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6 11:41:4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村医生健康教育,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小学生 心理健康教育
引言
2008年,卫生部、教育部等17个部委联合下发了《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年----2015年)》,《指导纲要》提出的工作体系建设目标包括:中小学建立心理健康辅导室、设置专职教师并配备合格人员的学校比例,到2010年城市达到40%、农村达到10%;2015年城市达到60%、农村达到30%;开展心理行为问题预防工作的县(市、区)的比例,到2010年达到50%,2015年达到80%;建立重性精神疾病管理治疗网络的县(市、区)的比例,到2010年达到70%,2015年达到95%以上;开展精神疾病社区康复的县(市、区),到2010年达到70%,2015年达到85%。国家相关文件的出台,也可以看出社会对儿童心理健康越来越重视和关注。儿童进入小学学习时期,是儿童心理发展特别重要的一个时期。特别是对于小学高年级的学生,生理的变化和在教育的作用下认知能力和个性的不断发展双重影响,进入到“前青春期”,是儿童正式进入青春期的一个过渡时期,这时,为学生提供系统、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但纵观我市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有待提高与解决。
一、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学校领导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校还有所谓的主科思维,觉得语数外是最重要的学科,对心理健康教育处在应付上级检查阶段,没能真正把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教学活动之中。学校的心理健康教学没能形成完善的一套教学体系,教学形式与内容比较零散,总而言之,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没能引起上层管理人员的重视,很多心理健康的教学活动没能有效的开展起来。
(二)师资队伍不够专业化。师资队伍的不够专业化是我们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能有效开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很多小学没有专业、专职的心理学教师,学校所谓的心理学教师大多是班主任老师、团委老师或其他一些老师代为承担,由此可知,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就无从谈起。有些小学配有专业的心理学教师,但这些教师由于学校一些工作安排,没能全心投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而是从事了学校的其他教务工作。可见,我市的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是有待提高的。
(三)开展的心理活动过于形式化。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活动形式太过于单一。由于在小学阶段,学生们的思维特点是从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要形式。所谓开展的心理活动要遵循儿童的心理特点。但学校开展的活动太过与形式化,开展活动大都是为了完成上级安排,能到达评估要求,没能从儿童本身出发,因需开展相应活动。
(四)家庭教育对儿童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不全面。由于社会文化素质的发展,相比前几年,家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关注还是有所提升,但家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际重视方向还是不够科学。很多家庭开始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往往是从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了才开始着手干预,没能建立提前预防的意识。
(五)家长和学校对于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沟通不足。学校与家长的沟通,大都是从儿童学习方面、学校有没有听话这些方面进行沟通,很少有对儿童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效沟通,这样可能儿童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就被忽略了,长此下去,积累的问题可能越来越多,这对儿童的身心发展是非常不利的。
二、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应对措施
(一)加强家长和学校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如果说学校是儿童的第二课堂,家庭就是儿童的第一课堂,二者对儿童的心理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必须加强二者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程度,只有二者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重要意义,才能把心理健康教育当作儿童发展必不可少的任务来对待。
(二)培养一支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任何一门教学活动的开展,必须要有一支专业的队伍作为强有力地支撑。培养一支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首先要保证这支的每一名成员有过硬的专业基础知识,经历过系统的相关知识培训,而且这样的培训要不定时的开展,保证教育者知识的鲜活度。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应该是一名专业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有相关的教育背景,接受过相关知识的系统培训,这样才能保证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性及准确性。
(三)开展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活动。儿童进入小学阶段,学习活动就逐步取代游戏活动而成为儿童的主要活动形式。而对于小学低年级的儿童来说,游戏活动还是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所以因需开展相应的心理健康活动对心理健康教育的效果就非常重要了。对于活动类型应该是丰富多彩的,可以尝试在一些日常活动中渗透一些心理健康知识,这样儿童接受就更加容易和自然了。
(四)集各方力量宣传心理健康知识。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是整个社会共同的责任,每个社会公民都应该有关注、保护儿童心理健康的责任。社会和教育机构更应该集各方力量大力宣传心理健康知识,让民众认识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我市的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家庭、学校、社会应结合一致,共同把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放在儿童教育的重要位置。
参考文献:
[1]发展心理学.林崇德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M].1995
[2]《全国精神卫生工作体系发展指导纲要(2008年----2015年)》.2008
【关键词】农村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现代社会关于“健康”的概念已超越了传统的医学观点,不仅生理健康,还应该心理健康,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课程对人才培养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有关研究表明:心理发生变化的高发区在青春期,学校里学生各种不良现象屡禁不止,各种失控越轨行为时有发生,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与学生素质不高,尤其是心理健康水平不高,心理素质较差有极大的关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虽已引起教育界同仁的重视,但仍是学校教育的一个薄弱环节,特别是在广大的农村中学,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还处在探索、实践阶段。如果我们只重视学生生理健康的教育,而不重视心理健康的教育,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极为不利。我认为要有效的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通力协作,形成合力,实行综合治理。
一、现阶段农村中学生心理变化状况分析
由于从小对父母或长辈的依赖感较强,到了中学大部分农村要离开父母过寄宿生活,有些学生一时很难适应中学的学习和生活;也有些学生父母为了让学生生活条件好点,使学生手中有了一定的可自由支配的钱,学生自制力弱,经不起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诱惑,故心理不够稳定,心理问题也较多。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和社会阅历的丰富,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和自我调适能力的增强,心理问题会逐渐减少。特别是进入初二年级后,随着各学科知识的深化,学生的学习成绩开始分化,许多同学特别是女同学出现偏科现象,即文科知识较好,理科较差,许多男生数学、英语成绩很差,部分同学开始产生厌学现象。到了初三年级,经过近三年的学习,学生对自己能否升入高中开始明朗化,相当一部分学生估计自己无望升入高中开始放弃对学习的努力,故自卑程度最严重,逆反也强,心理也最不平衡。
二、立足学校主阵地,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校园环境
(1)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个家,学生从学校中不知不觉地接受教育和影响,因此,优雅、洁净、文明、舒适的校园环境能给学生“润物细无声”的良好心理影响。创设育人情境,促进学生心理品质的优化,校园中校风校训、书画长廊、以及名人名言都会给学生正能量和理性的思考。学生在这些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中看书,潜移默化触动着学生的感官,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和道德的感染,在愉悦中受到教育,自觉地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
(2)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帮助学生了解心理知识,使其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技术。在教学中,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理论课上,通过一些如心理卫生常识讲座,心理调节问题答疑,焦点问题讨论等,在心理知识的学习中明确认识、矫正观念,以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自己的心理冲突。训练课上,组织学生表演情景剧,角色模拟游戏以及其他活动,使学生不仅可以学习介绍自己、了解别人,与人交往的社交技能,还可以掌握一些诸如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的心理调节手段,防患于未然。
(3)加强对其他学科融合渗透。中学的许多课程都包含着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教师应积极深入的挖掘,对中学生实施自觉的、有意的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因此在各学科的教学目的中加入心理教育的教育内容,使教育模式由知识教育向素质教育、心理教育转化。
三、发挥家庭教育,注重家庭引导功能
向家人诉说是学生化解心理矛盾的重要途径。因此,家长能否及时有效地对孩子进行心理健康引导也非常重要。
(1)首先家长应该多与学校联系,及时了解孩子在校的思想、学习、生活及心理健康等状况,尽最大可能缩小“代沟”与“科沟”。孩子都有很强的表现欲,每个孩子总想将自己在学校里所学的新知识向家长炫耀向亲友诉说,但由于当今社会人们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家长工作的繁忙和工作压力的增加,尤其农村学生家长的教育文化程度不高,使家长与孩子进行交流、勾通的时间减少,质量下降,孩子只好通过其他途径和方法与他人进行交流,或是花大量时间与电视、电脑等进行单向交流,即使有疑问或是想表白也只能“望而止语”,如此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与家长之间的距离亦不断加大,形成了所谓的“代沟”。再者,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学校站在新科技前沿传授知识,而大多数家长的知识水平仍停留在原有的基础上,孩子在学校接触到的许多新的科学知识家长都无法接触,在这方面家长总无法采取好的方法、形式和措施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形成“科沟”。“代沟”和“科沟”使得孩子与父母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一旦形成“双沟”,就很难通过孩子和家长本身予以消除,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向家人诉说是学生化解心理矛盾的重要途径。
(2)家长要注意运用科学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受传统思想影响,农村学生家长存在只注重身体健康而忽略心理问题,所以家长应根据孩子生理、心理特征采取科学的方式教育孩子。要爱之有度,热情耐心,严格要求。切忌用居高临下、命令式的口气来教训孩子。应放下架子,尊重和理解孩子,多与孩子进行一些平等的心灵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做孩子的知心朋友。当孩子向你倾诉内心感受时,应耐心倾听,并给予劝慰和鼓励,尽力帮助孩子化解心理问题。
(3)树立正确的培养观,对孩子的期望值要符合实际。现在孩子独生子女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孩子的要求往往较高。孩子精神压力大,一旦考试受挫,容易出现较严重的心理问题。因此,每一位家长都应树立正确的培养观念,正确估量自己的孩子,尊重孩子的个性和爱好,为他的发展和成长确立一个科学可行的目标加以引导,不可给孩子提不切实际的要求。
(4)家长也要身体力行,成为子女的榜样。孩子生活中接触最多的是家长,家长的行为准则、言谈举止、兴趣爱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这就要求家长时时、处处、事事都要严格要求自己,为孩子做出表率,以自己高雅的情操和文明的言行熏陶孩子,用人格和榜样的魅力感染孩子,身体力行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和心理。
四、发挥社会教育,综合治理提供有力保障
这里说的社会教育是指学校和家庭以外的教育。在学校和家庭之外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形式和途径也很多,但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发挥综合治理优势,为中学生良好心理健康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
(1)开设网上心理咨询。网上心理咨询具有隐秘性,对相对内向的农村中学生来说,学生容易敞开心扉,咨询效果也更佳。如果社会各界能加强对网络的监管,学校和家长能对学生上网进行正确引导,课外多给学生提供上网时间和条件,相信会有更多的学生进行网上心理咨询活动,及时消除各种心理问题。
(2)文化教育部门多编印一些适合各级、各类学生心理健康与辅导的通俗读本供学生阅读,让学生多掌握一些心理自我调适的方法。
(3)报纸、杂志、广播电台、电视台、网络等大众传媒可多开设有关学生心理辅导类节目,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总之,健康的心理对学生的学业、个性发展、智力发展、潜力发展等均有重要影响。学校、家庭和社会要抓住中学生的易塑性,多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为解决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多种有利的条件和途径。
参考文献:
【关键词】农村 初中生 青春期 心理健康教育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性格的形成时期,这一时期外界对他的影响是巨大的。青少年时期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决定着他们今后性格的形成。初中是一个人的青少年时期,做好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对于学生个人,对于社会有重要意义。农村初中生就是一个典型群体,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决定着他们今后的成长和农村的发展。针对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特殊的意义。农村初中生由于出生于一个范围相对而言比较狭窄的区域,由于周边环境的影响。农村初中生的心理状况也远比城市初中生的心理状况复杂。做好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认真研究现状。
一、我国农村初中生的心理问题
当前我国农村初中生的心理状况,呈现多元化色彩,农村初中生的主要心理问题主要集中于:心理承受能力差;极端自私;自卑心理;情绪波动大;虚荣,攀比心严重;孤僻,不爱说话。
1.心理承受能力差。近些年来我国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常常出现一些极端案例,因为承受不住挫折因而自杀。在农村地区这种现象也不在少数。出现这种情况有学生自身因素,也有外部因素影响。
2.极端自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它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生活,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极端个人主义在我国盛行起来。这种风气也逐渐深刻影响到农村青少年使得他们不能变得自私自利,学生间的关系得不到正确处理。
3.自卑心理。少数农村初中生由于出生环境的贫寒,在与同学的对比中会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与有钱的同学相比,他们看不到自身优势,从而变得非常自卑。情况严重的甚至还因此产生了自闭症。这种现象值得注意。教学工作者应该对此高度重视,在工作中应引起反思。
4.情绪波动大。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的性格形成定型时期,在这段时期里,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常常会引起青少年情绪的极大波动。农村初中生,在学习与生活中,也会出现这种情况。他们或者由于自身成绩的波动或者同学之间的关系波动,从而导致他们情绪出现很大波动。这种现象不是个别现象,它广泛地存在与农村初中生之中。
5.虚荣、攀比心严重。虚荣心是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在农村初中生这种现象表现的特别明显。学生之间由于不能正确看待财富,从而出现互相攀比的心理,虚荣心严重也是一个典型症状。
6.孤僻、不爱说话。孤僻不爱说话,主要是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从而使的我国广大农村出现老人留守现象,老人由于自身年迈且与青少年存在着沟通障碍,导致虽然他们能够照顾到学生的衣食住行,但对于学生的思想状况却是不那么了解。长此以往,学生养成了孤僻,不爱说话的性格。
二、农村初中生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农村初中生存在心理问题,在有的问题上甚至非常普遍。产生这种现象既是学生青少年时期固有的特点,又是受外界影响的结果;既是受传统的影响,又带有时代特点。一方面是传统的缺陷给学生造成的不自信和自卑,另一方面受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地影响,农村中的留守现象越来越普遍,由于父母与学生长期隔离,因而导致他们孤僻,不爱说话。
三、心理健康教育可采取的措施
1.主动同学生交流,用真诚地心打动他们。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是有效沟通。只有实现有效沟通,才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作为教学工作者必须以真诚的心来打动他们,要主动同学生交流。通过交流来了解学生的问题,从而提出解决办法。
2.在课堂中教学尊重中学生的主体地位,针对学生的需求来进行讲解。心理教育的目的是要实现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因而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
3.要增加实践课和活动课。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也不应该是填鸭式的教学,教学工作者在教学工作中,要加强同学生的交流,要通过增加实践课和活动课等多种形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要充分利用课堂教育来激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要利用一切机会来激励学生,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克服自卑情绪,要以名人名言来激励他们。要让他们树立正确财富观念。
农村初中生的心理健康对于学生自己的成长,对于农村今后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同学生的沟通,以真诚的心来打动他们。
参考文献:
[1]齐会军.如何做好农村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J].时代青年.2011(09).
工作指标
1.根据领导变动情况,及时调整本乡镇“行动”领导小组,并把“行动”纳入当地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卫生规划,制定相关政策。将辖区内90%以上的单位、村等健康专兼职人员加入到“行动”中来,通过各类培训,培训率达75%以上。
2.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0%,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90%。
3.农村户用沼气普及率达到25%,适宜农户普及率达到30%。
4.小学生健康教育实施率达到85%,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达75%,相关卫生行为形成率达65%。
5.农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达80%,相关健康行为形成率达70%。
6.“行动”实施的村卫生面貌得到基本改善,在巩固原有“示范”村成果的基础上,新增加1-2个卫生村建设。
工作要点
㈠认真履行好各部门职责。政府将“行动”工作纳入日常工作,与建设新农村、创文明乡镇、省级卫生村等建设有机结合。其他单位要把“行动”工作纳入本单位的工作计划,并与本单位日常宣传教育工作相结合。同时,还要加强各单位、部门之间的沟通与联系,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和联络员会议,及时部署工作,促进我乡“行动”工作顺利开展。
㈡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促进活动。结合我乡实际,配合市里到我乡开展“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活动”、组织卫生、计生人员深入农村、学校、企业等场所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各村及有关部门要办好健康教育宣传专栏,定期刊出与“行动”相关的知识,以提高农民卫生保健意识,促进行为、生活方式有利于健康的方向改变。
㈢加强健康教育网络队伍培训。强化妇幼防疫医生、乡村医生、计生干部、乡村干部和学校、企业等专兼职健康教育人员的培训,以提高健康教育队伍的素质,不断健全健康教育信息网络。
㈣抓好试点工作并全面展开。以上坪村、龙共村为卫生村示范点,卫生村要达到“十个有”标准建设:1.有组织方案。各村应按照乡“行动”实施方案要求,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制定“行动”的具体计划。2.“行动”要有健全网络。要健全由本地乡村医生、村计生小组长、小学教师以及村里威望较高的老干部老同志等成员参加的村级“行动”网络队伍,充分发挥网络队伍的作用,让他们成为“行动”核心信息阵地的核心力量。3.村有大标语。每个村要有三幅以上“行动”核心信息内容的大幅宣传固定标语。4.乡村有专栏。每个村至少有一个以上的健康教育宣传栏,至少每2个月出一期。5.乡村有广播电视宣传。广播电视站每周安排2次以上的健康知识方面的节目,有广播设施的村要给予转播,认真办好“乡村健康金话筒”、“卫生健康栏目”活动。6.学校有健康教育课。中小学开设有健康教育课,每周一节,做到“五个有”,即:学校有计划、课程有安排、教师有教案、学生有课本、学期有测试。7.户有2种资料。每户家庭有2种或2种以上健康教育资料。8.骨干有培训。对计生专干、乡村医生、妇女主任、计生小组长等,通过讲座、讲课或以会代训的形式每年给予一次以上的健康教育培训。9.农民有参与。在开展“行动”的各项活动中,要争取农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促进农民参与的积极性,改变其在农村生产、生活中所存在的陋习,以提高农民的健康意识。一是通过广播、标语、传单、专栏等大众媒介营造“行动”的氛围。二是召开座谈会和举办健康教育讲座,让农民了解“行动”的意义和目的,自觉主动地参与“行动”。三是通过对“行动”骨干力量的培训后,聘请他们做健康教育的义务宣传员,负责家庭、邻居或一个片区的健康教育工作。四是举办健康知识竞赛活动来激发农民们学习掌握健康知识和参与“行动”的积极性。10.活动有成效。结合开展“文明卫生家庭”、“卫生之家”等活动,对村民家庭卫生,进行检查评比,将结果公布并给予适当奖励,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
㈤开展检查评比,促进行动工作的落实。各成员单位要把“行动”工作列入本单位考核内容。乡“行动”办公室具体负责“行动”工作的组织、督导和考评工作,并按要求向市“行动”办公室报送检查评比情况。
中图分类号:R78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533(2015)10-0060-03
Exploration of the oral health education model for the middle-aged people in Shanghai rural area
WU Bingde, CAO Chunhua
(Zhuanghang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Fengxian District, Shanghai 201415,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appropriate oral health education model for the rural middle-aged people in Shanghai. Methods: With multistage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 method, 2 villages were selected as an experiment group and 2 villages as a control group with 320 middle-aged people each. The oral health education was developed according to the traditional way for the control group. Combining with the pilot of the family doctor system, the model of the residents’ participation and interaction, the village committee coordination and the professional facilities linkage were adopted to carry out the oral health education for the experiment group. Before and after the interventi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onducted. Resul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 for 2 years, the awareness of the knowledge about the oral health in the experiment group increased from 41.25% to 76.18%, and its effect was bett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P
KEY WORDS rural; middle-aged people; oral health; health education
中国居民对口腔卫生的重视程度明显落后于发达国家,口腔卫生行为习惯距离《指南》推荐的标准仍存在巨大差距[1],口腔疾病的主要对策是预防和控制,而不是治疗[2]。社区口腔健康教育是对社区居民进行口腔健康知识宣教,以改善居民的口腔保健态度和行为,从而改善居民的口腔健康状况[3]。本研究结合家庭医生制度建设,对农村中年人群采取专业机构联动、村委协同、居民互动的模式开展口腔健康教育活动,并进行效果评价,以探索建立适合农村实际的社区口腔健康教育模式。
对象和方法
调查对象
本研究采用分层多级整群抽样方法,在庄行镇9个村委会中随机抽取潘垫村和新华村为试验组,芦泾村和杨楼村为对照组。对符合条件的35~59岁户籍人口按性别和年龄分别列表排序,以单纯随机抽样法在每个村抽取男性80名,女性80名,4个村共640名,其中试验组320名,对照组320名。
调查方法
以全国第三次口腔流行病普查问卷为基础,结合实际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内容主要包括口腔健康知识、态度和行为。委托奉贤区牙病防治所组建专业人员,经统一培训后,入户进行干预前和干预后调查。
干预措施
对照组:按传统方式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即通过乡村医生和村委干部每年发放2次健康教育宣传手册,在村卫生室张贴画报。试验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派2名全科医师接受区牙病防治所口腔保健知识培训和考核,从2011年3月起,该2名全科医师结合家庭医生制服务,分别担任试验组所在2个村居民的家庭医生,签订家庭医生制服务协议,公开健康咨询电话,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2名家庭医生联合村委会干部根据试验对象居住地域、工作关系、邻里关系等因素,以每20名一组组成活动小组,并在每个小组中遴选一名身体健康、初中以上学历、有一定威望的人员作为组长,然后统一接受区牙病防治所口腔健康保健知识培训,内容包括口腔健康的重要性、牙周病和龋齿的病因与防治、正确的刷牙方法、定期检查口腔的重要性等,经考试合格颁发社区口腔健康教育志愿者证书;每季度,由村委会干部会同小组长召集小组成员开展1次活动,相互学习交流口腔卫生知识和口腔健康状况或开展口腔健康知识竞赛活动,家庭医生进行现场指导。两组均干预2年。
统计分析
数据录入电脑,采用Excel 2003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
结果
基本情况
在干预后的调查中,试验组应答319名,失访1名(男性,急性心肌梗死死亡);对照组应答315名,失访5名,其中男性3名(2名外迁、1名高血压并发脑卒中入院),女性2名(外迁);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失访率分别为0.31%和1.56%。
口腔保健知识知晓情况
从表1可见,干预前后试验组口腔健康保健知识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0.37,P0.05);干预后,试验组口腔健康保健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4.85,P
口腔健康保健态度
干预后,试验组认为口腔健康很重要的人数从67.19%增加至89.34%,认为一般性或不重要的都有所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28,P0.05)。干预后,试验组对口腔健康重要性持正确态度的构成比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19,P
口腔健康行为情况
干预后,试验组每天刷牙2次以上、横竖结合刷牙、使用含氟牙膏、选用软毛保健牙刷和饭后经常漱口的口腔健康保健行为都有明显提高(P0.05)。对照组的口腔健康保健行为大都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的口腔健康行为形成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2.13,P
讨论
[摘要] 目的 探讨农村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模式教育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某农村小学6年级3个 班学生共150人,均为12岁,分为模式教育组、医生教育组和空白对照组各50人,通过教育前后问卷调查口腔健康 知识知晓情况和口腔健康行为形成情况比较教育效果。结果 口腔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和口腔健康行为形成情况 在教育前3组差异无显著性(F=1.03、1.54,P>0.05);教育前后比较,模式教育组和医生教育组差异有显著性 (t=9.38~24.14,P0.05);教育后,模式教育组 和医生教育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F=116.56、40.78,q=10.12~19.41,P0.05)。结论 农村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模式教育可使这项工 作有效、经济、广泛、持久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国农村儿童口腔卫生状况.
[关键词] 农村人口;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模式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work mode on oral health education in children inhabiting in rural area.
Methods This study enrolled 150 children of 12 years old of grade 6, three classes, from a rural primary school, who were equally randomized to three groups as: mode education (ME) group, doctor-education (DG) group and blank-control (BC) group. The ef- fectiveness of education was evaluated through a comparison of understanding of knowledge of oral health and formation of oral health behaviour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the education via a questionnaire. Results Before education,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in terms of awareness of oral health and oral health behaviour (F=1.03,1.54;P>0.05). A comparison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education, the difference of ME and DG group was significant (t=9.38-24.14,P0.05). After educati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E, DE and BC groups were signif- icant (F=116.56,40.78;q=10.12-19.41;P0.05). Conclusion The mode education for oral health enables this program to be developed effectively, eco- nomically, extensively, and enduringly, which will fundamentally change the appearance of dental hygiene of rural children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 rural population; child; mouth; health education; work mode
由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资源有限,长 期以来没有规范有效的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模 式,使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无法持续开展,造成农村儿 童口腔保健知识匮乏,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针 对这一情况,本课题组总结多年农村儿童口腔健康 教育工作经验并结合农村实际情况,研发了一套农 村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模式,这套模式的特点就 是将一套成熟的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方法交由幼儿 园、学校老师,替代医生完成口腔健康教育工作,使 这项工作可以科学、有效、长期、广泛开展,逐渐形成 规范的教育模式。本研究对这套模式实际应用效果 进行科学评估,为其推广应用提供实际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某农村小学6年级3个班学生共150 人,均为12岁,分为模式教育组、医生教育组和空白 对照组各50人。模式教育组教师参加过由当地教 体局组织专业医生举办的农村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工 作培训.
1.2 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内容 本模式健康教育教材针对教育对象实际情况分 为3~5岁、6~11岁、12~18岁3种版本,分别制作 了教育幻灯、手册、展板、教案等材料,本研究使用 12~18岁版本。其教育内容如下。①口腔生理知 识:牙齿的解剖构造、恒牙介绍、口腔健康标准;②口 腔疾病危害、治疗知识:龋病、牙周病、牙列畸形的病 因、危害及治疗知识;③口腔疾病预防知识:刷牙方 法,牙刷的选择,含氟牙膏的使用,牙线的使用,窝沟 封闭,健康饮食及定期检查牙齿等知识;④儿童前牙 外伤的紧急处理知识.
1.3 口腔健康教育问卷调查 根据调查口腔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和口腔健康行 为养成情况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口腔保健 知识、态度和行为,学生在接受口腔健康教育前1 d 和教育后3个月用相同调查问卷测试.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0.0及PPMS 1.5[1]统计软件对结 果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口腔健康知识知晓情况 在口腔健康教育前,3组学生口腔健康知识知 晓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F=1.03,P>0.05)。教 育前后比较,模式教育组和医生教育组差异有显著 性(t=25.14、15.83,P0.05)。教育 后,模式教育组、医生教育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 均有显著意义(F=116.56,q=19.41、17.90,P< 0.001),而模式教育组与医生教育组比较差异无显 著性(q=1.51,P>0.05)。见表1.
2.2 口腔健康行为养成情况 在口腔健康教育前,3组学生口腔健康行为养 成情况差异无显著性(F=1.54,P>0.05)。教育前 后比较,模式教育组和医生教育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t=11.30、9.38,P0.05)。教育后,模 式教育组、医生教育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 显著性(F=40.78,q=11.94、10.12,P0.05)。见表1.
3 讨
论 口腔健康教育作为健康教育的一个分支,是以 教育的手段向人们传授口腔卫生保健知识与技术, 促使人们主动采取有益于口腔健康的行为,是实现 人人参与并享有口腔卫生保健的根本途径,也是口 腔预防保健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2]。通过口腔健康 教育,增加了人们的口腔保健知识,同时口腔保健意 识也会相应提高。在本研究中,模式教育组和医生 教育组在教育后无论是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还是口
表1 口腔健康知晓情况及健康行为形成情况比较 (n=50,-x±s) 组别时间知识知晓率(χ/%)行为形成正确率(χ/%) 空白对照组教育前23.25±16.94 19.25±16.60 教育后23.50±16.68 20.25±16.51 医生教育组教育前25.25±16.27 18.25±14.77 教育后 73.75±24.12*# 52.25±24.83*# 模式教育组教育前20.50±16.51 14.50±10.81 教育后 78.00±17.96*# 58.00±24.71*#
与同组教育前比较,*t=9.38~24.14,P
腔保健行为养成率都比教育前有了显著提高,证明 该模式可使口腔健康教育工作科学、有效的开展.
由于口腔健康教育是一项基本而持久的工作, 其内容丰富,手段多样,可以在临床、学校、社区等场 合,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3]。与学 校融合的口腔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学生的口腔保健 知识[4]。小学时期是口腔健康观念与行为的养成 期,小学生接纳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在学校中学到的 口腔保健知识和技能对于成年后的口腔健康有显著 的意义[5]。本模式将口腔健康教育工作交由学校老 师完成,充分利用了学校的各项优势,解决了农村医 疗保健资源不足的问题,使这项工作能持久广泛地 开展.
本模式的研究突出针对我国农村现状,由于我 国广大农村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设施相对落后,所 以在模式研发过程中,不仅制作了多媒体教学系统, 也制作了简易展板,使这项工作能在各种教育条件 下实施。本研究结果显示,该模式的教育效果与专 业医生所达到的效果无显著性差异,这一结果为农 村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2009年,我们在青岛周边农村实验推广这种模式, 通过当地教体局组织,对该区学校相关教师进行了 培训,在后来的调查结果表明,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 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跟踪观察,以便更深入地研 究本模式教育的远期效果.
知-信-行理论认为,卫生保健知识和信息是建 立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进而改变健康相关行为 的基础,而信念和态度则是行为改变的动力[6]。农 村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已经被我国所重视,但是 这项工作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创建一套行之有效 的工作模式尤为重要,我国现阶段没有这方面的报 道。本课题组通过农村儿童口腔健康教育模式的研 究,使这项工作有希望科学、有效、广泛、持续开展,作为农村儿童口腔 疾病预防工作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对我国农 村儿童口腔健康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晓彬,纪新强,徐莉. PPMS 1.5统计软件的功能及其应用 [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9,45(1):91-93.
[2]马涛.口腔预防保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3.
[3]王祥才,张展堂.山东省第二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6.
[4] CHAPMAN A, COPESTAKE S J, DUNCAN K. An oral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me based on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J].Int J Paediatr Dent,2006,16(1):40-44.
2011年“行动”工作指标
1、我镇辖区内90%以上的单位、村(居委会)健康教育专兼职人员加入到“行动”中来,并通过各类培训,培训率达85%以上。
2、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0%,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60%。
3、农村中小学健康教育实施率达到90%,中小学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75%,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70%。
4、农村村民基本卫生知识知晓率达到80%,健康行为形成率达到70%。
5、“行动”实施的村卫生面貌得到基本改善。
“行动”工作要点
(一)认真履行好职责。“行动”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继续把“行动”工作纳入本部门的工作计划,把行动工作与本单位日常宣传教育工作和创卫工作相结合,及时制定、出台有利“行动”开展的相关政策举措,按职责分工抓好本部门“行动”工作。各村继续把“行动”工作纳入日常工作,与创建文明村、卫生村有机结合,并结合本村实际制定具体工作计划,对照“行动”基本标准和要求开展“行动”工作。
(二)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促进活动。根据我镇“行动”规划要求,结合“健康面对面乡村行”、“经济、文化、民族等民俗民风”、“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行动”、文艺调演、纪念日、卫生日等,组织卫技人员深入农村、学校、企业等场所,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农村重大疾病防治、环境卫生整洁等健康知识,不断提高当地群众的健康水平。各村委会要办好健康教育宣传专栏,以提高农民卫生保健意识,促进行为、生活方式有利于健康的方向改变。
(三)加强健康教育网络队伍建设。把健康教育与业务学习有机结合起来,采取培训、讲座、自学、以会代训等形式,加大对计生干部、乡村干部、健康教育骨干人员和学校、厂矿等专兼职健康教育人员的培训,以提高健康教育队伍的素质,不断健全健康教育信息网络。
(四)抓好试点工作并全面开展。按以下标准抓好两个示范村建设。1、有组织方案。村、居委会要有建立“行动”领导小组,居委会由居委会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成员由爱卫办、共青团、妇联、计生、学校、农业和卫生医疗所等部门的负责人组成,下设办公室。村级也应根据本村的实际情况制定“行动”的具体计划,以确保行动工作的顺利开展。2、“行动”有健全网络。健全由本地妇幼防疫医生、村计生小组长、学校教师以及村里威望较高的老干部老同志等成员参加的村级“行动”网络队伍,充分发挥网络队伍的作用,让他们成为“行动”宣传阵地的核心力量。3、村有大标语。每个村要有三幅以上“行动”核心信息内容的大幅宣传固定标语。4、村有专栏。每个村至少有一个以上的健康教育宣传栏,至少每2个月出一期。认真办好“乡村健康金话筒”活动。5、学校有健康教育课。学校开设健康教育课,每周一节,做到“五个有”,即:学校有计划、课程有安排、教师有教案、学生有课本、学期有测试。6、户有2种资料。每户家庭有2种或2种以上健康教育资料。7、骨干有培训。对防疫妇幼专干、计生专干、乡村医生、妇女主任、计生小组长等,通过讲座、讲课或以会代训的形式每年给予一次以上的健康教育培训。8、农民有参与。在开展“行动“的各项活动中,要争取农民群众的理解与支持,促进农民参与的积极性,改变其在农村生产、生活中所存在的陋习,以提高农民的健康意识。一是通过广播、标语、宣传单、专栏等大众媒体营造“行动”的氛围。二是召开座谈会和举办健康教育讲座,让农民了解“行动”的意义和目的,自觉主动地参与“行动”。三是通过对“行动”骨干力量的培训后,聘请他们做健康教育的义务宣传员,负责家庭、邻居或一个片区的健康教育工作。四是举办健康知识竞赛活动来激发农民们学习掌握健康知识和参与“行动”的积极性。9、活动有评比。结合开展“文明卫生家庭”、“卫生之家”等活动,对村民家庭卫生,进行检查评比,将结果公布并给予适当奖励,促进健康行为的形成。
(五)开展检查评比,促进行动工作的落实。各成员单位要把“行动”工作列入本部门年度考核内容,进行检查,并将检查情况报镇“行动”办。市“行动”领导小组拟在第四季度开展一次全市“行动”工作检查评比。
[摘要] 目的 探讨农村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模式教育的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某农村小学6年级3个 班学生共150人,均为12岁,分为模式教育组、医生教育组和空白对照组各50人,通过教育前后问卷调查口腔健康 知识知晓情况和口腔健康行为形成情况比较教育效果。结果 口腔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和口腔健康行为形成情况 在教育前3组差异无显著性(f=1.03、1.54,p>0.05);教育前后比较,模式教育组和医生教育组差异有显著性 (t=9.38~24.14,p<0.001),空白对照组调查前后差异无显著性(t=0.07、0.38,p>0.05);教育后,模式教育组 和医生教育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f=116.56、40.78,q=10.12~19.41,p<0.001),而模式教育组 与医生教育组差异无显著性(q=1.51、1.82,p>0.05)。结论 农村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模式教育可使这项工 作有效、经济、广泛、持久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国农村儿童口腔卫生状况.
[关键词] 农村人口;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模式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work mode on oral health education in children inhabiting in rural area.
methods this study enrolled 150 children of 12 years old of grade 6, three classes, from a rural primary school, who were equally randomized to three groups as: mode education (me) group, doctor-education (dg) group and blank-control (bc) group. the ef- fectiveness of education was evaluated through a comparison of understanding of knowledge of oral health and formation of oral health behaviour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the education via a questionnaire. results before education, there were no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 in terms of awareness of oral health and oral health behaviour (f=1.03,1.54;p>0.05). a comparison between before and after education, the difference of me and dg group was significant (t=9.38-24.14,p<0.001), while that of bc group, not significant (t=0.07,0.38;p>0.05). after education,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e, de and bc groups were signif- icant (f=116.56,40.78;q=10.12-19.41;p<0.01), but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me and de groups were not significant (q= 1.51,1.82;p>0.05). conclusion the mode education for oral health enables this program to be developed effectively, eco- nomically, extensively, and enduringly, which will fundamentally change the appearance of dental hygiene of rural children in our country.
[key words] rural population; child; mouth; health education; work mode
由于我国农村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资源有限,长 期以来没有规范有效的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模 式,使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无法持续开展,造成农村儿 童口腔保健知识匮乏,口腔健康状况不容乐观。针 对这一情况,本课题组总结多年农村儿童口腔健康 教育工作经验并结合农村实际情况,研发了一套农 村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模式,这套模式的特点就 是将一套成熟的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方法交由幼儿 园、学校老师,替代医生完成口腔健康教育工作,使 这项工作可以科学、有效、长期、广泛开展,逐渐形成 规范的教育模式。本研究对这套模式实际应用效果 进行科学评估,为其推广应用提供实际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某农村小学6年级3个班学生共150 人,均为12岁,分为模式教育组、医生教育组和空白 对照组各50人。模式教育组教师参加过由当地教 体局组织专业医生举办的农村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工 作培训.
1.2 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内容 本模式健康教育教材针对教育对象实际情况分 为3~5岁、6~11岁、12~18岁3种版本,分别制作 了教育幻灯、手册、展板、教案等材料,本研究使用 12~18岁版本。其教育内容如下。①口腔生理知 识:牙齿的解剖构造、恒牙介绍、口腔健康标准;②口 腔疾病危害、治疗知识:龋病、牙周病、牙列畸形的病 因、危害及治疗知识;③口腔疾病预防知识:刷牙方 法,牙刷的选择,含氟牙膏的使用,牙线的使用,窝沟 封闭,健康饮食及定期检查牙齿等知识;④儿童前牙 外伤的紧急处理知识.
1.3 口腔健康教育问卷调查 根据调查口腔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和口腔健康行 为养成情况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口腔保健 知识、态度和行为,学生在接受口腔健康教育前1 d 和教育后3个月用相同调查问卷测试.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0.0及ppms 1.5[1]统计软件对结 果进行统计处理.
2 结果
2.1 口腔健康知识知晓情况 在口腔健康教育前,3组学生口腔健康知识知 晓情况比较差异无显著性(f=1.03,p>0.05)。教 育前后比较,模式教育组和医生教育组差异有显著 性(t=25.14、15.83,p<0.001),而空白对照组调 查前后差异无显著意义(t=0.07,p>0.05)。教育 后,模式教育组、医生教育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 均有显著意义(f=116.56,q=19.41、17.90,p< 0.001),而模式教育组与医生教育组比较差异无显 著性(q=1.51,p>0.05)。见表1.
2.2 口腔健康行为养成情况 在口腔健康教育前,3组学生口腔健康行为养 成情况差异无显著性(f=1.54,p>0.05)。教育前 后比较,模式教育组和医生教育组差异有显著意义 (t=11.30、9.38,p<0.001),而空白对照组调查前 后差异无显著性(t=0.38,p>0.05)。教育后,模 式教育组、医生教育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 显著性(f=40.78,q=11.94、10.12,p<0.001),而 模式教育组与医生教育组差异无显著性(q=1.82, p>0.05)。见表1.
3 讨
论 口腔健康教育作为健康教育的一个分支,是以 教育的手段向人们传授口腔卫生保健知识与技术, 促使人们主动采取有益于口腔健康的行为,是实现 人人参与并享有口腔卫生保健的根本途径,也是口 腔预防保健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2]。通过口腔健康 教育,增加了人们的口腔保健知识,同时口腔保健意 识也会相应提高。在本研究中,模式教育组和医生 教育组在教育后无论是口腔健康知识知晓率还是口
表1 口腔健康知晓情况及健康行为形成情况比较 (n=50,-x±s) 组别时间知识知晓率(χ/%)行为形成正确率(χ/%) 空白对照组教育前23.25±16.94 19.25±16.60 教育后23.50±16.68 20.25±16.51 医生教育组教育前25.25±16.27 18.25±14.77 教育后 73.75±24.12*# 52.25±24.83*# 模式教育组教育前20.50±16.51 14.50±10.81 教育后 78.00±17.96*# 58.00±24.71*#
与同组教育前比较,*t=9.38~24.14,p<0.001;与对照组教 育后比较,f=116.56、40.78,#q=10.12~19.41,p<0.001.
腔保健行为养成率都比教育前有了显著提高,证明 该模式可使口腔健康教育工作科学、有效的开展.
由于口腔健康教育是一项基本而持久的工作, 其内容丰富,手段多样,可以在临床、学校、社区等场 合,针对不同的对象,进行相应的健康教育[3]。与学 校融合的口腔健康教育可明显提高学生的口腔保健 知识[4]。小学时期是口腔健康观念与行为的养成 期,小学生接纳新事物的能力较强,在学校中学到的 口腔保健知识和技能对于成年后的口腔健康有显著 的意义[5]。本模式将口腔健康教育工作交由学校老 师完成,充分利用了学校的各项优势,解决了农村医 疗保健资源不足的问题,使这项工作能持久广泛地 开展.
本模式的研究突出针对我国农村现状,由于我 国广大农村教育资源不均衡,教育设施相对落后,所 以在模式研发过程中,不仅制作了多媒体教学系统, 也制作了简易展板,使这项工作能在各种教育条件 下实施。本研究结果显示,该模式的教育效果与专 业医生所达到的效果无显著性差异,这一结果为农 村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2009年,我们在青岛周边农村实验推广这种模式, 通过当地教体局组织,对该区学校相关教师进行了 培训,在后来的调查结果表明,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 果。下一步我们将继续跟踪观察,以便更深入地研 究本模式教育的远期效果.
知-信-行理论认为,卫生保健知识和信息是建 立积极、正确的信念与态度,进而改变健康相关行为 的基础,而信念和态度则是行为改变的动力[6]。农 村儿童口腔健康教育工作已经被我国所重视,但是 这项工作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创建一套行之有效 的工作模式尤为重要,我国现阶段没有这方面的报 道。本课题组通过农村儿童口腔健康教育模式的研 究,使这项工作有希望科学、有效、广泛、持续开展,作为农村儿童口腔 疾病预防工作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将对我国农 村儿童口腔健康水平的提高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周晓彬,纪新强,徐莉. ppms 1.5统计软件的功能及其应用 [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9,45(1):91-93.
[2]马涛.口腔预防保健[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3:13.
[3]王祥才,张展堂.山东省第二次口腔健康流行病学抽样调查 [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1:6.
[4] chapman a, copestake s j, duncan k. an oral health education programme based on the national curriculum [j].int j paediatr dent,2006,16(1):4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