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职校学习计划8篇

时间:2023-01-02 00:21:5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职校学习计划,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职校学习计划

篇1

一、合作学习的必要条件

1.教师的素质

虽然在分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大部分的学习内容是由学生自己完成的,但教师在这一活动中仍然处于领导者与管理者的地位。尤其是在职校学生这个基础知识水平相对较弱的群体中,教师的综合素质对学生可以说是起到决定性作用的。在合作学习的准备期间,如果教师表现得不够热情或是出现其他的负面态度,就会导致学生从一开始就对合作学习不感兴趣,甚至产生抵触情绪。

2.学生的态度

在准备期间,作为学生应该明确意识到,所谓的合作学习不仅仅是从以往严肃的课堂教学转换成相对活跃的自学,而是要求将原有的学习项目通过与他人的合作、互动、交流,最终达到学习目的。并且,这一合作不单单是要求小组内部互动,还要求有组间的交流以及师生间的相互反馈。

3.评价的标准

对于学习成果的评价标准,不仅仅是要考查学生个人的最终成绩,还要兼顾评价合作的过程。这个过程既包括在合作过程中对自我意见的表达,也包括小组内部的相互协调以及小组之间的相互交流。这样一来,从三个角度多方面立体式地评价,既考评出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所收获的知识,又便于分析在这一过程当中学生与人合作交流能力的提高程度。

二、合作学习的过程

1.初步自学

首先,学生应该独立完成对基本化学概念的掌握工作。并且,在这一过程当中,身为教师应该首先给学生指明一个学习方向,然后再鼓励学生自主寻找学习重点,对自己无法弄清楚的部分内容提出具体的疑问,以便于接下来在小组内带着问题进行有目的的合作学习。

2.组内互动

接下来,学生们根据教师给定的学习方向与先前自己总结出的学习重点进行小组内的互动讨论,以解决自己的疑问,进而达到教师要求的学习目标。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所针对的群体是职校的学生,相对于普通高校或是中等院校学生,这一学生群体的个性更为活跃,这就是对课堂纪律的一个严峻的考验了,需要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以及教师及时有效的督促管理。

3.组间交流

完成组内互动,得出初步学习成果之后,各小组应在课堂上分别汇报研究成果,随即大家对各小组的成果进行比较。对于相同之处,加深印象;对于不同之处,再进行组间的讨论研究,找出错误所在,最终达成统一意见。

4.师生反馈

最后,由教师对学生合作学习的成果进行最终的评价。对于学业上的研究成果可以做出修正或是进一步的深入讲解;对于交流合作方面的成果也要做出细致的总结,以便之后的合作学习更好地进行。

三、合作学习的措施

1.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虽然说教师在合作学习过程中起着引导促进的作用,但是学习的主体仍然是学生本身。教学过程的关键环节还是需要靠学生自身的努力去完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做到的就是更新观念,给学生营造出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师生建立在平等的合作关系上,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兴趣与独立性。

2.运用情境化学,培养学习兴趣

虽然职校学生的文化水平和基础知识都比较弱,但是他们对新事物的好奇心与操作能力还是比较强的。因此,教师可以将课本上的知识与现实生活当中的相关事例联系起来。再结合教材上的化学实验,引导学生自己动手操作,亲身验证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象。以促使学生在满足自身好奇心的同时,带着兴趣学习到新的知识,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加深记忆。

3.开发学生潜质,激励创新思维

作为教师,不要仅仅注重学生的基础学习,还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加以启发引导。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创新,去开发自己的潜能。让学生们感觉到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到的每一项知识都是靠自己的努力总结出来的,都具有其实际应用的价值。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合作学习已经成为现代教学体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只要充分地考虑职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并对其因材施教,就能够使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化学合作学习收获到更好的成果。

参考文献:

篇2

围绕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增强办学实力”这一总体发展目标,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教导处的工作轴心,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扎扎实实地落实好教学的各项工作。深化管理,规范学校教育行为;强化师资,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优化质量,促进学生学业提高和全面发展,坚持抓核心、求突破;抓薄弱、求协调的策略,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教学工作目标:

1、加强理论学习,组织教师继续学习新课程理念,经常温习《新课程标准》,将新课程理念渗透到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积极开展以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教科研能力为重点的校本培训。

2、狠抓教育教学研究,以研促教争做教育科研的策划者、引领者和实施者。教研组活动要做到有主题、有计划、有主讲人,使教研活动有针对性,保质保量的完成每一次的教研活动,建立、健全教研活动机制,做到定时、定点、定人、定内容。全面提升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3、抓好新课程改革,强化课堂教学管理,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努力抓好课堂教学为中心的几个教学基本环节(教学计划、备课、上课、听课、批改作业、检查考核等)。

4、进一步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以管理促质量。加强教导处、教研组、备课组、教师的网络建设。

三、主要工作:

(一)围绕一个中心,即以教学质量为中心。树立“全面、科学、均衡、协调”发展的质量观,实行教学精细化管理,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抓薄弱”“求协调”即抓学校发展的薄弱环节,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步协调发展,一抓各学科教学的同步发展,二抓学生知识掌握和培养能力提升学力的同步发展,三抓优等生和学困生的整体均衡发展,四抓年级之间与班级之间的均衡发展。

面对严峻的“抓质量,求发展”的教育形势,我们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要攻坚克难,力争完成各种目标任务。

1、要树立全面科学的质量观。对全体学生负责,对学生的全面负责,不放过每一个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要重视每一位学生学业水平的提高,特别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在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要坚持课堂教学是主渠道的思想。要认真执行好《教学常规要求》要强化课前准备,全体教师要充分认识贯彻执行教学常规的重要性。过好备课关,努力提高每堂课的质量和效益,要关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要关注各层次学生。强化课后反思,反思每个环节的得失,反思每一节课的实际效益和质量,要思考调整改善的策略。强化训练与辅导,精心编制或筛选好每一次的学生习题,认真对待每一次的测试和考试,精心评判好每一份试卷,耐心做好每一次质量分析与研究,及时为学生查缺补漏、亡羊补牢,及时改进教学方法,及时梳理教学思路。教学管理部门要加大对教学常规执行情况的督查与考核,坚决杜绝无教案进课堂、私自调课换课、不按要求布置批改作业等不良行为的发生。

(二)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为核心,以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书育人水平。

更离不开教师自身的钻研,教师的专业发展离不开学校的专业氛围。离不开自主研究,因此,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善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通过自主研究和同伴互助来解决问题,问题解决中积累提高,研究问题中产生智慧。本学期要开展好教师教案设计比赛活动。

抓核心”即抓教师群体整体素质的不断提高。不断增强学校持续发展的内力,教师是学校发展的核心要素。参与竞争的实力和不断攀升学校发展的潜力。求突破”即队伍凝聚力的进一步提升,合作氛围的进一步浓厚,教师研究意识和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以实现课堂教学质量的质的提高。

1、要坚持“守球门”的理念。各年级、各班要严格把好质量关,在抓好学生常规管理的同时,要下大力抓好本年级、本班教学质量的提升,既要抓好整体质量的提高,又要抓好学困生的提高,尽自己的努力让学困生的数量降到最少,学困的程度降到最低。

2、以校本培训为载体,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通过讲座、专题讨论、案例研究、课题研究等把培训与教育教学实践和教师研究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开展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按照教师专业基本功的要求,开展教学实践和技能培训,通过传帮带,师徒挂钩结对计划,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加强课题的选择、设计和研究,举办骨干教师示范课、课题研究教改课等,相互听课,共同探讨,提高教学能力。

(1)根据学校教育教学发展的需要制定本校的校本培训计划,通过校本培训增强教师课程改革的能力。

(2)全体教师要强化自主培训意识,要确定自主培训目标,制定自主培训计划。

(3)广大教师要结合自己的实际制定校本培训计划,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4)重视校本培训档案装档,促进自我反思,不断提高。

(5)加强理论学习,重点要学习课改的理念和教育专家的专著,每人都要读一本书,并要写读书笔记。

3、通过考核激励,加强教研组建设,

重点研究“轻负担,高质量”的科学规律,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坚持做好每两周一次的教研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教师在集体备课和独立备课的基础上,把提高常态课的质量作为减负增效的主要抓手。积极开展说课比赛和公开课展示活动,结合教研组考核方案,开展创建先进教研组室活动,推进学校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4、实抓教学常规,提高教学质量

质量为生命,坚持教学为中心。把提高教学质量作为教导处的中心工作。提倡电子备课,鼓励多写教后感想,加强教学反思。鼓励优秀教案、课件上网,加强共享资源建设。实行校领导和教导处推门听课,有效促进教师重视平时的日常教学。强调有效训练,课堂练习和学生作业要精选精练,倡导分层作业、特色作业,注意学科间的合作与平衡。加强毕业班教学工作管理,精讲精练,重视分层次教学。力求教学成绩的新突破。

5、优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服务教学与教师。

教导处全体人员强化责任、质量等意识,完善和健全各项考试、命题、阅卷、登分、质量分析、反馈等规章制度,使考务工作更科学,更完善,更合理,更严密,真正起到考试推动教学的作用。

6、加强校园网络建设,实现教育现代化。

继续开展网络教育教学活动和教师计算机培训工作,不断提高行政人员的办公自动化水平,提高教师的网络管理能力和应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能力。

(三)加强教研组建设

1、加强对教研组工作的管理,各教研组要认真制定教研活动计划,积极主动开展工作,多组织开展专题教研活动,使每次活动都有计划,有针对性,每个教研组成员应积极主动参与教研活动,并积极承担组内分配的教研任务。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发挥教师群体智慧,不断提升教研活动的质量。教研组(备课组)要及时总结上学期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找准突破口,在“研”字上下苦功夫,下狠功夫。

2、加强备课组集体备课活动,做到学进度,统一测评,大力提倡组内的随堂听课活动。

3、以课堂为阵地,以教研组为组织形式,深入开展备课、上课、说课、评课活动。每个教师要多在“说”上下功夫,教研活动多在“评”上下功夫,以“研”促“教”提升本组教师业务水平,提高全校优质课的数量,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各教研组成员本学期必须完成每人至少一节组内公开课的任务,各教研组要发挥好组内优秀教师、骨干教师的作用,以人定教,以点带面开展教研活动。

4、本学期学校继续组织教学展示活动,搭建教师交流和提高专业素养的舞台,并认真进行总结评比。

5、积极参与各类学科竞赛活动,提升我校的知名度。

6、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工作,教研组要努力为青年教师的成长提供机会,培养本校的优质教学资源,加强交流使他们尽快成为教学骨干。

7、作业布置与批改:

(1)、布置作业目的明确,侧重于学生的知识巩固个各种能力的养成。

(2)、作业设计要难易适度,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分别布置作业,以达到都有发展的目的。

(3)、作业量要适当。

篇3

关键词:情感激励 职校 弱势学生 电工技能 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270-01

1 引言

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要求当代教育工作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感受。学习情感与态度,对于学生的学习行为与成果有着直接的影响。特别是对于弱势学生来讲,在情感上对他们进行鼓励,让他们具有电工技能学习的信息,才能让他们成为学习活动中的主体,认识到自己的重要性。职业学校的学生学习基础较为薄弱,极易在学习活动中产生负面情绪。将情感激励应用到教学中,是加强电工技能教学质量提高的重要环节[1]。

2 加强以情促教实施,引导弱势学生积极学习

利用情感激励加强电工技能教学质量,是教育发展的明智之举。弱势学生是学生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以情促教,是让弱势学生获得学习动力的重要保障。只有教师能够从心底里尊重与信任弱势学生,才能让弱势学生感受到教师的关心与帮助,从而让学生在实际学习活动中具有情感体验。一名职业学校的教育,应当具有较高的职业素质水平,更要有敬业精神。在教学实践中,利用自己端庄的气质以及得体的衣着去塑造良好的个人形象。当学生喜欢教师,学生就会喜爱听教师的课,喜欢跟着教师进行学习。在电工技能教学中,教师利用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以及诙谐的教学手法对学生进行引导,能够启发学生的,促进课堂效果的明确。

以情促教的实施体现在每一个教学细节中,在电工技能教学实践中,每一节课,教师都要利用响亮的问候语与学生问好,唤醒学生,让学生意识到课堂的开始。在课堂中,教师更要用自己的眼神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关注,在提醒他们保持课堂纪律的同时,更要尊重学生的尊严,让学生快速将注意力转移到课堂活动中来。弱势群体可能不会在第一时间回答上教师的问题,在这时,教师要耐心地辅导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帮助与鼓励,从而让弱势学生具有学习的动力。以情促教,更要体现在教学前。教师认真全面地准备,在电工技能教学中用充足的案例让学生意识到自己的付出,也会让弱势学生获得学习的力量。

3 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引导弱势学生积极学习

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于弱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有着直接的作用。情感上的激励,是职业学校弱势学生融入到学习活动中的催化剂。在电工技能教学中,如果学生可以感觉精神愉快,其情绪就会是饱满的,学习兴趣也会提高,智力活动更加活跃,能够快速地接受教师所传递出来的信息。在当代电工技能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情感教学法进行教学,就要为学生创设一个和谐的学习情境,利用平等与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的人格得到尊重,更引导学生主动发挥学习积极性[2]。

在电工技能教学实践中,教师都会遇到一些厌学的学生。一些学生因为自己的学习能力不足,不愿意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一些学生的动手能力不足,无法有效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一些学生虽然学习态度很好,但学习效果却不尽如人意。面对这样的弱势学生,教师要多与学生进行交流。在交流中,教师要传递自己对于他们的看法,让学生意识到教师是一视同仁的,对他们没有偏见。教师要努力接近学生,与学生聊聊家常,谈论一下学生世界中的话题。当师生之间的距离拉近了,教师就可以在交流中为学生补习一下电工技能的专业知识。久而久之,学生就会逐渐掌握电工基本操作技能,电工技能学习的自信心就会越来越强。利用好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催化剂,会让教学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促进学生早日成为能够满足社会需求的电工人员。

4 应用多元评价激励,引导弱势学生积极学习

无论在哪一方面的教学工作中,情感教育的成功是教育成功的重要基础。情感在教学中的应用,会让学生敞开心扉,全身心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在电工技能教学中,教师要学会尊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利用情感的激励作用,从多元化的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当代教师要乐于去发现学生闪光点,多用宽容之心对待学生,允许学生犯错。教师更要多给学生笑容,从而让弱势学生可以得到鼓励,在学习过程中体会学习的快乐。多元化的评价,能够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更能够促进学习效率的提高。

针对弱势学生的学习困难,在电工技能教学实践中,教师要针对其训练结果以及过程,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量化考核体系。教师要从学生的出勤、纪律、卫生、学习态度与学习成果多个方面进行考查。如果弱势学生的专业学习成果不佳,教师要学会从其它角度表扬学生,让学生获得动力,能够反作用于其专业学习,实现电工技能学习效率的提高。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电工技能教学活动中给予学生情感上的支持,会让学生获得精神上的学习动力。在教学改革的今天,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当关注自己教学思想的更新,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弱势学生的鼓励与引导上。加强情感法在电工技能教学中的应用,会让职业学校的学生明确自身的奋斗目标,找到人生价值,同时推动教育事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高职教育;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

1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的改善

1.1现实意义

实践教学是会计信息化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其综合素质影响极大。所以,在当前实践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的情况下,高职院校有必要及时地采取改进措施,以保证会计信息化教学实效。关于改善实践教学的现实意义,本文认为可从下述几点进行分析。1.1.1改善实践教学有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从教育体系上来说,高职教育与一般性的高等教育存在很大差别,尤其是人才培养方面,方向与目标均是不同的。提升职业能力是高职教育的侧重点,同时也是高职院校的宗旨与鲜明特色,其决定了高职教育的本质属于实现型教育,教学中也必须以此为导向,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因此,改善实践教学对于实现高职教育目标、培养职业人才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尤其是对于会计信息化教学来讲,实践教学的成效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效率。1.1.2改善实践教学有助于会计行业的健康发展结合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现状来讲,信息化已经成为了无法阻挡的大趋势,但由于专业人才缺口大,会计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限制。所以,当前阶段应注意做好人才培养。为了满足人才需求,企业往往会采取在职培训等方式来提升现有员工的素质,而对于新员工,企业在招聘时大多会侧重于综合素质较高的会计信息化人才。所以,只有高职教育中切实重视实践教学,才能够保证市场人才供给,会计行业的健康发展才会有可靠的人力保障。1.1.3改善实践教学有助于学生顺利就业在国家大力倡导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职教育也逐渐开始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教学成效中更多的开始关注操作能力,而作为与学生操作能力紧密相关的实践教学,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改革重点。结合高职教育的目标来讲,要想使学生顺利就业,就必须确保其实际能力与市场期望相符。所以,出于帮助学生就业的考虑,高职教育中必须重视以实践教学的改善来带动学生能力的提升。

1.2面临的问题

随着市场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也普遍开始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在日常教学中采取了相关的改进措施。就目前高职教育会计信息化教学的实际情况来讲,要想有效改善实践教学的成效,就必须正视以下问题。1.2.1课程设置问题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实践教学并未在会计信息化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学校和教师大多将关注点放在了专业知识的理论教育上。在此种教学理念的支配下,会计信息化专业的课程设置偏向于基础课程,致使实践课程课时明显不足。再加上课程设置上并没有突出核心课程,学生掌握的知识往往全面但不深入,综合素质整体偏低。1.2.2实践教学资源相对不足会计是一项关系到企业财务安全的重要工作,相关的信息也都需要保密,因此,学生的实习是一项突出的难题。不少企业都明确表示不接受实习生,造成实践机会有限;还有的企业即使同意学生实习,也经常会有意识的避免其接触到重要信息,学生依旧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对于这种情况,高职院校的应对方法一般是借助模拟实验室来弥补,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材往往滞后于国家政策的新要求等,导致实训无法同步于现实要求。另外,实践教学还面临着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的问题。在“重学科”思想地位依旧稳固的当前,承担实践教学任务的教师大多并不具备岗位要求的能力,教师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所以,资源相对不足也是限制实践教学成效改善的主要因素之一。

1.3对策建议

结合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教学现状来讲,本文认为实践教学的改善需要从克服眼前困难入手,针对教育改革的难点,有计划、有目的地逐步推进,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1.3.1优化会计信息化专业的课程设置,适当增大实训课比例实训是培养高素质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必要课程,对于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实训课时过少等问题,本文建议高职院校对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做出以下调整,以保证实训效果。(1)根据专业教学要求,调整基础课与实训课的课时比例,为学生学习信息化课程提供时间保障。考虑到会计信息化属于近年来的新兴学科,在教学中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思路,摆正对实训环节的认识。从内容构成上来说,信息化课程包括基础原理、软件使用、系统管理等几个部分,所以,高职教学中至少需设置三门课程来保证教学时间;同时,考虑到实训对学生能力的巨大影响,其所占比例应至少达到30%。(2)结合实训需要,适当增加科目。在手工会计模式下,人才培养中只需关注基础会计以及财务管理等业务的实训,但是,会计信息化的要求却不止于此。所以,高职院校应注意对实训科目进行调整,将信息化模拟实训作为重点,加强训练强度。(3)立足市场现实,对实训教学内容进行扩充与完善,形成健全的内容体系。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保证实际的教学中包括软件使用、数据库编程等内容,确保学生有机会学会常用软件的应用方法。除此之外,教学内容中还必须涉及如何管理信息化系统,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与专业能力。(4)结合国家政策与行业发展趋势,选用适合的教材。教材对于实践课程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参照作用,但现实中可以用于高职教育中的教材并不多。所以,在选择教材的过程中有必要结合现实要求进行筛选,必要时可自编。对于这类教材,一般性要求是质量高、实用性强,但这项要求并不容易满足,还需要结合国家政策与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加强教材建设。为了使学生能够系统的学习知识,实训教学中使用的教材应以成套教材为优先。1.3.2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进校企合作教师的本职是授业解惑,也是学生不断进步的保障,因而,在实践教学中,若教师不具备“解惑”的能力,那么学生要想进步就会非常困难。所以,高职院校在调整课程设置的同时,还要重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培训或组织学习等方式,来提升教师素质。负责实训课程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认真备课、提前做好教学安排、把握好教学过程,正确看待实训教学的必要性,认真做好教师的本职工作。为了达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教师在实训过程中,可以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并引入合适的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知识。在教学方法方面,实践教学中可尝试情景模拟或者案例分析法,具体操作时,教师可视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锻炼其动手能力。同时,考虑到会计信息化专业学生实习机会不足等问题,学校还有必要通过增进校企合作的方式,来保证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得到锻炼。校企合作是一项双方互利的行为,但在具体实施中,还需要学校出面做好相关工作。通过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增进校企合作等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的缺憾,对于实践教学成效的改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结语

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来讲,实践教学在会计信息化教学中理应占据主体地位,属于教学的核心环节,也是教学成效的决定性因素。然而,现实中由于课程设置、教学资源等条件的限制,不同学校的实训教学也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对此,高职院校有必要立足现状,针对实践教学的不足,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考虑到会计信息化教学的要求,本文认为学校可从优化课程设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进校企合作等方面入手来逐步改善实践教学成效,为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提供保障,但由于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具体措施还需要学校自行决定。

参考文献:

[1]刘高鹏.高职会计信息化课程实践教学研究———基于工作过程的模块化实训教学[J].现代商贸工业,2014(15):126-127.

篇5

[关键词]高职教育;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

[DOI]10.13939/ki.zgsc.2016.22.229

1 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实践教学的改善

1.1 现实意义

实践教学是会计信息化教学中不可或缺的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其综合素质影响极大。所以,在当前实践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的情况下,高职院校有必要及时地采取改进措施,以保证会计信息化教学实效。关于改善实践教学的现实意义,本文认为可从下述几点进行分析。

1.1.1 改善实践教学有助于培养高素质人才

从教育体系上来说,高职教育与一般性的高等教育存在很大差别,尤其是人才培养方面,方向与目标均是不同的。提升职业能力是高职教育的侧重点,同时也是高职院校的宗旨与鲜明特色,其决定了高职教育的本质属于实现型教育,教学中也必须以此为导向,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因此,改善实践教学对于实现高职教育目标、培养职业人才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尤其是对于会计信息化教学来讲,实践教学的成效直接影响着人才培养效率。

1.1.2 改善实践教学有助于会计行业的健康发展

结合我国会计行业的发展现状来讲,信息化已经成为了无法阻挡的大趋势,但由于专业人才缺口大,会计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受到了限制。所以,当前阶段应注意做好人才培养。为了满足人才需求,企业往往会采取在职培训等方式来提升现有员工的素质,而对于新员工,企业在招聘时大多会侧重于综合素质较高的会计信息化人才。所以,只有高职教育中切实重视实践教学,才能够保证市场人才供给,会计行业的健康发展才会有可靠的人力保障。

1.1.3 改善实践教学有助于学生顺利就业

在国家大力倡导教育改革的背景下,高职教育也逐渐开始从应试教育转变为素质教育,教学成效中更多的开始关注操作能力,而作为与学生操作能力紧密相关的实践教学,也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改革重点。结合高职教育的目标来讲,要想使学生顺利就业,就必须确保其实际能力与市场期望相符。所以,出于帮助学生就业的考虑,高职教育中必须重视以实践教学的改善来带动学生能力的提升。

1.2 面临的问题

随着市场对会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高职院校也普遍开始意识到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并在日常教学中采取了相关的改进措施。就目前高职教育会计信息化教学的实际情况来讲,要想有效改善实践教学的成效,就必须正视以下问题。

1.2.1 课程设置问题

我国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实践教学并未在会计信息化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学校和教师大多将关注点放在了专业知识的理论教育上。在此种教学理念的支配下,会计信息化专业的课程设置偏向于基础课程,致使实践课程课时明显不足。再加上课程设置上并没有突出核心课程,学生掌握的知识往往全面但不深入,综合素质整体偏低。

1.2.2 实践教学资源相对不足

会计是一项关系到企业财务安全的重要工作,相关的信息也都需要保密,因此,学生的实习是一项突出的难题。不少企业都明确表示不接受实习生,造成实践机会有限;还有的企业即使同意学生实习,也经常会有意识的避免其接触到重要信息,学生依旧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对于这种情况,高职院校的应对方法一般是借助模拟实验室来弥补,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教材往往滞后于国家政策的新要求等,导致实训无法同步于现实要求。另外,实践教学还面临着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的问题。在“重学科”思想地位依旧稳固的当前,承担实践教学任务的教师大多并不具备岗位要求的能力,教师结构还需进一步优化。所以,资源相对不足也是限制实践教学成效改善的主要因素之一。

1.3 对策建议

结合高职院校会计信息化教学现状来讲,本文认为实践教学的改善需要从克服眼前困难入手,针对教育改革的难点,有计划、有目的地逐步推进,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几点。

1.3.1 优化会计信息化专业的课程设置,适当增大实训课比例

实训是培养高素质会计信息化人才的必要课程,对于目前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的实训课时过少等问题,本文建议高职院校对该专业的课程设置做出以下调整,以保证实训效果。

(1)根据专业教学要求,调整基础课与实训课的课时比例,为学生学习信息化课程提供时间保障。考虑到会计信息化属于近年来的新兴学科,在教学中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思路,摆正对实训环节的认识。从内容构成上来说,信息化课程包括基础原理、软件使用、系统管理等几个部分,所以,高职教学中至少需设置三门课程来保证教学时间;同时,考虑到实训对学生能力的巨大影响,其所占比例应至少达到30%。

(2)结合实训需要,适当增加科目。在手工会计模式下,人才培养中只需关注基础会计以及财务管理等业务的实训,但是,会计信息化的要求却不止于此。所以,高职院校应注意对实训科目进行调整,将信息化模拟实训作为重点,加强训练强度。

(3)立足市场现实,对实训教学内容进行扩充与完善,形成健全的内容体系。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保证实际的教学中包括软件使用、数据库编程等内容,确保学生有机会学会常用软件的应用方法。除此之外,教学内容中还必须涉及如何管理信息化系统,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与专业能力。

(4)结合国家政策与行业发展趋势,选用适合的教材。教材对于实践课程具有重要的指导与参照作用,但现实中可以用于高职教育中的教材并不多。所以,在选择教材的过程中有必要结合现实要求进行筛选,必要时可自编。对于这类教材,一般性要求是质量高、实用性强,但这项要求并不容易满足,还需要结合国家政策与会计行业的发展趋势加强教材建设。为了使学生能够系统的学习知识,实训教学中使用的教材应以成套教材为优先。

1.3.2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进校企合作

教师的本职是授业解惑,也是学生不断进步的保障,因而,在实践教学中,若教师不具备“解惑”的能力,那么学生要想进步就会非常困难。所以,高职院校在调整课程设置的同时,还要重视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培训或组织学习等方式,来提升教师素质。负责实训课程的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需要认真备课、提前做好教学安排、把握好教学过程,正确看待实训教学的必要性,认真做好教师的本职工作。为了达到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教师在实训过程中,可以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并引入合适的案例,来帮助学生理解相关的知识。在教学方法方面,实践教学中可尝试情景模拟或者案例分析法,具体操作时,教师可视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以此来调动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锻炼其动手能力。

同时,考虑到会计信息化专业学生实习机会不足等问题,学校还有必要通过增进校企合作的方式,来保证学生能够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得到锻炼。校企合作是一项双方互利的行为,但在具体实施中,还需要学校出面做好相关工作。通过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增进校企合作等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实践教学资源不足的缺憾,对于实践教学成效的改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结 语

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来讲,实践教学在会计信息化教学中理应占据主体地位,属于教学的核心环节,也是教学成效的决定性因素。然而,现实中由于课程设置、教学资源等条件的限制,不同学校的实训教学也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对此,高职院校有必要立足现状,针对实践教学的不足,采取有针对性的改进策略。考虑到会计信息化教学的要求,本文认为学校可从优化课程设置、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增进校企合作等方面入手来逐步改善实践教学成效,为实现真正的素质教育提供保障,但由于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不同,具体措施还需要学校自行决定。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会计电算化 实训教学

会计电算化是会计学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相结合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随着会计学理论、会计法规与制度以及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电子信息处理与传递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信息技术对于企业的组织形式、经营方式和管理策略的深远影响,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先进的信息技术知识以及娴熟的信息技术运用技能。作为一名电算化会计专业授课老师,在多年的实训指导过程中,深深体会到,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是一个充满挑战和不断探索的过程。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旨在培养实用型人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这在目前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已基本上成为共识。那么如何实现这一教育宗旨呢?具体到电算化会计教学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电算化会计的实践性教学。这里就开展会计电算化实训谈几点看法。

一、必须把对电算化会计的认识放到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

目前,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理论教学占主导地位,在专业课课时中安排了各类传统会计课程,电算化会计课程安排的课时不多。随着教育的发展,各个学校都认识到了实训的重要性,在教学计划中逐渐增加了实践时间,但主要集中在纯手工操作上,包括成本会计、审计等,依靠的还是一张桌子一套习题一支笔,信息化元素很少。但是,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促使会计核算、管理的方法、理念有了很大改变,认识到会计信息电算化的重要性是提高相关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要前提。

二、我们必须认清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现实情况

在我国目前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中,学生的主体是初中毕业生。他(她)们年龄不大,学历不高,社会实践很少,接受会计专业知识的能力还比较弱。这在具体实训过程中应该有所关注和区别。此外,学生们在对待财务核算管理上不会从管理的角度看待问题,容易单纯地将会计电算化理解为会计核算的电算化,这使得无法更好地理解会计电算化的核心——管理电算化。加上课时不足等原因导致授课内容上不得不做一定的限制和修改,在某种程度上降低了实训的效果。当然我们也应当看到,我们的学生就业时所面临的工作不会太过于复杂,而且目前能够真正实现管理信息化的企业也不是太多,过分提高实训目标和要求也是不合适的。

三、我们必须认清实训目标

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学校如同生产者,学生就是我们的产品。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取决于社会需求。根据最近一份对400家大、中型企业的调查报告显示,调查的企业中,90%的企业开展了会计电算化,但是66%以上没有丢掉手工账或手工账与电脑账并行。企业不敢丢掉手工账的主要原因是怕丢失会计资料、有关人员的计算机运用水平低和管理不规范;同时软件公司售后服务质量有待提高。90%以上的企业主要运用会计软件的总账和报表处理功能,其次是工资和固定资产核算功能,电算化整体状况基本处在替代人工记账、算账、编制会计报表的水平。虽然这不能代表全部,但从某种程度上讲,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还处于电算化起步发展阶段,我们对学生的培养不能脱离这个实际。目前会计电算化实训教学目标应该定位在培养中等电算人员。他们能够借助相应软件平台并运用一些信息化工具,处理会计业务,准确及时提供各类相关信息,解决一些日常维护问题,参与部分企业管理。这在我们的实训教学中应该得到重视和体现。当然,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实训目标和内容都应当做适当调整。

综上所述,在开展电算化实训过程中需要更加合理全面地考虑。第一要合理安排时间和时机。目前不少学校在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会计电算化课程课时所占比例很小。为适应课程需要,老师还要传授部分管理学知识和计算机应用知识,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学生只能学到一些基本原理和简单操作,根本谈不上系统掌握和熟练操作。有的学校虽然安排了实训时间,但却包含在了正常课程教学时间内,并没有增加学习课时。要更好地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学生,可以对部分相似课程进行整合,腾出课时满足实训的需要。其次,实训教学内容的丰富和完善十分重要。作为学历教学,系统合理的电算化实践教学内容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会计软件的操作使用(电算化专业学生应掌握至少两种软件的使用);excel操作和使用,学生应掌握使用excel动态图表的操作;会计电算化系统的管理(包括单机版和网络版);企业财务信息电算化仿真案例实践,包括电算化审计等,并注意引入企业综合管理的理念。之所以把excel的操作和使用放到一个比较重要的位置,是因为excel在我国普及率非常高,用excel可以较灵活地实现商品化会计软件开发中的编程功能,而且可以直接为学生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础,如进行工资、固定资产、应收应付等项目的一般核算等。第三,我们还要注意防止或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会计电算化是一种思想,而不是一种简单操作。电算化实训教学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很多实训由于时间、理解不同、老师业务水平或其他原因,会演变成为某一个财务核算软件的简单操作练习。其实就是把一套数据按照顺序输入电脑,经过反复练习,但学生到最后也只是知道这个软件的基本操作,那如果参加工作后面临另外一种软件环境呢?重基本会计核算而轻视了核算的目的——监督和管理,这不可取。会计电算化的真正优势不是简单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而是更加规范、系统、快捷地参与企业相关监督和管理。如果这种认识或做法不转变,就会出现一个有电算化上岗证的同学到了单位连一张内部生产所需的下料单都不会开的情况;或由于涉及较多计算机和网络的知识,在某些情况下,会出现一个计算机专业教师辅导讲授会计电算化课的情况。当然,把对会计电算化的理解运用到实际中还需要努力和时间。

2.学校教育和社会培训相结合。不少软件供应商看中学校的培训资源,会主动和学校联合搞培训。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和社会职业培训相辅相成,通过社会培训可以及时反馈社会需求,以便及时调整学历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促进特色课程和教材的完善,并推进专业结构的优化和新专业的设置。学历教育的系统性和规范性,可以不断提高社会培训的职业教育层次,使学生不仅掌握熟练的职业技能,而且具备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

篇7

一、信息技术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进步,各种先进的教育科技手段也在不断的更新和逐步完善。计算机信息技术辅助教育教学工作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技术,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且在多数学校积极使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利用计算机作为主要的教学媒体来进行辅助教学的活动,即利用计算机来辅助教师执行教学。经过近年来的实践摸索,在电化教育研究的基础上,本人对计算机辅助教育教学有了一些初浅的看法和认识。在学习、活动中媒体是教学信息的载体,是传输信息的工具和手段。它的作用不仅是用来传递教学内容,而且还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调节活动气氛,创设学习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挖掘各方面潜能。通过计算机的实践运用可以为学生创设最佳的学习、生活、娱乐等文化情境,充分调动每一个小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有效增强学习兴趣,使孩子们在妙趣横生的新型环境中愉快而自觉主动地学习,并且能最大限度地发挥自身潜在优势。从教育心理学角度看,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为孩子们进行形象生动的演示,有利于增强小学生的识记能力,正因为有了正确的依据、原则的指导,在实践应用的过程中,计算机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够通过动态的形象、优美的画面、动听的声音、婉转的歌唱以及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等等内容把孩子们的注意力迅速集中起来的最有效途径,其中融合了浓浓的情谊,美好的向往,更是情谊、趣味、知识相融合相统一的完美结合体,教师运用计算机制作出形象生动、色彩鲜艳的情景,很容易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并能够有效激发孩子们的各种兴趣,这样会得到很好效果,而且非常便于小学生对所学内容的成功识记。实施教学时,教师随时可以切换到活动所需的界面,调出有用信息,而传统教学中教师只好点着图片对同学们讲说,其生动程度和实践效果是过去无法企及的。在小学信息技术教学中,注重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能够形象生动的演示,比较容易被孩子们理解和接受,从而达到很好的识记效果。所以充分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就成为教师在教学过程辅助教学的一种有效手段,实践证明,计算机辅助教学不仅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喜悦,也有效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

二、信息技术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信息技术课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学科,教学实践证明,课程设计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功与失败,好的课件设计有利于学生有效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技能和能力,有利于义务教材内容的完成。一切科学都来自实践,都是从实践中总结发展起来的,但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存在着一些不足,需在教学一线的教师因地制宜地适时改进。对小学生来说,如何有效激发兴趣是至关重要的,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利用计算机等多媒体技术为孩子们创设生活化情境,以趣味性极强的动态视听感觉、多彩的画面进一步激发小学生的兴趣,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安排的一切学习活动往往是他们乐于学习的主要动因。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们的兴趣和学习动机是靠后天培养起来的,并不是与生俱来的,主要是通过外界事物的新颖性、独特性来满足孩子们的好奇心的需要而引发的,而计算机的有效运用正好能使这些因素得到进一步优化,往往最有利于激发小学生的各种兴趣。计算机辅助教学恰恰在视觉、听觉效果方面给孩子们提供了独特的优势。如果学生实践时缺乏可操作性,那结果就是浪费教师学生的精力和宝贵的时间,更可怕的是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仅仅靠课堂上获取的知识是有限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课堂上所学到的学习方法在课外进行实践练习,一堂课不可能对学生感兴趣的问题都进行探究,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课外去探究,使信息技术实践活动突破教学时间的限制和教学空间的束缚,这样既能扩展学生的知识,激发学生多方面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三、信息技术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应变能力是每个人应该具有的基本能力之一,一名优秀的工作人员,应具有良好的调节能力,其随机应变的能力,往往就表现在善于正确处理一些随机、突发事件上。应变能力,是一种根据不断发展变化的主客观条件,随时调整个人行为的能力。一个人的应变能力,是建立在科学判断基础上的原则性和灵活性的高度统一。一个人在工作的过程中,要善于从表面“平静”中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要根据事物的发展变化,审时度势地作出机智果断的应变。一个具有应变能力的人,不因循守旧,善于从实践中总结规律,对已取得的成绩,不满足,不陶醉,能透过成绩找差距、挖隐患。自身应变能力高的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遇事沉着、冷静,处理事情果断、准确,而不是紧张和莽撞从事,在发现客观条件发生变化时,按照预定的教学方法、方式难以实现时,能够急中生智,临场作出新的方案,较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这种应变能力可通过加强实践来逐步提高,在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努力去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的过程,本身就是增强应变能力的过程。教育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学习和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多做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鼓励,注意改变那些不好的习惯,也有助于培养良好的应变能力。

篇8

小学

现象一:鼓楼小学三年级赵一飞同学告诉记者,寒假一共20天,作业是一本32页的《寒假大本》和3篇作文,以及听读英语、口算天天练等口头作业。放假第4天《寒假大本》就已经搞定了,现在只剩三篇作文了,节后再做。

现象二:光荣巷小学六年级的李琛告诉记者:“我寒假作业还没有动,想玩够了再做。” “开学前留出3天,啥都不干,光写作业,肯定能做完。”

家长:要起到引导督促作用

家长黄女士说:“孩子刚上一年级,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计划,更不可能指望孩子自己合理安排寒假作业。做家长的,要起到引导督促作用,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我把孩子的寒假作业进程规划得很细致,过两年,我就让他安排自己的学习。”

教师:作业页数÷放假天数=每天作业

青年路小学的王小倩老师说,《寒假大本》中混合了语文、数学、外语、科学等综合的知识点,难免会有一些比较难的题目。学生应该认真思考,不能当成任务来完成。如果放假两天就拼命地把所有作业都应付完,以后的时间只玩,到了开学会把以前学的知识忘得一干二净,不利于知识的巩固。以一本《寒假大本》30页,放假20天来算,每天平均做1.5页,但是因春节要休息7天,所以每天做3页就可以了,认真思考每一道题,保质保量完成《寒假大本》,才是发这本作业的意义所在。不论是提前赶,还是最后赶,都是不合理的计划。

初中

现象一:五中的韩光欣同学正在读初一,她告诉记者,放假一周作业基本就做得差不多了。自己又买了一些辅导书,正在做练习。

现象二: 十三中初三的尧西同学介绍,该校把寒假分成3个时间段,不同的阶段布置相应的作业, “这样的方式有助于我们按计划完成作业。”另一位汪成同学说:“我不太会规划自己的学习,我觉得这样挺好。希望以后暑假也这样布置。”

家长:希望孩子学着自己做计划

家长张爱华女士告诉记者:“孩子上初中后基本不过问她的学习了,但她这方面的能力不是特别强,喜欢做什么作业就一口气做完,不喜欢的科目就一直拖着。按照学校的计划做,还是很合理的,希望孩子能学着自己做计划。”

老师:“化整为零”很轻松

撷秀中学的姜竹梅副校长表示,虽然有些学校将作业进度进行细致划分,但是一次性发给学生,还不能在根本上解决合理规划作业进度的问题,并且会造成学生过于依赖学校的计划,丧失了自主学习、自主计划的能力。因此,寒假中,家长应对孩子的作业进度进行适当指导,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制订一个合理的作业进度,督促孩子每天都要学习。在制订作业计划时,同时要考虑到过年的气氛,让学生张弛有度地学习。劳逸结合,化整为零,才能轻松地提高学习效率。

高中

现象一:高二学生金叶告诉记者,假期她主动报了好几门辅导班,每天辅导班都会有很多作业,头一天晚上做完,第二天就要带过去听老师讲解。因为时间安排得很满,所以暂时没有多余的时间做学校布置的寒假作业。金叶说:“学校布置的书面作业不多,基本以自己复习预习为主,我打算开学前几天把书面作业做完。”

现象二:三中高一年级的徐乐同学告诉记者,刚放假时自己没报什么补习班,抓紧写了两天作业,但是看到同学们都忙着上课外辅导班,最近也开始报辅导班了。徐乐说,虽然时间有点紧,但是他能做到作业兼顾,不论课内课外,都是提高自己的机会。

家长:放心孩子安排自己的学习

一位高三同学的家长薛某告诉记者,孩子已经不小了,他们很放心孩子自己安排学习。是否做作业,做什么作业,做多久,什么时候放松一下,都是孩子自己决定,毕竟自己最了解自己的状态。

热门文章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