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挑山工教案8篇

时间:2023-01-20 17:55:2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挑山工教案,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挑山工教案

篇1

[关键词]鞍山市 教职工 体育锻炼 现状调查

[中图分类号]G8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0)05-0192-01

据有关资料统计,全国60%的科研工作者(包括教师)由于长期从事脑力劳动而缺乏必要的身体锻炼,身心承受着不同程度疾病的折磨,不仅给家庭带来痛苦,同时也给国家造成了重大损失①。目前我国知识分子的健康状况令人担忧。

近年来对高校教师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的很少。本文通过对本院教职工体育锻炼现状以及影响体育锻炼主要因素分析结果的研究,结合本院实际情况,从学校、个体等方面提出了关于教职工体育锻炼的建议。

一、研究对象

以鞍山师范学院除体育系外的200名教职工为调查对象。

二、研究方法

(一)文献检索法

查阅有关体育锻炼方面的资料,为本文提供充分的理论依据。

(二)问卷调查法

经过专家对问卷的信效度检验达到问卷设计的要求后,发放问卷200份,回收问卷188份,回收率为94%。其中有效问卷180份,有效率为95.7%。

(三)数理统计法

用Microsoft Excel对数据进行处理。

三、结果与分析

(一)教职工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分析

1.体育锻炼场所的调查分析

调查发现,选择学校的体育设施进行锻炼的人数最多达到72人,占总调查人数的40.1%。这可能与本院绝大多数教职工住在学校教职工宿舍有关。但选择公园广场、住宅小区、树林河边的比例达到33.6%,说明虽然本院的体育设施条件虽已很完备,但仍不能满足教职工锻炼要求。

2.体育锻炼组织形式的调查分析

表1数据显示,仅11%的教职工通过学校组织的形式参与体育锻炼,说明学校对教师体育锻炼的组织力度不够,特别是与《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提出的要重视知识分子体育活动开展的目标还相距甚远。

3.体育锻炼项目的调查分析

经过调查发现,长走或跑步的人数为88人,占总调查人数的48.9%,排在第一位。其原因可能是其不受场地、技术的限制,无需任何费用,是教职工们选用最多的一项锻炼项目。从总体上看,教师们参与的项目多种多样,内容广泛,既有我国传统优势项目,又有国际流行的体育比赛项目,特别是一些时尚体育项目。

(二)本院教职工体育锻炼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从表2可以看出,个人因素成为主要因素。指导因素也占到了21.9%,指导内容如:各类人群所适宜锻炼的项目、时间、强度、场所等方面的指导。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多数教职工在学校体育场地以个人锻炼的形式进行活动,项目选择具有明显的简单、单一化倾向,活动时间较少。

2.影响本院教职工体育锻炼的因素归类为个人、环境、项目、指导因素。

3.本院校有11%的教职工通过学校组织的形式参与体育锻炼,学校对教师体育锻炼的组织力度不够。

(二)建议

1.学校体育场馆应尽可能地开放。学校的体育场地、场馆最好是在清晨和傍晚、节假日开放,以解决目前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不足的问题。

2.成立各种形式的俱乐部。成立各种形式的俱乐部,主要目的是教师锻炼身体,达到放松身心的目的。

3.学校应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活动,吸引教职工的广泛参与。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竞赛活动,以激发教职工体育锻炼的兴趣,营造良好的体育氛围,形成全校师生共同参与体育锻炼的和谐局面。

篇2

关键词:农村公路;弯道半径;连续弯道;视距;长大纵坡

中图分类号:U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205-02

道路交通安全是一个系统工程,在人、车、路(含整个环境)构成的动态系统中,这三个因素必须协调地运动,才能达到整个系统安全、快速、舒适的要求。随着农村地区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公路里程及机动车数量不增加,使得这个系统工程日益壮大。为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道路安全管理也逐渐融入其中,成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系统的安全性。山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影响因素除了与一般公路有相同之处外,还有其自身的特点,只有充分掌握了人、车、路、管理四个方面的因素对道路行车安全的影响,才能针对农村公路的特殊性,制定合理、有效的改善对策。

道路线形包括了平面线形和纵面线形,其中平面线形要素主要包括直线和曲线,而曲线又有缓和曲线和圆曲线,它们是组成道路线形的基本要素。我国幅员辽阔,地形条件复杂,农村公路建设中,由于受到资金的限制,在线形上往往存在着比一般公路更多的缺憾,这些不利的线形也常常是引发农村公路交通事故的直接原因。

一、平面线形对山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

(一)弯道半径

对于山区农村公路而言,由于村镇、自然条件、经济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弯道设计往往不符合规范,有些路段的坡度、曲线半径和安全视距甚至连规范中最低设计车速的标准也达不到,直接危及行车安全。近年来各级政府加大了对公路建设的投入,多数农村公路的建设是在原有机耕道上通过硬化实现的。然而在硬化过程中,公路线形没有同时加以完善,没有按照公路技术标准要求进行平、纵、横设计,形成了“一级公路的路面、四级公路的线形”这样极不协调的状况。大多数硬化后的山区农村公路出现了路面条件好、线形差的不匹配现象,给驾驶员造成了视觉上的误差,客观上为驾驶员的超速违法行车创造了条件,是交通事故的隐患。

(二)弯道个数

对于山区农村公路来说,受众多条件限制,弯道数量较多。虽然弯道是线形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太多的弯道个数会强迫驾驶员多而快地接受信息,从而使驾驶员操作困难,有时操作不当或稍有疏忽便会发生交通事故。

(三)视距

在公路设计中,行车视距是确保行车安全、快速、增加行车安全感、提高行车舒适性的重要措施。为了保证行车安全,司机在行车时,需要随时都看到公路前方的一定距离,以便发现障碍物或对迎来车采取停车、避让、错车或超车等措施,为完成这些操作过程所必需的、最短时间内的汽车行驶路程称行车视距。

山区农村公路急弯路段较多,会车视距常常不能满足公路工程技术标准的要求,对驾驶员的行车影响较严重,以引发碰撞事故。

二、纵面线形对山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

道路纵坡的大小和坡长是关系到行车安全的重要因素。山区农村公路特殊的地理环境造成了其地势起伏较大的特点,为了避免较大的工程量和资金投入,在农村公路建设过程中通常会依照当地地形条件进行施工,这就使得山区农村公路上存在大量的纵坡较大且坡长较长的路段。由于山区农村公路混合交通严重,各种汽车构造、性能、功率不同,它们爬坡能力也不一样,尤其是农用车辆的功率、制动性能、构造性能等均比一般车辆相对较差。当其行驶于长大纵坡路段时,明显表现出爬坡能力差等特点。因此,可以说农村公路上的纵坡坡度大小以及坡长对农用汽车及载重汽车的影响要比小汽车显著得多。

长大纵坡路段对于农村地区的农用车和载重汽车的行驶安全是非常不利,它对交通安全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在上坡时,车辆在连续爬坡的过程中会出现发动机过热、水箱沸腾、汽阻等现象,一些性能较差的车辆甚至会出现爬坡动力不足或发动机熄火的机械故障,导致安全性能降低;同时,上坡过程中农用车合和载重汽车车速的降低,妨碍后续的快速车辆通过,使得超车需求增多,“强超硬会”的可能性增大;(二)在下坡时,载重车辆需要长时间减速、制动,连续制动会造成制动器发热失效或烧坏,制动效能减弱,更易发生交通事故。此外,驾驶员为节油常采取熄火滑行的操作方法,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来不及采取应急措施,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所以无论公路等级的高低,对较大的纵坡坡度及坡长都要加以必要的限制。

三、路侧环境对山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的影响

(一)路肩

路肩宽度的增加有利于降低交通事故率。美国的Zegeer和Deen研究发现,与没有路肩的道路相比,增加0.90-2.70m的路肩时,交通事故可减少21%,并认为最佳的路肩宽度为1.5m。瑞典的Hedman利用瑞士的事故资料分析后认为,在0~2m的范围内,路肩宽度的增加将使交通事故减少,但超过2.5m时其效益不再显著。另外,路肩的类型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交通安全。在一些低等级的公路上,由于雨水冲刷和侵蚀以及日常养护不足,造成土路肩强度降低,容易被汽车压塌,引起车辆侧翻。

(二)路侧边坡

虽然路基边坡坡度的大小其本身跟道路交通事故发生与否并无直接关系,但它却与交通事故的严重程度紧密相关。大量数据表明,山区公路的恶通事故,大都是车辆冲出路外,翻下悬崖陡坡造成的,由此凸现出山区农村公路路侧安全的重要性。

美国的Zegeer等人利用路侧安全性能评级的方法评估路侧的安全性能。根据这一体系,路侧安全程度按照7分制来评级,其得分从1(最好)到7(最差)变化。我国交通部公路科学研究院也对路侧安全等级评估方法进行了相关研究,提出基于灰色聚类理论的路侧安全等级评估方法,将路侧危险等级划分为4级,级别越高表示路侧安全水平越低。

山区农村公路的路侧基本属于路侧净区宽度小于3m,边坡坡度大约为1:3或更陡,路侧深度3m以上为峭壁或陡直的悬崖且无护栏,路缘范围内有坚硬的障碍物、河流、湖泊等,车辆冲出路侧不能返回,易发生重大、特大事故的情况。若以上述两种方法来评价我国山区农村公路的路侧安全等级,则多数山区农村公路的路侧安全得分在5~7之间或3~4级,为最差安全等级。

四、结语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由于地形条件和建设资金限制,造成山区农村公路线形设计不达标,小半径弯道、连续弯道、视距不良、长大纵坡等问题严重影响农村公路的行车安全。此外,险要的路侧环境也更容易使山区农村公路发生重大交通事故。

参考文献:

[1]佘艳华,苏华友.公路线形设计因素对交通安全的影响分析[J].道路交通与安全.2006.6(12).9-11.

[2]韦勇球.论道路条件对交通安全的影响[D].北京工业大学.2003.12.

[3]陈斌,袁伟.交通安全的道路因素分析[J].广西交通科技.2002.4.27(102).19-21.

篇3

关键词:不良天气;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

引言

不良天气是影响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效率的重要因素。本文分析了不良天气对山区高速公路安全的影响,指出了当前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不良天气条件下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改善策略。

1 不良天气对山区高速公路行车安全影响分析

雨、雪、雾等不良天气条件下山区高速公路的车辆行驶环境与正常状态下相比有较大变化,不良天气主要改变了能见度和路面附着系数,同时也对驾驶人的驾驶行为和车辆性能造成一定影响。

1.1 雨天环境影响分析

从泰赣与昌金两条高速公路在各种天气条件下的事故统计比例中可以看出,雨天引起的简易事故和一般事故所占比例分别为35%和29%。在各种不良天气中,雨天对山区高速公路的影响最大。降雨会在空气中形成水雾,能见度大幅度下降[1]。同时,由于空气潮湿,会在车辆挡风玻璃、车窗上形成薄雾,也会在后视镜上形成大量水滴,对驾驶人视线干扰较大,影响对前方路况和交通标志的辨识能力。降雨也会造成路面积水,降低路面附着系数,在车辆高速行驶过程中可能出现“水滑”、甩尾

等状况,而且制动距离将增加两倍以上,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小雨致使路面更加湿滑,且驾驶人对小雨的重视程度不如暴雨,因此,小雨比暴雨的潜在危险性更大。

1.2 雪天环境影响分析

从事故与路面状况关系的统计结果中可以看出,冰雪引起的事故比例为73.2%,降雪对山区高速公路路面状况影响较大。降雪时能见度较低,对驾驶人视线干扰较大,影响驾驶人对路面标线、交通标志和前方路况的辨识能力。路面积雪会降低路面摩擦系数,尤其在高海拔地区,极易形成风吹雪路段,积雪在车辆碾压作用下,表面会变得坚硬、光滑,影响车辆制动距离和控制性能,极易发生事故。当晴天时,路面积雪的反射光,造成驾驶人眩光,影响视距,严重影响山区高速公行车安全。

1.3 雾天环境影响

常见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如下:

1)雾天道路能见度降低,尤其在浓雾期间,能见度极低,路侧景物模糊不清,驾驶人无法根据参照物判断车速,因而无法把握好车速,潜意识里认为车速不高,致使超速行驶引起事故。雾天也会给驾驶人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使得驾驶人疲劳,紧张,发生意外时,容易采取不当的措施从而导致事故发生。

2)由于雾天空气中悬浮着大量小水珠,对光线有很强的散射和吸收作用,使得在雾天条件下事物轮廓的清晰度降低,驾驶人对前方路况、可变情报板、交通标志和后方车辆的辨识困难,无法保持车辆安全行车间距,影响驾驶人的观察和判断能力,易引发连环追尾。

3)雾天空气湿度大,小水滴会在路面会形成一层薄膜,降低轮胎与路面的摩擦系数,增加车辆制动距离,也会引发追尾事故。

4)山区高速公路上经常出现“团雾”,“团雾”的“象鼻”曲线规律很难预测,驾驶人难以提前得到警示信息,易引发重大交通事故。

2 不良天气条件下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策略

不良天气条件下山区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管理是按照相关规则和要求,合理的引导、限制和组织交通分流,预防事故的发生,保障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畅通。雨、雪、雾都属于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所以只能通过相关策略减小不良天气条件的影响,保障山区高速公路的安全、通畅。

2.1 加强可变限速控制

由于山区高速公路天气状况复杂,每个路段的天气状况不同,固定的限速控制不能灵活的应对不良天气造成的影响。应根据具体的不良天气状况、交通状况和道路状况对车辆速度做出分天气、分路段、分车型的可变限速控制,保证各路段车辆以安全速度行驶,避免发生事故。

山区高速公路上出现不良天气状况时,交通流随即发生变化波动,车速离散性增大,而车速离散性大正是引起事故的主要原因。可变限速控制从根本上减小车速离散性,当不良天气发生时,有效的可变速度控制,既能降低单个路段内高速车辆的比例,使车辆运行速度均匀,并可根据相邻两路段限速值的配合减小其速度差,降低连环追尾事故的发生率。

通过山区高速公路行车安全影响分析得出,能见度和路面附着系数是不良天气条件下影响山区高速公路安全的重要因素。因此,应通过分析不同天气条件、与能见度、路面附着系数之间的关系,分车型确定合理的限速值。还应综合考虑道路条件、交通环境、会车视距、停车视距、事故多发点等因素,在确保道路安全运营和运行效率的前提下,科学合理地制定限速值。当某路段发生不良天气时,根据天气状况、路面状况、交通状况,通过可变情报板或可变限速标志制定好的限速值,限制车辆运行速度。

2.2 加强冬季路面清理管理

1)提前做好准备工作

准备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除雪机械设备的准备:在降雪前,将除雪机械设备维修好,油料备足,确保随时可以使用。

(2)防滑防冻材料的储备:根据以往降雪情况,储备足量防滑防冻材料,保证用时随即可取。

(3)山区高速公路的养护:提前对路面、路肩、桥头、桥梁伸缩缝进行保养,以便除雪机械充分发挥作用。

2)根据雪情变化选择适当方案

根据雪情报告,立即组织相关人员按除雪方案进行作业。在除雪过程中不断监视雪情变化,根据不同天气及路面状况修改除雪方案,选择适当处理方法。此外,山区高速公路降雪有明显的区间之分,同时,坡陡弯多影响作业速度,因此,应将下雪路段根据道路条件分成多个作业区间,可加快作业速度。

2.3紧急救援策略

如何在事故发生后较短的时间内,高效的处理交通事故,避免事故进一步恶化,是紧急救援的关键。为解决紧急救援中存在的困难,提出如下策略:

1)及时检测和传递交通事故信息

山区高速公路一旦发生交通事故,事故检测、传递和确认的速度将直接影响紧急救援时间。通过在山区高速公路沿线布设现代化的检测设备和通讯设施,快速、准确的将检测到的信息传递给管理者,可以第一时间确定事故地点,减少事故后的混乱,缩短救援时间。

2)设置合理数量的救援点

紧急救援点就是拥有一定数目的救援人员、救援车辆和救援设备的场所。在发生事故后,救援点的救援人员能够配备所需救援车辆和设备在第一时间到达事故现场,控制危险源,抢救伤员,指导并组织人员疏散、自救并做好事故现场清理工作,最大可能的消除危害后果。山区高速公路地形复杂,坡陡弯急、桥多隧长,在事故多发路段设置救援点,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进行紧急救援,能够较好地减少事故伤亡率、降低事故损失、避免二次事故的发生、提高紧急救援的服务水平。

3 结束语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逐步进入网络化时期,做好不良天气条件下山区高速公路的交通安全管理工作已显得越来越重要。山区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目的是为车辆提供安全、畅通的行驶环境。在不良天气频发、地形复杂的山区高速公路,道路管理者应根据天气、地理、交通特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事故发生及减轻事故程度,确保道路的安全与畅通。

参考文献

[1]董斌, 唐伯明,刘唐志.冰雪路面事故成因分析及对策探讨. 交通标准化, 2010 (13): 137-140.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