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4-23 12:13:2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文化素养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职业素养是个很大的概念,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固然重要,然而敬业和道德更是学生所必备的,体现到职场上的就是职业素养;体现在生活中的就是个人素质或者道德修养。劳动者的职业素养是指劳动者基于一定的生理和心理条件基础之上,通过进行教育培训、实践操作、自我学习、内化提升等途径不断形成和发展起来,在一定的职业环境中起决定作用并且是相对内化与稳定的基本素质,它是劳动者对社会一定职业了解并不断适应的体现,是劳动者能否进入该职业领域并能否胜任该职业工作的其中一个条件。职业素养一般是某职业内在的规范和要求,是在职业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人综合品质,其中包含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作风、职业意识、个人素质等。影响和制约职业素养的因素很多,主要包括: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劳动实践经验、自身家庭环境、社会工作环境以及自身综合素质水平等。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学生应在具备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的基础上,重点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这段话强调了高等职业教育要将学生职业素质教育始终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加强高职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中的必然要求,高等职业院校需要把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与专业基础知识、职业技能水平等的培养全部结合起来,扎扎实实地做好高职学生的培养与教育工作,这样,高职院校才能培养出一批具有崇高职业理想、过硬技能水平、优秀职业素质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社会中才会不断涌现出优秀的工人群体和“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薄名利、甘于奉献”的劳动模范。
二、基于职业素养之上的高职校园文化建设
随着高等职业院校的不断发展,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其核心竞争力则是高职院校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实力,高职校园文化则是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根基与不竭动力,并且在形成高职校园整体凝聚力、突出高职院校办学理念与特色、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水平等方面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1.将职业素养中的道德教育融入校园文化。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是当前各高职院校所积极学习和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就有:“切实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具有现代职业理念和良好职业操守的高素质人才。”以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为例,每年都会由学校或各系牵头,组织带领学生到嘉定区革命烈士陵园缅怀革命先烈,向烈士进献花圈。通过这样的活动,加深了学生对爱国主义精神的进一步认识,明确了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所肩负的历史使命,进一步增强了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使命感。组建大学生志愿者队伍,在校园里进行志愿服务工作,并深入到嘉定部分社区为社区居民免费维修电脑,帮助他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可以让学生有机会亲身践行雷锋精神,培养自己乐于助人的良好品德。
2.将职业素养中的技能培养融入校园文化。
2013年4月23日,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通信与电子信息系与英格索兰(中国)校企合作正是签约,一起培养“安全防范技术”专业的学生。英格索兰(中国)非常注重人才培养,致力于年轻学生的技能提升,这为学生提供了就业实习平台,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这在全校范围内获得了积极响应。2014年9月,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与遵义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开办“2014上海电子商务技能训练营”,采用“全程企业授课、全课实操训练”的方式,开展电子商务的视觉设计、网页编辑、网络营销、网站运营等职业技能的培训与实际操作,在提高学生真实技能的同时引导他们自主学习,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与使命感。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商务流通系与上海云核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共建“零零狸网拍上海嘉定摄影基地”,开展网络营销、网站代运营、网站图片处理等服务外包业务,同时把真实企业任务引入正常教学环节,让校企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鼓励学生积累实践环节和管理过程中的职业技能经验。各系通过此类校企合作模式,既让学生在校园里积极储备专业技术理论知识,又能在企业中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实践中去。学生可以更好地提升自己的职业技能水平,并将这股学习氛围带到整个校园。
3.将职业素养中的意识行为融入校园文化。
2014年6月18日,上海科学技术学院经营管理系与嘉定就业指导中心共同举办了“创业服务进校园———电子商务那点事”校园讲座,用生动活泼的方式、精练而幽默的语言为学生介绍了电子商务创业的有关知识,为学生传授电子商务创业理念、管理经验、创业技巧和流程,丰富了校园文化,拓宽了学生的视野。组织学生参加专业技能竞赛,例如:在首届“上海市大学生‘创造杯’大赛”中,上海科学技术职业学院通信系曹博蒙小组的“静音鼠标”、张波小组的“远程设备开度控制器”、机电系张玉涛小组的“两用两轮自平衡电动车”等,这些都激励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加上自身的实践技能经验,来培养创新思维及能力;在“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中,作品《谁来拯救失独家庭?———关于上海市J区失独家庭的调查与思考》荣获全国一等奖;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教师除了日常课程的教学之外,还积极带领学生投入到如“红外光通信装置”、“简易照明线路探测仪”、“直流稳压电源及漏电保护装置”等与学生的专业职业密切相关的项目研发过程中去;在“2014年上海市大学生企业经营沙盘模拟大赛”的比赛场上,同学们在教师的带领下充分发扬团队分工合作精神,培养了他们的动手、动脑能力,用自己的智慧和行动,按照赛场规则进行一轮轮的竞赛,学生收获的不仅是胜利的喜悦,更是坚强与自信,并且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能力。
4.将职业素养中的个人素质融入校园文化。
文学很主要的作用就是表达人类的情感,展示作者的内心独白。所以,文学在德育方面经过对艺术的塑造来丰富人的内心,培养人的文学涵养。法国著名思想家萨特认为,好的文学能感化丑陋,修身养性。我们在鲁迅先生的《一件小事》里,能够看到卑微的人力车夫也有美丽的心灵;在冰心的许多作品都有对“爱”的赞美,尤其是在《超人》和《悟》中,冰心先生巧妙的文笔使感情具象化,用“爱”来迎接困难,唤醒良知,让人在遇到矛盾与抉择时可以本着对美好世界的追寻来感悟生命,净化内心。如果能够积极引导大学生阅读这些唤醒心灵的著作,让他们在心理和行为上受到熏陶,便可以使之成为他们追求梦想道路上的原动力。而且,当读过《阿牛》中对母爱的展现以及《金锁记》中人们被金钱腐化后的极端行为的表达,都会让涉世未深的大学生进行沉思,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指引他们坚持自己的梦想,培养健康的心态。所以,好的作品不只能够使他们的内心得到平静,思想变得活跃,还能够建立健全他们的人格,授予他们明辨是非的能力。现在中国现当代文学这种教学价值越来越受到学术界的重视,“要想提高大学生语言方面的综合能力,必须从阅读现代文学大家们的文学著作入手,激起大学生追寻真善美的热情。”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对大学生审美鉴赏与表达能力的影响
大学教育是通过对学生综合能力训练与培养来达到培育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目的,只是当前的教学制度与人才培养目标很难使现当代文学这门课程得到足够的重视,课程的丰富性与完整性都被大幅缩减。在新的形势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课程不得不做了许多改变,从之前对单纯文学知识的教授到现在对教学体验和审美的重视,学生们也由过去的被动接受变成了现在的积极求学。这些调整不仅唤起了学生对文学的热情,也培养了他们的写作与表达能力,不仅适应了新的社会潮流,也治愈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痼疾。
现让人值得高兴的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对学生语言文字能力的锻炼和心灵净化作用已经得到全社会的广泛认可。曾经有人指出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的目的“不只是对繁难知识文化的传输,更因为它可以使学生的文学素养、刻画能力以及整体的语言能力的到很大的提升。”一名合格的大学中文系学生应该具备扎实的文学知识、理解感悟能力、审美鉴赏能力、文学刻画能力以及全面的语言文字能力。文学鉴赏是教师们在教学时极为重视的一个环节,经过大量的阅读,使学生们对文学有更深刻的认识。英国著名哲学家培根讲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伦理学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总之,“文学能塑造人的性格”,这就是文学的作用。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育的具体实践中,老师应具备明确的指导意识,积极的通过各种问题的提出来激起学生们的求知欲,让他们在阅读中感悟问题,在学习中收获答案,同时鼓励他们大胆表述独特的看法与观点,教师则需要在合适的时间给予正确的指导与评价,使学生在阅读中感悟心灵,在表达时掌握语言组织能力。另外,对课外教学也不容忽视,应该提高学生们对小论文的写作练习,为了让学生的写作水平不断提高,老师应给予小论文正面的分析、点评。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课堂上,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机会使他们加入到实际的教学中,并围绕他们制定各种教学模式,让他们更快的吸收,使之成为课堂的主人。
在当今这个市场化经济社会,品牌设计已经具有了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的特征,因此,在湘绣发展中如何确定其企业文化特色是凸显其品牌设计的一个重要构成要素。湘绣作为一种民族文化代表,在国内和国际市场上通常都是以民族文化为特色来进行设计和营销的,这是一个大趋势。然而,不同时期对于设计的需求存在着差异性,湘绣品牌发展要依托于这种文化内涵,又要有所创新和个性,这就是发展中的进步,从而给湘绣的发展带来更高的附加值,创造出更具企业文化特色的湘绣产品。在湘绣品牌设计中,企业可以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来让消费者感受到由声、形、色、图、像等设计元素所带来的独有企业文化特色,从而让消费者真正体味到企业文化气息,从而确定其独有的文化特色在湘绣产品中的体现。可以说,这就是品牌设计中的企业文化特色在湘绣发展中的体现和升华,也是文化素养渗透过程中的必然趋势。
二、在湘绣发展中还要解决其品牌设计中的文化差异问题
在湘绣发展中解决其品牌设计中的文化差异问题,是保持湘绣产品活力和魅力的关键,也是文化素养在品牌设计中的关键。因此,在湘绣产品设计以及湘绣产品品牌设计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到各种制约因素,在其造型材料、文化背景、图案构成、色彩搭配、甚至是文字和数字使用中都应该给与足够重视,使得湘绣品牌设计在不失其原有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可以结合其企业文化特色和针对消费群的文化内涵产生最大的情感效应,给人以想象与品位的联想,确定其企业品牌的定位和发展,充分展现出文化素养的魅力体现。
三、在湘绣发展中还要充分发挥湘绣设计对象的文化价值
教育学家杜威认为,在现代社会,一个生活成功的人,必然是一个“艺术家”,艺术审美素质是一个现代人不可缺少的基本素质。生活中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美的发现。但人们发现美、感受美甚至创造美的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培养才能获得。因此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是培养和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审美不但需要知识的学习,更需要心灵的感悟。《文化生活》中的审美教育是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性情、培养学生的情操,在人文精神的教育与审美愉悦的感受之中,达到人文素养的提升。《文化生活》教材内容中介绍了许多具有民族特色的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展现文化多样性的豫剧、吕剧、川剧以及中原文化、齐鲁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体现传统文化的传统习俗、传统建筑、传统文艺和传统思想;显示顽强生命力和无穷魅力的汉字,以及《易经》、《论语》等古代经典中关于中华民族祖先勤劳勇敢、爱好和平、自强不息等内容,都是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培养审美能力不可多得的素材。借助这些素材,我们可以在《文化生活》课程教学中使用情感教学法,通过情感的桥梁和媒介,不仅可以满足教学本身需要达到的知识学习目标,更重要的是能够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与丰富的情感。当他们具备这种情操和情感时,就会自然而然抵制假、丑、恶,满怀激情地追求真、善、美,做一个高尚的人。这种教育不仅体现美的意蕴,而且能唤起学生心灵深处的审美情趣,有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如在讲授“文化创新的源泉和作用”时,笔者适时选择宁波的代表剧种———甬剧的事例。谈到甬剧从清代形成之初到现在,经历了剧目题材的扩大、曲调丰富与发展,从清装戏过渡到西装旗袍戏,并在改编真人真事题材上成功创新。通过这一教学环节,既让学生体会到文化创新的意义所在,又让学生感受到甬剧之美、家乡之美,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陶冶了他们的情操,提升了他们的文化素养。
2.转变教学策略,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
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理念要求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因此,《文化生活》模块的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并挑选具有真实性、积极性、代表性的生活片段,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生活之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分析问题,学习如何正确分析文化现象,理解文化生活的意义;让学生从生活情景中得到体验和感悟,感受生活的意义,在情感体验和矛盾冲突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事物的能力,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理解、认同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文化观。通过这种方式切实贯彻新课程倡导的“以生为本”理念,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具有人文色彩的《文化生活》教学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又要充分选择学生经历的生活事例,分享学生的生活经历,关注他们的情绪波动、情感变化、道德修养和人格养成,帮助他们进行自我体验,在体验中提升人文素养,为学生进入、服务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如在教学“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这一内容时,笔者请学生回顾暑假的生活经历。学生们畅所欲言,如有同学去杭州西湖,感受西湖的魅力;有同学去云南丽江,感受玉龙雪山的神奇。在笔者适时引导点拨之下,学生们自然而然发现自己在进行着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原本抽象的文化传播含义和途径这些知识难点也在讨论声中被化解;同时在欢乐的氛围中,大家感受到各种文化的差异,增长了见识,升华了情感,也体会到了文化交流的意义。
3.深入钻研《文化生活》教材内容,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
知识的积累是人文素养提升的基础,离开了知识载体和文化熏陶,文化素养教育将会变成一纸空谈。教师在教授《文化生活》课程时,要深入钻研教材内容,充分挖掘教材本身的人文内涵。该教材包涵独特的古代建筑文化,丰富的传统文艺思想,优良的传统道德操守,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不屈不挠的中华民族精神,与时俱进的思想道德建设等内容,无不符合当代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兴趣需求,闪耀着人文精神光芒。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这些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仔细品味,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如在学习第四课第一框“传统文化的继承”时,我们可以列举中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精神、北宋政治家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念以及南宋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气概,这些思想以及杰出人物的形象能够使学生的灵魂得到洗礼,从而在《文化生活》教学内容和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之间搭起了沟通的桥梁。同时,政治教师应灵活运用教材,领会教材编制的精神实质,充分挖掘能体现《文化生活》教材内容的教材资源,尤其要考虑到当地优秀的教材资源,从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为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比如学习“文化创新的途径”一课,在探究“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这部分内容时,笔者引入了宁波本地非常重视“孝慈文化节”事例,讲述了宁波“慈城”这个地名由来的典故,并且向学生阐述了宁波如何对我国的传统“孝”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最后让学生讨论该如何实践并创新“孝”这一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这些原本说教的环节,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本土化设计引起了学生的强烈兴趣。这一教学设计,不但真正使学生感受到“孝”文化的历史渊源和重要地位,更激起他们对宁波“孝”文化的探究欲望与自豪之情,真正起到升华情感的作用。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人有人文,有人类独特的精神文化。“人文精神就是人类文化的基本精神、基本理念、基本价值取向。对人自身来说,人文精神就是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意识,更是一种价值诉求、一种终极关怀”。人文精神内涵丰富,博大精深,但总体上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包括他人)”、“人与自身”这三个层面上。在人与自然层面上,关注自然,关爱生命,具有尊重自然的伦理态度,遵循自然规律的理性态度,保护自然的实践态度。在人与社会(包括他人)层面上,懂得平等相处,尊重他人,努力做到公平、公正、诚信、友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具有高尚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在人与自身也就是个体层面上,懂得人的尊严,热爱生活,珍视生命,有正确的信念、信仰、理想和人生目标,能够努力做到自尊、自爱、自立、自强。
伴随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兴衰更替,浩瀚博大的中国传统文化融儒、释、道三家,文、史、哲三科,天、地、人三学为一体,内涵丰富,且互相渗透,相互吸收,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有机整体,对中华民族的生存和繁衍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深厚的人文精神,“在中国人的人生智慧方面凝练出人与自然和谐的价值取向,人与人关系的定位取舍,人与自我精神境界的深邃追求”。中国传统人文精神,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它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形成了崇尚人伦道德,追求崇高理想,肯定人的价值,倡导刚健有为,重视群体和谐的理论和学说。其基本内涵至少可以概括为七个方面:第一、“以人为本”的仁爱思想和人道精神;第二、“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第三、“天人合一”的生命意识与宇宙情怀;第四、“任重道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第五、“威武不屈”的浩然正气和高尚人格;第六、“厚德载物”的宽广情怀和道德情操;第七、“尚中贵和”的和谐理念和处事原则。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中所蕴含的人文精神既具时代意义,又具有普世情怀。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从过去继承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五千年的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含着极其深厚的人文精神,它不仅是我国历史上形成的种种传统美德的思想基础,也是现代人文主义精神的重要思想渊源。在当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对于增加青年大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自身人文素养,打造坚实的人文根基,同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无论出于怎样的教育理念,当代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必定是吸取人类精神文明即古今中外一切优秀文化资源并加以再生性创造的结果。正如当代中国社会的人文精神不能拒斥中国传统文化一样,当代大学生人文精神也同样不能拒斥中国传统文化”。
理性地继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不仅能够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增添厚重的文化底蕴,而且能够为当代社会尤其是青年大学生人文精神的提升提供丰富的精神资源。党的十报告中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13年3月,在中央党校80年校庆的讲话中,进一步指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在21世纪的今天,作为社会文化主要传承者和建设者的青年大学生,无疑应该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积淀,努力提升自身人文素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这是时代赋予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2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与大学生人文素养的提高
“人文素质的养成,人文精神的培养,既有赖于学校教育,也有赖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职业教育,更依靠人文教育”[3]。作为提高人文素质、培养人文精神主要手段的人文教育,具体表现在四个层面:人文学科教育、民族文化教育、人类意识教育和个人修养教育[3]。其中,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家园和精神追求,民族文化教育是人文教育的中心层面和核心内容。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其合理内核和人文精华在21世纪的今天仍然熠熠生辉,向世人展示着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份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为当今我们开展的人文素质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文化素材和思想资源,对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人文素质教育的途径并非单一的课堂教育,它包含着教书育人、环境育人、实践育人、品行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等多元渠道,相互补充,相辅相成,殊途同归。但不可否认,在诸多渠道中,课堂教学依然发挥着主渠道作用,它既是教师履行传道、授业、解惑职责的人生舞台,也是学生求知进取、明辨是非、增长才智,乃至形成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理想平台,处于人文素质教育的主导地位。身为教师的我们如何利用课堂教学这一平台和载体,有质、有量、有效地传承民族优秀文化,并使受教育者做到入耳、入脑、入心呢?笔者沉思揣摩,以为唯有“创新”二字,即教育者在拥有良好思想品德、扎实专业素质和学术修养的基础上,努力优化教材建设,创新教学模式,整合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等,这样才能使课堂教学多姿多彩,既在教学效果上事半功倍,又在人文教育上潜移默化,二者兼具,相得益彰。
首先,在教材建设上做到篇幅适度,注重“守正”与“出新”。目前,国内出版了不少有关中国传统文化方面的教材,通览之下,大多体例庞大,内容偏深,份量过重,专业性过强,与时代特点、社会现实和学生实际等联系不多,可读性不强,学生无欲浏览,甚至望而却步。为此,笔者认为,作为高校学生的通识类教材编写,应在篇幅、内容上予以斟酌,避免过全、过量、过深。在编写体例上尝试采取专题编著法,全书由中国传统文化概述、中国传统宗教哲学与现代人生、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与思想道德修养、中国传统文学艺术与审美情趣、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与创新意识、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等专题合构而成。每一专题的内容既要“守正”,又要“出新”,“守正”层面是系统阐述和梳理专题文化基本知识,“出新”层面则是注重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贴近时代、社会及学生实际,着力培育青年大学生的民族精神、审美情趣、审美能力、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努力揭示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启发指导意义。
其二、在教学模式上,改革教学课程“个人承包制”,实施“分片包干制”。众所周知,在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教师教学课程的分配,一般根据教师所属专业方向来确定,一人主带一门或多门课程。学有专攻,这种教学课程“个人承包制”教学模式对于专业性课程的教学而言确有必要。然就中国传统文化这门涉及文学、历史、哲学、艺术等多学科的通识课来说,这种教学模式则因教师较为单一的知识结构与课程庞杂的知识体系之间的矛盾,导致课堂教学过程中难免出现良莠不齐的“夹生饭”,有些教学内容甚至因教师相关知识的“贫瘠”显得苍白乏力。加上中国传统文化类通识课程课时少,且大多为合班大课,不少学生对这种非专业课程又怀着漠视态度。教师若勉强上阵,并按传统教学模式和程序“按部就班”授课,其教学之艰难是可想而知的,要取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也只能是一种奢望。笔者认为,要避免中国传统文化课教学中的这一乱象,较为奏效的办法是建立课程教学团队,实施课程教学“分片包干制”。该课程教学团队由若干位授课教师有机组成,教学团队通过集体备课,结合教材编写体例、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课时安排以及教师知识储备及研究方向、学术积淀等诸多因素,将该课程分解为若干教学模块,制定若干教学专题,因人分配教学任务,实施专题模块教学。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将使课堂教学由“机械”走向“机动”,在具体课堂教学中能使知识点相对集中,分析问题深刻透彻且成系统,会起到传统教学组织形式不一样的全新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将改变过去通识课教学“大餐”中因学生吃“夹生饭”导致“厌食”的局面。
其三,在教学内容上少做“加法”,多做“减法”。在过去的中国传统文化通识课教学中,之所以出现教师难教、学生厌学的现象,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教师在教学内容上不加取舍,将浩如烟海的中华传统文化,不分青红皂白,混为一谈,重点不清,脉络不明,使得有限的教学时空被无限的文化史堆积挤占。而且有些教师在教学中不顾社会变迁,不联系时代和学生实际,为讲文化而讲文化,带着学生徜徉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海洋里,始终不着边际。这种对教学内容不断做“加法”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在传统文化教学中最容易产生,其结果是教师灌输得越多,学生越难消化,学习“胃口”越来越差。因此,要解决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教学“消化不良”的良方,只能是在教学内容上努力做“减法”。记得当代著名文化学者余秋雨老师对中国传统文化做“减法”有过很好的诠释,他认为,为文化做“减法”、为文化思维“减肥”的目的,就是“让文化真正有价值的部位凸显出来,不要让它成为热闹喧嚣的文化闹剧”,我们在讲传统文化的时候,不要过多地渲染“谋术文化、民粹文化、复古文化和地域文化”,应努力增加“大道文化、理性文化、创新文化和整体文化的成分,那才是中华文化的复兴”[7]。余秋雨老师的文化“减法”思维给我们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以很好的启示,也是指导中国传统文化教学的方法论和实践论。这种全新的思维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必须选择传统文化中“最有生命质感的文化”进行梳理、整合和演绎,如此方能推陈出新,让学生喜闻乐见,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果,对学生的人文素质教育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根据学习的内容和自己的爱好,由语文课代表每周到学校图书室借阅图书,利用阅读课进行阅读。再次建立班级图书角,每一名学生将自己的图书带到学校,登记后,由专人负责。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要随时借阅,按时归还,实现资源共享。每天利用晨会时间进行背诵经典书籍,同学之间、班级之间互相交流展示,了解传统文化,陶冶性情,不断提高自己的记忆力,增长自己的文学才华。语文学习讲究厚积薄发,关键是帮助学生完成积累,并学会学以致用。积累分文本和电子形式,在课堂和校内以文本积累为主,设立课堂名家、名句名段、个人风采、名著阅读等栏目,以写为主,辅之剪贴,将内容分门别类地记录下来。在校外以电子形式积累为主,加强对课外书籍的阅读,在电脑上设立自己的文件夹,设立他山之石、真我风采等项目,努力充盈自己的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
二、巧写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写作水平的提高不仅仅和读书密不可分,也需要掌握一定的写作技能。日常生活中,认真观察,积极动脑,勤于练笔,坚持写日记或周记。不论长短,只要写出自己的感受就行,一个片段,一个见解,一个创意,都是收获。在平常的写作指导与批改中,我不断变换作文和批改的方式,不断提高要求,让学生步步提高,看到自己的进步,在成就感中不断培养学生的信心。初次作文,我以规范为首,从立意、构思、语言、内容、书写、段落层次、标点符号等方面做出具体的要求,将作文誊写在作文本或稿纸上。作文批改以教师的面批为主,了解学生的真实水平,找出其优点,同时说出自己的建议,有利于以后的作文指导和学生水平的提高。中段作文以标新立异展示个性为主,用作文纸进行训练。具体方法是:用一张八开附有格子的纸,第一面让学生列提纲,从第二面开始作文,第三面的后面和第四面是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修改。此次形式的作文以师生课堂共评和优秀例文引导为主,在看到自己长处的同时,主要是学习别人的优点,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鲁迅先生说,作文是改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对于学生作文的修改,一方面可以借鉴别人的优点,例如好的作文题目,巧妙的构思,充实的内容,精彩的段落等;另一方面可以修改自己的不足,或是局部修改,改正错别字,注意语句的精练与生动,也可以是整段,甚至是整篇文章,直到满意为止。修改好的作文,教师给予指导,等双方都满意后,再进行打印,变成铅体字,编辑成册,收入个人文集或班级文集,让学生有成就感。对于特别优秀的作品,教师或学生自己积极地往杂志或报纸推荐投稿,争当文学小明星,在自己发表作品的同时,又增强了自己的信心。
三、勤展
多元文化的学习意义,在于融合各种文化和其他学科的知识,来拓展美术教育的文化性质,开阔学生的视野,构建学生广博的知识面,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文化知识素材和时空,为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构建一个必要的基础。在当下研究和尝试如何利用多元文化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在教学改革中有着现实意义。
(一)根据美术教育专业的特点进行多元文化教育
课题组成员将根据初等美术教育专业的实际情况,继续深入研究美术师范专业的特点,进一步调整课程体系,强调美术学科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等特点,把美术学习从单纯的技能技巧的学习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可以使学生全面地了解美术与人类、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政治、美术与历史等多方面的联系,从而能更好地学习美术,提高学生对美术审美能力,美术鉴赏能力和美术的艺术创造能力。
(二)掌握多种绘画技巧,注重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培养学生对艺术的综合创造能力
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掌握中国画和西洋画差异,中国画是用线描和色彩来描绘物体的精神面貌,西洋画是用西洋的素描和色彩关系来塑造,通过多年的文化领域的探索发展,把中国画和西洋画都作了融合,通过中西画的技术的融合相互借鉴,中国画和西洋画都得到了提高。所以学生不能单纯的掌握一种绘画技巧,要掌握各种绘画技巧,跨越这些界线进行综合融合不同画种、技术、创造出新的艺术形象。
二、相关概念
“多元文化”是当代世界发展过程中的文化现象,指的是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之化等存在一定冲突的文化所构成的一个多元系统。“艺术素养”是指人所具备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理想的总和。审美素养即体现为对美的接收和欣赏能力,又转化为对文化的鉴别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实施过程
(一)研究对象
以我校美术系美术师范专业的学生作为此次项目研究的对象。
(二)研究方法
1.课题组成员要搜集有关资料,了解国内外有关多元文化与素质教育已有的研究成果,作为课题研究的借鉴。2.调查跟踪了解学生的各科学习状况,各种绘画技能的提高,建立学生档案,逐一进行分析找出差距总结经验。并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总结经验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
1.提高对东方美术和西方美术的认识能力,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之间的差异。在锦州师专的美术系教学中,根据美术师范专业综合性强、知识面广等特点进行教学,旨在培养掌握中国画、油画、工艺美术等多种绘画技能和艺术史等理论知识的美术师范专业人才。在教学中采用绘画示范、多媒体直观教学等手段让学生了解中国画和西洋画的表现方法,了解中国画与西洋画之间的差异,提高对东方美术和西方美术的认识能力。了解中华民族的宝贵遗产中国画和欧洲西洋绘画,由于历史渊源、地域、民族差异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两种绘画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诸如:在美感追求上;在物体形象的塑造上;在绘画色彩的表现上;在透视学和解剖学的应用上;应该认识到采用的工具材料在东西方画种之间的差别。在彻底了解他们之间的差异后,才能把他们相互融合借鉴在一起,使绘画技巧得到提高。在教学中注重教学双边关系,通过师生互动,启发调动学生学习绘画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进行探索性的课堂活动,才能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避免了陈旧的教学方法。2.重视中外美术史理论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学习中外美术史以及与美术史相关的其他多元文化知识,比如:文学、历史、地理、宗教、民俗、政治等等,让学生全面了解美术与社会多元文化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在广泛的人文背景中深入解读美术作品的内涵,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尤其对于达芬奇《最后的晚餐》和徐悲鸿《田横五百士》等这类经典作品,学生如果不了解其历史文化背景,就很难理解作品所表达的思想主题和艺术特点。在教学中,采用课前让学生翻阅相关资料、课上分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让学生能够在浓厚的学习气氛中得到提高。3.跨越学科的界限,把音乐、诗歌等多元文化融合在各种类型的绘画中。在绘画创作教学可以把音乐、诗歌作为命题画,例如以杜牧的《清明》一诗为例,用“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为题,让学生发挥想象进行绘画创作,从而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4.积极展出学生美术作业,观摩中外美术作品,有助于提高学生美术成绩和欣赏评价艺术作品的能力。选取学生课内外创作的优秀作品,在学校门厅、走廊、教室等场所经常展出举办美术课堂作业展、美术创作和临摹展。展览的作业包括油画、国画、工艺美术等多种形式。5.在美术教学多元化的实施过程中,突破实践和空间的限制,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在课堂之余充分利用学校和地区优越的文化环境、社会资源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场所,利用图书馆、网络、书籍、媒体、专题讲座等途径、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
四、实施效果
校企文化融合是学校文化与行业企业文化的有机融合,指通过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相互渗透创设一种凸现职业教育特色的教育情境。一方面,高职要把行业文化和优秀企业文化融入学校育人的全方面和全过程,在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中重视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作风和职业行为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职业行为习惯等方面与行业企业岗位所需的技能、职业规范相对接;另一方面,行业企业也在融合中吸收和借鉴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行业企业文化毕竟根植于企业的价值追求,营利是企业的最终目的,借鉴学校教书育人的教育观念和责任感,来整合弥补行业企业文化中偏重利益的价值取向,可以更加有利于行业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高职院校的校企文化融合并不是简单的接触和叠加,也不是在融合中厚此薄彼,而是在产教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在学校和行业企业合作办学理念的指导下,由学校文化包容创新行业企业文化,由行业企业文化吸纳借鉴学校文化,通过二者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拥有共同的目标指向和价值追求,实现校企共赢、合作发展。
2校企文化融合对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作用
职业素养主要包括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作风、职业行为习惯以及职业技能等五个方面。其中,前四项是职业素养的根基,后一项则是职业素养的表象。现代社会,用人单位更加看重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等方面素养。影响职业素养养成的因素很多,既包括学生自身情况等内在因素,也包括学校、家庭、社会等外在因素,本文着重探讨的是校企文化融合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影响。
2.1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道德
除要求具备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甘于奉献等基本道德品质外,不同行业企业对员工有着不同的职业道德要求,例如教师的职业道德是为人师表,医生的职业道德是救死扶伤,等等。良好的职业道德是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它不能通过一门、两门课程或者几次活动就能形成,而是要通过职业实践和行业企业文化陶冶,使学生在熟悉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的基础上,认同和遵守职业道德。
2.2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意识
通过校企文化融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体现职业性,营造良好的职业意识氛围,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增强敬业精神、责任意识、诚信意识、团队意识,等等,具有良好的职业情感和工作热情,加快学生从“大学生”到“职业人”身份的转变,更好地适应职业岗位。
2.3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行为习惯
目前,很多高职毕业生在工作初期,因为不具备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不能适应工作岗位,因此对工作产生困惑甚至离职。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毕业生缺乏逐步了解、认同和自觉遵守职业习惯的养成过程。校企文化融合可以让学生在三年的学习中逐步了解职业和行业特点,熟悉职业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择业取向。
2.4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现代社会经济技术快速发展,职业岗位的变迁也更加频繁,每个从业者都会面临岗位纵向或横向的变换。因此,高职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专业技能,使学生具备实现就业的能力,更要重视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备在岗位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知识、获取新技术的能力,更好地实现个人职业生涯的规划。在诸多制约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因素中,起着基础性作用的是个人的职业素养。高职毕业生只有具备了较高的职业素养,才能根据社会和职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知识、技术、能力和素质,增强发展潜力和岗位迁移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3校企文化融合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路径选择
实现校企文化的融合,要从横向和纵向两个方面加以推进。横向指将行业企业文化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纵向指将行业企业文化融入高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3.1企业文化横向融入校园文化建设的路径
高校校园文化一般包括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三个方面。校企文化横向融合中,要以精神文化融合为核心,以物质文化融合为基础,以制度文化融合为依托,营造提升职业素养的文化氛围。
3.1.1以校企精神文化融合为核心
大学精神文化体现在对内能创设一种积极健康、奋发向上影响校内全体成员价值取向、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学校氛围。基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特点的高职校园精神文化建设,一定要加大与行业企业的衔接,借鉴和吸收优秀的企业精神、经营宗旨、价值观、经营理念、企业作风、企业伦理准则等精神文化,把行业企业所推崇的学习观、创新观、竞争观、人才观、服务观渗透到学校精神、校训、校风、学风、教风等核心理念中去,使学校精神有机结合行业企业精神,二者相得益彰,让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受到教育,接受行业企业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他们的职业素养。
3.1.2以校企物质文化融合为基础
物质文化融合是校企文化融合的物质基础。高职院校要紧密围绕自身办学理念、办学思路、办学定位和办学条件,建设融合职业特色的校园物质文化,为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提供物质基础。
(1)营造体现行业企业文化的教学环境。例如,将与学校深度合作的知名企业的生产经营理念及产品介绍引入校园,建成“企业文化长廊”或“企业形象展示区”,收集杰出校友的创业实例与奋斗格言进行“优秀校友风采”展示,让学生“悄声”体味企业目标、企业使命、企业精神、企业标准,感触可亲可近的典范、可学可赶的榜样,不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使企业文化扎根于校园文化的土壤中,彰显学校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特色和校园文化特色。
(2)以营造真实的工作环境为核心建设校内教学实习基地,根据企业产品实际生产流程设计实践教学,注重营造真实的职业氛围,让学生在校内实习基地的训练中,不仅能初步掌握岗位所需的操作技能,还能实现职业素养与岗位要求的接轨。
3.1.3以校企制度文化融合为依托
制度文化既能使管理步入法制化的轨道,又能营造一种促进学生自然成长的理想化氛围。在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和教师管理中,校园文化要借鉴先进企业管理文化,如5s管理、ISO9000管理等,制定符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的规章制度。同时,要注重发挥行业指导委员会作用,突出校园文化建设的行业特色,将行业规范纳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通过制度文化的融合,为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提供保障。
3.2将企业文化纵向融入高职人才培养过程的路径
3.2.1以课程体系开发为重点
各专业成立由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校企双方共同开发课程体系,注重吸收优秀行业文化和企业文化进课堂。在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的基础上,校企双方归纳出专业对接岗位要求的职业道德、职业意识、职业行为习惯等职业素养,注重在课程教学中融合丰富的企业文化,突出行业特色、地域特色、时代特色。
3.2.2以实训基地建设为支撑
校企要在实训基地共建共享中实现文化的融合。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注重营造真实的生产环境,引入真实的生产任务和完整的生产过程,使实践教学与职业岗位“零距离”,在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同时,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要平衡企业利益和学生利益的关系,实现教与练的融合和对接,帮助学生尽快适应职业岗位,快速提高职业技能。
3.2.3以“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为抓手
教师是校企文化融合的纽带和使者,高职院校要以培养“双师型”教学团队为抓手,采用学习进修、调研考察、企业锻炼、技术服务和科学研究等方式,全面提高教师队伍实践能力与技术服务能力,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
3.2.4以校企文化活动为载体
校园文化活动是提升高职学生职业素养的重要载体。高职院校首先要明确校企文化融合的思路、方向、目标、要求、策略等等,保证融合企业文化的校园文化活动紧密结合高职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目标,充分发挥校企文化活动的教育、激励、创新作用。例如,举办企业冠名的技能大赛,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技术能手担任评委或指导教师,培育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职业激情,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和创新能力;举办“企业家讲堂”,邀请知名企业家、技术骨干、创业先锋做客校园,搭建“润物细无声”的校企文化平台。其次,要通过校企文化融合的文化活动,使企业文化扎根于校园文化的土壤中,彰显学校产学研结合的办学特色和校园文化特色,让学生了解行业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要求,熟悉行业准则和规范,为就业做好心理和技能上的准备。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