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7-27 15:30:3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中层管理人员培训方案,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第一章 高层管理人员培训
第一条 凡本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必须有创新和开拓的思想观念,为此应做到以下两点:
(1)从旧观念的羁绊中解脱出来,勇于创新。
(2)解除过去经验的束缚,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第二条 凡高层管理人员应具有下列意识:
(1)积极引进新产品或改良原有产品。
(2)积极掌握新的生产方法,了解公司经营的新技术。
(3)努力开拓新市场、新领域。
第三条 每位高层管理人员必须随时培养自身素质,应重点培养:
(1)身为高层管理者的责任心、使命感。
(2)独立经营的态度。
(3)严谨的生活态度。
(4)诚实、守信的经营方针。
(5)热忱服务社会的高尚品质。
第四条 凡本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必须以企业经营效益的提高为目的,培养创造利润的思想观念。
第五条 高层管理人员应随时进行市场调查研究,以推进营销活动,促进效益的提高。
第六条 营销研究的基本步骤是:
(1)确定研究主题,决定研究的目标。
(2)确定所需的资料及资料来源。
(3)选择调查样本。
(4)实地搜集资料。
(5)整理、分析所收集的资料。
(6)进行总结并写出报告。
第七条 对中层管理人员进行教育培训的基本目标是:
(1)使其明确公司的经营目标和经营方针。
(2)培养其相应的领导能力和管理才能。
(3)使其具有良好的协调、沟通能力。
第八条 凡本公司中层管理人员在管理中应坚持以下标准:
(1)是否为下属的工作、晋升提供足够的支持和机会。
(2)是否适当地分派工作,使下属有公平感。
(3)所订的计划,是否得到了下属的理解和衷心的支持。
(4)是否信守向下属许下的诺言。
(5)是否在命令、进行指导前做了妥善的考虑。
第九条 中层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的条件:
(1)具有相关工作的知识。
(2)掌握本公司的管理方法。
(3)熟练掌握教育培训技术。
(4)努力培养领导者应具备的人格。
第十条 中层管理人员应具备以下能力:
(1)计划能力。
①明确工作的目的和方针。
②掌握有关事实。
③以科学有效的方式从事调查。
④拟定实施方案。
(2)组织能力。
①分析具体的工作目标和方针。
②分析并决策职务内容。
③设置机构,制订组织图表。
④选任下属人员。
(3)控制能力。
①制订执行的客观标准和规范。
②严格实施标准,及时向上级反馈。
第十一条 中层管理人员应采用下列指示的方法:
(1)口头指示。
①条理清楚切合主题。
②明确指明实行的时间、期限、场所等。
③保证对下属传达的明确性。
④指出实行时应注意之处,并指明困难所在。
⑤耐心回答下属的提问。
(2)书面指示。
①明确标明目标,逐条列举要点。
②提前指示应注意的问题。
③必要时,以口头命令补充。
④核查命令是否已被下属接受。
第十二条 中层管理人员贯彻指示的要求如下:
(1)整理指示内容。
(2)严格遵循贯彻程序。
(3)确认下属已彻底理解指示。
(4)使下属乐于接受指示,并改进他们的工作态度,提高工作积极性。
第十三条 中层管理人员人际关系的处理要求如下:
(1)善于同其他管理人员合作,彼此协助。
(2)乐于接受批评建议。
(3)彼此交换信息、情报,不越权行事。
(4)对上级与下属的关系处理,应以工作效果为原则,不得将个人情绪带到工作中来。
第十四条 中层管理人员约见下属的要求如下:
(1)选择适当的场所,以亲切的态度使下属放松。
(2)涉及私人问题时确保为下属保密,使其减少顾虑。
(3)留心倾听,适当询问,使下属无所不谈。
(4)应注意不要轻易承诺。
第十五条 中层管理人员为维持正常的工作关系应注意如下几点:
(1)认识到人是有差异的,尊重下属的人格。
(2)把握下属的共同心理和需要。
(3)公平对待下属,不偏不倚。
(4)培养下属的工作积极性,重视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且保留他们的正确意见。
(5)妥善解决下属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第十六条 中层管理人员配置人力资源时应注意:
(1)根据每位员工的知识、能力安排合适的职位,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2)给下属以适当的鼓励,使其在工作中具有成就感,形成良好的开端,增强工作的积极性。
(3)有效地实施训练,增强下属的工作能力。
第十七条 中层管理人员对待下属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1)不要对下属抱有成见和偏见。
(2)不以个人偏好衡量别人。
(3)冷静观察实际工作情况,不要使下属产生受人监视的感觉。
(4)利用日常的接触、面谈、调查,多方面了解下属,严守下属的秘密,公私分明。
第十八条 中层管理人员发挥下属积极性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1)适时对员工加以称赞,即使是细微行为也不要忽视,同时不可以忽视默默无闻、踏实肯干的下属。
(2)授予下属权责后,不要做不必要的干涉,同时尽可能以商量的口气而不是下命令的方式分派工作。
(3)鼓励下属提出自己的见解,并诚心接受,尊重下属的意见。
(4)鼓励并尊重下属的研究、发明,培养其创造性。
(5)使下属充分认识到所从事工作的重要性,使之产生荣誉感。
第十九条 中层管理人员批评下属时应注意如下几点:
(1)要选择合适的时间,要冷静,避免冲动。
(2)选择适当的场所,最好是无其他人在场的情况下。
(3)适可而止,不可无端地讽刺和一味指责。
(4)不要拐弯抹角,要举出事实。
(5)寓激励于批评中。
第二十条 中层管理人员培养后备人选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考察后备人选的判断力。
(2)考察后备人选的独立行动能力。
(3)培养后备人选的协调、沟通能力。
(4)培养后备人选的分析能力。
(5)提高人的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
第三章 基层管理人员培训
第二十一条 基层管理人员是负责公司实际工作的最基层管理者。他们与公司内部各级的关系是:
(1)和上级的关系:辅助上级。
(2)和下级的关系:指挥监督下属。
(3)横向关系:与各部门同事互助协作。
第二十二条 基层管理人员的基本责任有:
(1)按预定工作进度、程序组织生产。
(2)保证产品的质量。
(3)降低生产成本。
第二十三条 基层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职责有:
(1)向新员工解释公司有关政策、传授工作技术,指导新员工工作。
(2)培训下属使其有晋升机会。
(3)培训后补人员。
(4)其他教育培训职责。
第二十四条 基层管理人员处理人际关系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对下关系:进行家庭调查,举行聚会、郊游,为下属排忧解难。
(2)对上关系:反映员工意见,听取上级要求,报告自己的建议和看法。
(3)横向关系:与其他部门的同事通力合作。
(4)积极开展对外活动,树立良好的公司形象,形成良好的公共关系。
第二十五条 基层管理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有:
(1)领导能力,管理能力。
(2)组织协调能力。
(3)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观察力。
(4)丰富的知识和熟练的工作技能。
第二十六条 基层管理人员教育培训的种类:
(1)后备管理人员教育培训。
(2)培训发展计划。
(3)再培训计划。
(4)调职、晋升教育培训。
第二十七条 考核管理基层人员教育培训应注意的问题。
(1)出勤率。
(2)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产品的质量。
(4)原材料的节约情况。
(5)加班费用的控制。
第二十八条 对高层管理人员和中层管理人员需授予基层管理人员合理的权力,并且进行必要的教育培训。
关键词 物流企业、培训、方案设计
我国自上世纪90年代后期引入物流概念,开始注重系统运作,物流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所提高,但与国际相比,我国物流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物流管理体制分散,整个社会的物流成本较高,特别是物流人才匮乏,物流规划人员、物流管理人员全面紧缺,已成为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尽管目前社会上有许多种类的物流资质认证,但这些培训远达不到物流企业对于人员的要求,因此,物流企业在外培的基础上,应加强培训方案的总体设计,针对企业不同岗位设计多样式的培训方式,以满足物流企业人才需求。
物流企业人员的特点
物流企业的人员具有以下特点:
1,物流是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性产业,同时又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物流的各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人员进行操作,物流企业中75%~85%的人员在从事操作岗位的工作。随着信息技术、自动仓储技术、包装技术、装卸搬运技术及相应设备的应用,以及对于物流服务质量的要求日益提高,对物流操作人员的素质要求也在迅速提升。因此。现代物流企业的员工不仅要具备一定的文化水平,还应具备相应的物流操作技能。
2,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现代物流企业已发展为集物流方案的设计策划、信息化管理、具有现代化功能的硬件设施、物流服务增值的研发及设计等综合的现代化管理模式,发展成为供应链基础下的物流管理,因此,物流企业管理人员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及管理能力,还应具备供应链管理优化能力。
3,物流企业的服务涉及多个领域,如家电、汽车、烟草、药品、小商品、食品、超市配送等,不同领域的物流服务流程及要求有所不同。需要物流企业根据不同企业的性质提供物流规划、资源整合、方案设计、业务流程重组、供应链优化、物流信息化等方面的服务。要求物流企业的人员不仅要了解物流管理的知识,同时还要了解其他行业的产品知识及特点。
4,物流企业作为服务行业,涉及的地域十分广阔,因此,具有工作区域分散、流动性强的特点。
物流企业培训现状分析
现代物流企业大部分由原运输、仓储企业延续而来,企业对于员工的培训还处于相对薄弱的环节,不同物流企业的培训状况也有所不同。
1,大部分物流操作从业人员来源于搬运、装卸等岗位的人员及农民工,很少接受系统的物流操作培训,对操作原理、各业务环节的衔接、作业流程、行业标准、服务规范、现代信息技术等知之甚少。
2,规模较小的物流企业在培训体系的建立方面相对落后,对于高端物流人才的需求基本上采用外聘方式,企业中其他岗位的人员大都未经培训,或只采用简单的内训方式。
3,大中型物流企业已越来越重视人员培训,并且建立了相应的人员培训体系。如中远拥有系统的培训方案,采用多种培训方式相结合的培训方法,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人员保障。但也有很多物流企业只注重培训是否实施,而在培训需求分析、培训内容及如何选择有效的培训方式等方面尚未进行深入分析,选择的培训方法不适合员工岗位,造成培训成本过高、培训完成率低、培训的有效性低等现象。
企业应在建立有效的培训方案的前提下,依据企业现状及人员特点,合理设计培训方法,采用多种培训方式相结合,提高培训的有效性,并降低培训费用。
物流企业培训方法的选择
企业培训可以按照组织层级划分为管理层员工培训、中层管理员工培训、基层管理员工培训、基层操作员工培训。在培训I方案设计时,要特别注意对每一类人员的培训需求进行分析,同时,培训的内容、方法、时间的设计也是应关注的重点。只有认真细致地分析物流企业各类人员培训需求,做好培训内容的设计,同时依据各类人员的不同特点及工作性质设计好培训的方法和时间,才能达到好的培训效果。
以下就培训方法的选择进行分析。
1管理层员工的培训
管理层员工是企业管理层的核心人员,对他们的培训应偏重于公司战略、行业发展趋势、领导管理能力、不同领域专业知识及综合策划等方面,可采取在职进修(如参加委员会和各种研讨会、不同领域产品会及研讨会、参加高层管理层碰头会、文件筐培训等)和外派培训(如海外物流情况调查及考察、大学院校专业深造等)。在进行培训设计时需关注几点:
(1)由于外训方式成本高,所以在策划培训内容时要考虑提升培训的品质,选择培训内容要有针对性。
(2)管理层员工往往是企业其他内训的教授者,所以要关注内训的结果评估,这也是管理层员工培训是否有效的最好体现。
(3)管理层员工往往工作很忙,培训时间设计要有灵活性。
2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训
中层管理人员包括各部门经理、分公司/子公司经理及主要负责人,需要对专项业务、综合管理能力、处理分析能力进行培训,可采取外派培训(如中级物流师职业资格认证)、不同领域的专项业务培训(汽车、烟草、医药、食品、家电、化工等领域)、专题讲座和研讨会、大学专业深造等,也可采用购买课件、部门经理研究会、岗位轮换等方式进行培训。在培训设计时要注意几点:
(1)分公司、子公司经理及主要负责人大部分分散在各个地区,在设计培训时间时要考虑培训的成本,可采用物流公司定期集中开会的时间进行培训。
(2)在平时就做好此部分人员的管理技能水平分析,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
3基层管理人员的培训
基层管理人员的培训主要侧重于行业知识、团队管理、沟通技巧等基础培训课程,同时加入部分中层管理培训内容的知识进行学习。对于基层管理人员的培训不需要向中层管理人员培训那样采用外购的形式,内部培训足以满足需求。可采取集中内训、网络培训、自学等方式,也可专门设计一些提高技能的培训,如角色扮演法、敏感性训练、管理者训练、管理案例研究等,以提高他们的综合解决能力、管理能力、沟通能力。
4基层操作人员的培训
基层操作员工的培训可采取内部培训,也可在岗位工作中进行培训。主要方式包括集中教授、分发资料和光盘、读专业书、工作指导等。要关注几点:
(1)对于物流专业知识或相关岗位要求较高的岗位,要侧重物流知识及技能知识的培训,如鼓励员工参加相关技能资质认证考试,对得到证书的员工可部分或全部报销培训费用,以激励员工补充新的知识。
(2)对于一些特殊岗位,如理赔员、经营分析员、报关员、质量控制员、统计员等,在采用内训的同时,也要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外部培训,以提高他们的专业知识水平。
(3)对于从事相对简单操作的人员要加强岗位操作培训、服务意识培训、职业道德培训等。同时要充分考虑这些人员的知识水平,编写适合基层操作培训使用的培训教材。培训教材应以图像为主。文字及语音的描述尽量简单清楚,以便学员领悟理解。
(4)可结合岗位特点开展读专业书的活动,把读书、岗位培训与员工绩效挂钩。
在设计培训方法时还应关注以下几点:
第一,由于物流企业具有分散性、区域性等特点,可采用其他培训方式。如,对于分公司及分散在不同地域的各事业部员工,可先让学员自学,而后每季度由培训师亲临学员所在地,就本季度所学课程进行现场交流指导。
策划部门: 综合部
时 间:2019年3月
目 录
第一部分:班组长培训... 3
一、培训对象... 3
二、培训目标... 3
三、培训内容... 3
四、培训形式及时间安排... 3
五、培训材料... 3
六、培训考核与成绩评定... 4
第二部分:新工培训... 4
一、培训对象... 4
二、培训目标... 4
三、新员工培训的内容及考核... 4
四、新员工培训的注意事项... 5
第三部分:技术岗位人员培训... 5
一、培训对象... 5
二、培训目标... 5
三、培训内容... 5
四、培训形式及时间安排... 5
五、培训材料... 6
六、培训考核及成绩评定... 6
第四部分:非技术岗位人员培训... 6
一、培训对象... 6
二、培训目标... 6
三、培训内容... 6
四、培训形式及时间安排... 6
五、培训材料... 7
第五部分:中层管理人员培训... 7
一、培训对象... 7
二、培训目标... 7
三、培训内容... 7
四、培训形式及时间安排... 7
五、培训材料... 7
六、培训考核... 7
总 则
根据公司人才培养的需要,2019年除了做好各部门车间日常培训计划的跟踪和考核以外,还需全面落实个层面人员的培训。2019年的培训规划分为5部分人员,分别为:班组长、新工、技术人员、非技术人员及中层管理人员,针对不同人员制定不同的培训目标、内容、形式及考核方法,具体如下:
第一部分:班组长培训一、培训对象
班组长
二、培训目标
宣贯集团公司战略,进一步加强班组5S、质量及安全的管理,提升人员素养及管理理念,从而加强班组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防止事故发生。
三、培训内容
课程一、班组5S及安全管理
课程二、班组“质量”管理
课程三、集团战略宣贯、班组长岗位认识
四、培训形式及时间安排
1、培训形式: 集中培训
2、培训时间安排: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聚合部班组长培训
纺丝部、假捻部班组长培训
动力部、质检科班组培训
储运部、综合部班组长培训
具体时间另行通知
五、培训材料
培训以课堂授课为主,课程一及课程二由各部门准备课件材料,课程三由综合部负责课件材料。充分发挥学院现代化教学条件,采用多媒体课件、专业科教片辅助教学。
六、培训考核与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组织纸质考试;
2、成绩评定:成绩达7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
第二部分:新工培训一、培训对象
入职0~3个月的新工
二、培训目标
新员工培训的基本目的是让新员工了解企业的基本背景情况,即在了解企业历史、文化、战略发展目标、组织结构和管理方式的同时,了解工作的流程与制度规范,帮助员工明确自己工作的职责、程序、标准,并使他们初步了解企业及其部门所期望的态度、规范、价值观和行为模式等,从而帮助员工更快地适应环境和新的工作岗位,更快地进入角色,提高工作绩效、提升操作技能。同时,通过培训帮助新员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员工的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
三、新员工培训的内容及考核
新工培训分为三部分:
1、新工入职当天综合部组织入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企业介绍、企业文化、重要制度及一级安全教育和员工5S管理应知应会,培训结束后进行现场考试,考试90分以下重新安排培训及考试。
2、入职满0-1月的员工主要是针对岗位应知应会的培训,主要包括:车间对员工开展部门架构、部岗位职责、管理规范、基本专业知识技能、讲授操作流程与技能、介绍关键绩效指标等培训。上半年以卷绕、加弹操作为试点,车间提供培训材料和培训目标,综合部备案。综合部对入职满一个月的员工进行抽查考核,考核的形式为理论和实操结合,占比分别为30%和70%,对于考核成绩低于70分,需重新安排培训。
在进行技能培训和介绍关键绩效指标时,车间内训师需向新员工说明岗位职责的具体,并在必要的情况下进行实操的示范,提升培训效果。
3、入职满1-3月的员工主要针对加强岗位认识及技能提升的培训,主要包括:加强员工对岗位职责、管理规范、提高操作技能的培训及指标理念的培训。上半年以卷绕、加弹操作为试点,车间提供培训材料和培训目标,综合部备案。综合部对入职满3个月的员工进行抽查考核,考核的形式为理论和实操结合,占比分别为20%和80%,对于考核成绩低于80分,需重新安排培训(暂停发放技能工资)。
四、新员工培训的注意事项
1、新员工培训的开展需要综合部与生产各车间联动,综合部做好新工的入职及后续培训的跟踪和考核工作,车间需明确培训目标、准备培训材料并制定培训计划,实施培训;
2、新员工培训必须在实施之前,车间需根据岗位特点,制定详细的规划,对培训的内容、形式、时间、负责人等做出详细的计划,综合部对执行的过程进行跟踪。
3、为了保证实际效果,新员工培训实施之后应及时进行记录归档和效果评估。
第三部分:技术岗位人员培训一、培训对象
技术岗位人员:聚酯、纺丝及假捻工艺岗位、机电仪岗位、智能制造运维岗位。
二、培训目标
强化工艺管理、增强操作技能。
三、培训内容
1、工艺岗位
从聚酯上游开始对聚、纺、假三大生产部门的人员开展工艺培训,包括工艺流程、质量管控点、管控标准、日常工艺检查、上下游联动、参与现场管理、安全等内容。
2、机电仪岗位
从机电仪人员的“三懂六会”(懂原理、懂结构、懂方案规程;会识图、会操作、会维护、会计算、会联系、会排除障碍)入手,机电仪联合,加强人、机、物安全的全方位管理,机电仪人员同时培训,为一岗多能打下基础。
3、智能制造运维岗位
由于智能制造为公司新产生的岗位,人员技能相对薄弱,培训内容以设备原理、设备日常维护及安全操作为重点。
四、培训形式及时间安排
五、培训材料
由负责培训的各专业准备培训材料,综合部备案。
六、培训考核及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组织纸质考试和小组竞赛的方式;
2、考核节点:各岗位每个阶段培训结束后均开展考核,成绩达7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年度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大会考,成绩优异者公司奖励。
第四部分:非技术岗位人员培训一、培训对象
辅助工岗位人员
二、培训目标
由于辅助岗位的资源优化需要,该岗位人员会面对“全厂跑动”工作情况,在该情况下,首先就是安全工作的全面性,提高员工的安全防范意识,做好安全防护工作。其次,宣导“动作快”、“质量高”、“收入多”的工作理念,打造一支灵活、快速的辅助工团队。
三、培训内容
1、各个辅助岗位的操作培训;
2、各个辅助岗位的安全培训;
四、培训形式及时间安排
1、操作培训根据实际需要,车间可自行按照实际需要安排现场“一对一”、“一对多”培训或集中培训;
2、安全培训由HSE管理室负责,根据各个岗位特点每季度开展一次安全培训。
五、培训材料
培训材料由各个车间及HSE管理室负责,综合部备案。
第五部分:中层管理人员培训一、培训对象
工长级——副经理
二、培训目标
以提升管理者角色认知、领导力、下属指导、沟通、激励、授权、团队建设、专业知识和技能等为核心目标,最终实现推动质量管控及产品品质提升。
三、培训内容
1、分公司之间各专业交流或培训;
2、关于领导力提升的培训;
四、培训形式及时间安排
五、培训材料
由培训老师负责。
六、培训考核
交流或培训结束后,提交相关作业,内容有:
1、本次交流或者培训的要点;
关键词:酒店;培训;培训体系
近年来,服务经济蓬勃发展,酒店业作为近几年来最富活力的一个产业,发展异常迅速。相对于酒店业的快速发展,酒店业的人才培养却相对滞后,这已成为制约酒店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因此,员工培训体系研究己成为困扰酒店行业发展的重要问题,设计一套科学的、系统的员工培训体系对酒店来讲至关重要。
一、大河锦江饭店员工培训现状介绍
(一)大河锦江饭店现有培训制度及职能简介
大河锦江饭店是由河南报业集团投资兴建,委托上海锦江饭店管理集团管理的,集餐饮、客房、娱乐为一体的四星级商务饭店。大河锦江饭店现有的培训制度和大多数酒店很相似,它是由酒店分管人力资源的副总经理总负责,人力资源培训部负责具体实施和监督,各部门配合执行的三级培训制度。如图1所示:
图1大河锦江饭店三级培训制度示意图;资料来源:根据饭店内部资料整理而得
饭店分管人力资源的总经理助理的培训职能主要是:审批培训战略和培训计划、监督和指导培训计划的实施、审核与拨付培训经费、检查培训部工作总结;培训部的职能是负责酒店全面具体的培训事务。培训部主管向饭店总经理助理负责;饭店各部门,尤其是一线部门的经理负责本部门员工的培训工作。
(二)大河锦江饭店员工培训的具体内容、时间及人员
大河锦江饭店现有的培训体系按照培训的层次可分为:普通员工培训、基层管理人员培训、中层管理人员培训和高层管理人员培训;按照培训的内容可以分为:公共知识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公共知识培训由培训部全面负责,操作技能的培训由培训部负责组织协助一线部门进行。饭店从制度上保障各部门培训人员和课程时间,要求一线部门(餐饮、前厅、客房)每月不得少于8小时,二线部门(营销、财务等部门)每月不得少于2小时,但培训人员不固定、没有薪酬保障。
二、大河锦江饭店目前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大河锦江饭店自筹备开始就一直坚持开展培训工作,但通过多次现场调研和反复分析,不难发现大河锦江饭店的培训管理中存在着系统性的缺陷。总体上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缺乏科学的培训实施体系
培训部门在制定培训计划时缺乏现实的培训需求调查和需求分析,培训内容缺乏系统性,培训的技术和方法单一,大河锦江饭店在培训实施过程中只有两种培训方法,即“师傅带徒弟”的传统培训和“培训员讲、受训者听”的课堂讲授式培训。对培训的评估还停留在培训实施后,让参加培训的员工填写培训完成度调查表的原始阶段,缺乏科学的培训评估体系。
(二)培训师资力量薄弱
大河锦江饭店培训师队伍由外聘讲师和内部讲师组成,内部讲师虽然对酒店的内部运营比较了解,但是理论基础较差,综合素质有待提高。外部讲师主要是临时聘用高校教师或与专业培训公司合作,这些师资长期不在店内,培训水平很高,但是内容不能完全符合酒店实际,实用性不强。
(三)培训体系没有和人力资源体系相结合
培训和人事、招聘作为饭店人力资源管理的三大部门,在实际工作中应该互为支持。但是现阶段,大河锦江饭店的培训没有和绩效考核、职位晋升、加薪、员工职业生涯规划等人力资源管理手段相结合,致使培训效果不明显,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不高。
三、大河锦江饭店员工培训体系的构建
在对大河锦江饭店现行培训体系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新的员工培训体系,包括组织系统、需求分析系统、培训评估系统、培训成果转化系统等重要内容,这几个部分相互支撑,相互配合,共同完成饭店员工的培训。
(一)改进大河锦江饭店培训组织体系
设立兼职培训员层级,原有的三级培训体系在实际工作中存在较多不足,无法使培训工作有效进行,因此可以考虑在酒店每个部门专门设立一个兼职培训员,作为大河锦江饭店培训组织系统的第四个层级。兼职培训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才能聘用,这些条件包括:兼职培训员首先应是该部门的业务精英,具有与酒店相关的专业学历,高度的责任心,良好的沟通技巧,精湛的业务技能及职业素养等。酒店内部员工一旦成为兼职培训要就负责本部门员工日常的培训工作,同时在工作中监督培训效果,将发现的问题及时记录汇总,定期向部门经理或培训部反馈。在管理上,兼职培训员受本部门经理和酒店培训部的双层管理,部门经理和酒店培训部有权监督和评价兼职培训员的工作。
(二)实施大河锦江饭店培训对象分析
大河锦江饭店的员工培训可分为:高层管理人员培训、中层管理人员培训、基层员工培训和新员工培训。在对培训对象进行划分之后,就可以根据不同的受训对象,设计相应的培训内容,并采取灵活的培训方式。如高级管理人员学习有一定的能动性,学习内容也注重实用性,可采用案例分析、外出考察等有效方法进行培训。而对于基层员工和新员工可采用传统的面授法和师徒制进行。
(三)开展大河锦江饭店培训需求分析
缺乏科学需求分析的培训是无法确定明确目标和计划的,需求分析是进行培训评估的基础,是整个培训系统的起点,也是最为关键的因素。通过调研,不难发现酒店的培训需求分析包括七个层面的内容,从这七个角度进行分析整合,便会得出科学的、合理的、系统的培训需求分析系统,如图2所示:
图2 培训需求分析图
(四)完善大河锦江饭店培训课程体系
针对酒店的不同员工,培训课程也应针对性开发。新员工培训以饭店企业文化、饭店概况及规章制度岗位技能培训、员工基本素质等培训内容为主;管理人员根据岗位和职责不同,培训应围绕战略规划、经营理念,团队管理等内容进行;对工程部技术人员、餐饮部厨师、电脑室工作人员等技术人员开发针对性课程,电脑操作人员要设置《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等课程,工程部技术人员要进行设备维修与保养知识的培训,厨师要进行食品卫生、饮食安全知识的培训。而对培训师的培训则是重中之重,应开展课程设计、授课技巧、成人学习理论等内容的培训。有针对性的设定课程,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容易受到受训人员的欢迎。
(五)改进大河锦江饭店培训实施系统
饭店的培训实施不应该只是一个课程安排和受训人员名单,而是应以需求为前提的整体培训系统。首先制定科学授课计划,包括设计课程、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在确定需要培训的人员之后,通过需求分析找到授课的目标,以此为基础制定授课计划,授课计划应包括整体计划和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安排及教学目标等。培训开始前要将制定好的教学计划及大纲发放到每个学员手里,以便学员能够带着目标进行学习,增强培训效果。其次要合理分配培训时间,依据培训内容的难易程度和培训所需总时间而定。对于内容复杂需要较长时间的培训,可以采取分散学习的方法;而内容相对简单、所需时间不长的培训可以使用集中学习的方法。再次要科学选择培训讲师,内部培训师要能走出酒店,建立同行交流机制,经常性参与各种培训、论坛、高端讲座,不断补充新鲜知识。外聘教师要结合郑州位于省会的高校教育资源的利用,与行业内专家、学者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专家、学者经常深入饭店一线,了解实际问题,是自己理论与饭店实践相结合,解决切实问题。此外,为解决饭店高层人力资源专业背景不足的现状,可采用顾问制聘请理论界专家进行理论指导。
(六)补充大河锦江饭店培训评估体系
对大河锦江饭店而言,培训也是一种投资,既然是投资就要追求投资回报率,所以必须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估。良好的评估体系也可以促进培养体系的补充和完善。大河锦江饭店培训评估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大河锦江评估流程图
评估工作由主管人力资源部的总经理助理牵头,培训部主管具体负责落实,做好评估制度的建立、评估工作流程的管理、评估标准的制定、评估方案的选择、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以及除技能培训以外的培训项目的评估、方案的实施、评估资料的存档与保管、评估结果的分析与应用等。
(七)建立大河锦江饭店培训成果转化体系
培训成果的转化是是培训所希望达到的结果,具体指将在培训中所学到的知识、技能和行为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去的过程。促进培训成果的转化需要创造良好的环境,包括企业的气氛、管理者的支持、同事的支持、运用所学能力的机会、信息技术支持系统以及受训者自我管理能力等诸多方面。工作环境是影响培训效果转化的最主要因素,包括管理者支持、同事支持、技术支持。管理者的支持和重视程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培训成果的转化,上级管理者的支持对受训员工是一种隐形的激励,这种激励会促使培训成果加速转化。同事之间可以自愿结成小组,在培训中及培训结束后通过讨论的方式进行交流强化学习效果,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培训成果的转化。同时培训部与酒店管理层要加强合作,培训师在培训过程中要掌握好授课的节奏,充分考虑到员工对培训内容的消化和记忆。培训结束后,管理层要给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员工有更多的机会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在实践中加强学习效果。为了提高酒店员工培训效果,酒店可以实施自我管理战略。自我管理是指个人控制决策制定和行为方式的某些方面的尝试。酒店在培训中应教会员工如何进行自我管理,包括:制定应用所学技能的目标;在工作中尽可能应用所学技能;自我监督所学技能在工作中的应用并观察应用效果;自我判断在工作中应用新技能可能带来的正面和负面影响;自我强化所学技能并加以创新。自我管理这个因素是实施培训成果转化的基础,如果受训者无法进行自我管理,缺乏主动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中并不断反思的积极性或能力,以上的各种转化都将无从谈起。
参考文献
[1] 赵曼.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5.
[2] 石金涛编著.培训与开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 部向红.关于专业培训师的思考[J].中国培训,2004(1).
[4] 湛新民,徐汪奇.员工培训方案[M].广州:广东经济出版社, 2004 .
关键词:建筑企业;人员培训管理;长远发展
中图分类号: C9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当今社会,一个企业要想又好又快发展,只有通过不断的加强管理,不断的提高员工素质是重要的实现要素。尤其是建筑企业,因为入行门槛与其它行业相比较低,流动性强。从业人员文化和技术素质普遍偏低。安全意识以及自我防护意识不强。这给企业发展以及项目管理上留下很大的隐患,笔者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发现只有加强员工的安全和技术方面的综全教育和综合管理,健立健全培训制度。通过培训,缩短了员工与岗位的适应时间,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也可以提高员工的责任感谢,降低企业管理人员的管理难度。通过培训,企业还可以更好的了解员工的状况,促进员工个人能力达到最优化的发展状态,才能达到安全,效益双赢的良好效果,从而保证企业健康发展。
一、从建筑企业目前存在的问题分析
1、国家的方针政策促进了培训的发展,但也使得新一轮的考证执升温,证与从业人员有脱节的趋势,有的只是把证挂靠在某个企业,而不去现场利用自己的能力来实施管理项目工作,而真正在现场的人员又不一定完全持证上岗。例如建造师证等,这种现象比比皆是。
2、建筑企业是高危行业之一,安全生产关系着职工和企业的生命财产安全以及企业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目前,我国的安全生产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安全生产基础薄弱,保障体制和机制不建全,企业管理人员以及一线作业人员意识淡薄,投入不足,导致安全事故时有发生。所以,搞好培训工作对建筑企业长远发展来讲是重中之重,需要去好好落实以及长期坚持,但培训与生产之间的协调情况有待改善。
3、培训定位的问题。培训原本是为企业培养人才以及进行人才储备,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是企业人才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而培训的特点就是长期性,不会在短时间见到效益,而所产生的使企业更具竞争力是长远效益,提升企业人才资源的含金量。
4、各级人员存在的问题。
1)管理人员方面的问题
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未发生改变,没有制定科学、合理的培训制度。培训控制不力,效果难以保证
多数企业管理者对员工培训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没有将培训纳入企业发展的长远战略中来,进而策划建立的培训制度,或者制度是有了,但是实际工作中的培训未按制度实施,根本没有关心员工实际的培训需求,企业的长远需要。
在现实工作中,多数企业在培训过程中,没有进行控制或没有进行有效的控制,培训工候选流于形式,即已经发现效果欠佳,也没有积极的进行适当的调整,培训过后又缺乏的考核评价体系,因此,培训是否取得了预期效果,是否可以带来预期的收益,就无法保证,制度的缺失造成了管理人员也好,受培训人员也才没有压力和动力,其培训效果可想而知。
2)受培训者方面的问题
培训可以提高员工的基本素质,但伴随着素质的提高。某些员工过分追求物质回报,需求方面也有了更高层次的追求,再加上本来建筑企业人员流动性强。很容易就跳槽。造成了我辛苦劳作,别人享受成果的尴尬局面,这种局面常常会降低管理人员组织人员培训的积极性和重视程度,甚至可能不再愿意进行培训。
企业管理者在选择受训人员时,怕企业的主要业务受到影响,于是安排一些工作岗位不忙,不太重要,但与培训内容不相关的员工去完成培训任务,结果就是本该接受培训的没有去,去培训了的人又和本职工作联系不大。在培训时往往积极性不高。应付了事。
有些受训员工的惰性使他们难以摆脱固有的、已成定式的行为模式,不想花费时间还精力用新的行为方或来替代原有的行为模式,而管理者也没有给予培训成果转化的支持,得不到领导支持便没有应用的工作环境,也就无法对企业关生效益。
二、建筑企业加强员工培训的必要性分析
1、从建筑企业长远发展形势看。随着经济全球化,使企业面临着更加残酷激烈的国际化市场竞争的挑战,要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企业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把员工的学习培训作为企业建设发展中的一个战略性问题,予以高度重视。进行企业员工培训战略地位的研究、对当前企业员工培训存在问题的分析和企业员工培训机制的创新、培训措施的实施,这既是企业现实生存的需要,也是企业长远发展的必然要求。加强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培训是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技术更新、普及、加强企业凝聚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员工提升自技能和实现个人价值的宝贵机会。企业只有清楚的认识到这一点,企业才更具竞争力,立于不败之地。
2、从建筑企业生产管理形势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当今社会,各种新的施工工艺和标准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都应该积极参并搞好培训工作。高层管理者的工作重点在于决策,因此他们要掌握的知识更趋向于观念技能。例如:经营预测、经营决策、管理会计、市场营销和公共关系等。中层管理人员对于本部门的经营管理必须十分精通,除了熟悉本部门每个和具体工作安排以外,还必须了解与本部门业务有关的其它部门的情况。再有就是基层管理人员,他们的工作就是在项目上具体的从事一线管理。落实高、中层管理人员的指示和决策。因此对于他们的培训应该侧重于管理工作的技能、技巧。使被管理对象面对下达的指令时能主动的执行和落实。各个班组和每一位一线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每个被管理者能心情舒畅的工作。这样上下协调,通过有效的培训,使企业的管理目标得以顺利实现,使员工的工作与企业的发展方向相一致。
3、从促使员工生产积极性角度看。企业相要最优化发展,关键是人,通过培训使每个人都普遍的提高自身素质,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这项制度的建立,能为企业提供源源不断不断的人才力量,为企业积蓄一批人才储备。这样也能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的热情,为他们全心全意为企业服务。其次也要重视员工在工作过程中的不同层次需求,那就是员工也需要一个实现自我价值的发展阶段。使其看到努力工作后的回报,这样不仅的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使企业跟得上了时展的需求,进一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三、企业实施员工培训的要求
企业开展员工培训的目地在于充分发掘员工的个人优势,使其在适合的岗位上更好的为企业服务,为社会服务。通过培训,员工可以清楚了解自已的发展方向,有一个明确的工作目标,向着不断发展进步。这样做有几点企业要格外注意1、要求相关的管理人员彻底的改变主观观念,认为这不值得。2、开展培训的时候可以不限时间,不限方式。以不耽误员工正常作业为好。这就要求管理人员要精心组织,发现问题及时解决。3、企业需成立专业部门,加大管理与控制力度,定期或不定期对下属各个项目进行检查。确保培训工作落到实处。4、因培训内容较多,要把员工的从业技能和安全意识都培训到位,所以这是一个较长的工作过程,需要多方努力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企业要坚持目标不动摇,管理人员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而心,做好这项工作。
四、企业实现培训的策略及方法
培训的内容的制定需与每个员工的实际情况相一致,一切以员工的乍人能力为中心,充分了解员工的基本素质,从内容上要下功夫,不要使员工失去接受培训的热情。从而功亏一篑。所以在实际培训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培训目标的在角要完全为员工的能力为基础。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只有全面提高员工的综全素质能力,向管理要效益,企业能过获得更大的利润空间。但随着建筑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企业要健康发展,这就需要过硬的管理。通过管理使每个员工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和企业的目标高度一致。加大企业竞争意识,使企业在市场竞争浪潮中占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2、科学设计培训方案,灵活选择培训方式。一旦培训需求确定,就可以进行培训方案设计,即编制培训计划。计划内容要做到尽量细致、全面、具体、明确,让计划成为培训工作的行动指南。培训目标要尽量要、可度量,但要符合客观实际,不能制度虚空的、无法实现的目标。课程对于激发受训者的学习欲望十分重要,其重要内容包括教材选定和课程时间安排。有效的课程设计,首先教材内容是针对培训的真实需求,而具是以受训者具有掌握这些教材和其它课程材料的基本阅读水平和认知能力为前提的,课程时间安排上也要灵活,人性化。要充分考虑受培训人员的精力,让他们能够良好的状态去主动学习而不是消极疲惫应付。
3、企业需要建立相关的能力考核标准。企业开展培训的基础就是充分了解员工综合能力,那么采用怎么样的方式确定员工的综全能力呢,这就需要企业建立相关的考核标准,第一、要充分了解企业的发展状况,让每一个员工都清楚的了解到项目的运行情况,加强员工的主人翁精神,明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道理。第二、成立相关的管理小组开展相关的考察评定工作,要严格按照企业规章制度开展相应的工作,不能加入主观因素,保证工作公平、公开的特征,充分调到员工的积极性。第三、根据小组的调查结果,结合企业实际发展需求,发现可用之材,进行更好的完善培训制度以及企业远行目标的制定。对企业的各业岗位进行有效分析。要根据企业上各个岗位的类型与特征,来进行具体分析。同时还要根据各项目部中各个工种、各个岗位的培训内容的制定,以及考核标准。
4、根据考核情况,健立健全相关制度。 在实际考评过程中,元论是员工的素质考核以及培训目标的制定,企业都应该设立相关的数据库进行登记,在人员组织配置上达到最佳。便企业和员工间形成一致的发展目标。这样不仅可以降低培训成本,也可以降低培训周期。
[关键词] 员工培训 误区 对策 系统
近些年来,民营企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对高素质人员的需求也逐渐增加。通过招募和选拔,很多民营企业能录用到具有良好潜质的员工,但是这并不保证这些员工能带来良好的工作绩效,因此民营企业需要重视员工培训和开发 。尽管培训非常重要,但很多民营企业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在培训机制、理念、内容、对象及培训流程上存在许多问题和误区,培训跟不上员工的需求。调查发现,92%的中层管理人员认为公司并不重视培训;92%的民营企业没有完善的培训体系;91%的企业每次培训计划都是临时制定的;94%的企业无中层管理人员培训课程;几乎绝大多数企业无年度培训预算计划;培训费用平均892元,低于外企的5020元和国企的1362元。
一、员工培训的误区
1.培训理念的误区
(1)培训是“为别人做嫁衣”
很多民营企业认为,企业具有很高的员工流动性和不稳定性,培训是“为别人做嫁衣”,导致很多民营企业根本不考虑员工培训。当员工不能适应工作的时候就选择“炒鱿鱼”,然后从人才市场上另行招募和选拔。
(2)培训是员工“福利”
不少民营企业老板认为,给员工进行培训是一种“福利”,很少有民企老板认为培训是一种投资。在此理念的指导下,大多数企业选择较少的培训投入,不进行“人才战略投资”。相反,近10年来,美国企业用于员工培训的投入每年递增近5%,企业平均培训投资接近工资总额的2%。西方国家统计,在人才培训上投资1美元,将会得到50美元的回报。
2.培训对象的误区
(1)新员工自然会适应工作
很多民营企业认为,只要在招募和遴选过程中严把质量关,新员工已经具备高素质,而高素质员工经过一段时间工作后,能自然而然适应企业,不需要对他们进行培训。据复旦大学胡君辰教授研究统计,约有80%的企业没有对新员工进行培训而直接分配到工作岗位上去,以后能否成功,取决于他自己的适应能力。美国著名管理学教授Gray Dessler提出:不要低估岗前培训和引导的重要性,不了解像规章、政策这样的基本信息,新雇员可能会犯浪费时间甚至危险的错误。他们以及公司的业绩也会遭殃。
(2)高层管理人员本身就是人才
民营企业的公司高层一般是公司老板钦点的“顾命大臣”,具有一定的才能,得到老板的极高赏识。但是,并不能因为他们具备了一定的才能就不需要培训。事实上,越是具有一定知识和技能的人越是需要进行培训,以便能把更大的能量发挥出来,因为高层管理人员接受培训后,进步会更快,效果会更好,作用会更大,对员工也有一种辐射的影响,带动了整个团队的学习和发展。
3.培训内容的误区
(1)流行什么就培训什么
有的民营企业,看到别人培训员工沟通技能,感觉很新鲜,自己也搞这方面的培训;看到别的企业做企业文化培训,自己也做个文化培训。长期以来,公司的培训不是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去安排,而是依据外部企业的培训而定,或者追求培训市场的“时髦”。从表面上看,企业培训工作开展的轰轰烈烈,也走在了“时代前列”,其效果并不理想。
(2)培训缺少战略规划
很少有民营企业去综合分析组织内外部环境,进而根据组织目标设计战略性培训方案,以此来应对将来需要的员工技能和知识。相反,大多培训充当了公司的“消防员”,即当公司出现问题时,才考虑到应该组织培训了。这种亡羊补牢的做法必然带来损失,且临危授命的培训人员也不一定能够达到领导期望的培训效果。
4.培训流程的误区
(1)不需要进行培训需求分析
培训前应全面科学制定培训需求分析,这包括组织分析、工作分析和人员分析。通过对培训需求的分析,才能有针对性的确定培训需求和培训内容,进而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但很多民营企业认为,别的公司培训什么我就应该补什么,自己不需要单独去进行烦琐的培训需求分析。
(2)不需要评估和反馈
培训方案实施后,培训工作就接近了尾声,但这不意味着培训工作就此终结了。很重要的一步是培训效果评估和反馈,只有进行效果评估,才能发现培训的成功与失败,进而积极反馈并查找培训需求分析或培训方案设计以及培训实施过程中的问题,为日后的培训提供经验。
二、产生误区的原因
1.民营企业自身管理体制的弊端
民营企业一般带有强烈的强权色彩,公司培训管理者执行的大多是老板的意思。因此,培训管理专家不得不改变自己原来的想法,听从老板的指挥和安排。民营企业老板由于自身的缺陷,不可能面面俱到,对公司的任何方面都精通,造成了在培训内容及规划上存在的诸多问题。
2.民营企业缺少相应的培训约束激励机制
企业培训需要一定的约束激励机制。在培训过程中,约束机制能够保证培训正常的开展,而一定的激励机制会促进培训更有活力。缺乏激励机制的培训没有员工的积极配合,影响到培训效果和质量,导致民企老板不愿意再次组织培训。
3.民营企业培训缺乏一套完整的培训安排和流程
民营企业本身的灵活性特点决定了其工作的灵活多变性,在培训工作中,更多的民营企业缺乏固定的培训管理系统。这样,在培训工作中,很难按照科学的步骤进行培训需求分析以及培训方案的设计。
4.培训工作缺乏战略考虑
员工培训应当与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相联系,与公司长期的发展相联系,因此必须进行长远的战略思考和规划,将人员培训工作当作一项系统性工作。其一,人员培训本身是一个系统,需要科学完善的流程安排和设计;其二,人员培训是公司管理的一个子系统,需要与其他人力资源开发的工作相联系。
三、走出误区的对策
1.加强民营企业老总与培训管理者的沟通
培训管理者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能够认识到组织培训的相关问题并提出方案。但由于与老总的沟通不够,导致诸多培训方案流产。而民营企业老总创业成功后,习惯性的产生了一定强权思维,不习惯听他人建议。加强两者的沟通,使培训管理专家的建议能够及时反映到老总那里,并得到合理的采纳,这是进行科学的培训管理工作的第一步。
2.建立科学完整的培训流程体系
培训工作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有一套科学完整的流程安排体系。首先要在全面的培训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科学的组织分析、工作分析和人员分析 ;其次是提供几个备选方案,要考虑各个方案的利弊并在设计时保证一定的灵活性;第三是进行培训的实施工作,根据不同受训者的特点确定不同的培训方式,选择不同的时间、地点、培训讲师等;培训实施后,还要进行严格的效果评估。另外要进行及时的反馈,以利于下次培训更有针对性。
3.坚定培训理念,将员工培训与其职业生涯规划相联系,将员工职业发展与管理者绩效相联系
人才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培训作为后盾。国际知名的大公司都建立了自己的大学或商学院对员工进行培训,如摩托罗拉大学、松下商学院、海尔大学等。作为民营企业的领导者,需要牢固树立培训理念,加大培训投入,更多的考虑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通过培训促进其职业发展。正如GE前CEO韦尔奇所说:当你成为管理者之前,成功只同自己有关;当你成为管理者后,成功却与别人的成长有关。
针对员工适应能力、创新能力、改进能力薄弱的现象,结合公司“xx”总体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员工素质提升工程,突出高技能、高技术人才培养及专业技术力量储备培训,为公司建立具有永续竞争力的卓越企业提供合适的人力资源。
二、编制原则
(一)战略性培训与适用性培训、提高性培训相结合。
(二)面向全员,突出重点。
(三)集中管理,统筹安排,责任明确。
(四)盘活资源,注重实效。
三、培训的主要任务
(一)结合公司新工艺、新设备、新流程,以职业生涯发展为动力,以技能鉴定为手段,以技能培训、技术比武与导师带徒为载体,大力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
1、开办精炼、连铸、轧钢、焊工、仪表工等个专业工种技师(含高级技师、技师、内定技师)培训班,共培训名;开展焊工、仪表工、锅炉、汽机等个工种高级工培训班,共培训名。
2、高标准、严要求,切实抓好公司钳工、天车工等通用工种及部分行业工种青工技能比武培训,培养公司级技术能手名。同时根据国家、省及行业要求,组织相关工种技能大赛参赛人员的选拔与培训,培养省级以上技术能手2名。
3、大力实施技能人才“”培养工程。
各单位从实际出发,为经验丰富、掌握绝活的优秀技能人才(特级技师、责任技师等)配备1名理论丰富、文字表达能力强的员工做助手,形成1名优秀技能人才加1名高学历助手的高技能人才团队,导师向助手传授实践经验,助手帮助导师提高理论知识,整理操作经验、诀窍、心得等,培养一批知识型与复合型的高技能人才。
4、选送公司球团竖炉、高炉、转炉、连铸、精炼、轧制等方面的操作骨干50名,到相关同类企业现场跟班培训,学习、了解先进的操作技术与方法。
(二)充分利用内外资源,大力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与技术提升培训。
1、发挥培训中心作用,分层次开办计算机应用提高、计算机三维制图、液压技术、变频技术、plc、英语等培训班。
2、结合新产品开发,有计划聘请内外专家讲授“”知识,开展技术专题讲座次;结合现场工艺与设备,从设备厂家聘请专家来公司开展高层次的液压技术、变频技术、特殊仪表等专业的现场培训,促进新技术、新工艺的传播。
3、加大送外培训力度,有计划地选拔名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公司等国外先进企业进行对口岗位培训,派遣名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国内相关企业、高等院校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为公司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提供智力保障。
(三)适应公司发展与管理提升的需要,加强公司所需各类管理人员的培训。
1、根据省委、省国资委、集团等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有计划地选拔高、中层管理人员人送外培训,进一步提高高中层管理人员的生产经营与管理能力。
2、加大各层级管理人员脱产轮训的力度。对新近提拔或拟提拔的中基层管理人员进行任职资格培训;以mba核心课程为主要内容,结合公司管理实际与要求,举办一期为期1年的中层管理人员脱产轮训班;以基层管理理论与实务为主要内容,举办二期6个月以上的基层管理人员脱产轮训班;继续以《企业班组长培训教程》为主要内容,在班组骨干人员中组织5期、脱产1个月的培训;通用管理能力与专业管理能力相结合,举办一期脱产6个月以上的采购、营销系统人员培训。
(四)分层次继续开展各类相关知识和技能的适应性与提高性培训。
1、根据各管理体系认证的要求,采取集培办班方式,继续分层次开展XX余人的内审员、相关管理人员、关键岗位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取证、复证集中培训;采取自主办班、班组学习、网上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举办法律法规、文件体系的全员培训,培养员工的质量、安全与环保意识。
2、为规范设备管理,减少设备事故,外聘专家举办一期以高、中管理人员、设备科长、专业点检员为主要对象的规范化点检定修培训班;采取自主办班,开展以tpm设备管理知识及简单的设备维护、设备管理规程、应急预案、岗位职责等为主要内容的设备操作与维护人员的培训。
3、配合公司持续改进工作,继续做好人员的培训与系统各级用户培训。
(五)为公司“xx”新上技改项目做好人员储备培训,根据项目规划提前开始培养大高炉炉长、工长、转炉主炼钢工与摇炉工、精炼连铸班长等关键岗位人员。
四、实施策略与保障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现代培训理念,营造全员学习氛围。
公司将通过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介的宣传报道,促使各级管理者深刻认识到“培训开发是企业快速发展的推动力”、“培训是生产的第一道工序”,培育开发下属、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团队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自觉站在公司建设具有永续竞争力的卓越企业的战略高度重视员工的学习和成长;同时,公司必须整体营造出“需要学习”的氛围,促使员工真正认识到“适应岗位要求,提升自身素质、是每位员工的责任和义务”,培训是帮助员工提高生存能力和岗位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努力提高员工学习的主动性。
(二)完善培训制度,加强考核与激励,健全培训管理体系
1、适应公司管理变革和人力资源管理集中的要求,优化培训管理流程,修改并完善《员工培训开发管理办法》等有关培训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提高培训开发的效率。
2、加强计划管理,严格考核,保证培训效果。将所有培训分为公司集培、单位自培、送外培训,集中管理,严格按经济责任制考核工作要求定期对培训中心、各单位完成培训计划及培训效果的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同时加强对培训员工的考核,将员工培训结果与待遇、使用挂钩。
3、完善培训奖励措施,对培训效果显着的项目实施单位、优秀学员、优秀教师(含兼职教师)进行评优并给予一定奖励,同时提高兼职教师培训授课及师傅带徒的津贴标准,鼓励员工传授知识与经验。
(三)对内整合资源,充分发挥技术部门优势,提高自主培训开发的能力;对外加强合作交流,实现培训资源互补,满足高层次培训需求。
1、进一步发挥培训中心在通用专业(工种)基础理论、基础技能培训方面的作用,多渠道解决培训基础建设资源,提升培训中心在通用工种技能培训硬件设施水平,满足员工基础技能训练的需要。
2、发挥技术中心、信息自动化中心、检修中心等单位(部门)在现场技术、现场操作方面培训的优势,将其资源纳入公司有关专业(工种)现场技术、技能培训资源管理范围,确保公司所需培训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3、从公司整体利益出发,打破单位(部门)界限,充分利用现有及闲置资源,促进同工种不同单位之间相互学习、交流与培训,实现培训资源共享。
4、加强外部培训信息的甄别,选择与优秀的培训机构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同时加强与等兄弟单位的相互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四)进一步加强培训工作者队伍建设与培训教材开发工作,为培训提供合格的师资与有效的蓝本。
1、聘请专家来公司对内部培训师(特别是兼职教师)、考评员、培训管理员进行专业训练,提高培训工作人员队伍整体素质。
2、组织公司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开发一批符合公司装备、工艺技术实际的培训资料,加速完善试题库、案例库,满足培训需要。
3、发挥培训中心专业优势与业务特长,使其为各单位的自主培训提供业务指导。
(五)加强过程管理和监控,确保培训质量。
在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按培训质量管理标准进行管理,重点抓好培训准备、培训实施、考核评估等“三个环节”,一方面督促培训责任单位根据需求做好课程设计和师资选聘,加强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管理与质量控制,严格对学员的考核;另一方面完善培训效果评估方式,从学员反应、学习成绩、用人单位评价等方面测定培训满意度。
五、有关说明
(一)公司所有主要培训(含公司集中培训、各单位自主培训、送外培训等)均纳入本计划(具体培训项目见附表),其他临时性培训按计划外培训管理。
(二)涉及党建工作、工会工作的有关培训项目列入公司党校计划,日常性的政治学习、班组学习列入“”范畴。
针对员工适应能力、创新能力、改进能力薄弱的现象,结合公司“十一五”总体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员工素质提升工程,突出高技能、高技术人才培养及专业技术力量储备培训,为公司建立具有永续竞争力的卓越企业提供合适的人力资源。
二、编制原则
(一)战略性培训与适用性培训、提高性培训相结合。
(二)面向全员,突出重点。
(三)集中管理,统筹安排,责任明确。
(四)盘活资源,注重实效。
三、培训的主要任务
(一)结合公司新工艺、新设备、新流程,以职业生涯发展为动力,以技能鉴定为手段,以技能培训、技术比武与导师带徒为载体,大力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
1、开办精炼、连铸、轧钢、焊工、仪表工等个专业工种技师(含高级技师、技师、内定技师)培训班,共培训名;开展焊工、仪表工、锅炉、汽机等个工种高级工培训班,共培训名。
2、高标准、严要求,切实抓好公司钳工、天车工等通用工种及部分行业工种青工技能比武培训,培养公司级技术能手名。同时根据国家、省及行业要求,组织相关工种技能大赛参赛人员的选拔与培训,培养省级以上技术能手2名。
3、大力实施技能人才“”培养工程。
各单位从实际出发,为经验丰富、掌握绝活的优秀技能人才(特级技师、责任技师等)配备1名理论丰富、文字表达能力强的员工做助手,形成1名优秀技能人才加1名高学历助手的高技能人才团队,导师向助手传授实践经验,助手帮助导师提高理论知识,整理操作经验、诀窍、心得等,培养一批知识型与复合型的高技能人才。
4、选送公司球团竖炉、高炉、转炉、连铸、精炼、轧制等方面的操作骨干50名,到相关同类企业现场跟班培训,学习、了解先进的操作技术与方法。
(二)充分利用内外资源,大力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与技术提升培训。
1、发挥培训中心作用,分层次开办计算机应用提高、计算机三维制图、液压技术、变频技术、PLC、英语等培训班。
2、结合新产品开发,有计划聘请内外专家讲授“”知识,开展技术专题讲座次;结合现场工艺与设备,从设备厂家聘请专家来公司开展高层次的液压技术、变频技术、特殊仪表等专业的现场培训,促进新技术、新工艺的传播。
3、加大送外培训力度,有计划地选拔名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公司等国外先进企业进行对口岗位培训,派遣名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国内相关企业、高等院校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为公司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提供智力保障。
(三)适应公司发展与管理提升的需要,加强公司所需各类管理人员的培训。
1、根据省委、省国资委、集团等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有计划地选拔高、中层管理人员人送外培训,进一步提高高中层管理人员的生产经营与管理能力。
2、加大各层级管理人员脱产轮训的力度。对新近提拔或拟提拔的中基层管理人员进行任职资格培训;以MBA核心课程为主要内容,结合公司管理实际与要求,举办 一期为期1年的中层管理人员脱产轮训班;以基层管理理论与实务为主要内容,举办二期6个月以上的基层管理人员脱产轮训班;继续以《企业班组长培训教程》为主要内容,在班组骨干人员中组织5期、脱产1个月的培训;通用管理能力与专业管理能力相结合,举办一期脱产6个月以上的采购、营销系统人员培训。
(四)分层次继续开展各类相关知识和技能的适应性与提高性培训。
1、根据各管理体系认证的要求,采取集培办班方式,继续分层次开展2000余人的内审员、相关管理人员、关键岗位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取证、复证集中培训;采取自主办班、班组学习、网上学习相结合的方式,举办法律法规、文件体系的全员培训,培养员工的质量、安全与环保意识。
2、为规范设备管理,减少设备事故,外聘专家举办一期以高、中管理人员、设备科长、专业点检员为主要对象的规范化点检定修培训班;采取自主办班,开展以TPM设备管理知识及简单的设备维护、设备管理规程、应急预案、岗位职责等为主要内容的设备操作与维护人员的培训。
3、配合公司持续改进工作,继续做好人员的培训与系统各级用户培训。
(五) 为公司“十一五”新上技改项目做好人员储备培训,根据项目规划提前开始培养大高炉炉长、工长、转炉主炼钢工与摇炉工、精炼连铸班长等关键岗位人员。
四、实施策略与保障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现代培训理念,营造全员学习氛围。
公司将通过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介的宣传报道,促使各级管理者深刻认识到“培训开发是企业快速发展的推动力”、“培训是生产的第一道工序”,培育开发下属、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团队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自觉站在公司建设具有永续竞争力的卓越企业的战略高度重视员工的学习和成长;同时,公司必须整体营造出“需要学习”的氛围,促使员工真正认识到“适应岗位要求,提升自身素质、是每位员工的责任和义务”,培训是帮助员工提高生存能力和岗位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努力提高员工学习的主动性。
(二)完善培训制度,加强考核与激励,健全培训管理体系 共2页,当前第1页1
1、适应公司管理变革和人力资源管理集中的要求,优化培训管理流程,修改并完善《员工培训开发管理办法》等有关培训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提高培训开发的效率。
2、加强计划管理,严格考核,保证培训效果。将所有培训分为公司集培、单位自培、送外培训,集中管理,严格按经济责任制考核工作要求定期对培训中心、各单位完成培训计划及培训效果的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同时加强对培训员工的考核,将员工培训结果与待遇、使用挂钩。
3、完善培训奖励措施,对培训效果显著的项目实施单位、优秀学员、优秀教师(含兼职教师)进行评优并给予一定奖励,同时提高兼职教师培训授课及师傅带徒的津贴标准,鼓励员工传授知识与经验。
(三)对内整合资源,充分发挥技术部门优势,提高自主培训开发的能力;对外加强合作交流,实现培训资源互补,满足高层次培训需求。
1、进一步发挥培训中心在通用专业(工种)基础理论、基础技能培训方面的作用,多渠道解决培训基础建设资源,提升培训中心在通用工种技能培训硬件设施水平,满足员工基础技能训练的需要。
2、发挥技术中心、信息自动化中心、检修中心等单位(部门)在现场技术、现场操作方面培训的优势,将其资源纳入公司有关专业(工种)现场技术、技能培训资源管理范围,确保公司所需培训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3、从公司整体利益出发,打破单位(部门)界限,充分利用现有及闲置资源,促进同工种不同单位之间相互学习、交流与培训,实现培训资源共享。
4、加强外部培训信息的甄别,选择与优秀的培训机构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同时加强与等兄弟单位的相互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四)进一步加强培训工作者队伍建设与培训教材开发工作,为培训提供合格的师资与有效的蓝本。
1、聘请专家来公司对内部培训师(特别是兼职教师)、考评员、培训管理员进行专业训练,提高培训工作人员队伍整体素质。
2、组织公司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开发一批符合公司装备、工艺技术实际的培训资料,加速完善试题库、案例库,满足培训需要。
3、发挥培训中心专业优势与业务特长,使其为各单位的自主培训提供业务指导。
(五)加强过程管理和监控,确保培训质量。
在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按培训质量管理标准进行管理,重点抓好培训准备、培训实施、考核评估等“三个环节”,一方面督促培训责任单位根据需求做好课程设计和师资选聘,加强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管理与质量控制,严格对学员的考核;另一方面完善培训效果评估方式,从学员反应、学习成绩、用人单位评价等方面测定培训满意度。
五、有关说明
(一)公司所有主要培训(含公司集中培训、各单位自主培训、送外培训等)均纳入本计划(具体培训项目见附表),其他临时性培训按计划外培训管理。
(二)涉及党建工作、工会工作的有关培训项目列入公司党校计划,日常性的政治学习、班组学习列入“”范畴。
(三)每个培训项目开班前,必须提前一周按规定申报实施方案,经人力资源部审核批准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