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大学辅导员工作室8篇

时间:2022-07-13 14:42:1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大学辅导员工作室,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大学辅导员工作室

篇1

【关键词】新时期 大学辅导员 工作要求

【中图分类号】 G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5)09C-0116-02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大学辅导员工作的对象都是“90后”,他们与以往的大学生有许多不同的特点,不再那么“听话”,他们叛逆、个性十足,但又不失创造性和可塑造能力,做好这些学生的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难度不可谓不大。作为有的资深大学辅导员,面对的学生已经跨越好几个时期,经验非常丰富,但在新时期的大背景下,他们也会有些茫然,以往的工作方法不再灵验,大学辅导员的工作似乎又充满了挑战,工作要求也更加艰巨。对此,本文试从当前在校学生的特点出发,分析辅导员与学生的关系,提出新时期大学辅导员的工作要求。

一、当前在校大学生的思想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政治思想的不坚定性和矛盾性

一些大学生的政治思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扭曲,对我国现阶段的政治议论颇多,多有异议,而对国外的政治充满羡慕和好感,常以外国政治的长处攻击和议论我国政治的弊端,对客观事实认识不清,更有甚者崇洋,早早地去国外定居生活,对祖国没有做出应有的贡献。有的学生身上反映出政治思想的矛盾性,平时不热爱政治,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敷衍了事,考试能及格就行,对我国现在的政治大局不关注,活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认为政治离自己很遥远,但当学校发展党员时,他们又很积极,把入党当作很重要的事情,不是他们突然对政治感兴趣了,而是觉得党员更容易找工作。

(二)心理健康问题的多样性

首先是寂寞感增加,目前的“90后”大学生多是独生子女,极少数人有兄弟姐妹,平时生活中缺少沟通和交流的伙伴,造成大学生的寂寞感增加,与人交流的能力有所欠缺。其次是心理承受能力差,我们在新闻中经常看到某某学生因为毕业拿不到毕业证,就选择跳楼轻生,或者因为难以承受分手的结果,去伤害他人或者自己,又或者因为一时找不到工作,就自暴自弃,随波逐流,这些都不是大学生应当表现出来的。再次是自私自利、不愿奉献,作为独生子女,自然享有全家的疼爱,有的甚至是溺爱,家长把所有的的路铺平,为的就是让孩子舒舒服服的享受生活,可是在精神层面却疏于教育,让孩子养成自私自利的价值观,不去考虑别人的感受,更不会去为他人奉献。

(三)没有正确的人生观、生活观和价值观

受社会上一些拜金主义、功利主义、享乐主义等不良思想的影响,一些大学生也没有了当初远大的理想抱负,也许他们小时候的理想是当军人、医生、科学家,可是到了大学时期,理想成了找个好工作、赚更多的钱。而实际上,大学是国之重器,国家建立大学是为了培养对国家建设做出贡献的人才,一步一步推动社会进步,然而新时代大学生辛辛苦苦上完大学,花费四年的光阴,仅仅是为了找个好工作,这与国家的初衷大相径庭。

(四)缺少融入社会的能力

能够考入大学甚至名牌大学的学生在智商方面不容置疑,他们可以说是当代人中的佼佼者、天之骄子。可是当他们中的部分人在毕业进入社后会,发现自己与社会格格不入,到处碰壁。究其原因,归根结底是因为缺少融入社会的能力。在大学生涯中,许多学生的交际圈是身边的同学和老师,很少和外人打交道,对社会没有正确的认识,适应社会的能力不足,这样走上社会后到处碰壁也就在所难免。

二、大学辅导员与大学生的关系

大学是个内容非常丰富的地方,在这里能交到全国各地的朋友,大学生能从同学那里了解到各自家乡的风土人情,熟悉彼此的生活差异,这是好事,但同时也是坏事,因为彼此互不了解,生活习惯有千差万别,有的学生会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想去适应别人,什么事都以自己为中心,慢慢地就会成为同学眼中的“异类”。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在校园中能发现许多同班同学从来不说话,见面只是打个招呼,这不得不说是让人遗憾的。而大学辅导员就像学生的家长,不仅是教学生如何学习,还应该在思想、心理、社交等方面进行引导。大学不是培养书呆子,只会考试的“机器”不是社会需要的,大学辅导员要像大学生人生中灯塔,指引他们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以成绩好坏差别对待,所有学生都是大学辅导员的“孩子”。作为家长,有责任和义务去培养好下一代,让他们适应新时期的步伐,做社会中的佼佼者。

同时,要做好学生的服务者。以前高等教育是国家的义务教育,实行收费教育之后,则成了权利教育,这就意味着辅导员的工作理念要发生转变,辅导员成了学生的服务人员。因此,辅导员要以学生为中心,在服务中实施教育,老式的棍棒教育不再适应现在的教育形势。

三、新时期大学辅导员的工作要求

(一)拉近师生的距离

大学辅导员毕竟不是学生的家长,有些学生的叛逆心理又比较强,工作起来难免会不顺利,要想做好大学辅导员的工作,首先应拉近师生的距离,对每一位学生都要有爱心,在学习上给予鼓励,在生活上给予关心,在思想上给予引导,在成长上给予帮助。“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优秀教师成功的经验。作为辅导员更应付出爱心和真心,爱心和真心最容易打动他人,得到的回报也会是学生的理解和感激。除此之外,大学辅导员要与学生建立共同语言,学生关心的事物,辅导员也应去了解,这样才能和学生形成朋友的关系,学生有什么难言之隐,也会向“朋友”倾诉。

(二)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政治思想和生活观念

正所谓思想决定行动,思想是一切行动的发动机和催化剂,作为大学生要肩负起报效祖国的重任,辅导员在日常管理中要时刻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把学生培养成爱国青年,教育他们以正确的视角看待我国和外国的区别,不要妄自菲薄,我们有很多优秀的政治思想是外国不具备的。同时,可劝导学生积极入党,让学生明白入党的目的不是为了找工作,而是对自己的深造和监督,党员学生要时刻提醒自己,做学生的榜样。

同时,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生活观、价值观,我们的生活中不是只有金钱,还有人生抱负、生活理念、价值取向等问题,为什么有的人腰缠万贯,仍然不觉得幸福,有的人生活平凡无奇,却感到很安乐,这就是生活观念的不同所导致的。辅导员要在学生生活观念形成的时期发挥重要的作用,让学生的三观不受社会的污染,牢固树立自己的人生理想,并为之奋斗。

(三)发现和疏导学生的心理问题

心理问题是现如今社会面临的“隐形杀手”,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下,人们的心理极易发生扭曲,又没有合适的倾诉对象,最后造成的后果难以估量,那些报复社会的人,都是自身心理问题得不到排解,慢慢的心理崩溃了。倘若能有人事先观察到他们的反常举动,并加以帮助和疏导,那么惨痛的结果就不会发生,这是用最小的代价换来的成功。大学生心理疏导也是如此,辅导员应耐心、细心地观察同学们的举动,及时发现不好的苗头,并将其解决在萌芽状态。心理工作是一项非常难的工作,需要辅导员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疏导能力,辅导员在日常生活中要自觉加强心理方面的学习,强化自己的职业意识,尊重自己的岗位,不能因为难而不做。

(四)加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

很多高校面临这样的难题:学生在学校里学到的知识在走出社会时已经过时,完全用不上了,而适应社会的能力则非常欠缺,因为学校没有教他们。所以,高校应加强社会适应能力的教育,让辅导员带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多与人打交道,学到的知识应及时去实践,用实践来检验知识。同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将之纳入到学生的期末考核中去,并对积极参加的学生给予表扬,对性格内向或者排斥社会活动的学生进行劝导。

(五)做学生的表率

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每一位辅导员都是学生的表率,他的任何行为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的影响。辅导员的个人魅力,会对工作提供强大的推动力。作为辅导员要树立良好的师风师德,不断加强自身修养,积累更多的知识,不断完善自己,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在与学生的交往中,克己奉公、公平公正、不能接收学生的金钱、物质,做到“君子之交淡如水”,给学生展现一个干净纯洁的校园环境。在业务能力上也要让学生信服,所说的话、所做的事都要合理,不能用强权压人,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不可攻破的堡垒。

总之,作为大学辅导员,要想胜任这项工作,必须发现新时期学生的特点,把准学生的脉络,理顺自己和学生的关系,强化自身素质的培养,积极引导学生在学习上刻苦努力,生活中勤奋乐观,感情上从容对待,把学生培养成全方位的人才。同时,辅导员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投入工作,着力推进师德建设,提升自身人格魅力,善于反省自己,发现自身的不足,然后通过学习来弥补,作为服务在学生第一线的教师队伍,辅导员有责任和义务为我国高等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高博.“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及教育管理的新途径[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6)

[2]朱正伦.新时期大学辅导员工作之我见[J].高等教育管理,2007(6)

篇2

假期,对一部分学身而言,是一种远离课业负担的轻松与惬意,但无所事事的光阴中往往也就带有了一丝百无聊赖的失落与遗憾。我系同学并没有把自己的行踪固步于旅游中的山水,没有留恋空调下的电视节目,而是谨记我系的发展方向与发展要求,充分利用假期这段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去继续学习,充实丰富自己。为了今后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体现出自己的价值,许多学生都走出校门去社会实践中锻炼自己,学会在社会中生存的技能。在今年暑假中,我系几乎全部学生都进行了实习,在社会实践中完成了自己的观念与目光从学校到社会的过渡与转换。各大广播电视台都留下了我系同学的身影,在采访、制作、编辑工作中。他们都表现了艺术管理系同学特有的专业技能和良好品行,得到了实习单位的肯定与好评。

12名同学参加了艺术中心培训教学工作,策划组织了教学成果汇报演出,用自己的所学汇报了社会。服务有限公司、有限公司也成为同学们的实习阵地,市场策划、传媒等理论知识得到了检验与丰富。市委的宣传部工作、啤酒节的专题采访同学们做来也得心应手。更值得一提得是,同学组织策划了一首献给故乡的歌,带领全市在各地高校的在校生向全市的父老乡亲作了一次高水平的专业汇报;同学除了参加院学生会的“阳光课堂音乐知识社会事件”、电视台的实践以外,还随“青藏铁路采访团”深入中国的西部地区进行了跟踪采访并写下了自己的见闻、感想和收获。

在进入大学后的第一个暑假中,级学生也使满载而归。计算机办公自动化培训、英语四级学习、广告公司实习……他们的学习进步也是一拍紧接一拍。同学或参加“艺术培训学校”的培训工作,或自己开辅导班,都投入到了教学实践当中。在旅行社当起了导游。去面对芸芸众相挑战自己的能力与自信。参加了市庆七一文艺汇演并获奖。短短的六十天,同学们在忙忙碌碌中收获颇丰。

为了迎接英语四六级考试,我系近半数以上的同学自觉参加了英语辅导般的学习。也有大量同学参加了计算机培训并考取了证书。

在我系处于重中之重地位的思想道德建设也有建树。积极分子上交了入党申请书,作了书面的思想汇报。在全国再次掀起的学习“三个代表”热潮下,我系同学写了《一个大学生眼中的“三个代表”》的思想汇报,以大学生的身份与视角阐述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认识与理解。在抗击非典中凝结起来的那股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的信念与斗志仍然紧紧包围着我们。

篇3

【关键词】大学新生 辅导员 探索实践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3)05-0025-02

一 探索有效开展新生辅导员工作的重要意义

1.加强和改进新生年级教育的现实需要

辅导员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领路人,而新生年级工作是关乎大学生成长的重要一环。由于新生年级本身工作量大、事务性工作繁多等实际情况,目前的工作中仍然存在:教育重全体,对个体关注少,个性化指导少;教育内容应进一步丰富;教育手段相对单一,缺乏感染力和互动性等现实问题。这直接影响着辅导员开展新生工作的实效性。探索有效开展工作的方法途径,是当前值得关注和研究的重要课题,也是大学新生年级教育的现实需要。

2.对新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意义

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时期,大一新生教育在大学生教育中尤为重要。从中学进入大学是青年学生人生中的重要转折,面临着生活、学习、心理、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困惑,它是伴随着新的环境变化而出现的。如果缺乏必要有效的引导,新生不能及时调整以适应大学新环境,便会出现诸如悲观情绪、人际关系焦虑、失落自卑等心理问题。相反,若通过有效的工作方法,引领新生打好第一年的基础,开好头,起好步,养成良好的习惯,那么以后的学习、个人发展则相对会更顺利。正是由于大一新生的特殊性,所以这一阶段也是学生工作的关键时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引导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走好大学的第一步,对于新生圆满完成四年的学习任务、成长成才有着深远的意义。

二 有效开展新生辅导员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根据大一新生的特点,在一年级的辅导员工作中除常规工作外,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探索和尝试:

1.提前建立系部新生QQ群,在假期开展与新生的广泛交流

为了更早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我们将迎新的时间提前,在专业录取之初的暑期期间由辅导员老师建立系部新生QQ群,通知让新生加入群,搭建师生交流平台,充分发挥新生群的作用。

一是在辅导员的组织下,于新生群中开展系列交流讨论,相继开展校史、校情、系况介绍;专业学习计划;大学生涯规划;大学行为规范;优秀系友经验谈等专题交流,激发新生的爱校热情,坚定他们的理想信念。二是辅导员与每一个加入群的学生进行一次深入交流,尤其是重点和调剂志愿、对专业不了解的同学进行多次深入交流,加深他们对专业的认同和归属感。三是开展“一封邮件入心灵”活动,让每名新生给辅导员发一封邮件进行自我介绍,包含个人基本信息、文体特长、大学规划等内容,做到每封信件都仔细阅读,用心回复。

通过新生QQ群这一载体,在新生报到前,提前了解部分学生,收集他们共同关心的话题;同时也让新生对学校、专业、辅导员老师有一个初步的认识,以便入学后工作的顺利开展。

2.尝试一对一精细化的工作模式,真正走近学生,做学生的贴心人

大一新生大多是第一次离家,离开父母开始独立求学生活,辅导员是他们入校后见到的第一位老师,在心理和情感上更易产生依赖和信任;同时,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父母乃至全家人的关注爱护,一直是关注的焦点。而大量的教育实践也证明,有效的情感激励,能更好地激发学生良好的心理动机,调动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为此,在面对新生时,辅导员应尽全力地投入爱心与感情,尝试采用一对一的工作模式,尽力关注每一名学生,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让心与心贴得更近。为此,我们坚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工作。

第一,坚持和每个学生有一次深入的谈心交流。面对面的深入交流更易了解和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我们坚持每天主动约谈学生,详细了解他们入学以来各方面的适应情况,围绕大学适应、大学学习、习惯养成、生涯目标等方面给学生提出建议和希望。谈话过程中注重以情感人、以法教人,尽量避免空洞说教;谈话环境侧重选择操场、寝室、食堂等更为轻松的场所。同时,进一步多渠道搭建沟通平台,通过电话、QQ、电子邮件、班群、班级日志等多种形式实现与学生的互动交流,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第二,坚持周末电话、短信关怀。新生年级日常工作相对繁忙,而周末相对空闲,新生在周末也处于心理的空档期,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关心如影随形,周末电话、短信一对一联系学生:每周星期六、星期天,针对学生的性格、日常表现等特点,有针对性地一对一打电话或发短信,或嘘寒问寒、或鼓励表扬、或学习建议。由此了解更多学生的近况,解答他们的疑惑,同时也借此进一步巩固一对一谈心的效果。

第三,坚持生日送祝福。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个生日,大多是孩子满十八九岁的日子,对他们来说具有纪念意义。而且他们大多人又是第一次离开家,融入新的集体,更渴望得到关注和认可。为此我们通过学籍档案信息、侧面了解等多种方式,力求准确记下每名学生的生日,每逢有学生过生日,尽量在第一时间给学生发去祝福,也借此希望他们把握好大学时光。倡导各班开展形式多样的生日送祝福活动,如每逢学生生日时,送上写有全班祝福的贺卡,着力营造班级“家”的温馨氛围。

第四,重点关爱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这部分学生由于家庭负担沉重,来到新的环境遇到的困难和心理挫折可能更多,更需要我们的关心。为此应专门建立档案信息,保证与他们每个月至少有一次深入的谈心交流,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生活、学习中的实际困难。一方面注重精神上的支持,鼓励他们树立信心;另一方面尽可能为他们争取勤工助学、假期实践的机会,缓解他们的经济压力。

第五,关爱异地求学的孩子。来自外地的孩子在异地求学,远离家、远离父母,在学校辅导员就是他们最亲的人。为此,我们也应想方设法将工作做到他们的心坎上,尽量减轻他们远离家乡的孤寂感。如可通过时常翻阅学籍档案信息,将他们的基本情况烂熟于心,一对一查阅他们生源地家乡的相关信息,记下最有特色的点,以利于和他们交流时找到切入点,有话可说,产生亲近感。

第六,基于爱的赏识教育,让每名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教育根植于爱。教育的过程就是爱的过程,只有用心爱每一名学生,才能发现和欣赏他的不同之处,引导他进步。为此,在工作中,我们采取用心表扬、顺向表扬、逆向表扬、及时表扬等方法原则,总是努力去发现、及时肯定学生的点滴进步,让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都能感受到我们的关注。

3.采取家访、与学生家长深入谈心交流等方式,搭建家校“心桥”,开创家校共筑学生成长平台的新模式

只有更进一步地深入了解学生家庭,才能更真实和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找到辅导员工作的针对性和突破口,真正为学生和家长解决实际问题。

第一,密切与家长的日常联系。开学迎新时,撰写致学生家长和学生的一封信,介绍学校和系部的基本情况,同时对家长配合学校培养学生提出建议,初步搭建与家长沟通的桥梁。开学后,通过电话长谈,与学生家长开展深入交流,一方面反馈学生的在校情况,同时也从家长那里更全面地了解学生,形成家校合力,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第二,尝试开展假期新型家访。在新生入学后的第一个寒假,通过寄送个性化评语的信件(针对学生的一对一详细评价)、电话长谈、电子邮件等新型家访形式,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汇报学生在校的各方面情况,共话学生未来成长规划。让家长和学生在假期也感受到来自辅导员的真诚关心。

第三,与校园文化活动相配合,密切家校联系。如在第一学期的中期,开展“感恩两地书”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自己以传统的手写家书的形式,向父母表达问候与祝福,汇报入学以来学习、生活情况,谈自己的大学规划;在第二学期开展“我眼中的故乡――我讲民风民俗”活动,鼓励学生在假期收集家乡传统风俗的相关资料,然后做成课件,讲给同学们听;开展“亲恩难忘”主题征文、主题演讲比赛。

4.探索实施新生学生导师制,深入推进朋辈教育

为了协助辅导员,引导新生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同时发挥高年级优秀学生的引领示范作用,我们在新生年级试行学生导师制。从高年级本科生中选拔优秀学生骨干担任大一新生的学生导师,让他们以同辈朋友的身份为新生提供学习、生活、工作、心理等方面的辅导和帮助,对新生进行有效的教育,以引导他们更快适应大学生活。具体而言,第一,严格学生导师的招聘,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考查方式,侧重选拔思想觉悟高、成绩优秀、心理素质好、工作能力强,具有高度奉献精神和责任感的学生骨干担任;第二,制定专门的培训计划和措施,对学生导师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如邀请具有专业背景的老师为学生导师作团体辅导、组织优秀学生导师经验交流会、召开学生导师工作培训会等;第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学生导师制的载体与平台,如举行“我与学生导师”征文比赛,“与学导共成长”系列活动等;第四,严格学生导师工作的检查与考核,定期表彰优秀学生导师。实行学期检查,学年末考核的评定制度,检验学生导师的指导新生的实际工作效果。

5.创建三位一体的大学新生导学模式,深度辅助教学

为了培养学生对专业的热爱和认同感,引导新生做好学业规划,改进教育形式,我们在专业老师的帮助下尝试建立三位一体的新生导学模式:系列专业导学讲座、系列专业比赛和专业课外研习小组相结合,促进专业学习的导学模式。

一是邀请专业课、心理学、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等专业老师给新生作专题讲座,围绕大学专业学习、大学心理适应、大学生涯规划等新生关注度高的内容一一为新生详细讲解,指导他们更快地从学习、生活、心理等方面适应大学生活,做好大学学业、生涯规划。二是结合专业特点,着眼新生专业素质的养成,有计划地在年级开展系列专业比赛。每次比赛均通过面上宣传、一对一鼓励动员、临冲刺指导等多种方式确保活动的参与率和实效,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三是建设专业研习小组。围绕深入专业学习,加强专业实践和社会锻炼,在年级施行课外学生专业研习小组制度,通过定期开展小组讨论、读书报告会等方式来进行,以促进学生专业素养的全面拓展和提高。通过导学模式的建立,引导大一新生深化对专业的认知,激发对专业的热爱,进而产生更强的学习动力。

三 结束语

大学一年级是青年学生成长最重要的时期,这一阶段的教育引导,对学生有着十分深远的影响。新生辅导员应以高度的责任心和奉献精神,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不断推进工作模式的精细化和工作方法的创新,帮助学生克服种种困难,尽快适应大学生活,迈好大学第一步,真正当好大学生人生导师的重要角色,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2]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全国高校辅导员先进事迹选编[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周保平.朋辈辅导员制度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31)

篇4

论文摘要: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高校安全稳定的基础。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负责人和处理人,在高校的安全稳定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不可推卸的责任。本文就高校辅导员该如何做好学生安全稳定工作进行了一些思考和探讨。 

 

1 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所谓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指“高校管理者和教育者以党和国家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为依据,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目标,以安全责任、安全意识和安全知识为主要教育内容,通过入学教育、课程教育和日常教育等多种途径,使在校大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全面系统地掌握安全知识,提高安全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技能,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和今后走向社会需要而进行的教育”。① 

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化,学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为了使大学与社会接轨,校园内组织的社会活动也越来越多,校园社会化的现象也日趋明显,校内及校园周边的治安环境越来越复杂。大学校园治安、刑事案件的频频发生,给高校内学生的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而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度开放化,教育领域也逐步迈向社会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安全防范意识及自我保护能力较差的大学生们势必成为各种不安全问题和案件的受害者。所以,不断增强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防范能力,已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学校对实施大学生的安全教育,有着迫切的必要性。 

2 实施安全教育的重点及主要内容 

(1)加强对大学生安全防范和法律法规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安全意识和技能。辅导员应通过日常的一些交流,或者通过主题班会、主题活动等形式对学生开展防火、防电、防盗、防骗以及人身安全、交通安全、公共卫生、法律法规的教育,普及心理健康、医疗知识、安全知识和法律常识,以此培养和加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与安全防范意识。除此之外,还应配合学校相关部门对学生进行求生训练,安全演习,以增强学生的心理素质与应对技能。同时,辅导员还要注意特殊时期的安全稳定问题,比如新生入学、节假日时期、学生外出见习、实习、参加社会实践、毕业离校之前,都要做好安全稳定教育。辅导员要结合学生的兴趣及特点,开展形式多样、趣味性强的活动来加强安全教育。 

(2)建立学生档案,掌握学生基本动态,并做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辅导员需要从多渠道、多方面的了解学生,如学生的入学资料、入学体检、自我介绍、老师介绍以及学生在宿舍、课堂、活动中的表现。然后对所了解的学生情况进行系统整理归档,并时时更新,形成学生的个人档案,以便于教育管理工作的开展。除此之外,还要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来自单亲家庭、离异家庭、贫困家庭的学生,或经常违纪违规、受处分的学生,还有成绩波动极大、日常行为两极化的学生属于特殊学生群体,大多存在不稳定因素和心理问题。辅导员应对他们给予高度、密切的关注,并注意在日常生活中给予关怀,多与他们进行交流、沟通,对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可通过心理健康教育或心理咨询等适当的方式,引导、帮助他们走出心理误区。 

(3)建立并完善安全稳定的应对体系,正确处理突发事件。是否将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到位,是否建立完备、有效的安全预警系统,以及是否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是体现辅导员工作能力以及安全教育工作做的好不好的几个重要方面。所以,辅导员需要建立安全稳定的应对体系。充分发挥班委的作用,并保持24小时通信方式的畅通,力争第一时间在现场,了解事件情况,理性思考,果断采取应对措施,控制事态。事态严重时,应及时上报学校领导及相关部门,配合学校职能部门以及联系学生家长,做好善后工作,甚至有时候需要解决此次事件给学生带来的各种相关的负面影响。 

(4)提升自身心理健康及安全教育知识水平,增强自身能力。之前述说的总总,都需要辅导员自身具备一定专业素养,掌握一定的思想教育方法,以及安全知识、法律知识、心理学知识等等。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工作之余,还要不断学习,扩充自己的知识面,提高知识水平。此外,还要培养、训练自身的观察力、判断力、应变力以及协调力,不断增强自身能力,以便在处理危机事态时能临危不乱,准确、果断的作出处理。 

3 辅导员安全教育工作的思考与认识 

首先,应该在责任和信任中让学生感到安全。辅导员对工作极高的热情和极强的责任心可能就会让学生感受到安全和信任,因此,在日常工作中,辅导员要以积极的心态与言行对待学生,不但要作为教师指导和教育学生,还应该作为哥哥姐姐去了解他们、信任他们。工作与生活中要身先示范,以身作则,引导和教育学生学做人,发现问题及时批评教育,不偏袒,不溺爱。该严肃时严肃,必须要让学生懂得,一个优秀的大学生除了要学好专业知识,还要具备良好的品行修养与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要让学生从心底热爱大学生活,热爱自己的学校。 

其次,加强在校生的安全教育,能够完善在校大学生的知识结构,提高其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对学生开展安全知识及法律法规的教育,普及安全知识和法律常识,可减少学生在校期间的安全风险,还可以让学生学会依靠法律法规的力量保护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可以训练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其在今后遇到突发事件或危机事件时,能保持镇定,并采取适当措施果断处理。 

最后,辅导员应在高校的安全教育工作中积极积累经验,与时俱进,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素质和能力,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安全教育工作的骨干力量。要热爱自己的工作,以积极的心态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事情,并在工作中不断学习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观察力、判断力、协调力、应变力以及心理综合素质,在思想教育与安全教育工作中,促进自身成长。 

4 总结 

高校安全教育工作近年来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安全是学生正常生活与学习的保障,但是由于高等教育处于大众化、大发展的时代,办学主体和办学层次趋于多元化,高等教育受到了社会功利的驱使,安全教育往往被学校所忽视,从而引发一系列的问题。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开展与实施迫在眉睫。高校辅导员作为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有紧密联系的导师,在学生安全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用我们的智慧和真情,把辅导员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台阶。 

 

注释 

①钟晓明.高校安全教育的几点思考.教育学论文,2007(18). 

 

参考文献 

[1]钟晓明.高校安全教育的几点思考[j].教育学论文,2007(18). 

[2]浙江省高等教育学会保卫工作专业委员会组织编写.大学生安全知识读本.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 

篇5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就业指导;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高等教育改革的迅猛推进,1999年起实施的高校扩招效应开始突显。据统计,2008年高校毕业生数量达560万人,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0万人,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将达到630余万人,毕业生人数逐年增加,而其中独立学院毕业生又占有较高的比例,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毕业生就业率是评价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是展现学校社会形象的重要窗口。辅导员作为高校从事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管理的教师,是独立学院从事就业指导工作的重要力量。因此,充分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作用,对于做好独立学院大学生就业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独立学院就业指导工作的意义

高校就业指导是帮助大学生充分了解自己的个性特点,使自己对自己有全面、理性的认识和客观定位;帮助大学生了解社会不同职业的岗位要求;帮助大学生根据自身的个性特点选择适合自身的职业,实现人职相配,充分就业,使其正确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从根本上说,就业指导,就是要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毕业生适应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能力。

二、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一)缺乏系统的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知识

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综合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开展此项工作需要掌握系统的就业指导理论知识,详细地了解国家和地方的就业方针和政策。由于辅导员自身工作的局限性,辅导员大多缺少就业指导的相关培训,没有机会去获取更多系统的就业指导理论与实践知识,这势必导致辅导员在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时显得力不从心,难以达到就业指导应有的效果。就业指导工作缺乏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无法有效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二)防御型、任务式的被动工作模式制约着就业指导工作的开展

独立学院辅导员的工作千头万绪,每天充塞大量操作性和事务性的工作,常常兼“学生的保姆、职能部门的勤务兵、院系的服务员、突发事件的消防员”于一身,逐渐形成了一种防御型、任务式的被动工作模式,这种工作特点让辅导员很少有时间去了解和研究当前的就业形势,影响其有效地给学生提供细致的就业指导,只能是提供一般的就业信息服务,造成了辅导员不能有效地利用科学的就业指导知识为学生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更无法形成从入学到毕业全过程的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就业指导体系。

(三)就业指导形式和内容显得简单分散,缺乏个性化和创造性

不少辅导员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随意性大,缺乏系统的指导,形式和内容简单分散,缺乏个性化和创新性。不能深入到学生中间,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掌握学生就业意向、就业心理,帮助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职业生涯设计与规划,传授学生迫切需要掌握的求职方法、技巧;不能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效地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

三、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中的优势

辅导员的工作不仅包括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包括对大学生的日常教育和管理,辅导员对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家庭背景、所学专业等都有一定的了解,所以辅导员在开展就业指导工作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一)亦师亦友的角色优势

大学期间,辅导员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扮演着亦师亦友的角色,对自己所管理与服务的每一位学生都比较了解,全面掌握学生的详细信息,有利于辅导员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综合素质直接参与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制订,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将学业规划和职业生涯规划贯穿于大学四年当中。由于辅导员与学生交流频繁,使得辅导员和学生之间建立起深厚的友谊,有利于帮助学生进行常见心理问题的分析,缓解心理压力,树立积极且自信的就业心态。

(二)桥梁纽带的地位优势

辅导员的这种桥梁纽带的地位优势主要体现在,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能够为用人单位提供准确详实的学生信息,能够根据岗位要求向用人单位有针对性地做好毕业生的推荐工作,同时还可以从用人单位获取与岗位相关的就业信息,及时提供给毕业生,减少投递简历的盲目性,增强就业的针对性。

四、如何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一)加强就业指导知识的培训,提高辅导员就业指导的专业化水平

就业指导涉及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信息学、就业政策法规、职业生涯规划和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是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具有极强的科学性与专业性。这就要求就业指导必须向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鉴于此,作为大学生就业指导主要力量的辅导员必须加强学习,提高自身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系统掌握大学生就业指导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丰富自身的就业指导形式和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就业指导。

(二)树立全程化的就业指导理念,综合性地开展就业指导工作

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系统化的工程,辅导员在进行就业指导工作时要树立全程化的就业指导理念,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从全局出发对大学生进行综合性的就业指导。辅导员一定要改变就业指导只是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的观念,将就业指导工作从新生入学开始抓起,把职业生涯规划纳入到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之中,分阶段、分层次,并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量体裁衣,有目标、有重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就业教育与指导活动。

(三)加强就业政策教育,帮助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

由于宣传和教育的不到位,导致毕业生对就业政策的不了解和对就业过程中的过高估计,不利用毕业生顺利就业。所以,辅导员应该精通就业政策并积极引导毕业生认识现行的就业政策和就业制度,使他们认识到人才的竞争就是素质和能力的竞争。在就业市场中,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将更加注意选择的双向性和人才的适用性,从而引导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必须更加注重自身素质和能力的提高。辅导员还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来实现毕业生就业管理与服务的自动化,宣传就业政策的同时建立就业信息库,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全面性和时效性,让更多的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掌握双方的供求信息,巧妙实现供需对接,避免盲目性。

(四)正确引导大学生做好角色转变,树立科学的就业理念,提高就业能力

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正确的意识才能指导正确的行动。要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帮助学生提高就业能力,辅导员必须首先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正确认知辅导员面临的新任务,肩负的新使命。要引导大学生树立职业的社会意识和长远意识,指导学生准确定位自己的人生理想,把自己的理想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要引导大学生做好角色转变,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设计好自己的职业生涯。此外,辅导员要利用自己在(下转第243页)(上接第241页)就业指导中的角色优势,有针对性的对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就业指导,及时分析大学生存在的优势与不足,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使其明确自己的兴趣、能力、气质、性格等心理特征,对自己进行客观评价和正确定位,做到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从而实现顺利就业的目标。

(五)培养大学生的健康心理,发挥心理辅导在就业指导中的作用

辅导员自身必须拥有健康的心态,真诚地关心爱护每一位毕业生,公正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更重要的是辅导员要掌握就业指导必需的心理学知识,努力成为学生就业心理健康发展的咨询者。通过开设就业指导、就业心理辅导等课程,举办各种就业训练活动或者以班级活动为平台开展就业心理辅导等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一方面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社会生活技能和求职技巧,另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端正自己的心态,对今后的生活抱以乐观、开朗、认真、负责的态度,帮助他们避免急于求成的心理,预防就业受挫。

综上所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一件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任重而道远,作为一名独立学院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中,要不断了解就业政策,不断分析、研究就业形势,不断学习就业指导理论知识,不断总结就业指导工作实践经验、教训,做好大学生就业的心理辅导,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就业观念,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扎扎实实地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让每一位大学毕业生都能找到理想的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张星河.求职与就业指导[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2]张武华,周琳.大学生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3]靳怡.关于发挥辅导员在大学生就业中指导作用的思考[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5).

篇6

关键词:兼职辅导员;资助;宣传

一、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宣传现状

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宣传目前以校内宣传为主,各校每年在评选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以及办理助学贷款时会集中由学工处通知,进行学生资助政策的整体宣传。相对于校外媒体来说,校内媒体宣传相对具有可操作性,但内容大致都停留于政策公布通知、工作布置等方面,内容相对单一、方式简单。校外媒体的报道一直是各高校的薄弱环节,尤其是地市级以上报纸、杂志、电视、网络等多种媒体报道的次数相对较少。分析以上情况,具体原因如下:

1.受助学生主观上不愿意接受报道

有些受助学生主观认为接受资助就是在思想和行为方面上了一道无形的围栏,言行举止都要暴露在他人的监视之下,不能穿得漂亮,吃得标准也不能过高;女孩子不能打扮,否则会被指责乱花资助费用;不能使用好一点的手机,也不能玩电脑,否则会被认为丧志,没有将国家的资助用到实处。同时他们也担心被宣传报道之后,家里人及周围人会很快知道他们的情况,可能会让父母受到他人白眼及嘲笑,因此,他们会极力反对对外宣传报道时出现自己的形象和内容。

2.媒体宣传业务素养不高

此项工作宣传会涉及部分学生的隐私,考虑到现实环境,不能像高校其他学生工作和活动具有可读性、娱乐性。校外媒体一般不愿意采用此类稿件,尽管大多数媒体宣传的初衷是为了展示资助工作的成果,但是由于专业素养的缺乏,造成宣传手段单一。有的媒体宣传片面强调受助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生活状况,要求学生面对镜头发表受助感言,没有有效地沟通。没有与学生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缺乏人文关怀意识,使得学生很是反感。同时对宣传内容的专业敏感度弱,在素材收集上没有亮点和深度挖掘,使得内容过于平淡,或是弄虚作假、夸大虚假,为了宣传效果失真、失实、失效,给受访学生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也使得此类宣传报道在学生中失去信任,引发大家的排斥和反感。

二、兼职辅导员视角下学生资助工作宣传的开展

针对目前高校学生资助工作媒体宣传的现状,发挥宣传报道在高校学生资助工作中积极促进的作用,在兼职辅导员视角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解决:

1.充分保护受助学生的隐私

学生资助工作媒体宣传时要与被报道人充分沟通,尊重学生的尊严和隐私,对于提出不刊登图片的要求要予以满足,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尴尬。与校外媒体进行联系时,要明确告知被报道人媒体性质及宣传范围,争得被访者同意,提前组织被访学生、教师与相关媒体沟通,避免为了吸引眼球,一味追求新闻效应而伤害到当事人及其家庭。在内容编排上,应该注重挖掘励志先进事迹,学生资助工作开展实效等方面的亮点,在学生隐私权的保护上需要仔细斟酌,既要真实、积极引导,又要爱护学生、满足宣传的需要。

2.加强对宣传工作的引导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资助宣传工作的引导,一方面要加强对校内宣传人员的培养;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对当前宣传媒介工具的利用。学生资助工作宣传主要是由负责学生资助的辅导员教师开展,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开设专题讲座等方式对辅导员集中培训,当前大学生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主要媒介形式已经发生了变化,互联网与手机资讯目前已经远远超过其他传统方式,如果对互联网、手机等新兴媒体不能高度重视,不善于运用就会陷入被动,更谈不上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学生资助工作媒体宣传也应顺应时代潮流,积极主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通过新媒体的传播途径达到宣传资助工作的目的。

3.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学生资助工作的宣传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展现资助工作的成效、优势,让受助学生感受到国家、社会与学校给予的温暖,感受真情、美德,通过宣传报道有利于让这份温暖更多地传递出去,有利于让更多的学生了解资助政策。当你接受资助时,应该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来推动这项事业的发展,传递更多的爱,而不是因个人问题而拒绝配合。因此,需要加强对受助学生的心理教育,强化他们的抗挫力训练,帮助他们平和心态,积极应对学习、生活中出现的困难,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他们自强不息的品格;有利于帮助他们提高社会竞争力,真正达到资助育人的目的。此外,要加强对普通学生的教育,学校应有效引导加强贫困生群体与普通学生之间的交流联系,鼓励学习成绩好、综合素质优秀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树立典型,引导他们利用自己的优秀品质去感染他人,通过给大家带来“正能量”来消除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的自卑感。

兼职辅导员是学生与学校沟通交流的桥梁,从兼职辅导员视角思考,更有利于高校学生资助工作的开展,在实际工作中,注重“以生为本”,将此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学生、理解学生、关爱学生,最终达到教育学生、引导学生、鼓舞学生的目的。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新时期 辅导员 身心素质 学生公寓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5)10-0121-01

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时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教师重要,就在于教师的工作是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工作。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辅导员队伍一直是大学教育的中坚力量,对大学生的影响无处不在,所以,作为一名大学辅导员,在面对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时,如何打造这支“梦之队”,便成了我们毕生都要研究的不朽课题。

一、辅导员自身要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树立教师形象

“教育者必须先受教育,正人者必须先正己”,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对政治理论素养要求极高。在日常工作中要抓紧一切时间努力学习党的各种理论知识,熟悉国家的各项政策和学校当前的中心工作,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觉悟和政治理论水平。在工作过程中,能够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始终忠诚、热衷于教育事业,热爱学习,团结协作,为人师表,勇于奉献。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

二、与学生相处要遵循:尊重、理解、信任的原则

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人,也是对学生影响最深的人。我们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如果不注意方法,不能因材施教,那么将会对学生本人产生极为不好的影响,也会对我们的工作造成一定的困扰。在我认为,在与学生相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要遵循尊重、理解、信任的原则。

1.尊重:日本科学家江本胜有一项关于水的研究,并且出了一本书叫《水知道答案》。在这项研究表明,给水看不同的文字,听不同的音乐,选自不同地方的水,它的结晶是各不相同的。比如说,给水看“爱”与“感谢”,水会结出漂亮的几乎完美的晶体,反之,给水看“浑蛋”等字时,水的结晶会非常可怕。日常生活中,我们绝对不会想到,简单的一句话会影响到“水的心情”。可事实上并非如此,水也有生命的,所有存在的生命体都是会受到周围环境影响的。学生呢,我们在对待学生时是否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呢?我们的不在乎、不尊重,将会给学生带来多么大的危害,恐怕没有人去衡量过。为此,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当中,我们一定要谨言慎行,要时刻把你的学生当做你最尊重的人来对待,这样,不仅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顺利完成,也会同样换得学生的尊重。

2.理解:我们常说“理解万岁”,可在日常生活中,又有多少人做到理解二字呢?我们也常常抱怨学生不理解老师的苦心,不听老师的劝说,不努力学习等等。其实归根结底,是我们不能理解学生!我们好像很少去认真思考学生为什么不听我们的劝说?为什么不学习?所以我们的工作也收效甚微。其实,如果我们在与学生的接触过程中,能够全面地调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更多地对学生本人持一种理解的态度,我想一定能够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当然,在工作中,也有许多我们确实无法理解的事情,比如说:性取向问题,生活不能自理问题,过份依赖父母等等。80前、80后、90后他们的思想差异很大。这也确实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多问题。即使这样,我们仍要设身处地的为他们着想,要时刻告诉他们,“我能理解你们”即使我们理解不了。

3.信任:信任这个词大家都很清楚是什么意思,我们也经常在用。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你要信任他并取得他的信任,这样才会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行。某些学生可能挣扎了很久才鼓起勇气来找你请假、谈心、诉说委屈等,如果辅导员在这个时候对这件事持疑态度,就会严重伤害到学生脆弱的心灵,可能会导致大学几年当中他再也不会主动找你,再也不愿向你求助,严重的也可能会影响到这个学生的一生或者对校园的安全稳定造成威胁。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大学生当中,诚信危机也越来越严重,而这个时候,对每个学生都要以信任的态度去对待,确实很困难。这就要求辅导员在工作中,要讲究策略,你可能对某一件事、某一个人产生了怀疑,可并不一定要当面表现出来,我们可以事后对这件事做一次彻底的调查和了解,再根据调查结果进行处理。这样也能够树立辅导员的威信,当然对辅导员个人素质要求也很高。

三、因材施教,坚持正面引导,适当进行挫折教育

对学生的教育要因人而异,同一种方法不可能适合所有学生。但有一点是可以通用的,那就是要坚持正面引导。我们说随着社会的发展,中西方文化的融合,一些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如、假冒伪劣、失业等的出现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影响极大。使得一些人产生了信仰危机和价值迷失。这些原因导致了部分青年大学生思想上的困惑和混乱,学习和生活目标不明确;思想偏激,考虑问题不成熟、不全面。在日常工作中我们经常会看到家长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很大的程度上使一部分学生的思想发生了扭曲;还有一些学生只看到社会上的阴暗面,对于个别问题,以偏盖全,无法正确的认识社会。根据这一实际,辅导员在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时,要针实际情况,采取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强化对人生理想信念的教育,发挥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作用,强化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另一方面,现在独身子女的增多,家长对孩子的骄纵,许多学生在家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他们在生活中,目中无人、骄傲自私。对于这样的学生,适当的挫折教育非常重要。

四、把对学生身心素质的培养放在首位

身心素质是大学生素质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一方面,现在的学生,多数缺乏体育锻炼,身体素质很不好,抵抗力很弱,天气一变,就会有一大部分人生病。为此,我们一定要多组织课外活动,坚持晨跑,还大学生一个强健的体魄。另一方面,大学生是一个承载社会、家长高期望值的群体,自我定位高,成才的愿望强烈,但他们的心理发展尚未完全成熟,心理承受能力和适应能力相对较弱。同时,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大学生在校所面临的环境适应、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成才就业等心理压力和冲突日趋严重,反映出的心理困惑和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当前最紧迫的一项任务。

五、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工作及特殊学生的帮助工作

目前,每所学校都存在两种学生: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及特殊学生。我这里所说的特殊学生主要是指单亲家庭的学生;谈恋爱的学生;极少部分违规、违纪的学生;对就业感到迷茫的学生;性格孤僻、极端的学生。

经济上的困难相对来说是最容易解决的,我们除了有国家的资助,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勤工俭学的机会,鼓励其自强自立。但也资助方面也存在很大的问题。虽然我们国家对大学生的资助力度越来越大,却仍然不能照顾到所有的学生。而且,学校在对贫困生进行界定的时候却有很大的困难。家访确实是界定贫困生家庭情况的最好途径,可是对每位申报资助的贫困生都进行家访也是不现实的,如何能够客观的评定贫困生的等级,为真正困难的学生解决燃眉之急,而又能准确地排除那些骗取资助金的学生,是做好资助工作的起点。另一方面,国家及省里的资助一直是按照学生比例,给出一定的名额,这种评定并不是很科学。不同地区、不同学校学生的贫困程度也是不一样的,应该有一个更加完善的方法进行评定,然后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评定金额和比例。

对于特殊学生的处理是最为重要的,我所接触到的学生中,特殊学生非常多。这些学生又是极易出现问题的群体。我们在对这些学生进行教育时,不仅要用心,而且要非常谨慎,一不小心就会伤害到他们脆弱的心灵,甚至会造成难以弥补的过失。我们对这些特殊群体要疑信给予更多的关注。

六、要把学生公寓变成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篇8

关键词:辅导员;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作者简介:白芳(1980-),女,回族,吉林白城人,泰山医学院放射学院,讲师。(山东 泰安 271016)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14-0238-02

职业生涯规划是在对主客观条件进行分析、测定、研究和总结的基础上,对个人兴趣、爱好、能力、特长、经历及不足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权衡,结合时代特点,根据自己的职业倾向,确定其最佳的职业奋斗目标,并为实现这一目标做出行之有效的安排。[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学生在大学期间进行系统的职业生涯规划的过程,其有无及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质量,更会直接影响到求职就业甚至未来职业生涯的成败。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是一个系统工作,需要“由校领导牵头,学生工作、就业指导和教学管理等部门具体实施,学生辅导员、校内外专家和专业教师共同参与”。[2]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最直接的教育者和管理者,是实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一个重要力量,但目前由于种种原因许多辅导员并没有真正参与到这项工作中来。如何做好大学生职业规划的辅导工作,指导大学生早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值得辅导员们深入思考。

一、辅导员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工作的意义

辅导员长期工作在学生管理的第一线,其工作内容涵盖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最了解学生的情况,与学生容易沟通,也是学生们最信赖的人,这些特点使辅导员更容易深入细致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工作。

1.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辅导

职业生涯的特点之一就是独特性,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个人的素质不同、兴趣爱好不同,必然要进行不同的生涯规划。辅导员是大学四年里和学生关系最为密切的教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等个体情况和家庭基本情况有比较充分的了解,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分析他们的优势与劣势,做出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扬长避短科学合理地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2.可以实现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

职业生涯规划并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而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需要不断调整完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工作要贯穿大学学习生活的全过程,例如在大一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了解所学专业,进行职业认知,大二、大三引导学生完善自身知识结构,进行职业能力培养,大四进行就业、择业指导,这样持续性的细致入微的全程化工作只有辅导员能完成。

3.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更好地结合起来

传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只从学生个体利益出发去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满足自身需要的岗位,在某种程度上忽视了祖国和人民的利益,忽视了党和国家整体上对人才资源配置的要求。辅导员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力军,可以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密切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关注祖国需要、关注社会发展,自觉把个人利益同祖国利益、人民利益相结合,树立崇高的职业生涯理想,使自己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二、辅导员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工作面临的挑战

1.缺乏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化训练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掌握系统的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理论知识,同时还要具备丰富的咨询与辅导实践经验。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我国高校还处在起步阶段,极少有辅导员具有职业指导师等相关职业资格,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辅导员也不多,也少有辅导员接受过系统、规范的职业生涯规划师资培训,甚至部分辅导员对其基本概念和内涵都不甚了解。部分辅导员兼任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授课老师,虽经过一些短期培训,但这些培训一般时间都很短,系统性、专业性程度明显不够,作用有限。辅导员往往是凭借思想政治工作经验和常规管理方法来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不能很好地满足现实的需要。

2.缺乏丰富的职业生活阅历和职业规划实践知识

目前高校的政治辅导员绝大多数是毕业后直接走上辅导员岗位的,没有其他工作经历,从学校到学校,自身缺乏丰富的职业生活阅历和职业规划实践知识,对很多新兴职业不甚了解,这使得辅导员在指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时,容易流于形式和空谈,不容易使大学生们信服。

3.日常工作繁杂,精力分散

辅导员工作内容琐碎、繁杂,需要对学生进行道德、心理、法制等在内的思想政治教育,要配合学校做好学生教务、考务、宿舍、奖贷勤补等工作,要负责学生的纪律安全、组织发展、实习就业等等,所有与学生有关的事项几乎都要通过辅导员去传达、落实。通常一个辅导员带几百个学生,繁忙的日常工作常常使辅导员疲于应对,沉不下心去深入研究某一方面的问题,这对辅导员深入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工作是个不小的挑战。

三、辅导员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工作的几点建议

1.提升辅导员的理论修养,加强专业化水平

学校应充分认识到辅导员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工作的重要意义,创造条件鼓励辅导员不断加强学习,提高其辅导能力和业务水平。一是分期分批选派辅导员参加脱产学习培训,考取职业指导师等职业技能证书,尽可能掌握乃至精通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具备针对个体、团体职业测评的辅导和咨询技能。二是组织辅导员经常性参与兄弟院校的交流,取长补短,找到自己工作的不足,不断改进工作方法。三是学校就业指导部门举办专题研讨会,结合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职业稳定和职业发展等问题展开讨论,从中辅导员可以多了解一些行业和职业信息。

辅导员自身要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发扬“钉子精神”,在繁忙的日常工作之余挤时间加强学习,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辅导员要广泛涉猎心理学、管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利用各种渠道收集公务员考试、研究生考试、出国留学、人才市场需求趋势等方面的信息,加强对就业政策法规的掌握,辅导员还应结合各自工作实际开展有关课题的研究,以带动理论水平的提高。

2.辅导员要对自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辅导员承担着对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的职责,作为辅导员本人,为了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必然也应该对自身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辅导员的职业规划包括自我分析,即要对自己有正确客观的评估,认识辅导员职业潜力,找到自己的职业定位;对工作进行分阶段的规划,把握每一个阶段的重点、目标、任务,提升自己的工作能力;制定短期目标和远期目标,努力向专业化、专家化的目标发展;为了达到近期和远期目标,对自己的行动进行规划。这将有助于辅导员自身职业的长远发展,促进其朝着职业化、专业化、专家化的方向发展。[3]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相信一个善于给自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取得一定成效的辅导员,对学生而言,更具人格魅力,在工作中更有说服力。

3.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据统计,当前高校60%以上的学生对“如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毫无头绪或仅有初步了解,[4]他们学习目的不明确、自我认知不够、职业目标模糊,一旦到了职业决策的时候,就会纠结茫然。要解决这些问题,迫切需要培养其树立职业生涯规划意识,使大学生们能够主动自觉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通过“知己”、“知彼”、“合理决策”、“有效行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目标与理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实际上是大学生自我认知、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过程,任何人都不应也无法包办、代替。意识是行动的先导,所以辅导员的辅导工作应建立在激发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兴趣、培养职业规划的意识上。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培养工作:

首先,抓住新生入学之初新鲜感强、易于接受新观念的有利时机,积极向他们灌输职业生涯规划的理念,调动他们重视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使他们懂得今天接受教育的目的是什么,该如何排除各种阻力以求得自己最佳的发展。可以在新生入学教育时,通过宣传展板、专题讲座、主题班会等形式让学生系统地了解专业培养目标、就业方向与就业形势,对学生进行职业启蒙教育。

其次,加强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实效性,发挥课堂教育主渠道作用。目前,一般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基本由辅导员兼任,辅导员应充分发挥自己处在就业指导一线的工作优势,理论联系实际地进行教学,增强课程实效性。例如在讲授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知识时,结合学生专业特点,向学生介绍本专业的就业方向和前景、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胜任相关职业等内容,从而增强学生的紧迫感,使其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还可以向学生讲述本专业优秀毕业生或成功校友生涯发展的实践经历,让学生体会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激发学生进行职业规划的主动性,形成职业规划意识。

再次,根据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就能有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具有敏锐的思考力与创新力。开展形式多样能激发学生兴趣的职业生涯规划活动,寓教于乐,润物无声,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大赛,内容可包括撰写职业生涯规划书、现场演讲展示、求职简历制作和模拟应聘等。还可以举办短剧大赛,让学生自己设计剧情,扮演不同的职业角色。再如辅导员给学生做职业生涯规划团体辅导、举办职业发展沙龙等。

4.开展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辅导

职业生涯规划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要根据大学四年从适应、探索到定向、冲刺不同阶段的特点和任务,对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实行不同主题的职业指导教育,开展全程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一年级为适应期:通过新生入学教育,帮助新生了解学校、了解自己所学专业的就业去向、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帮助学生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建立职业生涯规划的意识,进行自我认知,厘清自己的职业兴趣、价值观、能力、个性特质和发展意愿等;引导学生做好大学四年的学习计划,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好基础课程;完成一份四年的生涯规划书,建立个人大学成长档案,时刻鼓励和监督学生完成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任务。

二年级为探索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所学专业与自身职业发展的关系,认清职业发展应该具备什么样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以便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好准备;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三下乡、志愿者服务和假期实习等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更进一步地认识自我、认知环境,对职业目标进行修正,对实施方案进行调整。

三年级为定向期:学生的职业目标逐渐明确,辅导员要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所选职业和相应的岗位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知识和能力,如何有针对性进行充分的准备,注意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通过实习和兼职了解社会、适应不同的社会环境,提高社交和人际交往能力,为以后更好地融入职业环境做好准备;对学生考研还是就业给予指导;带领大三学生参加招聘会,提前让学生感受用人单位的需求,增加学习动力、明确努力方向。

四年级为冲刺期:开始进入真正的求职就业阶段,辅导员主动收集相关就业信息和考研信息,并将掌握的信息通过短信、e-mail、QQ群等形式及时向每名毕业生;通过讲座和班会等形式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政策、简历制作、社交礼仪、求职面试技巧的讲解与辅导,帮助大学生掌握基本求职技巧方法,为成功就业做好充分准备;掌握毕业生求职(考研)的最新状态,关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学生,及时给予心理辅导和就业帮扶。

5.加强职业生涯规划个性化辅导

职业生涯规划辅导需要注意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体差异,这要求辅导员在进行指导时要“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不同的性格特点,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启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辅导员必须与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沟通,才能深入了解每个学生的思想状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家庭背景、专业学习等情况,从而为学生提供科学的个性化辅导。辅导员可以使用一些测量工具作为辅助,比如霍兰德职业倾向测验量表、MBTI性格测验、气质类型等心理测试工具,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职业倾向与兴趣倾向,以及和专业之间的关系,树立专业意识,并针对学生的职业倾向,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5]

辅导员还应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开展辅导,有些学生很快就能找到自己喜欢又符合自身个性特征和能力的目标职业,对于这些学生,辅导员在他们制定每学年计划和执行计划时只需要适时辅导。而有一些学生可能长期处于迷茫和犹豫的状态,无法尽快确定自己偏好的目标职业。对这部分学生,辅导员应该给予充分关注,加强个别辅导。[6]

参考文献:

[1]蓝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

(13):27-28.

[2]雷五明,赵北平.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内容与实施[J].中国青年研究,2006,(9):86-88.

[3]刘鹏.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生涯规划[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

10(8):253-254.

[4]李莉萍.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2,(6):25-27.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