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化妆实训总结8篇

时间:2022-07-24 10:54:5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化妆实训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化妆实训总结

篇1

关键词:人物形象设计 实践教学 工学结合 一体化

随着人民生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义乌电商的蓬勃发展,人物形象设计人才需求不断升温。笔者学院顺应发展,抓住机遇,在2011年开设了中韩合作人物形象设计专业,主要为电视台、摄影行业、广告行业、时尚行业、服装行业、婚庆公司、化妆品公司等相关媒体机构单位,培养从事化妆造型、发型设计、服饰搭配设计、整体形象设计等具有基础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专业主干课程设置有化妆基础、发型基础、创意彩妆、时尚化妆、人物整体造型设计等。本专业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首位,以市场和就业为导向,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探索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招生、培养、就业的良好机制,取得了较好的办学效果。经过三年多时间的努力,现在笔者学院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学生人数从最初的40名发展到现在的120余名,并拥有专兼职专业教师6名。学院不仅在校内建立了化妆室、发型室、绘画室等实践场所,还依托义乌电商网络平台在校外建立了10多个实习实训基地,扩大教师、学生的实践平台。

针对专业的专业特点,学生需要的更多是掌握操作技能,因此,技术是第一位的。在实践教学组织上,本专业侧重的是校内的实践机会和校外的业务拓展,多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充分了解目前的就业市场,也尽量多带领学生走出校门,比较课堂和用人单位的区别,及时为人才培养模式做修正,让中职的学生真正体现职业化的特点,调动了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在实践教学的改革中,学院不断探索,不断改进,在教学过程中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和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不断加大校企合作,增加工学交替的实践机会。在义乌的社会背景下,笔者对人物形象设计专业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教学的探索和研究。

一、本R到行的实践教学改革内容

1.明确教学目的,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以能力目标为主,兼顾知识和素质目标。选择教学内容时,在调研的基础上,充分听取行业专家和企业用人单位的意见,及时引入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不断对教学内容进行改进和更新,使其紧跟行业发展状况;注重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将职业化妆师的职业核心能力和素质教育的内容融入专业课程之中,增加行业、企业岗位准入标准,加强专业技术在实际任务中的综合应用,充分体现化妆造型行业企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2.以“一体化”改进教学方法

通过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以及放手让专业教师开设工作室的形式,使实践教学环节得到实质性的加强,提升专业教师、学生对外技术服务能力,并能将有关设计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使“工学结合”“产学研”结合真正落实。在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基础上,建设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工学结合”课程,探索以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和教、学、做一体的教学模式。同时通过项目实践教学,打破简单地 “教、学、做”的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更加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就业工作能力。以真实任务为载体,围绕真实的项目组织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完成教学任务,改善硬件条件,开展具有真实职业氛围的实训。

3.工学交替,强化实践训练

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对课程进行整体设计,大力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的训练。课程分为理论、课内实践和课外实践3种,理论与实践教学课时的比例大于1∶3,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实践教学中综合训练项目遵循职业技术能力标准循序递进,同时结合行业职业岗位标准,在高三的一学年中安排定岗实习单位,实行“工学交替”,让学生进行真实体验,及时进行总结,带着目标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

4.实施过程考核

考核基于实际工作流程,以每一单项项目任务为考核内容。考核成绩分为课内理论、实践考核和课外实践考核。成立考评组,由行业专家、兼职教师、专任教师组成,成绩的权重比例为2∶3∶5。考核包括所有要求完成的实训项目过程和除技能外的职业核心能力评估,平时表现成绩主要考核职业道德、安全操作、文明服务礼仪等方面。 这种过程考核重点考核学生的动手能力、综合运用能力和职业能力,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掌握课程的操作技能和职业能力,并把职业道德、职业规范等综合素质的培养有机地融合进来。在评定实训实习成绩时,注重让学生把实训、实习期间遇到的技术问题进行总结,并通过解决遇到的问题,培养创新能力。

5.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全面开展社会服务

在专业成立之初,学院积极与行业和企业进行沟通交流,取得了丰硕成果。与义乌市美容美发协会、义乌电视台等相关单位保持密切的联系,校企互兼互聘,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合作开发课程、校本教材和网络视频教学片,合作承担科研项目,开展订单式培养,组织专业实践与顶岗实习,促进学生毕业就业等,同时,参与电商模特造型、影楼工作、企业的晚会和学院大型综合活动、中小学合唱比赛等,为企业和社会提供多个方面的对外服务。

二、本专业实践教学设计

针对形象设计专业重技能的专业特点,发现单一教师示范、学生实践、教师修改的实践教学方式,很难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结合三年多来教学模式的变革,对本专业进行的实践教学设计过程总结如下。

1.从“单项技能训练”转向“综合项目训练”

传统的人物形象设计专业教学将技能训练放在实训课程中,让学生把理论课堂的学习搬到实操室,单项逐一训练。尽管这种方法也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是对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职业能力是杯水车薪。真正要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的基础人才,适应社会发展,提高自身素养和职业能力,就必须兼顾项目的整体,从发型、妆面、服饰搭配、人物造型的综合实施、完成等各个环节都让学生有所体验,在体验中自觉学习。学院将该专业中典型的活动案例贯穿与教学始终,让学生承担新娘造型设计、饰品设计会、电商模特造型、学院迎新晚会、元旦晚会等大型活动的人物造型设计。这样真实的项目综合训练不仅锻炼了学生的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的职业能力,包括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困难的种种能力,同时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创新意识。

2.从“单一教学内容”转向“项目导向、任务驱动”

抛弃很多专业单一教学单元的内容设计,彻底消除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脱节,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脱节。学院运用“项目导向、任务驱动、教学做一体化”的实践教学模式,将课程以工作任务为主线,紧紧围绕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设计。学生通过晚会的人物造型设计、新娘造型设计、创意造型设计等,将发型基础、化妆基础、人物造型设计、服饰搭配训练,造型设计训练等课程内容综合运用到各项具体任务中。

3.从“学”“做”分离转向“工学结合”

从传统的教学经验来看,学生很难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且很难将脱节的单个实操技能进行综合运用,总是需要教师手把手地传教,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义乌电商化妆品模特的造型设计、新娘造型设计等训练课程的学习不是靠学完再练就能掌握的,而是基于工作过程,通过任务导向,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锻炼摸索,学生通过实践来逐一学习。这样将“学习”和“实践”真正融为一体,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教会了学生实践的本事。另外,在“工学结合”的模式里,在学生真正融入真实的实际项目实践中,培养了学生的职业道德、基本素养、职业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这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也是对学生的终身教育。

4.从“实训室”到“真实职业氛围工作环境”

在边学边练的实践教学模式下,学生已经能够迅速掌握技能,并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更新。在教学效果比较满意的情况下,继续探索,将学习用的“实训室”打造为“真实的职业氛围工作环境”。教师联系业务,让学生进行有偿服务。不仅锻炼技能,还能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

只有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在实践教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实践教学实行三年多来,虽取得一些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第一,由于班级人数比较多,实践教学需要教师对实训的内容进行逐一修改,因此很难做到全面、均衡,导致一些偷懒的学生不能及时完成实训内容。

第二,学生在项目的进行中,由于分工不同,少部分学生的积极性很难调动,导致某些小组的项目进程迟缓,班级小组教学知识点不能同步完成。

第三,少部分学生对专业不感兴趣,学习动力不大,在小组项目教学中不配合,导致小组考核中受影响。

篇2

关键词 中职 礼仪实训课 教学有效性 提高措施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1 礼仪实训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中职礼仪课程主要内容包括举止礼仪、装束礼仪、交往礼仪、职场礼仪等,相对应地,实训课有:站姿、坐姿、走姿训练,化妆训练,握手、鞠躬、名片与宴请礼仪训练,求职礼仪训练以及言谈礼仪训练等。此外,还有结合各专业特点而设置的实训内容,如房管专业售楼礼仪、酒店专业的接待礼仪、旅游专业的导游服务礼仪等。

2 影响礼仪实训课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2.1 学生性格、表现欲等个体差异

中职学生生源情况比较复杂,学习态度、成绩、习惯、个性特点等有很大差异,因此,在课堂学习和模拟实训的过程中,课堂参与程度、与老师的配合程度就存在较大的差异。性格开朗大方的同学,课堂表现活跃,而相对安静的同学则会比较抗拒一些个人表现的环节,由此就会出现老师对实训教学较难控制的局面,进而影响上课的效率,降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2.2 教学环境

很多学校建有礼仪实训室,但由于礼仪课程的教学需要与专业的培养目标相结合,因此,礼仪实训教学仅仅是利用通用型的实训室还是不够的。为加强礼仪课程与将来工作岗位的完美配合,在实训课的教学设计中,要结合专业实训场所,对教学环境进行规划设计和安排布置场景,潜移默化地为实际工作环境做好铺垫,便于学生置身场景中更能贴近工作实际,这样使实训课更有成效。

2.3 教师经验与能力

教师的教学和行业工作经验对实训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影响较大。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就不能很好地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融汇各种教学资源来对实际工作的多样化任务进行剖析、提取和设计,也就无法有效组织教学的情况;教师的行业经验不足,就不能将多项实际工作任务全面准确地引入到位。礼仪老师的教学经验可以不断积累,但由于面对的专业较多,无法具备不同专业所对应的各种不同岗位的行业工作经历,这对实训教学的有效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此外,教师的个人能力和性格对实训课程效果教学影响也很大。老师的表达能力、表演能力甚至个人魅力甚至言传身教的能力都会对学生产生较大的影响,进而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2.4 师生关系

实训课程通常以学生为主体,多数时间由老师引导、学生支配,“活而不乱”是实训课程的最高境界。中职学生年龄不大,大部分同学对老师都很敬重,能较好地配合老师的教学,主动按老师要求展开实训,这样就能够产生比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如果师生关系不够和谐,同学不按老师的要求有条理地来完成实训活动,那么教学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师生之间要建立起相互理解、相互支持与合作的紧密联系,这有助于提高学生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与效果。

2.5 教学评价

现在评价的方法很多,对实训课程,其评价标准就更应该丰富多彩,重视过程评价,重视激励手段,重视学生的每一次进步和每一个亮点,让学生获得自信,有学习的动力。

3 提高礼仪实训课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3.1 加强演示和示范

礼仪实训教学中要较多地用到演示法、示范法,这样才能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正确的操作规范。因此,学校最好能配备图片、视频、录像(如仪容仪表礼仪图片、仪态礼仪教学视频、宴请礼仪动画等)教学资源,通过直观形象的展示,将抽象的礼仪知识与具体情境结合,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同时,老师要加强示范。如讲授化妆礼仪,除通过前面的视频播放外,老师最好能准备化妆品,找学生当模特为学生化妆,打粉底、画眉毛、涂睫毛膏……一步步亲身示范,老师边做边教、学生边做边学。通过示范,学生近距离地感受礼仪对个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好礼仪的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3.2 加强礼仪与专业的结合,进行情景模拟

在实训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能够模拟职业场景或情境,突出礼仪技能的运用,帮助学生掌握礼仪规范的练习方法。为了克服单纯训练的枯燥,增强训练的真实性和效果性,在教学中教师要针对各个专业学生设计各种模拟场景,增强学生身临其境的实际感受,激发他们在不同情境下的创造性,不但有利于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还有利于他们将理论更好地运用于实际之中。比如商务宴请礼仪的教学,给学生一个实际的情境,让学生分角色扮演主人、客人,从准备宴请到发放请帖、会场布置、桌次席次安排及餐桌摆台、引领客人入席、席间服务等全套宴请礼仪,全由学生自己设计和组织,通过这样的综合性的情景训练,增加学生对礼仪常识的运用能力,激发学习兴趣,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作好准备。

3.3 实训教学、学校的专题活动与课外实践相结合

学生在礼仪实训期间,会尽量使自身的言行举止符合礼仪的规范要求, 但一旦走出课堂,就回归到了“真我”的状态。因此,除了在实训室的训练,教师还应该积极创造各种实践机会,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并在立足校园的基础上,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向社会延伸,参加各种社会实践,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同时,学校也要重视校园文化活动与礼仪教学的配合,形成一定的有规律性的安排,在学生在校学习的不同阶段有不同主题的礼仪主题活动,这样通过活动的开展、环境的约束来加强对学生礼仪学习的强化,让礼仪成为一种习惯。

3.4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

学校要建立以竞赛项目为教学导向,体现专业特点的技能竞赛项目,加强学生学礼仪、讲礼仪风气的形成与培养,以赛促学、以赛促教。现在全国各地都有不同层次、不同规模的技能大赛,但最能发挥作用的还是各学校组织的校本竞赛,应大力提倡此类竞赛活动的开展。

3.5 加强学生自查,发挥榜样的激励作用

在检验学生的训练效果时,教师可以拍摄学生的课堂表现并播放给全班同学观看,这样既让学生通过影像资料直观地看到自己的表现,还可以总结自己做得好的和不够规范的地方,在以后的练习中加以改正,也看到榜样同学的规范操作,刺激他人更加主动、刻苦地练习,争取获得更好的录像效果,在众人面前展示自己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肖丽珍,冯军.商务礼仪实训课程的设计探究[J].黄冈职业技术学院报,2008.10(4).

篇3

关键词 影视人物造型 角色设计 教学改革 项目驱动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Teaching Reform and Exploration on Vocational College Character Image Design Professional "Film Character Modeling" Courses

HE Juan

(The Arts of Animation & Design, Hu'nan Mass Media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Changsha, Hu'nan 410100)

Abstract For vocational college character image design professional "film character modeling" teaching problems, put forward a "project-driven" teaching-oriented teaching reform program. Respectively, from the organization and arrangement of teaching content, design and innovative teaching mode, use of teaching methods, training and environmental construction, curriculum assessment criteria and other aspects to explore the teaching reform of the course.

Key words film character modeling; character design; teaching reform; project-driven

1 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影视人物造型课程是根据影视剧本来分析剧情、分析人物(身份、年龄、性格、民族、职业)及人物性格和剧中的规定情景(人物所处的环境、时间、地点、时代背景、风俗)来研究剧中角色的外观造型,以对角色外部形象的造型进行设计。它综合了化妆、发型、服装的造型、质地、色彩以及风格等因素的表现效果,是实用性与审美性的完美结合。它不仅包含服装造型、发型设计、化妆设计、体态造型等具体内容,还包括了精神、文化等人文因素,使衣、形、神和谐统一;同时还是一个整体的、全面的构思与计划,也是把这种构思与计划通过一定的手段设计完成的过程。影视人物造型课程是为了满足三年高职高专人物形象设计专业学生的培养,于2006年开设于我院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是非常重要的专业必修课课程。

2 传统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课堂教学没有深入课程本质

影视人物造型是一门专业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设计师首先要分析剧本,然后从剧本出发根据演员的外形和气质来设计符合剧本中的人物形象。在过去的教学中,大都以T台秀或影楼造型的方式来设计模特的服装和化妆,再者是给出某个年代妆、日本艺妓妆、影视伤痕妆等这样笼统的实例操作来手把手教学,却并没有强调和突出影视人物角色设计的特点,没有赋予作品太多的个性和内涵。对学生来说,这部分知识几乎是匮乏的,做的设计也都停留在时尚、漂亮的浅层次理解上,没有深入挖掘影视角色内心世界与外在造型的关系,对人物的理解也不深刻,很难产生好作品。

2.2 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

由于该课程的特殊性,在学习过程中都是以实际操作为主要培养目的。但是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会忽略导入影视角色分析的理论基础。老师教什么他们就跟着学什么,学得比较零散,导致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被动,对课程内容没有一个整体的主动的把握。学习起来目标不明确,而只是学到些简单的技能,却没有把握好影视角色的内在与外在造型的关系以及如何表现出每个角色的唯一性。

2.3 学生缺乏真正的动手过程

以前的实训室设备没有现在这么全,这么方便,所以很多服装设计的缝制都是学生拿着设计图到外面找缝纫店去做,基本忽略了制作服装的过程。这样让学生对服装款式的裁剪没有全面而细致的了解,甚至对服装布料、材质的特点也没有很好地掌握,这样反过来对服装造型的设计思路也会有影响。

3 课程改革的思考

3.1 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

根据高职教育的定位,高职院校应加强实践性教学,与市场接轨。该专业的课程是根据现阶段国内企业、公司所运用的制作流程来设计的。而影视人物造型课程的每一项环节都是针对影视剧组、电视台个别栏目的制作环节来设计的。坚持按照职业岗位分析培养目标确定就业能力与素质分析分解能力要素点概括知识要素点对应要素点设置课程内容整合为课程形成课程结构形成培养方案的流程设置课程与教学方案,围绕就业能力培养,突出实践应用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具体说是基于工作过程来安排教学内容,从影视人物造型行业遵从的逻辑顺序安排教学内容,从发掘项目、搜集相关资料、进行角色分析、创作,到最后的制作,坚持从认知到实践再到应用,教学采取学生分小组进行的方式 ,力争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的职业素养。

这次课程改革中,将之前的影视赏析课(40课时)和角色分析课(40课时)结合,把重点放在引导学生了解剧本剧情,剧中的规定情景,人物角色的身份、年龄、性格,来分析剧中的人物角色。并通过绘画的方式将服装和化装贴切表现在角色的整体造型上。以培养学生将文学剧本视觉化,对影视角色进行整体形象设计的能力。该课程总课时80个学时,教学内容共分为4个模块,教学模块一:影视人物角色的性格与造型分析。参考学时:16学时;教学模块二:影视人物角色的服装设计。参考学时:20学时;教学模块三:影视人物角色的化装设计。参考学时:20学时;教学模块四:影视人物角色整体造型的运用(含实训)。参考学时:24学时。各个模块分别从理论与实训两方面组织教学。其中,理论教学满足学生所必需的理论知识和基本方法,分配32学时,实践教学满足学生对理论的掌握和熟练运用,分配48学时(比例为2:3)。

3.2 教学模式的设计与创新

在影视人物造型课程的教学改革中将项目驱动学习应用到该课程的教学实践中,让学生根据一段文学作品,通过绘画造型来表现影视角色形象,掌握设计的方法和技能。不仅创新了教学模式,同时体现了高职专业教育的特色。在课程改革中还大力营造模拟工作环境来进行教学,使学生从学生的角度转换为设计人员的角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本课程将实训项目采用“项目驱动”的形式以剧本为项目下达给各个小组同学,小组按照影视拍摄剧组的运作机制进行运作、仿真实训。在影视角色设计创作中体现自己对于影视人物形象的构思。整个教学活动以小剧组的形式来组织,根据剧本中提供的人物进行创作,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实践能力,又加强了他们团队合作能力和求实创新的学习态度。

将课程教学完全置于真实的工作环境里,以任务驱动、项目导向、创意与设计为一体的形式来组织课程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打破学科型课程主要进行知识灌输、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实现了工作即是课堂,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使教师的“授”向“导”转变,从而把理论知识、实践技能与实际应用环境紧密地结合在一起。

采用“项目内容一体化”的方法:分解课程项目实例相关知识,把影视人物角色的整体造型分解在每个章节里,再从服装、化妆、发型等方面结合项目实例分别举例讲解和练习,课程结束时学生应该有能力完成整体的项目实例。

3.3 多种教学方法的运用

(1)讲授法。以理论讲授为主,分析剧情、环境和人物性格等。(2)分析法。运用分析法对剧本中的人物角色性格、历史背景、规定情景进行比较分析,掌握剧中人物的不同个性和特质,为后面设计制作时所运用的造型、色彩、材质等有一个整体把握和调度。(3)案例法。运用对目前中外影视剧中的人物造型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从中掌握优秀设计作品的创作思路。(4)实训法。运用在剧组制中来仿真模拟,完成影视人物的整体造型。

3.4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的应用

影视人物造型是集绘画设计、服装设计制作、化装设计为一体的综合艺术。我们的教学场所即是影视人物造型制作的流程环节,这里设备齐全,有画室、化妆实训室、服装实训室、摄影实训室、计算机实训室等。按照工作流程分区,是一个完备的人物形象塑造的工作场所。学生在这样真实工作场所的学习情景里,专业素养得到培养。同时还有多媒体教学和世界大学城的网络教学手段的共同使用,让学生学起来轻松愉快,效果更明显。

3.5 实训环境

3.5.1 校内实训设备与实训环境

自本专业设立以来,实训设备上,先后拥有4个功能齐备的形象实训室,其中1个美发造型、专业化妆实训室;1个人物摄影实训室;1个服装实训室;影视人物造型实训室1个。另配置有梳妆台32个,专业电吹风32个,旋转椅32把,锁边机2台、缝纫机40台、多功能机4台、化妆材料、头模、头模架、各类舞台表演、戏剧服装、民族服装、仿真首饰、模特模型、裁剪刀、基础耗材等。保障了学生的制作成品从前期到完成整个流水线与社会、公司的统一衔接。

3.5.2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的建设

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现有4个:湖南金鹰频道、艾特婚纱、“星.维纳斯”美容美发连锁店、杨柳形象设计工作室。计划到2015年底前再增建3个校外实训基地来作为补充。

本专业虽建立了基本对应于影视剧组、电视栏目流水线的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但与高水平的实训基地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首先,实训室数量、实训设备的质量都需要增加和提升;已有的工作室需要进一步管理和引导,该课程的研发能力有待提高;校外顶岗实习基地有待进一步建设,方能满足在校学生的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和顶岗实习的需要。

3.6 课程考核方法

该课程的考核以最终的作品为标准。在作品中考查学生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与我院影视艺术系表演专业的影视戏剧片段排演课程进行联合式、互动式教学。作品必须是学生的原创,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创作不同风格,好的学生作品,剧组或栏目肯定会给予采用,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创意,并取得良好成效。

篇4

【关键词】中医美容专业 礼仪课程 改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B-0044-02

中医美容专业是一个以培养服务型、技能型人才为主的中职教育专业,归属于现代服务业范畴,因此对服务的礼仪要求比较高。目前北海市卫生学校正在使用的礼仪课程教材是《医护礼仪与形体训练》,此本教材供中职护理、助产、检验、药学、卫生保健、医疗美容技术、社区医学等专业使用,基本涵盖所有的中职医学专业。内容均是以临床医疗工作的医护礼仪为主,而严重缺乏中医美容专业岗位所需的礼仪知识。因此,目前中医美容专业礼仪的课程与市场的需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为了更好地适应中医美容专业岗位的社会市场需求变化,本着求真务实的态度,我们对中医美容专业礼仪课程进行以下改进。

一、教材

中职学校使用的医学礼仪课程教材大多是针对医学生的教材,不适合中医美容专业的学生,因此教材改革是当前中医美容专业礼仪课程当中最迫切也是最重要的改革。中医美容专业是中职卫生职业教育中的一个比较特殊的专业,它有别于其他的医学专业,它的就业岗位主要是美容师、化妆师、化妆品终端销售员等工作岗位,而不是临床医疗岗位。因此它应该使用独立、专用的礼仪课程教材。

(一)增加岗位礼仪知识。中医美容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工作的对象,主要是以求美者为主的客户,虽然有相当一部分人也存在一些身心疾病,但是诊断和治疗并不在中医美容专业毕业生的权限范围内,他们大多数人的工作,仅仅是为医疗机构诊断提供参考信息及在医疗机构治疗过程中提供一些权限内的协助。但目前教材的礼仪主要是适用于临床医疗工作,面对的主要是病患者。因此,教材应改为增设中医美容专业岗位所必需的美容师和化妆师行业礼仪、销售礼仪等方面的知识,大幅减少临床医疗工作礼仪知识。

(二)增加职场礼仪知识。中医美容专业的学生毕业后,面临求职、就业、新手上岗等实际问题,如何面试竞岗、与同事友好相处、与客户沟通等必须认真应对,但目前的教材缺乏职场实用性礼仪知识,为此应增加相应的求职、面试、与客户沟通等方面的礼仪知识。

(三)增加国学礼仪知识。中国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国学博大精深,“仁、义、礼、智、信”思想源远流长,可以把它融入现代医学礼仪教育中。中医美容专业传承了祖国中医学的内涵与精粹,而同是传承的国学礼仪美应融入中医美容专业的服务之中,使两者相得益彰。如国学中“不学礼,无以立”的经典理念和“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等儒学家关于“礼”文化的倡导,与现代医学礼仪异曲同工,因此运用国学礼仪可以强化现代医学礼仪的重要性,引导学生端正行为举止,树立“正气存入,邪不可干”的中医学礼仪健康理念,学会“礼者,敬人也”,达到“礼者,事之治也”,能运用礼仪知识正确地为人处世,有效地服务顾客。

二、教学内容

根据以上教材改革的内容,我们在教学内容上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以更贴近中医美容专业的岗位需要。

(一)重点传授美容岗位礼仪,区别于其他医学专业礼仪。中医美容专业与其他医学专业的礼仪教学侧重点不同。其他医学专业则侧重于临床医疗礼仪的应用,注重与病患者的交谈礼仪以及医护交际、仪容仪表礼仪等,从而营造和谐医疗氛围,构建和谐医患关系。中医美容专业应侧重于美容市场礼仪的应用,应大幅减少临床礼仪,给予中医美容专业的学生传授更多的医学美容美体、美容产品销售、善于与顾客心理沟通等方面的礼仪知识,塑造健康向上、真诚可靠的从业形象,引导客户正确追求健康的美容美体。

(二)增加岗位礼仪知识,融入国学思想。针对目前的教材,教学内容中增加岗位所需的美容、销售、职场等礼仪知识,同时在教学中把“仁、义、礼、智、信”思想融入美容产品销售礼仪,学习传统“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等儒学礼仪,并将之融入言行举止礼仪中,引导学生传承国学礼仪文化,树立良好职业服务形象。

(三)教学不必重复教授化妆技术。医学专业的礼仪教学中都包括有仪容修饰即化妆技术的教学,但作为中等职业卫校殊存在的中医美容专业,它本身就开设有美容化妆、初级美容师等专业课程,因此礼仪教学不必再重复教授化妆美容技术。

三、教学形式

在中医美容专业教学中,礼仪课程的专业性要求不高,它最突出的特点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单一、传统的课堂理论讲学方式并不适合礼仪教学。我们应把礼仪课程的理论课和实践课进行适当调整,更多地实行实践互动教学。

(一)情景模拟教学,角色扮演体验。教学中,模拟工作场景如“客户拟进来美容,学生如何招待客户?”或模拟职业场景,如“学生毕业求职,如何进行应聘?”然后由学生进行美容师、客户、招聘者、应聘者等角色扮演,对场景进行表演和练习,体验各种角色的立场与感受,教师和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分析、总结。

(二)小组案例教学,鼓励课堂互动。设计职业案例,例如“小芳上班时负责接待工作,当时背靠椅子翘着小腿,有一个客户进来,小芳当时没有起身迎接,只是询问后用食指进行方向引导。请分析小芳举止有何不妥并说出理由。”然后进行学生分组讨论,接着鼓励每个小组代表发言,最后教师进行分析、总结。

(三)开展实训练习,并以赛促学。实训练习是巩固学生礼仪行为的重要教学,除了绪论,每一章的理论教学课结束后都尽量开展相应的礼仪实训练习课。行动心理学认为,一个行为习惯的形成需要21天的坚持,需要90天的重复,这样才能形成稳定的习惯。因此,良好的言行举止需要反复地实训练习。除了课堂实训练习,还可以利用小组比赛和学校的礼仪比赛,引导学生开展课后礼仪训练,以赛促学,提高学生进行礼仪实践练习的积极性。

(四)“美容模拟店”实习,培养良好职业形象。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将各种礼仪融入工作岗位,我们安排学生到学校开设的具有真实职业环境的“美容模拟店”进行实习,将个人礼仪、销售礼仪、服务礼仪等融入“美容模拟店”的不同岗位,并由顾客和老师对学生的礼仪行为进行打分,评出礼仪之星。学生在实践中不仅可以提高美容技能,还可以体验到礼仪学习的乐趣,规范了行为举止,培养了大方得体、谈吐自然、笑容宜人的职业形象,提高了人际沟通能力,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四、考核方式

礼仪课程的内容相对医学知识而言,浅显易懂,人文性强,操作性强,注重规范行为举止和为人处世道理的教化。因此考核方式可以有别于其他医学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不适宜单纯地采用死记硬背的理论考试方式,可以采取理论考试与实践操作考试方式相结合,各占分数50%比例的考核方式。

结合多年的礼仪教学经验和课题研究,我们发现小组角色模拟表演(类似情景模拟教学)、礼仪情景剧展示比赛等考核方式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如情景剧礼仪展示比赛,以宿舍为单位,学生8-10人一组,时间为5分钟左右,自由设计情景剧,将礼仪的行为举止贯穿全场,一一展示,教师从表情、仪容仪表、站姿、行姿、坐姿、蹲姿、握手礼、鞠躬礼、介绍礼、精神面貌、剧目编排、音乐选曲等方面给予评分,小组最终得分为每个小组成员的个人成绩得分。这种互相学习、团结协作的小组考核方式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还能提高学生的人际沟通能力,增强其团结合作能力和创造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

五、成效

中医美容专业礼仪课是培养高质量的医学美容人才的一门重要课程,课程改革的目标是通过与市场需要接轨,改革现有的教材、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考核方式等,不断完善礼仪教学体系,提高礼仪教学的实用性以及学生对礼仪课程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培养高素质的中医美容专业人才夯实基础。经过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第一,提高了礼仪教学的实用性。通过对教材、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增加了岗位礼仪、职场礼仪、国学礼仪知识等,侧重于美容礼仪的教学而不是医护礼仪的教学,从而增强了中医美容礼仪知识的实用性,强化了美容礼仪的重要性和继承性,让学生有效地掌握了实用性的工作知识,为将来自信地走上职场进行了充分的知识储备。而且对全国中医美容专业礼仪教材进行了调查研究,对北海市卫生学校使用中医美容专业的礼仪教材提出了改进建议和提供了教材参考,得到了学校教学管理部门的支持和认可。

第二,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积极性。通过情景模拟教学、案例分析、实训练习、“美容模拟店”实习等实践体验教学,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教学互动,亲身体验了礼仪的规范性、可操作性,而且教师在教学互动中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规范了学生的言行举止,增强了学生与人交往的沟通能力,提高了学生对礼仪课程学习的兴趣和参与实践学习的积极性。

第三,增强了学生团结协作的意识。通过“美容模拟店”、礼仪情景剧展示比赛、小组案例分析等需要团体合作的教学与考核方式,增强了学生团体合作意识,学生切身体会到“大家好,才是真的好”,树立了集体荣誉观,提高了团队合作的精神。

【参考文献】

[1]张薇.关于护理礼仪课程改革的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1(5)

篇5

关键词:校企合作;文化对接;人才培养;职业院校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职业教育,特别是高等职业教育而言,培养符合现代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型人才是其重要职责。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满足企业用人需求方面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校企合作已成为职业教育普遍认可和接受的一种办学模式,取得了十分显著的发展。随着职业教育逐渐由外延扩张转向内涵建设[1],校企进行深度合作已成为职业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2010年5月,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明确提出:“把工业文化融入职业学校,做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这一要求为职业教育深化校企合作指出了新的改革实践方向。

1 校企文化对接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校企合作中大致存在两种文化,即企业文化和院校文化[2]。两种文化有着各自的特点、发展过程和组织载体,它们在校企合作中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要实现校企合作中的文化对接即是要减小两种文化的冲突,促进两种文化的互补,加强两种文化的渗透,增进两种文化的融合,实现两种文化的有效对接,共同打造校企深度合作的有效模式。

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培养生产管理一线应用型、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而深度、有效的校企合作需要企业文化和院校文化实现良好对接。进行校企文化对接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有效的文化对接有利于校企之间良好合作

校企之间的良好合作是职业教育育人的关键,校企合作双方应本着平等互利、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原则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办学。但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若过多的强调经济效益和短期利益将会导致校企合作教育的异化。其校企合作异化的表现包括:缺乏对教育育人的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的关注;教学服务组织成为执行企业生产任务的组织,失去其自身的教育管理职能;职业院校的教师、学生在自身成长与发展的合作中失去发言权,沦为校企合作中企业的附庸。以上这些异化表现若任其发展,必将严重危害校企合作的基础,导致校企合作失去自身本应有的属性和特色,造成校企冲突日益趋向激烈。

(二)有效的文化对接有利于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

校企合作中,由于企业的自身特点,使其拥有更丰富的信息资源,对市场信息和社会变化更加敏锐,导致企业往往在实际的校企合作过程中占据主导位置。校企合作中,企业文化有着更加强势的地位,企业会表现出越权现象,对职业院校的专业建设、课程教学、教育管理等合理的育人活动进行干涉,其结果导致学校教学失去教育价值内涵,教育教学变得过于指标化、数量化,严重影响职业院校开展教学的自主空间和发展活力。

另一方面,职业院校也会由于自身僵化、盲目、保守的文化,对企业的合理诉求视而不见,无法走出校园对当前社会和产业的变化进行实时追踪,缺乏进行自我及时更新的能力,导致培养的学生无法适应企业发展需求,与现实需要严重脱轨。因此,校企合作中应保持院校、企业双方有着各自合理的权利边界,进行充分、有效的文化对接,共同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有效的文化对接有利于职业院校教师队伍建设

随着校企合作的逐渐开展和日益深入,“双师型”教学团队已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必然要求。师资队伍建设是校企合作取得良好l展,促进校企深度合作的关键。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一方面需要面对企业注重实效、更多面向短期利益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教育教学的育人性要求使教师需要更多的关注学生身心健康及长远发展。这种企业和院校对人才目标要求的冲突往往使教师徘徊于两者之间,在两者的夹缝中左右为难。无论教师选择哪一方都会带来心理上的困扰,服从于企业短期要求,则会使教师削弱对教学的主动探求;服从于学校的育人要求,又难以符合企业对学生的实际要求。

企业文化和院校文化所带来的这种冲突,若不及时给予重视并加以解决,长期以往必然会导致教师心理冲突的日趋激烈,进而导致教师健康水平的降低和发展能力的受限,严重影响校企合作的进一步开展。

对企业文化和院校文化进行良好对接,将会使教师拥有更和谐的心理状态,更容易对教师职业产生幸福感。此外,还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接受并认同校企合作,在更多的校企合作问题上开展讨论和交流,使校企双方在更加理解、更加包容的状态下进行合作,促进职业教育良好发展。

(四)有效的文化对接有利于职业院校学生全面发展

职业院校的学生缺乏明确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校企合作为其就业提供了良好平台;在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学生更容易得到自身将来职业定位和发展的信息。但企业文化和院校文化的冲突对学生也提出了一系列挑战,如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孰轻孰重?是学习那些工作后能立竿见影产生效果的技能,还是放眼未来,学习那些对自身长远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的“方法和素质”?

企业文化和院校文化的有效对接能帮助学生在认识自身特点的基础上,结合企业需求信息,明确自身发展目标,做出合理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华好学院是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为服务区域经济发展、适应产业转型升级需要,与美容行业知名企业广东华好集团有限公司按照“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的原则共同组建的。华好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为高素质、强技能且具备创新创业能力的美容化妆品行业管理及服务人才。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与广东华好集团有限公司秉承“求真务实”的精神,发挥各自优势,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办学的有效途径,服务于地方经济及美容化妆品行业发展。在“互利共赢、合作自愿”的基础上,校企双方构建了理事会领导下的校企合作办学体制。华好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理事会由七人组成,企方委派四人,校方委派三人,理事会主席、华好学院执行院长由校方人员担任,理事会副主席、华好学院院长及副院长则由企方人员担任。此外,校企合作双方在办学体制的基础上,建立了框架协议下的校企合作长效办学机制。为保障华好学院校企合作的规范、高效开展,明确校企双方的责任和权益,理顺华好学院的运行体制,校企双方共同签订了合作协议,出台了一系列的管理文件,并规定每年召开两次理事会共同商讨校企合作办学的重大问题。

以上各项改革措施为华好学院企业文化和院校文化的对接提供了交流平台,为两种文化的渗透和融合提供了充足的发展空间,为校企文化实现对接提供了充分可行性。

2 校企文化对接的美容化妆品产业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华好学院自成立之初,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出满足美容化妆品行业需求的人才,在各项体制机制的保障下,大力推进企业文化与院校文化的交流,通过校企双方文化的不断渗透、融合,校企文化的对接已具备一定效果,并以此为契机积极进行各种教育教学改革实践,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一)校企深度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在企业文化与院校文化进行充分有效对接的基础上,华好学院将工学结合全方位地融入华好学院的整个人才培养过程中,从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课程体系的构建、专业核心课程的建设、课程标准的制定、专业教材的编写、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师资队伍的建设、教学过程的实施与运作等方面全面深化了校企合作,形成了“三双、四跟、五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三双、四跟、五对接”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是指:“三双”是指学生具有双重身份(学生和学徒),教师具有双重角色(院校教师和企业顾问)、领导具有双重责任(院长和总裁);“四跟”是指专业跟着行业企业走、课程跟着服务管理走、教学跟着岗位标准走、教材跟着项目任务走;“五对接”是指专业与职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服务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

企业文化和院校文化的有效对接为构建“三双、四跟、五对接”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可能,为校企合作朝着更加深化的方向发展提供了保证,为校企双方共同确立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了基础,从而有效推动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培养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符合美容化妆品行业的发展需求。

(二)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

华好学院与广东省相关中职院校构建了中高职衔接的技能型人才培养体系。一般而言,区别于中职院校,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素质、强技能的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从自身发展角度而言,相比于中职学生,高职院校更愿意吸纳普通高中学生就读。但从美容化妆品行业实际需求出发,中职学生娴熟的实践操作技能更为行业发展所需;而且,中职学生相对较短的人才培养周期也更容易满足美容化妆品行业日益增加的人才需求缺口。在企业务实、强调实际动手能力的文化影响下,华好学院突破常规,大力推进中高职衔接建设,在自主招生的宣传、笔试、面试内容与方式的设计和实施及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及课程建设等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和尝试。正是因为有了企业文化的参与,华好学院并没有按照传统院校的选材标准进行招生录取工作,从实际实施效果看,中高职衔接进展十分顺利,培养的学生受到了美容化妆品行业企业的欢迎。

(三)突出实践操作专业能力课程的选择

专业能力课程是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和环节。围绕技术与管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华好学院经过充分的市场调研及深入研讨,从满足企业和学生的需求出发,开设了一系列富于行业特色的主干课程,如:美容美体学、中医美容基础、亚健康预防与调理、美容会所经营与管理、化妆品学等。

由于企业文化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满足市场需求为目标,企业文化的注入使华好学院开设的课程与传统理论型课程明显不同。华好学院开设的专业能力课程十分突出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更加强调学生动手能力,更加注重学生与市场需求的衔接,更加关注学生完成学业后与企业实现“无缝对接”的上。校企双方文化的有效对接为华好学院课程的改革与实践创造了良好环境,提供了强大支持。

(四)情景教学“校中厂”实训基地的建设

华好学院“校中厂”实训基地按照“学校出地、企业出资”的模式进行建设,实训基地包括技能教学实践区、理论教学与研讨区、服务区和办公区,设有形象创业实训室、中医技能实训室、多功能课室等。该实训基地按照企业化方式运作,功能划分合理,对学生技能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华好学院实训基地在校企双方的反复沟通、充分论证下,完全按照实际经营环境进行建设,整个实训基地的设计和布局都体现出了企业文化特点――“发现美,经营美,创造美”,实训基地为项目教学、情景教学提供了充分保障,为学生切身感受企业文化创造了良好环境。通过实训基地建设,企业文化与学校文化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发展。华好学院实训基地已成为校园内一道独特靓丽的风景。

(五)优势资源互补教师教学团队的搭建

华好学院师资队伍由学校和企业共同组建。学校教师承担专业基础课程的教学工作,企业教师承担专业技能及实操课程的教学工作。华好学院师资队伍“双师型”特征明显,整体素质优良,结构合理。企业教师长期入驻学校,与校方教师一起做了大量的教育教学工作,为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了重要贡献。

企业教师的进驻不仅带来了熟练的操作技能和丰富的市场信息,也带来了企业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在与校方老师持续的交流沟通过程中,校企双方教师不断增进彼此了解,加深彼此认识,使双方以更加包容、理解的态度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共同提高教学质量。校企双方老师的交流是校企文化交流十分重要的方面,校企双方老师的互相认可、彼此欣赏为校企的进一步深入合作打下了十分扎实的基础。

(六)填补行业空白专业特色教材的编写

华好学院扎根市场需求,发挥校企优势,共同编写了《美容美体学》、《美容会所经营管理》、《美容网点开发与维护》、《中医美容基础》、《行业与企业认知》、《皮肤护理与形象修饰实操》、《中医推拿与按摩技术实操》、《亚健康预防与调理》等多本精品教材。源于准确的市场定位及对职业教育理念的精准把握,《美容美体学》和《美容会所经营管理》两部教材于2013年9月获得了教育部“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立项。华好学院在成立不到三年的短暂时间里,取得了一系列教材建设成果,校企双方间文化的有效交流和融合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七)彰显行业特色学生课外活动的开展

为丰富学生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华好学院开展了多种形式的课外活动,如美容创业项目――“园美空间”、化妆技能大赛、各种各样的美容协会活动等。丰富多彩的学生课外活动不仅彰显了美容化妆品行业的鲜明特色,也为企业文化在校园中的传播提供了良好渠道,为更多校方人员了解美容行业提供了窗口,更为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间的交流发展提供了机会。

3 总结

华好学院自成立之初,便具有了极其鲜明的“校企合作”特征。为进一步推动校企合作发展,校企间进行文化对接十分必要,华好学院自身特殊的办学体制机制为校企文化交流提供了良好平台。华好学院依托自身优势,以校企文化有效对接为突破口,以提升自我内涵发展为目标,进行了诸多促进校企文化融合的教育教学改革与实践,并取得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成果,教学质量得到了有效提高。但从校企文化对接的角度总结华好学院各项改革措施,还存在诸多问题与不足,针对各种问题,提出如下改善措施,以供参考:

(一)职业院校应不断更新教育办学理念,积极进行校企合作

目前的职业院校受到传统院校文化的影响仍然较深,相比于传统的高等学校教育,职业教育特色尚未完全彰显。但当前社会经济转型对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职业院校勇于面对并适应这种要求。这就需要职业院校对自身固有的价值观念进行不断更新,以更加包容、开放的人才培养理念,投入到校企合作中,通过不断解决校企合作中的各种问题矛盾,逐步形成合作、平等、发展、共赢的价值取向。

(二)职业院校应不断加强自我内涵建设,促进师生自身文化养成

职业院校的师生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在企业文化和院校文化的有效对接中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为进一步适应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对人才提出的更高要求,职业院校的发展已逐渐从规模扩张转向内涵建设。在职业院校加强自身内涵建设的关键时期,应重视自身文化养成,应将企业文化中的合理因素与院校文化进行有效融合,并在各种教学活动中不断地进行实践,不断完善院校文化,以使文化建设在促进职业院校发展方面发挥应有作用。

(三)企业应以包容的姿态面对校企文化对接出现的各种问题

校企文化接的过程中,企业文化以市场为主导,以短期利益为目标,市场变换和经营压力会导致其行为方式和问题处理上具有一定急迫性。在实际的合作办学过程中,企业有时会不自觉地越权干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和课程教学,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有效开展,严重制约了职业院校的自主办学空间。因此,为保证职业院校的教学活力和未来发展,企业应以包容的姿态对待校企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应以长远发展的眼光看待当前校企文化对接出现的各种困难,应发扬企业社会责任意识,妥善处理校企合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四)企业应对自身文化进行发展完善,以更加成熟的姿态进行校企合作

我国企业的发展历史相对短暂,尚未形成完善、成熟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中还存在着管理方式落后、企业决策不科学、组织架构混乱等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企业文化发展。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今天,企业文化需要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完善,满足市场需求。校企合作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所需人才,同时也为企业文化与院校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平台。在院校文化积极借鉴企业文化中合理因素的同时,企业文化也应从院校文化中积极汲取有效养分,加强自身文化建设,促进自我不断提高。

总之,在校企两种文化都尚不成熟,都急需完善发展的今天,随着职业院校和企业合作教学的日益深入,两种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正以十分惊人的速度发展。两种文化有着自身的发展形态和表现特点,在两种文化对接和沟通的过程中,应避免任何单方文化的过度膨胀,避免两种文化过于剧烈的冲突,保持两种文化进行充分融合的空间,为校企合作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动力。两种文化应相互尊重,平等交流,共同探讨校企合作的有效办学模式,共同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

基金项目: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基于美容产业升级的化妆品技术创新与校企合作制度改革协同机制研究》、广州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课题《基于美容化妆品产业校企合作共建专业群研究》(1201533588)。

参考文献

[1] 谈松华. 从外延扩张到内涵建设:高职教育发展的新选择[J]. 教育研究,2005,(5):29-31.

[2] 刘义国. 校企合作中两种文化的冲突与融合[J]. 职业技术教育,2011,32(644):43-47.

[3] 潘荣江. 基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高职院校文化建设探析[J]. 教育发展研究,2014,(7):55-59.

[4] 朱巧芳. 试析高职校园文化[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5,26(3):100-103.

[5] 余祖光. 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中工业文化对接的新动向[J]. 职业技术教育,2011,32(659):5-10..

[6] 颜楚华. 高职院校的文化个性及其养成[J]. 教育发展研究,2013,(Z1):31-35.

[7] 刘建湘. 企业形态的高职院校文化研究[J]. 教育研究,2011,(383):95-98.

[8] 刘晓,路荣平. 文化互动视域下高职校企合作的内容和方式[J]. 中国高等教育,2012,(09):44-45,63.

[9] 杨久清. 论校企合作文化融合的长期发展[J]. 辽宁高职学报,2012,14(5):14-16.

篇6

关键词:会展;全真实训;教学设计

会展专业是一门“学中干、干中学”的实用性极强的行业,由于会展项目涉及调研、策划、营销、组织、服务、管理各环节,筹备时间非常长,企业对实训学生的容纳量有限,客观上难以与教学上的任务的时间人数要求衔接,因而,目前高职业会展教学存在实践教学的不足,特别是真实环境下的仿真或全真实践教学的缺失的情况,不利于培养会展学生的职业能力。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筹经费、自主办展,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

一、“育英时尚节综合实训项目”教学设计分析

(一)课程设计思路

“育英时尚节综合实训项目”涉及筹展全过程,教学目标为:第一,职业知识目标,能综合运用市场调研、市场分析、会展管理、会展营销、公共关系、现场管理、活动策划、财务管理、公文写作、消费心理等必修课程的知识来分析、解决筹展办展的具体问题,而且要从总体方案规划、生命周期到风险管理、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等诸多方面加以考虑会展项目的可行性。第二,职业技能目标:熟知展览策划的一般流程和基本内容;能设计调查问卷、能胜任宣传资料的编印工作、熟悉会展新闻管理工作,具备会展文案写作能力;能进行业务面谈、现场管理和展后跟踪分析。第三,职业素质目标:培养细心耐心的工作作风,有坚韧的心理素质,敏捷的应变能力和诚信的职业操守。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为达到有效培养职业能力目的,会展专业教师经过调查走访会展企业,明确了会展岗位群的工作任务和相应的职业能力;采取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黏合知识的方法来形成本项目教学内容。

二、教学方案设计

会展专业在项目设计模式上采取“分段式”的方法,根据工作任务界线,划分整体项目为以下阶段,各阶段由不同工作任务形成的小项目组成。

(一)第一阶段——计划、组织阶段

学生通过分析校园市场需求及参展商的要求,确定展品范围是服装、化妆品类、文化用品类,能考虑人流量,把办展场地点确定在宿舍区。第二届综合实训筹办期间,学生通过问卷调查,认为借学院形象提高展会档次更重要,把展览地点从宿舍区定在校园标志性区域。第三届综合实训筹办期间,会展学生通过市场调查,得出了“就业是2010年的一大市场需求”的结论,并在展会上增加了“校园招聘会”专场。在筹办展会过程中,鼓励学生运用财务知识计算盈亏平衡点、经营安全系数,从而确定展位营销和招商招展指标。

在进行可行性分析时,要求学生对展会的基本框架进行评估。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六个问题:展会展品的范围所在产业是否能举办如此规模和定位的展会;展会的名称、展品范围与展会定位之间匹配与否;展会举办时间、举办地、办展频次是否符合市场需求;展会定位与展会规模是否有冲突;办展机构对展会所在产业的熟悉程度;办展机构需要的筹展时间。教师给出标准格式,要求学生分组完成立项策划书。要求报告篇幅适中,结构完整,编排合理,措词准确、明白易懂。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向学校提交了“综合实践计划书”、“场地审批”、“可行性分析”、“展览场地测绘图”,并到学校各部门争取支持政策。这一过程自然仿真了展会举办的申报流程。

(二)第二阶段——运作阶段

会展专业学生成功地组织了会展设计大赛、开幕式、现场表演、商业宣传、参展商联合大优惠等活动,为参展商和观众提供附加服务,从而提高展销会的形象和档次。在招商招展方面也取得了极大的成功,把康师傅、比亚迪汽车等著名品牌引进了展览会上,招聘会上仅会展行业协会就组织了十多家企业参加,这些成绩的取得,极大地鼓舞了学生的从业热情。

展销会的服务工作贯穿于整个展销会,服务工作包括对参展商、参展观众的服务,服务工作要做到细致、耐心。对于展销会的供应商,如对于展台搭建商、运输商的选择标准是优质服务和价格合理。一个展会的成功与否最关键的就是现场服务质量的好坏。一定要做好现场的服务工作,这样对于整个展会有着很大的推进作用。

在展会现场中,同学们在忙碌中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东西:从水电设备安装到舞台搭建、从全安巡视到餐饮供应、从天气忽变到客户纠纷处理,他们始终表现出极高的兴致,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在这次实践过程中,同学们很好地负起了自己的责任,把书本中的理论知识与本次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完全符合了一名职业人的要求;同时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学到了一些与同学、其他部门的沟通技巧,为以后融入社会积累了良好的经验。

展销会总结的目的是检验展销会的效果是否达到预期效果。学生组委会通过对所有参展商的问卷调查和参展观众的抽样调查进行展销会的评估报告,并针对调查结果,总结出展销会取得成功的经验,找出不足之处,以提高下一次展销会的举办水平和质量。

展后总结围绕首届育英时尚校园展销会的四个阶段流程介绍此次展销会的台前幕后,并通过收集大量图片和文件为读者了解首届育英时尚校园展销会提供便捷。同时,也为下一届展销会的举办提供一个可直接借鉴的资料库。

三、实训的组织形式

本项目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主要承担指导者或辅导者,同时又是实训活动具体组织者和观察员。教师向学生介绍相关背景资料,布置任务,进行必要指导;及时答疑纠错,控制实训进度。

(一)教师工作

在本项目中,教师的主要工作有:

1、实训前做好实训教师分工:根据教师专长不同,分管招商招展、宣传公关和现场管理、活动设计、形象策划等不同实训项目,制定并提出项目的实训计划和项目任务书,在实训开始前由会展教研室组织审定。

2、实训中组织好学生在实训项目中的角色分工和轮换,分析讲解具体引导项目(实例),分步骤指导项目进展,项目进行中解答学生疑问和过程考核。

3、实训各项目结束后的总结点评和项目考核。

4、实训全部项目结束后的总结提高,包括实训引导项目(实例)的完善,实训组织计划的补充修改,以持续改进实训方案、计划和实训手册。

(二)学生组织

由于是全真实训,所以在实训过程中,采用学生自愿报名、教师指导的形式,由学生组成“展览会组委会”和各级工作人员,并自行制定规章制度和部门职责。

四、考核与评价

综合实训项目教学重点放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上,因此学生考核分数A,由操作考核成绩B和作业成绩C两部分组成,操作成绩占的比较相应增大,权重比例为6︰4,即A=B×60%+C×40%。

(一)操作考核方式

主要考核学生在实训时的积极性、独立性、完整性、创新性、理论运用熟练程度,考核模式采取公司普通运用的360℃绩效考核模式。如果被考核人的岗位为“普通员工”,其成绩由本人自评D、部门内同学互评E、部门经理打分F、指导老师打分G组成,权重比例为1︰1︰3︰5;假设有n名员工参与评价,考核公式为:

E=∑(a1+…an)/n

B=D×10%+E×10%+F×30%+G×50%

篇7

论文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生活节奏的加快,形象设计已经成为一个新兴的热门行业,形象设计不再是人们印象中只有明星们才享受得起的待遇,已从原来的影视、文艺等专业机构走进大众生活。形象设计分类有:人物形象设计;品牌形象设计;行政机关、企业形象设计等。本文仅对人物形象设计课程建设提出粗浅建议以共同行参考。 

 

一、人物形象设计专业的发展前景 

 

据网络数据表明:目前,除许多美容、化妆品公司、造型工作室招聘形象设计师外,一些职业技术学院也在大规模招聘形象设计教师。由于形象设计师是一个全新的职业,在招聘中,根据个人水平不同,薪酬弹性空间较大。目前,形象设计师服务对象主要是30岁以上的老板、中高层管理人员、模特、影视明星等高收入人群,其收费也较高。一些成熟的形象设计师,除了在本单位有几千块钱的固定月收入外,一些业余时间的兼职甚至比固定收入还多。在香港,名气一般的形象设计师的价格是一天几千到一万五千港元;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形象设计每次收费一般从1000元起价,常年的形象顾问年收费在1万元至3万元左右,一些大牌形象设计师月收入上万元。 

对于有如此发展前景的职业,目前已经有很多高职业院校看准机会开设了《人物形象设计》课程,并且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课程建设方面也已经先行一步,有很多值得借鉴和推广经验。我下面就仅从如何更好地进行人物形象课程建设,总结出一些值得推广的做法,希望能为该专业从教人员以及教育管理人员提供参考。 

 

二、专业课程建设 

 

1.以教学为中心、以课程建设为突破口,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1)强化日常教学管理。构建学生、教师双向信息反馈与评估,教学观摩与教学实践相穿插。实行听课评课和教学研讨制度;改革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增加综合性实践课程;建设开放性实验室,努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实行学生参赛奖励制度。 

(2)加大课程建设力度。课程设置上倡导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建立和完善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开设一定数量的自选课程,拓展学生的知识面。确定以核心课程和实践课程为重点,深化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 

(3)教材建设为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重视教材的建设,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调整教材。组织教师编写或参与编写具有学校和地方特色的自编教材;根据本专业属于流行专业,因此确定和选用图片类参考教材要为最新版本。 

2.建立实验室、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场所,强化动手能力。 

(1)健全实验所需的工具和材料,为学生提供实践中的物质保障 

(2)强化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根据本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对现有的教师进行实践动手能力的培训,对引进的人才要特别注意考察其实践技能。 

(3)优化实训课程,增加学生实习、见习、社会考察活动的安排,注重实效。 

(4)聘请专家到实训基地参与实践教学,共同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技能。 

3.深化教学改革,建立 “岗位导向”的教学模式 

(1)以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为导向。依据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调整化妆设计、盘发造型、舞台影视化妆和服饰搭配等核心课程的内容,使这些核心课程内容同岗位要求相对应,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的适应工作岗位。 

(2)加强校企合作力度,实践教学与企业实践的相通。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把企业的设计任务直接引入课堂,把工作任务和教学任务融为一体。让学生真题真做,不但可以尽早让学生熟悉实际工作内容,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合作能力。 

(3)顶岗实习与就业相通,实现毕业后的岗位对接。学生经过校内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培训,在大三下学期可带着毕业设计任务,进入相关企业顶岗实习。让学生以试用人员的身份在企业中完成毕业任务,而企业则在毕业生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全方位考核,经过双向选择实现毕业后的岗位对接。 

(4)利用网站平台,建立共享型资源库。 

最大化地利用网络,由学院建立网站,把教学课件、教学录像、师生优秀作业、考证试题、最新资讯、赛事情况等相关文字、图片、视频等上传至网络。给学生和老师提供一个展示自我,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平台。 

4. 建设一支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造型实践技能强的“双师型”教师团队。 

(1)引进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和一定理论水平的企业精英进入学校,参与实践教学。 

(2)加大骨干教师的培养力度。分批选派现有专职教师进入相关企业,通过实际工作和研究,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使教师逐步成长为造型实操能手。 

(3)积极引导与鼓励教师考取相关专业资格证书和职业证书,鼓励和支持教师提升学历和职称。 

 

三、结语 

 

人物形象设计课程建设涉及面较广,无奈篇幅有限,本文仅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场所的建设、教学模式、教师队伍建设等几方面进行总结性陈述,希望能为同行们提供一点参考素材。虽然我国的形象设计业与国外相比起步晚,但目前来看市场需求量较大,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自身形象的塑造也会提出更高要求,因此形象设计这个专业,未来50年在各大城市都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希望同行们能够共同努力提出更好的课程建设意见,为这个行业培养出更优秀的设计人才。 

 

参考文献: 

篇8

关键词:高职教育小专业专业建设

【分类号】G718.5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从建立之初就是社会需求量较大的热门专业,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据全国星评委办公室统计,截至2010年底,全国共有14680家星级饭店,“高星级”从业人员2010年缺口超过30%,星级酒店每年需补充各级管理人员20%左右。但由于想从事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往往高考成绩居于下游,对于很多综合类高职院校来说录取率一直不高,这就导致酒店管理专业吃不饱、干不好,济南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自2004年建立至今,经历了十几年的建设历程,最终形成了人才培养目标明确、培养方法符合规律、拥有较强师资力量和实训条件的“小专业”,本文从下面三大方面论述一下建设思路和成果。

一、人才培养方案的建立

人才培养方案无疑是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高职教育酒店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经历十几年的建设已经非常成熟,全国有很多国家级重点专业和示范性院校所做的人才培养方案已经成为标准,但是作为“小专业”,我们在建设酒店管理专业时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改革和创新。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由“宽泛”变为“狭窄”

培养目标的准确与否是人才培养的能否成功的基石,由于酒店行业的就业群体非常庞大,岗位分布也十分复杂,加之“小专业”无法做到面面俱到,因此,我们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上确立了“校企合作、定向培养”的思路,选择与合作企业一起培养特定的酒店人才,由原来的尽量适应各种星级、各种岗位需求,转变为在紧密的“校企合作”培养的基础上较为“狭窄”的培养目标,近几年逐渐建立起了“豪华五星级方向”和“国际邮轮乘务方向”两个培养方向,以国际酒店管理集团为切入点,深化校企合作,与各大国际邮轮公司继续实践酒店管理专业“分方向”发展。

2.核心课程体系与“分方向”课程体系的建立,体现了酒店管理专业的职业特点和不同企业的企业特色

核心课程体系体现了高职酒店管理专业不同培养方向的职业共性,也是酒店管理“小专业”建设的核心内容,为此我们紧扣酒店行业的餐饮和住宿两大主体业务,建立了酒店管理专业的职业核心课程体系,以酒店服务基础素质、酒店服务基础技能、酒店督导管理基本能力三个层次的课程,形成了“两纵三横”的酒店管理专业核心课程体系,这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相对固定的部分;除此之外,为了突出“分方向培养”的人才培养特点,我们和合作企业一起,通过详细的调研、研讨和协商,共同开发了“分方向”校企合作课程体系,即豪华五星级酒店方向课程体系和国际邮轮乘务方向课程体系,这部分课程主要由合作企业承担教学和培训任务,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小专业”师资力量不足和实习实训资源不足的缺陷,增加了学生接触企业的机会,在一定程度上也提高了合作企业的积极性。

3.建设并实施基于“校企一体、淡校旺企、逐级提升”培养模式基础上的“校企一体、定向培养”人才培养模式

在“分方向”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过程中,我们与企业一起,创新实践“校企一体、淡校旺企、逐级提升”的人才培养模式,强调把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职业精神、道德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以职业道德提升促进职业综合素质的整体提升,达到酒店行业对于管理人才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的要求;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导,基于工作过程对职业能力进行分析,使核心课程对应核心技能,按照实际工作过程和任务将课程内容进行整合和序化,用任务驱动教学,实现专业教学要求与企业岗位技能要求对接;采取双元授课、双元指导、双元监控、双元评估、双元地点、双元身份的共育模式,达到学校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目标融合,直接为企业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最终形成系列的酒店管理专业“校企一体、定向培养”的“分方向”人才培养模式。

二、人才培养方案与师资建设相适应,核心课程体系与校内师资同步建设

“小专业”的瓶颈之一就是师资力量,为此,针对方案中的三大课程体系我们采取了三种措施,其一,公共课程师资学院统筹解决;其二,“分方向”校企合作课程师资企业为主解决;其三,酒店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师资重点建设;下面重点介绍酒店管理专业核心课程师资建设的内容。

核心课程师资方面以自建为主,在本专业建设之初,我们只有三名校内专业核心课程教师,很多专业课程需要外聘教师完成,教学质量难以控制,课程建设也无从谈起,为此,我们坚持引进人才建立校内专职教师队伍;在这个方面我们始终坚持两个原则,就是按课程引进、按兴趣引导,即主要引进核心课程体系中所需的师资,在引进后按教师的基本素质和兴趣点确定主攻方向,例如,有教师喜欢化妆、注意形体,就积极引导她注意礼仪和形体训练等酒店服务基本素质类的课程,再如,有教师在上学时参加过酒店客房部的实习并对此有很多心得,工作后有在酒店客房部打工的职业经历,喜欢研究客房服务技能和管理知识,就积极引导他教授客房服务技能和客房管理方面的课程。经过十年左右的引进、训练、适应和磨合,济南职业学院酒店管理专业逐渐形成了一支年轻化、职称比例较合理、全员拥有初步职业经验和中高级酒店类职业资格证书的师资队伍,完全可以胜任核心课程的所有教学任务,并且多名教师已经开始在酒店管理专业内多方向发展,为此,我们拓展出了多门酒店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比如,酒吧管理、调酒服务、茶艺服务、康乐服务等。

三、校内实训条件建设与核心课程体系相适应,积极建设拓展课程和分方向课程实训条件

校内实训条件建设的相对滞后,是酒店管理专业成为一个“小专业”的重要因素;由于受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建设速度缓慢,近几年刚刚完成了从“有限训练”到“综合实训”的转变,在这一方面有如下几点经验可以分享。

其一、先“训练”后“实训”

我们在专业建设之初,首先建立的是基本训练条件,对酒店管理专业来说,也就是首先建立了中餐摆台训练室、西式做床训练室,为学生提供有限的训练空间,至于其他训练和实训,主要依靠虚拟课堂和实习单位来完成。随着招生人数的稳定、师资力量的增加、实习单位支持,特别是教育主管部门的多次普惠性院校建设资金的有力支持,经过十多年的努力,我们终于按照核心课程体系的需要建立起了系统的酒店管理专业校内实训体系,它由八个实训室和一个校中厂组成,基本可以支撑百人规模以内的训练、实训和现场管理情景化教学需求,初步达到建设目标,并且具有了针对酒店服务与管理人员开展社会培训的能力。

其二、紧扣核心课程体系,适度拓展实训功能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