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思想道德论文8篇

时间:2022-10-29 09:34:1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思想道德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思想道德论文

篇1

学校有效教育缺失是造成职校学生思想道德的缺失的重要原因。近十年来,我国应试教育模式已经进入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时期,学生每日生活在书山题海中,学校和老师只看见学生的考试成绩,甚至用考试成绩来衡量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忽略了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心理教育。结合我国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上,高中时期学习成绩属于中下等,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扎实的知识基础;思想上,不追求上进、以自我为中心;心理上,有轻微的自卑倾向,自信心缺失;行为上自由散漫;家庭环境方面,三分之一以上的学生家庭情况一般都比较复杂,父母离异、单亲等情况较多。面对这样一群情况比较复杂的学生,高职院校的教育责任中育人要重于教书,学校和老师要先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对学生实行正确的思想道德教育导向以及适当的心理教育辅导,加大学校在思想道德和心理教育等软环境上的投入。

2职校学生道德缺失的根本原因是评价标准滞后于道德水平的发展

如何判断当今时代职校学生的道德是提高了,还是降低了,首先就必须弄清楚评价标准是什么,评价标准不同,判断的结果也就不同。现在看来,目前我们不自觉使用的两个评价标准可能已经不适合现如今的职校学生了。其一是已经过时的评价标准,即用旧时代的标准来衡量现如今职校的学生。随着国家的进步,社会的发展,道德的评价标准也在不断的变革,道德标准也要与时俱进。其二就是用高标准严要求的评价标准去衡量。

3职校学生道德缺失的主观原因是个人基本素养降低

现如今的职校里,遵纪守法、孝敬父母、文明礼貌仍然是思想道德教育的主要工作,但是少数学生的道德败坏行为影响职校学生的整体形象。近年来的高校扩招以及激烈的招生大战,使许多职校都降低了入学的招生分数标准,学生的道德水平也参差不齐,甚至一部分学生在人格和道德上存在缺陷——集体主义观念淡薄,自我约束能力差,常常以自我为中心,不顾集体、国家利益,把个人利益放在首位,没有集体荣誉感,认为学习是为了个人“前途”或为“家长争面子”,很少有人会将自己的命运前途与国家的未来联系起来,学校又没有给予这方面足够的重视,时间长了,各种问题就逐渐暴露出来了,于是出现了一些“品质败坏”的学生。

4职校学生道德缺失的重要原因是市场经济带来负面影响

道德水平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已经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但是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和西方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的渗透下,我国社会的整体道德水平都呈现出下降的现象,从国内屡见不鲜的“不敢扶老人过马路”现象,到国外媒体报道的中国游客素质低下等一系列事件,都反映出我们社会道德的现状。在市场经济追求利益最大化、利润最大化的情况下,极端利己主义的现象已经大大增加,因为市场经济社会本身是一个物质化的社会,没有人能脱离这个物质社会。

5职校学生道德缺失的间接原因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篇2

灌输理论,提高认识。学习哲学的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并结合国际国内形势,由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授课,做到有血有肉,产生吸引力。对于思维活跃的青年员工来说,他们十分排斥“老八股”式的说教,这样的教育不仅很难收到良好效果,而且,很有可能向反方向发展。一个优秀的理论灌输者,应该将“枯涩”的理论活化为现实中的事例,贴近青年员工的生活,与其产生共鸣。这样,青年员工就会静下心来。一旦做到这一步,他们就会对的唯物史观、辩证法等一系列原理产生浓厚的兴趣,一旦激发了他们的兴趣,作用将是巨大的。如果能做到这样的话,灌输这一方法也就取得了成功,自然而然,他们的认识也会有大幅度的提高,不仅仅是停留在“凑热闹”“赶时髦”,而培养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进而抵御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疏导辅佐,相得益彰。要把学习理论和解决各种思想问题结合起来。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组织参观和讨论;充分利用广播、影视、网络等多种形式,宣传先进思想;组织热点、难点问题讨论,明辨是非,解疑释惑。总之,要以理论为指导,开展学习讨论活动。

通过大家讨论、争论搞清楚什么是正确的,什么是错误的,使青工感到学得轻松,效果显著。领导示范,积极引导。领导是员工的老师。领导怎么做,员工就会怎么学。领导要成为员工的知心人、贴心人、领路人,关心员工的成长进步。一是领导的表率作用。领导要言行一致,让员工做的,领导要先做,不许员工做的,领导先不做。以自己的表率教育、激励引领员工,从而,树起勤政廉政的良好形象和高度的威信,引导员工进步的方向。二是领导的责任意识。领导要把青年员工的成长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一方面,要指导思想政治工作部门、工会、共青团做好青年员工的思想教育工作,另一方面,领导要像抓业务一样抓思想教育,特别是做好一人一事的思想工作,要把思想教育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要关心员工,爱护员工,大力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使他们感到大家庭的温暖,激发他们的向心力和上进心。搭建舞台,激励上进。青年员工的进取心强,要为他们搭建施展才华的舞台,为员工充分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创造条件。要通过组织青年志愿者活动、提合理化建议活动、技术比赛活动、知识竞赛活动、文体娱乐活动等,让他们展示才华,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竞争意识、集体主义和社会责任感。树立标兵,带动一片。标兵是员工的一面镜子。员工对照标兵可以找到自己的差距,明确自己前进方向。要充分发挥标兵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开展“学雷锋,树新风”“学铁人,立新功”活动,同时,要选树企业自己的有代表性,把学雷锋、学铁人和学本系统、本单位的标兵结合起来,激发“比、学、赶、帮”的热潮,使先进更先进,让后进变先进。奖罚分明,形成氛围。奖励和处罚都是教育手段,二者缺一不可。奖励可以激发正能量,增强荣誉感,使先进继续向上,创出新的成绩,再立新功。

同时,可以促使后进转变观念,向先进学习,干好工作,赶上先进。要营造当先进光荣的氛围,要设立综合奖和单项奖,如,“自学成才奖”“发明奖”“节约奖”“安全奖”“见义勇为奖”等。对有贡献的员工给以精神鼓励和物质奖励,有突出贡献的评模提干。处罚可以起到警示作用,可以“治病救人”,消除不良风气。对犯错误的青年员工,情节较轻的,进行批评教育;情节严重的,要给以处罚,使其认错改错,从头做起。要把处罚和思想工作结合起来,使其感到犯了错误,只要改了,还有机会、有前途。在进行处罚时,要一视同仁,不能有“特权”人物。只有这样,受处罚的青年员工才服气。要营造爱岗敬业,争当先进的氛围,激励青年员工奋发向上,建功立业。青年员工的思想道德教育,看似千头万绪,但事实上,并不是毫无头绪而言的。青年员工具有鲜明的特点,正所谓“牵牛要牵牛鼻子”,只要我们抓住主要矛盾,抓住关键环节,那么,青工思想道德水平的教育和提升就并非难事。而且,换一个角度来说,当前,青工的思想虽然存在个别问题,但整体是积极向上的,是与时代特色相符合的。

二、结语

篇3

(一)做一个能言传身教的好家长

开展行为教育家庭思想道德教育在人生的教育中起步最早,持续时间最长,它注重和风细雨、润物无声,更强调能言传身教、持之以恒。在一个和谐的家庭氛围中,家长谈吐文雅、举止优雅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也会表现得温文尔雅,待人文明礼貌、态度亲切友善。家长平时就有勤俭节约、守时惜时、讲究卫生、遵守规则的习惯,会使孩子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爱学习、爱劳动、遵守纪律、爱护公物的好习惯。这种长期的熏陶和影响,慢慢就会变成孩子终生受益的习惯,显现在所处的每一个环境中。这些点点滴滴、方方面面的好习惯不是靠家长的说教、家长的打骂养成的,靠的是家长通过言传身教让孩子自觉接受教育。我们常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种下苦果自己受。有的家长平常不注意言谈举止、行为习惯,做人处事斤斤计较、贪小便宜、生活习惯懒散、冷漠自私……行为习惯起不到好的示范作用。这种情况下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就会受到家长的负面影响,慢慢就会体现在与别人相处的过程中,脏话连篇、内心狭隘自私、脾气暴躁、打架闹事,不服从老师管理、没有时间观念、不会沟通等。也有的家长教育孩子头头是道,自己却做不到,这样的思想道德教育时间久了,就会显得空洞无力,没有说服力的教育是没有教育效果的。做一个能言传身教,持之以恒的好家长,就能在这张白纸上画出成就孩子一生的好习惯。

(二)做孩子的良师益友

开展理想教育对孩子,家长寄予了太多希望,小的时候希望成绩出类拔萃,长大了希望事业有成。除了个别天赋超群的孩子,大多数的孩子在学习过程中,家长不能仅仅做一个好保姆,还要做孩子的好老师,好朋友,引导孩子、与孩子一起成长。做“良师”,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不是单纯陪孩子学习,而是自己也要学习。在孩子埋头苦读的时候,家长的学习行为是最好的教育,它包含了学习的习惯、方法、态度以及能示范的其他品质;家长不断获取的知识既能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又能扩大与孩子的交流面。通过共同学习,既能分享,又能指导。不要让孩子觉得家长知识浅薄,没有教育资格。做“益友”,启迪和润泽孩子的心灵。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有成功有失败,奋斗的足迹有深有浅,家长以平等的姿态对待和尊重孩子,能取得孩子信任,疏导孩子压力,让他们找到倾诉的对象,还能与他们一起培养兴趣爱好。家长既要做“良师”用自己的远见和智慧鼓励孩子努力拼搏,又要做“益友”能够听到孩子内心真实的声音,给他们需要的理解和支持。

(三)做一个威严而有智慧的好家长

开展人格教育一个粗暴蛮横的家长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常用的伎俩就是恐吓和威胁孩子,孩子除了恐惧也学会了粗暴和蛮横;一个过分溺爱迁就孩子的家长,会让孩子变得自私任性、目中无人、懦弱无能。一方面家长要原谅孩子的过失看到孩子的长处,让孩子觉得有改正的机会;另一方面家长要给孩子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机会。做一个威严而有智慧的好家长,在开展家庭思想道德教育时,能从关爱的角度去教育孩子,使教育充满爱,孩子愿意接纳你的意见和建议;能从原则的角度去教育孩子,使你的爱里充满教育,辨别黑白是非,了解善恶美丑,懂得怎样做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有的家庭夫妻双方意见不统一各有各的看法,这对孩子的影响是非常不利的。

二、总结

篇4

针对聋哑学生开展的思想道德教育的独特性特征大都通过如下几点呈现:一方面,聋哑学生的内心想法较为特殊,相当一部分聋哑人群很难正视自身的聋哑现状,进而造成内心世界的封闭、孤僻、脆弱、焦虑等。聋哑人群一旦步入社会,上述内心活动会变得愈发严重。因而,要求教师以聋哑学生的内心想法为基础,在日常教学中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内心活动,并探究其成因,进而施以针对性的改善措施;另一方面,针对聋哑学生开展的教育应采用科学的途径。若要达到教学途径的科学化,便要求教师掌握相应的心理分析技巧,通过针对性的分析,促进教学途径的创新。

二、聋哑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分析

1.教学模式乏味,说教内容居多

长久以来,包含聋哑学生教育在内的思想道德教育,整体上呈现出“单一的说教模式”的特点。在思想道德教育过程中,教师大都采用乏味的、强硬的道理轰炸方式,以枯燥的语言讲述着抽象的文字符号,学生则普遍处于被动的灌输状态。在针对个别学生进行单独谈话的过程中,也都呈现出教师从始至终的说教,学生从始至终的听。但是,对于聋哑学生而言,因其身体条件的特殊性,更是因其内心活动的特殊性,此种乏味的思想道德教学模式并不受用,无法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感受,更无从谈及教学质量的优化。

2.对于聋哑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度不足

所谓思想道德教育,即依据所在时期国家、社会的宏观政治理念,以及弘扬的道德标准,在一定的步骤指导下,所完成的青少年培养的教育工作。良好的思想道德应有健康的心理作为保障。人类的内心活动被看作是多种因素一同作用的复杂性的、非静态的过程,而对内心活动产生干扰的因素同样种类繁多。对于聋哑学生而言,对于社会生活感到明显的不习惯。除此之外,因听说的限制所引起的同他人的沟通困难,连同由此引发的思维活动的滞后性,均造成聋哑学生在内心活动方面存在缺陷和障碍。然而,在原有的聋哑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并未对此问题给予足够的关注。

3.社会、家长所引发的消极情绪严重

教育活动需要由社会、家长以及校方三者一同努力完成,在此过程中,家长的作用更是无可替代。然而,在长久的教育过程中,社会和家长却呈现出显著的消极情绪,严重影响教育活动的开展。一方面,家长将关注的重点过多的置于聋哑学生的独立生存本领上,而未给予思想教育足够的关注;另一方面,家长的消极情绪较为严重。通常而言,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健康的,因而,一旦得知孩子存在身体障碍时,无法掩饰内心的失落和焦急。除此之外,聋哑学生因身体的障碍,使得在理解社会方面存在匮乏,并且,一些正常人常常对于特殊人群持有偏见想法。

三、加强聋哑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对策措施分析

1.强化聋哑学生在思想道德教育方面的重视程度

尽管聋哑学生在身体上存在障碍,然而,其自尊意识较为严重,有时出于保护自身不受伤害的考虑,会将其道德标准无限制降低。因聋哑学生在听说方面存在限制,造成其活动区域的相对受限,因而,其在思想道德的培养过程中较普通人滞后。因聋哑学生的身体限制所致,其对于物质具有本能性的占有欲望,以及严重的自我心理,因而,强化其考虑他人感受的教育同样十分重要。例如,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风筝》一课,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向学生提问:“风筝如果没有线的约束,还能否回到原地?线如果没有风筝的带领,还能否看到更高的天空?”由此引发学生思考,使得学生懂得团结、互助的重要意义。在思想道德教育环节,教师应充分展现自身的重要功能,对聋哑学生的活动加以规范,并且对于表现优异的学生应多加鼓励。与此同时,应强化聋哑学生的合作精神、互助意识以及关爱情绪,从而强化聋哑学生对于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视程度,以便实现道德教育的推动。

2.提升社会、家长的参与程度[2]

为了提升思想道德教育的质量,单纯的依赖校园教育根本无法实现,应有社会、家长的一同参与来完成。在某些情况下,学生通过校园教育得到了较好的培养,然而在回归家庭或者步入社会时,却遭遇消极因素的打击,使得思想道德教育遭受了严重的禁锢。由此引发诸多学生对校园教育心生不满,进而对聋哑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造成了限制。社会、家长在聋哑学生的教育过程中担当尤为重要的角色,在聋哑学生的健康成长过程中和思想道德的培养过程中产生不可忽视的作用。需要特别指出一点:社会教育是整个教育过程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在人的成长进程中产生着独特影响。因而,学校需要在必要的时间同社会和家长进行沟通,加大同二者的沟通频率,并且利用多样性途径,将校园教育同社会教育、家庭教育进行有效融合,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

3.改革思想道德教学模式

在我国目前的教学体系当中,各学科之间的连接性较小,甚至可以说是没有。因此,改革思想道德教育模式势在必行。例如,在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实验教科书,八年级下册《再塑生命》一课,一方面,负责语文科学的授课教师需要同主讲班级的班主任多加沟通,将有关兴趣爱好、作息习惯、品德素质在内的学生基本情况进行深入掌握,并在此基础上实行针对性的教学手段,以期提升授课质量;与此同时,语文学科授课教师应及时将授课过程中所掌握的学生的思想动向班主任反馈,以期通过针对性措施予以处理。另一方面,学校应针对思想道德教育领域构建针对性的制度体系,利用制度的约束与激励作用,促进全体教师一同参与进聋哑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以期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质量。

四、结论

篇5

1.自由性。

在学校和社会组织中,人们的交往一般要按正式的规则进行,其言行要受到一定的限制,有时不得不做一些违心的事,接触不愿接触的人。而同辈群体是个体根据自己的意愿和需要进行自由组合和自由选择的交往对象,成员之间的交往是自由、平等的,不被约束。正因言论自由,不受限制,有些不便在正式群体里讨论的问题,可以在群体里自由讨论。例如:对某些政治问题的看法,对某些人物的评价等。这势必对人的思想品德产生广泛的影响。

2.渗透性。

学校、社会组织对人们品德的影响往往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而同辈群体对人们的思想品德影响大多是通过成员间的互动,在无意间进行思想交流,也就是说,此影响是在潜移默化中实现的,人们受到影响可能是不知不觉的。但能聊到一起,必定是大家都感兴趣,有话说的话题,各抒己见,通常具有较高的心理认同感和内聚力。群体是在平等的基础上与同伴进行交往,但话题总有人带领讨论,在群体中一般会有较强的权威性的核心人物。

3.独特性。

学校和社会组织一般向人们传递主流思想、社会公认的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而同辈群体却有自己独特的一套行为规范、价值准则。其价值标准可能和社会主导的价值标准一致,也可能与其不符,有的甚至尖锐对立,背道而驰。同辈群体特有的思想观念、价值标准、行为规范对其成员会产生相当大的无形压力,个体往往会依从核心人物或随大流,在这种特殊的环境下,导致同辈群体成员与之发生认同。这就决定同辈群体对其成员的思想有较大的影响。

二、青少年同辈群体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养成中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青少年同辈群体的思想品德不断发生变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正确的利用同辈群体环境在青少年思想道德养成中的正向影响,对工作对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把握,以增强工作的有效性。

1.青少年同辈群体提供了相互了解青少年真实思想的条件。

当代青少年思维活跃,崇尚自由、独立,希望自己可以自主管理自己,且积极组织并参与各种活动,希望取得与成年人同等权利。而这些愿望往往得不到教育者的理解、支持和肯定,青少年常感到自己的想法受到老师和家长的约束,往往对于各种束缚产生抵触和排斥心理。变得叛逆,做出与老师和家长提出的愿望相反的事情。在同辈群体中,更容易获得相互信任,于是他们更愿意与同辈群体成员交流自己的思想,探讨有关的问题,且乐于接受别人对自己的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可利用同辈群体这一资源,摸清学生真正的思想,对症下药,提高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2.青少年同辈群体为思想道德养成营造轻松良好的教育氛围。

同辈群体广泛存在于青少年之中,具有强大的亲和力。成员之间自由平等,更容易交心,沟通层次较深。刚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往往处于“心理断乳期”,思想观念和行为模式还不成熟,独立意念强烈,逆反心理严重,不愿意接受家长或者老师的说教,但是当他们进入同辈群体后,由于年龄、志趣、需求等相近,成员之间容易产生频繁互动,学习、生活、情感、思想的交流容易深入,他们更愿意倾听成员之间的建议,乐于接受同辈成员的说服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可利用青少年同辈群体这一资源,优化青少年同辈群体相处的环境,营造轻松的氛围,渗透思想道德教育观念。

3.同辈群体为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提供价值认同感。

在同辈群体中,个体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会增强。青年正处于逆反心理较强的时期,不愿意接受教育者的批评教育,而乐于接受同辈群体内的说服教育,且有较高的价值认同感。青少年之间的交往,彼此可以获取海量的社会经验和信息。他们不仅可充分展现自我,而且能在群体中获得了归属感、体验了受尊重和自我实现的快乐。他们学习适应自己的角色,不断学习社会规范,在这自主的学习中,慢慢地了解社会积极向上的主流思想,在潜移默化中学习中,也就是对思想道德教育内容的学习,从而觉得思想道德教育内容是有价值的,最终产生认同。

三、因势利导,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养成

同辈群体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载体,既有优势,也有不足之处,为了避免同辈群体成为消极文化的载体,需要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因势利导,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确保青少年在同辈群体中健康成长。

1.尊重同辈群体,在思想道德养成中引导青少年合理调节情绪。

青少年在同辈群体中,通过交往可排遣郁闷、宣泄烦恼获得情感的抚慰。通过同辈群体可促进青少年情感的健康发展、满足其社交需要、获得社会支持、安全感和亲密感。青少年在实现“个体化”的过程中,个体会重新建构和父母间的关系,走向自主,因此会产生焦虑、恐惧、自卑等消极情感体验。青少年会依赖同伴关系来寻求慰藉;同时将情绪向亲密的同伴释放。个体在亲密的友谊关系中和一般同伴团体中所寻求的社会需要是不同的。爱、亲密感和可靠感,更多是从亲密的同辈群体中获得;归属感或包容感则更多地在一般的同辈群体中寻求。他们在群体中能够得到支持和认同,获得心理满足和情感慰藉;通过同辈群体的交往、活动和文化认同,产生了归属感;通过在群体中扮演一定的角色来证明白己的存在价值。在思想道德养成中,要注重利用同辈群体中的情绪释放功能,引导青少年通过正确的途径抒发、排遣情绪。思想道德教育者可指导他们如何从同辈群体当中获得情感的支撑和精神上的交流,鼓励他们学习合理的调节情绪,例如:有意识把注意力转移到其他事物或活动上去;在适当的场合哭一场;向他人倾诉;进行剧烈运动;放声歌唱或大叫;听音乐;写日记。从而促进青少年身心的进一步健康发展。

2.重视同辈群体,在思想道德养成中引导青少年建构自我同一性。

同辈群体对个体的“自我”形成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它促进着自我同一性的形成和人格的发展。构建同一性就是定义你是谁,你的价值是什么。在同辈群体中,青少年有着不同的角色经历,同伴能够为其提供各种类型的信息,促进了青少年自我同一性的建构,是德、智、体、美等素质在个体身上的特殊结合,是富有个性特色的发展,与其它人不一样。其中人的良好思想品德是一种把握现实世界的能力,表现在对善恶是非的识别上,对自我、他人、社会等的致善上,也就是自我道德价值世界的建构。美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沙利文认为,个体的人格是由个体的社会关系塑造的。他认为,同伴为个体逐渐理解合作与竞争的社会规则和服从与支配的社会角色构建了基本框架。在思想道德养成中,要重视青少年同辈群体,引导青少年建构自我同一性。青少年的成长背景各异,教育者可以鼓励他们合理的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形式,通过引导他们认识自己作为物质世界和社会历史创造者的主体地位,唤起其主体意识。帮助青少年树立崇高的理想,正确认识社会、人生、自己,提高适应和改造客观环境的能力。在完善个体的思想品德中指导青少年参加和改造外部世界,使他们乐在其中,马克思曾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指出:“那些为大多数人带来幸福的人,经验赞扬他们为最幸福的人。”

3.借助同辈群体,在思想道德养成中引导青少年习得社会行为规范。

同辈群体对个体的发展有着微妙的影响,它以独特的、重要的方式塑造青少年的个性、社会行为、价值观以及态度,是青少年社会化的主要动因和重要途径。同辈群体为青少年发展社会能力、获得熟练的社交技巧提供了重要的环境。皮亚杰在他的早期著作中论述了同辈群体在社会能力发展中的作用。他认为,正是产生于同辈群体中的合作与感情共鸣,使青少年获得了关于社会的更广阔的认知视野。同辈群体成员间的交往与学生和老师间的交往相比,更直接、更经常、更亲切,他们无话不谈,彼此从对方获得大量的生活知识经验、社会信息和价值观念,提高社会角色的领悟和扮演能力,习得融入社会的行为规范。成员若有违反规则的现象发生,可能会受到某种形式的惩罚。若没有亲密友伴,青少年可能会表现出很多的适应不良。在思想道德养成中,要充分借助同辈群体环境,引导青少年习得社会行为规范,促进个体社会化,推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要指导青少年通过同伴的思想交流来学习、认同、巩固和内化各种社会行为规范,逐步形成对某些事物正确的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其的沟通、自卫和合作的能力;教会其彼此平等为人处世;引导其学会换位思考。最终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传播先进文化的社会主义建设者。

四、结语

篇6

首先,思想道德教育与志愿精神的合目的性。“立德树人”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根本目标。志愿精神的核心是“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它不仅是促进志愿服务活动的精神动力,更反映了人类本具的道德良知。通过志愿活动加深对志愿精神的体悟,能够唤醒人们内心存有的崇德向善的能量,使人们逐步摆脱物欲的枷锁、回归社会道德成为可能。事实上,志愿精神不仅承续了中华民族的仁爱精神和行善积德、扶危济困的传统美德,而且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相呼应,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人们在志愿服务中追求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过程,也就是不断对社会思想道德内涵认知、认同与践行的过程。因此,加强思想道德教育与倡扬志愿精神是相融相通的。在志愿服务活动中,教师应逐步引导中学生在体验“我奉献、我快乐”的过程中,感受内心的道德力量;在思想道德教育的熏陶中,逐渐体会到志愿服务实践的快乐。通过这种合目的性的理论指引和实践体验的碰撞,学生必然会激起强大而持续的内在动力,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

其次,思想道德教育与志愿服务的相互促进性。一方面,思想道德教育能促进、提升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水平。道德作为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规范的总和,其标准是善与恶,其维持手段则依赖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惯以及社会舆论。志愿服务是一种公益,属于思想道德调节的范围。实际上,是否参与志愿服务和志愿服务水平与质量等情况,很大程度上与学生的理想信念、道德与精神境界相关联。因此,对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道德教育既能提高他们参与志愿服务的意识,甚至影响到志愿服务的质量。另一方面,志愿服务能检验、深化思想道德教育。中学生思想道德水平的提高,不仅要靠教育,更要注重践行落实。志愿服务正是当前我国思想道德教育有效的实践载体。通过志愿服务能够有效考察个人和群体在思想道德方面的表现。广为赞誉的优秀志愿服务团队,如“郭明义爱心团队”和“本禹志愿服务队”等,业已成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标杆。事实上,志愿服务能够唤起人类心灵深处最纯净的道德良知,这种良知与情怀是支撑志愿服务事业最重要的精神支柱。在帮助他人、奉献社会的志愿服务过程中,既是学习处理人际关系的过程,也践行理想信念,实现人生价值的过程。在助人自助的过程中,可以不断体味道德与精神的力量,不断感受成长的乐趣,提升思想道德的境界。深化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有赖于通过志愿服务这一实践载体逐步落实与显现。只有在具体的实践中才能检验思想道德教育的效果。此外,通过志愿服务可以提升志愿者的自信心与满足感,能够使其真正体会思想道德的价值魅力所在,既可以纠正错误的观念,又能树立并强化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二、志愿服务融入思想道德教育的路径

基于思想道德教育与志愿服务之间互动促进的正向关系,可以在志愿服务的整个过程中,持续性地融入思想道德教育,并用志愿服务活动检验和强化思想道德教育的实际效果,形成寓道德教育于实践的活动模式,提高思想道德教育的实效性。

1.在志愿服务意识培育中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对志愿服务理念和精神的认知与认同是践行志愿服务的前提和基础。为此,在进行志愿服务意识宣传与培育中有意识渗透思想道德教育,可以有效提升人们对志愿服务的认同感。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广播、电视、报刊以及手机短信、微信等方式向学生宣传志愿服务的理念与精神。不仅如此,在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应该不断渗透理想信念教育。因为志愿服务的精神中包含了人类的道德良知、信仰和使命,展现了对生命价值的尊重与追求,是对他人和社会的积极担当与奉献。在志愿服务理念的宣传、志愿文化的建立和志愿精神的弘扬过程中,有助于扩大志愿服务的认知度与影响力,有利于培育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增强对志愿活动的信心与归属感,在奉献社会中获得自我成长和全面发展。

2.在志愿服务培训中突出思想道德教育。志愿服务培训是志愿者参与服务之前的关键环节,也是志愿组织有效运作的必要步骤。志愿服务在项目建设或者团队建设中,组织内部的凝聚力尤为重要。要想使项目顺利进行,志愿者之间的交流思想、生活和学习至关重要。教师及时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往往能疏导学生志愿者彼此间的隔阂,使团队内部更加团结并富有凝聚力和感召力。在对学生志愿者进行相关培训时,应该告知他们尽量要处理好彼此之间的关系,其中包括与志愿服务组织的负责人之间的关系。因为在现实的服务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志愿者之间或与组织负责人之间出现某些误会或矛盾,涉及的志愿者往往会采取退出志愿服务活动,甚至脱离志愿服务组织。因此,教育学生志愿者端正志愿服务理念、实现人生价值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就不可缺失。被培训人员应该知道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是为社会大众服务,是奉献社会实现人生价值的方式,并不是为志愿者或者组织负责人服务的。此外,在志愿者服务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到不被尊重、冷落甚至嘲笑等现象,因而在培训中也应该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加强学生志愿者受挫的心理准备,端正奉献心态,确立正确服务行为,提高志愿服务水平和质量,养成奉献爱心的自觉与习惯。事实上,志愿者用爱心、热心、耐心传递爱心,在给服务对象解除困境、带去快乐的同时,同样感受到了内心的快乐与满足。在宣传、培训和交流中,只有让学生对志愿精神在思想上认同,达到心灵上契合和感情上交融,才能真正激发志愿者持久的热情,在志愿服务活动中不断通过体验和实践,做一个崇德向善的人。

3.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强化思想道德教育。在志愿服务过程中,教师通过引导、鼓励志愿者积极思考,诸如,“参与志愿服务想得到什么”、“能得到什么”、“从事此项志愿活动的社会意义”等,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明确参与志愿服务的目标,而且能够激发志愿者参与的积极性和热情,心无挂碍地全身心投入到志愿活动中。事实上,参与一次志愿服务或许不算难,但是若能一直坚持愿意做志愿者是不容易的,这需要勇气、毅力和受挫折的心理准备。对于学生在具体的志愿服务中遇到诸多的挫折和困难,教师若能及时给予相关的心理疏导和思想指导,就不会使学生志愿者出现消极情绪。这些思想道德工作的投入往往会及时有效化解不利于志愿服务发展的负面影响。

4.在志愿服务总结中彰显思想道德价值。志愿服务是一种“传递崇高精神追求和塑造良好社会风尚的向善之举”。在丰富多样的服务实践活动中,学生志愿者通过具体的帮扶和付出,并与社会群众面对面接触和交流,能够传递正能量,增强大众的社会责任意识。另一方面,在服务他人的过程中可以陶冶情操和提升道德品质。因此,充分发挥志愿服务互助进步的平台功能,有利于培育和形成“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良好社会文明风尚。教师可以通过定期的志愿服务总结活动(年度或阶段性总结、庆祝仪式或联谊活动等),表彰和检讨志愿服务活动中的成功案例与不足之处,并借助于新媒体对先进学生及其事迹的大力宣传,既能够使先进者充满成就感、满足感,激励其更上一层楼,也能促使落后者明确服务目标、增强自信心。这就是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有效方式之一。通过积极地正面宣传和引导,能使广大学生受到精神感染、自觉学习和践行楷模精神,从而取得了积极的示范带动效应和良好的社会效益。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志愿服务的持续性发展,也有助于彰显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价值所在。及时对志愿服务进行总结至关重要,因为这不仅关涉到志愿服务活动可持续发展问题,也是通过思想道德教育来全面分析和指导志愿服务,提升志愿者综合素质的大好机会。对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及时改正,并促使志愿者不断思考和查找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而对于取得的成就也应该及时总结与分享,进一步激发他们认识社会、奉献社会的激情与兴趣,以及在获取成功时的自信心与成就感。虽然学生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难免会体验到艰辛,但同样也会收获自己的成长和幸福,并且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帮助。从而使得广大中学生在参与志愿服务中认识国情,理解当前我国的社会现实,逐步认同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有助于培养其对社会责任的担当精神,成为国家建设的栋梁之才。

三、结论

篇7

论文摘要:现代高职教育要求培养出的高职人才,不仅要有较高的专业技术水平,而且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现调查320名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对其思想道德现状进行阐析,就其思想道德问题存在的原因及解决的措施进行探讨。

1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思想道德现状调查结果

本课题围绕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思想道德问题,从在校的二、三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32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20份,回收278份。调查内容主要包括社会道德、职业道德、家庭道德3个方面。根据对问卷的分析我们发现,高职护理专业学生思想道德现状如下。

1.1社会道德意识(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高职护理专业学生在公众场合的行为大多数符合道德行为规范,对于发生在身边的日常行为,大部分学生都能按道德规范要求自己,关于社会道德的制约作用,大部分学生持乐观态度,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目前社会公德正在弱化,有待于加强。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条件下,正处在道德转型时期的大学生,其价值观、道德标准也必然受到多元因素的影响,似乎无论选择哪一种标准都有它的合理性。然而在这种情况下,高职学生面对社会道德评价变得模棱两可,处事态度或爱憎的鲜明性也变得日益淡化,故他们的道德取向也趋向多元性。

1.2职业道德意识(见表2)

表2显示,尽管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但大多数学生仍然热爱护理专业,选择毕业后从事护理工作,并格守职业道德与责任,乐于奉献。但另有23%的学生不能确定自己今后的发展。在求职竞争中,绝大部分学生认为应遵守道德原则,不能只顾追求个人利益而泯灭良心。在求职时,一半以上(58%)的学生看重单位的发展,另一部分学生注重个人兴趣或薪水待遇。对于择业,大多数学生注重守信,反对违约,并希望学校应该对学生的签约行为进行制度规范。

1.3家庭道德意识(见表3)

表3显示,大多数学生能深切感受到父母寄予的关怀和期盼,并以此勉励自己上进。在惦记家庭或责任牵挂方面,大部分学生每周打电话回家,很少有只等着家里打电话的学生,这说明大多数学生有责任心。当家里遇到困难时,多数学生会选择克服困难,勇往直前,为家庭分忧。有的学生表示在家里有自我发展的能力,完全被动听从父母安排的仅占11%。对大学生通宵上网、高消费及校外租房等行为,分别有81%、80%和84%的人不赞成,但也有学生不同意学校给予处分。原因在于倾向让大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样同时也给大学生埋下了生活的隐患。

2高职学生思想道德问题存在的原因

2.1道德价值取向的困惑

在多元化的社会条件下,各种传统与现代思想道德的碰撞或激烈交锋,价值观或价值标准的多元性正以一种难以避免的趋势深刻影响着人们(包括大学生)的观念、认知、伦理、行为表现等诸多方面!。人们也常常感觉到任何价值选择似乎都有它的合理性和价值标准的文化支持,而同时也会受到另一种价值标准的否定或批评,这就可能导致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出现价值取向困惑、道德选择迷失和价值失范。

2.2家庭道德培育的弱化

家庭是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家风如何必定反映和影响社会风尚。家长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启蒙教师,而且对其道德的终生修养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因为孩子会在无形中模仿家长的一切言行举止,家长的道德观、道德评价标准和为人处世原则也会影响子女的道德品行。所以,家长要肩负家庭德育的责任,以身作则,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积极配合学校的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在学校和家庭所受的教育相辅相成,口径一致,否则就难以巩固学校思想道德教育的成果。

2.3社会道德实施体系弱化

社会要稳定、健康地发展,精神文明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因此,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构建和谐的精神文明和社会道德实施体系是十分必要的,这个实施体系一靠强有力的社会舆论监督,二靠每个社会公民的“良知”自律。然而,在这个新旧道德观交替和社会转型的时期,由于社会价值标准和价值取向的多元化,新的权威的道德评价系统尚未完全建立,这必然导致社会舆论监督的混乱和个人良知的淡薄,从而使社会道德实施体系弱化,社会道德正气在现实生活中显得有些乏力。

2.4德育目标应然与实然错位

德育的价值目标,就是追求和促进人的德性自我发展与完善,实现人性基本道德需求的主体价值。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从某种意义上说,当下的德育已偏离了实然(即现实)的根基,给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背离现实的“空场”或虚无的异位感觉,它超越社会发展阶段和青少年心身发展水平,表现出理想化的倾向。在操作中过分强调行政高压管教式,强调群体统一性,忽视了受教育者的主体价值和个性培养,即忽视了贴近人性的个性基本需求与追求。在德育教学过程中,基本上是以重说教的灌输方式,以教师、教材、课堂为中心,主要向学生灌输抽象的理论,似乎要把学生培养成德育理论工作者,忽视了学生面对现实生活处事做人能力和主观能动性的培养,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难以找到具体道德的联系点和落脚点,这样,学生也很难把德育要求内化为自己的道德信念和行为品质。

3高职学校德育的应对理念

3.1与时俱进,社德育与现代精神接执

事实上,学校现实德育工作显得苍白乏力,这也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当下德育的教条主义、形式主义及严重的守旧倾向,不仅脱离现代社会的发展主流,而且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在世界日趋开放、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德育必须与时俱进,主动与现代精神接轨川,用现代眼光、现代精神审视传统德育,开创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新德育。因为旧的传统德育主张约束人,埋没人的主体个性、独立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新的现代德育主张发展人、激励人,关怀和呵护人的独立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现代德育应积极关注社会,主动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环境中去体验和关注德育生活与信仰。在多元性的现实生活中,学校德育应善于从融合性、吸纳性、开拓性的视角处理一元与多元的关系,学会驾驭多元性的挑战局面,研究和解决多元化时代的新问题,只有与时俱进,才能让高职学校为社会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精神,人格健康,富有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诚实守信与遵纪守法的高职技术人才。

3.2以人为本

传统德育约束人,而现代德育发展人,强调以人为本,关注人的终生发展。虽然现代德育也包含一些道德规范的约束,但更主张关怀人、呵护人,尤其是追求人格的独立与尊严。因为人可以被奴役地生活,也可以自由地生活;可以有等级地生活,也可以平等地生活。而只有当人真正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并自觉捍卫这种做人的基本权利的时候,人才真正成为“人”—即现代人。现代德育反对专制和等级制,强调人格、权利、机会平等,强调增强自主意识和公平意识,以充分发展人,使人光明磊落、堂堂正正。因此,德育只有注重以人为本,才能体现尊重与平等、对话与沟通。德育工作中只有尊重、平等与对话,才是真实的思想交流与碰撞,什么内容都可以谈。当然,对话不一定达到认识上的统一,只要在自由的思想交流与碰撞之后能达到某种理解与沟通就够了。事实证明,对话与对抗、交流与命令、沟通与封闭,其效果分别是前者优于后者。

德育以人为本,还能产生激励效应。激励最具有人性化的教育特点,它不仅意味着宽容与尊重,也意味着肯定与期待;它既充分考虑人性的弱点与缺点,也充分注重人性的亮点和优点。因此,激励犹如人性化教育中一缕温暖、明媚的阳光。

德育以人为本,也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内驱性,激发人的内在动力,道德动力是现实人们自主道德活动的前提,因为道德动力可以激发道德情操、道德认知,内化道德信念和意志,促进道德品质和行为。道德活动真正出于自我的内在需求(即内在动力的驱动),把日常道德规范化为自己内心的律令,把道德意识变成自己的观念和行为,并完善自身道德价值的精神追求,这些都离不开道德动力的推动和支撑。另外,道德动力的激发并不是以经济利益为全部驱动力的,其中也包含着人们对精神追求和满足的强力驱动因素。因此,我们更应引导大学生从道德行为中获取精神满足,加强道德修养,使内心世界更加充实、富有,使个体人格变得更为完善与高尚。

德育以人为本,尊重人的个体自主性,有利于增强自我认识、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意识。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能够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所以,高职学校德育要重视和加强大学生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引导大学生对自己的能力、所处的社会地位、社会责任和自我需求有清醒的认知,由此培养出其强烈的自主、自立、自我教育、追求自我发展与完善的人格意识,促进个体潜能的发挥,使一切外在实施的教育转换成受教育者自身的能动行为。因此,高职学校可采用一系列方法,如通过知识传授讲座、校园文化活动等载体,提高大学生自我认识和评价的能力,培养其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价值观、理想信念和行为规范;通过教育管理、生活管理、行政管理的载体,培养和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的能力;还可通过传媒等载体,注重用体现时代精神的先进典型引导大学生树立崇高的道德理想,使他们主动关注自身和社会的和谐发展,按照社会需要塑造自己,努力实现自我超越。

3.3强化德育实践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尤尼斯提出日常道德概念,他认为道德是在日常生活中逐渐养成,并在日常生活中自然表露的一种情感或品质;人们日常的道德活动并不是严谨推理、确定行动正确之后才做出的反应,而是日常生活情境中自发地表现出的道德行为。一位曾参加营救犹太人活动的妇女对自己救人行为的解释是:这不是一个推理问题,有人需要帮助,然后就自然而然地帮助了。正是这样,在许多日常生活情境和社会交往的活动中,青少年逐渐养成了特定的道德习惯,培植了对社会与他人的关爱和道德责任感,道德行为的转变机制就是在个体与他人的直接交往关系中实现的。因而,评价德育的效果也应以学生平时的言行举止所表现出来的道德素质行为来检验,并以此促成德育的内容在实践中不断内化与升华。让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如“国家至上、社会为先、家庭为根、尊重关怀(或扶植)他人、、协商共识、和谐相处”及“八荣八耻”荣辱观等基本道德要求融人大学生的生活实践中。

3.4强化德育综合评估

篇8

1.树立大德育观。全体教育工作者要全面树立大德育观念,制定并实施全面而有完善的道德规范,营造管理科学、服务优质、文明健康、氛围融洽、秩序井然、团结向上的教育氛围,以更好地实现全方位育人工作目标,为有效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

2.树立全员参与意识。学校应树立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全员参与意识,除了进行政治理论课教学之外,还要通过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把思想道德教育渗透到教学、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中去,解决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形式单一的问题,只有这样,当代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才能更有成效。

3.建立德育教育体系。学校还应努力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指导家长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担负起校外思想道德教育的责任;与相应的社会单位建立结对关系,让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社会实践,真切体会和感受社会实际状况,了解和适应社会,促进当代大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二、采取有效措施,把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1.统一思想认识,提升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重要地位。相当一部分人认为,在高校,教学才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这种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事实上,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与教学工作同样重要,两者联系紧密,不能偏废。它们虽然在对学生的成长教育过程中发挥不同作用,但其本质是一致的,均为育人。因此,我们要抓住育人本质,树立教学教书育人,行政管理育人、后勤服务育人的育人理念,通过开展各种有效工作,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将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落到实处。

2.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队伍的素质。当代大学生应高度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队伍的建设,既要看到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思想活跃,工作热情高,勇于实践,乐于奉献等积极的一面,也要看到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一些消极因素对青年教师带来的影响和冲击,进而导致一些教师不安心自己的本职工作,没有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教书育人上,严重影响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进行。因此,对这部分教师一定要有正确的认识,要切实遵循中央倡导的“对待青年知识分子,我们既要热情关怀和大胆使用,又要严格要求,积极引导,对思想政治工作战线的教师努力做到政治上充分信任,工作上大胆使用,生活上热情关心,挖掘他们的潜力,充分调动和发挥他们从事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要求,加强理论学习,增强社会责任感,形成一支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较深的文化修养,较好的心理品质和较强的敬业精神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队伍,以推动思想道德教育工作的发展。

3.健全激励机制,提升高校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为适应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充分调动思想道德教育工作者的积极性,高校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时,应建立健全各种激励机制,在职称晋升、课题研究、学习深造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提供宽松环境,给予优惠政策,使他们从心底感到从事思想道德教育工作有干头,有奔头,有甜头,尽而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中去。

三、结语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