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9 17:12:1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大学生学业规划,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学业生涯 学业生涯规划 学业理想
一、 学业生涯规划概述
所谓学生生涯规划是指对大学期间的学习、生活的规划和设计,要求每个学生正视和剖析自身,了解自身的特征和兴趣、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是学生为自己实现大学期间及毕业后的目标而确立的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其具体目标涉及政治思想与道德素养的目标、外语水平目标、计算机水平目标、阅读目标、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目标、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目标、技能与专长目标、体能目标、求职准备十个方面。
(一)我国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现状
学业生涯规划是人生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把学业生涯比作一次旅行,那么学业生涯规划则是旅行中不可缺少的工具-地图,也就是前进的指南,旅途的航标。学业生涯规划是我们美丽人生的开始,做好学业生涯规划进而拥有成功的职业生涯才能实现完美人生。但是,如此关键的环节却往往被人们所忽略,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
相关研究表明:在学业生涯的起步阶段,由于人的可塑性强,学业转换成本低,如果在这个阶段就对一个人的学业有准确的定位和长远规划,非常有利于今后的就业和发展。但实际
目前,影响我国大学生学业规划的因素很多,除了学生本身的不重视以外,社会、学校、家长也未将其摆在重要的位置,致使其发展速度缓慢,这些"瓶颈"性因素,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现实就业形势和社会需要的瞬息万变导致个人的学业生涯规划和现实出入很大
从近几年就业市场的内部环境看,全国就业和再就业形式更趋严峻,随着下岗职工、农民工的转移,新增劳动力的数量持续增长,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也日趋严峻。"根据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环境显示,其就业外部环境越来越好,但就业内部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大学生必须提前做好学业生涯规划,正确的进行自我定位,才能顺利就业"。但是,由于学业规划和就业还存在一定的时间差,加之社会发展不发日益加快,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越来越高,人才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导致很难把握学业所在行业的前景,造成了理想和现实的脱节。
(2)家长的过分干预,使学生的学业生涯规划失去了原本的意义
从高中生填报高考志愿的现状就可以看出,家长在孩子高考志愿的选择上,发挥了重要的影响,家长的期望体现在了孩子选择学校及专业上,大多数孩子没有独立自主选择自己喜欢学校和专业的权利,只能按照父母的旨意继续自己的学业生涯和职业生涯。这与西方国家的情形恰恰相反,西方国家的孩子在成年或更早就学会了独立,已拥有了选择道路的自由和权利。
(3)高校在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方面的运作程序和制度体系严重滞后,阻碍了血液生涯规划的顺利发展
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基地,肩负着为现代化建设和国家发展培养人才的任务。进行学业生涯规划可以更好地推动学校学风建设,进一步加强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激发广大同学的成才愿望,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气氛。另外还可以帮助广大同学合理地利用大学时光,规划自己的精彩人生。目前很多高校并为意识到学业生涯规划对于学校和学生的重要性,未将其纳入学校工作的轨道中,缺乏一套科学、完整的运作程序和制度体系,造成学业生涯规划这一课题在高校中尚处于摸索阶段。
三、 构建我国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对策和建议
上述问题的产生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学生本人都未确立对学业生涯规划的正确态度和认识。基于目前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和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 国家、社会层面
每位大学生的最终归宿是走向社会,社会史展示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大舞台。学业生涯规划始终围绕"社会需要"而进行,要根据社会需要塑造自己,通过生涯规划提前作准备,让自己的就业之路越走越宽。从国家和社会的角度讲,应该尽可能提供大学生进行学业生涯规划的便利条件和服务,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1)建构相关专业发展的信息传播和反馈系统。
大学生进行学业生涯规划就必须对学业所在的行业现状和发展前景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而仅靠大学生自身难以掌握及时、准确、有效的信息。建构相关专业发展的信息传播和反馈系统,有助于给大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第一时间获得关于本专业的发展状况及具体要求,及时调整规划,严格按照专业的要求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在求职中稳操胜券。
(2)要积极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
学业生涯规划旨在提高就业率,使每位大学生都能最大程度地实现自身的价值。为此,国家和社会要努力打造一个为学生成才的平台,逐步完善大学生就业市场体系,积极培养、开拓和完善大学生就业的直接与间接、有形与无形市场,不断扩团学生的就业渠道,使其理想不断向现实迈进。
第一,"举办形式各异、规模不同的就业洽谈会,收集招聘信息并组织供需交流;建立和完善全国各高校、各专业的毕业生数量、就业率、毕业后收入等指标的定期制度"。
第二,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公共职业介绍机构要开设专门的窗口,开展有针对性的指导、培训、服务和招聘活动。
第三,取消进入非公有制单位的指标限制,跨省市的指标限制和时间限制;有条件地区,有地方政府确定为大学生提供创业的小额贷款和担保,对于以非全日制的大学生,有关部门和学校要尽可能提供便利条件和服务,维护其合法权益。
第四,要组建一些由专业人士组成的专门咨询服务机构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涉及的内容多,是在全面分析个人和社会因素后制定出来的,这就需要一些专门机构能够为大学生的学业生涯规划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指导。要建立一只高素质、专业化、专门化、专家化,有奉献精神的学业指导队伍,实现学业指导服务个性化,根据每个大学生不同的专业、个性、优势、就业偏好和心理倾向,进行不同的指导,使其制定出符合自己实际情况的科学的学业规划,真正发挥学业规划的意义和作用,为今后的职业生涯规划作充分的准备。
2、学校层面
大学生活作为人的生涯历程中一个重要时期,在此期间形成的正确的血液自我概念、学业发展能力、合作能力、沟通能力等对未来的人生发展至关重要。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主要是针对大学期间学习生活的规划和设计,内容设计德、智、体、能四个方面。高校作为大学生成才的园地,有责任有义务协助学生进行学业生涯规划,使学生在大学期间明确人生目标,为进入社会做准备。
(1)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关于学业生涯规划的运作程序,形成一种"前程话学业生涯辅导"的模式。这种模式就是要从学生入校起组织和规划好大学生的生涯辅导,将之纳入学生培养的重要环节,渗透到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把学业辅导教育课程列入学校的教学大纲,并与其他课程具有同等地位。
(2)要有学业指导的专家队伍,专业指导的机构,还要建立学业指导的制度,以制度保障学业规划的开展和实施。另外,高校要定期举办一些学业生涯规划指导讲座,邀请校外知名人士及成功的校友回校与大学生座谈,为其解决学业生涯规划中的各种问题,指导学生正确规划人生。
(3)要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必须从学生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人才素质的多维性,借助科学的测评手段和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长处和兴趣,从而在时间中扬长避短,更好地实现自我发展。
3、个人层面
学业生涯规划的主体是学生本人,做好学业生涯规划的关键在于学生自己,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把主观愿望和客观现实联系起来,才能赢得人生起跑的第一步。
(1)要树立正确的学业理想,明确学业目标
确立明确的学业目标和学业理想,学业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学业表现出来地一种强烈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对未来学业生活的构想和规划,学业理想在人们的学业生涯规划过程中起着调节和指南作用。大学生树立学业理想的过程便是心目中进行学业规划的过程,心目中有了自己的学业目标,就会为其努力。在学业生涯中,人生的学业目标有短有长,而且在一定时期还有可能对学业目标提出一定的调整。大学生应当尽快确定自己的学业目标,打算成为哪方面的人才,打算成为哪个领域的人才等。对这些问题的不同答案不仅会影响个人学业生涯的规划,也会影响个人成才的时机。
(2)要正确分析自我和学业
自我分析室学业生涯规划中的关键一环。自我分析即通过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对自己的学业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进行全面认识,清楚自己的优势与特长,优势和不足。自我分析要客观、冷静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面对自己的缺点,避免设计规划的盲目性。
(3)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操作能力
能力是人们成功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具备的个性心理特征,是人们在社会实践中表现出来的身心力量。能力既是一种个性心理特征,也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实践操作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是人们知识转化为物质力量的凭借,实施能力主要指实践操作能力和知识能力,它是从事各类社会工作和专业技术工作的基本素质。在规划学业生涯时要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综合实践操作能力,为就业开辟道路。用人单位不仅考核求职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而且还考核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文化的整合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大学生进行学业生涯规划,除了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还应具备自己专业所需的各种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力比知识更重要,大学生只有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适用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统一起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4)要培养良好的道德素养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学业生涯规划是全面提升自我素质和能力的系统性工程。在实施规划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很多来自于各方面的困难,如果不能以良好的心态去面对,将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规划实施的进程。因此,大学生应当有意识培养以下几种心理素质,从而应对挫折,实现梦想。
以上就是针对现阶段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从国家社会、学校、家长、个人四个层面进行的探索性分析,不可否认学业生涯规划只是人生规划的一部分,但它却为职业生涯规划奠定了基础,缩短了理想和现实的距离,为顺利就业创造了条件。要做好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长和学生本人的共同努力。
参考文献:
[1]辽宁省教育厅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大学毕业生择业与就业指导[M].辽宁大学出版社
[2]烨子..北大人生规划[M].北京新华出版社
[3]程社明,卜欣欣,戴洁.人生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M].北京团结出版社
[4]钟锦,王焱,马国玉.高校职业指导模式创新浅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
[5]罗增贵.以生涯发展辅导提升大学生[J].中国大学生就业
[6]李海怡.理性规划,把握未来[J].成才与就业
[7]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教育出版社
[8]张再生.职业生涯管理[M].经济管理出版社
[关键字]学风;学业生涯规划;个人发展目标;调查研究
为进一步推动学院学风建设,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业指导,针对本院各年级学生以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学业生涯规划认知和执行情况的调研。调研采取随机发放的形式,抽查各年级30%的学生填写问卷。共发放问卷330份,回收330份,其中有效问卷330份,有效率为100%,基本能够反映大学生对于学业生涯规划的认识、需求和目前的实施效果。
一、学业生涯规划调查问卷的设计及维度
此次问卷设计共20题,包括3道多项选择题,要求学生如实填写,旨在全方面了解学生需求,为进一步开展学业生涯指导工作提供思路。本次问卷共设置5个维度,分别为:自我认知,对学业生涯规划的认知,对学业生涯规划的需求,学业生涯的执行和学业生涯规划的效果。
其中,自我认知部分包括学生对自身的了解程度,对自己未来的信心值,对所学专业的认知和选择专业的依据4道问题;对学业生涯规划的认知包括对大学进行的规划,对学业生涯的兴趣,学业生涯规划的必要性,学业生涯规划的了解及渠道5道问题;对学业生涯规划的需求部分包括是否需要有关辅导,规划途径,提供学业规划的内容及达到目的4道问题;在学业生涯的执行方面,包括制定学业生涯规划的途径,执行情况,在学业迷茫、出现学业困难时的处理办法4道问题;学业生涯规划的效果方面,包括受访者的认可程度,对学业自查的态度和学业生涯规划后对于未来的认知3个问题。
二、参与问卷学生的基本信息分析
此次问卷调查针对不同年级的330名学生开展,在受调查的学生中,各年级学生分布较为平均,旨在了解不同年级学生对于学业生涯规划的认识以及学业生涯规划在不同年级的实行情况,男女受访比例适中,保证了问卷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和覆盖面。受访者中还包含学期内有挂科的学生,对其学业生涯规划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根据各专业的人数平均分配问卷发放,有利于进一步了解不同专业学生对于学业生涯规划的需求及实施情况。
从调研结果看,该问卷能够全方位覆盖本校的大学生,有助于从是否挂科、各专业特点、各个年级特点等多方面了解学生对于学业生涯规划的认知及目前该项工作的开展情况,有助于对学生开展有效的学业生涯指导,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对构建良好的学风具有积极的意义。
三、大学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
1.学业生涯规划指导课程的质量有待提高
通过问卷调研可知,大学生入校后,虽普遍开展了新生入学教育,帮助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了解学院各专业的学科要求,但尚未有系统性的学业生涯课程制度,学生对于学业生涯课程的兴趣不高,未能意识到学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学业生涯规划教育沦为形式。
2.学业生涯规划指导缺乏多样性和针对性
目前,针对大一新生开展的学业生涯规划活动仅限于讲座,形式单一。学业生涯规划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不仅包括针对全年级学生的学业生涯讲座,还包括针对小众的团体辅导和针对个体的个人辅导。除此之外,学业生涯规划的学习和辅导不仅仅是年级辅导员的工作,学生更偏向于想与专业课教师进行学术交流。但实际情况是学生遇到学业困难时向同学、朋友寻求帮助,通过自己的渠道寻找答案,甚至放弃学业。因此,大学生的学业生涯指导缺乏专业课教师这座桥梁。同时,学业自查模式在学生中的认可程度也比较高,值得在大学生中试行或全面推广。
3.学业生涯规划指导缺乏针对性
目前大多数学院开展的学业生涯规划活动都集中在新生入学教育,对于大二、大三的学生涉及得较少,大四的学生基本上脱离了学业生涯规划教育。其实,学业生涯规划教育应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始终,包括大一新生的适应性学习教育,大二学生的发展式教育,大三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大四学生的职业教育,对不同的学生应提供不同的教学设计。在调研中发现,大三的学生因受到课业压力、求职压力等多方压力的影响,自我认同、专业认同、未来认同感反而低于大二、大一两个年级,更需要开展相应的、有针对性的教育为其指点迷津。同时,学业生涯规划不是一成不变的,照本宣科的学业指导势必不能有效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学生的认可度和参与度势必下降。
4.学生对学业生涯规划指导的重视程度不够
通过调研了解到,学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学业生涯规划,但真正认为其行之有效的、认知制定并执行的少之又少。究其原因,主要是其专业性、针对性不强,导致学业生涯规划成为一句口号。众所周知,大学的学习方法与高中有很大不同,一学期学习多门课程且课业难度较大,学生一时难以适应大学学习生活,但又不愿与专业课教师进行沟通,导致他们不重视学业生涯规划。
四、进一步开展学业生涯规划的实施意见
1.针对不同年级的不同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业指导
在开展学业生涯规划时存在一个误区,就是仅仅针对大一学生开展指导,而针对大二、大三甚至大四的学生,因为意识上认为学生已经熟悉校园环境或熟悉学习方法,却鲜少展开。从调研的纵向数据比较,高年级学生因课业压力和就业压力大,对自己未来的期望和专业的认可度反而小于低年级同学。另一方面,目前的学业生涯指导缺乏针对少数群体和个体的指导。因此,未来的学业生涯规划要做到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开展主题讲座、团体辅导和个体咨询,真正发挥学业生涯指导的作用。
2.在学生层面进一步强化学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
从入学之初就开展系统性的学业生涯规划,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讲座不断在学生层面强调学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从思想上让学生首先意识到学业生涯规划的作用和价值。通过家校联动、朋辈指导的方法,扩大学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圈,让每个学生都能重视此项教育工作。
3.提高学业生涯指导的质量
通过问卷可知,学生对于学业生涯指导认可度不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认为学业生涯指导质量不高,不能M足其对学业指导的需求,认为“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对此,未来的学业生涯指导一方面从大局上讲,完成学业生涯规划指导的顶层设计,学院层面要重视学业生涯规划,调动一起可以调配的资源完成学业生涯规划的指导;另一方面从具体实践上看,开展学业生涯的教师要了解学业的需求,将需求与专业实际相结合,做到真正能够帮助学生解决课业问题,实现学业指导和规划,让学业生涯规划真正起到应有的作用。
在思想上的正确认识是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做到知己知彼,才能做好这项工作。所谓“知己”就是自我认识与自我了解;“知彼”即是熟悉周围的环境,特别是与职业生涯发展有关的工作环境。知己与知彼相互关联,确定的个人生涯目标要符合现实,而不是一厢情愿;对从事的职业要感兴趣,而不是被动地去做;所从事的工作要能发挥专长,而不是自己的短板;对工作的环境能够适应,而不是感到处处困难,难以维系。只有这样,才是科学、正确的学业生涯规划。
参考文献:
[1]赵伟.以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教育促进高等院校学风建设[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30).
[2]张建宝.以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促进高校学风建设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15).
作者简介:熊丙奇,著名教育学者,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博士,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高校校报协会副会长,上海市高校校报研究会理事长。
早上6点“起床、锻炼、吃早饭”,40分钟后便开始一天的学习,晚上10点半“听英语新闻”,11点到深夜1点“读书、背单词”……最近几天,清华大学博士一年级学生马冬晗、马冬昕姐妹俩原本平静而忙碌的生活被这张不胫而走的“学习计划表”打破。
舆论将这对清华姐妹花称为“学霸”,对她们,网友们羡慕嫉妒都有。有羡慕的,说要是自己有这样的孩子就好了;有赞叹的,认为她们给予其他学生“正能量”,是学生们的榜样;也有加以嘲讽的,说她们没有个性,大学生如果都这样,离世界一流大学将越来越远。
在笔者看来,这对姐妹花的学习计划,就是属于她们的个性学业规划,她们的学业规划,之所以引起社会如此关注,主要有两方面原因。其一,我国很多大学生根本没有学业规划,进入大学之后,目标缺失,陷入迷茫,很多学生面对大把属于自己的时间,无所适从,在这一背景下,姐妹花详细的学习计划,自然会引来“围观”;其二,从小学到大学,我国教育基本上都是用一个模式要求学生,教育缺乏个性,学生也缺乏个性,因此,当发生在一个或几个学生身上的行为引起关注,大家就担心,这一方式会被拷贝、复制到他人身上。
很多大学生网友称,自己不会效仿这一方式,也不认为这对姐妹花就是成功的。不盲目效仿,这是对的,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奋斗目标,以及针对目标的个性规划,不能把别人的照搬过来。至于“成功”,这是个人的判断,不能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到他人身上,姐妹花自己是否开心,认为自己在努力追求属于自己的成功,这才是最重要的——每个人不要追求成为别人眼中的自己,而是最好的自己。
90后是有思想、有独到见解和前瞻意识的一代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多媒体的运用帮助这一代人更加灵活主动地去认识自己,明白自身的不足以及长处、需要什么、客观合理定位、在就业问题上大致应该如何发展......但是如果真的涉及“本科阶段对于未来职业目标清晰”这么一个话题,准确定位的人就少的可怜了。
相关数据显示表一,从大一到大三,随着年龄的增长或者说年级的上升,大学生对于自己学业以及未来职业的认识逐渐变得更加清晰,但是,这部分清晰的人,在各自年龄段依旧是仅限于非常微小的一部分,所以说,目标清晰是一回事,落实行动就是另外一回事了,当今社会“大学生”这三个字已经不再是有文化、专业知识水平高的代名词了,本科毕业的大学生已经不能满足企业需求,优胜劣汰的社会要求我们更加充实自己,这也就带来了更大的竞争压力进而导致就业压力,并日益加重。表二数据显示,不管是归结于外界的就业压力和缺乏指导还是归结于自身的能力不足,大学生普遍对就业前景表示担忧,同时数据反映出大三学生在对自身能力准确评估并且有相对把握的基础上暗示职业规划的不足,由此可见被调查者中大二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他们影响较大,通过对比又反映出前期职业规划和长此以往的调整践行对一步步走向未来职业的重要性。综合表二数据可进一步发现大二学生对前景担忧程度最严重,这和之前预料的“大三”有所不同,经过一些专业人士的分析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大二正是大学阶段的过渡时期,大学生转变了之前大一时期的青涩单纯,相对而言要成熟起来,对自己的未来开始有所规划,但由于基础知识以及各项培训还没有真正接触太多,难免不如大三学生来的自信。
综上所述,我们清晰地看到在大学二年级和三年级学生中,很多现象和我们想象之中的以及之前预估判断的大相径庭。不管是本科四年还是五年,二、三年级都是过渡阶段,对于我们的学业和未来职业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其重要性和必要性就不言而喻。然而在之前的很多研究中并未显示其学业现状分析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的差别和各自侧重点,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针对年级差异作进一步的综合研究,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规划培训为日后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结合表三、表四的纵横对比发现在获取培训方面,大学生都渴望能有与企业直接接触的机会,不管是其人力资源部的指导,还是去企业体验,学生渴望这种直接有效的收益方式,毕竟这样的形式更有利于所学专业知识的利用和潜能的发挥,而非局限在课堂的一些讲座、培训课程等“纸上谈兵”形式。当然,大一学生刚进入大学,从理论抓起也还是很有必要的,没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直接去实践,何来的收获真知?另外,相比大二学生对专业知识在实践中得以提升的渴望,大三学生也更注重对综合实力的锻炼提升,需求成功人士的辅导以及心理训练。
以上数据都是针对苏州大学,尤其是医学部的同学做调研得出的结果,下面我将结合各年级实际情况作进一步探究:
就对前景担忧的状况而言,这一现象从2011级(大二)学生开始就有所改观,据调查,他们在大一上学期并未被安排参与学部组织的学业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以及培训,从第二学期开始,总计安排了三大次课程,类似于讲座,在此过程中有师生互动、小范围的讨论、问卷调查等。的确,学部这样的安排充分考虑到了大一新生刚入学时还未褪去青涩懵懂,对自己学业以及未来职业基本没有清晰的认识和自我定位,所以可能在接受培训传播的知识时,不会在思想上更不会在行动上有明显重视以及行动;到了大一下学期,基于上半学期对自己所在专业的接触以及相关专业知识的学习,或多或少会对未来职业动向有所把握,除此之外也有和师长、家人朋友的交流,相关认识也一定更深入。大二上学期,学部继续组织相关的课程培训,相信通过一整年的专业知识灌输,越来越多的学生会重视并投入一定精力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去进行初步规划,确定发展方向。此时,学部的课程培训也有了深入,不管是内容还是形式都会结合专业知识更有针对性,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需要。同时每学期的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也为同学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和机会,最终在学部甚至是校级比赛中获奖,并以此规划来激励自己!针对2012级(大一)学生的调查中发现,形式上相比2011级确实有所改观,从入学就有职业生涯规划课,而且不是学校的培训老师,是从校外请来的培训机构,培训内容为职场举止礼仪,如何演讲、培养自信心等,但是结束时候又植入广告,给学生印象不是特别好。而第二个学期同样是外部机构,培训却有所改观,具体介绍了如何写职业规划,从分析外部环境到分析自身优缺点,如何写简历等等,并规定学生按时提交职业规划书再配合对应的老师进行科学的指导。
结合对这三个年级的分析,我们认为随着时间推移,学部不断加强对学生学业职业生涯的规划的重视首先表现在入学教育,因此,结合我们学部的性质可以认为,在我们的问卷中显示的“发现大二的学生对前景担忧程度最严重,这和之前预料的‘大三’有所不同”也就不难理解了,也有理由相信入学教育,初步教育还是很有必要的。毕竟低年级学生处于大学生涯的调整适应期,处于夯实专业基础的阶段、处于思考、探索、规划自己职业生涯的时期,这个时期接受的教育对于将来的职业发展有着重要引领作用[1]。其次学部的培养计划也“由内而外”发展起来了,即邀请外援专业机构,在图表中也显示学生们特别希望获得企业以及精英人士的课程训练。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了不少问题,故在此提出如下建议:
1.课程需要“重视化”。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在学生观念中依旧属于“副科”,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办公室只是把就业指导工作作为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行政管理工作,这不能适应大学生直面就业场竞争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需求[2],因此我们应当加强管理,平时增加课程数量,比如随堂考试、测验、递交规划书、期末考核等形式来引起学生重视。
2.课程提升“针对性”。培训机构尽量为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帮助,一年级面临由中学生向大学生角色转变的困惑;二年级学生已提前关注就业问题;三年级的学生在考研、出国、求职选择上困惑……[3]因此每个学部、专业、年级有自己的特色,培训机构应当适当修改调整计划,从实际出发,学部本身可以注重理论培训,但一定要结合实践,尤其注重对二、三年级同学的实践培训、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平台,考虑到大三的同学专业知识储备相对更雄厚扎实因此可以有更多的机会,但是大二又处在规划培训的过渡时期,培训机构应当注重将理论和实际结合的操作。另外可以实现“直系帮扶”,大三学生可以在接触实践的时候带动一部分大二学生,让他们提前适应,熟悉环境,进而在大三时更得心应手。
3.教育队伍自身“优化”。我们认为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教育所需要的教师应该是拥有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知识的一支队伍。同时要对本校的职业规划教师进行重点培训,不断更新知识,考取专业技术水平认证[4]。尤其针对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院系,例如我们医学部,这些教师更是要拥有一定的科学专业知识。这样掌握不同学科知识的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级、课程安排及性质被指派到相应的年级、专业甚至是班级进行更优化的教育培训,无论是对学生专业基础知识的提升还是职业规划能力的提升都将大有裨益!
4.教育体系“全程化、个性化”。课程不一定只有讲座,可以是大、小课结合,大课为专业人士讲座、实践基地指导等;小课可以是分成组后的小组活动,以班级、社团组织等为单位而开展。大一学生主要是班级为单位,大二大三可以是组织性质或者团体活动,另外有规划书、走进社会等,对于任务的要求也因“年级”而异,不仅体现在量,质也是关键。但是在学生投入精力的同时老师也要重视,比如规划书的审阅、给学生的可行性建议,充分运用如今的多媒体技术进行长期全程的指导。(当然,目前学生较多,时间原因,老师不可能有精力对每一个学生都很了解,因此这方面有待继续思考和完善。)
以上是结合苏州大学尤其我们医学部的调研结论进行的综合分析,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狭隘性,但是至少说明了我们学部存在这些现象,足以深思。不管怎样,我认为这一次调研的成果,使我们清晰认识到有必要加强对大学新生入学时职业规划的教育,同时各年级、各专业同学也要努力针对自身年级、专业的差异性质,选择合适的方向,有明确清晰的认识和准备。最重要的是,随着年级的上升、认知程度的加深,有必要在老师的帮助以及自身努力下进行更全方位、全程细致的职业生涯规划。
时时刻刻牢记自己的规划和目标,踏实坚定地走好每一步,这是每一个当代大学生都应认真思考并付诸实践的内容。尤其,作为医学生,肩负着“除人类之病痛、助健康之先类”之重责,更要时刻明确自己的医学事业的目标和重担保持清醒的头脑,用实际行动不断完善自己,明确自己各个不同时期的规划、任务和实际完成质量,终身学习,紧跟时代学术潮流,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的综合水平,为人类医学事业奋斗终身!
参考文献:
[1]《高校创业教育如何在低年级学生中实施的研究》 作者:范登峰,陈加林《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07期
[2][3]《构建高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作者:布茂勇,唐雨琴 2009年02期
关键词:团体辅导;大学生;学业规划
大学阶段是一个系统学习专业知识,扩展视野,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今后顺利走入社会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时期,也是人生目标确立的关键时期。而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往往处在学什么、怎么学、什么时候学的困惑和迷茫之中无所适从。有效的大学生学业规划能够引导他们重新认识自身的价值,学会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采取切实可行的步骤和措施,不断增强学业竞争力,实现自己的学业目标与职业理想[1]。
一、 大学生学业规划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学业规划的现状
学业规划是一个比较新的概念,是一种新型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人才成长观念,它根源于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与理论,是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阶段的阶段性体现。对大学生来讲,主要是在通过认识自我、熟悉专业、了解社会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和社会需求,明确大学学习的总体目标,确定职业发展的方向和阶段人生目标,并制定详细的实施步骤和方法,最终实现整体目标。简单地讲,就是通过解决大学生学什么、怎么学、什么时候学等问题, 以确保最大限度地提高求学者的人生职业发展效率,实现个人的可持续发展。
国外关于学业规划的研究比国内起步早,很多学业规划的研究基本都衍生于生涯规划和在校的学业指导。早在30多年前,美国哈佛大学就开始对在校大学生进行学业规划方面的研究, 甚至将学业规划作为学校的必修课程,但国外很少有关于学业规划的明确定义。学业规划的定义多来自国内的一些研究,温多红、唐瓷、董元等人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过论述。本文结合已有的研究认为,大学生学业规划是指大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结合现有的条件和制约因素,为自己确立整个大学期间乃至将来的学业目标,并为实现学业目标而确定行动方向、行动时间和行动方案的过程。具体来讲,是指大学生通过对自身特点(性格特点、能力特点等)和社会未来需要的深入分析和正确认识,确定自己的事业(职业)目标,进而确定学业发展方向,然后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经济条件、工作生活现状、家庭情况等等)制定学业发展计划,为成功实现就业或开辟事业打好基础。
(二)大学生学业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学业规划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不论在理性认知还是在实践探索方面,国内高校的学业规划教育还处在起步阶段。虽然,大学生学业规划越来越受到各高校的重视,一些知名高校已开始将学业规划纳入到日常的教学和学生管理中, 部分高校甚至将学业规划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 并在教学、活动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大学生学业规划的普及工作还远远滞后,学业规划目前还没有形成自身独特的实践模式,相当比例的大学生缺乏学业规划的意识,大学生进行学业规划的主观能动性没有被很好地调动起来。
目前,大学生学业规划的主体要干预方式有两种:一是学业规划课程、专题报告、讲座等,二是个别咨询。课程、报告和讲座过分强调大学生的认知因素,忽视了大学生的个性和自主性,因此只能停留在对自我探索、自我定位技术和理念的掌握上,而无法将各种认知内化为自身的体验,进而转化为行动的力量,因此,大学生中出现“常立志”的现象屡见不鲜。个别咨询方式是一对一的辅导模式,缺乏与他人之间的互动、支持、反馈和评价,无法“体验”真实的生活情境,使行为的激发动力不足。知情意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仅强调知的因素,忽视情与意的培养和激发,那么行的动力必然很微弱,相应的指导必然流于空泛的形式。此外,学业规划是一个相对比较新的概念,高校中普遍缺乏开展学业规划教育的专业人员,缺乏针对学业规划咨询的专门机构和部门。目前,学业规划方面比较专业的指导主要来自于外请专家开设的一些讲座和报告,除此之外,工作主要由辅导员具体实施,但由于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加上学生人数众多,辅导员很难对学生提供专业、详细的指导。
二、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学业规划的适用性分析
大学生学业规划是高校实行目标管理的一个很好的应用,师燕妮、邵贵文、孟庆涛曾做过相关的研究,他们认为目标路径理论是大学生学业规划的理论基础[2]。作为权变理论的一种,目标—路径理论由多伦多大学组织行为学教授罗伯特·豪斯(Robert House)最早提出,后经华盛顿大学的管理学教授特伦斯·米切尔(Terence R. Mitchell)完善和补充。该理论认为,领导者的工作是帮助下属达到他们的目标,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以确保各自的目标与群体或组织的总体目标相一致。将目标—路径理论应用于学业规划可将领导者理解为指导大学生进行学业规划的老师,下属可以理解为将要进行学业规划的大学生。
从根源上来说,目标—路径理论来源于激励理论中的期待学说,即期望理论。它认为,个人的态度,取决于他的期望值的大小(目标效价)以及通过自己努力得到这一期望值的概率高低(期望几率)。区别于其他领导理论,它立足的是下属,而不是领导者,强调领导者的基本任务就是发挥下属的作用,而要发挥下属的作用,就得引导下属设定目标,把握目标的价值,支持并帮助部下实现目标,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提高部下的能力,使部下得到满足。概而言之,即目标路径理论下的领导者更多是个宏观规划者、目标指引者,而不是任务事项的直接推动者。大学生学业规划的践行者、实践者是大学生本身,大学的舞台更多属于大学生自己,大学生学业规划的指导老师更多的是扮演指引者、答疑者的角色,这与团体辅导的角色身份相吻合。
团体辅导是在团体情境下进行的一种心理辅导形式,它是以团体为对象,运用适当的辅导策略与方法,通过团体成员间的互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激发个体潜能,增强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3]。大学生群体的心理发展水平基本处于同一层面,他们在学业规划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规律性,适于运用团体的方式予以解决团体辅导在实施的过程中重视游戏和活动,强调“认知”与“体验”并重,重视参与者的主观能动性,倾向于将基本的理论寓于活动和游戏中,避免了空泛的说教,使成员在游戏和活动中自然而然地获得知识和体验。最重要的是团体辅导还为参与者提供了实践新行为的机会,使成员在团体辅导中获得的行为较容易迁移到真正的生活和学习情境中,因此增加了辅导的有效性。。团体辅导的方式实现了知情意行的有机统一,不仅强调知的因素,更注重情与意的培养和激发,学业规划的后续执行力大大提高。这些都是传统的以“认知”为核心的学业规划指导模式所无法比拟的。
三、团体辅导在大学生学业规划中的作用体现
(一)团体辅导可以帮助成员自我探索,全面认识自己
学业规划的第一步就是要进行自我探索,了解自己的气质、性格、能力、知识、技能等方面的特征。自我认知是主观的我对客观的我的认知与评价。自我认知受认知、需要、动机等因素的影响,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个体往往容易高估或者低估自己,因此一般不可能达到全面而客观的程度,必须通过与他人交往,根据他人对自己的看法和评价,形成正确的自我认知。正如G.H.米德认为的那样,只有通过社会反馈和自我觉察的结合,才能帮助个体形成对自我的正确认知[4]。团体辅导是提供社会反馈和自我觉察的有效途径。在信任、理解、关怀的团体气氛里,成员在交流和分享的过程中,以更真诚的态度来表达对他人的感受,这样个体便获得了来自其他成员的多方面的社会反馈,促成了成员的自我觉察。团体辅导还可以通过自己眼里的我与别人眼里的我形成对比,激发成员积极地探索自我,从而发现两者之间的冲突,最终引导成员对自我进行更深层次的探索,为接下来学业目标的确立提供参照。
(二)大学生在探索职业兴趣的基础上确定学业目标
学业规划和职业理想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脱离了职业理想谈学业规划就有可能出现偏差,造成理论与实际的脱节,即所学的知识无法满足个人职业发展的要求。职业兴趣是指选择职业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对某种职业的喜爱程度[5]。团体辅导可以通过对成员进行“霍兰德职业性向测验量表”的测定,帮助个体澄清自己的职业兴趣,帮助团体成员了解在职业中他最看重的是什么,它的澄清会让成员更加深入思考和关注自己的真实需要,才能更准确地帮助成员进行职业定位,真正确立其职业理想,促进大学生学业目标与职业理想的良好匹配。
(三)引导大学生找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制定学业规划书
团体辅导可使大学生明确学业目标与自我现实能力之间的差距,引导他们对自己当前的能力水平和任务进行有效的评估,制定一份切实可行的学业规划书。在团体辅导的实践中,领导者要求同一学业目标兴趣小组的成员,彼此分享学业目标应涵盖的内容,通过讨论达成共识,成员以此来对照自我现状,快速而准确地找到与该学业目标之间的差距。在此基础上,团体辅导利用实现目标的“阶梯法”,引导帮助成员以学期为单位,为每个学期制定具体可操作的目标,从而形成切实可行的个人学业规划书。根据目标管理理论,目标的实现者同时也必须是目标的制定者。在团体辅导过程中,学业规划书的制定是在领导者的引导下,自始至终由成员亲历亲为而成,对于每一个小目标的制定,成员都是经过自己的深思熟虑后才写下的,所以成员对于这份完全由自我意志决定的学业规划书会负有更深切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必然也会成为他们践行的最有效、最持久的动力。
(四)通过团体辅导形成监督机制,实现学业目标
一份设计合理的学业规划书,必须由成员坚持执行方能显示其应有的价值。学业规划是一个连续、动态、系统的过程,这就要求必须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使个体的行为不断得到强化和巩固。在团体辅导的过程中,每个成员在接受来自团体其他成员帮助的同时,也可以成为帮助其他成员的力量。在最后一次团体活动中,成员的个人学业规划书已经完成,领导者安排成员在团体内依次一一展示自己的学业规划书,在全体成员“关注的目光”中大声读出自己的学业规划书,与此同时,团体成员给予积极的回应和肯定。通过“宣誓”这种方式,成员可进一步坚定履行其学业规划的信念。
在团体辅导结束后,成员之间的关系并不会就此中止,在团体中建立起来的温暖和信任的体验会一直伴随他们前行。领导者会给成员印发团体的通讯录,同时还可以在网络上建立博客或公共邮箱,便于大家及时沟通、分享和反馈自己践行学业规划的进程。正是这种全体成员的关注目光,使每一个成员既监督着他人,同时也被他人所监督着,这种网络式的监督机制使每个成员能够长期自觉、坚定地完成自己设下每一个目标,最终实现自己的学业目标。
总之,团体辅导以其特有的干预方式帮助大学生在全面认识自我和探索职业兴趣的基础上,确定学业目标,寻找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形成具有较强操作性的学业规划书,并在团体的监督机制下,得以贯彻实施,最终引导他们迈向理想的职业殿堂。因此,有效的团体辅导必将成为大学生学业规划的重要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李强:《做好大学生学业规划迈好大学学业第一步》,《文教资料》,2006 年3 月上旬。
[2]师燕妮、邵贵文、孟庆涛.目标路径理论下的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探析.科技信息.2008(36).
[3]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4]时蓉华.现代社会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关键词: 大学生 学业规划目标 因素 对策
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的需求,适龄青年进入大学深造的比例越来越高。国家培养大学生的模式从“精英教育”已经基本过渡到“大众教育”,带给普通高校的困惑就是如何保证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因此为在校大学生开展“学业规划”可以有效地保证教育质量和教育效果。
在学业规划实施过程中,影响实施效果的主要因素就是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习主动性是直接推动人进行学习的内在动力,是激发学习、维持学习的原动力。目前在校大学生学习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自主性。他们的学习在学习内容、方式和时间安排等方面都需要更多地发挥主观能动作用。大学生的学习既需要教师的指导和管理,又有中学生学习所未有的自由度和弹性,他们的知识结构由纵向的积累逐渐转变成横向的拓展。因此,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直接影响其学习的效果,提高大学生学习主动性对于实现学业规划的阶段性目标和最终目标具有主动的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学业规划的特征
影响当代大学生学业规划的目标是多方面的,随着他们学习、生活的社会历史条件和个人成长经历的不同,其学业规划的目标也在发生变化。据了解,目前大学生学业规划的目标大致有下列几种:1.毕业后找到好工作;2.对专业或学科内容感兴趣,在自己喜欢的专业继续深造;3.对目前专业不感兴趣,选择自己喜爱的专业继续深造;4.选择自己喜欢的国家,出国深造等。当前大学生的学业规划目标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首先,学业规划目标以现实为主,“谋求理想工作”为目标的占到多数。其次,为了提高竞争力,选择继续深造的比例在逐年上升。调查表明:70%的大学生在课外参与社会实践,但对专业认知实习表现一般,而对适用性、应用性较强的社会流行的技术能力很感兴趣,例如计算机、外语等。再次,学习情绪容易变化。大学生虽都具有一定的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但在学习上遭受挫折时,就会表现出复杂而微妙的情绪。最后,部分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主要表现在:无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对学习不感兴趣,把学习视为苦差事,把大量时间和精力用在打扑克、上网聊天等事情上;无抱负和理想,没有压力,既不羡慕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也不为自己学习不好而觉得丢面子。对学校制定的各种奖励措施不感兴趣,而对一些惩罚措施则品头论足。
二、影响大学生学业规划目标难以实现的原因分析
影响大学生学业规划的客观因素主要是指社会和学校的环境因素。首先,我国正处在新旧体制的转型期,社会上的一些消极因素对学生的价值观产生了消极影响;其次,大学生就业过程中存在着不公平竞争,挫伤了部分学生的学业规划的期望值;再次,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不讲究教学艺术和教学方法,难以引导学生进行良好的学业规划;最后,考试制度的不完善也影响了学生对学业规划的期望值。大学生对学业规划认识不足的主观方面原因之一是缺乏学习兴趣,深层次来说是缺乏明确的价值观。第一,从小学到中学背负着沉重的升学压力,一旦目标实现,便飘飘然,没有及时树立大学学业规划的目标,造成了考上大学后便没有了下一步的目标。第二,大学生的知识价值观偏差是学业规划得不到落实的深层次原因。有的学生片面理解学以致用,重物质轻精神,重现实轻未来,只要是他们认为没用的就不愿意学。
大学生是一个情感敏感的群体,只有处于稳定的情绪情感状态下,学业规划的目标才能较好地实现。进入大学后,随着生理和心理的逐渐成熟,他们的情感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亲情的思念,对友情的渴望,对爱情的困惑,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的学习。情感问题处理不当是影响大学生学业的主要规划目标实现的主要因素之一。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和不能正确地归因也是造成目标无法实现的主观原因之一。这里自我认知主要指自我效能认知,是一个人对自己从事某项工作所具有的能力的主观评价和确信。[1]有的大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总认为是自己的智商不如别人,其实智力并非决定学习成绩的主要因素,但是,正是这种错误的自我认知削弱了他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反而影响了他的学习效果。还有的学生来自贫困家庭、自感低人一等,并将自卑情绪带入学习当中,影响了完成学业的信心。
三、提高大学生学习主动性,完成学业规划目标的对策
要提高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必须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着手,外部主要利用通过学业规划,制定切实可行的阶段性目标和最终目标;内部要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稳定的情感及引导学生正确归因。
(一)严格贯彻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改革要求教师必须确立以下三观:师生观,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中的能动因素,力求全面调动老师和学生双方面的主动能动性;参与观,让学生不同程度地参与到老师教学和科研中来,提倡师生互动;优化观,即力求系统内各组合部分之间的最佳组合,才能使教学取得最优效果。
(二)分层次明确大学期间的学业规划阶段性目标,并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一方面教师要结合教学要求明确大学生学习的总体目标,使学生“跳一跳才能够得着”,帮助他们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另一方面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分层次确定学业规划阶段性目标。
(三)强化教学管理。要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知识结构提出的要求,合理设置课程;严格考勤制度,实行任课教师与班长双轨考勤,强化学生学习行为的约束力;将计算机、外语过级纳入学籍管理,强化学生的考证培训;进行完全的学分制改革,在规定的年限内可视学分的获得情况提前或延后毕业;要坚持将学生的综合测评成绩、奖学金状况等与就业挂钩,让优秀学生有相对的选择空间,找到较为理想的工作。
(四)从需要和目标两个方面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正面疏导,帮助学生树立远大志向。教师要教育学生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起来,学习过硬的知识和本领报效国家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通过“四多”培育学习兴趣。四多是指“多读、多看、多动手、多参与”。多读,不仅要读专业书籍,而且要读非专业书籍;多看,就是要多参观一些学术成就展览,多看一些科技资料片;多动手,就是要多参加各类实验活动和技能竞赛,在实际操作中增长技能,使理论能联系实际;多参与,就是要主动参与学校各种科技文化活动。
(五)加强与学生情感交流。了解大学生心理需要,适当运用激励机制。教育者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良好的学习成绩和突出的工作业绩给予直接的奖励(包括物质和精神上的奖励),还要注重对一些成绩较差学生,在其身上找出闪光点并进行激励,让这些学生更加增强自我学习的信心;加强情感交流,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教师应加强同大学生的情感交流,增进师生友谊,帮助他们解决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困难,使大学生对教师有较强的信任感、友好感、亲近感,达到“尊其师,信其道”的效果;强化导师制,做好正面引导。聘请有专业建树和强烈责任心的老师作为学生导师,以导师自我人格魅力和专业素养,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六)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成功与失败。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学习归因。归因理论认为,人有追求成功和避免失败的动机,成功的希望驱使人去追求成就,失败的恐惧驱使人避免失败。[2]追求成功的学生往往把成功的原因归于自己较强的能力,把失败的原因归于自己主观上的努力不够、学习方法不当,这是一种主动的归因方法。相反,有些学生却把成功归因于机遇好、任务容易等外在因素,而将失败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低,降低了自我效能感。可见,不同归因方式会直接影响自我效能的评价。为此,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做到主动归因。要通过必要的归因训练,对主动的归因给予鼓励和奖励,对那些很少做出主动归因的学生给予暗示和引导,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归因思维。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学业规划 思想政治教育 功能 途径
大学生学业规划,就是在校大学生根据自身发展现状,从自身实际和社会需求出发,确立自己在大学期间的学业目标和实施方案。换言之,就是大学生通过解决学什么、怎么学、什么时候学等问题,以确保自身顺利完成学业,为成功实现就业或开辟事业打好基础。
一、大学生学业规划的特点及原则
大学生学业规划具有独特性、可持续性和系统性的特点。独特性是指每个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不同,所制定的学业规划富含个人特色;可持续性是指大学生学业规划并非一旦制定不可更改,而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系统性是指大学生学业规划内含着其他影响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因素。
学业规划的主体是大学生,有其独特的身心发展规律。因此,学生在专业导师的指导下进行规划时首先要坚持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科学合理地制定阶段目标和实行方案;同时应预见到在实施中会遇到的问题,并据此修正规划方案。其次,无论目标做出怎样调整,都应把最优化放到第一位,制定优化组合方案。最后,学业规划既要抓住学生发展遇到的共性问题,又要有效培养和发展学生个体的兴趣爱好,使不同个体的先天禀赋和个性潜能得到充分发展。
二、大学生学业规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分析
首先,学业规划有助于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学生要从各方面深入了解自我,分析自我,然后确定发展目标。学业规划是新时期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通过学业规划平台,构建了全员育人的指导机制,实现了学生发展和师德建设的双赢。
其次,学业规划是建立健全师生、朋辈、自我交流的重要平台。针对学业规划工作,是否具有可操作性,能否产生育人实效,这都需要对工作成果进行有效评估,而要实现评估目的,关键是要构建学业规划反馈机制。在反馈环节中,学生可以与老师、朋友和自我进行交流,分析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从而准确定位,准确规划。同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是对大学生的鞭策,通过努力实现学业规划中的每一个具体目标,学生就会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有成就感,促进思想方式及心态向着更积极向上的方向转变,学业规划又为大学生提供了完成学业的宏观蓝图,使大学生对自己学业的实现过程有了清晰透彻的认识,进而产生前进的信心和勇气,并“在否定―肯定―否定”的反复反思中实现上升,提升个体认知能力,实现自我发展。
三、强化学业规划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措施建议
首先,以“导学”为理念,保证学业规划的方向。“导学”是学业导师以现代教育理论为指导,通过提供学生可自主选择的多种媒体的、丰富的优质学习资源和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及手段提供学习支持服务、引导、指导、辅导、督导学生在课堂上学好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课堂外自主学习能力,实现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培养目标。“导学”工作理念是与发展性指导理念一脉相承的,都是基于以下三点:一是每个人都有其善性。人是理性的,是善良和值得信任的,人的取向是成长、健康、独立自主、自我认识和自我实现。二是每个人都有发展潜能。人各具潜质,有能力产生自觉,可以自然地生长。三是每个人都有接受指导的需要。特别是成长中的大学生,需要有人帮助他们顺利度过大学各个发展阶段,完成各种发展任务。
其次,以“方法”促实效,采取多元化的学业规划形式。当今,学生需求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如何使得每一个学生个体在适应的基础上获得最有效的学业发展,关键是要采用切实有效的指导措施,通过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的指导形式和讲座论坛沙龙、网络平台等多种途径进行指导。
再次,以“队伍”为保障,构建学业规划的育人格局。专家导师、成长导师、发展导师、朋辈导师四支队伍是学业规划活动的指导者、执行者、监督者和评估者。专家导师队伍主要由校内知名学者、专任教师、退休教师等担任,通过一对一咨询、多对一辅导等形式,对学生开展多方面的指导。成长导师队伍主要由学院辅导员担任,通过主题活动、团体辅导、个别咨询等方式,为学生进行学习态度辅导、学习动力辅导和心理压力疏导等。发展导师队伍可由社会贤达、杰出校友担任,通过主题讲座、座谈交流等形式,以他们丰富的人生阅历、顽强的奋斗经历和辉煌的成功业绩,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目标、学习成功经验。朋辈导师队伍由国家奖学金获得者、优秀学生党员等同学担任,通过学习交流、学习兴趣小组,为学生提供学习技巧、学习经验等方面的指导。导师队伍涉及各个层面,来自不同的工作领域,具有不同的特长和人生感悟,能够对学生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发展性指导,为开展学业指导工作提供了充分的队伍保障,形成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构建四位一体的育人格局。
最后,建立健全学业规划的考核体系,确保学业规划活动的有效性。学业规划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取得的效果很难用量的指标来衡量,同时,如何把握住有效性的度也是一个难题。因此,建立健全学业规划的目标考核体系,是确保该活动实施有效性的重要手段。考核体系可从团队目标考核和个体目标考核两个角度出发制定标准,坚持全面、公平、公正的原则,奖优罚劣,并对工作进行阶段性调整,以确保团队工作始终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迈进。在制定个人考核标准时,更多地要以外部评价为主。内部评价为目的,针对个体创新能力、执行能力、沟通协调组织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实现科学有序发展。
[关键词]Z理论 学业规划 实施路径
[作者简介]刘颖(1982- ),男,江苏镇江人,江苏大学校长办公室,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王征(1972- ),女,江苏镇江人,江苏大学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泽中(1980- ),男,湖南岳阳人,江苏大学学生工作处,讲师,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就业与创业教育。(江苏 镇江 21201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2-0180-02
在当今众多国际知名大学中,学生学业规划与指导工作已成为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环节。在我国,政府和高等教育机构对于青年人未来职业生涯的认识、规划、准备和发展的重视程度日益增强,诸多高校已将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纳入教学主渠道。大学生学业规划是职业生涯规划在大学阶段的体现,解决求学者学什么、什么时候学、怎么学等问题,它不仅能够促进实现人职匹配,更帮助提高个人发展效率。科学有效地实施学业规划,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支撑平台和优质服务,对于高校的人才培养具有积极意义。
一、当前我国大学生学业规划的现实困境
1.大学生对学业规划的主动性缺失。一是大学生学习动机功利色彩普遍存在。当前我国倡导的开放办学、合作办学、社会办学等加速了高等教育与外界社会的全面融合,社会期望、长辈约束、升学压力、同伴竞争、就业需要等在大学生心中埋下功利性学习的种子,导致学业规划缺失内在主动性。二是大学生对学业规划的功效难以快速感知。学业规划是一项立足于学生全面发展、持续进行过程监控和目标调适的顶层设计工程,很难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导致大学生对立足于长远发展学业规划的主动性缺失。
2.大学生基于学业的个体差异性凸显。一是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的学生结构复杂性。大学生来自五湖四海,有不同的性格特征、生活背景和兴趣爱好;高校学生的壮大带来同一群体学生素质的层次差距,学生基数迅速扩张带来的个体差异性增加,导致学业规划工作负荷过大。二是大学生的发展取向日趋多元化。进入信息时代,大学生的思想更为早熟,其自主意识和自我认知更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经济结构调整和行业细分化,大学生面临更多的成长抉择,面对更广阔的发展平台。社会多元化发展带来的大学生个体性差异,使得要求“因人而异”和“以人为本”的学业规划工作压力巨大。
3.高校对学业规划的科学性研究不足。一是学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的现象普遍存在。专业设置、人才培养的主要依据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计划和规定,未能直接从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出发,致使专业设置不尽合理,有些就业面狭窄的专业招生规模过大,课程设置与现实脱节,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等。二是学业规划体系尚未建立健全。不少高校开展的学业指导工作大都具有偶发性,且相对集中在新生刚入校阶段,没有整体性和连续性,具体操作层面往往停留在通过英语、计算机等级考试、拿到一系列资格证书、获得学习优秀奖学金等层面,没有形成根据学生毕业意向不同的分类指导体系。
4.师生在学业规划中互动性普遍不够。一是学业规划导师师资力量欠缺。目前我国教师资源比较短缺,师生比约为117,导致一个学业导师指导十几名甚至几十名学生的现象普遍存在,学业导师精力不足,学生参与热情大打折扣。二是师生参与学业规划尚无规范的监督考核机制。导师和学生之间开展规划指导工作采用的方式,每学期或者每月指导工作的频次、时长,规划的有效性评价及相应学生反馈调整具有不定性和随机性。
二、Z理论应用于学业规划的可行性
美国管理学家麦格雷戈于1957年提出了X-Y理论。他把传统管理学称为“X理论”,自己的管理学说称为“Y理论”。X理论认为,多数人天生懒惰;多数人没有抱负;对多数人必须采取强迫命令、软硬兼施的管理措施驱使他们学习工作;Y理论则相反,认为一般人并不天生厌恶学习和工作,并有相当程度的想象力和创造才能,如果环境条件有利,通过满足人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人们在执行任务中能够自我指导和控制。日本学者威廉・大内提出了Z理论。Z理论强调管理中的文化特性主要由信任、微妙性和亲密性组成,强调员工终身学习。根据这种理论,管理者要对员工表示信任,微妙性指企业要了解员工的不同个性,以便根据各自的个性和特长组成最佳搭档或团队,亲密性强调个人感情的作用,提倡在员工之间应建立一种亲密和谐的伙伴关系,为了企业的目标而共同努力。大学生学业规划工作的核心宗旨在于尊重学生的个体需要,鼓励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地规划学业和人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学业指导的根本发展前提,当代大学生作为拥有知识和见解的群体,在对其进行学业规划指导时,要正视群体特点,注重个体诉求,满足学生自我完善与发展的需要。Z理论的理念与学业规划工作的开展宗旨不谋而合。
1.Z理论主张“人本文化”建设。Z理论的关注点不在于技术的先进性,而是真正关心组织内部的人。Z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团队内部人的生活都是一个整体,这种以人文本的精神,正是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高校所需要的,要实现对大学生学业规划的科学指导,就应该从教师和学生出发。
2.Z理论的第一课是“信任”。Z理论所构筑的文化是建立在“信任”之上的,而平等是信赖的基础,威廉・大内认为,平等主义是Z理论的核心特点。学业规划实施的效果很大层面上取决于教师、管理者和学生之间的信任平等程度,教师和管理者信任学生,就能更科学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专长,从而有效指导和帮助学生;学生信任教师才能接受建议和帮助,积极主动反馈。
3.Z理论注重“微妙性”研究。Z理论所注重的微妙性是在对内部成员个性和特长充分了解的前提下,以最优方式进行组合形成紧密团结、高效合作的团队。在学业规划的实施过程中通常会采用“学业导师制”,即一个学业导师指导若干学生,形成一个指导小组。
4.Z理论提倡亲密和谐的“伙伴关系”。Z理论提倡建立一种为共同目标而奋斗的“亲密伙伴”关系,在学业规划过程中需要同学间相互指导、相互帮助的和谐氛围,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的自我服务和自我成长。
5.Z理论倡导“终身学习”的理念。Z理论实行长期聘任制,采用软控制机制,主张成员学习,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实施学业规划应注重学业规划指导人员的相对稳定,这有助于在探索和实践中形成行之有效的规划指导理念和方法;对于学生的学业规划着眼点应放得更为长远,致力于培养学生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和在工作中自我调整人生发展规划的能力。
三、Z理论应用于大学生学业规划工作路径
1.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其参与学业规划的内在动机。学生人人是才,人人能成才,只要对学生个体特点深入研究,有的放矢,形成良好的引导管理机制,就能强化学生参与学业规划的内在动机。一是建立学业规划基础信息库。高校工作者要全面掌握学生的性格及能力特点,结合其家庭背景、生活现状、未来期望等因素,准确帮助学生从中找出对自己有利的、值得发扬的因素,以及对自己不利的、要避开的东西,为科学的学业规划进程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学业规划融入教学改革发展。高校针对社会需求对学科进行科学设置,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强调科学思维方法、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的综合培养与训练;对于相近学科门类适度合并,按大类招生,经过1~2年基础培养和指导后,使学生真正了解学科具体内容及发展就业趋势后,按学生兴趣和双向选择的原则分流,保证学生发展的可持续性。三是选择大学生学业规划成功案例。目前学业规划的实施仍在探索阶段,成功的学业规划案例有很强的借鉴作用和指导意义,将社会、校园,特别是发生在学生身边的一些不同类型的典型案例进行整理和宣传,能更好地引起大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业规划。
2.以平等为基准,建立学业规划互信的师生关系。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要为学生创造条件和机会,以平等的态势,信任学生,激励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树立科学良好的学习愿景,营造民主、开放、和谐的师生关系,通过平等协商、多加沟通、鼓励赞扬,并结合一定的激励目标对其进行人性化指导。一是合理规划师生的角色定位。在Z理论的视野下,双方应该是平等的个体,互动式的师生关系。强调主体间的精神沟通,学生与学业导师是进行平等对话的两个主体,师生共同参与建构双方的关系,学业导师和学生之间最合适的角色定位应当是亦师亦友,通过有效的互动,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自我概念”。二是推进实施师生的双向选择。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实行双向选择的形式,向学生公布导师的基本情况和指导意向,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兴趣和发展选择导师,导师根据对学生特性的了解确定自己所指导的对象,这样搭配更具有亲近感;一旦确立师生配对后,原则上应保持这种配对的稳定性,以便实现规划的持续性和长效性。三是规范建立长效互动机制。需建立在两个层面上,第一个层面是以一个导师和若干学生组成的规划小组内部应该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规定每学年定期集中指导的次数和每学年不定期分散指导的学时;第二个层面是若干规划小组的学业导师之间应加强指导方式方法的探索和研讨。
3.立足核心要素,紧密结合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学业规划指导涉及学习指导、素质拓展指导、生活指导等诸多方面,抓住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和大学生迫切需要的指导环节,加以重视和花大力气研究,能使学业规划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凸显学科与专业指导的重要性。专业学习是每个大学生思考最多的问题,也是高校教育工作者特别关注的环节,学科专业指导应从专业角度引导学生对学科资料搜索收集,形成对各个课程和模块之间整体性认识,准确定位相关就业行业,并对学习困难的学生进行课程指导,尤其应该考虑学生的个体需要,为学生选课提供实际指导,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和创造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理性选择专业、安心专业学习,进而热爱专业。对于希望转专业的学生,要帮助其分析转专业动机,并提供相关专业的学习内容、课程设置、职业发展等信息。二是积极开展素质教育课程。开设生涯规划的通识类课程是十分必要的,要将其列入教学计划,实行纵横交叉的组课方式,教研室集中备课,根据学生成长规律分阶段科学设置,不同年级各有侧重,尝试在一年级开设类似于学业规划概论的必选课,主要授课内容包括学业规划、法纪安全和心理健康教育;在二三年级有层次地开设公共选修课,供有不同发展意向的学生灵活选择,二年级可以开设生涯发展指导的课程包括就业创业、出国留学、报考研究生等内容的初步介绍;三年级开设就业技能提升和职业发展指导等综合指导类课程。三是学业规划与职业规划有机结合。在学校开设相关素质课程的同时,学业导师在学业规划中导入职业规划指导,摒除只重眼前现实利益的错误观点,引导学生形成终身学习、长远规划的理念,以科学评估自我、接轨社会需求为前提,以培养社会责任感、共同托起“中国梦”为蓝图,将专业素养指导与职业素养指导有机结合。
4.拓宽遴选渠道,完善学业规划专业队伍建设。当前高校在确认学业导师时往往选择具有一定资历的专家、教授、博导等担任,但这些高层次的人才也面临平时业务工作繁重、与学生的年龄差距较大等问题,影响了导学效果。拓宽导师遴选面,进行专业性培训,是解决这一问题,实现全员、全方位学业规划的有效途径。一是培育专业的学业规划导师队伍。学业规划是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运动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等多学科知识,要聘任有志于此、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员,定期进行理论和实践培训;注重对青年骨干教师的培养,形成学业导师队伍的“梯队建设”。二是遴选与建立“朋辈指导员”队伍。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理论中提到,成年初期(18~25岁)心理成长的重要任务是亲密感的获得,处在这一阶段的大学生愿意与同龄人交流。高校可以尝试在优秀学生党员或综合素质出众的学生中挑选“朋辈指导员”的方式,对学业导师进行有效辅助和补充,在对其进行专业的心理知识、咨询技巧、思想政治素质教育和生涯规划基本理论方法培训的基础上,参与到对大众学生日常管理、生涯设计、心理辅导、课余文化建设等活动中。三是引入校外力量参与针对指导。校外专家和职业成功人士对专业发展方向、前沿领域、就业环境等非常清楚,熟知将来从事专业领域内的职业所需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尤其是决策能力、创造能力、社交能力、实际操作能力和心理调适能力等,邀请这些人士担任兼职学业导师,面向大众开设专题讲座,对有创业意向的学生进行个体化指导,可以有效地将学业规划、职业规划衔接起来。
[参考文献]
[1]威廉・大内.Z理论――应付日本经济挑战的立论基础[M].黄明坚,译.香港:长河出版社,1982.
[2]王训兵,李晓波,王飞.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现状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2(5).
[3]张晓霞.大学生学业规划模式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