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4 06:59:0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中秋赏月的古诗词,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初中 语文 古诗词 教学经验 策略
一、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对传统节日所蕴涵情感的渗透
社会在不断进步,时代在向前发展,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许多的国外的节日也随着经济发展的大潮涌入中国,中国的许多学生对“洋节日”情有独钟。然而,当我们为庆祝西方传入的情人节而把市场上的玫瑰花抢购一空的时候,却忘了我们的祖先早就有了类似的节日“七巧节”,它不仅象征着美好的爱情,更表达了人们对劳动的敬仰,对智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的乞朌,以及对世间真、善、美的追求,它丰富的内涵岂是“情人节”可比?因此,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前提下,在新一轮的课改大潮中,我们更应该借助古诗词的学习,来进行这一环节的渗透。新教材中古诗词所占的比重以及诗词的内容都比老教材要丰富很多,面对如此丰盛的古诗词大餐,怎么将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中的传统节日所蕴涵的感情挖掘出来,用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是当前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的课题。
诗歌讲究意蕴的悠远深长、意境的幽邃渺远,这一境界的达成,在诗作中往往与诗歌作者的感情息息相关。例如苏轼也在中秋佳节之时责问天上的一轮明月:“不应有恨,此时长向别时圆?” 又如王维在重阳佳节时吟唱的“独在异乡为异客, 每逢佳节倍思亲”, 诗以直抒思乡之情起笔。“独在异乡”,暗写了孤独寂寞的环境,对于初次离家的少年来说,对这种环境特别敏感。“异客”则更强调了游子在异乡举目无亲的生疏清冷的感受。用“独”和两个“异”字组在一句诗里,大大加深了主观感受的程度。第二句“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前面情绪的合理发展,说明平常已有思亲之苦,而到节日,这思念就愈加转深和增强了。“倍”字用得极妙,是联系上下两句情绪之间的关键。这两句构成全诗的一个层次,是从抒情主人公自我的主观感受来表现思亲之情的。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我们的教学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对传统的节日的了解中,挖掘、体味诗人暗藏在佳节背后的或痛苦、或忧愁、或喜悦的心情,让学生在对古诗词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朗诵和背诵默写的表层,而要更深层次的拓展古诗词学习的外延,养成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同时,让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产生极大的兴趣,也对古诗词中的传统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对民俗文化的渗透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共同发展的民族,文化形式多样,文化色彩浓厚丰富。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民俗文化。民俗文化既是历史的沉淀,又是时代的产物,同时又折射该民族的生活和发展轨迹。在今天,物质生活已是相当的丰裕,学生的头脑里储存有多少民俗文化呢?很多的学生追求的是流行的、前卫的事物,对于民俗,不少学生不知其为何物。 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除了要让学生了解古诗词中的传统节日,还要让学生了解古诗词中蕴涵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如学习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第三、第四句“遥知兄弟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时,我们还可以顺势引导学生思考:在重阳节,古人都会做些什么事呢?通过交流,让学生了解到重阳节这天,古人有登高和佩戴茱萸的习俗,了解传说中登高可以消灾,佩戴茱萸可以除病,从这些习俗中,可以体会到古人对幸福、美满的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通过对古诗内涵的体味,让古诗学习成为学生了解民俗文化的一个平台,同时,也是对学习古诗词的一种激发和推动。
诚然,在学习古诗词的过程中,为了不断培养的探究意识,还需要让学生养成在课后搜集各个民族风俗的习惯。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搜集,让他们知道重阳节时古人不仅有登高和插茱萸的习俗,还有吃重阳糕、赏菊等风俗习惯,而且还会了解到今天的重阳节还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敬老爱老日;会知道中秋节除了赏月和吃月饼,古人还有月下吟诗的雅兴;会知道元宵有灯会,要吃元宵;会知道端午吃粽子;会知道除夕代表大团圆,要吃年夜饭;会知道春节要放鞭炮等许多的传统习俗,也会让学生对一些传统文化习俗产生浓厚的兴趣,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古诗词的兴趣,而且对我们民族的传统文化的感悟也会更深一层。
三、初中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对民族气节的渗透
每一首(篇)古诗词都寄托着诗(词)人的一份情怀,或“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的爱国情怀,或“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思念情怀,或“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悲愤情怀,或“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顽强情怀,或“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的悠闲情怀……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老师要能很好的引导学生品味,领略个体悟诗(词)人的情感,把握古诗词中民族精神之魂,提升古诗词学习的境界。
在古诗词中,诗(词)人常常会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古诗词中的梅、兰、竹、菊、莲、松等事物都会寄托诗(词)人的不屈不挠、清新脱俗的风骨,而这些又都是我们民族气节的精髓所在。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一诗,联系诗人的作诗背景:贫寒的出身、政治上的不幸遭遇,加上诗人的横溢才华,诗人在政治上遇挫之后愤然在诗歌的中间加了两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一吐在长安三年的郁闷之气,体现了诗人傲岸不屈、不畏权贵的精神。又如学习曹操的《观沧海》时,通过诗人对大海的景象的描写,特别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四句诗,诗人把眼前实景和想象融为一体,即景抒情,又境界开阔,表现了诗人气吞山河囊括宇宙的伟大气概。
参考文献: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探究
[作者简介]李欣娜(1979-),女,江西宁都人,赣州市湖边中心小学,小学高级教师,研究方向为小学语文教学。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里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华几千年文化的沉淀,小学语文中所学习的古诗词更是诗词中的瑰宝。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注重古诗词的教学不仅是新课标对语文教学的要求,还是教师弘扬中华文化不可推卸的重任。目前的小学古诗词教学模式存在着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如学生的学习热情较低、学习能力较差、理解能力较低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制约着语文古诗词教学效果的提高。优化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效果成为了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
一、 丰富教学内容
语言精练、情感丰富是古诗词的特点,但正是由于该特点导致了学生难以理解诗词中的语言,无法准确地把握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因此,教师在教学时应充分补充教学内容,在对诗词本身进行讲解时,教师还应对诗人的生平以及写作风格进行简单讲解。在传统的诗歌教学中,教师们考虑到学生年龄小的问题,在古诗词教学方面对学生的要求较低,通常指要求学生掌握古诗词的大致内容以及了解诗词所表达的感情,并要求学生对古诗词进行背诵。但对学生的低要求注定了教师对教学的低要求,在这样的一种教学方式下,学生不能体会到古诗词所蕴含的感情,甚至是对古诗词的意思一知半解,这是对学生记忆力的极大挑战。如《长歌行》(青青园中葵)这首诗词的教学,这是汉乐府所收集的诗歌之一,诗中以园中的植物为例,叹息时间一去不复返,呼吁大家珍惜时间努力学习。在传统的教学中,由于教师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对课文没有理解就被要求背诵,如《长歌行》这样篇幅较长的诗歌学生是很难背诵出来的,因而诗歌教学无法收到良好的效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对课文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改革和优化,并补充适当的材料帮助学生的理解。
二、 情境构建
意境是诗人在作诗中积极营造的一种气氛,通过这一情境的构建,我们可以从侧面领会到诗人的心情,从而理解诗词传达的思想。宗白华认为:“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 化实景而为虚景, 创形象以为象征, 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其实, 诗歌的意境, 就是诗人内心强烈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客观事物相融合,创造出的可感可信、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
情境构建是在古诗词教学时,通过图片、音频等方式为学生营造一个与诗词内容相近的情景,增强学生的代入感,使学生产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理解诗词所表达的感情。在古诗词中,诗人通过对情景的描写来侧面烘托自己的情感。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努力构建诗人所描绘的情景,让学生体会到诗人所传达的情感。如在《静夜思》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和音乐来营造出诗人所描绘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场景,通过幽怨的音乐让学生体会到当时寂静黑夜的气氛,同时,教师还应该通过思维的引导来让学生感觉到诗人当时的孤独和寂寞。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如:“我们中秋节时除了吃月饼还会做什么呢?”“为什么我们要赏月呢?”通过这一系列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到月圆代表着团圆的这一含义,从而领会到,诗人在夜晚睡不着抬头望月是因为思念家人。同时,通过对情景的构建,让夜深人静的孤独和寂寞感去感染学生,使学生能深刻体会到诗人当时的孤独感,从而加深学生对古诗的理解。通过情境构建,学生明白了诗人看到月光的感受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也能够被学生接受了。
一、诵读古诗词,夯实人生基础
1.培养小学生的高尚情怀。
经典古诗词一般都思想深刻、意境优美,是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也是帮助其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培养高尚道德情操的好助手。从小诵读古诗词,能够很好地了解我们民族的文化传统,对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丰富小学生的社会知识。
孩子自小朗诵孟浩然的“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李绅的“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诗句,会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体验到人对自然,对生命的理解,体验到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
3.充实小学生的记忆宝库。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人格的养成,奠基在童年,及早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趁儿童心灵最纯净,记忆力最好的时候接触最具道德价值、文化价值的古诗词,而渐渐开启其智慧,培养其品德。诵读不但可以让古诗词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不断地反刍、发酵,促成其人格的健康成长,而且可以培养他们的记忆力、理解力、想象力,使学生终生受益。
二、诵读古诗词,要讲究艺术方法
1.熟读古诗,自悟自得。在诵读经典古诗词的过程中,起初不一定要求理解得很透彻,可以让学生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诗句多读几遍,使学生通过熟读慢慢体会诗的意境,从而由熟读、质疑、解疑最终达到自悟自得。
2.适度讲解,交流体会。古诗词中所表现出来的既有诗人对宇宙万物的感情,也表现了诗人的品格、修养和抱负,可通过适当的讲解之后,针对诵读的停顿、语速、语气及感情抒发让学生互相交流,提问题,谈认识,说感想,不断增强诵读的音乐美,感染力。
3.展开想象,悟意明理。根据古诗词的内容,引导学生想象诗中描绘的美好画面,让学生进入古诗的优美情境中,感受语言的美。并适时写出所思所感,根据自己理解展开想象,信笔勾画。这样,既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又能加深学生对古诗词的理解。
三、诵读古诗词,打造书香校园
1.营造文化氛围,陶冶学生心灵。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精心设计别有格调、清新优雅、健康文明的诗意校园文化氛围,有利于孩子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诗的熏陶。将诗歌中的名人字画张贴于墙壁、楼栏、楹梁等地方,漫步校园犹如徜徉于中国古典文化的百花园,走进了诗词文化艺术的殿堂。
2.编辑诗意教材,丰富学习内涵。
俗话说“读史使人明志,读诗使人聪慧”。我校动员师生全员参与诵读古诗词活动,紧紧围绕学校的地域特点和文化传承方向,按照师生的不同特点,以适合背诵或理解的古诗词为基本内容,精心编辑古诗词诵读系列校本教材。老师读本选择一些饱含教育思想,富有哲理的诗篇。学生读本充满童真童趣,催人奋进,教人求真,根据不同年龄特点选择不同内容的古诗文编辑教材。教师读本采用毛笔正楷和行书印刷,学生读本采用硬笔正楷印刷,便于师生诵读及临帖。日积月累,在我校毕业的小学生,课外可学习到不少于300首古诗词。
3.保证学习时间,增强学习效果。
诵读古诗词重在积累,贵在坚持。诵读古诗词应贯穿于课堂教学中、课题研究中、日常生活中,使学诗、用诗、作诗成为一种风尚。为达到相应的诗文诵读篇目,我校规定早晨早读至少用十分钟时间学习背诵古诗词,中午上课前五分钟为诗文巩固时间。上语文课前拿出两分钟吟咏古诗词,课堂教学适时融入、无缝对接,其他学科有机渗透。每周一晨会课为新诗推介时间,每周三下午阅读活动为大诵读时间,每周五下午第三节课为交流欣赏时间。
4.开展多种活动,奏响诗的乐章。
(1)各班结合学习实际,积极开展擂台赛、故事会、手抄报、课本剧等形式的学习古诗词活动。师生们精心布置教室,营造了浓郁的班级文化氛围,真正做到“诗情画意”溢满教室。学校举行书香班级评比,活动中有12个班荣获校级“书香教室”称号,学校也被市、县教育局评为“书香校园”。
(2)开展读诗、画诗竞赛活动。要求每生必备摘抄积累本,记录古诗原文、诗词解释,并写出自己的感受或根据自己的理解展开想象,画成图画,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我校各年级段评出古诗词诵读“小能人”,能背诵课标要求的所有篇目及校本教材中的50首为“小能人”。活动的开展,调动了学生学习古诗词的热情,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了学生创作的灵感,起到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之功效。
(3)围绕传统佳节开展行之有效的诵读活动。古代的文人志士在节日中留下了一首首脍炙人口的诗歌。我们围绕春节、元宵节、清明、端午、中秋、国庆等传统佳节,开展行之有效的诵读活动。中秋节前夕我们让学生课外收集有关月的古诗文,专门开一节“赏月品诗”专题课,接受一次优美诗文的熏陶;寒假里,动员学生搜集有关歌颂春节的诗词、歌赋,将资料整理成册,开学后每班出一期专题板报,并开展了《锣鼓喧天闹新春》主题队会,让孩子们说见闻、唱赞歌、诵诗文;国庆节到来之际,我们举行了《迎国庆诵经典》主题队会,活动中学生们品经典诗词,抒心中豪情,立雄心壮志,发爱国热情。
团圆菜品:讲究好意头
记者从几大酒楼饭馆了解到,今年中秋节的各种价位的菜品多以意头取胜,比如一家四星级酒店推出的百年鸿运、花开富贵、点点心意、锦绣虾、喜洋洋、花好月圆等等。向来佛山人都喜欢这些寄托着家人美好愿望的菜品,让人们品尝美食的同时,感受团圆幸福以及家人的美好祝福。
俗话说:无鸡不成宴,在佛山人的习俗中,宴会上基本缺少不了鸡,他们把鸡比喻为“凤”,而凤是吉祥之物,因此白切鸡、豉油鸡、飘香鸡等菜品应运而生。
另外,虾和鱼也是团圆饭中不可缺少的原料,据老佛山人卢姨介绍,在粤语中,虾的谐音就是“哈”,团圆饭中有虾就有“哈”,代表着一家团聚喜气洋洋,开开心心;鱼则是“年年有余”的意思。
除此之外,团圆饭套餐的搭配也颇有“学问”,比如,荤的、素的、甜的、辣的,主食、甜品、水果等各种菜式搭配,选择种类尽量多样化,另外点菜时需要注意的是菜品的质量和分量,避免浪费。宴上的饮料搭配,市民不妨选择富含维生素的桔子汁或者葡萄酒等,既可消除油腻感觉,减少体内堆积的油脂,又可开胃健脾。
月饼:传统白莲蓉口味大热
中秋月饼今年以怀旧为主题,传统馅料重新成为市民的选择,其中莲蓉、五仁最受欢迎,比如五仁甜肉月饼、双黄白莲蓉月饼。
经营莲蓉馅料月饼30多年的荣华饼家有限公司董事经理梁文韬介绍说,辨别莲蓉是否优质,可以用两种方法。一种是将少许的莲蓉馅料放在舌尖,慢慢磨开,优质莲蓉没有颗粒的感觉,既均匀又有种绵绵的感觉,滑而且浓香充满整个口腔,假如馅料掺粉则会出现小颗粒;另一种方法就是将馅料放入一杯清水,搅动后看沉淀物,优质莲蓉全部沉淀在杯底,水慢慢变清,假如是掺粉馅料,则水中悬浮微小颗粒,水质变得浑浊。
此外,曾经风靡一时的水果风味月饼,今年多数以“迷你”装亮相,喜欢购买此种月饼的王小姐说:“这种包装很适合小朋友,分量适中,口味丰富。”记者在好又多超市看到,这种“迷你”月饼就有28种口味,水果风味外还有黑芝麻、栗子、马蹄等馅料。
与甜馅月饼相比,咸馅月饼的口感比较新奇,佛山宾馆的鲍鱼月饼、金城酒店的单黄肉松月饼等等开创了月饼口味的先河,这两年颇受欢迎。
应节小食:赏月时吃 别有意味
提起中秋的应节食品,按照佛山人的传统习俗,赏月时除了月饼外,还有芋头、菱角、柚子、石榴、杨桃、柑桔等等,这些小食在佛山人看来有着不同寓意。
关键词: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教学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于2017年在全国投入使用,2019年秋季已经实现了全学段覆盖。根据及《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及《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的相关要求,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大量增加了古诗词的编选,数量上达到112首之多,不仅远远超过原人教版,而且比课标要求的75首,还多出37首。除了数量上的增加,统编教材在古诗词选编及教学设计上也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新导向,这些变化主要是教学栏目设计的完善、诗词主题突出儿童化倾向,新诗编选等三个方面,体现出小学古诗词教学理念的更新和发展。
1栏目设计
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古诗词教学采取了分层次、分学段的编选原则,依据学段和教学栏目,设计古诗词教学。新版《语文课程标准》对于各学段的古诗词教学提出了具体要求,其中小学低年级,1-2学段“诵读儿歌、儿童诗、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小学高年级,3-6学段,则要求“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也规定了不同学段的传统文化教育目标,指出“小学低年级,以培育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亲切感为重点,开展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小学高年级,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受力为重点,开展认知教育,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富多彩。”由此可以看出,低年级古诗词教学侧重于诵读、积累,对于刚刚接触诗词的学生来说,可以通过诗歌形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对古诗词学习的兴趣和对传统文化的情感。高年级则要求学生初步掌握诗词大意和诗歌的思想感情,体会古诗词的意境与音韵之美,提升对诗词的感悟能力和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度,为初中段较为深入、系统的学习打下基础。据此,统编小学语文教材的112首古诗词分别编排在两个教学栏目中,一是作为课文出现,根据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设置简单的课后习题,帮助学生掌握诗词基本内容;二是在“语文园地”的“日积月累”中作为学习资料,意在使学生接触更多古诗词。小学阶段新增的古诗则均匀地分布于这两个教学栏目中。小学一二年级只编入一部分内容浅近、生动活泼的古诗,如《咏鹅》《画》《风》等,使低年级学生通过朗读和背诵近亲古诗,想象古诗中的画面,感受诗词之美。小学三到六年级则在助读系统和课后习题上做一些稍微复杂的设计,引导学生从多个层面学习古诗,了解与其相关的知识,比如“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说说哪些景物是静态的、哪些是动态的”“理解诗歌的意思,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诗词中“涉及哪个传统节日?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这些习题的设计分别从景物描写、情感表达、古代文化常识等角度出发,有助于高年级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理解诗词内容。
2诗词主题突出儿童化、形象化
除了分层分学段教学,统编教材古诗词选编充分考虑到小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接受能力,突出诗歌题材的儿童化和形象性,贴近儿童心理和儿童生活。相较于原人教版教材,增加了儿童诗、谜语诗、咏物诗,更容易引起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化的热情,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熟悉古诗,优化了古诗词的教学适应性。教材编选诗词的儿童化倾向体现在:一是以儿童形象、儿童活动为题材的古诗,如《池上》《小儿垂钓》《村居》《所见》《稚子弄冰》等,这些古诗刻画了儿童的心理、动作、情态,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儿童形象活泼可爱、灵动有趣,与日常生活紧密贴合。二是符合儿童思维和认知特点的形象性较强的古诗词的增选。咏物诗和写景诗的选编,突出了古诗词的形象化和画面感,这些古诗语言清新明快,状物细腻逼真,易于小学生诵读和接受,有助于发展学生形象化思维,丰富儿童的想象力。比如,《咏鹅》《画鸡》《蝉》《墨梅》《雪梅》《竹石》等。最后,低学段编入的谜语诗也增加了语文教材的趣味性,比如《画》《风》,这两首诗是咏物诗,也可以看作是谜语诗,诗中并未直接出现“画”或“风”字,而是巧妙地通过自然风物的描绘,启发学生思考,猜测谜底,使古诗词学习更有乐趣。义务教育阶段语文教材编写应与学生心理发展的年龄特点相应,这是语文学习的前提条件,原人教版教材诗词选编就倾向于低学段古诗的形象化和儿童化,统编小学语文教材完善了这一设计,使古诗编选的儿童化主题更为凸显。除了选用原人教版教材中已有的《咏鹅》《画鸡》《池上》等篇目,又发掘和新增了多首儿童诗、咏物诗,比如《稚子弄冰》《采莲曲》《蜂》等,这些古诗有益于学生亲近自然万物,了解传统文化,领略古典之美,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感悟力,使小学阶段的古诗词及传统文化教学更具科学性和系统性。
诗歌是民族精神的结晶,文化遗产中极其珍贵的部分。在静心体悟时,会有“心有灵犀一点通”的欣悦。我不揣浅陋,把读古诗词的心得,按赏析辞典条目的格式写出来,以期引起大家对古诗词的进一步的兴趣。
春日
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我上网检索到解读这首诗的“最佳答案”:……无限的风光景物焕然一新……满眼的万紫千红都是芳春。这可能是教科书里的标准答案,但就字面义上说是错的。
其实,第一句说“寻芳”,找寻山野问早开的野花。草木发芽、野花自放,是春天到来的最早消息,所以,古人叫花草早放为“报春”,“寻芳”又叫“寻春”。寻芳多在“胜日”,胜日就是好天气、晴日,因为早春还很冷,阴雨天去寻芳寒意料峭,没这样的好兴致。朱老夫子寻到芳了吗?他没说,只说“无边光景一时新”。什么是“光景”?不是我们今天理解的风景,而按“景”的本意,指阳光。(孙诒让《墨子闲诂》按语:“《说文・日部》云:‘景,光也。’《大戴礼记・曾子(天圜)》篇云:‘故火日外景,而金水内景。’”)这句话是说无边的阳光把眼前景色都涂上一片鲜亮。也就是说,除了好太阳,他没看到什么花草。但他毫不灰心丧气,发挥想象力,想到过些天,等到平常(等闲)东风送暖,大地将开遍万紫千红的花朵。鲜花遍地、争奇斗艳的日子和今天的早春寻芳难觅的日子,终究一样是春天。
但不能怪“最佳答案”作者的错解,我们读这首诗眼前出现山花烂漫意象的,可能一百人中有九十九个,一千人中有九百九十九个,甚至―万人中有九千九百九十九个。这错解即是正解,是朱熹希望我们感受到的,面对阳光普照但花草未发的大地,他心目中的新春景象。他心中的意象与他眼前的景象哪个更真实?要说发生过的才真实,心中的意象能说没有发生过吗?这就是诗的魅力,诗使发生在我们心里的变成可感的、可传递的、可共鸣的。诗的魅力就是心灵的魅力,诗人,就是心灵能力特强的人。海德格尔说,人要在这世界上诗意地栖息。《春曰》诗告诉我们什么叫“诗意地栖息”。
这真是,心田春在又何寻,光景繁华总是春。
明月在心头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从小序可知,那个丙辰中秋夜,苏轼“欢饮达旦”。但从首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中得知,苏轼是一个人在饮酒。此句化用李白《月下独酌》句“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李白独酌,用邀请明月与影子同饮共舞以化解孤独。但是,苏轼的境地却比李白还要孤独。“明月几时有”,说明圆月还没从云层里露脸,地上的影子当然也没有,只有孤零零独―人,但还是摆出酒桌来赏月。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如结合苏轼处境来理解,天宫指朝廷,人间指地方。贬谪到地方为官,尽管艰苦、孤独,还是比在朝廷轻松、舒心得多。但这样联系诗人的身世遭遇来解读,我总觉得失之穿凿,与“清风不识字,何事乱翻书”的解读思路相似。苏轼生前,受“乌台诗案”之累,差点丢了性命,身后,就不要再累他了。
词的下半阙讲月亮出来,那时,苏轼已无心赏月,“照无眠”的月光,更使人感到孤独与凄清。诗人甚至觉得月亮存心跟人过不去。“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这极是忿语、伤心语,也极是痴语。物极必反,因此,诗人从消沉的心境中幡然警醒,一跃而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个人的失意凄凉―下子转变为普世的悲怀,这种悲怀大到把高高在上的月亮也包涵在其中,真正是悲天悯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与上句联系起来看,表达了两个愿望,一指人,一指月。“人长久”相对“人有悲欢离合”,两情相爱,天长地久,就超越悲欢离合;“共婵娟”相对“月有阴晴圆缺”,只有中秋月亮才是完满美好的,指共同拥有美好生活,因此,这里用“婵娟”指代“明月”,有深意在矣。
序中说“兼怀子由”,这“怀”不仅是怀念,更是关怀,弟弟苏辙想必也是一样地孤独难捱,所以,达观的话不仅对自己说,更对苏辙说、对天下有同样苦恼的人说。一己烦恼上升到普世悲怀,刻骨的孤独转变为解脱的逍遥,千百年来动人心弦。
摘 要:识解作为一种重要的认知方式,决定了对应的语言表达。本文从识解理论的三个维度(详细度、视角和突显),探讨古诗词英译中译者创造性发挥的限度问题,以期促进译者在合理识解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其创造性。
关键词 :识解 详细度 视点 突显 译者创造性限度
一、引言
“认知语言学将语义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而语义又是来自对事物的认知过程,这样,概念结构体现为语义结构,语义结构又促动词法和句法结构。”(赵艳芳,2009:12)。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在翻译过程中不可能不带有个人的观点。因此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有极大的自主性,同时又必须受到原文本的限制。古典诗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英译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文化交流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古诗词语言简洁,含义丰富,为译者留下了充分的创造性翻译的空间。然而译者的创造性翻译并不是随意发挥的,而是有一定限度的。本文试图从识解理论分析古诗词英译中的译者创造性发挥的限度。湛明娟、张景华(2012)指出,国内将兰盖克的认知识解理论应用于诗歌翻译研究的有:1.以整个认知识解理论为框架研究诗歌翻译。2.从认知识解的某一纬度出发分析诗歌翻译。前人先贤用识解理论对诗歌翻译的研究几乎涉及方方面面,而用识解理论微观化探讨译者创造性限度的问题却少之又少。本文试图从识解理论的三个纬度(即详细度、视角和凸显)出发,探析诗歌翻译中译者发挥创造性的限度问题。该理论为探讨诗歌翻译的译者创造性限度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使译者能够更加清晰地意识到如何更有效地发挥创造性,以提高译文质量。
二、识解理论
由于个人经历的差异,不同的人对同一句话、同一场景的识解方式会有所不同,这也相应地会引发不同的语言表达。“同一事件或场景,识解者可以用不同方式对其进行主观化识解,并产生相应的语言表达,其结果是一些语言表达虽然表征相同的概念内容,但是因它们内含不同的识解方式而导致产生语义上的差别”(平,2012)。翻译的过程正是一个识解的过程。意义的多样性以及一诗多译,是由于不同经历的人的识解方式的不同而选择不同的语言表达所产生的。“识解的维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详略度(specificity);2.凸显(prominence);3.视角(perspective)”(转引自平,2012)。其中这三个维度是密切相关的,视角决定了凸显,凸显在某种程度上会反映到详略度上。因此这三个维度的区分并不是很清晰,关于这点,本文不再详述。
三、识解理论与古诗英译
(一)详细度与译者创造性
详细度是识解者对某个实体进行描绘的精确或详细程度。如汉语中猛冲>冲>跑,从左到右反映了跑的精确程度的依次递减;英文中grief>sorrow>sadness,从左到右反映了悲伤的精确程度依次递减。西敏对“流水声和鸟语声”的翻译堪称一经典的例子。西敏将其译为“Thepurling of water and the twittering conversation ofthe birds”。此处译者详细描写了水声和鸟语声,不仅营造了栩栩如生的细节,而且给读者带来了美感。同样,在诗歌中译者对某意象的详细度的把握,不仅体现了译者对原文意义的把握,而且也反映了译者的文化底蕴和语言功底。例(1)则是详细度在古诗词翻译中的表现。
(1)北方有佳人
译文1:At her first glance,soldiers would losetheir town;At her second,a monarch neglect theirduty?(许渊冲译)
在此句诗的翻译中, “ 倾人城” 和“ 倾人国” 两个意象中都涉及到了“人”,许渊冲将“倾人城”中的“人”字译为“solidiers”,而将第二个“人”字译为“a monarch”,甚佳。原诗用两个“人”字,旨在表明意思层层递进,强化佳人的美丽程度的层层深化,精确度也越来越高。城中人的代表一般是“士兵”“人民”或“将军”;国家的代表通常是“国王”。
(2)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1:From hill to hill no bird in flight;From path to path no man in sight.A lonely fishermanafloat,is fishing snow in lonely boat.(许渊冲译)
译文2:A hundred mountains and with no bird;Tenthousand paths without a footprint.A little boat,a bamboo cloak,An old man fishing in the cold riversnow.(选自《唐诗》)
在这首诗中,诗人运用“千山”“万径”之广远衬托孤舟老翁之渺小。所以“千山”“万径”只是虚指,强调群山环绕和道路的数量之多。因此,译文2中“a hundredmountains”“ten thousand paths”虽然和原文一样描写得很详细,但并不如译文1省略掉“千”和“万”翻译的诗歌效果好。译文1不仅能反映出原文中的山和路的数量之多,而且言简意赅,富有诗意。
(3)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译文1:How long will the full moon appear?
Wine cup in hand,I ask the sky.
I do not know what time of the year’
I would be tonight in the palace on high.
Riding the wind,there I would fly,
Yet I’m afraid the crystalline palace would be
Too high and cold for me.(许渊冲译)
译文2:How rare the moon,so round and clear!
With cup in hand,I ask of the blue sky,
“I do not know in the celestial sphere
What name this festive night goes by?”
I want to fly home,riding the air,
But fear the ethereal cold up there,
The jade and crystal mansions are so high!(林语堂译)
诗人中秋举杯赏月,不自觉地想起了远方的亲人;既抒发了自己的思亲之情,又表达了诗人豁达的胸怀。原文中有两个意象——“青天”“琼楼玉宇”,许渊冲分别将其译为“the sky”和“the crystalline palace”;林语堂则分别将其译为“the blue sky”和“The jade andcrystal mansions”。比较许渊冲和林语堂对这两个意象的翻译,笔者认为许渊冲把握得更好。原文中举杯赏月肯定是在夜晚,在某种程度上并不能分辨是不是青色的,原文用“青天”这个意象,也许只是汉语中的一种习惯表达,这种表达在英语中并不一定适用。诗人用“琼楼玉宇”只是想表达对天宫中富丽堂皇的建筑的一种想象,旨在传达出一种梦幻感,在译文中没必要进行逐字逐句翻译。
(二)视角与译者创造性
“视角”是指人们观察和描述事物所采取的角度和立场。观察事物的角度和立场不同,会对观察结果有不同的影响,也会对语言表达造成一定的影响。谭业升(2009:74~75)指出,每一种语言表达都涉及概念化的主体和客体或者将该语言表达概念化的人,其中将语言表达概念化的人是指语言使用者,概念化的主体和客体是指语言使用者体验和想要表达或理解的某个意象的焦点“场景”。当语言使用者选择了某个意象的适当的焦点“场景”,并用某种方式将该场景结构化时,他将自己和其所结构化的场景自己之间建立了一种识解关系。这种识解关系的建立,在古诗词英译中表现得尤为明显。汉语古诗词常将人称代词省略,译者往往不能区分诗人要表达的某个名词是单数还是复数。在古诗词英译中,译者必须根据自己的视角来选择人称单词和决定描写事物或名词的个体还是整体。因此,不同的译者便创造性地选择自己的视角,因而产生了不同的译文。以下是古诗《清明》的几种英译版本,本文主要对其几种英译本的叙述视角进行分析。
(4)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1:The day of mourning for the dead it’sraining hard;
My heart is broken on my way to the graveyard.
Where can I find a wineshop to drown my sadhours?A herdboy points to a cot amid apricotflowers.(徐渊冲译)
译文2:It drizzlesendless during the rainyseason in spring,Travelers along the road lookgloomy and miserable.When I ask a shepherd boy whereI can find a tavern,He points at a distant hamletnestling amidst apricot blossoms.(杨宪益、戴乃迭译)
译文3:It drizz les thick and fast on theMourning Day,The mourner’s heart is going to break on his way.When asked for a wineshop to drown hissad hours?A cowboy points to a hamlet amid apricotflowers.(吴伟雄译)
译文4:The ceaseless drizzle drips all the dismalday,So broken-hearted fares the traveler on the way.When asked where could be found a tavern bower,A cowboy points to yonder village of the apricotflower.( 万昌盛、王倜中译)
对于上述4种译文, 笔者主要选择“路上行人” 和谁“借问酒家”这两点来分析译者视角层面的创造性发挥。译文1 中, “ 路上行人” 译为第一人称; 译文3 译为“the mourner”;译文2和译文4中虽然都关注的是“traveler”,但译文2描述的是所有路上的行人,而译文4的描述则聚焦在其所观察到的某个特定的行人。关于谁“借问酒家”,译文1和译文2选择的的是第一人“我”的视角借问酒家;译文3选择的是第三人称“他”的视角借问酒家;译文4则和原诗一样,采用被动语态,将视点集中在“借问酒家”的对象牧童上。由以上分析可知,在视角选择的问题上,译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性。
(三)凸显与译者创造性
凸显的形成原则是我们有确定注意力方向和焦点的认知能力。基于人类普遍的认知能力,中西方文化对同一事物的凸显度可能是一致的。如英语“he has four mouthsto feed in his family”和汉语“他家里有四张嘴巴要喂”中,对家里的人口,都将焦点凸显在嘴巴上。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人们表达同一事物时,其关注视角会有差异,相应地凸显度也会有所不同。如“Kissinger felt themassive bombing would strengthen the president’s handin China”可译为“基辛格觉得这场大规模的轰炸会使总统在中国的腰杆子硬一些”。在英语语言文化中,“手”是人在发力时的一个突出部位;在汉语语言文化中,“腰”是人在发力时的突出部位(这种区别可能跟中国武学与西方拳击理论的不同有关”(谭业升,2010)。因此在古诗词翻译时,凸显主要体现在译者选词中。以马致远《秋思》的翻译为例:
(5)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译文:Over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sfly evening crows;
Under a small bridge near a cottage a streamflows;
On ancient road in the west wind a lean horse goes.
Westward declines the sun;
Far from home is the heartbroken one.(许渊冲译)
对此诗的分析,笔者主要从“西风”和“断肠人”这两个意象的翻译说明在中西文化中同一事物的凸显度的差异对译者创造性发挥的限制。在该诗中,诗人借用“西风”来渲染一种凄凉的气氛。在汉语文化中,西风通常是寒冷干燥的;而在西方文化中,由于西方国家所处的地理位置,西风来自大西洋,带来盎然春意,东风则指欧洲大陆北部吹来的寒风。因此用来渲染凄凉气氛的风的认知域,在东方文化中凸显为“西风”,在西方文化中则凸显为“the east wind”,所以此处应将西风译为“the eastwind”。作者将其译为“the west wind”不合适。同样,在汉语中,我们常用“断肠”来表达伤心,而在英语中,“断肠”是没有这层意思的。所以,译者将其译为“theheartbroken one”是极佳的。从以上分析可知,译者在凸显层面的创造性的发挥不是任意的,必须考虑到中西语言惯用表达的差异。即译者创造性的发挥是要建立在深厚的文化底蕴的基础上的。
四、结语
从以上分析可知,译者的创造性发挥既受到古诗词内涵的限制,也受到中西文化差异的制约。从识解理论视角分析译者创造性发挥的限度,对于有有效地训练译者有意识地进行合理的识解不无帮助。译者的创造性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依赖于深厚的文化素养、扎实的语言功底和敏锐的洞察力。
参考文献:
[1]平.小句主语选择的认知阐释[J].外国语文,2012,(4):61~65.
[2]谭业升.转喻的图式——例示与翻译的认知路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0,(6).
[3]谭业升.跨越语言的识解——翻译的认知语言学途径[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9.
[4]万昌盛,王倜中译,朱丽云编.中国古诗一百首[M].郑州:大象出版社,1999.
[5]许渊冲.中国古诗精品三百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6]杨宪益,戴乃迭译.唐诗[M].北京:外文出版社,2001.
[7]湛明娟,张景华.识解理论视角维度下的诗歌翻译研究[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2,(9).
语文课堂上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可以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民族认同感,使学生在语文课堂的学习中受到更多传统文化的熏陶,从而能够提升品德修养。
一、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的凝聚力和生命力
在课程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可以从四个方面进行渗入,分别是德育教学、历史教学、语文教学以及校园文明四部分。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注重传统文化的凝聚力与生命力,加强传统文化的灌输。如:在学习《岳阳楼记》这篇中学语文课文时,教师在讲解的过程中要体现出传统文化的思想,如在学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句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去理解作者范仲淹当时体恤黎民百姓,先他后我的崇高情眩并无限敬佩作者虽身居江湖,但心系朝政,心忧国事,惨遭迫害身处逆境后仍旧不愿放弃理想的顽强意志,以此来让学生对作者这种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产生出强烈的共鸣。教师也可以就文章某一段落进行传统文化的拓展和引申,向学生传递古代伟大的思想精神。
孟子说: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语文课堂教学中要教导学生在平日与人相处时,要具备包容的内心,并时常约束自己的言行,以此来做一名品德高尚的人。
二、提升传统文化教育的创造性
在语文教学中课文背诵是必不可少的环节。背诵课文可以促进学生脑力记忆的发展,同时在不断地背诵中也积累了词汇,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然而在当前的中学语文学习中,背诵的内容包含了更多的文言文和古诗词,因其句子十分的拗口,再加上学生的理解不深,往往使学生在背诵时出现畏难的情绪,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如:《陈情表》一文一共476个字,学生在实际的背诵中很容易将词句背错,如部分学生把“辞不赴命”背成了辞不赴职,并且将“辞不赴命”同“辞不就职”相混淆;将“除臣洗马”和“拜臣郎中”背成了“拜臣洗马”“除臣郎中”等。因此教师在具体的课文翻译、讲解的过程中,要着重的对一些容易混淆的字词进行详细的讲解,可以告诉学生拜在古意是指受官,郎中主要是指官名,所谓晋时各部有郎中。除所指的意思是任命官职,而洗马也是官名,具指太子的属官,在宫中服役,掌管图书的含义等。在详细的告诉学生每句话的意思后,学生会对课文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并且也会在不断深入的学习中了解并掌握了古代汉语常识,进而回到实际的背诵当中去,就会大大的提升背诵效率,从而达到积累传统文化知识。
三、拓展学生的传统文化视野
民俗文化是指大众民间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也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民族、地区中较为集中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以及传承的风俗生活文化,包含各种文化模式、婚丧嫁娶以及节日娱乐等。在中国古代民间就很看重节日的庆祝方式,如传统的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赏月和对诗、过年放鞭炮等,而在当今社会中传统节日越来越不被重视,而是将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以及愚人节等当成必须庆祝的重要节日。这样发展下去,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情感逐渐的会被消去。针对这一现状,在中学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在古诗词以及文言文的学习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节日,并对其进行传统文化教育。
如,教学王维的诗词《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可以让学生了解重阳节,让学生了解到游子的思乡怀亲之情,身处异地的孤独,每遇佳节良辰时,便思念倍加。并对诗词中的“每逢佳节倍思亲”着重强调;从杜牧的《清明》中让学生了解到清明节等。通过在实际的语文古诗词的学习中加入传统的民俗文化,可以让学生在实践学习中提升传统文化认识,并在今后的学习以及生活中将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继承并发扬光大。
四、利用网络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应用发展,有丰富的学习资源,为师生提供多样化的教学平台。因此,在初高中的语文教学学习中,教师可以利用课下时间为学生播放《百家讲坛》《天天向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华好诗词》等具有浓厚传统文化的节目,以此来引导学生关注中国传统文化,提升传统文化的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