略文学之美,激发学生对理论的兴趣。文学理论教学只要能够把中外文学共同涉及的几个基本问题与重要概念阐释清楚,帮助学生形成最基础的观念和知识结构就可以了。反之,“将文学的生命变成概念,将创作的过程理性化、逻辑化,文学成了蝴蝶的标本”[10],这必然会扼杀文学之美,也必然会扼杀文学理论的生命力。第二,引导学生阅读文本,使教学建立在学生的阅读经验之上。在文学理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从经典文本中遴选一些可读性强,能够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作品,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学生有了相关的阅读经验,教学互动才能够进行,学生方有学习兴趣。第三,教师应该多阅读当下的网络作品,把它们充实到文学理论教学内容中去。网络文学是当代大学生感兴趣的东西,而教师往往缺乏这方面的阅读经验,所以教师应该补上这一课。拥有了共同的话题,学生就能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这样一来,文学理论教学将不再是一个填鸭式的枯燥无味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在教师引导下,师生双方共同研究文学现象,富有情趣地讨论人生、真理的探索之旅。其三,改进教学方式,实行多元化教学。科技是把双刃剑,如果能够很好地加以利用,就会为文学理论教学插上自由飞翔的翅膀。对于文学理论的教学方式,笔者认为可以作如下改进:第一,要进一步发挥高科技优势,使教师从操作台前解放出来,使讲台重新成为展现教师个人魅力的舞台。科技的目的是拓展人的自由,而不是加重人的异化。教学部门应该加快科技更新步伐,进一步利用科技优势实现多媒体操作自动化,把教师从技术操作中解放出来,使科技更多地展现出其人文的一面。第二,利用网络资源,把名师、名家以至国外名校的教学资源纳入到课堂教学中来。网络中有许多国外大学的文论、美学等课程的教学视频,也有许多国内精品课程的教学视频,这些资源都可以被运用到文学理论教学中来。学生不但可以通过视频进行学习,也可以对视频中所讲的内容进行讨论。这样不仅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也可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当然更重要的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理论的热情。第三,利用网络平台,实行开放式教学。教师可以利用电子邮箱、博客、微博、QQ群以及网络论坛等平台与学生展开教学互动,把教学活动延伸到课外,而学生则可借助网络和教师进行平等的对话。这种教学方式对于学生来说无疑更具吸引力。

篇2

我国现代文学理论经历“五四”文学革命前后对西方文论的引进,近百年已有崭新的发展,无论是科学主义还是人文主义文论,在我国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特别是文艺理论的引进,更把文学理论奠定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基础之上。改革开放30年来,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论,包括形式主义、结构主义、解构主义文论,还有从尼采到柏格森、克罗齐等的美学,从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说到胡塞尔的现象学、荣格的集体无意识,从卢卡奇的现实主义到法兰克福学派等西方,从原型批评、符号学、接受美学到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纷纷被译介到我国,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都拓展了我国学者的视野。经过几代学者的努力,目前,继承中西方文论的积极成果并总结新的文艺实践经验的、当代中国的文艺理论完整体系正在新的探索中形成。在此时刻,王彦霞的新著《文学理论向度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问世,应该说非常及时,也很有意义。

文学理论的生成,是文学理论话语从无到有、从简单到繁复的生长过程。所谓“向度”,据著者解释说,是指理论生成过程中表现出的形态特征、倾向特点等,隐含着理论主体的世界观、方法论及其对文学功能、价值的不同认识,并决定着理论话语产生意义的根本条件。换言之,每个理论家如何根据他的世界观、方法论和文学观念,确定从什么视角切入文学研究,并把文学现象的哪些部分作为其理论阐述的主要对象,都会对文学理论向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文学理论向度研究》这本著作的贡献在于,它将历史上的种种文学理论按照其向度分为四种,即按研究者对客观世界(生活)、创作主体(作家)、作品(文本)、接受主体(读者)及其相互关系所取的不同视角和不同理论模式,将文学理论向度分为载体向度、本体向度、读者向度和文学之外的向度。历史上的“模仿”说、“再现”说、“反映”说、“表现”说、“言志”说、“抒情”说都被归为“载体向度”;而注重文本形式研究的符号学、形式主义、新批评、结构主义等则被列为“本体向度”;至于现象学、阐释学、接受美学、读者反应理论等又被看做“读者向度”;文学理论走向对影视、媒体文化和现实生活中的图像、音响、广告等的研究,则被视为“文学之外的向度”。书中逐一考察了每一向度的中外文论生成的过程和理论观点,不仅比较、分析其合理性和不足,还提出了当今的文学理论研究应博取众长,走新的更高层次的综合道路。

著者的上述基本观点应该说是很有见地的,也是比较正确的。对四种向度的论述都有充分的展开,引证丰富,足可让读者作为文学理论的发展简史来读,清楚地认识到各家文论提出的根据和立足点,以及各家文论的历史进步意义与时代局限。对新的综合研究,书中也提出了比较切实的思路。这本著作原是作者的博士论文,视野开阔,学术含量大,分析也比较细致严密,特别是从向度视角切入文学理论研究,颇具新意,给读者以新的启发,对于把文学理论研究推向前进,应是有帮助的。

篇3

王朝元主编的《文艺学概论》作为大学文科教材系列之一,全书15章的主要内容包括文学本质论、文学创作论、文学作品评论、文学接受论和文学发展论五大部分。除了一般教材所具有的体系完备、深入浅出、易于学生自学等常见优点,该书还具有知识的新颖性、理论创新性和论述的深刻性等特点。

“新颖性”特点,首先表现在理论的创新性。比如“什么是文学”?这可是人言言殊的话题,从过去的“文学就是人学”,“文学就是生活”,到“文学是审美的意识形态”,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这些曾经流行的文学概念,都自有道理,但都各有缺陷。《文艺学概论》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富有创新地提出了自己的文学观:“文学是以语言为媒介,将一定的社会生活进行变型、加工、改造和升华创造成为某种艺术形象或情境,表达主体思想感情的一种审美意识形态话语形式活动。”

这个文学的界定,其创新之处在于阐明了文学四个方面的本质内涵。第一个层次,是将文学划归上层建筑中的意识形态形式,从而把文学从社会结构中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中的非意识形态部分区别开来;第二个层次,指出了文学的审美性特征,将文学与社会意识形态中的政治、法律、宗教、道德等非审美意识形态形式区分开来;第三个层次,指出文学是语言艺术的特征,将文学与其他审美形式和艺术门类区别开来;第四个层次,指出文学是一种“话语活动”,是一种“对话过程”,而不是静态的抽象的形式或社会现象。这种文学观,不仅新颖,而且比较深刻。

篇4

【关键词】现代文学;现代艺术;实践

“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使我国经济、政治、文化逐渐向全球化趋势发展。传统文化理论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现代艺术审美的需求。现代文学理论是指研究与文学有关的本质、特征、发展规律、社会作用的社会原理。现代艺术实践是建立在现代原理的基础之上,人们通过发觉现代文学理论中的美学基础,以此为灵感,进行艺术设计。因此文章以:“如何将现代文学理论与现代艺术实践相结合,创造满足受众需求的高质量设计作品”为研究话题,深度展开研究。

1现代文学理论的特征

1.1强调情感自然流露主张艺术形式自由

和谐发展的年代,现代文学理论中,注重的是情感自然流露。相对于传统文学理论来说,现代文学理论,没有太多政治条框的限制。例如一些涉及敏感话题的文学作品、电影作品,在市场上依然存在。传统文学理论受资产阶级统治,需要忌讳和隐秘的东西较多,其中最典型的一点就是日本文化和西方文化。通过对比七十年代和现代的建筑艺术设计,可以发现传统文学理论影响下,建筑大多以古典中式建筑为主,且为封闭造型,例如:北京的四合院。而现代建筑设计中,融合入了众多国家的代表元素,图案、色彩、结构等等,且造型不再局限于传统的长方体的造型。

1.2多种写作手法运用主张艺术创新结合

多种写作手法的运用这一特征,主要体现在现代文学作品上,传统文学理论受经济、生活质量控制,写作手法只能借鉴国内人士的写作技巧。其次,通讯的不发达和信息的封闭性。导致优秀的文学作品无法实现大范围的传播,导致文学作品的影响力呈现区域性特征。例如,南方与北方的建筑风格,因为文学思想理论不同,导致建筑艺术实践的过程中,呈现较大的差别。现代文学理论中,呈现的是中西方文学理论结合的状态,因为信息的共享,单一的文学理论基础已经无法满足受众的需求,因此文学也创作者们通过多种写作手法的结合,实现文学理论的创新。而这一特点,在现代艺术设计的过程中,同样体现,通过多种元素的结合,创造不一样的设计美感[1]。

2现代文学理论与现代艺术实践的探讨

2.1现代文学特征与现代艺术特征的相关性

上文在具体讲述现代文学特征时,将文学特征总结为两点:强调情感自然流露主张艺术形式自由和多种写作手法运用主张艺术创新结合。根据调查现代艺术设计,发现两者的特征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现代文学理论引导着社会人群的主观思想和艺术审美,而现代艺术设计是为了满足人们的艺术审美,从而获得一定的利益。因此,现代文学特征与现代艺术特征的相关性。例如现代文学理论特征中强调情感自然流露这一特征,在现代艺术设计实践中表现为环保这一理念。绿色出版理念它是一种生态设计理念,受现代文学理论的影响,从90年代开始席卷全球,将绿色生态融入现代艺术设计实现对生态资源的保护。它从行动和概念上来诠释绿色生产的概念。这是目前我国现代艺术设计原理中的基础概念,中国是人口大国,其资源消耗迅速,全球变暖给世界一个警告,也给中国敲响了警钟。我们需要将绿色融入包装、设计、生产,从而影响更多的人。这是现代文学理论中提出的核心观点,也是现代文学理论在现代艺术实践中的具体表现[2]。

2.2现代文学理论与现代艺术实践对应的历时性

现代文学理论所提出的观点与现代艺术设计所呈现的概念具有同步性。例如,现代文学理论中提出的创新发展,多种艺术写作手法相结合。而现代艺术设计的概念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例如:中国最有代表性的创新艺术设计作品“鸟巢”鸟巢的设计中包含了中国瓷文化,在装饰材料图案的选择上,采用了西方美学图案“冰裂纹哥窑鼎”。以中国传统文学理论为基础,融合现代文学理论元素,两者产生的化学反映,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视觉美感。在现代艺术实践中,现代文学理论的运用除了体现在图案文化理论的选择这一方面之外,同时还表现为色彩文化理论的搭配。中国人的性格特征偏于含蓄、优雅。所以在颜色的选择上,采用的都是中性柔和的颜色,而西方国家的人群性格热情开放,他们在颜色的选择上会采用厚重夸张的颜色。因此要实现现代艺术设计的创新,需要结合现代文学理论,以最新思想作为现代艺术设计核心[3]。

3现代文学理论与现代艺术实践互文性线索

在现代艺术实践过程中,大多数现代艺术实践都能与现代文学的理论内容相呼应。因此,笔者分析了现代文学理论与现代艺术实践的历史线索。

3.1形式本体论

当现代艺术从二十世纪初流传到中世纪的三大思潮时,它成为西方国家的主流艺术。梵高作为现代艺术的奇才,表达了自己的思想,作为艺术的象征,然后以塞尚为先导,形成了现代艺术的现代主义。而这三个思潮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主要表现为三个发展趋势:一是探索现代艺术自律的发展,二是追求现代艺术的非理性。为主要载体的现代艺术的自主性往往需要实践的探索,然后艺术的非理性是艺术的超现实主义的载体。既是艺术的特点可以概括如下:在学校现代艺术学校的实践,以抽象的艺术形式的立体表现,通过生活实践的艺术形式的艺术符号所替代;另一个是主要的表现主义的艺术形式,这种表达特别提到梵高的艺术表达方式的代表,在其发展过程中,对文学理论的现代艺术实践的相应性能:直观的表演理论,直觉表现论还有从艺术实践所发现的幻觉主义。

3.2观念本体论

现代艺术实践的发展集中在二战后为代表,对第二十世纪后半期的发展过程中,现代艺术改变了实践的原始概念,在传统的理念之上发展了新兴的思想潮派:例如,行为艺术、极简主义、超现实主义艺术和其他艺术形式。而这种艺术实践表现形式主要有以下特点:颠覆传统艺术观念,消除艺术隔阂;实现多元化的艺术实践模式。这种模式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一是现代艺术的过渡形式的主要阶段,在艺术的过渡过程中,纽约学派的抽象艺术形式的主要性能,如西方国家著名的抽象表现主义画家康定斯基。艺术家的艺术形式主要是对艺术的主色描写,对各种学者艺术的理论回应。二是后现代艺术实践的进步阶段,“达达波普”艺术实践的发展过程被称为后现代艺术实践。从达达主义阶段发展现代艺术,形成了一种艺术追求方式,体现了艺术发展过程中对广义艺术的具体理解。上述历史的艺术发展了相应的现代文学理论的回应,这是现代主义理论家哈桑斯潘诺斯,有利的代表奥尔塔,等众多学者的文学理论。在现代文学理论和现代艺术与互文性的课程,而不是两者之间可以被观察,也不是一个观察另一个的发展,现代文学理论也可以看作是现代艺术的实践支持发展观。

4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文学理论具有强调情感自然流露主张艺术形式自由、多种写作手法运用主张艺术创新结合的特征。现代文学理论与现代艺术具有特征的相关性和对应的历时性。因此要实现现代文学理论与现代艺术的完美结合,需要以现代文学理论特征作为现代艺术设计外部形式,以现代文学理论的核心思想作为现代艺术设计的核心概念。

参考文献

[1]胡小林.美学教育的知彼与提升——读《中美大学美学课程比较研究》有感[A].枣庄学院学报,易彬.“中国现代文学文献学的理论与实践”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C].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2013,30(03):142-144.

[2]郭文成.论视觉文化视域下美学教学改革的基本理路[A].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石艳婷.《现代沙特文学叙事艺术》第三章翻译报告[C].燕山大学,2013,(02):95-97.

篇5

关键词:文学理论; 理论向度; 元理论; 文化理论

引言

“说到20世纪的西方文学,恐怕大家都会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新术语、新概念出现得太多、太快,简直叫人应接不暇”,究其原因,“一是20世纪西方文坛理论更迭相当快,新的流派不断涌现出来,”“另一个重要原因是,20世纪学术研究中出现了不同学科相互交叉的情形,文学越来越多地向哲学、心理学、人类学甚至自然科学等学科借鉴思维方式乃至术语、概念,于是,新名词、新术语就越来越多越来越艰深”( Abrams,2004:1)。也就是说,在20世纪西方文学理论领域中,出现了对于文学命题、文学视角、文学思潮探讨的“杂语喧哗”的局面,而其中文学理论的元理论向度和文化理论向度构成了关乎文学理论学科发展的两个具有根本意义的研究向度。文学理论元理论向度和文化理论向度的有效展开文学理论学科的自身构成与自我确立也可能是最有意义的。文学理路的元理论走向与文化理论走向是理论与现实之间关系发生深刻变化的结果,也是理论自身面对现实变化所必须做出的学术选择。当下众多的文学理论话语无疑都可以纳入这一学术视野,对文学理论元理论向度和文化理论向度的充分认识,也将催生文学研究的本体自觉。

一、文学理论的元理论向度

所谓“元理论”就是理论的理论,思维的思维。元理论研究有如下两个特点:一是以最一般的公共概念为研究对象;二是经常思考学术传统中的老问题,从而反思并整合自身。文学理论的元理论问题的产生有理论与现实两个方面的原因:就理论而言,作为文学理论的理论根据和思维范式的哲学、文化思想变动与多元化,使得文学理论原先的理论基础不在牢固或受到质疑,从而导致原理论问题的产生;就现实而言,社会文化与文学写作的复杂多变,使得文学理论自身的确立方式、存在方式、表述方式以及有效性等方面的元理论问题凸现出来。在当代,文学理论之为理论的哲学基础变动不居、文学之为文学的现实因素复杂多变,使得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以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为代表的反理论思潮。实际上,结构主义、后现代主义所要求的并不只是对于李兴权威与理论思维的批判、限定、贬斥,而更主要的是对新的意指方式与理解方式的诉求。这样就需要一种新的方式、从一个新的角度去理解理论本身的性质与意义以及它与现实的关系,尤其需要理解结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表意方式与真实意指。这也就是说,包括文学理论在内的后现论将以一种新的关系与世界相关联,以一种新的方式作用于现实,并从一种新的方向上被理解。西方近几年问世的文学理论著作大多充满着元理论的焦虑和对新的意指方式的探索。

如果仍以形而上学的方式去理解解构主义与后现代主义,就会将理论撕成碎片,其结果就是不绝如缕地宣称任何理论不再可能的、理论碎片化的解构与后现代论调。文学理论的元理论向度,因此可以看做是面对解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反理论浪潮,文学理论自身在意识层面上的自我激发。因为反理论浪潮的流行与强大,文学理论元理论向度的自我意识常常被压抑在无意识与潜意识层面。因此,文学理论的元理论向度常被当做不合时宜的动向加以忽视,在当下理论场景中,也就出现了极度膨胀的理论意识同理论的过度谦卑与不自信并置的古怪状态。元理论思维是理论本身的自我理解和自我认识,自我论证和自我坚持。对于文学学科的反思,只有保持在一种元理论的层次上才是正当的和有意义的,因为否则就是在拿一些外在的和不相干的东西来苛责文学理论,而对于真正的问题却视而不见。从元理论思维出发,,解释文学理论建立的更为本质的前提和文学理论展开的更加真实的基础,才是文学理论和文学学科反思的正途。而文学理论的元理论走向将为我们带来文学理论自身的本体化和寓言化。

文学理论元理论走向使文学理论脱离其原先依赖的观念体系,以概念的概念作外向运动。依据海德格尔的观点,那些远离起源作外向运动的概念,像“是”(存在,Being)一样成为被发送之物;这个被发送之物是形而上学玄远或渐远的本体,而玄远或渐远的概念化过程就是被概念之物的本体化过程(Heidegger,1959)。因文学理论元理论走向而致的文学理论本体化就把文学自身的“是”(存在,Being)的问题推到了人们面前,迫使人们正视它自身“是”的问题。文学理论在人们的观念体系里曾不被重视,这与人们期望其对文学和文学现实负责相矛盾。现在文学理论获得了自身的“Being”(存在),它不再单纯地对文学现实负责,也正如文学作品可以直接反作用于社会,文学理论可以不经介入文学创作而直接作用于社会。

文学理论获得了自身的“将是”以及“如何是”的存在地位,也因而获得了建构其“是”的肥沃土壤和丰富想象,它所关注的对象也变得无所不包,成为一个极具膨胀的知识体系;同时它也不再对原先依赖的概念体系负责,它冲破了体系所限定的狭小空间,在更为广阔的领域内驰骋。这就涉及到理论的理论或概念的概念“寓言化”问题。这里的“寓言”不是指作为一种文体的寓言故事,而是后现代主义所阐明的一种意义机制和意义方式:与“隐喻-象征”所代表的某种巨大的意义体系的内在性特征相反,“寓言”突出表明了意义关系与意义线索的独立于任何观念结构与意义体系的外在性特征(基茨泰纳,2003:209-219)。也就是说,在后现代和解构语境下,“寓言”不再是传统意义上语言与现实之间单一的对应关系,而是语言在能指层面上的播撒与延异。文学理论寓言化就是文学理论的元理论走向,它打破了在形而上学或其他独断、庞杂观念体系下文学理论与现实的单向度、必然性的意义联系,实现了二者之间双向、多元、超然的意义关联。这是一种新的意义关系、意义方式和意义方向,是超出形而上学之外的关系、方式和方向,是在解构和后现代主义的思想漩涡中,保证理论之为理论的必要条件。#p#分页标题#e#

二、文学理论的文化理论向度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在高科技和信息技术使人们无暇顾及过去而专注眼前与未来的当下,有趣的是许多学者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转向文化领域,试图在深厚、广袤的文化土壤中为新生事物找到最终的根基。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文化研究或文化批评都成为许多知识分子谈论的话题。我们知道,所谓文化,它是在历史或历史过程中形成,并随历史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作为深深浸濡于文化传统的文学存在方式、表达方式、以及与其他文化形式的关系也必然会随着历史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为了在新的生活情景中、在与其他文化形式的关系中有小弟解释文学现象,文学理论研究出现了“文化转向”。文学理论的文化转向就是主要以文化的视野来取代原先占据文学理论中心地位的美学、心理学或语言学的考察方式,社会学、人类学、种族、性别、文化身份、文化政治和文化权力、文化地理学、现代性与后现代性等文化研究的维度与方式的引进,大大丰富和扩展了解释文学和文化现象的意义空间。近来一个时期在文学领域流行的的“文化研究”与“文化批评”,就正是文学理论文化转向的具体表现。这种“文化转向”对于文学理论学科的自我反思和新的层次上重建具有高度的引领与指导作用。

当今世界是一个“文化”急剧膨胀的世界,这种文化膨胀不仅是文化总量的扩大,更包含着文化本质的“异化”。具体地说,文化异化表现为空前的物质化,这是对传统文化的“精神”属性的根本叛逆。这里“物质”一词并不是指“自然物”的简单附加或替代,也不是指按照实践主体的精神对自然界的加工、改造后的成果或产品,而是指自然被其弄得面目全非时的掩盖物、否定者,是“异化物”。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后现代之后,文化不是也不可能是人类诗意栖居的家园(Heidegger,1999:45),而只是一种异在的、压迫人的“物的异化”。文化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存在的对话与交往的方式,如果人已经“异化”地存在于他自己的生活方式中,即以一种非人的、物化的方式存在,那么存在(Being)只能遭遇抽象化、概念化的命运。以往的时代里,人们在自明或透明文化的规划下生活和思考;而现在,文化自身就问题重重,令人困惑和不可捉摸,成为一个近似于本体论的虚指,即一个可以接近但却无法逼近的“本真”。事实上,我们不可能无限地接近那个作为“终极”存在的“文化”:文化不是以实体方式存在的文化研究的现成研究对象与关照客体,而是文化研究自身也包含其间的非透明的存在机制与意义机制。因此,文化研究需要超越现存美学与文学理论的本体论预设,同时也要超越现存文化规划,才能真正有效地展开其对文学理论本体的“筹划”。

文化研究,自诞生之起,就不是对文化——精英文化或者大众文化的学院式研究,而是一种实践的理论。“对文化研究而言,重要的不是某种独有的理论脉络与知识谱系,而是某种社会立场与社会批判的精神,是某种(反)表意实践与社会实践的可能”(戴锦华,2003)。文学研究转向文化研究,注重的就是它所敞开的朝向社会的批判与践行空间:它意味着文学研究将关注如何在文学实践中进行文化解读和文化批判。这正是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文学理论所强调的文学的政治性。书写女性主义和后殖民主义文学理论的作者以第三世界文化视角深入透视和批判父权社会和殖民帝国的文化压迫和文化侵略。这些作者与其说是在做文化研究毋宁说是一种潜意识的控诉,一种文化的批判,一种自我身份的书写。文化批判和自我身份书写成为当今西方世界文学研究的热门。这是文学反思同时也是文化反思内在性的时代表现。

但是文化研究必须注意两个要点:一是文化研究必须坚持贯彻主体性的维度。对于后现代性的解构主义而言,“主体”被置疑,被解构,成为“碎片”,而主体的这种内在的“破碎性”对主体的自我建构和自我整合形成直接的挑战乃至否定。相对于传统而言,这种语境下的主体就被放置于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而使主体失去自我整合的原先熟悉的庞杂的观念体系(形而上学观念体系)。而主体一旦不能自足、完整,相对于这种主体的“自我”的“他者”,此时又何以立足?因此,解构主义对于主体破碎的论述暗示了一条进入文学政治的路径。文学的政治性,体现在它对作为主体的认同与共谋。解构主义对主体性的解构绝对不意味着对主体性的否定和取消,而是从独特的视角提醒我们,避免以二元对立的方式曲解围绕着主体性问题而产生的文化思考。事实上,我们无法离开主体性而生活,无论是作为个人还是作为集体。我们生存本身就意味着一种共同生存,而共同生存就必须承认文化的多样性,拒绝排斥他人,因为主体不仅是一种生存的力量,更是一种解放的力量。二是文化研究需要坚持其作为新的知识形态的自觉性。知识形态不只是一个学科自足的概念,而是一种既与学科的知识谱系密切相关,又包含和融汇其他学科的特定的思想、观念、理论和方法的多元知识系统。文学的知识形态有其特定的思想背景、文化场域与相对稳定的学理基础,其核心是文学学科的价值观念、文学理论与文学写作方式的有机结合,源于丰富的学科思想群的支撑与集合。西方的文化研究,作为一种特殊的知识类型,除了始终以其成熟而系统的哲学观念与哲学理论为基础,不断与哲学形态的演变保持同步外,还持续呈现出基本理论构成的自主性建构与发展,既达到了思想取向与理论构成的融合,也达到了哲学观念、学科理论与批评方法的内在统一。文化研究本身就是研究视野扩大、各学科相互融合的内在性的体现,因此,文学理论的文化取向不仅会大大拓展文学批评的场域,打开文本与文化现象的多元呈现方式与解释向度,而且也会在文学文本与社会文本之间建立起广泛的意义关联。坚持文学理论的文化向度这一新的知识形态必须努力吸收人类文化的一切优秀成果,进行创造性的融合和发展,建构起多元、丰富的适合于描述、分析、预见文学学科发展新现实的、与时俱进的文学理论开放体系。

三、结语:文学理论与现实之间#p#分页标题#e#

王一川(2003)在回答“什么是文学理论”时认为:“文学理论是一门人文学科,是关于文学的普遍问题的思考方式。文学理论当然要思考个别的文学问题,但这种思考往往要在一个包含若干个别的普遍层面进行,要在对于个别的关注中从事一定普遍性概括,从个别上升到普遍”。 《辞海》(2003)对理论一词的解释是:“人们由实践概中括出来的关于自然界和社会的有系统的结论”。但传统的知识体系则习惯于把“有系统的结论”(理论)玄虚化,使理论与现实之间本应有的关系断裂:一方面是理论越来越抽象;另一方面是现实越来越复杂和不为理论所说明。而文学理论的元理论走向和文化理论走向共同揭示了理论和现实之间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理论不再是纯粹透明、高高凌驾于现实之上的万全法则,理论与现实之间不再具有玄远而不可达至的距离。在此,我们不妨借用Anthony Pym(2010)在《翻译理论探讨》中的一段话来说明文学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密切关系:作者每时每刻都在‘理论化’。当发现某个写作问题时,他们往往必须在几种可能的方案中做出选择……。构想这些方案(产生可能的写作策略)并在它们之间做出选择(选择一个最终的作文方法),可能非常困难和复杂,但作者可以在瞬间同时准确地做到。每当作者决定选择这个写法同时排除其它写法时,他们都掺杂了一系列关于文学是什么、该如何写作的看法,他们在进行‘理论化’。 ……理论为文学的生成和选择过程设置了背景。因此,作为写作日常实践的构件,作者经常在进行着‘理论化’。这样一来,理论便被去除了过去具有的那种透明性和高高在上的优越性,成为思想中的现实,而现实成为理论最真实的根基和最切实的生长点,二者之间更多地显示出一种相生相成的关系,有些时候,则更是共同处于晦暗不明的含混状态。这种理论与现实的新关系是文学理论的元理论走向和文化理论走向日益彰显的共同原因。文学理论元理论走向的重新凸显正是现实变化的结果,而文学理论的文化理论走向所需要坚持的主体自觉和新知识形态自觉也是面对变化了的现实所需要作出的积极应对和学术选择。文学理论的元理论向度是文学理论在无所适从的合法性艰危中对自身存在根据的有力论证、对思想空间的有效拓展、和对理论生成动力的全面催动;而文学理论的文化理论向度更是直接地转换了理论在现实面前的关注点、观察角度、表意方式与价值坐标。

[参考文献]

[1]Abrams, M. H. A Glossary of Literary Terms[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2004.

[2]Heidegger, Martin. An Introduction to Metaphysics[M].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Inc., 1959.

[3]Heidegger, Martin. “Language” in Poetry, Language, Thought[M]. Albert Hofstadter (trans.) Beijing: China Social Sciences Publishing House Chengcheng Books Ltd., 1999.

[4]Pym, A. Exploring Translation Theories [M].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10: 1.

[5]辞海 [Z]. 沈阳:辽海出版社,2003:625.

[6]戴锦华.文化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代前言)[A].大众文化的神话[M].阿兰.斯威伍德著,冯建三译.北京:生活 读书 新知三联出版社,2003.

篇6

关键词 探究式教学 文学理论教改 研究运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5.052

Abstract With various disciplines to explore the teaching theory applied to the teaching materials and teaching and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has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literary theory related researchers are also exploring how to use inquiry teaching theory of traditional literary theory teaching for in-depth course change. 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literature theory curriculum situation of inquiry teaching theory in the literary theory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s and evaluation methods of some attempts to test, according to their own experiences experience to related disciplines education in teaching may encounter obstacles and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some research suggestions.

Key words inquiry teaching; teaching reform of literary theory;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

以讲授文学现象和文学规律为主的文学理论旨在提升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以及对文学作品中文学现象的分析评价能力,并在此基础上将相应的文学现象和规律应用到文学创作、文学批评等实践活动中去。在文学理论教学中,教材内容严重脱离现实生活,学生无法亲身体会理论要义,而且历来沿袭讲―听的陈旧死板模式,这种不科学的教学模式越来越暴露出教学者与受学者双重厌倦的弊端,严重阻碍了文学理论的教学及学科发展,教学改革迫在眉睫。探究式教学这一理论由是美国教育学家于20世纪初提出的一种先进的教学理论,它指出了在传统教学方式中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灵活性及主动性,针对性提出在教学中应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有效加强教师与学生间的交流互动,这一开创性的理论一经提出便备受教育界人士的广泛关注,迅速被应用到了实际教学中。①我国自上世纪70年代引进探究教学理论至今已经基本全面推广应用到了国家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中,而且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然而这种成效更多的体现在自然科学上,对人文理论类的课程还有待进一步开发。②

文学理论是中文系一门较为重要的理论指导课程,其课程内容具有明显的抽象性,其自身学科也因与现实生活的距离隔阂而使其自身的发展处于被动和滞后的状态,同时也给学生的学习带来困惑。探究性教学的理论应用到文学理论中就需要教师通过新的课程设计引导学生以鲜活的实例从贴近生活的角度“探究”理解文学现象,这种新的“探究”具体体现在教材、教学、检测的改革中。

1调整教学主题与内容

我国传统的文学理论教材存在着诸如理论刻板古旧难以与现今文学氛围、文学创作及文学教学相适应的弊端,同时由于在上世纪我国引进了大量外国文论教材,其中的形式主义文论、结构主义文论、阐释学等等文学理论思想充斥文学及文学教育领域,人们在未能有效消化吸收并结合本民族的实际文化背景进行理论转化的情况下盲目传播,不免使我国的文学理论教学及研究陷入“水土不服”的境地。

同时传统文学理论在教学及课程设置上注重理论知识传授而忽视实际操作和应用性,固持知识的静态平面呈现而忽视知识的动态变化和多方位立体延伸。单纯按照教材授课不免显得空洞、枯燥,学生不易理解,容易产生厌倦心理,同时也缺乏实践意义,因此,如果在课程设计及备课中将现有的教材编排结构打破,从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和最终目的角度出发,以文学现象牵引不同环节、方面的知识点,重新对课程进行专题化,并在课程的设计中针对性地加入一些能够引导学生探究思考,将文学现象及知识引入现实层面上的板块设计,以便学生能积极有效地将呈现出的文学理论知识整合到自己的知识构造中,完备自己的知识体系。③例如,在常规文学理论教材所设计的文学本质、作品构成、文学创作、文学发展、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这几个理论板块内容基础上,将具理论性的板块(文学本质、作品构成、文学发展)与具实践性的板块(文学创作、文学鉴赏和文学批评)交叉渗透,从探究性教学的理论出发,利用文学的理论对文学活动中的创作、鉴赏、批评进行分析,以对理论应用的分析来检验并稳固知识,将学生的注意力指引到自己敢于乐于参与到文学创作、文学鉴赏及批评中,以提高学生的文学实践意识和文学素养。这种板块交叉设计可以有效矫正知识点灌输式的课程设计方式所造成的死板局面。教学是一个动态的活动,不必拘泥于某种特定的模式和内容,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具体的领悟能力和知识接收效果及现场反响临时增减教学环节和内容深度及广度。④

2创新教学过程与方式

探究式教学的理论重点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师单向传授知识向以学生学为主体并增强师生对于教学内容的互动这一教学活动的深刻变革,注重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的体验过程,让学生充分地进行听、想、说等思维活动及实践活动为。具体的实施可在以下三个方面展开:

2.1 情景教学,重视问答

相比于传统理论性学科单向注入式教学的缺点,探究式教学多以提出问题的形式引导、启发学生,而“问题”也就成了探究教学的核心理念。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先针对文学现象或主题板块设置贴切的问题情境,以此来引导学生接近主题内容,同时也可以设置一定的悬念,诱导学生对问题的探究自始至终都贯穿在整堂课中,这种持续性的问题引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自主思考能力。例如,在课堂教学中以“《装在套子里的人》运用了哪些值得借鉴的文学创作手法”来引出荒诞夸张的文学创作形式其独特的对比和讽刺效果。

2.2 积极讨论,交流心得

认识的角度是多方位的,针对同一问题、同一现象必然会存在不同的观点,探究式教学将学生的发言权充分释放出来,让学生主动思考并将自己的勇敢的拿出来。同时当不同的观点呈现在课堂上时又会引起学生对自己观点的反思和校正。例如,在课堂上提出“如何理解‘审美泛化’对文学带来的威胁?”“大话文化之于经典”之类的命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组成正方反方对某个话题进行辩论,辩论中可以自述观点也可以采用问答方式,这种观点交锋的方式不仅能锻炼学生的现场思维和清晰条理的思路,呈现出各种不同的观点,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加强同学间的互相了解。当然辩论的形式比较耗费时间,平常较多的可以采取自主发言或者小组讨论的方式。最后教师的点评和总结也是不可缺少的环节,教师需要对学生的领会程度做出总结,以此来具体操作课程的传授过程。⑥

学生都是需要肯定与赞扬作为动力的,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的观点中正确的或新颖的地方大方的予以肯定,并鼓励学生多多思考,积极献言

2.3 拓展教学,延伸课堂

在课堂上针对某个理论问题进行“探究性”学习尤其是针对争议性或较为开放的话题时,需要足够的资料、论据来支撑完善自己的论点,同时也为了对论题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学生都要在课堂之外进行一定量的知识延伸,此时需要教师对资料搜集的方法、途径等进行指导,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并鼓励学生对议题进行纵向深入探究的同时在横向多学科领域的方向上做一定限度的努力,这样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思考的操作能力,让学生贴近生活去理解文学理论的实践意义。教师在授课时也可适当拓展文学理论的外延,注意文学与历史、社会现象、哲学、人文学科领域等的关系,将文学理论的社会意义呈现出来。⑦如,引导学生探究“文艺复兴时期法国小说的主题思想及流派与现实社会的相互影响”;利用多媒体电影展现文学作品,探讨文学美学对视觉美学的改造以及两者的交叉渗透影响。

此外在形式上也可做一些可行性的创新,如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可以产生情景相生的效果;创办文学刊物和文学研究社团等课堂外的活动吸引更多的学生。

3 丰富教学监测与考核

作为一门高校理论课程,对教学效果的实时监测与最终成绩考核必不可少,而传统的知识理论考试的单一形式并不具有全面综合的监测效果,不能准确考察学生对理论的实践能力、自主思维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探究式教学则针对学生的上述能力提出教学考核应该是灵活且多元化的。而科学的考核应该包含课堂实时测验和期末综合考核两个部分。

(1)学生的成绩应该是有即时效应的,实时监测既是对学生知识掌握程度、课堂积极性的反映同时也能作为成绩评估及指导日常教学的重要参考,更重要的,可以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激励自己独立思考、积极参与到课堂互动中时刻。教师可根据学生日常在课堂的发言积极性、问题回答情况等情况设置平时成绩,并按一定比例计入最终考核成绩中;同时教师在课堂上也要不定期安排一些书面作业或者讨论性、思考性任务,并将这些作业、任务的完成效果反映到学生的平时成绩中。(2)期末考试是教师检验学生对课程内容接受程度的重要监测方法,应用探究性教学的理论,在设计考试题目时要注意题型与题目内容的多样性及实践性,增设一些情景分析和论述题,以此检查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及思维的独特性,以及学生对实际问题应用文学理论知识进行实践分析和解决的能力,以确保教学质量检测的可靠性和全面性。

4 结束语

实践证明,在我国不断深入的教学改革中,探究式教学理论给许多学科的教学注入了生机并且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探究式教学正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我们希望这种先进的教学理论能对文学理论教学提供更多的指导,引发更大层面上的变革,当然这离不开广大教师的不懈追求和探索。

注释

① 胡泽球.论探究式教学理论在文学理论教改中的运用[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6:14-17.

② 吕佳.文学理论探究式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4.81:155-156.

③ 李冰燕.探究式教学法在古代文学课程中的实践研究[J].石家庄经济学院学报,2014.1:138-140.

④ 杨军.汉语言文学专业文学课探究式教学研究――以“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为例[J].商洛学院学报,2014.5:92-96.

⑤ 胡岭.高中语文探究式教学实践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篇7

从当前看,很多国内学者开始着手研究理论对文学教学作用,已经将建构主义理论、心理学理论以及伦理学理论等用于文学教学领域。从国外来看,曾经在剑桥大学任教的瑞恰兹教授曾经针对这一问题做过专门的实验,他首先将好诗和质量很差的诗混合在一起,并将这些诗作的作者隐藏起来,然后要求学生去分析这些诗作的好坏,实验结果令人惊奇,大部分的学生更青睐那些质量很差的诗,却忽视那些好诗。基于此,瑞恰兹教授撰写了《实用主义批评》这本书,书中指出应该用细读法对文学教学提出合理化指导。恰恰因为文学理论与文学教学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才能够将文学理论用于指导文学教学,并促使其顺利实现教学目标。

二、文学理论在英美文学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从具体的实践操作来看,流行于俄国的形式主义文论对英美文学教学有很大的推动作用,它能够引导学生充分掌握文本材料中“陌生化”的方法,提高学生的文学意识。很多情况下,文学学习的技巧在于学生自身的感悟,并不是教师的讲授,而且教师如果单纯要求学生死记硬背英美文学史上的各种流派、写作背景、不同流派的作家以及他们的作品等内容,这其实对英美文学的教学效果并没有直接的改善作用。英美文学课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文学材料的感悟能力,也就是提高学生的文学意识和文学水平。学生通过阅读文学作品,能够启发智慧,更好地感悟文学作品中所表现出的思想或观点,而且也有利于学生领会到隐藏在事物表面现象下的本质。形式主义文论主要强调读者应该格外关注能够深化阅读的内容,这些内容有助于读者突破已经形成的固定思维的限制,这是真正能够体现艺术效果的内容,能够产生“陌生化”的独特影响。所以,教师在实施教学行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文本材料中“陌生化”的内容,提高学生对这些内容的敏感度。举例来说,当学习拜伦的“SheWalksinBeau-ty”时,诗中所出现的“meet”就应该引起学生格外的关注,因为这个词不仅没有沿袭一成不变的抑扬格,使之出现了新的形式,而且将诗作所体现的女性的内在美与外表美的自然统一再一次点明;再比如学习狄更斯的《远大前程》时,作品中有“Thesoundwascuriousflawedbythewind”的描写,教师这时候要提醒学生认真体会“flaw”这一词,因为前文已经提到了在深夜十一点的时候,所有教堂的钟声都敲响了,这些钟声有的提前,有的落后,还有的紧紧跟随。就在所有读者的关注点都集中在钟声的时候,“flaw“的出现使读者开始关注风的声音,可是就在读者打算用心去倾听风声的时候,楼下却传来轻微的脚步声,很明显,”flaw”一词虽然简短,却足以为读者设置悬念。再比如学习康拉德《黑暗之心》这一作品时,文中有一段的内容是马洛停下来不讲了,而“我”却在火柴微光的照射下细细观察马洛神态。接下来是“Absurd!Hecried”,教师在及时对学生进行引导,要求学生仔细思考这句话中的哪一个词的“陌生化”效果更强,可是学生经常会不注意“he”的使用,尽管“he”这个词语属于十分普通的词语,可是在这里却担负着引导读者转移关注点的重任。只要教师经常对学生加强这方面的训练,学生的文学敏感性一定会大幅提升。新批评文论要求学生一定要在仔细阅读文本材料的基础上对文学作品进行赏析和评论,这样才不会出现错误认识和错误感受。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提高学生参与文本讨论的热情,可是个别时候会出现学生不认真阅读文本材料或者没有深入了解相关内容就发表个人观点的情况,因此会出现对文本材料错误认识的现象。高等教育中的英美文学教育目标只要是提高学生理解原著的能力以及欣赏原著的能力,所以英美文学课一定要坚持分析文学作品为教学的重点。必须承认,在英美文学课中坚持分析作品为重点,指的并不是把所有教材中出现的文学作品都当做精读课,而是在认真阅读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关注语言的灵活使用,比如象征、悖论、反讽等多种表现手法。在《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中,通过分析第一句话就能够体会到悖论所带来的出色讽刺效果:小说的结局是美好的,证明了被人们所认同的真理是正确的,同时也证明了地位低下的女子梦想能够与身份高贵的男子结婚的真理;再比如多恩的《圣十四行诗之10》中,通过分析得出的悖论是:与睡眠给予的快乐相比,死亡所给予人类的快乐更多,从另一方面来看,死亡对人们的睡眠产生的效果并没有明显的效果。结构主义文论更加突出了文学作品在文学教学的重点地位,因此教师引导学生对文本材料进行分析的时候应该向学生介绍文本材料的基本结构。举例来说,《忽必烈汗》这首诗相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难于理解,教师可以将全诗分为建乐园、失乐园和复乐园三个部分,帮助学生理解。对狄更斯的《远大前程》的39章内容来说,教师可以将小说中的原文作为作品的基本结构:“youhadfoundmeout”、“Ihadfoundyouout”、“youhadfoundmeout”。首先是麦格维奇冒着生命危险与远在伦敦的匹普相见,接着是匹普知道麦格维奇是自己曾经给予帮助的犯人,最后是麦格维奇揭示匹普前程远大的秘密。有的文学作品中具有互文结构,教师要认真总结这一特殊结构。很多作者将自己对艺术的观点和认识隐藏于文学作品中,如《忽必烈汗》中表达了作者重新建立艺术乐园的想法;《西风颂》中表达了作者希望用艺术将沉睡中的人民大众唤醒的愿望;再比如中国明代李贽所作的《童心论》中,“失却童心便失却真心,失却真心,便失却真人”,这里的真心指的是真情实感,这也是评价作品好坏的标准。所以作家不但要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和深刻的思想认识,更要在自己的作品中体现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这样才能使艺术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很多作家都注意到这一点,因此他们的作品或人物形象都鲜明地体现出这一点。如布莱克在自己所作的《天真之歌》中《羔羊篇》借助于孩子的眼睛深入挖掘出自然界中万事万物的统一;狄更斯也擅长进行童心描写,在《远大前程》的开篇,逃亡的犯人麦格维奇遇见匹普时,不光将匹普脑袋朝下拎起来,还要求匹普为他准备食物和锉,并威胁说假如他将这件事告诉别人就会被挖掉心肝。再比如《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和达西之间通过真诚的交谈,改正了自己对另外一方的偏见,而且两人不断完善自己的性格。伊丽莎白在听达西叙述宾利但凡遇到事情都需要他的帮助时,她几乎又要讽刺他,可是她最终没有说出口,因为达西改变的时间还不长,还需要时间的巩固,现在对他开玩笑的时机还不成熟。读者大脑中能够清晰地建立起伊丽莎白的可爱形象。在文学教学中运用比较文学理论,不仅增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也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比较的意识。教师要帮助学生正确区分比较的文学和文学的比较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合理使用。比较的文学指的是在不同的背景文化下进行不同学科的文学比较;文学的比较指的是一种比较方法,经常用于文学研究过程中。教师要重视比较中西方文化以及文学,帮助学生认识中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通过文学的比较来提高对作品的理解程度。比如学生通过比较《远大前程》和《阿拉比》这两部作品了解到,二者都是主人公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做出的行动或旅行,并且结局都以失败告终,区别在于,前者属于真实的现实中的旅行,而后者的旅行却停留在精神层面。

三、文学理论与文本分析

篇8

文化、理论的改造与创新,有个面向现代化的问题。现代化受到现代意识精神的制约,这是一种具有科学的、进步的促使社会不断前进的理性精神与启蒙精神,一种现代意识精神与时代的文化精神。体现现代意识精神的现代性,应该成为指导我们现代化的主导意识。我们说的现代化,不是别的国家的现代化,而是我们自己国家的现代化。这种现代化必须是适合我国自身经济、政治、文化发展需要的现代化。外国的现代化有许多经验,也有不少教训,我们自然应该将自我与他者进行比较,从中进一步认识自己,但不能拿西方的现代化或者后现代化来套我们的现代化的需求。面对一百多年来的社会生活的深刻变化,人们的生存处境的变迁,文化精神领域的种种危机,学术的严重滞后,信息、科技发展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资本发展对人的挤压与异化,我们应当有所体悟。在当今我们现代化的过程中,出现了所谓后现代现象、后现代意识,它们正是我们生活自身的部分表现,其正负影响都是客观存在:一方面可以激发我们思维的活力,促使我们与时俱进,思索新问题;另一方面则往往使我们以虚无主义的态度消解事物的价值与精神。因此我们不能不加分辨,全盘给以肯定。

作为伴随、指导现代化进程的现代性,其本身是一个矛盾体。应当赋予这个矛盾体认识自身内在矛盾并且随时进行反思和文化批判的功能,这是极为重要的,这可以使我们的思想真正与时俱进,摆脱理论教条,从而永葆青春活力。在这种现代性意识观照之下的文化、理论的改造与建设,应当广泛地建立在民族文化传统基础之上。传统是我们创新的过去,而创新则是传统的未来,继承传统,不仅是为了保存传统,其更高的目的是为了创新。以为传统和现代思想不可通约,不承认优秀文化传统中有属于未来的、全人类的、和今人相通的成分,将这些成分排除在新的文化、理论创造之外,这将使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变成一句空话。新文化的创造是融会了传统文化的,传统文化的整理与发掘,是新的文化创造的积累与准备,但还不能替代整个新文化的创造。同时,现代性是被赋予历史具体性的、具有历史指向性的意识,受制于本土化,又是具有国际文化背景与世界进程同步的现代意识精神,是在全球化与本土化不断冲突而又有融合的思想,是我们民族独立自主的又富于积极进取精神、善于融合其他民族优秀文化的民族主体性意识。

如果在上述问题上,我们十分盲目,对于所要建立的新文化、新理论没有自己的坚实的立足点,那么难免就要去照抄他国的所谓先进文化,别人有什么,我们就搬运什么,或是别人有过的我们也一定要有。一些人在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思想影响下,对文化、艺术中的负面东西十分宽容。但是,在凡是存在的都是合理的后面,还有半句话,即凡是存在的并不都是合理的,那些消极的生活现象就是如此,它们的出现,固然有其原因与理由,但是这些原因与理由并不就是合理的。我们有时见到,有的媒介就把那些别人的垃圾文化也当作宝贝,加上一些不做真正的引导的“导师”的指点,如所谓“性革命”之类,力图使之流行起来。只满意于性革命如何实现了弗洛伊德的人的性本能的快乐原则,却避而不谈有的国家如美国的性革命不知带来了多少社会问题,以致发展到今天,在这些国家里出现了可以集体交换各自的配偶回家寻欢作乐,定期归还,然后选择时机再来的伦理的彻底解体。

文学理论学科的现代性问题,与文化理论一样,存在着积极适应当前实践急速变化的迫切需求。今天的文学艺术已非昔比,文学艺术部分地改变了自己的面貌,而大众文化、通俗文化、媒介文化、网络文化的传播,或是说大众审美文化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原有文化和文学艺术的格局,于是理论的现代性问题、创新问题就变得极为迫切了,不少同行已经注目于大众文化、媒介文化,他们的论著多有创见,解释了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也说明了它们如何满足群众的广泛需求,但是作为理论的阐释,还缺少对人的精神的真正需求与提升的关怀,所以还需要有高瞻远瞩的力作。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