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家长给老师的回信8篇

时间:2022-10-08 16:22:1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家长给老师的回信,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家长给老师的回信

篇1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是一种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与人之间缺乏感恩之心,必然会导致人际关系的冷淡,所以,每个人都应该学会感恩,这对于学生来说尤其重要。学生现在都是家庭的中心,平时只知有自己,不知爱别人。所以,学生要学会感恩,其实就是要让学生懂得尊重他人。对他人的帮助时时怀有感激之心,让学生知道每个人都在享受着别人通过付出给自己带来的快乐的生活。三、活动效果和思索

经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学生进一步懂得了感恩不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人生境界的体现。一个人对社会、对父母、对亲朋好友,要永存感恩之情,永怀感恩之心,才能从各个方面获得更大的情感回报。

在学雷锋、妇女节问候这些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中,学生不仅学会了感恩的实际行动,更体会到感恩他人的快乐,从而能更乐于奉献,乐于感恩。

在周末我当家开展的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等环节,通过学生用实际行动、或者给父母写一封传递爱意的信件、或者给父母亲手制作的小礼物等活动。家长们体会到了孩子们对自己浓浓的爱,孩子长大了。从许多的家长再给老师或孩子的回信中可以看出他们的满意欣喜之情。

如:袁建耕的家长在给孩子的回信中写到:亲爱的孩子,你懂得为家人分担家庭的责任,懂得孝顺父母了,懂得改变自己身上不良行为习惯了。宋亚晨的家长再给老师的回信中这样写到:王老师,很感谢你,和你们学校,,自从进新营小学以来,爱干净了、爱学习了,觉得我的孩子懂事了长大了。谢谢你们学校的领导,谢谢你们的好的育人理念,谢谢你。而且许多家长纷纷用来电,对面交流等方式殷切的希望此类活动可以长期开展下去,也很愿意参加此类活动,希望通过这个平台与孩子交流。看到这些我们当老师的真的感到很欣慰。

在征文活动这一环节,学生体悟到来自父母慷慨无私的爱,知道父母给他们的各种爱背后,原来都隐藏着那么多的辛酸。从而树立了学生的责任意识、自立意识,同时克服奢侈、攀比、享乐等毛病。

篇2

关键词:习作指导;父母之爱;感悟;抒写

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少年教育中让少年体验个人成长对长辈的义务感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人教版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安排了以“给父母说说心里话”为主题的习作,但从以往学生习作看,相当一部分学生偏离了本单元的主题,而是单纯地给父母提一些建议,选择的材料也很普通。为此,我安排系列活动让学生在学美文的同时,学习表达对父母之爱。

1.品味优秀作品,感悟父母之爱,领会表达方法

(1)学习教材提供的文本。单元组安排了《地震中的父与子》等四篇课文,通过学习,引导学生理解“不管是‘精彩极了’的表扬,还是‘糟糕透了’的批评,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出发点――爱!”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指出:“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作为一般性的阅读文章,本身就具有阅读价值――读者可以从中获得信息,接受情感感染和人文熏陶。”因而,我们在教学这些文章时,就要引导学生品味并感受“父母之爱”的伟大。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因而,在文本的学习中,还要了解掌握构筑表现父母之爱的描写方法:通过具体描写人物在整件事中的外貌、神情、动作、语言、心理活动来表现。

(2)阅读教材之外的名作。教材虽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但所提供的文本毕竟有限,而通过开展课外阅读,可以进一步感悟父母之爱与习作方法,所以在用好教材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阅读《奇迹的名字叫父亲》等名家作品,既让学生感受了父母之爱,又积累了文章呈现的写作方法。

2.回忆相处事例,感知父母之爱,获取亲情素材

(1)从回忆中找材料。边学文,边布置学生回忆父母关爱自己的事例,用简要的语言列举例子。这样,既能让学生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又能让学生从回忆中找到典型的习作素材。

(2)从采访中找材料。要求学生边采访家长边记录事例。家长所列举的事例更有理性,能从全面的角度来把握为孩子“付出的爱”,让学生体会到更深层次的父母之爱,同时积累更富有现实意义的写作素材。

(3)从“反”例中找材料。爱有慈爱,也有严爱。让学生回忆父母亲和自己相处过程中自己不理解或不满的事例,并想想他们的出发点会是什么,从而让学生知道:父母之爱,不仅有正面的,还有“反”面的。这既加深学生对父母之爱的理解,又扩大了选材的范围。

(4)从反思中找材料。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已经出现了叛逆的思想苗头,往往会逆着父母的思维做事,但事后又会感到后悔。因此,借习作选材机会,让学生思考:你对父母做过什么让你后悔的事?他们面对你的伤害,又是怎么处理的?这样做既增进了孩子与家长之间的相互理解,又在习作的选材上有新的突破。

3.抒写感恩美文,感谢父母之爱,表现血浓亲情

(1)重温写法。学生有了充分的表达欲望后,重温本单元学过的写作方法,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运用片段对比的方法,让学生明白通过具体描写人物在整件事中的外貌、神情、动作、语言、心理活动来表现父母之爱。

(2)片段练笔。建构主义认为:“引入具体的案例进行教学,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与原理。”为了更好地掌握写人方法,从学生所列举的事例中选择一件来让全班同学练习如何写具体。之后分组、分描写重点进行片段练笔,完成后全班交流。

(3)抒写大爱。有了典型材料,掌握“写法”,又进行了片段练习,再“运用人物的外貌、神情、动作、语言、心理活动的细致描写”表现父母之爱,就不是空话。但因生活经验的不同,所选择的材料各具特色,习作水平也有差别,所以在之前训练的基础上,应“减少对学生写作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

4.倾听孩子心声,感受肺腑之言,回信表达大爱

苏霍姆林斯基非常重视家校联系与合作,认为它对孩子一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平时,孩子们得到的都是父母给予的无私的爱,而通过“孩子读习作,父母写回信”这一环节,让孩子对父母亲说声“谢谢”,不仅检验了学生的语文能力,又延伸了语文“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的作用,增进了两代人的沟通。

(1)学生读作文。安排学生给父母读《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等习作,让学生在朗读中再次表达对父母之爱,同时也让家长在倾听中回忆过往的点滴,感受亲情,唤起为孩子的懂事而自豪之感,增进沟通。

(2)家长写回信。为了让学生再次体会父母伟大的爱,请亲人为自己的孩子写回信,教师选择回信朗读。把“教师―学生―家长”三者联系起来,发挥语文学科的独特作用。

篇3

3月8日是国际劳动妇女节。在这一天,母亲们通常会收到礼物。一束花、一件小饰品等,都表达着对母亲的祝福。

由于媒介的丰富、多彩,现在的孩子自认为见多识广,出现了三 “不”现象:家长的话不爱听、家长吩咐的事不愿做、家里的饭不爱吃。由于这一系列的问题,家长与孩子经常处于一种对立的状态,孩子的逆反心理也越来越严重,以至于家长和孩子之间无法正常交流。鉴于这个原因,我让学生在妇女节这一天给自己的妈妈送上一份特殊的礼物――写一封信。

书信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传情达意、沟通情感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书信,在母子、母女之间架设了心桥,增进了交流,把自己当面难以启齿的内心真实感受表达出来,为我们的学生与家长的良好沟通开辟了一条光明大道。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无私,让亲情永驻,让爱升华,一周后,我们又以读信、交流收获为主要内容,举行了“爱,献给妈妈”的主题班会。

二、班会进行曲

甲:“各位同学,下午好!今天的班会,由我和陈欣妍主持。全体起立!我们今天的班会的主题是――(齐读:爱,献给妈妈)。今天的主题班会,方老师还特地邀请了几位客人――老师和妈妈代表,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乙:“从会说话到现在,有一首歌我们都会唱,我们都爱唱,这首歌就是――(齐说)《世上只有妈妈好》。下面请郑丹同学带领大家齐唱这首歌。”

甲:“世上只有妈妈好,有妈的孩子像个宝。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自打十月怀胎到我们落地的第一声啼哭,妈妈为了我们的成长花费了多少心血?熬过多少难眠之夜?妈妈把所有的爱都无私地给了我们,而我们又能为妈妈做些什么呢?”

乙:“妇女节那天,在方老师的倡议下,我们每个人都送给了妈妈‘三个一’ ――(幻灯出示,齐说:‘说一句祝福的话,写一封感恩的信,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以此表达我们对妈妈的感激、热爱之情。”

甲:“同学们的信中都写了些什么呢?有几个同学愿意把写给妈妈的信与大家分享。我们掌声有请韦玮、陈欣妍、张天禧、丁媛、沈哲伟、钟麒、尹鑫7位同学读一读给妈妈的信。”

乙:“刚才这几位同学所写的内容让我们知道,伟大的爱寓于平凡和琐碎当中,甚至小到我们几乎看不见、感觉不到。”

甲:“这才是这世界上最真挚最朴素的爱――(齐:母爱)。”

甲:“收到我们信的妈妈们又有怎样的感动呢?有请郑丹妈妈。”

乙:“快乐地生活、学习,健康地成长,这是一个妈妈对女儿的殷切希望。”

甲:“刘星译妈妈在给女儿的回信中又是怎样写的?有请刘星译妈妈。”

甲:“一句暖人的话、一个深情的拥抱、一封感人的书信,都能让我们的妈妈脸上重绽灿烂的笑容。”

乙:“尹鑫的老家在淮安,生活得不容易,妈妈给他的爱却丝毫未减。有请尹鑫妈妈。”

乙:“母亲,她总是平静地接受现实,她从不抱怨、从不感伤,留下的只是一份深沉的爱。这份爱,母亲毫不犹豫地全给了我们,使我们幸福、温暖、甜蜜……”

甲:“朱哲文的妈妈可能比其他妈妈要更辛苦,因为朱哲文还有一个刚满周岁的妹妹。她今天也从百忙中抽出时间,来参加我们的班会,掌声有请朱哲文妈妈。”

甲:“我想,听了朱哲文妈妈的话,我们知道了世界上有一种爱,任你肆意地去索取,却从不需要报答。这种爱叫母爱,这个人叫母亲。”

乙:“最后,有请贡雨杉妈妈。”

乙:“贡雨杉妈妈的回信,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母亲的多重责任,担当母亲的不易。当你想起妈妈的时候,你是否觉得有股强大而又温暖的力量在暖暖地支持着你?你是否觉得妈妈是你心灵永远的港湾?”

甲:“我们每个同学不仅给妈妈写了信,还认真读了妈妈的回信。在写信、读信、交流信的过程中,我们感动着、收获着、快乐着。”

乙:“我想,此时此刻,我们每个人都有千言万语涌上心头。下面就让我们来交流一下本次活动的收获。”

甲:“同学们说得对,并不是只有在母亲节这天才要‘特别’地关心妈妈。365天,每一天我们都要当作母亲节,对妈妈的关心是不放假的!”

乙:“我提议,让我们从今天开始,拿出实际行动,天天关爱妈妈,让我们这一生拥有爱、付出爱、充满爱。”

甲:“长大了,我们即使走到天涯海角,也不要忘记妈妈的爱,不要忘记妈妈深情的吻。请欣赏歌曲《妈妈的吻》。”

乙:“下面请方老师给今天的主题班会作总结。”

师:“《世上只有妈妈好》《妈妈的吻》,这两首歌表达了千千万万个子女对母亲深深的爱。母爱是无法完全用语言来表达的。今天,同学们将祝福化成美丽的语言,化成歌声献给了我们伟大的母亲。我相信,你们的祝福与歌声一定是发自肺腑的,你们的妈妈也一定能感受得到。祝福声声,你们也一定会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爱妈妈。让我们大声地说:妈妈,谢谢您!妈妈,我永远爱您!(幻灯出示)”

甲:“《爱,献给妈妈》主题班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篇4

对大部分高校的新生来说,也许只是懵懂人生的翻版,也许只是独立生活的开始,而对于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3级新生来说,大学第一课却是温情又温暖的开端:从“三封信”(给父母、恩师、未来的自己分别写一封信)开始起航,作为与社会、家庭互动促进自我成长的起点,书写“铭记恩情、反思亲情、增长才情、追梦移情”的美丽篇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所代表的书信时代渐行渐远,但是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三封信”教育活动却仿佛穿过遥远的时空隧道,在2013级新生的心底激起层层涟漪……

八方回信赢赞誉

科技师大育贤人,千秋功德量值山。

喜逢盛世栽桃李,骀荡春风护花红。

万里碧空展长翅,鲲鹏扶摇作远航。

今看桃李满天下,明愿春花更斑斓。

这是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一位家长给学校回信中的一首诗。信中,这位家长对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充满感激之情,“在这次贵校举办的‘三封信’活动中,很欣喜地收到了孩子写给我们的第一封信。作为一个父亲,我无法形容看完信后心中的那种感动与欣慰。在这个人们习惯了在线即时交流的信息化时代,策划了这样的活动,让我对贵校德育有了新的认识,对你们的良苦用心心生感动和敬意。”此外,这位家长还为学校德育工作提出建议,并将“三封信”作为“女儿成长日记”突破1000天大关纪念。

2013年,为进一步拓展德育工作内涵,构建立体德育模式,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努力践行“中国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以大学新生入学教育为契机,开展“感恩・梦想”书信教育活动。

2013年9月18日,江西科技师范大学校长郭杰忠在2013级新生开学典礼上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希望全体新生通过“三封信”联络亲情、铭记恩情、增长才情。“活动开展以来,各学院积极引导新生开展‘感恩・梦想’主题活动,一方面用书信方式向父母、恩师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汇报学习、生活中所思所想,抒发对父母、恩师的真情实感,以‘恩情’为导向,教育引导新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另一方面让新生结合大学生涯规划,写给‘未来的自己’,可以是1年、2年、4年,甚至10年后的自己,表达对未来自我的期望,让新生正确认识、评价自我,扬长避短,激励自我,实现青想。”郭杰忠校长说。

在活动中,该校积极挖掘新生自我成长的积极力量,促进新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历史文化学院新生罗孝海说:“习惯了与家里打电话,习惯了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没想到‘三封信’让我打破习惯思维,让我有独自面对内心的时候,来思考亲情恩情。”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祁小鹏说:“通过‘三封信’,让我们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放慢脚步思考亲情,正视内心增加才情,反思成长铭记恩情,表达内心最深处、最真挚的感情,激励自我不断成长。”

2013年9月底,学校统一印制了信封,10月初,统一收集、邮寄新生1.2万余封信件,架起了新生与家长、新生与师长之间沟通的桥梁,让收信人(家长、老师)感受到新生的成长,促进社会、家庭、学校三方教育有机结合。

“很高兴你在学校提倡的这次‘写信给恩师’活动中,能想到三年前初中的老师!三天来,反复阅读你质朴的‘实话实说’,让‘我们’(与爱人张老师)心生无限感动、感慨。”这是来自江苏南通的一封教师回信。这名教师在信中还把“感恩教育是否需要这样的‘仪式’、学科教学能否带给学生‘幸福思维’、基础教育能否给学生带来更多自信”作为教育心得、人生感慨与学生、学校作了探讨互动,并为学校开展“三封信”教育活动而感慨:“我对这次倡导的给恩师写信活动非常感激,这种‘形式’是恰当的,值得提倡。因为一个不懂感恩的人是无法‘行之久远’的。饮水思源,当前基础教育也需要开展这样的活动。”

“收到来信,心中忐忑,以为又要去学校办什么事,打开信才知道,女儿长大了,心中无比欣喜……感谢学校对女儿的培养,让她在这个温暖的集体接受教育长大成人。”这是一位家长的温情回信,字里行间透着对孩子成长的欣慰和对学校的感激。

家长的信还在传递中,恩师的反馈还在延续中,一封封回信让我们重温往昔那份情感的古朴与纯真,犹如一股股清泉,浸润了每一个人的心田……

千篇佳作话感恩

2013年10月初,学校在全校学生范围内开展“感恩・梦想”精品书信大赛,短时间之内就有了众多同学踊跃参与,通过学院推荐和自由投稿,学校共收到参赛文章1576篇。通过一封封普通的书信,一句句直达心底的肺腑之言,传达最美好的真情,教育引导新生们在书写中升华情操,在倾诉中净化心灵,在探索中明确方向,在行动中自我评估,促进自我激励。

E时代,家书一封封,亲情抵万金――面对不计回报的父母,新生们的一封信可能让父母想到一个个难忘的瞬间,温情涌入心脉……

“您的爱如蜻蜓点水一般,小心翼翼地让我察觉不到您丝毫爱意。可是,在关键时刻,您的爱却给了我希望,这种爱,让我永生难忘!记得那一晚,您特意为了我召开了一次仅有的家庭会议。”

“那年离家,只带了很少的行李,初次接触外面的世界,不安和思念都被兴奋填满。飞驰的动车,陌生的城市,期待的大学生活……一切都是新鲜的,一切都等待着我去探索。可是当你们踏上回家的火车,伴随着快要溢出的眼泪,成为大学新生的兴奋也开始消退。望着你们的背影,这时的我恍然明白,游客和游子其实是不一样的。”

千里传真情,佳作话感恩――面对寒窗十年的恩师,新生们细细回味恩师的关怀细节,化为前进的动力……

“恩师,还记得那段既紧张又难忘的美好岁月吗?您那一声声温暖的问候,一份份真挚的感情,一幅幅精彩的画面至今在我脑海盘旋,如此的甜蜜。恩师,是您教会我拥有积极心态,让心飞翔;是您教会我卸下心中的枷锁,让心摆渡。谢谢您为我带来如此多的美好。”

“当我以插班生身份,胆怯地踏进教室时,是谁,满怀笑容地把我引到教室,介绍给同学?是谁,在我孤独无助时给我温暖和信心?是您!我亲爱的徐老师。”

“老师,在我心中,您就是寒冷冬天里的太阳,永远那么温暖。现在的我,每一天都带着感恩的心坐在教室里,每次脑海中都会浮现您的面容,时刻提醒自己:我将来,也一定要做像您一样敬业的老师!现在,我的一只手已经碰到了梦想,我会继续努力,让梦想早日成真。”

穿越时空探自我,追梦同行谱新篇――新生们通过“写给未来的自己”,用书信记录青想,内化为个人前进动力,自我激励,自我成长……

“亲爱的,听说你最近对于学习很迷茫。难道你忘记了走进大学的那一刻,自己立下的宏伟大志吗?现在你必须拿出你的不甘心,拿出你不服输的劲,努力学习,好好生活。亲爱的,挺直腰板,大步向前,给爱你的人以希望,给你爱的人以未来!加油!”

“哥们,你有许多缺点:性格易冲动,脾气有点火爆,有时说话不经过大脑。你也清楚,在你走入社会时,这些缺点会被无限扩大,每一个都可能成为你失败的充分原因。所以,你要努力争取每一个锻炼的机会,勇敢磨砺自己身上的棱角。”

“在满心欢喜中步入大学的校园,成为现在这个我,难以名状的心情。亲爱的,我要感谢你,感谢你在遇见我之前就有了一颗感恩的心脏、一个担负责任的肩膀、一双没被诱惑蒙蔽的双眼。现在,我将用生命延续这份心情。”

百堂班会筑梦想

90后大学生“外在成就动机”和“内在成就动机”都明显较强,从新生的特点来看,不同的教育背景、不同的成长环境和不同的生活经历直接导致了每个新生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正处于自我认同、自我探索的矛盾时期,进入大学后也有着不同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因此,面对新环境新生活,新生如何适应独立的、陌生的大学生活,是学校辅导员开学工作的第一要务。

篇5

一、 从爱起步,博得孩子的喜欢

人生没有梦想就会乏味;生活没有创造就会平淡;事业没有激情就会无奈;心灵没有关爱就会黑暗。孩子的梦想由教师指引而放飞,教师的事业因孩子创造而精彩。作为小学一年级的老师,我们所面对的是刚跨出幼儿园,对小学生活充满好奇,想象力丰富的一群天真烂漫的孩子。为了能让他们在短时期内迅速适应小学生活的节奏,爱上新的校园,爱上新的班集体,爱上每一位老师,我抓住了每一个教育契机。

还记得2008年9月1日,开学第一天的情景,隆重的开学典礼结束后,清脆的上课铃早已响起,可家长们还是站在教室门口,走廊里,窗台前,甚至是教室里,像孩子一样激动、欣喜着。尽管学校广播和部门领导在一次次提醒着他们可以离开校园,可他们还是久久不愿离去。此时,我正一遍遍教孩子们响亮地说出校名,班集体名及“我是一名小学生”,孩子们一个个挺直小腰,微笑的脸庞写满对老师的信任与欢喜。“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也。”我深深明白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只有精心备好每一节课,优化每一个教学环节,才能有备无患,机灵果断地处理好课中的“冷不防”,才能激发出孩子们浓烈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才能让孩子们体会到小学学习的快乐与幸福,也才能真正上好每一节课。孩子们也会对老师由开始的欢喜到后来的喜爱,甚至是崇拜。

二、 从爱起步,赢得家长的信任

校门口,我们常会看到家长对即将上学的孩子不厌其烦、看似唠叨地叮嘱,目送着孩子走进校园,他们的眼中写满牵挂,写满对孩子深深的爱。正是因为这份爱,他们将孩子送到学校,交给了我们,期盼他们能在这里接受良好的教育,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健康成长。

在我们一(6)班有个小男孩,小时两次特殊的经历,一次在街上走失,一次是上幼儿园中班时,由于淘气、调皮被老师罚站到厕所里半天,对孩子形成了严重的心理障碍,经常厌学,而且有咬嘴唇的自残倾向,医生说是典型性恐惧症。为此,妈妈停职留薪,带着孩子奔波在盐城和上海之间治疗了一年多。

孩子上一年级后,家长最担心的就是能否适应新环境,开学第一天便主动和我们两位老师介绍了孩子的情况,我们当即就表态一定会特别关注孩子,请他们放心。孩子确实很特别,自尊心强,对别人的言语很敏感,很内向,不愿意和班上其他同学做朋友,课堂中也常常是听半节课,玩半节课。别的家长在开学的第二天就不再送孩子进教室,只送到大门口。细心的戴中华老师主动和他妈妈沟通,让她根据情况,可以特殊,到教室里接送。对于他课堂中的“情不自禁”和“不由自主”,我们也总是轻轻走到他旁边,示意他认真听讲,只要一发现他的好,就立即在全班同学面前表扬他,给他自信。慢慢地我们发现,他的集体荣誉感很强,经常主动捡教室内外的废纸杂物,每次大扫除都积极要求扫地或擦窗。这时我们都会满足他,教他怎样做得更好,孩子每次都非常开心,家长也觉得很欣慰。他的课文朗读也是声情并茂,于是我们又安排他早读领读。因为我们抓住了孩子的闪光点,经常和家长沟通交流,现在孩子在班里各方面都挺优秀。去年年前,妈妈带他到上海复查时,医生说他恢复得出奇地好,他的心理现在和正常孩子一样,没有任何障碍。真是长长地松了一口气,当初,我们两位老师有时觉得他就是一只烫手的山芋。细细想来,倘若我们不主动向家长了解孩子的个性情况,不经常和家长沟通交流,不给予他特别的关爱,孩子就不见得能康复得这么快,家长也不会对我们充满信任。

三、 从爱起步,取得家长的理解

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因为每位家长的职业、文化水平、素质修养和教育观念不同,他们对学校教育的配合程度自然存在很大的差异性,要让他们都能与学校的教育管理“步调一致”,真的很不容易,在处理问题时往往会有一些分歧和冲突。这时,我们首先应反省自己:我是不是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对或不够好;我将事实清楚地告诉家长了吗;如果是我做的不好,我努力去取得家长的理解了吗?

在一年级的上学期中,因为班里的一个男孩连续三天没有写家庭作业,出于严格要求,我用小棒敲了孩子的手心。当时正值冬天,天气有些寒冷,放午学回去后,家长发现孩子的小手肿了起来,问了情况后,得知是老师用棒子敲得,怒气冲冲的爸爸当即扬言要到教育局去弹劾我,让我远离教育界。面对这个窘况,我是这样处理问题的:首先,主动打电话给家长,想说明事情的真实经过,可家长正在气头上,打了一个又一个电话,就是不接听。因为是中午,下午又有课务,接着,我就给家长发短信,短信上说:xx家长,您好!如果你给我回信息,我会很诚恳地和你交流。很快,家长给了回信。于是,我又连忙发信息说明了以下几点:一、您能给我回信,说明您还是尊重我的,真的很高兴;二、我其实很喜爱您的儿子,处理了他,真的是完全出于对孩子学习的关心,在这之前,我已经谈话教育过他,帮他分析了不写作业对学习的利害关系,这样做只是想给他一个教训,让他认真对待学习;三、还记得刚开学时,因为生病,他落下了两节课,我利用课间,把孩子带到办公室,手把手地单独辅导,真的是完全为孩子的学习好才这样做的。我的信息发过去后,家长的态度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来了361°大转弯,立即打来电话向我道歉,请我不要介意他的一时气话。在那天的晚上放学后,孩子的爸爸又诚恳地来到办公室,不停地向我解释,希望能原谅他的一时冲动,并请求我一如既往地严格要求孩子,作为家长,他们一定会积极配合,鼎力相助。在这个事件的处理上,我想当时如果我不主动取得家长的理解,不在平日的工作中把爱洒向每一个孩子,也许事情就不会这样轻松平息。

篇6

一、羞答答的E-mail静悄悄地开放

在《新年的礼物》一书中,别林斯基说:“爱是教育的工具,也是鉴别教育的尺度。”

学生是未成年人,但是在人权和人格上,和成年人是同等的。不过,他们的权利是否能够真正享受得到,人格是否能够得到教育的尊重,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作用至关重要。

接班伊始,为了增强和学生的沟通,建立一种民主的、和谐的、相互尊重的师生关系,我把自己的E-mail在班上公布,并要求同学们在周末给我发个邮件,提提对新班主任的要求。

本来只是投石问路,没想到短短的几天时间里,收到了大量热情洋溢的回信。我于是大受鼓舞,立即在班上宣布:从此我们告别周记年代,请在你们认为合适的任何时候,告诉我任何你们的信息,老师的E-mail永远为你们开放!

学生们的来信热情而真诚,但大部分不愿意表露自己的身份,这让我意识到虚拟沟通对他们的重要性。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有一点敏感,一点自我防御,还有一点害怕受伤。因此,静静地回信,渐渐成为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班上的学风一直不错,但对于集体的事情,学生们却不那么热心。在课间做操、活动课时间,经常会出现“人去楼空,灯火通明”的情况。尽管我在班会课上,旁敲侧击作了一些提醒,但收效不大。

有一天,我收到了一个学生的E―mail,这是一个沉默寡言、腼腆而内向的女生,她说:“老师,和班上的同学比起来,我总觉得自己太平凡,太渺小,大家也都感觉不到我的存在……”

我马上给她回信:“融入集体,从小事做起,顺手关关灯,换换垃圾袋,相信你的每一个善举,都是通向同学心灵的桥梁。”

后来,她主动配上班级的钥匙,每天第一个来开门、开窗,放学之后最后一个离开,关灯、锁门。刮台风的那一天,全校放假,我赶到学校,发现她正在关窗……

两个月后,班里进行班干部改选,同学们一致推举她做生活卫生委员。在我的提议下,大家鼓掌向她表示了感谢。

二、亮闪闪的数码时代,亮出不一样的风采

进入新班级,同学之间还不是很了解,为了使大家尽快适应新集体,投入到学习中去,我特地召开了一次主题班会。

在班会上,同学们互相介绍,表演才艺,其乐融融。最让我骄傲的还是本次班会的“副产品”――我们的“风采展示”宣传栏。

我们找来了数码相机,为每个同学和任课老师拍照,并在照片旁边附上有趣的说明文字。

比如,对于语文老师,他们写的是“帅帅的我不但会唱歌,篮球打得也不错哦!”;而比较严厉的政治老师,则是“虽然我很凶,其实我很……你们”;当然对我的评价也很不错:“宇宙超级无敌酷爽班主任――小谭”。

那块展示牌,一直是我们班的一个亮点,它见证了我们在紧张的学习中快乐成长的故事。还有一个专栏是经常变化的,那就是“班级动态”。

在这里,有月考第一名的笑脸,有国旗下讲话的英姿,有孜孜不倦学习的背影,有运动会上感人至深的场面,还有帮生病的同桌整理复习资料的专注神情……

这一张张的小照片,不仅点缀了学生的学习生活,更促使他们去了解身边的人,去发现那些不显山不露水、个性平平的同学身上的闪光之处。

三、热闹闹的QQ寒假班会,其乐融融

作为一个班主任,上好班会课是非常重要的。但传统说教型的班会课不是我的擅长,也不是我喜爱的风格。

辛苦了一个学期,寒假终于来了,学生们兴奋的表情和信誓旦旦要“疯狂happy”的“豪言壮语”让我未免有些担心。一个假期家庭教育的松懈可能会使学校里整个学期的教育归零,怎样用学生们容易接受的方法,在假期里定期给他们上上班会课呢?我想到了QQ。

QQ是学生们热爱的东东,不需要面对面的交流,没有老师、家长的叨扰,可以自由地议论“某某老师”和“某某男(女)生”,甚至还能发泄对考试和升学的不满。

首先,我取得了学生的信任,加入了我班的QQ群,条件是不向家长和其他任课老师打“小报告”。接着通过“家校路路通”和班级管理员向学生们发出了班会课的通知。

于是,晚上的7:30,班级里的绝大多数学生“济济一网”,开始了我们别开生面的班会课,主题是“如何过一个有意义的寒假”。

在网上,学生们畅所欲言,制定出学习娱乐的时间表,并同意每隔三五天在QQ上向我汇报学习的情况。

春节到了,大家在网上互相祝福,同时提出了新学期的班级管理计划和个人学习计划。

一时间,鞭炮声、音乐声、祝福声不绝于耳,我们过了一个其乐融融又有教育意义的新年。

四、“家校路路通”,架起及时沟通的桥梁

虽然家长会、家访这些传统的家校联系方式仍然发挥着巨大的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家长会和家访都不可能经常展开。

“家校路路通”因其快捷、方便的特点,可以弥补家长会和家访不常展开之不足,在老师和家庭间架起及时沟通、交流的桥梁,使家长成为德育工作的强有力的后盾。

假期里,特别是寒假、暑假、国庆长假里,我会坚持给家长发短信,提醒他们督促子女合理利用假期学习和放松。每一次大型的考试之后,我都会对学生进行逐一的评价并分析问题,同时及时把信息发送给家长。

有的家长望子成龙心切,只看分数,不看其他,只看结果,不看过程,见学生成绩不理想,便简单粗暴地处理,这往往给学生带来更不好的结果。

因此,对于成绩不是很理想或是进步不明显的学生,我会告诉家长“您的孩子这次又进步了”“您的孩子这次没考好,注意孩子的情绪调节”“您的孩子一直很努力,他需要您的支持与鼓励”等等,尽量避免家长教育方式的简单化、粗暴化。

篇7

    班主任工作在学校教育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班主任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桥梁,所以,在与家长的交往中,班主任的言行是否得体,工作方法是否得当,就会影响对学生的教育能否适时、适当的进行,就会影响到家长是否愿意配合你老师的工作,学校的教育,就会影响到教育的效果。

    我所带的04届在初二时,一次期中练习结束,由于多方面的原因,有部分学生的成绩不如他们预计的理想,言谈话语之间流露出一种怕面对家长的情绪,针对这种现状,我在考虑用怎样的方法才能打开学生的心结。几经思索,我萌生了一个念头:让每一个学生以“爸爸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告知家长成绩,并对前半学期的学习做认真的总结,把心里话和家长说说。这样家长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这样的途径了解自己的孩子,但为了孩子的心里话能有所回应,我便给家长写了一封信,大体内容如下:

    尊敬的家长同志:

    您好!我是初二、3班班主任——范如琳。在这里,我仅以我个人的名义向您及您的家人,在过去的一年多的时间里对我工作的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

    为了孩子能健康成长,您付出了许多努力,倾注了很多的心血。您期盼着孩子在学校能学有所长,学有所获,您期盼着孩子能不断的积累知识,为未来奠基,您期盼着孩子在他(她)的人生路上能走得正,走得直,走得稳……您这一切一切的期盼,也恰是我心中最诚挚的愿望,而这愿望又化作我努力工作的动力。我愿意用我的努力工作不断的实现您心中的期盼。

    期中考试已结束,孩子们可以说又接受了一次检验:有的孩子看到检验的结果是喜笑颜开,我想您——他(她)的父母也定会和孩子一样脸上溢满了笑容;有的孩子这次的成绩远不如他(她)预计的理想,心中已是懊悔万分,难过万分,那您此时的鼓励(哪怕是一个手势、一句话儿、一个眼神……)也定会让他(她)认真的总结经验,找出不足,以便今后更稳、更好的前行。

    曾有这样一句话:不以成败论英雄。在这里,我要说,不以一次的考试成绩论英雄。我做为您孩子的班主任,我看孩子的成长,不是看他(她)一次考试的分数,而是看这分数所传递出来的信息,是看他(她)平时所表现出来的正直、诚实、勤劳、朴实、文明、团结协作等一个现代人应具备的良好品质。所以,我在这里向您——家长同志提出一个请求:在看到孩子的分数以后,不要一味的斥责,而要帮孩子分析,在他(她)最需要帮助时,扶一把。

    我让每一个孩子都要做认真的期中总结,并把分数及总结以“爸爸妈妈我想对您说”的方式告诉您。您不妨也以“孩子,爸爸妈妈也想对你讲”为题,给孩子写一封信,告诉孩子您心中的期盼。我想,这也许会比那单一的斥责更能让孩子接受,从而使他(她)心中涌起对您的敬,对您的爱。您愿意试试吗?

    我渴盼着孩子能在您的鼓励相扶、我的指导帮助下,健康的成长!

    我渴盼着为了孩子的一切,您的手、我的手能紧紧的相握!

    我期盼着您给孩子的信!和孩子一起期盼着!

    ……

    信在周末让每一位孩子带回家中,周一我就陆续收到家长的来信。也就是说,有的家长不仅给孩子写了信,还给我这个班主任写了回信,希望与老师、学校配合,抓好孩子的教育工作。有的家长提到:在最初看到孩子的成绩时,确实很恼火,但读了我的信后,火气慢慢消了,真的开始和孩子一起分析、交流、查问题、定目标、寻方法;有的家长希望这种书信沟通的方式能继续下去,一起探讨孩子教育中的问题,孩子成长中的良策。有的家长识字不多,字也写的歪七扭八,但仍给我写来回信,信虽很短,可与老师配合,共同抓好孩子的教育工作的愿望却很强烈。有的则给我打来电话,对老师能以这种方式和家长沟通表示感谢。

    我收到家长的信后,马上和相应的学生交流。有的是和孩子一起读家长的来信,让他谈谈心中的想法,有的是问及在家中家长与他是如何沟通的。很多孩子是第一次接到家长的来信,况且是这样的形式,所以,面对爸爸、妈妈心中的期盼,面对纸上所写的父母的叮咛,学生感到了自己现阶段的责任。尽管信中的话他父母平日常说,但那时学生只感到罗嗦,只感到心烦,而当这些话语变为文字落在纸上时,他们分明感到了父母的不易,感到父母的一片爱心,并把这份理解化为动力,促使自己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

篇8

“感恩”,作为现代人的一种精神境界,一种崇高情操,一种生活态度,一种人际交往的规范,如今已列入《中小学生守则》中。为落实《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和《民族精神教育纲要》的有关精神,学校将以“感恩”教育为突破口,通过系列活动,让每个学生“常怀感恩之心”,感恩社会,感恩教师,感恩父母,感恩一切曾帮助过自己的人,是学校德育的目标,是学习型家庭的学习内容之一,也是建立和谐校园、和谐社会的有效途径。

二、活动目标:

学校通过丰富多彩的系列感恩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学生能牢记不忘别人的帮助之恩,不忘父母师长的养育教育之恩,从而培养学生基本社会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以建立和谐的“施恩”和“感恩”互动的人际关系。

三、实施步骤:

活动以“常怀感恩之心”为主题,在2011年3月开展系列教育活动,活动安排为五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2月28日——3月6日)

2、2月28日下午的班会课:

学唱“感恩歌曲”,做到每人会唱一首感恩歌曲。推荐感恩歌曲:《感恩的心》、《烛光里的妈妈》、《鲁冰花》、《每当走过老师的窗前》、《绿叶对根的情意》等。

学习《感动中国2011年度十大人物》事迹。(事迹网上下载)

3、学校的电子屏幕宣传感恩标语:

感恩从心开始,让爱温暖彼此。

学会感恩,感恩让你的世界充满阳光。

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恩难忘,师情永存。

常怀感动之情,常为感恩之行。

没有水源,就没有生命;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自已。

感恩不仅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责任。

知遇之恩,当永生不忘;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天涯海角有尽处,只有师恩无穷期。

4、、寒假学生自制感恩卡评选。

5、3月4日三八妇女节前布置布置周记或随笔《给母亲的一封信》,表达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谢之情,要求母亲在信后写一段回信。

(二)、第二阶段(3月7日——3月13日)

以“三八”妇女节为契机,开展“感恩父母养育我”为主题的活动。

1、3月7日早晨的升旗仪式上,家长和学生代表进行“感恩父母养育我”的倡议。

2、3月7日下午班会课各班召开“算算亲情帐,感知父母恩”为主题的班会。

(1)、了解自己父母对自己的培育、养育情况。包括母亲从怀孕到分娩过程付出的辛劳;了解父母一天工作的情况,理解父母挣钱的不易。

(2)、计算自己一年中的学费、杂费、生活费和零花钱,加起来算出家长为自己的投资。

推荐期刊
  • 家长
    刊号:12-1254/G4
    级别:省级期刊
  • 好家长
    刊号:32-1616/G0
    级别:省级期刊
  • 家庭教育
    刊号:33-1043/G4
    级别:省级期刊
  • 家庭与家教
    刊号:34-1233/GO
    级别:省级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