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七颗钻石教案8篇

时间:2022-08-03 17:03:3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七颗钻石教案,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七颗钻石教案

篇1

[关键词] 细读文本 审美愉悦 爱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 6058(2015)34 0016

教授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很多年,原来仅仅解读出“爱”字便觉得实现了教学目标,逐渐对于在初中课文中安排简单的童话作品颇为腹诽,今年与同组老师一起进行精细化备课的过程中,沉入文本,方咂摸透了这篇文章,体会到备课过程中细读文本的重要意义。

一、静心涵泳,语悟其神

纵观网络环境下教师的备课,几乎都是这样的流程:匆匆看一下文章,网上搜罗教案和课件,然后拼拼凑凑、剪剪贴贴成为自己的教案,立马忙着做课件,成形教学。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其实要上好阅读课,细读文本是基础。文本细读的起点必然是文章的语言。触摸文本,咀嚼语言,悉心体味,发掘内蕴,是细读文本的必要过程。

如在分析文中第一小节:“很久很久以前,在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无疑因为缺水,动物植物甚至人几乎都面临死亡。”这里笔者提醒学生关注一处细节:河流和水井是并列的,但能否调换它们的顺序?从而引导学生自己找出草木丛林、许多人及动物的关系,强调旱灾带来的毁灭性的灾难,给学生以人文感悟。

二、宏观细节,尊路识真

这是一个神奇的故事,发生的原因是什么呢?如果仅仅解读为“爱”的话就会令阅读者产生重复选材的困惑。事实上仔细分析水罐的几次变化,可以发现木罐变为银罐作者肯定的是救助弱小的善良;银罐变为金罐赞颂超越生命的无私;金罐中跳出钻石讴歌奉献大爱的纯洁。这几次的变化实际上存在着作者对不同程度的“爱”的解读。绝大部分的文章,思想和倾向大多渗透和体现在文章的整体中,即通常所说的“寓论断于叙事”“寓观点于事实”“寓想象于形象”“寓感情于画面”,所以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更应当在整体感知理解文章的基础上进行。细读文本,从词与词、句与句、段与段的联系中揭示含义,把知识语言、文字语言变成心灵语言、智力语言,语文教学方能有意识地、有方向地、有技巧地以“艺术训练”来代替“重复劳作”。高屋建瓴式的宏观认知建立在细节化的有意识咀嚼中,两者有机结合方能找准文章的本真。

三、知人论世,方显风流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们针对托尔斯泰的写作意图设计了两个活动。活动一:因为爱,水罐里流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这水流势必流向每一寸土地,想象世界会有怎样的变化呢?请小组写下来展示,看哪组写得好。活动二:童话正是用夸张的情节和大胆的想象,寄予了人们美好的愿望。所以那七颗钻石,最后升到了天上,变成了大熊星座。这完全符合童话的特征。但教师有个疑问,既然有了水,为什么还要设计这样一个结尾呢?多余了吧?

实际上托尔斯泰是一个主张道德自我修养的作家,因而在他的作品中会透露出对人性美的颂扬。在这个短短的童话故事中,寄寓着作者的道德期盼和社会理想:无私广博的爱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奇迹,爱心能为世界创造美好的未来。所以用流向每寸土地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来喻指爱的广博。爱心又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样晶莹闪烁,又像大熊星座有指引方向的指示作用,普照人间。

《七颗钻石》的创作正是托尔斯泰力求以“优美、简洁和质朴,主要是明白易懂”的创作,来表达他对道德自我修养的推崇的实证。文章不用“一罐水”而用“七颗钻石”做标题,用“钻石”和“星星”这些美好事物来象征纯洁的心灵,告诉人们爱可以永恒地指引方向,进而影响深远。

鲁迅先生说:“解读作品要顾及作者全人和作品的写作背景。”知人论世是精细化阅读的必要环节。

四、跳出文本,头脑风暴

篇2

关键词:语文教学 简单 《七颗钻石》

近几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出台,新的课程改革的开展,课堂教学模式真可谓是百花齐放,当然,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意在引领我们广大老师通过教学模式的实施,快速走进新课程,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通过多年的一线实践,我觉得不管哪种课堂,只有做到“简单”、“实用”才可能成就自己的高效课堂。

一.教案的简单、实用

应当看到,当前的课堂,教师的教学任务好像是甩了“包袱”变轻松了,但实际上是更重了,因为课前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工作,课中的顺利与课前的充分准备是分不开的,课前的准备工作是课堂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正所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课前准备“简单”、“实用”的教案尤为重要。编好教案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读人,即充分了解学生,了解学情。了解学生的爱好、生活经验、“学力”水平、思维特征、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跳起来摘桃子的“弹跳能力”、课堂即时情绪等等。只有读好“人”,才能在备课和上课时最大限度的关注每一位学生。

读书,即充分了解教材。了解教材的知识体系、思想方法、重点难点、所处地位、薄弱环节等。

只有做到“胸中有教材,眼中有学生”,“多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根据实际去编写“实用”的教案,才会使课堂顺利、热烈而有效。

编写实用的教案,要能顾及到不同层次的同学:对于基础差的同学,要给他们设计出相应的过渡环节,这样在上课时他们就能跟上老师的步伐;对于那些活跃且反应快的学生,就可以设计一些探讨的问题,来让他们一展手脚,只有这样才能使得每一个学生找到自己的展示机会,看到自己的优点,获得成就感。

教案的编写还要有创意。所谓创意就是“充满新意的、有个性的、带有一定创造性的教学构想,就是准备实施教学的新点子、新角度、新思路、新策划。”教学创意讲究“新”、“简”、“实”、“活”。如在教《七颗钻石》一课时可把这一课教学创意定义为:集体训练。这一课的教学共分为三个板块:读的训练、把握课文内容的训练、品读课文的训练。

二.课堂训练的简单、实用

在教学《七颗钻石》一课时,在教学中进行了几个大板块的训练,简单易学、实效高,。

第一板块:读的训练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用讲故事的语调自由读第二段。

3.用讲故事的语调自由读第三段。(老师问:是不是还应该加点东西上去?当时老师很有感情地读了本段的第一句话。顿时学生的朗读热情一下被激发,个个读得很投入。在朗读展示环节,发现学生读得十分精彩,上面的三步朗读训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这样一路走下来,学生个个能把课文读得声情并茂了。同样是指导读课文,老师加了个“用讲故事的语调来读”便让学生感到新鲜,充分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再加上老师的具体指导,效果出奇得好。

朗读本身就是对语言形式和文学内容的最好融合,既是对语言的积累,又能引发学生对文学内容的思考。

读好课文,有了解决一些问题的基础,接着又进行了第二板块的训练。

第二板块:把握课文内容的训练

出示训练要求(一):

1.概说故事的内容。

2.概说故事的主人公。

3.从童话特点的角度概说课文。

4.概说这个故事的意义。

这几个问题是对文学内容和主旨的领悟,由浅入深,角度新颖,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应该与学生建立起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使学生在温馨、愉悦的气氛中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取得好的学习效果。

新课标倡导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同其他教育教学思想的贯彻一样,我们必须牢牢抓住课堂教学这块主阵地。因而,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应放下居高临下的架子,主动地参与到学生的小组学习当中,真诚地和学生探讨问题,共同研究解决问题,倾听并尊重学生的意见,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想法。教师应面带微笑地走进一个个小组,鼓励学生把握机会来积极地表现自己,而不应使学生因为教师的到来而有所顾忌,影响原本正常的学习秩序。

在小组合作中,“倾听”这一方式尤为重要,教师要教给学生倾听的方法:要一边听一边想,特别是要把别人的发言与自己的问题联系起来思考,边听别人的发言边做记录,同时准备自己的发言。要善于动脑筋思考,提出不同的见解,展开争论和辩论,有时甚至可以跨组谈论。只要对解决问题有益的方式和行为都是允许的。同时要引导学生以平和的、心存感激的心态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不断提高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习在别人的启发下不断发展和完善自己的观点。

出示活动要求(二):

话题一:开头不写第一段不行吗?

话题二:故事不写小狗与过路人不行吗?

话题三:文中不写水罐的变不行吗?

话题四:结尾处不出现“七颗钻石”不行吗?

这篇简单的童话故事,处处都体现写作的技巧,通过以上四个话题,以文本为中介,在学生和习作之间建起一座多维、有效的桥梁,使课堂“鲜活”起来,以期实现课堂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出示活动要求(三):

请展开你想象的翅膀,想想小姑娘和其他村民以后的生活情况。

作品的艺术形式要求精练含蓄,这就决定了作者对情节和意境往往不能作紧针密线,巨细无遗的抒写,总要给读者留下一些可借想象去补充的天地。在教学中,老师要注意抓住这些“孔隙”启发学生用想象去补充,这样既收到读懂课文之利,又获得发展想象之益。

老师在课堂上要凭着自己扎实的阅读功底,做到对学生提到的问题了如指掌,对作品的分析有自己独到的见解、真切的体会和感受,有高于学生之处,教学语言词汇丰富,感情真挚,能够开启学生的心窗,开阔学生的眼界,赢得学生的认可与尊重,能够在教学中与学生展开真正的交流和对话。此外,教师要在无形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成为一个阅读的榜样,对学生阅读态度等方面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正所谓“高素质的教师实施的素质教育”。

这样,整堂课简单、明了、好上。一位专家曾说过:好的创意能够让人一眼看出他的简明,于是可用、有用。创意离开了“有用”二字,可能就只是“畅想”了。

三.教学媒体的简单、实用

课的简单、实用还体现在多媒体的应用上:少一点色彩,少一点画面。随着多媒体技术迅速兴起,越来越多的多媒体课件走进课堂,它以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皆宜的表现形式,被我们广大教师所喜爱,是传统教学所无法比拟的。然而在实际教学,特别是公开教学中,媒体辅助,特别是课件的泛滥已成为教学的一大痼疾。一节没有多媒体的公开课好像大家都没有见过,是否应用多媒体也成为评价一节好课的重要标准。于是课件的画面越来越鲜活,声音越来越优美,设计越来越精确,环节越来越细腻。一堂课从开始到结束课件无处不在,取代了课本,代替了板书。不难想像,在这样的教学情境下,学生跟着课件走,课件帮着学生学,人为地降低思维要求,只要学生仔细观察,知识形成的过程清清楚楚,还谈何探究,还谈何促进教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更让人尴尬的是,有的教师因计算机操作不熟悉,造成课件中途无法运行,只好配个“助教”,此时班上的学生便闹开了,刚刚调整好的积极状态也随之消散了。不可否认,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对当下的新课堂创设起着不容置疑的作用。但这种作用要用在点子上,不能只顾外表,不注重实效。使用现代化技术并不一定代表新的教学思想,屏幕不能完全代替黑板,教师只有把现代教育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优势互补,才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们必须明确认识:多媒体只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没有多媒体,我们仍可以上一堂成功的教学课。

正因为这样的课堂中有着浓浓的语文味,学生有着自我超越、自我完善的强烈愿望,因而跃跃欲试,这样的课堂是最具活力的,这样的课堂怎会不让学生着迷呢!

篇3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赵州桥教案

一、学习目标

㈠知识教学点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隋朝”、“石匠”、“世界闻名”、“设计”、“创举”、“雄伟”“雕刻”、“遗产”等词语。

㈡能力训练点

查字典理解词语;运用“参加”、“而且”造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了解句与句的联系,弄懂每个自然段的意思;进行朗读训练。

㈢德语渗透点

从闻名世界的赵州桥设计与建造及其在造桥史上的意义,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二、重点及解决办法

㈠重点

理解赵州桥的雄伟、坚固、美观及设计上的特点。㈡解决办法

通过深刻理解语言文字、观察投影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赵州桥的特点。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学生活动设计

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自学课文片断,小组讨论交流,小组发言,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五、教具准备

赵州桥彩色投影片,赵州桥栏板的录像带,文字投影片,生字词卡片。

六、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刀入新课。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向大家介绍的是一座古老的桥梁。大家一定想知道这是怎样的一座桥呢?下边就让我们先来看一看这座桥(出示赵州桥的投影片),这就是课文中所描绘的那座桥,它的名字叫赵州桥(板书:赵州桥)

(二)看图议桥

这座桥,长50多米,宽9米多,是一座石拱桥。请同学仔细观察,想一想与你们平时见到的桥有什么不同?(下面没有桥墩;桥下面有一个大桥洞,大桥洞顶上两边分别有两个小桥洞。)

小结:投影片显示出的赵州桥,大家一看就觉得它的确是一座与众不同的大桥。50多米长的大桥横跨在宽阔的江面上,中间虽然没有一个桥墩。大桥洞顶上两边还各有两个小桥洞。这独特的设计也是前所未有的。这种设计出于何人之手?大桥建造于哪个年代?这样的桥有什么优点?学完课文大家就会清楚。

(三)初读课文,掌握生字的读音。

1. 出示生字卡片,要求读准字音。

2. 理解生字。

赵县:在河北省,古代叫赵州。

隋朝: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离现在1300年。

石匠:本文石匠是指隋朝的李春,是设计赵州桥的建筑师。

设计:在建桥之前的周密思考,精新绘制图样,就叫设计。

冲毁:冲破。

3. 自由读课文,把带有生字词的句子读两遍。

4. 抽查自学效果,出示不带音节的生字卡让学生读。

5. 指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连贯。最后一个自然段可全班齐读。

为什么说“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带着这个问题认真地学习每一个自然段。

(四)学习第一自然段。

1. 自学第一自然段,这段介绍了有关赵周桥的什么?

2. 小组讨论交流。

3. 小组代表发言,各组代表相互补充。(介绍了赵州桥的地点,设计者,建造的年代,还告诉赵周桥是世界闻名的,板书:世界闻名)。

4. 理解“世界闻名”先用查字典方法来理解。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全文内容深入研究,为什么赵周桥这样一座石拱桥却闻名于世界?留在课文全部内容学完之后再回答。

(五)学习第二自然段。

1、了解句与句之间的联系。

⑴这个自然段共有6句话,先读前2句,这两句告诉我们什么?(第①句概括地写赵周桥非常雄伟。第②句具体写大桥的雄伟,使用具体数字写了桥的长度,宽度,用既能走车,又能走人,进一步说明桥宽。两句都是写桥非常雄伟。)

【板书:雄伟桥长桥宽】

⑵读③④两句边读边想:赵州桥在设计上有哪些特点(第一特点,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大桥洞,第二个特点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各有两个小桥洞。)

【板书:没有桥墩一个大桥洞4个小桥洞】

⑶这样的桥有什么优点?读⑤⑥两句话。(既减轻流水对桥身的冲击,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板书:既……又……】

⑷对照板书有顺序地说一说第二自然段介绍了有关赵州桥的什么?(先讲赵州桥非常雄伟;再讲赵州桥在设计上的两个特点;最后讲了桥的优点。)

导语:学习第二自然段知道了作者是按照这样的顺序介绍有关赵州桥的情况,使我们对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作者的介绍,还要告诉我们什么呢?

2、深刻理解语言。

⑴出示投影片:“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流水对桥身的冲击,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

理解“这种设计”指怎样的设计?(第二自然段的③④句)

⑵理解“创举”。字典中的解释:开始做。

⑶理解“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这句话的意思。(赵州桥这样的石拱桥是隋朝李春第一个设计出来的,这是李春的首创。是没有先例的。)

⑷投影忠的第二个句子除了告诉我们赵州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实际上也就告诉了我们桥怎样:(桥很坚固)

⑸远在1300年前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就创造性地设计建造了这样雄伟、坚固的赵州桥,这说明什么?(说明了古代劳动人民是聪明的,是有才干的……)

导语:显然文章在介绍桥,赞美桥的同时也在赞美谁?(赞美建桥的人,赞美劳动人民)因此在朗读时要读出赞美之情。

3、朗读训练。

4、对照板书练习背诵。

(六)总结、扩展

1、总结:学习第1、2自然段我们知道赵州桥至今已有1300多年了,是隋朝石匠李春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历经千年的风风雨雨,它仍然那么雄伟,那么坚固,真不愧为是一座世界闻名的古老的桥梁。

2、扩展。

(1)赵州桥在()省()县。赵州桥也叫()桥,它是()朝石匠()设计并参加建造的。到现在有()多年了。

(2)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既()又()。

(3)赵州桥为什么会世界闻名?(七)布置作业。

1、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预习第3自然段。

预习提纲:

(1)这个自然段主要讲的是什么?

(2)描写了几种龙的姿态?

(3)“所有的龙”指的是哪些龙?

第二课时

(一)导语。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1、2自然段,回顾这个自然段的内容,说一说赵州桥是怎样的一座桥?(赵州桥非常雄伟、也很坚固)

导语:赵州桥除了雄伟、坚固以外还有什么特点?接着学习第三自然段。

4、(二)学习第三自然段。

1、读第三自然段,这段的第1句话告诉我们什么?(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说桥“坚固”是哪一段?(第二自然段说桥坚固)这一段说桥怎样:(桥美观)

小结:这句话由两个小分句组成,前一个小分句与上边一个自然段紧密相连;后一个小分句又与本自然段紧密相连。一句话把两个自然段连接在一起,在文章的结构上起了连接作用。这句话在第3自然段又起了什么作用。

2、自由读第3自然段边读边思考,第一句话与后边内容的关系。(第1句话的第2

个小分句概括地写桥美观,其他内容是具体地写桥的美观)

3、具体描写部分作者详细描写了桥上的什么?(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雕刻着精美的图案,作者具体描写了栏板上雕刻的图案。)

4、理解“雕刻”。(一种工艺,本文指在栏板上、刻凿图案)

栏板上的雕刻也属于石雕,在石头上雕刻想像有多大的难度。(一般的石匠是难以胜任的。只有手艺高超的精工巧匠才能完成。赵州桥已有1300多年了,但雕刻的图案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说明雕刻很有深度,很有功夫。)

5、欣赏栏板上雕刻的精美图案。出示投影或录像。(电教手段可以超越时空,把学生带到赵州桥上,使其身临其境,亲眼目睹那一幅幅精美的图案。学生在欣赏美,感觉美的同时自然也就会感到这一历史遗产的珍贵。)

6、让学生讲述栏板上雕刻的精美图案。(在学生观看了投影或录像之后,也就是在“欣赏美”,“感受美”之后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美”。)

7、研究书中怎样描写这些精美图案。(有的……有的……有的……所有的……)

⑴这段里写了几幅雕刻图案(3幅)

⑵这3幅图案有什么相同之处,有什么不同之处?(相同之处:①画的都是龙②画的都是两条龙。不同之处:姿态不同。)

⑶栏板上只有这3幅图案吗?为什么选择这3幅图案?(栏板上有许多幅图案。这3幅是最精美的。)

⑷作者只描写了3幅是最精美的图案,其它图案雕刻怎么样?出示文字投影片:“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所有的”指桥上栏板上雕刻的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是作者的想象。因为雕刻得太逼真了,活灵活现,给人一种游动的感觉。“真像活的一样”是因为雕刻的太精美了,精美绝伦,栩栩如生。这句话不仅是对这层内容的总结,也是对桥上所有图案的高度评价。)

8、朗读训练,赵州桥上的图案是精美的,作者的语言描绘是优美的,所以我们读这段时,声音表情都应是甜美的。

9、作者是怎样写桥的美观的(对照版书:先概括写桥很美观,然后具体写栏板上图案很精美,又写了3幅最精美的图案,最后写所有的龙真像活的一样。)

10、按这个顺序练习背诵。

(三)学习第4自然段。

1、齐读第4自然段。

2、出示文字投影片:“赵州桥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是我国宝贵的历史遗产。”理解这句话,引导学生理解关键性的词语:智慧,才干,历史遗产。

智慧:聪明。

才干;才能、本领。

历史遗产:祖先,历史上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再引导学生面对全文思考这个问题。(①赵州桥设计的很有特色。②赵州桥雄伟、坚固,已有1300多年了还完好无损。③赵州桥美观。都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赵州桥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是后人引以为自豪的。)

3、造句练习:参加,而且。

(四)总结、扩展。

教师小结:赵州桥以它独特的建筑风格闻名中外,世界上许多桥梁专家都到赵州桥参观学习,如今赵州桥旁,竖立着李春的塑像,以纪念这位伟大的古代建筑师。可见赵州桥的影响有多么深远。

⑴朗读全文。

⑵背诵2、3自然段。

⑶为什么说赵州桥是一座世界闻名的石拱桥。

⑷学习生字的字形。

七、作业布置

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㈡查字典理解生字词

八、板书设计

19赵州桥

历史悠久

赵州桥 坚固 雄伟 → 智慧才干 历史遗产

美 观

看了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赵州桥教案的人还看:

1.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七颗钻石教学反思

2.三年级下册语文19课 七颗钻石

3.七颗钻石课文句子赏析

4.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十九课教学反思

篇4

一、课前预习――务必注意有效时间

由于工作关系,笔者经常在中小学和各种教学评比活动中观摩语文公开课。那些“成功”的语文课,听课者不得不为一些学生(往往不是大多数)超乎想象的接受能力所惊叹,一经打听,则是学生进行了“充分”的预习。而那些不甚“成功”的语文课,授课教师常常归因于学生未曾好好预习。据笔者所知,一堂“成功”的语文课,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花在面面俱到的预习上的时间绝对不少于一课时。试想,每堂课一个课时的预习,再一个课时的复习,在如今每日语文课都要上到两节左右的情况下,如此重负,学生如何承受?如果常态授课也如此操作,现实吗?教师、学生能不累吗?

我们提倡当堂预习。据笔者调查,由于学业负担沉重加上天生的惰性,一般情况下,能按教师的要求完成预习作业者不超过五分之一。另有五分之一学生以“抄”的形式敷衍了事,而超过60%的学生无动于衷。如果有重大的公开教学任务,三种学生各占三分之一。总之,课前预习所起的作用颇为有限,常态课堂教学更是如此。笔者当年在中学任教时,基本不布置课前预习;如今,因工作需要偶尔也到中学借班上课,总是上课铃响后挤出一定的时间,要求学生做当堂预习。可以这么说,授课之前,学生基本不知道教学内容。当然,预习要求必须简明扼要,只要符合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即可,千万不能面面俱到。如此,一来减轻了学生的负担,二来学生在教师的眼皮下预习,难以偷工减料,基本都能达到要求;另外,也顾及了心理学上的“遗忘曲线”,当场预习当场巩固,效果特别好。

二、教学环节――力求达到返璞归真

见到一些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发给教师的教案范本,基本都有硬性的规定,尤其是教学环节,硬性地分为复习旧课、研习新课、拓展延伸、复习巩固等等;而在“研习新课”这一环节中,又分为整体感知、情境创设、文本细读、师生互动等等,实在令人啼笑皆非。如此纷繁复杂的刻板规定,新教师望而生畏,无法适从;同时,也完全限制了成熟教师的个性展示和才智发挥。

之所以如此,与部分学者的片面言论有关。这些学者,有了设想,搞了科研,当然必须到中小学语文教学中作实践的检验。但是,很少有专家学者能到中小学语文课堂中亲自授课诠释自己的理论。交由一线教师实践,这是最基本的途径。由于理解上的差距,他人的操作与最初的设想往往有一定的距离,以讹传讹,很可能失之千里,却仍被视为金科玉律。

其次,还是理解上的差距,不同的专家学者的科研基本都从“本位”出发,相互之间缺少必要的联系是必然;但推广者却搞起了“拉郎配”,将之强扭在一起,美其名曰“优质资源整合”。岂不知,如此“多角色化”的举措却害苦了一线教师和广大学生,他们疲于应付,语文教学的效率低下就成了必然。

我们认为必须简化课堂教学的环节,达到返璞归真。最简单的做法是,将每个课时中复习旧课、研习新课(整体感知、情境创设、文本细读、师生互动……)、拓展延伸、复习巩固等纷繁复杂的预设规定简化为四五个环节。每个环节的目标必须清楚。实际上,这些小目标就是达到课堂教学总目标的阶段目标。

如在高一年级用一个课时教授鲁迅的《药》,把教学目标定位为“通过文本分析深入掌握本文双线并行的结构”以及“体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人民群众的愚昧和革命者的脱离群众”。其教学环节可安排如下:第一环节的目标是分析文章的主线,即针对“文中的华家有怎样的悲剧”进行分析;当然,其间也可有情境创设,之前可以设置导入语。第二环节的目标就是分析文章的副线,即针对“文中的夏家有怎样的悲剧”进行分析,其间可对比分析主、副两条线索之间的不同。第三环节的目标是分析两条线索之间的关系,针对“两家的悲剧之间是怎样的关系,何时悲剧汇聚”进行分析,其间细读文本,也可找来其他双线并行的文本作拓展延伸;也可复习旧课,或对比,或类比。第四环节的目标为深化对文章主题的理解,针对“华”“夏”两家的悲剧的含义进行分析,也可拓展延伸到鲁迅的其他文章以作类比。这四个环节环环紧扣,层层递进,直至课堂教学目标的最终达成。如果把课堂教学过程比作为“织布”,这四个环节就是预先确定的“经线”。在“经线”的指领下,教师根据学生情况、文本个性和课堂实际,灵活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作具体的“生成”,从而产生了“纬线”:或复习旧课,或创设情境,甚至拓展延伸。如此经纬交错,最终成“网”。当然,必要时也可以突破这四条“经线”的限制,这就是宏观上的“课堂生成”了。

三、拓展深挖――尊重文本和学生实际

自新课程实施以来,“拓展延伸”成了香饽饽,几乎所有的贴上“新课程”标签的语文课都在教学过程中设置了“拓展延伸”这一环节。实际也是,有了拓展延伸这一环节,语文课往往就有了;但是,一些“成功”的语文课的拓展延伸却过了头,更何况仅从“道”的角度展开。某教师教学《斑羚飞渡》,在挖掘文本资源时,为了探究面临危险境遇时刻的人类表现和道德层次,依次引入了日本和我国古代的“弃老”、克拉玛依大火等递增性质的几个故事,深入到人性的高度来探讨危难,研究真知,激发起了学生对于“规则、文明与野蛮”“个体生命尊严”“敬畏生命”等问题的深刻思考。于是,该课被誉为“立足于人文素养的提升,体现出的是大语文教学对学生人生发展的一种终极关怀,是将养成健康向上、符合社会道德主流文化的人生观、价值观放到了阅读实践中。这就既避免了说教带来的肤浅,更激发了学生主体的社会责任感和做人良知,而这,正是语文学习的要旨所在”。[1]如果这种指向“终极关怀”的拓展延伸是语文学习的“要旨”所在,那么,培养学生的读写听说能力又应该放到什么地位呢?如此南辕北辙,可谓悲哉。

文本需要细读和深挖,这是语文教学的要点,也是专家学者们评价语文课的主要切入口。但是,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对文本的深挖也被烙上了违背规律的印记,其标志就是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一味深挖。某资深教师教授苏教版初中语文八(上)季羡林先生的《幽径悲剧》,要求学生通过几个关键的词语,探讨悲剧效果之何以体现,探讨悲剧出现的深层原因。由于当今的初二学生对“”根本不可能有深刻的了解,故一堂课下来,听课教师如云里雾里,不知所云;而全班学生究竟得到些什么,实在不敢想象。

所以,我们提倡拓展延伸的返璞归真。这种返璞归真,一指拓展延伸必须是语文的拓展延伸,也就是说,拓展延伸尽量从“文”的教学目标(即“工具性”的角度)展开,就如上文所说的教授《药》,可拓展到其他“双线并行”的文本。二指借拓展延伸进行语文复习,此点下文将作专门阐述。

另外,我们认为文本深挖一定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在“最近发展区”理论中指出:“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好的。它能激发和引起处于最近发展区中成熟阶段的一系列功能。”[2]如果教师不切实际,教学内容远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那么,教学的成功就是一句空话。在八年级教授《幽径悲剧》这篇内涵深刻的文章,就“道”的内涵而言,一般初二的学生不可能也没必要深挖;学生只要能理解“美好的事物被破坏”即可。换一个角度思维,如果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该文的对比手法或写景的不同角度,从写作训练的角度化解阅读难度,学生定能有所得。当然,如果在高二年级教授这篇课文,就可以做进一步的深挖工作。

四、语文复习――何不借拓展延伸的机会

语文复习中最典型的是“炒冷饭”现象,即教师在语文复习过程中反复强调早已教授过的知识点,将语文知识以静态的形式传授给学生。走进中学语文复习课堂,可以发现,教师在考试的指挥棒之下,为了寻求考试的“万无一失”,复习非常“细致”:全面涉及已经学过的知识点,从简单的汉语拼音到死记硬背的课文默写,从文言文的字词解释到每篇课文的中心意思,内容非常丰富。

不幸的是,很多学生似乎并不愿意吃这样的“冷饭”,面对着那些似曾相识却不甚了了的东西,老师越是强调,学生越是听不进去,导致语文复习陷入了一个怪圈,师生配合出现漏洞,部分学生在复习期间语文成绩不升反降。就高中而言,由于第三年复习任务繁重、时间紧迫,于是,三年的新课教授计划就被要求在前两年完成,不少内容只能草草了事,甚至煮成“夹生饭”。这样的教法显然违反了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往往适得其反。

我们提倡教学中的“语文”的拓展延伸,但拓展延伸有文本难寻的苦衷。所以,语文教师应该学会建构符合自己教学特点的“板块”,将课文资源重新优化组合,也就是说,将表达方式相同相近的文本组合成弹性的板块。例如苏教版七年级上册《皇帝的新装》《七颗钻石》《天上的街市》《蔚蓝的王国》《繁星》《幼时记趣》《中秋咏月诗词三首》以及泰戈尔诗都有联想与想象的特点。教授托尔斯泰的《七颗钻石》,将教学目标设定为“通过反复朗读,深入理解想象的表达方式”,授课中,借拓展延伸的机会复习苏轼的《水调歌头》和沈复的《幼学记趣》等等,由此,学生对想象有了深刻的难以忘怀的理解,岂不妙哉!

更为重要的是,组成弹性板块时必须考虑对本册课本的突破。也就是说,在初二教学时,可借拓展延伸的机会复习初一的旧课;在初三教学时,可借拓展延伸的机会复习初一、初二的旧课。高中亦然,甚至可以借拓展延伸复习初中的旧课。如此螺旋上升,层层递进,就在不知不觉中复习了语文。如,八年级(上)教授《背影》,可向七年级(上)的《安恩和奶牛》《往事依依》《伟人细胞》《二则》《皇帝的新装》《端午日》《社戏》等文本拓展延伸,组成“人物刻画板块”。同理,最后的总复习,也可在教授新课的过程中进行,最后一个学期边授新课边复习旧知,以消除学生的“审美疲劳”。

“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语文教学必须回归本真。

参考文献:

[1]刘祥.主体实践性阅读条件下文本资源的开发[J].中学语文,2004(21).

篇5

【关键词】课堂教学;高效;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1-0110-01

在语文教育中,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唱主角,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发现过程,能够同时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自信心,这样既可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增强了学生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因此,教师应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课堂“活”起来。只有通过学生的亲身实践和领悟去获得知识,才是最佳学习途径。因此,教学过程中,要创造一种使学生能真正处在学“语文”用“语文”的情景中,促其自觉、积极地学习知识和思考问题。我们可以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

1 转变观念,优化课堂教学

当前语文教学的观念的一种深刻的变革就是:师生共学,教学相长,改变教师唱主角的局面,要让学生唱主角,变讲堂为学堂,把读书思考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声情并茂的朗读下沉浸在喜怒哀乐的情境中,在阅读的前提下进一步思考,文章相关的内容,谈自己的感受体验,提阅读中遇到的疑问,尤其对于一些像《春》、《白杨礼赞》、《济南的冬天》、《陋室铭》、《散步》等优美的散文,通过反复诵读、体会文章美的语言,美的情感。对于一些文学作品如《变色龙》、《七颗钻石》、《皇帝的新装》、《孔乙己》等可通过分角色朗读或排演成课本剧,使学生对作品中人物的情感、性格思想,细细揣摩,根据自己的生活感受表现出对作品内容的理解,也通过学生自己的参与,进入教学情景之中,也丰富学生对生活的感悟和对情感的体验。教师在给学生提供表演体验的平台时,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对文章的字、词、句、标题、内容、结构、主题、表达方式、修辞手法、作者观点、写作背景等各个方面提问质疑,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讨论解答,有些问题学生解答不了,教师再适当点拨,引导学生进一步研讨,这样即激活了学生思维也利于培养学生自觉钻研和大胆质疑的精神,让学生在课堂上“动”起来,真正感到学习语文的快乐。

语文教学的活水来源于生活,对于生活的仔细观察处处留心皆是语文所包含的内容。新教材的许多篇章都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搜集资料、感悟生活,尤其教材中的专题、综合实践活动都是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把课内与课外结合起来,如《端午日》、《本命年的回想》、《宇宙里有些什么》、《大自然的语言》、《看云识天气》等,让学生课外查找资料,寻问老人,观察周围的人与景,搜集民谣谚语,再把资料带进课堂进行交流,即丰富了课堂内容,又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加强了对课文的理解。语文课是最具活动特色的,除了把课内与课外联系起来,更要关注课堂上学生的活动,如课前三分钟演讲、成语接龙、名句欣赏、故事会、辩论会、口头作文、学做记者、学做主持、新书推荐等等,把听、说、读、写紧密结合起来,在生活中提高兴趣,锻炼能力,挖掘潜力,此外适当补充课外读物,与课内进行比较阅读,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阅读欣赏能力。语文课本所选的文学作品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阅读需求,而在教学中适当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进行比较阅读,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活跃学生的横向思维,培养学生分析比较,鉴赏的能力。

要把语文课教好,使课堂教学活起来,教师自身要博学多才,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要在语文学科内知识渊博,而且还要在相关的学科如天文、地理、绘画、书法、音乐等方面不断钻研,一方面精读课本教材,用心钻研,把自己对教材的理解感知交流给同学,另一方面要广泛阅读与教材相关的资料、信息,特别是近年来报刊上有关教材内容的资料。此外对于现代信息技术之类的知识也要多读,教师多读书,才能丰富、更新自己的知识,有了渊博的学识,才能以新颖的见解、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情感体验,叩响学生的心弦。语文课包罗万象,为此,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博览群书,博采众长,刻苦钻研,使自己成为一个多面手,自觉接受当代学生对教师知识的挑战,不断学习生活中鲜活的语言,学习生活中丰富多变的知识,使语文课堂教学活起来,把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调动起来,不断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语文课艺术的海洋里吸取营养,获得知识,全面提高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2 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需要充分采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化资源配置

篇6

一“班班通”有助于教师专业的成长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教师专业成长受到高度重视。而“班班通”工程的实施,为基础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和途径,为广大农村教师专业成长起到了促进作用。

1、“班班通”有助于教师的自我学习和培训学习,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几乎所有优秀的教师都是终身在学习。” “班班通”拓宽了教师的学习范围,它将教师培训远程化、网络化,打破传统的教师培训方式“场所封闭、计划预设、教材固定、教法单一”等方面的局限,为学习者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学习者可根据自己爱好和需求,自主选择不同的学习内容,学习者还可以通过网络查看或下载自己所需内容。

2、“班班通”有助于教师的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为了更好地反思自身的教学,教师在有关教学研究活动中,可以对课堂教学过程拍摄现场录像,并据此进行教学评价与反思。”这种方式比较忠实地记录了课堂上所发生的一切活动,为教师的反思提供了比较全面的第一手资料。一位教师在观察了自己的教学录像后,惊讶地说:“这是我上的课吗?竟然问了40多个问题,不可能!”班班通将不同种类的教学问题集中反映出来,利于教师的归纳和总结,促进教师教学反思和成长。

二、“班班通”对教师教学的作用

“班班通”教学模式,它通过文字、声音、图像形成信息空间,改变传统教学的信息传授方式,改变备课方式,突出教学重难点,优化课堂结构,使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掌握较多的知识,提高教学效果。

1、“班班通”改变备课方式

“班班通”实现了备课方式的革命,从原来的手写走向键盘输入,从纯本文方式实现超文本方式。教师可在家中进行备课和制作课件,在局域网内通过网上邻居上传下载信息,并将自己的教案、课件等直接上传到学校网站的交流论坛栏目。这样不仅可供自己调用,还可供互联网上与同仁进行资源共享。

2、借助“班班通”,优化课堂教学

(1)营造特定氛围,优化教学导入。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有这样一句名言:“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起他们的思维火花,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班班通”介入语文教学,它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现课文导入内容,营造出一个特定的氛围,使学生如临其境,像磁铁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强烈地叩击着学生的心灵,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愿望,使学生的情感在欣赏语言美、自然美的过程中得到陶冶和净化。

(2)合理运用,突破重难点利用多媒体技术能将声音、图像以及文字进行有机的组合,减少教师板书的时间,降低讲解难度,可以实现有限教学时间内最大限度传授知识的目标。[3]如《圆明园的毁灭》,“让学生在头脑中再现圆明园的辉煌景观”是一个难点。我们在教学时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圆明园的辉煌图片,播放有关片段。如果这时让学生说说脑中圆明园的样子,相信他会说得美轮美奂。显然多媒体自身的优势为我们更好地突破重难点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3、运用“班班通”,活跃教学双边互动,提高课堂效率

教学互动的效果决定整个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效果。以往的教学,教师想了许多办法来促进教学的双边互动,如卡片式、游戏式等,也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但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这样的互动无疑会因其单调而被逐渐否定。如果我们能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来促进师生互动,则能使我们的教学更加生动,更加多元化。

三、“班班通”对学生学习和发展的作用

“班班通”应用于课堂教学,它把教学内容、教学经验和多媒体技术紧密结合在一起。教师精心设置、合理运用“班班通”进行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审美能力以及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1、运用“班班通”,提高学生观察的能力

观察是一种有目的知觉活动。对于低年级的学生,在观察事物时往往东张西望,抓不住事物的特征。“班班通”中的录相、投影等具有较强的可控性,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在观察中分清主次,抓住重点,从而教会学生有目的地观察。如:播放一个按写字笔顺依次出现的动画,小学生是很乐意看动画的,这样学生看着动画就会在无意中学习了字的笔顺。

2、运用“班班通”能充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学习知识提供一个声像同步、声情并茂的多媒体音响世界,通过五彩缤纷的信息呈现,引导学生去感受美、理解美,启迪学生想象美、创造美,从而切实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在教学《七颗钻石》时,为了让学生对爱心的力量有更深刻的理解,我播放课文的范读录音和动画资源后,又搜集了《卖火柴的小女孩》、《青蛙王子》等童话故事,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学习。

3、利用“班班通”,有利于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