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居家实习自我报告8篇

时间:2022-06-04 22:37:2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居家实习自我报告,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居家实习自我报告

篇1

关键词:电工技能课 效果 关键点

电工技能是电气类专业学生必须学习、训练和掌握的一门岗位核心技能。为切实提升电工技能课教学的效果,近年来,笔者和学校电工工作室的全体成员,以课题形式针对电工技能课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阻碍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素,进行实践研究,以项目教学法为切入点,探索出了提升电工技能课堂教学效果的五大关键点,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培养出大批优秀毕业生走上适合自己的职业岗位,从中也成就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项目内容生活化,激发学生积极性

作为教师,笔者常常有这样的感受,技能课程一结束,学生就已将所学内容忘记,甚至于在另一门专业课上遇到类似的知识点时,出现“一问三不知”的尴尬。究其原因,与教学内容缺乏生活气息有关。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习惯孤立地传授书本内容,学生也只能机械地模仿练习,教学项目没能与生活工作场景结合起来,学习印象不够深刻,知识与技能的应用能力相对匮乏。

为此,笔者精心策划教学项目,将教学内容以恰当的工作场景呈现出来,使之更容易为学生理解和掌握,设置的项目能让大多数学生通过努力实现。同时,每个项目的标准既要按照企业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操作规范确定,也要结合教学目标和技能掌握的要点。譬如“室内照明电路安装”项目,笔者将实训室划分成多个使用功能区域,包括居家、会议室、小型生产车间等。照明灯具、导线规格、开关插座的选择以及布线工艺要求等,都严格按照实际安装规程进行。在仿真环境中进行操作,使学生身临其境,真正实现了从理性认知到感知实践的有机结合。同时,学生通过该项目的实际训练,既巩固了如导线、低压电器选择等前期学习内容,又新学了本项目的重点技能“室内安装工艺”。这样的学习项目,内容贴近生活,既有新鲜感,又有实用性,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实现了实训教学和企业需求的零距离对接。

二、项目任务微型化,树立学生自信心

电工岗位技能的培养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提升的过程,学生电工技能的训练更是一个不断磨练、不断推陈出新的过程。如果将电工技能训练实习的整个过程分成多个子项目,每个子项目设置不同的教学目标,每一个目标分设在不同的子项目中,每个项目再分解成若干个任务,每个任务有其自身技能的学习重点,就能将培养学生电工技能的整体目标分解并细化到每一节课的每一个细小任务中。如此一来,课堂教学任务轻、内容新,学生自然有兴趣,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也就相应提高。为此,笔者认为电工技能项目微型化教学至关重要。

电工技能项目微型化教学,是将电工岗位技能的培养分解成多个逐渐递进的细小项目,每个项目都有其特有的学习内容、需要重点掌握的技能,以及典型的电路。为了突出技能学习的重点,笔者精心组织教学项目,设计教学任务。譬如“导电材料的选用”项目,笔者设定掌握的技能是选择导线和熔体,先以15平方米居室为例,设计安装40W日光灯一盏、插座一个。任务一是为该居室选择通电导线,任务二是确定熔体的规格。作为知识的巩固与提升,再逐渐扩大到75平方米居室,客厅、卧室、厨房和卫生间功能齐全的实例进行练习。这样的学习过程契合技校学生认知规律,能让每一位学生都动起来,主动融入到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提升职业技能。

三、项目任务书精细化,巩固学习成果

项目任务书是对学生在技能实训课上所要完成的全部训练任务的集中体现,便于学生将实训内容及过程全部记录完整。目前,许多学校的电工技能课把填写实训报告作为回家作业的一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因为离开了实训室,而模糊了实训过程的记忆,由此,就出现随便应付和抄袭的现象,失去了实训报告推进教学过程实施的积极意义。再者,有些实训报告设置的条目比较粗,即整个实训教学过程没能把每一个目标真正落到实处,完成实训报告成了一个“花架子”,不能有效巩固知识与技能,降低了课堂效果。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笔者精心设计项目任务书,把每一次实训课的技能教学目标细化到项目任务书的每一个小任务中,让学生根据项目任务书的要求,逐步进行操作,现场记录操作结果,同时提出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如表1是低压电器识别一章中“交流接触器的识别”项目任务书的设计。

四、项目评价多元化,锻炼综合能力

电工技能实训教学与其他专业实训教学课一样,需要学生手脑并用,教学贯穿实训整个过程。因此,传统的单一评价显然不能适应教学方式,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通过评价活动,找到自身的“发光点”,增强学习的自信心,激发学习电工技能的乐趣,体会成功的喜悦,在教学中笔者以学生职业能力形成的程度为依据,尝试多元化评价方式,如表2。

1.实训过程多元评价

实训过程的多元化评价,是对学生进行包括技术规范、操作工艺、完成情况、安全生产等多个项目的评价。每个项目列出对应的评价内容和评分值,涉及新旧多面知识,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整个评价方式是由自我评价、同学互评、教师评价三个维度组成,有效地防止教学评价的片面性,促进学生对自我的认识。特别是自我评价方式,让学生主动对自己的实训内容、实训方法、实训过程、实训结果等做自我认识,体现了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评价方式,能够更好地从内在激励学生。

2.实训终端多元评价

实训终端多元评价是在过程评价的基础上对学生参与教学活动过程的总体评价,不再以分数量化,而采用等级制,以学生自我反思的形式呈现,突出体现在对本项目任务完成和参与程度的衡量。同样也从自我评价、同学互评、教师评价三个维度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在这里同学之间的互评能补充学生自评不易发现的不足,还能促使学生之间在互评过程中取长补短、互促共进。因此,多元化评价方式从过去教师评价单一的权威性,演变到多元的开放性,评价更加全面、更客观。

五、项目实施职业化,激发职业核心力

项目实施职业化,是指技能训练与职业素养有机相结合。电工技能的形成离不开专业素养的熏陶。技能训练的全过程需要遵守职业标准,但同样也要贯穿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内涵。只有素养与技能相结合,才能真正培养出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才能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因此,为了能提高电工技能课的效果,培养出适合电工岗位需求且可持续发展的技能人才,笔者认为,要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实施教学。

一是注重在项目的选择上与时俱进,工作场景的创设需要不断地更新教学元素,及时收集行业新标准、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乃至电工人才需求岗位等信息,以行业标准为引领,实施技能教学。例如,常用电力拖动安装与调试章节中,笔者在安排传统电路安装的同时,还增加了PLC改造继电器电路的内容,让同学们了解自动化控制新技术,体会新技术的先进性,激发求知的欲望。

二是注重培养学生具备职业人必备的核心能力,包括与人交往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自我展示能力等。在技能训练过程中,有时因为设备数量有限,很多项目的实施需要以小组的形式完成,容易造成部分同学“滥竽充数”,为了尽可能地避免出现“东郭先生”,笔者会在教学课堂中确定一名组长,负责协助老师进行分工与监督,做到人人有事做、个个尽责任,出现问题相互交流、互相帮助。任务完成后,小组派出代表进行展示,与邻组交流分享成果,既提高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能力,又让学生体会到团队协作的力量,带给学生成功和快乐,转而激发学生职业能力的生成,提高课堂效率,提升技能人才的素养。

总之,技工院校电工技能课堂教学是否有效,一要看设计的教学项目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是否结合实际生活;二要看教学目标是否层层落实,评价机制是否积极有效;三要看项目实施是否遵守职业标准,是否有利于学生职业核心能力的形成。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保育人员;在职培训;台湾

无论是在幼儿园、托幼机构还是家庭中,幼儿的保育工作都是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和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1995年,国家劳动部组织有关专家制定了《保育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试行)》和《家庭服务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试行)》,对保育人员应该接受何种培训、拥有何种技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自当年起,能够在正规托幼机构和幼儿园中从事保育工作的人员必须通过国家职业资格考试并持有相应证书。

在我国台湾省,“保育人员”也被称作“保母人员”,对于保母人员的专业培训有着严格而全面的系统。本文就台湾省关于保姆人员培训的文献进行梳理和评介,从中对我国大陆地区保育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获得启示。

一、台湾省保母人员专业训练的历史演变

台湾省保母人员的训练始于1987年台北市政府委托台北家庭扶助中心(现更名为台湾儿童暨家庭扶助基金会台北分会南区分事务所)试办“邻里托儿-保母训练”,1989年起台北市政府正式委托民间团体办理保母人员训练方案,每期上课60小时;高雄市则是自1989年和高雄家扶中心合作推动“家庭托育人员服务训练”;1992年起,全省各县市陆续开办保母人员基础训练;1997年《儿童福利专业人员训练实施方案》规定保母人员至少需训练满80小时才可以参加保母人员技术士技能检定,各县市政府与民间团体陆续开办保母人员训练,协助有医院从事保母工作者参与保母人员技术士考试,以提升保母人员的素质。

1987年台北市政府委托台北家扶中心办理免费的保母人员训练,训练课程内容为:①婴幼儿营养与食物调配;②婴幼儿发展与辅导;③婴幼儿保育(卫生保健);④婴幼儿教育与实习;⑤亲职沟通;⑥婴幼儿服务的展望;⑦家庭托育中心的环境;⑧婴幼儿沟通;⑨婴幼儿游戏与玩具;⑩邻里托儿服务之认识;⑪儿童保护观念与作法;⑫婴幼儿疾病;⑬亲子关系与管教;⑭托儿的法律常识;⑮专题演讲与讨论等。

1997年台湾省内政部规定保母人员的基础训练类别为职业伦理、婴幼儿托育、幼儿发展、婴幼儿保育、婴幼儿卫生保健、婴幼儿生活与环境与亲职教育,课程内容如表1:

2000年台湾省内政部儿童局以《社区保母支持系统实施计划》作为推动保母人员督导管理制度之依据,将保母人员的督导管理内容分为职前训练、媒合转介与支持辅导(包含咨询、家访辅导、在职训练),同时将保母人员的基础训练界定为保母人员的职前训练,是参加保母人员技术士技能检定的资格条件。自此,台湾省保母人员训练分为了职前训练与在职训练两种。

2005年内政部儿童局将保母人员职前训练的核心课程修订为7学分126小时,职前训练的核心课程包括儿童及少年服务法规、婴幼儿发展、亲职教育、托育服务概论、婴幼儿环境规划及活动设计、婴幼儿健康照顾、婴幼儿照护技术等七类。保母人员职前训练的核心课程内容如表2:

从职前训练的核心课程内容可以了解到台湾省保母人员应具备婴儿发展、健康照顾、营养、托育环境规划、学习活动设计、托育相关政策法规、亲职教育等知识与技能,对于只完成了台湾省义务教育或者非幼保相关科系毕业者必须先接受保母人员职前培训的核心课程,完成核心课程训练才能参加台湾省行政院劳工委员会举办的保母人员技术士技能检定。

而从台湾省行政院劳工委员会制定的《保母人员技术士技能检定规范》可知,保母人员检定范围包括学科及术科测验两部分。学科部分,主要是测验儿童及少年福利专业人员保母人员核心课程的内容,即职业伦理、婴幼儿托育导论、婴幼儿发展、婴幼儿保育、婴幼儿卫生保健、婴幼儿生活与环境和亲职教育的内容。术科测验则包括游戏学习区、清洁区、调制区、安全医护区等技能检定。

从保母人员专业训练发展的演变可知,在专业训练上是由局部地区扩展到全省实施的,训练时数由80小时增加至126小时。训练期分为职前训练与在职训练,并由职前训练与保母技术士技能检定两部分相结合,强制非幼保相关专业者接受专业训练。

二、台湾保母人员在职训练的实施

台湾省保母人员在职培训开始于1999年,台北市政府委托信谊基金会与台北家扶中心试办了“保母督导系统”。该系统首次以训练、媒合以及督导三合一的方式,让完成训练的保母人员能继续接受督导——一方面给于保母人员支持,另一方面透过督导系统督导保母人员的托育品质。2000年台湾省内政部儿童局正式将保母人员的在职训练纳入《社区保母支持系统实施计划》的文本中,以提升保母人员照顾幼儿的服务品质。

(一)保母人员的在职训练

台湾省内政部儿童局自2000年起规定各县市的社区保母系统每年必须办理系统内保母人员的在职训练,训练经费由内政部儿童局补助;未参加训练的保母必须退出社区保母系统,完成训练后才能重新加入社区保母系统。由于大多数保母人员的托育时间为星期一到星期五,所以社区保母系统多利用假日举办保母人员的在职训练。同时,为了节省训练经费与训练时间,一般而言在职训练多采用密集式课堂授课方式进行。

各社区保母系统对保母人员安排的在职训练内容多以内政部儿童局每年所规定的训练内容为范围进行课程规划,并且在办理保母人员在职训练前必须将训练计划陈报各县市政府备查。2007年内政部儿童局《社区保母系统实施计划》规定,保母人员必修的在职训练内容为:儿童保护、卫生保健、发展迟缓儿童筛检、婴幼儿发展与学习、保母情绪管理、托育伦理。2008年规定保母人员必修的在职训练内容为:分享育儿照顾新知、育儿经验分享、提升保母自我照顾能力、儿童保护、卫生保健(视力保健、口腔保健以及健康)、发展迟缓儿童筛检保育、婴幼儿发展与学习、保母情绪管理、意外事故预防与处理、托育伦理等。

(二)台北市保母人员的在职训练

将2006年至2008年台北市所办理的保母人员在职训练课程内容警醒归纳整理如下表:

表3:2006年至2008年台北市保母人员在职训练内容一览表

年 在职训练内容

2006 幼儿肠胃功能认识与保健、中年妇女之身心适应、婴幼儿过敏疾病认识与照护、婴幼儿卫生与保健、幼儿生活教养、保母日志撰写、婴幼儿感觉统合与潜能开发、儿童保护、口腔清洁与龋齿防治、婴幼儿身体发展与医疗保健、行为观察与处理原则、游戏学习设计、保母情绪管理、婴幼儿按摩理论与实务、婴幼儿副食品、亲子活动设计、说故事研习营、幼儿创意语文、儿童发展迟缓、社区保母系统计划说明、急救CPR、更年期妇女的保健、谈幼儿情绪、亲职沟通、如何与家长签订保母任务契约、动手做玩具、哺育母乳、保母责任险说明、婴幼儿发展评估相关资源整合及运用、0-3岁幼儿发展认识与协助、培养婴幼儿注意力、幼儿听力发展认识与协助、应用音乐启发婴幼儿学习与发展、婴幼儿意外紧急处理、保母与家长沟通技巧、婴幼儿营养之均衡发展、早产儿的居家照顾、家庭托育环境的规划与布置。

2007 新生儿与婴儿疾病观护与急救、从营养与副食品谈婴幼儿健康、幼儿常用食品营养成分与体质关系分析、0-3岁亲子音乐游戏、危机预防与处理、从清洁与收纳谈托育环境维护、保母托育相关政策、各类营养素对各年龄层之重要性、婴幼儿急症的处置与照护、由医学观点看学习障碍、感觉统合、幼儿语言发展与唇腭裂幼儿之照护、幼儿独立人格训练、幼儿按摩技巧、育儿工作者易发生的职业伤害、受虐儿童与目睹家暴的认识与处遇、儿童视力保健、0-4岁发展检核表实作技巧、婴幼儿教具制作、0-6岁儿童行为改变技术、说故事研习、保姆情绪控制管理、保母专业伦理、儿童哲学与教学、如何帮助情绪障碍的孩子、托育事件个案探讨、文化古迹参访、意外保险、游戏治疗活动设计、保母职场压力管理及心理调适、学龄前幼儿口腔保健、用药安全、保母与家长的沟通技巧、婴幼儿发展检核、以只能治疗角度看0-3岁的幼儿发展、保母形象建立、会谈技巧、儿童托育政策与居家式儿童照护服务管理自治条例说明、保母系统与劳动权益、婴幼儿常见的皮肤病、早产儿照护、婴幼儿意外预防与处理、0-3岁激发孩子的学习潜能、0-3岁分离焦虑情绪与处理、宝宝腹泻与便秘的预防与照护、新生儿的照护、发展迟缓儿童筛检、婴幼儿发展与学习、婴幼儿的感觉统合、婴幼儿的安全-CPR。

2008 意外伤害预防与处理、幼儿脑力潜能开发、托育经验分享、如何与0-3岁幼儿说故事、如何培养孩子学习力、专注力、记忆力、托育契约权利义务说明与签订原则、保姆自我照顾分享、公共卫生与传染病预防、图书故事与幼儿发育、幼儿色彩学、幼儿游戏心理与行为、善用学习策略提升学习成效、传媒对幼儿早期发展的影响、多元文化与幼儿教育、家庭与法律、儿童发展筛检介绍、保母情绪与压力管理、早产儿居家招呼、系统政策及托育辅助业务说明、0-2岁婴幼儿适性发展游戏活动设计、卫生保健(视力、口腔及)、新CPR训练、儿童保护、穿出自信(保母形象管理与沟通)、婴幼儿良好饮食习惯、认识孩子与照顾者的依附关系、有效的家计管理、认识母乳、认识儿虐与法律常识、增进幼儿适当的表达能力与改善构音、托育环境规划与安全、婴幼儿的发展与学习、托育伦理、宝宝日记书写技巧、如何和家长做有效的沟通。

台北市保母人员的在职训练从1999年起实施已10年,起初由台北市政府委托民间团体办理,2000年起依照台湾省内政部儿童局的规定由各社区保母系统办理。多年来各社区保母系统办理的保母人员在职训练为配合保母的时间多于假日举办,训练方式则以课堂讲授方式进行,在职训练内容依循当年台湾省内政部儿童局规定的必修课程进行调整和规划。

综上所述,从台北市各社区保母系统自2006年至2008年所举办的保母人员在职训练内容观之,每年的在职训练内容差异并不大,这应该与内政部儿童局已对保母人员在职训练课程内容做了原则性规范有关。而各区保母系统办理保母人员在职训练前亦会参考保母人员的建议对训练内容进行调整,保母人员多建议增加工作上需要的知识技能或保母人员自我照顾的需求。

三、对我国大陆地区保育人员专业培训的启示

对台湾省保母人员职业培训的历史沿革以及训练课程内容的梳理,可以看出在台湾省对于保育人员训练的内容不仅包括了幼儿保育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涵盖了对于专业伦理和个人发展的素质培训。

而在我国的大陆地区,对于保育人员的专业培训目前还只是对职前培训有着严格的要求,在职培训并未有着明确的规定以促进其继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标准》中对于保育员的要求来看,对于保育员的专业培训内容还仅仅是关注对幼儿生理心理的了解、幼儿常见疾病和护理方法以及对幼儿教育保育的技能等,而对于保育人员的专业伦理、职业发展、与家庭和幼儿的沟通以及共创支持保育人员专业发展平台的关注较少。

基于以上对于我国台湾省保育人员专业培训的述评以及对于我国大陆地区保育人员培训的比较,可以看出我国大陆地区可以在保育人员的专业伦理、在职培训、专业发展以及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给予更多的重视,为提高保育人员自身素质和保育质量打造更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关于颁发保育员、家庭服务员国家职业技能标准的通知[J].创业者,1997(6)

[2] 李慧娟.家庭保母训练方案之评估研究——以台北家庭扶助中心邻里托儿服务方案为例[D],1989

[3] 台湾省内政部.儿童福利专业人员训练实施方案,1997

[4] 台湾省内政部儿童局,儿童福利专业人员保母人员核心课程,2005

[5] 台湾省行政院劳工委员会.保母人员技术士技能检定规范,2007。

[6] 台北市政府社会局.台北市政府社会局试办保母督导系统计划,1999

[7] 台湾省内政部儿童局.社区保母支持系统实施计划,2000

[8] 台北市政府社会局.台北市政府社会局90年度业务报告,2001

[9] 张美美.台北市保母人员在职训练需求之研究,2009

[10] 台北市政府社会局.台北市政府社会局97年度业务报告,2008

篇3

首先,总结一下这一周的实习内容:

回顾这一周我所做的事情,简单地说,可以概括为两大事情:一、参与街道办事处举办的活动,并未活动做相关记录,二、整理活动资料,并转化成社区相关档案。

在居委会主要做些事务性的工作,虽然繁琐了一些,有时甚至会有点累,但是,起码它是我们走向正式工作岗位的一次实地演戏。我还是有许多的感触。

这一周的实习生活,基本上不会有什么空闲的时间。但是我发现,在这里工作,只要与同事和谐共处,有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一些机械性的任务做起来也不会觉得很无聊。街道办的一站式服务大厅每天都有许多人来往,答题就分为三种人:一种是过来询问相关政策的,一种是来办理相关手续的,还有一种最常见也最麻烦,就是家庭纠纷,邻里纠纷等矛盾。这些问题虽然这些工作与我所学的专业知识联系并不大,没有什么个案小组,也不需要我设计一个社区活动,但是看到每天都会上门寻求帮助的居民,像是申请保障性住房、廉租房、办理老年优待证明、处理社区居民之间的邻里纠纷、为有需要的居民解决心理障碍等等,甚至小到电视机信号不好、机顶盒安装、社区网络安装、养狗安全等等,我们的居委会干部都会非常耐心的为上门来的居民一一解决,若不是对民众的那份责任心,谁又会对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也那么在意呢?

记忆犹新有一次,和一名居干一同到社区内打扫卫生,可以明显地感觉到社区内散步的人们,非常喜欢我们的居干,看到我们就与我们打招呼,相互问候,有的还拉着我们聊天,还非常关心地问我的情况。我想,若不是真正为民,怎么会如此得民心呢?我开始喜欢上居委会的这的小团队了!

通过这一周的实习我总结一下实习经验:

一、我们发下架子认当起学生来。社区工作是以实践为主的工作,不要总以为自己是大学生就了不得,总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似的。这里是实实在在的工作场所,而不是我们课堂上,我们只是懂得一些理论,怎样具体把它应用到实践中去我们还不太清楚,而社区工作要做的就是实实在在的工作,理论反而不实用,我们要做的就是踏踏实实工作,理论联系实际,去学习工作中的经验。

二、我们要持之以恒,细心,耐心的去工作。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行为在学习上是禁忌,在实践上也是要避免的。前几天我们感觉实习还挺有意思,挺新鲜的,但是三分钟热乎劲下去,后来我就感觉有点撑不住了,整天做同样的事情,感觉真是无聊。真有点坚持不住了,但是后来仔细想想,如果这么浮躁,不能持之以恒我们是做不成什么事情的。

我希望在以后几周我的工作能够依然充实,这样我会觉得实习比较有意义,而不是在虚度青春。我们的工作,虽然不会惊天地、泣鬼神,不会说出来得到众人的羡慕嫉妒恨的目光,但是却保障了社会最基础的稳定与团结,即使只是一份绵薄之力,即使显得很渺小,也是一把积极的力量,这样,哪怕很累很辛苦,我也会很开心很快乐!

这一周时间比较仓促,既有端午节放假,也有四六级考试,接连着助理社工师考试,七天的时间是短暂的,主任也体谅我们,为了我们专心复习备考,就只给我们直白了一些资料性的档案让我们去整理。正如我所想的那样,从社区的档案中我看到了社区的另一面,精细而严谨数据统计,充满关爱的市区活动,为我打开了一扇窗,让我把社区看的更为清晰。

正如我从专业课程中所了解的那样,街道社区工作复杂而且繁琐,每天都会有一些社区居民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上访咨询,街道办事处还要完成许多上级安排的任务,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每天或开会或调节纠纷,忙的不亦乐乎,这些会议记录这让我深深领悟到了社区工作者助人自助的价值。一周的社区见习生活还让我懂得了现代社区服务的重要意义,这些社区活动记录和数据统计更让我了解了社区对整个城市管理的作用,社区的数据不仅是为居民生活提供服务活动国家福利的重要依据,也是政府数据统计重要资料,关系到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同时也给社区管理和城市管理带来便利。总之,社区工作一切利益都是从居民切身出发的。

在这段时间里,我也看到了了目前社区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社区工作者低待遇,社区局部分散使得管理不完善等等,这些会直接阻碍社区人才引入,而且社区的专业人才匮乏不能满足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但我更相信,这些都是暂时的,在党的领导下,在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过程中,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社区建设日趋完善已指日可待,而我们大学学习的专业知识定是未来公共事务工作更高水平的力量。

因为我们的报告准备写的是关于老年人养老方面的内容,因此周末我便在奎园社区做了一些询问调查,这次的调查让我了解到:从我市老年人的养老意愿来看,大多数老年人不愿意去养老机构养老。家庭是老年人感情和精神的重要支柱,生活的主要场所,它给予老年人的照顾,是其他任何机构所无法代替的。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仅靠机构养老很难满足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尤其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受家庭养老传统影响较深的发展中国家,老年人现实和理想的养老方式的首选就是依托社区养老服务,在家中安享晚年。近年来,随着社区管理的逐步完善和社区各项事业的发展,社区服务开始走进老年人的生活,但目前提供的服务项目还远不能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今后随着老年人家庭的逐年增加,高龄、病残老年人的不断增多,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将不断增强,特别在生活照料和医疗方面的需求,是老年人在家养老最需要的。

此外,与不同的人交往是需要不同的方式的,特别是老年人,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你不但要接近他们,还要采取他们可以接受的交往方式。还有就是,要入乡随俗,采用当地的方式与他们交流。刚开始我们还是客客气气地和他们搭讪,但是他们总以为我是政府雇来的人或是其他窃取他们隐私的人,对我都怀有一些抵触情绪和不合作的态度。但是后来我就改变了策略,先不谈主题的事,先两老人的生活在慢慢切入主题,这样他们就会很乐意接受我的调查。

这周街道办事处工作比较少,因此我这周的实习时间很大部分都是用在帮助主任整理社区资料上,经过这次资料整理,我很深切的感受到资料整理的不易,各种各样的记录将他们分门别类,回忆起来,就会发现,看起来干净有序的社区竟有着这么多不为人知的困难和隐情。

身为社工,我们现在的所作所为虽然对社区有益,但对本职工作来讲就有些不务正业了,诚然整理社区资料能让我们更容易甄别受助对象,但我们更需要的是事务工作。我们可以协助街道办工作人员工作,但我们不能替代街道办工作人员工作。

在校园的生活很平静,也曾怀疑过所学专业的用处,我们活在塔的生活中,所谓的鸿鹄之志,在现实的压力下都有点不切实际的感觉。佳园居委会是一个很不错的机构,很多方面都是先进的代表,原以为这里的工作人员很忙碌,实际上却不是这样,所有的事情都是很简单很常见的事情,工作人员也很清闲,他们有些人觉得这工作很浪费时间,工作的积极性不是很高。亲眼看到的这些,就是现实的生活。为人民服务的人才最可爱,我一直是这样认为的。

我们辛苦读了三年的大学以后可能就在这是这样工作,心理的落差谁都不能否认。重要的是要通过与老师的交流和自我调节,调整心态。也许实习,是想告诉大家,今天的努力直接决定着你将来的工作环境,现在只是实习,而真正决定你的未来的是现在的行动和态度,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生活是很有必要的。 实习时,我除了完成最基本的工作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读报纸,从报纸中我获得很多乐趣,很多资讯。比起在网上搜索资料,我觉得从报纸上获得的信息更能让我记得深刻。读到那些感觉不错的内容就很在笔记本上一字一字的记录下来,回来后再做系统的整理。知识就是这样积累起来的,我喜欢这种感觉。很多东西都是我敲上去的,我觉得很有必要分享这些好的思想。

欲望本是人之天性,与生俱来,与生俱灭。人们提倡清心寡欲,但并不能排除欲望的存在。饱暖思欲,饥寒起盗心,各层次的人都有与其身份相适应的欲望。人的欲望是人们生存的原动力,也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原动力。一个人放飞自己的欲望无可厚非,但不能太贪,应留有余地;如果一味贪婪,无度,就有可能将原来拥有的都赔进去。

社区这样的一个地方,虽小,但也反映着人们的各种欲望,有丑恶的也有光辉的,社区就像一个万花筒,五颜六色乃至光怪陆离的事让人大开眼界之余也不仅深深思考,人究竟是支配欲望的人,还是被欲望所支配的动物。

我觉得这一周的实习,我学到的不仅仅是整理资料的方法,更为重要的是,我学习到了更多“前车之鉴”。子将来这将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只是实习的第四周,实习的主要内容为社区小广告打扫和“庆七一消夏晚会”的举办准备。我们小组在居委会主任的安排下分头进行打扫,历时三天,而后我们协助居委会工作者开始准备晚会的举办,同样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以下是我这一周实习的感想。

小广告是城市的牛皮癣,我以前一直只是知道这句话,不想我会有朝一日如此肯定这句话。说实话,打扫楼道十分辛苦,从一楼到六楼,每一户门旁有密密麻麻印满了小广告,当一提着半桶染料从一楼涂抹到六楼,在下到一楼,才发现你这只是干完整栋楼的八分之一的工作,那时,你要绝望就有多绝望。当然,在工作时,我也在思考,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充其量只有六个人,却要打扫六十栋楼的工作量,实在是难以想象,通过询问我们也了解到像佳园小区这样的没有物业,只有居委会的小区有很多。没有物业,这就表示整个社区的打扫都要归属于居委会,居委会也只能雇人打扫,但这效率很低,纯行政性的工作并不能及时解决问题,往往是多数人共同面临的问题优先解决,较之商业性的物业管理,居委会的职能太过广泛,自然打扫效果并不如意。

通过这些天的打扫,我不禁思考,居委会的职能是否能够简化,将社区卫生交给物业公司承包,安全交给地方警察机构和物业保安负责,教育交给社区附属学校,社区居委会只负责资料统计、保管,政策宣传和行政中介工作。我在此以为这样的社区职能分化会大幅提升社区的工作效率。

篇4

【关键词】社区护理学;教学方法;体会

【Abstract】Community Nursing is a theory and practice are very strong discipline, to highlight the ”based on the job, community-oriented“course system, according to nursing profession need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ommunity nursing in the modern nursing philosophy under the guidance of To people’s health care center, around the nursing care tasks and processes, will combine a variety of methods used in community nursing teaching process, Not only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student learning, more Reflected in the teaching process of medical education is based on practical work, openness, occupational characteristics.

【Key words】Community Nursing;Teaching methods; Experience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老龄化人口的快速增长以及人们对健康服务需求的不断增长,社区护理已成为21世纪护理的发展方向,中国将有大部分护士走出医院进入社区开展社区护理[1],因此,培养合格的社区护理人才是护理教育面临的新课题。社区护理学是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都非常强的学科,面对社区护理实践教学时间短、带教师资力量薄弱、社区护理实践资源较少的特点[2],为了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更趋于合理,培养适应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发展的应用型护理人才,笔者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将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应用于社区护理的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教师素质,深受学生欢迎。

现报道如下:

1教师讲授法

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口头语言为主要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启发学生思维,表达教学情感,完成一定教学任务的教学行为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能照顾教材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抓住重点、难点,关键之处,把要传授的知识讲清楚,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可以控制整个教学过程,实施自己的教学内容,实现自己的教学目的,有利于节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针对本门课程中理论性强的教学内容如社区护理概论,使用教师讲授为主的方法。

2体验式教学

本课程在教学中适当安排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社区参观、社区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根据不同班级学生实践主题不同,安排学生到西来寺社区、南街社区、东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地进行社区实践。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了解社区的组织结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布局、服务内容和工作方法,培养学生的社区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病案教学法

社区护理中居家病人的护理、社区灾害及其护理管理部分内容多,涉及面广,不仅包括内外妇儿知识,还包括家庭护理、康复护理的知识。在讲这部分内容时,结合学生已有的基础医学知识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领悟,根据临床资料选择既遵循教学指导思想,又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认知能力,并体现该系统疾病特征的典型案例,运用临床病案的导入引出本次教学内容,通过案例教学不但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而且对以后的临床工作也有借鉴意义[3]。

4PBL教学法

为突出社区护理岗位能力的实用性和灵活性,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作为激发护生学习的动力,突破传统的教学思想及模式,突出知识应用能力的训练。如社区慢性病病人的护理,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将学生6-8人分为一组,每一组以一种社区常见慢性病典型案例展开学习,动态评估护生知识学习的关注点,在点评时以案例为主线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把握护理专业学习的侧重点,结合案例突出系统疾病护理的共性和不同,总结归纳各种社区常见慢性病的三级预防健康教育技术,使实践教学更突出实用性。根据每次讨论会学生发言的次数、质量及资料复习书面报告进行综合评估,从基本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思路等方面进行客观性考核。PBL教学法的开展使学生善于探索、概括,能娴熟应用现代图书网络信息,具备较强的沟通技巧和人际交流能力; 学生可在讨论中分享他人的意见和见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自我的胆量。除此之外,PBL教学使学生更易形成正确的专业思想和择业意识。

5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学生通过在社区护理实训室模拟家庭环境下,教师根据学生数量进行分组,课前布置每大组同学不同主题,每大组间自行分配角色,课前充分准备资料,课上分组进行仿真角色扮演,体验不同角色的心理状态,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学习特定专业场景中所需护理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中教师对每组的表演穿插点评后安排小组讨论,讨论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已见。角色扮演既可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又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能力,一改以往教学中学生带着课本进课堂被动接收的局面,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明显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除涉及到基本理论、技能外,还需要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观察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和护理教育能力。有利于学生在临床实习或工作时很快适应环境,适应临床工作。

6模拟健康教育

为了使学生能够将课程中所涉及的“社区健康教育”等相关工作方法与实际相结合,充分体验健康教育在社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教学中安排学生进行模拟“社区健康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各种不同主题的模拟健康教育,学生能够将社区护理学习的相关内容融会贯通,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综合应用的意识,并在模拟表演中体会了社区护理的工作价值和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护理理念。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方法的灵活使用和探索永无止境。通过运用多种方法相结合的教学手段,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步入临床夯实基础;又可促进教师加强学习,转变教学理念,提高专业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经验,优化教学效果。在今后《社区护理学》的教学中,我们依然既要注重学生“三基”的培养,又要注重知识内涵的挖掘和教学方法的研究应用、注重教学手段的更新。通过对教学内容、课程体系、多媒体教学的应用和实践教学等方面的改革和研究,使《社区护理学》教学逐步向能够体现现代教育教学思想,符合现代科学技术和适应社会发展进步的需要,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素质发展,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发展,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形成自己的特色。

参考文献

[1]王树山,王佐卿,高伟勤,等.开展全科医生和护士的实践与思考[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5,21(5):348-349

篇5

关键词:舒缓医学;教育;医学生

作者:宋爽,宁晓红,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科,北京100730

舒缓医学,以往被称作姑息治疗,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它是一门通过疼痛与症状控制、社会心理与灵性照顾、沟通与家属支持等方式,为患有致命性疾病的患者及其家属全面维护其生活质量的一门学科[1]。1987年,西方的临终关怀理念传入中国。自舒缓医学理念引入中国以来,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慢性疾病与终末期疾病患者人数增加,近年来我国舒缓医学有了长足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缓和医疗/安宁疗护病房建立起来。然而与之相应的舒缓医学教育却相对滞后,仅有极少量从业人员经历过一些舒缓医学专业培训,同时缺乏相应的认证机制。面向医学生的舒缓医学教育也亟需普及,张杰等[2]的研究显示,中国大陆地区医学院校中仅12所开展了舒缓医学教育,而设置为必修课的仅有7所,远达不到舒缓医学发展的需求。英国、美国、日本均是较早引入舒缓医学的国家,其对专业从业人员、医学生甚至是民众的培训与教育都有着长时间的探索与丰富的经验。本文总结了其医学生舒缓医学教育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以期对未来我国医学生舒缓医学教育的发展起到一定借鉴意义。

国外舒缓医学教育发展进程与现状

英国英国舒缓医学教育开展较早。1980年,英国常设医院咨询委员会首次在其报告中推荐将临终关怀/安宁疗护相关内容纳入医学生的教育与训练中[3]。自此,医学教育开始涉及舒缓医学部分内容。20世纪90年代,舒缓医学的重要性开始凸显,诸如癌症法案、老年人及心脏疾病国家服务框架等国家级的健康服务政策中均包含了缓和医疗/安宁疗护的内容。因此,医学生的舒缓医学教育也随之发展,大部分医学院均开设了相关课程。但由于此时舒缓医学尚未形成完整的专业学科体系,课程内容更近似于医患沟通及伦理学课程,且授课教师专业背景各异,课程规范性及专业性欠佳[4]。随着舒缓医学本身学科体系的完善,授课内容更加广泛,2000年一项针对英国24所医学院的调查显示,舒缓医学课程中涉及疼痛及症状控制、终末期患者护理的比例较前提高[5]。

近几年,英国医学生舒缓医学教育的普及度进一步提高。2015年一项针对欧洲43个国家与地区的研究显示,目前欧洲已有13个国家在其所有医学院校开设了舒缓医学课程,其中有6个国家将舒缓医学设置为医学生的必修课,而英国就是其中之一[6]。此外,舒缓医学专科人员,包括专职教授、助理教授、讲师等为课程提供了充实的师资力量。

不仅仅是广泛程度,其课程形式、内容也趋向成熟。2013年,欧洲舒缓医学协会结合医学生特点制定的课程中建议纳入以下6个专题:舒缓医学的基本概念、疼痛与症状控制、心理与灵性方面内容、伦理学与法律问题、沟通、团队协作与自我反思[7]。目前其医学生舒缓医疗教学主要采取整合课程的方式,即不再开设单独的舒缓医学课程,而是在各个专业学科课程中开辟舒缓医学相关的模块,其目的在于在尽量不增加学生专业课程负担的基础上介绍更多舒缓医学知识,同时也能够帮助学生将所学更好应用于临床实践中[8];课程主要针对毕业前2年的医学生,时长平均36h;课程形式也不局限于讲座和小组讨论,还包括案例学习、观看主题电影、角色扮演等,很多学校还提供自选课程项目,如参观安宁疗护中心、与舒缓医疗团队成员和患者交流,甚至参与到医疗照护中[9]。

美国20世纪60年代末,临终关怀/安宁疗护相关教育进入美国医学院校[10]。但1991年一项调查显示,仅有11%的医学院提供了有关死亡教育的专门课程,而更多学校则仅将相关内容作为其他课程的某个模块提供,甚至仅设置1~2节讲座;37%的学生评价教学质量为“无效的”[11]。尽管此时医学生对于舒缓医学知识的兴趣很高,但大部分医学院提供的课程仍不能满足其需求。

此后,随着人口老龄化、慢性病患病率升高、临终照护技术的发展,各种因素都提示了医学生学习舒缓医学的必要性。无论是医学教育者还是医学生,都在传授与学习舒缓医学的重要性方面达成了共识。医学生舒缓医学教育的质量也在逐渐提升。Dickinson等[12]针对美国医学院的调查显示,2000年有87%的美国医学院校都提供了舒缓医学相关训练,内容涉及与临终患者及家属的沟通、灵性支持、疼痛管理、生前预嘱等18个专题;而到了2010年,这个数字已接近100%,且专题覆盖更完善。

然而直至目前,美国医学教育联络委员会(LiaisonCommitteeonMedicalEducation,LCME)并未在其标准中要求医学院校传授舒缓医学相关能力[13]。而美国医学院协会(AssociationofAmericanMedicalColleges,AAMC)也仅在其《医学生临床技能课程建议》中推荐医学院教授告知坏消息、沟通生前预嘱与拒绝心肺复苏(DoNotRescue,DNR)、应对灵性需求、沟通预后与临床决策等与舒缓医学相关的沟通技能[14]。

由于官方没有给出明确的要求与能力目标,缺乏对于学习内容与达成目标的规范,美国各医学院校开展的舒缓医学教育异质性非常大。就学习时长来讲,4年医学专业学习的时间内,学生接受舒缓医学相关技能培训的时间从2h到80h不等[15]。而就学习深度、学习内容来讲,各个院校的情况也不尽相同。2008年一项针对美国47家医学院校的调查显示,30%院校提供必修课程,19%院校设置医学生实习期间必修的舒缓医学病房/门诊轮转项目,29%的院校将其整合至其他科室的轮转中,15%院校提供选修课程,而其他7%的院校不提供舒缓医学的课程或轮转。学习形式则包含讲座、案例学习、问题式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安宁疗护病房见习等[16]。但由于目前美国经受过相关专业培训的医生数量较为不足,很多医学生并不能接受充分且专业的舒缓医学教育,而是依赖于临床实习过程中来自上级医生的传授,即所谓“隐形课程”[15]。

日本日本是亚洲最早开展缓和医疗的国家,目前相关法案与规范已日趋成熟,且与中国同为亚洲国家,在文化与宗教上的相似性也让日本的舒缓医学教育在细节和操作性上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001年,日本正式“医学教育核心课程模式”以指导医学生课程设置,其中舒缓医学相关内容直接促进了日本医学院校舒缓医学课程的设置。2006年,日本颁布《癌症对策基本法》,从法律层面要求医学院校设置面向医学生且基于临床的舒缓医学训练,同时在医学院中设立舒缓医学系以培养师资力量[17]。

在法律法规的指导下,日本的医学生舒缓医学教育发展迅速。2015年针对日本66家医学院校的研究显示,医学生舒缓医学教育开展形式主要包含两方面:课程讲授与临床实习。98.5%的受访学校开设了舒缓医学讲座,主要针对4年级医学生(6年学制),平均授课时长在8.5h,涉及内容主要包括舒缓医学基础知识,疼痛控制与症状控制,知情同意,病情告知,家庭照护与临终关怀。授课老师主要由舒缓医学专业、麻醉学专业与精神医学专业的医生组成。43.9%的院校设置必修的舒缓医学临床实习,25.8%的院校将之设置为选修项目,而30.3%的学校不设置该项目。除以上两种主要教育形式外,分别有19.7%和18.2%的学校设置了案例学习与小组讨论的学习形式[17]。

总体看来,日本的舒缓医学教育由于有统一的指南与法规的指导,普及度较广,各地区课程设置与发展水平较为一致,但相较欧美国家来讲,课程形式相对传统、单一。

对我国舒缓医学教育的思考

中国台湾地区医学生舒缓医学教育现状相较于大陆,台湾地区舒缓医学发展较早,1990年即成立安宁照顾基金会与安宁病房[18],目前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缓和医疗/安宁疗护体系:包括病房与居家多种安宁疗护模式的选择,拥有医护人员与社工、志工的专业团队和针对民众与专业人士的相关教育。

在医学生舒缓医学课程方面尽管尚无指南或法规出台,但台湾地区很早就将缓和医疗/安宁疗护这一主题纳入医学教育体系中:早在1972年,高雄医学院就开设了必修的“医学伦理”课程讲授舒缓医学相关内容;截至目前,台湾地区9所大学院校的医学系都开设了舒缓医学相关课程[19]。

在课程设置方面,针对二年级本科生设有“生死学”选修课,共计38学时,目的在于引入舒缓医学与末期照护的基本理念,对缓和医疗的基本模式有初步认识[20]。而在专业学习期间,医学系设置舒缓医学专业课程与相关主题课程,形式以课堂讲授最多,辅以小组讨论、安宁病房参访、临床案例讨论、实际接触末期患者等,进一步帮助医学生建立相关知识结构[19]。大学六年级至大学七年级实习期间,还设置有1~4周的安宁病房实习项目,此时教学的首要目标在于体验临床工作中真正面临的末期照护情境并学习正确的处理方式[20]。

台湾地区舒缓医学教育课程设置依照医学生成长阶段与临床经验不同,设立不同的教学目标、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授课方式,以达到目标达成式的学习。这也是大陆地区可以借鉴的课程模式。

大陆地区舒缓医学教育发展的现状及思考自舒缓医疗引入中国大陆地区以来,其发展已逐渐步入快速阶段并初步整合至主流服务中。2017年2月,国家卫生计划生育委员会《安宁疗护中心基本标准和管理规范(试行)》,更是从政策层面对缓和医疗/安宁疗护给予了支持[21]。与舒缓医学的快速发展相适应,大陆地区迫切需要将舒缓医学纳入医疗健康专业教育体系,培养更多经过专业培训的从业人员与有舒缓医学观念意识的未来医护人员。然而,目前大陆地区医学生舒缓医学教育并不普及,仅部分医学院校开设了相关课程,且授课方式与评定方式单一,以课堂讲授与结课闭卷笔试为主。前述欧美国家、日本与中国台湾地区开展医学生舒缓医学教育的探索与经验,可以为我国大陆地区未来开展舒缓医学教育提供重要的借鉴。

首先,这些国家与地区舒缓医学开展较早,缓和医疗服务体系已经建立起来,相关机构的管理、服务团队的培训、资金支持等方面日趋完善,这也为舒缓医学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会:有较多成熟的经验可以传授,经过专业培训的从业人员数量增多也可以充实师资力量,完善的机构管理与建设可以给医学生提供充分的参观、见习甚至是参与临床实践的机会。此外,这些国家或地区多数都建立了全国性或地区性的缓和医疗培训组织,制定指南、标准甚至是法律法规来指导医学生舒缓医学课程的设置。我国大陆地区也可借鉴相关经验,从政策角度予以缓和医疗服务发展空间与支持,并在结合我国大陆地区医学生舒缓医学教育实际的基础上,专家共识或指南性文件普及舒缓医学教育。

就课程设置来讲,目前欧美国家经过尝试与探索,更倾向于采用整合课程的方式,即将舒缓医学教育的内容作为小模块加入其他专科的课程中,一方面不干扰原有课程设置,尽量少增加学生负担;另一方面也从应用的角度出发,希望能够将舒缓医学技能与相关专业知识结合并应用。但整合课程的模式也对授课者和课程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非整合课程的授课模式也自有其系统性、完整性的优势。在设置课程时,我们需要结合各个学校教学资源的实际,以知识传递效果最优为目的,可按照不同年级医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设置明确的学习目标,做到目标达成式的学习。

篇6

现总结如下:

1 教师讲授法

这是传统的教学方法。以教师口头语言为主要手段,向学生传授知识,启发学生思维,表达教学情感,完成一定教学任务的教学行为方式。这种教学方式能照顾教材的全面性和系统性,抓住重点、难点,关键之处,把要传授的知识讲清楚,有利于学生掌握系统的知识;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可以控制整个教学过程,实施自己的教学内容,实现自己的教学目的,有利于节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针对本门课程中理论性强的教学内容如第一章社区护理概论,可以使用教师讲授为主的方法。

2 体验式教学

本课程在教学中适当安排学生进行社会调查、社区参观、社区志愿服务等实践活动,根据不同班级学生实践主题不同,可以安排学生到某社区或利用节假日回家的机会到自己所处的社区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地进行社区考察实践。通过亲身体验,让学生了解社区的组织结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布局、服务内容和工作方法,培养学生的社区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3 病案教学法

社区护理中居家病人的护理、社区灾害及其护理管理部分内容多,涉及面广,不仅包括内外妇儿知识,还包括家庭护理、康复护理的知识。在讲这部分内容时,结合学生已有的基础医学知识,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进行教学。教学中教师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领悟,根据临床资料选择既遵循教学指导思想,又符合教学要求和学生认知能力,并体现该系统疾病特征的典型案例,例如运用护理程序对原发性高血压的病人进行居家护理,应用临床病案的导入引出本次教学内容,通过案例分析,从护理评估、护理诊断、护理计划、护理实施、护理评价五个方面,让学生自己先讨论,最后教师总结,这样做不但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而且对以后的临床工作也有借鉴意义。

4 PBL教学法

为突出社区护理岗位能力的实用性和灵活性,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作为激发护生学习的动力,突破传统的教学思想及模式,突出知识应用能力的训练。如社区慢性病病人的护理,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将学生6-8人分为一组,每一组以一种社区常见慢性病典型案例展开学习,动态评估学生知识学习的关注点,在点评时以案例为主线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把握护理专业学习的侧重点,结合案例突出系统疾病护理的共性和不同,总结归纳各种社区常见慢性病的三级预防健康教育技术,使实践教学更突出实用性。根据每次讨论会学生发言的次数、质量及资料复习书面报告进行综合评估,从基本概念、解决问题的能力、方法、思路等方面进行客观性考核。PBL教学法的开展使学生善于探索、概括,能娴熟应用现代图书网络信息,具备较强的沟通技巧和人际交流能力;学生可在讨论中分享他人的意见和见解,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表现自我的胆量[3]。除此之外,PBL教学使学生更易形成正确的专业思想和择业意识。

5 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是学生通过在社区护理实训室模拟家庭环境下,教师根据学生数量进行分组,课前布置每大组同学不同主题,每大组间自行分配角色,课前充分准备资料,课上分组进行仿真角色扮演,体验不同角色的心理状态,以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巩固已经学过的知识,学习特定专业场景中所需护理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教学中教师对每组的表演穿插点评后安排小组讨论,讨论时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角色扮演既可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又充分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了学生主动思考能力,一改以往教学中学生带着课本进课堂被动接收的局面,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明显提高了课堂教学效果。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除涉及到基本理论、技能外,还需要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观察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和护理教育能力。有利于学生在临床实习或工作时很快适应环境,适应临床工作。

6 模拟健康教育

为了使学生能够将课程中所涉及的“社区健康教育”等相关工作方法与实际相结合,充分体验健康教育在社区护理工作中的重要性,教学中安排学生进行模拟“社区健康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各种不同主题的模拟健康教育,学生能够将社区护理学习的相关内容融会贯通,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综合应用的意识,并在模拟表演中体会了社区护理的工作价值和以服务对象为中心的护理理念。

篇7

《财经》记者 任波 刘京京 徐超 钱亦楠 驻华盛顿记者 李增新 实习记者 王璇

位于北京市东北部望京地区的南湖中园小学以及附近社区,在2009年6月30日经历了一个颇不平静的夜晚。

当日午夜,几十名二三年级的小学生被家长从睡梦中叫醒;自当日午夜至次日凌晨四五点钟,他们带着简单的衣物,被陆续送往等待在校门口的多辆急救车。

夜幕之中,除了急救车闪烁的灯光,迎接孩子们的还有或戴口罩、或身穿雪白防护服的医护人员。一共有93名学生、20名教师和41名家长,总计154人被连夜送走。他们的目的地,是北京市为甲型H1N1流感患者密切接触者准备的集中隔离点。

此前一日,6月29日,南湖中园小学共有18名学生缺勤,其中12名学生出现了发热症状。6月30日,北京市疾控中心对全部12名发热学生的咽拭子标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其中7名为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搜索并隔离密切接触者的防控工作随即展开。

南湖中园小学全校共有师生1000多人。除了被隔离的师生, 其余班级的学生则被班主任一一电话告知,应在家观察七天,如果有发热症状立刻去医院就诊。

7月1日本是北京市小学期末考试的第二天,但南湖中园小学校门紧闭,不再有学生出入。校方通知考试延后,比正常时间提前一周开始放暑假。

7月2日,南湖中园小学又有10名学生被确诊为甲型H1N1流感。至此,该校患者总数已经达17人,聚集性暴发态势已经凸显。

在此之前,自6月19日以来,广东省东莞、江门、佛山以及广州等地,已经有多所学校出现了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局部暴发(参见本期“广东:备战社区流行”)。6月29日,中国卫生部官员也确认了广东的疫情。

粤京两地聚集性病例先后出现,或许预示着中国对于这场新流感的防控,将无可避免地进入新的格局。何去何从?是推出更加严厉的防控措施以阻断日益扩散的疫情,还是根据新的情况适时适度做出调整,这考验着执政者的智慧、胆略和责任能力。

至7月1日18时,中国内地共累计报告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867例。围绕着这种新型流感,仍然有着太多科学上的未知数。鉴于目前流感相对温和,很多国家和地区的病死率仅相当于或者略高于季节性流感的水平,其蔓延之势又无法堵截,人们已经开始考虑更加持续的防控之道,寻求像对待其他已知流感一样,与甲型H1N1流感。

例如,自6月28日,一度防控措施森严的中国香港地区就已经不再追踪密切接触者,不再要求病症温和的患者住院治疗,把重点转到救治重症患者。

目前,国际社会、民间、科学界,甚至政府部门内部,希望中国适时调整防控策略的呼吁也日渐升高。广东一些地区已开始自行调整防控政策,以适应新的疫情。

但这种地方试验对全局政策的影响似乎有限。6月29日,中国政府重申,以隔离密切接触者为主的“围堵”政策仍将继续。各地医疗和防疫机构已经着手筹备更大规模的防控和隔离。

无论从制度上还是从资源分配上,中国能否真正尽快做好长期应对这种新流感的准备?这是一个紧迫的问题。

甲类管理由来

由于在疫情初期,最初显示的病死率较高且缺乏认识,中国决定采取应对烈性传染病的方式来应对新流感

其他所有被隔离的新流感密切接触者一样,南湖中园小学师生和家长之所以深夜被隔离,其实于法有据。因为早在4月30日,经国务院批准,卫生部已宣布将甲型H1N1流感列为乙类传染病,并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

于2004年施行的《传染病防治法》,根据传染病的危害程度和应采取的监督、监测、管理措施,将全国发病率较高、流行面较大、危害严重的传染病列为法定管理的传染病,并根据其传播方式、速度及其对人类危害程度的不同,分为甲、乙、丙三类,危害程度递减,防控力度也递减。

中国有两种传染病被列为甲类,分别为鼠疫、霍乱;乙类传染病包括病毒性肝炎、艾滋病等共25种;流行性感冒等10种为丙类。根据2004年重新修订的这部法律,在乙类传染病中,肺炭疽、SARS(非典型性肺炎)和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H5N1)需按甲类防控。

法律规定,对于除上述规定以外的其他传染病,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有权根据其暴发、流行情况和危害程度,将其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此次甲型H1N1流感进入乙类,并采取甲类预控措施,即属卫生部权限。

4月26日,美国宣布进入公共卫生紧急事态,次日,世界卫生组织(WHO,下称世卫组织)将流感大流行警戒级别由三级升为四级。由于国际往来频繁,随着疫情扩散,流感进入中国的风险不断升高。中国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下称中国疾控中心)也开始紧急行动,尽其所能收集各种信息。

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临床专家组副组长徐小元对《财经》记者回忆说:“一开始,关于这个病,我们看到的主要是世卫组织、墨西哥和美国提供的病例资料。”这些“二手”的资料,以及墨西哥传出的、未经验证的统计数据,再加上SARS给国人留下的惨痛经历,综合在一起,促使中国政府做出了按照烈性传染病标准、对甲型H1N1流感进行防控的决定。

按照世卫组织早期的通报,截至4月23日,墨西哥报告流感样病例882例,死亡62例,确诊18例。粗估病死率在7%以上――这样高的病死率,已经远远超出了1918年大流感的水平。那次曾造成全球约5000万人丧生的大流感,病死率也仅超过2%而已。2003年,中国出现的SARS疫情,整体的病死率约在10%。

正因为此,中国政府最初采取“严防死守”的策略,获得了舆论广泛的理解和支持。

根据相关规定,医疗机构发现甲型H1N1流感时,应当及时对病人、病原携带者,予以隔离治疗;对疑似病人,确诊前在指定场所单独隔离治疗;对医疗机构内的病人、病原携带者、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在指定场所进行医学观察和采取其他必要的预防措施。

这种安排,正是法律规定对甲型H1N1流感“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中国国家流感中心原主任郭元吉对《财经》记者解释,这就等于“采取类似于中国建国初期对付鼠疫的套路,来对付这种新流感”。

不独中国内地。同样曾深受SARS和禽流感之苦的中国香港地区,在最早宣布发现第一例甲型H1N1流感患者后,亦视其为烈性传染病,采取了极为严格的防疫措施。患者之前入住的湾仔维景酒店被警方全力封锁,住客及职员被要求七日内不准离开。此外,与患者接触者,包括患者友人、出租车司机、航班旅客也被送往医院或隔离中心进行隔离。

面对新病毒,港府显示出了“宁估错,勿放过”的决心。当时,美国联合通讯引述专家的话,称香港应付此次流感采用了“最高标准”。

香港防疫科研应变小组成员、香港大学微生物学系主任袁国勇向《财经》记者表示,甲型H1N1流感暴发初期,香港非常有必要采取严格控疫措施,因为当时只有较少的科学数据;而且在墨西哥的甲型H1N1流感病死率较一般的季节性流感要高,加之墨西哥的封城措施,增加了人们对疫情的担忧,由此港府最初采取非常谨慎的做法。

低致病性:科学初建共识

迄今为止的科学研究和临床数据显示,新流感病毒的病死率仅相当于季节性流感水平,与1918年大流感相去甚远

作为一种能够感染人类、猪、海洋哺乳动物和禽类等不同宿主的病原体,甲型流感病毒对人类而言并不陌生。

甲型流感病毒表面有两大类蛋白质,H类即血凝素(HA蛋白),作用是令病毒侵入宿主细胞;N类即神经氨酸酶(NA蛋白),可帮助病毒在宿主体内传播。根据两者形态,可将病毒区分为上百种不同的亚型,H1N1就是其中之一。

根据病毒致病力的强弱,可分为高致病性和低致病性病毒。此次流感病毒的究竟是何面目,首先需要通过毒株基因序列的分析来解读。

今年4月底之前,中国境内并未发现甲型H1N1流感病例,亦无途径获得毒株;用于检测的引物、探针,以及血清、抗原等,也一概全无。不过,随着中国疾控中心在较短时间内获得了根据美国分离的流感毒株全基因序列,到了5月初,就已经获得了初步的研究成果。

5月7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国家野生动物疫病研究中心研究员何宏轩等人,就把对于新流感分子特征的判断,投给了中国科学杂志社主办的《科学通报》。

在这份后来正式发表的论文指出,与西班牙流感病毒不同,此次暴发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更接近于猪H1N1病毒,组成该病毒的染色体基因组的八个片段当中,有五个来自猪。从基因谱系来看,新病毒属于猪流感、禽流感以及人流感的“混合”产物,这一成果与国内外的其他研究发现也是吻合的。

不过,这篇论文最重要的成就,还是通过对病毒八个基因序列片段当中NS1蛋白、PB2蛋白以及HA蛋白的氨基酸序列结构进行分析,发现此次暴发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蛋白特征与1918年的病毒以及H5N1禽流感病毒相比,有着明显的差异;反而与1957年和1968年曾经暴发的低致病性人流感病毒比较类似。

因此,作者断言,新病毒应该属于低致命性病毒。

鉴于这一发现对于指导中国进一步的防控措施意义重大,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在两天后就将这一结论上报至国务院办公厅,这要早于《科学通报》决定发表这篇文章。

此文之后,国际上的流行病学分析也证实了上述判断。6月,美国疾控中心在的报告中就指出,新流感在美国各地的病死率,仅相当于普通季节性流感的水平;即使略高一些的地区,也仅相当于1957年流感的水平。按照美国的大流感病死率系数(PSI)分类,目前的流感危险程度约为二类;而1918年的大流感,则达到了PSI最高警戒级别的五类。

又根据世卫组织的统计,截至北京时间7月2日15时,全球甲型H1N1流感确诊人数达到76248人,死亡人数仅为345人,病死率为0.45%,这根本无法与1918年大流感2%以上的死亡率相比。

北京市地坛医院主任医师蔡皓东对《财经》记者表示,甲型H1N1流感只是一株新的流感病毒,因为人们对它的免疫力较低,所以比以前流行的季节性流感更容易传染;但其临床表现和疾病的严重性,和季节性流感差异不大。

从病毒进化的角度,研究人员也得出类似的结论。在6月29日出版的《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MJ)上,美国国家过敏和传染病研究所研究员戴维・莫伦斯(David M. Morens)等人就指出,此次出现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作为1918年病毒的第四代“后裔”,在演化了91年之后,其致病性已经随时间流逝大为下降。

除了公共健康的成就,病毒进化本身的“选择”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如果病毒致病性过强,动辄就把人这种宿主送到病床上或者致死,就不太容易一代一代遗传下去;除非出现一种全新的流感病毒,才有可能使得致病性再突然上升。

防控多重奏

众多欧美国家已经逐步把医疗资源的重点,转向治疗而不是确诊和预防。但中国仍然在执行最为严格的防控策略

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甲型H1N1流感的致病性并没有之前预想的那么严重;与此相应的,各国的防控措施也在进一步分化。

以美国为例。虽然早期曾一度关闭纽约州等有确诊病例的学校,但之后不再采取类似行动;大部分症状轻微的患者,都仅被要求在家隔离,且这种隔离基本上也是以自愿为主。

日本以及众多欧洲国家,也基本上采取了类似的策略。鉴于患者病症较轻,英国放弃了给密切接触者服用抗流感药物,也不再通过实验室对新发案例进行确认;只有那些需要治疗的患者,才会成为关注的重点。

亚洲国家则是另一种景象。与中国类似,印度尼西亚、泰国、越南等一些较晚出现疫情的国家,则纷纷加强防范措施。对于这些国家来说,将资源集中在防控阶段,似乎也是一种“先天不足”状态下的被动选择。

一位泰国使馆外交官就向《财经》记者表示了这种无奈:“我们不能像欧美国家那样放任自流。因为一旦完全放开,流感疫情在这里要难以控制得多。尤其在农村地区,随时就医并不容易。”

当然,相较之下,中国政府的防控办法仍然最为严格。面对甲型H1N1流感输入型病例源源不断地穿越国境,中国防疫部门强制隔离所有与患者有密切接触的人员,“按甲类传染病进行管理”已由预案一一变为现实。

但问题在于,坚决围堵的防控措施,最终仍无法真正把疫情挡在国门之外。相反,中国严防死守的策略,却引发了国际社会的不少批评。美国对外关系理事会(Council on Foreign Relations)全球健康问题资深研究员、《即将来临的瘟疫》(The Coming Plague)一书作者劳里・加勒特(Laurie Garrett)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就指出,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花费在机场围堵和隔离措施上,是“非常浪费”的,也是“愚蠢的举动”。

因为很重要的一点在于,由于该病毒存在隐性感染现象,通过隔离的手段来遏制甲型H1N1的扩散是不可能实现的。鉴于病毒完全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一个国家,她提醒说,“围堵的效力极为有限。”

在加勒特看来,墨西哥已经给中国提供了一个即使代价惨重也不可能成功的“样本”。

今年4月26日,墨西哥总统卡尔德龙总统令,宣布全国进入“卫生紧急状态”。该“紧急状态”规定,关闭电影院、歌厅、剧院、健身房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和旅游景点,呼吁民众尽可能留在家中,外出时不要与他人握手或实行传统式拥抱接吻。此外,墨西哥所有经济非必要行业自5月1日起停市5日。

但这些措施既未遏制病毒的扩散,又令墨西哥原本受金融危机冲击的经济雪上加霜。随着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了解的逐渐深入,墨西哥政府最终对防疫策略作出了调整。

难以计量的成本

持续防范过度,必然使得各级政府支付沉重的人力成本、经济成本,乃至医疗资源和行政资源

“严防死守”的防控策略,使得中国支付了巨大的成本。北京市海淀区疾控中心有关负责人就告诉《财经》记者,该疾控中心已经从各个科室抽调人员,组建了30个甲型H1N1流感应急队伍。一旦疾控中心接到举报,便会派出应急队员赶赴现场处理疫情。此外,加上还要探视被隔离人员,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工作量起码是过去的2倍,而且是24小时待命。

经济成本也不容小觑。《财经》一位员工因与确诊患者同机被隔离在北京市国门路大饭店。他算了一笔账:每人一个标准间,间或也有家庭共用一室的,电视、网络、办公桌、洗浴一应俱全。按照网上的报价,该饭店标准间团价是每晚220元,早餐20元,中、晚自助餐各约50元,房间每天上网费用是60元。从5月2日以来,该酒店已入住800多人,每人以隔离七天计,产生的直接费用就近200万元。如果考虑间接费用,数目更是巨大。主管该饭店的一位北京市旅游局副局长估计,全国目前在隔离上的花费在数千万元以上。

广东省疾控中心研究员黄平也对《财经》记者透露,广州市每天用于检测病毒、确诊患者的开销已相当可观。例如,每天要检测100多份标本,一个标本检测就要花三四百元钱,“长期做下去成本太高”。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由于中国的医疗资源本身就相对不足,在医疗、卫生、防疫的大部分精力都被吸引到甲型H1N1流感防控上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占用了其他一些传染病的防控资源。

根据卫生部公布的数据,今年3月至5月间,作为丙类传染病的手足口病已发病40余万例、死亡155人,其危害早已超过了甲型H1N1流感。北京市地坛医院主任医师陈志海就对《财经》记者表示,手足口病威胁很可能长期存在。

导致手足口病的病原体并非一种,因此防控起来,“比甲型H1N1流感更复杂”。今年以来,北京市就已经有两名儿童死于手足口病。

有分析认为,在推动“严防死守”政策方面,各地政府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公共卫生专家黄建始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承认,严重的围堵措施背后,代价是疾控人员“必须承受超常规的工作量”,每日疲于奔命。

不少地方政府希望,通过“牺牲”整个专业队伍乃至一部分患者以及密切接触者,来换取当地更大的社会和经济稳定。尤其是建国60周年将至,维护良好的外部和公众形象,就显得十分重要。

劳里・加勒特对这种说法则表示怀疑。她对《财经》记者表示,由于担心被强制隔离,不少政界、商界的外国人士都纷纷取消了中国行程,普通游客受影响更大。这种状况持续下去的话,不仅有损于中国开放、合作的对外形象,同时也会对中国不少行业造成负面影响。

地坛医院主任蔡皓东也对《财经》记者指出,如果持续防范过度的话,可能造成公众对甲型流感的预防产生误解和恐惧,有病不敢去医院,反而增加了采取正常流感防控措施的难度,患者也耽误了治疗。

“持久战”

对于中国而言,能否以开放的姿态,寻找一条更具弹性和可持续性的防控之道,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场漫长战役的最后成败

6月中旬,一份建议流感防控应适度的“内参”,被摆到国务院决策者的案头,并获得批示,请专家学者参与进一步讨论。

不少内地专家亦建议,把集中隔离治疗,调整为居家隔离治疗。更急迫的是,他们还希望取消甲型H1N1流感“按甲类传染病防控”的定位,将更多精力转移到甲型H1N1流感救治上,而不是一味围堵。

6月29日,卫生部召开新闻会,强调以隔离密切接触者为主的围堵政策仍将继续。这一姿态出乎许多专家的意料。卫生应急办公室副主任梁万年在新闻会上表示,由于香港每天有大量人进入内地,难免对内地疫情“造成一定影响”,但其根本原则是要平衡防控措施的成本与效益,“我们对此是可以理解的”。在官方看来,中国人口基数太大,因此不可以不继续严防死守。

一些专家对此则不表认同。有专家反驳说,恰恰是因为人口多,反而不可能围堵成功;越尽早从上到下做出统一的调整,从全局上来说反而越主动。毕竟,像广东一些地方,已经开始自我摸索如何调整,但如果缺乏统一部署和协调,容易使得各地陷入各自为战的状况,造成人力和医疗资源的巨大浪费。

目前,对新流感扩散已有普遍共识,认为第二波流感疫情很可能在今年秋冬季节袭来,甚至持续到明年春天。执不同防控策略主张的专家指出,调整现有方针的目的,是要为一场漫长的战斗做准备。

篇8

【关键词】心灵留守 教育现状 心灵港湾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识码】A

最近有新闻报道,贵州毕节七星关区田坎乡发生一起4名儿童服食农药自杀身亡事件。关于留守儿童的报道已经非常多,留守儿童是一个社会问题,也已经引起很多部门和相关人员的重视。本文提出“心灵留守”的概念,并深入分析,希望为完善留守儿童保障工作提供借鉴。

“心灵留守”概述

留守儿童一般指父母外出打工,而被留在农村生活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隔辈亲人,或者其他亲戚、朋友生活在一起。这是一种外在形式上的留守,或者说是身体留守,是一种表面现象。心灵留守指精神和感情上的留守。这是一种内在的“留守”,主要表现为关爱缺失、沟通障碍、孤独感引发安全感缺失、自我意识强等。

身体留守更容易解决,或者父母回到农村创业,陪在孩子身边,或者将孩子接到打工地,在就近学校完成义务教育。心灵留守就不容易消除了,这种长时间分离产生的隔阂和幼儿期形成的人格障碍,会长时间伴随着孩子成长,即便回到父母身边,短期也无法消除,甚至会激化。

留守儿童教育现状

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根据相关研究,把留守儿童的发展问题分为四大类:安全问题、学业问题、心理问题和品行问题。

第一,安全问题。留守儿童在安全方面主要表现三类问题:第一类是由于儿童缺乏亲情照顾、缺乏父母的监管进而产生安全问题;第二类是儿童被他人欺负,遭受人身侵害;第三类是儿童自己行为失控,产生安全问题。儿童由于父母缺席,缺乏亲人爱护,性格孤僻,产生抑郁症,进而自杀的现象也经常出现。

第二,学业问题。周宗奎等认为,父母外出打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情况。一方面严重影响了孩子的学习心理,此种情况主要表现在父母刚开始离开的一段时间(0.5至1月),具体表现行为是课堂学习有些消沉,不能全面集中注意力,教师布置的作业也完成得不尽人意;另一方面导致孩子的学习成绩长期不能提升,大部分留守儿童的学习成绩在父母外出初期会大幅度下降,虽然经过一段时间后大多数儿童的学习成绩会有所恢复,然而最多也只能上升到原来的学习水平,从整体来看,儿童的学习成绩是处于下降状态的。

吴霓等指出,留守儿童在学习兴趣方面与非留守儿童间基本不存在区别,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热爱学习的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81.2%、79.8%,在学习认知方面也没有太大的区别。出现学习问题大都是因为监护人没有重点关注孩子的学习:有的是父母都外出打工,将孩子交给爷爷奶奶或者外公外婆看管,由于老人的文化水平普遍偏低,在学习方面不能给予孩子实质上的帮助;有的虽然父母有一方在家,但是为了生活,基本上没有多余的精力来关注孩子的学习,孩子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后大都不会向家人求助。

第三,心理问题。我们无法忽视“心灵留守”真实存在的现状,进而产生的心理问题也是突出的。首先是孤独症。很多外来务工父母文化水平不高,对孩子的心理问题并不警觉。他们认为是孩子老实、听话,却不知道孩子已经有了孤独症的倾向。如果长期不加以疏导,会慢慢变成自闭症,父母将很难再进入他的世界。其次是沟通障碍。很多留守儿童新闻事件都彰显了一个问题,那就是父母到最后都不明白孩子为什么会作出如此过激的行为。父母与孩子之间也会有沟通,但是孩子永远不会说出内心真实的想法,这种隐性沟通障碍更难以逾越。再次是思想偏激,人格障碍。留守儿童缺乏照顾,没有安全感,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刺激,进而产生偏激思想,性格执拗、倔强。除此之外,还会有悲观消极、情感脆弱、自暴自弃等问题,这些问题有些会慢慢消失、缓解,有些会更激进,有些会潜伏下来,影响到孩子成年后的人格形成。

第四,品行问题。父母外出打工后,留守儿童逐渐在行为方面暴露出各种问题,特别是初中时期的男生。具体表现为:不服管教,过于放纵自我,违反校纪校规。比如一些孩子晚上偷溜出去通宵上网,更甚者拉帮结派,观看不良录像,聚众赌博等。部分留守儿童的自制力较差,平时的表现和父母在家时的表现截然相反。相关监护人及学校班主任都曾反映,孩子过于调皮,监管工作存在较大的难度。

由于缺失家庭教育,留守儿童的道德品质也受到了严重影响。目前大部分的监护人大都采用溺爱型的教育方式来对待留守儿童,导致孩子严重缺乏道德情感;部分监护人为了生计没有时间培养留守儿童的道德习惯,只能放养;还有一些儿童由于缺乏亲子教育,道德意识过于薄弱,沉迷于网络世界,吸烟酗酒,更甚者走上犯罪的道路。

造成“心灵留守”的原因。2013年全国妇联《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报告指出,中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6000万,总体规模扩大;全国流动儿童规模达3581万。心灵留守是如何产生的呢?

第一,缺乏家庭教育。大部分的农村家庭,父母为了生计迫不得已外出打工,孩子缺乏父母的关爱,找不到归属感。特别是在孩子小学与初中这个阶段,迫切需要父母的关爱。如果父母一方或者双方在这个重要的阶段“缺席”,必定会对孩子人格的形成带来一些障碍,对孩子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我们常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教给孩子的不是语文数学,而是生活的点点滴滴,诸如走路、吃饭、说话这些细节,父母在矫正孩子生活习惯的同时,传递出一种呵护的温暖,这是孩子对家的第一印象,也是心灵的归属感。显然,留守儿童这种归属感是缺失的,自然会产生心灵留守。

根据调查发现,家长在家庭教育内容方面存在较大的片面性,具体表现为忽视或者轻视对孩子的情感因素。在外出挣钱与孩子教育两个方面出现矛盾时,家长忽略感情因素,就会决定双方外出打工,而且感情是大部分家长最容易忽略的因素。更甚者,一些父母从来没有想到孩子的意愿,他们通常担心的是是否能够找到孩子的临时监护人,基本上都不会顾及到孩子的感受。

第二,家长不重视亲子互动。现实中还存在这样一种情况:父母“在岗”,却无法给到孩子需要的安全感。很多父母会在打工一段时间之后,选择和子女在一起。或者是回到农村,或者将孩子接进城,他们认为这样就可以规避留守儿童可能产生的各种问题。然而,事实不然。

首先是长期分离需要时间重建亲情,重新认知彼此,重新让孩子信任、依赖,然而大部分父母并没有正视这个问题,或者漠视不理,或者一开始便摆出父母的姿态来,对孩子的生活习惯横加指责,经常打骂孩子,亲情反而更加疏远。其次是很多父母忙于生计或生意,应酬时间多,陪孩子的时间少,孩子仍旧处于“半留守”状态,甚至很多孩子被寄宿在学校,只有周末才能回到家与父母同聚,家庭的温暖仍旧处于饥渴状态。再次是父母的不稳定状态,或经常吵架,或处于离婚大战,或污浊的环境,给孩子的心灵蒙上了一层阴影,反而对孩子的成长更加不利。

第三,学校忽略了留守儿童的教育。学校教育在留守儿童人格形成与发展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孩子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学校条件、师资有限,在教学与教育上很难兼顾。由于师资力量限制,乡村学校或者初级中学一名教师要面对30至40名学生,很难做到面面俱到。特别是很多学校存在升学压力,教师面临教学质量评比等,而往往将工作重心放在教学质量上,对班级学习好的学生会多关照一些,而对学习差的学生就忽略了。而从多年的教学实际来看,那些差生往往是需要更多关照和更深层感情关怀的人,也是极易出现心理问题的人。

其次,学校教育过于单一,缺少必要的心理辅导课程和多样的课外活动。虽然现代教育一直提倡丰富孩子的少年生活,不再一味地提倡考得成绩高分,但是没有行之有效的教学案例,心理辅导往往流于形式。很多案例说明这个问题,辅导老师往往很难从孩子口中获取真实的想法和信息,更不用说通过他们的日常言行观察到孩子们心理上的细微变化。如何有效进行心理辅导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课题,值得教育学家去深入研究。而多样的课外活动也仅仅是局限在学校范围之内,传统的游戏、运动对贴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没有实质性的帮助,要开发一些旨在增进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活动,拉近距离,从而获得心灵上的沟通。

第四,社会相关因素加剧了“心灵留守”现象。首先,经济发展速度过快,冲击着传统的家庭结构。我国经过了经济快速增长期,城市造富神话冲击着人们的头脑,很多人疯狂地涌进城市,对过去“居家过日子”的传统家庭结构造成了冲击,父母与子女分离、夫妻分离的现象随处可见。而城市生活并不能让这些打工者乐观,受各种条件限制,这种分离现象会在一段时间内持续下去。

其次,社会诱惑太多,留守儿童很难把控自己,往往会深陷其中。儿童很容易受同龄人影响,而社会上存在着大量不良少年,以至于拉帮结派、坑蒙拐骗,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同时,社会上存在着大量低级腐化的娱乐场所,通过享乐、声惑着留守儿童,一旦进入这个圈子,很难自拔走出来。特别是一些成人场所,对未成年人同样开放,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很容易利用儿童心智不全,引诱他们做坏事,走上犯罪的道路。

“心灵港湾”落地的有效措施

针对“心灵留守”问题,家庭和社会面临着怎样的困境?从家庭层面来说,外来务工人员普遍素质较低,很难认识到和有效纾解这个问题。从社会层面来说,城市化进程之中,会有很多问题凸显出来,无论是制度的完善,还是相关保障服务机构的建立,都需要投入时间和精力。因此,家长、学校、社会都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使“心灵港湾”落地。

父母关心爱护孩子,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家长应该提升自己的素质,最大限度地发挥家庭教育的优势,对孩子的生活环境和教育环境进行改善。父母需要注意的是,在决定外出打工之前应该告诉孩子,征询他们的意见,让孩子全程参与讨论过程,感到自己是被重视、被尊重的。若孩子由此会受到较大的影响,父母双方最好留有一人。父母外出打工后,不能忽视与孩子间的沟通、交流。

当父母外出打工之后,就会大幅度减少亲子交流的时间与机会,加之生活场所及经历存在较大的区别,使家长和孩子完全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中。若父母忽视了与孩子间的情感交流和信息共享,就会使亲子间的距离被无限拉大;若父母能够积极主动地借助各种途径与孩子沟通,就能增强和孩子间的关系。父母在与儿童进行交流时,可以围绕以下内容展开:学习情况、生活情境、工作现状、内心情感等。家长在和孩子交往时,应该用语言将爱与希望直接表达出来,尤其是对待年幼的孩子,父母要尽量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内心的想念及关怀。

亲子交流的方式包括:第一,尽可能多地给留守儿童打电话,交流时应该多谈一些和学习无关的话题。第二,给孩子写信,从生活、学习以及情感等各方面来加强与孩子的交流。写信能够增强家长的读写能力,而且包含的内容更加丰富,经济实惠,是外出打工父母与留守儿童交流的重要纽带,通过写信能够将平时不易当面表达的想念用生动的文字表达出来,促进亲子间的互动。家长借助信件不仅能更加强清楚地知道孩子的学习情况,而且还能全面掌握孩子的内心变化,孩子通过写信能够深刻感受到父母外出打工的艰辛,对自己的学习状态和生活行为进行反省,还能满足情感交流的需求。第三,父母回到家之后应该加强与孩子的交流,可以围绕分离期间的生活状态、学习情况及工作等话题展开,尽量弥补自己不在孩子身边的经历缺失,此外父母还应该对孩子的内心变化及感受进行重点关注,用积极的生活态度、习惯来影响孩子。第四,若是有条件,父母可以在孩子假期间将其接到自己工作的地方,让孩子亲眼见证父母在外工作的艰辛,增进亲子间的关系。同时让孩子了解父母的环境,得知自己生活来之不易,从而更加珍惜眼前的生活,树立自强自立、刻苦勤奋的人生观,对将来是有很大帮助的。

对学校教育进行优化,重视留守儿童的发展。留守儿童在父母外出打工后,生活及学习行为就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除了家庭,学校是儿童最主要的社会化场所,学校教育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巨大的影响,所以教师需要全面掌握孩子的学习状态及生活情况,并且采取一定的措施对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缺失进行弥补。

第一,教师应该与留守儿童的家长或者监护人进行沟通交流,让双方都能够随时掌握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状况,获悉孩子的情绪波动及学习变化等。在班级中创建留守儿童档案,掌握孩子父母外出打工的实际情况,记录父母打工的地方及联系方式等。学校借助档案,不但能够对留守儿童进行特殊监护与关怀,而且教师还能及时与留守儿童的父母进行沟通,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第二,教师还应该加强与留守儿童课下交流,增进师生关系。教师应该鼓励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中积极与其他学生交流合作,让留守儿童在同伴交往中茁壮成长。教师可以对班级中的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进行统计,合理地进行分组,让孩子在生活、学习等各方面进行小组活动,互帮互组,共同发展。若是有留守儿童不服管教,教师可以组织村里的老干部参与管理,一对一地对留守儿童进行监管。

政府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给予支持。第一,对学校寄宿制度进行加强。学校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解决寄宿带来的各项问题,比如学校伙食较差、生活单调枯燥等。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间的交流,不断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饮食质量,引导留守儿童加强与其他学生的交往,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第二,对农村成人教育及继续教育进行加强。政府应该倡导中小学利用学校资源,在晚上或者节假日对学生家长开办成人教育课堂,不断提高家长的文化素质,进而促进家庭教育的顺利实施。可以让孩子当父母的“老师”,对父母的学习进行监督指导,不但能够增进亲子间的关系,还能让孩子和父母一起进步。此外,政府还应该鼓励学校创建家庭教育资询中心,为家长实施家庭教育提供科学指导。

目前,越来越多的机构和组织开始关注“心灵留守”的问题,如苏北公益心理机构“阳光少年”、“星星点灯・关爱留守儿童公益计划”、有福同享爱心联盟等,但是相对于庞大的留守儿童人群来说,还远远不够。一群被留守的孩子,他们非常强烈的渴望一个“心灵港湾”,需要家庭、学校、政府、社会共同努力。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