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2 18:08:11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汽车广告策划书,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论文摘要:中国文化产业的兴起,需要越来越多熟悉艺术管理的专业人才。高职院校的艺术管理专业要根据市场需求,差异化地进行专业定位,以学生就业为导向确定人才培养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以实践教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探索多元化多层次的实践活动,同时建立一个全面有效的评估体系。
艺术管理就是艺术管理者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为实现文化艺术传播的目的而对管理对象实行的有计划的管理活动。[1] 而艺术管理专业,则是一门以现代管理观念与管理理论为依托,以文化市场需要为根据的专门培养艺术管理人才的新型专业。该专业的特点将多种现代文化学科与现代管理学科予以交叉、有机融合。[2]20世纪60年代,美国耶鲁大学设立开设了全球第一个艺术管理专业。从2004年起我国高校也开始开设艺术管理专业。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已有五十多所高校开设了艺术管理或相似专业。[3]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艺术管理成为近年来高校新办专业中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但由于该学科尚没有一套被证明成熟有效的课程体系,所以各个学校只好自己摸着石头过河,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对该学科的理解建立起相应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有不少高职院校艺术管理专业只是在本科的模式上加以简化,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没有特点也没有竞争力。因此,高职院校在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时,首先要明确自己培养的学生将来的主要就业岗位是什么,要在就业市场上找到符合高职特点的细分市场,扬长避短地与本科院校的同类专业进行差异化竞争,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将来就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有针对性的设计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将以上海电影艺术学院艺术管理专业(以下简称上电艺管)的为案例,探讨高职院校应该如何根据自身情况,差异化地进行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
一、案例分析
(一)上海电影艺术学院艺术管理专业简介
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成立于2004年,是一所民办三年制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该校的艺术管理专业开设于2007年,学制三年,迄今共有三届共160位毕业生。
(二)毕业生的基本就业情况
三届毕业生的就业率都达到97%以上。具体的就业单位可以分成三大类:文化艺术类公司,包括戏剧影视公司、文化传播公司、各类传媒等。广告营销及公关活动策划类公司,包括广告策划公司、企业形象策划公司、婚庆公司等。其他各行业,包括各种实业公司、贸易公司、投资公司等。
对部分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上电艺管的毕业生只有约一半能进入到与文化艺术相关的行业或企业中去就业。其中能真正进入到戏剧、影视类公司的比例大约在30%左右。所以要想成为制作人、制片人、经纪人是很难的。
同时毕业生从事的具体工作岗位可以分成这几类:广告策划类、市场推广销售类、活动策划执行类、行政管理类、演出及影视类和其他种类工作,根据调查,不管学生进入那个行业就业,管理、策划和营销性的工作都占了较大的比例,尤其是各种活动的策划和执行工作最为普遍。
(三)毕业生对课程的看法
大多数毕业生认为学校目前的课程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帮助并不是很大。多数认为所学课程过于宽泛,好像什么都学,又好像什么都没学到。他们希望课程能更有针对性,由于每个人的工作不同,对于应该学哪些课程也意见不一。总体而言,管理类、市场营销和公关活动类的课程被认为是对工作最有帮助的课程。
同时,多数毕业生认为在实际工作中比较欠缺的并不是专业技能,而是沟通与管理的能力。从另一个角度讲,由于艺管的毕业生较多从事营销、活动执行类的工作,所以沟通与管理其实也是专业技能的一种。不过,毕业生大多认为实践活动和实习是比较有用的,认为在校期间应该增加实践活动的比例。
二、上电艺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它由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培养过程、培养评价四个方面组成。[4]
根据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以及目前上电艺管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我们对艺管的人才培养模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
(一)根据市场发展需要和学生就业情况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作为一所电影学院开设的艺术管理专业,比较传统的状况是以“制作人或经纪人”为主要的培养方向,但是这样一来毕业生要面临的就业竞争压力就非常大了。应该看到,中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已经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接下来“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过程就是文化创意产业大有所为的时候,各行各业都急需艺术的融入来树立品牌,提供高层次的产品、服务和体验。如汽车公司进行品牌建设和营销时就需要大量运用各种艺术形式和手段:广告宣传片需要用到电影拍摄、广告宣传手册需要用到平面设计、一个车展活动需要用到灯光、音效、舞美、演员表演(车模)等诸多艺术手段。因此,假如把在文化艺术类的公司就业当作是狭义的行业就业,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专业对口的工作,那么进入广告营销及策划类的公司,就可以看作是广义的行业就业,也就是从事那些虽然不是直接属于戏剧影视、文化传媒等行业,但是也需要运用到大量的艺术手段和方式的工作岗位。根据上电艺管学生目前就业的现实状况和对未来就业市场的预期,应该避免与其他本科院校的正面竞争,而要抢占并扩大在第二个层次广义就业市场的份额。
所以,上电艺管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为中国文化产业培养具有一定创意能力,熟悉影视制作、演艺活动及文艺商务活动策划的方法和流程,并能有效执行的专门人才。这个目标明确了上电艺管培养的三大方向:制作与制片方向、文化艺术经纪方向和文艺及商务活动策划方向。其中针对文化产业培养创意策划和执行人才,这是上电艺管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二)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以实践课为核心的课程模块
在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和主要方向后,就要制定达成这些目标的课程体系。在设计课程体系时,最重要的是了解所培养的人才需要掌握的核心技能是什么,然后根据这些技能去安排课程,这样可以让课程更有针对性。
要想成为一名专业的制作人或制片人需要广博的知识,既要了解戏剧影视艺术的基本知识,又要具有管理、营销甚至财务方面的能力。但是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他们理论素养相对欠缺,而且只有三年的时间学习,不可能像本科院校那样从理论知识开始,面面俱到地学习。所以上电艺管的课程设置改变思路,进行逆向思维:那就是假如学生毕业后成为一个制作或制作人,他首先的必须掌握的技能是什么?毫无疑问,他首先要知道一台演出或者一部电影是如何产生出来的。于是我们就把该方向的教学目标设定为,学生要能够制作一台1小时左右的舞台演出,以及制作一个10分钟左右的视频作品。假如学生能够达到这个目标,那么他既可以更进一步向专业的制作人或制片人方向发展,也可以进入其他行业,如广告公司参与广告片的制作、网络媒体的各种微电影、各大企业内部企业文化宣传所需要的各种宣传片等。明确了这一点之后,我们改变了以理论课为核心的模式,代之以制作课程为核心,辅以一系列其他相关课程和活动的模式。在这个模式中,作为核心课程的演出制作流程与管理以及电影制片流程与管理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课程结束后学生要制作出一台演出及一部视频作品。因此在这个模块中所有相关课程都以此为目的,本着“有用就上,没用不上,需要多少上多少”的原则进行开设和教学。
同样,对文艺商务活动策划这个模块而言,学生最需要的是什么技能?我们认为学生需要的是策划与执行各种活动的能力,策划能力最直接的体现是会规范地撰写各种策划书。基于对毕业生就业岗位的分析,最实用的策划书包括:市场调查策划书、市场营销策划书、公关活动策划书和广告创意策划书。同时在执行方面,虽然活动的种类很多,但是最常见的文艺商务活动包括品牌/产品推广、庆典、年会和公益四大类。因此以掌握撰写这四类策划书和策划执行四类活动为目标,我们开设了品牌学概论、公共关系实务、市场调查实务、市场营销实务、广告创意与策划实务、大型活动流程与管理以及活动策划与执行实务等系列课程。
(三)探索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现在不少专业都与企业合作,引进项目让学生参与。但是对艺术管理这个专业而言,校企合作也面临几个问题。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做的项目并不多。企业不是公益组织,他们最希望的是用最少的成本(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高质量的作品。真正重要的大项目事关自己的声誉和效益,是不可拿来给学生操练的。
另一方面,企业的首要目的是盈利,所以失败的项目是不可接受的,但是学校的首要目的是教育,对教学来说失败的、或者不完美的实践活动也是有价值和意义的,有时候它能让学生学到更多东西。同样,对企业来说不可能留着能力不足的员工,但对学校而言,老师不能把能力差的学生抛在一边,只顾培养几个尖子。这就是商业机构与教育机构最大的区别。很多实践活动中都只有部分学生参与,大部分学生被撇在了一边,而且越是重大的项目这种情况越明显。因为结果很重要,所以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就被摆在了第一位,在这种情况下就只有少数学生得到了真正的实践。
为了让实践活动更有效率,能顾及更多的学生,我们本着“点面结合”和“过程与结果兼顾”的原则,设计了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形成了一个由浅入深,由基础到高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具体的做法,一是,在纯理论课程中增加实践性活动,二是,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要提高实践活动的比重,鼓励以实践或比赛的形式进行考核,三是,毕业综合训练紧紧围绕策划与执行的主题,四是,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进行实习,五是,选派优秀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实践项目中去。
(四)建立全面的教学评估体系
教学评估体系也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教学效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这都需要相应的评估手段进行验证。但是由于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的是职业技能而非理论知识,所以传统的书面考试无法检验学生掌握技能的真实情况。因此,为我们将评估分成专业评估和教学质量评估两个层面,专业评估涵盖专业质量基本评价、办学优势、发展前景、存在缺陷及改进途径等。我们用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行业情况及岗位分布、毕业生跟踪调查反馈、用人单位反馈这几个指标进行评估。每年对毕业生的四联单签约率、实际就业行业及岗位进行分析来判断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与我们预期的就业方向是否相符。
教学质量评估层面,改革以书面考试为主的方式,变成了以实践活动、策划作品和当众汇报相结合的考察方式。另外,把职业技能证书的获取情况,学生参与市级全国级比赛的情况列为评估体系中的参考指标。通过这种多元化的评估体系能够比较全面真实地反映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有效性。
三、建议
在今后的发展中,首先要继续将专业培养目标与就业市场需求紧密联系,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资料库,长期跟踪毕业生就业情况和用人企业的反馈,并以此为基础调整培养方向和课程设置。
其次要进一步探实践教学的新形式和新手段。实践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如何针对艺术管理专业的特殊性,在现有的条件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更加合理有效的实践教学环节,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所在。
最后,要完善评估体系,无论是每一门课程的评估,还是整个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的评估都需要尽快建立起一个定量化的指标体系,要在大量第一手数据的基础上,提炼出有效的指标,并确定相应的比重。
总之,随着中国文化产业的兴起,未来必然需要大批的文化艺术管理类的人才,只有准确把握市场发展的脉络,才能让高职院校的艺术管理专业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 成乔明.艺术产业管理[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2] 陈 凌.艺术管理专业发展的核心概念[J].山东艺术学院院报,2009(5).
[3] 马 瑄,韩学周.北京高校艺术管理专业现状调查与问题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0(2).
艺术管理就是艺术管理者通过一定的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为实现文化艺术传播的目的而对管理对象实行的有计划的管理活动。[1] 而艺术管理专业,则是一门以现代管理观念与管理理论为依托,以文化市场需要为根据的专门培养艺术管理人才的新型专业。该专业的特点将多种现代文化学科与现代管理学科予以交叉、有机融合。[2]20世纪60年代,美国耶鲁大学设立开设了全球第一个艺术管理专业。从2004年起我国高校也开始开设艺术管理专业。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已有五十多所高校开设了艺术管理或相似专业。[3]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艺术管理成为近年来高校新办专业中发展最快的专业之一。但由于该学科尚没有一套被证明成熟有效的课程体系,所以各个学校只好自己摸着石头过河,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和对该学科的理解建立起相应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有不少高职院校艺术管理专业只是在本科的模式上加以简化,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没有特点也没有竞争力。因此,高职院校在设计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时,首先要明确自己培养的学生将来的主要就业岗位是什么,要在就业市场上找到符合高职特点的细分市场,扬长避短地与本科院校的同类专业进行差异化竞争,并在此基础上根据学生将来就业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有针对性的设本文由收集整理计课程体系及人才培养模式。本文将以上海电影艺术学院艺术管理专业(以下简称上电艺管)的为案例,探讨高职院校应该如何根据自身情况,差异化地进行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设计。
一、案例分析
(一)上海电影艺术学院艺术管理专业简介
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成立于2004年,是一所民办三年制的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该校的艺术管理专业开设于2007年,学制三年,迄今共有三届共160位毕业生。
(二)毕业生的基本就业情况
三届毕业生的就业率都达到97%以上。具体的就业单位可以分成三大类:文化艺术类公司,包括戏剧影视公司、文化传播公司、各类传媒等。广告营销及公关活动策划类公司,包括广告策划公司、企业形象策划公司、婚庆公司等。其他各行业,包括各种实业公司、贸易公司、投资公司等。
对部分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发现,上电艺管的毕业生只有约一半能进入到与文化艺术相关的行业或企业中去就业。其中能真正进入到戏剧、影视类公司的比例大约在30%左右。所以要想成为制作人、制片人、经纪人是很难的。
同时毕业生从事的具体工作岗位可以分成这几类:广告策划类、市场推广销售类、活动策划执行类、行政管理类、演出及影视类和其他种类工作,根据调查,不管学生进入那个行业就业,管理、策划和营销性的工作都占了较大的比例,尤其是各种活动的策划和执行工作最为普遍。
(三)毕业生对课程的看法
大多数毕业生认为学校目前的课程对自己从事的工作帮助并不是很大。多数认为所学课程过于宽泛,好像什么都学,又好像什么都没学到。他们希望课程能更有针对性,由于每个人的工作不同,对于应该学哪些课程也意见不一。总体而言,管理类、市场营销和公关活动类的课程被认为是对工作最有帮助的课程。
同时,多数毕业生认为在实际工作中比较欠缺的并不是专业技能,而是沟通与管理的能力。从另一个角度讲,由于艺管的毕业生较多从事营销、活动执行类的工作,所以沟通与管理其实也是专业技能的一种。不过,毕业生大多认为实践活动和实习是比较有用的,认为在校期间应该增加实践活动的比例。
二、上电艺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它由培养目标、培养制度、培养过程、培养评价四个方面组成。[4]
根据对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大趋势以及目前上电艺管专业毕业生就业的实际情况,我们对艺管的人才培养模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改革。
(一)根据市场发展需要和学生就业情况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作为一所电影学院开设的艺术管理专业,比较传统的状况是以“制作人或经纪人”为主要的培养方向,但是这样一来毕业生要面临的就业竞争压力就非常大了。应该看到,中国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已经成为世界的制造中心,接下来“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过程就是文化创意产业大有所为的时候,各行各业都急需艺术的融入来树立品牌,提供高层次的产品、服务和体验。如汽车公司进行品牌建设和营销时就需要大量运用各种艺术形式和手段:广告宣传片需要用到电影拍摄、广告宣传手册需要用到平面设计、一个车展活动需要用到灯光、音效、舞美、演员表演(车模)等诸多艺术手段。因此,假如把在文化艺术类的公司就业当作是狭义的行业就业,也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专业对口的工作,那么进入广告营销及策划类的公司,就可以看作是广义的行业就业,也就是从事那些虽然不是直接属于戏剧影视、文化传媒等行业,但是也需要运用到大量的艺术手段和方式的工作岗位。根据上电艺管学生目前就业的现实状况和对未来就业市场的预期,应该避免与其他本科院校的正面竞争,而要抢占并扩大在第二个层次广义就业市场的份额。
所以,上电艺管的人才培养目标就是为中国文化产业培养具有一定创意能力,熟悉影视制作、演艺活动及文艺商务活动策划的方法和流程,并能有效执行的专门人才。这个目标明确了上电艺管培养的三大方向:制作与制片方向、文化艺术经纪方向和文艺及商务活动策划方向。其中针对文化产业培养创意策划和执行人才,这是上电艺管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
转贴于
(二)根据人才培养目标设计以实践课为核心的课程模块
在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和主要方向后,就要制定达成这些目标的课程体系。在设计课程体系时,最重要的是了解所培养的人才需要掌握的核心技能是什么,然后根据这些技能去安排课程,这样可以让课程更有针对性。
要想成为一名专业的制作人或制片人需要广博的知识,既要了解戏剧影视艺术的基本知识,又要具有管理、营销甚至财务方面的能力。但是对高职院校的学生而言,他们理论素养相对欠缺,而且只有三年的时间学习,不可能像本科院校那样从理论知识开始,面面俱到地学习。所以上电艺管的课程设置改变思路,进行逆向思维:那就是假如学生毕业后成为一个制作或制作人,他首先的必须掌握的技能是什么?毫无疑问,他首先要知道一台演出或者一部电影是如何产生出来的。于是我们就把该方向的教学目标设定为,学生要能够制作一台1小时左右的舞台演出,以及制作一个10分钟左右的视频作品。假如学生能够达到这个目标,那么他既可以更进一步向专业的制作人或制片人方向发展,也可以进入其他行业,如广告公司参与广告片的制作、网络媒体的各种微电影、各大企业内部企业文化宣传所需要的各种宣传片等。明确了这一点之后,我们改变了以理论课为核心的模式,代之以制作课程为核心,辅以一系列其他相关课程和活动的模式。在这个模式中,作为核心课程的演出制作流程与管理以及电影制片流程与管理都有一个明确的目标:课程结束后学生要制作出一台演出及一部视频作品。因此在这个模块中所有相关课程都以此为目的,本着“有用就上,没用不上,需要多少上多少”的原则进行开设和教学。
同样,对文艺商务活动策划这个模块而言,学生最需要的是什么技能?我们认为学生需要的是策划与执行各种活动的能力,策划能力最直接的体现是会规范地撰写各种策划书。基于对毕业生就业岗位的分析,最实用的策划书包括:市场调查策划书、市场营销策划书、公关活动策划书和广告创意策划书。同时在执行方面,虽然活动的种类很多,但是最常见的文艺商务活动包括品牌/产品推广、庆典、年会和公益四大类。因此以掌握撰写这四类策划书和策划执行四类活动为目标,我们开设了品牌学概论、公共关系实务、市场调查实务、市场营销实务、广告创意与策划实务、大型活动流程与管理以及活动策划与执行实务等系列课程。
(三)探索各种形式的实践教学
高职院校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现在不少专业都与企业合作,引进项目让学生参与。但是对艺术管理这个专业而言,校企合作也面临几个问题。
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做的项目并不多。企业不是公益组织,他们最希望的是用最少的成本(包括人力、物力、财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出最高质量的作品。真正重要的大项目事关自己的声誉和效益,是不可拿来给学生操练的。
另一方面,企业的首要目的是盈利,所以失败的项目是不可接受的,但是学校的首要目的是教育,对教学来说失败的、或者不完美的实践活动也是有价值和意义的,有时候它能让学生学到更多东西。同样,对企业来说不可能留着能力不足的员工,但对学校而言,老师不能把能力差的学生抛在一边,只顾培养几个尖子。这就是商业机构与教育机构最大的区别。很多实践活动中都只有部分学生参与,大部分学生被撇在了一边,而且越是重大的项目这种情况越明显。因为结果很重要,所以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就被摆在了第一位,在这种情况下就只有少数学生得到了真正的实践。
为了让实践活动更有效率,能顾及更多的学生,我们本着“点面结合”和“过程与结果兼顾”的原则,设计了不同形式的实践活动,形成了一个由浅入深,由基础到高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具体的做法,一是,在纯理论课程中增加实践性活动,二是,理论实践相结合的课程要提高实践活动的比重,鼓励以实践或比赛的形式进行考核,三是,毕业综合训练紧紧围绕策划与执行的主题,四是,鼓励学生走出校园进行实习,五是,选派优秀学生参与到企业的实践项目中去。
(四)建立全面的教学评估体系
教学评估体系也是人才培养模式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课程设置是否合理,教学效果能否达到预期目的,这都需要相应的评估手段进行验证。但是由于高职院校主要培养的是职业技能而非理论知识,所以传统的书面考试无法检验学生掌握技能的真实情况。因此,为我们将评估分成专业评估和教学质量评估两个层面,专业评估涵盖专业质量基本评价、办学优势、发展前景、存在缺陷及改进途径等。我们用毕业生的就业率、就业行业情况及岗位分布、毕业生跟踪调查反馈、用人单位反馈这几个指标进行评估。每年对毕业生的四联单签约率、实际就业行业及岗位进行分析来判断学生就业的实际情况与我们预期的就业方向是否相符。
教学质量评估层面,改革以书面考试为主的方式,变成了以实践活动、策划作品和当众汇报相结合的考察方式。另外,把职业技能证书的获取情况,学生参与市级全国级比赛的情况列为评估体系中的参考指标。通过这种多元化的评估体系能够比较全面真实地反映我们的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的有效性。
三、建议
在今后的发展中,首先要继续将专业培养目标与就业市场需求紧密联系,建立毕业生就业信息资料库,长期跟踪毕业生就业情况和用人企业的反馈,并以此为基础调整培养方向和课程设置。
其次要进一步探实践教学的新形式和新手段。实践对于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性再怎么强调也不为过。如何针对艺术管理专业的特殊性,在现有的条件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更加合理有效的实践教学环节,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所在。
某服装广告策划书
19世纪50年代,美国西部发现大片金矿,无数做着发财梦的人们如潮水般涌向荒凉萧条的西部。有个20岁出头的毛头小伙利维·斯特劳斯(LeviStrau)也挡不住黄金的诱惑,放弃了厌倦已久的文职工作,加入到浩浩荡荡的淘金人流中。利维来到旧金山,由于淘金者甚多,当机立断,放弃从沙土里淘金,改从淘金者身上“淘金”。他在当地开办了一家销售日用百货的小店,生意十分兴旺,但是所采购的大批搭帐篷、马车篷用的帆布却无人问津。
为处理积压的帆布,利维试着用其裁做低腰、直腿统、臀围紧小的裤子,兜售给淘金工,由于比棉布裤更耐磨,大受淘金工的欢迎。“利维的裤子”不胫而走。利维变卖了小百货店,开办了专门生产帆布工装裤的公司。
20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西部电影盛行。利维公司利用这个机会,让好莱坞电影明星在演出时穿上“利维的裤子”,在影片中扮演行侠仗义、英俊潇洒的西部牛仔形象,于是影迷们便把明星们身上穿的工装裤称为“Jea”(牛仔裤)。从此,美国东部地区许多人也把拥有一条牛仔裤作为时尚。
当1996年罗伯特·海斯(RobertHaas)领导利维时,他把这个世界最成功品牌之一置于四个人手下:他、一位舅舅和两个堂兄。这位加入利维前曾为和平公司(PeaceCor)和麦肯锡(McKiey)服务过的哈佛MBA,把开明的管理方法带到利维这个老式的服装制造商,并获得媒体的上下叫好。公司也开始逐步重新定位自己的使命:利维要从一个有责任心的成功企业变为“休闲服装的权威”。
利维公司制订了“全球思考,当地行动”战略,成为全球型的美国服装制造商。在绝大多数国外市场,利维公司大胆地宣传其深厚的美国文化,绝大多数欧洲和亚洲消费者认为利维牛仔裤是特别时髦的代名词。利维公司大胆创新的全球营销活动取得了极好的成效,由于国内市场的继续收缩,国外销售量已成为促进李维斯公司成长的主要原因。
市场分析
国内市场广阔。目前国内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牛仔裤品牌还很少,而消费者的需求量又很多。对于品质优良,裤型好的牛仔裤更是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和最捧。
随着中国加入WTO,代表国外文化和传统精神的品牌,必将以它丰厚的内涵吸引消费者。
产品在市场中的定位。
当今年轻人都喜欢穿轻松休闲的裤子,牛仔裤在这方面能充分展现年轻人的性格特征,张扬、青春、放松、性感、随意、简约、独立自主、崇尚自由解放……符合年龄,心理的要求。现在年轻人的衣橱里,牛仔裤是必不可少的“百搭服装”,样式简单流畅,清洗方便,适合许多场合,线条精美的牛仔裤能吸引更多人的目光。
消费者分析
是针对16岁——35岁的青年男女,其中又特别注重白领消费者的需求,其他方面的消费者适时满足其要求。
卖点
牛仔裤本身能带给消费者的穿着体验:舒适、随心搭配、展现个性。
观念
让每一个拥有levi’s的人觉得levi’s是一种品质高的产品,让消费者能响亮自信的说出这一个著名的牌子,让levi’s穿着身上是一种荣耀。也就是注重levi’s的品牌和所代表的“美国精神”
产品及竞争对手
产品主要针对白领男女,使得产品的覆盖面有一定的局限。因此需要在适当的时候进行一些推广促销的工作。
竞争对手有很多,如同级的LEE、MiSexy等,还有一些品牌的延伸方向也做了牛仔裤,如EritEtamOnlyVeromoda等。
广告策略
广告表现策略:以大胆的想象和粗犷的色调突出品牌精神,以这这种精神打动消费者,使品牌深入人心。
广告诉求策略
广告诉求是围绕广告主题通过作用于受众的认知和情感层面,促使受众产生的功能特点备注说明。诉求策略方面以理性、感性和情感相结合的方式。由此,通过对品牌精神的塑造和张扬,在人们的理念中应形成穿上levi’s是个性张扬,随性,性感,大胆,质量上耐磨等一系列观念。
广告实施计划
广告目标:打开国内市场,树立品牌文化精神,使消费者认可。
广告时间:4个月
广告主题:性感,独立,自由自在,美国精神
各媒介的广告表现、规格:
平面广告:1报纸整版(48*35)半版(24*35);广告牌;灯箱
2电视广告
3网络广告:全屏,连接,电子邮件(针对主要人群)
广告计划:
1、报纸:2月刊登整版广告,每周3次,共12次。周末刊登整版广告,共12 2*4=20次。以次月开始刊登半版广告每周一次,到5月,共16次。在《成都商报》《华西都市报》
2、电视:在2月每天在黄金时段插播2次,3月到5月每天播一次。四川电视台4套,影视文艺频道,33频道
3、户外:1年
4、网络:4个月
其他活动:获取冠名权、组建选秀活动、赠送小礼品 等
广告费用预算
1、广告的策划创意费用:5万
2、制作费用:?
3、媒体费用:巨大
4、其他费用:更大
电视广告:
流浪篇:
夏日炎炎的荒郊公路上,路边有一个公车牌,汽车停下来,一个身材热辣的金发美女从车上下来,背好背包,拿着自己的吉他,自信的向前走。(音乐开始)
身后开来一辆豪华轿车,司机是一个西装革履的英俊男人,他停在女主角身旁,希望能带女主角上车,她微笑着转向他,弯下腰用手调了调他没打好的领带,然后微笑地走了。(留下男人在后面感叹她刚才那性感的动作)夜幕降临,帐篷,篝火,女主角弹着吉他和一个正在做画的流浪画家在一起,非常惬意(镜头转向火堆,随火星上升和满天星星融在一起,镜头快速下降,到了白天),画家睁开惺忪的眼睛,发现女主角已经不在了,他追了过去,看到女主角的背影越来越远,他耸了耸肩,转向相反的方向,微笑地大步走开
广告词:拥有levi’s,就拥有整个世界。查字典
平面广告
1、救命篇
在一个高楼的顶端,A用一条牛仔裤拉住失足悬空的B,B露出信任、庆幸的表情(只有levi’s才是结实耐磨的牛仔裤)
广告词
2、传统篇
关键词: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研究
一、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特点及其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原则
国贸专业是一个从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具极强综合性的专业。目前国内大中专院校普遍开设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作为高等教育其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具有以下特点:
(一)重实际操作
国贸专业由于是从实践中发展而来的一门学科,因而比较注重实际操作。由于高校国贸专业定位为高级应用性人才的培养,因此,我们在评价其培养出来的学生的水平时,在理论上不仅够用,而且应具有一定的深度,即能够分析解决实践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为标准,在实践上则是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业务操作问题的能力。
(二)多样性的素质培养方式
社会需要从事国际贸易的人员具备较宽泛的知识,不能仅限于国贸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包括国际市场营销、管理、交际、心理、商务谈判等在内的其他社会学科知识,特别是对直接从事国际贸易具体工作的学生更是如此。这些素质的培养,单靠学校单方面的教育往往是达不到效果的,因此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时,应该充分利用各种途径,包括校外实训教育,就校外实习基地而言,应该具有能够满足综合素质培养的较为合理的行业、企业以及岗位结构。
(三)专业应用灵活,实训投入经济
国际贸易工作是一种高智力、高情商表现的工作,其工作能否取得成功更多地取决于团队精神和情商状况,而不依赖于硬件设备条件。根据高校目前的培养目标,其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应该围绕这一目标而开展。从国际贸易专业来看,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应该遵循如下原则:
1、企业多元化。校外实训的实施需要一个载体,而企业便是这个载体的主要形式。很多专业在选择企业作为实训载体时,都强调所选择的企业具有典型性,这种典型的企业起到了一面旗帜的作用。但作为国际贸易专业来说,更应该强调企业规模上的多元化。国贸专业知识在运用上具有很强灵活性,不论在什么规模的企业,都可以进行运用,如果一味强调典型企业,势必会阻碍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我们在实训基地的选择上,可以依托一些中小规模的企业,这样既降低了实训基地建设的难度,又可以让每个学生有足够的实习机会,尤其是发展中的中小企业,缺乏比较完善的机制,管理比较松散,体制不健全,面对他们的主要问题是急需完善和提高,因此让学生有大量的实际操作机会,了解、参与整个企业从不完善到完善的过程,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有更多的实践经验。
2、结构合理化。结构的合理化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根据国贸专业课程特点,可将实训划分为经营实训、推销实训、管理实训、策划实训以及商务实训等五个实训模块,要求我们的实训基地能够满足学生这五个方面能力的培养。在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上,除了要求建设的数量上要达到要求外,在结构上也应该符合国贸专业的培养结构,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就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其次,为了更好地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同时方便学生的就业,在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上,还要保证有较好的行业结构,避免过于集中在单调的行业上。如在常德地区,主导行业是烟草、机械等,广东省的主导行业是电子、食品、汽车、家具等,那么在校外实习基地的选择上应该尽量满足各种行业的人才需求。
3、实习内容丰富化。根据从企业反馈回来的信息,目前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如国贸专业毕业的学生在营销策划书甚至一个简单的申请报告的撰写上还存在语句不通的情况,至于毕业生的流动率高、敬业精神不足等情况就更加突出。要解决以上问题,除了在课堂上加强训练和学习以外,实训基地的作用不可忽视。如解决学生敬业、团队精神的问题,单靠课堂是没法解决的,这要求学生到实际工作环境中,通过具体的工作和企业相关人员的言传身教,来进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这就要求实习内容一定要丰富,除了专业技能的培养外,还有加强对学生基本素质方面的培养,只有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会更好地适应工作,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4、实践设计合理化。根据国贸专业特点,学生学习知识包括:专业知识、营销类基础知识等,因此,学生的专业学习,应该根据所学课程一步一步,循序渐进、有计划地进行,这样才有利于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不能一蹴而就,这也与过去各高校所采用平时满堂灌,毕业前边找工作边实习有所不同。毕业实习,只是综合实习,不是专业课程实习,如果专业课程不进行实习,到综合实习时,学生就不能很好地灵活运用已学知识。而从事国际贸易,必须具有相关知识,而这单靠毕业实习已经不能满足需求,只有进行专业课程实习,学生才能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相结合,走向工作岗位以后,才能将所学专业知识综合、灵活运用。
二、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发展校外实习基地的能力有限
学校连年扩招,使国贸专业学生人数激增,但实习基地的数量严重不足,其功能也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学院对到底应该建设什么样的实习基地,要建几个、几种类型等问题,在建设过程中考虑欠周,实践基地建设的计划性欠缺。怎样对在校学生进行入学至毕业间的系统社会实践锻炼及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缺少相应的硬件和软件。
(二)企业为校外实习安排的空间不足
随着学生数量的增多,能够接收实习生的单位数量却远远跟不上学生数量的增加,这就造成校外实习难。有些实习单位受规模、场地、办公条件的限制,要兼顾员工的正常工作,留给学生的实习空间很小。一些企业理解实习对大学生的重要性,但面临激烈的竞争,开放实习存在现实压力,另外,担心泄露商业秘密等也是其中的重要原因。一些单位对以前接收的实习生在企业期间的不良表现印象深刻,对实习工作产生心理排斥。一些企业出于与学校的关系或个人的关系接收了学生实习,把它当成一种任务来应付,学生一两个月下来不但不能学到自己想学的东西,反而会耽误宝贵的时间。产生这个问题的根源在于没有把实习当成一种制度,实习生的安排、使用等问题,没有一个制度化的设计。实际上,把实习生安排好了,不论是对实习者本人还是企业都是一种效率。但如果利用不好,反而会成为双方的负担。于是,这种实习纯粹地变成了一种“形式主义”,甚至变成参观游览。
(三)实践教学师资队伍不足
教师是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实践教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是搞好实践教学的重要保证。发达国家十分重视教师实践操作能力。一方面,在选拔和任用教师时,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实践经验;另一方面,十分重视教师实践能力的培训提高。根据对湖南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队伍状况的分析,目前实践教学教师严重不足。湖南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学历以硕士研究生为主,他们大都缺乏专业实践经验,自身的实践操作能力都不强,不能很好地满足实践教学的需要。
三、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校外实习基地的建设途径
(一)校企合作
跟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具有操作简单、投资小、适应强等特点,是目前建设校外实习基地采用得最多的一种方法。校企合作必须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相互服务的原则进行,一味依靠企业,希望企业无偿提供实训条件的做法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中是不可能持久的。我们应该发挥自己专业优势,在享受企业提供的良好实训条件时,利用自身的专业特点,积极为企业服务,达到双赢的效果。校企合作途径可以采取积极吸收企业家加入到专业建设中来,通过企业家的影响力在其所属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的模式,也可以采取股份合作的形式,还可以采取合作办学的方式。
(二)创办专业实体
建立责权利相统一、教科产相结合的专业实体。根据国际贸易专业的特点和要求,根据市场的需求,将原来国际贸易教研室的职能加以扩充,建立专业实体。如果将该专业与市场紧密结合,在很多领域可以发挥作用,创造可观的效益。在创建专业实体时,行业可以是高新行业,也可以是传统行业,实体规模可以大也可以小,一切根据自身条件来定。通过建立专业实体的方式,即可以充分发挥专业特点和教师优势,重要的是可以为学生提供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满足学生的实训需要。但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在建立专业实体的过程中,一定要有效建立一套责权利相结合的机制,以便出现不必要的纠纷,影响师生的积极性。
(三)鼓励学生创业
国家不仅鼓励社会人士积极创业,而且也越来越倾向鼓励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并出台了一些扶持政策。对于高等院校的学生而言,创业是一种非常好的实训方式,这种形式直接将学生融入到了实体的经营活动中去,使其承担了全部责任和风险,势必会使其充分发挥自身潜力。创业活动尽管具有一定的风险,但对于国际贸易专业的学生来说,可以从为生产企业或国外品牌做开始,不需要投入很大的资金,只要有一个场地和电子化的办公设备就可以了。此外聘请学生作为员工,进入门槛相对而言不高,因而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如果能够出现几个成功的创业案例,必然会形成群动效应,那么学校也就不必要花大力气通过其他途径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四)交易会
各种形式的交易会可以成为长期稳定的国际贸易专业实习基地。如广交会、大连交易会、上海华东交易会、农博会、汽车博览会等等。通过与主办方签订湖南文理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协议书,将这些交易会确定为校外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十几天的实习机会。可以解决几百个学生同时实习的问题。交易会可以成为国际贸易专业学生了解中国社会、经济、外贸、金融状况的窗口,以及锻炼外语、应用专业知识的大舞台。
(五)项目教学法
项目教学法指师生通过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工作而进行的教学实践活动。具体做法是:教师联系合作单位,签订项目合作合同;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分头从事分工的各项工作,明确各位在小组中的角色和作用;学生在学习专业校程内容的同时,收集相应资料并进行市场调查;制定项目计划并与企业合作实施项目;企业进行打分和方案实际应用,并提出运用中遇到的新问题,教师总结项目执行结果,从而又开始下一轮新的循环。如《国际结算》校程,可以把学生分为信用证审核组、单证制作组、单证审核组、公务单证申领组,从事操作性的工作,将所学理论贯穿运用其中。又如《市场营销》课程,可以把学生分为战略策划组、产品线决策组、分销渠道设计组、广告策划组、促销策划组;每组学生在一个学期的时间内,一定要针对某个企业的实际问题,拿出一套完整的、可操作的策划方案,并在企业中试行或实施。此法既锻炼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又达到了与企业互利互惠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孙瑞华.国贸专业人才“两难”现象的原因探析[J].商场现代化,2007(5).
2、杨水根.对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的几点思考[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6(1).
3、柴利.对国际经贸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的再思考[J].新疆财经学院学报,2007(2).
4、王娟,李立民.加强国际贸易专业学生实践环节管理的几点设想[J].广西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5).
关键词: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本文是湖北大学知行学院教改课题《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性教学模式的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研究――以湖北大学知行学院为例
收录日期:2014年2月17日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市场营销专业在独立学院中开设面较广,属于交叉复合型学科。《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工商管理类专业育人指南》市场营销专业篇中指出:市场营销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基本的人文素质和科学技能,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市场营销专业技能,具备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营销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不断学习的能力和创新精神、一定的外语和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在营利性和非营利性机构从事市场调研、营销策划、广告策划、销售管理等营销业务及管理工作的综合型专业人才。
立足于独立学院学生特点和市场营销专业特点,在分析了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发展的现状与问题、师资力量、社会资源基础上,我们确立了基于独立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的人才培养体系目标和培养模式,着重探索以提升就业能力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创新,以不断推进完善专业建设和构建专业特色,培育适应现代营销环境的变化和企业需要的市场营销人才。因此,本课题研究具有以下作用和意义:
1、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围绕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探索适合独立学院办学理念,突出“厚基础、重实践、强素质、重创新”的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2、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的总体思路围绕培养对象的就业能力,突出技能和岗位要求为目的的课程教育体系,更适应现实营销环境的变化和企业营销实践的需要。
3、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有利于推动以课堂和教师为主的“以系统知识传授为核心”的传统教学方法,逐渐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互动教学和研究探索性学习机制,有利于提升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
4、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有利于推动形成以教室、实验室、图书馆、社会、企业、市场为大课堂的教学改革,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内平台、校际平台、企业平台,为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创建开发多途径的实践基地,并逐步探索构建规范有效的实践教学的体系和机制。
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要积极探索应用性人才的培养规律,体现“实际、实用、实践”的原则,并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其理论教学、案例教学和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体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中起到如下三个承接关联、相辅相成的作用:
1、通过理论教学体系的完善和改革(包括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搭建专业理论框架和逻辑体系,帮助学生解决What――市场营销“是什么”的问题。
2、通过案例教学的完善和改革(包括案例分析、主题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解决Why―市场营销理论中“为什么”的问题。
3、通过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和改革(包括实验教学、实习教学、毕业论文),帮助学生解决How to do――市场营销“怎么做”的问题。
本课题研究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导向,以独立学院为研究对象,着重探究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成、建设和改革,该实践教学体系共分为四个部分,如图1所示。(图1)
1、案例教学:较常规的教学方法之一,包含已有案例教学和自有案例编撰两个方面。
2、实验教学:市场营销专业实验教学是指模拟公司运营、模拟市场营销调研项目、模拟市场营销策划活动、课外竞赛等实验教学课程环节。该体系中实验教学包含专业课程实验教学、专业实训课程和第二课堂实践三个方面。
3、实习教学:学生必须深入企业学习,以达到提升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目的。在本体系中,将实习教学划分为三种类型,包含参观与考察、专业实习和毕业综合实习。
4、专业论文:专业论文和实验教学、实习教学一样,是培养本科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为达到综合培养学生习作能力的目标,需常规性地设立学年论文环节,创新性地开展毕业论文工作。
三、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和应用
结合湖北大学知行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和应用推进,我们从课内专业课程实验教学环节、专业实习与实训、课外第二课堂的拓展和毕业论文的改革几个突出的方面进行说明:
1、专业课程实验教学的改革和完善。针对市场营销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开出,依据课程内容结构体系的逻辑性关系,划分为课程设计和项目模拟两类实验教学形式:
(1)课程设计实验教学,主要针对课程内容分为多个模块,不以呈现某个经营实践中的作品(如商业计划书)为逻辑主线,课程知识体系分作若干理论模块,即开展分部分项的模拟教学。根据对专业核心课程和专业方向课程内容结构的分析,可开设此类教学的课程包括市场营销学、市场调研与预测、销售管理等。如《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实验教学是根据《市场营销学》课程的章节体系展开,在绪论章节结束后,即可开展课程设计。包括环境分析、市场调研、竞争分析、STP战略制定、4P策略选择和总结汇报,这些分部分项的实验始终围绕学生团队选择的某个产品或某个公司展开,使得整个设计方案贯穿课程教学始终,帮助学生建立较为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并探索性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情境中。课程设计和项目实施最后通过小组演讲、汇报和答辩的形式在课堂上展开,教师及时进行提问和引导,这样的教学更贴近学生的兴趣,更深入具体的行业和产品,学生学习的热情高涨,竞争意识加强,团队合作能力加强,获益匪浅。也实现了教学相长,推动教师不断学习和创新。
(2)项目模拟实验教学,此类教学要求该课程内容体系前后具有承接性,而且课程内容整体结构同现实经营中的某些研究、咨询项目的成果结构相似。符合以上两个要求,便可随课程开展此类项目模拟教学方式。结合本校专业课程开设情况,及对教材选择类别的研究,列举了以下可开展系统性项目模拟实验教学的课程如表1所示。(表1)
2、专业实训课程的改革。目前,我们开设的专业实训课程有两项,分别是ERP沙盘模拟实训和校园集市。
经过几个学年市场营销专业的ERP沙盘模拟实训(ERP Simulation Experience),对ERP实训大纲和指南进行了改革和完善。根据市场营销专业特点和学生特点,突出了实训中的营销功能模块,在一周的实训时间内设计了两轮模拟对抗演练,学生通过第一轮熟悉运营规则,发现问题和形成各小组的战略思路,并以此贯穿和运用实施在第二轮演练中,这样能加深学生对于企业运营的全局观、系统观的认识,增强学生的战略思维,并能有效地从游戏转变为运用理论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
沙盘模拟是一种模拟经营教学形式,而校园集市则是真实的经营环境下的演练。学生在准备期撰写创业方案,经过相关评价与指导,形成校园集市创业计划书,并分组搭建校园商品市场,体验自己当摊主,根据实际情况出资进行经销或者代销,体验从采购到生产和销售的各环节,通过出售商品盈利,探索不同的商业模式的利弊和经营绩效的反思,从而将课堂学习的营销理论实践化,达到学以致用、增加课堂趣味性的作用。
3、实习教学环节的拓展。实习基地是联系学校和社会的桥梁,是培养实验室大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纽带,是大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也是培养大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关键所在。为实现市场营销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我们努力利用各方资源,建立和拓展校内外实习基地。在现有的教学实习基地基础上,充分结合区域经济的发展特点,立足于学院所处的汉口北地区、阳逻港、盘龙城等新兴工业区,深入地方企业和特定行业,探索实现学院市场营销专业的差异化定位和特色优势的同时,建设一批示范性的实习基地,有利于学校在人才培训、技术咨询、科学研究等领域开展全面合作,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
4、第二课堂的拓展与实施。构建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有机结合的教学模式。我们将第二课堂纳入学分制管理,以第二课堂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并以第二课堂的实践性、创新性教育导引第一课堂教学,形式多样,效果显著,如营销讲坛、校际交流、企业宣讲等活动。其中,鼓励指导学生以各类市场调研项目和创业计划申报院级大学生申报科技创新项目,而各级营销赛事活动和暑期社会实践更成为常规性的第二课堂实践教学形式。
目前,我们指导学生参与的比赛有:湖北省大学生营销策划挑战赛、因纳特营销竞争策略沙盘模拟大赛、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长江商报大学生营销大赛等各级赛事。依托湖北省市场营销学会,我们参与湖北省大学生营销策划大赛已届四年,与地方知名企业东风风神汽车、中国移动、周黑鸭食品有限公司联手,让学生亲临企业参观学习,深入企业市场进行实地调研,并根据调研结果发现问题诊断问题,为企业制定营销策划方案。作为一种实践性与体验式的教学方式,是一种教学创新,强化学生营销知识、训练营销技能、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营销的理论、架构以及工具,充分调动学生的创意和自主思维,是真正能体现独立学院“应用型本科”的办学特色的一项赛事活动。
5、毕业论文的形式和选题的改革。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形式的改革与创新,包括:(1)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形式的探索,如营销策划书、创业计划案、企业方的项目策划等开始纳入到毕业论文的范畴;(2)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导向,市场营销专业毕业论文的选题减少了理论综述类论文,鼓励和指导学生将暑期实践、实验课程中的市场调研、自主实践中的创业计划,按照营销专业理论架构和逻辑思路,形成有创新点和应用价值的毕业论文。
四、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的保障
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需要充分整合利用校园资源和社会资源,并且需要在硬件和制度方面形成保障和支撑,其中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作为基础硬件条件,教师激励机制和学生考评机制作为制度保障,缺一不可。
1、开展实践性教学必须建立自己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学院应尽可能提供平台和机会,鼓励和支持学科教师进驻企业实践、调研和进行项目咨询,以提升教师整体的实践教学能力;聘请知名高校实践能力强、理论水平高的教授做兼职教授,定期对教师开设讲座,提高年轻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此外,可以聘请公司、企业实践能力强的专家与青年教师共同担任学生实践指导教师,以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2、实验室是满足实践性教学中实验教学的必要条件。独立学院需结合自身专业课程设置和学院发展的阶段,建立自己的实验室,开展实践教学。目前,我院经济管理系已建立了ERP综合实验室和案例研究室。计划组建市场营销综合实验室和消费者行为研究实验室,供开展专项实验教学项目使用,亦可将课程中的实践环节在实验室中开展进行。
3、课程的实践教学活动,有较多部分是需要教师在课外完成的,为使实践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学生实践能力得到提高,教师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在核定工作量时,可增加一定的实践教学指导工作量,以支持教师的实践教学工作努力。在教师激励制度方面,学院可将教学及实践性教学的探索、改革研究建立相关激励机制,将教学工作的努力成果纳入考评体系,以保护教师的工作热情。
4、在建立实践教学体系,开展实践教学的同时,需对学生考评体系进行改革和完善,增加课程考核的手段,打破传统的闭卷笔试考核的单一性和局限性。同时,实践教学成绩可作为学生课程成绩中的一部分,归入平时成绩范畴,以激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实践教学的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
[1]孙玺.浅析独立学院市场营销类实验与实践教学体系[J].经济研究导刊,2009.6.
关键词:高职 市场营销专业 实践教学体系
市场营销是一门综合性、应用性非常强的学科。尤其在当前市场经济条件下,对营销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基于高职教育的培养理念,要求我们在市场营销专业教学中重视实践性教学,强化实际操作能力,并深入社会和企业的市场营销实践中,让学生运用学到的知识和方法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切实掌握市场营销专业技能,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
一、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
市场营销学是围绕着市场环境、企业战术与战略、目标市场定位、市场购买行为以及产品、价格、分销、促销、计划、执行与控制等展开一系列的研究,具有很强的实践性。一方面,其原理、方法和策略是企业营销实践经验的总结;另一方面,市场营销又是企业进行市场运作与实践的指南。市场营销以满足需求为宗旨,引导企业树立正确的营销观念,为企业发展提供整套营销战略和策略,并提供组织管理和营销计划执行与控制的方法,引导企业在不断变化的营销环境中预测趋势、发展机会、规避风险;在竞争中制定正确的营销战略和战术,不断从根本上解决企业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使企业不断拓宽视野,更高层次、更全面、更系统地思考问题,从而争取竞争上的主动,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当企业开始运作的第一天起,就面临着市场细分、市场预测与决策、环境机会与威胁、营销策略与战略、4P理论的应用与计划、管理控制等问题。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围绕市场营销理论认识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性开展实践性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论联系实际,使他们知道如何面对市场、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进行决策。因此,实践教学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中,在市场营销专业中占有重要地位。
高职院校的市场营销专业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市场营销学的基本理论,比较系统地掌握从事市场营销活动的基本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提高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为企业实践与市场运作提供理论基础与决策参考。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培养目标是为各类工商企业、营销机构培养具备市场营销、经营管理及法律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事国内外市场营销、市场管理、营销策划、广告创意及销售工作,有开拓和创新精神,适应21世纪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专门人才。其中具体的职业能力包括市场调研能力、促销与市场推广能力、营销策划能力以及沟通协调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等。
二、当前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剖析
1.教学内容设计不合理
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理论课时偏多,实践课时偏少。其主要表现为:(1)课程内的主要以理论为主,较少安排实训课程,即使有实训课程,也主要以案例分析,简单调查为主,较少综合实训;(2)课程外的实习内容效果不理想。营销专业学生在校期间一般安排三次实习:一是课程实习,二是认识实习,三是毕业实习。从内容看,各阶段实习之间目标定位很不准确,相互交叉重叠现象较为严重,所以结果也往往是事倍功半。而且实习时间过短。(3)学校经费投入严重不足。高校普遍较低的实习经费投入无法满足实习需要,所以往往导致教师的教学计划中途“流产”,实习效果也因此而大打折扣。
2.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存在着脱节
学校的教学培养对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存在滞后性。当学校需要及时调整某课程时,由于审批程序复杂又费时,所以导致专业课程管理的僵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技能难以与社会需要适应。此外,由于教学改革滞后,弹性学制没有真正建立和完善,学生的实习实训往往与企业的时间要求有冲突,从而影响了校企合作应有的发展前景。随着目前经济的发展,涌现出了许多新的营销类型,如房地产营销、汽车营销、医药营销、服装营销、保险营销等,各种营销之间差异较大,所以对人才的要求也明显不同。而我国高校开设的市场营销专业忽视结合行业实际的实践教学,学生对于行业知识缺乏,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很弱。
3.校内实践教学模式及教学方式单一
当前,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主要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以案例分析、专题讨论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以下简称“模式一”);另一种模式是使用营销模拟软件的实践教学模式(以下简称“模式二”),即组织学生到实验室进行营销模拟实验。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营销实际操作能力。
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传统的教学模式越来越体现出它的缺欠。就“模式一”而言,在选择案例和专题时,许多高职院校在教学上都以著名企业作为分析对象,如“可口可乐”、“海尔”的营销战略等,而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都是从基层做起,大企业的营销理念在实际中很难用得上。针对“模式二”,在实际运作中,越来越暴露出一些问题:部分学生兴趣不大,以完成任务为主;实践教学没有形成系统的体系,实践归实践,教学归教学,两者不能相辅相成。
4.校外社会实践收效甚微
为了弥补学校实验、实训条件的不足,一些高职院校也不同程度的建立了校外实习基地。但从长期运作的结果看,校外实习基地仅起实习场所作用而已。大多数单位不让学生接触其核心部门和有关的管理事务,怕泄露商业秘密。结果到实习岗位去却接触不到本岗位的实质工作。例如,到财务部门实习的学生不能看财务账目和做账,显然这种实习是难以达到实习效果的。
5.校、企缺乏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未深入实质
校企合作的本质是教育通过企业与社会需求紧密结合,使企业在分享学校资源优势的同时,参与学校的改革与发展,使学校在校企合作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达到这一目标,需要企业与学校之间的深度融合,如校企共同开发课程及教材、共同承担项目(课题)、订单式培养等等。目前普遍存在的现状是校企双方交叉兼职少,教师与企业技术管理人员缺乏互动:专业指导委员会没有实质性参与人才培养过程,在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课程标准的确定及教学改革等方面很少或没有机会参与意见。
6.教师结构严重失衡,实践教学能力欠缺
高职院校普遍缺乏实习实训指导教师,能胜任实习实训指导工作的专任教师不多,而聘请企业行业一线技术人员兼任实训实习指导教师又相当困难。可以说,目前在高职院校还没有真正形成能有效指导学生实习实训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高职院校这种现状,离高职教育培养技能型人才对教师的要求相差甚远。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1.优化课程设计,加强课程实训
在课程的设置上除了传统内容外,要积极探索增加专业市场营销的内容,即专门针对某一行业或某一类企业的市场营销,如专门的汽车市场营销、家电市场营销、保健品市场营销等,针对不同行业的具体特点,进行专题研究与专题教学。另外,经济全球化,各行业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挑战,同时也孕育着各种机遇,课程应围绕这些新情况、新内容进行设置。
课程实训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课程实训包括课程综合作业和课程实习。通过课程综合作业提高其实际操作能力。作业成果为策划书、报告书、设计书等形式。课程实习的目的在于强化各课程中技能性和操作性内容的训练。它可以根据课程性质,采取校内模拟演习、社会调查、实地参观、考察,或到企业进行短期的顶岗操作。
2.制定一套切合实际的实践教学大纲
为保证实践教学质量,完善实践教学管理文件,以规范教师和学生的实习行为,达到预期的实习效果。实训教学大纲中包括能力要求、技能标准、实训内容、教学与实训方法、考核方式和标准、课时安排等。教学内容力求与市场营销专业所需要的能力和素质保持对接。每一个单元基本按照从“培养目标与要求――进度安排――培养内容和方法――实训过程控制――考核制度”的模式来设计。根据培养目标来确定进度,进而确定培养内容和方法,安排具体的实训活动,对实训过程控制并进行评估考核,使整个教学过程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以保证实践性教学的效果。经过从企业到学校,再从学校到企业的多次反复,力求使市场营销实践教学大纲及指导书贴近实际、科学有效,同时又要突出地方的经济特色。
3.形成分层递进的实践性教学体系
突出实验、实训、实习环节,逐步形成单项实训、综合实训、认识实习、顶岗实习、毕业综合实习相结合的分层递进的实践性教学体系。通过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帮助学生掌握实际工作中迫切需要的职业技能,并积累初步的实际工作经验。
4.加强实训教材建设,教材内容注意本土化、前瞻化
中国具有自己独特的市场状况和历史文化背景,营销实训教材应总结我国市场营销的实践,加强对中国本土企业经验的研究分析,从解决企业的实际问题出发,力图使学生在掌握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更新知识,拓宽视野,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近几年我国很多企业在创名牌、树形象、广告策划等方面,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在教材上对此给予关注。
5.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式
首先,应改变原有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法,采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的教学法:(1)案例分析教学法。现在多数教师都使用案例教学,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仍然有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如在案例的选择和安排方面应该突出针对性和地方性。通过团队备课,共同研讨案例来提高任课教师的整体授课水平。(2)体验式教学法。传统营销教学方式,“黑板上搞营销,教室里做市场”,学生只有认知,而没有体验。学生进入企业实际营销岗位往往感到茫然无措。只有通过对实际营销的体验、感悟,才能提高学生的营销操作水平。一方面,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深入市场、企业,从事市场产品的实际营销操作;另一方面,聘请当地企业优秀营销人员,作为客座讲师,把企业鲜活的营销案例引进课堂。(3)实验室模拟教学法。通过相关实验软件,通过老师提供的模拟公司资料,学生根据公司的现状进行模拟营销的实践,包括:设计市场调研方案;进行市场调研和市场预测;营销策划方案设计;模拟谈判;模拟公关策划;促销策划方案的组织与设计;模拟营销;模拟竞争对抗等等,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技能。
6.改革考核方式,加强学生职业能力训练
在考试、考核办法上,市场营销、市场调查与预测、商务谈判、推销与技巧等课程,一改过去一张试卷定成绩的办法,强化实际技能的考核。如营销策划课指导学生在调研的基础上,针对一个自己熟悉或感兴趣的项目,策划企划案,整个企划案占总成绩的40%。学生们集思广益,收集资料、信息,充分发挥策划能力和充分的想象力、创造力。完成了一份份实践得来的答卷。再如,市场调查与预测课,老师组织学生进行专题营销调研,如彩电市场调研、空调市场调研、房地产市场调研等,从制定调研计划,设计调查表,确定调查样本,发放调查问卷,回收问卷,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和撰写市场调研报告,让学生亲自完成市场调研全过程,并以此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由于考试方法灵活,学生实际动手理论与实际结合密切,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也增大了老师设计、批卷考核与学生应试的难度,从而使师生双方都提高了实际运用能力。
7.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实现人才培养模式转变
校外实习基地是学生接触社会、培养和提高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由于校外实习基地是真实的工作环境,在企业专业人员和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有利于学生通过实践,将所学理论知识转化为技能,固化为能力。另外,学生在校外实习基地实践中,通过与企业员工的接触,能潜移默化地培养自己的综合能力,这在模拟的环境中是无法获得的。校外实习基地能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三方面都得到锻炼。因此,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是强化营销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这就要求学校能创新观念,本着优势互补、互惠互利、相互服务的原则,以产、学、研的模式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通过这一渠道建立实习基地。作为营销专业,在享受企业提供的实习条件时,可以利用专业灵活、服务范围广的特点,帮助企业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实践证明,跟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是解决学校实践教学投入不足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最佳之路。与此同时,积极尝试校企联合办学的“订单培养”模式。通过校企联合办学,共建实习实训基地,企业可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做学校的兼职教师,学校可以借助企业先进的教学设备和技术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同时,企业可以委托学校帮助培训员工,节省培训时间、场地、师资和费用。从而形成教育依托企业,企业依靠教育,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密切合作,共同发展的格局。
8.造就一支“双师型”的师资队伍
在我国,市场营销专业进入高校课堂的时间相对较短,从事这门课教学的教师大部分还缺乏市场营销实践经验。而高职教育的任务和特色决定了高职院校必须要建立起一支“双师型”的教师队伍,这是办出专业特色学院特色的基础。
一是鼓励专业教师走出去。一方面,鼓励教师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使教师在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中寻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结合点。教师也可到企业、行业等单位挂职实践,在虚心向企业员工学习的同时,为企业的发展献计献策,为企业进行营销人员的培训工作。另一方面,通过向省内外兄弟院校教改经验的学习,参加各种培训班,撰写研究论文等形式,鼓励教师探索实践教学方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是请有实践经验的企业家、业务人员到学校担任课堂教学,组成实践性教学指导委员会,定期来校指导教师进行实践性教学,并聘请一些有经验的营销人员担任客座教授和实践指导教师,给学生开讲座、做专题报告、举行各种座谈会等,让学生聆听来自一线的市场营销经验,增加其真切感受。这样不仅缩短了小课堂与大课堂的距离,同时也为专业课教师向有实践经验的同志学习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同时,这也会对学生实际能力的提高,起到重要作用。
9.加强实践教学管理,将营销实习落到实处
市场营销专业通常设有市场营销实习、市场调查技能实习、销售实习、营销策划及毕业实习等实践教学环节,不同的实践环节培养的营销实践能力也不同。规范实习工作,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并派专业老师与企业一起管理、指导实习学生,使实习工作更有针对性,避免形式主义,实习结束后,学校对老师和学生实习效果给予客观、准确的考核。再就是鼓励学生参与企业短期的产品促销活动或与企业长期挂钩,参与营销管理或营销策划,学校尽可能提供相应政策支持。
总之,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质量的高低对于培养创新型营销人才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高职院校只有加大实践教学改革的力度,提升实践教学质量,才能推进市场营销专业学生能力培养,使高职教育不断跃上新台阶。
参考文献:
[1]史保金.普通高等学校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讨[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院校学报(职业教育版),2006,(5).
[2]李东雷.高职市场营销专业实践教学的探讨[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