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群众意见书8篇

时间:2023-02-14 23:19:4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群众意见书,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群众意见书

篇1

围绕“常规工作不断创新、重点工作重点保证、突击工作全力以赴”,结合群众文化实际情况,文化部门实现服务功能的重心下移,必须组织和发动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在活动的参与范围和程度上做文章,不断提高文化活动的社会化程度,推进视觉艺术工作常态化建设。依托学校,或依托大型企事业单位,或依托军营,并以此为主阵地辐射周边;建立书画展览联盟制度,将视觉艺术的相关展览通过不定时不定点地开展活动,让文化艺术真正走进大众,不出家门便可以欣赏视觉艺术带来的愉悦,让广大群众能拥有文化、享受文化。

为加快实施文化普惠工程,让更多的群众享受丰富的文化生活,使港城文化长廊展览成为北仑一道独特的风景线。策划组织了每月两期的艺术展览,进行书画、雕塑、摄影等各种形式的视觉艺术作品展出,提高区域文化品位,为广大市民送上独具特色的视图艺术盛宴通过成立浙江省美术家协会宁波北仑漆画创作基地这一平台,不定期开展跨省市的漆画培训与创作交流,建立常规性的业务普及工作和专业创作辅导工作机制,争取通过不懈努力,把北仑打造成全省重要的漆画创作基地,扩大北仑文化影响力。举办“北仑区美术书法摄影大赛”、“海晨杯”摄影季赛和书法篆刻沙龙活动,进一步促进群文视觉艺术创作的繁荣,丰富和活跃群众业余文化生活;举办快乐摄友创作交流会,邀请大众摄影网站版主为北仑摄影爱好者讲解数码摄影后期制作等摄影技巧;相继举办“当代美术创作的方向”、“摄影技巧的表现”、“书法临摹与创作”等培训,对区域视觉艺术的繁荣起到了带领作用。

二、精心组织、勇于创新、完善视觉艺术活动机制

一是组织和承办政府指令性的重大文化活动,做到高起点、高定位,一丝不苟,扎扎实实地做好活动的组织策划,并力求创新;二是组织参加省市文化馆系统各项文化活动,力求取得优异成绩;三是以公益性活动为主体,大力开展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全面提升各类活动的档次和品味,进一步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我们将“基层群众文艺团队建设机制”申报浙江省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项目为契机,采取有效措施,抓好工作落实。我区实施基层群众文艺团队建设机制就是“把优秀的文艺爱好者培养成文艺骨干,把优秀的文艺骨干组建成群众业余文艺团队,把群众业余文艺团队发展成繁荣基层群众文化的重要推手和载体”,围绕弘扬先进文化开展公共文化服务,使文化在增强社会互信、促进文明和谐、创新社会管理等方面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通过2-4年的努力,使全区每个社区、学校、较大村和企业全部建立起1支以上业务素质强、传播先进文化的基层群众视觉艺术团队,形成上下联动、城乡互动的群众视觉艺术繁荣局面。

三、夯实基础、强化培训,提升基层文艺队伍服务能力

篇2

一、紧急救助的对象与范围

(一)对于在我市居住的本市居民、来长就业务工以及流浪乞讨等人员,由于自然灾害、事故等突发事件导致家庭生活陷于绝对贫困状态,严重威胁到其基本生存、影响其家庭基本生活,当地政府和管委会有责任、有义务对其实施紧急救助。

二、紧急救助的机制和程序

(二)紧急救助实行属地管理。各县(市)区政府及各开发区管委会负责本辖区内临时特殊困难群众的紧急救助,做好及时发现、逐级上报、快速反应和全力解决等工作。各县(市)区政府及开发区管委会要在街道办事处和乡(镇)、社区居委会指定设立临时特殊困难群众紧急救助公开电话,落实具体人员,及时了解、掌握特殊困难群众需求信息。

(三)建立完善紧急救助综合协调机制。要进一步完善市、县(市)区以及开发区管委会两级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针对解决临时特殊困难群众问题,由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召集相关成员单位和部门,组织召开紧急救助联席会议,尽快协调解决。

(四)建立与新闻媒体信息沟通机制。要通过媒体及时宣传我市对临时特殊困难群众紧急救助的政策及有关工作,让临时特殊困难群众了解政府实施紧急救助的渠道和方式。

(五)建立紧急救助监督考核机制。市政府有关部门、县(市)区政府及开发区管委会要把临时特殊困难群众的紧急救助作为民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工作目标责任制考核范围,对由于不及时发现或应采取的紧急救助措施不到位致使临时特殊困难群众不能得到及时救助的,要追究有关人员责任。

(六)紧急救助的工作程序:

1、设立基层街道、乡(镇)、社区紧急救助信息员。社区干部、各类专干以及志愿者要通过走访,及时了解和掌握本区域内的临时特殊困难群众,对符合紧急救助条件的要及早发现,及时上报。

2、市政府有关部门、县(市)区及开发区管委会都要分别设立临时特殊困难群众紧急救助电话或信息网站,落实具体联络人员,开通紧急救助“绿色通道”,24小时受理临时特殊困难群众紧急救助申请。

3、县(市)区及开发区管委会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对临时特殊困难群众的紧急救助申请进行审核审批。对于符合紧急救助条件的临时特殊困难群众,要协调各有关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及时制定、采取救助措施。

4、市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全市临时特殊困难居民紧急救助的组织协调、监督管理等工作,并要做好与市长公开电话办公室的衔接工作。

三、紧急救助的职能部门

(七)市、县(市)区及开发区管委会两级城乡社会救助领导小组负责临时特殊困难群众的紧急救助工作。领导小组各相关成员单位要密切配合,各尽其责,形成合力,共同解决。

民政部门负责生活特殊困难群众紧急救助对象的排查梳理、身份登记、资格认定、审核审批,并做好灾害救助、低保救助、流浪乞讨救助、慈善救助等具体工作;

劳动部门负责生活特殊困难群众的医疗保险、最低工资标准执行、拖欠工资追讨和就业救助等工作;

卫生部门负责落实生活特殊困难居民紧急救助的指定医疗机构、进行及时救治等工作;

房地部门负责落实生活特殊困难群众的临时住房等工作;

教育部门负责落实生活特殊困难群众的就学安排等工作;

公安部门负责生活特殊困难居民的户籍认定和管理等工作。

篇3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在这春意盎然、万象更新的季节里,按照高检院“恪守检察职业道德,促进公正廉洁执法”主题实践活动的统一部署要求和市院党组“提升检察软实力”的具体安排,全市检察机关吹响了提升检察软实力的号角,奏响了西安检察争创全国一流的进行曲。新的形势催人奋进,新的征程你我同行。我们将以昂扬向上、奋发进取的精神状态,铸就忠诚品格,树立公正理念,强化清廉意识,提升文明素养,为崇高的检察事业发奋图强,再创佳绩。在此,我们向全市检察干警发起如下倡议:

一、认真学习、提高能力,做刻苦钻研的楷模

个人能力是提升检察软实力的核心。要牢固树(来源:文秘站 )立自觉学习、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理念,积极投身“学习型检察院”建设,加强政治理论和检察业务学习,不断扩大知识储备,拓展知识领域,优化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努力做检察工作的“排头兵”,做推动西安检察事业发展的时代先锋。

二、团结协作、敬业奉献,做勤奋敬业的标兵

树立牢固的团队意识和强烈的事业心、责任感,胸怀大局,协作配合,互相学习,互相帮助,提升团队整体法律监督能力。继续保持高昂的工作姿态和热情、饱满的工作激情,忠于职守,扎实工作,甘于奉献,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扎实做好本职工作,树立西安检察良好的社会形象。

三、争先创优、追求卓越,做开拓创新的能手

目标已经确定,机遇就在眼前。要积极投身西安检察事业快速发展的大潮中,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以新的理念引领发展,以新的境界谋划工作,以新的标准完成任务,以新的作为推进发展,在干事创业中完善自我,在履行职责中实现理想,争当人民满意的检察官。

四、求真务实、改进作风,做严格执法的表率

篇4

一、群众艺术的特点

1、群众艺术与社会大众的紧密性

群众艺术源于民间文化。广大群众在长久的生活中慢慢创造了文化,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完善最终形成了特有的艺术[1]。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创造了属于他们特有的文化艺术,这种群众艺术已经深深地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和劳动中,满满地融入到他们的骨子里和血液里。民间文艺对群众艺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群众文艺结合众多民族的文化精髓,将众多的文化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文化,并慢慢地发展成群众艺术。因此,群众艺术来自群众,与广大群众的生活密不可分。

2、群众艺术多源于群众的自发组织

艺术源于民间,群众艺术对广大群众的影响大多已经融入骨子里,因此群众艺术大多数是农村群众自发组织起来的,并不需要别人组织。在我国东北一些农村在夏天就经常有一些老百姓聚在一起扭秧歌,并且有时会出现千人大秧歌的壮观场面,由此可见,群众对艺术喜爱,且不依赖组织,广大群众已经将这种艺术融入日常生活中来[2]。

3、群众艺术对广大群众影响的深入性

作为一个文化传承的大国,影响国人数千年的不是各种历史古籍,也不是历史名人给我们树立的学习榜样,而是传承下来的各种俗语以及民间市井作品,这表明了群众文化广大群众影响的广泛性和深入性。群众艺术在人民群众之间极容易被大家接受,因此群众艺术被接受度很高,显然,传播速度也极快。

4、群众艺术具有大众性

群众艺术具有群众性,人们参加通过农村活动,达到愉悦自身目的,通过人们的自我参与、自我娱乐和自我发展来满足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群众文化活动以其广泛的参与性、大众性,在人民的文化生活中占有突出的地位。

二、群众艺术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推动作用

1、群众艺术对农村文化建设影响的明显性

群众文化在农村文化建设中流传极广,对宣传和建设农村文化起到极大的作用。在我国许多地方群众艺术对新型社群的建设更是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农村组织多种多样的农村活动丰富群众农村生活,完善了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并为农村的建设打下了良好的基础[3]。

2、群众艺术对农村文化建设推动的积极性

群众艺术对农村文化建设意义重大,群众艺术作为农村文化的主要载体,对农村文化的传播作用巨大,群众文化在农村的传播有利于农村的稳定发展,积极的推动了农村的文化建设。群众文化在农村的传播有利于农村群众之间的交流,使得群众之间加强对艺术的了解,提高农村群众的自身素质。因此,群众艺术对农村的文化建设有着积极地作用。

三、群众艺术在农村文化建设中的具体实施方式

1、了解和认清农村特点,将群众艺术融入文化建设中去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民族种类多,且各地风土人情不同,因此在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全面了解群众的基本情况,积极调查了解农村的特点,根据农村的风俗习惯结合群众艺术更有效的进行文化建设[4]。由于我国地大人众,即使是在一个城市,不同农村由于组成的人口差异,农村居民素质的差异,导致不同农村之间的差距还是很大的,因此,在农村文化建设过程中要了解农村现状,并将其与群众艺术结合到一起。

2、加强农村之间的联系,积极传播群众艺术

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凡事不要封闭起来做,所以,农村的文化建设也不应该独立进行,要积极地与其他农村进行沟通,将群众艺术作为与其他农村沟通的桥梁,这对农村的文化建设有不可预料的收获。沟通是最好的学习方法,相互学习可以促进互相进步,这是古往今来最易懂的道理。加强农村之间联系可以传递成功的信息,交流成功的经验,农村之间经常的联系可以使农村之间有更多的合作机会,让农村的文化建设更加的顺利。同时,加强农村之间联系可以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农村的稳定发展,利于群众艺术的传播。

3、政府加强对群众艺术的支持和鼓励

俗话说“兵未动,粮草先行”讲的就是后备支持力量的重要,政府要特别鼓励和支持群众艺术的传播和发展。政府应加大对群众艺术的投入,积极修建广场,公园等场所,利于群众艺术的交流和传播,同时也加强农村群众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农村的稳定,间接地支持了农村的文化建设。

篇5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的指出,文化馆是政府办的群众文化事业单位,是公益性的给社会提供无偿艺术服务的单位。那么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取得新的发展,抓好新时期业余团队建设是事业发展十分关键的一环,是一项软件建设中的基础性的工程,文化馆的业余团队,是推动群众性文艺创作的园地,是继承、发掘民俗民间文艺资源的基地,是活跃、丰富群众文化娱乐活动的重要载体,是提高人民群众文化素养的自我教育的阵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探索和研究新时期业余团队建设机制,确立新的发展思路和新的动作方式势在必行。首先,文化馆业余团队建设在观念上要有新的转换,要确立精神文明建设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致性,同时还要确立群众文化艺术生产规律和社会主义市场规律的协调性,所以在新时期文化馆业余团队建设必须把握好四个特性:业余团队建设的科学性体现在,从总体上看业余团队建设是文化馆面向社会的一种特有的文化活动,它有着自身的规律,遵循其规律就是遵循科学,反之就是反科学的,它必须遵循整个社会发展的大环境,这个大环境就是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中心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构建,同时,它又是群众性的活动,具有公益性的特征,它必须遵循艺术生产发展的规律,因而业余团队建设必须通过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从中找出规律,制订出符合实际的建设方针和训练方案,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业余团队建设的艺术性主要是指,在辅导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各种创造手段,根据被辅导者不同的年龄、层次、性格差别、能力等多种因素,进行辅导,把人们在生活中积累的情感和体验变成众多人心寻找到独特的属于自己的表现方式来体现。无论是戏曲、音乐、舞蹈作品的创作、排练进行辅导,还是对整台群众文艺节目的演出,辅导工作者从帮助业余演员排练修改作品,包括舞美化妆等等,都在辅导者的具体指导下进行,渗透着辅导工作者对生活的思想情感。业余团队建设的业余性与计划经济时代所讲的业余性在内涵上已有了很大的变化,由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我们文化馆对业余团队建设必须坚持业余,它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再像过去那样,通过以工养文等方式去养一批文艺骨干,它必须走社会化发展的道,由于科技时展,人们审美要求不断深化提高,可以把社会上的各类艺术资源,打破地域,打破群专界限,通过活动来进行配置,进行优化,来去自由,点面线结合,没有包袱,服务面扩大,业余团队永葆青春。

业余团队建设坚持参与性,这与计划经济时它所讲的参与性在内涵上也有了很大的发展,随着人们对文化生活需求的不断提高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改革开放的深入,企业文化、商业文化、社区文化、旅游文化全面发展,各个单位与部门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文化热点,也涌现了一批爱好文化艺术的领导和个人,作为文化馆,就必须抓住这些热点和个人,针对他们的喜爱,建设好相关业余团队,就有良好的双向效应,这些业余团队就有了强大生命力。新时期文化馆业余团队建设,通过观念转换,还必须要探索、培育新的机制,在具体的操作中,还必须处理好三个关系。处理好业余团队纵向辅导与网络建设的关系。文化馆团队建设必须走社会化和网络化之路,否则就很难发展、稳定和提高,其理由有二条:一是队员分布来自各单位、各部门,这就决定着团队的业余性、社会性和复杂性,因此,必须与队员所在单位和部门协调好关系,并结成网络,并取得他们的支持与关心;二是随着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生活质量的提高,群众的欣赏水平,对文化馆团队的要求也必然会越来越高。处理好团队精神培育与培养文化艺术名人的关系。纵观中、外团队发展,不难看出,一个名牌团队,一个成功的团队,离不开一种强烈的富有个性化的支柱,那就是团队精神,因此,文化馆业余团队建设中也不可忽视团队精神的培养,要根据业余团队的自身的特点,设计好内在和外观的业余团队精神和业余团队形象,在群体推出的同时,每一个业余团队都必须有一定知名度的演员,这样,业余团队活动的质量也有了一定保证。

处理好自立机制建设与基地建设社会支持的关系。文化馆业余团队的生存与发展,也必须要有一定的经济保障,因此,必须依靠社会,同时也要有产业化的意识,寻找自己的依托,建好基地。除了业余团队基地建设之外,还应对业余团队的机制进行探索,一是激励机制,如为队员提供培训、深造、外出学习、观摩等机会,帮助队员解决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困难,以调动队员的积极性,增强队员的凝聚力;二是分配机制,对非公共产品生产的活动,对业余队员也要实行按能分配的活动补贴,效益奖励,主演津贴等办法;三是人才机制,业余团队队员的选择要按思想素质、文化艺术素质为重要依据,择优录用,并做好新陈代谢工作,不断吸收新队员,永葆业余团队的生机与活力。文化馆的业余团队建设只有不断适应新形势发展的要求才能常抓常新。

篇6

关键词:群众文化;新方向;创新;思路

基层群众文化艺术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点项目。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现代化进程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在随之迅速发展。中国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前提下,大力发展群众文化艺术,有利于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对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意义。

1当代群众文化艺术的独特属性

1.1公益性

当代群众文化艺术的公益性主要表现在活动场所、设施等均为公益开放。政府制定的群众文化的相关政策有利于鼓励群众文化的发展,无论是在人力、物力、财政方面,还是活动政策及场所设施维护建设等方面,都为群众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保障。因此,政府的政策、投入与市场经济运作积极结合起来,公益性就成了群众文化艺术的第一属性。

1.2群众性

首先,群众艺术内容通俗易懂。群众文化艺术是最贴近人民生活的艺术形式,其内容一般通俗易懂,具有简约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同时具有教育功能。群众艺术内容上的通俗性有利于拉近艺术和群众之间的距离,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其次,群众基数大。群众文化艺术参与的主体是人民群众,庞大的基数决定了文化活动形式的丰富多彩。另外,群众艺术是博众人之长,所以应该注重民间艺人的挖掘和培养,加强民间艺术的传承和保护。第三,形式多种多样。群众文化艺术是形式最为丰富的艺术,广场舞、健美操、书画、体育运动、群众艺术馆、唱戏等都属于群众文化艺术的种类。最后,传导方式更温和。群众文化艺术是群众自发式的艺术形式,其传导方式更温和,一般是潜移默化,润物于无声之中。在群众中传播的时候,用温和的、群众容易接受的语言和方式进行疏导宣传。

2群众文化艺术建设与发展的途径

2.1发展群众文化艺术的多样性与空间

新时期的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对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塑造文化意识以及提高国民素质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应趋向多样化发展模式,不拘泥于一个环境模式,拓宽活动空间,丰富活动内容。例如,校园可以作为社会群众艺术文化发展的空间之一。校园里有浓厚的学习气氛和艺术气氛,校园之间应该注重交流与合作,举办“校园机器人大赛”“足球联赛”等活动;同时,校园文化可以走进社区,与社区文化相结合。有效利用这些空间发展群众文化艺术,可以使群众文化艺术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载体。

2.2注重通俗文化发展

通俗文化,是指内容通俗易懂,接凡人生,易于被人民群众接受和吸收的文化艺术形式。通俗文化能更贴近民生,亲切反映普通人民群众的思想和情感。例如,社区内举办关于离退休老人的艺术活动,红歌会、戏曲比赛、老年人舞蹈等都是通俗的艺术形式。同时,通俗文化中往往包含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建设过程中,要注重这些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例如,皮影戏、当地戏曲等都是我国宝贵的文化元素,将其建设和发展为群众文化项目,不仅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而且传承了文化技艺。另外,当地文化馆应该积极开展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如读书活动、体育竞赛、人民书画展、组织开展群众文化艺术节等,这些艺术形式多姿多彩,妙趣横生,不仅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也弘扬了我国传统文化。

2.3文化场馆和文化中心建设要紧跟文化发展的步伐

群众文化氛围的塑造,艺术活动的参与形式,除了人民群众自发参与之外,还可以通过文化场馆和文化中心的建设,对人民群众积极引导,起到培养和教化作用。各个城市通过建设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展览馆等,社区和单位通过建设活动室、报告厅、阅览室等,为群众文化艺术活动提供了足够且多样化的空间。同时,在这些活动场馆和活动中心的建设开放过程中,要注重公益性,避免彩色过浓和过于功利化,否则便失去了辅助群众文化建设的意义。

2.4引进专业艺术人才

基层文化艺术者是群众文化艺术活动建设和发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对于人才的引进要坚持“走出去,引进来”战略,为当地的基层文化工作者提供“走出去”学习的机会,从而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例如,开设声乐、舞蹈、书法、美术等专题培训讲座,提高文化工作者的专业能力;面向高校和社会,采用积极的就业政策,引进新人才,为群众文化建设注入新鲜血液,带来活跃因子;不断吸收民间文艺人才,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加强城乡之间、社区之间以及社会各界之间的人才交流,让文化流动起来;深入开展文化进村、进社区、进军营等交流活动,不断提高文化工作者的服务意识和专业水平。

3群众文化建设创新性思考

无论是何种形式的文化,都应该保持与时俱进的状态。群众文化艺术的建设和发展过程中需要不断创新,这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在思想观念方面,在汲取前人经验和智慧的基础上要有创新意识;在活动形式方面,根据群众需求,不断更新活动形式和活动内容,给人以新鲜感;在文化传播方面,积极适应“互联网+”的社会模式,用“互联网+文化”的形式,传播群众文化意识,提高群众文化工作者的综合素质。创新建设群众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一代代人共同的努力和不断的探索,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4结语

群众文化艺术,是以人为本的艺术,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无论从艺术形式、宣导方式、场地建设还是思想传播,都应该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同时,将实践与创新相结合,不断探索和尝试,促进群众文化艺术的蓬勃发展,提高国民综合素质,是每一个基层文化者应尽的义务。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应该以群众文化发展为己任,用自己的努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郑子儒.浅谈新形势下群众文化艺术的建设与发展——以广东省英德市连江口镇为例[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5(3):212.

[2]…李岩.浅谈新形势下群众文化艺术的发展[J].中国职工教育,2014(8):117.

篇7

关键词:群众艺术;社区文化;挖掘;整合

中图分类号:J022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0)03-0016-01

社区是我国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随着我国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城乡一体化的跨越式发展,社区对于整个社会的影响正与日俱增。社区文化的建设与发展,对整个社会的和谐,文化的发展以及“两个文明”的实现都具有重大的意义。由此,谋求一种能有效推进社区文化建设的途径成为当下社区建设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在这方面,群众艺术有良好的优势和可操作性。

群众艺术对于社区文化建设的优势和推动作用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紧密性

群众艺术根植于群众,所以群众对其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和熟悉感,利用群众艺术为载体将为社区文化建设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很大的便利。通常情况下,对于年龄较大,文化水平偏低地区的社区群众,无论是新闻报纸还是专家下乡式的讲说,他们接受起来都有较大的难度,而如果在社区文化宣传工作中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多种形式来进行政策宣传,科技知识普及以及节日庆祝活动等内容,那么群众的参与度和接受度都会比较高,效果也会比传统的“我讲你听”要好得多。比如,秧歌、二人转等群众艺术在东北具有很高的普及率和认知度,我们大可以将需要宣传普及的内容改编成二人转和秧歌等内容,让群众在观看、参与这些节目的时候收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教育。

二、自发性

群众艺术是在老百姓自身的日常生活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所以老百姓往往会自发地组织和参加相应活动。不管是北方的“千人大秧歌”还是南方的“万人坝坝舞”均是群众自发形成的活动。所以,以群众艺术开展的各种社区活动将给我们的组织和协调工作带来极大的便利。比如,为了响应“全民健身,利在千秋”的长期国策,各个社区各出奇招,很多社区耗费巨资引进健身操教练、开设健身房,然而收到的效果并不好,倒是一些组织群众跳坝坝舞,扭大秧歌的社区,经常出现“千人齐舞”的壮观场面,把社区的群众锻炼工作推向了不小的。类似的事例很多,无不反映了以群众艺术来贴近群众对社区各种活动开展带来的极大便利。

三、深入性

中华五千年文明,存世最多,影响最深的不是各种典籍,而是大量的俗语和市井作品,究其根源,就在于群众艺术对社会影响的广泛性和深入性,具体到社区文化建设工作中也是如此。无论是我们请专家演讲还是派发各种宣传资料,很难保证这些活动的深入度和持久性,而群众艺术则不一样,由于社区居民接受度以及传播率都很高,尤其是以数来宝、快板、秧歌、二人转等群众艺术形式创作的大量文艺作品,流传甚广,对于宣传和推进社区文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群众艺术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推动是明显的,那么我们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又应该注意哪些元素呢?以下几方面是很好的入手点:

(一)挖掘社区特点,结合群众艺术

由于我国地大人众,各个社区,即便是同一城市的社区在人口组成,居民素质等诸多方面也存在着许多差异,为此我们在工作中应该摸清楚本社区的特点,再将其与各种群众艺术结合起来。

比如四川遂宁的天心社区,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社区,然而该社区由于有一所老年大学,爱好唱歌跳舞的中老年人非常的多。于是天心社区居委会充分利用这一社区特点,将这些中老年朋友组织成秧歌队,合唱队,自编自演了许多歌舞、小品,与各个社区频繁互访,到各地演出交流,即丰富充裕了中老年人的生活和社区文化,更体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

(二)联合其他社区,发散群众艺术

社区文化建设不是孤立的,将群众艺术作为桥梁与其他社区进行交流沟通,对我们社区文化的建设将大有裨益。例如通州某社区就充分利用了该社区明清时期是字画艺术中心的特点,开展“字画文化进社区”的文化走亲交流活动。与周边20多个社区结成友谊社区,开展了“书法绘画作品展”,“书法技法探讨”,“民间艺人交流”等一系列活动,受到所到社区群众的热烈欢迎。而各社区的民间书法家、绘画家更是积极参与,在展示自身作品的同时与书法绘画爱好者探讨,交流。整个“文化走亲”系列活动反响热烈,使该社区的文化建设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群众艺术根植于群众,也必将是为群众服务的有力工具,我们只要在工作中深入挖掘社区特点,将其与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群众艺术进行有机整合,同时注意加强交流,那么,我们的社区文化建设工作必将迈上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篇8

一、当前县级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的现状

1.管理落后,硬件设施配备不足。目前,很多县级文化部门并未独立建立艺术档案室,有的都是与办公室的行政档案混合存放。档案管理必备的一些设备设施如档案专用柜、除湿机等缺乏,现存的资料老化、破损严重,许多有价值的资料如果不采取措施来收集或抢救,将会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失。

2.重视不够,管理人员配备薄弱。部分县级文化艺术档案室因地理环境、经济发展因素,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以致缺乏专项经费。没有专职档案人员,多数档案员身兼几职,甚至没有接受过专业的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

3.业务工作参差不齐,无统一标准。基层文化艺术档案工作的指导机构比较薄弱,主要由文化馆承担,没有一个专门机构常年抓指导落实,致使目前艺术档案的归档和收集范围一般以主办重大活动为主的文字资料,鲜有艺术展览和文艺演出等文字材料。照片、音频、视频等多媒体资料收集和归档非常欠缺,更不用说实物资料了。另外,各单位档案资料的整理分类也不统一、不合理、不规范,没有统一标准。

二、加强艺术档案管理的意义

1.群众文化艺术档案记录着文化发展的历史。档案是历史文化的积淀,它最真实可靠地反映时展进程,揭示社会发展特别是文化演进的轨迹,从而能昭示未来文化发展的趋势。保存了当前群众文化活动形态的原始记录,就可以防止特有的文艺形式的流失,为子孙后代留住人类发展史上最基本的记忆。艺术档案是文化艺术传承的重要载体、群众从事文化艺术活动的反映,它真实记录了群众文化艺术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是群众艺术智慧的结晶。保存好艺术档案,充分利用好艺术档案,并服务于社会和人民,就是传承历史、传承文明。

2.群众文化艺术档案能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发展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必须有当地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的有力支持。群众文化艺术档案是群众文化艺术单位(如:文化馆)和艺术工作者在艺术创作、艺术演出、艺术展览、艺术研究、艺术教育、社会文化等工作和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文字、图表、声像、实物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以美术为例,绘画(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素描、速写、壁画、宣传画、年画、挂历、漫画、连环画等)创作形式的草稿、定稿、作品照片等材料。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了文化艺术事业的繁荣,高质量的艺术产品不断涌现,艺术形式也变得多样化,受群众欢迎的高水平艺术作品,丰富了艺术档案的宝库。反过来,艺术档案精品通过科技手段,可以更好更大程度地超越原创作单位的艺术活动范围,在更广阔的文化艺术工作领域里发挥更大、更长远的作用,丰富人们文化精神生活,服务于市场经济、服务于文化产业。

三、加强艺术档案管理的建议

1.加强行政领导,责任落实。各地区可以成立档案建立监督的主管部门,利用政府的行政手段,督促各街、镇重视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的收集、整理、归档工作,使之成为基层的日常工作之一,保证群众文化艺术档案工作的有效开展。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做好日常监督考核机制,在政策层面上加以重视。制度里要有档案管理责任制,将责任落实到个人。年终的工作考核应把档案的收集、归档和立卷工作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检查,与年终考核奖惩相挂钩,做到奖罚分明,各司其职。

2.加大资金投入,做好保障工作。目前基层群众文化艺术档案管理的现状,很大的因素是没有资金和必要条件的支持。因此,加大公共财政的投入,在资金上给予档案专项经费的支出,切实解决档案工作的硬件问题,确保群众文化艺术档案所需的财力、物力等能够得到最基本的保障,为基层群众文化艺术档案工作有效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条件。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