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9-29 01:38:27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移动渠道工作思路,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你们好!
今天我非常荣幸地在这里参加公司中层管理岗位竞聘演讲,这是我公司组建以来开展的第二次中层管理岗位竞聘活动,对我个人而言是第一次,我十分珍惜这次的竞聘机会,无论竞聘结果如何,我认为能够参与竞聘的整个过程其本身就意义重大,并希望能通过这次的竞聘锻炼,使自己的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1999年7月,公司处于分营初期,面临着很多困难,为了尽早投入正常运转,公司建立了自己的营业服务网点、成立了自己的计费中心。我有幸被分配到计费中心工作,负责营收稽核工作,面对工作量大、人员少等实际困难,我毫无怨言的全身心投入工作,为了确保营收工作的正常运转,经常加班加点。由于我公司的稽核工作与电信营业有许多不同点,加之经常开展各种促销活动,给稽核工作带来许多困难,而在此之前,我们并无经验可循,于是我与财务及营业前台的同事经常在一起研究讨论如何更好的发挥稽核工作的作用,制定合理的稽核办法。
随着公司的发展及工作需要,我公司于2000年6月成立了稽核班,由我担任稽核班长,业务及稽核种类也扩大到了全市范围,为更好的向财务部门提供可信的第一手资料,我经常深入各县营业部了解各种营收情况,并与营收管理人员探讨营收管理办法,及时堵塞各种营收漏洞,确保了公司的营收资金安全管理。在公司领导的关怀和帮助下,经过我与同事们近一年的不懈努力,使我公司的营收管理流程初步具备了正规管理的框架模式。 2002年4月,我被市公司任命为xx营业部经理助理,到任后具体分管市场、服务、营销渠道等工作。当时潢川的竞争形势非常严峻,由于xx公司多次采取廉价政策,导致市场空前混乱,包括我们的销售商都先后公开销售xx卡,致使我公司业务出现严重下滑。到xx后我先后对xx的移动市场、营销渠道等情况进行了了解,并向xx经理和xx副经理作了汇报,通过讨论,我们取得一致意见。即根据市场竞争的加剧和营销渠道的波动情况,为避开销售淡季,应积极寻求新的销售方式,组建自己的营销队伍,同时加强服务、基站建设等工作的力度,力争在短时期内扭转潢川的被动局面。
由于市场竞争等原因,xx的xx客户观望消费心理非常严重,以5月份xx师范为例,为节省话费,xx组织员工与我公司和xx公司进行接洽,要求降低月租费、通话费,并不断在我公司与xx之间寻求平衡点,致使移动市场的竞争气氛空前紧张。更有甚者,有些客户在出现较高话费时甚至提出要减免话费的无理要求,威胁说如不减免话费将转网xx。而营销渠道在xx优惠入网政策的诱惑下,大部分销售商均以办理xx业务为主。在这种市场压力下,为稳定xx市场、提高业务发展速度,我们改变了以往的销售方式,组建客户营销服务中心,摆脱过去主要依靠营销渠道发展业务的方式。于六月初抽调部分员工组建了直销服务队伍,深入各乡镇、各单位开展上门直销服务,同时在员工中适时开展业务发展短程赛,六月份当月业务发展即得到了一定的回升。
由于工作关系,直销服务队伍由我分管,在初期的工作中,我与大家一起到各乡镇了解市场情况、发展业务,在这些活动参与中,我深深的被员工们的工作热情和吃苦精神所感动,他们不辞劳苦,顶着三伏的烈日,到各乡镇、村发展业务,为我公司的发展作出了自己的最大贡献。
服务工作
为迅速提高营业前台服务质量,经与服务质量一直较好的市营业部联系,从5月初起,我部委托市营业部对我部营业人员进行培训。为了不影响正常营业,我们采取了轮流培训的形式,每批两到三人轮流到市营业部学习两到三天。此活动开展了一个月左右,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部前台服务质量在培训后得到较大的提高。去年我部xx营业厅被团县委命名为“青年文明号”
在抓紧前台服务管理的同时,我部对大客户的服务工作也加强了力度,相继对大客户开展了生日送鲜花、送礼品等业务,得到广大客户的认可与好评。
考核管理方面
为了保证服务质量的常抓不懈,提高员工工作积极性,针对以往绩效考核办法比较粗放的缺点,经向经理请示,由我对绩效考核办法进行了修改,把各项服务指标、工作指标细化、量化,纳入了营业部绩效考核办法,形成了营业部、部室班组、员工个人的三级考核体制。由于新办法规定比较详细,奖罚比较适度,增加了可操作性,有效的促进了员工自觉、自发的规范自身行为,有效的促进了服务质量和业务发展等方面的提高。
营销渠道工作
考虑到县城内的营销渠道在年初有较大的波动,业务发展和销售不理想,因此我部决定首先将农村渠道先期整合,在农村销售商中对部分销售能力强、忠诚度高的代办商,采取了“房子租过来,能人请进来”的方式,既降低了他们的成本费用,又提高了他们的积极性和我部的管理灵活性。
至去年九月底,考虑到销售旺季即将到来,为避免营销渠道一边倒的现象继续出现,我部及时与县城内的各销售商签订了专营协议。为明确专营职责和范围,规范专营店的销售行为,针对协议中罚则模糊不清的情况,我部制定了新的补充协议,重新规定了违规销售的处罚条例。十月份县城内有一家专营商违规办理联通业务,我部发现后当即依照补充协议的相关规定对其进行了处罚,较好的规范了营销渠道、减少了违规销售行为的发生。 在这一年的锻炼时间里,作为个人工作方面,由于得到经理、副经理的大力支持,本人大胆工作,积极团结同志,争取到了各位同事的理解,在今年的工作中一直比较顺利。可以这样说,能够到xx与大家一起共事,也是我个人的荣幸和幸运。
这几年,在中国移动这个大家庭里的工作经历,使我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激情与喜悦,在这里,我感觉到了发挥自身价值的快乐,在这个企业里,公司领导层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员工团结一致、拼搏向上的工作干劲,使我感觉到一种工作的激情,我认为这个企业就是值得我贡献自己的全部能力,为之奋斗终身的光荣事业。
下面谈一谈对应聘职务的理解
营业部副经理的工作职责应是全力配合经理搞好管理工作,限于分管工作的不同,副经理应主要管理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及时了解市场动态,深入市场的调研与分析,随时与经理保持良好沟通,制定合理的营销策略和市场应对措施,并组织实施,确保公司市场份额的占领;二是服务的管理与考核,在今年的市场发展中,中国移动的主要经营目标是业务与服务双领先,牵涉到服务工作是一种较细致的长期管理,要提高服务质量应不断的、随时根据实际情况来完善、细化管理办法,制定合理的激励措施,为提高整体服务质量,应身先垂范,确保整体服务质量的稳步上升;三是销售渠道的管理,与销售商保持较好的关系,既要保证公司的利益,又要理解和配合销售商,在保证市场销售良好的同时,要严把质量关,确保业务发展的高质量、持续性和长期性;四是网络建设与维护方面,积极贯彻市公司的整体部署,加强基站的建设与维护,不断提高网络运行质量;五是员工队伍的培训与管理,要加强与员工的沟通,既要搞好团结、又要员工理解公司的整体经营思想和经营策略及目的,通过不断的业务学习和培训来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在培训的同时,通过制定更加细化的考核办法,达到加强整体控制和激励地目的。六是随时掌握各部门的运转情况,及时处理各种日常事物,平时多了解员工思想,解决员工实际困难,增强企业凝聚力。
自身优势和任职目标
关于自身优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概括,一是我具有较高的专业文化知识,大专学历、是助理经济师,对财务工作和营收管理工作比较精通,这对业务管理具有很大的帮助。二是我对市场工作有较深入的了解,在市场部的工作经历对我有较大的帮助,特别是在xx经过一年的锻炼,我对基层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三是我有作为一个好管理者的素质,我对待工作认真负责、求真务实,能认识自己的不足,勤奋好学,为提高自身素质,我目前仍在不断学习,现在xxx学院参加专升本函授学习。四是我敢于创新、思想敏锐,善于接受新事物,并能根据实际情况,能大胆设想管理方法和经营策略。五是我有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我团结同志,与同事关系良好,在管理营销渠道中,与销售商保持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各县区营业部和市公司职能部门能经常沟通,求得了他们的理解和信任。六是我比较年轻,现年33岁,精力充沛,处于人生的黄金阶段,并具有较高的办事效率,对于工作有雷厉风行的作风。综上所述,我有信心、有能力做一名合格的副经理。但我也深深的明白,作为一名中层管理人员责任重大。
如果我这次应聘成功,我将达到以下几个目标,一是保证市场份额和核心市场的占有,通过合理的营销策划、市场应对措施及管理手段来确保我公司在当地移动市场的服务与业务双领先;二是在管理工作中继续推行三级考核管理办法,在市公司原有的考核办法基础上,继续在服务管理、营销渠道管理等方面进行细化考核,促进公司整体管理水平的提高;三是加强员工队伍建设,鼓励员工参加业务技能培训和学历再教育,促进员工队伍整体素质的再提高。
由于明年的市场形势更趋于复杂化,现将主要工作思路、具体措施和预期效果陈述如下:
2005年移动市场将形成三家运营企业角逐市场的局面,133、小灵通为抢占市场,必然会加剧价格战,对明年的移动市场必将造成较强的冲击,受国家资费政策的影响和目前市场消费能力的限制,我公司明年低端市场的开发将遇到前所未有的阻力。在不断的市场竞争中,我们如何适应今后的市场、稳定客户群、不断增强业务收入已成为下一步的工作重点。
应对措施
(一)在管理方式、人员组合方面作出合理的调整,增强营销、服务队伍的建设,结合当地市场实际,灵活运用各项政策,(二)加强员工素质教育,培养营销骨干力量,提倡团结拼搏、无私奉献、团队合作的精神,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树立良好、亲和的企业形象,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同时发挥客服人员的主动服务、上门服务精神,围绕客户需求,提供优质服务,提高客户的忠诚度,切实提高整体服务质量;
(三)密切关注市场动态,采取灵活有效的市场对策,减少客户离网率,及时全面掌握市场动态,增强快速应变能力,保证市场份额的占领;随着竞争对手在推广133方面政策优惠幅度的不断增大及其用户的不断增多,133即将从推广初期步入成长期,其用户群将高速增长。作为中国移动,不可能完全阻止其发展,在这个关键时期,我们应保持头脑清醒,认真思考、衡量得失,制定切实有效的应对策略,尽量促使竞争对手减缓发展速度,既要保持与之相比的发展优势,又要确保成本的低投入,这样才能在竞争中保持不败之地。
个人方面
1、在完善制度基础上,继续抓好控制中心与移动站、遥控站和无线电智能警示系统的联网运行,发挥整体效能,提高监测能力。二是认真落实全无线电管理“十二五”规划,继续抓好金巢经济开发区、黎川、南丰3个小型无人值守站建设,争取在8月底前完成设备安装测试并投入使用;做好火车站、南城麻姑山、资溪大觉山及东乡4个新增小型站的选址论证,做好主城区遥控站设备升级改造,逐步实现我无线电监测重点区域无缝隙覆盖;三是完成全1:1万大比例无线电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为指配频率、台站审批提供科学依据。
二、深入宣传,深入开展无线电专项执法活动
2、积极创新,开展无线电管理法律法规宣传。突出抓好无线电宣传月活动。今年,我局将进一步加强经费保障,协调各方力量,创新宣传形式,拓宽宣传渠道,通过设置户外广告牌、墙体广告、LED宣传屏及宣传活动进社区、进学校、进考场等做法,向社会进一步普及无线电法律法规知识,提高社会各界对无线电管理工作认识。进一步加强新闻报道工作,争取在国家、、各级媒体上刊数量超过往年。建立无线电台站公示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告各类台站审批信息,树立无线电管理工作的公众形象。
3、搞好协作,严厉打击非法设置使用卫星信号干扰器的行为。建立与公安、广电等部门共同协作机制,开展联合执法,加大查处力度。同时,加强跟踪报道,对典型案件及时在媒体曝光,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收看电视正常进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4、认真总结,建立对讲机专项执法活动长效机制。一是充分发挥县(区)协管办作用,加大宣传,搞好排查,全面掌握我对讲机设置使用和销售企业情况;二是规范管理,所有对讲机都要进行台站登记,非规范对讲机办理《临时许可证》并建立电子档案;三是加强执法,对不予登记的用户,我局将利用无线电智能警示仪锁定频率并进行干扰警示,对劝说无效的单位或个人进行行政处罚,促进我无线电事业有序发展。
三、加强监测,加强无线电通信保障工作
5、坚持不懈,抓好日常监听监测。科学制订全无线电监测年度总计划、月工作计划,落实每日的监测任务、时间、地点、频段、方法,加强对防汛、森林防火、公安、消防等重点频段监测监听。完善应急预案,积极做好春节、“两会”及我各项重大活动通信保障。加强监测数据统计分析,形成日报,完善月报,充分发挥月报在台站审批、干扰排查中的应用,提高我无线电科学管理水平。
6、主动靠前,积极做好第七届城运会通信保障。为保障第七届全国城运动会在我比赛项目的顺利进行,我局将积极准备,一是在3月底前制定保障方案,落实保障机构,确保人员、组织、设备、技术和经费到位;二是加强保障人员培训,开展无线电公共突发干扰事件排查实战演练,提高保障人员技术水平和应急反应能力;三是完成对比赛场馆电磁环境测试和馆内无线电设备检查、登记、贴签和发照工作,确保赛期无线电通信安全。
7、全力以赴,做好民航和重大考试无线电通信保障。一是未雨绸缪,继续做好民航飞行安全通信保障,定期开展对航线周边地区电磁环境测试,巩固闽赣25干扰排查区域协作机制,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快速反应能力;二是严阵以待,积极主动,做好各类重大考试通信保障,充分利用技术手段压制非法信号,坚决打击利用无线电考试作弊行为,确保考试的公平公正。
四、强化管理,强化无线电行业管理职能
8、集中力量,抓好蜂窝无线电基站核查。利用OEF-M2基站测试软件,全面核实我三大公司蜂窝基站台站数量和设置使用情况,核实率要达到100%。完善设台手续,及时进行资料录入,提高我无线电台站资料数据库完整性、准确性和实时性。搞好蜂窝基站设备检测,检测率不低于3%,进一步规范我蜂窝基站设置使用行为。
9、加大力度,继续做好无线电收费工作。3月份,召开收费工作座谈会,核准使用频率和收费台站数量,下发收费通知书。明确工作任务,加强收费目标考核。坚持应收尽收、所收全缴原则,抓好各单位规费入库。对欠交、拒交单位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争取今年收费入库数量有较大提高。
10、落实规则,确保对讲机模转数平稳过渡。组织学习《150MHz400MHz频段专用对讲机频率规划》,严格审批制度,确保规划落到实处。召开设台站单位用户座谈会,宣传贯彻文件精神,营造良好舆论氛围,引导对讲机用户逐步从模拟向数字平稳过渡。加强对公安、国安、司法等部门设置的无线电台站管理工作,完善台站资料,核发电台执照。
五、平战结合,结合开展预备役电磁频谱各项工作
11、按照上级要求,一是在做好预备役官兵选配基础上,加强预备役官兵政治思想建设,积极参加预备役大队和所在分队组织的各项学习和军事训练,提高新形势下军事斗争水平;二是积极抓好监测分站组建工作,按“两室一库”标准完善工作设施;三是加强军地协调,积极研究解决军地频率使用和干扰查处有关问题。
六、抓好学习,抓好全无线电人才队伍建设
12、完善制度,加强县(区)协管工作指导。加强县(区)协管干部学习培训,3月份举办全协管干部学习班,学习有关工作制度和无线电管理法律规章,8月份组织协管干部赴外参观学习,开展县级无线电协管工作学习调研。完善工作制度,充分发挥各县(区)协管办联系协调、监督检查、宣传服务的作用,加强对县(区)协管工作目标考评,调动各方积极性,提高县(区)无线电协管工作水平。
一、搞好调查研究,抓好中小企业发展政策的制定和落实。区作为市的中心城区,其功能定位是以服务经济为主导。为引导广大中小企业适应总体发展规划,实现可持续发展,我办由主要领导带头搞调研,从工业发展政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等方面形成了5篇调研材料。认真落实去年11月召开的全区工业经济发展大会精神,协助区委、区政府抓好各项政策的落实。在全区经济和社会年度综合考核中,我办在配合做好对街道工业经济发展速度、投资等考核的同时,单独负责成长型企业和诚信民营企业的考核。为激励引导各街道抓好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发展,我办提出发展年度民营经济年度责任指标和考核细则,负责日常考核和牵头做好年终考核。自去年开始,把街道参与支持中小企业服务体系情况列入民营经济年度考核,在千分制中占到220分,调动了街道支持和参与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的积极性。
二、实施重点突破,提升工业发展水平。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节能环保政策的进一步落实,工业发展空间越来越小、准入门槛却越来越高。对此,我办在深入调查研究基础上,不断完善民营工业经济发展思路,落实全区工业发展战略措施。一是抓好工业园区建设。作为全区节能环保科技产业园领导小组办公室,认真履行职能,搞好指导协调和服务,促进产业园建设。建立了产业园调度统计制度,先后三次带领有关街办到外地先进园区参观学习,帮助产业园制定建设规划和招商办法,形成了“产业园统一定位、三个板块分别实施”的建设模式,到目前,产业园三个板块总规划面积6900亩,已经完成配套3550亩,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8060万元;建成项目17个,在建项目9个,累计完成投资7.77亿元。大力协助乐埠山节能环保科技产业园引入金鼎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建设金鼎物联网节能环保科技示范基地。该项目计划投资17亿元,主要依托家政服务网络中心平台,发挥杰顺集团物流配送优势,分类规划、分区建设创意产业区、机械加工区、电子电器区、新型材料加工区、科研孵化基地、物联网交易中心;建设标准厂房及相关配套服务设施等,以出租或出让方式吸引节能环保科技企业入驻产业园区,计划利用两年时间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开工建设。二是狠抓产业集群培育发展。从政策、规划、协调、服务等环节入手,推动机械装备、纺织服装、食品调料、高新技术等主导产业集群发展。经过我办准备材料和申请,已有机械制造、节能环保产业集群被确认为市级产业集群。三是抓好骨干龙头企业培育发展。对重点企业实行重点调度和服务,全区实行了区级领导联系帮扶重点企业制度,从规划制定、土地供应、资金协调、软环境建设等方面全力扶持企业发展。中小企业办注意抓好经济运行调度工作,认真落实民营经济统计制度,对164家规模以上工业实行月度统计,并从中筛选出30家重点企业实行重点调度和服务。今年1-12月份,164家规模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1.6亿元、利税9.28亿元、利润6.33亿元、实交税金3.0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5%、44.1%、43%和26%,占全部民营工业企业的比重分别提升到52%、71%和49%;30家重点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9亿元、利税2.75亿元、利润1.7亿元、实交税金1.18亿元元,同比分别增长31%、27.3%、23.7%和15%,占全区164家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的比重分别为28.7%、29.6%、26.9%、39%,发展潜力和拉动作用都有明显提升。
三、推进企业自主创新,促进企业结构调整。采取政策引导、典型引路、联系帮扶等方式,促进骨干龙头企业做强做大、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和为大企业协作配套的发展路子。一是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引导帮助企业增强科研力量,加快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步伐。全区中小企业科技研发机构发展到23个。年,全区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12.5亿元,其中工业技改投资10.0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6%和25%以上。帮助雷奇节能等7家企业申报全省中小企业“实施四项计划、推进结构调整”重点项目,有9个项目列入四项计划。帮助雷奇电器获得了了省中小企业科技进步二等奖;帮助雷奇电器、绿特空调两公司3个项目申报列入了省技术创新项目(第四批)。二是推进企业机制创新。围绕促进企业抱团发展、联合发展,引导企业采取资本联合、技术联合、市场联合、上下游联合等方式,健全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组建新的股份制企业。到目前,全区股份有限公司达到6家,今年新增加瑞福油脂、鑫泰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等2家。雷奇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入上市辅导期,争取明年在深圳创业板上市。三是加快企业管理创新。引导企业开展对标管理和精细化管理,推行信息化管理,以信息化管理带动各项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帮助雷奇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完善管理基础工作,提高管理水平,被省中小企业办公室确认为全省精细化管理样板示范企业。大力实施中小企业成长计划,加强对成长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到目前,全区已拥有29家成长型中小企业,其中省级16家、市级13家。四是推进企业营销模式创新。引导帮助企业抓住信息网络技术快速发展机遇,优化营销流程,开展全程电子商务。加大对中小企业全程电子商务平台宣传力度,开展了巡回演示培训活动5次,分别到开发区、军埠口、北关、西关、城关、南关等辖区培训企业累计130人次;今年全年累计开展全程电子商务平台培训450人次;开通了“企业信息化QQ群”,为企业信息化人员提供交流平台;在中小企业网上增加了优秀企业、优秀服务机构、企业数据库等栏目,为中小企业整体宣传和网上营销创造了有利条件;组织区、街道两级企业主管部门干部学习平台使用方法,提高指导企业信息化的能力。自省全程电子商务平台6月1日开通以来,已指导帮助470家企业在平台上免费注册会员、建立网站,供应、求购、合作、招聘等信息2500多条,扩大了宣传范围,增加了销售渠道,提高了营销效率,降低了营销成本。会同邮政部门开展“直邮服务中小企业”活动,拓宽直邮营销的渠道;带领百乐源保鲜包装、宏昌五金两公司参加在广州举办的第七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都与国内外大客户签订了销售协议,实现了广交朋友、开阔视野、宣传企业、拓展市场的目的。
四、搭建完善服务平台,构筑中小企业服务体系。面对量大面广、自主创新能力相对不足、管理水平相对滞后的上万家中小企业,区中小企业办高度重视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积极争取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中介服务机构的支持,搭建起了政策信息、融资担保、科技创新、创业辅导四大服务平台,并列入了今年区委工作要点和区政府工作报告。一是依托中国中小企业网搭建完善政策信息服务平台。对中国中小企业网栏目进行完善,在管好网统一分配的7个栏目基础上,增加了融资担保、创业辅导等7个栏目。全年利用自管的政策法规、本地信息、通知公告等14个栏目共上传信息8035条,每个工作日保持25条以上。收集企业电子邮箱420个,开通了“中小企业飞信”传递系统,飞信用户发展到560个,用户免费加入和接收手机飞信。对网登载、电子邮箱发送的信息,通过飞信方式及时通知企业接收查看,对不超过180字的信息,则通过飞信系统直接发送给用户。逐步形成了利用网网上登载、发送电子邮件、电话通知、短信提醒、以会代训、举办各类培训讲座等向企业及时、准确传递信息的有效渠道。二是牵头搭建融资担保服务平台。去年4月牵头并联合23家银行、担保、典当、培训、会计等中介机构,成立了区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业促进会,秘书处设在中小企业办。促进会围绕探索解决企业融资难、担保难的问题,加强协调服务,开通热线服务电话,今年以来先后开展企业贷款需求调查7次,与银行等6家银行和4家信用担保机构开展“政、银、企、保”合作对接和考察企业活动,为96家企业提供贷款及担保2.96亿元。帮助企业拓展直接融资渠道,组织雷奇节能等3家企业参加全市中小企业集合票据申报,目前雷奇已经签订合作协议,预计直接融资3000万元。三是搭建完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去年7月,我办牵头并联合驻四所高等院校成立了区中小企业与高等院校合作促进会,搭建起“政府协调、校企合作”的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研发、培训、咨询服务。去年11月,中小企业办与工业技师学院联合成立区机电数控技术研究培训中心,为机械工业转型升级提供技术指导和培训服务。大力推进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制定并实施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规划,积极引导帮助耶莉娅服装技术中心等企业科研机构争创国家及省、市级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据初步统计,今年以来,全区5家已经省市认定命名的服务平台为320个企业提供服务400多次。重点培育为产业集群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组织帮助6家平台申请列入国家、省、市平台建设规划,争取列入上级培育扶持范围。今年9月份,又推荐2家市级公共服务平台,已获得市级命名认定。四是搭建完善创业辅导服务平台。今年2月份,经区委、区政府批准,我办牵头成立了区企业家联合会,服务范围扩大到区属工业企业。联合会立足会员需要,以活动为载体,面向全区企业搞服务,迅速扩大了影响力,成为区委、区政府联系企业、听取建议呼声的重要渠道和中小企业办服务企业的得力助手。联合会成立以来,分别在5月份、11月份召开了两次常务理事会。我办会同企业家联合会组织企业家参观考察区内外先进企业和座谈交流活动25次,参加人数超过400人次;组织了企业家为青海玉树地震灾区捐款活动,不到半个小时28名企业家踊跃捐款30万元,带动了更多企业奉献爱心;加强与社会服务机构的合作,为企业争取免费参加高层次培训学习机会。今年以来先后组织200多家企业的1300人次免费参加了移动信息化、全程电子商务、法律、财税政策、营销创新、资产管理和资本运营等20期培训。培育发展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创新工作思路,依托工业园区、专业市场、专业商城和特色街区兴办创业基地。全区已有节能环保科技等7个市级小企业创业辅导基地,其中今年新增3个。注意引导企业开展网上学习,在中小企业网上链接了中小企业在线教育频道,为企业提供随时学习机会。今年6月1日,中小企业全程电子商务平台启动时,组织50多名企业信息化人员集中在线收看,引起了企业的浓厚兴趣。
一、围绕中心,努力工作,搞好全市信息化建设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市信息化推进与信息产业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创新实干,取得了较好成绩。
1、电子政务建设步伐加快。政府网站主媒体地位凸显,圆满完成了我市人大、政协“两会”的网上直播报道工作;积极做好全市重大活动的宣传报道,应时开设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项目突破年》、《“防灾减灾日”宣传月》等专题栏目;与国内知名媒体新华网、人民网、央视国际《城市频道》等实现合作,成功推介了“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生态聊城”文化旅游品牌,在新华网首页实现聊城政府网链接,开通了聊城走向世界快车道,搭建起聊城对外交流合作的新桥梁;积极建设“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平台”,做好突发应急指挥系统的招投标准备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帮助各县市区建设推广政务信息公开系统,确保今年年底全面实现网上政府信息公开。
2、信息产业稳步发展。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市信息产业发展实现了稳步发展,其中,全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20.38%,软件产业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15.99%,均超过全省平均增幅。同时,我们还根据国家和省加大扶持创新型信息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结合我市信息产业实际情况,深入调查研究,会同财政局、发改委、科技局等部门,按照要求,筛选出一批信息产业项目进行扶优扶强,积极推荐申报国家、省信息产业扶持项目。
二、认真查摆,深入调研,找准存在主要问题
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
1、思想解放的力度还不够大。近年来,全市信息化主管部门和广大干部职工坚持解放思想,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实现了一些突破。但是,面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局领导班子思想解放的力度、观念更新的程度、改革创新的魄力与服务科学发展的要求相比,还不能完全适应。特别是在用科学发展观去指导工作和实践方面,还有一定差距。在上大项目上,责任感、紧迫感还要进一步增强,开拓创新意识仍需进一步提高;在行业发展上,近期目标与长期规划还需进一步统筹协调,对近期工作考虑的较多,与长远发展谋划结合的还不够。
2、理论水平、业务素质尚不能完全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一是政治理论学习,向深层次钻研、探索还不够。二是业务知识学习,存在着用到什么学什么、什么急需学什么的现象。三是对金融、法律、管理等辅助决策方面的知识研究不够。四是对国际上整个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化发展趋势和国外大公司发展战略的跟踪研究不足。造成理论水平、业务知识等,尚不能完全适应当前我市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3、工作作风与服务科学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一是工作开会部署的多,对如何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监督落实还不够。二是工作重点有时不够突出,对行业发展潜在的问题研究的还欠缺。三是深入基层较少。到基层,特别是到县(市、区)、企业调研还不够充分,向群众请教、听取各方面意见,还不够及时、经常和深入,对基层和企业了解还不够深。四是重大项目推动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
4、对信息产业企业帮扶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面对金融危机对我市信息产业企业的冲击,与企业的沟通较少,帮助信息产业企业争取优惠政策资金扶持,引导企业做大做强,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工作还应进一步加强。
5、制度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我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体来讲比较好,大家能够认真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规定,筑牢了思想道德防线,在大的原则方面把握得较好。但是,还应进一步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和相关制度建设,做到防微杜渐。
三、认真总结,深刻剖析,深挖问题主要原因
1、对政治学习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科学发展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增强。对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的主动性还不够强。政治理论学习在党组中心组层面组织的还较多,班子成员个人安排时间学则较少。挤时间、或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不够。做出的决策和工作思路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时还存在一定距离。
2、对业务知识学习的系统性还不够,科学发展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增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领导班子不仅要掌握深厚的政治理论知识,拥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同时还需要精通经济管理、科学决策等各方面的业务知识和综合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具备驾驭全市行业发展紧紧追踪国际、国内市场潮流的能力,才能使全市信息化工作做到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对应知应会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掌握还不够丰富,对本市、本行业情况掌握存在不够及时、不够全面。班子成员主动探求业务知识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挖掘,还需把业务知识学习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3、以人为本的思想还需进一步巩固,对基层的了解还不全面。对基层遇到的困难、提出的问题,从政策性、原则性上考虑的多,站在其切身利益方面去想问题较少,灵活性欠缺。到县市区、企业等基层单位检查、调研时,注重听汇报,看材料,和基层干部座谈,深入到一线职工中间去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还不够。客观上来讲,到基层检查、调研时时间短,不可能面面俱到。主观上讲,我们总认为领导干部掌握的情况多、水平高,考虑问题周全,而一线干部职工接触面较窄,了解情况少,很难提出有真知酌见的意见和建议。所以,从思想上和一线群众进行沟通与交流重视不够,从而导致不能很好的倾听他们的反映,了解他们的真实感觉和迫切需求,对于掩藏在基层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了解不够。
4、对从点滴搞好制度建设抓得不够紧,班子成员在细微之处的要求还需进一步从严。总认为班子成员都是老党员,具有较强的抵御腐蚀、辨别是非的能力,在反腐倡廉方面不会出大问题。因此,没有从点滴做起,从细微之处做起,自我约束和警觉性不高,总感觉只要不贪污受贿行贿,不做违背原则的事情,就不会犯错误,对“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现象,没有从制度建设上引起高度重视。
四、努力学习,认真思考,不断提高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认清信息化建设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取得的新成效及信息化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总结近阶段取得的好经验,把积极性引导到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来。同时要认清信息化主管部门在推动全市信息化建设科学发展所处的位置和肩负的责任,进一步提高认识,提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水平,加快推进全市信息化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解放思想,进一步强化发展意识。
要站在更高的起点、更高的层次,明确自身定位,进一步发扬创新精神,争树一流形象,建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统筹协调,推动信息化建设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从思想上实现由一般向满足多层次需求转变;从工作重心上实现由管理为主向管理与服务并重转变;从管理模式上实现由政府主导为主向发动社会广泛参与转变;从被动完成工作向主动工作转变。做到既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抓住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重点突破,将阶段工作与长远建设结合起来,同时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全市信息化工作科学发展。
2、牢记责任,进一步强化全局意识。
要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不断增强班子成员的全局观念,自觉做到一切重大问题坚持集体讨论决定,班子成员积极参与和自觉维护党的集体领导,模范执行局党组做出的各项决议和决定,树立“一盘棋”的全局观念,按照分工负责的原则,做好分管的工作,确保各项决议、决定的全面贯彻执行。同时要加强部门间的沟通联系,形成良好的工作局面。
3、深入基层,进一步强化为民意识。
密切与群众的关系,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做群众工作,想群众所想,帮群众所需,解群众所难,从思想感情上扎根群众,做群众的贴心人。要从实际出发,进一步加强与基层、企业的沟通交流,增强调研工作的针对性,提高为民办实事的效率。更好地帮扶信息产业企业争取优惠政策资金扶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拓企业宣传、招商渠道,引进高科技技术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实现信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要建立和完善群众监督评议制度,建立承诺服务、登门服务、跟踪服务、一站式服务等各项制度,提升服务水平。
4、转变作风,进一步强化务实意识
要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党的事业为重,以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为重。要加强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学习,认真研究新思路、新方法,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要努力转变工作方式,深入调查研究、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长远性。要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设身处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自觉接受党内监督、接受群众监督、接受舆论监督。
五、明确目标,开拓创新,不断完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方法和新机制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认真总结近阶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好经验,仔细查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结合实际确定了下一步的工作方向、思路、主要措施,确保问题的解决。
今后全市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工作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建设生态文明市”和“项目突破年”的总体要求,力推政务、工业、农业、服务业和社会信息化,力促信息化和传统产业有效融合,力抓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系统集成业,力保信息网络安全,提升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实现2010年信息产业主营收入过百亿,使其成为带动我市经济增长、结构升级的重要产业。
围绕上述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大力培植壮大信息产业规模,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针对我市信息产业企业产业规模小,普遍存在研发能力不强,产品档次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的特点,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培植壮大聊城电子信息产业园(聊城软件园)规模,促其优化升级。发挥园区的聚集和孵化作用,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把引进优势信息企业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对外宣传国家、省、市的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到我市投资电子产品制造业、软件业和信息化服务业等。引导鼓励高等院校的专家人才到高新园区领办高新技术项目。二是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交流,帮扶信息产业企业筛选优势项目,争取优惠政策资金扶持,引导企业做大做强,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办活办好“光岳商网”,增强企业网上招商的意识,开拓企业宣传、招商引资渠道,组织企业参与省市组织的信息技术招商引资活动和经贸洽谈会;参与国内产品项目洽谈会、交流会;组织企业出国考察、宣传推介洽谈项目。四是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搞好信息产业企业安全生产,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第二,扎实推进电子政务,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创新。一是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工作,提升网站服务功能,应时开设专题,做好全市重大活动的宣传报道,加大与新华网、人民网、央视国际等国家知名网站的合作交流力度,提升政府网站知名度,推介聊城“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的城市品牌。二是拓展电子政务系统的作用,提高协同办公能力。扩大电子政务专网覆盖范围,逐步覆盖市,县,乡镇(街道)这三级政府部门,并延伸到党委、人大、政协和两院(法院和检察院),以及其他的重要企事业单位。减少资源浪费,节约财政资金,满足各级各部门进行内部办公、管理、协调、监督以及决策的需要,同时也满足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面向社会服务的需要。三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加强对市直部门、县市区调研督促,切实做好全市政府信息网上公开工作。四是与市应急办协调相关部门,共同推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平台”建设,完善社会预警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网络运行机制,增强对各种突发性事件的监控、决策和应急处置能力。五是健全电子政务绩效考核机制。对各级各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情况、信息资源开发与共享、政府网站内容保障等工作进行考核评比,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价机关工作的重要依据,为我市电子政务持续发展提供激励和保障。
第三,加快信息技术应用步伐,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一是全面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引导企业向高技术、信息化、节能型、环保型方向发展。积极推广信息技术应用较好的东阿阿胶(erp)、时风集团、中通客车(nerp)、鲁西化工等样板企业,以点带面,推进工业信息化;针对机械加工,造纸纺织等高污染行业行业,引导绿色生产信息技术应用,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效益;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调动电信运营商参与企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双合共赢。二是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涉农信息服务体系。鼓励电信运营商参与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为农村信息化的发展争取最大的优惠条件和资金支持,协调引导聊城移动公司拓展“农村信息机”、“千百万工程”与“农信通”等农村信息化业务,聊城联通公司继续在有条件的乡镇推广“三农信息服务站”建设。三是坚持“抓三带一促二”的发展战略,重点推进金融信息化、旅游信息化、交通和物流信息化。挖掘我市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旅游资源,推进文化旅游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发挥服务业信息化后发优势,加快实现电子商务在商业、贸易、旅游、娱乐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加快整合建立各类服务业信息化平台、物流业信息化平台的步伐。
第四,着力推进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致力于创造让广大群众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多层次、多功能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化服务体系;加强卫生信息化网络体系建设;立足“生态型强市名城”建设,积极实施“数字环保”工程;开展社区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家庭上网工程。
第五,加大信息化统筹协调力度,进一步优化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环境。加强全市信息化工作的统筹规划及监督管理,优化全市信息化与信息产业发展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信息化促进条例》,做好信息化行政执法各项具体准备工作,建立完善执法管理配套机制,促进全市行政执法的稳步开展;对各部门财政投资或部分财政投资的信息化工程项目实行立项审核与强制监理,加强监督力度,提高透明度;进一步抓好项目建设的招投标工作,完善和规范招标程序,保证项目投资结构的规范和合理性,有效防止项目建设过程中腐败现象的发生;采取积极措施努力做好全市信息网络安全工作。
六、把握目标,制定措施,努力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
结合我局工作特点,总结多年来加强班子自身建设的经验,强化工作职能,突出抓好服务型机关建设,创建思想上有方向、工作上有标准、岗位上有职责、过程上有监督、落实上有效果、团结上有凝聚的“六有”型领导班子。
一是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实现思想上有方向。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必须把加强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摆在第一位,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带头学习实践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完善领导班子、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制度,形成领导干部自觉学习、主动学习,机关干部经常学习的学习机制。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使领导班子成员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理清发展思路和方向,创新发展思路和方法,破除阻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着力提高科学决策与执政水平,提高班子成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不断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确保领导班子在科学发展上开拓进取,把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二是创建务实型领导班子,实现工作上有标准。围绕“作风实,标准高;服务好,效率高”的要求,切实转变作风,强化服务,规范行为。在全市信息化系统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对基层、企业和群众反映的问题要落实好,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建成求真务实的领导班子,以一流的工作标准,创一流的工作业绩。
三是创建公仆型领导班子,实现岗位上有职责。要立足岗位为企业和百姓搞好服务,强化公仆意识,强化岗位意识,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水平,创造公正透明、廉政高效的办公环境。
四是创建诚信型领导班子,做到落实上有效果。班子及成员要经常对照检查,看制定的工作目标完成了没有,整改措施落实了没有,作出的承诺兑现了没有,通过规范工作程序,量化服务标准,完善首问责任、承诺、告知、责任追究等制度,确保规范、公正和诚信,让群众满意。
五是创建清正廉洁的领导班子,做到过程上有监督。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开展党风廉政教育,使班子成员始终坚持廉洁自律,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影响和侵蚀。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并采取党务公开、政务公开等措施,做到任何工作自始至终的过程都要有监督,不断提高工作透明度,自觉接受党内监督,群众监督、法律监督、民主监督和舆论监督,不断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建设一个清正廉洁的领导班子。
一、围绕中心,努力工作,搞好全市信息化建设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全市信息化推进与信息产业工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创新实干,取得了较好成绩。
1、电子政务建设步伐加快。政府网站主媒体地位凸显,圆满完成了我市人大、政协“两会”的网上直播报道工作;积极做好全市重大活动的宣传报道,应时开设了《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项目突破年》、《“防灾减灾日”宣传月》等专题栏目;与国内知名媒体新华网、人民网、央视国际《城市频道》等实现合作,成功推介了“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生态聊城”文化旅游品牌,在新华网首页实现聊城政府网链接,开通了聊城走向世界快车道,搭建起聊城对外交流合作的新桥梁;积极建设“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平台”,做好突发应急指挥系统的招投标准备工作;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帮助各县市区建设推广政务信息公开系统,确保今年年底全面实现网上政府信息公开。
2、信息产业稳步发展。面对全球性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市信息产业发展实现了稳步发展,其中,全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利润较去年同期增长20.38%,软件产业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15.99%,均超过全省平均增幅。同时,我们还根据国家和省加大扶持创新型信息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结合我市信息产业实际情况,深入调查研究,会同财政局、发改委、科技局等部门,按照要求,筛选出一批信息产业项目进行扶优扶强,积极推荐申报国家、省信息产业扶持项目。
二、认真查摆,深入调研,找准存在主要问题
主要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
1、思想解放的力度还不够大。近年来,全市信息化主管部门和广大干部职工坚持解放思想,积极推进改革创新,实现了一些突破。但是,面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新形势,局领导班子思想解放的力度、观念更新的程度、改革创新的魄力与服务科学发展的要求相比,还不能完全适应。特别是在用科学发展观去指导工作和实践方面,还有一定差距。在上大项目上,责任感、紧迫感还要进一步增强,开拓创新意识仍需进一步提高;在行业发展上,近期目标与长期规划还需进一步统筹协调,对近期工作考虑的较多,与长远发展谋划结合的还不够。
2、理论水平、业务素质尚不能完全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一是政治理论学习,向深层次钻研、探索还不够。二是业务知识学习,存在着用到什么学什么、什么急需学什么的现象。三是对金融、法律、管理等辅助决策方面的知识研究不够。四是对国际上整个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化发展趋势和国外大公司发展战略的跟踪研究不足。造成理论水平、业务知识等,尚不能完全适应当前我市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3、工作作风与服务科学发展的要求还有差距。一是工作开会部署的多,对如何抓好会议精神的贯彻监督落实还不够。二是工作重点有时不够突出,对行业发展潜在的问题研究的还欠缺。三是深入基层较少。到基层,特别是到县(市、区)、企业调研还不够充分,向群众请教、听取各方面意见,还不够及时、经常和深入,对基层和企业了解还不够深。四是重大项目推动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
4、对信息产业企业帮扶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面对金融危机对我市信息产业企业的冲击,与企业的沟通较少,帮助信息产业企业争取优惠政策资金扶持,引导企业做大做强,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的工作还应进一步加强。
5、制度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我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总体来讲比较好,大家能够认真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规定,筑牢了思想道德防线,在大的原则方面把握得较好。但是,还应进一步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进一步加强作风建设和相关制度建设,做到防微杜渐。
三、认真总结,深刻剖析,深挖问题主要原因
1、对政治学习的重要性认识还不够,科学发展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增强。对政治理论学习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习的主动性还不够强。政治理论学习在党组中心组层面组织的还较多,班子成员个人安排时间学则较少。挤时间、或利用业余时间进行学习不够。做出的决策和工作思路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有时还存在一定距离。
2、对业务知识学习的系统性还不够,科学发展能力有待于进一步增强。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领导班子不仅要掌握深厚的政治理论知识,拥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同时还需要精通经济管理、科学决策等各方面的业务知识和综合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具备驾驭全市行业发展紧紧追踪国际、国内市场潮流的能力,才能使全市信息化工作做到又好又快发展。我们对应知应会的新知识、新理论、新技术掌握还不够丰富,对本市、本行业情况掌握存在不够及时、不够全面。班子成员主动探求业务知识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挖掘,还需把业务知识学习摆上重要议事日程。
3、以人为本的思想还需进一步巩固,对基层的了解还不全面。对基层遇到的困难、提出的问题,从政策性、原则性上考虑的多,站在其切身利益方面去想问题较少,灵活性欠缺。到县市区、企业等基层单位检查、调研时,注重听汇报,看材料,和基层干部座谈,深入到一线职工中间去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还不够。客观上来讲,到基层检查、调研时时间短,不可能面面俱到。主观上讲,我们总认为领导干部掌握的情况多、水平高,考虑问题周全,而一线干部职工接触面较窄,了解情况少,很难提出有真知酌见的意见和建议。所以,从思想上和一线群众进行沟通与交流重视不够,从而导致不能很好的倾听他们的反映,了解他们的真实感觉和迫切需求,对于掩藏在基层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了解不够。
4、对从点滴搞好制度建设抓得不够紧,班子成员在细微之处的要求还需进一步从严。总认为班子成员都是老党员,具有较强的抵御腐蚀、辨别是非的能力,在反腐倡廉方面不会出大问题。因此,没有从点滴做起,从细微之处做起,自我约束和警觉性不高,总感觉只要不贪污受贿行贿,不做违背原则的事情,就不会犯错误,对“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现象,没有从制度建设上引起高度重视。
四、努力学习,认真思考,不断提高对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认识。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要认清信息化建设在科学发展观指引下取得的新成效及信息化发展面临的新机遇,总结近阶段取得的好经验,把积极性引导到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上来。同时要认清信息化主管部门在推动全市信息化建设科学发展所处的位置和肩负的责任,进一步提高认识,提升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水平,加快推进全市信息化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1、解放思想,进一步强化发展意识。
要站在更高的起点、更高的层次,明确自身定位,进一步发扬创新精神,争树一流形象,建一流队伍,创一流业绩,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统筹协调,推动信息化建设各项工作不断迈上新的台阶。从思想上实现由一般向满足多层次需求转变;从工作重心上实现由管理为主向管理与服务并重转变;从管理模式上实现由政府主导为主向发动社会广泛参与转变;从被动完成工作向主动工作转变。做到既总揽全局、统筹规划,又抓住事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重点突破,将阶段工作与长远建设结合起来,同时建立长效机制,推动全市信息化工作科学发展。
2、牢记责任,进一步强化全局意识。
要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不断增强班子成员的全局观念,自觉做到一切重大问题坚持集体讨论决定,班子成员积极参与和自觉维护党的集体领导,模范执行局党组做出的各项决议和决定,树立“一盘棋”的全局观念,按照分工负责的原则,做好分管的工作,确保各项决议、决定的全面贯彻执行。同时要加强部门间的沟通联系,形成良好的工作局面。
3、深入基层,进一步强化为民意识。
密切与群众的关系,要带着深厚的感情做群众工作,想群众所想,帮群众所需,解群众所难,从思想感情上扎根群众,做群众的贴心人。要从实际出发,进一步加强与基层、企业的沟通交流,增强调研工作的针对性,提高为民办实事的效率。更好地帮扶信息产业企业争取优惠政策资金扶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开拓企业宣传、招商渠道,引进高科技技术和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引导企业做大做强,实现信息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要建立和完善群众监督评议制度,建立承诺服务、登门服务、跟踪服务、一站式服务等各项制度,提升服务水平。
4、转变作风,进一步强化务实意识
要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党的事业为重,以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为重。要加强科学发展观理论的学习,认真研究新思路、新方法,努力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要努力转变工作方式,深入调查研究、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长远性。要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设身处地为群众排忧解难,做到“为民、务实、清廉”。自觉接受党内监督、接受群众监督、接受舆论监督。
五、明确目标,开拓创新,不断完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新方法和新机制
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认真总结近阶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好经验,仔细查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深刻剖析产生问题的原因,结合实际确定了下一步的工作方向、思路、主要措施,确保问题的解决。
今后全市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工作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建设生态文明市”和“项目突破年”的总体要求,力推政务、工业、农业、服务业和社会信息化,力促信息化和传统产业有效融合,力抓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软件业、系统集成业,力保信息网络安全,提升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水平,实现2010年信息产业主营收入过百亿,使其成为带动我市经济增长、结构升级的重要产业。
围绕上述目标,要重点抓好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大力培植壮大信息产业规模,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针对我市信息产业企业产业规模小,普遍存在研发能力不强,产品档次低,市场竞争力不强的特点,从以下几方面努力:一是培植壮大聊城电子信息产业园(聊城软件园)规模,促其优化升级。发挥园区的聚集和孵化作用,培育新的产业增长点。把引进优势信息企业作为招商引资工作的重点,对外宣传国家、省、市的优惠政策,吸引国内外大企业到我市投资电子产品制造业、软件业和信息化服务业等。引导鼓励高等院校的专家人才到高新园区领办高新技术项目。二是进一步加强与企业的沟通交流,帮扶信息产业企业筛选优势项目,争取优惠政策资金扶持,引导企业做大做强,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强市场竞争力;三是办活办好“光岳商网”,增强企业网上招商的意识,开拓企业宣传、招商引资渠道,组织企业参与省市组织的信息技术招商引资活动和经贸洽谈会;参与国内产品项目洽谈会、交流会;组织企业出国考察、宣传推介洽谈项目。四是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搞好信息产业企业安全生产,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第二,扎实推进电子政务,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创新。一是加强政府网站建设工作,提升网站服务功能,应时开设专题,做好全市重大活动的宣传报道,加大与新华网、人民网、央视国际等国家知名网站的合作交流力度,提升政府网站知名度,推介聊城“江北水城运河古都”的城市品牌。二是拓展电子政务系统的作用,提高协同办公能力。扩大电子政务专网覆盖范围,逐步覆盖市,县,乡镇(街道)这三级政府部门,并延伸到党委、人大、政协和两院(法院和检察院),以及其他的重要企事业单位。减少资源浪费,节约财政资金,满足各级各部门进行内部办公、管理、协调、监督以及决策的需要,同时也满足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面向社会服务的需要。三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加强对市直部门、县市区调研督促,切实做好全市政府信息网上公开工作。四是与市应急办协调相关部门,共同推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平台”建设,完善社会预警和应对突发事件的网络运行机制,增强对各种突发性事件的监控、决策和应急处置能力。五是健全电子政务绩效考核机制。对各级各部门的电子政务建设情况、信息资源开发与共享、政府网站内容保障等工作进行考核评比,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价机关工作的重要依据,为我市电子政务持续发展提供激励和保障。
第三,加快信息技术应用步伐,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一是全面促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相融合,引导企业向高技术、信息化、节能型、环保型方向发展。积极推广信息技术应用较好的东阿阿胶(erp)、时风集团、中通客车(nerp)、鲁西化工等样板企业,以点带面,推进工业信息化;针对机械加工,造纸纺织等高污染行业行业,引导绿色生产信息技术应用,提高企业产品质量效益;采取市场化运作的方式,调动电信运营商参与企业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双合共赢。二是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健全涉农信息服务体系。鼓励电信运营商参与新农村信息化建设,为农村信息化的发展争取最大的优惠条件和资金支持,协调引导聊城移动公司拓展“农村信息机”、“千百万工程”与“农信通”等农村信息化业务,聊城联通公司继续在有条件的乡镇推广“三农信息服务站”建设。三是坚持“抓三带一促二”的发展战略,重点推进金融信息化、旅游信息化、交通和物流信息化。挖掘我市悠久的历史文化,丰富的旅游资源,推进文化旅游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发挥服务业信息化后发优势,加快实现电子商务在商业、贸易、旅游、娱乐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加快整合建立各类服务业信息化平台、物流业信息化平台的步伐。
第四,着力推进社会公共服务领域信息化,促进社会和谐发展。致力于创造让广大群众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信息化基础环境。建设多层次、多功能的就业和社会保障信息化服务体系;加强卫生信息化网络体系建设;立足“生态型强市名城”建设,积极实施“数字环保”工程;开展社区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家庭上网工程。
第五,加大信息化统筹协调力度,进一步优化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环境。加强全市信息化工作的统筹规划及监督管理,优化全市信息化与信息产业发展环境。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信息化促进条例》,做好信息化行政执法各项具体准备工作,建立完善执法管理配套机制,促进全市行政执法的稳步开展;对各部门财政投资或部分财政投资的信息化工程项目实行立项审核与强制监理,加强监督力度,提高透明度;进一步抓好项目建设的招投标工作,完善和规范招标程序,保证项目投资结构的规范和合理性,有效防止项目建设过程中腐败现象的发生;采取积极措施努力做好全市信息网络安全工作。
六、把握目标,制定措施,努力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
结合我局工作特点,总结多年来加强班子自身建设的经验,强化工作职能,突出抓好服务型机关建设,创建思想上有方向、工作上有标准、岗位上有职责、过程上有监督、落实上有效果、团结上有凝聚的“六有”型领导班子。
一是创建学习型领导班子,实现思想上有方向。加强班子自身建设,必须把加强科学发展观的学习摆在第一位,深化对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和理解,带头学习实践活动,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完善领导班子、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制度,形成领导干部自觉学习、主动学习,机关干部经常学习的学习机制。通过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使领导班子成员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理清发展思路和方向,创新发展思路和方法,破除阻碍科学发展的思想观念,着力提高科学决策与执政水平,提高班子成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不断建立和完善工作机制,确保领导班子在科学发展上开拓进取,把科学发展观理论学习的成果转化为工作的思路和对策。
二是创建务实型领导班子,实现工作上有标准。围绕“作风实,标准高;服务好,效率高”的要求,切实转变作风,强化服务,规范行为。在全市信息化系统大力倡导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对基层、企业和群众反映的问题要落实好,切实提高办事效率,建成求真务实的领导班子,以一流的工作标准,创一流的工作业绩。
三是创建公仆型领导班子,实现岗位上有职责。要立足岗位为企业和百姓搞好服务,强化公仆意识,强化岗位意识,努力提高服务质量,提高依法行政、依法办事水平,创造公正透明、廉政高效的办公环境。
四是创建诚信型领导班子,做到落实上有效果。班子及成员要经常对照检查,看制定的工作目标完成了没有,整改措施落实了没有,作出的承诺兑现了没有,通过规范工作程序,量化服务标准,完善首问责任、承诺、告知、责任追究等制度,确保规范、公正和诚信,让群众满意。
五是创建清正廉洁的领导班子,做到过程上有监督。结合工作实际,认真开展党风廉政教育,使班子成员始终坚持廉洁自律,自觉抵制不良风气的影响和侵蚀。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并采取党务公开、政务公开等措施,做到任何工作自始至终的过程都要有监督,不断提高工作透明度,自觉接受党内监督,群众监督、法律监督、民主监督和舆论监督,不断推进反腐倡廉工作,建设一个清正廉洁的领导班子。
一、整顿基层组织和镇村干部队伍建设,凝心聚力,团结实干的氛围正在形成。
近年来,我镇在村级党务、村务管理、镇村干部的管理和教育等方面,虽做了些工作,但由于不注重细节上的把握,不注重从严要求,从严考核,一段时期造成工作上的被动和管理上的散乱。围绕创先争优活动,新的一任党委、政府班子从4月26日宣布班子组建开始,即迅速深入讨论,形成共识,首要的是要抓好规范村级财务、村务管理和镇村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以此为切入,达到凝心聚力、团结实干的目的,达到振奋精神,鼓舞士气的目的。我们于5月6日召开全镇基层组织、镇村干部队伍整顿大会,针对问题,出台措施,狠抓整改。一是针对镇村干部存在的“四个不强”的问题,整顿思想作风,整顿工作作风,整顿纪律作风。我们把党员副科干部全部下派到村任支部副书记,党员普通干部全部下派到村任支部委员,其中工作比较复杂的三畛、张家沟、北家庄、小泉沟四个自然村均派镇干部担任党小组副组长。这样,各村的两委会、两议会镇下派干部每次必须参加,每个重大事项必须提前和下派干部协商,强化了对村工作的监督。建立镇村干部会议制度、出勤制度、学习制度、值班制度、重大事项报告制度等制度,严格遵守工作纪律,集体活动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工作期间不得在工作场所,下乡期间不得在所在村打麻将、打扑克、打电脑游戏,不醉酒,不干与自身工作无关,有损镇村干部形象的事情,树立风清气正、人人争先、个个出力的工作局面。对全镇7名村官进行调配,剩余5个村按片各自选配兼任村官。发挥村官作用,各行政村、自然村会议记录本由镇统一收回,会议记录全部由村官记录,平时由村官保管,确保了村级会议的真实性。把7个村官选派协助镇政府6个站所工作,让他们长见识,学本领。6月份各支部均召开了由全体党员参加的民主生活会,镇党委书记、镇长参加。2个村组织开展了外出参观学习活动。出台了村级年度工作千分考核办法,明确了8类20项重点工程镇村责任人,形成了工作合力。二是针对村务、党务管理三个不规范的问题,开展找党员活动,“暖人心”活动,规范村务管理活动,加强阵地建设活动。组织镇村干部60余人到黄镇北塔地村、小屯庄村、古交镇城底学习新农村建设、支部建设,组织建立党建之窗专题博客,开通短信平台,组织开展党务资料评比活动,组织开展支部三基建设检查活动,组织开展支部阵地观摩活动。通过检查推动,因村而异确立不同的创建标准,达到了院内干净整洁,室内焕然一新、窗明几净,办公设施齐全,版面制度上墙,内容更新,档案健全,平时有人值守的目的。摸员底子,分门别类建立党员信息档案,联系外出务工党员,探望年老体弱党员,走访在村中青年党员,建立支委联系党员制度,党员例会制度,从而使党员找到组织,组织联系到党员。围绕四议两公开,严格重大事项提前报告制度,严格执行村务管理的会议制度,出台了集体资产、资源处置管理办法,新建工程管理办法,村级合同备案、审管理办法,自然村财务管理办法,村民代表管理办法,两议会议事规则等有关村务管理的十项制度。
二、基础建设和产业发展并重,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
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是基础建设,关键是产业发展,我们把这两项任务作为保民生、保增长、保稳定的切入点,作为凝心聚力,团结实干的切入点,注重从水、路、校等方面入手,注重在社会扶贫、农业综合开发等方面出力,注重在群众关心,干部关注,今后发展关连的实事用功,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变化,实实在在的成果。一是农村基础建设取得长足发展。2010年,全镇12个村,10个村在基础建设方面有工程、有重点,村村的环境面貌都有新作为、新变化。镇村干部积极争取立项支持,积极发动群众参与,积极克服各种困难和问题,敢于垫支工程启动工程,敢于赊欠推动工程,敢于先行试行拉动工程,经过我们的努力完成上原村、三畛村、北家庄村、安生村、李家沟村的饮水安全工程,总投资96万元,铺设管道12000米,改造农户水表、水井,入户管道416户,维修水管、供水站4个,建成蓄水池7座,清淤中干渠2600米,护坡5000米,投资7万元,完成三道村、三畛村淤地坝工程。完成上原村、南高庄村、卷子头村、小泉沟村主街道工程,村北龙口坡改造工程,大泉沟村—张沟—小泉沟乡村路工程。特别是上原村硬化工程,涉及三个自然村、战线长,历史遗留问题多,群众争议多,镇村干部一米一米坚持,一步一步坚持完成任务。村北龙口,高低不平,坑坑洼洼,尘土飞扬,是我们的老大难,群众的关注点,村村干部垫支出力,为我们带了好头。总投资61万元,完成三道村文化大院,景庄村文化大院,启动建设上原村文化大院。总投资342万元,完成李家沟小学、景庄小学,金家岗小学、小学、南高庄小学、沙河小学等改建、新建工程,顺利完成了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二是突出产业发展。三年的农业综合开发,在我镇新打深井6眼,铺设管道近万米,建水池6个。围绕已形成的基础优势,我们下决心发展蔬菜产业,尽管成绩不大,但毕竟起了步,入了轨。我们成立镇蔬菜产业发展办公室,选派工作扎实,善谋敢断的水管站站长朱保林任主任,年初积极做好大泉沟蔬菜片区的巩固发展工作,妥善处理因棚架受损引发的群众纠纷,在资金紧张的情况下,支付政府租地费用,妥善处理德米特蔬菜合作社和农户租地问题,确保了大泉沟蔬菜片区平稳发展。积极推动南高庄蔬菜片区启动建设,协调处理土块调整、棚模、供水等问题,新发展移动大棚50亩。全镇种植高产玉米43000亩,推广试验渗水地膜、少根蓄灌新技术500亩,新品种20个,举办奶牛养殖、沼气等科技培训31次,受训3000人次。三是社会帮扶取得明显成效,积极引导镇村干部走出去,争取上级资金,争取社会帮扶,争取多种力量参与新农村建设。我镇的社会帮扶体现为三个亮点。第一个亮点是在喜跃发公司的带动下,棘针沟生态新村起步入轨,进展顺利。2008年,喜跃发公司承包棘针沟村东荒滩地80余亩开始新村规划,2009年开始启动建设。棘针沟生态新村围绕移动新村、棘针沟旧村、富士康敬老院一体发展的工作思路,引入社会资金启动建设,争取上级支持推动建设,争取群众参与共同建设,喜跃发公司董事长刘跃不计名利,不说得失,不讲回报,已投入资金1000余万元,平整场地,完成环村路、新村主干道3㎞,修整东干渠1000m,栽植村木3000株,新建文化大院,完成移民用房12500㎡。2010年12月31日晚,棘针沟村在新落成的文化大院召开总结表彰大会,喜跃发公司出资,演电影,放礼花,表彰劳动模范、五好家庭、拆迁模范,慰问困难户。第二个亮点是在市扶贫基金会的帮扶下,景庄村新建学校,改造卫生所,发展蔬菜大棚,推进规模养殖,2009年完成环村路工程,小杂粮加工厂投产启动。第三个亮点是市老区促进会大力支持沙河村发展,投资30万元新建文化大院,投资20万元新建养殖场,同时还绿化主街道,栽植枣树林。
三、优化创业环境,积极招商引资。
发展的支撑依赖与项目建设,群众增加收入依赖项目建设。我们一手抓现有项目的发展壮大,一手抓新项目经济的引进落户。我们实现新引进项目的新突破,投资5000万元的吉港水泥启动投产,投资5000万元的氮化硅项目已经落地,我们实现旧有企业发展的新扩张,两个支柱企业喜跃发公司、百城钢铁成为全县的亮点企业,喜跃发公司承揽黄泥线等多项县级重点工程,承揽太佳线等多项省级重点项目,公司业务迈出国门,群众务工到了非洲。百城钢铁成为全县的税收支柱企业,但目前受到环保等影响,面临效益下滑,短期停产的不利局面。这两个重点企业,已成为镇群众务工增收的主要渠道,成为带动镇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亮点,成为全县的骨干企业。
四、实施城乡清洁工程,综合整治环境。
我镇的城乡清洁是从迎接省市校安工程检查开始的,重点是高速出口到中学路段,在无资金,群众因收秋出工困难的情况下,我们自己动手,镇村干部连续劳动半个月,自加压力,抽调铲车、汽车清理堆积如上的废料堆,铲除残垣断壁,垫支砌墙、整理、粉刷,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任务,实现了高速出口的彻底整治。这一仗,凝聚了干劲,展现了镇镇村干部的精神风貌。
城乡清洁是一场整治仗,一场硬骨头仗,更是一场需要持之以恒,一抓到底的持久战。镇的城乡清洁虽然比其他乡镇起步早,动手早,但战线长,历史遗留问题多,工作难度很大,从县委贯彻陈川平书记调研精神会议开始,到中间的校安工程检查,从成立城镇建设管理办公室到中间的县四大班子检查,我们始终保持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始终贯彻县委、县政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连续在晚上召开镇村干部会,连续抽调力量集中突击大泉沟、上原等重点村,连续召开外出观摩会,评比检查会,连续接受各级领导的检查、评比。整整两个月的时间,思想高度紧张,精力高度集中,措施高度落实。上原村战线长,饭店、修车点凌乱,乱堆乱放集中,书记主任一南一北集中突击整治取得成效,沙河村广告标牌不规范,大冬天组织人硬是把外墙上的字全部铲除,南高庄整治标准高、是全镇的样板村,村投资力度大,新砌砖墙投入10多万,大泉沟、金家岗、东南窊从各自实际出发,彻底整治历史遗留问题,棘针沟、新村是全县的样板村,卷子头的整治效果是全镇做好的。特别是阳店村,整治前石头堆、石灰堆堆积成山,镇村干部在困难面前不低头,在压力面前不退缩,积极为石灰寻找堆放处,为石头寻找落脚点,几个白天,几个黑夜不知吃了多少苦,用了多少心血,才换来今天的整治成果。在连续几次的县四大班子检查中,由于镇的12个村8个处在大运线,4个处在城贾线,可以说每次检查村村到到,村村都要看,工作强度可想而知,全镇累计出动劳力5830人次,出动机具、铲车、挖机、汽车、小四轮、三轮车1580台班次,清理乱堆乱放杂物垃圾57660余方,拉运黄土1600余方,垒砖墙800米,规定垃圾处置点31处,垃圾池43个,投资130余万元。
五、以社会稳定为重点,以教育为主攻,和谐社会建设有序进行。
保稳定始终是我们全年工作的重点,保稳定涉及的工作方方面面,体现到平时的点点滴滴,反映到日常工作的每一个细节。不论是护林防火、安全生产、防汛防疫、还是地质灾害、危房排查和农村财务,不论是群众上访还是干部矛盾,都需要我们坚持原则,严格把关,都需要我们细心细致、灵活应付。从处理解决遗留问题,保重点工程顺利进行,从上原、南高庄、小泉沟等村启动基础工程建设,从村间伐树木,从妥善处理蓝顿旭美薯业因施工与大泉沟群众纠纷,从制定有关村务管理的管理开始,一桩一桩、一件件,镇村干部无不细心、用心、费心,无不阳光、公正、公开,真正做到让群众放心,让上级放心。
教育始终是我们的工作重点,是建设特色文化名镇的主攻方向,我们高度重视校园安全工作,配备了专兼职保安,完善基础设施,明确规章制度。我们成功举办中学新教学楼落成,修复庆典活动,成功借省市校安工程检查的契机,高标准整治中学校园,高标准实施绿化、美化,高标准硬化操场,高标准布置教学楼、宿舍楼、餐厅,中学成为全省一流的乡镇中学。我们成功举办太原市志愿服务活动,成功举办太原市送书下乡活动,成功举办棘针沟古庙会,成功获得地税杯篮球赛第三名,特别是9月31号,在晋商国际大酒店成功举办籍家乡在外人士联谊会,成立建设新同乡促进会,扩大了影响,提升了凝聚力。
大力推广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全镇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0%以上。抓好计生工作,全面完成手术、结扎、社会扶养费征收三大任务。积极推行农村养老保险,完成养老保险金征缴任务。以扶贫济困为手段,做好民政残疾人工作,关心贫困人口,弱势群体生活生产。
六、以农廉为抓手,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刚刚过去的年是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困难最多、建设任务极其繁重的一年,也是我们攻坚克难、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的一年。面对灾后恢复重建的艰巨任务、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和特大暴洪灾害的影响,我们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努力化挑战为机遇,变压力为动力,紧紧围绕县委确定的总体发展思路和决策部署,坚持一手抓灾后重建,一手抓经济社会发展,全力推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一是灾后恢复重建取得阶段性成效。按照“三年重建任务力争两年基本完成”的总体要求,我们及时调整实施计划、明确目标任务、完善工作思路、强化工作力量、靠实工作责任、加强分类指导,着力破解重建难题,进一步简化项目审批,加快项目前期工作进度,多方争取重建资金,协调落实农民住房重建贷款,加大农村贫困户建房帮扶力度,强化资金和建材市场监管,扎实有序推进灾后恢复重建。累计开工重建项目437项,竣工182项(不含城乡住房重建),累计到位资金17.62亿元,完成投资39.44亿元(含城乡住房重建)。农村居民住房重建,除赴疆移民和苗家坝库区移民外,实际开工重建的32501户已基本竣工。加强灾后重建重点村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累计建成通村通社道路62条400.8公里,建设人饮工程116处,实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47处,建成堤防38.6公里,架设供电线路128.1公里。城镇居民住房维修加固和重建分批启动实施,首批核定的5071户城镇居民维修户,已完成维修4036户,正在进行维修1035户,分别占维修总户数的79.59%和20.41%;4033户重建户,已完成重建379户,正在重建1986户,分别占重建总户数的9.39%和49.24%。县以下学校、医院重建进度较快,94所县以下学校已竣工61所,完成主体25所,在建8所;25所县以下医院已竣工14所,完成主体10所,在建1所。对口援建工作顺利开展,其中深圳市直接实施援建项目9项,总投资2.03亿元,已竣工8项,完成主体1项,累计完成投资1.92亿元。去年,我们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上付出了艰辛努力,在项目个数多、投资强度大、前期工作环节多、制约因素和困难不少、建设任务极其繁重的情况下,精心谋划,上下联动,奋力推进,基本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
二是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面对宏观经济下滑的不利形势,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扩大内需、促进增长的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紧紧围绕“保灾后重建、保项目建设、保农民增收、保工业生产、保财政增长”的总体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推动了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年,全县共完成生产总值11.28亿元,同比增长12.7%,完成大口径财政收入1.81亿元,同比增长24%,其中完成地方财政收入0.85亿元,同比增长48.1%,增幅创历史最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7023元,同比增长15.6%;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811元,同比增长61.5%,剔除灾后重建补助因素达到2025元,同比增长16.4%。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成效显著。成立专门班子,加强领导,认真研究解决阳山金矿、国省道升等改造、尖山330千伏输变电工程及苗家坝、麒麟寺、橙子沟等7个投资亿元以上重大骨干项目征地拆迁、供水供电等具体问题,保证了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全年共实施各类项目568项,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6.52亿元,同比增长11.1%,项目数量和投资总量分别位居全市第1位和第2位。年初确定的134项正常重点建设项目,建成80项,在建51项,当年完成投资11.52亿元,同比增长12.3%;29项扩大内需项目,建成11项,在建18项,累计完成投资0.61亿元。全方位开展招商引资,全年共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6项,签约资金9.49亿元,实际到位资金9.34亿元,合同履约率达到80%以上,签约资金和实际到位资金均位居全市第1位。农业和农村经济持续发展。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发放各类补贴8131万元。狠抓劳务输转,着眼县内、县外两个市场,拓宽劳务渠道,全县完成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2.82万人(次),输转劳动力5.71万人,创劳务收入3.92亿元。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支持力度,坚持市场带动,效益促动,行政推动,典型引路,点面联动,扩量与提质并举,全年共发展特色产业面积31.01万亩;建成果菜间作、粮农间作示范点10个,示范面积达到2.35万亩;开工建设了中寨农业科技示范园;水产养殖实现了网箱数量突破1千个,产值突破1千万的“双千”目标;建成规模养殖场7个;完成省级龙头企业认定2家,农产品商标注册4个;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19个;着力解决以路为市、占道经营、有场无市的问题,建成了碧口、尚德、石坊3个农贸市场。大力推广旱作农业技术,完成全膜双垄集雨沟播面积8.2万亩。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全面完成了9个整村推进村建设任务,解决温饱0.69万人;结合灾后恢复重建,建成4个灾后重建贫困试点村、2个新农村示范点。深化农村体制改革,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全面启动;一册明、一折统的惠农资金发放方式全面实施。工业经济企稳回升。把工业作为保增长、保就业的重点,制定了工业发展三年规划,全县工业发展的目标更加明确,思路更加清晰,重点更加突出,氛围更加浓厚。狠抓工业项目建设,阳山金矿进入实质性开发阶段,石鸡电站、宁氏钡盐加工厂、中排高纯碳酸钡加工厂等重点项目进度加快,80万吨干法水泥生产线项目和新关金矿选矿厂已开工。强化协调服务,最大限度地为工业企业创造发展环境,工业经济实现了企稳回升的良好态势,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4.06亿元,同比增长1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3.69亿元,同比增长17.7%。与此同时,认真落实节能减排各项措施,全面完成了市上下达的控制指标。严格落实政府监管和企业管理两个主体责任,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法制化管理水平,安全生产形势明显好转,与年相比,事故起数,受伤、死亡人数,直接经济损失四项指标实现“一平三降”。城镇建设有效推进。编制完成了韩家坝办公区和碧口白林小区建设性详划、尚德镇和桥头乡总体规划。白林小区一期商住楼、老干部住宅楼以及武装部正规化建设项目、县交警大队办公楼已竣工;韩家坝二期、白林二期和阳光二期商住楼,滨江大厦,县法院综合审判楼和县消防大队营房已完成主体;江南公园、阴平廊桥进展顺利;滨江南路正在分段实施;碧山公园防护工程已开工建设;完成了南北山绿化亮化工程,投资290万元,对北山园林公路和景观设施进行了维修,新建园林景观13处;完成了6条居民巷道硬化,新建临时停车场1处,公厕4处。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全方位推进交通建设,投入大幅增长,达到11.7亿元,超过建国以来的投资总和。武罐高速段附道工程全面完成,主线工程已开工建设;境内212国道和省道东青公路升等改造工程全线铺开,目前已完成工程总造价的40%,硬化里程78公里;开工建设6条通乡油路,2条通村油路,建成69条通村公路;开工建设桥梁41座,已建成23座,在建18座;建成乡村客运停靠站65个。电网建设实现了新突破,尖山330KV输变电工程正式开工建设,结束了我县没有330KV骨架电网的历史。农田水利建设取得新成效。完成3条小流域治理;新修水平梯田9960亩;建成安全人饮工程6项;新修河堤48处13.38千米;维修水渠30条;新建集雨水窖(池)1070个、蓄水池120个,新增有效灌溉面积4000亩,集雨节灌面积4400亩。生态环境建设继续推进。建成生态林5.5万亩,完成25个灾后重建重点村村内绿化;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建成沼气池4977个,沼气服务网点24个,发放太阳灶5744个;实施了关家沟、康家崖等7处地质灾害隐患治理工程和13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全面完成了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
三是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我们多方争取项目资金,启动实施了一批社会事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社会事业发展的基础条件明显改善。教育工作稳步推进,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启动实施,在全县247所学校实施了远程教育项目。加强了学校管理,对教师工资实行绩效挂钩。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加快发展,成立了老年大学。按照省、市统一安排部署,开展了“普九”债务的清理清查工作。卫生三级网络不断完善,完成280所村级卫生室的规划,已开工25所。主动应对,积极预防,认真落实了流感和手足口病的各项防控措施。人口和计划生育水平逐步提高,全面兑现计划生育各项优先优惠政策,保障水平达到历年最高;全县人口出生率为8.75‰,低于全市平均控制指标,农村人口计划生育率为88.54%,超额完成了市上下达的目标任务,计划生育综合考核位居全市第三同类县第二。文化事业繁荣发展,认真开展了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完成了全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和“玉垒花灯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省级报批工作。建成了县乡有线电视光缆2条,完成数字电视前端设备架设任务和碧口镇区震损广电网恢复工程。旅游开发取得实质性进展,完成了《景区重点区域补充规划方案》和《景区控制性详规和可研(征求意见稿)》。景区环湖步道已开工建设;完成黄龙沟景区8公里的路基工程;组建了生态民俗旅游开发公司;出版发行了《藏族考》。同时认真开展了第二次全国经济调查工作,《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志》编纂工作和《志》续修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四是民生保障措施全面落实。把保障民生作为我们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有限的财力尽力用到民生保障上,全年投入改善和保障民生方面的资金达到3.22亿元,比上年增加1.95亿元。省、市、县确定的农村沼气建设、廉租住房建设、扶贫开发整村推进、五保家园建设、农村公路及便民桥建设等大事实事基本完成。积极推进就业再就业工作,全面落实就业再就业各项优惠政策,公开招考安排高校毕业生286人,安置复员军人24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1589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21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了3.9%以内。两保一供养水平进一步提升,城镇低保人数由上年的6009人增加到8207人,农村低保人数由上年的19986人增加到45738人,城镇低保对象补助标准由年的人均每月138元提高到152元,农村低保对象补助标准由年的人均每月50.5元提高到54.09元。五保供养对象补助标准由年的人均每月120元提高到133.3元。干部职工津贴补贴大幅提高,人均月增资达到590元。体现人文关怀,为全县干部职工及离退休人员进行了健康体检。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职工达到4989人,失业保险职工达到5812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11169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人数达21839人,工伤保险人数达3351人。为348名企业退休人员补发生活补贴84.14万元。建立了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为924名村干部办理了养老保险。修订和完善了新农合统筹补偿方案,农民参合率进一步提高,由年的91.63%提高到97.68%。同时,全力做好应急救援和困难救助工作,受灾和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得到妥善安置。
过去一年,面对诸多困难,全县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这些成绩,极为不易。实践证明,县委、县政府对灾后重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是及时正确的,措施是得力有效的。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全县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结构不优三大矛盾和能够拉动经济增长的大项目少、对外开放水平低、特色新兴产业链条短、交通不畅、市场发育程度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六大制约因素,经济发展仍然处在粗放型经营、低层次运作的水平上。二是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仍然很多。受宏观环境及内生因素的影响,工业经济稳定增效的基础并不稳固;拉动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不足,经济增长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国家拉动内需及项目投资政策的变化和影响;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难度加大,就业压力持续增加,我们在加快发展的同时,还将面临许多不可预知的不利影响;三是灾后恢复重建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农村居民住房重建仍有欠账,城镇居民住房重建开工慢、进展慢;重建资金缺口大,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多,项目实施整体进度慢,已开工项目仅占落实资金项目的72.8%,已竣工的项目仅占29.12%,如期完成灾后重建任务面临巨大压力;四是保持财政收支平衡的压力较大。因实施增值税转型改革,取消100项事业性收费,减收因素增多,财政增收压力加大,加之许多灾后重建项目和扩大内需项目均需县级配套资金,改善民生方面的支出进一步增加,公职人员津贴补贴调增,全县财政保增长保支出的形势依然非常严峻;五是抓工作落实的力度和深度不够。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薄弱环节深入研究不够,缺乏管用有效的办法措施,一些重点工作中的难点问题尚未得到有效破解,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工作水平还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项目前期工作滞后、项目管理薄弱、项目用地困难、项目实施进度较慢等问题仍很突出,有了项目、有了资金不能认真实施的问题仍然存在,而且在有的行业、有的部门、有的地方还比较严重。六是发展环境不优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无理阻扰、破坏项目建设的事件时有发生,在个别地方甚至表现得十分恶劣,影响了项目建设的顺利实施,制约了经济社会的较快发展。维稳形势严峻,局部地方治安问题多发,矛盾纠纷多发,维护社会稳定的任务还很艰巨;有些乡镇和部门服务意识不强,工作效能不高,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和吃拿卡要,为政不廉的问题还十分突出,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我们既要充分肯定取得的成绩,坚定发展的信心,更要看到存在的差距和不足,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责任意识、发展意识,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估计得充分一些,把发展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分析得更透一些,把发展的措施谋划得更得力一些,全力推动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二、关于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和主要措施
年是灾后恢复重建的最后一年,也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对于全面实现灾后重建三年任务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为“十二五”规划启动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按照县委的总体部署,在更高的起点上谋划、部署好今年的各项工作,坚持重点上推进,难点上突破,进度上加快,标准上提高,落实上着力,推动各项工作再上新水平。
按照县委的总体要求,综合考虑发展的基础和条件,本着实事求是、积极可行的原则,我们提出今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12.5%,达到12.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达到35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增长15%,突破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0%,达到3.3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6%,达到8146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达到2247元;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按照以上奋斗目标,今年我们要着力抓好以下十二个方面的工作:
(一)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全面完成灾后重建任务。今年是全面完成灾后恢复重建任务和项目建设的关键一年,我们要坚持“三年重建任务力争两年基本完成”的目标不动摇,继续把灾后恢复重建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靠实责任,强化推力;细化措施,强化管理;明确标准,强化落实,具体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切实抓好农村居民住房重建的扫尾和完善。要紧紧抓住“半拉子工程”和纳入重建范围尚未开工的重建户,进一步靠实属地管理和干部包抓责任,全面落实工作措施,抓重点、抓难点、抓协调、促进度,确保在3月底前一户不剩地全面完成重建任务。要进一步整合项目和资金,按照项目拼盘、资金捆绑、各负其责、各计其功的思路,坚持先急后缓、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分期分批实施重建重点村水、电、路等配套设施建设,确保在6月底前全面完成配套建设任务。县发改委、水利、交通、电力等部门要争取项目、统筹资金,有重点、分阶段抓好落实。要着眼于提高重建村群众的生活水平,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多策并举,大力发展后续产业。县扶贫、农牧、林业等部门要立足实际,坚持宜林则林、宜果则果、宜药则药、宜牧则牧、宜工则工的原则,尽快制定灾后重建重点村后续产业的发展规划和方案,并逐项抓好落实,进一步提高灾后重建的质量和效益,力争建得好、安得住、有发展。启动实施40个灾后重建重点村环境综合整治项目,认真做好垃圾清运、水源保护、帐篷收存等各项相关工作,解决和纠正乱搭乱建、乱堆乱放等脏、乱、差的突出问题,不断改善村容村貌,提升重建品质。县国土、移民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抓紧开展尖山河口村和口头坝长丰沟2个库区移民集中安置小区建设,确保6月底前完成“三通一平”工程,年底前完成建设任务。要妥善安置好赴疆移民的生产生活,确保移民安全越冬,并认真组织实施好赴疆移民的各项相关工作,确保全面完成赴疆移民工作任务,从根本上彻底解决灾区移民的长远生计问题。二是加快开展城镇居民住房重建。适时转移工作重点,坚持“维修加固为主,原址重建为主”和“尊重民意,采取自愿,因地制宜,统分结合”的原则,从紧、从严、从实、从细确定重建对象,采取原址重建、置换土地重建、单位组织重建住房、租赁住房、购买安居房、置换安居房、一次性货币终结、购置商品房等行之有效的模式,积极稳慎地推进城镇居民住房重建。要采取有力有效措施,切实加快维修进度,做到维修一批,验收一批,资金兑付一批,确保在2月中旬前全面完成维修加固任务。要充分发挥城镇居民建房的主体作用,以县城和碧口镇区为重点,强化分类指导,落实重建措施,核准一批,开工一批,完成一批,验收一批,确保在9月底前全面完成城镇居民住房重建任务。要强化宣传教育,明确重建的时限要求,对在5月底前还没有开工建设的重建户,要取消其重建资格。要坚持城镇居民住房重建与保障性住房建设相结合,确保全面完成城区198套廉租住房建设任务;及时落实建设用地,创造条件,推进碧口镇区廉租住房建设。县建设部门要科学制定廉租住房租售使用的具体办法,切实将符合政策的无房户、少房户和无力开展重建的城镇困难群众纳入政策性保障范围。要进一步提高重建质量,结合旧城改造,对临街重建的,要加强规划管理,严格红线控制,严防因疏于管理而造成新的乱修乱建;要注重特色打造,提升重建品质,学习借鉴等地经验,吸收川北民居的建筑元素,在外观、色彩上做到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着力打造县城阴平古街和碧口古镇风情街。要健全工作机制,严格实行四大班子领导、县直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乡镇干部包抓社区和项目责任制,层层靠实包抓责任,及时解决产权、用地纠纷和邻里纠纷,加强矛盾纠纷的排查,推进城镇居民住房重建的顺利进行。三是抓紧实施公用设施重建。加强资金管理,强化协调服务,严格执行工程“五制”,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切实加快学校和卫生院重建进度,确保94所县以下学校和25所基层卫生院,在2月底前竣工投用;9所县以上学校和6所县以上卫生项目,要确保在9月底前竣工投用。要整合行政、事业单位办公和业务用房建设项目,确保3月底前全面开工建设县环保局等5个机关单位灾后恢复重建统建楼、县财政局办公楼和人力资源市场统建楼、卫生系统业务综合楼、广电文化大厦、体育场及县公安局、教育局办公楼和县农业五站等公共管理项目,确保年内完成建设任务。县财政部门和各涉关乡镇要积极配合,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5个在建乡镇基层政权建设项目,要在3月底前完成建设任务,纳入整合的城关镇等10个乡镇基层政权及站所建设项目,要在2月底前开工建设,6月底前建成投用。四是全面推进城乡基础设施重建。认真实施好洋汤河万亩灌区和文丰渠等7条灌溉工程,桥头固镇村等37处农田修复水渠配套工程,城关凡昌等9处饮水工程和石鸡坝水磨沟、桥头乡新舍等8处节水节灌工程;建成碧口等27处河堤防护工程,石鸡坝险崖坝等2处灾后重建以工代赈河堤工程。及时开工建设13项水土保持灾后重建工程、冷梨等133条971.9公里县乡村道路灾后重建维修工程、中寨阳志山等20条村内道路硬化、排水工程和碧口马家山等7条机耕道路工程,确保年内完成建设任务。同时,要全面铺开39个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实施第二批9处灾后重建土地开发复垦项目,年内建成全县地质灾害预警系统和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及群测群防体系。五是继续加强对口援建的协调服务。进一步完善对口支援协调机制,认真做好深圳援建、社会帮建、红会项目及其他社会各界援建项目的协调服务工作,为援建方创造良好的建设环境,用好爱心钱,办好爱心事。深化与深圳市、酒泉市等援建方在资源开发、产业转移、干部交流、人才培养、劳务输出、特色农产品销售等方面的交流合作,力争取得新成效。六是加强资金和建材市场监管。不断完善资金拨付制度,加强资金使用监管,健全管理台帐,强化监督管理,确保资金发放公平、合理,发挥重建资金的最大效益。在全力配合国家和省、市审计检查的同时,县审计、监察、财政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审计力度,增加审计密度,重在发现问题,立足事要解决,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宽贷,切实提高审计的质量和效果。同时,要继续抓好建材生产、调供,保障建材供应,确保建材价格基本稳定。
(二)着力解决制约因素,加快推进项目建设。项目建设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和载体,是加快发展的源头活水。要按照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项目靠争取,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项目靠招商的思路,下决心解决项目建设环境不宽松、项目人才缺乏、项目前期工作滞后、项目用地落实困难、项目管理薄弱、项目实施进度缓慢、后备项目储备不足等突出问题,意向性项目抓落地、前期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投产、投产项目抓效益,力争在项目论证、项目储备、项目争取、项目实施、项目管理上实现新突破。一是切实加大项目建设力度。紧紧盯住投资额度大、贡献率高的投资亿元以上骨干项目和千万元以上重点项目不放手,在加快续建项目投资进度的同时,新开工建设一批产业关联度大、资源利用率高、经济社会效益显著的大项目、好项目,力争全年项目数量达到522项(含灾后重建项目),当年完成投资总量力争达到30亿元以上。积极推进城乡电网建设,年内建成尖山330KV输变电工程,开工建设石坊110KV输变电工程和铁楼35KV等6处电网工程。要大力支持通讯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移动通讯基站和宽带网络建设,开通乡镇政务专网,建成乡镇视频会议系统。二是全面加快项目投资进度。坚持“谁包抓、谁负责”的原则,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包抓项目责任制,逐项目靠实包抓责任。要坚持每月进行一次分析通报,每季度进行一次拉网督查,半年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年底进行总评。对包抓项目进展情况,各包抓领导和项目包抓单位要定期向县委、县政府汇报,以确保全面完成年度投资计划。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科学制定定性、定量的考核指标,严格考核,兑现奖罚,以项目争取看干部、论实绩。三是全力做好项目论证和争取工作。各相关部门要认真研究国家扩大内需、促进西部地区和经济发展等政策,根据项目急需,找准结合点,以矿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农业产业开发项目、农业基础建设项目、电网建设项目和社会公益项目为重点,有计划地筛选、论证、申报一批大项目、好项目,积极争取国家、省上各类投资。对列入规划已经上报的项目要盯紧抓牢,按照项目报批的要求,切实做好项目可研等前期工作,抓紧拿出有深度、有质量的项目本子,以争取上报的规划和项目能够列项实施。四是提高项目管理水平。要进一步增强抓项目的紧迫性和责任性,严格按照项目建设的规范要求实施项目、管理项目,纠正项目实施和管理上的随意性,提高项目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要切实解决项目人才不足的问题,通过培训、引进、选调等多种办法,充实项目论证、实施和管理人才队伍。要切实改变重项目争取、轻项目管理的状况,加强各类项目特别是中央投资项目的管理,完善管理办法,规范项目审批、核准、备案制度,强化项目稽查,对重点项目实行全程跟踪督查,确保各类项目发挥效益。五是坚持不懈地抓好招商引资工作。要加强招商引资项目论证储备工作,全年力争新储备项目20项,其中50%以上要完成可研。要创新招商方式,拓宽招商渠道,努力扩大招商引资规模,加快引进一批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产业链条长的矿产品精深加工企业和特色产品龙头企业。要加强引资项目的跟踪服务,切实提高项目合同的履约率和资金到位率,力争全年签约招商引资项目15项以上,签约资金10亿元以上,到位资金6亿元以上,项目履约率达到80%以上。
(三)着力加快工业发展,提升工业质量效益。要全面贯彻落实市委二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和全县工业发展大会精神,把工业发展摆在更加突出和重要的位置,使工业发展的氛围更加浓厚,措施更加得力,成效更加明显,为经济增长、财政增收、扩大就业、改善民生做出更大贡献。根据县委确定的全县工业发展总体思路,要坚持依托两大优势(矿产资源优势、光热水能资源优势),面向两个市场(国内市场、国际市场),做强两个龙头(水电能源、矿产资源深加工),培育五大产业(水电能源、有色冶金、建筑建材、绿色食品、医药化工),通过调结构,扩总量,增效益,为力争在三至五年内把建成陇南的工业强县奠定坚实的基础。一是适时转移工业发展重点。把工业后续发展的重点由以水电能源开发为主转移到以水电能源开发和矿产资源深加工并重上来,年内建成苗家坝、石鸡、柳园、横丹电站和80万吨干法水泥生产线等5个投资亿元以上及宁氏钡盐化工厂、中排高纯碳酸钡加工厂、鑫磊铜选厂、芝麻山电站二期等10个投资千万元以上的项目,新开工建设临江20万KVA铁合金基地和天引桥电站2个投资亿元以上和鑫海铁合金厂迁建、新关金矿选矿厂等5个投资千万以上的项目。麒麟寺电站要确保在6月底前实现二期下闸蓄水;阳山金矿要按照地质详查、勘探同时进行,可研、设计、立项同步推进的开发建设模式,在5月底前完成项目可研,6月底前完成1000亩土地统征,并开工建设主厂房基建工程,8月底前完成坑探工程。同时,要充分利用光热资源优势,培育以龙池有机茶加工、中药材深加工为重点的龙头企业,开发茶多酚和纹党保健品等系列产品;依托县内青石板材品质好、储量丰、绿色环保、产品适销对路的优势,不断加大对外推介力度,以加快推进县内优质石材开发,形成新的工业增长点。二是积极筹划工业集中区建设。按照“大规划、大产业、小集中”的思路,宜统则统,宜分则分,科学合理地调整工业布局,积极推进高楼山有色冶金工业集中区、临江铁合金工业集中区、中寨中药材加工产业集中区和碧口茶叶深加工产业集中区4个工业集中区建设,力争在集中区建设上取得实质性进展。三是精心组织好工业生产。进一步强化对工业经济运行态势的监测分析,密切关注重点工业产品价格变化和市场走势,及时研究解决工业经济运行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全县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强市场营销,多方开辟工业产品销售渠道,千方百计提高工业效益。增强对企业的扶持和服务,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扶持工业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从今年起,县级财政连续三年每年筹集100万元,总额300万元,建立工业发展专项资金,扶持工业企业发展,支持企业进行技术改造,产品升级,开展节能减排工作。同时,县财政每年在预算中列支50万元,作为工业企业的技改贴息资金,视财力状况逐年增加,并每年从企业所得税收益中拿出10%,扶持工业发展。四是进一步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要按照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的要求,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切实抓好节能减排工作,加快高耗能、高污染、低产出行业落后产能的淘汰,新上项目都要尽可能采取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装备,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升级。铁合金行业要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供求规律,积极争取国家扶持项目,加大资金投入,进行技术改造和产品结构调整,生产适销对路、附加值高、市场竞争力强的铁合金产品,进一步提高企业效益。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又不进行技术改造,环保、节能不达标的铁合金企业,要坚决予以关停。
(四)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收入持续增长。我县农业人口多,农业基础薄弱,农民收入比较低。无论是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还是建设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都不能放松“三农”工作。要紧紧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主题,在保持粮食稳产增产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发展特色农业产业,狠抓劳务输转,促进农民增收。一是切实加快特色产业开发。坚持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市场化运作,品牌化打造的原则,在核清产业适宜面积和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修订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坚持把小的做大,大的做强,强的做优,优的做特,全年力争新发展特色产业面积17.1万亩,其中核桃3万亩,花椒2万亩,茶园0.5万亩,中药材5万亩,油橄榄1.6万亩,蔬菜5万亩。要办好中寨红提葡萄、尚德椪柑等4个千亩基地,建成万元田示范点5个,多千田示范点6个。继续抓好“一注册三认证”工作,新申报龙头企业1户,质量管理认证企业2户,名牌产品1个,绿色产品认证1个。大力发展水产养殖和畜牧养殖。进一步扩大水产养殖规模,全年力争新发展网箱1000个,实现产值2000万元。加快建设水产品深加工项目。同时,要着力抓好舍饲圈养示范村、示范户建设,积极推广秸秆青贮氨化技术,建成青贮氨化池400个。二是大力推广农业科技。要抓好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着力抓好中寨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真正把中寨农业科技示范园建成新品种、新模式的展示园,农民科技培训的基地和现代农业的形象窗口。同时要大力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和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年内完成9万亩的全膜双垄沟播任务。三是积极推进扶贫开发进程。认真开展“两项制度”衔接工作,摸清“低保户”和“扶贫户”的底子,建档立卡,动态管理,做到“应保尽保”、“应扶尽扶”。继续实施好尚德杜家坪等5个易地扶贫搬迁工程,完成9个整村推进和18个灾后重建贫困村项目建设任务,年内解决0.75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四是深入开展农田水利建设。组织实施好基本口粮田建设和农村低产田改造项目,开工建设马莲河流域和城关玉虚山、南山等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继续抓好安全人饮工程,完成安全人饮维修工程28处,解决1万人的安全饮水和2.2万人饮水的困难。新建河堤10处,新建水渠15条,维修水渠10条,新建集雨水窖(池)1000个,新增有效灌溉面积0.4万亩、集雨节灌面积0.44万亩。五是切实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年内完成荒山造林1万亩,封山育林1万亩,新栽行道树50公里。大力推广沼气、太阳能和以电节柴措施,缓解生态压力,新建沼气池2000个,发放太阳灶3000个。六是不断壮大劳务经济。紧盯县内、县外两个市场,根据用工需求变化,有针对性地做好农民工的技能培训工作,培训务工人员2.85万人,输转农村劳动力5.6万人,实现劳务收入4亿元。七是抓好新农村建设示范点创建工作。要结合灾后恢复重建,高质量抓好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力争在特色产业发展、危房改造、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治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建成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五)抓住项目建设机遇,加快交通建设步伐。坚持“六路”并举,路桥共建,建管齐抓的总体工作思路,支建国省路,升等县乡路,延伸乡村路,打通连环路,连接断头路,争取出口路,抢抓机遇,科学谋划,突出重点,精心实施,努力开创全县交通建设的新局面。一要认真抓好武罐高速段和国省道升等改造工程。县交通部门和涉关乡镇要切实加强协调服务,全力做好土地征用、房屋拆迁等各项相关工作,既要严格按照政策及时足额兑现补偿,又要教育引导当地群众自觉支持项目建设,确保全面完成武罐高速段工程拆迁占任务,切实做好拆迁群众的安置工作。在妥善解决绝大多数群众合理诉求的基础上,抓住瓶颈村和后进段,对恶意阻挠干扰工程建设的人和事,要依法严厉打击,切实为工程建设创造良好的施工环境,确保6月底前完成国省道升等改造一期工程建设任务,9月底前完成二期工程建设任务。二要认真抓好通乡油路工程。在确保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全力加快工程进度,年内完成碧刘、马刘、中杏、月关4条133公里通乡油路工程建设任务。三要认真抓好通村公路建设工程。县交通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各涉关乡镇要积极发动群众投工投劳,着力加快通村公路建设,年内建成中庙肖家坝等27条135.1公里通村水泥路和中庙中坪村等43条292.7公里通村公路。同时,要新建便民桥15座,再建村级客运停靠站50个。四要认真抓好高楼山隧道及引线工程。进一步加快高楼山隧道及引线工程前期工作进度,积极支持项目业主完成项目开工核准,争取尽快开工建设。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年内开工建设武九高等级公路,畅通北出口。五要认真抓好公路养护。加快推进以县为主,乡村配合的农村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加快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进程,做到有路必养,养就养好。
(六)强化各项工作措施,实现城镇建设新突破。认真贯彻全市城市建设现场会议精神,突出“一城一镇”建设重点,结合灾后重建,大力实施“扩城增容、城建美县”战略,坚持“规划统领,项目支撑,中心带动(以县城为中心),四轮驱动(碧口、临江、桥头、中寨),建管结合”的总体思路,在“特”字上下功夫,在“秀”字上作文章,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铁手腕管理,努力实现全县城镇建设的新突破。一是继续完善城镇体系规划。加快城区总体规划修编进度,争取尽快通过审批;抓紧编制西元、大渡坝、鹄衣坝、东峪口、碧口早阳坝和县城韩家坝小区、白林新区、西园新校区、北门廉租住房小区、马家街物流小区、东坝商贸小区等重点区域详细规划,尽快完成桥头、尚德总体规划的审批,编制临江总体规划,为城镇建设提供科学依据。二是着力加快城镇建设步伐。下决心推进旧城改造。以所城东街和碧口中街为重点,坚持“以人为本,和谐拆迁”的理念,着力破解拆迁难题,创新拆迁思路,启动实施所城东街拓宽改造工程和碧口中街改造工程,打通马家街至东街道路,年内建成“两区”(北门廉租住房小区、碧口电厂小区),“五路”(南桥至西园道路、马家街道路及排水工程、碧口白龙江南路212国道拓改工程、白龙江北路路堤配套工程、碧峰北路路堤及排水工程),“一园”(江南公园暨县城防灾避灾中心),“三桥”(阴平廊桥、城区北门桥、碧口白林桥),“两场”(县城和碧口垃圾填埋场)等一批重点工程,逐步改善旧城落后面貌,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坚持高起点谋划,大手笔运作,市场化经营的原则,加快韩家坝小区、白林新区、西园校区、鹄衣坝新区、碧口早阳新区等5处新区建设,重点抓好滨江南路、韩家坝路网工程、韩家坝下段道路等重点工程,年内完成韩家坝小区二期工程、白林小区二期工程和西园新校区园林景观工程。三是精心塑造城市个性特点。对滨河路、江南街、所城中街灯杆和行道树以及沿街建筑物和城区“三桥”进行美化亮化,依托有山、有水、气候好的优势,整合项目,捆绑资金,加大投入,强化推力,围绕“一城、两路、两山”着力实施好绿化、亮化、美化工程,全力打造山绿、水清、多彩、灵动的白水江滨江风情线,努力把县城建成特色鲜明、功能完善、具有江南韵味的山水园林城镇。四是不断加快小城镇建设。完成中寨和桥头乡建制镇的报批,结合灾后重建,在规划的指导下,实施临江、桥头、中寨、尚德等乡镇街道的整修和亮化。五是切实加强城市管理。制定《城市管理暂行办法》,理顺管理体制,整合城管力量,坚持集中整治与经常性整治相结合的原则,依法依规加强城市管理,重拳整治脏、乱、差,为广大市民营造舒心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继续办好《聚集城管》专题栏目,以正面的宣传引导人、良好的环境陶冶人、严格执法教育人,不断增强市民的环境意识和公德意识。
(七)重视发展社会事业,更加注重改善民生办实事。在加大经济建设投入的同时,进一步加大社会投入,促进经济与社会发展良性互动,协调并进。一是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结合贯彻国家将要出台的教育中长期改革发展规划,深入研究我县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开展教育改革年和教育质量提高年活动,由分管领导牵头,教育部门具体负责,尽快研究提出教育改革年和教育质量提高年活动的实施意见,以开展两项活动为抓手,进一步推动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加强校长任期内考核和教师队伍定性定量考核,对教师工资实行绩效挂钩,做到优胜劣汰,推动教育发展提质量、上水平。二是大力发展卫生事业。加快县乡村三级卫生网络建设,全面建成280所村级卫生室。重视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和医德医风建设,积极引进急需人才。做好重大疾病、传染病和地方病防控工作。强化卫生执法监督,继续开展食品、药品专项整治活动。三是加快发展文化事业。进一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复建文昌宫和碧口抗日楼,开工建设风情寨和民俗传习所,挖掘民族民俗文化内涵,传承地域文化,提升文化品位。要加强文化市场的管理,深入开展“扫黄打非”行动。积极抓好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年内完成20个乡镇文化站建设任务。认真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进一步扩大陇南台和台的覆盖面,完成经碧口至武都的有线电视环网工程。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建成25个“千乡万村”农民健身工程。同时要扎实开展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确保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四是大力开发旅游产业。按照“政府主导、项目支撑、市场运作、多元投资、公司化经营”的原则,以景区开发为重点,上半年建成环湖步道,2月底前开工建设游客接待中心、景区大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博物馆,力争9月底前完工,年内完成黄龙沟景区道路硬化任务。要切实加强旅游行业的管理,严格管理和保护好景区,认真实施好地质公园环境保护项目,继续做好4A级景区质量等级冠名申报工作。加快景区开发,上半年完成《景区控制性详规》的评审。进一步加大景区和景区的宣传推介力度,不断提高旅游资源的知名度。五是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认真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试点工作,继续开展“生育关怀项目”,实施出生缺陷干预工程,不断完善利益导向机制,落实好计划生育奖励扶助、特困家庭救助、特别扶助等优惠政策和各项节育措施,稳定全县低生育水平,进一步巩固省级优质服务县成果。六是全面落实民生保障的各项措施。认真执行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确保各项直补资金和扶持资金及时足额到位。要把促进就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优先目标,千方百计开发各类就业岗位,全方位促进城镇就业人数稳定增长,动态消除城镇零就业家庭,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1600人,培训下岗失业人员1300人(次)。积极推进城镇职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保险,实现失业、医疗、工伤保险市级统筹。不断完善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加快开展失地农民和城镇集体企业职工参加养老保险工作。年内建成19个劳务保障事务所。不断完善城镇居民和农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做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及时足额落实县级财力配套资金,进一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补助标准、部分优抚对象生活补助标准和企业退休职工基本养老金水平。将新农合的考核纳入农村责任书考核范围,进一步提高新农合参合率,力争达到98%。继续落实好“两免一补”政策、农村五保供养政策、重点优抚对象优抚政策。重视发展以扶老、助残、救孤、济困、赈灾为重点的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开工建设碧口中心敬老院、社会福利院、救助站和抗震物资储备库,年内完成72个五保家园建设任务。认真落实“五大”库区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不断提高库区移民生活水平。要进一步加强民族宗教工作,促进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要继续坚持改善民生办实事,全力办好县委、县政府确定的大事实事,解决一批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
(八)加快商贸流通体系建设,切实做好财政金融工作。一是加快城乡流通体系建设。继续开展送“家电下乡”活动,积极创造条件建设商品批发配送中心,建成农家超市50个。加大马路市场专项整治,下功夫解决以路为市、占道经营、交通拥堵的突出问题,年内建成丹堡、临江、桥头3个农贸市场,扩建县城东坝农贸市场。二是狠抓财政增收节支。进一步强化税收征管,财税部门要全面开展税源调查,摸清税源状况,有针对性地落实好各项税收征管措施,确保应收尽收。要加强对重点企业的监管,确保主体税收及时入库;要高度重视零散税收的征管,全力促进“以小补大”措施的落实;要强化税收清欠力度,加强稽查,对两年以上未进行税收稽查的企业要列入重点稽查范围进行全面稽查,清缴税款;对享受所得税减免政策的企业进行全面检查,凡减免政策到期的企业一律纳入正常纳税范围;同时要进一步完善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监管机制,在对国税全面推行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监管的同时,抓好地税财税库银横向联网试点工作。要加大组织非税收入的力度,财政部门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的作用,全力组织非税收入,确保非税收入稳定增长。要加强非税收入调查,对各执收执罚单位的收费项目进行认真清理,全面掌握全县收费项目、标准,科学测算年度非税收入,依据收费项目及标准,将任务层层分解到各执收执罚单位,进一步完善非税收入目标管理责任制,实行定期通报、量化考核,落实奖惩措施,充分调动各执收执罚单位组织非税收入的积极性。要抓好国有资源收益、国有资产变现收入、国有资产经营性收入的征收工作,确保非税收入应收尽收。要进一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尽力压缩一般性支出,保证“三农”、社会事业、灾后重建等重点支出及时到位。要切实加强财政监督管理,加强财政资金跟踪问效,强化对各类重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坚决杜绝截留、挤占、挪用现象,确保财政资金规范安全使用。对全县基本建设项目要坚持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严格工程预(决)算审查,凡未审核办理工程预(决)算的项目一律不予拨付资金,加强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严禁坐收坐支。三是扩大信贷投放。支持引导金融部门以灾后重建、农业产业开发和符合国家扶持政策的重点工业企业为重点,进一步扩大信贷规模,更好地服务全县经济建设。
(九)加强土地、矿产资源的利用与管理,全力抓好安全生产。一要进一步加大土地监管力度。坚持和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加强和完善基本农田保护工作。坚持依法行政,严肃查处未批先占、未批先建、乱修乱建、乱占耕地等违法现象,切实规范土地开发秩序。着力抓好桥头、堡子坝、石鸡坝等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确保耕地占补平衡。要立足我县实际,整合各类土地资源,切实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同时,要进一步加快灾后重建用地报批,推进灾后重建工作的顺利开展。二要依法整顿和规范矿产资源开发秩序。加强矿产资源开发管理,探索建立矿产资源开发管理的长效机制和国有资源的有偿使用制度,促进矿产资源的优化配置,加快弱小矿山企业向规模化、集约化转变。规范矿产资源开采秩序,设立关家沟禁采区。继续深入持久地开展矿产资源清理整顿活动,采取“联合执法、集中整治、现场查办、公开处理”的办法和“三断”、“三不留”、“三没收”等有效措施,对全县矿产资源开采情况进行拉网式清查整治,特别对个别危害严重且屡禁不止的乱采滥挖案件,政法公安机关要及时纳入严打范围,从严、从快依法严厉打击,确保全县矿产资源开发秩序持续稳定。三要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顿。建立健全重大隐患公告公示、挂牌督办、跟踪治理和逐项整改销号制度,强化对道路交通、农机、水运、矿山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的安全隐患排查,推进安全生产各项措施的落实,做到防患于未然,有效防范重特大事故发生。同时要切实抓好防灾减灾体系和应急体系建设,努力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处置突发事件、防范和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十)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稳定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要牢固树立“发展是硬道理、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的思想认识,全力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各项工作。一要全面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强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黑恶势力、杀人、抢劫、种毒贩毒、盗窃财物等严重刑事犯罪行为,始终保持对犯罪活动的持续高压态势,适时组织开展专项整治活动,有效控制和减少各种违法犯罪,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同时,要把干扰破坏灾后重建和项目实施的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整治范围,依法严厉予以打击。二要进一步强化法制宣传教育。认真开展法律“七进”活动,大力推进“五五”普法和依法治理工作,努力提高全民法制意识,确保“五五”普法顺利通过省市验收。三要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活动。实行“四定三包”责任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积极排查和化解基层矛盾纠纷,努力把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矛盾不上交。四要高度重视群众来信来访。按照“分级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严格落实各级领导包案制、部门承办制、乡镇属地管理责任制和事项问责制,层层靠实责任,严格责任追究,提高案件的处结率。继续抓好带案下访、回访和督办工作,进一步加大《条例》的宣传力度,依法规范秩序,教育引导群众用理性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对长期无理缠访、违法越级上访和少数以上访为名煽动闹事,严重影响对外形象和破坏公共秩序的,要坚决依法处置,绝不姑息纵容。
(十一)坚持体制机制创新,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按照省市的部署和要求,以政府机构改革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重点,扎实推进各项改革。要坚持精简、统一、效能,统筹兼顾、突出重点,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原则,着力转变政府职能,理顺部门职责关系,调整优化组织结构,规范机构设置,严格机构编制管理,有序推进政府机构改革,力争在6月底前基本完成改革任务;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依法办事的原则,正确处理改革与稳定的关系,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确保全面完成年度目标任务;同时要在中寨、丹堡乡先行试点,全力开展土地流转试点工作;要扎实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开展基层医疗机构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试点工作,探索公立医院改革;要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快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改革,继续推进非税收入管理改革,加快建立财政支出追踪问效机制;要加快实施以岗位设置管理为重点的事业单位改革;完成兽医体制、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农业行政执法体系等改革任务;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做好已改制企业的后续完善工作,解决好遗留问题;要深化科技、文化体制改革,增强社会事业发展活力。
(十二)抓紧启动“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精心编制“十二五”规划。编制“十二五”规划是今年全县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一件大事。中央和省市对“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高度重视,相关工作已经启动。县发改委等部门要尽快拿出全县“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具体意见和方案,确保按时完成规划编制,真正能够编制出一个高质量的“十二五”规划。
整合资源,形成农科教、产学研的大联合、大协作
山西和全国一样,农业科技资源和科研力量条块分割,机构缺沟通,技术缺交流,项目缺合作,人、财、物缺整合;农科教、产学研联系不紧、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新品种和新技术难以推广到位;而且农业科技管理和运行机制存在多头、重复、分散的问题。
2010年2月,山西省农业厅、山西省财政厅制订了《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同年9月28日,山西省农业厅在太原市召开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启动大会,确定通过3到5年的努力,逐步建立涵盖全省,支撑和引领17个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实现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提高10个百分点的目标。
《实施方案》提出,每一个产业体系都由产业技术研发中心、综合实验站、村级示范点和科技示范户四级管理体系组成。依托省农业厅、省农科院和山西农业大学,每个产业技术体系建立一个产业技术研发中心,设置1名首席专家,产业技术研发中心下设若干功能实验室和岗位专家。每个中心岗位专家一般为3~12名。根据全省优势产业发展布局规划和生态特点建立若干综合试验站,每个综合试验站设站长1名。建立村级科技服务点,培养科技示范户,使之成为农业科技推广和应用的载体。经过几年的努力,全省每个县建立50个村级科技服务点,培养出1000个科技示范户。该体系与过去最大的不同就是把专家的科研场所由实验室变为田间地头,专家们的科研成果直接交给农民应用,而生产中的问题又直接反馈为专家们的研究方向。
为确保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和顺利运行,《实施方案》明确,省级财政在法定增量和依托部门现有项目中调整安排资金,用于产业技术体系建设。这样,新体系的运行就由过去的行政力量主导,变成了以资金和项目为引擎,以生产实践需要为科研方向。一位首席专家分析说,这种新体系下,科研机构的项目获得将更加快捷和切合产业实际。研究人员很大程度上省却了跑项目的周折,被整合到同一个平台集中精力进行科技攻关,新体系也是对科研力量的一次释放和整合。
《实施方案》还设置了首席专家,其主要职责是,与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相衔接,掌握国内外同类产业发展的新动向、新技术、新成果,整合本产业科技资源,开展关键和共性技术攻关集成,解决区域产业技术发展的重要问题;提出产业发展的年度目标和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开展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监管综合试验站的运行。这种首席专家负责产业技术体系的建设,形成了农科教、产学研的大联合、大协作。
“五长”联席会议构建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平台
产业技术体系建设启动之初,山西即酝酿实行农业厅厅长、农大校长、农科院院长“三长”联席会议制度,农业厅作为召集单位,召开联席会议,通过产业技术体系领导组和办公室形成一个高效的协调机制,把体系建设有效运转起来。2011年6月22日召开农业厅长、农业大学校长和农科院院长“三长”联席会议,确立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以技术推广为抓手,着力服务山西农民增收翻番终极目标的工作思路,并提出把财政厅、科技厅也纳席会议单位,农业厅作为召集单位,总负责、总牵头。 “五长”联席会,即农业厅厅长、农大校长、农科院院长、财政厅、科技厅分管涉农部门的副厅长。
“五长”联席会议制度实行提前确定主题,原则上一个季度召开一次,并根据需要灵活调整会议周期的操作规程。山西省实施“三长”加“二长”组成的“五长”联席会,在全国尚属首例,它将统筹协调全省农业科技的各类资源,探索和实践农科教结合、产学研一体化运作,形成合力助力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平台的构建。由此带来的好处是山西形成了全省农业科技资源一盘棋的良好氛围,农业科技投入、科研技术团队、农业项目得以集中到山西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搭建的平台,实现高效运作,为实现“三农”的增产增效增收奠定了坚实科技支撑。构建现代农业产业科技体系是发展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平台,“三长”联席会议则是平台高效运作的引擎,山西的运作模式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成熟了。
整合农业科研力量,打造“科技大礼包”服务县域优势产业
2011年7月,雁门关外的晋北怀仁和汾河之滨的晋南曲沃,分别收到了山西省农业厅送来的“科技大礼包”:一个服务于本县优势产业的智囊团队、一个服务于本县优势产业的科技服务网络。“科技大礼包”由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和农民培训体系耦合而成,为两个县的一县一业在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上和在关键农时、关键环节农业产业的发展上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2010年,山西怀仁县羊年出栏达到120万只。“十二五”期间,怀仁将把羊产业作为农业转型、农村经济跨越发展的突破口,力争全县羊饲养量突破500万只,全力打造华北地区肉羊产业第一县。曲沃县目前已有16个农产品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注册了15个农副产品品牌。今后,将全力打造全省最大的设施蔬菜基地。根据协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的专家团队将作为怀仁县肉羊产业发展的智囊团,为全县的产业发展调查研究、把脉号诊,在种羊选择、养殖户培训、产业规划以及市场对接等方面提供科学指导。同时,另一支专家团队将作为曲沃县蔬菜产业发展的智囊团,在产业规划和市场对接等方面提供科学指导。山西省农业厅科教处处长裴峰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介绍,山西改变单打一方式,实现三个体系的耦合,就是要整合现有的农业科研力量,通过搭建平台、组建团队,形成一支强有力的科技服务队伍;通过与现有基层农技推广体系的结合,培养出我们基层的科技专家队伍,使他们能够在一线给县域经济提供技术服务;通过耦合,建立网格化平台实现从点到线,从线到面、“土”“洋”结合,形成合力,共同服务“三农”。“科技大礼包”的到来,让两个县的一县一业驶入快车道。一南一北两个县的发展,是山西由农业小省转型跨越为特色农业大省的缩影。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科技的力量正在改变着缺少商业训练的山西,三晋农民的市场观念和品牌意识正在觉醒。
据山西省农业厅透露,“十二五”期间,山西将每年选择2000个村、100个乡,10个县重点扶持,板块推进、集群发展。到2015年,该省将建设一村一品专业村11000个,多村一品专业乡600个。一县一业基地县60个,以此来拉动山西农民收入翻番目标的实现。
整合农科信息,打造110服务体系
早在2005年8月,在总结多年农村科普工作经验,反复调研、严密论证的基础上,山西省科协联合省财政厅启动了“一站、一栏、一员”建设,即在每个行政村建设一个科普活动站、建造一个科普宣传栏,配备一名科普宣传员,在全国率先吹响了科普惠农计划的号角。截至2011年4月,全省共建起“一站、一栏、一员”17000余处,印发科普惠农挂图400多万张,覆盖全省60%以上的行政村。站有标准、栏有内容、员有能人的农村基层科普网络初步形成,为农民打开了一扇了解科学、走进科学的窗口。然而,“一站、一栏、一员”建设虽解决了公共科技信息的入村问题,但由于受时空限制,难以在解决农民具体科技难题的速度上迅速跟进,不好解决不同地域农民个性化科技需求的问题。为此,山西省于2007年3月,开通了公益热线电话12590110、969000110和10109110,省内任何地点拨打免长途费、咨询费、信息费,只收市话费,由省农科院、省农业厅、山西农大等多学科、多领域,100多人的农业科技专家队伍全天候接听、解答农民提出的问题。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农民点题,专家服务的新锐载体――山西农科110。农科110主要有电话咨询解答、Internet网络远程视频会诊、专家现场指导、媒体点题以及物流服务体系等5种服务类型。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电话咨询解答是农科110受理群众热线电话咨询后,坐席代表从资料库中调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或由服务中心将电话转接至相关专家进行解答、指导。
Internet网络远程视频会诊指群众在科普惠农服务站或通过其他途径登录农科110网站,点击音频、视频或可视电话多媒体终端求解问题时,由农科110坐席专家通过语音、视频和群众面对面交流,进行远程零距离式解答、会诊服务。
专家现场指导是农科110受理群众热线呼叫后,由服务中心根据群众要求和技术人员的技术特长、工作区域,调派服务人员在规定时间内赶到现场,为群众提供现场指导咨询服务。
媒体点题是农科110中心根据热线中群众咨询的热点、难点等共性问题,或根据时令、季节,通过报刊、网络、电台、电视台等媒体对农民提出的问题公开答复。
物流服务体系以热线服务系统为依托,以科普惠农服务站为基础,联动科普惠农绿色通道工程,为群众提供、配送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的种子、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
经过不断地丰富和完善,农科110目前已形成了集电话咨询、视频咨询、现场指导、物资供应、网络互动、手机互动、科普网络电视远程培训、科普大篷车流动培训、科普报刊常年培训、广播电台点题服务等多种形式为一体,多项功能集于一身的综合性科技服务平台,已在全省各地建成乡、村农科110服务站1500个,旗舰店10个、标准店100个,并为这些站点配发农科110服务车18辆,电脑、可视电话系统800余台件。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农科110共通过电话咨询、网络互动、手机短信互动、现场指导等为农民解决个性化科技难题近30余万件次,供应平价农资5万多吨,使农民朋友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科技服务,购买优惠农资。
为了更好地服务农民,从2008年开始,山西省充分利用省移动公司网络平台,依托省农科110强大的信息系统和全面的专家人才库,借助山西科技报刊总社的人力资源,陆续在全国率先创办了包括山西科技手机报、农民手机报、今日农业手机报、村官手机报等16种类别,针对不同产业、不同地域农民、“三农”干部、村干部的科技手机报刊,通过手机信息指导农业生产,受到了农民朋友和“三农”干部的热烈欢迎,被他们亲切地称为“科技信息超市,农民致富益友。”
“农村与信息一点通、农业与科技零距离、农民与专家面对面。”农科110从开通至今,一条热线连接千家万户,解疑答难农科百事,每天受理群众热线咨询几百人次;广大农科110专家本着对农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真动情、动真情,不计报酬,不讲条件,在随时电话解答农民咨询的同时,下地头、进田间,解难题、送科技,先后下乡现场指导农事200余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牢记“有问必答、有求必应、全天侯接听、24小时内答复”的承诺,电话或视频解答农民问题10.3万人次。目前,山西已建成省、市、县、乡、村五级农科110服务站点,实现了联网运行,形成上下联动、形式多样、快捷灵活的服务体系。
整合现代农业综合信息,2012年底前实现全覆盖
2011年7月7日,山西省政府召开的全省现代农业综合信息全覆盖视频会议决定,现代农业综合信息全覆盖工作在山西省全面展开。“全省现代农业综合信息全覆盖”是山西省政府为全力保障农业稳产增产、农民收入翻番而列入“十二五”规划的重点项目。2010年,省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农村防灾减灾气象服务信息全覆盖工作的通知》,要求3年时间内,全省所有建制村确保至少有一种手段可以及时将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传递给每一位农民。为使资源利用最大化,省政府决定在此基础上开展现代农业综合信息全覆盖工作。这项新的工程可将政策法规、防灾减灾、农业技术、市场供求、商品流通和资源调配等涉农综合信息从分散状态、各自独立状态、资源浪费状态充分地集中利用,既节约了人力、财力资源,又发挥了各行业优势,保证了农业信息的全覆盖。随着该项工程的推进,目前山西全省已建立起包括电视、广播、网络、手机短信、报纸及移动媒体等在内的多种综合信息渠道和工作流程。全省共有信息员2.923万人,行政村覆盖率为100%;已建成标准化的乡镇、村级综合信息服务站417个,可利用3719个大喇叭系统、548个显示屏及时信息。
根据部署,2011 年山西省力争有500个乡镇建成综合信息工作站,有1万个行政村建成村级综合信息服务站;力争在2012年底前,实现全省所有建制村确保至少有一种手段可以及时将涉农综合信息传递给每一户农户。努力实现“多站合一、一站多用”“多网合一、一网多用”“多员合一、一员多用”,切实形成推进现代农业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的强大合力,为全省农民提供最优质、最实用、最及时的服务,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有力保障。
2. 四川成都:2015年统筹城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实现全覆盖
“全域成都”的农业科技立体服务网初步建成
2008年9月,随着成都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启动运行,成都农业技术服务逐步告别过去“断、散、乱”局面,迈出整合创新资源、提升服务能力的第一步。针对科技服务资源整合后,“一针千线”难以发挥最大效益的问题,2009年7月,成都市又出台了《统筹城乡科技推进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到2012年,初步建成以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城乡科技要素流动更加顺畅,农业科技创新能力与应用水平显著增强,成为西部科技支撑城乡统筹发展的先行区和示范区。为此,《实施方案》提出组建10支专家服务团队、50个科技服务站及1000名农村科技信息员,实现农业创新资源整合后的“由聚到散”。成都由此进入农村科技服务效率和能力“双提升”的新阶段。
【图表说明】从2009年起,成都每年新增的应用技术与研究开发资金要主要用于统筹城乡科技推进行动的实施。并积极争取国家、省级科技部门在园区(基地)建设、重大项目等方面的资金支持。同时,强化企业投入主体作用,积极引导金融、保险及其他社会资金多渠道投入,逐步形成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投融资体系。
目前国内200余名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领域专家,30多家科研院所、数千项适合“落户”成都的技术成果已在农业科技服务平台实现全整合。平台还围绕粮油、猕猴桃、茶叶等12个主导产业,在13个区县建立了25个科技服务站,仅去年就培训“充电”农技信息员数千人、借脑全国农业专家现场“坐诊”数十次、推动农业成果与市场对接涉及金额近300余万元,并被授予全国“三农科技服务金桥奖”。一张“全域成都”的农业科技立体服务网初步建成。
【图表说明】2009年5月14日,四川省正式启动实施“四川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这意味着在四川城乡统筹发展中,科技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发展现代农业、解决“三农问题”中起到支撑和促进作用。
5年建成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运行机制
随着成都市城乡统筹的深入,仅围绕农业技术信息、成果转化等提升服务效率和能力远远不够――农村旅游信息、农业电子商务信息、村务公开信息等诸多农村信息化服务内容,能否也实现网上的互融互动?为进一步加大科技服务资源整合力度,成都市2011年正式建设“成都统筹城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该平台将覆盖“全域成都”范围内超过2000个涉农村、社区,无论是农业生产的“问诊把脉”,或是农产品交易的沟通接洽,甚至乡村旅游路线设计都可在网上实现互动。
“成都统筹城乡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由成都市科技服务中心联合四川省计算机研究院启动建设,邀请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科院、成都理工大学等产学研单位共同参与。该平台将全面整合四川省级相关信息平台、成都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的信息化技术、科技人才、科技成果技术等资源优势,完成在成都市所有社区和行政村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示范。到2015年,基本实现城市与农村的信息化无缝对接与服务。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综合平台的运作模式为“政府主导搭建,通过市场化手段开展增值服务”,与过去的网上农村科技信息服务相比,目标是实现公共服务多元化、专业化、网络化发展,功能将由单一的农业生产技术、成果服务等延伸到农村电子商务、乡村旅游、城乡互动、电子村务、数字化社区、远程教育、呼叫中心等增值服务中,最终成为成都城乡统筹信息服务的门户。例如,今后无论身处何地的城乡居民若想团购有机蔬菜,点击这个平台就可以通过覆盖到村级的远程视讯系统,了解田间地头设施农业种植现场的“新鲜”信息,而城乡游客还能足不出户通过网络规划乡村旅游线路。甚至在未来,以综合平台为依托还可建设数字化社区,向居民、村民提供全方位信息服务,逐步满足居民、村民个性化、多样性的信息需求,提高社区及村级公共服务水平。
平台的建设不仅对于深化成都市新型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村科技公共服务能力有重要的作用,以此为依托还可尝试建立形成政府统筹、科技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协作配合、社会广泛参与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运行机制,从而推动成都城乡统筹进程。
四川2015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6%
2011年7月15日,四川省《四川省“十二五”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发展规划》。《规划》确定四川省“十二五”农业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的8个优先发展领域是:生物种业,作物优质高效安全生产,畜禽水产健康养殖与疾病防控,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储运,现代林业,现代水利,环保型肥料、农药创制和生态农业,多功能农业装备与设施。到2015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力争达到56%。
“十一五”期间,四川省农业科技工作以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示范片建设为重点,整合科技资源,提升创新能力,加速成果转化,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加强,成果应用推广显著加快,创新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正加速向农业强省迈进。目前,四川省农业科技体系基本形成。全省建有省级以上农业重点实验室20个、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35个、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2个,有涉农高等学校30个、涉农科研院所68个。全省规模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3223家,省级农业科技园区93个,农业科技专家大院近300个,科技特派员8000余名,省级统筹城乡发展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已建成村级科技信息服务站65个。已建成涵盖农业、畜禽、水产领域的省、市、县、乡综合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现有市(州)农技推广机构60个,县和乡(镇)农技推广机构分别为651个和8995个,区域性农技推广机构325个。基层在编农技推广人员已达到11.13万人,其中畜牧技术推广人员已延伸至村。
“十二五”期间,四川省将进一步整合科技资源。加强农业主管部门与科技、财政、教育等部门的协调配合,推进农业科研、教育、推广一体化建设。依托大专院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跨单位、跨学科构建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组建现代农业产业创新团队,遴选首席科学家、岗位专家,分工合作,攻克现代农业的突破性、重大关键共性新技术,保障成果的有效供给。
与此同时,强化农业科技平台建设,提高科技创新与转化推广能力。在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方面,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四川创新团队,以农产品为单元,以产业为主线,开展科技创新、技术集成和示范带动。立足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依托龙头企业,通过产学研联合,在水产、果蔬、中药和茶叶等领域重点建设一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开展技术创新和转移扩散。以技术研发为目的,联合同类农业企业、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等建立一批产学研技术创新联盟,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建设方面,以培育形成特色产业集群为目标,坚持面向市场,有效集成科技、人才、资金等资源,采取产学研结合的方式,围绕重点行业和优势产业,在有条件的农业科技园区、科技型农业企业建立若干个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基地。建立市、县、乡三级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及综合孵化器,将孵化功能延伸到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形成科技成果转化的便捷通道,方便科技人员创业,源源不断地吸收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自主创新成果,促进以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创新成果为基础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在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方面,通过完善机制,构建以公益性农业科技推广为主,各类科研机构、专业协会和社会化组织分工协作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促进农业科技特派员选派工作的制度化和体系化,建立和完善激励保障机制、加强管理和考核等措施,培养和造就一支庞大的、人才结构合理的农业科技服务队伍。
【图表说明】为实现“十二五”农业科技发展目标,四川省将坚持六项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创新与转化推广并重;二是坚持“四新”协调与“六良”配套;三是坚持技术链与产业链融合;四是坚持农科教协作、产学研联合;五是坚持项目、人才、基地统筹;六是坚持战略需求与市场导向结合。
【图表说明】四川省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文件由《四川省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纲要(2008~2020年)》、6个专题规划、1个配套政策和《四川省统筹城乡发展科技行动工程实施方案(2009~2012年)》及8大工程子方案构成。其中,《纲要》及6个专题规划和配套政策是面向2020年的中长期指导性文件,着眼长远,提出并细化了科技支撑、引领城乡统筹发展的六大重点任务;《方案》及8大工程子方案是实施《纲要》第一阶段工作的具体操作性文件。
3. 湖北:引导科技资源向田间地头聚集
创新中心整合农业科技资源,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作为农业科技大省,湖北省拥有农业科研机构近70个,农业科技人才5000多人,人才的密集支撑使该省在多个农业科技领域处于全国领先地位。然而多年来,由于农业科研力量布局分散、合力不够,导致常规技术升级慢,产业化程度较低,科技进步对农业增长贡献率仅为45%。为此,2006年,湖北依托省农科院整合和优化省内农业科技资源,成立了全国最早的农业科技创新中心。为了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创新中心将工作重点由过去以科研为主转变到为现代农业提供科技支撑上来,把成果转化应用作为创新工作的落脚点。一是开展了院县科技合作共建试点。从2006年开始,在湖北省农业厅的支持下,创新中心利用县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设施和人才,开展院县合作共建专家大院试点工作。通过设立转化岗位,建立农技服务室和新成果示范基地,拉长了创新链条,形成了科技成果的快速转化通道。创新中心筹资800多万元,先后在10个县建立了专家大院。通过试点,探索规律,扩大规模,稳步推进,形成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体系。二是开展了院企科技合作。创新中心先后与湖北省37家企业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与5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共建了“联合研发中心”。这种形式的最大好处是,科研院所利用科技、人才和成果优势,围绕农业生产和企业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科技创新,研究更多有市场前景的新产品;企业利用资金和营销优势,重点转化已有的科技成果,支持科技人员进行新产品开发。这种优势互补、利益共享的研发体,实现了科技与产业的真正联姻。此外,创新中心每年举行一次成果推介和拍卖会,成果转化拍卖收入达到1000万元。
探索农业科技体制改革新路子,引导科技资源向田间地头聚集
从2008年开始,湖北省启动农业科技计划管理改革,通过调整科技计划资源配置,转变科技项目组织方式,着力构建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农业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引导创新要素向农业农村一线聚集。通过抓好“1155工程”,即重点培育100家农业科技示范企业,重点建设100家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重点支持50个农业科技源头创新团队,重点服务5000名科技特派员,全面推进湖北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按照这一思路,2009年10月,湖北又出台了《湖北省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行动计划》。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为了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这些年来,湖北省结合本省农业科技发展实际,通过创新工作机制,不断提升全省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湖北省科技厅2011年第6期《调查与思考》认为其主要做法有六点:
一是按产业链整体设计创新任务。以支撑农业产业发展为主线,以农业科技示范基地、示范企业和创新团队为节点,综合考虑上中下游环节的供给需求和技术特点,强化一体化布局,联动提出产业技术创新的重点目标和任务。
二是转变立项组织方式。项目指南编制由高校和院所的专家“闭门造车”转变为源于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基地和示范企业的技术需求,由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或产学研结合的专家团队提出;项目设计以政府为主导,强化自上而下的设计,把自上而下的设计与自下而上的征集结合起来,专家评审主要是对技术路线进行评价、对项目实施方案进行优化;在评审专家组的机构上,增加经济管理、风险投资、金融等方面专家的比重,增加企业专家的比重,突出市场导向、需求导向;项目实施重点强调省市县联动,充分发挥基层科技部门的组织与监管作用。
三是打通整合各类计划资源。围绕设定目标,捆绑使用国家和省级计划资源,加强科技计划间的协调衔接。省级层面,主要通过省自然科学基金切块支持应用基础研究类项目,通过省研发计划支持研究开发类项目,通过省农转资金和省重大科技专项支持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开发项目。各类涉农项目统一由厅农村处组织评审。
四是转变科技投入方式。坚持无偿资助与贷款贴息、风险投资`跟投计划相结合,建立科技融资平台。
五是实施绩效考评。不仅关注技术目标的完成及成果转化应用的实效,还高度关注产学研有效合作机制的建立。
六是创新工作手段。建立农村科技管理信息化平台,注重科技计划实施、创新基地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有效结合,充分发挥涉农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技术源头创新和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组织协调作用,充分发挥科技特派员对创新要素的整合聚集作用,充分发挥专家大院、信息化手段的示范和服务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