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政治教学反思8篇

时间:2022-12-22 18:17:3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政治教学反思,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政治教学反思

篇1

一、初中政治教学现状

1.教师方面

教师受到传统的教学方式的影响,在政治课堂教学中还沿用着一人唱“独角戏”的方式,教学方法跟不上时代要求,不能在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独立意识。很多政治教师为了确保课堂教学顺利进行,在教学中不会大胆的创新,恐怕一发不可收拾。初中政治课是对初中生进行德育的重要途径,如果教师不能认识到这一点,就很难在教学中有新的突破。在现实的教学中,还存在这一名教师兼任两个学科的现象,这就使得教师投入到政治课上的精力被削减,不利于政治教学的开展。同时,由于受到初中升学考试的压力,很多教师都是只关心学生的学习成绩,忽略了课堂教学效果和教学的目标。只关心学生学习的结果,而没有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这样的现象必然会导致初中生学习热情下降,对政治课失去兴趣。

2.学生方面

中学生在政治课堂表现出来的最多的就是兴趣不足,远远比不上对数学、语文、英语的学习。很多学生认为政治课没什么可学的,只要考试的时候提前看看书就行了。这样的思想是完全错误的,初中生学习政治并不只是为了应试,而是要在学习过程中提升自己的道德水平,为未来生活和发展提供帮助。同时,学生学习政治的方法不对,不懂得灵活掌握,只是死记硬背,最终也没能学明白政治。初中政治课相对其他学科还是比较容易的,只要中学生对政治有兴趣、有信心,就一定能够学好。另外,学生在学习政治时还存在着漫无目的的现象,学习效率不高,不知道学完了政治怎么运用。以上是中学生在学习政治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都在制约着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热情。

二、对初中政治教学的反思

1.以教材知识为基础,改变重教材轻实践的现象

初中政治教学不能偏离教材,要以教材为基础,通过知识拓展,给学生带来全新的政治课。有的初中思想政治知识很生动有趣,但有的也很枯燥乏味,初中生在学习时可能会厌烦。政治教师要根据初中生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内容,改变了传统重视教材、轻视实践的教学观念。对学生的教育要均衡,即在确保学生掌握了政治知识的同时,给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提高中学生的思想觉悟。

2.倡导现代化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伴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校园内也对网络的利用越来越多。无论是教学课件的制作,还是学校内刊的排版等,都离不开网络的帮助。对于初中政治课来说,更需要引进互联网技术。新时期注重个性创新,政治课当然也需要创新。利用互联网教学已经是司空见惯的了,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开拓学生的思路。比如在讲到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的时候,我就会让学生在课下提前在网上查找资料,分析出我国目前环境污染的几个原因,以及提出解决措施。这样就使得政治课堂不再枯燥,教师对于学生查找的资料和分析进行评价讲解,有利于中学生下一次更好地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能力。

3.注重学习技巧的培养,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

政治课堂要想高效,教师就要不断提升自己,找到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在政治新课标中要求政治教学必须常教常新,培养初中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道德素养。学习政治知识不能沿用传统的死记硬背的方式,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政治的技巧,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技巧,才会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学习政治的方法大致是:课前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教材背后的故事;课中注意听讲,积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课后自己独立完成作业,并做好学结。对初中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不能只停留在理论指导层面,要细化到学生的学习实践中。通过设计教学活动,组织学生听讲座等方式,给学生创造学习政治的氛围,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

4.结合生活实际授课,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初中政治教师在指定教学目标时要结合政治课的特点,正确处理好教材知识和学生情感之间的关系,在讲课时与日常生活想结合,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比如在讲到做一个负责人的公民的时候,首先要让中学生了解作为一个中国公民的责任和义务,然后帮助学生做到诚实守信和勇于承担。生活中有很多实例可以在课堂上跟学生一起分享,比如央视播出的《感动中国》节目,就是现实生活中涌现出来的一个个普通人,但是他们的觉悟和行为却在平凡之中见伟大。中学生的可塑性很强,只要政治教师掌握方法,就可以极大地提高初中生的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在日常教学中要多联系生活实际,现在网络很发达,教师可以在网上查找一些教学资源,从网上找一些发生在我们身边的又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大事小情,引导中学生分析,讨论,最终形成正确的关系。这样做不仅理论联系了实际,也增加了政治课堂的教学魅力。同时教学还要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开阔初中生的思路,引发学生跟教师产生共鸣。

5.开展课外活动,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篇2

这学期,我在同事们的指导帮助下,积极投身于课改之中,努力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在实践中转变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己的高中政治教学水平。我在教学实践中,将以往的政治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与新课程改革后的政治课的内容与教学模式进行比较,从而有了新的认识,总结以下几点:

一、政治教学中树立民主、平等的师生观。新课程改革对教学的定义有了根本性的变化:“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流、互动。”教学过程的交流、互动,意味着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真正把教学看作是师生共渡的生命历程,共创的美好体验,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主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参与者。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有利于学生迅速进入课堂教学的主体角色。但如果营造氛围只是一味地迎合学生的兴趣,课堂教学就会形成放任自流,一盘散沙,甚至失控的局面。氛围的营造要坚持适度原则,我们应该参与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却不能把自己等同于学生,这样才能课堂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我在营造氛围时要牢记自己“组织者”的身份,根据课堂教学的内容确定合适的教法,结合学生特点对课堂教学作精心的安排和合理的组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我注意保留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权威”形象,及时发现“散漫”的苗头并加以制止。

第二、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作用,让学生动起来。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是“导演”,学生是“演员”。当好一堂课的设计者,要学会挖掘素材。政治教师要结合政治新教材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分析现实社会及生活中活生生的各种政治、经济、文化现象或事例,尤其是要善于将当今国内外发生的重大事件、时政热点与书本中抽象的政治理论知识生动、形象地相结合起来。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政治课感兴趣,接受所学的政治理论观点,从而加深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

第三、搞好教学的调整与优化。政治教师还要结合新课程的要求,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采取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比如,除常规方法外,还要求教师尽快掌握体现时代性特征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并运于教学过程之中。而这一点在政治课教学中体现更为明显、要求更为迫切。在教学中,我通过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或者是图片、视频等教学材料,生动且直观的教学手段,或者通过师生的讲述,把学生带入某种特定的情景之中,使学生有如身临其境。通过这种情感渲染和传达,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对知识的诠释和理解,免去了生涩与呆板,也达到使学生学会对知识活学活用的目的。

第四、实践议题式教学,提高课堂效率。长期以来,政治教学都陷入“满堂灌”的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热情低,课堂效率低下,考试成绩差。为了提高课堂的效率,减轻学生课后补课的负担,提高考试成绩,我们备课组在高一政治课中运用了议题式教学的方法,寻找适合政治课教学的有效模式。通过教学实践,我看到课堂的效率被大大提高,学生能看见自己学了什么,学会了什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动力,达到了教学相长的目的。但在实践中也发现了几个问题有待解决和提高,例如:议题式教学在讨论环节花费的时间较多,导致练习时间过少,留给学生记笔记时间也不足,某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自我调节和提高,这是我在议题式教学中需要进一步思考与探索的重要问题。

第五、充分利用本地乡土资源,调动学生的兴趣。由于乡土材料就发生在学生身边,这样学生就觉得有话可说,那么在政治课教学中的广泛运用乡土材料,学生就能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而且还能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在《政治与法治》的教学中,我就充分利用揭阳相关政治政策和案例去设计各种活动,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产生共鸣,从而与所要传授的知识遥相呼应.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篇3

关键词:初中政治;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047-01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得到了迅速发展,教育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取得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特别是政治课的改革迈出了新的步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突破应试教育的"包围"走进"素质教育"

长时期以来,政治课被简单地理解为说教课、背诵课,传统的政治教学,就是一言堂、满堂灌,照本宣科,条条框框等教条式教学,围绕"应试"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传统教育模式,是一种面向少数人而忽视多数人的淘汰式的选拔教育。在这种模式下,各级各类学校在教学安排上明显偏重智育,把学生训成了考试机器,高分低能,心理负担过重的现象时有发生;教师也惟升学率是从,因为只有如此,才有资格谈奖金、职称、晋级、住房等。结果呢?人的素质没有提高,党的教育方针也没有真正贯彻。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这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中小学教育提出的要求,是基础教育面临的一项重大任务。

2.突破闭卷考试的"包围"走进开卷考试

传统的闭卷考试立足于选拔,实施选拔性教育行为,只面向少数升学有望的学生,使大多数学生以失败者的心态进入社会;闭卷考试以考试为指挥棒,只在考试能力上下工夫,重考试结果而轻教学过程,以考分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闭卷考试采取违背教育规律的"题海战术"及"加班"、"加点"、"加压"的办法给学生造成沉重的课业负担,扼杀了学生的个性与特长的发展,使他们的身心长期处于难以承受的超负荷状态,而过早地卷入残酷的社会竞争中。为克服闭卷考试的种种弊端,变"寻找适应教育的学生"为"寻找适应学生的教育",前些年教育部发出政治科中考改革指导意见后,对政治科考试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从而使初中政治课突破闭卷考试的"包围"走进了开卷考试。初中政治课实行开卷考试,即考试时允许考生携带政治教材及相关资料进入考场,随时查阅。要求学生运用课本中的知识、观点、原理,联系国际国内重点热点问题、联系校园生活实际以及自身的思想行为实际,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分析、解决试卷中的问题。此举措重在培养学生利用课本知识分析、处理社会问题的思维方法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3.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激励学生创新意识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即定的教学目的,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创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情境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情境教学以美为突破口,以情为纽带,以思维为核心,因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有着独特的作用。教学也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它是一种与创新教育相适应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可以通过教师创设与教材内容相符合的教学情境,制造一种能激起学生思考的条件和氛围,使学生在客观情境中获得具体的感受,从而激发其相应情感,由此引导学生关注教学内容,产生积极的态度倾向,把激起的强烈情感投入教学活动,进而激发学生思考、探究的需要,发展其创造思维。

思想政治活动课,是根据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的要求,是能力要求的最高层次。它以活动来代替过去的运用,说明对学生的要求有进一步的提高,要求学生把学到的有关知识,通过自己的有关实践,去加深理解,并运用到新情况、新问题、新事物之中,以达到使学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的目的。因此创设良好教学情境激励学生创新意识,教师首先自己应刻意求新,不因循旧习,勇于抛弃说教和陈规,努力形成有利于培养具有创造性人才的独特的教学风格。其次,教师要对政治教材内容进行创造性的发现和创造性的发挥,要创设创新教育氛围,为学生提供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的空间,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作用。再次,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政治课教学中要把看书权、思考权、讨论权还给学生,提倡在看、思、说中质疑和提高。要呵护学生每一个具有新意的冲动和念头,珍惜他们每一个带有创意的言行。

4.针对三个"突破"引发的几点思考

4.1素质教育的障碍。近几年来,许多学校在进行素质教育的尝试中,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还有前改后返的体会,但总的来说进度不快。究其原因关键的一条就是设有一个政府部门制定出以实施素质教育为目标的对教学管理的评价模式,这一点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重大障碍。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课堂,初中政治课应从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入手。

4.2开卷考试的弊端。评阅中考试卷必须选拔政教专业的、多年上毕业班的、经验丰富的、责任心强的政治教师参加阅卷。可见,作为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突破口,开卷考试不是素质教育的终结,而是素质教育的开端。

4.3新课程的缺陷。新课程的缺陷主要体现在新教材中的活动课。新教材的一大贡献是在理论知识学习后,适时安排活动课验证和巩固教学内容。但是,如何将教材中大量空洞枯燥的政治理论,通过生动活泼的活动表现出来,充分发挥实践和活动在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以及增强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中的重大作用还显得薄弱。要提高初中政治课的教育教学质量,最终让学生获取知识、培养能力、提高觉悟,就必须处理好"灌输"与探究的关系。

篇4

回想起我的政治教学生涯,我已在不知不觉中从事了20多年的政治教学工作。从我所走过的路来看,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学感受到中学政治教学任重而道远,是一个长期重要的工作。同时,通过政治活动,也使我体会到政治教学的无限乐趣,总有让我有说不完的话,挖掘不完的东西,做不完的事情。从教学反思的角度,就我的教学实践工作总结以下几点:

1.反对一灌到底的课堂教学模式。当前的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要求每一位政治教师要有创新理念,坚决反对课堂45分钟的一灌到底、一讲到底。就我自己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每节课前要求学生先预习,做好作业前的"课前预习填空"练习,并布置一条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预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对学生不太理解的学习知识点,删繁就简、该讲的讲,不要讲的就不讲,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

2.坚持联想式的教学方法。政治学科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由于理论性比较强,显得比较枯燥无味。为了能够把学生学习政治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我在教学中对一个关键的知识点或者问题,使用联想式教学方法,更好地结合学生的特点,通过纵向联系或横向联系,或引用当前社会实际、甚至是个人的亲身经历等等,调动学生的学习政治的积极性,这样做能达到显著的效果,打破政治课那种"死水一潭"的被动局面。

3.积极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在教学活动中,我坚持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尤其是在初三毕业班更是如此。我发现,利用声、光、影这种立体式的教学方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本课重要知识点的凸现,以及现实中实际案例的展现,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在课堂板书中还坚持用多色彩粉笔、比较夸张的的书法板书,对知识要点和重点问题的突出,都会受到意外的教学效果。

4.启发式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作为各科教学的总方法,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要达到的目标中的一部分,也是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改革能取得成功的必然要求。在我的教学实践中,我一直坚持以教材为主,认真钻研挖掘教学内容中的启发因素,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提示学生已经学过的有关知识点和未知的知识点,且能体现教学中的重点内容,让学生能"跳一下就可以吃的到桃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5.注重引导学生探究式的教学方法。教学中我发现一些教师的认识有些简单,认为政治课就是让学生读读划划、记记背背成绩就上去了,不求学生真正理解知识点的真正含义和本质,因此,有些学校也把即将退休的教其它学科的老教师也用来担任政治教学任务,这样做极大地降低了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和热情。在教学实践中,我认识到:新课程教学要求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政治教师要认真备课,认真钻研教材,要创设问题情景,创设科学的探究活动,多让学生自己去寻找问题答案,改变学生那种"等、靠、要、抄"答案的机械式的学习方法,这对让学生真正获得知识和技能,形成科学的学习态度和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篇5

自我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和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它一方面把教学活动中一个特殊事件或独立现象与该对象所属的整体联系起来,使这一现象在教学整体中得到重新认识与解释,获得新的意义,另一方面把这一现象与试图认识自己的教师建立联系,使得教师凭借真实教学中发生的教学事件及其结果,形成相关的认识和判断。也就是说,教学反思一方面是对个别现象、时间、行为的加工整理,另一方面是对教师思想行为的观察、分析。

教学现象、事件的真实状态与深远意义是隐含在各种教学活动之内的。它无法自我呈现与自我表白,只有通过理性思考,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在思想中重新认识和整理,才能使之浮出水面。这个加工、整理、认识的过程就是教学反思的过程。

反思的本质是一种理解与时间之间的对话,是两者之间相互沟通的桥梁,又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心灵上的沟通。因而,自我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方面存在的问题。

教学反思可以使教师超越实证材料与方法,使思想的自由度、探索性与创造程度得到扩展与提升,从而谋求和品味理性沉思所带来的幸福。教学反思还能满足认识需要,增加理论深度,提高教师捕捉教学问题的能力,提高分析教学问题的深邃程度。通过反思,不仅能够分析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中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强化教育教学效果,而且在不断反思中培养发现问题的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个人的理论和认识水平,积累教学经验。

1.教学反思,使政治教师从实践中学会学习。

思想政治课实践性强,教师反思过程实际上是使教师在整个教育教学活动中充分体现双重角色,既是引导者又是评论者,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因此,政治教师从反思中学会了向学生学习,从实践学习。

2.教学反思,使政治教师改变教育教学观念。

过去,教师处于被研究者的地位,新课改背景下,教师成为研究者,成为反思性的实践者。政治教师只有通过反思、研究,才能不断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升教学水平,真正成为教育教学研究的主人,提高教学工作的自主性和目的性。

3.教学反思,使政治教师积累丰富的教学经验。

教学实践证明,教师的经验和反思是教学专业知识和能力的重要来源。政治教师唯有通过反思,使原始的狭隘的经验不断处于被修正、被否定的思维加工中,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这样,经验才会内化。只有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才能成为学者型教师。

4.教学反思,使政治教师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

反思涉及直觉情绪和激情,在反思中,理性和情绪交织其中。政治教师形成反思意识,养成反思习惯,本身就是对事业、对学生和对自己的责任感,有助于形成爱岗敬业、虚心好学、自我否定和追求完美等优良职业品质。

成功的教学来自用心地学习、实践和长期不懈地反思感悟。古人云:“教然后知困,知困后能自强也。”教后反思作为一个完整教学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反思呢?

1.针对教学内容进行反思。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要根据教材、教案进行施教,另一方面要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随时调整或补充教学内容。现行的政治课教材属于课程资源中的文本资源,不是教本,而是引导学生学习的学本,与教师学生的关系是平等的对话关系。因此,通过反思,得出对教材所持的态度应该是:依据但不拘泥于教材;活化教材;用鲜活的信息充实教材;在师生互动中形成新知识,完善和构建教材。在每一节或每一单元中,我们可以反思它涉及的知识是否包含教材和教参提供的知识,教师自己的知识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所形成的新知识。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反思,政治教师构建更完备、更系统的专业知识体系。

2.针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

有些问题尽管在教学过程中反复强化,但学生的掌握情况仍然不是很好,不是回答不全面就是理解不透彻,表现出疑惑的神情。若把责任一味推向学生的不专心或接受能力差,则无济于事。要冷静反思教学过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反思该问题本身的困难所在,如多媒体的操作,板书的设计,知识的讲解,教法的利用,教学设计与生成等方面是否有不当之处,是否有必要改正的地方。对此,政治教师要认真思考,仔细分析,及时补救,总结教训,最大限度地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3.针对测试情况进行反思。

篇6

关键词: 课程标准 实际效果 科学性

新课程改革已经如火如荼地进行多年了,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热情高涨,大胆尝试改革,同时出现许多问题,教学实践中,讲授高中课程理论时不好把握尺度,讲解理论时课堂气氛显得沉闷,需要不断改变传统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开创崭新局面。实施新课程,教师需要转变角色,在近几年实践教学中,我感觉到当前由于对新课程倡导的理念理解不到位,需要我们反思,通过教学反思,教师对教学过程、教学手段、教学设计进行研究和总结,以引起重视。下面我列举其中不合理现象,并谈谈我的看法。

一、备课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是教学工作中的重要环节。

首先,备课时,教师对政治学科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要有透彻理解。高中政治新教材在编排体系上做了大幅度调整,在内容上做了许多删减。马克思指出:人类实践活动应遵循“物种尺度”、“内在尺度”和“美的规律尺度”,即真、善、美的尺度。教师每上一堂课后,或多或少有点得失、感想和体会,如果及时反思,则在今后教学中应引以为戒,不断改进。盲目地、过多地补充知识点带来的后果是:不仅造成课时不够,而且使学生觉得政治太难、太杂,对政治这门学科失去兴趣,影响新课改中培养学生学科素养目标的落实。教师必须在不断的反思和交流中寻找到新的教学策略。所以,教师备课时一定要严格对照新课程标准,吃透教材,不断反思,教师只有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与教学反思中,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水平,明确哪些知识该讲,哪些不该讲,千万不要随意拓展教学内容,加深教学难度。

二、貌似教学改革,一味追求形式,不注重实际效果,只讲氛围,不谈实质。

我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先生曾经说:“对待教学工作要敢于质疑,多打问号,再解决问号。”高中生不应该只是埋头读圣贤书,而要对家事国事天下事都有所关心、有所见解,新课程提出要赋予学生更多自主活动、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的机会,讲授新课时,尽可能从旧知识推出新知识,丰富学生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现在课堂上有较多的外显活动,这是合理的、正常的。在讲授“内因与外因相结合”这一课时,我先讲解“孟母三迁”的故事,让学生思考内因和外因在学习中的重要性,针对孟母的做法,请学生发表见解,孟子的母亲看到学习环境的重要性,而忽视孟子是否一心向学这一内因的决定性作用。

联系“实际”地教,把课本教活。哲学源于生活,“生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包括哲学课)的源头活水,所以活动中的氛围不能极端化,一定要注意活动本质。

三、一味追求标新立异,只要有新意、创意,不管科学性、原则性。

高中思想政治课要与初中思想品德课、高校政治理论课相互衔接,表现为教学形式一定要与众不同,如引导学生对新事物的认识应遵循从特殊到一般再到特殊的秩序。所以,教师备课时,首要的是弄清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避免政治教学中出现错误思想,教育家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有,须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疑,极大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处于“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只要敢于提出新观点就是好的。因此,教师开展活动注重拓展学生创新思维的同时,要依据科学性原则,对学生得出的结论进行分析、引导、纠正,使老师成为真正的引导者。当他们苦于“山重水复疑无路”时及时给予解惑,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同时明确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既有创新又有继承,将探究学习与讲授式学习绝对对立起来的做法是错误的。

四、过分热衷于多媒体教学,滥用乱用多媒体,使多媒体教学成“时尚”。

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已被广泛应用,空洞地说教学生是十分反感的,多媒体可使知识更生动、形象、直观,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材料举例做到“真”、“实”、“近”、“信”、“新”、“精”,从而使学生在愉快、轻松的环境中获得知识。假如一堂政治课颠来倒去总是那几个名词,没有一点生动活泼的语言,枯燥乏味,那么叫学生怎能不看别的书,不打瞌睡呢?不能因为多媒体使用方便,就频繁使用大段材料,虽然这对补充课本内容很有效,但是没有考虑学生的吸纳量。讲解“市场的自发性会带来盲目性,造成社会生产的浪费和破坏”这一知识点时,加深学生对市场消极性和加强宏观调控必要性的认识和理解。总之,多媒体作用在于辅助教学,不是主导教学,不能全盘代替传统教法,要运用恰当。

五、过分强调学生主体作用,忽视教师主导作用。

新课程理念强调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思想政治课是一门探求真理的学科,来不得半点虚假,改变教学中学生的被动性,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政治教师一方面要吃透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对要讲的内容及与之相配套的参考资料都要了如指掌。

新课程理念是生活化和探究化。要求教学引导学生从大量感性材料中概括出、抽象出、提炼出理论观点。教师还要千方百计地启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思考,自觉领会听到的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因此,传统“以教为主”的方式不提倡,片面强调主体作用也不行,尤其对基础弱、自主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教师的主导作用更有必要。

我们必须勇于探索和创新一些巧妙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加课堂,充分发挥课堂作用,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身教学能力,使学生学好高中政治。

参考文献:

篇7

五环教学模式包括情景建构、自主探究、交流提高、应用拓展、反思升华。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新主人,促进学生在课堂上认真探究。学生通过五环教学模式不但会积极主动地进行课堂探究,还能分析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知识,亲历学习过程,感受学习真正的快乐和乐趣。五环教学模式使教师明确了教学过程中不同的教学步骤,从而能够清楚地进行知识的探究和教学活动的设计,促进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例如,在学习《友情伴我同行播种友情》时,教师在课堂伊始就可以给学生播放一段周华健的歌曲《朋友》作为课堂导入,使学生能够产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投入到课堂探究中。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在良好的情境中会产生学习的动力。

二、反思升华的重要作用

1.教师角色的转变

通过有效的教学反思,教师明确了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改变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反思中,教师认识到了要让学生成为课堂主宰,只有学生亲历了思考过程,学习能力才会提高。教师会有针对性地改变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探究中。教师顺应了新课改的要求,转变了自己的角色和课堂地位,有利于高效课堂的实现。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在反思中教师会找到有效的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指导,使学生能够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设置有效问题来激发学生的智慧;可以通过给学生设置有效的任务让学生紧紧围绕学习内容进行探究和思考;可以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和交流;还可以通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不同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丰富了课堂活动,给课堂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促进学生在探究中掌握知识规律,形成自己的思维模式和分析问题的方式。

三、反思升华的有效策略

1.反思教师点拨学生艺术

教师是学生学习上的领路人。教师的点拨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会让学生产生豁然开朗或顿悟的感觉。教师要通过反思来看自己对于学生的引导是否恰当,是点到为止,还是全盘托出;教师的点拨恰当会促进学生的思考,让学生形成自己的思路并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例如,在学习《走科教兴国之路时代的选择创新是关键》时,教师给学生设置问题:对比中外科技发展史,请你谈一谈自己的感受。由于前半部分问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在回答时没有思路,教师就直接告诉了学生答案。这样的点拨没有起到启发学生思维的作用,让学生没有动脑就被动地接受了知识,又回到了灌输的教学模式中。这样的点拨千万不能要。

2.反思学习知识和学习策略

在反思过程中教师要探究一下自己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方法和手段是否正确,是不是有更好的能够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方法和手段,以及知识传授是否正确。学生能否把这些知识都消化吸收。学生面对这些知识的反应情况是什么?教师的反思使教师能够找到学生学习上的缺陷,从而调整教学时学生能够解决自己的疑难困惑。例如,在学习《感受大自然之美》时,教师为了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上给学生播放了一段有关九寨沟美景的视频,学生的学习兴趣瞬间被激发出来了。在反思中,教师认识到了视频的出现给学生带来了学习主动性,让学生可以关注课堂,从而提高了课堂效率,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适时地选用。反思会让教师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方法,从而可以对症下药,帮助学生夯实政治知识基础。

3.反思个人行为课堂参与

反思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课堂行为,也就是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是积极主动还是心不在焉,是信心满满还是垂头丧气,是热烈讨论还是闭口不谈……学生的行为直接反映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学习态度。教师主动地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让学生探究问题,积极讨论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学习《掌握交往艺术提高交往能力》时,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在学校食堂里,大家都在排队买饭。小敏不小心将菜汤泼到了小明身上,小明刚买的一套新衣服顿时面目全非……如果你是小敏,你会怎么做?如果你是小明,你会怎么做?小组长组织成员进行讨论,可是有个别学生利用这个机会聊天,而不是讨论课堂问题。教师要及时地指出来让学生能够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还有的学生不发言,只是听其他学生的交流。教师也要指出来,启发学生,使学生能够找到思路和方向。

四、总结

篇8

关键词:高中政治;教学准备;课程资源

教学是一门艺术,在这门艺术中,教师是一个重要的主导角色,学生是主体角色。将这两个角色扮演好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一、对教学准备的反思

教学准备也叫备课,顾名思义就是准备教学的活动。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对每一节的教学内容进行熟悉,对一节课的教学资源进行开发,对班级的每一名学生进行研究等,所有这些,林林总总都属于教学准备过程。教师对教学准备的充分与否,直接关乎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做好政治教学、提高政治教学效果,是每一名老师都在追求的目标。而备课阶段的工作对教学的影响是最直接和最重要的,教师教学准备做得充分,那么在教学中就显得从容,成竹在胸;如果做得不充分,教学时就显得局促,不从容。对教学准备的反思,应该是教师在教学之后,根据教学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反思。主要是对学生的了解,很多时候教师的教学准备做得是非常充分,但是对学生的了解却是肤浅的。学生是教学的对象,是教学的主体,是教师教学的目标。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可以说是“知己知彼,百战百胜”的法宝。学生的认知水平、道德水平等,都是教学准备的内容,然后根据学生各方面的综合情况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安排。只有这样进行反思,才能保证学生对于知识建构的需求。

二、对课程资源开发的反思

新课改大力倡导的教学理念就是要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教材的定位是教学的蓝本,可以灵活使用教材,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适当延伸教材内容,拓展教材内容,开发和整合相关教学资源。因此,高中政治教学也应该对教学资源的开发和整合进行卓有成效的改革。对教学资源开发的反思,可以促进教师对教材内容和教学资源的整合与处理。高中政治教材中,由于篇幅的限制,一些教学内容显得有些笼统和梗概,这样就要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这个补充的行动就是教学资源开发的过程,也是教学内容延展的过程。教师在践行教学后,可以感受到教学资源开发对教学的影响到底有多大。教学资源的来源可以是多方面,可以是书本上的资料、可以是网络上的资料、可以是生活中的真实情况。总之,教学资源的开发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进行,不能偏离教学实际、偏离学生的实际,要贴近生活,做到切实可行、行之有效。

三、对教学组织的反思

组织教学是教学过程的必须,也是教师开展教学实际的展示和标志。教学活动的组织最能体现一个教师的水平,也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又一个重要因素。组织教学也被称为驾驭课堂,一个教师如何驾驭课堂也是自身教学风格的体现。驾驭课堂,顾名思义是对课堂教学的把握,是对教学活动发展走向的掌控。教师怎样引导一节课的教学,是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提高的保证。很多时候,我们在教学中是如同上战场一样急急奔向目标,急急地完成任务,至于完成任务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则很少重视。这也就是影响教学效果的碧玉瑕疵。那么教学的组织为什么如此重要呢?因为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和老师、和教材文本之间都是一个对话的过程。对话过程中要有一些冲突,要有一些思维的碰撞,教师怎样把握、怎样处理、怎样解决等,都可以体现其驾驭课堂的能力。教学要有目标、要有任务,教师要带领学生将预先确定的教学任务完成好,帮助学生完成知识的图示建构,形成正确的德育观点并内化为学生的道德行为。帮助学生认识社会、明白是非。能用获得的德育观点解决生活中的道德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成为一个合格的公民。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