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县级图书馆科普8篇

时间:2022-10-24 06:16:0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县级图书馆科普,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县级图书馆科普

篇1

图书馆作为政府所辖的一个文化事业服务部门,其服务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了政府在公众心中的形象。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尤其在当前各类电子读物充斥市场的前提下,“服务质量”已成为图书馆事业能否蓬勃发展的根本保证。经过调查几个县级图书馆之后,发现大多数地方,作为服务大众的公共图书馆,它的服务质量却不尽人意。本文据此分析其中的原因并提出对策。

一、县级图书馆服务质量低的原因

(一)服务机制不够健全:目前,大多县级图书馆缺乏相应的制度来保证其服务质量。比如,缺乏完善的服务标准,缺少服务质量的有效监督,没有建立良性快速的服务反馈机制。有些县级图书馆连宣传栏也没有,有些图书馆有宣传栏,但一般很久才更换一次内容。有些图书馆甚至没有馆长信箱、读者意见薄等便捷的反馈设施,这样,县级公共图书馆对读者的服务只是简单的借书还书,单向的“闭门造车”,根本不可能与时俱进,形成互动的良性发展局面。我所在的大通县图书馆每年进的新书针对性不强,仅凭相关领导和几个馆员的喜好,很少考虑读者的需求,文学类读物占据绝大多数,而技术类、实用类、常识类、科普类的所占比例非常少。

(二)服务的辐射面不够广:图书馆作为一种传播知识、文化的重要部门,其服务对象的大部分是机关工作人员,在校学生等,他们只能在下班,放学或双休日、节假日才能到图书馆来学习,而目前不少图书馆的服务时间与大多数行政、事业单位的上下班时间同步,图书馆因此失去了这部分读者。这就导致读者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充分利用馆藏资源补充自己需要的知识

(三)服务的影响力不够大:我们绝大多数县级公共图书馆很少举办各种活动。一般只为响应上级号召开展为数不多的读书活动,如读书月活动、世界读书日活动。即使举办,图书馆的宣传力度亦不够大。有时,读书月活动和世界读书日活动都结束了,竟然有大部分群众根本就不知道举办过这些活动。图书馆举办活动,根本就不能形成足够的影响力,产生不了强烈的社会效应。

(四)服务的态度不够好:县级公共图书馆管理员往往思想涣散、时间观念不强,缺乏主动服务精神、协作精神、创新精神。有些管理员做事针对性强,领导平时关注多的事情就做好,只要领导没留意到的地方就敷衍。似乎服务对象是领导而不是读者,对读者态度往往显得冷漠。有些基层图书馆甚至出现过一些图书管理员与读者发生争吵的事件。有些图书管理员着装不够端庄,坐姿不够文雅,出现上班吃零食、大声说笑甚至睡觉等现象。

(五)馆员的业务水平不够高:县级公共图书馆的管理员业务水平、综合素质不够高。管理员除了简单的使用电脑外,不懂得电脑的编程与维修。没有专职人员对电脑进行维护与修理。管理员一般只对自己部门的工作熟悉,而对其他部门的工作没有太多了解。这样,管理员的业务水平便出现了局限性。另外,县级公共图书馆基本都没有建设自己的网站,更没有专人管理网站。这些都是由于在岗人员的综合素质不够高造成的。

二、提高县级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的主要策略

由于各地的经济发展程度不一,各级政府对当地的文化建设重视程度不同,导致各地图书馆的硬件设施的建设水平不一。但是,就提高服务质量而言,可以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一)完善服务的保障机制:首先,由管理层与全体图书馆员共同探讨,采用民主的原则,制定出完善的服务质量标准。设立了完善的服务质量标准,全体图书馆员的服务活动就有章可循了。其次,要加强县级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监督。确保服务流程的顺畅、高效,提高县级公共图书馆服务质量。再次,要建全县级公共图书馆反馈机制。可以建设县级公共图书馆自己的网站并开通馆长信箱,建立读者QQ群。实在条件有限,可以定期召开读者代表座谈会,或者在图书馆大厅或走廊处挂出读者意见薄。采取这些办法,图书馆的领导及其员工就能及时了解读者的需求,便于因地制宜,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形成适合当地读者群的图书馆特色。

(二)扩大服务的覆盖面:县级公共图书馆可以通过建设自己的网站,扩大服务的覆盖面。县级公共图书馆派专业人员对网站进行开发、调试与管理。网站可以有服务指南、新书推介、活动简介、视频讲座、少儿频道、网上续借等栏目。服务对象将不再只是进馆的读者,更是扩展到乡镇的全体群众。读者不用走进图书馆,而是在附近有互联网的场所便可以随时享受到应有的服务。这样,从时间与场地上都消除了局限。

(三)增强服务的宣传力度:县级公共图书馆要加强服务的宣传力度。可以印制读者服务手册和活动宣传手册,在辖区内的工厂、学校、商场等人流量大的地方大量派发。还可以在乡、镇政府大堂开展新书推介活动。比如,放两块展板在政府大堂。一块展板是每月推荐的3-5本新书,同时另一块展板是县级公共图书馆的简介。这样,能让乡、镇政府人员更好地了解图书馆,了解书的最新动态,引起他们的重视,促使他们关注图书馆工作,引领大众热爱阅读。通过增强宣传力度,县级公共图书馆在为政府、社区、企业、学校等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知名度及影响力。

(四)树立良好的服务理念:县级公共图书馆管理员要用具体的行动诠释“读者至上”的服务理念。

首先上班期间,要做到不离岗,不吃零食,不大声谈笑。对待读者的咨询要面带微笑、耐心细致回答问题。在此基础之上,转变图书馆以前馆藏文献阅览的单纯服务功能。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将信息服务转变为知识服务。即从各种显性和隐性信息资源中,将知识提炼出来,有针对性地满足读者的需求。

篇2

关键词:免费开放;县级图书馆;对策

县级图书馆承担着向县域人口传播先进思想文化的重任,更担负着传递先进农业科技的职责,关于这一点,在陆良县图书馆更是如此。在配合我国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的同时,陆良图书馆实施了免费开放政策。不难看出,此政策极大的激发了当地人口的阅读愿望。然而,随着政策的执行诸多问题也逐渐显现,包括图书馆的承载能力、书籍借还制度的履行,以及图书馆文化传播功能的提升等,都在近段时期面临着较大挑战。挑战的出现是否根源于免费开放政策呢?对此,笔者和同事们都给予的否定。通过调研发现,诸多问题很可能出现在图书馆的服务对策调整上。

一、县级图书馆的服务职能定位

结合陆良县域的特点,首先对县级图书馆的服务职能进行定位,以此来界定服务对策的构建范围。

(一)一般层面的服务职能定位

所谓“一般层面”可以概括为:文化书籍的借阅、电子书籍的阅览等。从本县所反馈的信息来看,一般层面的服务对象主要是居住在县城内的居民。并且,受到传统生活方式的影响,以及当地人口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现实制约,实际能长期与图书馆保持联系的阅读者并不多。与之相反,笔者所在图书馆的藏书却以大众化读物为主,这就严重制约了图书馆资源配置的高效性。

(二)特定层面的服务职能定位

县级图书馆特定层面的服务则包括:向当地农业人口传递农业科技信息,并配合农业部门开展农技专家下乡活动。同时,在本身职能定位的基础上,还针对当地少年儿童提供少儿读物。限于陆良县图书馆的具体定位,在特定层面仍主要指向农技专门知识的传播。然而,真正需要这些知识的广大人口都主要集中在各乡镇,从而又弱化了图书馆该项资源的有效配置。

由此不难看出,陆良县图书馆所产生的诸多问题,与免费开放并无直接的因果联系。但也须重视这一现象,人口借阅书籍的门槛降低后,必然会增大各类需求量。这也就构成了图书馆在服务对策调整上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免费开放环境下服务职能所面临的挑战

具体而言,免费开放环境下所导致的挑战,可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借阅需求量呈现出结构性增长

上文已经提到了陆良县域的情况,从而即使实施免费开放措施,也不会在短期内出现借阅人数激增的现象。然而,结构性增长却呈现出明显的态势。所谓“结构性”是针对某一具体人群而言的,在本县主要表现为:专业户、技术能手,以及中小学的师生。受到谋生的需要以及职业所决定,他们与图书馆的联系更加频繁,而这也对图书馆现有资源配置上带来了挑战。

(二)借阅需求类别出现多样化趋势

一般休闲性的阅读在本馆还不普遍,这应该受到当地人口固有休闲方式的影响。在针对结构性增长后书籍需求种类的统计来看,也同样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如,涉及烟叶种植和蚕桑养殖以及其它种植方面内容,以及科普类的书籍,最为当地人口喜欢。然而,受图书馆长期定位不明晰的因素制约,对于诸多专业性的书籍仍储备不足。这就使得在当前面临着多样化趋势的挑战。

(三)借阅区域范围表现出扩大态势

在过去县级图书馆还是有偿服务的时候,借阅人口主要集中于县城的居民户。为此,图书馆面对相对狭小的服务人群,往往采取刚性的服务模式。即被动的接受他们的借阅申请。然而,目前借阅区域范围则表现出扩大态势,这就对传统服务模式带来了挑战。

因此,在免费开放环境下便引申出以上三个方面的主要问题。

三、对策

笔者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对策:

(一)针对服务对象的模式重构

1.建立多元化图书服务。建立多元化图书服务需要以传统服务为核心,根据图书馆自身经费状况适度延伸服务领域。在服务领域的延伸中,应始终把握信息化技术对民众阅读偏好的影响。与此同时,传统服务模式仍是广大民众所需求的,因此,应在原有基础上提升服务的主动性。

2.开展个性化图书服务。开展个性化图书服务,并不需要对每一位读者开展针对性的服务。而是通过服务职能分工,根据民众的不同需要开展专业性的服务。在图书馆职能分工基础上通过各部门分工协作,分别为民众提供上述服务。

(二)针对服务过程的模式重构

目前,柔性化的图书服务实则满足了读者现实的阅读需求。其中,克服阅读地点的刚性化现阶段容易解决,因此,可以从这一环节入手。如,图书馆工作人员可以与各学校取得联系,在充分了解学生借阅需求信息的前提下,开展送书上门服务。也可以以村社为单位,集中组织送书上门服务。与此同时,图书馆还可以和当地的乡、村委员会接触,通过送书下乡的形式来满足县域农户对图书的阅读要求。在图书提供方面,图书馆可以和中心学校建立定期的联动机制,通过图书馆或学校派专人进行统一借阅与归还工作,来解决他们的课外阅读问题。

(三)针对服务评价的模式重构

图书馆主管部门可以协同各级图书馆,开展专业技术人员下基层授课和指导活动。其中,授课地点就设在各级图书馆内。这种服务方式既务实,又能帮助本地广大读者获得最新的生产知识,既是文化共享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实现服务评价模式重构的前提。

综上所述,以上便构成笔者对文章主题的讨论。当然,笔者不可能穷尽各地区县级图书馆的服务对策。但是通过本文的阐述,也可以给其它地区提供有益的启发。

四、小结

陆良图书馆,随着免费开放政策的执行,诸多问题也逐渐显现,包括图书馆的承载能力、书籍借还制度的履行,以及图书馆文化传播功能的提升等,都在近段时期面临着较大挑战。为此,应围绕着:针对服务对象的模式重构、针对服务过程的模式重构,以及针对服务评价的模式重构等方面来开展对策构建。

参考文献:

[1]暴巍.浅析县级图书馆如何走出门庭冷落的局面[J]. 河南图书馆学刊,2011(6).

篇3

县级图书馆是我国公共图书馆的基础,是公共图书馆中数量最多的一部分,对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是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活跃城乡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机构。

新形势下的经济建设过程中,经济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标杆,只有经济文化的全面健康发展,才会推动这个社会的健康发展。我们也很容易的发现,一个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发展,文化发展不仅关系到社会人民的生活水平,还会对社会的经济有很大的影响。在当前这个新形势下,我们甚至可以说,没有社会深厚的文化支撑,经济的发展肯定是疲软的,不能够持续的。图书馆是一个城市的文化建设和发展的中心,图书馆的质量是城市文化的代表,而图书馆的责任也就在于满足市民的文化需要,提高社会的文化修养,对当前社会在新形势下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文化基础和保障。

传统认识下的图书馆属于公益文化基础设施,特别是在一些落后的地区,图书馆的功能相对单一。只是提供一些简单的阅读消遣场所,改革开放后的图书馆改革也只是去考虑图书馆生存和创收的问题,而很少去考虑如何为当地文化,尤其是很少考虑为当地的经济提供指导作用。而恰恰为地区的文化和经济建设发展服务,这才是图书馆的社会责任也是图书馆的生存之道。显而易见,在新形势下,旧的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经济建设。

二、县级图书馆指导经济建设策略

县级图书馆是国家最基础的公共图书馆建设单位,数量众多,分布广泛,资源丰富和方便查阅是县级图书馆得天独厚的优势。在我国目前的公共图书馆体系中,县级图书馆处于承上启下的枢纽地位,没有资源丰富、运行高效、保障有力、服务到位的县级图书馆,国家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和图书馆服务系统的链条就会出现断裂,形不成对全体社会成员公平获得文献信息资源的保障能力。那么如何提高县级图书馆在新形势下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如何发挥在新形势下经济建设中的作用就尤为重要, 为此建议:

第一,尽快立法,保证政策落实。

虽然在我国图书馆事业发展中制定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但这些方针、政策毕竟没有上升到法律的高度,使之规范化、制度化。因此,在执行中往往被打折扣,而不能像法律一样具有强制性。比如,国家政策规定要保证对图书馆事业发展经费的投入,增长幅度应和国民经济增长的幅度同步,由于没有法律去规范它,许多地方都没执行这一规定。如果有了《图书馆法》,图书馆就可以依据法律,要求政府必须依法执行,甚至能够以行政不作为提出行政复议或行政诉讼,依法保证图书馆的经费能够到位。

第二,思想重视,统一战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主动谋求发展。在新形势下,未来县级图书馆的工作方向就是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现在经济发展多变,那么为了能够更好的指导新形势下的经济建设,县级图书馆的工作重点就必须转变到为新形势下的经济建设服务的道路上来, 一切日常业务活动, 都必须以经济建设服务为中心思想。当然,在工作转变的过程中难免会有不适应, 为此要求县级图书馆要加紧组织大家进行深入学习和思想交流。使大家深刻认识到本地区经济建设与图书馆之间的关系, 县级图书馆要积极开拓业务领域, 服务于经济建设,让县级图书馆的真正价值得以体现。

第三,做好调查工作,研究出服务项目。

有效调查,积极谋划,客观制定发展战略,才能够为新形势的经济服务奠定良好基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为经济建设服务的质量。调查工作的质量是选题的关键, 也关系到服务工作的好坏同时也能避免劳动力的浪费。过去,我们为科研生产服务的效果不明显, 主要原因是没有重视中小企业,特别是乡镇企业, 这些中小企业对地方经济建设有投资少见效快而且数量大等特点。但是以前县级图书馆总是把所有的人力和物力投入到地区的大项目的建设上,可是一旦项目不能够顺利实施,就白费了很多的人力和物力。所以在新形势下,县级图书馆以后的工作中就要做好市场调查工作,积极参与建设中小企业的经济活动,这将很大程度上提高县级图书馆对新形势下经济建设的指导作用。为了掌握本地区的生产科研和相关项目的基本情况,要求县级图书馆定期到当地科协、科委、计委、经委、农委等相关部门调查讨论, 并且要积极去生产一线,和一线的相关单位进行交流,摸底活动。其次县级图书馆要了解当地生产一线对科学技术以及信息的需求信息,根据他们的需求和生产活动,做好县级图书馆的工作计划和服务宣传活动。召开相关客户座谈会,通过讨论会的形式以及调查表的信息了解和挖掘当地经济需要的信息和资料,在此基础上积极宣传相关新技术,并且推荐相关资料,充分发挥文献对经济建设的指导作用。确定一些即有深度又见效快的项目,跟踪服务到底直至取得成果,把调查与相关服务工作贯穿于整个项目实施环节中,做好指导作用。

同时要求县级图书馆在新形势的需求下,充分发掘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优势,对文献进行在加工更加有利于文献发挥作用,积极服务于经济建设。县级图书馆在新形势的经济建设中,是用户和信息资料的纽带,它服务于经济建设中,为经济建设带来的效益。图书馆的信息要能跟上时代的快速发展,新技术、新知识、新成果我们要积极通过多种方式快速获得。所以要求县级图书馆的采购工作要根据一线服务部门反馈的新形势下经济需要的信息资料,有针对性地搜集最新资料来知道当地经济建设。首先对馆藏信息进行筛选、归类整理、深加工和提要卡,把馆藏与现刊同类信息关联起来,使来馆索取信息的用户可根据自己的需要全面的获得信息。开展各个县级图书馆的联合和各市区之间图书馆的联合等工作,实现管间资料共享。充分利用网络科技手段进行网络化服务,利用图书网络系统,向生产科研部门,技术人员、乡镇企业、农村专业户获取信息资料,不断积累情报信息进行文献资料的交流。加强科学技术文化的普及,提高广大读者的科学技术文化水平,把公共图书馆办成用户求知、学习的课堂。县级图书馆要多到市民中间举办相关活动,例如科普讲座,阅读欣赏等丰富的服务活动,来提高读者的科学技术文化水平,扩大县级图书馆在当地的影响,培养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崇拜,从而实现对新形式下经济建设起到指导作用。

第四,改革体制,营造发展环境,寻找服务于新形势下经济建设的有效途径。

在新形势下,县级图书馆目前的主要任务就是为经济建设服务,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改革,社会观念也发生了巨大变化。图书馆的工作重心也要随着社会的转变而转移,这就需要我们突破传统半封闭式、被动式的服务形式,转变为以县级图书馆为载体的信息科学技术,服务于新形势经济建设上来。服务于经济建设是县级图书馆体现社会价值的必要方式,过去县级图书馆一直处于被动服务,在社会上影响力较低,从而没有获得社会的重视。今后要求县级图书馆主动出击,积极服务于新形势下的经济建设,引导更多的人来图书馆学习,间接的为当地经济建设起到指导作用。同时县级图书馆服务于经济建设必须要有强大的服务团队。只有服务人员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思想落到实处,才能够把县级图书馆的服务工作更好的推广到社会上。所以强大的服务团队是县级图书馆发展的基础,只有优秀的人才和优秀的团队的努力才能把图书馆的资源更好的服务到经济建设工作中。

三、结束语

篇4

关键词:县级公共图书馆 免费开放 困境 解决办法

公共图书馆是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免费开放是让民众充分享有公共文化服务的权利,真正彰显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平等”精神的最佳方式,是实现文化惠民的一个有效举措,公民由此获得了无障碍平等获取知识的机会,这对于促进全民阅读,实现信息公平、推动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公平免费”是公共图书馆服务的国际公认原则。我国也一直致力于实现公民的普遍均等服务。2011年1月26日,文化部、财政部共同出台的《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2011年底之前,全国所有的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实现无障碍、零门槛进入,公共空间设施场地全部免费开放,所提供的基本服务项目全部免费。”全国由此掀起了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的文化浪潮。

我国的基层图书馆——县级公共图书馆有近2500所,在公共图书馆中占据近90%的比例。面对铺卷而来的免费开放之风,县级公共图书馆在欢呼迎接之余,面对现实环境中的困境和挑战,又有许多惶惑。下面笔者将就县级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后面临的发展困境以及解决办法与大家进行探讨。

1、面临的困境

1.1 经费问题

图书馆的经费来源于政府的财政拨付。长期以来,财政拨款不足,造成县级公共图书馆资金短缺,经费只能保障图书馆的基本运行,勉强维持生存,导致图书长期没有更新,更谈不上提供高层次的服务。免费开放后,图书馆流通量加大加快,图书和设备由于利用率高导致损耗大,使得其维护、更新等运行成本也随之上升。另外读者以前承担的费用取消,也必须转由政府财政支出。如果没有政府的大力扶持、加大投入,免费开放将流于形式。

1.2 阅读环境问题

一是场馆不足。因县级公共图书馆的经费长期严重不足,图书馆多年来没有扩容发展,馆舍十分紧张。有的馆为求生存,甚至把场地对外承包。免费开放后,读者数量猛增,有限的场馆无法容纳更多的读者。二是阅览环境差。县级图书馆由于软硬件设施的缺失,设备的落后,难以给读者提供舒适的阅览环境。伴随免费开放,不同职业和层次的读者纷纷涌入图书馆。因读者素质参差不齐,部分缺乏良好的阅读习惯,图书馆内发出了不文明不和谐的声音:阅览室人来人往、嘈杂喧闹,影响了阅览环境和阅读秩序;有人霸占阅览区休息、或者从事与利用图书馆无关的事情,损害了真正想要阅读者的利益。

1.3 馆员素质问题

县级公共图书馆在人员上普遍存在知识结构和职称结构的不合理,缺乏图书馆学、信息学、计算机、英语等各方面的专业人才和复合型人才。免费开放后,图书流通量加倍增长,服务范围不断扩大、服务标准大为提升,管理工作强度和难度增加。多层次多类型的读者群及其需求的多样性更是对图书馆员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对当前形势,图书馆员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层面,具备复合化的知识结构,掌握多元化的服务技能才能满足图书馆的发展需要。

1.4 读者阅读观念问题

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的调查显示,中国人年均读书量是4.5册,韩国人11册,日本人40册,以色列人64册。相比之下,我国公民的阅读率明显偏低,免费开放后国人的阅读量就能实现飞跃吗?其实不然。很多人不去图书馆,是因现在读书功利化了,注重追求物质享受,而很少顾及精神层面的提升。再加上现在处于电子时代,互联网阅读、手机在线阅读、电子书阅读盛行,传统图书馆不再是读书的必选之地。另外除阅读量低外,国人所阅读的书籍也偏向于纯娱乐消遣性质的浅阅读,这些均不利于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

2、解决办法

2.1 建立财政保障机制

经费充足是县级公共图书馆补充馆藏文献资源、改善办馆条件、提高服务质量的基本保证。政府必须统筹安排,加快公共图书馆立法的进程,建立持续稳定的财政支撑平台来支撑免费开放的顺利进行。据悉,国家已将“三馆一站”免费开放列入制度性预算当中,这将保障免费开放的顺利实施。各地政府应对图书馆的常规经费进行科学合理预算,明确规定图书馆经费在财政收入中的占有比例。与此同时政府也要对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加强扶持,保障免费开放在各地区的顺利展开。除依靠政府的财政支持,图书馆应立足本馆,从实际出发,制定长期发展规划,对资金进行合理使用和调配。同时加强宣传,开展各项业务,以拓宽经费的来源和渠道,并争取社会、企业的捐助。如对馆藏文献进行深层次开发,开展课题咨询服务、决策参考服务等;进行合法的商业运作,开展由企业冠名的读书活动等。城市中心图书馆也应充分发挥其应有职能,加强领导和协调工作,对各级公共图书馆的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和合理配置,实现资源共享和合作。相信在政府、社会和图书馆各方的努力和配合下,图书馆一定能走上健康持续的发展道路。

2.2 改进服务方式和内容

2.2.1 创新服务内容

县级公共图书馆应对服务内容和手段不断创新,以吸引读者。应广泛开展更多主题和层次的文化活动和阅读推广活动,如开设文化沙龙、主题书会、科学普及和名家讲座、各类型展览,满足成人终身教育的需要。提高图书馆的配套服务功能,开辟影视厅、茶艺厅、咖啡厅、动漫吧等场所,让图书馆集文化与休闲于一体,满足读者的文化休闲与情感交流需求,并从中感受高品质的人文环境和氛围。

2.2.2 针对不同人群,开展特色服务

面向儿童,开展亲子阅读、智力启蒙、习惯培养等服务,满足其开发智力、全面发展的需求;面向老人,举办免费电脑培训班、书法班等,丰富其晚年生活,让其适应社会发展,更新知识结构;面向社会弱势群体,满足其特殊需求,通过上门服务、免费培训、跟踪服务等形式提供知识援助。

2.2.3 延伸服务领域和服务空间

图书馆应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让人们能自由地在馆内馆外24小时享受图书馆的服务。拓展服务空间,扩大图书馆的覆盖面:建设社区图书馆分馆,在机关、军队、学校、企业等地开辟图书基层外借点,以拓展读者群,丰富国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设立流动书车,提高图书的利用率;设立自动借书还书点,方便读者全天24小时进行借阅;走进校园,举办读书征文比赛、专题讲座和展览等活动,培养青少年“好读书、读好书”的良好习惯;深入农村,开展送书下乡活动,从农村和农民的实际需要出发,举办诸如创业、法律、科普、健康等各种讲座,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知识保障。

2.2.4 创新服务方式

顺应时代潮流,加快数字化、自动化、网络化的建设步伐,利用互联网,开展适应人们新的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的服务。加强数字资源建设,建立数字图书馆和全文数据库,开辟电子阅览室,提供免费的无线网络,满足各层次人群的阅读需要;提供在线信息咨询服务;用微博介绍馆藏、推荐图书等;加强公共图书馆资源共享,探索总分馆体系,实现通借通还,让城乡和地区之间协调共同发展。

2.3 加强人才培养、创新服务工作

图书馆应建设学习型的职工队伍,针对业务人员的知识、学历、职称等情况,制定人才培养计划,采取脱产学习、进修、系统教育、应急培训等方式,加强人才培养,提升素质,逐步建立适应事业和时展需要的专业队伍。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实现以制度管人、管事的局面;在人事、分配制度上大胆创新,形成讲实绩,重贡献,向优秀人才和关键岗位倾斜的分配制度。规范馆员言行举止,创新服务理念,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变静态服务为动态服务,树立图书馆的良好形象,让读者真正享受高品质服务。

2.4 改变读者阅读观念

加强读者培训,提高读者对图书馆认知。如文明礼仪上墙,并开展文明利用图书馆的培训,培养读者自觉遵守图书馆的规章制度和文明规范的意识;加强如何使用、利用图书馆资源等方面的培训,让读者熟练使用图书馆的各种工具,提高信息检索和获取能力。

调动读者参与图书馆工作的热情。可通过开办读者俱乐部,举办主题多样的读者活动,网上开展交流平台,架起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的友好交流桥梁。

重视环境建设,改善阅览环境。对图书馆的布局、装饰、灯光、设施等进行建设,形成整洁、优美、舒适环境和良好的读书氛围,让读者能迅速进入专心阅读状态。

公共图书馆实现无障碍免费开放,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跨越。县级公共图书馆应加快改革创新步伐,开创事业的新局面,把图书馆打造为人民群众的知识阵地、文化家园,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自己的成绩。

参考文献

[1]黄筱玲,刘芳.对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冷思考[J].图书馆,2011(5)47-49.

[2]金铁龙.县级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保障机制初探[J].图书馆,2011.(4):65-68.

[3]贾喜英.关于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几点思考[J].群文天地,2012(1)

[4]王宁远.公共图书馆免费开放的应用性研究——以重庆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界,2011(2):35-37.

篇5

关键词:区域性;联合编目;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1588(2015)08-0080-02

作者简介:钟 静(1975―),重庆图书馆副研究馆员。

联合编目是在计算机管理和网络平台环境下,多个图书馆共同参与和分担编目任务,构建起的一种联机中央书目数据库的编目工作组织方式。联合编目工作不仅提高了编目工作效率,而且实现了编目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共建,以及编目成果的高度共享。随着联合编目服务体系的建设,编目资源共建共享已从最初单纯的MARC数据的使用,延伸到图书馆文献资源服务领域,通过网络化的服务手段,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

1 各级分中心与全国联编中心关系

1997年,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正式成立,至今已有十七年的历史。联合编目工作也从国家联编中心辐射开来,实现了以点带面、全国各级图书馆共同参与的局面。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分中心是以地区性联合编目工作以己任,实现本地区数据资源的共建共享为最终目的。分中心多由各地区的省级图书馆担任,联合区域内其他系统图书馆及地县级公共图书馆统一协调,建立本地区的文献保障中心,为区域文献资源的共建共享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2 区域性联合编目工作的新思考

1997年―2010年12月31日,全国联编中心书目数据库共建共享采用的是计费形式。各图书馆上传数据会按照数量获得一定奖励,而下载数据也会向中心支付一笔数额相当的经费。各分中心会根据各自的情况,制定相应的规则,将这部分数据提供给区域内的各级图书馆,各级图书馆上传详编数据,以实现本馆编目成果展示,以及一定经济价值的体现。

2011年,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出台了《关于推进全国美术馆、公共图书馆、文化馆(站)免费开放工作意见》,要求公共图书馆面向公众实现免费开放。在国家财政的大力支持下,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于2011年1月1日起,面向各分中心、成员馆实行了中文普通图书、视听文献、盲文文献等各文献类型数据的免费下载,开启了数据时代MARC数据使用的新方式。这一举措有利于各级各类图书馆把有限的资金用于自身的发展和开展公益上,加快了中小图书馆数字化的步伐,使联编事业开启了一个新的里程碑,走向了全面公益化的道路[2]。

各地县级公共图书馆可以直接向全国联编中心下载数据,不需要支付任何费用,各分中心与各地县级公共图书馆之间数据原有的关系产生了一些变化。某些地区,基础薄弱、资金紧张等原因导致地区性联合编目工作一直驻足不前。随着第五次公共图书馆评估工作的开展,评估标准对地区性联合编目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仅是编目工作,而是与图书馆各项业务工作呈交叉状态,提倡图书馆业务工作区域合作,协作协调。书目数据资源库的共建共享为其他工作的开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平台,进而实现了公共文献服务体系的建设。

3 免费环境下区域性联合编目工作实践探索

3.1 提供除中文普通图书之外的其他文献类型数据下载

3.1.1 视听文献数据下载。公共图书馆每四年将进行一次文化部组织的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2013年全国范围内进行了第五次图书馆评估,在本次评估标准中文献编目项下增加了视听文献编目考核,要求图书馆应根据有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进行编目。但由于地域性的特点,区域性视听文献资源采购重复,采选范围面广,涉及电影、电视、养生、旅游等普及性内容。省级与市、县级图书馆在视听文献数据上可以实现高度的共享。2013年全国共出版发行20,000多种视听文献,据全国联编中心ALEPH客户端统计,OLCC即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收有2013年出版的电子资源数据7,207条,以重庆图书馆为例,2013年收有视听文献数据1,879种。全国联编中心从2013年开始进行了视听文献数据上传的培训,但全国范围内还没有大面积覆盖,为此,做为联编分中心的省级图书馆视听文献数据资源是对本地区此类文献数据的极大补充。

3.1.2 盲文文献数据下载。近年来国家倡导图书馆加大对特殊人群的服务,包括视障读者、老年读者、未成年读者等。图书馆馆藏盲文文献包括盲文图书、音频听书系列及视障电影等,作为为视障读者提供服务的重要手段,盲文文献同样需要按照标准规范著录于系统中。分中心作为区域文献提供中心,盲文文献相对丰富,馆藏盲文文献数据可向各地县级公共图书馆提供。以重庆地区为例,2013年馆藏盲文文献数据518条,通过向全市42家公共图书馆发放调查表了解到,37 家区县级图书馆对盲文文献存在需求,比例约为90%。

3.1.3 少儿图书数据下载。儿童教育从阅读开始,图书馆作为科普基地,对少儿图书的采选尤为重视。虽然各地均有少年儿童图书馆,但公共图书馆仍会针对少年儿童开辟专门的借阅区域,以吸引少年儿童走进图书馆。全国联编中心的少儿图书数据主要由天津少年儿童图书馆等几家少年儿童图书馆提供。作为分中心的省级图书馆虽未向全国联编中心提供少儿图书数据,但馆藏数据量较大,可与全国联编中心形成少儿图书数据互补,向各地县级图书馆提供。

3.1.4 报刊数据下载。地县级图书馆实现文献书目数字化往往从中文普通图书开始。图书馆经过十多年自动化业务建设,期刊和报纸业务工作的标准化慢慢被各级图书馆提上工作日程。地县级图书馆报刊工作多采用手工操作,但在第五次评估标准中,首次对报刊数据规范提出了要求。标准要求现报、现刊系统登到、借阅等都要依靠计算机管理,一些图书馆还存在部分地方性报刊回溯建库,这些都需要大量报刊数据下载。

3.2 借助平台开展地区性馆藏地方文献数据的收集

地方联编平台收集整合了本地区的书目数据,在此基础上开展本地区联合馆藏体系建设,十分有利于优化各馆文献采选,统筹规划本地区文献结构。地方文献馆藏建设是省市级图书馆特色馆藏的长远目标,体现出图书馆的核心服务能力。地方文献作为一种独特的文献资源,在图书馆藏体系中占有特殊地位,因此,地方文献信息收集与整理是公共图书馆一项义不容辞的责任。联编平台发展至今,已不再是单一联机书目数据库。基于联编平台开发和利用的延伸逐步完善,在平台上进行地方文献资源的数据整合和馆藏整理收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地方文献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奠定了基础,对揭示和研究本地区人文史地起着重要的作用。

2013年全国联编中心启动了各地地方文献中年鉴、方志以及氏族谱系的数据上传。这类文献多属非正式出版物,出版发行渠道多样,各地图书馆多利用购买、征集、受赠等方式获得此类文献,收藏不完整、不全面。笔者认为各地区可借用联编统一平台收集当地地方文献数据资源,进而达到对本地区各馆地方文献入藏情况的时实了解。

3.3 借助平台开展地区性编目工作交流与指导

地区联合编目平台是编目工作人员业务交流的重要途径。编目技能培训原为各地图书馆传统培训内容,但些年来,数据厂商的入馆加工,数据外包成为一种趋势,特别是在地县级图书馆,编目力量相对薄弱,在人员和技术力量都得不到保障的情况下,往往选择数据外包的方式。编目数据在以外包方式解决的情况下,各馆都有培养自己编目力量的诉求,以解决本馆数据审校问题,提高数据的规范和标准。

4 区域性联合编目面临的问题

4.1 经费

联合编目工作主要依靠全国联编中心和分中心以及成员馆的参与,分中心承担着本地区联合编目的协作协调工作,承担着组织工作中的各项费用。各成员馆也没有相应经费,作为活动保障。笔者认为在联合编目工作中各成员馆应高度重,政府应从政策上、资金上给予一定倾斜,确保此项工作有序进行。

4.2 技术

改善书目数据质量,应充分发挥计算机的功能优势,开发和完善软件自动校验和纠错功能,对于记录中的字段、子字段、数据元素、指示符等格式化内容,可通过计算机自动检验核查,避免格式错误数据存盘入库,降低数据错误率,保证图书馆书目数据库的基本统一[4]。

由于区域内各成员馆分属不同行政单位管辖,财政隶属也不同,在业务系统平台选购上受资金等多方面因素影响,选购方式无法统一。系统平台多种多样,以重庆市为例,辖区内42个区县级公共图书馆,使用平台分别有文华数图DLIBS、广州图创Interlib、深图朗思ILAS、北京金盘、重庆亚德、重庆慧尔、北京龙典、北京金盘等11种软件。除省市馆技术力量相对较强外,其他成员馆的技术支持多依靠软件供应商,因各供应商开发维护技术力量高低不同,导致了联编平台上许多技术问题难以及时解决,制约了联合编目工作的有序开展。

4.3 人才

编目人才队伍是联编事业正常运转并发挥作用的主力军,书目数据库的构建离不开数据制编人员,数据库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提供的服务水平。但随着近年来图书馆部分业务的外包,尤其是地县一级图书馆,大多采用数据加工整体的外包,由数据厂商直接负责编目数据的提供,因而本馆编目力量有减弱的趋势。为此,联合编目工作除了需要优秀的编目人员之外,还需要掌握图书情报专业知识,掌握现代化信息处理技术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网络环境下,图书馆书目数据的共建共享需要一批在观念上、能力上、知识结构上和技术水平上与之相适应的人才队伍。笔者认为只有加强编目人才队伍建设,才能在学术研究、业务培训、系统开发、数据库建设等方面,突破传统的视角,找准联合编目工作的新方向,开拓数据共建共享的新领域。

参考文献:

[1] 蒋敏,等.中俄国家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的比较[J].图书馆建设,2013(2):83-86.

[2] 叶忆文.试论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的公益[J].四川图书馆学报,2012(5):5-8.

[3] 毛雅君.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2012-2013年度工作报告[G]//全国图书馆联合编目中心2013年工作年会会议手册[Z].2013(10).

篇6

关键词:县级图书馆;网络;电子阅览室

电子阅览室,又称多媒体阅览室或多媒体电子阅览室,是以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为依托,集电子型文献信息咨询、阅览、培训、服务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功能阅览室。电子阅览室的信息源主要包括馆藏文献信息、自建数据库等本馆馆藏信息,网络上的电子出版物等虚拟数字馆藏信息,以及各种二、三次文献或全文的商业数据库等其他网络信息,通过多媒体、超文本、超媒体等技术,利用计算机、网络等手段,向读者提供生动、形象、逼真的信息。

1 县级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作用与功能

(1)网上信息浏览、导航

互联网蕴藏着丰富的信息资源,其中有一些有使用价值的信息是免费的,但这些资源在网上纷繁无序,读者自行查找费时费力。此时,电子阅览室作为一个有能力搜索、组织、开发信息资源的机构,就应该根据本地方经济建设和科研发展需要,开发建设具有自身特色的信息资源导航服务,并依据各学科专业建立学术信息、学术会议、学术论文、参考数目、电子报刊、专利库、标准库、学位论文库、数字图书馆等链接,进而再从各方面进行深层次的导航,建立起图书馆内的虚拟图书馆。

(2)电子文献检索

在电子阅览室读者可以利用图书馆计算机检索阅览所有馆藏电子文献信息资源,包括镜像版数字期刊、图书、专利标准、企事业信息等各种中外文数据库,以及各种单机版光盘资料,特别是大量随书光盘,全面、准确、及时地得到有关方面的文献信息服务。

(3)多媒体阅览

读者可利用电子阅览室提供的多媒体阅览服务,阅览内容包括各种学习光盘和科普、美术、旅游、军事等类型的光盘,这些光盘均可以复制到服务器硬盘上,让大家在局域网上共享。

(4)远程教育培训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互联网已经为我市、县级图书馆电子阅览创造了有利的网络环境。电子阅览室的局域网通过DDN专线、ISDN或宽带网接入广域网,内部局域网规模适中,又具有精干的计算机及其网络的维护人员,电子阅览室又是读者群集中的学习场所,且环境幽雅宁静,开放时间充足,因而可作为远程教育的重要节点,这对普及远程教育,提高电子阅览室的利用率都具有现实意义。

2 县级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不等于“网吧’’

目前由于社会各界对电子阅览室的认识不够,而且作为主要群体的青少年对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与“网吧”存在不少的模糊认识。对他们来讲,上网并非是为了查询信息资料,而主要是为了玩“网游”、进聊天室,电子阅览室也仅仅是一种休闲娱乐的方式。这样,无形当中把县级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和“网吧”混为一谈,或者干脆把县级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等同于“网吧”,这种现象将会极大地阻碍电子阅览室本身功能的应用和发展。

(1)电子阅览室和“网吧”的价值取向不同

电子阅览室开办的主体是图书馆,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读者上机,使之能在浩瀚的信息库中方便地寻找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料。由于现在网上的信息众多繁杂、品位也高低不等,所以县级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都制定了规章制度和具体措施,如禁止上黄色网站、严禁吸烟等。工作人员就是读者的信息导航员,帮助指导读者查找信息。网吧开办的主体是个体经营户,只要有利可图,不给用户任何限制,包括网站的选择,用户的年龄等,吸烟和吃零食等影响环境卫生的现象更是随处可见,环境也比较杂乱拥挤,光线比较黑暗,开放时间一般都集中在下午和晚上,管理上比较松懈,主要目的是为了提供顾客上网娱乐,以此达到赢利目的,所追求的是最大限度的经济效益。

(2)电子阅览室和“网吧”的用户群不一样

对于未成年人而言,互联网给他们的学习和娱乐开辟了新的渠道,但与此同时,有害的信息也通过网络的传播,腐蚀他们的心灵,互联网的这种负面效应的确是不可忽视的。所以《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管理条例》明确规定“网吧”:“不得接纳未成年人进入”,这就说明“网吧”对用户是有限制和选择的。而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则不然,它是图书馆的一个组成部分,具有承担社会教育、开发智力资源的职能,到图书馆的每一个人都是我们的读者,图书馆不拒绝任何人,包括未成年人、利用电子阅览对小读者开展了上网查字比赛还有打字比赛等等有益活动。用这样方法来对未成年人进行服务,一方面加强了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另一方面也减少了未成年人上“网吧”的数量,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健康地接触网络的渠道,丰富了他们的精神生活。

3 完善县级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服务定位

(1)树立正确的电子阅览“服务观”

要想做好电子阅览服务,首先,县级图书馆界要更新观念,树立正确的理念,让电子阅览室回归“服务”的本质。县级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开展电子阅览服务中要在为用户服务上下功夫。多为用户考虑,少在管理上为用户制造人为的困难。例如读者在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查阅资料使用软盘或者移动设备拷贝资料往往受到限制,这样就挫伤了读者使用电子阅览室的积极性。

(2)建立更为实际、灵活的电子阅览服务模式

现在的县级图书馆仅在电子阅览室内提供电子阅览服务,这种模式过于单一、死板。在这种模式下,用户的多种电子阅览行为被混杂在一起,图书馆不能针对用户不同的电子阅览需求提供有效的服务。符合时代潮流的发展趋势,是未来县级图书馆电子阅览室发展趋势。这样“电子阅览室”将不再是某一专门场所的称呼,图书馆所有的阅览室都将成为电子阅览室。

(3)全面提高用户和服务人员的信息素养

在对用户的信息素养进行培养时,要加强针对性,根据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用户进行不同的信息素养教育。信息素养提高了,用户利用电子阅览服务的行为就会更加规范,管理难度也会相应降低。在加强对用户电子阅览能力的培养,让其养成正确的电子阅览习惯的同时,更应大力培养县级图书馆服务人员的信息素养,让他们能够确实解决用户利用县级图书馆电子阅览室中遇到的问题,并帮助他们检索到所需要的信息。

4 结语

县级图书馆的电子阅览、数字资源服务是一个任重道远的工作。网络化、数字化为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搞好电子阅览室的工作,充分发挥县级图书馆数字文献资料的作用,才能为县级图书馆电子阅览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如果将县级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作为一个赚钱牟利的工具,那么县级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是存在不下去的,而县级图书馆的未来数字化前景也是无从谈起的,因此只有免费开放才能充分发挥县级图书馆电子阅览室的作用。

参考文献:

黄丰珍.广州大学城图书馆的资源共享建设[J].中国信息导报,2006(3).

赖晓云.试论图书馆服务创新[J].图书馆论坛,2004(4).

篇7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县级图书馆 功能与服务 发展方向

        县级图书馆是设在县级城市的重要文献信息服务机构,但在服务方面还存在局限性,虽然很多县级公共图书馆尝试建立图书流动站、科技信息服务上门等形式为农村提供服务,但由于图书馆本身资金紧张,文献资源匮乏,服务理念陈旧,所取得的成效甚微。县级图书馆只有不断挖掘潜力,改变服务方式和发展理念,在争取社会资源投入的同时拓宽服务功能,才能真正在建设新农村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县级图书馆在建设新农村中的功能 

        县级图书馆大多数分布在县城区域,由于县城区域内的网络系统比较先进,查找各种信息质料相对于农村来说比较便利。在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背景下,最广泛的读者群还应该在农村。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化、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加强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素质,增强农村人口生产生活中的科学含量,图书馆的职能凸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能够有效弥补学校教育的缺陷 

        我国农民虽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受教育难的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系统地接受学校教育显然是不现实的,图书馆这座“没有围墙的学校”,具有全民性、终身性、灵活性的教育职能,对于个体潜能的发挥和全面发展,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着学校、家庭以及其他类型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2、具有提升农村文化水平的功能

        文化在凝聚、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功能方面具有独特作用,是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建设新农村,需要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和广大农民在加快经济发展、改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一种适合于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观念,一旦这种文化观念形成并深入人心,就能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层面上发挥其广泛、稳定而持久的影响。如果说经济、环境等要素是新农村建设的“硬实力”,那么文化则是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尤其在各种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发展观念互相冲击碰撞之际,文化的特质更显示出“硬实力”不可替代的特质。 

        3、具有重塑文明乡风的功能

        由于城乡发展差距日趋加大,农民开始产生失落、苦闷、失衡等心理裂痕。在农村赌博盛行,封建迷信活动沉渣泛起,破坏了淳朴的乡风。文化活动具有娱乐身心、移风易俗、沟通人际关系、提高文明素养的特殊功能,这些问题是经济手段所不能解决的。精神生活的丰富,能够粘合心理裂痕,增进农村的和谐和安宁,为农民奋发图强提供精神动力。图书馆通过为农民提供优秀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持之以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可以帮助农民划清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界限,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塑造积极、和谐、文明的乡风民风,积极应对时代变迁带来的文化挑战,增进对科学发展观的认同和理解。 

        4、提高农民参与民主管理的水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通过图书馆各种文化教育活动,对农民进行政策宣传和法制教育,及时传递致富信息,农民视野开阔了,观念开放了,能更好地理解国家的政策方针,积极运用法律武器维权,在参与民主管理过程中更加理性,从而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自治作用,缓解农村社会矛盾,减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5、提升农民生活质量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生活富裕,不仅是指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温饱问题的解决,而且是使生活富裕的同时,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得到同步提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广大农村、农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精神文化方面明显滞后,文化生活贫乏,降低了农民的“幸福指数”。图书馆能够通过开展优质高效的文化服务,使文化产品、文化消费品惠及广大农民,使农民真正体会到生活的幸福感。 

        二、县级图书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定位思考

        1、找准转变服务观念和服务方式的坐标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始终占有特殊地位。作为县级图书馆,必须结合农村人口众多的国情,转变脑筋,更新观念,把服务重点转移到农村,服务于农民,为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富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不断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2、找准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坐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在于培养新型农民,希望在于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我国13亿人口,9亿在农村,由于历史原因,农民的文化底子薄,基础差,造成农村各种专业技术人才的严重匮乏,使“三农”问题的解决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县级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切入点,应当紧紧围绕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来进行,着力塑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现代农民,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了解国家方针政策,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市场发出的信号反应灵敏,熟练掌握多种生产技能和技巧,具有一定的经营和管理能力,能合理配置人、财、物和土地资源,组织生产和参与市场活动,真正让农村共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3、找准促进县级图书馆快速发展的坐标 

        新农村建设说到底是发展问题,如何能更快更好地发展,是始终困扰着县级图书馆的课题。几十年的发展使县级图书馆的藏量上升,特别是城市读者很少使用的农村读物和农业科技资料有了相当的积累,这些资源长期处于休眠和沉淀状态。如果充分利用农村点多、面广的特点,图书馆的服务空间和辐射范围数倍放大,传输这些农村读物、农业科技和其他图书资料,闲置资源将被激活,并且能有效地满足农村对文献信息的旺盛需求,极大地满足农民对科普知识的需求。

        三、县级图书馆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的方向

        1、依托文献资源优势,积极为农村提供致富信息 

        图书馆作为文献收集、存储、传递和开发的服务机构,不但有丰富的文献资源而且有专业的信息管理人员,在服务农村文化建设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一是服务农民。馆员可收集、整理、开发有关科技新技术、致富信息等资料,编辑专刊、制作光盘等多种载体的信息,为农民解决一些种植、养殖方面的实际问题。二是服务党政机关。要及时了解各级党政领导的信息需求,充分利用报纸、杂志等数据库,做好信息的筛选、分析、综合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推动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三是服务科技人员和乡镇企业。要为科技人员提供信息检索、信息分析、资料提供等跟踪服务,推动农业科学研究、新产品开发和生产经营,积极主动地与企业联姻,为企业提供高效、实用的情报信息服务。 

        2、依托职能优势,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县级城市中的欠发达地区多,图书馆要突出转变农民思想观念这个重点,因地制宜地实施文化扶贫,引导农民树立自主自强、崇尚科学、知法守法意识。在帮助农村加快经济建设和脱贫致富的同时,可通过组织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引导农民讲科学、爱科学、用科学,营造农村浓厚的学习环境和求知氛围,丰富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综合文化素质。 

        3、依托服务网络优势,增强图书馆辐射作用 

        针对一些县级图书馆只藏不用,造成资源闲置和农村图书资源紧缺的问题,县级图书馆应依托分布全市的文化馆站,对县级馆内的设备、人员、活动和经费作统一调整,将信息服务延伸到乡村的各个角落,根据农村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以及不同层次的读者需求,有针对性地为镇、村图书室选配图书,在不改变所有权的前提下,采取流动图书站或流动图书箱的方式,定期输送给镇村、图书室,组织村与村、乡与乡之间的图书定期轮换,使图书在农村有效地运转起来,提高图书利用率。要积极推进网络化、数字化,整合镇、村图书馆,建立县、乡、村三级图书馆网络,实现与国家农业文献信息体系互连互通、资源共享,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最新、最实用的科技信息和市场信息。 

        4、依托教育培训优势,大力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 

        按照培育新型农民的要求,图书馆要突出抓好对农民尤其是青壮年农民的教育培训。要优化读书环境,合理调整配置书报知识结构,改善馆员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将农民读者吸引到图书馆来,培养其读书兴趣,积极开展馆内借阅活动。要加强对镇、村图书站的业务辅导,坚持开展正常的图书借阅活动,方便当地农民就近获取所需知识和技术。对书报资料短缺、难以维持开展借阅活动的,可以送书下乡,开展巡回借阅活动,与劳动、科技、农业等部门密切配合,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本着实际、实用、实效原则,理论培训以录像传播为主,专业内容以面授辅导、现场实习为主,实用新技术采用专题讲座为主,致力于提高农民的技术素养,结合读者在新农村建设中对致富新技术和新品种的迫切需求,讲授实用技术,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5、依托文化共享工程优势,积极传播先进文化信息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文化部倡导的重大的公益性文化传播方式,信息能源广,内容新,传播快,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搭建了重要平台。县级图书馆应积极协调并制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施方案,抓好设备的配套、资金的筹措、分布点的设置、设备和资源的购置及技术人员培训工作的落实,利用活动、板报、宣传单等形式加大宣传,使共享工程家喻户晓,让广大农民参与到共享文化成果的行列中来,形成市、乡、村三级网络服务体系,扎扎实实开展共享工程活动,让信息资源真正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 县级图书馆 功能与服务 发展方向

县级图书馆是设在县级城市的重要文献信息服务机构,但在服务方面还存在局限性,虽然很多县级公共图书馆尝试建立图书流动站、科技信息服务上门等形式为农村提供服务,但由于图书馆本身资金紧张,文献资源匮乏,服务理念陈旧,所取得的成效甚微。县级图书馆只有不断挖掘潜力,改变服务方式和发展理念,在争取社会资源投入的同时拓宽服务功能,才能真正在建设新农村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县级图书馆在建设新农村中的功能

县级图书馆大多数分布在县城区域,由于县城区域内的网络系统比较先进,查找各种信息质料相对于农村来说比较便利。在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背景下,最广泛的读者群还应该在农村。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举措,对于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实现农村物质文化、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加强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素质,增强农村人口生产生活中的科学含量,图书馆的职能凸显,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1、能够有效弥补学校教育的缺陷

我国农民虽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受教育难的问题仍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阻碍了农村经济发展的步伐。对于大多数农民来说,系统地接受学校教育显然是不现实的,图书馆这座“没有围墙的学校”,具有全民性、终身性、灵活性的教育职能,对于个体潜能的发挥和全面发展,对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发挥着学校、家庭以及其他类型教育所不能替代的作用。

2、具有提升农村文化水平的功能

文化在凝聚、同化、规范社会群体行为和心理功能方面具有独特作用,是其他社会要素无法取代的。建设新农村,需要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和广大农民在加快经济发展、改善自然和社会环境的同时,建立起一种适合于新农村建设的文化观念,一旦这种文化观念形成并深入人心,就能在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的层面上发挥其广泛、稳定而持久的影响。如果说经济、环境等要素是新农村建设的“硬实力”,那么文化则是新农村建设的“软实力”,尤其在各种思想意识、价值取向、发展观念互相冲击碰撞之际,文化的特质更显示出“硬实力”不可替代的特质。

3、具有重塑文明乡风的功能

由于城乡发展差距日趋加大,农民开始产生失落、苦闷、失衡等心理裂痕。在农村赌博盛行,封建迷信活动沉渣泛起,破坏了淳朴的乡风。文化活动具有娱乐身心、移风易俗、沟通人际关系、提高文明素养的特殊功能,这些问题是经济手段所不能解决的。精神生活的丰富,能够粘合心理裂痕,增进农村的和谐和安宁,为农民奋发图强提供精神动力。图书馆通过为农民提供优秀的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持之以恒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可以帮助农民划清科学与迷信、文明与愚昧的界限,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塑造积极、和谐、文明的乡风民风,积极应对时代变迁带来的文化挑战,增进对科学发展观的认同和理解。

4、提高农民参与民主管理的水平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通过图书馆各种文化教育活动,对农民进行政策宣传和法制教育,及时传递致富信息,农民视野开阔了,观念开放了,能更好地理解国家的政策方针,积极运用法律武器维权,在参与民主管理过程中更加理性,从而发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自治作用,缓解农村社会矛盾,减少不稳定因素,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5、提升农民生活质量

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生活富裕,不仅是指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和温饱问题的解决,而且是使生活富裕的同时,农民的精神文化需求也得到同步提高。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广大农村、农民的物质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精神文化方面明显滞后,文化生活贫乏,降低了农民的“幸福指数”。图书馆能够通过开展优质高效的文化服务,使文化产品、文化消费品惠及广大农民,使农民真正体会到生活的幸福感。

二、县级图书馆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定位思考

1、找准转变服务观念和服务方式的坐标

我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大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在我国社会生活中始终占有特殊地位。作为县级图书馆,必须结合农村人口众多的国情,转变脑筋,更新观念,把服务重点转移到农村,服务于农民,为新农村建设出谋划策。只有发展好农村经济,建设好农民的家园,让农民过上富裕的生活,才能保障全体人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不断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2、找准提高农民整体素质的坐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在于培养新型农民,希望在于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我国13亿人口,9亿在农村,由于历史原因,农民的文化底子薄,基础差,造成农村各种专业技术人才的严重匮乏,使“三农”问题的解决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县级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切入点,应当紧紧围绕提高农民整体素质来进行,着力塑造“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现代农民,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水平,了解国家方针政策,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市场发出的信号反应灵敏,熟练掌握多种生产技能和技巧,具有一定的经营和管理能力,能合理配置人、财、物和土地资源,组织生产和参与市场活动,真正让农村共享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成果。

3、找准促进县级图书馆快速发展的坐标

新农村建设说到底是发展问题,如何能更快更好地发展,是始终困扰着县级图书馆的课题。几十年的发展使县级图书馆的藏量上升,特别是城市读者很少使用的农村读物和农业科技资料有了相当的积累,这些资源长期处于休眠和沉淀状态。如果充分利用农村点多、面广的特点,图书馆的服务空间和辐射范围数倍放大,传输这些农村读物、农业科技和其他图书资料,闲置资源将被激活,并且能有效地满足农村对文献信息的旺盛需求,极大地满足农民对科普知识的需求。

三、县级图书馆在新农村建设中发展的方向

1、依托文献资源优势,积极为农村提供致富信息

图书馆作为文献收集、存储、传递和开发的服务机构,不但有丰富的文献资源而且有专业的信息管理人员,在服务农村文化建设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一是服务农民。馆员可收集、整理、开发有关科技新技术、致富信息等资料,编辑专刊、制作光盘等多种载体的信息,为农民解决一些种植、养殖方面的实际问题。二是服务党政机关。要及时了解各级党政领导的信息需求,充分利用报纸、杂志等数据库,做好信息的筛选、分析、综合工作,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推动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三是服务科技人员和乡镇企业。要为科技人员提供信息检索、信息分析、资料提供等跟踪服务,推动农业科学研究、新产品开发和生产经营,积极主动地与企业联姻,为企业提供高效、实用的情报信息服务。

2、依托职能优势,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

县级城市中的欠发达地区多,图书馆要突出转变农民思想观念这个重点,因地制宜地实施文化扶贫,引导农民树立自主自强、崇尚科学、知法守法意识。在帮助农村加快经济建设和脱贫致富的同时,可通过组织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引导农民讲科学、爱科学、用科学,营造农村浓厚的学习环境和求知氛围,丰富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提高他们的综合文化素质。

3、依托服务网络优势,增强图书馆辐射作用

针对一些县级图书馆只藏不用,造成资源闲置和农村图书资源紧缺的问题,县级图书馆应依托分布全市的文化馆站,对县级馆内的设备、人员、活动和经费作统一调整,将信息服务延伸到乡村的各个角落,根据农村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以及不同层次的读者需求,有针对性地为镇、村图书室选配图书,在不改变所有权的前提下,采取流动图书站或流动图书箱的方式,定期输送给镇村、图书室,组织村与村、乡与乡之间的图书定期轮换,使图书在农村有效地运转起来,提高图书利用率。要积极推进网络化、数字化,整合镇、村图书馆,建立县、乡、村三级图书馆网络,实现与国家农业文献信息体系互连互通、资源共享,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最新、最实用的科技信息和市场信息。

4、依托教育培训优势,大力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

按照培育新型农民的要求,图书馆要突出抓好对农民尤其是青壮年农民的教育培训。要优化读书环境,合理调整配置书报知识结构,改善馆员服务态度,提高服务质量,将农民读者吸引到图书馆来,培养其读书兴趣,积极开展馆内借阅活动。要加强对镇、村图书站的业务辅导,坚持开展正常的图书借阅活动,方便当地农民就近获取所需知识和技术。对书报资料短缺、难以维持开展借阅活动的,可以送书下乡,开展巡回借阅活动,与劳动、科技、农业等部门密切配合,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本着实际、实用、实效原则,理论培训以录像传播为主,专业内容以面授辅导、现场实习为主,实用新技术采用专题讲座为主,致力于提高农民的技术素养,结合读者在新农村建设中对致富新技术和新品种的迫切需求,讲授实用技术,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5、依托文化共享工程优势,积极传播先进文化信息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文化部倡导的重大的公益性文化传播方式,信息能源广,内容新,传播快,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搭建了重要平台。县级图书馆应积极协调并制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施方案,抓好设备的配套、资金的筹措、分布点的设置、设备和资源的购置及技术人员培训工作的落实,利用活动、板报、宣传单等形式加大宣传,使共享工程家喻户晓,让广大农民参与到共享文化成果的行列中来,形成市、乡、村三级网络服务体系,扎扎实实开展共享工程活动,让信息资源真正发挥作用。

参考文献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