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2-16 12:22:4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葡萄酒文化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保税港区;葡萄酒;发展策略;
一、引言
烟台保税港区是我国第十三个保税港区,也是目前按照“功能整合、政策叠加”要求,全国第一家以出口加工区和临近港口整合转型升级形成的保税港区。烟台保税港区一期工程顺利通过验收后,引进和投资建设优质、高附加值、带动力强、环保型的项目是保税港区今后建设发展的重点。结合烟台产业发展现状以及保税港区优惠政策,积极发展进口葡萄酒产业,形成新兴的产业市场,将对完善保税港区的产业发展规划,带动物流、信息、加工等相关产业快速发展,促进烟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烟台保税港区发展葡萄酒产业的优势分析
1.保税港区良好的区位优势为葡萄酒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基础
烟台保税港区是全国首个以出口加工区和临近港口集成转型升级形成的保税港区,它的设立,真正实现了“港”、“区”联动。烟台加工区和港区毗邻的独特地理优势是全国保税港区所仅有的,集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港口、出口加工区等于一体,为烟台保税港区葡萄酒产业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地理条件。加工区政策优势和港口区位优势的叠加,体现了“境内关外”自由贸易区的功能,为保税港区葡萄酒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基础。
2.保税港区良好的配套设施为葡萄酒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保障
烟台保税港区国际酒类交易中心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国际酒类集散地,通过与法国波尔多梅多克、意大利斯卡纳、美国加州纳帕山谷等六大葡萄酒产地的著名葡萄酒企业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引进世界名酒,服务国内外客商和市场需求。中心配备有专业的进出口和保税物流队伍,可提供国际贸易、物流、海关、商检、工商、税务、外汇等一系列服务,在酒类交易中心进行交易具有通关便捷高效、仓储物流安全便利、经济利益高等特点,国外的名酒产品进口到烟台保税港区,在区内进行恒温保税仓储,国内客户在交易中心对样品确认后进行交易,既缓解了企业的资金压力,又有效避免了因进口酒类产品价格波动带来的损失和贸易风险。保税港区良好的配套设施为葡萄酒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服务保障。
3.国内葡萄酒巨大消费潜力为保税港区葡萄酒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随着国内消费能力提升和消费升级的深入,民众消费观念和消费习惯发生改变,葡萄酒作为一种时尚优雅、健康的酒精饮品,被越来越多消费者接受。近十年我国葡萄酒人均消费量呈现高速增长,2009年为0.72 升,与2006 年的0.38 升相比,三年间将近翻了一番。但这个数值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还有近5 倍的差距。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民众消费能力的进一步提升,葡萄酒行业增长空间可期,市场潜力巨大。烟台市是我国首批开放的14个沿海城市之一,是山东省经济发展的中心城市之一,总量列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第七位和山东省第二位。日益提高的生活水平、消费能力、教育文化水平、卫生健康意识和全世界最庞大的消费人口市场,这些都为烟台保税港区葡萄酒产业快速持续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4烟台良好的葡萄酒文化氛围为保税港区葡萄酒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烟台是中国最大的葡萄和葡萄酒生产基地,也是中国葡萄酒工业化酿造的发祥地。长期以来,烟台市坚持把葡萄酒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来培育。目前,烟台葡萄种植面积达到21万亩,葡萄酒及相关企业150多家,葡萄酒年产量25万吨,占山东省葡萄酒产量的80%,占全国总产量的三分之一,年实现销售收入125亿元,形成了规模化、链条化发展格局,拥有张裕、中粮长城、威龙等一批葡萄酒知名企业和名牌产品。烟台是亚洲唯一的“国际葡萄・葡萄酒城”,2002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总局批准对“烟台葡萄酒”实行原产地保护。自2007年开始,烟台成功举办了四届国际葡萄酒节,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参会参展,参展人员达20多万人。目前,该活动已成为海内外葡萄酒领域的知名节会,成为中国葡萄酒业最具代表性的国际经贸活动,对加强国际葡萄酒文化交流,促进烟台葡萄酒产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烟台保税港区葡萄酒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隐忧
1.全球葡萄酒市场供大于求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加快,葡萄酒生产和贸易也在走向全球化。近十多年以来,全球葡萄酒市场一直是供大于求,2004 年演变为全球性葡萄酒生产过剩,从2008 年开始,金融危机更是让一些传统葡萄酒大国情况急剧恶化,葡萄酒销量急剧下滑。2010 年全球葡萄酒总产量有较大幅度下降,降至约2.6 亿百升,降幅在1070 万百升,但是由于葡萄酒消费市场并无明显景气回升,全球葡萄酒市场供大于求的基本格局没有大的改变。
2.外部竞争激烈,缺乏竞争优势
从2008 年到2012 年,除了传统的进口葡萄酒保税龙头――上海外高桥保税区外,广州、厦门、深圳、宁波、钦州、武汉、重庆等十一个保税区,均兴起了定位于进口葡萄酒的保税市场,计划打造“进口葡萄酒全国采购集散中心”,从沿海城市到内地城市,几乎覆盖了全国。这些城市特别是沿海城市对于如何打造进口葡萄酒集散中心定位类似,而为了提升招商引资竞争力的着眼点,也不约而同地落在打造通关和物流的便利条件上,虽然这是必须的,但也免不得陷入了同质化竞争。烟台为二线城市,要想在“进口葡萄酒集散中心”队列中脱颖而出,取得好的成绩,烟台保税区面临较大的困难。
四、烟台保税港区葡萄酒产业发展应对策略
1.强化产业基础,培育完整市场产业链
随着我国葡萄酒消费量的增加,国际葡萄酒企业全面进入我国葡萄酒市场,我国葡萄酒产业开始进入全产业链的竞争时代。烟台保税港区的葡萄酒产业链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与国际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营销网络没有完成市场布局,葡萄酒产品的终端消费市场尚未建立完整的体系,物流流通体系需要进一步加强,信息对接还处于空白阶段,没有建立好信息流通平台。这些都严重节约了烟台保税港区葡萄酒产业的发展。
一个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长远的发展规划。我们应利用烟台保税港区的优惠政策,积极引进大型的物流企业进驻,优化产品交易、文化交流中心服务质量,打造先进的信息平台和营销网络,使得整个产品从物流、信息、交易、销售、文化体验等方面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更好地培育葡萄酒产业市场。同时应积极完善政府部门、保税港区联检机构、企业之间的协调管理,健全和完善管理体制,继续提升通关的便利性,充分发挥烟台保税港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
2.丰富葡萄酒文化内涵,优化产业品种结构
葡萄酒是个性化极强的产品,每一个国家的葡萄酒都有其鲜明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只有将每一种独特个性充分地表现在葡萄酒上,才能够得到中外消费者的认同和喜爱,只有造就独特的产品文化,才能赢得最大的市场。因此,烟台应在已有的良好葡萄酒文化氛围基础上,继续丰富烟台葡萄酒文化内涵,通过举办国际葡萄酒节、推广葡萄酒旅游、展示“百年产业”的文化历史、推动葡萄酒文化与山海文化、仙人文化融合等多种方式推广普及葡萄酒文化知识,放大“国际葡萄・葡萄酒城”的品牌效应。
葡萄酒产业是一个开放型的产业,必须与国内外市场接轨,实施产品创新战略,不断推出新产品。国内葡萄酒消费结构将逐步面临着从正金字塔结构向倒金字塔结构的重大转型。据业内专业机构预测,未来几年我国葡萄酒市场的高端酒市场将占到65%以上,中低端酒约占35%以下。因此,必须针对烟台葡萄酒产业发展特点,优化高、中、低端葡萄酒的市场布局,扩大特、精、稀、优产品的加工制造比重,适应市场和消费变化趋势。
3.强化产业品牌,强化集群效应
葡萄酒产区虽然很重要,但对于消费者来说,品牌才是第一位。消费者可以不知道“人头马”是哪里生产的,但不妨碍继续饮用它。所以,只有品牌化的运作,才能真正实现利益的最大化。树立产业品牌,不能纯粹以卖产品为主,而要根据不同消费特点,以丰富多样的连锁专卖体系、特色的文化内涵、良好的服务、优良的品质来打造产业品牌。烟台应强化“烟台葡萄酒”原产地、“国际葡萄・葡萄酒城”等品牌的建设,通过不断提升服务和品质,在已有张裕、中粮长城、威龙等一批葡萄酒知名企业基础上,继续吸引国际知名葡萄酒企业进驻,强化集群效应,打造世界知名的“中国葡萄酒都”。
4.更新发展观念
优秀的专业人才是葡萄酒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国葡萄酒行业现有高级人才仅占从业总数的3.5%,与发达国家已占36%的水平相差甚远。烟台在葡萄种植、葡萄酒加工上已具备了一定的人才基础,但在高级管理、营销、品牌推广人才方面人才短缺,加强与山东乃至全国知名的高校合作,培养和引进葡萄酒行业复合型人才,把烟台保税港区葡萄酒产业的整体竞争力提升到国际水平。在优化人才队伍的同时,还要转变发展的思想观念,提高服务意识,全力解决企业的后顾之优,让企业愿意来烟台保税港区发展,并且在这里能够发展得更好,最终带动整个葡萄酒产业的发展。
五、结语
烟台保税港区葡萄酒产业应依托烟台优越的地理位置条件、烟台保税港区集保税区、保税物流园区、港口、出口加工区等于一体的政策优势,以及烟台良好的葡酒文化和华中地区快速增长的葡萄酒消费市场,构建集专业展示、交易、仓储、配送等于一体的服务平台,致力于打造成为面向东北亚地区重要的葡萄酒文化展示中心、市场和配送中心,全力发展为亚洲重要的葡萄酒集散地。
参考文献:
[论文摘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葡萄酒行业的发展,在高档葡萄酒的消费中,功效与质量已不再是消费者考虑的重点,而与精神及文化因素紧密相联的消费体验,则在消费决策中起决定作用。文章用伯恩特·施密特体验管理的战略五模块,分析了高档葡萄酒的体验营销策略。
一、体验与体验营销
《体验经济》的作者约瑟夫·派恩二世和詹姆斯·吉尔摩提出,体验是“当一个人达到情绪、体力、智力甚至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时, 他意识中所产生的美好感觉, 是某个人本身心智状态与那些策划事件之间互动作用的结果”。 而体验营销则是以产品为道具,以服务为舞台,给消费者提供某种体验的市场营销。
伯恩特·施密特在他所着的《体验式营销》一书中,从心理学的角度把体验分为感官体验、情感体验、思考体验、行动体验和关联体验等五种体验,把这五种体验作为对顾客体验进行管理的战略模块。它是营销者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对企业营销的方式和与营销理念进行重新的设计与定义。与传统营销相比,体验营销更强调消费者的参与,更注重为消费者创造感性价值,更关注消费者的感觉、感受。
二、高档葡萄酒体验营销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葡萄酒的消费行列。纵然葡萄酒的适量饮用有益健康,如能够防治多种疾病,提高人体免疫力,并具有养颜美容的作用,但很多的消费者选择葡萄酒并非仅仅出于健康之故,而是为了追求精神上的体验与满足。尤其是高档葡萄酒,其目标消费者是收入较高的白领阶层,他们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愿意接受新的思想观念,讲求生活品质。对他们而言,作为舶来品的葡萄酒不仅仅是一种酒,而是包含着很多的意味,意味着一种氛围、一种情感、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甚至一种身份与地位。在葡萄酒中的消费中,他们会获得独特的体验与感受,正是这种体验与感受驱使他们成为葡萄酒的爱好者、葡萄酒文化的追随与传播者、企业的忠实消费者。因而对高档葡萄酒的经营者来说,消费者的体验已成为他们关注的重点,而能否为目标消费者提供独特的体验则是决定其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
三、高档葡萄酒的体验营销策略
高档葡萄酒的经营者可以从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关联五个方面实施体验营销策略:
(一)感官体验策略
感官体验就是通过各种感觉,如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建立感官上的体验,促使消费者产生美学的愉悦、兴奋、美丽与满足。感官体验是基础体验,企业靠感官体验来吸引消费者。高档葡萄酒经营者主要从视觉、嗅觉和味觉等方面来打造感官体验。
视觉体验:经营者应从消费者可视的一切元素着手来打造视觉体验。目前国内的高档葡萄酒主要采用商场专柜、星级酒店、酒吧、专卖店及直销等方式进行销售,同时辅以一定的宣传手段,与消费者进行沟通。因而葡萄酒的外包装、柜台、店面、经营者网站及宣传资料的设计就变得尤为重要。如其外包装的造型、所选的材质、包装容量的大小、酒标图案与色彩的设计,均应体现产品的特点与品质;而柜台的设计除了用材外,还要考虑柜台的形状、灯光等方面,店面应考虑装修的风格、设施的陈列及装饰物的选择。所有这些均应与目标消费者的审美观念相契合,以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
味觉和嗅觉体验:葡萄酒这种产品与白酒、啤酒的豪饮文化不同,葡萄酒的消费讲究的是品饮,即小口地喝、慢慢地品、细细地体会,通过味觉和嗅觉仔细地进行辨认。其品尝与鉴赏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巧,通过感官的鉴赏,消费者能够知道酒的品质、风格、酿造原料的品种与产地。高档葡萄酒的经营者应在经营场所开辟一块产品鉴赏专地,由富有经验的品酒师示范品酒的动作,教会消费者如何通过感觉来体会不同的产品,吸引消费者前来品尝产品,学习产品知识,从而促进产品的销售。
此外,以葡萄酒专卖店、酒吧为主要经营渠道的经营者还可在店堂内播放目标消费者喜欢的音乐,与其产品的陈列、店面的设计等其他方面共同营造出目标消费者喜欢的或浪漫、或轻松、或具有其他情调的氛围,以增强消费者的体验。
(二)情感体验策略
情感体验是指通过激发消费者内在的感情和情绪,触动顾客的内心情感, 创造出顾客的喜好进而使顾客对某种品牌产生强烈的偏好;情感体验是消费者内心的感情体验,企业靠情感体验来打动消费者。情感体验是通过企业与消费者的沟通来实现的,沟通方式包括广告、促销、营销人员及公关等。与中低档产品不同,高档葡萄酒的目标消费者在付出高价购买产品的同时,对服务及其他方面同时有着较高的要求。他们不仅关注他们所购买的产品,也在意购买的过程,他们希望在这过程中能够得到尊重与关怀,这种尊重与关怀主要通过营销人员来体现的。因而高档葡萄酒的经营者在与消费者的沟通中应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在沟通中不仅要传递产品、企业信息,还要传递情感信息,让葡萄酒成为企业传递情感的媒介;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激励,调动起他们对顾客的热情与真诚,使他掌握与顾客沟通的技巧,熟练服务顾客的技能,从而与顾客建立起高质量的情感,并能有效地进行维护。
(三)思考体验策略
思考体验指诉求于智力让顾客获得认知和解决问题的体验;思考体验是用知识、逻辑给消费者以心智的启迪,从理性的角度来说服消费者。从葡萄酒的诞生到现在已有上万年的历史。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有关葡萄酒的知识、技术不断发展丰富,国外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葡萄酒知识与文化,从葡萄品种与种植地的选择、葡萄的种植、采摘、加工酿造工艺,到葡萄酒消费用餐的搭配、相关的礼仪、高档葡萄酒品鉴、高档葡萄酒投资与收藏等,这些形成了葡萄酒的独特味道与品饮文化。葡萄酒进入中国较晚,虽然国内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加入葡萄酒消费的行列,但葡萄酒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比陌生的,他们对葡萄酒的知识知之甚少,高档葡萄酒消费者也不例外,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也只是具备基本知识而已,远谈不上了解和掌握葡萄酒文化。而他们在消费葡萄酒的过程中追求的则是其文化,他们希望通过这种产品的消费来享受这种文化、体现这种文化,如果他们不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文化,葡萄酒对他们的意义则大打折扣。因而他们渴望通过知识的掌握和文化的了解来真正体验葡萄酒为其生活带来的变化。高档葡萄酒的经营者应针对消费者的知识状况用多种方式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与培训,如在经营场所定期开展葡萄酒鉴赏培训,在目标消费者经常出入的场合如高级酒店、俱乐部开品酒会、经理培训班开设葡萄知识培训课程等,在企业的网站、相关的媒体开辟葡萄酒专栏进行广为宣传。
(四)行动体验策略
行动体验则通过提高人们的生理体验、展示做事情的其他方式和另一种生活方式来丰富顾客的生活,其重点在于调动消费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由于消费者注意、理解和记忆的选择性,具有丰富内容的葡萄酒文化,仅通过宣传与培训对很多消费者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因而企业可通过举办各种各样活动来吸引消费者参与,通过他们的参与,为其带来更多的感性认识,以此来增强其切身体验,从而培养其对葡萄酒及企业产品的兴趣。高档葡萄酒中大多是在酒庄生产的,经营者可在葡萄酒庄园举办游览活动、组织葡萄酒沙龙等,另外还可举办富有趣味的各种比赛与游戏活动,如品酒比赛、调酒比赛、葡萄酒知识有奖竞赛等,通过这些活动,将各种体验融在一起,同时向消费者展示葡萄酒消费文化,让消费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葡萄酒知识,体验葡萄酒文化,消费经营者的产品。
(五)关联体验策略
关联体验包含了感官、情感、思考与行动的很多方面,但超越了个人情感、个性,并使个人与理想自我、他人或是文化产生关联,从而建立对某种品牌的偏好,同时让使用该品牌的人们形成一个特定群体。关联体验是前述几种体验的综合与升华,是消费者忠诚的重要来源。关联体验的形成需要企业从多个方面做出长期不懈的努力。
在高档葡萄酒的目标消费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社会组织中的领导者、各界知名人士,他们的需求很多是个性化的需求。如有的消费者是葡萄酒文化的热爱者,他们追求有葡萄酒相伴的生活方式;有的消费者是葡萄酒的收藏者,他们将葡萄酒作为一项有价值的投资;有的消费者将葡萄酒作为交际的媒介,希望通过葡萄酒能够结识更多的事业上、生活中的朋友;还有消费者将葡萄酒作为一种标志,标志着他的生活品味、身份与社会地位。高档葡萄酒的经营者可通过多方式来满足目标消费者的这些个性化的需求,如开展俱乐部营销,对俱乐部会员的资格进行限定,将俱乐部打造成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会员之间进行深度沟通的平台;开发适合投资的产品,吸引消费者前来投资;与其他行业具有共同目标消费群体的知名品牌开展合作营销,共同分享客户资源,共同提供互补的优质服务等。通过这些营销方式的开展,企业可在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同时,将葡萄酒知识与文化、企业的经营理念与品牌内涵传递给消费者,获得他们的理解,并在其内心深处产生共鸣,让其愿意选择和消费该品牌,成为品牌的传播者,并为此而感到荣耀。
参考文献
《体验经济》的作者约瑟夫·派恩二世和詹姆斯·吉尔摩提出,体验是“当一个人达到情绪、体力、智力甚至精神的某一特定水平时,他意识中所产生的美好感觉,是某个人本身心智状态与那些策划事件之间互动作用的结果”。而体验营销则是以产品为道具,以服务为舞台,给消费者提供某种体验的市场营销。
伯恩特·施密特在他所著的《体验式营销》一书中,从心理学的角度把体验分为感官体验、情感体验、思考体验、行动体验和关联体验等五种体验,把这五种体验作为对顾客体验进行管理的战略模块。它是营销者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对企业营销的方式和与营销理念进行重新的设计与定义。与传统营销相比,体验营销更强调消费者的参与,更注重为消费者创造感性价值,更关注消费者的感觉、感受。
二、高档葡萄酒体验营销的必要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者的消费能力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葡萄酒的消费行列。纵然葡萄酒的适量饮用有益健康,如能够防治多种疾病,提高人体免疫力,并具有养颜美容的作用,但很多的消费者选择葡萄酒并非仅仅出于健康之故,而是为了追求精神上的体验与满足。尤其是高档葡萄酒,其目标消费者是收入较高的白领阶层,他们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愿意接受新的思想观念,讲求生活品质。对他们而言,作为舶来品的葡萄酒不仅仅是一种酒,而是包含着很多的意味,意味着一种氛围、一种情感、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甚至一种身份与地位。在葡萄酒中的消费中,他们会获得独特的体验与感受,正是这种体验与感受驱使他们成为葡萄酒的爱好者、葡萄酒文化的追随与传播者、企业的忠实消费者。因而对高档葡萄酒的经营者来说,消费者的体验已成为他们关注的重点,而能否为目标消费者提供独特的体验则是决定其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
三、高档葡萄酒的体验营销策略
高档葡萄酒的经营者可以从感官、情感、思考、行动、关联五个方面实施体验营销策略:
(一)感官体验策略
感官体验就是通过各种感觉,如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和嗅觉等建立感官上的体验,促使消费者产生美学的愉悦、兴奋、美丽与满足。感官体验是基础体验,企业靠感官体验来吸引消费者。高档葡萄酒经营者主要从视觉、嗅觉和味觉等方面来打造感官体验。
视觉体验:经营者应从消费者可视的一切元素着手来打造视觉体验。目前国内的高档葡萄酒主要采用商场专柜、星级酒店、酒吧、专卖店及直销等方式进行销售,同时辅以一定的宣传手段,与消费者进行沟通。因而葡萄酒的外包装、柜台、店面、经营者网站及宣传资料的设计就变得尤为重要。如其外包装的造型、所选的材质、包装容量的大小、酒标图案与色彩的设计,均应体现产品的特点与品质;而柜台的设计除了用材外,还要考虑柜台的形状、灯光等方面,店面应考虑装修的风格、设施的陈列及装饰物的选择。所有这些均应与目标消费者的审美观念相契合,以达到吸引消费者的目的。
味觉和嗅觉体验:葡萄酒这种产品与白酒、啤酒的豪饮文化不同,葡萄酒的消费讲究的是品饮,即小口地喝、慢慢地品、细细地体会,通过味觉和嗅觉仔细地进行辨认。其品尝与鉴赏需要具备一定的知识和技巧,通过感官的鉴赏,消费者能够知道酒的品质、风格、酿造原料的品种与产地。高档葡萄酒的经营者应在经营场所开辟一块产品鉴赏专地,由富有经验的品酒师示范品酒的动作,教会消费者如何通过感觉来体会不同的产品,吸引消费者前来品尝产品,学习产品知识,从而促进产品的销售。
此外,以葡萄酒专卖店、酒吧为主要经营渠道的经营者还可在店堂内播放目标消费者喜欢的音乐,与其产品的陈列、店面的设计等其他方面共同营造出目标消费者喜欢的或浪漫、或轻松、或具有其他情调的氛围,以增强消费者的体验。
(二)情感体验策略
情感体验是指通过激发消费者内在的感情和情绪,触动顾客的内心情感,创造出顾客的喜好进而使顾客对某种品牌产生强烈的偏好;情感体验是消费者内心的感情体验,企业靠情感体验来打动消费者。情感体验是通过企业与消费者的沟通来实现的,沟通方式包括广告、促销、营销人员及公关等。与中低档产品不同,高档葡萄酒的目标消费者在付出高价购买产品的同时,对服务及其他方面同时有着较高的要求。他们不仅关注他们所购买的产品,也在意购买的过程,他们希望在这过程中能够得到尊重与关怀,这种尊重与关怀主要通过营销人员来体现的。因而高档葡萄酒的经营者在与消费者的沟通中应做好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方面在沟通中不仅要传递产品、企业信息,还要传递情感信息,让葡萄酒成为企业传递情感的媒介;另一方面要加强对相关人员的培训和激励,调动起他们对顾客的热情与真诚,使他掌握与顾客沟通的技巧,熟练服务顾客的技能,从而与顾客建立起高质量的情感,并能有效地进行维护。
(三)思考体验策略
思考体验指诉求于智力让顾客获得认知和解决问题的体验;思考体验是用知识、逻辑给消费者以心智的启迪,从理性的角度来说服消费者。从葡萄酒的诞生到现在已有上万年的历史。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有关葡萄酒的知识、技术不断发展丰富,国外已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葡萄酒知识与文化,从葡萄品种与种植地的选择、葡萄的种植、采摘、加工酿造工艺,到葡萄酒消费用餐的搭配、相关的礼仪、高档葡萄酒品鉴、高档葡萄酒投资与收藏等,这些形成了葡萄酒的独特味道与品饮文化。葡萄酒进入中国较晚,虽然国内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加入葡萄酒消费的行列,但葡萄酒对于他们来说还是比陌生的,他们对葡萄酒的知识知之甚少,高档葡萄酒消费者也不例外,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也只是具备基本知识而已,远谈不上了解和掌握葡萄酒文化。而他们在消费葡萄酒的过程中追求的则是其文化,他们希望通过这种产品的消费来享受这种文化、体现这种文化,如果他们不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文化,葡萄酒对他们的意义则大打折扣。因而他们渴望通过知识的掌握和文化的了解来真正体验葡萄酒为其生活带来的变化。高档葡萄酒的经营者应针对消费者的知识状况用多种方式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与培训,如在经营场所定期开展葡萄酒鉴赏培训,在目标消费者经常出入的场合如高级酒店、俱乐部开品酒会、经理培训班开设葡萄知识培训课程等,在企业的网站、相关的媒体开辟葡萄酒专栏进行广为宣传。
(四)行动体验策略
行动体验则通过提高人们的生理体验、展示做事情的其他方式和另一种生活方式来丰富顾客的生活,其重点在于调动消费者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由于消费者注意、理解和记忆的选择性,具有丰富内容的葡萄酒文化,仅通过宣传与培训对很多消费者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因而企业可通过举办各种各样活动来吸引消费者参与,通过他们的参与,为其带来更多的感性认识,以此来增强其切身体验,从而培养其对葡萄酒及企业产品的兴趣。高档葡萄酒中大多是在酒庄生产的,经营者可在葡萄酒庄园举办游览活动、组织葡萄酒沙龙等,另外还可举办富有趣味的各种比赛与游戏活动,如品酒比赛、调酒比赛、葡萄酒知识有奖竞赛等,通过这些活动,将各种体验融在一起,同时向消费者展示葡萄酒消费文化,让消费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葡萄酒知识,体验葡萄酒文化,消费经营者的产品。
(五)关联体验策略
关联体验包含了感官、情感、思考与行动的很多方面,但超越了个人情感、个性,并使个人与理想自我、他人或是文化产生关联,从而建立对某种品牌的偏好,同时让使用该品牌的人们形成一个特定群体。关联体验是前述几种体验的综合与升华,是消费者忠诚的重要来源。关联体验的形成需要企业从多个方面做出长期不懈的努力。
在高档葡萄酒的目标消费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社会组织中的领导者、各界知名人士,他们的需求很多是个性化的需求。如有的消费者是葡萄酒文化的热爱者,他们追求有葡萄酒相伴的生活方式;有的消费者是葡萄酒的收藏者,他们将葡萄酒作为一项有价值的投资;有的消费者将葡萄酒作为交际的媒介,希望通过葡萄酒能够结识更多的事业上、生活中的朋友;还有消费者将葡萄酒作为一种标志,标志着他的生活品味、身份与社会地位。高档葡萄酒的经营者可通过多方式来满足目标消费者的这些个性化的需求,如开展俱乐部营销,对俱乐部会员的资格进行限定,将俱乐部打造成企业提供个性化服务、会员之间进行深度沟通的平台;开发适合投资的产品,吸引消费者前来投资;与其他行业具有共同目标消费群体的知名品牌开展合作营销,共同分享客户资源,共同提供互补的优质服务等。通过这些营销方式的开展,企业可在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同时,将葡萄酒知识与文化、企业的经营理念与品牌内涵传递给消费者,获得他们的理解,并在其内心深处产生共鸣,让其愿意选择和消费该品牌,成为品牌的传播者,并为此而感到荣耀。
参考文献
[1]晏国祥,消费体验理论评述[J],财贸研究,2006,6:101-109
[2]廖以臣,消费体验及其管理的研究综述[J],经济管理,2007,14:43-50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产业集群已成为一个地区加入全球供应链的重要途径,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依托、动力。本文首先对昌黎县葡萄酒产业集群进行了概况描述,其次对该集群进行了竞争力分析,最后对集群的发展给出了对策建议。
[关键词] 昌黎县 葡萄酒 产业 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一个地区吸引外来投资的重要的投资环境,对昌黎县而言,葡萄酒产业集群更是促进昌黎县经济整体及中小企业发展的加速器、动力源,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然而,该集群还有诸多方面急需加强。
一、昌黎县葡萄酒产业集群概况
昌黎县地处河北省东北部,非常适宜种植酿酒葡萄,该地被誉为“世界葡萄酒黄金产业带上的明珠”。 2000年,昌黎县分别被农业部特产之乡宣传及推荐组委会和中国地区开发促进会授予“中国干红葡萄酒之乡”、“中国酿酒葡萄之乡”和“中国干红葡萄酒城”。2002年8月,“昌黎葡萄酒”成为国家原产地域保护产品。
昌黎县葡萄酒产业集群目前已初具规模。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产业集群已经形成从酒葡萄栽培、酿造、橡木桶生产、酒瓶制造、彩印包装,到葡萄酒学校、研发中心、检测中心,各环节密切结合的生产体系。干红酒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30%。2006年,全县干红葡萄酒产业实现销售收入13.5亿元,对财政的贡献占全县财政收入的40%,该产业已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第一大立县产业。集群内共有44家葡萄酒相关企业,其中成品酒生产企业24家,葡萄总加工能力140000千升,灌装能力140000千升,从业人员24140人。全县酿酒葡萄基地面积目前已达到了5万亩,常年产量6.5万吨,酿酒葡萄面积、产量、企业数量、生产能力为县级全国第一,干红酒年出口量全国第一。并涌现出了“长城”、“地王”、“越千年”、“丘比特”、“朗格斯”、“茅台”等一批知名品牌。集群的发展,带动昌黎及周边7万多农户增收,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
二、昌黎县葡萄酒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
在波特的钻石模型中,将生产要素条件、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撑产业,以及企业战略、结构和同业竞争四个因素看作菱形的四角,而政府和机遇作为影响产业竞争力的辅助因素。以下应用该模型对昌黎县葡萄酒产业集群竞争力进行分析。
1.生产要素
波特将生产要素划分为初级生产要素和高级生产要素,这些生产要素一般是交织在一起对产业集群发展产生作用。昌黎县葡萄酒产业集群的生产要素主要体现如下:(1)天然资源、气候、地理位置。昌黎县具有发展葡萄酒产业的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越的中纬度位置,良好的土壤及气象生态条件,使得这里具备优质酿酒葡萄生长所需的土壤、阳光、降水、山坡、海风5大要素,成为中外专家一致认可的中国最适合红酒葡萄栽培的地区。(2)人力资源。昌黎县葡萄酒产业集群发展具有充足的劳动力资源配置。昌黎县是农业大县,农业人口48万人,非农业人口6万人。除此之外,昌黎县邻近京津,具有吸引产业发展所需的高素质人才的优势。(3)基础设施。昌黎县素有连接华北与东北的“经济走廊”之称。京山铁路、205国道横贯全境,青、昌、乐公路纵穿南北,秦唐沧沿海公路把昌黎与北戴河、山海关连成一体。(4)大学、科研机构。在昌黎县境内拥有一所省级高校,河北科技师范学院,该学院的食品工程系开设有酿酒专业。另外,还有一家省级科研单位,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昌黎果树研究所。
2.需求条件
目前,人们对于葡萄酒的保健作用已有所认识,并且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葡萄酒市场潜力巨大。而目前,中国的葡萄酒消费量仅占国内酒类年消费总量的1%,人均消费量与世界人均消费量差距很大。因此中国的葡萄酒市场存在巨大的发展空间。
3.相关支持性产业
在昌黎县葡萄酒产业发展中,已形成了产业链接,包括原料生产,葡萄酒生产企业30多家,酒瓶生产企业1家,国内惟一的葡萄酒专用橡木桶厂、最大的玻璃瓶厂、葡萄酒学校、葡萄酒研发中心、瓶塞、纸箱、彩印包装等项目相继建成。全县有2万多农民从事葡萄种植管理、酿酒加工、酿酒材料运输、干红酒文化游等工作。
4.企业战略、企业结构、同行竞争
葡萄酒生产所需资金数量大,风险高,对广大处于分散状态的酒葡萄种植户来说,很难进入;而对于集群内从事诸如酿酒、橡木桶制作、玻璃瓶制作等的企业而言,又多为中小企业,规模偏小,很少能从事产业链上的所有环节。而通过选择进入自身具有竞争力的环节,形成高度的分工,能极大提高生产效率。而昌黎县目前已基本形成了以葡萄酒生产为主体,原料生产、销售、包装等一条龙服务的经济格局。
5.政府角色
在产业集群的发展过程中,政府的作用又是不可忽视的。昌黎县葡萄酒产业的发展也正体现出政府积极引导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产业规划。20世纪90年代末,昌黎县将葡萄酒产业正式纳入“五带兴昌、六业立县”经济发展战略,并将其列为六大立县产业之首。而县十二届人大一次会议正式形成了《关于加快发展酿酒葡萄基地,建设干红葡萄酒城的决议》,制定了昌黎“中国干红城”建设的总体规划。1998年专门成立了林业总公司,具体负责酿酒葡萄基地建设,同时将酿酒葡萄基地建设作为立县项目来抓。为了使产业实现健康、协调发展,县委、县政府先后成立了干红城建设办公室、葡萄酒业管理局、酿酒葡萄种植协会、葡萄酿酒企业协会。(2)政策优惠。在葡萄基地建设过程中,政府通过提供低息贷款及技术服务等措施,扶持农户发展基地。对种植酿酒葡萄的群体和个人,优先调配土地。凡是栽种进口苗木的,县政府负责回收枝条,保证农民当年基本收回投资。同时,实施“经济通道”建设,轻费减负,确保企业在短期内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和规模扩张。对于新建企业,由政府协调职能部门帮助企业跑部进厅,提供一条龙服务。(3)举办昌黎国际葡萄酒节。通过举办酒节,扩大了昌黎葡萄酒的对外影响力和市场知名度,进一步提升了昌黎干红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截至目前,昌黎县政府已经组织了7届中国秦皇岛昌黎国际葡萄酒节,而且自2005年开始,连续在昌黎之外的成都、广州举办了两届国际葡萄酒节,实现了“昌黎干红,异地飘香”的宣传效果和品牌效应,打造一个为世人瞩目的共同的昌黎品牌。
6.机会
机会其实是双向的,它可能会使新的竞争者获得优势,而使原有的竞争者丧失优势。随着昌黎县把葡萄酒产业列为立县产业之首,大力推进“中国干红城”建设,昌黎县葡萄酒产业集群发展前景广阔。
三、昌黎县葡萄酒产业集群发展对策建议
产业集群已经成为一个地区加入全球供应链的重要途径,也是吸引外来投资的重要的投资环境。可以说,昌黎县葡萄酒产业集群是促进昌黎县经济整体及中小企业发展的加速器,动力源,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当然,该集群还有诸多方面急需加强。
1.营造集群发展的环境
通过制定适合集群发展的产业政策、制度等,使葡萄产区实现产区制度管理,从而保证酿酒葡萄的品质。另外,严格审查招商引资项目,在企业投资规模、设备的先进程度等方面设置高标准,对低于标准的企业坚决不许进入。政府要着力提供集群发展所需的地方公共品,特别是集群发展所需的合作网络建设,促进葡萄种植者与相关企业之间的合作、交流。另外,针对集群中中小企业多,缺乏流动资金支撑、融资难的情况,要积极实施多元化的融资渠道,积极吸引社会资本。
2.培育促进集群发展的区域文化
文化是葡萄酒最大的销售力。昌黎县葡萄酒产业应结合自身的地理环境,葡萄酒的品质和个性,打好文化牌,使原产地域保护产品达到最大程度利用。在产品宣传中,应着力将产业与高山、大海、黄金海岸结合,强调原料、工艺的严格要求,从而为产品树立高品质形象。
3.提升集群发展所需的人才支撑体系
人才支撑体系薄弱,势必威胁到集群的技术创新水平、企业的管理能力及长期发展。昌黎县作为县城,在吸引人才方面与大城市相比有天然的劣势,而集群的发展又离不开强大的人才支撑体系建设。因而该集群不仅应注重通过工资、住房等方式吸引人才,更要注重以感情留人。
4.优化、构建集群企业竟合关系
目前,昌黎县葡萄酒产业集群中面临的最大问题是葡萄酒同质化问题,这极大威胁产业集群的升级、发展。为此,集群企业必须加强技术创新步伐,以创新实现产品差异化。而政府等有关部门应该对企业的技术创新给与支持、保护,鼓励企业合作创新,加强对知识产权的保护,使集群发展拥有和谐的竞争秩序。
参考文献:
[1]包建华方世建:安徽茶叶产业集群式发展:基于钻石模型的分析.农业经济问题,2006,6
[2]丰宝生韩宁:运用波特钻石模型分析产业集群竞争力.生产力研究,2007年7期98-99 107
[3]新疆葡萄酒产业风险分析及对策研究,新疆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关键词]:中国红酒市场 消费者 消费能力
红酒一般指葡萄酒,依据其颜色主要分为红、白及粉红葡萄酒三种。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收入及消费心理都发生了变化,红酒成为生活的重要组成,红酒的消费呈不断提升的趋势。
红酒主要产自欧洲,红酒的产量也逐年增加。统计资料显示,国外的红酒正积极的开拓中国市场,然而国内的红酒品牌也很多。对消费能力不同的消费者的购买的红酒进行分析,并对消费者购买红酒的行为是否科学,都要进一步研究。
一、中国红酒市场现状
1、中国红酒市场现状
红酒在其功能上有一定的保健功效,不仅能够改善肌肉的张度、增加食欲、养颜护肤、软化血管、防治血栓等功效。统计数据表明,引用葡萄酒最多的法国、意大利等国家中,心脏病的发病率最低。
随机国内经济的发展,国外葡萄酒积极的开拓中国红酒市场。2002年前,葡萄酒尚未出现大众化消费模式,红酒销售在小范围内进行,其购买群体也仅限品酒人群;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红酒的认识逐步增加,到了2008年国内不仅涌现长城等品牌,而且销售市场良好。低端高端红酒充满了整个国内市场。预计2013年将会有更多资本及企业参与到红酒市场中,这必然会对当前的市场造成一定的影响,但对于中国红酒也将是一种机遇。
2、中国红酒市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当前,国内市场有很多的假冒红酒,比如上千元一瓶的红酒,其出厂价为一欧元,而且也许是假酒贴上标签,而很多消费者对此无法识别。在国内,红酒价值的区别不是酒质量的问题,而是销售商的胆量问题。名酒“拉菲”在法国年产量为二十万瓶,而国内一年消费的“拉菲”则是上百万??瓶。而国内生产的红酒质量差别很大,很多产品都存在着勾兑等情况,无法与世界知名品牌竞争。
这就需要相应的措施。首先,对红酒市场的维护需要国家的相关调控措施,同时也要求红酒行业企业的的配合。确保销售商本着诚信的心态进行销售,并以商业道德规范为原则。
其次,同时还有强化其品牌策略,积极的提升其品牌的名气。也可以生产有着地方特色的红酒,以满足各方面的需求。
再次,加大对企业的宣传,积极的开拓市场。红酒在当前尚未达到啤酒或白酒的认可程度,需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向消费者积极的宣传红酒的知识、文化,以及红酒的选择及存放,对消费者进行正面的引导。
二、中国消费者购买红酒行为
1、不同消费者购买红酒的不同
当前,高端政务及商务人士是红酒消费的主体,大众在这方面的消费较低。在城市中,红酒的消费对象也是高收入人群,消费者对知名红酒认可度高,在购买时也仅依据品牌进行选购。统计数据表明,购买人群的地位及收入与其所买红酒的品质有密切关系。地位、学历、消费能力较高,同时又时尚、新鲜的人群都是红酒总销售的主要群体。
以红酒的认知,消费者可以分为专业型及非专业型两类。专业型具有红酒的文化,对红酒有较好的认知,又喜欢品味红酒,同时也是理智型消费红酒的人群。非专业型对红酒认识不深刻,仅注重红酒的品牌及价格等因素,其在购买时常受到销售人员的误导,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个性化、时尚一族已逐渐成为红酒消费人群。其受欧美文化的影响,认为红酒的品味是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
而另外一类人群,主要是利用红酒的保健效果。研究资料表明红酒能够将人体血管软化,增加体内血液循环质量,同时还减少人体胆固醇的含量,以及抗衰老、紫外线辐射、癌症等效果。
2、消费者何时购买红酒
节假日是红酒销量最大的时期,很多人都购买红酒跟朋友或同事一起畅饮或当做礼物。对于红酒爱好者,受到高品质的红酒会爱不释手。当前,红酒以作为一种时尚的表达谢意的方法。
红酒的酒精度数较低,且具有喜庆色彩,档次高的气质,受到婚宴的偏爱,已成为必备的酒之一。
3、消费者何地购买红酒
当前,国内红酒的销售主要分为零售和即饮两种。像酒楼、酒店KTV、酒吧等都成为红酒的主要销售场地。其他还有红酒的专卖店以及大型的购物中心。
红酒的销售终端还有卖场、超市以及便利店等。消费者对于红酒的使用方式决定了其在选购时的品牌及价格因素。另外,电子平台也是红酒销售方式之一,虽然现在销售额不高,但其潜力非常的巨大。已逐渐兴起各种团购的活动,将带动红酒的网络销售。
三、影响消费者购买红酒的因素
1、社会环境影响消费者购买红酒行为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中国各种思想相互碰撞、融合,各种文化也是相互的影响。随着国民消费能力的提升,以及食品安全意识的提高,健康的饮食概念必然成为以后酒领域的趋势。红酒这种健康的酒精饮料受到国际相关政策的扶持,随着国内红酒与国际的接轨,将受到众多消费者的青睐。
2、文化因素影响消费者购买红酒行为
文化是消费行为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这主要是因为文化决定了人们的欲望以及行为。文化人们在生活实践中树立的价值、道德观念的总括。不同的文化背景,使的红酒的需要及选购也不一样。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人们特别在意其他人对自身的看法,这也是国内奢侈品泛滥消费的主要因素。通常,文化越高其对商品品质要求越高。当然文化群体都有其小范围的亚文化概念。其成员在价值观、生活情趣以及行为等有很多相同之处。这些群体具有的独特信仰和生活态度也是消费者选购不同的原因。
红酒已成为一种含有文化内涵的酒精饮品,消费者在使用时不但是品味红酒,是生活状态及品质的象征。很多消费者选红酒的原因就是其具有的象征意义。消费者不在乎红酒,而主要是在意他人对拥有红酒的他的一种看法。随着消费者文化水平的提升以及生活品质的提高,都以极大的热情选择红酒。在中国传统的礼节文化中,国人喜欢在节日时给予亲朋一些礼品。同时酒文化也已经在国人的概念中非常的牢固,每逢节日都会购买很多酒,特别是重要的宴会中红酒成为必备酒之一。
3、消费者个人因素的影响
消费者在红酒的选购过程都是依据其经济能力为基础。人们的经济收入对其消费能力及范围有着重要的制约作用,同时也对其消费的层次及购买力有决定作用。通常中高段人群会选择较高层次的红酒,像进口红酒以及国产的高端等是其首选。而经济能力一般的人群,首先考虑其自身的温饱问题,对红酒的消费非常少。
消费群体的年龄也会对其购买产出影响。在实际生活中,各年龄断的人群在红酒的欲望及购买习惯上也存在很大的区别。青年人对于红酒的品质有较高的要求,同时容易受外界误导进行过激消费。青年群体在红酒的消费上了解比老年人群高,老年人群在消费上变化不确定。中老年人群注重产品的实用等特点,会依据自身的习惯及经验进行选购,不收广告等信息的诱惑。红酒已成为时尚的代名词,深受青年人群的偏爱。年老人群消费观已经成熟加之丰富的阅历,具有计划性的红酒消费。更注重红酒的保健功能。
消费人群的职业及其学历也对红酒购买产生影响。这主要是由于职业和教育是个人的社会阶层的一种反应。职业不同的人群其对于红酒的需要不一样,像有些人群则注重红酒品质及内涵的认知。消费人群的学历越高,其学习及接受越高,同消费人群的教育程度也与其经济收入有密切关系。因此教育程度高的人群,对红酒有较深刻的认知,在购买时会更加关注红酒的品质及其内涵。相反,教育程度低的人群,其收入也较低,在红酒的选购时仅关注红酒的价格以及品牌。
消费人群的个性在其选购过程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个性是指在既定的环境中经一段时期培养而而成的能反应其特点的态度及习惯的行为方式,个性不同的人其在选购时决定不同。红酒的爱好人群其交际的能力通常较好,且具有独特的个性。红酒已成为交际场合的重要媒介之一,其深受相关消费人群的欢迎。
4、消费者心理因素的影响
在红酒的选购过程中,品牌至上的心理会决定这消费人群的购买红酒的品质。具统计资料显示,很多消费人群在红酒的选购中十分在意红酒的品牌,同时很多人也都会选购当前特别畅销的红酒。在实际的选购中,消费人群通常更乐于挑选市场占有率大的红酒。这在一定程度上反应出消费人群在葡萄酒的消费上海没有达到成熟,具有很大的从众消费心态。这同时也反应出当前国内葡萄酒酒市场的混乱状态,消费人群在选购时更注重广告效应及推广措施良好的一些红酒,消费人群对于红酒制造过程及工艺不了解,在红酒的质量上更是知之甚少。很多消费人群在红酒的选购时仅将红酒的口感作为选择的标准,还有很多的消费人群甚至认为红酒是有酒精和香料及色素勾兑而成。
而且,中国的消费者有很强的面子情绪,在面子心理的驱动下,中国人的消费会超过自己的购买或者支付能力。因此,部分消费者购买高端红酒有可能是因为中国人好面子的心理。这种不根据自己的实际经济能力进行消费的行为不值得提倡。
红酒有益健康的消费心理促使消费者购买红酒,近年来的医学研究表明,饮用红酒有助于身体健康,红酒中的各种有机物、无机物的存在使它成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酒精饮品,这些发现激发了人们对红酒的需求,掀起了饮用红酒的热潮。红酒在国内葡萄酒市场中所占份额很大,这归功于葡萄酒厂家和经销商的推广,对于消费引导有直接的关系。大部分的消费者认同红酒有益身体健康,但是比分消费者缺乏对红酒的成分的真正了解,有这种消费心理的消费者以女性和中老年人居多。
四、中国红酒市场前景与展望
随着中国整体经济的迅速发展,未来的中国红酒市场发展之路将是光明与黑暗并存。在红酒销售方面,无论是国产红酒,还是进口红酒,2013年的整体价格逐渐向下游延伸的趋势已经明显,中低档红酒产品市场销售额会得到逐步提升,这源于理性消费者的增多。其中进口红酒的表现,将随着中国消费者对红酒需求的日益多元化而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
中国红酒市场,中产阶层的逐渐增长,增加了普通民众的消费能力,红酒市场具有很大的潜力,但也迫切需要发展。?当前中国红酒的消费大多集中在百元左右的中低档消费上,而国外红酒则在进一步强化高端品牌力度,并有意加强中、低档产品的市场扩张策略,从而为自己品牌的中、低档红酒找到将来的市场销售渠道。这在未来的中国红酒市场发展中必然成为国产红酒品牌的有力竞争者。
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网络销售技术逐渐提升,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会选择网络购买红酒。而2012年节假日网络促销中葡萄酒销量达到了300多亿的成交量,更刺激了红酒网售的兴起。
在西方国家,利用网络购买红酒已经蔚然成风,而在中国只是初步发展阶段。目前越来越多的国内红酒厂商通过网络将最新的红酒产品、红酒活动安排、红酒拍卖信息等传播出去。酒商们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推进,他们在网建立了自己的红酒销售主页,有自己的品酒网站,不仅让自己的红酒销量提升,还方便了消费者购买。因此,未来红酒销售的道路上,互联网有可能发展成最便捷,降低成本的渠道。
五、结束语
如今的中国红酒市场空间很大、发展很快,但是处于混乱无序的竞争之中。当然在整个市场是机遇与挑战并存,我们要抓住机遇,迎接挑战。
首先,国家应该充分利用宏观调控来控制红酒市场,制定有利于维护红酒市场经济秩序的法律,并鼓励中外红酒企业家在中国发展红酒事业,在保证国外红酒进口量的同时,保护国产红酒品牌,可以大胆尝试开发民族品牌。
其次,红酒商人要及时地了解市场动态。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很重要,如果有必要,调整营销策略,努力开发一些适应高品质生活的新产品,尽量保持有序的市场发展,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合理的价格,诚信经营,通过媒体上刊登广告等方式,让消费者了解红酒文化和红酒品牌,回报广大客户优质的服务,在消费者心中建立忠实可信的品牌。
最后,作为红酒消费者,应该理智消费,根据自身的需求购买适合自己的红酒,多了解红酒的文化底蕴,不要仅限于价格和口感,肤浅的看待红酒,多多支持国产红酒品牌,这样中国红酒市场必将迎来一个新的消费时代。
参考文献:
[1]荣晓华.消费者行为学[D].2006.
[2]罗子明.消费者心理学[D].2002.
[3][日]株式会社主妇之友社.葡萄酒品鉴大全[D].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4][美]埃德·麦卡锡(McCarthy,E.),[美]玛丽·埃文- 莫利根(Mulligan,M.E.),葡萄酒购买指南[D].级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5]江林.消费者心理与行为(第三版)[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6]贾利军.市场营销学[D].2011.
[7]陈伟, 张竞, 李拓晨.市场营销学[D].2012.
[8]王叶利.我国红酒的分众营销研究[D].2011.
[9]夏丹,王全胜.网络消费者购买决策类型的定量判定[J].管理前沿,2005,(3).
[10]我国红酒产业亟待产品结构调整[J].中国食品工业,2011,(6).
[11]朱惠.中国红酒市场发展前景浅析[D].
[12]中国葡萄酒产品的价格构成及其定价方法[J].中国食品工业,2007.
[13]黎志成,刘枚莲.电子商务环境下的消费者行为研究 [J].2008.
她对采访时间的要求比较严格,但在采访地点、方式的选择上又显得非常随性,我们的对话是在农大农学楼二楼的一个公共休息厅内,采访过程中,马教授虽然不断地和过往的学生、教员等人打着招呼,但她的思路始终清晰、语气极为果断―很符合我印象中对她的判断。
在和马会勤教授大约1个小时的交流中,我们的谈话是从葡萄酒开始且始终围绕着葡萄酒所展开,但很显然,马教授视野之开阔、知识之渊博,早已超越了葡萄酒这个领域,她会从更高的一个层面来看问题,当然,由于她的专业知识,她能更清醒地看到问题的所在――不仅是葡萄酒,也包含了社会发展、制度建设等方面。
交流中马会勤又多次强调了自己是一个自由主义者,她支持自由贸易,不赞成任何形式的贸易保护:“公平的、合理规则下的自由贸易是让大家都受益的,我是支持自由贸易的,我本身是个自由主义者。”自由主义者马会勤在和记者的谈话中甚至有时候会流露出和自己年龄、身份不相符的冲动,对一些不合理的现象,其批判起来丝毫不去做任何掩饰。
马会勤告诉记者,现在的自己除了上课外,来学校的时间并不多,“我是一个做研究的人,需要大量的时间来阅读和思考,学校里的杂事太多。”她坦言自己最喜欢的运动是暴走,因为她觉得这样能释放很多情绪,除了暴走,马会勤平日里喜欢做背包客:“在这个圈子里,我喜欢旅游是出了名的。”
在不少问题上,马会勤总会在回答前加上那句“我个人认为”,我理解这不是一种出于惯性的自我保护,而是一种更加平等的对话方式的体现,在她轻易消解了自己权威、专家的身份后,我们的对话更像是朋友之间的聊天。
法国酒性价比最低
《酒世界》:近几年来,进口葡萄酒的冲击比较明显,很多人认为国产酒性价比较低,您怎么看待国产葡萄酒目前的水平?
马会勤:目前国产葡萄酒确实有一些价格比较低的产品,但我们不能一概而论,仔细研究一下国产葡萄酒,比如宁夏和新疆的酒,品质很不错,价格也还可以。
我认为,目前中国的市场上,性价比最低的是法国酒,这和经销商有关系,也和市场诉求有关系,比如消费者不太懂葡萄酒或者他用来送礼,他会首先选择法国酒。所以,整体上来说,我们不能说国产酒性价比就不好,但是,这里面要注意,国产酒几个大品牌,尤其是这几个大品牌的所谓高端酒,性价比确实不高。
《酒世界》:您觉得现在的国产葡萄酒和十年前比起来,是不是有了明显的进步?
马会勤:这种进步是可以明显看到的。
产业西移是大趋势
《酒世界》:近年来的进步主要是哪些原因,除了酿酒设备的提高,我们在前段葡萄种植方面,比如现在西部产区的发展是不是在一定层面上促进了国产葡萄酒的整体进步?
马会勤:单就整个行业发展来看,产业西移是肯定的。西部产区有自己的优势,比如它的降水相对较少,有利于病虫害的防治,日照充足等等。这里面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东部城镇化建设的步伐在加快。这种步伐的加快导致了城镇对鲜食水果(包括鲜食葡萄)、蔬菜等果蔬类产品的种植,其经济效益远远要高于酿酒葡萄种植。在东部这个大环境下,除非做精品,没有别的出路。
《酒世界》:前不久我们有记者去西部考察,发现现在西部很多地方都在大规模建葡萄酒种植基地,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比较盲目,您怎么看?
马会勤:我同意这个观点。
盲目这个词你要看怎么去理解,我们说盲目上马项目并不完全意味着这个地方不适合种葡萄你偏偏来种,这当然是一种盲目,但更多的时候是另外一种盲目。比如说你缺乏相应的人才、不做市场调研、一味追求规模等等,这都是盲目,西部整体而言,在人才方面比较匮乏,这是个很大的问题。
葡萄种植最大的难题在埋土防寒
《酒世界》:我看到过您曾在媒体上讲过,葡萄栽培决定葡萄产业发展,现在葡萄种植的研究我们处于一个什么水平,都有什么样的机构在研究这些?
马会勤:现在种植的研究包括我们在内有不少在做。现在中国葡萄酒产业种植方面有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埋土防寒的问题,这个要占整个生产成本的25%―40%左右,埋土本身要成本,另一个问题是埋土地区很多树形都不能用,这样的话,后期的人工成本是非常高的。
我们目前的种植品种集中在欧亚品种上,这些品种抗寒性就不强,加上我们国家葡萄种植区域的气候问题,导致了埋土还是一个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实际上,各种免埋土的方法也都有出现,但离真正解决问题还有距离――我个人曾在宁夏一个会议上讲过,我们一定要有创新的思维,不能拘泥于形式。
《酒世界》:现在企业在这方面的研究是不是特别少?
马会勤:企业的投入是特别少。企业主要在营销上,在酿酒方面有一些投入,但在栽培上投入都比较少。
《酒世界》:国家在这方面的研究投入怎样,对您们这种研究有没有特别的补贴?
马会勤:现在我个人对国家这个葡萄种植研究的机制还是有一些看法。我们做的是基础性研究,当然,基础性研究很重要,但问题是,我们可不可以做一些基础性和应用性相结合的研究,现在大学的机制是,给你一个课题,你要出论文的,我觉得这样不利于推动研究发展――机制还是没理顺。
创新意识很重要
《酒世界》:在葡萄酿酒技术及品种的培育方面,我们现在进展如何?
马会勤:这里有两个方面。
一个情况是在现有通用品种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结合自己独特的气候特点,然后在工艺上进行创新。比如新世界国家就出现了冷发酵、微氧化等工艺创新,但很遗憾,现在我们国家搞葡萄酒研究的人,有什么根本上的真正创新吗?没有,Nothing。
《酒世界》:是不是因为我们的葡萄酒历史太短?
马会勤:这个和时间没多大关系,我们的计算机技术起步也很一般,但也出现了Lenovo(联想)这样的品牌,但葡萄酒方面,我们确实需要点压力。
《酒世界》:新品种方面呢?
马会勤:这个就是我刚刚要说的第二点。在这方面,我个人很赞赏云南红――实事求是地讲,云南红的某些产品在品质上有待改进,但是,云南红最值得推崇的地方在于他们坚持用当地的葡萄品种,而且他们在云南当地大规模试种,寻找一些新的,适合自己的品种,最近有个新品种名为“云中舞”,是非常有自己特色、适合当地种植的品种。最起码这种做事方法比较扎实的,勇于创新的精神也是值得鼓励,我个人还是比较佩服武克钢这个人的。相比而言,张裕这样的企业在做什么,这么大的上市公司,真正为中国葡萄酒业研究做出过什么成绩吗?
《酒世界》:中法庄园在这方面有没有一些成绩?
马会勤:中法庄园项目当然有成绩,但这里面存在一个地域差异问题,比如中法在河北研究出的一些品种是否适合在西部种植等等。不过在中法这个项目上,河北政府其实有很大责任,现在中法要被卖掉,我觉得很可惜,这样的项目,如果坚持做20年,那将会大不一样。
目前不适合实施分级制度
《酒世界》:一些葡萄酒产业发展不错的国家都有自己的分级制度,有人认为,中国缺乏分级制度是中国葡萄酒不能做强的原因,您怎么看?
马会勤:分级是个复杂的事情,谁来分级,如何分级?现在各个企业都有自己的质量标准。换个话题讲,分级体现的是什么?质量价格还是什么,比如法国的分级制度,我们都在讲AOC,但AOC从几欧到上百欧的产品都有。
《酒世界》:分级制度是不是可以给消费者一个最基本的、判断葡萄酒质量高低的标准。
马会勤:如果要一个最基本的,我们有国家标准,在这个基础上竞争就可以了。另外,葡萄酒是一个主观性很强的东西,它不是一个理化指标可以解决的问题,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只上不下,法国就是如此,评了级后很难下来。这些问题不想好,怎么来分级。
当然,分级制度对葡萄酒产业的发展是有帮助的,但我觉得目前我们不适合实施分级制度,或者说为时尚早。
《酒世界》:有观点认为,分级制度实施越早越好,成熟后分级是不是会更难。
马会勤:现在实施分级制度,必然会形成小部分品牌和利益集团把持的分级制度,反而不利于葡萄酒产业发展。
人才培养依然存在问题
《酒世界》:目前您所在这个系是果树系,对葡萄种植研究感兴趣的多吗?
马会勤:实际上不多。很多人感兴趣的是一些比较容易出效益的领域,葡萄种植其实不太容易出效益,我们系有不少人转而研究草莓。
《酒世界》:但现在,我了解的情况是,企业在这方面还是有比较大的缺口。
马会勤:好的人才是比较缺的。另一个就是脱节,我们现在这个机制所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市场的要求。现在专业的院校就是我们(中国)农大、北京农大以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这几个大学里的部分专业,主要还是产业太小。
关于个人
《酒世界》:除了工作需要,您平时喜欢饮用哪些国家的葡萄酒?
马会勤:我个人喜欢尝试,我是个自由主义者。我不局限于哪个国家,世界上大部分国家的葡萄酒我基本都尝过,没有什么特别偏好。
《酒世界》:您平时有什么爱好?
马会勤:除了读书就是运动,我喜欢暴走,暴走能让人释放一些情绪,我在葡萄酒圈里喜欢旅游是出了名的。
论文摘 要:面对全球竞争的加剧,我国行业要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一定地位,必须选择合适的路径,进行技术创新。然而不同行业具有各自的特色,技术创新路径的选择不能一概而论。从行业特色入手,基于前人的研究,对影响行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以酒行业技术创新路径的选择加以论证。
经济全球化使国内行业竞争扩展到国际市场,面对资金雄厚、技术力量强大的竞争对手,我国行业要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一定地位,就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寻找合适的路径,提升技术能力,进行技术创新。
1 行业技术创新路径概念界定
技术创新路径就是创新主体通过掌握自身的知识分布,判断对内源知识和外源知识的需求,选择正确的组合方式,并在选择后对创新进行管理。行业技术创新路径的研究是从行业的角度,从相对宏观的视角,基于行业的特色,分析行业现况,挖掘、寻找内源知识和外源知识,并对其进行有效组合管理。
关于技术创新路径选择国内外有很多研究。魏江认为不同企业可采用三种不同的创新途径:“技术引进”途径、“完全自主创新”途径、“技术合作”途径。韩辉认为中小企业要结合自身技术创新的因素,合理定位,选择合适的技术创新路径。翁华强等,针对我国创新战略中的失误,对其中的创新路径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以上大都以企业为研究对象,而本文借鉴上述思想从行业角度,选择适合行业初始条件和长远利益的技术创新路径。国外多西从技术轨道角度对企业、产业和国家的技术创新路径进行了研究。凯斯帕维特等学者分析了不同行业技术变革来源和方向的差异并对不同行业的创新路径做出了客观的定位。本文将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影响我国行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的因素,并对酒行业技术创新路径进行选择。
2 影响行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的因素
我国国内的各种类型的技术创新路径,以我国特有的国情为背景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行业可根据自身的性质和条件来选择。影响我国行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的因素分为行业内部因素和行业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包括行业目标、行业内企业家精神、行业的技术创新资源、行业文化、市场实现、行业的市场进入壁垒、市场结构和技术发展水平等,而外部因素包括市场需求、国家政策、社会服务环境等。对行业而言最为显着的影响因素为:
行业目标。行业目标包括附加值更大化、持久成长两个方面。附加值更大化指具有明显产业链分工的行业,如汽车、家用电器等,它们的成品需要许多零部件来完成,从而形成分工明显的产业链,而使最后的集成者获得最多的附加值。持久成长指行业目标是否可保持可持续性增长。
行业文化。行业文化是指整个行业内呈现出的对技术创新路径的认可程度。比如黄酒是我们国家的自有品牌,黄酒酿造技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黄酒行业的技术创新就是立足于自有技术,走自主创新的道路。而葡萄酒本来就是舶来之品,外加历史原因限制了其发展,现在葡萄酒酿制技术远远落后于国外先进技术,其创新的固有路径就是引进吸收再创新。
市场进入壁垒。所谓行业的市场进入壁垒指行业中现有企业对潜在进入企业所具有的优势地位,进入壁垒的高低表现为新进入企业进入该行业的风险大小。如果行业的市场进入壁垒较低,新进入企业便会选择创新难度相对小的创新模式进入该市场,同样我国国内的企业可以采取同样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进而提高整个行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相反,新进入企业适宜通过选择原始创新模式进行产品技术开发,开辟新的市场。
行业的技术发展水平。它直接决定了行业技术创新路径的选择。行业技术发展随时间的发展而表现出S型的演化规律,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出现和缓慢增长阶段、快速发展阶段、缓慢增长阶段和技术极限阶段。不同行业技术发展阶段,企业面临的技术发展平台是不同的,创新风险也是不同的,选择的创新路径也因此而有差异。 转贴于
3 酒行业技术创新路径的选择 1 白酒行业 1.1 行业特色
我国有着悠久的酿酒文化,白酒也是世界着名的六大蒸馏酒之一。通过独特工艺酿制的白酒色、香、味备受各界人士的青睐,尤其是名酒,风格独特,有着广阔的国内和国际市场。酒曲是我国在酿酒技术上的重大发明,更是世界上最早的复合酶制剂。欧洲人直到19世纪末,才了解到酒曲的作用,将其称之为淀粉发酵法。白酒在人民日常生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同时白酒的历史文化氛围极其浓郁。白酒按香型可以分为浓香型、酱香型、米香型、清香型和其他香型五种。在目前市场上,每种香型的白酒都有其传统的标志性的品牌。 1.2 技术创新路径——品类创新
白酒行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技术相对成熟。曾有日本学者提出,酒曲一旦离开其原有的地理环境,便无法酿造出原来品质的白酒,这证明了白酒技术的不可模仿性。我国大力扶植白酒行业,在资源投入上是毫不吝啬的,在国家政策上也是开放的。外加上白酒具有很高的市场需求度,所以白酒行业的创新是很有必要的。白酒对历史文化具有很强的依附性,尤其是高档酒,而历史是不可创造的,同时其酿造技术具有很强的地理依赖性,这导致白酒行业的创新必须充分挖掘自我成分,侧重于选择自主创新路径。傅家骥在《技术创新学》一书中归纳出了自主
创新的三个特点:技术突破的内生性;知识与能力支持的内在性;技术与市场的率先性。而在白酒行业进行自主创新最简单的路径便是品类创新,这也是市场所证明了的,比如保健酒的发展。
保健酒的代表—劲酒,从一个区域品牌脱颖而出,发展成为行业领导品牌。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的公布数据说明,劲酒的认知度以及提及率在全国保健酒品牌中长期占据着第一的位置。劲酒依托“本草养生”文化,将传统本草创新与现代酿造科技相结合,创新保健酒品类并异军突起。劲酒制定了以“健康饮酒”为核心的整合营销模式。一句“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哦”的口号,从消费者健康的立场来审视饮酒文化,体现了人情味,并抓住了人们对健康的诉求。劲酒所推崇的健康饮酒养生理念,丰富了中国的饮酒文化,提升了自身品牌的美誉度。同时劲酒也使保健酒从原来的白酒行业中脱颖而出,带动了一个行业的兴起。 2 啤酒行业 2.1 行业特色
啤酒在世界上历史悠久,而我国在1903年才由德国酿造师在青岛建立了第一家现代化啤酒厂。此后,1915年才在北京出现第一家由中国人出资建立的啤酒厂。我国啤酒工业起步较晚,却发展迅速,至今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啤酒生产大国。我国啤酒厂数量很大,但设备、规模参差不齐。最近几年啤酒行业不断引进国外先进生产设备,向着规模化、效益化发展。 2.2 技术创新路径——合并
从如上啤酒行业特色分析中可以看到啤酒的生产技术也相对成熟,而且生产方式趋于标准化,所以在啤酒行业要想在技术上有所突破比较困难。而目前我国啤酒行业缺乏国际竞争力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我国啤酒厂品牌杂乱,不具有规模优势。所以我国啤酒行业可以从组织创新的角度来寻找创新路径,采取企业合并的方式,通过多个企业组织制度上的联合创新,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事实上我国啤酒行业通过兼并寻求技术创新的案例已经为数不少。青岛啤酒集团耗资约4亿元完成对分散于国内各地的8家啤酒厂的收购,其中对上海嘉士伯75%股权的收购,以及对美国亚洲战略投资公司在“五星”62.46%的股权和在“三环”54%的股权的收购,使青岛啤酒集团的生产能力达到180万吨,同时也为青岛啤酒赢得了全国市场上的“啤老大”的称号。自2003年以来,中国啤酒市场上并购事件不断涌现:世界第三大啤酒酿造商比利时英特布鲁收购浙江开开集团旗下啤酒业务70%的股权,丹麦啤酒集团嘉士伯收购云南大理啤酒,全球第二大啤酒集团SABMiller收购哈尔滨啤酒等。通过这些案例可以看出我国啤酒行业通过兼并实现组织创新,扩大自身规模,抢占国际市场,这一发展趋势是符合世界趋势的。
[1]魏江.企业购并战略新思维.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购并和整合管理模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韩辉.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及路径选择[J].辽宁经济,2005,(9):60-61.
[3]翁华强,郭凤典,管名.中国汽车业自主创新路径之探讨[J].特区经济,2004,(12):243-244.
论文关键词:技术创新路径 行业特色 路径选择 酒行业
论文摘 要:面对全球竞争的加剧,我国行业要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一定地位,必须选择合适的路径,进行技术创新。然而不同行业具有各自的特色,技术创新路径的选择不能一概而论。从行业特色入手,基于前人的研究,对影响行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以酒行业技术创新路径的选择加以论证。
经济全球化使国内行业竞争扩展到国际市场,面对资金雄厚、技术力量强大的竞争对手,我国行业要在国际市场上获得一定地位,就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寻找合适的路径,提升技术能力,进行技术创新。
1 行业技术创新路径概念界定
技术创新路径就是创新主体通过掌握自身的知识分布,判断对内源知识和外源知识的需求,选择正确的组合方式,并在选择后对创新进行管理。行业技术创新路径的研究是从行业的角度,从相对宏观的视角,基于行业的特色,分析行业现况,挖掘、寻找内源知识和外源知识,并对其进行有效组合管理。
关于技术创新路径选择国内外有很多研究。魏江认为不同企业可采用三种不同的创新途径:“技术引进”途径、“完全自主创新”途径、“技术合作”途径。韩辉认为中小企业要结合自身技术创新的因素,合理定位,选择合适的技术创新路径。翁华强等,针对我国创新战略中的失误,对其中的创新路径选择问题进行了研究。以上大都以企业为研究对象,而本文借鉴上述思想从行业角度,选择适合行业初始条件和长远利益的技术创新路径。国外多西从技术轨道角度对企业、产业和国家的技术创新路径进行了研究。凯斯帕维特等学者分析了不同行业技术变革来源和方向的差异并对不同行业的创新路径做出了客观的定位。本文将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影响我国行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的因素,并对酒行业技术创新路径进行选择。
2 影响行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的因素
我国国内的各种类型的技术创新路径,以我国特有的国情为背景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行业可根据自身的性质和条件来选择。影响我国行业技术创新路径选择的因素分为行业内部因素和行业外部因素,内部因素包括行业目标、行业内企业家精神、行业的技术创新资源、行业文化、市场实现、行业的市场进入壁垒、市场结构和技术发展水平等,而外部因素包括市场需求、国家政策、社会服务环境等。对行业而言最为显著的影响因素为:
行业目标。行业目标包括附加值更大化、持久成长两个方面。附加值更大化指具有明显产业链分工的行业,如汽车、家用电器等,它们的成品需要许多零部件来完成,从而形成分工明显的产业链,而使最后的集成者获得最多的附加值。持久成长指行业目标是否可保持可持续性增长。
行业文化。行业文化是指整个行业内呈现出的对技术创新路径的认可程度。比如黄酒是我们国家的自有品牌,黄酒酿造技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黄酒行业的技术创新就是立足于自有技术,走自主创新的道路。而葡萄酒本来就是舶来之品,外加历史原因限制了其发展,现在葡萄酒酿制技术远远落后于国外先进技术,其创新的固有路径就是引进吸收再创新。
市场进入壁垒。所谓行业的市场进入壁垒指行业中现有企业对潜在进入企业所具有的优势地位,进入壁垒的高低表现为新进入企业进入该行业的风险大小。如果行业的市场进入壁垒较低,新进入企业便会选择创新难度相对小的创新模式进入该市场,同样我国国内的企业可以采取同样的方式进入国际市场,进而提高整个行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相反,新进入企业适宜通过选择原始创新模式进行产品技术开发,开辟新的市场。
行业的技术发展水平。它直接决定了行业技术创新路径的选择。行业技术发展随时间的发展而表现出S型的演化规律,可分为四个发展阶段:出现和缓慢增长阶段、快速发展阶段、缓慢增长阶段和技术极限阶段。不同行业技术发展阶段,企业面临的技术发展平台是不同的,创新风险也是不同的,选择的创新路径也因此而有差异。
3 酒行业技术创新路径的选择
3.1 白酒行业
3.1.1 行业特色
我国有着悠久的酿酒文化,白酒也是世界著名的六大蒸馏酒之一。通过独特工艺酿制的白酒色、香、味备受各界人士的青睐,尤其是名酒,风格独特,有着广阔的国内和国际市场。酒曲是我国在酿酒技术上的重大发明,更是世界上最早的复合酶制剂。欧洲人直到19世纪末,才了解到酒曲的作用,将其称之为淀粉发酵法。白酒在人民日常生活中有着特殊的地位,同时白酒的历史文化氛围极其浓郁。白酒按香型可以分为浓香型、酱香型、米香型、清香型和其他香型五种。在目前市场上,每种香型的白酒都有其传统的标志性的品牌。
3.1.2 技术创新路径——品类创新
白酒行业是我国的传统产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技术相对成熟。曾有日本学者提出,酒曲一旦离开其原有的地理环境,便无法酿造出原来品质的白酒,这证明了白酒技术的不可模仿性。我国大力扶植白酒行业,在资源投入上是毫不吝啬的,在国家政策上也是开放的。外加上白酒具有很高的市场需求度,所以白酒行业的创新是很有必要的。白酒对历史文化具有很强的依附性,尤其是高档酒,而历史是不可创造的,同时其酿造技术具有很强的地理依赖性,这导致白酒行业的创新必须充分挖掘自我成分,侧重于选择自主创新路径。傅家骥在《技术创新学》一书中归纳出了自主
创新的三个特点:技术突破的内生性;知识与能力支持的内在性;技术与市场的率先性。而在白酒行业进行自主创新最简单的路径便是品类创新,这也是市场所证明了的,比如保健酒的发展。
保健酒的代表—劲酒,从一个区域品牌脱颖而出,发展成为行业领导品牌。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的公布数据说明,劲酒的认知度以及提及率在全国保健酒品牌中长期占据着第一的位置。劲酒依托“本草养生”文化,将传统本草创新与现代酿造科技相结合,创新保健酒品类并异军突起。劲酒制定了以“健康饮酒”为核心的整合营销模式。一句“劲酒虽好,可不要贪杯哦”的口号,从消费者健康的立场来审视饮酒文化,体现了人情味,并抓住了人们对健康的诉求。劲酒所推崇的健康饮酒养生理念,丰富了中国的饮酒文化,提升了自身品牌的美誉度。同时劲酒也使保健酒从原来的白酒行业中脱颖而出,带动了一个行业的兴起。
3.2 啤酒行业
3.2.1 行业特色
啤酒在世界上历史悠久,而我国在1903年才由德国酿造师在青岛建立了第一家现代化啤酒厂。此后,1915年才在北京出现第一家由中国人出资建立的啤酒厂。我国啤酒工业起步较晚,却发展迅速,至今我国已成为世界上第二啤酒生产大国。我国啤酒厂数量很大,但设备、规模参差不齐。最近几年啤酒行业不断引进国外先进生产设备,向着规模化、效益化发展。
3.2.2 技术创新路径——合并
从如上啤酒行业特色分析中可以看到啤酒的生产技术也相对成熟,而且生产方式趋于标准化,所以在啤酒行业要想在技术上有所突破比较困难。而目前我国啤酒行业缺乏国际竞争力的一个关键问题是我国啤酒厂品牌杂乱,不具有规模优势。所以我国啤酒行业可以从组织创新的角度来寻找创新路径,采取企业合并的方式,通过多个企业组织制度上的联合创新,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
事实上我国啤酒行业通过兼并寻求技术创新的案例已经为数不少。青岛啤酒集团耗资约4亿元完成对分散于国内各地的8家啤酒厂的收购,其中对上海嘉士伯75%股权的收购,以及对美国亚洲战略投资公司在“五星”62.46%的股权和在“三环”54%的股权的收购,使青岛啤酒集团的生产能力达到180万吨,同时也为青岛啤酒赢得了全国市场上的“啤老大”的称号。自2003年以来,中国啤酒市场上并购事件不断涌现:世界第三大啤酒酿造商比利时英特布鲁收购浙江开开集团旗下啤酒业务70%的股权,丹麦啤酒集团嘉士伯收购云南大理啤酒,全球第二大啤酒集团SABMiller收购哈尔滨啤酒等。通过这些案例可以看出我国啤酒行业通过兼并实现组织创新,扩大自身规模,抢占国际市场,这一发展趋势是符合世界趋势的。
参考文献
[1]魏江.企业购并战略新思维.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购并和整合管理模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2]韩辉.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因素及路径选择[J].辽宁经济,2005,(9):60-61.
[3]翁华强,郭凤典,管名.中国汽车业自主创新路径之探讨[J].特区经济,2004,(12):243-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