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14 07:39:0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新年的诗歌,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青年教师个人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最迫切的愿望就是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成为一名优秀合格的教师。但什么样的老师可以堪称为是优秀教师?优秀教师的身上又具备哪些综合素质呢?这次的青年教师培训为我们指明了方向。
优秀教师的综合素质包括师德素质、专业素质和教学技能素质。
首先,我想先谈一下师德素质。万事徳为先,师德对于为人师表的我们而言更是尤为重要。我们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我们要塑造学生的灵魂,首先必须塑造好自己的灵魂。师德素质具备政治素质和职业素质两个方面。所谓政治素质,就是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要知道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孩子会产生间接或直接的影响;必须要谨言慎行,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热爱自己的家庭、学校以及社会,力争使学生的身心都能得到健康发展。所谓职业素质,就是在教师这个行业所应有的特质。要爱事业、爱学生、爱面子、爱沟通、爱学习。俗话说:干一行爱一行,对于教师这个行业更是如此。只有爱上教师这个职业,才能有源源不断的动力,促使自己不断进步;爱事业的同时必须要爱学生,这样你才能跟学生在心灵深处有密切的交流,更好的解决学生在学习中、生活中遇到的种种问题,学生也才能更喜欢你,学习成绩及其他相关方面才能有更快的提高;光爱事业爱学生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爱面子爱学习,有些教师总是在原地踏步,不思进取,不进步其实就等于是退步,我们必须要有不甘人后的决心,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钻研,力争使自己尽快踏入优秀教师的行列;爱沟通那是必须的,无论是跟学生跟家长还是跟领导,你都必须要有较好的沟通能力,只有你爱沟通,愿意耐心听取班中同学及其家长、领导的意见,你才能更好地管理班级,更好地胜任班主任的工作。
其次,我要谈一下专业素质。专业素质包括两方面,本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知识。一位优秀教师必须要有渊博的知识,宽广的视野,扎实的专业知识,而这只是前提,光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试想一下,一个满腹经纶的人如果不会形象的表达,那将是一件多么悲哀的事情。所以说,除了专业知识之外,我们还必须要有教育教学素养,善于慷慨激昂地表达,使学生也能跟你分享所学,使自己也能得到用武之地。
最后,要谈的是教学技能。教学技能最重要的就是语言、激情和质量意识。语言就是要声音洪亮、抑扬顿挫、言简意赅。激情就是指上课不要把生活中不好的状态带入课堂,只要走上讲台,就应该忘掉一切烦恼,心中只能有课堂。质量意识,这方面我做的是比较浅的,而这方面一般也是学校主抓的。一堂课结束,你要清楚地知道这堂课上的效果如何,学生到底掌握了多少,你所强调的重难点学生又是否有了解,这都是需要我们下功夫仔细揣摩的。
要成为一名优秀教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如果你不努力向它靠近,它永远都不会奔向你来。所以,努力吧,探索吧,20xx,争取更辉煌的明天!
青年教师个人心得体会
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素养,提高教学水平,学校于11月9日、10日开展为期两天的青年教师展示课活动,在这一轮讲课,听课,评课过程中,我获益匪浅。
第一,七位教师准备充分
从备课、教具准备来看,都进行精心的准备和设计,从课堂教学来看,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和组织形式,来指导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教师能很好的把握教材的要求,教学目标达成比较好,课堂把控能力强。
第二,教学环节设计好,教学流程安排合理。
教学流程对于青年教师来说,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虽然以前曾经在课本中知道有这么一个概念,但是并不知道应该如何运用到现实的教学中去。而通过这次活动,感觉流程这个概念一下子清晰起来。教师们的教学流程都非常清晰,环节安排合理,衔接自然,重难点把握得当,把知识点清晰的呈现在学生们的面前,学生能在愉悦的环境中有所收获。
第三,本次课堂教学设计,特教味足。
七位老师备课、上课、作业布置、课堂支持等方面都是分层教学,特教味足。课堂运用“动手动脑”的理念,调动学生手脑等多重感官参与学习中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实践的能力,让每个学生参与课堂的每个环节,每节课都学有所获。
第四,教师基本功扎实
,教态自然亲切,语言流畅优美。七堂课听下来,他们给我的感觉是上课语言富有感染力,每个人在教学中都能以学生为主体,始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让同学们在轻松的环境下进行学习。同时及时的运用鼓励性语言进行激励,这对学生的学习起到了促进作用。
不足之处:1、个别教学环节组织形式太单调,整堂课安排内容太多,时间不够,目标达成度不高。
2、培智学生智力发育迟缓,行动不便,教师示范的时候动作要领要多次重复,反复强调动作要领,速度要慢,声音要洪亮,兼顾到每个学生。
3、音乐体育课堂安排活动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安全,分组进行,同时要安排助教,专门支持特殊学生。
通过这次展示课活动,我也学到很多,也充分地认识到作为一个名教师,我们应该树立活到老学到老的观念,不断学习,才能提高专业素养,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同时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要经常向有经验的老教师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这样才能成为优秀的教育工作者。
青年教师个人心得体会
目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新的形式对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于教师来说应具备全面的素质教育发展,才能培养出适应21世纪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现代社会在带给人们物质文明的同时也给人们的心理带来了沉重的负荷。教师,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更作为培育下一代的言传身教者,他们的心理健康,是与培养下一代息息相关的大事。
有人把教师比作红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这是对教师的崇高评价和美好赞誉。世人给教师带上了如此美丽的“花环”,我们更应当严于律己,宽以待人,为这顶“花环”增添光彩。
作为一名教师,最重要的是要热爱教育事业,只有充满了对教师职业的无限热爱,才会在教育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同时,作为一名教师,应该热爱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爱,师爱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学生感觉到教师的温暖,产生愉快的情绪,激发学习的兴趣,感受到别人对他的希望,集体对他的信任,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另外,教师还应具备刻苦钻研,严谨治学的态度,要有活到老,教到老,学到老的进取精神,孜孜不倦地吸收新鲜知识来充实自己,以适应时展需要。
备份系统差强人意
备份分区对用户而言最大的用处无疑是还原系统,Diskgenius3.0也提供了备份分区到镜像的功能。Diskgenius备份分区支持三种方式,备份所有扇区和按存储结构都需要占用较大的空间且还原时需要目标分区大小和源分区一样,普通用户还是采用按文件备份的方式比较实在。笔者将Windows Vista系统分区按文件备份并选择快速压缩方式备份到镜像,发现备份过程比较冗长(30分03秒),备份窗口没有剩余时间的显示,用户对于备份的进度透明度感觉欠佳。WindowsVista系统分区容量为24.9GB,使用量20.4GB。最后的备份镜像文件容量为8.95GB,而Ghost备份的镜像为10GB,在镜像的压缩率上,Diskgenius 3.0要略胜一筹。
还原Windows Vista系统镜像只能在其它Windows中进行。在Windows XP系统还原Windows Vista系统分区的时候。弹出了不能锁定系统分区的提示而无法完成。这其实是一个程序的错误,因为Windows XP安装Diskgenius 3.0的分区并不是该分区。因此,其用作系统备份还原工具并不适合。
万能的隐藏文件删除
Diskgenius 3.0可以查看任意分区的隐藏文件,并可以强制删除。这一功能可以将隐藏分区的文件轻松复制到其它分区。删除有严格权限设置的文件是比较繁琐的,这时可以通过Diskgenius 3.0的强制删除功能。这一功能是绕过操作系统的文件访问机制直接删除文件而不会移到回收站。
有时,一些软件为了防止用户删除文件会建立一些特殊的目录,这些目录在Windows里是无法进入和删除的。如:一键还原个人版就建立了类似的目录,如果卸载软件不彻底就会导致用户无法删除这些目录。笔者也在E盘建立了类似的目录hid,在Diskgenius 3.0中可以强制删除。
富有创意的VMware虚拟硬盘
随着CPU的硬件虚拟化技术的进步和人们对于虚拟机应用需求日益增加,使用VMware虚拟机的用户数量已经相当庞大。Diskgenius 3.0可以脱离VMware的环境。更方便地管理VMware硬盘分区。
Diskgenius 3.0可以加载VMware磁盘分区文件(vmdk),支持对VMware硬盘分区和其它物理分区一样的操作。VMware建立虚拟硬盘并分区格式化的操作比较麻烦,而Diskgenius 3.0建立虚拟硬盘非常简洁。我们可以使用Diskgenius 3.0快速对该虚拟硬盘进行相关操作,然后,导入到VMware中即可安装系统或者投入使用。
人性化的恢复丢失文件功能
很多用户都有不慎误删除文件和误格式化分区的惨痛经历。Diskgenius 3.0的文件恢复功能是否可以改变这种情况呢?笔者删除了闪存(128MB)中的文件ABITFAE BAT(1.39KB)、10.SYS(123KB)、MSDOS,SYS(30B),然后尝试用Diskgenius 3.0进行恢复。在恢复误删除的窗口选择“完整扫描”方式。发现其检测速度较慢,不过,最后的恢复情况让人满意。三个文件可以恢复。
董事长给我们讲了"六个意识",即:信念意识、大局意识、创新意识、效益意识、危机意识、感恩意识。
把目标当信念,把信念当目标。
用目标管理来约束与提升自己,用目标管理来推进工作,用目标管理来组织运营。用信念来鼓励自己,用信念来鼓舞团队,大家一起坚持,就会迎接胜利。
工作是应付还是主动,前者被动、后者主动,因为出发点不一样,工作状态就不一样,工作结果也顺理成章的不一样。
用梦想去实现自己的成就。梦想越大,成就就可以越大;梦想越大,成就就只可能更小。
散兵游勇与精诚合作,游击战与协作战,突出区域优势与突出整体优势,都将根据所处阶段、所拥有与可利用资源状态,按照公司战略指引进行战术发挥。
各公司、各部门既要扫好“自己门前的雪”,也要注重协助与配合兄弟公司、兄弟部门的各项工作。整个集团是一个大家庭,所有的事情需要"众人拾柴火焰高"。
用创新去实现品牌的差异化。
服务创新、产品创新、包装创新、工艺创新、市场营销创新、等等,要多到一线去跑、去看、去学,先模仿别人,再超越别人。
董事长用两个字来概括经营,就是"抄"与"超"。先跟着别人学、抄别人的,再来改进与提升,创新中超过别人。先复制,再超越。
从追求规模转向追求效益,改变"大而不强"的现状。
开源、节流是提高效益的两个重要方面。节约将产生效益,采购也能产生效益,“一次做对”更能产生效益。。。
营销是产生效益的最大来源。通过“硬措施、狠措施”来将市场营销的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将区域市场做大、将客户做大、将渠道拓宽等,都将带来效益。
惜岗爱企,为自己而工作,为能帮助到他人而工作。
一、“以人为本”,促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
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改革纲要》强调必须把“为了学生做全面发展,作为这次教改的一个根本宗旨。”传统观念中,教师的权威不容置疑,学生不是通过主动学习知识的人,而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从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方式的选择及教学进度的把握等都由教师确定,很少考虑学生的因素。同时,传统教育下,更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素质的提高,人为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造能力。这种“奴性化”的教育方式,造成教育资源的巨大浪费,也极不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要求。新课程改革要求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认为“听来的记得快,看到的记得差”,“动手做的更能学得好”。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教师要热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习权利,进行“人性化”教育,把学生当作一个活生生的人,促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主体参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理念
新课改中,课堂教学依然是教学的主渠道,传统式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必然导致学生对获取知识的方法、技巧知之甚少,思维被动定式,无任何创新可言。因此,教师应彻底摒弃传统的僵化的教学观念,真正还学生的主体地位,构建“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把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放在首位。
1.构建“主体参与”型教学模式
叶圣陶提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的教学理念,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学习是自己的事,他人是无法代替的。新课改要求教师必然转变角色,要“定位、到位、不越位”,教师在课堂上应以主持人的身分出现,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创设情景、组织好课堂讨论,由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发言、评论,发挥学生个性特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指导者和督促者,而不应是主角。
2.努力创设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教学环境
“全面提高人的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这次新课改的根本目的。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要使个人的创造力得到充分发挥,首先必须使他达到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创设民主、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敢于质疑,追求真理的勇气,增强学习兴趣,兴趣是发展创新思维的内驱力。同时积极开展研究性学习,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创造条件。
3.积极采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教学的重要工具。多媒体信息教学能提供形象、直观、丰富的色彩、声音、文字、图像内容,有利于丰富教学内容,开阔学生视野,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多媒体教学的优点更能突破理论性强、抽象,学生参与率低的局限性,从而使抽象问题具体化,枯燥问题趣味化,深刻问题通俗化。教师要通过自学、培训等多种途径,学习现代技术,不断提高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甚至网络教学的能力。
三、民主、平等、人性化的管理理念
20世纪后半期科技革命的冲击,使管理理论也经历变革。有人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许多团体中,每个成员的智商都在一百二十以上,而整体智商却只有六十二?”显然管理压抑了人的创造力,阻碍了人的个性发展。在平时教学中,有些教师业务过硬,但由于缺乏管理艺术,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其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可见,教师必须面对新课改对教学管理的挑战,树立“民主、平等、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坚持民主教学,坚持师生平等,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个性发展,营造轻松和谐的管理氛围。教育教学中,科学合理的管理也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与时俱进”的终身学习理念
最新青年教师个人心得体会
课,是学校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组成单位,教师专业生活的许多领域都同课紧密相连。听课是教师最简便的学习方法之一;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因此,听课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听课的方式方法如何,将影响着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而且听课又是评课的前提,只有认真听课才能进行客观的评课。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听课评课作为一种发现、思考和提炼的教学研究活动,直接对我们教学的关注焦点作出反应,从而更能有效地促进听课者和上课者教学能力的提高。经常听课,有利于教师之间进行业务交流、切磋、互动,相互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听不同科目的课,可以跨学科交流,促进优势互补,文理交融;有利于青年教师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教学经验,使自己能更快地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有利于良好教学风气的形成,促进教学改革的深入;有利于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但我常发现许多老师对听课产生了误区,主要表现在:
①对听课的内涵不甚理解,以至于不知道听什么、要怎样听。
②思想不够重视,把听课当成一种任务来完成,以至于出现马虎应付者有之;做其他事情者有之;只当记录员者有之,完全失去了听课的效果,达不到听课的目的。
③听课老师课前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即没有掌握好教材和课标要求,以至于不能较深入地对授课老师的教学环节进行评议,评课无话可说种种现象表明,要提高听课的效率,必须加强对教师听课的培训,特别是在新课程的环境下,教师听课的程度如何,对教师的自我反思、教师的专业提升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那么,如何有效地进行听课呢?
我认为听课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听
听教师授课时的起、合、转、承、导是否流畅、自然、贴切;学生的思维在教师的引导下是否灵活;外显在学生的言语表达上是否清新、富有创意等。例如听上课老师是怎样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的?是怎样启发学生思维的?是怎样指导学法的?是怎样巩固新知识的?是怎样提出问题讨论问题的?只有这样多问几个为什么,听后对本节课的成功和失败进行客观分析,才能达到心中有数。
而要做到这些,听者在听课之前必须有所准备。首先,要掌握课程标准中的具体要求;课前了解听课内容、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确定听课重点。其次,要了解上课教师的教学特点和听课班级学生的基本情况。这样听课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看
看教学流程的设计、推进是否合理,层次是否明晰;教师的角色是否自觉转变;教是否自觉主动地向学转移;教师是否心中有学生;教师是否关注弱势群体;学生的学习状态是否高涨;学生的参与面、思维度是否看得见,摸得着;教师是否善于捕捉课堂生成点,把生成点演绎成课堂亮点;教师是否在走教案剧等。具体的就是看上课老师的板书、教态,看上课教师使用的教具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看学生的表情、板演、练习,看上课老师教学时间的分配,看课堂上是否全过程都让学生参与,还要看课堂上老师与学生是如何打交道的,等等。
因此我们在听课过程中要善于发现意识背景中长时间积累建立和巩固起来的有缺陷的运用理论,提出有价值的教学问题,并思考改进方法,提升自己的素质。
三、记
记录听课时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主要内容。记听课的日期、节数、班级、学科、执教者、课题、课型;记教学的主要过程,包括主要的板书要点;记学生在课上的活动情况;记本节课的教学思想和教材处理情况,了解课堂上是否做到面向每一个学生,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前提下是否兼顾两头(优秀生和基础差的学生),使得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学有所得;记对这堂课的简要分析。记录要有重点,详略得当。教学过程可作简明扼要的记录,讲课中符合教学规律的好的做法或存在的问题可作较详细记载,并加批注。
四、思
就是想一想这堂课有什么特色?执教教师是否以课程标准为指导展开教学?教学目的是否明确?教学结构是否科学?教学思想是否端正?教学重点是否突出?难点是否突破?教法是否灵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是否得到充分的调动?寓德育、美育于教学之中是否恰到好处?教学效果是否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否得到培养?在师生的交往、互动中,是否有值得商榷的地方;听者听后可设身处地思考这样一些问题:这节课我该怎样上、假如学生向我这样质疑怎么办、为什么她的学生听课兴趣这么浓等等。
因此,课后对行为实践作出总结、归类聚焦,分析判断教育教学现象之间的相关联系或因果关系,教师的教材处理是否得当。某一环节的教学若由你来执教,是否有更好、更妙的处理方案。听课教师应学会去粗存精,摘要录,有了感受、触动,立刻用简洁的语言予以批注,待课后抽空再制成听课卡片,便于以后检索之用。
五、谈
就是和授课老师、学生交谈。可先请上课老师谈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与感受,请学生谈对这节课的收获与不足,统计学生对这节课的满意情况和目标达成情况,然后再由听课老师谈自己对这节课的看法,谈这节课的特色,谈听这节课受到的启迪与所学到的经验,谈这节课的不足之处,谈自己的思想与建议。交换意见时要抓住重点,做到明确的问题不含糊,吃不准的问题不回避,但要注意可接受性,切忌信口开河、滔滔不绝,夸夸其谈。要突出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效果,特别是教学效果方面,因为一堂课的优劣,最终还是体现在教学效果上。
总之,听课是教师的一项必不可少的、经常性的职责与任务;听课既是教研的需要,也是教师专业提升的需要;听课是一项需要精力和心智的活动,宜及时交流,分享智慧。带着问题听课,能够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财富,它就是一种思想和行动的对话。把自己当成研究者,欣赏他人,提升自己。听课可以欣赏他人如何处理教材,欣赏他人教育教学技巧,欣赏他人如何唤醒学生。
在新课程的环境下,如果年轻老师听课时能做好一听、二看、三记、四思、五谈,那么肯定会有所收获。这不但会促进教师自我反思能力的提高,也会提升青年教师的授课水平,而且有利于青年教师的专业提升,以便快速适应新课程和新形势的发展。
最新青年教师个人心得体会
通过学习教师誓词,使我知道了我校的教师誓词:这是我的学校,我在这里工作、学习、生活,成就优越的人性和人生幸福,是我的价值追求对工作满腔热情,对学生满怀热爱,对同事真诚相待,对家长尊敬有加,以扎实的学识和坚实的行动赢得学生的喜欢,同事敬佩、家长满意,社会称赞,以仁爱之心和慈悲情怀奉献全部的智慧和力量。
作为一名年轻的人民教师,自己首先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注重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把学习誓言落实到日常教育教学和生活中去,争做学生的表率,通过自己的言行让学生知道教师的哪些方面赞成,哪些方面反对,在自觉或不自觉中接受教育;还要融入到学校和社会各种精神文明的创建活动之中,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发扬团队合作精神,克服困难,要热情帮助别人,特别目前学校发展处在十分关键的阶段,需要我们继续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埋头苦干,要多吃点苦,多磨练自己,积累经验,吃苦在前,享乐在后,与学校的发展共成长,从这一意义上,我们可以看到教师职业之伟大,职责之重要。再对照我们的教师誓词,你会有一种英雄主义情绪在心中蔓延,自豪之情油然而生。似乎没有什么困难是自己克服不了的了。但是回到现实中来之后呢,就我们实际的教学生活中感受而言,教师职业其实更多的是平凡琐碎,足以让教师感到杂乱无章,难以摸到头绪的。这时你的心理还能承受吗!
最新青年教师个人心得体会
教师”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职业,踏上讲台成为了一名教师,那时的兴奋难以言表因为终于可以站在讲台上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转眼间半年过去了,我也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酸甜苦辣。在这半年中能够顺利、开心完成工作,我要感谢学校领导的关怀和信任,感谢热情给予我帮助的每一位教师,在业务上给予我的指导,都让我受益匪浅,没有他们的帮助和鼓励就没有我今天的成绩。这段时间里,我深刻体会到了做一名教师的艰辛和快乐。因为年轻,活力有余而经验不足,热情有余而沉稳不足,但这更激励我加倍投入地工作、努力地学习和深刻地反思。我认为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时刻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
教师是一份平静的职业,教师的工作是平平常常的,心态决定教师的素质和教育教学工作业绩。教师要以良好的心态勇敢地面对挑战,适应时展的需要。工作中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主动去做,这样不但会锻炼自己,也提高了自身的素质,同时也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机会。作为一名教师要有奉献精神,不去计较个人得失。如果什么事情都需要别人来告诉我们,我们就已经很落伍了。任何人都有自己的缺陷,都有自己相对较弱的地方,只要不断学习,去吸收时代的、别人的、科学的、优秀的东西。学会学习,就会成功。
二、懂得感恩是教师成长的必备素质
要想成为一个优秀老师,得有一颗感恩的心,也就是要具有良好的教育心态。因为感恩,你才有爱心,才会爱生活,爱从事的工作;有了爱心,才能长智慧,有了爱心,你才会努力,才会勤奋,才会反思,才会坚持,才会成长……现在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我觉得自己所付出的一切都源于感恩,是在感恩中静心学习,尽心工作,用爱心回报社会。
三、反思是新教师成长的途径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波斯纳说,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知识。因此,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我们最需要反思的就是自己教学行为,从教材解读与设计、教法与学法的选择、课堂细节的处理等层面去反思。作为日常的教学,我常常用这样的几个问题去反思自己的教学:这节课,我投入激情了吗?对教材的解读,有更恰当的角度吗?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合理可测吗?这节课中最难忘的一个细节是什么?这节课最大的遗憾是什么?如果重新来教这节课,哪个地方最值得改进?反思的深度,决定着教学所能达到的高度。活跃在教坛上的大师们,其实也是反思的高手,也是通过一步步的成长,才成为今日的“明星”。
作为一个老师,我们除了反思教学,还可以反思为人处事,反思一切可以反思的东西。同时,要边反思,边记录,用键盘留下文字,为研究自己的教育教学提供鲜活的案例。
四、有爱心、耐心,认真对待每一个孩子人的智力是不等的,有差距的,也就造成了学习的差异。要想把孩子都达到统一标准是不可能,也就是说教好所有的孩子是不容易的。用统一的眼光看不同的孩子是不对的。要用不同的尺子来量孩子,发现孩子与与众不同的长处。千万不要用一把尺子来量所有的孩子,那样你满眼基本上都是差的孩子。孔子弟子三千,贤者才七十二。爱因斯坦小学呆头呆脑,学校开除;黑格尔大学毕业,辅导员的评价:“此人智力中等,不善长哲学”。没有想到开了个天大的玩笑,黑格尔成为哲学大师。孩子的发展有快有慢,我们怎能凭孩子的一时表现,判断他的一生呢?
2022年最新青年教师个人培训心得体会
学校青年教师培训虽然只有几天时间,但是使我对教师的职业内涵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对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有了更新的认识,我很感谢校领导能够为我们青年教师提供这次培训的机会。虽然我已有近十年的教学经历,但我在教学常规和教学方法技巧等问题上,还是有很多欠缺之处,所以我迫切需要学习和提高。庆幸的是,领导们对我们新来的老师非常关心,从实际出发,从细微处出发,针对具体问题,精心安排了这次培训,其目的是为了让我们新教师能更快地适应新环境,能逐步地提高自己。我也抓住了这一良好的学习机会,新教师培训心得体会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黄书记、陈主席和朱主任等多位领导精心准备了这次培训的内容,新教师培训心得从各方面对我们进行了指导,尤其在职业道德素养方面。培训提出:新教师要尽快做到“入格”,适应学校的工作环境,端正态度,以积极的精神面貌工作和学习。这点我感受颇深:到现在为止我在荆南这个大集体里工作学习快八年了,刚踏入这个集体,我作为一名新教师对新的生活、新的环境、新的责任、新的角色多少有些生疏,但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工作和他人的接触,这种心理很快离我而去,我感受到了一种非常积极向上的力量。每位领导、每位老师都是那么的爱岗敬业,爱校爱教爱生,都对自己的工作尽心尽责,他们的这种责任心给我树立了很好的榜样。我就暗下决心一定尽快转变自己的角色,适应新的环境,融入到这个大集体中,踏下心来扎扎实实地工作,为我们的大集体增光,也为自己的职业发展添彩。
这次培训像一阵及时雨使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信心新调入上岗教师培训心得和动力,而且也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其一是鼓励我要赶快适应新的教学环境、生活环境、人际关系环境等;其二是鼓励我要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角色,改变以往的那种生活态度;其三是鼓励我要做一名终身学习型老师,做一名能够不断适应新知识新问题新环境的老师;其四是鼓励我要坚持创新,在教学中发挥自己的聪明和才智,争做教学的佼佼者,为学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次的新教师培训,体现了学校领导对我们新教师的关心,也体现了学校对教学工作的不断改进与完善。虽然青年教师的培训现在已经结束,但它对我的影响仍在延续。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以本次培训精神作为指导:
1.多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认真钻研教材教参,用心备好每一节课,做好课后反思,在不断的反思与积累中获得属于自己的经验与方法,并且能将这种方法深化为一种理论。
2.多向有经验的教师请教,努力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增强自己的知识储备。
3.提升个人魅力,让学生喜欢我,喜欢听我的课,进而喜欢听我的指导。这就要求我的个人魅力要不断提升,在积累经验中获得一种平和优雅的心境,在和学生相处的过程中获得学生的信赖。
4.积极参加校内外的业务学习和培训,认真参加每一次的教研活动,把它们当作宝贵的学习机会,把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融入到平时的教学实践当中去。
面对新的开始,我想我会努力找到理想与现实的切合点,让自己充满师爱,不断自我充实、自我完善,使自己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在荆南中学这片沃土上不断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2022年最新青年教师个人培训心得体会
和许多青年教师一样,我怀着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热爱及憧憬,走上了教师的工作岗位。时间飞逝,转眼间我已做了一年的教师。在过去的这一年中深深地感到自己知道的、懂得的还太少,离“做一名好老师”的目标,还太远。在我为此困扰之际,学校又一次为帮助青年教师成长提供了好机会。我有幸在20xx年8月8、9号我校组织的青年教师培训的学习中,听到了张志奎校长为我们主讲的“铸品质、定坐标、强作风”主题,同时,也有幸品读了张校长的《教出你的尊严来》、《好品质成就好老师》两篇佳作;蒋明灿校长为我们主讲了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以及怎样去用心做教师;郭振东校长对我们进行了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的培训;王笃红校长为我们讲述了新课程下教师的常规工作;周运松老师给我们讲述了他在教学当中的一些经历......这些讲座,着实令我受益匪浅。通过这次的培训,我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内涵有了更深一层的了解。各位领导和老师的讲话也为我将来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使我明白教师这个职业的沉重份量,对我日后的教育工作有很大的意义。
一、对课堂教学行为的认识与思考
1、对于教学的重新认识
传统意义上的课堂,就是教师讲,学生听,老师很少审视自己的教学是否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一味地只想把所有的知识传给学生,让他们取得好成绩,殊不知,这样反而适得其反。通过培训我认识到,成绩的保障取决于有效的教学,而有效的教学又取决于师生的良好交往。师生关系的融洽能够拉近彼此的距离,学生就会很自然地对老师产生一种尊重。很多优秀的教师在教学上充分的利用各种资源,让课堂活起来,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当主角,让他们能够体会学习中获得的价值
2.要学会欣赏学生
教师要在教学中树立以学生为本的现代教育观念,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获得成功体验的机会。做到这一点,教师要学会欣赏每一位学生,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学生在老师的关注中,不仅会喜欢老师,喜欢上课,产生融洽和谐的师生情感,还会在课堂上积极表现,快乐愉快地去学习。对于犯错误的学生要以长远的眼光去看待问题,给点宽容,并去真诚的赞美每一个学生。
二、提升了教学理论水平,习题和教材两不误。
作为新教师,我们没有太多的教学经验,但怎样能让学生在成绩上有所提高呢?就如讲座中黎雪主任说的,首先要让学生对你的学科产生兴趣,那就有必有对教材进行整合,要花心思去创新与设计。作为教师我必须勤奋进取,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丰富自己,这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教好学生。我要按照学校规定的教学要求进行工作,在教授课程之前,先把教材读通读透,弄懂教材的每一个细节,制定一个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授课计划,然后认真进行备课,尽量多理论联系实际,多讲一些适合学生今后工作的内容,讲课时注意基本概念准确,思路清晰,还要积极进行改革,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上课时,尽量实行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后,多和学生进行交流,给学生讲解疑难问题,了解学生学习情况,每次上完课认真总结,写好课后记,以便改进自己以后的教学工作。
三、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努力方向
通过这次培训,我感到自己距离优秀教师还有很大差距,虽然态度认真,但缺乏经验,在各个方面都有不足之处。在理论课讲授知识时应该多与学生互动,注重教学设计,多实行启发式教学和讨论式教学。多让学生来发现和解决问题,多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对学生的其他学习情况也应在了解得多一些,还要扩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多讲一些学生感兴趣和对学生今后工作有帮助的内容,尽自己的最大努力让课堂内容生动有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这次培训,我的收获很多,同时也感到责任很大。教师是教学活动的指导者,也是教学方法的探索者,更是教育活动的创造者。只有不断超越自我,才能实现自身持续发展,才能适应高职教育的要求。
自千禧年以来,在博斯曼法案影响持续发酵以及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的双重作用下,意大利足球经历了一个持续而又缓慢的下滑过程,人才凋零迫使列位蓝军主帅不得不主动求变,老派的意式风格与潮流战法之间发生了激烈的碰撞,其中产生的火花为新生代的意大利教头们提供了灵感,这成为了意大利足球重塑与再造的动力之源。
【蓝色传统,意外所得和变革之殇】
近一个多世纪以来,意大利饱受社会经济变迁的冲击以及文化冲突的折磨,过往辉煌与落魄现实之间形成的巨大反差,带来了一种难以名状的挫败感和不安全感。国家在外交、政治和军事上的连续失败刺激着人民脆弱的心弦,作为国民意志的载体和情感寄托,足球在带给人们希望和动力的同时,也像一面镜子一样映射出这个国家的方方面面。
半个多世纪之前的苏佩加空难是意大利足球近现代史上的转折点,都灵神之队的湮灭深刻地改变了意大利足球的面貌与风格。尽管队内核心是路易吉-蒙蒂这样球风强硬的自由人,但波佐的球队在1934和1938世界杯上还是在极力演绎着攻势足球,同时期的意甲冠军单赛季的进球数也基本保持在100球上下,彼时的意大利足球在拉丁世界中并非异类。不幸的是,苏佩加空难带走了当年国家队中几乎全部的进攻天才,蓝衣军团被迫放弃进攻打法而转入防反模式。
尽管足协在接下来的数年中陆续招入了包括西沃里、阿尔塔菲尼在内的多名南美雇佣军充实实力,但蓝军却在五六十年代的世界大赛上连遭不测,其中,1962世界杯小组次战输给智利以及1966世界杯小组赛末轮不敌朝鲜更是令意大利举国震惊,这两场耻辱性的失败令意大利人痛定思痛、决意彻底变革。适逢罗科和埃拉尼奥-埃雷拉在米兰城大力推行链式防守,法切蒂和布尔尼奇等人成为国家队股肱,防守反击的战术思路自此成为了蓝衣军团的国策,随后的1968欧洲杯本土夺冠进一步坚定了意大利坚持新思维的信念。
此后经年,意大利逐渐成为了世家球队中风格最为鲜明、特点最为突出的一支,对防守组织和战术细节的高度重视极大地提升了这支球队的下限,这是他们每每可以在世界大赛中迸发出惊人战力的关键。然而,随着博斯曼法案的颁布、意甲球队经营理念的落伍以及新型战术理念的冲击,意大利足球在千禧年之后便开始了持续而缓慢的滑坡。
年轻一代的意大利后卫在研习区域防守的同时丢掉了盯人防守的看家本领,意甲球队的中前场被廉价的南美和东欧“半成品”占据,新生代的意大利进攻型球员生存空间被逐步压缩。在经历了柏林之夜的辉煌后,意大利不知不觉地来到了变革的十字路口,如何在保留传统的基础上取外来文化之精华,成为了历任蓝衣教头的必修课。
【西化之路,通向异域世界的迷途】
意甲俱乐部比意大利国家队更早开始接触新思维,斯帕莱蒂在2006/07赛季创立的无锋阵可视为意甲新时代的开端,穆里尼奥、鲁迪-加西亚、贝尼特斯和保罗-索萨的先后到来极大地改良了意甲的战术土壤,怀揣新思维的孔蒂、阿莱格里、迪弗朗西斯科和蒙特拉均以进攻和控球作为战术建设的出发点,在此时选择游历海外的中生代教头安切洛蒂、普兰德利和曼奇尼同样有着迥异于老派意式教头的战术体系。意大利人在赛前准备方面事无巨细,在如何限制对手方面更是极具心得,这让他们屡屡在世界大赛的首战中录得佳绩,2008年的欧洲杯显然是个例外。
在多纳多尼执掌意大利教鞭的年代,包括亚昆塔、迪纳塔莱和托尼在内的意大利球员对433阵型和新潮打法还是一知半解,这些技术已经定型的球员显然无法适应少帅对进攻的要求。在9号位布置传统中锋,安排欠缺速度的二前锋当任边锋,在三中场架构中安插工兵型球员,防线的核心皆为传统的破坏型中卫,多纳多尼将一众成长于传统442和352体系的球员生拉硬拽到433大陆流框架下,少帅教条的用人方式与其过于理想化的战略架构完全不相容。首战惨败迫使意大利重回老路,在接下来面对罗马尼亚、法国和西班牙的比赛中,蓝衣军团通过传统的4312阵型完成了软着陆,但由于资历难以服众且首战留下了污点,多纳多尼在欧洲杯后让位于里皮。
传统的意大利足球并不出产前腰、边锋、拖后核心和控球中卫:本土的9号半球员和高水平外援前腰构成了意甲球队的灵感之源;节奏缓慢且极端重视防守的战术环境不利于边锋生存,泽曼执教福贾时期形成的冲锋边卫理论辗转于英超和西甲后才开花结果。工兵型中场构成了意甲球队的脊梁,如皮尔洛和德罗西这般兼具后置核心和清道夫作用的天才实乃可遇而不可求;基耶利尼代表着老式硬派后卫的最后坚守,萨基的区域防守理论动摇了意式足球的战术根基,新一代的蓝衣中卫在失去单兵防守技巧的同时,又未能练就扎实传球和组织功底,昔日的钢筋混凝土防线逐渐后继无人。
里皮对足球战术发展和意大利足球的现状有着清醒的认识,他没有完全推倒多纳多尼的改革成果,而是在其外延下尽可能地挖掘06一代的剩余价值。意大利在南非世界杯上的阵型和战术明显带有多纳多尼时代的痕迹,但这位信奉肌肉足球的一代宗师不敢将改革的步子迈得太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战局的恶化,意大利重新回归了此前注重绞杀和力量的老路上。西蒙尼-佩佩、马尔基西奥和蒙托利沃这些代表新思维的球员受到了重用,但老一辈的安布罗西尼、吉拉迪诺和亚昆塔依然占据着主力位置,这种排斥反应的存在影响了蓝衣军团的运转效率,后防中坚卡纳瓦罗状态急速下滑进一步刷新了球队的下限。
小组赛末战输给斯洛伐克堪称老派意大利足球的终点,里皮的保守让意大利自比赛开始便如临深渊,皮尔洛替补出场后的精彩发挥彻底改变了新一代意大利球迷对足球的认知。以2004年欧洲杯为起点,意大利进入了双核时代,九号半的传统犹在,后置核心的地位却在不断攀升。在进军柏林的过程中,银狐安排托蒂担任前场组织者分担皮尔洛的组织压力,拥有强大中轴线的蓝衣军团最终笑到最后。不过,代表蓝衣传统的“9号半”却在卡萨诺之后出现了人才断档,单核化的意大利对皮尔洛的依赖性空前提高。虽然未能在对垒斯洛伐克的比赛中单骑救主,但以皮尔洛对意大利的重要性却在一场失利后得到彰显,为其配备何种类型的僚机和保镖成为了决定意大利足球风格的重要变量。
在多纳多尼和里皮时代,意大利的中场拥有多位技术风格互补的功能型球员,皮尔洛的战术任务较为繁重,而到了普兰德利时代,蓝衣中场的同质化现象开始显现。在2012欧洲杯首战西班牙时,德罗西沉入防线扮演清道夫,蒂亚戈-莫塔和蒙托利沃同时出场减轻了皮尔洛的组织压力,意大利在后场腹地形成了一个菱形的发牌矩阵,这是普式蓝军最为显著的特征之一,也是技术流意大利的巅峰之作。
普式意军在2012欧洲杯的成功,是主帅力排众议、锐意进取和全队上下团结一心、同仇敌忾等主观因素,与一系列机缘巧合和意外事件混合触发的客观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欧洲杯开打之前的三场热身赛中,蓝衣军团先后输给了乌拉圭、美国和俄罗斯,被作为未来主力培养的奥斯瓦尔多和拉诺基亚被废黜,“专职前腰”理念被暂时搁置;表现不佳的马乔就此丢掉了主力位置,另一侧的边后卫克里希托则因案东窗事发而被意大利宪兵带走协助调查,四后卫体系的两个闸位同时出现了用工荒,普兰德利在A计划(菱形442)破产的情况下被迫启用了三后卫体系。事后证明,这一被动变招竟然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意大利足球在压力面前如弹簧一般的表现令人不禁想起了1982和2006世界杯。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教师教得怎么样,不能只从教的方面做出评价,关键要看学生学得如何。这就是说,学生的学习质量才是衡量教师教学质量的客观标准。学习质量则要取决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发挥得如何,而不是、也不能单纯看考试的分数。凡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所选择的教学方法,能够促使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的主体精神的实现,那么这就是好的教学方法。所以,可以这样认为,学生群体在课堂学习中参与意识的强弱程度是评价教学方法改革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教师的教学方法改革的强烈愿望应转化为学生积极主动探求新知的行动。其实,教学方法改革的实质,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引导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使学生的认知因素和非认知因素均能得到正常的、健康的发展,随着教材的知识结构转化成为学生头脑中良好的认知结构,使学生的各种能力得到有效的培养,各阶段的心理特征和个性差异和谐的发展,最终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智能和身心的全面发展,这是我们教学的指导思想。
如何判断学生是否参与了学习过程,目前还没有一致的看法。我认为,以讲授为先、视听为主的沉闷的课堂教学气氛,难以从情感上调动起小学生对学习新知的强烈欲望。在教师精心安排下,学生跟在教师后面亦步亦趋,更多的是机械的记忆,“依葫芦画瓢”的做题水平。如果长期在这种缺乏生气的环境中学习,被动的学习心态驱使学生对教师产生更大的依赖性,学生的个体缺乏独立思考,群体中没有多向交流信息的渠道,必然妨碍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这与学生真正参与学习过程所产生的效果恰好相反。有的老师说:“课堂教学任务这么紧,没有时间让学生参与,参与以后,教学任务就完不成了。”持有这种看法的教师,显然是把学生参与学习过程和全面完成教学任务对立起来了。我们的观点是,只有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才能保证教学任务的全面完成。道理很简单,教学过程就是教师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特殊认识规律,引导他们从不知到知,从已知到新知的矛盾转化过程,而实现这个转化过程的主体,不是别人,而正是学生自己。
由此可见,陈旧的教学观念根深蒂固,要确立起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意识,必须从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着手,建立起科学的“学生观”,是教学方法改革的核心。我们承认学生是学习者,是受教育者,他们是教学的对象,但他们同时又是学习的主人,是学习认识过程中的主体。教学过程离开教师的主导作用当然不行,离开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样也是不行的。在强调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同时,要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充分体现在对学生的学习认知过程的设计、组织、领导和实施等方面,以便有效地引导学生的参与。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两者之间相辅相成,才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全面和谐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