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异步电动机实训总结8篇

时间:2022-09-12 15:06:2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异步电动机实训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异步电动机实训总结

篇1

关键词:职高 电机与变压器 教学 能力培养

《电机与变压器》是电气自动化等专业学生必须学的一门十分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因为绝大多数的自动化设备都会用到电动机,电能的70%以上全用在电动机上,电动机控制技术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自动化设备的性能的好坏。因此,掌握电机的控制技术,对我们电气自动化等专业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电机与变压器》是电机的控制技术专业基础课程,它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各种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如果这些原理掌握不好的话,对学生今后的深入学习是很不利的。比如,学生如果不知道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调速原理,他就看不懂类似的原理图,对电动机的调速就束手无策,学好了《电机与变压器》,再学习《电力拖动》等后续课程就比较轻松了,而且学生能从比较高的层面掌握电动机的控制技术,提升了他们的能力。

《电机与变压器》这门科理论性很强,很抽象,同时需要的基础知识多,比如,要理解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必须对电磁感应的方面的知识有很好的掌握。有些甚至还要求具备高等数学的知识,而我们中职学生往往这些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好。这使他们学习起来感到很困难。慢慢的丧失了学习的兴趣,老师在台上费劲的讲,学生台下昏昏欲睡。教学效果很不理想。在实训阶段,由于没有与理论知识同步,过了一段时间后,学生可能已经忘了,因此,实习老师往往还得讲解原理,这样效率很低。那么,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况?本人有以下的几点想法。

一、确立目标,树立信心

职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动机的培养贯穿始终。要让学生明白专业知识对一个人的重要性,要让学生明白《电机与变压器》这门课在整个专业中的重要地位,有条件可以组织学生到企业中参观,让学生明白电机控制技术在生产实际中的作用是多么巨大。同时,老师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明白其实这些技术并不是很难学,只要按照老师提供的方法,认真学习,每个学生都能学会,让学生树立信心,这样才可以开始进行教学。

二、进行课程改革

将《电机与变压器》、《电力拖动》以及相关内容的实训合成一个课程来进行,比如,在《电机与变压器》中讲了三相异步电动机为什么要进行降压启动及星——三角降压启动的原理和方法,那么马上可以将《电力拖动》中星——三角降压启动控制线路让学生进行安装和调试,在《电机与变压器》中讲了三相异步电动机转子回路串电阻进行调速的原理后,马上可以将《电力拖动》中的20/5t桥式起重机电气控制线路进行分析,在《电机与变压器》中讲了串、并励直流电动机的有关知识后,马上可以将《电力拖动》中的串、并励直流电动机的基本控制电路进行讲解和分析。这样可以减少理论和实践相脱节的现象,教学环节相对集中,学过的理论马上在实践活动中得到验证,有利于所学知识的巩固、提高。学习效率很高,效果也很好。为了达到以上的目的,老师必须结合自己学校的实际情况、对《电机与变压器》、《电力拖动》等有关教材进行重新编辑,编制出适合自己学校的校本教材。

三、加强实验实训室的建设

《电机与变压器》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如果光在课堂上讲理论,很难学好,尤其是对我们职高学生更是如此,所以有好的实验实训设备很重要,如果有条件可以请专门生产教学仪器的企业设计制作一些适合实验实训设备。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我们学校专门建立了的电机与变压器实训室,并购置了20台电机及电气技术实验装置,在这个装置上可以进行各种实训实验,如直流电机实验、异步电机实验、步进电动机等特种电动机实验,还可以进行各种电气控制实验,如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三相鼠笼异步电动机降压起动的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能耗制动的控制,还可以进行电力电子技术实验项目,如正弦波同步移相触发电路实验等,通过这些实验和实训,学生对电动机的原理和控制方法有了很深的理解。有了这些实训设备后,我们老师上课积极性也高了,因为本来很复杂,很抽象的问题,现在通过实验很容易得到解决,学生很容易理解。教学效果大为感观。

四、适时引进先进的教学方式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可以有必要的将自己搜集或制作的flas以及制作的多媒体课件运用到实践教学中来,帮助学生理解。根据课程的内容可以采用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合适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注重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突出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实现素质和技能双重培养,丰富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在整个教学环节中,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五、将电动机控制的实际问题引入教学之中

电机控制含盖电气自动化的许多方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尽量多引入与之相关,在企业中比较常用的知识,如PLC、单片机、触摸屏、各种工业组态软件,以及各种工业中常用的传感器、电磁阀、气缸等,在教这些课的时候,尽量接近或模拟实际的应用例子,比如由PLC、触摸屏等组成的料灌控制系统,由PLC、触摸屏、变频器、压力传感器等构成的恒压供水系统,由PLC、触摸屏、步进电动机、伺服电动机等组成的定位控制系统,单片机控制系统,通过这些项目的学习,学生的专业能力可以的到很大的提升,而且学习起来也不感到枯燥,很有成就感。为了做到这些,老师也要不断的进行学习,学习当今的科学技术水平,有机会多下企业,了解企业最需要哪些技术,最需要怎样的技术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开设紧跟社会形势,培养出社会、企业最需要的人才。

篇2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 技工学校 电力拖动

最近,笔者对珠三角、河源市等企业进行走访和调研,发现企业的生产线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这给技工学校的教学质量带来很大挑战。要使学生的专业技能满足企业的需求,就需要对《电力拖动》的课程进行改革,通过项目教学,加强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

一、项目教学法的特点和内涵

项目教学法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将一个相对独立的项目交由学生自己处理。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项目实施及最终评价,都由学生自己负责。学生通过该项目的进行,了解并把握整个过程及每一个环节中的基本要求。整个过程既是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获得专业技能的过程。

二、电力拖动课程的能力目标

电力拖动是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通过对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需求的调研,对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岗位能力分析,使学生具备电气设备控制系统安装、调试、电路故障检测、排除、维修维护综合职业能力。在进行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时,首先需要确定课程的岗位能力目标:

识别、选择、检测、使用常用低压电器元件;

绘制、识读电气控制线路图;

安装、检测电气控制线路;

分析、排除电气控制线路故障;

分析、排除常用机床电气控制线路故障。

三、电力拖动课程的教学内容

在确定岗位能力目标以后,需要结合维修电工职业技能鉴定标准,以常用控制线路安装、检测、排除故障为切入点,确定课程教学内容为以下19个方面:

识别检测、安装低压开关、熔断器、主令电器;

识别检测、安装接触器、继电器;

绘制电动机基本控制线路图;

安装检测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转控制线路;

安装检测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线路;

安装检测位置控制与自动循环控制线路;

安装检测顺序控制与多地控制线路;

安装检测三相异步电动机降压启动线路;

安装检测三相异步电动机制动控制线路;

安装检测双速异步电动机电气控制线路;

安装检测三速异步电动机电气控制线路;

排除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线路的故障;

排除位置控制与自动循环控制线路的故障;

排除三相异步电动机降压启动线路的故障;

排除双速异步电动机电气控制线路的故障;

排除CA6140型车床电气控制线路的故障;

排除M7130型磨床电气控制线路的故障;

排除T68卧式镗床电气控制线路的故障;

排除Z3050型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线路的故障。

四、项目教学法的实施

每个项目分成若干个任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以任务引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以排除CA6140型车床电气控制线路故障为例。

1.导入

让学生在车床实训室自己动手操作CA6140车床,通过学生操作、观察,教师引导,让学生学会分析车床电路的工作原理。

2.布置任务

查找、排除CA6140型车床电气控制线路中3个故障。采用分组教学,通过任务单,让每组学生自己查找资料、教材,让学生学会看、闻、听、摸等排除故障技能,将学生自己学和教师讲解相结合。

3.实施

让学生学会看、闻、听、摸,通过现象用万用表分段检测出故障。看:熔断器内熔丝是否熔断,导线连接螺钉有否松动,电动机的转速是否正常。闻:线圈有没有焦味。听:电动机、变压器和有些电气元件在运行时声音是否正常。摸:电动机、变压器和电气元件的线圈发生故障时,温度显著上升,可切断电源后用手去触摸。让学生将故障分类归纳,通过学生自己学,组员之间分工合作,形成团队意识。

4.评价

让每位学生讲解如何根据故障现象判断故障点,学生根据评分标准进行相互评分,教师根据每位学生的表现给予评分,最终确定项目成绩。

5.总结

指导学生写实习日记,让学生将自己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

五、项目教学法教学效果

篇3

一、“微课”的概念

“微课”是一种区别于传统课堂的有特色的新型教学模式,它不是简单的传统课堂的浓缩,不是传统课堂的删减版,也不是压缩版,更不是课堂教学的片段,而是内容充实丰富的微课例,类似于片段教学。“微课”的课程时长一般控制在10分钟左右,以教师教授为主,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最终解决问题。从课程内容来分主要有课前复习类、新课导入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小结拓展类。从课程性质来分主要有说课类、班会课、实践课、活动课类等几大类。

二、“微课”的特点

“微课”最大的特点便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从具体方面来分析,“微课”具有以下几大特点:

1.时间短。“微课”顾名思义就是微型课堂,因此它不同于传统的45分钟课堂,而是以浓缩精华著称。将教学内容在短时间内高质量完成,引导学生有效率地学习。

2.内容精。由于课程时长短,要求“微课”必须集中于教学难点或者教学疑点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因此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就必须慎重考虑,选择学生平时有疑问、很难掌握的部分进行“微课”教学。它不同于“网易公开课”等网络学习课程的课堂实录模式,而是针对性的选点帮助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学习,真正解决学生学习中的疑难问题。

3.时空限制小。“微课”是基于网络教学的基础上形成的,因此学生可以借助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设备进行学习,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固定课堂学习。学生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微课”教学的魅力,大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课外自主学习的可能性。

三、“微课”在我校电力拖动教学中的应用

下面以《三相异步电动机结构与拆装》为例来阐述笔者是如何把微课应用于本专业电力拖动实际教学当中的。

(一)“微课”教学内容的选择

由于《三相异步电动机结构与拆装》是电力拖动课实训课的第一个学习情境,是为了学习以后电动机控制线路打下基础的一课。教师如果在课堂的讲台上演示拆装电动机,这样势必会导致坐在后面和两边的学生看不清楚整个拆装的过程。而电动机的内部机构是非常复杂的,而且拆装顺序有一定的要求,学生看一遍并不能记清楚拆装的顺序,所以必须要把它做成微课。利用上课前通过QQ或邮箱的形式把微课发给学生,让学生先在家里观看微课进行课前预习,产生一定感性认识。在实际上课的时候,也可把微课通过投影播放给学生看,可以作为工作过程系统化教学的“资讯”部分。

选择“规范拆装三相异步电动机”这一切入点首先是因为这一知识点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本节课的特色所在。再次,电动机的拆装顺序的讲解分析可以让学生见微知著,推及联想到其它元器件的拆装顺序。最后,可以让学生学会运用这拆装元器件的方法,在今后的机床和设备维修中加以运用,做到学以致用。

(二)学情分析

《三相异步电动机结构与拆装》是本校工作过程系统化《电力拖动》校本教材中的第一个学习情境。校本教材的教学大纲提出:电力拖动训练应使学生“熟练正确地对元器件进行拆装,从拆装中掌握了解元器件的内部结构。”

本校机电专业的学生,入学成绩较差,感知能力不强,不喜欢学习单纯的理论讲解;对实操感兴趣,动手能力强,但观察和做事不够认真细致。基于学生这一系列特点下,由于电动机拆装顺序搞反会损坏电动机,所以本微课着重于电动机拆装的正确顺序这一特色。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会识读铭牌、识别主要零部件;

(2)能叙述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

2.能力目标

(1)能规范拆装三相异步电动机并完成质量检验;

(2)通过对项目的评估与总结,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交流协作能力以及自我反思能力。

基于这一系列的教学目标,笔者会在微课的开头给学生创建一个工厂中经常发生的情景“假如你已经工作了,在你的车间里有一台电动机在转动时忽然停转,经检查确定需要更换内部零件,请你按照技术规范,正确地拆装电动机。”通过微课的实物演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拆装的过程中笔者会一边拆装,一边讲解“为什么要这样拆装,如果不这样拆装会引起什么后果?”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另外在拆卸完成后,笔者会把零件整齐排好放在桌子上,给学生们一一介绍各个零部件的作用,从而达到本次课的知识目标,而不是一开始就对着书本讲理论,讲结构,这样是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的。

(四)教学重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拆装

对于突出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拆装这一重点,笔者在微课中是采取任务引领的方法。对于突破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这一难点,笔者在微课中是采用做中学、做中教的方法。

另外,笔者在微课中还专门录了一个学生错误操作示范的视频,让学生们进行一个小游戏“大家来找茬”,通过对比教师的正确示范和学生的错误示范来突出本节课电动机拆装的重点。

(五)教学难点: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结构

在突破难点方面,笔者颠覆了先讲理论后实操、先讲结构后拆装这传统的教学方法。一开始先在微课演示出拆装实操步骤,先让学生拆装,拆完后在让学生拿着主要零部件来讲解零部件的结构和作用。

从《三相异步电动机结构与拆装》的“微课”教学设计来看,“微课”教学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要点:

第一,选点要小,“微课”不是传统课堂的面面俱到,而是将一个重点问题讲深讲透,最好是讲出新意。一般的知识点学生已经在课堂上基本掌握,同时“微课”依赖于网络视频,如果毫无新意,可能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微课”教学不能发挥它应有的效果。

第二,“微课”虽然时间短,但是传统课堂教学的程序都一一具备,它的教学目标也是三维目标,它是一个完整的微型课堂,因此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做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

第三,“微课”的导入要快,要精心设计达到及时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的目的。

篇4

本文通过对职业技术教育的研究,以电机与变压器课程为例,从对学习对象分析到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对一体化教学给予了完整呈现。通过电机与变压器课程的一体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满足受教育者就业的综合能力需要,实现了素质教育目标。

关键词:

职业教育;电机与变压器;一体化;教学设计

作为职业教育者,我们要对自己的工作性质有正确的理解。职业教育区别于其他各类教育的本质特征,就在于其目的是满足受教育者就业的需要。众所周知,当今社会是竞争的社会,更是终生学习的社会。如何使学生在就业方面,在日后的进一步发展中更具有竞争优势,是我们每一个职业教育者必须思考的问题。笔者读了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蒋乃平先生主编的《“宽基础、活模块”的理论与实践》一书,很受启发。他说:“宽基础”的“宽”不但是面对一个职业群的“宽”,而且是为受教育者奠定继续学习基础的“宽”;“活模块”的“活”不但是提高就业能力的“活”,而且是更新学习内容的“活”。笔者努力把这一观点用在教学上,在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面、关注本专业最新发展情况、了解用人单位对技术工人要求的同时,注重把这些信息及时传递给学生;在严格要求学生学习基本知识锻炼基本技能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自主创新能力。

一、教材分析

《电机与变压器》是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组织编写的全国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电工类专业通用教材。其中变压器共四个单元的内容,分别是:变压器的分类结构和原理,变压器绕组的极性测定与连接,变压器并联运行维护和检修,特殊用途的变压器。电机包括六个单元的内容,分别是:电动机的基础知识,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运行,单相异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三相同步电动机,特种电机。通过学习,要求掌握变压器、异步电动机、直流电动机的结构、原理、主要特性、使用和维护知识,并对同步电机和特种电机要有一定的了解。作为一体化改革课程,该课程学习中要求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对电机故障的分析、判断和检修能力的培养,为解决实际技术问题奠定理论和技能基础。

二、教学设计

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笔者认为首先应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接受能力,正所谓知己知彼。职业院校的学生可能文化课差一些,但在技能性、社会性和思维活动及发散性方面的素质有明显的优势。教师要对自己的学生有信心,他们的这些优势完全可以通过教育焕发出来、培养出来。就电机与变压器这门课程而言,其基础性、专业性都很强,并且其理论与操作联系相当紧密。对于一点基础都没有的高中生,直接灌输大堆理论知识的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笔者认为,应首先培养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使其树立自信心。从最简单的儿童玩具到遥控小车,每一个知识点的讲解和操作无不令他们欢欣雀跃,让他们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并且增强了求知的欲望。有了好的开始,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也就会顺利地进行下去了。明确教学目标,做到有的放矢。认真对待每一个课题,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用具的课前研究和准备。不但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还要引导学生制定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应注意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及时表扬,发现不足立刻纠正,形成在学习和技能方面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同时要培养他们主动思考、积极动手、自觉总结经验的习惯。这样做充实了课堂内容,提高了学习效率,并且为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教学方法

为了完成本课的教学目标,满足不同认知水平学生的学习需要,在教法上笔者主要采用了创设情境法和通过拆装实物研究结构的分层教学法,并灵活运用其他辅助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法(视频和实物)

充分运用多媒体视频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并结合实物演示,以启发引导、设疑提问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本课的积极性,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本课的知识重、难点。

2.分层教学法

考虑到学生的认知情况呈现三层金字塔结构,笔者对学生进行适当分组,每组里各层次水平的学生均匀分布。这样可以让小组内部掌握较好的学生帮助相对较弱的同学来理解知识的重点,同时也能通过小组互助、教师指导而突破难点。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本课笔者主要引导学生通过“小组互助、自主探究、动手实践、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来学习。

四、教学过程

在教学中,笔者本着“由生活走向课堂,再由课堂走向生活”的教学理念,采用“一样二用”的授课思路。“一样”指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外观及组成,“二用”分别指单相异步电动机的用途和单相异步电动机如何使用(工作原理和实际电路),以一条教学主线“单相异步电动机是由哪几部分组成的,是如何转动的,突然不转怎么办”贯穿整堂课,并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逐层深入探究,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知识重点,突破难点,进而完成授课过程。因此笔者设计的教学过程如下:第一,复习提问。第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第三,讲授新知。第四,解释应用范围。第五,常见故障检修。第六,课堂练习。第七,课堂小结。第八,课后作业。

五、一体化教学日志

每天提前15分钟到岗。提前10分钟点名整队;检查学生穿戴情况;点评上次课一体化情况;布置当天的学习任务。进入一体化实训车间安排值日;检查车间详细情况,填写接班纪录;打开工具箱,取出实习工具并锁好工具箱。30分钟后实习正式开始,总结上次课实习内容,分发当天实习材料,重点讲解今天的一体化学习任务和要求,讲注意事项书写于黑板上。合上车间总电源,教师作示范,开始实习操作。教师作巡回指导,找出学生的公共难点,利用黑板和实训器材在课堂上作具体讲解。再次开始实训,给个别学生做重点指导。利用空闲时间准备好本次实训所需的调试设备和器材,尽力帮助解决学生们的实训工具和材料短缺问题。“重表扬,轻批评”,激励学生又快又好地完成实习任务。巡回检查学生们的操作安全情况,及时排除安全隐患。按顺序登记好学生的实训完成情况,并逐次调试评分,给出实习成绩。提前45分钟提示学生作好实习收尾工作;提前30分钟切断车间总电源;打开工具箱,放好实习工具;安排值日。详细检查车间整体情况,填写交班纪录;点评当天的一体化学习情况;整点下班。

六、小结

篇5

关键词:行动导向教学;电力拖动;项目教学法;职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4-0026-02

一、前言

最近,我们对河源高新区的企业进行走访和调查,我们发现,随着电器产品的不断更新换代,大量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方法不断涌现,企业的生产线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这给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教学质量带来很大影响。以传统学科职业教学体系培养出来的人才不能很好的满足市场和社会的需求。针对这个问题,进行《电力拖动》课程改革,通过行动导向教学,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

二、现今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电力拖动》是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的一门专业课程,主要学习电气控制的常用电器元件、电动机基本控制电路及常见机床电气控制线路。使学生具备电气设备控制系统安装、调试、电路故障检测、排除、维修维护综合职业能力。原来《电力拖动》课程教学,主要采用课堂讲授和实验教学,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实验验证分开进行,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不明显,学生的技能得不到提高,中职学生的技能优势不能凸显,很难适应企业就业岗位技能的需求,学生得不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通过参加职业教育专家张治忠教授行动导向教学培训班的学习以及与企业行业的专家座谈,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具体。如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的安装,教师上课可以只讲理论,不动手操作安装。不能体现中等职业教学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

(二)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传统教学教师忽视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课堂以老师为主体,学生为辅,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地位。如将教学目标改为安装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安装线路,突出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

(三)教学方法简单。没有针对《电力拖动》这门课程的特点进行分析,没有针对中职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教学,中职学生文化理论基础薄弱,喜欢动手操作,不喜欢上理论课。该课程的实践操作性很强,应该通过行动导向教学,运用项目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安装,形成作品进行展示。

(四)考试内容不合理。按照传统教学,侧重理论考试,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成绩不理想。应该以操作考试为主,理论考试为辅,对学生安装作品的工艺、通电试车是否成功、故障能否排除进行考核,能够突出学生的技能,符合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

三、对《电力拖动》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和探索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也是对行动导向教学的尝试。从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和《电力拖动》课程的特点出发,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以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对《电力拖动》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如下改革和探索。

(一)坚持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明确教学目标

以就业为导向,以企业人才需求和职业标准、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为依据,确定学生的职业能力,安排教学内容,明确教学目标。通过对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人才需求调研,对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的岗位群进行职业能力分析,确定了《电力拖动》课程的职业能力目标:1、识别、选择、检测、使用常用低压电器元件;2、绘制、识读常用三相异步电动机电气控制线路图;3、安装、检测常用三相异步电动机电气控制线路;4、分析、排除常用三相异步电动机电气控制线路故障;5、分析、排除常用机床电气控制线路故障。

(二)以行动导向教学指导,以项目教学法为载体,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通过对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岗位群职业能力的分析,以常用控制线路安装、检测、分析、排除故障为切入点,确定《电力拖动》课程教学内容。确定课程的教学内容为五个项目,分别为:1、识别、选择、检测、使用常用低压电器元件;2、安装、检测常用三相异步电动机电气控制线路;3、安装、检测双速电动机电气控制线路;4、分析、排除常用电气控制线路故障;5、分析、排除常用机床电气控制线路故障。每个项目分成若干个任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以任务引领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如在安装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线路中,以行动导向教学进行课堂教学设计。(1)导入:让学生在车床实训室自己动手操作车床正反转,通过学生操作、观察、教师引导,让学生体会什么是正反转控制。教师让学生通过操作导入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布置任务:安装、调试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采用分组教学,通过任务单,让每组学生自己查找资料、教材,绘制正反转控制电路线路图,每组学生尝试分析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工作原理,教师讲解相结合,让学生识读电路图、工作原理。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组员之间分工合作,形成团队意识;(3)实施步骤:让学生观察实物作品,清楚接线工艺,与教师示范工艺相结合,让学生知道怎样接线操作。学生自己动手检测、安装元器件、安装线路,安装完成后用万用表检测线路板,通电调试三相异步电动机正反转控制电路;(4)作品展示、评价:让每位学生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并讲解,学生根据评分标准进行相互评分,教师根据每位学生的表现给予评分,确定最终成绩;(5)学生总结反思:指导学生写实训心得,将自己解决问题的方法记录下来。

通过行动导向教学,创设工作情境,教师示范和指导,学生分组动手操作训练,师生互动,让学生在工作任务中学会技能,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

四、理论和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针对《电力拖动》课程实践性、专业性强的特点,通过项目教学法,把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融合在一起。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的学生要参加维修电工中级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考试的难点在于学生分析、排除线路故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进行分析、排除线路故障的任务教学设计,帮助学生分析归纳短路、断路故障现象,从而知道故障点在哪里,让学生掌握方法,进行反复训练。通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学会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

通过行动导向教学,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学习,能够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了教学质量,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邓泽民.职业教育课程设计\[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2\]邓泽民.现代四大职教模式\[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6.

篇6

关键词:维修电工;项目教学法;实训教学;课程结构;考核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2-0006-05

为了适应我国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不断深化,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组织课程内容逐渐取代了以往的实验和认知课程。在“维修电工综合实训”课程改革探索和实践教学过程中注重以职业能力为核心,整合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所需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实践,按等级分模块地开展教学活动过程。在教学内容上,力求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课题安排遵循人的认知规律和技能养成规律,一个项目即为一项职业能力,项目之间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符合循序渐进的教学要求,突出电气运行与控制专业综合实训教学的特点;职业技能教育依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教学原则,力求培养出基本功好、灵活运用能力强的学生,使他们能得心应手地运用所学知识,在为今后学习设备的装配、修理等技能打下扎实而又牢靠的基础,同时有助于学生通过技能鉴定考核,真正掌握本职业的实用技术与操作技能。

一、“维修电工综合实训”课程结构

项目教学法也称为“基于项目活动的研究性学习”,教学活动的全过程是对一个完整项目共同实施的工作。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教师制定学习领域的教学要求,适时安排教学计划,制定和设计项目合同,组织学生以小组工作的方式加以实施。其关键是如何有效调动被教育者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望。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项目教学法”在教学活动过程中的作用和效果,将《维修电工综合实训》课程共分为四个模块,每个模块包含了若干项目,经过对项目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要求的分析,又将每个项目分解为若干任务,再将任务细化为各个知识点,具体内容为:

模块一:电子技术,包含的课题有:安装与调试RC阻容放大电路、RC桥式振荡电路、单结晶体管触发电路、晶闸管调光电路、晶闸管延时电路、晶体管稳压电路、78/79系列正负稳压电源电路、可调式正负稳压电源电路、OTL功率放大电路的安装与调试、集成功率放大电路共10个课题。

模块二:电气控制技术,包含的课题有:认识低压电器、液压控制机床滑台运动及机床滑台工作电气控制电路、双速电动机自动控制线路、三相异步电动机双重联锁正反转起动能耗制动控制线路、通电延时带直流能耗制动的Y–Δ起动的控制线路、断电延时带直流能耗制动的Y–Δ起动的控制线路、三相异步电动机减压起动反接制动控制线路、自耦变压器减压起动的控制线路、延边三角形减压起动的控制线路、带桥式整流的正反转能耗制动的控制线路、绕线式交流异步电动机自动起动控制线路共11个课题。

模块三:机床线路排故,包含的课题有:M7130平面磨床、Z3040摇臂钻床电气控制线路故障分析与排除共2个课题。

模块四:三菱FX2N系列PLC的应用,包含的课题有:认识可编程序控制器、编程软件的使用、PLC的基本指令、PLC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Y-启动主电路控制、4/2极双速电动机控制电路、水塔水位自动控制电路、装卸料小车的自动控制电路、传输带电机的控制系统、彩灯闪烁控制电路、智力竞抢答装置电路、加热炉自动上料控制电路、钻孔动力头控制电路、PLC控制仓库门自动开闭控制电路共13个课题。

以电子技术模块中的“晶闸管调光电路”项目为例,具体分析“项目教学法”的教学实施过程。“晶闸管调光电路”项目的任务分解及细化知识点教学要求如表1。

二、《维修电工综合实训》的考核评价

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对学生的学习过程、工作态度和学习效果进行评价,《维修电工综合实训》课程在考核评价方面采用“成果评价+自我评价+小组间互相评价+工作过程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比例为6∶1∶1∶2。表2为项目成果评价表,表3为小组工作综合评价表,表4为学生任务训练总结报告。

在“维修电工综合实训”课程中运用项目教学法,使课题组教师对“项目教学法”的内容、理念、方法、评价都有了进一步认识,对如何选择与确定项目、如何制定项目活动计划、如何开展实施项目活动等也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此外,不仅使学校的现有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而且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使教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l]戴士弘.职业教育课程改革[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杜吉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职业教育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3]何小刚.职业教育研究[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6.

[4]赵海永.项目教学法在电子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职业,2011,3(中).

[5]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东部地区10个职教集团与滇西10个州市开展合作

2012年12月3日,教育部在云南省普洱市召开了东部10个职业教育集团与滇西10州市战略合作座谈会。

今年上半年,在教育部协调下,10个东部职业教育集团与滇西10所职业学校签署了对口合作协议,半年来,双方在师资培训、专业建设、合作办学、共建实训基地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果。为更好地促进对口合作向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宽领域拓展,决定将对口合作由学校层面扩大到州市层面,合作内容提升到协助滇西10州市制定发展规划,联合培养各类技能型人才,共同促进特色产业发展,联合培养培训师资,开展校企深度合作,开展联合招生合作办学等六大领域。

篇7

关键词:工作过程导向;电气及PLC控制;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1)35-0046-02

《电气及PLC控制》是高职机电一体化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技能课程。该课程教学内容涉及范围广,PLC控制部分的知识既有理论,又有编程。学生虽然对该课程感兴趣,但是学习起来未能完全掌握理论知识,操作实训上也仅停留在机械性的模仿阶段,不能触类旁通。在《电气及PLC控制》课程改革中,加强学和做的有机结合能力,拉近企业工作岗位与学生能力水平的距离,是教学改革的重点。

一、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电气及PLC控制》课程教学设计

《电气及PLC控制》按照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理念,根据企业职业岗位的知识能力需求,考虑学院机电实训中心的硬件设施条件,设计以普通机床的PLC改造为载体,将该课程分为电机的基本控制、机床电气控制的分析与维修、PLC控制三大教学情境,三相异步电动机的电动与连续运转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三相异步电动机的Y/降压启动控制、CA6140车床的电气分析及维修、X62W铣床的电气分析及维修、M7120平面磨床的电气分析及维、T68镗床的电气分析及维修、三相异步电动机的PLC控制、天塔之光的PLC控制、十字路通灯的PLC控制、气缸的PLC控制、CA6140车床的PLC改造、X62W铣床的PLC改造等14个真实工作任务,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认知规律,把相关的必需知识逐步引导出来。这样的教学设计,体现了实践为主导、理论为实践服务的特点。学生通过任务训练,加深对相关理论知识的掌握,动脑动手的能力得到及时训练,消除了学生对企业实际工作的陌生感。

二、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电气及PLC控制》课程教学实施步骤

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教学与传统教学模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它将职业能力的培养贯穿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使学生掌握在这个任务过程中的工具设备、仪器仪表、工艺标准、操作安全规程。每一个学习任务都按照“布置任务――了解要求――制定计划――决定方案――实施任务――任务验收――评价总结”这七个步骤进行。以《电气及PLC控制》课程中的一个学习情境中的“X62W铣床的PLC改造”为例,阐述教学实施步骤:

1.复习、引入新课,布置任务、了解要求、计划、决策

回顾上一个工作任务,引入新课内容。下发工作任务单,见表1。分析工作任务要求,组织学生根据任务制定任务实施计划及决定采用何种方案完成任务。这一过程非常重要,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和任务要求,进而思考在此任务中想学到什么,能学到什么。

2.任务实施

这个任务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分组复习X62W铣床继电控制的工作原理,通过10分钟排除X62W铣床的三个故障点,回顾X62W铣床继电控制的工作原理,掌握X62W铣床的主要运动控制,便于确定对X62W铣床采用PLC控制的输入输出点。回顾前一任务:CA6140车床的PLC改造,巩固对机床进行PLC改造的步骤及方法。第二阶段,要求学生根据任务要求制定工作方案,确定本组对X62W铣床进行PLC改造所采用的指令,绘制I/O分配表及PLC外部接线图,按图将PLC与X62W铣床模拟电路板连接起来,并根据自我制定的方案编写程序,下载调试实现X62W铣床的PLC改造。

3.任务验收、评价总结

以小组为单位,从理论答辩、外部接线、程序调试、职业素养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学生运行所编写程序,实现X62W铣床的PLC控制,同时抽组员回答相关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操考核并重,全面检验学生在通过任务完成掌握的相关知识技能情况,了解学生是否完成之前设定的教学目标,填写评价表,作为该学习任务的成绩。最后,通过各小组验收情况,教师选取优秀组及落后组上台交流学习经验,教师总结该任务中涉及的理论知识及实操出现的问题,提供更好的操作方案。

三、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电气及PLC控制》课程教学效果

1.课程特色

其一,该课程的教学模式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在实训室进行教学,符合现场操作的环境,同时并未将重点完全放在实操上,而把一体化课程理解成实训课,在教学过程中,将理论知识的灌输融入与实操中,学生对理论知识不再感到枯燥无味而难以理解,满足职业能力发展。其二是课程的考核方式,每一个任务在验收的同时都进行考核,并且是理论及实操一并考核,每个学习情境结束后也进行考核,考核方式包括笔试、实操、答辩等,考核方式的多样性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及平时学习主动性,避免了学生滥竽充数。

2.教学效果

通过学生的学结,95%的学生赞成这种教学模式,大部分学生还认为课程结束太快,还想学习更多相关知识及技能。首先,学生自主学习动手的时间增多,教师传教式的讲述时间减少,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任课期间为开放式,学生可以和教师进行交流,不局限于形式,有问题可以及时解决,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拉近了不少,更便于师生的沟通。教师除了在学习上给学生给予指点外,在生活和思想上也给学生做出引导;再次,以真实任务为载体进行教学,学生既了解真实工作岗位工作情况,又增强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培养了职业素养。

总之,采用“工作过程导向”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投入到学习中,能学有所用。当然,这种教学模式还有些不足,因不同层次的学生之间的学习差异问题而使分组成员有依赖性的问题尤为突出,有待于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电气控制PLC 课程改革

我们在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探索总结出一套以职业能力需求为导向的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实践教学证明: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熟悉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线路,具备一定的PLC程序设计和PLC应用能力。掌握PLC的工程应用、维护和使用等基本专业技能,使学生将来在工作岗位上能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生产实际中的有关技术问题。

1 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可编程序控制器,简称PLC,是以微处理器为基础,综合了计算机技术、电器控制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通讯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通用的自动控制装置。它具有结构简单、编程方便、性能优越、灵活通用、使用方便、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一系列优点,在工业生产过程自动控制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系统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的基本原理、功能、程序设计方法和编程技巧,为今后从事工业生产过程自动控制等领域的工作打下基础。

2 课程改革的内容

2.1 更新课程结构

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教师尽量采用目前PLC应用的新知识、新技术更新优化教学内容,课程内容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来组织教学内容,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具体课程教学内容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1)常用的低压电器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主要包括:主令控制器;接触器;继电器;熔断器及自动开关等。(2)基本的继电器接触器电气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异步电动机点动、长动、正反转控制线路;笼型异步电动机星/三角起动;绕线型异步电动机电动机转子串电阻控制线路、异步电动机制动控制线路;异步电动机的调速控制线路;直流电动机调速控制线路。(3)三菱FX2N系列PLC的指令系统。主要包括:PLC的编程语言、编程元件、FX系列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逻辑指令、步进指令;掌握 PLC梯形图编程语言的应用,能够进行基本工业系统控制的编程。(4)根据继电-接触器控制线路移植法设计梯形图、步进指令、顺序功能图、自锁电路的顺序程序设计、置位复位指令的顺序程序设计、步进指令的顺序程序设计。(5)PLC控制综合运用课程设计。

根据课程设计大纲的要求,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选择具有实际应用PLC控制系统为课题,包含PLC控制的程序设计、电气理图的绘制;控制系统的调试等。学生通过课程设计受到一次系统的训练,掌握PLC安装接线、调试、运行等技能, 实现一般工业现场的PLC控制。

2.2 调整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尽量选择实用性,增加工业现场实际控制需求的内容,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本课程理论教学的主要内容有:(1)常用的低压电器结构、工作原理及使用方法。(2)基本的继电器接触器电气控制系统。(3)可编程控制器的产生,可编程控制器的功能及应用;可编程控制器的发展趋势。(4)可编程控制器的结构及工作原理。(5)功能图及步进梯形指令。(6)可编程控制器的维护和故障诊断。

本课程实践教学的主要内容有:(1)基本指令实验。(2)交通灯控制系实验。(3)天塔之光控制实验。(4)液体混合装置装自动控制实验。(5)步进电机控制实验。(6)机械手自动控制实验。(7)水塔水位控制实验。

3 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近年来,我们在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不断摸索,形成了以改革教学内容为基础,优化课程设置,突出能力培养,强化实践性教学的一整套方法和体系。

3.1 采用“情景化”的教学模式

开发了本课程的多媒体课件,行成了一个由教材、编程平台软件、仿真软件、设计案例的教学体系。让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培养锻炼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取得了明显的实际效果。

3.2 构建科学的实践课程体系

我们在构建实践课程体系的过程中,牢固树立实验教学和工程实践相结合的整体观念,在基础实验课、课程设计、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了以下三个层次:

(1)基础性、验证性实验:通过该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原理、掌握可编程序控制器基本指令,能编制、调试、运行程序,掌握编程软件的使用、工作过程、了解可编程序控制器特点,能完整地设计简单的PLC控制系统。(2)综合性实验:通过该实验,要求学生掌握学生可以完成上下位机结合的控制系统设计,工业组态软件的使用和设计方法。利用工业组态软件MCGS提供丰富、灵活、方便的监控与调试等功能,将新型的工业技术结合在实验中,让学生学习具有完整控制层、监控管理层、远程监控层三层结构的PLC控制系统;(3)创新性实验:为学生提供接近当今技术的先进平台。可为学生展示和体验当今工业控制领域里最先进的PLC控制技术,例如基于RS232、RS485的PLC网络控制系统开发、基于工业以太网、10网、CCLINK现场总线等多级网络的PLC控制系统开发等内容。使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最先进的PLC控制系统开发平台,开展一些创新性实验项目。

4 考核内容与方法

4.1 考核内容

主要考核学生是否掌握PLC的编程语言、编程元件、可编程控制器的基本逻辑指令、步进指令;PLC梯形图编程语言的应用等内容,是否具有基本工业系统控制的程序设计、电气原理图的绘制;控制系统的调试的能力。考核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4.2 考核方法

每个实验成绩采用满分100分评分,加权法计算总成绩:

总成绩=基础性、验证性实验成绩×60%+综合性、创新性实验成绩×40%

5 结语

我们在该课程实践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的过程中,坚持“针对性、实用性、先进性”原则,采取工学结合,“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的课程体系。课程定位准确,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效果良好。

参考文献

[1] 刘涛,姜一兵.PLC技术实验实训指导教程.安徽大学出版社,2008.7.

[2] 何强,单启兵.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