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08 20:08:2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渴望春天教案,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把无知的我们领进宽敞的教室,您把青春无私奉献的人们。教给我们丰富的知识?我们向您致以崇高的敬意!是您!老师!老师——您如春天中的细雨,您用辛勤的汗水,滋润着花儿,灌溉着大地,哺育了春日刚破土的嫩苗。而我们正吮吸着细雨茁长成长。是谁 老师——您如秋天里的一丝风,——把调皮的我们吹黄了大地,唤金了稻谷,教育成能体贴帮助别人的人?而我们得到了丰收的硕果。是您!老师!老师——在我黑暗的人生道路上您的关怀就好似和煦的春风是您为我点燃了一盏最明亮的灯; 温暖了我们的心灵。 老师——再我迷蒙的人生道路上是谁 是您做我的了的引路人;
——把幼小的我们老师——在我跌跌碰碰的人生道培育成成熟懂事的少年?路中是您为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是您!老师!老师——是您给了我一双强有力您的保护让我们健康成长。的翅膀,让我在知识的世界里遨在金秋时节结下硕果。
金秋九月,谷穗低头,满枝的硕果,给劳动者带来了丰收和喜悦。夏日的浪漫,灼烤的诗句,同在九月的烛光里化成颂歌,献给“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人民教师。黑暗大海里的一盏灯,指明方向,指明未来。教师是沙漠里的骆驼,驼着重载,驼着希望,驼着未来。沙漠里的绿洲,是教师耕耘的足迹。绿洲里每一朵鲜花的芳香,是教师悉心培植出来澄明的思想。沙漠一望无垠,教师义无反顾,如夸父,追逐光明。教师是沼泽地里的一条船。
在思想迷惘、灵魂落陷的时刻,教师就是那只“野渡”之舟。教师用心灵之火,亮起心空的烛照,照耀那跋涉之人,让其避开自身的深洞,一路好走。这就是教师的人生,这就是教师的风采。三江扬波,在为您的事业伴奏;翠屏松涛,在为您的成功祝福!人生的每个驿站,都悬挂着对您崇高的问候;漫天芬芳的桃李,无不浸渍着您的汗水!您从晨曦中走来,染一身霞光,映耀满天的彩霞,把鲜花般的朵朵笑脸,描绘成世界上最美的风景。您从春光中走来,披一缕春风,唤醒冬眠的思想者,让寂静的原野荡漾着春的交响。您从炎黄子孙的梦境中走来,捧一簇希冀,把黄河长江的向往,故宫、长城的期待,泰山、昆仑的执着,连同圆明园深深的渴望,庄重地放在下一代的肩上,刻在他们成材的日记中。
灵魂系着信念,系着追求,用情丝编织希冀,用热血谱写春秋,用自信开垦荒漠,用自强浇灌田园,默默地徜徉在这片神奇而圣洁的沃土上。您像小草,深深扎根,顽强生长;如蜡烛,无怨燃烧,发热发光;似春蚕,默默无闻,恪尽职守。一本本教案浓缩着您的心血,一堂堂讲授倾注着您的激情,一次次板书凝聚着您的智慧,一行行字迹凝结着您的艰辛。顶盛夏烈日,踏严冬霜雪,披风风雨雨,系千家万户。年年岁岁,周而复始;朝朝暮暮,循环往复。人民教师,没有耀眼的勋章,唯有无限的虔诚;没有显赫的权势,只有成功的喜悦。这便是您——人民教师,伟大的人格,平凡的写照;这便是您——人民教师,时代的风采,民族的骄傲!
在校园这个小小的天地里,没有高山林立,没有江河大海,但这里却是一个充满笑声、充满泪水、充满纯真的小小世界,有很多值得我们分享的东西。
一、“不要让一场雨下进灵魂里”
记得那是新生入校的第一节班会课,上课铃响了,我像往常一样带着教案走进了教室,教室里一阵喧闹,我仔细一看,原来又是程虎,只见他背着书包站在座位旁边。我心想,这个调皮的男孩前两天打架事件才处理完,这会儿他又要弄出什么花样呢?同学们看见我来了,立刻安静了下来。我说:“程虎,你整装待发,准备去干什么?”他看着我说:“老师,我要请假。”“请假,有什么急事吗?”他没有吱声,只是用眼睛盯着我,表情很冷漠。我问:“能不能上完班会课再走?”他用沉默来回答我,但脸上分明写着“对抗”二字。我仔细打量这个男孩:一张方形脸,微微上翘的嘴唇,端正的鼻子,一双不大但很明亮的眼睛,怎么看也不像一个坏孩子,可是从他的目光中我分明读到的是和他年龄很不相称的仇视和冷漠。我还没来得及有下文时,他已背起书包径直走出了教室。教室里安静极了,同学们都在等待我的态度。我很平静地按照我的计划结束了这节班会课。大约还剩10分钟,我让学生就程虎的事在日记本上写下了自己的看法。翻看了学生的日记,大多数同学对程虎的行为表示不满和气愤,从个别同学的日记中我了解到程虎是一个父母离异的孩子,家里只有一个体弱多病的奶奶,小学六年基本上是背着“坏孩子”的名声过来的。
对于这样的学生,我的心里总有一种“若有所失”的惆怅。我告诉自己这是一块“顽石”,他对老师的话完全不在乎,如果处理不好,他会走极端。此刻我想起了凌非的一句话,“不要让一场雨下进灵魂里,不要让一口气久久不能蒸发,从而输掉青春可能的辉煌和伸手就摘到的幸福”。是啊,老师的一句话、一种态度、一种行为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二、大地绿了,因为有春天
周末很快到了,我买了水果,和班委几个同学,一起来到了程虎家。很小的一个院落,极其简陋的屋子,除了一台半旧的电视以外,没有什么像样的家具,屋子里少有的冷清,冷清的近乎没有了生机。程虎对我们的来访感到很意外。
程虎的奶奶告诉我,在程虎六岁那年,父母离异,他跟爸爸一起生活,后来继母对他不好,他只好跟奶奶住在一起了。我明白了,父母关爱的缺失,周围同学的歧视,让他幼小的心灵过早地承受了这一切,使他形成了一些不可理喻的言行习惯,因此叛逆、冷漠、怪异是情理之中的。往往这样的孩子,在他的感情深处对爱的渴望要比其他孩子强烈。“大地绿了是因为有春天”,只要他能感受到春天的温暖,我坚信他心中的冰雪会消融的。
后来,我在程虎的日记中读到了这样一段话:“我已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讨厌上班会课的,因为我学习不好,又时常打架,所以班会课我总是被当作违纪学生的典型来接受老师的批评。后来我就学会了逃课,特别是班会课。”哦,原来班会课他逃课只是一个漂亮的借口,根本是逃避。他在日记中还写道:“我发现你跟其他老师不一样,你家访不告状,谢谢你来看我奶奶,对不起老师,我以后不再惹你生气了。”
“小小的花,也会抬起头来,感谢阳光的照耀。”再顽劣的孩子他的世界还是善良、纯真的。只要有真诚的爱就能叩开他紧闭的心扉,就能唤起他们追求真、善、美的天性。于是我在日记中对他说:“谢谢你对老师的信任!你知道吗?一只背负着沉重包袱的小鸟是无法高飞的,忘却生活带给你的不幸和痛苦,一切从头开始,做一个全新的你,老师期待你成为一个展翅高飞的雄鹰!”
在后来的日子里,日记成了我和程虎交流的纽带,程虎在日记中慢慢向我敞开心扉。到初二,程虎被同学们推选为班长;学期末,他被评为优秀班干部。我在他的日记中写下了这样的一段话:“过去,老师认为你是一个认真、懂事而又懂得感恩的乖孩子;今天,老师又重新认识了你。你长大了,聪明能干,有很强的组织能力,是一位出色的班干部,你正朝着雄鹰的目标前进!”
程虎的变化告诉我“亲其师而信其道”,给学生十分爱,学生便会回报老师十二分的情。教师节的一封长信我至今还记忆犹新:“老师,谢谢你三年来对我的关爱和培养,你是我的老师中最真实的老师,是你用爱的春风消融了我心头的冰雪,是你让我看到了更高远的天空,没有你,就没有我的今天,谢谢老师的爱!”这是程虎在高中给我的第一封信,也是那一年教师节我收到的最早的礼物。
一、培养音乐兴趣是提高学生感受力的前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一切学习的前提。我们音乐教师应创设富有情趣的音乐情境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让学生带着浓郁的兴趣走进课堂,在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学生的兴趣品质,让学生对音乐学习产生和保持一种积极的心态,形成热爱音乐、向往音乐持久稳定的情感。如许老师在执教歌曲《七子之歌》时,是这样做的:他用充满感情的声音讲述了葡萄牙殖民者侵占澳门的历史,爱国诗人闻一多先生义愤填膺、感慨万千地写下爱国诗篇的背景,激发了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激起了学生强烈的爱国思想,顿时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热情高涨,情绪激昂,纷纷表现出对帝国主义的愤怒。在这种氛围下,许老师趁势提问:“演唱时应带着什么感情去演唱?”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最后得出了应带着深情的、激动的、期待的、迫切的、渴望回归祖国母亲怀抱的情感去演唱这一结论。教师通过介绍歌曲背景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歌曲学唱时学生很快进入角色,准确地把握了歌曲的表现情感,演唱效果非常好。
又如:官老师在欣赏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的童声合唱曲《渴望春天》时,她是这样设计的:课前布置学生收集有关“春天”的诗歌、散文、图片等资料,上课时运用《美丽春天》的多媒体画面引导学生欣赏、感受春天美丽的景色,配合音乐朗诵有关春天的诗歌、散文,然后再导入欣赏歌曲阶段,这种方法既激发了学生的音乐兴趣,又丰富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体验,拓宽了音乐学习的广阔空间,让灵动的音乐充满了音乐课堂。
二、重视艺术实践是提高学生表现力的关键
“让活动成为课堂的中心,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把课堂还给学生”是时代的要求。音乐课堂上教师应启发和指导学生亲自参与体验音乐,把音乐技能方面的知识通过游戏、活动的形式渗透给学生,让学生在活动、在玩乐中学习知识,使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享受成功的欢愉。如:张老师在执教歌曲《猎人合唱》一课时,组织学生模仿猎人打猎的动作和活动,通过学生模仿猎人射击追捕的动作,边唱边动,引导学生感受猎人在森林里快乐打猎的情景,让学生用表情和动作表现音乐,在游戏中体验音乐,享受成功的欢愉,从而增强学生的表演兴趣,不断提高学生音乐表现能力。这种重视艺术实践的方法,提高了学生音乐表现力,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灵动的音乐氛围。
音乐教学就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参与艺术实践和探索研究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为目标,有效尝试创新型的教学模式。如:熊老师在执教歌曲《青春舞曲》时,她根据歌曲欢快、热烈、幽默的风格特点,将音乐歌唱和舞蹈动作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歌曲中编进新疆舞蹈动作,学生在欣赏歌曲音乐的同时,教师边歌唱边舞蹈进行示范,这种边唱边跳的歌唱形式激发了学生强烈的音乐表现力,调动了学生主动、大胆、全身心全方位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的积极性,整节课全体学生都能自然、自信、大胆地参与到边歌边舞的音乐互动活动中,体验音乐的愉悦。在教学中教师应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创造良好的音乐艺术与音乐氛围,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获得音乐审美体验,从而提高学生音乐表现力。
三、培养审美情趣是提高学生创造力的重心
在音乐欣赏课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通过讲解、提示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感受和理解音乐作品的背景、风格、调式等,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勇于表述自己对所听音乐与众不同的感受和见解,从而培养学生的音乐鉴赏和评价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养成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艺术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感的陶冶。如:在欣赏古筝独奏曲《渔舟唱晚》的教学中,我先通过播放乐曲,让学生欣赏、感受音乐:优美的旋律流畅清新、明快的节奏热烈激动、丰富的和声圆润柔美,给学生以美的感染;再引导学生边听音乐边联想、边哼唱边体验,学生尽情地思索、想象。优美动听的音乐,唤起了学生的情感,使学生脑海里呈现出一幅幅画面:“平静的湖面,晚上太阳下山了,一只小舟在湖面上”。随着对音乐的感受深化,不断产生了情感的共鸣,激起了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灵动的音乐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学生随之通过小组合作创作了优美的诗歌、散文,课堂上气氛活跃,整节课收到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经过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才能把课堂的有效教学落到实处。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有效的主动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你的教学以及英语学科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之中,所有学习上的障碍都会迎刃而解,学生的学业成绩也会与日俱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渠道可以通过生动的课前导入进行。比如,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步骤,特别是课前的导入。精妙的课前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它将很快地让学生进入角色,畅游在神奇的知识海洋之中。一张张求知欲望强的可爱小脸仿佛是春天的花朵,努力地向着太阳,沐浴在阳光下,如饥似渴地吸取着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使自己茁壮成长。也可以通过你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努力把枯燥乏味的语言知识变得新鲜有趣,让学生对你的课堂教学产生极大的兴趣。学生对你的教学和学科有了兴趣,就会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
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有效的学习氛围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青少年学生由于生理、心理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增强,自尊心很强,尤其是后进生,他们渴望老师、家长以及周围的人能多给他们一点鼓励和信任,其实这种鼓励和信任也是他们争取进步的内在动力。所以,教师要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鼓励学生可以通过课堂上师生的互动活动进行。譬如,当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出现困难时,你可以提供一些提示,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再想想,或降低问题的难度,创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灵感,让学生能够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能够回答你的问题时,哪怕是不够完整的回答,也应及时加以表扬。比如,你可以说:“You are very clever!”“Well done!”或“You are excellent!”老师的语言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一位善于驾驭课堂教学的教师总会很好地利用语言这一武器使学生与你在心灵上进行非常好的交流。鼓励学生还可以通过作业的批改加以进行。譬如,批改每位学生的作业时,除了细心修正他们的错误外,在作业的批语中都要写一两句鼓励性的语句,如:“If you are more careful, you are sure to become an excellent student!”对书写较差的学生,可以写上:“If you insist on practicing handwriting for a time, your handwriting can be improved a lot.”只要学生得到你的激励,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就会很快建立起来。反过来,学生的有效学习也得到落实。
三、尊重学生的实际水平,保证有效的知识掌握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老师预先设计的教案可能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其实,我们平时编写的教案应该是动态的,要预留一定的空间,灵活把握教学尺度,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地加以调整教学难度和教学进度,以迎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人们经常说“因材施教”,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对象,编写不同的教案,或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在编写教案时,既要考虑到教材的难度,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知识掌握情况。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有的放矢,才能保证学生对你所教授的知识做到有效掌握,学生的双基才能得到夯实。
另外,在教学新的知识之前,还应以学生学过的知识点为导入,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即人们常说的“温故知新”。比如,当我们教授“独立主格结构”时,应复习一下分词作原因状语的用法,然后再开始学习“独立主格结构”的用法。例如:
1.因为他病了,所以昨天他没来。
Being ill, he didn’t come yesterday. (分词短语作原因状语)
=As he was ill, he didn’t come yesterday.
说明:当从句中的主语和主句中的主语一致时,可以删掉从句的连词和主语,并把从句的谓语动词改为分词或分词短语。
2.因为今天是星期天,所以我们没有上课。
It being Sunday today, we have no classes. (独立主格结构作原因状语)
=As it is Sunday today, we have no classes.
说明:当从句中的主语和主句中的主语不一致时,可以删掉从句的连词,从句的主语使用人称代词的主格,并把从句的谓语动词改为分词或分词短语。
这样的“温故知新”教学法能让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变得简单易懂,且牢固地掌握。
四、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增强有效的教学参与
新课程倡导“面对学生全体,全面进行教学”的教学理念,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班级的规模过大,学生人数过多,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参差不齐,教师用相同的一种模式来进行全班授课,问题总是层出不穷的。因为你的教学设计通常是定位在某一类学生的知识层面上来进行的,一部分学生能跟上你的教学进度和知识的传授水准,而另一部分学生可能跟不上你的教学进度和知识的传授水准,或有一部分学生觉得“吃不饱”。这种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也是传统教学理念的大班教学中的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果要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英语课堂教学中只能通过“小组合作”,让每位学生都积极地参与活动,让他们尝试到成功的喜悦,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佳的学习效率。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有效的主动学习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你的教学以及英语学科有了兴趣,学生就会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之中,所有学习上的障碍都会迎刃而解,学生的学业成绩也会与日俱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渠道可以通过生动的课前导入进行。比如,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步骤,特别是课前的导入。精妙的课前导入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它将很快地让学生进入角色,畅游在神奇的知识海洋之中。一张张求知欲望强的可爱小脸仿佛是春天的花朵,努力地向着太阳,沐浴在阳光下,如饥似渴地吸取着阳光,进行光合作用,使自己茁壮成长。也可以通过你幽默风趣的语言表达,努力把枯燥乏味的语言知识变得新鲜有趣,让学生对你的课堂教学产生极大的兴趣。学生对你的教学和学科有了兴趣,就会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
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有效的学习氛围
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落到实处的重要保证。青少年学生由于生理、心理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增强,自尊心很强,尤其是后进生,他们渴望老师、家长以及周围的人能多给他们一点鼓励和信任,其实这种鼓励和信任也是他们争取进步的内在动力。所以,教师要努力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加以鼓励,帮助他们树立信心。鼓励学生可以通过课堂上师生的互动活动进行。譬如,当学生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出现困难时,你可以提供一些提示,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再想想,或降低问题的难度,创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灵感,让学生能够体验成功的喜悦。当学生能够回答你的问题时,哪怕是不够完整的回答,也应及时加以表扬。比如,你可以说:“You are very clever!”“Well done!”或“You are excellent!”老师的语言对学生的心理影响是非常深远的,一位善于驾驭课堂教学的教师总会很好地利用语言这一武器使学生与你在心灵上进行非常好的交流。鼓励学生还可以通过作业的批改加以进行。譬如,批改每位学生的作业时,除了细心修正他们的错误外,在作业的批语中都要写一两句鼓励性的语句,如:“If you are more careful, you are sure to become an excellent student!”对书写较差的学生,可以写上:“If you insist on practicing handwriting for a time, your handwriting can be improved a lot.”只要学生得到你的激励,师生之间的融洽关系就会很快建立起来。反过来,学生的有效学习也得到落实。
三、尊重学生的实际水平,保证有效的知识掌握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会发现,老师预先设计的教案可能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有一定的差距,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其实,我们平时编写的教案应该是动态的,要预留一定的空间,灵活把握教学尺度,以便在课堂教学中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地加以调整教学难度和教学进度,以迎合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人们经常说“因材施教”,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们应该根据不同的对象,编写不同的教案,或使用不同的教学方法。
在编写教案时,既要考虑到教材的难度,也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知识掌握情况。只有这样,课堂教学才能有的放矢,才能保证学生对你所教授的知识做到有效掌握,学生的双基才能得到夯实。
另外,在教学新的知识之前,还应以学生学过的知识点为导入,让学生有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即人们常说的“温故知新”。比如,当我们教授“独立主格结构”时,应复习一下分词作原因状语的用法,然后再开始学习“独立主格结构”的用法。例如:
1.因为他病了,所以昨天他没来。
Being ill, he didn’t come yesterday. (分词短语作原因状语)
=As he was ill, he didn’t come yesterday.
说明:当从句中的主语和主句中的主语一致时,可以删掉从句的连词和主语,并把从句的谓语动词改为分词或分词短语。
2.因为今天是星期天,所以我们没有上课。
It being Sunday today, we have no classes. (独立主格结构作原因状语)
=As it is Sunday today, we have no classes.
说明:当从句中的主语和主句中的主语不一致时,可以删掉从句的连词,从句的主语使用人称代词的主格,并把从句的谓语动词改为分词或分词短语。
这样的“温故知新”教学法能让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变得简单易懂,且牢固地掌握。
四、合理运用小组合作,增强有效的教学参与
李建华
目前,大多数高校都已经开设了不同类型的音乐公共课程供大学生选修。最为常见的是以第一课堂或第二课堂的形式开设三大类型的音乐课程。第一类为理论基础与欣赏类课程,即感受型课程,要求学生在音乐要素、音乐情绪内涵、音乐的体裁与形式等方面做出初步判断与评价,如基本乐理、音乐欣赏等。第二类为实践型技巧课程,强调学生的参与,如声乐演唱、器乐演奏等。第三类为合作型排练课程,培养学生在音乐实践的同时,增强相互协作的能力,如合唱团排练、乐团排练等。还有一类辅修型课程,即第二专业音乐辅修专业,学生用二至三年修完8至10门课程,修满20个左右学分,获得辅修第二专业结业证书,但这类课程开设的高校较少,而且连续性较差。音乐公共课程基本是由音乐系专任教师担当,专职从事公共音乐素质教育的教师很少,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任课教师中,高级职称的教师不到5%,初级职称却占75%,中级职称占20%。可见,从事公共音乐艺术教学的师资力量是十分薄弱的。
步入大学校门的学生普遍表现出学习音乐的渴望,但多数学生出于中学阶段应试教育的重压,接受的音乐教育不足,因此都期望借助大学期间的音乐公共课程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从选课比例来看,半数以上的学生对中外音乐史论及中国民乐较为喜爱与偏重;部分学生对音乐与其他学科交叉的课程,如音乐美学、音乐心理学、音乐社会学、计算机音乐等也较感兴趣。另外,近半数学生对学校音乐教学设备、音乐图书资料储藏量及音乐教材不够满意,绝大部分学生没有参加过与音乐相关的艺
为音乐教学目标“导航”
张湘君
音乐教学目标是教师在熟悉教学内容,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后,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而制定的,学生应该达到而且能够达到的标准和境界。教学目标能否正确制定和达成是衡量一节音乐课好坏的主要尺度,也是教师教学水平和业务能力的社团或活动,多半学生希望有专门为大学生开放的场所便于课堂学习后进行音乐实践。
针对以上情况,学校应整合音乐公共课的课程结构,结合学生的需求开设课程,安排相应专业教师讲授,建设一支稳定、高素质、合理化的教学团队,而不再局限为初中级职称教师担任。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确立两门大学生音乐必修课程(可考虑一门理论、一门技能)在一、二年级开设,修满学分方可毕业,加大本课程的实施及监管力度,使音乐教育真正成为大学生学习生涯中不可分割的课程。学校应加大公共音乐艺术教育的投入,加强软、硬件的建设,使音乐艺术教育有统一的指挥中心、教学中心、活动中心、交流中心、展示中心,从而推动学校音乐艺术教育的深入、健康、持续地发展。重要体现。但在很多教案中我们发现,不少教学目标的设计不够理想。为此,笔者将教案中教学目标的常见问题大致归纳为以下几点,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一、单元教学目标应细化为课时教学目标
音乐教案的书写中有一种普遍的现象:在每单元的一开始就写上详尽的单元总目标,然后分割成三课时或四课时进行教学,而每课时前只有教学内容和教学重、难点。却没有课时教学目标。究其原因可能是音乐教师用书上已经对单元教学目标写得很详尽,教师们懒得再动脑子,所以照搬照抄,缺少个性化的思维。但在教学实践中,由于各种各样的因素,内容的选择与课时目标的确定并不能完全按照单元教学目标要求的那样去完成,于是两者之间便出现了偏差。如《四季放歌》单元中的教学目标之一为:“学生通过欣赏《战台风》、《晓风之舞》、《新疆之春》感受古筝、钢琴、小提琴的不同音色。熟悉乐曲主题旋律;对不同器乐的表现方式有进一步的了解;能积极参与听辨、模拟演奏、做节奏声势等活动,能较确切地感受作品不同的音乐形象和情绪,对欣赏器乐曲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教案中第一课时内容为:1学唱《四季童趣》;2分享学生课前收集的以“春夏秋冬”四季为题材的音乐作品。第二课时内容为:1聆听《新疆之春》;2复习《四季童趣》;3学习用竖笛演奏《春天来了》。第三课时内容为:1聆听《战台风》;2学唱《西风的话》;3我的创造(教案中并没有体现)。第四课时内容为:1学习歌曲《童心是小鸟》;2拓展、表现四季的文学、美术作品(此内容在教案中并没有体现)。将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时教学内容相对应来看,单元教学目标中的《晓风之舞》在教学内容中始终没呈现。也就是说教师摈弃了这一教学内容。而单元教学目标中提及的“能积极参与听辨、模拟演奏、做节奏声势等活动”,本应属于“我的创造”这一内容,但在教案中却始终没有体现。
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应将单元教学目标细化为课时教学目标。教材以单元主题来设计教学内容,每册的教师教学用书上都有详尽的单元教学目标,编者把整个单元的设计意图及要求以教学目标的形式呈现,用以指导教师的教学设计。但单元教学目标是针对整个教材单元来要求的,陈述较全面、笼统,教师若能在这些目标要求下把单元教学目标细化为课时教学目标,那么表述会更加明晰,教学思路也会更清晰流畅,课堂重点、难点也能有效解决。
二、课时教学目标的设定应具体、显性、便于操作
课时教学目标对教师的施教来说,具有导向、调控、评价的作用。有些课时教学目标尽管三维目标俱全,但过于宏观。例如:“通过欣赏歌曲,使学生在音乐中得到美的享受,提高对人世间真善美的感知能力。”“初步认识学习世界多元文化的意义,增强对多元文化的接纳与包容意识。”等等。类似的课时教学目标,设定得大而虚,很难在一课时内落实和兑现,也难以在教学评估中加以检验。
为此,我们应恰当地设定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有宏观与微观之分。宏观教学目标是理性化、原则化的,通常化为隐性目标融在音乐教师的脑海里,还有一些化解在当堂课的具体目标中,一般不以文字的形式写在课时教学目标中。只有那些具体的、显性的,便于操作、执行和检验的目标内容才适合以文字的形式写在课时教学目标中,所以我们应该认清教学目标的层次,细心地领会、理解其中的内涵。
如《京剧大师梅兰芳》一课的教学目标:1欣赏京剧唱段《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感受体验梅派唱腔的基本特点;2初步了解梅兰芳的生平事迹,知道他对京剧事业做出的贡献;3能够以积极的心态学习梅派唱腔,运用比较的方法探究分析梅派唱腔的风格特点,并能对其作出判断与评价。
上述三条课时教学目标,以学生感受、体验、演唱梅派唱腔的风格为教学导向,以感受体验、比较分析、聆听辨别的教学过程调控教学。对比梅派及其他流派的唱腔风格以加深认识,以学生能够演唱《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的上句及判断梅派唱腔风格为教学效果的评价指标。这样的课时教学目标简洁明晰,易于操作,将三维目标蕴涵在具体教学内容中,应该说,这种写法比较恰当、妥帖。
三、应站在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目标
有些教师习惯于站在自身的角度来设定课时教学目标,如:“通过一系列对‘春’的主题欣赏,强化对旋律的听辨能力,分析各音乐要素在表现‘春’的多姿多彩时的变化和作用。”“通过歌曲的二声部合唱学习,加强声部和声音的和谐统一,使学生的合唱能力得到提高。”等等。这种设计方式就没有从“以学生为本”的角度来考虑,没有科学、合理、全面地设定目标,有悖于新课程的理念。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和归宿,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结果,即教师预先设定学生在学完这节课后应达到的标准,教学目标应当陈述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不是陈述教师的教学目标。那些习惯采用的:“使学生……”“提高学生……”“培养学生……”等方式都不符合陈述要求。目标的陈述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具有具体性、可操作性、目标设计的灵活性和目标实现的及时性。
如欣赏课《卡门》中的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比才的生平与贡献;2了解什么是序曲,能初步认识到某些歌剧序曲有暗示剧情的作用;3能够感受、体验《卡门》序曲各部分的音乐情绪,并能用一些简单的肢体动作和图形谱来展现音乐的不同情绪。
一、多媒体技术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采用声像技术,能够创设出逼真的教学环境,调动学生感官,使学生迅速进入情境中,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得高兴,学得开心。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遇到一些不感兴趣的课文,例如古文、散文等等,就会精神分散、心不在焉。如果这时教师在一旁滔滔不绝地讲,学生不仅听不进去,还会使语文课堂氛围变得沉闷、压抑,长此以往也会让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兴趣作为学生学习的动力和源泉,是我们作为教育工作者首先要考虑到的。一节课的时间有限,如果学生始终无法提起兴趣,那么学生就无法掌握和了解更多的知识。时间长了,学生会产生厌倦情绪。多媒体具有传递信息快、容量大、内容丰富等特点,给传统的语文教学带来了一股春风,让不知从何处着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师们感到欣喜不已。充满趣味性、生动性的多媒体内容,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课堂上瞪着好奇的眼睛,带着兴奋的表情,进入到教师为他们创设的情境之中。多媒体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化静态为动态,化腐朽为神奇,化呆板为生动,声色齐集,图文并茂,光影结合,让学生充分调动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并在心里产生好奇、探究、思索等念头。这种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便于让学生接受,从而主动学习。
例如,在学习朱自清的《背影》时,学生如果只凭借课文的介绍,以他们小小的年纪,是很难理解文章中浓郁的父子之情的,即便是教师读得再生动,学生背得再认真,他们也只会觉得那是与他们无关的文字,无法真正进入到作者所描绘的意境中去,体会不到作者所反映的那种深沉的爱。为了让学生能有更好的领悟,我在设计教案的时候,制作了一组关于背影的幻灯片,从互联网上下载了一些触动心灵、发人深省的图片,给学生观看。同时,我还给这些图片配上了二胡独奏《牵手》《父亲》等曲子。在出示这些图片的时候,音乐缓缓响起,原来还有些窃窃私语的课堂立刻安静下来,学生都盯着屏幕,屏住呼吸,去看那些图片。在图片依次展示完之后,学生都陷入了沉思,整个教室都安静了。这时我对学生说:“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也许亲人的关爱是那样的多,以至于我们感受不到它的存在。但是当我们长大后,再看看父母的背影,那略有些驼背、夹杂着许多白发的背影,里面承载了多少爱……”学生的情感被激发了起来,不仅体会到作者的那种深切体会,也在心底涌起了很多的感动。这时我利用幻灯片出示图像、语言、动作等描写方面的典型句子,快速、直观地将教学信息传递给学生,让学生熟悉写作背景,将情感思绪作为铺垫,然后开始课堂教学,学生都迫不及待地翻开书本,想要了解其中的内容,这样教学效率一下子就提高了。
二、多媒体技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都渴望能够在一种和谐、平等的氛围内学习,教师如果总是高高在上,不苟言笑,不愿意与学生交流,那么就很难得到学生的认同,会使师生之间出现一道鸿沟,产生距离感。传统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只能看到课本中的材料,天马行空地进行想象,却无法收束统一起来。如果教师能够统一学生的想象,帮助学生学习,做到既“授之以鱼”,又“授之以渔”,全方面发展学生的思维,多与学生交流,掌握他们喜闻乐见的学习方式,就会取得学生的信任,使他们主动与老师亲近,主动进行学习。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多媒体技术能够将事物和具体场面更加翔实地描述出来,丰富了学生的感官,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尤其是我们利用多媒体进行新课导入,能很快地将学生带入情境。例如,在学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教师可在大屏幕上播放三味书屋的画面,让学生看一看鲁迅笔下的三味书屋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又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时,教师可播放泉城济南的四季风光,让学生感受济南的景色。这些内容都可以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这时教师在一旁加以引导,多与学生进行交流,鼓励他们展开想象,就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三、多媒体能引导学生体验美感
情感是实施美育教育的关键,学生情感充沛,有助于他们审视美、发现美、感受美。多媒体教学可以作为师生情感的纽带,以此来渲染气氛,丰富学生感官,帮助学生体验美。在语文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可以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在内容上,多媒体中优美的画面、悦耳的音乐给学生以美的视听感;在形式上,多媒体集趣味性、艺术性于一体,教学氛围生动活泼,给学生以美的感受,将学生带入了意境美中。例如,在学习散文《春》的时候,我制作了多媒体课件,将图片、配乐、视频都融入进来,根据朗诵和讲授内容,随时切换画面,同时播放伴奏音乐。这种方式极大地调动了课堂气氛,也让学生如同沐浴春风,身处在充满花香、芳草、阳光般的春天里,感受春的气息。在这堂课中,教师无需更多的语言,只要让学生细心体会、感受,就能让学生感到春天的美丽,感受到作者那曼妙的文字所营造的充满温暖和希望的氛围。
关键词:色彩感知;线条感知;基础技能;观察能力
一、阻碍绘画能力教学培养的问题
石涛曾说“天地以生气成之,画以笔墨取之”,绘画必定需要动手动笔运用技能与色彩,小学美术教学与专业培养美术教学的地方不同,注重的是基础绘画能力和形象思维艺术兴趣的培养,教师对小学生美术绘画方面的培养从不同年龄段入手,从同年龄段不同水平入手展开教学是十分必要的。在往常教学中,我们视绘画能力为美术教学的基本阶段。达・芬奇开始学画画,他的老师要求他天天画鸡蛋,齐白石以画虾出名,也是不断地观察琢磨其动态和下笔力度,绘画技能不是急功近利的事情,教师在小学生绘画技能方面的培养也要循序渐进。往常教学中,教师不难发现阻碍绘画教学培养的障碍,以下三个方面为这些问题中较为突出的问题:
1.学校基础课设置薄弱。很多小学忽视美术教学课程的设置,在一部分不发达城市或地区,美术课程的设置和师资力量的配备极其不充分,学生美术教学绘画能力培养最基本的工具得不到补充,画笔、纸张及其现代美术中创新工具少之甚少,传统美术教学思路依旧存在,学校认为美术教学仅仅就是在一张纸上教一教学生涂色、画静物、临摹。与现在创新美术培养思路相脱轨,教师有教学思路,但由于硬件设施不完备而影响教学进程。
2.教师家长忽视美术培养或急于求成。最近几年,家长、教师越来越关注孩子德、智、体、美的全方面发展,都希望把自己的孩子、学生培养成为“艺术家”,家长对幼儿审美、艺术感知、观察创造能力方面的培养也十分尽心,但很多家长、教师急于求成不遵循发展规律,希望自己的孩子、学生短期内在美术方面就颇有“造诣”,导致只追求结果,不踏实要求孩子练习美术绘画的基本技能。
3.小学生兴趣不够,功底不足。正是由于以上两个方面综合原因导致问题反映在孩子身上。实际动手绘画能力薄弱,想画的不会画画不好,会画的只会照着模仿不能创作,能创作的没有技能支撑。比如,在平时课堂作业布置时,教师会要求学生将文字配一幅图,甚至简单点将书中的图画到自己的本子上,然而就这样简单的绘画,对于很多孩子来说都是困难的,他们不懂色彩的运用,不会线条的勾勒,原因有两点:第一点就是孩子本身对美术不感兴趣,这点无可厚非,教师也好家长也罢,我们不能将美术学习强加给孩子,不感兴趣的东西即使用填鸭的方式也事倍功半;第二个原因就是孩子力不从心,渴望学好美术,希望用自己的画笔描绘出一幅图画,但是绘画水平有限,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二、教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绘画能力
1.基本功训练,分阶段训练。小学美术绘画能力教学特点就是低年级的高年级相差年龄大,针对性强,对于低年级和高年级应采用不同方式进行绘画能力提高的教学。不同阶段学生身体发育水平不同,在美术工具的掌握上也会有所区别,手部肌肉动作的灵活性毋庸置疑是影响使用工具的各因素,其次不同年龄学生在事物观察创新能力方面反应不同,随着年龄的增加,对事物接触的增多反映出的状态是不同的。教师针对低年级学生,要强调色彩和线条的基础性教学,比如,在一年级上册《看谁涂的更好看》这一课中,恰好就是培养低年级学生在色彩的运用上,准备彩笔、粉笔、颜料等不同质地的染色工具和色彩掌握方面的好机会,教师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幅黑白图画,小动物、风景等等,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在只有黑白的纸上涂出五彩斑斓的颜色,不要限制孩子们的想象,让孩子任意涂鸦。在升入高年级后教师就可以培养学生的基础线条方面的功底,认识到了色彩的美丽,在线条勾勒方面教师要细心并且有耐心,我们应当把线描作为学生美术绘画的重点和基本入门练习,通过临摹、写生、创作的方式由易到难、由浅入深,比如,在中段年级设置的《画中的线条》一课,教师可以借助这节课让孩子学会美术绘画时线条的掌握和运用,现在网络技术发达,很多媒体上简笔画教程简单易学,一笔就可以勾勒出一个事物,教师可以借鉴这种方式让学生领悟线条的魅力,还可以将线描中很多一笔画编程顺口溜教给学生,增加趣味性。
2.动手能力培养,让学生勤动手。现代家庭基本都是独生子女,凡事父母包办,使孩子有了依赖性,甚至懒动手去做事情,在美术绘画方面贵在练习,贵在勤动手、勤动笔,教师要注重学生动笔、动手能力的培养,让孩子爱画画想画画,绘画是一个人内心情感的表达,什么样的画体现了一个人什么样的心情、什么样的性格,教师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时要注意不要让学生产生厌烦、应付了事的消极心理,让课堂充满活力至关重要,活力的课堂才能提高学生对绘画的兴趣。比如,在《鸟语花香》这堂课设计时,我们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色彩和线条的运用创作出一幅春天勃勃生机的景色,但要注意课堂趣味性,比如可以让学生拍摄春天的景色在课堂上评比,教师播放一些春暖花开的景色供学生欣赏,让学生发自内心的想要去练习绘画。
3.观察能力是美术绘画的基础,任何事物都存在不同特征,相同事物不同方面也会不同,教师在注重学生绘画能力培养方面要培养孩子观察能力,观察色彩的变化,观察线条的构造,只有在学生充分观察体会色彩和线条后,再下笔才能有所提高的进行色彩和线条的练习。比如,在《心中的风景》设计教案时,考虑到学生年龄已经较大,因此可以系统地开放式的进行教学设计,让学生到室外增加一节室外活动课,引导学生观察景物的色彩,叶子有多少种绿,天有什么样的蓝,树有什么样的形态,花能勾勒成什么模样,教师通过让学生亲身经历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提高学生对色彩和线条的认知。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