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期刊服务咨询,期刊咨询:400-808-1701 订阅咨询:400-808-1721

机关爱国卫生运动总结8篇

时间:2022-09-28 09:50:1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机关爱国卫生运动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机关爱国卫生运动总结

篇1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

根据市、县爱卫会有关爱国卫生工作目标考核办法和机关单位卫生标准的要求,我院把创建市级卫生先进单位工作纳入年度工作规划,使创建工作做到年初有计划、有部署,年终有检查、有总结。成立了由院长同志任组长,副院长同志任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中心卫生室主任为成员的镇创建市级卫生先进单位领导小组,由院办公室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切实推动了爱国卫生各项工作的开展。

二、强化宣传,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

近两年来,我们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广泛宣传爱国卫生和创卫的目的、意义和要求,把爱卫、创卫思想植根于广大群众心中,把创卫工作渗透于家庭、传播于社会。首先,医院、各中心卫生室设立了17个宣传栏作为固定性健康教育阵地,宣传栏内容每季度更换一次。其次,印发禽流感、艾滋病、结核病、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相关健教宣传资料10万余份,材料入户率达96%。再次,医院以“创卫”为契机,聘请专业人员分季节、分人群讲解健康教育知识,提供卫生咨询服务,重点讲授常见病、多见病的预防知识。共开设专题讲座10余期。同时,大力宣传我院爱卫和创卫工作中涌现的先进典型事迹及时报道创卫作中广大群众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极大地提高了全镇居民的卫生意识和健康意识,为创卫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氛围,促进了健康行为的养成,形成了个个讲卫生,人人爱清洁的良好风气。全镇卫生知识入户率达95%以上。特别是今年以来,我们把创卫宣传与“讲文明、树新风”、“改善发展环境”等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组织开展了“世界无烟日”、“爱国卫生月”、“6?5世界环境日”等创卫宣传活动6次。

三、建章立制,狠抓落实

按照《<省爱国卫生运动管理办法>及实施细则》、《滨州市各行各业卫生标准》、县委、政府“创卫”目标和镇卫生院创建规划,我院先后制订了《医院环境卫生管理制度》、《住宅区卫生管理制度》、《绿化卫生管理制度》、《职工文明卫生守则》、《年度目标工作考核细则》等各项制度,明确卫生目标和任务,强化管理,责任明确,奖优罚劣。

为保证职工身心健康,我院每年组织全体职工健康查体两次,并在每年的夏季为职工发放防暑用品和预防用药,防止各种疾病和传染病的发生,确保了各项工作的正常运行。同时,我院每周一下午组织全体职工开展健身活动,并多次组织全体职工外出参观学习,参加拓展训练,丰富了职工的生活,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

重视“窗口”建设。就诊导医服务是面向群众的窗口。我院下设16个科室、15处中心卫生室,我们注重规范服务,树行业新风,要求全体工作人员讲文明懂礼貌、使用文明服务用语,热情接待每一位前来就诊的患者。在搞好医疗服务工作的同时,抓好服务窗口的卫生清洁工作。为搞好医院内部环境,我院筹集专项资金购买卫生工具和消杀药品(垃圾桶、电动喷雾器、84消毒液、奋斗钠等)。同时,组织全院职工学习相关爱卫知识,增强其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按照《年度工作目标考核细则》中有关卫生清洁的条款,办公室组织有关人员按条款要求,对各科室及15处中心卫生室责任区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并将检查得分同年度目标考核挂钩。通过一系列有效措施,大大增强了广大干部职工的创卫意识,全体干部职工每天自觉清扫室内外和公共区域卫生,专人负责绿化区清洁,全院内外整体环境得到了明显改观。室内达到窗明几净,物见本色,无积尘、蛛网、垃圾、烟头及纸屑,无卫生死角;废纸篓、痰盂、果皮箱等卫生设施整洁;厕所达到瓷砖化、水冲化、无鼠、无蝇、无污、无臭味。我院在宜绿地带、办公区、生活区栽种草坪、树木及各种花卉,有大叶女贞、小叶女贞、垂柳、紫叶李等树木80余株,绿化面积达1200余平方米,为职工创造了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

积极开展巩固创省级卫生镇活动。我院紧紧围绕镇 党委、政府创建国家卫生镇为目标,积极支持配合参与镇爱卫办组织开展的爱国卫生、创卫生城镇和除“四害”等活动。在“爱国卫生月”活动中,按县爱卫会统一部署,每年四月、十二月份在全镇范围内集中投放鼠药两次,并搞好复查,及时补药。

在以后的创建工作中,我们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贯彻落实爱国卫生、创卫工作的有关规章制度和《公民道德实施纲要》,制定切实可行的创建规划和措施,求真务实、强化管理、搞好经常性的督促检查,考核评比,奖优罚劣,采取强有力的保障措施确保今年创建市级卫生先进单位顺利通过,不断提升我院的卫生文明形象。

篇2

(一)医改工作

1. 调整医共体试点范围,控制病人外流。

2016年,在____镇中心卫生院(南部乡镇)通过二级综合医院评审后,我县及时调整了县域医共体试点范围,由该院牵头与周边4个乡镇成立了第三个县域医共体-____县红十字会医院县域医共体,有效控制了病人外流。

2. 推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发挥守门人作用。

2016年在村医签约服务工作的基础上,我县又启动实施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截止11月底,我县已完成常住人口签约人数170092,签约率达16.45%;有偿签约人数86354,有偿签约率达8.35%;65岁以上老人、高血压患者、2型糖尿病患者有偿签约人数分别为38497、35126、11648人,老高糖有偿服务率分别为40.38%、36.39%、52.21%,全面超额完成全年家庭医生签约工作任务,在淮南市农业县区中排名第一。

3. 工作落实得力,县外住院病人趋于回落。

根据省新农合管理中心2016年前三季度县域医共体新农合运行情况的通报数据,____县2016年前三季度县外就医人次为38356人次,较2015年同期的42536人次,同比下降9.82个百分点。其中,____县县医院医共体县外就医人次下降8.73个百分点,____县中医医院医共体县外就医下降7.70个百分点,____县红十字会医院医共体下降幅度达19.34个百分点,在全省首批31个医共体中下降幅度居于首位。

(二)民生工程工作

1.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2016年,全县参合人数达1115601人,参合率达100%,人均筹资120元,共筹集资金60248万元,其中自筹资金13387万元,中央、省财政补助45188万元、县配套1673万元,资金全部到位。截至11月底全县参合农民共有1516109人次获新农合补偿,受益率135.9%,其中:住院补偿113602人次,门诊统筹补偿1355589人次,慢性病补偿40345人次,住院分娩补偿6573人。

2016年,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参保人数为1115601人,截止10月底,已补偿1626人次,补偿金额达3012.12万元。

2.妇女儿童健康水平提升工程 2016年,全县孕产妇住院分娩补助任务数为7600人,免费婚前健康检查任务数为11750对夫妇,免疫规划接种任务数为317000针次。截止10月底,孕产妇住院分娩已补助7744人,任务进度达101.89%,完成补助资金发放达232.32万元;为12765对新婚夫妇进行了婚前免费健康检查,任务进度达108.64%;一类疫苗接种达269780针次,任务进度为85.1%。

3.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截止10月底,全县共完成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建档961331例,完成率达107%;适龄儿童免费接种第一类疫苗、免疫规划建卡11048人,任务完成率达76.74%;结核病规范管理504人,管理率达92.82%;65岁老年人管理90986人,管理率达95.35%;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76826人,管理率达79.60%;ii型糖尿病规范管理22088人,管理率达99.01%;重症精神病患者管理4244人,管理率达103.92%;传染病疫情、突发公卫事件信息报告率100%;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85.50%;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达90.50%;孕产妇系统管理率达85.60%;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比例覆盖率达100%;中医药服务管理113992人,覆盖率达106.

4.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 2016年,全县共申报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384人,发放补偿资金137.23万元,政策落实率达100%。

(三)计划生育

1.贯彻落实中央全面两孩政策 自从2016年中央全面放开两孩政策以来,我县对中央新的生育政策加大了宣传力度,通过广播、电视和发放宣传资料、竖立宣传标牌等方式,全方位、

多角度地对政策进行了宣传,并鼓励群众响应国家号召。同时,我县要求25个乡镇计生办建立一站式服务大厅,开通了网上办证,通过打造优质的服务环境和现代化的办事流程,提高为群众办理生育登记和生育服务的效率。提高了群众对全面两孩政策的知晓率和办证积极性。2016年统计年度,我县已办理二孩生育登记9368例,比往年增加近两倍。2.流动人口管理与服务 2016年共完成流动人口省内外各种信息交流14.05万条;春节期间开展了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关怀、关爱专项活动,共发放《计划生育利益导向一封信》、《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手册》及相关计生法律法规知识宣传资料共计502449份,组织生殖健康检查76137人次,发放慰问金945600元,生活和生产用品折合人民币279000元。

2016年,全县全员流入人口登记管理1445人,其中0-6岁儿童114人,孕产妇16人,按照省市要求,规范开展流动人口基本公共卫生计生均等化服务工作,全县建立流动人口居民健康档案1387份,建档率为95.99%;建立0-6岁儿童预防接种卡106人,建卡率为92.98%,累计接种剂次128次,一类疫苗接种率为100%;建立儿童保健档案106人,建档率92.98%;建立孕产妇保健档案16人,建档率100%;免费发放计划生育药具盒数158盒;免费开展生殖健康检查人次79人次。

3.实行计划生育工作月预警机制 为保障计划生育工作圆满完成,县卫计委建立月预警机制,将新婚管理率、阳性检出率、出生上报量、出生人口性别比、早孕发现率、政策外生育控制、长效综合节育措施落实率等核心指标紧抓不放,每月在信息平台审核,核心指标不合格所在乡镇就会收到县计生领导组警告。

4.继续加大计划生育工作力度 2016年统计年度以来,全县共出生人口10270人,人口出生率为7.34‰,政策外多孩出生比为1.17%,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0.58,12+3内孕7月掌握率为85.01%,落实四项手术3173例。在稳定适度低生育水平和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两项重点工作指标上,均呈现出了与上年同比稳步提升的良好态势。

5.完成乡镇计生服务所整合,设立乡镇计生协会,截止今年9月底,全县25个乡镇完成乡镇计生服务所撤并,成立了25所计生协会。

(四)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1.传染病监测 2016年全县共报告法定传染病3523例,其中报告手足口病1185例。及时核实填报预警信息150条,发疫情信息简报16期。2016年我县传染病报告率、准确率均为100%,重点传染病个案调查率和暴发疫情调查处理率均为100%。

2.重大传染病防控 2016年共开展艾滋病免费自愿咨询检测502人,完成年度工作任务的100.4%,对监管场所被监管人员开展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210人,共干预有关高危人员1980人次,每月现场干预覆盖率93.5 %,对所有感染者和病人按规定进行随访、检测和抗病毒治疗工作,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随访率达100%,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覆盖率100%;

2016年结核病防治工作任务新涂阳病人数543例,到 11月底实际发现病人数582例,完成全年任务的 107.2 %;2016年对308例结核病病人或疑似肺结核病人进行了追踪工作,追踪率100%,有297例病人到县疾控中心进行了结核病方面的进一步诊断、治疗,追踪到位率为96.4%。儿童免疫规划接种率达到了90%以上和建卡率95%以上目标。

3. 慢性病防治 进一步巩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工作成果。认真做好我县淮河流域癌症综合防治和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扩大肿瘤防治健康教育覆盖面,推进人群肿瘤登记报告、随访管理和县乡村肿瘤防治网络建设等工作。完成2015年度2000例胃镜筛查工作任务,检出高级别以上确诊病例11例,检出率0.55%。

4. 卫生监测 完成“国家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点50个”、“城市生活饮用水监测点6个”、“学校饮用水监测点4个”、“淮河项目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点30个”,全年共监测样品156份;根据____省监测方案要求,积极组织开展 “农村环境健康危害因素监测”项目工作,按时完成县、乡、村、户四个层面的调查任务,共采集土壤样品40份、调查20个行政村、119个居民户、10所中小学、回顾性调查死亡人员死因548个、现场调查乡镇企业及养殖场113家,同时完成了县、乡调查。

(五)妇幼保健工作

1.增补叶酸工作 截止2016年11月底,全县共发放叶酸39474瓶,增补人数7757人,已完成发放的序时进度任务(全年增补任务数7600人)。

2.母婴阻断工作 截止2016年11月底,全县共开展孕产妇乙肝监测13110人、梅毒检测13185人,艾滋病检测13075人。检测出梅毒感染17例、艾滋病感染1例,为122名乙肝表面抗原阳性产妇所生的新生儿免费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

3.新生儿疾病筛查及听力筛查工作 2016年,县内分娩活产数4147人,疾病筛查 4304人,(其中76人系县外分娩漏筛补做)筛查率103.7%。筛查中发现可疑阳性召回40人,召回率100%。其中pku可疑阳性9人、ch可疑阳性27人、cah可疑阳性5人,确诊阳性2人,不合格重采血样12例;听筛总数4432人,(其中393人系县外分娩漏筛补做),筛查率106.8%。包括oae初筛4281人,aabr复筛151人,生后40天内复筛未通过转诊六安市人民医院22人,截止目前确诊听障1人。

4.《出生医学证明》发放管理工作 我县严格执行____省《出生医学证明管理办法》文件规定,为加强出生医学证明发放程序,认真做好出生医学证明的发放工作,设有咨询电话,为办证者提供方便。杜绝出生医学证明办理的违法违规现象;严格审阅婴儿出生相关信息,杜绝使用假身份办理出生医学证明的现象;加大审核力度,杜绝因上学等原因随意更改出生日期的现象发生;完善《出生医学证明》的存根及相关资料的保存和归档工作。2016年全县共免费发放出生医学证明7000份。

5.助产机构剖宫产手术管理工作 2016年,全县医疗保健机构共接收孕产妇住院分娩活产数4147人,其中剖

宫产数1310人,剖宫产率为31.59%。6.淮河流域出生缺陷监测项目 全县共上报县内、外出生信息11997人,缺陷信息225例,上报缺陷发生率为187.55/万。

7.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 今年2月19日、5月5日上午,我所分别在县中医院和本所院内进行了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营养包发放工作,两次共发放了7119盒,惠及全县25个乡镇一万余名适龄儿童。

8.综合楼整体搬迁工作 2016年4月20日上午,我所举行整体搬迁开诊仪式。淮南市卫计委副主任____ ,____县县委常委、组织部长____,副县长____出席开诊仪式。____、____为新院区开诊揭幕。县有关部门、部分医疗机构负责人参加开诊仪式,并参观新院区。

9.妇幼保健与计划生育服务机构资源整合工作 县卫计委根据____省卫计委、省编办《关于优化整合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服务资源的实施意见》(皖卫人[2015]24号)及县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优化整合县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机构的设置方案》(____编[2016]21号)文件要求,于5月25日上午在我所十楼会议室召开两家机构全体职工资源整合动员大会,正式成立____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同时撤销隶属于县卫生局的妇幼保健所和隶属于县计生委的县计划生育服务站,并要求5月底前完成资源整合工作。新中心各项工作已于2016年6月1日正式启动。

(六)新农合工作1.加大对村卫生室新农合监督管理通过加大对村卫生室的监督管理,有效预防村医编造处方骗取新农合门诊统筹资金的违法行为;杜绝村卫生室村医开大处方、滥用抗生素和激素、使用目录外用药违规行为。2.提高新农合大病保险补偿比例根据有关要求,结合本年度基金筹集使用情况,____县新农合中心及时调整新农合大病保险最低费用段补偿比例,将合规部分可补偿费用0—5万元费用段的补偿比例由原45%提高至50%。

3.严控县域内医疗机构次均住院费用

对2016年上半年的次均住院费用进行了科学测算,确定县直医疗机构、乡镇中心卫生院、乡镇普通卫生院次均住院费用最高限额标准。定点医疗机构次均住院费用超过确定的次均住院费用标准后,新农合基金暂停拨付,由定点医疗机构自行承担。待医疗机构次均费用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再行拨付。

4.将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优势病种纳入新农合按病种付费管理

为推进新农合支付方式改革,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根据省卫生计生委和省中医药管理局的统一部署,县卫生计生委下发《关于印发____县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优势病种新农合按病种付费实施方案的通知》,对面瘫等14个中医优势病种门诊、中风病等10个中医优势病种住院采用中医药适宜技术综合治疗的,新农合纳入按病种付费管理,参合患者按实际发生医药费用的固定比例承担自付费用,超支部分主要由医院承担。部分中医优势病种通过按病种付费,参合群众将从新农合普惠中得到更多特惠。

5.启动2017年度新农合筹资工作

2017年筹资标准个人缴费为150元/人,根据县政府统一安排和部署,凡本县各乡镇符合参合条件的居民或长期居住在本县符合参合条件的外地居民,不分年龄大小,均可以户为单位自愿参合。从10月8日开始,实行边宣传发动、边收缴筹集资金的办法,在11月30日前全面完成筹资工作任务。

(七)卫生监督

1.专项监督 按照《关于印发2016年____省卫生计生重点监督抽检计划的通知》的要求,我县开展专项监督检查,此次专项检查共出动车辆14辆次,卫生监督员42天次,共检查了4户二级医院(其中有内镜诊疗室3户,有消毒供应室4户,有病原微生物实验室1户),1户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5户卫生院,4户民营医院,58户村卫生室。

2.学校卫生监督 为确保学校卫生监督工作落到实处,县卫生监督所制定了学校卫生重点监督计划,对工作做出了具体的安排和要求。2016年9月17至10月13日分两组对我县60所学校卫生工作进行了专项抽查,其中城区小学3所、初中1所,乡镇小学19所、初中13所、高中1所,乡村小学19所、初中4所,针对学校卫生存在的问题提出具体的整改意见,并责令限期予以改正,共下达了60份卫生监督意见书。

3.“打非”专项工作 2016年在开展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中,共查处非法行医案件4起,立案4起,其中结案2起,移送公安机关1起,1起正在处理中,共计罚款人民币2.8万元,吊证一例。其中移送公安机关1起,案由:田闯非法行医案,移送原因:田闯非法行医被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行政处罚两次以后,再次非法行医。

(八)爱国卫生运动

1.加强宣传,营造氛围

按照县委、县政府“六城同创”工作总体部署,我县制定了《____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实施方案》,成立了____县创建省级卫生县城领导组织,认真组织实施爱国卫生运动日常工作,积极开展____县结合“爱国卫生月”、“爱国卫生法制宣传周”、“健康中国行暨健康脱贫行动”等活动,通过现场宣传、义诊、走城墙等各种形式,各乡镇、县爱卫会各成员单位累计向广大市民发放“____县创建____省卫生城市明白纸”4000余份,积极宣传爱国卫生和创建省级卫生城市工作,充分调动广大群众参与到“创卫”工作中来。

2.强化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

创建工作启动以来,____县以《中国公民健康

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为主要内容,发放健康教育印刷资料11种51047份,更换宣传栏3期1395块,开展健康教育讲座和公众咨询1843次,受益47317人;依托“世界卫生日”等宣传日活动,组织开展公众咨询活动9个场次;积极落实健康素养促进行动项目,在3所学校开展健康巡讲3场,覆盖1100余人;在2所医院开展医务人员艾滋病反歧视培训,覆盖医务人员达90%;开展了以“世界艾滋病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为宣传主题的重点疾病或重点领域的健康教育活动和以“防治碘缺乏病日”为宣传主题的地域性疾病健康教育活动;通过张贴禁烟标识、滚动字幕、宣传栏、印发宣传材料等形式,宣传烟草危害和控烟知识,开展全民戒烟活动。3.加强重点场所卫生监管,开展“五小”行业专项整治

对辖区内251户各类公共场所、24户集中式生活饮用水供水单位、289所学校、36所医疗机构放射和职业卫生监督工作,建档率和覆盖率均达到100%。“创卫”工作启动后,集中组织4次针对城区范围内 “五小”行业的专项检查,重点检查“五小行业”的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持证、从业人员健康证明、室内外环境整洁、公共用品、用具消毒等情况,制作了现场笔录,对存在的问题下达了卫生监督意见书,进行了摄像取证。

4.加强病媒生物防制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根据病媒生物防制工作要求和____县实际,____县爱卫办制定了《____县2016年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实施方案》、《____县除“四害”工作技术指导方案》和《____县城区2016年病媒生物监测方案》,9月22日,召开了各乡镇分管负责人、爱卫会各成员单位分管负责人、公共场所和餐饮业业主等400余人参加的全县病媒生物防制工作培训会,为全县病媒生物防制工作顺利开展奠定基础。

(九)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工作

开展县中医医院中医临床路径管理和____镇中心卫生院开展国医堂项目建设工作,目前项目建设已经完工,即将投入使用的国医堂,将满足当地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开展了____县中医药提升工程“十二五”自查和总结评估工作,拟定了《____县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实施方案(2015-2020)》,成立____县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领导组,为我县中医药发展指明了方向;制定____县中医药适宜技术和优势病种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工作方案,并上报省卫计委、省中医药管理局,待省中管局批准后组织实施;完成我县“群众满意的乡镇卫生院”初评及市级申请复审工作,我县____、迎河、____镇中心卫生院均已通过市级复审,下一步将迎接省级复核。

(十)医疗服务工作

加强了医疗机构执业准入的管理,严格执行《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严把医疗机构准入管理关;认真开展乡镇卫生院“三评比三促进”工作,以“财务运行管理、学科能力建设、医院内涵管理”为抓手,强化医疗机构内部管理,规范诊疗行为,保障医疗安全;组织实施临床路径试点工作,通过全面推广临床路径管理,实现医疗服务诊疗护理常规的标准化,提高工作效率和内涵质量;加大全县血液质量和临床安全用血监管力度,印发《关于规范____县储血点运行和相关职责要求的通知》,进一步完善临床用血单位的准入制度,保障了临床用血的安全合理;完成2016年医师资格考试报名现场审核工作,并及时做好了2015年医师资格证书的发放管理工作;加强医疗机构药事管理工作,强化麻醉、及抗生素应用管理,组织开展了2016年麻醉、及抗生素管理使用培训。

(十一)120急救指挥中心

____县120急救指挥中心正式启用。2016年3月16日,____县120急救指挥中心正式运行,指挥中心现有工作人员14人,设有办公室、调度股,已运行急救站4个,能进行指挥调度的入网救护车辆12辆,其中3辆是社会公益捐赠,9辆是非医院公有的社会车辆。“120”作为____县医疗急救唯一特服呼叫号码,我中心120指挥平台拥有了国内先进的急救调度系统和无线指挥系统。该系统通过有线、无线数据传输以及网络、计算机的运用,实现中心、患者、医院、救护车、急救站为一体的急救信息无缝连接。全县紧急医疗救援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篇3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六届五次全会和县第十二届三次党代会精神,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构建“文明、礼仪”为主题,以提高人民文明素质和乡镇文明程度为目标,组织开展“镇文明大行动”活动,塑造讲文明、重礼仪、诚信友爱、热情好客的良好镇形象。

二、工作目标

在巩固“国际旅游岛城乡环境整治大行动”和我镇现有环境整治成效的基础上,着力引导我镇人民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革除不文明行为,努力打造公共场合礼让有序、公共环境整洁有序、诚信经营文明有序的文明环境。

(一)形成礼让有序的公共场合秩序。深化我镇村(居)民思想道德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在公共场所环境要安静文明、秩序良好,无大声喧哗、污言秽语、嬉戏吵闹、随地吐槟榔及槟榔汁、禁烟场所吸烟现象,改进镇机关工作作风,窗口行业职业道德水平明显提高;公共文明的长效机制初步建立,逐步提高我镇人民文明素质。

(二)形成整洁有序的公共环境。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与卫生环境宣传教育,打造布局合理、设施完善,环境优美整洁的城乡新环境。倡导我镇村(居)民守公德,讲卫生、护环境,不随地吐痰、大小便,不乱丢果皮、烟头、纸袋等垃圾,不乱涂乱画,积极维护环境整洁,自觉爱护公共花木,维护垃圾池、公厕等公共环卫设施。把我镇打造成“一年见净、三年见绿、五年见靓”的新城乡环境。

(三)形成和谐有序的旅游秩序。在我镇现有的旅游景点中设置垃圾桶、吸烟室、厕所等公共服务设施,规范完善旅游公路上的道路标识;并针对游客、旅游行业服务人员开展一系列的旅游文明素质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旅游文明的宣传,养成游客自觉维护旅游秩序,无大声喧哗、损坏公物的现象。

(四)形成文明诚信的经营秩序。联合镇工商所开展文明诚信教育,使我镇的个体经营户恪守诚信,公平合理、文明待客。坚决取缔乱搭乱建、流动摊点、无证占道经营。并与镇卫生院配合,落实我镇主要大街和农贸市场等经营场所的门前卫生责任制,进一步整治好乱堆乱放、乱扔乱倒、乱贴乱画、乱设广告牌等问题,加快我镇文明诚信经营的步伐。

三、工作任务

(一)倡导热情友好、知礼向善,开展文明礼仪行动

1、开展文明礼仪学习活动。以“文明、礼仪”为主题,加强我镇村(居)民基本道德规范教育,提升道德修养。以《国际旅游岛公民文明守则》为主要教材,广泛开展生活礼仪、社交礼仪、公共礼仪、公务礼仪等宣传教育活动,利用横幅、宣传栏与宣传文化室等文化宣传阵地,宣传文明礼仪的重要意义、基本要求和规范做法,营造全镇学习宣传礼仪的浓厚气氛。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各村(居)委会、镇农场;各中小学校、七所八站、镇党政办、镇工会、镇团委、镇妇联、镇文化站。

2、开展文明礼仪实践活动。继续开展文明生态村镇、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推动村(居)民摒弃语言、行为、礼仪等方面的不良习惯,引导人们增长礼仪知识,遵守礼仪规范,形成讲文明、知礼仪、懂礼貌的社会风尚。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各村(居)委会、镇农场;各中小学校、七所八站、镇妇联、镇文化站。

3、深化重点人群和行业的礼仪教育。加强我镇机关和窗口行业的文明礼仪教育,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加强全镇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和礼仪教育实践。并在全镇各中小学校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绿色校园”、“小手牵大手,文明我先行”等主题教育活动。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各村(居)委会、镇农场;各中小学校、七所八站、镇党政办、镇工会、团镇委、镇妇联。

(二)倡导讲究卫生、爱护环境,开展文明环境行动

1、实施城乡环境“绿美净靓”工程,倡导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广大村(居)民从自身做起,消除庭院卫生死角,保持门前、室内干净整洁;引导村(居)民清除道路两旁杂草,在村道及房屋后栽植树木实现绿化,栽花种草形成绿化带,营造整洁优美、温馨怡人的生产生活环境。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各村(居)委会,镇农场;镇环卫办、镇卫生院。

2、深化国际旅游城乡环境卫生整治大行动。加强对镇重点街道和重点地区乱摆乱卖、乱搭乱建、乱挂乱贴、乱停乱放等环境乱象的清理整治。大力开展公共环境秩序集中整治,依法对公共场所的不文明行为进行处罚,消除乱吐乱扔、乱涂乱画、损坏公物、随地便溺等不文明现象。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各村(居)委会,镇农场;镇环卫办、镇文化站、镇工商所、镇卫生院。

3、建立公共设施建设、养护、维修的长效管理机制。加强对农贸市场等公共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提升我镇服务功能。重点对公共场所的基础设施定期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以一流的城镇环境培育文明公民。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各村(居)委会,镇农场、镇工商所。

(三)倡导整洁规范、诚实守信,开展文明经营活动

1、开展文明经营教育活动。联合工商所开展“共铸诚信”主题教育活动,组织个体经营者和从业人员自觉践行道德承诺,培养遵章守法、恪守诚信、文明待客、卫生整洁的市场理念,努力形成讲文明、讲卫生、守信用、重承诺的市场氛围。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镇文化站、镇工商所、镇卫生院。

2、开展市场环境秩序专项整治。强化社会管理和监督职能,加大对集贸市场脏、乱、差现象的整治力度,重点解决占道经营、乱搭乱建、乱贴乱画等市场乱象。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镇工商所、镇卫生院。

(四)倡导团建互助、共创和谐,开展志愿服务行动

1、大力开展便民利民志愿服务,采取结对帮扶,为孤寡老人、空巢老人、残疾人和留守儿童提供生活救助和照料服务,开展关爱他人、关爱社会、关爱自然“三关爱”志愿服务活动,呼吁社会各界对那些孤弱无助的人群给予更多关注、关爱,拒绝冷漠,拥抱温暖。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各村(居)委会、镇农场;各中小学校、七所八站、镇党政办、镇工会、镇团委、镇妇联。

2、开展文化进基层单位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深入机关、学校、社区、企业等基层单位担任文化辅导员,利用“学习雷锋”主题活动、“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等方式,组织群众学唱红色经典、学习雷锋精神,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各村(居)委会、镇农场;各中小学校、七所八站、镇党政办、镇工会、镇团委、镇妇联、镇文化站。

(五)倡导邻里关爱、团结互助,开展文明社区活动

1、扎实开展多形式的社区邻里互助、友善对待外来人等社区联谊活动,弘扬邻里团结、互助和睦的传统美德,融洽邻里亲情,建设安定祥和、温馨和谐社区,推进文明乡镇创建工作发展。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各村(居)委会,镇农场。

2、建立社区治保会、调委会等群防群治队伍,落实群防群治制度,广泛开展“安全文明社区”。

责任领导:

责任单位:各村(居)委会,镇农场。

四、组织领导

(一)成立镇开展“文明大行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领导全镇开展“文明大行动”工作。其组成人员如下:

(二)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镇党政办),负责全镇开展“文明大行动”各项工作的综合协调、信息宣传、监督检查和服务保障等日常工作,及时总结和推广新鲜经验。

(三)各有关单位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组长由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负责制定相应工作方案,紧紧抓住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下大力气进行整治,扎实推进“镇文明大行动”。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各相关单位要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将全镇开展“文明大行动”列入当前工作的重要内容,与其他工作一起部署,一起检查验收。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群齐抓共管、有关单位各负其责、全社会积极参与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二)广泛宣传,加强引导。发挥广播、电视、网络等新闻媒体的主渠道作用,精心策划和组织系列专题宣传报道,由点到面,不断扩大宣传声势。立足宣传鼓劲,加强正面宣传,引导社会舆论。利用宣传横幅、宣传栏、宣传文化室等传播手段广泛开展社会宣传、公益宣传,不断增强全镇公民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利用各种文艺形式和各类广场群众文体活动,开展宣传教育,形成全民参与的浓郁氛围。

篇4

一、“”卫生工作成就令人瞩目

“”时期是我市卫生事业发展最快、成就最大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卫生系统上下群策群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卫生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卫生工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卫生改革发展确立新理念。五年来,卫生系统全面转变发展观念,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理念,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卫生问题,统一思想认识,调整发展思路,强化薄弱环节,改革运行机制,全面落实“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各项卫生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二是政府卫生投入大幅增长。五年间,全市卫生总支出24.67亿元,是“”时期的2.78倍;财政用于卫生事业投入5.68亿元,是“”时期的6.58倍。争取各类卫生项目34个,总投资6518万元,建设改造了公共卫生和基层卫生服务领域的基础设施,综合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高。三是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显著改善。与年相比,人均预期寿命增加3.4岁;孕产妇死亡率降至15.35/10万;婴儿死亡率降至12.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至9.18‰。四是医疗卫生资源总量适度增长。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1124个,比年增加167个。每千人口病床数3.19张,比年增加0.29张。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3.91人,比年增加0.74人。五是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通过三年的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人员培训、技术与管理进一步加强,应对突发事件处置能力进一步提升。卫生系统经受住了流感、手足口病等重大突发事件的考验,出色完成赴川抗震救灾防病、食用“问题奶粉”婴幼儿筛查与医疗救治、省运会等重大活动卫生保障任务。在最关键时刻,广大卫生工作者不畏艰险、不辱使命、舍生忘死,抢救生命、救治伤员、防控疫情,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交出了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市卫生局荣获年全省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先进单位。过去的一年,卫生系统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条主线,强化责任,加大力度,突出重点,开拓创新,五项重点医改普惠民生,其他卫生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新农合扩面提标使更多的农民受益。新农合筹资标准由100元提高到150元,最高支付限额由3万元提高到5万元。年,全市新农合参保人数70.73万人,参保率96.42%,比上年增加2.47%。统筹基金使用率91.96%,参合农民一次性报账率为91%,总补偿金额9778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9.2%。

(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使百姓就医负担减轻。从中心卫生院率先启动基本药物制度改革试点,到15个中心卫生院和12个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扩大试点,经历了探索实践、总结完善、逐步推广的过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现已在全市32个乡镇卫生院和14个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机构全面实施,提前一年覆盖10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改革前相比,试点机构门诊人均费用下降37.22%;人均住院费用下降15.15%,参加新农合的农民报销比例最高可达95%,大处方、过度用药和过度治疗等现象得到一定程度遏制。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让城乡居民免费享受。一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稳步推进,完成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1174例,唇腭裂手术8例;免费救治儿童白血病12例,实施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免费手术88例;6.48万名8-15岁儿童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免费为农村妇女开展“两癌”检查1.88万人次;8104名农村孕产妇享受分娩补助,补助金额243.12万元;农村育龄妇女补服叶酸1.14万人次;免费婚前医学检查1.54万人,婚检率达75.28%;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9100座。九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超额完成任务,免费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价值1056.66万元,建立城市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71.70万份,家庭电子健康档案18.46万份;6268名高血压病患者、1277名糖尿病患者和941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纳入慢性病规范管理;建立慢性病专项档案1.54万份;完成农村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1.8万人、3岁以下婴幼儿生长发育检查1.13万人;为孕产妇开展孕前孕后保健3418人。

(四)基层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巩固与完善。建立了公益性管理体制,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和初级保健职能,限制其向单纯医疗方向发展。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基本工资实行全额保障。大力推进基层卫生机构建设,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契机,争取上级项目资金4600多万元,完成基层卫生建设项目13个,改扩建业务用房1.68万平方米,添置医疗设备742台(件)。全市32个乡镇卫生院、22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409个村卫生室(所)达到省卫生厅建设标准。加快基层卫生机构人才培训,培训在岗乡村医生1095人、乡镇卫生技术人员156人、社区卫生技术人员388人、全科医生22人、社区护士17人。选派18名专业技术骨干到基层卫生机构进行技术帮扶,选派50名农村卫生人员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进修培训。

(五)公立医院改革尝试有益探索。以强化服务为抓手,积极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全市有5家医院11个专业开展了29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进入路径管理病人260例。在8家重点联系医院20个病房,开展了“优质护理示范工程”试点工作,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达99%以上,家属陪护和自聘护工比例明显降低。医院内涵建设取得新突破,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先后步入三级甲等医院行列,新钢中心医院、分宜县人民医院、分宜县中医院先后晋升二级甲等医院。深入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重点加强了医疗技术临床应用、临床合理用药和大型医用设备检查、围手术期、医院感染及临床用血等安全管理。

(六)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成效明显。以重大疾病防控为重点,认真落实结核病、艾滋病防治策略,完成结核病初治涂阳病人426例、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2106人份、各类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艾滋病病毒检测58879人份;现有需管理的HIV感染者及病人54人,管理率为100%。全力防控手足口病疫情,全市报告手足口病例893例,未出现重症与死亡病例。全面落实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工作,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费接种覆盖面达100%,五苗常规接种率达99.69%,新增疫苗接种率达95.33%;全市48个预防接种门诊全部实现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统率达100%。市、县(区)疾控机构检测项目进一步拓展,实验室检测能力经省卫生厅考核达标。认真实施“降消”项目和“关爱儿童”项目,保障妇女儿童健康。全面加强乡镇卫生院产科服务能力建设,全市所有开展助产技术的乡镇卫生院全部达到“母婴安全乡卫生院”标准。建立健全了卫生应急预案体系、监测和预警、应急报告、信息、协作联动、应急处理等机制,院前医疗急救实现了科学指挥,合理调度,有效救治。

(七)卫生行业监管措施更加有效。加大服务要素监管,组织开展了大型医院巡查、处方点评,加大医疗服务信息公示和合理用药监测。加大药品招标监管,推行网上统一药品招标采购,年,全市医疗机构网上采购药品1.46亿万元,让利患者8672万元。加大食品卫生监管,全面推进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认真落实餐饮单位现场卫生监督公示制度,切实保障食品卫生与安全。出动卫生监督人员6675人次,检查单位5989家,限期整改192家,实施行政处罚4家。加大临床用血监管,定期开展采供血机构执业检查,血液安全得到保证。全市无偿献血2.53吨,比去年增长13%,成分输血占临床用血比例达99%。加大医疗市场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行医,查处无证摊点及非法行医案5家,销毁各类违禁健康相关产品580公斤,价值4.5万余元,非法行医得到有效遏制。

(八)其他各项工作富有成效。一是中医药事业稳步发展。新增中医特色专科6个,培训中医药人员542人,完成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18人,推广“简、便、验、廉”的中医药适宜技术30项。分宜县创建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通过省卫生厅组织的考核验收,渝水区被评为全国中医药社区卫生工作先进区。二是学科与人才建设全方位推进。6个市级领先学科经验收达标。各层次学术技术带头人梯队已经形成。医药卫生科技迅猛发展,年经市科技局批准立项的卫生科研项目82项,通过鉴定26项,9项卫生科技成果获市科技进步奖。三是创业服务年活动有亮点。启动“牵手企业”行动,开展了“帮企业助发展,帮企业解难题,送政策进企业,保权益促和谐”等四项服务。组织75名医疗卫生专家与72名企业家结成服务对子,为企业家提供诊疗优惠待遇、开展医疗保健服务、协助办理诊疗手续,提供卫生保健咨询。完成招商引资项目21个,实际进资2.4亿元。四是行业作风建设有长足进步。组织开展了卫生行风专项治理、卫生行风大家评、医德医风示范科室、医德医风示范岗位等评选活动,引导医务人员争做人民满意的医务工作者。出台了商业贿赂不良记录、收受“红包”或“回扣”处理、效能告诫及问责等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从业人员服务行为,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有新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归功于全市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无私奉献和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市卫生局向关心、支持卫生事业发展的各级党委政府,向立足本职、勤奋敬业、忠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全市卫生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不足和差距。主要表现在:卫生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城乡之间发展不协调,结构矛盾突出;公立医院基本建设负债较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补偿政策落实不到位;医患关系不够和谐,医疗纠纷和“医闹”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和困难,需要我们认真分析梳理,切实抓好解决。

二、科学谋划“十二五”

卫生工作市委、市政府提出:“通过8-10年努力,实现人均期望寿命80岁”的目标,赋予了卫生部门重大使命。我们要把综合反映卫生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以及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作为“十二五”卫生规划重要指标,坚持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统领,加快推进各项卫生工作科学发展,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一)明确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卫生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到年,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科学,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显著增强,居民个人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8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1‰和13‰,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0/10万以内。

(二)认清发展形势。我市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时期,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生产生活方式变革迅速,卫生问题更为复杂。传染病危害依然严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威胁不断加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职业病危害时有发生,给人民健康带来严峻挑战。群众对健康的期待和对卫生服务的需要越来越高,对保障制度和服务水准的改善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繁重,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卫生发展的内部结构和发展方式上,仍不同程度存在重治疗、轻预防,重规模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轻精细化管理和机制转换等问题,因此,卫生工作的服务理念、服务模式、服务范围也必须作相应调整和改变。

(三)理清发展思路。新余是全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试点城市。如何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协调发展,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必须付诸行动,必须加快“四个转变”。一是转变发展方式。加大卫生资源统筹力度,增加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服务投入、重点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中医医疗服务、重大疾病控制等薄弱环节,不断缩小城乡之间、人群之间卫生服务和健康水平的差异。二是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协调统一的医药卫生管理体制、科学合理的卫生投入机制、高效规范的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完善保证质量、提高效率、兼顾公平的监管机制,促进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三是转变服务模式。从偏重治疗向健康促进转变,从注重个体服务对象向家庭和社会群体转变,服务内容由专科向更加注重全科转变,建立起涵盖每个生命周期的连续模式。四是转变人才观念。发展卫生事业,必须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依靠人才和科技上来,把培育高素质卫生人才放在优先位置,抓住引进、培养、使用等关键环节,努力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素质精良的卫生人才队伍。

三、扎实做好年各项卫生工作

年是“十二五”规划起步之年,也是完成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项重点任务的第三年。年,全市卫生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全省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围绕让群众“得病有保障、看病更便捷、平时少得病、治病少花钱”四个目标,推进五项改革,提升五大能力,做好五项重点工作,为“十二五”规划开好头、起好步。

(一)继续推进五项重点医改,着力解决医改重点难点问题

1.完善相关政策,健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我市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虽然实现了全覆盖,但新情况、新问题也有所暴露。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抓好“四个落实”。一要落实经费保障政策。省财政下拨的80%基本药物零差率补助经费,要及时下拨到基层医疗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或挪用。要做好沟通和协调,积极争取县(区)财政部门的支持,落实卫生投入政策,确保补偿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二要落实采购配送政策。省卫生厅在采购平台建设、招标投标规范、供货配送、电子监管等有明文规定。我们一定要按省里的要求,坚持省级统一招标采购,保障基本药物的质量,合理有效降低采购价格。积极探索价量挂钩新模式,一次完成采购全过程,降低采购成本,促进基本药物生产和供应。落实药品配送责任主体,加强监管和服务,确保配送及时到位、方便可及。三要落实医保报销政策。基本药物要全部纳入医保“三张网”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提高15个百分点。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门诊统筹,推进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合理控制服务成本。四是落实配备使用政策。卫生行政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医疗卫生单位和医务人员的用药行为,加强使用基本药物管理,引导群众按需使用基本药物,确保基本药物的合理配备使用。要严格执行基本药物使用管理规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非目录药品品种数量和销售金额严格控制在30%以内。非目录药品要严格执行招标采购、零差率销售,严格执行医保报销补偿等相关政策和规定。各地要及时总结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经验,积极探索创新,通过综合配套改革,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人员编制、财政补助、机制转变和绩效考核等政策,切实把药品费用负担降下来,真正让老百姓得到基本药物政策的实惠。

2.以强化内部管理为重点,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要按照“上下联动、内增活力、外加推力”的原则,采取“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先易后难、边试边推”的方式,积极推广较成熟、见效快、易操作的惠民便民服务措施,让人民群众尽快享受到公立医院改革实惠。

一是抓好市中医院改革试点。探索建立以理事会等为核心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明确在重大事项方面的职责,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扩大用人自,强化具体经营管理职能和责任,增强公立医院的生机活力。二是优化公立医院结构布局。组织编制年新余市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明确各级各类公立医院的类别、数量、规模、布局、结构、功能定位和大型医疗设备配置标准,避免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按照“控制总量,优化增量,盘活存量,改善结构”的原则,限制老城区新增医疗机构,新增卫生资源向新城区转移,向社区和公共卫生服务转移,向康复、精神病防治、老年病防治等领域拓展。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促进民办医院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三是强化公立医院内部管理。扩大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推进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付费方式改革。大力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加强医院临床护理管理,简化门急诊和入、出院服务流程,推行预约门诊、检查结果互认等便民惠民措施。逐步推进医院全成本核算与控制,强化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次均住院费用和平均住院天数等指标考核,维护公立医院公益性质。四是完善公立医院收入分配制度。结合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建立以服务质量和岗位工作量为主的综合绩效考核和岗位工资制度。通过提高待遇、多点执业、建立规范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完善职业发展条件、改善执业环境等多种措施,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五是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开展县级医院与城市三级医院远程会诊系统建设试点,实现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检查、远程教育和信息共享。建立与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相衔接,以电子病历建设和医院管理为重点的医院信息化网络,推进电子病历试点工作,三级医院电子病历数据库建设率达到40%。

3.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提高基金监管运行水平。随着新农合保障范围扩大和保障水平提高,农村居民医疗服务需求逐步释放,新农合基金的运行和支出压力随之增大。因此,必须加强精细化管理,保障基金安全有效运行。一要完善补偿模式。坚持以大病统筹为主,积极探索门诊补偿与住院补偿有效衔接的补偿模式,要在统一起付线、统一封顶线、相对统一补偿比、统一补偿办法、统一门诊大病(慢性病)病种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统一基本用药目录的工作,提高实际补偿比和保大病能力。二要改善监管手段。加强医疗服务行为监管,查处不合理收费、不合理检查,严格控制医药费用增长幅度。要积极防范基金风险,加强基金的筹集、拨付、存储、使用、内控等各环节的监管和运行情况分析。

三是推进网络“直报”。加快新农合信息系统建设和使用步伐,抓好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费用网络“直报”,确保统筹基金使用率和参合农民一次报账率分别达到85%、90%以上。各地要确保新农合管理部门、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以及相关部门之间的网络连接,实现网上在线审核结算、实时监控和信息汇总,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要大力推广救助对象住院新农合补偿与医疗救助补偿的“一站式”服务模式,逐步实现不同医疗保障制度间人员信息、就医信息和医疗费用信息的共享。

4.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群众就医看病提供方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就是要解决基础设施、人才队伍、体制机制等制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的瓶颈。作为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只要各级政府有决心,保证足够的投入力度,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人才队伍建设与体制机制改革是难点所在,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今年我们要重点抓好三件事。一是抓好基层卫生人才培养。继续实施为乡镇卫生院定向培养医学生和招聘执业医师计划,开展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和基层卫生人员定期岗位培训。加大对口支援力度,从二级以上医院选派一批专业技术骨干到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技术帮扶,从基层医疗机构选派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到二级以上医院进修培训。二是抓好基层卫生综合配套改革。认真贯彻《江西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意见》,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施绩效工资,落实绩效考核。建立有效的责任、竞争、激励机制,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动转变运行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发挥好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诊疗常见病、多发病的功能。三是抓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项目主管部门和单位要落实项目建设责任,抓好项目组织实施。各有关部门要尽早落实配套资金,加强项目监管,及时跟踪项目进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的困难与问题,确保项目按进度、高质量完成,早尽发挥项目效益。

5.强化责任与管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一项惠及城乡居民的重大民生工程,涉及内容多、覆盖面广、工作量大。我们必须按照项目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督促检查与考核,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完成。一是抓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完成儿童白血病免费救治8例、先天性心脏病免费救治113例。按照长效机制管理的要求,继续抓好“光明•微笑”工程免费治疗手术。继续对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给予补助,为农村适宜妇女免费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为农村妇女免费进行宫颈癌、乳腺癌检查。实施艾滋病母婴阻断项目,有效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二是抓好城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为载体,免费为社区居民提供价值720万元公共卫生服务,为居民建立规范电子健康档案,确保建档率达60%以上。强化以高血压、糖尿病为重点的慢性病规范化管理,努力把基线调查工作做实,把健康宣传工作做广,把随访工作做精,把防治措施落实到位。三是抓好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重点为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病患者建立档案,并实行动态管理,建档率达到30%。继续为0-3岁婴幼儿提供免费生长发育检查、孕产妇免费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

四是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制定公共卫生服务考核办法,明确任务指标、考核标准、考核程序和资金监管等。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考核,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全面考核与重点考核相结合、日常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单项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机构考核与服务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办法,准确、合理地评价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绩效情况,并将考核结果与补助经费挂钩。

(二)推进新一轮服务能力建设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与水平第一轮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成效显著,市卫生局受到省卫生厅的表彰。但与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能力的要求相比,仍有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卫生基础还不够完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仍然薄弱,尤其在人才、技术和管理方面有所欠缺,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坚持不懈常地抓下去。根据省卫生厅的部署,市卫生局决定再利用三年时间,实施新一轮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在继续抓好房屋、设备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内涵建设,突出以人才、技术和管理为重点,全面提升五项卫生服务能力。一是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拓展疾控机构实验室检测项目,进一步提高检测能力;推进医疗机构疾病控制工作达标建设,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加快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启动建设新余市卫生应急指挥系统,改善医疗急救设备设施条件;加强公共卫生人员规范化培训和关键技术培训。二是提升农村卫生服务能力。优先建设发展县级医院,巩固、提升已达标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积极探索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乡村卫生组织的服务功能,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率。加快适宜技术、中医药技术推广与人员培训,全面完成基层卫生人员培训任务。三是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继续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100%的城市街道并达到三星级标准,6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达到二星级标准。进一步规范社区首诊、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转变服务方式,积极开展巡回医疗、上门服务和主动服务。四是提升城市医疗服务能力。加强省市共建学科、市级医学领先学科、专病专科建设,形成管理科学、服务精良、技术先进、设备完善的专病专科群体,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诊治水平进一步提高,住院病人外转率进一步下降。五是提升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加强卫生监督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监督执法水平,卫生行政许可案卷和卫生行政处罚案卷合格率达到80%,快速检测设备配备、使用率达到60%。

(三)做好五项重点工作,促进卫生工作全面健康发展

第一、切实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防止重大传染病疫情发生与流行。一是抓好重大和重点疾病防治。抓好鼠疫、非典型肺炎、人禽流感监测,提高监测质量。加强流感、手足口病等重大疾病防控,提高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及时有效处理传染病疫情。切实抓好艾滋病防控工作,认真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强化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继续推进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保持策略覆盖率100%,确保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70%以上、病人治愈率85%以上。实施“慢病综合干预示范区创评”策略,加强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重性精神疾病防治。二是抓好国家免疫规划工作。加强疫苗管理,规范接种服务,做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报告与处置工作,强化疫苗流通和冷链运转管理,确保疫苗接种工作安全有效。三是加强妇幼保健工作。以“妇幼安康工程”为总抓手,认真开展“两纲”终期评估,建立危重孕产妇监测和孕产妇死亡评审制度,推行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创建儿童保健示范门诊,儿童保健门诊规范化建设达标率达到40%。继续抓好婚前医学检查,出生缺陷发生率控制在12‰以下。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负责人规范化培训率达到40%,设备配备率达到50%,以县为单位产儿科关键技术培训率达到90%。四是强化卫生应急工作。加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充实卫生应急队伍,改善卫生应急装备,开展卫生应急培训和演练,推进卫生应急工作社区(乡镇)示范点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五是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继续开展卫生城市、卫生乡(镇)村、卫生单位创建工作。突出农村改厕和水质监测、健康教育和促进重点,积极开展城乡爱国卫生运动,强化病媒生物控制,提高广大群众健康素养,促进疾病预防控制。

第二、全面加强卫生监督工作。理顺食品监督管理体制,抓紧移交餐饮监管职能,重点加强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完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和信息管理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组织开展创建食品安全先进县(区)工作,加快推进基层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网络建设。切实做好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和鉴定的监督管理。加强放射卫生、饮用水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学校卫生和传染病防治监督,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加强医疗执法监督和采供血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行为,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

第三、强力推进学科与人才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学科与人才必须同时抓,“两个轮子”必须一起转。在人才建设方面,要抓好五大卫生人才工程实施,按照《年新余市卫生人才发展规划》,组织实施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创新人才及学科团队建设工程、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工程、公共卫生人才推进工程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程,统筹推进各类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卫生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在学科建设方面,要重点扶持省市共建学科、市级医学领先学科和特色专病专科建设,打造一批服务品质高,群众口碑好的优势学科。在医药科研方面,要加快研发能力建设,引进一批先进技术项目和最新诊疗技术,向基层推广一批适宜医疗卫生技术项目,不断提升卫生科技创新能力。

第四、抓好医疗安全和质量管理。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院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医院一切工作的核心。我们务必高度重视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工作,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群体意识,明确自己的使命,对病人极端负责,对工作严肃认真,对技术精益求精,养成人人讲求质量、人人注重安全的自觉性。要深入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院、科两级质量管理体系,从环节质量入手,加强全员、全过程、全部工作质量的管理,建立并落实医疗质量管理的定期检查、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和告诫谈话制度。加强等级医院动态管理,巩固评审成果,促进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和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开展大型医院巡查,重点检查医疗机构是否接受政府指令,完成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疗救援工作以及其他公共卫生任务。是否承担与基层医疗机构对口协作任务,是否积极开展义诊、医疗服务下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医学教育和培训等方面工作,作为考核医院公益性的重要指标。在民营医院开展“规范服务行动”,加强民营医院监管,引导民营医院健康发展。继续开展“医疗质量示范科室”创建活动,加强科室管理与建设。认真贯彻《献血法》和《血站质量管理规范》、严格血液质量与安全管理,大力推进无偿献血和临床合理用血。

第五、加快中医中药发展。建立健全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的体制、机制和投入政策,促进中医医疗机构可持续发展。在公立中医院改革试点中,推进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强化中医医院管理,深入开展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加强农村和社区中医药工作,巩固分宜县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渝水区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创建成果。开展基层常见病、多发病适宜技术推广,推进中医“治未病”工作开展。加强中医药文化内涵建设,加大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力度。

统筹做好其他工作。第一、深入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为巩固提升机关效能年和创业服务年成效,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市卫生局决定年在全市卫生系统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各地各单位要按照活动内容、工作步骤和有关要求,扎实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一是着力提高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法定权限、法定职责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制,深入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公开,正确处理依法依规办事和创造性工作的关系。二是着力提高高效办事的能力和水平。要加快完善和规范机关效能建设各项制度,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改进服务方式,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整治各种影响机关效能、损害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三是着力提高破解难题的能力和水平。要善于抓住机遇,用好机遇,乘势而上,攻坚克难,以创造性的工作争取突破性进展,破解影响和制约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四是着力提高抓落实的能力和水平。要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卫生工作政策转化为推动本部门本单位科学发展的具体措施,并一以贯之地真正落到实处。同时,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广泛宣传、营造氛围,严格要求,强化督查、健全机制,协调推进,确保全市卫生系统提升服务年活动深入开展。

第二、加强卫生行业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抓好公开承诺、领导点评、群众评议等工作,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风气。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加强“三重一大”制度及财务管理“三项制度”的监督检查。继续开展“医德医风标兵”评选活动,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要以“卫生行风大家评”为载体,加强对医务人员服务质量和服务行为的动态监督。加强网上药品采购和药品使用的监督,推进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工作。

篇5

一、“十一五”卫生工作成就令人瞩目

“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卫生事业发展最快、成就最大的五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卫生系统上下群策群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圆满完成了“十一五”卫生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卫生工作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卫生改革发展确立新理念。五年来,卫生系统全面转变发展观念,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和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理念,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卫生问题,统一思想认识,调整发展思路,强化薄弱环节,改革运行机制,全面落实“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各项卫生改革取得了重大进展和明显成效。二是政府卫生投入大幅增长。五年间,全市卫生总支出24.67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78倍;财政用于卫生事业投入5.68亿元,是“十五”时期的6.58倍。争取各类卫生项目34个,总投资6518万元,建设改造了公共卫生和基层卫生服务领域的基础设施,综合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高。三是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显著改善。与年相比,人均预期寿命增加3.4岁;孕产妇死亡率降至15.35/10万;婴儿死亡率降至12.3‰;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降至9.18‰。四是医疗卫生资源总量适度增长。全市医疗卫生机构总数1124个,比年增加167个。每千人口病床数3.19张,比年增加0.29张。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3.91人,比年增加0.74人。五是卫生服务能力明显提升。通过三年的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人员培训、技术与管理进一步加强,应对突发事件处置能力进一步提升。卫生系统经受住了甲型H1N1流感、手足口病等重大突发事件的考验,出色完成赴川抗震救灾防病、食用“问题奶粉”婴幼儿筛查与医疗救治、省运会等重大活动卫生保障任务。在最关键时刻,广大卫生工作者不畏艰险、不辱使命、舍生忘死,抢救生命、救治伤员、防控疫情,保护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和健康,交出了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市卫生局荣获年全省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先进单位。过去的一年,卫生系统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条主线,强化责任,加大力度,突出重点,开拓创新,五项重点医改普惠民生,其他卫生工作取得新突破。

(一)新农合扩面提标使更多的农民受益。新农合筹资标准由100元提高到150元,最高支付限额由3万元提高到5万元。年,全市新农合参保人数70.73万人,参保率96.42%,比上年增加2.47%。统筹基金使用率91.96%,参合农民一次性报账率为91%,总补偿金额9778万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39.2%。

(二)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使百姓就医负担减轻。从中心卫生院率先启动基本药物制度改革试点,到15个中心卫生院和12个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扩大试点,经历了探索实践、总结完善、逐步推广的过程。在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现已在全市32个乡镇卫生院和14个政府举办的社区卫生机构全面实施,提前一年覆盖100%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改革前相比,试点机构门诊人均费用下降37.22%;人均住院费用下降15.15%,参加新农合的农民报销比例最高可达95%,大处方、过度用药和过度治疗等现象得到一定程度遏制。

(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让城乡居民免费享受。一批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稳步推进,完成白内障患者免费手术1174例,唇腭裂手术8例;免费救治儿童白血病12例,实施儿童先天性心脏病免费手术88例;6.48万名8-15岁儿童免费接种乙肝疫苗;免费为农村妇女开展“两癌”检查1.88万人次;8104名农村孕产妇享受分娩补助,补助金额243.12万元;农村育龄妇女补服叶酸1.14万人次;免费婚前医学检查1.54万人,婚检率达75.28%;完成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9100座。九类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超额完成任务,免费提供公共卫生服务价值1056.66万元,建立城市居民规范化电子健康档案71.70万份,家庭电子健康档案18.46万份;6268名高血压病患者、1277名糖尿病患者和941名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纳入慢性病规范管理;建立慢性病专项档案1.54万份;完成农村65岁以上老年人健康体检1.8万人、3岁以下婴幼儿生长发育检查1.13万人;为孕产妇开展孕前孕后保健3418人。

(四)基层医疗服务体系进一步巩固与完善。建立了公益性管理体制,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和初级保健职能,限制其向单纯医疗方向发展。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基本工资实行全额保障。大力推进基层卫生机构建设,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契机,争取上级项目资金4600多万元,完成基层卫生建设项目13个,改扩建业务用房1.68万平方米,添置医疗设备742台(件)。全市32个乡镇卫生院、22个社区卫生服务机构、409个村卫生室(所)达到省卫生厅建设标准。加快基层卫生机构人才培训,培训在岗乡村医生1095人、乡镇卫生技术人员156人、社区卫生技术人员388人、全科医生22人、社区护士17人。选派18名专业技术骨干到基层卫生机构进行技术帮扶,选派50名农村卫生人员到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进修培训。

(五)公立医院改革尝试有益探索。以强化服务为抓手,积极推行临床路径管理,全市有5家医院11个专业开展了29个病种的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进入路径管理病人260例。在8家重点联系医院20个病房,开展了“优质护理示范工程”试点工作,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达99%以上,家属陪护和自聘护工比例明显降低。医院内涵建设取得新突破,市人民医院、市中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先后步入三级甲等医院行列,新钢中心医院、分宜县人民医院、分宜县中医院先后晋升二级甲等医院。深入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重点加强了医疗技术临床应用、临床合理用药和大型医用设备检查、围手术期、医院感染及临床用血等安全管理。

(六)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成效明显。以重大疾病防控为重点,认真落实结核病、艾滋病防治策略,完成结核病初治涂阳病人426例、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2106人份、各类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艾滋病病毒检测58879人份;现有需管理的HIV感染者及病人54人,管理率为100%。全力防控手足口病疫情,全市报告手足口病例893例,未出现重症与死亡病例。全面落实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工作,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免费接种覆盖面达100%,五苗常规接种率达99.69%,新增疫苗接种率达95.33%;全市48个预防接种门诊全部实现信息化管理,信息系统率达100%。市、县(区)疾控机构检测项目进一步拓展,实验室检测能力经省卫生厅考核达标。认真实施“降消”项目和“关爱儿童”项目,保障妇女儿童健康。全面加强乡镇卫生院产科服务能力建设,全市所有开展助产技术的乡镇卫生院全部达到“母婴安全乡卫生院”标准。建立健全了卫生应急预案体系、监测和预警、应急报告、信息、协作联动、应急处理等机制,院前医疗急救实现了科学指挥,合理调度,有效救治。

(七)卫生行业监管措施更加有效。加大服务要素监管,组织开展了大型医院巡查、处方点评,加大医疗服务信息公示和合理用药监测。加大药品招标监管,推行网上统一药品招标采购,年,全市医疗机构网上采购药品1.46亿万元,让利患者8672万元。加大食品卫生监管,全面推进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认真落实餐饮单位现场卫生监督公示制度,切实保障食品卫生与安全。出动卫生监督人员6675人次,检查单位5989家,限期整改192家,实施行政处罚4家。加大临床用血监管,定期开展采供血机构执业检查,血液安全得到保证。全市无偿献血2.53吨,比去年增长13%,成分输血占临床用血比例达99%。加大医疗市场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行医,查处无证摊点及非法行医案5家,销毁各类违禁健康相关产品580公斤,价值4.5万余元,非法行医得到有效遏制。

(八)其他各项工作富有成效。一是中医药事业稳步发展。新增中医特色专科6个,培训中医药人员542人,完成中医类别全科医师岗位培训18人,推广“简、便、验、廉”的中医药适宜技术30项。分宜县创建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通过省卫生厅组织的考核验收,渝水区被评为全国中医药社区卫生工作先进区。二是学科与人才建设全方位推进。6个市级领先学科经验收达标。各层次学术技术带头人梯队已经形成。医药卫生科技迅猛发展,年经市科技局批准立项的卫生科研项目82项,通过鉴定26项,9项卫生科技成果获市科技进步奖。三是创业服务年活动有亮点。启动“牵手企业”行动,开展了“帮企业助发展,帮企业解难题,送政策进企业,保权益促和谐”等四项服务。组织75名医疗卫生专家与72名企业家结成服务对子,为企业家提供诊疗优惠待遇、开展医疗保健服务、协助办理诊疗手续,提供卫生保健咨询。完成招商引资项目21个,实际进资2.4亿元。四是行业作风建设有长足进步。组织开展了卫生行风专项治理、卫生行风大家评、医德医风示范科室、医德医风示范岗位等评选活动,引导医务人员争做人民满意的医务工作者。出台了商业贿赂不良记录、收受“红包”或“回扣”处理、效能告诫及问责等规章制度,用制度规范从业人员服务行为,人民群众对医疗卫生服务满意度有新提高。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归功于全市卫生系统广大干部职工的无私奉献和共同努力。在此,我代表市卫生局向关心、支持卫生事业发展的各级党委政府,向立足本职、勤奋敬业、忠诚为人民健康服务的全市卫生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不足和差距。主要表现在:卫生资源配置不够合理,城乡之间发展不协调,结构矛盾突出;公立医院基本建设负债较重,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完善,补偿政策落实不到位;医患关系不够和谐,医疗纠纷和“医闹”现象时有发生。这些问题和困难,需要我们认真分析梳理,切实抓好解决。

二、科学谋划“十二五”

卫生工作市委、市政府提出:“通过8-10年努力,实现人均期望寿命80岁”的目标,赋予了卫生部门重大使命。我们要把综合反映卫生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人均期望寿命、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以及居民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的比重,作为“十二五”卫生规划重要指标,坚持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统领,加快推进各项卫生工作科学发展,努力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一)明确发展目标。“十二五”期间,卫生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到年,初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更加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医疗卫生机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更加科学,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显著增强,居民个人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居民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8岁,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降低至11‰和13‰,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20/10万以内。

(二)认清发展形势。我市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时期,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生产生活方式变革迅速,卫生问题更为复杂。传染病危害依然严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威胁不断加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食品药品安全问题、职业病危害时有发生,给人民健康带来严峻挑战。群众对健康的期待和对卫生服务的需要越来越高,对保障制度和服务水准的改善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尚未根本解决,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任务繁重,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卫生发展的内部结构和发展方式上,仍不同程度存在重治疗、轻预防,重规模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轻精细化管理和机制转换等问题,因此,卫生工作的服务理念、服务模式、服务范围也必须作相应调整和改变。

(三)理清发展思路。新余是全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试点城市。如何统筹城乡卫生事业协调发展,我们必须认真思考,必须付诸行动,必须加快“四个转变”。一是转变发展方式。加大卫生资源统筹力度,增加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服务投入、重点加强基层医疗卫生、中医医疗服务、重大疾病控制等薄弱环节,不断缩小城乡之间、人群之间卫生服务和健康水平的差异。二是创新体制机制。建立和完善协调统一的医药卫生管理体制、科学合理的卫生投入机制、高效规范的医疗卫生机构运行机制,完善保证质量、提高效率、兼顾公平的监管机制,促进卫生事业又好又快发展。三是转变服务模式。从偏重治疗向健康促进转变,从注重个体服务对象向家庭和社会群体转变,服务内容由专科向更加注重全科转变,建立起涵盖每个生命周期的连续模式。四是转变人才观念。发展卫生事业,必须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依靠人才和科技上来,把培育高素质卫生人才放在优先位置,抓住引进、培养、使用等关键环节,努力建设一支数量足够、素质精良的卫生人才队伍。

三、扎实做好年各项卫生工作

年是“十二五”规划起步之年,也是完成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项重点任务的第三年。年,全市卫生工作总体思路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全省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围绕让群众“得病有保障、看病更便捷、平时少得病、治病少花钱”四个目标,推进五项改革,提升五大能力,做好五项重点工作,为“十二五”规划开好头、起好步。

(一)继续推进五项重点医改,着力解决医改重点难点问题

1.完善相关政策,健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我市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虽然实现了全覆盖,但新情况、新问题也有所暴露。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抓好“四个落实”。一要落实经费保障政策。省财政下拨的80%基本药物零差率补助经费,要及时下拨到基层医疗机构,不得以任何理由截留或挪用。要做好沟通和协调,积极争取县(区)财政部门的支持,落实卫生投入政策,确保补偿资金及时足额到位。二要落实采购配送政策。省卫生厅在采购平台建设、招标投标规范、供货配送、电子监管等有明文规定。我们一定要按省里的要求,坚持省级统一招标采购,保障基本药物的质量,合理有效降低采购价格。积极探索价量挂钩新模式,一次完成采购全过程,降低采购成本,促进基本药物生产和供应。落实药品配送责任主体,加强监管和服务,确保配送及时到位、方便可及。三要落实医保报销政策。基本药物要全部纳入医保“三张网”报销目录,报销比例提高15个百分点。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门诊统筹,推进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合理控制服务成本。四是落实配备使用政策。卫生行政部门要采取有效措施,规范医疗卫生单位和医务人员的用药行为,加强使用基本药物管理,引导群众按需使用基本药物,确保基本药物的合理配备使用。要严格执行基本药物使用管理规定,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非目录药品品种数量和销售金额严格控制在30%以内。非目录药品要严格执行招标采购、零差率销售,严格执行医保报销补偿等相关政策和规定。各地要及时总结基本药物制度改革经验,积极探索创新,通过综合配套改革,落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人员编制、财政补助、机制转变和绩效考核等政策,切实把药品费用负担降下来,真正让老百姓得到基本药物政策的实惠。

2.以强化内部管理为重点,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要按照“上下联动、内增活力、外加推力”的原则,采取“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先易后难、边试边推”的方式,积极推广较成熟、见效快、易操作的惠民便民服务措施,让人民群众尽快享受到公立医院改革实惠。

一是抓好市中医院改革试点。探索建立以理事会等为核心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明确在重大事项方面的职责,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权力运行机制。落实公立医院独立法人地位,扩大用人自,强化具体经营管理职能和责任,增强公立医院的生机活力。二是优化公立医院结构布局。组织编制年新余市区域卫生规划和医疗机构设置规划,明确各级各类公立医院的类别、数量、规模、布局、结构、功能定位和大型医疗设备配置标准,避免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按照“控制总量,优化增量,盘活存量,改善结构”的原则,限制老城区新增医疗机构,新增卫生资源向新城区转移,向社区和公共卫生服务转移,向康复、精神病防治、老年病防治等领域拓展。积极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促进民办医院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体制。三是强化公立医院内部管理。扩大临床路径管理试点工作,推进按病种付费、总额预付等付费方式改革。大力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加强医院临床护理管理,简化门急诊和入、出院服务流程,推行预约门诊、检查结果互认等便民惠民措施。逐步推进医院全成本核算与控制,强化公立医院次均门诊费用、次均住院费用和平均住院天数等指标考核,维护公立医院公益性质。四是完善公立医院收入分配制度。结合事业单位岗位绩效工资制度的实施,建立以服务质量和岗位工作量为主的综合绩效考核和岗位工资制度。通过提高待遇、多点执业、建立规范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完善职业发展条件、改善执业环境等多种措施,充分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五是推进医院信息化建设。开展县级医院与城市三级医院远程会诊系统建设试点,实现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检查、远程教育和信息共享。建立与区域卫生信息系统相衔接,以电子病历建设和医院管理为重点的医院信息化网络,推进电子病历试点工作,三级医院电子病历数据库建设率达到40%。

3.巩固完善新农合制度,提高基金监管运行水平。随着新农合保障范围扩大和保障水平提高,农村居民医疗服务需求逐步释放,新农合基金的运行和支出压力随之增大。因此,必须加强精细化管理,保障基金安全有效运行。一要完善补偿模式。坚持以大病统筹为主,积极探索门诊补偿与住院补偿有效衔接的补偿模式,要在统一起付线、统一封顶线、相对统一补偿比、统一补偿办法、统一门诊大病(慢性病)病种的基础上,进一步做好统一基本用药目录的工作,提高实际补偿比和保大病能力。二要改善监管手段。加强医疗服务行为监管,查处不合理收费、不合理检查,严格控制医药费用增长幅度。要积极防范基金风险,加强基金的筹集、拨付、存储、使用、内控等各环节的监管和运行情况分析。

三是推进网络“直报”。加快新农合信息系统建设和使用步伐,抓好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费用网络“直报”,确保统筹基金使用率和参合农民一次报账率分别达到85%、90%以上。各地要确保新农合管理部门、经办机构、定点医疗机构以及相关部门之间的网络连接,实现网上在线审核结算、实时监控和信息汇总,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要大力推广救助对象住院新农合补偿与医疗救助补偿的“一站式”服务模式,逐步实现不同医疗保障制度间人员信息、就医信息和医疗费用信息的共享。

4.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为群众就医看病提供方便。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就是要解决基础设施、人才队伍、体制机制等制约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升的瓶颈。作为基础设施等硬件建设,只要各级政府有决心,保证足够的投入力度,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人才队伍建设与体制机制改革是难点所在,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今年我们要重点抓好三件事。一是抓好基层卫生人才培养。继续实施为乡镇卫生院定向培养医学生和招聘执业医师计划,开展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和基层卫生人员定期岗位培训。加大对口支援力度,从二级以上医院选派一批专业技术骨干到基层医疗机构进行技术帮扶,从基层医疗机构选派一批专业技术人员到二级以上医院进修培训。二是抓好基层卫生综合配套改革。认真贯彻《江西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意见》,深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实施绩效工资,落实绩效考核。建立有效的责任、竞争、激励机制,引导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主动转变运行机制,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发挥好承担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和诊疗常见病、多发病的功能。三是抓好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项目主管部门和单位要落实项目建设责任,抓好项目组织实施。各有关部门要尽早落实配套资金,加强项目监管,及时跟踪项目进度,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的困难与问题,确保项目按进度、高质量完成,早尽发挥项目效益。

5.强化责任与管理,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是一项惠及城乡居民的重大民生工程,涉及内容多、覆盖面广、工作量大。我们必须按照项目要求,认真履行职责,加强督促检查与考核,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完成。一是抓好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完成儿童白血病免费救治8例、先天性心脏病免费救治113例。按照长效机制管理的要求,继续抓好“光明•微笑”工程免费治疗手术。继续对农村孕产妇住院分娩给予补助,为农村适宜妇女免费增补叶酸预防神经管缺陷,为农村妇女免费进行宫颈癌、乳腺癌检查。实施艾滋病母婴阻断项目,有效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二是抓好城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以社区公共卫生服务信息系统为载体,免费为社区居民提供价值720万元公共卫生服务,为居民建立规范电子健康档案,确保建档率达60%以上。强化以高血压、糖尿病为重点的慢性病规范化管理,努力把基线调查工作做实,把健康宣传工作做广,把随访工作做精,把防治措施落实到位。三是抓好农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建立农村居民健康档案,重点为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病患者建立档案,并实行动态管理,建档率达到30%。继续为0-3岁婴幼儿提供免费生长发育检查、孕产妇免费产前检查和产后访视。

四是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绩效考核。制定公共卫生服务考核办法,明确任务指标、考核标准、考核程序和资金监管等。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考核,采用定量和定性相结合、全面考核与重点考核相结合、日常考核与定期考核相结合、单项考核与综合考核相结合、机构考核与服务考核相结合的考核办法,准确、合理地评价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绩效情况,并将考核结果与补助经费挂钩。

(二)推进新一轮服务能力建设

提升医疗卫生服务质量与水平第一轮卫生服务能力建设成效显著,市卫生局受到省卫生厅的表彰。但与人民群众对卫生服务能力的要求相比,仍有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卫生基础还不够完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仍然薄弱,尤其在人才、技术和管理方面有所欠缺,需要我们付出更大的努力,坚持不懈常地抓下去。根据省卫生厅的部署,市卫生局决定再利用三年时间,实施新一轮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工程,在继续抓好房屋、设备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内涵建设,突出以人才、技术和管理为重点,全面提升五项卫生服务能力。一是提升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拓展疾控机构实验室检测项目,进一步提高检测能力;推进医疗机构疾病控制工作达标建设,进一步完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加快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启动建设新余市卫生应急指挥系统,改善医疗急救设备设施条件;加强公共卫生人员规范化培训和关键技术培训。二是提升农村卫生服务能力。优先建设发展县级医院,巩固、提升已达标的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积极探索乡村卫生一体化管理,最大限度地发挥乡村卫生组织的服务功能,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率。加快适宜技术、中医药技术推广与人员培训,全面完成基层卫生人员培训任务。三是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继续推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覆盖100%的城市街道并达到三星级标准,60%的社区卫生服务站达到二星级标准。进一步规范社区首诊、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转变服务方式,积极开展巡回医疗、上门服务和主动服务。四是提升城市医疗服务能力。加强省市共建学科、市级医学领先学科、专病专科建设,形成管理科学、服务精良、技术先进、设备完善的专病专科群体,急危重症和疑难疾病诊治水平进一步提高,住院病人外转率进一步下降。五是提升卫生监督执法能力。加强卫生监督人才队伍建设,提高监督执法水平,卫生行政许可案卷和卫生行政处罚案卷合格率达到80%,快速检测设备配备、使用率达到60%。

(三)做好五项重点工作,促进卫生工作全面健康发展

第一、切实做好疾病预防控制工作。坚持预防为主,全面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防止重大传染病疫情发生与流行。一是抓好重大和重点疾病防治。抓好鼠疫、非典型肺炎、人禽流感监测,提高监测质量。加强流感、手足口病等重大疾病防控,提高传染病网络报告质量,及时有效处理传染病疫情。切实抓好艾滋病防控工作,认真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强化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干预措施。继续推进现代结核病控制策略,保持策略覆盖率100%,确保新涂阳肺结核病人发现率70%以上、病人治愈率85%以上。实施“慢病综合干预示范区创评”策略,加强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重性精神疾病防治。二是抓好国家免疫规划工作。加强疫苗管理,规范接种服务,做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报告与处置工作,强化疫苗流通和冷链运转管理,确保疫苗接种工作安全有效。三是加强妇幼保健工作。以“妇幼安康工程”为总抓手,认真开展“两纲”终期评估,建立危重孕产妇监测和孕产妇死亡评审制度,推行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创建儿童保健示范门诊,儿童保健门诊规范化建设达标率达到40%。继续抓好婚前医学检查,出生缺陷发生率控制在12‰以下。县级妇幼保健机构负责人规范化培训率达到40%,设备配备率达到50%,以县为单位产儿科关键技术培训率达到90%。四是强化卫生应急工作。加快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体系建设,充实卫生应急队伍,改善卫生应急装备,开展卫生应急培训和演练,推进卫生应急工作社区(乡镇)示范点建设,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五是加强爱国卫生工作。继续开展卫生城市、卫生乡(镇)村、卫生单位创建工作。突出农村改厕和水质监测、健康教育和促进重点,积极开展城乡爱国卫生运动,强化病媒生物控制,提高广大群众健康素养,促进疾病预防控制。

第二、全面加强卫生监督工作。理顺食品监督管理体制,抓紧移交餐饮监管职能,重点加强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完善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和信息管理工作机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监管责任制,组织开展创建食品安全先进县(区)工作,加快推进基层食品安全综合监管网络建设。切实做好职业健康检查、职业病诊断和鉴定的监督管理。加强放射卫生、饮用水卫生、公共场所卫生、学校卫生和传染病防治监督,维护社会公共卫生安全。加强医疗执法监督和采供血监管,严厉打击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行为,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市场。

第三、强力推进学科与人才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学科与人才必须同时抓,“两个轮子”必须一起转。在人才建设方面,要抓好五大卫生人才工程实施,按照《年新余市卫生人才发展规划》,组织实施全民健康卫生人才保障工程、创新人才及学科团队建设工程、农村卫生人才培养工程、公共卫生人才推进工程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程,统筹推进各类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卫生人才队伍的整体水平。在学科建设方面,要重点扶持省市共建学科、市级医学领先学科和特色专病专科建设,打造一批服务品质高,群众口碑好的优势学科。在医药科研方面,要加快研发能力建设,引进一批先进技术项目和最新诊疗技术,向基层推广一批适宜医疗卫生技术项目,不断提升卫生科技创新能力。

第四、抓好医疗安全和质量管理。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院工作永恒的主题,也是医院一切工作的核心。我们务必高度重视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工作,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安全第一”的群体意识,明确自己的使命,对病人极端负责,对工作严肃认真,对技术精益求精,养成人人讲求质量、人人注重安全的自觉性。要深入开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进一步完善和落实院、科两级质量管理体系,从环节质量入手,加强全员、全过程、全部工作质量的管理,建立并落实医疗质量管理的定期检查、医疗质量安全事件报告和告诫谈话制度。加强等级医院动态管理,巩固评审成果,促进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和医疗质量持续改进。开展大型医院巡查,重点检查医疗机构是否接受政府指令,完成突发公共事件紧急医疗救援工作以及其他公共卫生任务。是否承担与基层医疗机构对口协作任务,是否积极开展义诊、医疗服务下乡、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医学教育和培训等方面工作,作为考核医院公益性的重要指标。在民营医院开展“规范服务行动”,加强民营医院监管,引导民营医院健康发展。继续开展“医疗质量示范科室”创建活动,加强科室管理与建设。认真贯彻《献血法》和《血站质量管理规范》、严格血液质量与安全管理,大力推进无偿献血和临床合理用血。

第五、加快中医中药发展。建立健全有利于发挥中医药特色的体制、机制和投入政策,促进中医医疗机构可持续发展。在公立中医院改革试点中,推进中医临床路径的实施。强化中医医院管理,深入开展中医医院管理年活动。加强农村和社区中医药工作,巩固分宜县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渝水区中医药特色社区卫生服务示范区创建成果。开展基层常见病、多发病适宜技术推广,推进中医“治未病”工作开展。加强中医药文化内涵建设,加大中医药知识宣传普及力度。

统筹做好其他工作。第一、深入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为巩固提升机关效能年和创业服务年成效,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市卫生局决定年在全市卫生系统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各地各单位要按照活动内容、工作步骤和有关要求,扎实开展发展提升年活动。一是着力提高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法定权限、法定职责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制,深入推进政务公开、信息公开,正确处理依法依规办事和创造性工作的关系。二是着力提高高效办事的能力和水平。要加快完善和规范机关效能建设各项制度,进一步简化办事程序、改进服务方式,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整治各种影响机关效能、损害发展环境的突出问题。三是着力提高破解难题的能力和水平。要善于抓住机遇,用好机遇,乘势而上,攻坚克难,以创造性的工作争取突破性进展,破解影响和制约卫生事业科学发展的重大问题。四是着力提高抓落实的能力和水平。要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把市委、市政府的决策、卫生工作政策转化为推动本部门本单位科学发展的具体措施,并一以贯之地真正落到实处。同时,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广泛宣传、营造氛围,严格要求,强化督查、健全机制,协调推进,确保全市卫生系统提升服务年活动深入开展。

第二、加强卫生行业作风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抓好公开承诺、领导点评、群众评议等工作,营造学习先进、争当先进、赶超先进的良好风气。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推进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加强“三重一大”制度及财务管理“三项制度”的监督检查。继续开展“医德医风标兵”评选活动,发挥先进典型示范作用。要以“卫生行风大家评”为载体,加强对医务人员服务质量和服务行为的动态监督。加强网上药品采购和药品使用的监督,推进医药购销领域商业贿赂专项治理工作。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