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经济与社会发展8篇

时间:2023-01-17 18:08:5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经济与社会发展,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经济与社会发展

篇1

关键词:治水 旱灾 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TV2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a)-0228-02

1 从湖北的历史上看,不治水、治不好水就要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1.1 湖北历史上的水害频次及造成的损失

据历史记载,千百年来,湖北省境内水、旱灾害频繁、严重,特别是利于人类活动、经济发展的中南部平原,江河纵横,湖泊密布,洪涝灾害经常发生,其间也常有干旱。据有文字记载的史料统计,从公元前3世纪至1949年的2200年间,湖北境内发生范围在州、府或5县以上的洪、涝灾害337次,平均15年1次。1949―1995年的46年间,湖北全省也发生重大洪涝灾害8次(1949年、1954年、1964年、1969年、1980年、1983年、1991年、1995年),平均不到6年1次;而洪、涝、旱灾发生的频次越到近代越频繁,灾害损失越严重。

1931年7月―8月发生全流域型大洪水。长江干流自湖北石首至江苏南通,沿程溃决漫溢354处,城陵矶至汉口一片,汉口市内行舟,汉口站最高水位28.28 m,为1865年有记录以来的最高值。湖北70个县中就有50个县受灾。整个江汉平原一片,洪水浸泡达3个月之久。死亡14.5万人。

1935年7月3至7日,长江中游发生特大暴雨,暴雨区位于清江、三峡区间下段小支流及汉江中下游地区。鄂西五峰站实测最大五天雨量1281.8 mm,为中国著名的大暴雨之一。潜水、沮漳河、汉江均发生特大洪水。汉江中下游堤防溃决,两岸一片。长江荆江段,由于干支流洪水遭遇,宣泄不及,决口20余处,荆北一片。此次死亡14.2万人,损坏房屋40.6万间。

1948年湖北春夏雨,内湖水位增高,低洼田地多被淹没。大汛期间,江、湘并涨,汉水继之,致中游洪水泛滥。全省受灾30多县,农田55.3万公顷,人口370余万人。汉口最高水位27.03 m,为80年来第三次超过27.0 m。

1954年7月18日武汉关水位突破1931年的28.28 m的历史最高水位。虽然荆江分洪工程三次开闸分洪,长江、汉江多处溃口和扒口,荆江大堤沙市水位仍达44.67 m的历史最高水位,而且超44 m高水位持续半月之久。武汉关8月18日最高水位达29.73 m。“全省因灾死3.3万人,死耕畜16000多头。倒塌民房220多万间。浸湿和冲走粮食690多万斤,国营商业财产损失2134062万元合作部门损失1465468万元。9所中等学校房屋全部倒塌,14所部分倒塌。小学校舍遭毁的占灾区原有校舍总数的50%以上全省受灾田地2223万余亩占全省总田亩35%强,受灾人口10347000余人,占全省总人口35%强。”

1998年长江流域自6月11日进入梅雨期后,各地暴雨频繁。7月份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出现的次数最多,仅7月11日间歇一天。1998年汛期长江流域共出现74个暴雨日,其中大暴雨为64天,占暴雨日总数的86%,特大暴雨日为18天,占暴雨日总数的24%。湖北省有66个县(市)受灾,受灾人口3688万,死亡345人。农作物受灾254万公顷,绝收58.8万公顷,倒塌房屋122万间。全省有545个民垸堤溃或扒口行洪,淹没面积20.4万公顷,涉及受灾人口545万。被水围困589.6万人,紧急转移安置477.8万人,经济损失达500多亿元。武汉市7月21至23日的特大暴雨,导致武汉三镇一片,被淹面积46 km2,占总城区面积的1/5,渍水1.3亿立方米。

1.2 历史上的旱害频次及造成的损失

湖北的旱灾也十分严重,从1470年到1948的479年间发生重大旱灾26次,平均18年一次,从1949年到1990的41年间发生重大旱灾12次,平均3.5年一次,从1990年到1998的9年间发生重大旱灾4次,平均2.2年一次,干旱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损失也越来越大。

1988年旱灾,全省受灾面积269.8万亩,粮食减产30亿公斤,棉花减产1.7万吨,受灾人口占农村人口的51%以上。

1998年鄂北地区干旱严重,379.3万亩减产或绝收。

2000湖北省大部地区出现了历史罕见的严重春旱,鄂北地区的旱情是“重中之重”,夏收作物大幅减产,春耕春播严重受阻,农业经济损失66亿元多。

2011湖北全省遭遇冬春连旱,降水量50年来最少,给群众生产生活造成严重影响。87县(市、区)989万人受灾;6万人饮水困难,农作物受灾1800万亩,其中绝收39万亩;直接经济损失71亿元,武钢2009年的利润76亿元相当。

从以上可以看出,一次水灾不但淹没房屋和人口,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而且还卷走人产居留地的一切物品,包括粮食,并淹没农田,毁坏作物,导致粮食大幅度减产,洪水还会破坏工厂厂房、通讯与交通设施,从而造成对国民经济的直接破坏。一次旱灾,不但可以造成农牧业减产,人畜饮水发生困难,使农牧民群众陷于贫困之中,还能够引发严重的生态灾难。无论是水灾还是旱灾都能够给湖北这个特殊的省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管子说:“善为国者必先除五害。水一害也,旱一害也,风雾雹霜一害也,厉一害也,火一害也,此谓五害,五害之属水为大。”,管子所说在湖北表现尤甚,不治水或治不好水将直接影响湖北经济社会的发展。

2 从湖北治水的实践上看,治水、治好水就能产生减灾效益

1998年,湖北省受灾最严重的为例,据不完全统计,98湖北水利工程抗灾减灾效益就达1009亿元,2012年武钢的利润为17亿元,抗灾减灾效益接近60个武钢2012年的利润。

2007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宣布,经过初步测算,今年入汛以来全省水利工程设施共减少淹没耕地980.5万亩,减少受灾人口736.3万人,避免34座城市进水,实现减灾经济效益159.7亿元。2007年减灾经济效益相当于2012年武钢的利润的9.2倍,显示了水利工程设施在防洪减灾和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方面的巨大作用。

2008年湖北省气候异常,4月至8月频现13场暴雨洪水,有4个站点的降雨强度超过百年和450年一遇、25年一遇或者为当地历史第一;有近千条河溪突发山洪,沮漳河等9条主要中小河流多次现峰,有的超历史最高0.05 m;先后有1590座水库、17座水电站水位突破汛限,省内四条主要湖泊水位超汛限最高2.02 m,其中长湖超保证0.03 m,为历史第三高。防汛工作初步总结中获悉,今年该省在抗御多场次暴雨洪水中,通过人力防守和科学调度水利工程设施,保护了下游21座县级以上城市、223万亩农田和166万人的生命财产安全,一举解除了沿岸125家大中型企业、50万亩农田和5万居民用水污染,维护了生活、生产、生态用水安全。与近十年洪涝灾害中的直接经济损失均值、死亡人数均值相比,分别降低约30个百分点、79个百分点,防洪减灾社会效益达83.7亿元。防洪减灾社会效益相当于武钢2012年17亿元利润的5倍。

2010,湖北省防汛抗旱指挥部的评估报告显示,在抗御今年洪涝灾害中,堤防防洪减灾效益达248亿元,全省水库保护了下游337万人、52.5万亩农田、13座县城的安全,减少直接经济损失108亿元,泵站通过田湖统筹排涝,减灾效益296亿元,解除了1850万亩农田渍涝,占受渍涝威胁2399.5万亩农田的77.1%。全省水利工程设施防洪减灾效益高达652亿元,相当于武钢2012年17亿元利润的38倍。

三峡工程建成以后,历史性地减轻了湖北的防洪压力,带动了钢结构桥梁、升船机制造等新型产业的等一批重点企业崛起,促进了旅游产业做大做强。2010年7月,流量达7万立方米每秒的洪峰进入三峡水库。这是三峡水库建库以来的最大一次洪峰,峰值流量甚至超过1931年、1954年和1998年的特大洪峰。三峡水库削掉了每秒3万立方米的洪峰流量,当年累计拦洪260多亿立方米,防洪经济效益266.3亿元,相当于武钢2012年17亿元利润的15.6倍。

从以上各年的防洪减灾所产生的效益看,治水就能够减灾,就能让人民安居乐业,就能够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就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

3 从湖北的地貌特点和社会经济布局上看,治水在湖北经济社会发展上有着特殊的意义

3.1 湖北的地貌特点

湖北地势总体上是西高东低,西、北、东三面环山,向南敞开,约成一个形似马蹄的不完整的盆地。其中西部山地为武当山、荆山、大巴山、巫山、武陵山、大娄山,一般海拔千米以上,最高点神农顶3105 m,为华中第一高峰;北部有大洪山、桐柏山,东北部是大别山,东南部为幕阜山、九官山,一般海拔500 m以上,高峰在1500 m左右。长江从四川巫山入境,自西向东,沿湖北中、南部,过阳新、黄梅后进入江西、安徽,在湖北境内流程1046 km;汉江从陕西白河县入境,自西向东,纳丹江后折向东南,于武汉汇入长江,在省境内流程864 km。在长江、汉江交汇前的三角区域,形成一个3万多平方公里的冲积平原,称之为“江汉平原”。据匡算,全省海拔400 m以上的山区面积占全省总自然面积的56%,50 m以下的平原湖区面积占20%,山区与平原之间为丘陵岗地,面积占垒省总自然面积的24%。4300余条长度在5 km以上的中小河流,一般都从山区发源,从南、北、东、西向长江、汉江和中南部的平原湖区汇流;史称湖北为“千湖之省”,就因省境内中南部低平,四周中小河流汇注于此,壅塞成千百个积水洼地,形成“水袋子”之故。

3.2 湖北社会经济布局

正是这极易遭受洪、涝以及干旱之灾的平原湖区及丘陵区,由于取水较易、交通方便以及其他有利条件,历来成为湖北政治、经济、文化之中心。省会武汉,位于长江、汉江交汇之处,黄石、荆州、宜昌、襄樊、鄂州等重要工业城市,和武钢、江汉油田等大型厂矿,都分布于两江畔胖;全省2/3以上的人口都在这一地区生产活动,70%的粮食、80%的棉花都生产于这一区域;京广、汉丹、武南铁路和宜黄高等级公路等交通干线,都从这一区域通过。一旦遭灾,损失就十分惨重。

篇2

(一)中西部地区经济在全国地位上升2000年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呈现先扩大而后缩小的态势,2005年以来差距缩小态势尤为明显。四大地带经济总量占全国(为各地区加总数)比重的变化情况反映了这一情况。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的比重先由2000年的17.1%下降为2005年的16.9%,但2006年后呈现持续提高态势,到2010年达到18.6%,10年间总体为上升态势。中部地区经济总量占全国比重同样为先降后升,由2000年的20.4%下降为2006年的18.7%后持续上升,2010年为19.7%。与之对应,东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先升后降,由2000年的52.5%上升为2007年的55.7%后逐年下降,2010年为53.1%(参见图1)。东北地区与东部地区相近,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比重有所下降,由2000年的10.0%下降为2010年的8.6%。

(二)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速度较快近年来西部地区在全国经济总量中比重的提升主要是因其生产总值的增速更快。

(三)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代表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缩小2005年后随着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加快,各大地带之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扭转了2000年后扩大的局面,开始呈现缩小趋势。如表1所示,2000年东部地区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水平的比值为156.5%,2004年达到近10年来的最高值为159.8%,之后逐年下降,2010年下降为142.2%。中、西部地区人均生产总值与全国的比值则先降后升,2003分别下降为近10年的最低值65.7%和59.2%,之后逐年上升,2010年中、西部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已分别相当于全国平均水平的74.4%和69.0%。2000年后,省区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的变异系数保持上升,2004年有所下降后继续上升,但在2005年后持续下降,2010年为0.44,已明显低于2000年时0.57的水平,表明本世纪10年间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已缩小。

(四)沿海-内地之间差距缩小是主要因素锡尔(Theil)系数可将地区差距分解为地带之间和地带内差距。计算锡尔系数则表明2000年以来我国区域发展差距的缩小主要是由于沿海和内地差距缩小所带来的。反映地区发展全部差距的曲线与变异系数反映的态势大体相同,即在2004年时有所上升,之后基本为持续下降态势,2010年全部差距的锡尔系数为0.037,明显低于2000年时0.050的水平,反映了我国地区差距缩小的态势。

二、区域间公共服务差距未有明显缩小

(一)义务教育阶段的差距仍有所扩大与2005年相比,2010年西部地区普通初中生均校舍面积和生均图书量有所提升,但生师比仍在提高;中部地区生师比虽然没有提高,但生均校舍面积和生均图书藏量则有所降低;中西部地区学生拥有教学用计算机的台数则均略有下降。从小学教育看,与2005年相比,2010年中部地区小学生师比仍在提高,生均校舍建筑面积、学生拥有教学用计算机的台数和生均图书数量则有所下降。分城乡来看,四大地带在教育软、硬件方面的差距不尽相同。以生师比代表教育的软件,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相比县镇之间的差距大于城市和农村。2010年普通初中生师比东部县镇比西部低2.3,而东部城市比西部低2.0,东部农村比西部低2.2。以生均校舍面积代表硬件,东部和中西部地区相比城市间差距大于县镇和农村差距。2010年普通初中生均校舍面积东部城市比西部高4平方米,东部县镇比西部高2.2平方米,东部农村比西部高2平方米。

(二)区域间医疗人员方面差距明显与2005年相比,2010年中西部地区的人均卫生机构床位数方面的差距已有所缩小,但西部地区万人医生数量仍在下降。

(三)中西部地区社会保障水平仍相对滞后从社会保障的发展水平来看,尽管近年来中西部地区城镇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的参保率在提高,但与东部和东北地区相比提高的幅度相对较小,这意味着社会保障水平差距反而有所扩大,2009年与2005年相比,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东部地区提高了6.3个百分点,西部地区只提高了2.95个百分点,而中部地区下降了0.56个百分点;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中部和西部地区均有较明显的提高,分别提高了10.42和5.59个百分点,但与东部和东北地区分别提高16.28和17.85个百分点相比,提高幅度相对不高;失业保险的参保率中西部地区呈下降态势,这与东部地区12.37个百分点的提高幅度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对比。

三、区域政策的取向针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差距的不同变化态势,需要采取相应的政策和措施。

(一)提高区域政策的区域瞄准性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国家相继提出和实施了以四大地带为政策实施区域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在政策操作中很难按地带进行,而实际上是按政策目标或区域类型进行。在当前地带间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有所缩小的情况下,应在以四大地带为单元的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下,细分政策实施区域,提高政策的区域瞄准性。可以考虑按县级单元为基础单元确定受援地区。建议逐步以县级单元为政策基础单元,特别是促进欠发达地区的政策方面更需如此,以确保政策实施效果和受益群体利益。可将全国各县按人均生产总值进行排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一定比例(如75%)的地区列为资助地区,接受来自中央和省政府的一般性转移支付,资助额度与这些地区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成正比。当然,细分政策区域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保障这些区域有信息量充分的统计数据,提高县级统计数据质量是提高区域政策有效性的重要保障。

(二)着力提高农村义务教育的师资水平提高中西部地区农村地区师资水平,一是需要加快提高中西部地区农村,特别是贫困地区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待遇,改善其生活办公条件,在同等条件下优先解决农村教师职称晋升、住房、子女就业等方面的问题。二是在继续实施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外,完善教师编制核定办法,适当增加西部农村地区教师编制。三是实施贫困地区农村教师全员培训制度,完善师资培训网络。四是改善目前中央和地方在教育经费各项目均分别投入的方式,采取中央财政负担中西部农村地区教师工资的方式,即中央根据教师工作的艰苦程度确定工资和津贴标准,由中央财政全额出资负担其工资的方式,以此保障教师队伍稳定,从而加快提升贫困农村地区的师资水平。

(三)加强中西部地区县镇办学条件的改善从生师比和校舍情况看,县镇的区域差距大于农村地区。虽然目前对于中西部地区农村小学集中办学有所争议,但人口向县镇集中符合人口集聚和城镇化发展需要,为此需要把提高县镇义务教育师资和设施水平作为缩小义务教育城乡和区域差距的重点。在学校硬件建设上,在加强校舍等设施建设外,需要根据目前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需要,提高教学用计算机等现代化教学设施和配套水平。对于边远地区和山区而言,针对目前小学生远距离就读的实际困难,可增加这些地区小学数量和改善其办学条件。

篇3

一抓综合规划。按照“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原则,切实抓好主体功能区划分,综合协调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城乡建设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科学调整和合理布局生产力。对不符合生态环境要求的项目,坚决不引进、不发展。

二抓森林工程。按照在全市率先建成“完备的森林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健全的林业管理体系”试点示范要求,全面实施森林分类经营,培育壮大森林资源,提高森林覆盖率和森林质量,唤醒沉睡的大山,变荒山穷山为秀山宝山,达到“绿山”与“富民”有机统一。大力发展经济林,科学选择树种,加强技术指导,实施典型示范,引导千家万户上山种树。大力发展森林食品、森林旅游、漆器加工,完善和延长林业产业链条,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真正把林业产业培育成主导产业、战略产业。

三抓生态建设。树立“大林业、大水利、大生态、大产业”理念,继续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水土保持和矿山“黑瀑布”治理等重点工程,不断增强生态功能。特别是要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努力扩大退耕还林面积,做到“应退尽退”、力争“愿退尽退”,真正把城口建成国家水资源保护区,为长江上游涵养水源,保障三峡库区生态安全。

四抓人口下山。采取“政策主推、市场主导”的办法,综合运用生态建设、扶贫开发、产业扶持、社会保障、城镇发展、户籍改革等政策,促进人口内聚外迁,从源头上减轻生态环境承载压力,尽力改善农民生存发展环境。集中实施国土整治、堤防建设等工程,解决移民群众的宅基地、菜园地。大力发展庭园经济和特色产业,确保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通过努力,把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不适宜人生存的高山地区和重点生态建设区域的近10万居民,搬迁到河谷地带集中居住或移居县外。

五抓清洁能源。坚持“整体包装、打捆开发”的思路,积极发展水电产业,到20n年全县水能资源大部分得到开发,装机达到30万千瓦。实施生态富民工程,大力推进沼气池建设,积极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型能源,改善城乡能源结构,使能源产业既成为生态建设的基础工程,又成为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总之,力争到2020年,全县森林覆盖率超过70%,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生态经济发展基础全面加强,生态文明深入人心,人与自然、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初步建成重要的生态功能保障区和最具生态活力的区域。

打“特色牌”,着力打造特色经济区

按照“既要开发物质资源、更要开发人力资源,既要开发不可再生资源、更要开发可再生资源”的原则,立足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林产业、能矿产业、旅游产业和劳务产业,走特色发展路子,促进“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

一要“腾笼换鸟”,重点发展特色农林产业。坚决破除“三大沱”(土豆、玉米、番薯)的传统产业格局,按姗‘产业错类、产品错季”的思路,念“山”字经,发展以“林”为主的生态农业。重点发展以板栗、核桃为主的林果业,以大巴山道地品种为主的中药材产业,以“城口山地鸡”、生猪、中蜂等为主的畜禽产业。引导农民把干果当作粮食种、把药材当作庄稼种,大力推广林药间种、林下养鸡、林间养蜂、林材生菌和粮药间种等复合型发展模式,努力建成“山顶绿树戴帽,中山果药缠腰,山下庭园连片”的生态农村新貌。完善土地流转政策,大力实施生态移民,促进土地林地向大户、向合作社、向产业基地集中。打捆使用生态建设、产业扶持和社会保障等政策,集中扶持大户,典型示范引路,逐年打造特色乡镇。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发展,创新“龙头企业+基地+农户”、“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农户”、“市场十合作经济组织+农户”等经营模式,促进产业规模化发展。力争用四年时间,全县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占耕地的70%以上,把城口打造成全市全国重要的干果基地、中药材基地和畜禽产业基地。大力招商引资,鼓励企业嫁接重组,积极发展精深加工,做大做强龙头企业。力争四年内培育10个以上市级农业龙头企业,形成每个主导产业有1一2个龙头企业带动的格局。在建设完善城乡商贸体系,培育壮大农村营销大户、经纪人队伍,积极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同时,依托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九重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和“中国核桃之乡”的影响力,以建设全市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业产业基地为龙头,积极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食品和地理标志商标的申报认证,切实加强产品原产地保护等工作。努力把“大巴山中药材”、“城口核桃”、“城口板栗”、“城口蜂蜜”、“城口山地鸡”、“城口老腊肉”、“鸡鸣寺院茶”和“山神漆器”等打造成国内外知名品牌,把城口建成秦巴地区特色农林产品集散地。

二要“强筋壮骨”,大力发展能矿产业。在生态环境合理承载范围内,着力改造提升以锰、钡、煤为主的矿产开采及加工业。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关停并转资源浪费大、环境污染重、产品附加值低、规模较小的企业。“抬高门槛”,引进大型企业集团,推进企业重组和产业升级换代。树立“绿色矿业”思想,积极推进电矿联产联营,重点抓好“三废”治理,大力推广尾矿砂制砖等环保项目,积极发展循环经济,逐步建立起与生态相适应的新型工业体系,力争用三到四年的时间,培育4一5家产值超过10亿元的锰、钡加工企业。

三要“引凤筑巢”,积极发展旅游产业。充分挖掘“绿色”和“红色”旅游资源,按照“整合资源、市场运作、引进集团、整体开发”的思路,着力抓好保护、策划、规划等基础工作,搞好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功能建设,在保护好资源的前提下有序推进旅游产业发展。加强红色文物的收集、整理、发掘和保护,丰富城口作为川陕革命根据地的文化内涵,建成一批红色旅游景点,打造开县一城口一陕西红色旅游精品线。积极发展生态旅游业,着力打造万州一城口一巫山旅游“大三角”,把城口融入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结合农业特色产业培育,大力发展“吃农家饭、住农家房、干农家活、赏农家景”具有地方特色的休闲体验式旅游业。努力把城口建成全市革命传统教育、红色文物保护、历史文化研究和休闲度假、生态观光、科考探险的旅游胜地,为长江三峡国际黄金旅游带拓展空间。

四要“提质增速”,加快发展劳务产业。把劳务收入作为农民增收的“铁杆庄稼”,坚持不懈地抓好劳务产业,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应转尽转。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加快职业教育发展,切实搞好劳动力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进一步完善劳务信息网络,打造城口劳务品牌,大力培育劳务经纪人队伍,支持劳务经纪人创办劳务企业,提高输出组织化程度。进一步搞好劳务输出服务,在外出务工人员集中地适时建立劳务服务站,提供司法援助、政策咨询、信息交流等服务;加大县财政补贴力度,搞好外出务工人员意外伤害综合保险,为外出务工人员系上“保险绳”;解决好“留守儿童”、“空巢老人”等问题,解除后顾之忧。坚持“输出劳动力、引回生产力”,搭建创业平台,完善创业政策,支持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和异地兴业,以达到“输出一人,致富一家;创业一户,带动一方”的效果。

打“门户牌”,树直辖市窗口形象建设全市向北重要门户,就是要打牢交通、通讯、市政等基础,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积极推进改革试验,打造人文环境,树立直辖形象,使城口成为重庆向北发展的桥头堡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成为老边穷地区落实科学发展、统筹城乡发展的试验点。

一要加快交通建设。着眼于打通三峡库区连接大西北的高速通道,推动万州区域通枢纽和中心城市建设,将渝东北融入全国交通大网络,积极争取支持,建设万州经城口至安康的高速公路,城万快速通道和安张常铁路,增强城口承接“1小时经济圈”和周边大中城市辐射带动的能力,尽早建成西北地区“通江达海”大通道的物流中转站和秦巴地区互融发展的“关节点”。加快推进县乡交通网络建设,全面实现“2小时城口”。

二要加快城乡建设。统筹考虑全县经济发展、人口转移、劳动就业、资源环境保护、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按照“产业配套、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的要求,高水平规划城乡建设。以滨河路建设、旧城改造和小区开发等重点工程建设为抓手不断拓展城市容量,以绿化美化亮化香化工程为抓手不断提升城市管理水平,以发展特色农林产品加工、现代服务业为载体切实增强城市吸附能力,努力把县城打造成“碧水护城、绿树掩城”的山水园林生态小城镇。全面完成24个乡镇场镇的建设规划,加大给排水、垃圾处理、通讯等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配套发展二三产业,加快市场体系建设,增强吸纳农民下山的能力。加快实施“千百工程”,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结合庭院经济发展,搞好新村规划,突出特色,统一风貌。加快推进“一池一坑四改”工程(建一口沼气池、一个垃圾坑,配套改厕、改厨、改畜圈、改庭院),支持农户硬化人行便道和院坝,房前屋后种植经济林木和花草,大力改善村居环境。

三要加快和谐建设。坚持把解决民生问题作为构建和谐的首要任务,继续抓好扶贫开发工作,积极促进城乡就业,大力健全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努力完善基本医疗卫生保障体系。在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的基础上(2007年城口县获得了国家西部“两基”工作先进地区的表彰),大力发展高中教育和学前教育,努力把城口中学、城口职中和示范幼儿园建成全市重点学校,加快普及高中教育。坚持把维护稳定作为构建和谐的基础,扎实推进“四位一体”(以乡镇综治办牵头、以司法所为依托,实行综治办、办、调委会、司法所四块牌子、一套人马,形成统一的对外工作窗口,这一办法得到了中央政法委的认同和推广)基层维稳工作模式,形成“大综治、大调解、大”格局,打牢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和治安防控的“第一道防线”。深入开展平安建设和法制宣传教育,广泛推行“一事一议”制度,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

篇4

【关键词】休闲体育经济社会发展构思

休闲和休闲体育

休闲体育是追求人类全面发展的一种过程。社会学家把“休闲”看成一种社会建制以及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是发展人个性的方式。近一个世纪以来,社会学家对休闲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以体育运动方式来进行休闲,是一种由内部动机引发的自觉行为,使人能在知觉上感到自由,在活动中体会快乐,在交友中形成信任,对工作具有正向的促进作用。它能使人暂时逃离现实世界、寻找自己的生活空间。

休闲体育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当前,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步子正在加快,已经成为我们不可回避的现实。同时,由于人口出生率下降,家庭及家庭成员不断减少,这会使以前由子女照顾老人的责任在很大程度上转移给社会,而要解决这一社会问题,必须采取加强身体锻炼,增强国民体质,以缓解人口老龄化矛盾的积极对策。①

休闲体育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都想选择一种让身心愉悦快乐的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已意识到“健康才是人最大的财富”,“有健康才有未来”。由此看来,体育消费需求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是有效组织体育生产活动、发展体育产业的重要条件,可以带动体育市场的发展,刺激消费、鼓励消费,开拓新的消费热点来扩大内需,以消费拉动国民经济增长,解决劳动力就业的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的、正确的经济发展战略决策。②

休闲体育增强劳动者素质,提高生产力质量。体育运动有利于改善劳动者的身体素质,提高劳动生产率。国外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劳动者比不参加体育活动的劳动者,其劳动生产率平均高出0.6%~10%。劳动者作为生产力的首要要素,其身体素质和智力素质的提高,进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通过开展经常性的休闲体育活动来实现。

休闲体育可以拉动体育产业的发展。随着人们收入和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休闲体育的观念深入人心,并日益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人们不但对体育用品需求量有大幅度的增加,而且对产品的质量也有很高的要求,同时能够体现人性化、个性化、时尚化的体育用品将是消费者的首选。同时,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花钱买健康”的观念已被大多数接受,体育培训、咨询将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使得体育消费逐渐兴旺,体育产业潜力巨大。

休闲体育推动体育服务业的开发。休闲服务与其它服务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其形成与发展依赖于城市化和以物质商品生产为主要基础的经济模式,并依靠自身实现企业化和掌握信息的能力。由盲目针对全体大众的经营理念逐渐瞄准固定对象的经营理念开始突现,根据消费者的口味来设置项目、提高服务质量和改善活动环境的休闲娱乐活动场所越来越多,新的服务理念常常能带来意想不到的经营效果,以顾客需求为中心的体育休闲会馆越来越多。

制约休闲体育发展的因素

居民收入水平不高,增长趋缓且不稳定,总体消费水平普遍较低。根据消费的一般规律,居民消费支出按照梯次推进的顺序,依次用于购买生存资料、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体育消费属于发展资料和享受资料的范围,需要的收入弹性较大,因此,在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对体育消费的需求不会有较快的提高。另外,城市住房制度改革已全面推开,教育、医疗、养老和就业体质的改革正在陆续出台。在体制转轨过程中,原来由政府和单位提供的就业、住房、医疗、养老及子女上学等社会保障,将全部由居民自己承担,影响居民未来生活的不确定因素增加,居民预期支出加大。同时面对下岗待业、收入增长趋缓且不稳定的情况,人们从紧消费。普遍存在的这种心理和行为,使我国居民的体育消费,尤其是体育服务产品的消费难以形成排浪式、成规模的需求。

经济发展不平衡并带有城乡和地域差异。目前,我国体育消费水平的差异与我国社会的二元结构有直接关系,主要表现在城乡居民体育消费的差异和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居民体育消费水平的差异。由于不同的经济发展程度会导致人们不同的消费观念和消费质量,从而形成了不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的消费结构差异。从地区看,我国东部地区,尤其是沿海、沿江的大中城市,体育休闲娱乐产业已经成为本地区社会投资的热点,人们对体育休闲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消费需求空前高涨,体育休闲娱乐市场空前繁荣,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这些都制约着体育经费投入水平、体育消费水平和人们需求等方面的发展。

闲暇时间不足和生活方式制约了居民体育消费。体育消费要大众化除了提高城市化水平之外,还需要有时间上的保障。从经济学上讲,人的自由支配时间有两层含义:一是时间可以自主安排;二是必须有钱充填这个时间。在闲暇和收入之间,人们一般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而作出不同的选择。只有收入达到一定水平之后,人们才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放弃收入,而更多地选择闲暇,这时体育消费才会有更多的时间保证。③

体育场地设施不足影响休闲体育的发展。居民体育活动离不开必要的体育场所,而居民体育发展中面对的现实问题是人口众多,场地奇缺。中国的体育场地还有一个特点,即大多数不属于社会,不属于社区,而多属于部门和系统。中国城市中很少能找到社区体育场馆,农村更谈不上体育场馆。对象和场所不足必然会制约人们参与休闲体育活动。

发展我国休闲体育的策略

适应社会发展,培养参与体育活动意识的新观念。体育活动意识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人们对体育活动的内容、方式、方法、手段、体育活动各种内外关系等方面。正确的体育活动意识有助于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21世纪,人们的文化素质显著提高,选择科学、文明、健康的休闲体育已在情理之中,“花钱买休闲”的观念己深入人心。对小康社会的人们而言,新价值观正在取代旧价值观,这一时代的人正处在一个典型的世界观转化过程之中,也为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创造一个扎实的基础。

利用多元化投资,大力开发场地设施,提高现有场所、场地的利用。体育场地设施是大众体育的基础条件之一,体育设施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是制约休闲体育发展的重要原因。加快体育设施建设除了需要国家加大投入之外,各地区的体育行政部门也要做好引导工作,运用国家、集体、个人多元投资模式,鼓励非国有投资人与社区联合兴建多功能体育场馆、设施,并以优质的服务和合理的价位为居民提供健身场所,带动居民参加体育锻炼。④

充分发挥职能与媒体的宣传功能。在居民对全民健身计划的了解情况调查中发现,只有少部分居民了解全民健身计划,大部分居民对此并不了解。没有意识到自身是社会的主体,也是社会体育活动的主体。针对这些情况,也可以采用一些集体活动,最重要的是对此进行大力宣传,开展一些宣传性活动来扩大社会效应,促进体育本身的发展。广泛运用各种宣传媒介,开展持久的宣传,使体育活动深入人心,同时,通过各种媒体的宣传、感召,进而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体育锻炼。政府的行政职能和媒体的宣传功能会在全民健身活动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两方面的积极配合,能够充分动员社会力量,为居民体育健身营造一个良好的健身氛围。

结语

休闲体育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在满足人类追求、体验文化需求方面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它在表现固有精神价值、推动体育发展方面起到了决定性作用,并由此提高了人们的认知水平和主动参与意识。“生命在于运动,健康在于锻炼。”不运动可能会使人的健康状况每况愈下,疾病越来越多;而运动既可以缓解脑力上的疲劳,获得生理上的平衡,又可以赢得精神上的自由,营造心灵上的。因此,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新型健康观的形成,休闲体育将成为社会文化的主流。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背景下,追求生命意义,探索生命价值,将成为这段时期人类反思的主题,而人们追求的轻松愉快、健身强体、修身养性、缓解压力与恢复体力的生活方式,将为休闲体育的繁荣架起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同时,这种生活方式还可以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并大大提高国民的整体福利水平,提高国民的生活质量,实现幸福生活,进而达成实现现代化生活的共同意愿。(作者为新乡学院体育系副教授)

注释

①刘立峰:“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经济学考察”,《江西社会科学》,1990年第5期。

②邓志阳:“休闲与休闲经济消费”,《经济研究》,2001年第12期。

篇5

城乡统筹,即打破城与乡分割的局面,在保留城乡各自特点的基础之上,创造平等统一的新型城乡关系,以实现以城带乡,以乡促城,互为资源,互为市场,互相服务,达到城乡之间的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协调发展。

2008年初,辽宁省委、省政府和大连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加快推进以庄河为重点的北黄海开发开放的战略决策,为做大做强庄河、推进庄河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机遇和新的契机,在这个背景下,协调好城市与乡村的发展关系是庄河和谐、健康发展的重要任务。

一、国家政策指引

为改变我国城乡二元发展状态,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首次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针。随后指出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此后相继出台了“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协调推进农村建设;切实加大农业投入,积极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农村公共服务,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更加和谐,确保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的进展;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创新”等重要内容,为我国城乡统筹发展提出了可持续的政策指引与要求。

二、大连城乡统筹目标

大连市提出“建立较为完善的制度体系,全面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城乡统筹总体目标、“初步形成城乡协调发展氛围,重点有所突破,缩小城乡差距”的近期目标和“形成城乡发展格局,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远景目标。结合自身城乡发展概况,目前大连正在积极探索全域城市化的城乡统筹发展模式,并提出着重发展县域经济的重要措施。

三、庄河城乡统筹目标确立

结合国家政策要求,落实大连市城乡统筹的发展目标,将庄河市城乡统筹目标确立为:全面推进庄河市建设“辽宁沿海开发开放示范城市和东北亚经济协作区域平台”的发展进程;加快乡镇与新农村建设步伐;构建庄河市城乡“经济联动、社会和谐、文化繁荣、生态永续”的发展格局。

四、总体战略

依据庄河市城乡统筹发展目标,结合庄河市城乡发展现状,城乡统筹的发展战略是:以人口积聚为重点,加速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推动城乡人口的合理布局;以市场经济为核心,构建城乡统一的市场,推进城乡经济的联动发展;以空间优化为方式,通过差异化的空间发展方式,促进城乡空间结构的优化,全面推进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和谐发展。

人口战略

加快城镇化速度,增强城镇的吸纳能力;鼓励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促进城乡人口资源的最佳配置。

(一)引导人口合理转移与分布

促进市域协调发展,合理确定集镇和村庄发展规模,引导人口的合理分布。制定完善的人口政策,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结合生态保育地区的生态建设,探索积极的方式,充分运用法律、经济和行政等多种手段对人口的增长和分布实行有效引导,鼓励人口的集约化、城镇化。

(二)推进城镇建设

选择条件良好的城镇建设成为分工明确的中心镇。完善中心镇的综合服务职能,带动服务业发展;提高产业集中度,推进工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选择基础条件好的乡镇鼓励发展,避免全面开花、低水平重复建设,把小城镇建设同促进产业合理布局有机结合起来,引导人口向城镇合理分布,提高城镇化水平。

统筹考虑中心镇、条件好的城镇与周边乡村的基础设施配套,实现资源共享,同时通过空间管制,加强生态保护,探索适合庄河特色的新型小城镇发展模式。

市场战略

建立统一的城乡市场体系,构建庄河城乡经济发展平台,加速城镇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提高城乡市场化进程,促进城乡资源的合理流动。

(一)构建城乡统一的市场体系

市场是连接产业与产品受益群的纽带,是产品流通、配置、交换的主要途径和载体,产业发展离不开市场,市场是经济建设的重要环节。强调城乡市场的统一,加强城乡市场的一体化建设,促进城乡之间的资本、技术、人才、劳动力和土地等各种市场要素的无障碍流通。

(二)加速城镇工业化和农村现代化

推进城镇工业化、农村现代化,提高城乡市场化进程。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础,也是城镇体系形成的动力源泉。加速庄河市城镇工业化进程,促进城镇化水平的不断地提高,借助工业化对农村廉价劳动力和工业原料等资源的需求,带动农村发展;提高农村现代化,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加速农业产业化、商品化,为工业化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材料来源,带动农村市场的进一步开发,促进庄河城乡经济的融合。

(三)健全资源流通保障体系

增强城乡市场的联系,消除各种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的各种体制性政策障碍,建立各种资源在城乡市场和谐流通的保障体系。

空间战略

依据庄河南北地区的不同特征,结合产业发展趋势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确立“差异化的空间发展策略”,采用以“点轴”与“增长极核”相结合的空间发展模式,强化沿海城镇集聚,明确各级城镇和产业区合理规模和特色职能。构建“一带两轴,一核两极四城三镇”的城镇空间结构实现庄河市城乡又好又快发展。

图1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图

(一)城镇建设

1.优先发展重点城镇

以提升中心城市发展建设为主,发展具有产业积聚效应的城镇建设为辅助,推进产业集聚和农村居民向城镇集中,提高工业集聚程度;引导建设用地指标和相关投资集中,集约化发展,实现城市建设空间向优势区位集聚,构筑庄河沿海城镇带,促进经济全面发展;鼓励腹地乡镇接受沿海经济产业带辐射。

2.发展规划和政策分类指导

依据发展条件,对区域小城镇制定不同发展规划和政策,鼓励经济联系紧密、资源互补的城镇进行协作和联动发展。

3.合理确定小城镇产业定位

承接产业转移与自身产业优化,形成区域分工合理的产业梯度结构。重点解决农民就业问题,注重发展符合自身特点的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工业产业和第三产业。

4.协调小城镇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

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对使用化肥和农药的现代农业生产造成的各类污染、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造成的生活污染、村镇企业布局不当产生的工业污染应予以足够的重视,并制定相应的环境整治和管理对策。

5.加强设施建设,引导小城镇空间集中发展

建立与现代化接轨的学校、医院、文化、体育、娱乐、休闲等社会服务设施,提升小城镇整体的人文环境和居住环境。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引导小城镇集约发展,促进人口集聚。

图2 市域城乡统筹村庄类型划分图

(二)乡村建设

1.空间分类

以现有生态环境为基底,结合各村庄的资源条件与空间分布状况,对辖区内的村庄进行分类,全面统筹区域村庄发展建设。

2.管理方式

将村庄分为一般行政村和中心村两级管理。遵循“区位条件优越、服务半径合理、资源条件与基础设施较好、具备发展潜力、有一定集聚规模” 等原则,确立一定数量的中心村,在经济建设、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优先于周边村庄,成为一定区域内的经济、文化、娱乐中心。

3.建设标准

(1)设施建设。完善通信、供电、供水、排水、供气、环卫等基础设施建设;健全文教、医疗、文化等公益性公共设施。

(2)景观环境。鼓励维持传统风貌的乡村整治与建设,降低建设密度,置换出来的土地转为农业生产用地或生态保育区。

篇6

增强人们的信心,首先要对未来的行为结果有清晰的预期,对行为过程要有正确的推断和认知,才能选择更加有效的应对策略。在某个时段因为突然出现的经济危机或负面流言,一定会降低个体自我实现的预期,使公众解决危机的信心骤降,有效化解危机的方法是尽快阻止不良情绪的蔓延。就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而言,最重要的就是:保民生,稳预期,提振群体的信心。

群体信心及其意义与价值

心理学对信心的认识,是指一个人内心对某一事物的牢固看法,这种看法是一种坚定的信念,人一旦形成了某种信念就不会轻易因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改变,即使是遇到挫折或失败都不会丧失信心,其信念和意志反而更加坚定。

群体信心的概念和内涵源自于群体心理,它是群体成员共有的信念,包括价值观、态度和行为方式等。如果从组织行为学的角度认识群体,它是以一定方式或以共同的目标活动组合的人群集合体,并且任何一个社会人在现实的生活环境中,都存在于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由此会产生不同的群体心理。当群体心理对个体目标的实现有积极的助长作用时,那么个体一定会产生奋发向上的力量,并产生对群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反之,则会产生懈怠、溃散和脱离群体的心理及行动。

由于社会中的各类群体不一定都是工作群体,提高社会各类群体中群体成员的信心,实际上就是要凝聚社会共识,让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成为全社会、全民族、全体公民奋发向上的思想动力、精神支柱和情感纽带。只有群体的注意力、群体的奋斗目标高度凝聚时,群体成员的意识水平最高,群体意志活动的一致性和群体的信心也最强。

一般情况下群体信心形成,需要有一个标志性的事件作为诱因。例如开启中国改革开放之门的标志性事件是粉碎“”结束“”动乱。我们党及时提出“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使饱受“”之痛的人们精神振奋,群体的凝聚力迅速集中在“实现四化,振兴中华”的旗帜下,并在“四化”建设的目标下达成广泛共识,整个社会在强盛的自信心的激励下,迸发了火一般的创造热潮,有效促进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可见群体自信的基础是共同的使命、共同的愿景、共同的价值观激发出的一种奋发向上的群体精神和信念,有了这种精神和信念,群体的活动就能指向共同的目标。

关于群体自信的研究,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中表现得非常充分。以交通运输行业的文化建设为例,2006年11月,交通部启动了大规模的行业文化建设活动。活动中,通过系统地梳理和总结行业文化的丰厚积淀,提炼出了具有时代特征、行业特征的核心价值观、交通使命、共同愿景、交通精神,有效促进了行业中各企事业单位文化建设活动开展。通过文化建设,行业各群体的凝聚力明显增强,自信心、自豪感明显提高,在努力塑造新的行业形象、营造良好发展环境的同时,也惠及了经济层面的硬实力。

透过以上事例,我们也发现了一条规律:经济社会发展的每一次前进,都源自于群体意志活动的一致性和最为强盛的群体信心;而构建强盛的群体信心,需要有群体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观、使命和愿景。

经济发展与群体信心构建之间的关系

从国际国内发展形势来看,当前中国经济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困境。从困境中走出,努力解决与经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众多问题,需要彻底转变发展方式,更需要构建社会群体信心。

从外部经济环境看,世界经济的总体情况十分严峻复杂:欧洲债务危机问题短期内难以解决,欧洲经济只能“蹒跚前行”;美国财政的急剧紧缩可能成为世界最大的风险,目前失业人口超过1300万,影响美国的对外经济政策走向;日本的政府预算财源不足问题仍未获得解决,形成了所谓的日本版的“财政悬崖”,预计日本经济近年增长前景黯淡。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决定了中国经济还要受外部拖累,需要有应对更加困难局面的心理准备。

从国内的发展来看,我国过去的三大转型,即农业、农村向工业、城镇转移;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封闭经济向开放经济转型所激发的结构性增长动力已趋于弱化,资源禀赋,包括劳动力、资源、环境、特别是人口红利在减弱甚至逐步消失,我国经济潜在的增速下降趋势明显。原因主要有:

一是我国的科技创新能力不强,产业结构不合理;二是农业基础依然薄弱,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依然较大;三是资源环境约束加剧,改善环境、提升要素资源的价值迫在眉睫;四是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使得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发挥不出来,导致经济精英的对立;五是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较大,加剧了不同利益群体的利益对抗;六是社会管理滞后,社会矛盾明显增多,群体之间的不信任感增加;七是不断发生的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医疗、住房、生态环境、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司法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社会性事件,导致社会情绪的耐受性和控制点降低,愤怒、怨恨、敌意等负面情绪引发的摩擦和冲突,降低了人民群众对政府社会管理的信心;八是可能或能够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的文化、电子商务等新兴产业,还不具备类似经济发展引擎的拉动和替代效应。

过去的30年中,以低劳动成本、低资源成本、低环境成本和低社会管理成本为特征的生长要素,几乎构成了中国经济成长最重要的驱动力量。自2008年的金融危机以来,这种力量越来越减弱、表现得不可持续。中国社会快速提升要素资源价值的意愿越来越强烈和急迫,这决定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必须告别低成本的发展水平和方式。但是,时至今日我们仍没有找到更为高效的资源配置路径。

早在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就选择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高效作用的路径,但是多年来始终没有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特别是近几年,发展中“穿市场经济的新鞋,走计划经济的老路”的风险似乎还越来越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处在“半统制、半市场”的状态中。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政府在管理行为上,习惯于计划经济时期的“统制”,热衷于当“指挥长”;二是在制度上,基本沿袭计划经济时期的制度框架或在此基础上进行的所谓“完善”,对市场经济支持的力度不够;三是政府仍掌握或控制着大量资源,并且在商业活动中扮演着重要的“主导”角色,导致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发挥有限。真正从思想上、制度上、实践上解决好“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如何走”的问题迫在眉睫。党的十为解决这个问题定下了基调:“坚定不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这也需要社会达成广泛的共识,而社会共识的基础取决于社会群体信心的形成。

我国已经积累巨大的存量潜力,如果把这种存量潜力激活,就能够有效遏制我国经济潜在增速下降趋势,走出困境,但这需要体制机制条件才能激活。如果我们只通过短期的刺激政策,拒绝存量调整,经济的脆弱性将会增加,经济滞胀的可能性将加大;但充分的存量调整可能会触动和改变现有利益格局。恰恰,调整利益格局是改革中最困难的事情,牵一发而动全身。这是因为当利益格局形成并且固化后,人们在思想认识上的独立性、选择性也随着利益格局的固化而固化,多变性降低,差异性日益增强。在这样的发展困难和背景中,把不同利益群体、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团结和凝聚起来,需要用共同的价值观和信念引领、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减少博弈、较量产生的发展阻力。而共同的价值观和信念的形成,是建立在群体信心基础上的群体自信心。

构建群体信心提升机制的措施

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正处在关键期和各种矛盾的高发期,不断发生的社会性事件在现代媒体的传播下,导致社会情绪的耐受性和控制点降低。“贫富分化,官员腐败”引发的仇富、仇官、愤怒、怨恨、敌意等负面情绪,使社会的信任度下降。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近期的《社会心态蓝皮书》显示,社会的总体信任指标在2012年进一步下降,已经跌破及格线。不及时消除这些负面信息的影响,一定会动摇群体对实现新的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信心。

如何构建群体信心的提升机制呢?笔者认为,一需要政府自信和社会群体信任的高度融合,强化向心力和凝聚力;二需要完善共同利益维护和分享制度,强化群体目标和个体的责任意识;三需要完善目标导向和激励约束机制,强化群体目标和个体目标的一致性、群体目标对个体目标的助长和约束作用;四需要选择传导性强、社会预期高、人民群众期盼的热点问题,作为刺激群体信心提高的突破口,带动其它构成信心增长的要素正向联动;五需要依靠文化形成共识,让归属感成为群体信心增强的推力。

当我国经济总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时,国家经济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自信也应该同步转化为人民群众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信心。

篇7

一、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对法制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大力发展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事业,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逐步理顺收入分配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秩序,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概括而言,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就是要使社会充满活力,实现公平正义,保持安定有序。这对法制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法制建设应当使社会充满活力。充满活力,就是能够使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愿望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目前,在经济领域,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包括保护产权、加强宏观调控、维护公平交易和市场秩序等制度的较为完整的市场经济法律体系。这些制度体现了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在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的同时,提供了广阔的自主创业、自我发展空间,从而保证了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蓬勃生机。而在社会领域,受传统观念的影响,现有制度更为侧重于管理和控制,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会主体主动创业、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积极性。

法制建设应当有利于社会实现公平正义。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很大程度上反映为利益关系的平衡。马克思指出:“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每一个社会的经济关系首先是作为利益表现出来”。因此,在保证效率的前提下,如何正确处理纷繁复杂的利益关系,兼顾公平正义,是制度建设必须认真回答的问题。这些年,我国的法制建设是比较重视体现公平正义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不同社会主体之间机会不公平、规则不公平、分配不公平的现象还较为普遍。比如,教育和卫生事业关乎每个社会成员切身利益,目前,还存在严重的不公平现象。城市与农村、城市不同群体之间受教育、接受医疗卫生服务的水平还存在较大差距。又比如,近年来,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同时,我国社会的城乡收入,不同地区、不同社会群体、不同职业的收入差距逐渐拉大的趋势,贫富差距扩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关收入分配调节的制度还不够完善。

法制建设应当保持社会安定有序。安定有序,就是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礼记·礼运》中描绘了理想社会的图景:“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在这样的社会里,每个人各得其所,安定和谐,秩序井然,这是一个良好的社会境界。近年来,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社会出现了许多不和谐、不稳定因素,社会管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有关制度不完善、不健全是一个重要原因,主要有:一是,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要求的制度不健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得不到便捷、及时的反映,滋生不少矛盾。二是,社会矛盾调处机制不完善。随着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逐渐多样化,我国社会矛盾和纠纷呈现出利益性、群体性、危害性强等特点。及时化解纠纷、保持社会稳定,需要建立高效、便捷、成本低廉的社会矛盾调处机制。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包括诉讼、调解、仲裁、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等在内的社会矛盾调处机制,但还不够完善。人民法院通过诉讼解决社会矛盾的压力过大,其他矛盾调处方式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化解社会矛盾和纠纷的成本很高。三是,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没有形成。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近年来,公共卫生事件和事故灾难也逐渐增多,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各种突发事件的频繁发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损失。这些年,我国应对突发事件的法制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存在不少问题:突发事件的预防和应急准备制度、机制不够完善,应对突发事件中对公民权利的限制缺乏明确规定,公民权利受到不法侵害缺乏明确的法律救济渠道,社会广泛参与应对工作的机制还不够健全,公众的危机意识有待提高,自救与互救能力不够强。

二、加强法制建设的指导原则和重要工作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加快发展社会事业,首先要求要有符合经济社会发展客观实际、反映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完备的法律制度。也可以说,加强法制建设的过程,就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落实统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在法制建设中,应当始终坚持以下指导原则:

坚持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在发展社会事业中的作用。政府要切实承担起发展教育、公共卫生等社会事业的责任,加大对社会事业的支持力度。政府发展社会事业,并不意味着要自己建学校、办医院,而是应当充分运用经济扶持(花钱买服务)等手段,鼓励、支持各类社会事业主体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此外,一些社会事业领域也要引入必要的市场机制,通过竞争,提高服务效率和质量。

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和发挥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自我管理、自我发展的积极性。要妥善处理政府管理与社会自律的关系。原则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能够 自主解决的事情,不要由政府管理,尽可能留给社会自律解决;应当主要由政府管理的事情,也要尽可能发挥社会自律的作用,彻底改变政府包打天下的局面。

坚持统筹兼顾,协调好改革进程中的各种利益关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制度建设的基本着眼点,充分考虑、兼顾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阶层群众的利益和社会各方面的承受能力,促进社会公平和正义。

按照上述指导原则,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落实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力口强法制建设,要紧紧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加强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法制建设。要建立健全现代国民教育制度和体系,优化教育结构和教育资源配置,特别是发展义务教育、农村教育、职业教育与培训。要加强科技制度建设,推进科技事业发展。要加快公共卫生制度和体系建设,建立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要加强文化制度建设,发展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不断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完善社团、中介组织、行业协会管理制度。要积极培育各类社会组织,加强和改进对社会组织的管理和监督,充分发挥它们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努力形成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的合力。

完善收入分配调节制度。要强化政府的收入分配调节功能,切实解决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过大和分配不公的问题。要研究制定社会保险法,完善社会补偿、社会救济方面的制度,逐步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保障各方面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

建立健全统一指挥、功能齐全、反应灵敏、运转高效的应急机制。当前,要进一步抓紧制定、完善有关突发事件应对的法律法规。要根据国务院《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规定,制订或者修订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建立健全我国的突发事件应对体系。

建立健全高效、便捷、成本低廉的社会矛盾调处机制。完善我国的社会矛盾调处机制,应当在明确各类社会矛盾解决方式性质、特点和功能的基础上,统筹考虑它们在整个机制中的地位和作用,并注意处理好相互之间的衔接配合关系,保证整个机制有效运作。各级行政机关要在职责范围内依法建立健全社会矛盾排查制度,及时发现矛盾隐患,及时化解。要建立健全社会矛盾调处机制。首先,要完善人民调解制度,积极支持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等基层组织的人民调解工作。研究解决乡镇(街道)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设立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及区域性、行业性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等其他民间调解委员会的法律地位问题。其次,要完善行政裁决、行政复议等行政机关解决社会矛盾的机制。关于行政裁决,在完善有关行政裁决组织、行政裁决程序等制度的同时,要重点研究行政裁决与诉讼的衔接问题。

建立健全科学、民主的行政决策机制。制度建设和重大决策要切实做到广泛集中民智、充分反映民意、切实珍惜民力。对涉及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事项,要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进行协商和协调;对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要实行公示、听证等制度,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程度;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要认真进行专家论证、技术咨询、决策评估。

三、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加强法制建设需要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加强法制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妥善处理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关系:

一是,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要按照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的要求,在促进发展的同时,把维护社会公平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为此,在经济领域,要尽量减少政府对经济生活的直接干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调动各类市场主体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一部分人通过合法致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在社会领域,要切实发挥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维护公共利益。需要强调的是,公平是再次分配的生命所在。制度建设要特别注意避免再次分配中的不公平,从根本上消除教育、医疗的城乡差别、区域差别等现象,

二是,活力与有序的关系。活力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有序则是社会发展的前提。缺乏活力的社会必然停滞不前,而没有秩序的社会则会陷入混乱。因此,制度建设必须体现活力与有序的平衡。要放松对社会主体的规制,营造鼓励人们干事业、支持人们干成事业的制度环境,放手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进发,不断繁荣各项社会事业。同时,要特别注意到,转变对社会事业的管理方式,需要在不断探索、积累经验的基础上,稳步推进。因此,发展社会事业,要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做到通过改革促进发展,在发展中保持秩序。

篇8

关键词:职业技术教育;经济社会发展;互动

近些年来,人们发现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着直接且密切的联系,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有利于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而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又可推动职业技术教育的进步。为此,必须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区域经济,以实现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一、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

(一)职业技术教育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

相比于普通的高等教育,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有着更为密切的联系,其可直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脚步。职业技术教育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职业技术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大量高技能人才。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给社会尤其是当地经济及社会的发展提供大批的高技能人才。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现职业技术教育可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各领域的专业人才,如电子领域、信息领域、生物领域、服务领域等。此外,职业技术教育还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强专业性及技术性的复合型人才,以促进经济社会的向前发展。

第二,职业技术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职业技术教育所拥有的师资队伍往往具有很强的科技创新能力,同时其还有先进的设备,储备了大量的最新信息,可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技术及智力支持。如职业技术教育可将其科研成果投入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当中,或与企业合作进行职工技能培训等活动,为企业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企业发展,以此来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第三,职业技术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文化支持。职业技术教育的进行,提高了当地的人文水平,丰富了当地的文化活动,改善了当地的人文结构。此外,纵观世界各发达国家可发现,要想加快经济社会的发展,其实究根结底还在于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只有劳动者的素质提高了,新设备新技术才能真正应用于企业的活动当中。职业技术教育则可充分发挥其资源优势,成为企业劳动者再培训的重要场所。

(二)经济社会发展推动职业技术教育的进步

经济社会的发展是职业技术教育进步的基础,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职业技术教育在规模、专业设置以及教学目标方面也必然会做出改变。经济社会发展对职业技术教育进步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职业技术教育规模的扩大。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其对于人才和技术的需求量也就越多,这就有利于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学生的就业及发展。通常来说,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越好,其可为社会提供的就业机会就越多,而经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的学生其就业机会也会不断增加,为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就必须不断扩大职业技术教育的规模。

第二,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职业技术教育质量的提高。对于职业技术教育来说,不管是要进行改革还是进一步发展,其在进行设备的更新、校舍的扩建、专业设置的改变等方面都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若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不佳,其很难给予职业技术教育足够的投入,职业技术教育的改革及发展就很难实现,自然教育质量也就难以提高。由此可以看出,经济社会的发展也会对职业技术教育质量产生一定影响。

第三,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职业技术教育专业设置的调整。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当中,产业结构的变化影响了劳动力的需求结构,为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劳动力需求,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设置就做出相应调整。随着经济及科技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变化更为迅速。为此,职业技术教育的专业设置就必须着眼于当地的经济产业结构,在设置专业时需具一定的预见性,既要顺应当地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又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的劳动力需求及新专业的更新周期。

第四,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职业技术教育目标的改善。经济社会的发展引起产业结构的变化,随之而来的就是对人才需求的变化。现企业不仅需要大量的一线生产人员,而且更需要相应的组织人员及管理人员,同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还要求职工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为满足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职业技术教育就需改善其教育目标,以提高学生实践操作能力及增强学生心理抗压能力为主。

二、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现状

虽说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是就贵州省当地而言,其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还存在很大问题,导致当地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难以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一)职业技术教育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需求

贵州省的职业技术教育始于上世纪80年代,至今为止已有30多年的历史。据统计,现贵州省的独立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达30所,所涉行业包括电力、化工、交通、电子、航天等。办学层次多为大专,也有中职及高职,本科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仅贵州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贵州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要求:至2020年,贵州省的技能型人才问题需达90万人,其中高层次技能人才所占比例需达27.78%。然而就目前情况而言,要达到此目标还是比较困难的。

(二)职业技术教育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力军,也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力量,人才的专业能力及技术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最根本动力。因此在进行教育的过程当中,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才是职业技术教育的最终目标。虽然贵州省近些年来不断扩招生源、增设专业课程,但其仍以授予理论知识为主,教学模式较为陈旧,针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还比较少,再加上缺乏与地方政府、企业及各单位的沟通,故其还是难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减缓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降低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

(三)职业技术教育的科研成果难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

就目前而言,职业技术教育虽然有很多较为成熟的科研成果,但其转化率较低,大量科研成果被闲置,难以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科技不能紧密联系实际应用,职业技术教育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科技研发地的作用未能充分发挥,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未正确处理产学研的关系,一直以来,贵州省职业技术教育的“产”、“学”、“研”都是独立的,再加上很多高职院校未能正确认识职业技术教育的社会服务作用,依然坚持传统的办学模式,职业技术教育与企业沟通甚少,甚至与企业生产脱节,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生产力。

(四)经济社会发展难以为职业技术教育的进步提供支持

现贵州省政府、企业及各单位等对于职业技术教育了解还不够深刻,没有认识到职业技术教育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也并未充分利用职业技术教育的各项资源。有些企业或单位虽与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签订了合作协议,但也只是形式,并未真正发挥职业技术教育的作用。此外,因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局限性,很多地区给予职业技术教育经济支持很少,导致职业技术教育规模难以扩大、教育质量难以提高。

三、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的措施

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职业技术教育只有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才能体现其价值,而区域只有充分利用职业技术教育的资源,才能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无论是职业技术教育学校,还是政府,亦或是企业和单位,都必须改变观念、树立正确的思想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才能真正实现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互动。

(一)改善教育模式,改变教育目标

为能服务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就应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需求为指导,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目标,以企业职业需求为方向,重建教学体系,侧重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进行专业的设置、教学目标的确立、教学活动的开展时要结合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综合考虑当地经济社会未来的发展趋势及人才需求,以为经济的发展、社会的建设提供一线所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及管理人员,从而加快贵州省的城镇化进程。

(二)发挥政策的引导作用,培养“三师型”师资队伍

要想为经济社会提供专业化的复合型人才就需一支具有强专业能力及技术能力的师资队伍,即“三师型”师资队伍。“三师型”师资队伍是指将学校教师、企业技师及科研导师合为一体的教师模式。这就要求从事职业技术教育的教师不但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而且还要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同时还可指导学生进行科学研究,也就是集“理论”、“实践”、“科研”为一体。近些年来,贵州省职业技术教育学校的师资力量虽有所提高,但仍缺乏“三位一体”的师资力量。为此,可与相关企业合作,让教师深入企业从事管理或技术类工作,以丰富教师的实践经验,同时也可聘请企业专家或专业技术人员担任教师,调整师资结构。

(三)倡导产学研合作

未能充分进行产学研合作是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不能形成良性互动的最主要原因,为发挥两者的相互作用,实现职业技术教育的产业化,就必须倡导产学研合作。产学研合作需要学校与企业及各单位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项目同担。通过产学研合作,不但可打破传统的以理论知识为主的教学方式,而且还可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现科研成果的产业化,同时还能为学校培养专业性人才提供最新、最灵动的信息,有利于改善学校的教学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

(四)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与地方的交流与合作

现贵州省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其要求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同时还要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这就需要职业技术教育不仅要改善培养模式、改变培养目标,更重要的是要加强与地方的交流与合作,了解当地的产业结构发展趋势,利用政府的相关优惠政策,深入企业研究其真正需要的人才类型,从而为社会提供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符的高职业技术复合型人才。

四、结语

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存在的密切的联系,职业技术教育水平的提高可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经济社会的发展有利于推动职业技术教育的进步,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从而有效提高了区域的经济及人文水平。在实际的工作当中,为能实现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不但要求职业技术教育学校做出改变,提高职业技术教育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而且还要求地方政府、企业以及各单位给予经济及政策方面的支持,推动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振超.河北省职业技术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互动研究[D].燕山大学,2010.

[2]张远康.湖南职业教育与经济发展的互动关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

[3]张术.谈高职院校产学研与区域经济互动[J].现代企业教育,2014(08).

[4]杜雪莲.高职院校与区域经济社会互动发展的若干思考[J].机械职业教育,2011(12).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