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3 12:32:5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质量问题报告,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论文题目:武汉某高层建筑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学号:
学生姓名: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指导教师姓名:
联系电话:
电子邮箱:
201x年月日
开题报告撰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前期完成,经指导教师认可后才能进行论文撰写。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按我院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模版中的省略号(......)可删除,但所有文字部分不得删除.
3、学生选题通过后,选题所需查阅的参考资料及文献查询方向、范围可与指导教师协商。
4、所有正文内容字号为:宋体,小4号字,行距为22磅。(操作方式:点击功能栏中的格式---点击段落---点击固定值----选22磅行距)
5、标题都为:宋体加粗—4号字,行距为22磅。
6、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如“2010年11月11日”。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1.本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本选题目的要明确,充分阐明该选题研究的重要性,说明清楚其理论和实际意义,能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建议400字左右
钻孔灌注桩由于其具有承载力高、可以穿越各种土层、对周边环境危害小等优点,在高层、超高层的建筑物和重型构筑物中被广泛应用。钻孔灌注桩在施工时都要把桩孔位置处的土排出地面,然后清除孔底残渣,安放钢筋笼,最后浇筑混凝土,整个施工过程工序较多,且属于地下或水下隐蔽工程,如果施工中操作不当,就可能会出现卡管、坍孔、钻孔偏斜、断桩等质量缺陷,影响桩身的完整性和单桩承载能力,从而对整个工程安全造成威胁。例如锦州女儿河大桥、锦州小凌河大桥、锦州大凌河大桥、沈山高速公路孙屯大桥、晋夏一级公路高家堡桥、株洲市石宋大道、上海轨道交通6号线港城路等项目分别发生了坍孔、钻孔偏斜、扩孔缩孔等工程事故,不仅拖延了工期,而且给工程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和浪费,影响了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由此在事故发生前的施工中采取一定的防治措施来减小事故发生显得极其重要。因此,有必要针对具体工程、地质等条件,探讨钻孔灌注桩的施工过程及质量控制方法,以确保工程质量。
本文将以武汉某高层建筑所采用的钻孔灌注桩的施工为例,应用本专业所学的课程,参考本专业相关的规范要求,论述钻孔灌注桩的施工工艺、质量控制要点及成桩质量检测,并对钻孔灌注桩施工中常见的事故原因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防治措施。以对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一定借鉴作用。
2.国内外关于该论题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应结合选题,与参考文献相联系,是参考文献的概括,需要说明国内、国外的发展情况。
钻孔灌注桩系指在工程现场通过机械钻孔、钢管挤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桩孔,并在其内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做成的桩。
钻孔灌注桩是按成桩方法分类而定义的一种桩型。灌注桩由最早的100多年前的1893年,因为工业的发展以及人口的增长,高层建筑不断增加,但是因为好多城市的地基条件比较差,不能直接承受由高层建筑所传来的压力,地表以下存在着厚度很大的软土或中等强度的黏土层,建造高层建筑如仍沿用当时通用的摩擦桩,必然产生很大的沉降。于是工程师们借鉴了掘井技术发明了在人工挖孔中浇筑钢筋混凝土而成桩。于是在随后的50年之后,即20世纪40年代初随着大功率钻孔机具的研制成功首先在美国问世,二战后,世界各地特别是欧美发达国家经济复苏与发展,时至今日,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发展,钻孔灌注桩在高层、超高层的建筑物和重型构筑物中被广泛应用。当然,在我国,钻孔灌注桩设计及施工水平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我国的灌注桩工程1963年诞生在河南省,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钻孔灌注桩在我国被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地铁车站、城市立交桥、公路及铁路桥梁、大坝基础等领域、其成孔工艺及设备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其应用越来越广泛。
目前国内外对钻孔灌注桩的研究如下:
(1)对特定土层中影响钻孔灌注桩承载力的因素分析
张锦栋等对穿越软土钻孔灌注桩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他们认为由于桩侧、桩端土层性质、桩身混凝土质量等都会影响钻孔灌注桩的承载力。由于桩底软土、沉淤厚度、成孔时间及技术等会对桩的承载力产生一定影响。软土的特殊性质,经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坍孔、钻孔偏斜、扩孔缩孔等都是钻孔过程中较易出现的质量问题。在实际施工时,必须根据场地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施工机具、清孔方法及成孔时间,增大孔壁粗糙度,减少沉淤及泥皮厚度,以增大桩侧阻力;为提高侧阻力发挥,桩端应尽量置于相对较硬的土层上;同时,也要尽量延长成桩时间,避免不必要的超载预压,以提高桩的承载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采用后压浆技术,减少沉降。
(2)对超长钻孔灌注桩承载性能研究
马晔等围绕解决超长桩的定义及计算方法人手,首次引入桩土刚度概念,进而提出桩身荷载传递的刚度法函数解,完成了全新理论及计算方法。在建立超长桩理论分析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室内外试验数据对模型进行拟合验证并分析超长桩桩侧、桩端土极限位移,讨论不同参数对超长桩承载性能的影响;用空间有限元仿真模型对超长桩承载性能进行分析;给出超长桩的界定方法和超长桩的定义;介绍了自主创新的大吨位锚桩反力梁测试系统的特点以及改进的自平衡法测试装置的特点及应用情况。
(3)对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及质量事故的研究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序较多,工程质量安全与地质条件和施工人员的操作方法关系密切,针对具体地质条件和工程情况,得出产生斜孔、塌孔、缩颈、断桩等施工中质量通病的原因,并提出相应解决方法。
3、本选题的研究方法及预期达到的目的
应结合所要研究具体内容,思路明确、清晰,方法正确、到位,有针对性。
研究方法:
论文拟在收集工程项目资料及参考文献的基础上,首先根据工程的地质、水文、周围环境等情况分析该工程的特点和难点;接下来针对工程的难点和特点论述该工程钻孔灌注桩具体施工过程,包括放桩、护筒埋设、泥浆制备与循环、钻孔、清孔、钢筋笼的安放、灌注混凝土等各主要施工工法和质量的控制要点;再对施工中易出现的塌孔、钻孔偏斜、卡管、导管进水、钢筋笼上浮等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叙述采取的防治措施;拟在最后介绍钻孔灌注桩成桩质量检测方法和本工程成桩质量检测结果。
预期目的:
(1)探讨在特定地质、水文等条件下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方法;
(2)对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进行巩固,并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工程实践进行总结,对类似工程起到一定参考作用;
(3)完成本科毕业论文。
4.本选题的参考文献资料
资料的参考文献应尽量选择近5年来的文献含[专著、教材、论文]不少于8篇。
1、朱奎.桩基质量事故[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滕延京,陈希泉,杨斌.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指南[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3、曾巧玲,崔江余,陈文化,等.基础工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江正荣.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禁忌手册[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5、汪月明,朱凯.桩基工程质量竣工资料实例[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6、韩玉峰.旋挖钻机施工工艺及质量监控[j].中国科技纵横,2010,4.
7、宋迪.钻孔灌注桩质量控制要点及事故处理[j].北方交通,2010,3.
8、马晔,张学锋,张小江.超长钻孔灌注桩承载力性能研究与试验[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9,6.
9、张锦栋,舒翔,钟才根.软土中影响钻孔灌注桩承载力的因素分析[j].上海地质,2003,4.
10、阎西康.土木工程施工[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0.
我国当前正努力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实现高等教育由规模扩张向内涵转型升级、以“教书”为本向“育人”为本、以学历为目的向立德树人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的转变。当下,建立健全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体系是一项不容回避的重大课题。建构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体系必须遵循以下几项基本原则。
1.科学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是成人高等教育保障机制体系建构的首要原则。所谓“科学性”,是指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体系的建构必须符合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律、内在属性和本质特征。坚持科学性原则,必须重新审视和明确成人高等教育的内在客观规律和基本特征,明确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宗旨、目标和主要任务,重申成人高等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普遍联系和自身特殊性。在办学实践中适当借鉴普通高等教育和网络远程高等教育的经验和技术,有利于加强成人高等教育的内涵和质量建设,但绝不能“普教化”、“远程虚拟化”,避免“边缘化”、“虚化”和“弱化”。成人高等教育保障机制体系建构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强调“以人为本”的教育质量观,核心是保障“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人才培养符合并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等成人教育的客观需求、受教育者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求。
2.全程性原则。成人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保障实践中存在的应急性、应景化、时段性、即时性现象,不利于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全程化管理。全程性原则,是指建构的质量保障机制体系要将全面质量管理理念、质量管理活动嵌入和贯穿到整个办学活动过程中,确保整个办学活动自始至终处在有效管理之中,克服“事后监管”、“问题管理”等现象。全程性原则有利于全程育人、全员育人理念在办学过程中的有效实现。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的全程性管理,一方面表现为对办学主体办学活动质量的全程性监管,另一方面表现为对受教育者参与教学活动质量的全程性监管。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办学主体和受教育者都存在思想认识和行为实践方面的偏差,这两个方面都是有所缺失的,需要重新建构。
3.动态性原则。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评价指标体系早期脱胎于甚至基本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评估体系,曾经制约了成人高等教育特色发展和自身优势的充分体现,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办学质量。尽管成人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体系在实践中不断更新完善,但相对于成人高等教育快速发展需求和多元化发展态势而言,还存在滞后的问题,有些地方还处在制度“失范”和“真空”困境,制度升级或重建任务艰巨而紧迫。比如:成人高等教育质量分类管理机制缺乏;教师队伍评估和应对机制不健全;招生生源质量保障机制和教育站点质量全程监督机制尚不够完善;课程与教改机制滞后等。孤立、静止、片面地看待成人高等教育的定位、内涵、功能、目标、任务和发展都违背了科学态度,违背了成人高等教育自身发展规律。动态性建构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体系,是坚持辩证法和发展观办成人高等教育的科学体现,是按照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在认清成人高等教育变化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优化原有一整套机制体系或者重建一整套机制体系的思维和实践活动。当前,坚持动态性建构原则的着力点在于:认清全球化和信息化背景下成人高等教育的国际环境和国内时代特征;认清我国高等教育和成人高等教育的历史方位、面临挑战、现实缺失、时代诉求和历史使命;认清成人高等教育的面临新形势的目标定位、主要任务和实践路径。
4.实践性原则。理论用来指导实践、制度用来规范实践。实践可以丰富和深化理论,完善和改进制度。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同时必须在质量管理实践中加以有效运用,科学规范办学实践。在成人高等教育质量机制体系建构过程中,要将实践性和可操作性融入顶层设计,建立健全质量保障的实践体系和具体方案,明确质量管理实践的具体路径和操作办法。
二、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体系的重建探索
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体系,是指在成人高等教育办学顶层设计和运行实践过程中,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以教育质量标准为依据,按照科学合理的方式建构的、对成人高等教育办学过程进行全程性监控和管理的、由一整套具体制度构成的、结构完善且具有可操作性的机制系统。其具有全方位开放性、非线性相互作用、可持续发展性等特征。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体系需要在继承与发展并举的指导思想下进行重建。
1.重建成人高等教育决策保障体系。成人高等教育办学质量考量的前提是确保正确的办学方向、办学指导思想、办学定位、办学目标和办学规划。要实现这个前提,就必须建构一个科学的决策系统和决策智库。当前,在不少高校,成人高等教育的办学决策权还主要掌握在谙习普通高教的决策者和决策专家手里,这给成人高等教育办学质量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要确保成人高等教育的正确办学方向和办学质量,就必须将成人高等教育纳为高等教育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以战略规划,构建由教育部门与教育专家、成人教育研究和评估机构、高校成人教育专家、成人高等教育合作机构、用人机构和受教育者等构成的开放性的决策系统。并在充分研究和征询意见的基础上以及开放性的环境下进行决策,确保成人高等教育的决策质量和决策科学性。
2.重建全程性的质量管理机制体系。要克服成人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应急性、应景性等造成的负面影响,防止“事后”、“问题”管理等非科学的质量管理模式,就必须引入全面质量观和全程质量管理机制。全程质量管理机制包含两个维度意义上的机制建构:一是时间维度,即确保成人高等教育办学由始至终地接受监督、评估和改造升级,确保办学质量实现无缝衔接的过程控制和过程优化。二是空间维度,即在办学现实区域空间和网络虚拟空间均实现全方位质量管控,确保质量管控空间维度的全覆盖,并且建立质量警示制度和危机管控机制,对质量危机级别较高的教学单位和时空节点给予及时的、较高强度的预警,并及时给予整改整治和升级改造。对于质量事故级别高、影响恶劣、危害性大的办学单位,应及时给予惩戒处理,并通过合理的媒体渠道向社会公布,保障和谐有序的办学秩序和办学环境。
3.重建由多元主体参与的民主化的质量评估机制体系。重建成人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机制体系,要科学回答“谁来评估”、“如何评估”、“评估什么”等基本问题。成人高等教育质量是多元要素组成的概念,既体现在“过程”中,又体现在“结果”上。“过程”质量往往在办学服务管理实践、教育教学实践和其他与办学活动相关的实践水平上反映出来,而“结果”质量则由社会满意度、受教育者满意度等反映出来。如此综合、复杂的质量评估活动,往往需要综合、系统的评估主体来参与评估活动。针对当前成人高等教育办学质量评估主体主要由政府教育主管部门组成评估机构担当主角,暴露出评估主体相对单一、与办学攸关的多方主体参与质量管理民主化机制缺失等问题。需要重建质量管理评价的参与机制,克服评估主体单一造成的评价话语霸权问题,构建由教育主管部门和教育机构、成人教育研究机构、高校成人教育专家、用人单位、受教育者等组成的多元主体参与的,多维度多视角的、民主化的质量评价机制,从而可以立体、多维、全面地反映教育质量总貌。
[关键词]高等学校 质量文化 质量保障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843(2012)04-0098-03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高校办学自的扩大以及高等教育“问责制”的兴起,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已成为政府和高校关注的焦点。目前进行的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主要侧重于技术层面的建构,“伴随着相关质量监控与评估技术的逐渐细化、精确化以及高等教育质量评估指标体系的具体化,高等教育质量文化的建设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否则技术这把‘双刃剑’将不可避免地伤害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①。因此,以质量管理实践为基础,不断创新大学组织文化,培育融入组织内部、深入组织中所有人内心的质量文化是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必然选择。
一、高校质量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人类物质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其丰富的内涵和宽广的外延渗透在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质量文化最初是作为企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存在的。企业质量文化是企业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融合,是以质量为核心因素,建立在物质文化基础上的质量意识、规范、管理艺术等精神文化的融合。质量文化既是企业的质量实现过程,又是企业质量目标实现的方式,还是企业质量管理的成果,质量文化已经成为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寻求可持续发展策略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持续关注和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运动的兴起,质量文化被引入了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中。高校质量文化是高校在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自觉形成的涉及质量空间的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思维方式、道德规范、规章制度及传统、习惯等“软件”的总和。它既是一种观念,又是一种物化形态,是高校文化在质量管理上的积淀和凝结。高校质量文化总是代表着高校发展及变革的品质,体现着发展及变革的个性,是高校在发展及变革进程中所积淀的精神成果以及由此而具体化的外在质量表现。
依据文化的结构与层次特征,高校质量文化应由内隐的精神文化和外显的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四个层面组成。精神文化是高校质量文化的内层文化,它是渗透于高校全体教职员工思想和心灵深处的质量意识形态,是高校质量文化的核心和质量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主要包括高校师生员工共同信守的质量理念、方针、目标、价值观、道德观等;制度文化是高校质量文化的中层文化,它是高校为实现其质量目标和质量方针而制定和执行的有关制度、规范、规则等,是高校对教职员工质量行为和组织行为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规范文化,主要体现为与质量有关的标准规范、管理文件以及质量评价、考核、激励制度等;物质文化是高校质量文化的表层文化,它是凝聚在高校各种物质设施之中,体现高校质量管理理念的外化部分,包括高校的育人环境、建筑风貌及其可感知的、具有物质实体的文化事物;行为文化是质量文化的幔层文化,是高校成员在质量活动和人际交往中体现出来的习惯性定势和行为模式。物质文化和行为文化属于质量文化中的较浅层面,而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属于质量文化中的较深层面③。精神文化为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提供思想基础,既是质量文化的核心内容和最高境界,也是质量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制度文化约束和规范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物质文化的建设;物质文化为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提供物质基础,是高校质量文化的外在表现和载体;行为文化是高校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等要素的综合显现。这四个层面互相关联、制约、渗透,共同构成高校质量文化的完整体系。
二、质量文化是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核心和灵魂
高等教育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活动,高校本质上是一所文化机构。文化从根本上决定着高校的生存和发展,是高校教育质量的根本体现。高校质量文化的生成蕴含在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的全过程和结果当中,是高校的质量管理活动造就了高校质量文化。质量文化是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基础和灵魂。
1 质量文化是高校内部质量保障的根本途径
高校内部质量保障是高校为维持和提高自身教育教学质量而主动采取的全部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管理过程,是高校作为一个自主发展的学术自组织,运用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与技术构建的具有自我改进、自我约束、自我发展功能的教育教学质量管理系统。在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中,最根本的作用机制是文化,因为“学校保障教育质量的所有努力,只有通过组织高校广大教职员工积极自觉地行动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这种行动只有当质量成为高校全体成员共同信奉的价值,成为高校全体成员的内在追求时,才有可能实现”。高校内部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必须从质量文化培育着手,只有当高校的质量要求融入全校所有成员共同的价值观念,内化为全体成员的自觉意识和追求,最终使质量作为全体成员的一种生活方式或习惯,质量保障活动才能真正发挥作用。任何科学的标准体系、合理的制度规范、恰当的技术方法,只有在追求卓越的质量文化中才可能奏效。
博洛尼亚进程旨在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并且这项进程的一个最重要的目标是使欧洲高等教育更有竞争性、透明性和多样性,通过高质量的高等教育推动本区和世界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使欧洲的高等教育在世界处于领导地位。
一、质量和质量保障的概念
质量和质量保障的概念在世界上正日渐流行,特别是在发达国家的产品与服务领域。质量保障的重要性在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质量现象产生于工业时期特别是二战后,“质量”这一学术术语首先被用来描述产品的优劣以及这些产品是否具备了必要的特征并且达到了某一级别。对质量下一个准确和通用的定义是困难的,因为它有若干种不同的含义,并且用途和含义因环境、领域和国家的不同而不同。一般来说,人们用它来表达某件拥有良好品质或标准的事物,并倾向于用它来表达一种积极的意义和态度。
从学术角度上讲,质量可以定义为某件事物,如产品或服务的等级和价值,它致力于寻求对产品或服务能否符合需要和期望的满意程度的最佳的、可持续的评估办法。质量保障可定义为通过整体决断和系统操作和实施,为产品、服务和制度等的高质量供应提供信任和信心。[1]质量保障包括提供高品质的步骤,它确保对产品、制度和服务的预期质量有必要的要求和标准。质量保障是确保拥有和执行高质量方面相互信心和信任的工具。高等教育是世界市场上应用质量保障以取得相互间的信任和信心的一个重要领域。
二、欧洲高等教育区的质量保障体系的形成
质量保障问题在欧洲高等教育领域的地位正迅速上升。在1998年的索邦联合宣言中还没有关于质量保障的任何计划和决定,在1999年6月博洛尼亚进程开始时及2001年布拉格会议期间欧洲高等教育区的成员国之间也没有这方面的任何行动计划、决定或合作。但是在2003年的柏林会议期间,欧洲高等教育区质量保障便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议题出现在了议程中。毋庸讳言,质量保障现已成为博洛尼亚进程的一个最重要的要素。
博洛尼亚进程旨在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建立对欧洲实现成为全球知识经济领导者的雄心是至关重要的。它可以实现欧洲高等教育体制的进一步现代化,并使作为人力资本发展和创新驱动器的高等教育机构潜力得到充分迸发。为了回应现代化知识经济的需求,欧洲需要技艺更加精湛的高等教育毕业生,这些学生不仅需要拥有某一具体学科的技能,还应具备跨学科、跨领域的技能——例如交际能力、灵活性和创业精神——这些能力能够使他们在当今的劳动力市场获得成功。与此同时,高等教育机构必须在所谓的“知识三角”,即教育、研究和创新的相互作用方面发挥好自身的作用。
欧洲高等教育区被认为是针对全球化作出的一种反应,甚至可以说是全球化催生出来的一件产品。具有经济全球化特征的跨国产品的增长加强了经济全球化和高等教育间的关系,经济全球化在教育方面打上了自身的印记。欧洲高等教育区域化导致了地域性的高等教育机构间的人员、思想和资本流动的加强,这在在富裕国家尤其明显。高等教育区已经成为欧洲在竞争性市场中谋求自身品牌和地位的一项关键的制度性战略,欧洲高等教育区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
欧洲高等教育区的45个成员国一致认为有必要统一对质量保障的理解、政策和文化,因为成员国认为只是结构改变对欧洲高等教育来说是不够的,还需要质量及质量保障。因此质量保障成为博洛尼亚进程一个最重要的部分,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处、高等教育机构和政府开始思考和研究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必需的行动、计划、政策和结构,从而对自身的质量保障体系进行结构性调整。
现在这个富有前瞻性的欧洲高等教育区有45名成员,在2003柏林会议上高等教育质量保障问题成为了一项顶级议题,并且它的重要性在成员间还在增加,因为质量保障对高等教育发展和相互间信任是必须的已经成为共同理念。所以成员国开始致力于质量保障,当然每个国家的速度和采取的方式是不同的。一些国家立刻采取了行动,另外一些国家则晚一些。
此外,所有国家都没有必要的背景,因为质量保障和资格认定这样的术语对这些国家来说是很新的。举例来说,这些问题在德国、澳大利亚和土耳其是新的,另一方面,英国和荷兰则更有经验,并对其进行了相关发展。然而,质量保障和认定的主要来源是美国。可以说美国质量保障体系是欧洲高等教育区的一个榜样和向导。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是博洛尼亚进程的一个重要元素,目前成员国正在进行建立必要的质量保障的结构、政策和体系方面的研究。这些国家努力使质量保障标准,特别是教学和研究领域的标准能够相互兼容。
为了帮助和发展欧洲高等教育区的质量保障,ENQA(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协会)正式成立。该协会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向导,包括欧洲标准和指导方针。高等教育欧洲标准和指导方针的主要原则是:高质量的高等教育应该考虑学生、资方和社会的利益。另一条原则是机构自治。
最后是符合机构目标的正确的外部质量保障。一些国家根据国家和地方的需求和情况制定了质量保障政策,另一些国家尚在筹划之中。经济和政治在政策制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很明显,目前几乎所有的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方面的研究几乎都是国家层面上的。[2]由此可以看出,欧洲高等教育区质量保障建设还需要高等教育区成员国之间的协调,而不应仅限定在国家层面。许多欧洲国家采用多阶段评估作为它们质量保障的方法,即先进行高等教育机构的内部自我评估,找出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但这只是国家层面的。
欧洲高等教育区质量保障的政策、结构、标准和其他相关问题都应该放在国际层面来解决。因为欧洲高等教育区是一个覆盖了许多国家、文化、结构,数千家高等教育机构和数百万学生的大的国际性区域。然而,欧盟不提供欧洲高等教育区的质量保障方面的高等教育政策,因为高等教育是一个国家性问题,欧盟没有权利干涉一个国家的国家性高等教育。因此国际性政策、结构、标准和和其他相关问题的目标达成取决于成员国之间的共识和合作。因为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强制另一个国家做或者不做关于国家性高等教育的某件事情。[3]但如果能够达成共识并进行有效地合作,欧洲高等教育区的质量保障就能够获得国际性地成功和兼容。
一个欧洲高等教育区可能存在的缺陷涉及高等教育的质量和高等教育的行政和管理,因为没有这方面明确的、强有力的计划、研究或政策。并且对研究和管理的评估不够广泛和发达,尽管它们是高等教育机构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过很明显,资格认定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且在成员国中间流行开来。可以说资格认定是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类型之一,并且它的重要性与日俱增。资格认定是证明一所高等教育机构或一个项目符合规定要求的一份正式的书面声明,它是一个对高等教育及其必要责任的评估过程。质量保障体系的建设之中应特别加强对资格认定的制定和评估。
三、如何构建欧洲高等教育区的质量保障体系
很明显,欧洲高等教育区需要尽快建立一个高效的和持续的高等教育保证体系。欧洲2020战略设定了到2020年40%的30—34岁的青年取得高等教育资格的总体目标。与之密切相关的是欧洲应该把GDP的3%用于研究的总体目标。其他欧洲层面的高等教育目标包括到2010年数学、科学与技术专业的毕业生要比2000年增加至少15%;到2020年,20%的大学毕业生在大学教育期间经历过流动性学习;在资金方面,欧盟委员会提出了将GDP的2%用于高等教育的目标。这些目标的实现,同样需要一个高效的质量保障体系为依托。
建立欧洲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第一步是使高等教育机构强大、高效,并向质量保障程序自我负责。提出自己的质量保障应该成为这个区域高等教育机构的一个主要目标,因为高等教育问题是由政府部门负责和管理的,所以每一个政府成员应该保证自己国家的高等教育体系建设的高质量,特别是在教学与学习、管理、评估和研究等方面。在欧洲高等教育区的几乎所有成员中高等教育都是一项公共服务,所以有必要在每个成员国先建立国家性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然后建立在欧洲高等教育区建立国际性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为了保证高等教育的质量,第一步必须由国家/政府来实施。所有欧洲高等教育区的高等教育机构应该弄清它们在国家层面、欧洲层面和国际层面所处的位置,比如通过与美国、澳大利亚和非洲的对比去建立一套好的质量保证体系。闭门造车是不合理的,也是不可能的。
另一个建立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的步骤是实施和提升质量保障的欧洲标准和指导方针以及同行评议。很明显为建立欧洲高等教育区的质量保障,制定被所有成员国批准的标准和指导方针是必要的,国家或国际性的质量保障机构间不应该相互对立。在内部的质量保障框架中,高等教育机构应该有一套明确的政策、书面规则和质量标准。
[4]当然,在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成员国之间以及成员国与高等教育区之间的矛盾是在所难免的,这就需要各方秉持的原则,在坚持自身核心利益的同时做出相应的协调和让步,共同把欧洲高等教育区的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得更加适用和高效。
此外,高等教育机构应该有相应的质量文化,成员国应该意识到这个问题的重要性并且愿意付诸努力。当然,高等教育机构还需要一套质量策略和一套运行良好的官方机制来控制和批准它们的项目。学生评估应该有一份正式的书面声明以解释评估或等级等问题的标准。教职人员应当具有良好的资质,易于接受创新,适应新变化和新进展和接受批评与评估。高等教育机构还应该为教学和学习提供必要的设备和良好的环境。高等教育机构应该是透明的,他们应该提供学习、变化、机会等方面的信息。高等教育机构管理在执行和安排一个高效的质量保障体系方面扮演者重要角色。
[5]显然,内部的质量保障评估、外部的质量保障评估以及同行评议都致力于建立高等教育机构的质量标准。为了建立一套好的体系,所有的评估都应该是专业的。评估报告不应仅包括对不足的负面评论,因为评估的目的不是消极的批评现状,这些评估和评估报告在提供建议和达成目标的正确方法时会很有用。如果只显示不足就不能帮助机构提升他们自身的质量和标准,评估也就失去了意义。因此,所有的评估都应该是专业性的,旨在根据高等教育机构在国家层面和国际层面的位置和条件提升其现行的质量和标准。此外,所有这些评估都应该有清晰、合理和有意义的书面标准,从而为高等教育机构质量和标准的提升做出贡献。
关键词:专业认证;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华盛顿协议》;评估
通过评估与认证促进教育质量的提高,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发展和质量建设的共同经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已成为各国保障高等工程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为了保障和提高我国的工程教育质量,强化行业需求对工程教育的引导作用;同时,为了配合国家工程师制度改革,实施注册工程师制度,尽快实现工程专业和工程师的国际互认,教育部于2006年3月正式成立了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委员会及其秘书处和本科专业认证试点工作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全面启动。通过多年的努力,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试点工作已经取得较大进展。截至目前,工程专业认证覆盖安全工程、采矿工程、电气工程及自动化等15个专业领域,涉及370多个专业,我国已进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稳步推进阶段。然而,在理念方面,大部分高校对于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为主导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还缺乏深刻的认识;在机制方面,大部分高校工程教育质量保障的内部动力机制缺位。因此,有必要深化“以学生为中心”和“基于结果导向”的教育理念;强调院校的主动自发性,塑造内源性的评估文化;以专业认证改革为契机,完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机制。
一、我国高校工程教育质量保障的问题
1.对院校教育质量保障与工程教育专业质量保障的关系认识不足。经过教育部的本科教学评估,我国各级各类高校都开始高度重视教育教学质量,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建构。无论是教育管理者还是一线教师都开始关注教育教学质量的问题。然而,许多高校(尤其是尚未启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程序的高校和专业)的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把专业认证当做教学评估来认识和操作,产生了许多误差。在本质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高校本科教学评估存在很大差异。
2.对专业认证背景下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缺乏了解。在我国,工程教育认证工作起步较晚,在高校中还没有深入人心。除了参与工程专业认证培训的人员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有一定的了解外,大多数人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仍然非常陌生。参加过专业认证的高校教育管理者和教师普遍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教育质量保障具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大学生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普遍缺乏了解或者认识较为肤浅,但是对参与工程教育质量保障的热情比较高。相较而言,从事工程教育研究的专家学者或工程专业认证咨询委员会的成员对工程教育质量保障问题的认识更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
3.缺乏良序运转的教育质量组织管理体系。随着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不断推进,高校在工程教育质量的组织管理体系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逐渐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但在实效性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根据2013年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报告结论分析,绝大部分高校均存在组织管理体系建设实效性不足的问题。机械类专业的主要问题是:教学管理制度齐全,但执行的严肃性和监管的有效性值得关注;学校和学院建立的二级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的闭环控制效果需继续加强。化工与制药类专业的主要问题是:教学过程中各环节的质量监控制度建设较完善,但现场考查发现教学督导制度的院级执行力度有待加强。环境类专业的主要问题是:已经初步建立起教学过程质量管理机制,但实施效果需要关注。除了组织管理体系的实效性问题之外,有些高校缺乏工程教育质量保障的健全组织管理体系,其中甚至包括一些重点高校。
4.没有建立完善有效的教育质量评价机制。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育质量保障过度倚重“以政府为主导”的外部教育质量保障,而忽视内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和机制的建设。在质量保障体系中,由于高度重视来自政府组织的外部评估而忽视高校内部的自评,仅仅将其视为质量保障的对象而没当做整个教学质量保障活动的主体和基础。在高校内部,对影响教学质量的因素进行控制是学校自身的责任,只有通过其对自身不断的自我评价、自我改进和自我提高才能实现。[1]在工程教育质量评价方面,各高校已经初步建立起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外部评价机制,但实施效果值得商榷。在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方面,问题突出表现在各级部门在日常工作中定期主持教学反馈与评估活动的机制不明确,投入的精力不够,管理手段不足;在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方面,问题突出表现在机制缺乏常态化和规范化,信息采集的针对性和组织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外部评价机制方面,问题突出表现在学校与企业、行业及用人单位间的有效互动评价机制不够完善,利用外部评价进行持续改进的效果不明显,行业、企业参与工程教育质量保障的程度不高。
5.没有建立和落实“持续改进机制”。近年来,在教育部牵头组织的各项质量工程的引领下,我国各高校在内部教育质量保障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和努力。绝大部分高校都建立了质量保障和监控体系,教育质量保障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为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然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所关注的是院校和专业能否形成良性循环机制,使得教育质量监控中得到的信息与数据能够通过一个机制持续不断地反馈到教学活动中,使教学质量处于螺旋式持续提高的过程中,而不是重复进行形式化的文档收集工作。在认证专家陈道蓄看来,“持续改进机制”就是一种“良性循环机制”,是“一套制度性的做法,使得在质量监控活动中所收集到的意见、建议、数据能够进入一个流程,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得到利用,并发挥作用”。[2]他认为,“在推行国际等效的专业认证过程中,‘自我改进’是我们在参考国外相应工作时经常碰到的,但在国内传统的教育评价中相对涉及比较少。如何通过专业认证推动各办学单位逐步建立有效的自我改进机制,仍然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3]“持续改进”是国内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重要标准之一,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教学过程管理机制(制度、架构、执行)是否完善,培养方案的制定、评估和修订情况,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的评估情况,各门课程支持毕业要求和培养目标实现的评价情况,评价结果的利用情况,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是否完善,外部评价机制是否完善(方式、频度、结果利用情况),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结果是否在教学质量支持改进中发挥作用等。此外,“持续改进”也是院校和专业教育质量保障的重要方面。然而,无论是院校还是专业在持续改进方面的努力都存在不足。
6.没有建立合理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的权力参与机制。工程教育质量保障的目标是提升工程人才培养质量,质量保障主体应涵盖影响培养质量的各个主要因素。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是政府和行业组织、用人单位、高校、学生相互影响、相互协作、协调统一的组织架构。各主体通过不同的形式参与教育教学过程,以发挥各自职责。学校和学院作为工程教育的实施主体,功能包括校外协作与校内建设两方面,在工程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中既要通过与政府、行业和企业的协作,不断改善高等工程教育的环境和条件,又要通过搜集各方信息改进并完善校内工程教育教学过程。从专业认证的角度来看,高校和专业所有工作的落脚点应该是学生,即所谓的“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工程教育质量保障的最直接利益相关主体,承担着积极参与工程专业教育教学过程并对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的作用。然而,学生长期以来都在教育质量保障过程中缺少话语权,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质量保障所倡导的“以学生为中心”理念在实践中还很难落实。
二、我国高校工程教育质量保障机制建设的改进建议
认证过程中,院校主体地位的缺失使得院校学术自由与自治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侵害。面对工程教育专业认证,高校工程教育质量保障工作中应有何作为呢?
1.深化“以学生为中心”和“基于结果导向”的教育理念。首先,深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工程教育应当以学生为中心,缺乏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任何教育资源都无法正常发挥作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系统地体现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育制度、体制和机制。“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确立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我国,长期以来,大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取向一直是为党或政府的政治、经济等目标服务,是为在此基础上确定的培养目标服务,往往忽视、排斥,甚至完全不顾及学生个体成长和未来发展的需求。这种问题在工程教育领域有过之而无不及。改变这种偏狭的教育理念,不仅需要工程院系的教育者和管理者转变教育和管理观念,而且也需要高校进行系统性改革。从院校的使命和发展目标到院系的战略规划,再到一个专业发展目标的设置和一门课程教学目标的安排,都要明确体现学生的培养目标和愿景。其次,深化“基于结果导向”的评价理念。高等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高等教育的质量最终要由学生的学习结果来决定。在工程教育领域,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也在大力推进过程中对高校工程专业的“产生”提出了要求,对工程专业提供“产出”证据的能力也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种评价范式的转变一定程度上会受到以往过于强调“投入”和“过程”的评价范式的束缚和牵绊。很多高校一时还难以适应这种转型,表现在学习结果评价的方法欠缺或单一化、自评报告撰写的思维固化或模式化。因此,高校要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借鉴和学习国外同行优秀的学习结果评价方法。中国工程教育认证委员会要发挥认证机构的引领作用,定期开展认证专业培训,推广和普及典型经验。
2.强调院校的主动自发性,塑造内源性的评估文化。首先,塑造“基于事实和数据”的证据文化。近年来,无论是在我国院校层面实施的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制度,还是在专业层面实施的专业认证制度,都存在院校和专业不积极、不主动参与的问题。本科教学质量年度报告和专业自评报告无法向社会和公众提供具有说服力的、权威性的质量证据,沦为应对上级主管和社会问责的既费时又费力的文本。院校和专业无法提供证据来说明收集和整理的数据是如何促进和改进教学的,实质上还保持着一种比较狭隘的“证据文化”观。因此,对我国高校而言,需要以参与工程专业认证为契机,从工程院系抓起,真正塑造并强化“基于实证”的证据文化,继而将证据文化普及和推广至整个学校。其次,塑造“基于多元主体参与”的评估文化。在我国的高校中,无论是在学校层面还是院系层面的专业教育过程中,都鲜有各方利益主体协同参与的情形。建构基于多元主体广泛协同参与的评估文化,亟待教书育人理念的理性回归,更依赖于各方责任的重塑和内部体制机制的重构。在工程教育界大力推进和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背景下,有必要将视野聚焦在贯穿于院校工程教育实践始终的质量文化的塑造上,让“追求卓越”成为高校的一种习惯、一种约定,进而上升并演变为一种文化。唯有依托卓越的实体,打造卓越的文化,才能有助于培养出未来卓越的工程师。
3.以专业认证改革为契机,完善工程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我国开展专业认证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给出某个专业“通过”或“不通过”的结论,更重要的是对我国工程教育进行一次很好的把脉,为提升工程教育质量提供指导和帮助,促使其向更高水平发展。[4]高校办学质量及专业教育质量取决于社会的需求。关注并根据社会对专业和课程设置、人才培养规格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及时作出反馈和调整以满足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是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尽管认证旨在“教育质量保证”和“教育质量改进”,高校作为质量保障的主体,也要增强质量意识与自主意识,要高度重视内部教育质量保障制度的建设。市场经济背景下,高校主动自为地建立完善的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在搭建一种维护学术自由、院校自治的“自我保护机制”。因此,高校应在组织结构层面着手建立校、院、系三级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定期开展内部评估活动,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整改措施。此外,高校也可以借鉴国外高校成功经验,建立以课程和教学质量保障为中心的内部工程教育质量保障机制,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质量保障路径,建立科学完善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以增强外部质量保障体系的适切性。
参考文献:
[1]田恩舜.高等教育质量保证模式研究[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200-202.
[2]陈道蓄.通过计算机专业认证推动教学质量提高[J].
[3]中国高等教育,2008(18):25.
一、影响财务报告质量的环境因素
(一)造成目前财务报告质量不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公司内部分析主要有:
1、业绩压力。公司的业绩压力分别来自于内部与外部。外部压力主要来自于资本市场。因为证券分析师和股东所重视的是短期的获利能力和营业收入的增长,这就使得管理层不得不明哲保身,投其所好。此外,管理层还必须对董事会及股东负责,董事会常常施加压力要求管理层完成财务及其他目标,为激励管理层,公司还经常采取一些激励措施,如将个人的绩效及薪酬与经营或财务目标相连接。在这种环境下财务报告失真是不可避免的。
2、复杂的商品交易活动。随着金融商品的不断创新,出现了一些复杂的财务工具和结构复杂的交易活动,有的公司还会采取一些创意性的商业活动,如通过购并等形式扩大自己的规模,但是有关资料显示很多购并并未达到预定目标,反而会增加公司财务危机及财务报告不实的风险。
3、市场竞争的压力。由于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市场需求矛盾突出,其结果往往会造成有的企业利润下降、筹资能力减弱、成长趋缓、资本市场发展受阻、公司被迫采取减产或降价等措施。这些不利因素的影响最后都将反映在公司的财务报告上。相关的会计实务如果未加以处理,财务报告的质量必然会下降。
(二)从外部环境分析主要有:
1、监管机构的监管力度不够。从一些已经查处的案件来看,不少在招股说明书中作假的不法行为监管机构没有及时发现。另外,交易所对上市财务报告披露的监管主要是在持续披露阶段,对于持续财务信息披露的载体——定期报告和临时报告的审查在相当一段时间里采取事前审核的办法,由于时间和人力的制约造成了事实上的审查不严,不能及时发现问题。
2、中介机构功能的错位,增加了监管的难度。一些中介机构在财务报告披露的问题上和上市公司一起与监管部门周旋,使监管者在专业水平上处于劣势,大大增加了监管的难度。
3、法制不健全。我国“证券法”中缺乏民事责任的规定,因此在实践中,对一些违法违规行为通常采用行政处罚的办法解决,但对受害投资者却没有给予补偿,无法对违规者起到有效的威慑作用。
二、财务报告质量监管制度的建立
(一)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1、应建立、健全上市公司内部控制监督管理机构,从机制上防范公司管理层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具体如下:(1)上市公司董事会应设立主要由独立董事组成并担任负责人的审计委员会,全面负责与公司有关的审计事宜,通过审计委员会持续检查公司的财务信息披露和内部财务控制,保证公司财务报告过程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从而促进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2)推行职务不兼容制度,减少董事会与高层管理人员的交叉任职;(3)加强监事会的监督功能,监事应具备法律、财务、会计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或工作经验,能够独立有效地行使监督权;(4)要建立完整、合理、有效的上市公司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充分有效地发挥董事会、监事会及内部审计机构的功能作用。
2、改进内部治理机制,建立多元股权结构约束机制股权过于集中往往会使大股东拥有上市公司的绝对控制权,而这种控制权又直接表现在对董事会的操纵上。当大股东目标与公司目标之间存在冲突时,公司行为往往会有被短期化的倾向,甚至出现扭曲行为,容易对公司的持续发展造成冲击。因此,需要建立多元股权结构约束机制。
(二)加大对违规披露财务报告信息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违规成本。
上市公司敢于进行违规操作,社会中介机构敢于为上市公司造假,其主要原因是造假获得的收益远远高于为此付出的成本。对此,笔者建议对造假上市公司不仅仅要追究其经济责任,如没收非法所得、处以高额罚款、实行市场禁入等,情节恶劣的还应追究有关当事人的刑事责任;对参与造假的社会中介机构应予以重罚直至吊销营业执照,并限定相关从业人员在规定的期限内甚至永久性不得从事相关职业直至追究其刑事责任等。与此同时,要对因上市公司提供虚假财务报告而给投资人带来的损失进行赔偿,从根本上杜绝违规事件的发生。
(三)加大中介机构对上市公司监督审查的内容和范围
为降低审计风险和对投资人及时提供公正、透明、有用的信息,注册会计师应对财务报告中的下列主要问题进行适当的评价,以保证财务报告信息的真实性与准确性。
工作所遇到问题的调查报告
最近,省、绥化市相继召开了粮食直补方式改革会议,对粮食直补发放时间、对象、任务、原则、程序、方式等方面都做出了明确规定和具体要求。会后,全市粮补各项准备工作已经展开,通过会议认真贯彻传达了上级会议精神。粮补测算工作基本完成,里木店和四站两个试点镇粮食直补工作已经启动。为了使全市粮补工作积极稳妥、有序顺畅推进,确保农村社会稳定。按照何市长意见,由农委和财政局针对在粮补工作中已经遇到和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疏理。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一、关于粮食直补方式问题
按照黑龙江省和绥化市关于《粮食补贴方式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粮食直补方式要按农户20__年农业税计税面积、计税常产和两者各占一定比例三种办法进行粮食直补。同时规定,在一个市范围内只能选择一种直补方式,而且制定的办法全市必须统一。按照这一要求和规定,结合我市实际,提出按计税面积直补和按计税面积、常产各占50的比例直补两种方式。
1、按计税面积直补。这种直补方式对我市而言优点是平均分配,利益均沾;简单易行,便于操作;公平合理,符合实际。不足的是没有考虑到不同乡镇单产差异而导致的土地贡献率的差别。
2、按计税面积和常产各占50的比例直补。这种直补方式能够较好的反映出各乡村之间常产的差异。缺点是税费改革确定的常产,有的乡村没有按程序据实上报,市里掌握的各乡村常产数据与事实存有偏差,农户个体之间存在单产差异的现实心理,在乡与乡、村与村之间对确定的常产存有较大的攀比性,运作起来有一定难度。
综合上述两种直补方式优点和缺点,我们认为采取按计税面积直补方式为最佳选择,其主要理由是我市是全省至全国的粮食主产和高产区,一直保持着产粮大市的地位。就全市而言,各乡镇的粮食常产没有明显差异,采取这种直补方式,即减少了工作环节,又避免了常产直补而带来的矛盾和问题。
二、关于粮食直补对象确认和发放问题
根据黑政发[20__]24号文件规定,补贴对象为原农业税纳税主体,即原农业税实际纳税人,包括按规定享受农业税政策性减免的应纳税人。按照这一确认标准,我市目前粮食直补对象确认存在两大方面的问题。
1、关于纳入计税面积的直补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问题:一是对于户在人不在的承包田在二轮土地承包时作为小调整地源调整给参加小调人口,村集体又无地源补给这些农户,按政策规定,该部分土地面积直补对象应为原户在人不在的农户。具体运作应以村民组为单位,召开村民全体会议讨论通过后,将这部分直补款从小调面积直补款中扣回,交给户在人不在的农户。二是户在人不在的承包田已被村集体按机动地长期发包给他人耕种(少的5年,多的30年),这部分土地直补款应发放给户在人不在的农户。三是对于土地流转的农户,无论是按程序流转的,还是私自转让的,直补款均为原土地承包者所有。四是农户承包田用于抵顶债务,由债权人进行耕种,其直补款应由债务人所有。五是对于长期拖欠农业税及其它费用的农户,其粮食直补款村集体不准强行截留。六是对于一轮土地承包时没有分到责任田的(乡企人员、村干部、入伍军人、村电工、农机队员等),有的乡村在一轮土地承包期间或在二轮土地调整时,按政策不应该给地却补给了相应面积的责任田,并发放给了土地经营权证书,该部分直补款要有所在村民组村民大会讨论决定直补对象。
2、没有纳入计税面积是否发放直补问题。按照粮食直补有关政策规定,没纳入计税面积的土地,不享有粮食直补待遇。但在实际运作中,确实存在一些很难把握和平衡的问题,这里面既有当时政策造成的,也有乡村两级干部工作失误导致的,甚至有的乡村两级存在隐瞒不报,从中取利的现象。就农民自身认为,只要有承包土地,并从事粮食生产,就应该享受粮补权利。此类问题可集中表现在8个方面:一是对于五保护、残疾军人、病残户、贫困户等农户的承包地,村集体为了照顾其生产和生活,没有将这部分承包田纳入计税面积。二是户在人不在农户原有承包田已被调出,村集体用机动地补给其承包田,而机动地确没有纳入计税面积。三是原有农户承包田由于是次耕地或低产田,由于收入甚微,该部分农户放弃耕种,由村集体收为机动地,不是计税面积,该部分农户按承包田面积索要直补款。四是校田地、树影地等没有纳入计税面积,但却在农户承包田面积之中,按政策应给予发放粮补款。五是户在人不在承包田已转变为机动地,现在这部分人回来要地后,其承包田已从原计税面积中剔除,致使这部分承包田粮食直补款落空。六是沿江乡镇有的农户渔池顶承包田和承包田改渔池,并且有渔稻轮种的习惯,这部分承包田没有纳入计税面积。七是乡村畜牧场将耕地做为承包田分给农工耕种,这部分农户要求直补强烈,而且涉及面占有很大比例。八是乡村两级瞒报计税面积,将农户已交农业税和承包费的耕地人为造成直补款落空。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市自身难以解决,只能争取上级的支持和帮助,才能够妥善解决。
三、关于粮食直补工作安排的几点建议
1、搞好粮食直补政策培训和宣传工作。此项工作由市财政局牵头,在13日前,对全市乡镇财政所业务人员进行全员培训。同时,要通过各种行之有效的办法,搞好粮食直补改革政策的宣传工作,确保家喻户晓,人人明白。
[关键词] 危急值报告;环节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 R197.3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4)09(c)-0152-03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the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of critical value report
ZANG Bao-hua
The Secon People′s Hospital of Yangzhou City in Jiangsu Province,Yangzhou 225007,China
[Abstract] Establishment of critical value reporting system is one of goals ensuring the patients safety,critical value reporting system can ensure the patients safety more better.However,the process quality defect of critical value report often occur in the clinical work,bringing hidden danger to the patients safety.The problems in the process quality control of critical value report in clinical work are analysised and their countermeasures are given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Critical value report;Process quality control
危急值是指与正常值参考范围偏离较大、危及生命的检验、检查结果,当这种检验、检查结果出现时,说明患者可能正处于危险的边缘,需要临床医生及时得到检验、检查信息,并迅速给予有效的干预措施来挽救患者生命,否则就有可能出现严重后果[1]。但在实际工作中,因其涉及到多科、多部门、多人、多环节的协作,故时有“危急值报告环节质量缺陷”发生,轻则延误治疗抢救,重则可能导致严重的不良事件。现对临床工作中危急值报告环节质量缺陷进行分析,并提出改进措施。
1 危急值报告环节质量存在问题
1.1 危急值的报告项目、范围不全面
1.1.1 检验危急值报告的范围涵盖面不广 2008年中国医院协会编写的《实施患者安全目标指南》提出[2],危急值至少应包括血钙、血钾、血糖、血气、白细胞、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等。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相关科室工作人员对标准要求学习不够深入,把“至少”认为就是这些项目,而没有结合临床。本院在2012年前制订的危急值项目包含血常规、凝血试验、血气分析、血电解质、血糖、肾功能、肝功能、血脂等8个大类中的26个小项,与熊锋莉等[3]报告的13个项目、王海剑等[4]报告的12个项目比较,虽然项目有所增多,但都存在同样的问题――涵盖范围不广,如与心肌急性损害有关的项目并没有列入其中。曾经遇到一个病例,因“上腹痛”入院,查心肌酶谱、肌钙蛋白、心电图等显示,磷酸肌酸激酶大于正常值3.7倍、肌酸激酶同工酶大于正常值2.7倍,肌钙蛋白大于正常值14倍,由于检验科工作人员认为“不在报告范围”而没有及时与临床医生反馈信息,但心电图检查提示 “急性前壁心肌梗死”。其他如抗HCV抗体、抗HIV抗体、TP/RPR等传染病标志物,涉及到患者隔离、手术过程消毒及患者隐私等问题,但不属于危急值范围,当出现阳性结果时,临床并没有及时得到信息。Rh阴性血型属少见血型,也没有列入立即报告范围。
1.1.2 除检验以外的其他辅助检查没有列入到危急值报告范围 在危急值报告范围中,大多只重视检验项目的报告,而心电图、影像、病理等检查报告并没有列入范围中,导致这些项目的检查结果出现危急值时报告不及时。目前危急值报告的范围已扩大到除检验外的影像、超声、心电、病理、血药浓度等,报告疾病多达数十种[5]。
1.1.3 缺乏成人与小儿之分 在报告的项目与结果方面,没有成人与小儿之分。
1.2 报告登记不全
各科室虽然都有危急值报告登记本,但医技科室与临床科室登记不全的事件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医技科室的工作人员通过电话报告后,没有记录电话接收者、报告时间等;临床科室人员没有记录由谁报告、报告的时间、及接到报告后的处理等,当发生责任追究时,有互相扯皮的现象。
1.3 报告途径单一
由于信息系统不完善,医院只采用电话报告一种方式,且接电话者大多是护士,如果护士因为工作繁忙或责任心不强、认知不足,有可能发生不及时记录或不及时通知医生的情况,导致临床医生不能及时得到信息[6]。电话报告还可能存在危急值误读,有一定的信息传递错误率[7]。
1.4 医技科室与临床科室之间缺乏沟通
申请单填写不全,导致医技科室工作人员对患者情况缺乏了解,使得相互之间对危急值的理解出现认识偏差,在报告或是不报告的问题上不能达成共识。
1.5 检验标本采集不规范,导致出现假性危急值结果
如标本溶血导致血钾异常升高,在输液部位采血导致血糖等多种结果出现假性危急值[8]。
1.6 仪器设备方面的问题可能导致假性危急值
仪器故障、试剂质量不合格均可导致假性危急值的出现。
临床危急值报告环节质量问题的存在,主要是因为医院教育培训不到位,全员对危急值的认知不足,制度不健全,考核不力,管理松懈等。为了更好地执行危急值报告报告制度,保证患者安全,须制订危急值报告环节质量控制对策。
2 危急值报告环节质量控制对策
2.1 对危急值报告项目、范围进行界定
组织召开由临床科主任、检验(微生物)、影像、超声诊断、电生理、病理、输血科等科室负责人会议,分析危急值报告环节质量中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医院实际情况,对本院的危急值报告项目、范围进行界定,达成一致共识。同时根据《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的要求,定期(每年至少1次)对危急值报告制度进行有效评估。
2.2 多途径报告、完善报告流程
可通过电话、短信、HIS/LIS等多途径报告。完善信息系统,应用LIS智能报告系统对危急值进行判断审核,并提醒通知临床医生[9]。流程:检验、检查科室发现危急值自己或他人立即复核,检查仪器、设备的完好性,标本的正确性确认无误后,立即多途径报告将相关信息逐项登记到“危急值报告登记本”病区护士接到电话,第一时间报告医生并逐项登记到“危急值报告登记本”、医生获知信息后进行签字确认对病情进行评估及时处理病情复杂的汇报上级医生或科主任进一步处理,与家属告知继续观察病情,复查危急值,病程记录。多途径报告包括:①电话通知送检科室;②通过院内信息系统发送到送检科室;③短信发送到当班医生;④纸质报告上特别注明“已复核”并签名。通过报告的多途径和报告流程的完善,使危急值的管理做到“无缝隙”[10]。
2.3 学习培训
组织全院医、技、护等学习患者安全目标、危急值的定义、报告的意义、报告的项目和范围、管理制度、报告流程。对护理人员、检验人员进行“影响检验危急值报告因素”的培训,做好检验前的质量分析[8]。要求检查科室不拘泥于所列的报告范围,当有关数据接近危急值时也应提前通知临床医生。临床医生在书写检查申请单时,详细书写病史,重点突出,以便影像、超声、电生理等科室的医师判断结果与临床的相关性。
2.4 检查考核
医务科、护理部对危急值报告的执行情况定期、不定期组织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意见,对执行不到位的科室或个人与绩效考核挂钩。
3 小结
建立临床危急值报告制度是保证患者安全目标措施之一,执行危急值报告制度是为了更好地保证患者安全。医务人员应高度重视危急值报告制度的执行,医院职能部门应加强医、技、护人员的教育培训,使之熟知危急值项目、范围、临床意义,明确该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责任心,提高对危急值报告的认知。加强检查考核,严格控制可能发生危急值报告缺陷的环节。根据医院的情况,对危急值报告的项目范围及时修正,做到质量持续改进,在系统层面上,可采纳王培昌[11]的建议。鉴于临床危急值报告体系重要性及标准化的缺失,期待危急值报告标准化文件早日出台。
[参考文献]
[1] 周英.危急值报告制度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与体会[J].当代护士,2012,(11):180-182.
[2] 中国医院协会.实施患者安全目标指南・2009~2010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5-7.
[3] 熊锋莉,黄晓光.县级医院检验科对危急值报告的认知与实践[J].基层医学论坛,2013,17(20):2665-2666.
[4] 王海剑.生命危急值报告制度在医疗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8,15(6):25-26.
[5] 祁新蕾.临床危急值报告的流程管理探讨[J].实验与检验医学,2012,30(6):584-586.
[6] 张娟,胡俊灵,龚云,等.在护理安全管理中推行检验危急值报告制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护理研究,2012,24 (10):2612-2613.
[7] 游斌权,钟初雷,阎晓琴.3种危急值管理方式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12,32(8):32-33.
[8] 胡志学,马永国.检验危急值的护理管理[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7):139-140.
[9] 陈平,陈益民.危急值多途径报告系统的应用[J].临床检验杂志,2012,30(11):929-930.
[10] 蔡仁美,朱胜春.综合性医院“危急值”无缝隙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中国医院,2011,15(10):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