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11-05 21:15:3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引言
以前的西北黄土高原区,不仅塬面平坦宽阔,植被繁茂种类繁多,该地区的沟壑稀少。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农耕过程中采用的生产方式不合理,加之黄土高原本身的地貌特点和半干旱气候,造成了极其严重的水土流失现象。目前,西北黄土高原区生态环境越来越脆弱,多年来,对西北黄土高原区的治理从未懈怠,经过努力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党的十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重点之一就是生态文明建设,而作为生态文明的关键理念,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和和谐发展是现阶段的时代特点和基本要求。对于西北黄土高原而言,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水土流失问题依然较严重,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积极贯彻党的十精神,必须加强对该地区的水土流失的预防和治理。
1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现状
西北黄土高原,目前的水土流失情况非常严重,面积甚至已达70.3%(该区原有总面积为64万km2)。其中,年侵蚀模数大于5000t/km2的强度水蚀面积以占全国同类面积的38.8%(其面积为14.65×104km2);剧烈水蚀(指年侵蚀模数在15000t/km2以上的地区)面积占全国同类面积的89%(面积为3.67×104km2)。现已形成了大量沟壑,光山秃岭更是数不胜数,可以说目前的水土流失现象极为严重。据统计,每年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而流入黄河的泥沙达16亿吨,这些泥沙大约1/4的会淤积在黄河下游的河道上,使得下游河床严重高出地面,甚至有“地上悬河”之称,极易发生洪灾,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安全。
2.存在的主要问题
2.1现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方法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可持m发展战略思想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思想。21世纪以来,国家对自然环境越来越关注,如何搞好生态环境,在创造富裕生活的同时加快经济发展步伐势在必行。注重水土流失防治,保住绿水青山这一重要“环境生产力”,坚持可持续发展才能使人们生活富足,国家富强。以往,由于国家投资受限,对西北黄土高原区地区水土流失的防治,一般只侧重于生态环境治理的具体措施。现有的治理方法并不能与可持续发展理念很好的融合。要想加快我国的经济发展,不但要密切结合当地的生产条件、还要对其粮食安全、土地生产率、污染现状等进行综合考虑和分析,结合区域一体化管理,积极贯彻可持续发展,严格控制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2.2治理难度加剧
经分析,在西北黄土高原区,由于气候干旱、山高坡陡使得可耕种面积较少。再加上,当地交通条件不高,大部分人口处在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可以说,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与群众生活贫困并存,人们为了提高生活水平,过度放牧、毁林造田,加上他们的乱砍乱伐,使得生态环境遭到进一步的破坏,水土流失也更加严重,加剧了治理的难度,可以说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
2.3预防保护力度不够
造成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严重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预防保护力度不够。目前,该地区虽然也针对水土流失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来进行治理,但是,人们对没有很好的环保意识,仍处于过度开发和肆意破坏阶段。本来西北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度就低,加上人们的植被破坏和随意弃土,生态环境恶化的没有得到明显遏制。这种边治理边破坏的处理方式,远远不能满足面积广阔的中、轻度侵蚀地区的自我修复。人们预防保护力度的不足加剧了高原区水土流失。
3.水土流失防治思路和措施
水土流失防治的总体思路是采取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方式,在水土流失预防保护区内,加强管理维护和封禁,主要以生态修复为主、治理为辅,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局部依托人工治理。具体措施如下:
(1)采取小流域综合治理措施
由于小流域是江河的最小单元,是产沙的主要源头,所以采取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办法是水土保持的一个重要举措,实践证明,小流域治理可以有效的减少沙土流失,减少洪水的发生。在黄土高原区,可以将小流域治理作为本地农业建设、生态建设以及防治水土流失的一项基础性的手段来做,采取集中治理和综合治理。
(2)发展水利工程,建设高标准农田
多年来,为了能够加强西北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防治效果,人们尝试采用各种新技术,新方法。比如:修筑高质量的水平梯田、栽植经济林木、修筑阶梯式沟坝地等。这些措施不仅防止了水土流失,还提高了土地质量。
数据表明:多年来,黄土高原地区大力发展旱区水利工程建设,甘肃建成水利工程,发展水浇地近20万hm?,使陇中地区的水浇地面积达到32万hm?。庄浪县坚持34年大搞农田基本建设,累计修成水平梯田6. 3万hm?,每年拦蓄降水4 185万m?,拦水效益达86%,拦泥沙433万t,拦沙效益达97%,庄浪县梯田化项目工程彻底改变了农业基础条件,促进农业生产取得高效。事实证明,在黄土高原干旱地区发展水利建设事业,无疑是一项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同时通过修筑高质量的水平梯田,沟底修筑阶梯式沟坝地,在田埂栽植经济林木,既可以防止水土流失,又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价值。
(3)加快退耕还林还草,发挥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
近些年,由于过度砍伐和放牧,再加上黄土高原本身恶劣的自然环境,使该地区的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的破坏,要想恢复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就需要加快退耕还林还草,恢复植被。但是,单纯的靠人工力量还远远不能使已破坏的生态系统得到很好的恢复,主要还需要依靠大自然自身所具有的自我修复功能,保持不同自然条件下生物和植被的多样性,促进植被生长繁衍。不过,其前提条件就是要尽量减少人类的进一步干扰和影响,树立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治理理念,只有这样,才能使大自然的自我修复功能得以更好的发挥,从而才可能推动和加快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4)加强监测和监督,规范并完善相应法律制度
首先,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中,要不断的强化全民的法制观念和水保意识,从法律层面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让大家都能够意识到水土流失的危害;其次,要认清现在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现状以及相应治理工作进程,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监测网络,积极开展环境检测评价,认真实施好信息系统建设工程;最后,就要求我们的水利部门要不断的加强对水土保持的监督工作,加大执法力度,规范并完善相应的法律条例,比如,可以制定一些水土保持监督工作规划,明确好水土治理工作思路和未来几年的工作目标,从法律层面将该项工作落实到位,明确责任,并辅以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
4. 结论
目前,西北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日趋严重,这就对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黄土高原区的水土保持工作已经迫在眉睫,新时期,要重新审视原有的水土治理工作理念,紧跟时代的步伐,运用科学发展观,积极探索出一条适合该地区生态特点的水土流失防治思路,力争在新时期,使西北黄土高原区水土保持工作能有新的突破,在未来的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中,需要相关部门认真负责,积极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和监督工作,规范并完善相应的法律制度,运用科学的思维指导水土治理工作的快速高效开展,最终实现优化水土资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 李国英.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区治理若干问题刍议[J]. 中国水土保持, 2015(9):1-5.
[2] 王白春, 刘雅丽, 舒怡,等. 新时期西北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防治思路[J]. 中国水土保持, 2016(9):16-18.
1、自然原因,地形方面:黄土高原平地少,斜坡多,地面破碎。土质方面:黄土结构疏松,多孔隙和垂直方向的裂隙;许多物质易溶于水。降水方面:黄土高原降水集中在7、8月份,且多暴雨。植被方面:植被被严重破坏,大多数地区地表裸露。
2、人为原因,黄土高原严重水土流失的人为原因主要是:植被破坏、森林大量砍伐。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水土流失 黄土高原 原因
一、引言
陇东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是鄂尔多斯地台上的一个典型区。该黄土堆积区,沟壑纵横,地形复杂,气候特殊,降水稀少而且分布不均,加之人为的不合理利用,导致该区水土流失极为严重。
陇东黄土高原现存的三个面积较大的塬面――董志塬、枣胜塬、长武塬的面积均明显缩减。严重的水土流失产生了严重的危害:第一,造成了农田的跑水、跑土、跑肥,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形成“三跑田”;第二,大量的泥沙被冲入河流,淤积河床,而且还加大了黄河下游的含沙量;第三,水土流失对该区的生态环境、居民日常生活都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因而研究水土流失的现状,探讨水土流失的防治措施,是有现实意义的。
二、气候
该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各气候要素从东南向西北递减或递增,同时兼具垂直气候变化特点。该区大部分气候干燥,旱灾频繁;降水稀少,且分布不均匀;冷热季节明显,气温温差大,日照时数较长。
(一)光照
该区光照充足,太阳年总辐射为460.5―586.2千焦/厘米2,年日照时数1600―2700小时,作物生长期日照时数1300―2100小时,大于0℃的有效辐射在188.4―211.9千焦/厘米2。
(二)温度
该区属于暖温带,但是由于海拔较高,大部分地区实际温度低于同纬度地区,年均温在4.0―11℃。随海拔变化,气温呈递减趋势。在大部分地区,年均温在8.0℃以上,六盘山区年均温在4.0℃左右。冬春时节多大风天气,气温随之降低。
(三)降水
该区年降水量为184―637mm,而且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都极不均匀。具体分为两点:①空间上,由东南向西北呈规律性递减,但是沿河谷、川道向山地随海拔升高而呈增高趋势。年均相对湿度在46%―71%之间,变化规律与降水量变化规律一致。而干燥度则是由东南向西北递增,在0.7℃―3℃之间。根据该区气温和降水变化规律,可以将全区由南到北划分为半湿润、半干旱、干旱三个地带性气候区。②时间上,该区年内分配不均,冬季降水量很少,仅占年内降水量的1%―3%,而7―9月降水量占到51%―68%。通过对平凉纸坊沟流域1995―2003年的降水资料分析,该区平均年降水量为529.6mm,降水集中在6―9月,占全年的71.5%。年降水量变差系数为0.21,偏差系数为0.357。
(四)植被
该区处于农牧交错地带,地表景观主要为稀疏草原。由南向北随气候条件的变化呈现为森林草原带、草原带、荒漠草原带。天然林植被较少,分布零散,且多为旱生型和中生型,主要分布在陇山和子午岭等部分地区。大部分地区为近年来新植的人工林,面积较小,次生林造林率还较低。本区植被稀少,与水土流失严重有很大的关系。大部分地区已经草原化,主要树种有辽东栎、白桦、山杨等,灌木有柠条、枸杞、黄蔷薇等;草本植物有本氏羽茅、闭穗、白草及蒿类。
(五)土壤特性
本区的土壤类型主要为黄土。黄土有着自己特有的性状和特征,在土壤中明显有别于其他土壤。黄土在该区的特性主要表现有:①黄土具有多孔性和多洞性,孔隙度大,在40%―50%之间,具有很强的吸水和透水能力,故有“海绵体”之称;②黄土的透水性在连绵阴雨的情况下,有所增大,每小时每平方米面积可达2cm3;③黄土垂直发育,具有明显的垂直节理;④黄土具有沉陷性,由于黄土中含有大量的可溶性盐类,因而使黄土遇水不断地失陷、崩塌。
三、水土流失的原因及危害
水土流失的成因既有自然原因,也有人为原因。在气候、地形、土壤、植被等自然因子和人类不合理开发等人为因素的交织下,该区水土流失日趋严重。在自然因子中,黄土的性质和特殊的气候是主要因子;在人为因素中,过度垦殖和滥牧滥樵是主要的因素。具体可以在两个大方面来看,在自然方面:①表层土壤多为黄土和沙地,由于黄土性状特殊,易导致沟头延伸,沟岸扩张;沙地松散、植被稀疏、干旱少雨等,都使得黄土极易被侵蚀;②该区大部分地区,沟深坡陡,地面起伏大,也易导致水土流失;③植被稀疏,覆盖率低,而且降雨集中在7―9月,多暴雨、强度大,是造成侵蚀的直接原因。 在人为方面: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陡坡开荒,乱砍滥伐森林,加剧了人地之间的矛盾,形成恶性循环;②工矿建设与油田开采、传统的生产观念等,都是其原因。特别在畜牧业中,传统的养畜观念和习惯盛行,导致采食过度,践踏严重。现在该区植被覆盖率不足10%,而且破坏严重;③农业结构不合理,种植业比重高达65%,林牧业脆弱。
陇东地区水土流失由来已久,其危害和后果主要有:①流失地区生产力下降,导致贫困,加剧了人地矛盾,水土流失使土地肥力下降,农业用地面积减少,是其客观直接原因;②淤积下游河道,引发水旱灾害;③严重危害工况、交通、城市安全,影响农业生产;④导致生态系统恶化,环境问题突出,破坏生态平衡,自然承载力下降。
【参考文献】
本节课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第三节内容,是中国地理“认识区域”部分,继东北三省后教材选择的第二个区域,本节教材以独立的特殊地形区――黄土高原为主题,由“文明的摇篮”、“风吹来的黄土”、“严重的水土流失”、“水土保持”四个模块组成,教材紧扣“黄土”这一区域中心事物,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黄土文明”、“黄土风情”、“黄土景观”、“黄土成因”、“水土流失”、“水土保持”等,突出具有鲜明“黄土特色”的区域地理特征,强调黄土高原独特的地理环境对本区自然和人文特征的影响。本节主要让学生掌握认识区域的另一个重要方法,即突出其区别于其它区域的特殊性和差异性。
二、说学情
学生已经学习了中国自然地理有关知识,对我国的区域划分、地形分布以及主要地形区域特征已有知识储备,也具备一定读图能力和分析材料能力。根据八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好奇心强、思维活跃、理性思维正在形成),为顺利完成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采用读图法、材料分析法、合作探究法。
三、说课标
本节课标为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并对该区域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举例说明自然环境对我国具有地方特色的服饰、饮食、民居的影响;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地形特征;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四、说教学目标
本节课授课时间为1课时。教学目标为引导学生运用地图说出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做出简要评价;运用阅读资料了解黄土是从哪儿来的;认识塬、粱、峁、川等多种黄土地貌,说明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知道黄土的去向;运用资料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和危害,结合图文资料,通过实例了解黄土高原的治理对策与措施,引导学生认识到该区域的中心事物――“黄土”对其造成的一系列影响,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念。
五、说教学重难点
重点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和危害;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的措施和策略。难点为黄土的成因和黄土高原地貌形成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以及治理的对策和措施。利用多媒体将实物图片设置成问题,通过观察与思考解决问题;通过动画演示“不同的植被、土质、坡度、降水强度”与水土流失程度的关系突破重难点。
六、说教学程序
环节一:感受黄土文明并领略黄土风情
创设情境,点燃激情。播放一段以信天游为背景的音乐,配以安塞腰鼓、羊肚头巾、窑洞等体现黄土文明、黄土文化、黄土风情的画面。让学生分析画面中展现的是我国哪个地形区,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进一步指出这里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高原。它曾孕育了灿烂的古代文明,也是我国革命的摇篮,有着浓郁的黄土文化。为进一步激发学生探究欲望,继续引导学生举例说出黄土高原富有地方特色的其它文化习俗,并思考“黄土风情”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
环节二:指出黄土高原的位置范围
慧眼识图,图寻位置。通过向学生展示黄土高原在祖国的位置图、四大地理区域图、中国地形图,让学生对照图像自主完成黄土高原地跨的省级行政区、黄土高原东西南北的范围等。让学生学会如何表达某一地形区的位置范围。教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再次强调黄土高原的位置及范围,指出黄土高原是我国著名的高原之一,海拔在1 000~2 000米,是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黄土高原的黄土来源。
环节三:了解黄土的来源
阅读质疑,图释地理。教师首先让学生读教材第26页阅读材料,了解“风成说”,结合课本活动思考,这些证据能否说明黄土是风吹来的。教师在学生回答基础上解释“风成说”的原理,并配合相应动态视频,让学生了解黄土高原的黄土来源于蒙古、中亚一带,并经过日积月累堆积而成,思考风吹来的黄土高原的地形地貌特征, 用课件展示教材第26页图6.29“黄土高原的塬、梁、峁”、图6.30“黄土高原的川”,动态展示塬―梁―峁―川的演变过程(图1),总结黄土高原地貌景观――沟壑纵横、支离破碎。再提出疑问:既然“风成说”被认为是黄土高原的形成原因,那么黄土高原面上应相对平坦,但现在高原面上却是沟壑纵横、支离破碎,为什么?
■
环节四:分析黄土的去向
模拟实验,由表及里。先由学生小组合作探究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教师指导分别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进行原因分析。学生代表展现探究成果,由于学生生活在温湿的天府之国,对水土流失的理解仅停留在书本,可采用多媒体模拟演示“水土流失”实验。然后教师模拟演示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一是同等条件下,不同植被影响下的水土流失;二是不同土质与水土流失的关系;三是不同坡度与水土流失的关系;四是不同降水强度与水土流失的关系。最后归纳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与黄土土质以及该地区地形特征、气候、植被密切相关,也与该地区的工业、农业生产活动以及基础建设等人文活动相关。了解水土流失的危害并共同总结:水土流失带走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河流含沙量剧增,旱涝灾害频繁,给黄河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严重制约社会、经济的发展。
环节五:水土保持的策略与措施
多元互动,合作探究。指导学生结合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阅读教材第30页图6.36、6.37,找出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提示学生思考:修建梯田为什么能减少水土流失?在坡脚建挡土坝有何作用?营养物质丰富的土壤在此堆积,有什么利用价值?为让学生理解这些治理措施的具体作用,教师可通过课件展示:植树种草、打坝淤地的原理示意图,并展现治理黄土高原取得的成就。共同展望: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在不断改善,有望再造一个山川秀美的黄土高原 ,大家共同畅想未来的黄土高原(图2)。
本节课采用大量形象生动且具体清晰的图片资料作为吸引学生注意力的手段,在一开始上课的时候就给学生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接着运用图片让学生找出黄土高原的范围及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培养学生观察、识图的能力,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随后又以形象的风成说示意图让学生理解黄土高原的成因;接着出现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动画,让学生直观体会水土流失与地表植被的关系,充分分析水土流失的原因以及造成的脆弱生态环境问题,从而养成学生审图、分析图的能力;最后介绍生态建设的重要性,让学生深刻体会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通过这一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地理学科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真正学会一些与生活有关的、在实际生活中有用的地理知识。
二、教学设计特色
1、联系实际设计教学,有亲和力,易于为学生所接受。
2、水土的流失和生态建设的教学,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直观性强,有效地化解了这节课的难点,节省了教学时间。
3、采用小组活动这种教学模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是协作者、组织者,学生参与率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读图熟悉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形地貌特征;通过图文资料,了解黄土高原的形成。
(2)通过资料分析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繁的自然和人为原因,并了解相应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的办法与经验。
2、能力目标:
(1)运用地图说明黄土高原的位置,描述出黄土高原所跨的省级行政区,并对黄土高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的评价。
(2)读图分析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并讨论由此导致的严重后果;通过分析,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复杂关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以上内容的学习,进一步训练学生读图分析及归纳整理的能力,使学生认识到该区域的中心事物——“黄土”对该地区造成的一系列影响,从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四、教学重难点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
2、黄土高原脆弱的生态环境及成因。
1 概念
黄土地貌:发育在第四纪黄土(或黄土状土)地层中的各种地貌形态的总称,具有一系列自己特有的特征。
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在中国北方地区与西北地区的交界处。它东起太行山,西至乌鞘岭,南连秦岭,北抵长城。面积40万km2。占世界黄土分布70%,为世界最大的黄土堆积区。黄土厚50~80m。
2 黄土高原的现状
2.1 黄土高原地貌现状
中国黄土高原素有“千沟万壑”之称,多数地区的沟谷密度在3~5km/km2以上,最大达10km/km2。沟谷下切深度为 50~100m。沟谷面积一般占流域面积的30%~50%,有的地区达到60%以上,将地面切割为支离破碎景观。
2.2 黄土高原的水土现状
我国黄土高原地区本身自然环境脆弱,加上长期以来土地利用不合理,植被受破坏,水土流失严重。黄土高原植被从古代到今天的巨大变化,更主要是受人类活动影响,总的趋势是面积越来越小,植被的结构也渐趋简单化。
2.3 黄土高原自然地理特征
黄土高原是我国独特的地理区域,它在地理上有如下显著的特征。
2.3.1 沟多坡陡、地形起伏破碎。黄土高原黄土深厚,疏松多孔。受长期内外合力的作用,地表剥蚀切割严重,支离破碎,沟壑纵横。
2.3.2 气候差异比较大。黄土高原气候受系统中岩石圈和大气圈相互影响。大气系统中降水量具有很明显的地域和季节性,降水年际变率大,时间变化上降水呈减少趋势。就气温来看,黄土高原具有冬寒夏热、寒暑变化剧烈的大陆性气候特点。
2.3.3 水资源缺乏,供需矛盾突出。在干旱半干旱的黄土高原地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水面蒸发是降水的2倍多,而且降水集中,水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2.3.4 山地丘陵面积大。黄土高原地区土地以丘陵山地为主,约占整个地区的80%,而河谷平川只占土地总面积的20%。这种起伏的地貌构造不适合农耕。
2.3.5 植被覆盖率低。在黄土高原上,30%~40%左右的地方都是荒山秃岭,给人留下满目疮痍的景象。人工草地很少,有的地方由于过垦山坡,表土流失严重,显露出基岩。
黄土高原独特的地理特征和一些人为因素共同造成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强度大,面积大,速度快的现状;导致了土壤肥力降低、土地退化严重、农田破坏严重、气候条件恶劣、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泥沙淤积河道,旱涝灾害不断等一系列问题的产生。由于该现象会破坏耕地,影响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所以有必要采取治理水土流失的措施,提高黄土高原土壤的生产能力。
3 黄土高原生态治理
3.1 综合治理措施
从目前国内外防治水土流失的各项措施看,主要有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耕作措施。它们在治理水土流失中所起的作用各不相同,但它们是一个统一体,缺一不可。工程措施主要包括修水平梯田,打坝淤地,引洪灌地。植树种草可以有效的减轻水土流失。由于黄土高原气候干旱,应以乡土林种为主体,合理利用外来树种。在林种布局完整的基础上,要慎重选择经济林树种。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来看,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引起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目前根据旱坡地坡度大小,提出一套适合于坡度大小的耕作制度。
3.2 生态旅游开发
加强黄土高原的道路建设,建设成以黄土地貌景观为特色,千沟万壑的立体环境生态景观体系。充分利用地形特征,开发陕北地区的民土风情,利用本地区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生态旅游。
3.2.1 制定生态旅游方案。生态旅游资源规划是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纲领和蓝图。黄土高原地区地域广阔,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必须依照统一规划、循序渐进的开发方式。 同时,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十分脆弱,要制定严格的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法律、法规,并成立专门的机构来监督法规的执行,为生态旅游资源的开发提供法律保护,真正做到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
一、综合应用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适用性是在特定范围和特定条件下而言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必须结合具体的客观条件和自己的主观情况,周密计划,选用并组织好具体教学方法的实施程序,方可望取得优良的教学效果”[1]。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应当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对于比较深奥的自然地理规律,如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分布规律、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海水盐度的分布规律、气温的分布规律、降水量的分布规律等,适合采用讲授法,细致分析、详细讲解,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对于一些有争议的地理问题,如南水北调的利害分析、人口迁移对农村和城市的影响、计划生育的利弊、资源利用的效率和公平等,适合采用讨论法或辩论法,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和口头表达的能力。对于同一教学内容,也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讲“黄土高原的治理”时,可先运用直观教学法,通过电教媒体向学生展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图景,随后组织学生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原因及治理措施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性讲授。
二、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
在新课程改革以前,师生关系多体现为权威型师生关系[2],在教学过程中讲究“师道尊严”,教师是绝对的权威,不容学生质疑,在教学方法上表现为“满堂灌”,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导致教学的有效性不强。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社会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顺应时代要求的新课程改革迫使教师着眼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体验。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被看做是两个创造主体之间的交往、对话、合作、沟通关系,这种关系在教学过程的动态生成中得以展开和实现[3]。于是师生平等就有了教育实践的必要,有了现实存在的必要。“从教育的意义说,教师和学生处于平等地位,教学双方都可以自由地思索,没有固定的教学方式”[4]。师生关系从权威型向平等型[2]转换,有助于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环境中自觉主动地参与课堂教学,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设计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问题
创新是一个国家和社会进步的源泉,中学地理教学不能只传授给学生知识,更要传授给学生学习的方法、思考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在讲“黄土高原的治理”时,可以设计如下问题:(1)黄土高原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什么?(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原因有哪些?(3)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社会原因有哪些?(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措施有哪些?(5)你如何认识“人口压力”在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的影响?(6)你如何认识“人口流动”在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的影响?(7)你如何认识“政策因素”在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的影响?(8)你如何认识“经济发展”在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的影响?(9)你如何认识“经济结构调整”在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的影响?上述问题一环紧扣一环,为学生积极思考提供了平台,创造了外部条件。这些问题刺激了学生的神经,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创造性地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地理教学的有效性也因为学生的积极思考而得到提升。
四、选择地方性课程资源
地理教学内容的选择对提高教学有效性有很重要的影响。对于地理现象和规律的解释离不开地理事例,而学生对地理事例的熟知程度明显地影响到对地理现象和规律的理解。例如,讲“旅游资源”时,以学生熟悉的景点如黄果树瀑布、荔波茂兰、织金洞、贵阳红枫湖、马岭河峡谷、梵净山和西江苗寨、镇远古城、青岩古镇、遗址、都匀市的石板街、百子桥、文峰塔为例讲授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学生就会感到亲切,易于掌握。讲“铁路交通”时,可以贵阳为中心向东南西北展开介绍贵州的铁路交通大动脉,向东有湘黔线,向西有贵昆线,向北有渝黔线,向南有黔桂线,还有在建的贵广快速铁路。以学生有所了解的地理事物作为课程资源参与到教学当中,会让学生产生“似曾相识”的感觉,在心理上对所学知识产生好感,能较容易全身心投入到课程学习中,从而大大增强教学效果。
提高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途径很多,我从上述四个方面谈了一些看法,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参考文献:
[1]李秉德.教学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
[2]万作芳.师生关系的四种类型:基于教育历史和实践的概括[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31,(8).
自然因素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根源
地质学界一般认为黄土高原形成的原因是,印度板块挤入造成青藏高原隆起,阻断了暖湿气团北移,使北亚气候向干冷化逆变,导致植被和土壤退化。同时,全球西风带又被隆起的青藏高原分成南北两支,西风带北支干冷化后,侵蚀北亚荒漠表土使北亚荒漠进而退化为干冷沙漠。干冷化的西风带北支将其侵蚀的荒漠表土,以沙尘暴形式空运至黄土高原上空遭遇东南暖湿气流,继而沉降为风积黄土胜积为黄土高原。黄土高原从五十万前开始堆积,后侵蚀与堆积交替轮回,从第四纪至今已经历了三个轮回,近五万年来随气候变化侵蚀加剧。后形成了暖湿河谷盆地、山地、高原沟壑区和丘陵沟壑区这四种基本地形。
现在,干旱、暴雨和洪水及霜冻等自然灾害频繁、土壤侵蚀造成的水土流失和破碎地形依然是黄土高原面临的不利影响。根据中科院黄考队的考察,即使在水土流失最严重的无定河流域,每年因修路、建房(挖窑洞)、梯田、开矿、采石、开荒等人为破坏增加的泥沙仅占总侵蚀量的14.3%。山西全省每年人为破坏增加的泥沙也只占全部输沙量的13.3%。
黄考队的调研还证明,在自然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中,沟壁滑塌和沟头前进等沟道的产沙量占90%,坡面的产沙量仅占10%。半沙半土与大暴雨是土壤侵蚀的成因。
在备项治理措施中,沟道筑坝拦泥和淤地占了拦沙量的90%,而在坡面修梯田和种林草仅占拦沙量的10%。
这个权威性的结论证明,自然因素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根源。
受制于自然环境的产业
黄土高原地区属干旱和半干旱区,本应是灌溉农业,但细碎梁峁和纵横沟壑留不住太多的大气降水。黄土高原地区可引水灌溉的平地太少,大多数水库的水都难以利用。本来就是干旱、贫瘠的土地,既不能灌溉,施肥又被冲走,所以只能种些耐旱耐贫瘠的低产杂粮,如黑豆、土豆、糜谷等。
这种破碎的地形对发展工业也很不利。以国家大力发展的石油天然气为例,已探明的石油储藏区大都位于甘肃庆阳到陕西靖边一线的东侧,从延河流域到无定河流域南北约150公里的丘陵沟壑区,是黄土高原两个土壤强烈侵蚀中心之一。由于沟壑纵横,地形破碎,钻探成本高昂,生产布网困难,开发缓慢。如今,从南到北,平均每25公里一条东西流向的7条河谷中,公路两侧已是油井密布,而离开河谷公路两侧的沟壑梁峁中,却因坡陡沟悬,沟道狭窄,至今无井无路。显然,这从南到北的7条河谷之间一万多平方公里的丘陵沟壑区并非无油,只是没有生产、运输原油所必需的道路和平地而已。
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千沟万壑的破碎地形也是城市化的重大障碍。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大部分乡镇、县城和地市,皆在河川岔口的交通要道,多为秦汉以来从边塞到长安的军旅驿站,但由于河谷两侧坡陡沟悬,平地狭窄,又常受洪水泥流之害,故而城镇都长不大。
千沟万壑的破碎地形也是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的主要原因。丘陵沟壑区的乡政府大多数不通沥青或水泥等硬面路,行政村通大路的也不多,且晴通雨阻。道路每年夏秋冲毁塌断,初冬全民出动修路,且是年年修,年年塌。西安至延安这第一条进丘陵沟壑区的铁路,全长375公里的路修了30年,光是从铜川进丘陵沟壑区后的240公里,就干了18年,平均一公里建一座桥梁或隧道。造价34亿,比同期的成昆线、大秦线还贵。
千沟万壑的侵蚀环境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和低下的生产力,这是居民收入低的根源。黄土高原尤其是丘陵沟壑区的适耕平地太少,大多数坡地既不能灌溉又不能施肥,轮式机械用不上,全靠人力、畜力耕作;以坡地为主的耕地太零碎,集约化的农业技术大多用不上。时至今日,丘陵沟壑区的农业生产基本仍是靠天吃饭,农作物产量低,商品率更低;加上交通等因素限制,经济作物种植不易、流通更难,农民增产增收不易。
交通等基础设施落后还使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国家行政成本高。很多沟谷里的乡政府配备了几十辆摩托车,在沟壑梁峁上跑了一天的路,也没走过几个村,找到几个人,办成几件事。
梯田蓄水保土效果有限
在水土流失严重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虽然梯田种粮食的产量比坡地高,农民愿意修梯田,可梯田修了几十年,由坡式到水平,由窄临到宽幅,所费人力无数,们所修梯田大多一是梯田幅面狭窄,蓄水保土效果有限。二是遇暴雨就滑塌,且年年修年年塌。
原因一是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看似山区,实际却是深厚黄土覆盖的破碎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地表被切割的非常细碎,每平方公里的沟谷密度高达5~10公里,沟头塌进和沟壁滑塌切割的梁峁顶部虽然浑圆,但边坡多为陡坡、断崖滑塌的悬冲沟。由于梁峁细碎,坡陡沟悬,能修梯田的长缓坡面很少,陡坡所修梯田大多幅面狭窄,而台阶却很高,很多梯田都是幅宽与台高相等,或幅面越觉台阶越高。
二是以粉沙粒为主的沙黄土和黄绵土遇水易崩解,而深厚黄土覆盖的破碎高原其峁顶、梁脊和坡面上又无出露地表的岩石,基岩仅见于切透了深厚黄土的沟底与河床。如此,半沙半土的窄幅梯田,台阶既高又无石料砌护,天旱时,疏松多孔的梯田墙壁因蒸发强烈而失水,遇暴雨时,半沙半土的台阶又易崩解滑塌。近几年荒山承包,很多农民将浑圆的峁顶推平修的梯田,面积大多不足一亩,台阶却都一丈多高,脚踏上感觉如踩沙堆般松软,若遇暴雨这种梯田台阶的滑塌概率很大。其实在丘陵沟壑区不仅是梯田,就是在千沟万壑的梁峁中绕行的县乡村道路,其半沙半土的路面虽经压实,也因无石料铺路面和砌护路肩而年年塌年年修。这样,在黄土高原常是先春旱伏旱,后夏秋暴雨的气候条件下,蒸发强烈又易滑塌的窄幅梯田,不仅阻止水土流失的效果有限,而且既不能施肥又不能灌溉,轮式机械也无法作业,因而产量低而不稳,仍是广种薄收,靠天吃饭。
打坝拦泥不能根治水土流失
目前治理水土流失的办法是在沟道打坝拦泥。这同样由于黄土易蚀又无石料和沟谷密度大的制约,只能缓解不能根治水土流失。以处于黄土高原中心区的陕北丘陵沟壑区为例,由于地表无石料,用水泥修又太贵,当地皆是土坝。农民筑的3~5米高的小淤地坝多分布在水小泥缓的支毛沟上,一般三四年不溃垮也就淤满了。不少已淤满的淤地坝被农民用来种庄稼,坝地土壤含水高,夏粮靠得住,秋粮靠天,但若在大沟道筑坝,由于坝体仍是半沙半土的黄绵土甚至是沙黄土筑成,而集水面积大泥流也就大,遇暴雨时易溃决。
在支毛沟修小淤地坝虽不易垮塌,但拦泥作用也不大。因此,很多人认为应将农民零星筑坝改为在各个小流域的干支沟道都筑坝,用众多小坝分段拦泥来拦大泥流。于是,在前些年施行的山、水、林、田、路,全配套的小流域治理样板中,皆改为从沟头到沟口层层筑坝,但这仍抗不住暴雨带来的大泥流。黄河中游管理局对绥德县韭园沟的小流域治理,是从上到下打了96个坝的一套坝系,才建好没几年,就在1994年夏秋之交的一场暴雨中冲垮:1995年9月1日,淮宁河又是几十个坝一起冲垮连水库大坝都溃决了。
近年不少人又认为,农民修坝为淤地种粮,坝小拦不住多少泥,而坝大了无泄闸、无溢流,又容不下暴雨时的洪水泥流易溃垮。因此,在近几年的治理中,又要求建泄闸和溢流齐全的有嘴正规坝。有嘴的正规坝若是在一条沟中密集建,应属在微型黄河中节节蓄水分段拦泥,若还是一条沟里1~2个坝,这实际上是三门峡改小浪底:拦泥不成,蓄清排浑。但地处泥沙源头的陕北不拦泥,遇暴雨时的大泥流即放行,这样土坝倒是安全了,但打坝何用? “上拦下排”的治黄方针如何实现?上游的泥沙都是年内唯一的一场暴雨造成的,不拦这场暴雨的泥沙,拦年内另外五六场能形成地面径流小雨的清水,陕北沟谷狭窄库容小,蓄不了多少水,而千沟万壑无平地,蓄了水也没用,下游有巨大库容调度的三门峡和小浪底,陕北不拦的清水也跑不到大海去。显然,若不拦泥,就无须修造价高昂的正规坝。若为拦泥打坝,就无需有“嘴”,不垮则三五年即淤满,与农民的淤地土坝并无实质区别。
即使投巨资遍地打正规坝,也只能拦泥不入黄,并不解决沟壁滑塌和沟头前进的水土流失。有种看法认为,目前10万座(陕北3万座)拦泥坝的数量明显不足,质量太低,应大大增加正规坝的数量。如果按照这种思路,做到泥不出沟,入黄河的各级支流的沟口全需筑坝。而这些十几到几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长沟道的沟口拦泥坝要不垮不满,就需在各沟谷内的支沟岔道口再筑坝,用众多小坝分段拦泥以减轻干道和沟口坝的负担。若以陕北的丘陵沟壑区每平方公里6公里的沟谷密度和2万吨的侵蚀模数算,即使每公里的沟道都打一座坝,每座坝每年也要拦蓄2000m3的泥沙,按陕北的丘陵沟壑区约5万平方公里算,要打30万座坝才行。按整个黄土高原16.6万平方公里的丘陵沟壑区,每平方公里4公里的沟谷密度算,要打66万座坝才行。若全部为泄闸和溢流齐全的正规坝,按每座坝100万造价计,仅陕北的丘陵沟壑区就需3000亿。整个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所需投资更大。
当然投资再大能根治也行,毕竟是治好了中华民族的千年之患,也比修了垮,垮了再修省钱,更比下游“悬河”溃决的损失小。问题是遍地打坝只起到拦泥不入黄,从而减轻下游水患的功用,并没有解决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梁峁以沟壁滑塌和沟头前进为主的水土流失,而随着暴雨和重力年复一年的蚀塬为梁,蚀梁为峁,直到黄土高原冲蚀淤平前,沟头前进和沟壁滑塌的泥流迟早会淤满这6万或66万座坝。这时要么再增加坝的数量,以适应沟道的前进,要么加高加厚现有的坝体,直至破碎的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梁峁的坡度被侵蚀到流平为止。
即便是用几十年的时间,花上天文数字的投资,淤地坝用水泥全被覆,梯田的台壁用水泥方砖全砌上,水土流失可能根治了,但破碎的地形也被水泥固化了。这样,水土流失和温饱倒是解决了,但别说是现代化赶超的前景,就是致富的可能性也没有。
应掌握好退耕还林的尺度
在气候干冷的黄土高原,多数地区降水稀少,林草很难茂盛,应掌握好退耕还林的尺度。一般而言,要增加植被降低雨强,林中就应覆盖在梁峁的坡面上,但丘陵区的地表千沟万壑,缓坡地面很少。丘陵区稀少的降水又多以夏秋的暴雨形式降下,千沟万壑的地貌使降水大多流失,能在梁峁的坡面上入渗和存蓄的很少。丘陵区由于缺水庄稼就长不好,而树的根系和枝叶蒸腾所需的水份远较庄稼为多,就更长不好。黄土高原丘陵区一个独特的景观就是很多光秃秃的梁峁顶上,常有一两棵几十年也长不大的小老树即是明证。
至于在丘陵区的沟谷里植树种草拦泥,则效果远不及淤地坝,而且还要与农作物在丘陵区极为宝贵的川地上争地争水。退一步讲,即使丘陵区所有的土地全部退耕,林草也能把沟壑梁峁全覆盖了,但由于丘陵区坡面的产沙量只占产沙量的10%,而对占产沙量90%的沟壁滑塌和沟头前进的产沙而言,覆盖林草并不能制止,因为在悬冲沟的断崖、陡坡等沟壁上的林草根系,其受地心引力并不会横着扎住沟壁向水平方向生长。当暴雨冲刷半砂半土的沟头陷穴、沟沿和沟壁上的大孔小洞和裂缝时,林草只会连同沟壁一同滑塌。而既然丘陵区所有的土地全部退耕上林草,也只能减少产沙量的10%,那么,仅想靠上林草就能根治水土流失,进而重现秦汉暖湿气候环境时的茂盛植被则属幻想。
如前所述,黄土高原的丘陵沟壑区,即使全部退耕上林草,也只能减少坡面上占总产沙量10%的水土流失,更不可能扭转西北环境向干冷化逆变的自然趋势。如果真要把退耕上林草作为丘陵沟壑区生存发展的长远之计,那中央财政从1999年起给丘陵沟壑区原定5~8年期的退耕还林草予钱粮补助,从明年开始陆续到期后补助就不能停止必须接着补下去。同时还必须土地减人、环境减载,减少开厂矿、修水电路、造住房、修梯田等人类及牲畜活动,而贫困区这样做的后果就是经济减速。这样,丘陵沟壑区今后就只能是:资源靠节约、环境靠防护、过日子靠中央救助。显然,这条适应自然的防护之路,只能是一条靠中央财政和国外援助才能维持温饱的苦熬之路。
必须有大的国土整治
中国在世界还处于农业社会时就是人口众多的发达国家,这样中国在工业化起步时就人多地少。如今更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起飞阶段,土、水、矿资源的短缺日益加剧。中国人口是美国的5倍,暖湿平地只有美国的1/5,若按土地质量说,不仅是黄土高原应退耕,就是东北平原和黄淮海平原改作牧场也比不上阿根廷的潘帕斯大草原。所以就中国的国情而言,显然不是像已完成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欧美那样“不需要开发”。另一方面,中国也不像非洲那样“无力开发”。中国从大禹治水形成国家起,就以兴修水利开发蛮荒的抗逆性农业延续着中华文明,中国从历史到现代都是世界上动员能力最强的国家之一,也是50年来世界上经济增长最快、大工程最多的国家之一,这显然不是无力开发。
实际上,黄土高原今日还能过上温饱的生活,是黄土高原人民年复一年对恶劣的自然环境改造的结果。今后要想维持住目前温饱水平的生活,至少要接着改造不利的自然环境才行。
当然,如果也想走上现代化的赶超之路,就不能仅靠塌了修、修了塌的阶梯化改造来维持目前的温饱生活,唯有对不利的自然环境作更大强度的平整化改造才有出路。
要根本改造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千沟万壑的侵蚀环境,就要认真研究丘陵沟壑区地情的特殊之处:丘陵沟壑区的地情是梯化不易,但对机械推填和引水拉沙的平化却不难。平整化改造最大的利益是将千沟万壑的侵蚀环境平整为大平原,这在一般山区即使大量推移土方,远距离运送土方也很难办到,但在下伏基岩相对平缓,正负地形大致相等的丘陵沟壑区,推土机只需在各道山梁上向两边的沟里推,或在山峁顶部向四处推,不需要远距离运送,仅就地推移土方就可以获得大面积的平地。当地人所说的,推倒一道梁,正好填平一条沟,扳倒一座峁,正好填平一个壑,就地推填即可实跳大面积的平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