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初中生值周总结8篇

时间:2022-06-15 22:58:43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初中生值周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初中生值周总结

篇1

关键词:初中生物;生命教育;缺失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2-0539-01

在如今这样一个高速发展的社会中,初中生显然是作为弱势群体而存在,当然作为祖国未来的花朵,也是得到重要保护的群体。然而,越来越多属于这个群体的生命消失在宇宙中,这些还没完全开放就被中途折断的花朵,是我国生命教育的失败。生命是一次性的,失去了就不会再重新来过。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如此漠视自己以及他人的生命呢?生物课程应该怎样开展才能让中学生意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呢?这些问题构成了初中生物生命教育的缺失,已经引起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和探究。

1.初中生物生命教育中的缺失及原因

1.1 父母对孩子的忽略导致初中生缺少关爱自己和他人的能力。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生命教育理应也有父母的一份,但生活的快节奏让太多的父母忙于工作,忙于赚钱养家,本是希望孩子能接受更好的教育、能过上更好的生活的心意,却没想到忽视了孩子的家庭教育。长期缺乏家庭关爱的初中生,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心里缺乏足够的安全感和存在感,慢慢失去了关爱他人的意识和能力,甚至对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做出不可挽救的事情。

1.2 封建思想的残留、家庭关系的不和谐和家庭结构的不稳定导致的家庭暴力,也是导致初中生漠视生命的重要原因。家庭暴力作为一种对生命极其不尊重的做法,不仅给孩子的心理、生理都造成了严重的伤害,还为孩子做出了错误的引导,导致孩子心理扭曲、形成了不正常的生命观,产生暴力倾向,易冲动,易采用极端方式解决问题,不尊重自己和他人生命,最后酿成大错。

1.3 学校的压力和老师的忽视让初中生忽视了生命的重要性。学校是知识的天堂,同时也是我们形成人格的地方。在中国的历史上,学校一直是一座神圣的殿堂,老师是我们最敬佩的人。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升学率成为众多学校之间竞争的标杆,学生作为主体,当然会被重点培养,只是教育不再是知识与素质的结合,它很"单纯"地变成了学生的考试成绩。生物课堂不再是美丽的生命的展现,而是一道道生物题目的讲解。沉重的压力使得学生走向了"自杀"的道路。

近年来,校园暴力频繁发生,还在如花一样年纪的初中生,剥夺了他人的生命,也毁了自己的美好前程。初中生正是生理和心理都开始成熟的阶段,学校是他们长期生活的地方,老师是他们的指路灯,周围的同学则构成了环境,在这样的情况下,初中生要开始学着处理各种关系,包括和老师、和同学以及和学习的关系。在各种关系处理不好,老师也没给出关心和引导,甚至还做出体罚等行为时,部分同学开始使用极端的方式来处理生命。这是悲哀的事情,却也是确确实实发生在我们周围的事情。

1.4 社会的冷漠让初中生的生命意识逐渐消失。社会风气和媒体文化给初中生带来的不良影响也不可忽视。网络信息的发展给了暴力信息大量传播的机会,这些信息侵蚀了未成年人的本真,引导他们做出出格的事情。媒体过度宣扬暴力凶杀事件,助长了校园暴力的滋生。网络游戏和视频,导致初中生过度迷失自我,沉浸在虚拟的凶杀世界中不能自已,最终在现实中伤害了他人的生命。

1.5 自身的软弱让初中生对未来失去信心。父母对孩子的溺爱和包容,容易使初中生产生过度的依赖心理。独生子女的增多,让他们自我意识过强,不懂得与他人交往,遇到挫折就心慌意乱,面对失败、被人嘲笑,他们害怕并且逃避,最终因压力过大结束生命。

2.初中生物生命教育的改革方案

2.1 提高对生命教育的重视和理解。生命教育的具体含义是指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正确认识人的生命,理解生活的真正意义,积极培养他们的人文精神和对终极信仰的追求。总之生命教育的目的是让初中生学会尊重生命,并认识到生命的价值。因此,首先应该引导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并保护生命。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该重视初中生的生命教育,从教育方法、教育形式等方面开启对初中生的引导,加大力度宣传生命的可贵和亵渎生命的危害。

要通过多种途径来宣传校园暴力的危害,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价值观的形成,引导他们敬畏生命、爱护生命,而不是一味地提高成绩。另外,采取不同的方式让他们感受到生命的精彩,意识到生命的短暂,教导他们如何珍爱生命。

2.2 创设生命教育的良好环境。初中生的生命教育关乎我国的未来发展,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密切配合,共同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生命教育环境。父母应该放慢工作的脚步,给孩子更多的关爱会让他们对生命的产生爱的情怀。老师作为教育者,以身作则更有说服力,才能让生命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心里。另外,加强法制建设,提高初中生的法律观念,对他们的行为进行规范监督。同时,教导他们学会保护自己,对自己的生命负责。我们应该全心全力给孩子一个充满爱的环境,让他们体验生活的意义,学会感恩,感谢生命带来的美好。

2.3 加大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初中生的经历较少,没有足够的心理素质去解决发生在生活当中的各种矛盾。因此导致他们压力过大,产生逃避的心理。所以学校应该注重心理素质的培养,积极开设心理咨询课堂,宣传健康向上的内容,及时给予他们心灵上的帮助,引导他们积极面对失败,乐观面对生活,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宽容他人,理解他人,坚强地生活学习。

总结:生命是美好的事物,正是生命让我们体验到爱的力量,体验到大千世界的繁华,体验到生活的多姿多彩。初中生是一个青春的群体,是世界的活力,作为世界的未来,要爱护自己的生命,尊重他人的生命,学会宽容世界,学会坚强地面对未来。对于教育者,不论是父母还是老师,都应该更多的关注孩子的成长,不要给他们增加过多的压力,让他们生活在一个充满爱的世界中吧。

参考文献:

[1] 孟繁军;《校园"生命教育"的缺失及对策》;教学与管理;2012年7月;

篇2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自我管理;构建策略

以往初中班主任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通常都比较重视初中生学习成绩的提高,并未针对初中生的综合素养进行全面、有效的培养。这也致使初中生的全面发展受到了很大的阻碍。在素质教育大力推行的现如今,初中班主任必须将工作的重心从初中生的学习成绩上转移都初中生全面发展上,通过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构建,充分体现初中生在班级管理工作中的主置,进而充分发挥这一管理模式的重要作用。

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构建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重要性

构建学生自我管理模式不单单有助于班主任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还有利于初中生形成良好的自律能力,可以提高初中生的社会适应能力。特别是在现阶段多种文化的影响下,很容易致使初中生的心理、思想观念发生变化。但是当初中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得到明显提高以后,其就可以避免被外界的一些因素所影响,这样更加有助于初中生的健康成长。与小学阶段的学科知识相比,初中阶段的所要学习的知识具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对初中生的要求也要更高,如果出总是的自律能力较为薄弱,那么其在教学课堂上很容易出现溜号、走神的情况,一旦出现这些情况,其通常就很难再跟上教师的教学思路,学习起来便会更具难度。构建学生自我管理模式,可以很好的激活初中生的组织能力和管理能力,充分体现初中生自我价值,促使其树立起学习的自信心。另外,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构建,所有初中生都在进行自我管理,这样便可以消除初中生与班主任之间的隔阂,这样班主任就可以及时的发现班级内部有待解决的一些问题,并通过较容易被初中生所接受的方法加以解决,以此进一步提高班级管理工作的效果。

初中班主任工作中构建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有效策略

强化初中生的管理意识

若想充分发挥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重要作用,就必须强化初中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这也是顺利开展班主任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初中阶段的学生其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都比较薄弱,在学习与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自我管理意识也较差。如果在这一阶段,班主任未对其进行科学的引导和指导,很容易致使其出现一些错误的行为[1]。因此,班主任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需要让初中生认识到自我管理对自身的成长与发展重要价值,从而自觉的遵守学校和班级的各项规定,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很好的约束,逐步的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初中班主任不单单承担着管理班级的职责,同时承担着学科教学的重要职责。所以,班主任可以将初中生的自我管理和学科教学任务进行有机结合。逐步的将自主学习权、自我管理权归还给初中生,以此让初中生感受到班主任对其的信任。这样初中生便会形成自我总结与分析的良好习惯。当初中生遇到问题时,班主任不要直接告诉初中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加不可以直接帮助初中生解决,而是应该引导初中生与其他同学一同进行探讨和分析,以此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式与方法,这样不仅可以增强初中生自我管理的自信心,同时还可以使其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并还有助于初中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与其他学科教师相比,班主任的责任更加重大,对班主任专业水平和专业素养的要求也要更高一些。以往班主任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通常都是将班级秩序的维护、初中生学习行为的监督为中心,利用各项班规来制约初中生的行为。新课改实施后,显然传统的班级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的当前的教育教学要求[2]。作为班主任一定要注重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并认识到在班级管理工作中,自己所扮演的不单单是监督者与管理者,同时还需要做好初中生成长道路上的指引者。这就要求班主任必须建立起正确的班级管理理念,并不断地学习先进的班级管理方式,学会站在初中生的角度,加强与其之间的交流和互动,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获得初中生的尊重。另外,作为初中班主任在平时可以多学习一些有关班级管理方面的知识内容,像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这些知识可以促使班主任在工作实践中找到新的思路,并且还可以使得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具说服力。

充分发挥班干部的重要作用

班干部对初中班主任工作的开展具有很好的辅助作用。在构建学生自我管理模式的过程中,班主任一定要充分发挥班干部的重要作用,除了要发挥班干部的辅助作用以外,还应该充分发挥班干部的榜样作用,有效的激活初中生的好胜心,促使其自觉的规范自身的行为[3]。例如:班主任可以放权给班干部,让班干部组织初中生召开班会,这样不单单能够消除其他初中生对班干部爱和老师打小报告的印象,这样更加有助于班干部自身重要作用的充分发挥。另外,在评选班干部时,一定更要公平、公正、公开。并且要通过民主投票的方式,由整体初中生一同投票评选出班干部。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每个月都需要进行一次民主投票评选,让人人都有当班干部的机会。这样初中生便会在平时更加努力的规范自身的行为,更好的进行自我管理。

构建规范的班级管理评分制度

初中生虽然已经经历了多年的学习,但是其独立思考能力、正确辨别是非的能力依然较差。当初中生遇到困难时,通常都会选择逃避。为此,班主任平时一定要注意观察初中生,及时对初中生的心理动向进行干预。结合初中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构建规范的班级管理评分制度,坚持落实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理念,对初中生在学习和班级生活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提高初中生的自我管理能力[4]。例如:班主任可以定期组织初中生召开“谁是班级小明星”的活动,首先,教师可以让初中生针对自身在这一段时间内的实际表现情况进行自我评价,以此进一步强化初中生的自我管理意识,帮助初中生正确的认识自我,从而更好的进行自我管理。随后,教师可以引导其他初中生对该名初中生进行补充式评价,以此从不同的角度帮助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之处。随后再由班干部给予其客观的评价打分。最后由班主任进行总结和综合打分,最终评选出该阶段的“班级小明星”。通过班级管理评分制度的构建,可以有效的调动初中生进行自我管理的积极性,促使其更加自觉的规范自身的行为。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班主任在构建学自我管理模式时,必须注重强化初中生的自我管理意识,让初中生自觉的约束自己的思想观念和行为。

参考文献

[1]薛万军.用爱心播种希望——浅谈初中班主任的管理工作[J].考试周刊,2020(95):19-20.

[2]宋清.初中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面临的困境与应对措施[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20(21):120.

篇3

我国中学音乐教育对初中生个性特点的关注,推动我国音

乐教育事业的进步和繁荣。

关键词:初中生 个性特点 音乐课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和发展,音乐课程成为初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学音乐新课程标准》中指出:“中学音乐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这就将初中生的个性特点和初中音乐课程教育紧密结合在一起,这是中学音乐课程教育改革的新探索,也是我国“以人为本”观念的真实体现。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不管是心理上还是生理上都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尤其是初中生心理发展变化较快,开始出现强烈的自尊心和逆反心理,如何进一步了解并利用好初中生的个性特点开展音乐教学,是音乐课程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大背景下,音乐教师要结合初中生的个性特征进行音乐教学,充分展现音乐课程的魅力,强化音乐课的教育功能。

一、初中生的个性特点

随着时间的推移,初中生的生理、心理状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他们极力想要摆脱父母及教师的管束,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与尊重,要求具备独立的人格。在中学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意初中生的这些变化。

1.初中生智力发展迅速、具备了丰富的观察力

初中生的智力发展已经接近成人水平,他们开始有意识地根据学习目的和学习任务进行记忆和联想。尽管目前社会各界一再强调素质教育,但是现阶段的初中生依然面临着中考的压力,音乐课就是初中生缓解压力的最好方式,在音乐教学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添加部分理论知识,加深

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感悟。

初中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非常丰富。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对周边事物充满了好奇,大部分的初中生都或多或少地带有浪漫主义色彩,他们耽于幻想,所以在音乐教学中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想象空间,正确引导他们进行合理的

想象。

2.初中生追求独立个性

初中生开始有了较强的自我意识,不再满足于教师和父母的教授,而是喜欢追求独立的空间与生活。正是由于初中生追求独立的个性特征,他们在音乐方面的创造性也得以增强。因此,要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设备,积极引导他们树立独特的音乐风格及个性特征。

3.初中生的自尊心及自我意识较强

当代初中生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家里的掌上明珠。他们一方面渴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与理解,另一方面又缺乏对于他人的理解与尊重,这是他们情感发展中始终存在的一对矛盾。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特别注重这一点,既要适当地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又要在音乐教学中加强音乐对他们的感染力和凝聚力,用各种方法把学生团结起来,促进他们之间的团结协作。

二、根据初中生的个性特点上好音乐课

1.尊重初中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变示范为指导

部分初中音乐教师视初中生为孩子,在音乐课上进行示范唱歌,然后让他们进行模仿,这一做法明显忽视了初中生日渐独立的个性特征,初中生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对音乐音调的把握,更重要的是他们渴望掌握音乐的音准、节奏、旋律甚至作者的心声等。

所以,初中音乐教师要变示范为指导,对学生进行节

奏、音准、旋律、表情、力度等方面实施全方位的指导,满足学生对音乐的独立性和创造性的把握,在初中音乐教学选

材时要选取典型的作品,将这些基本音乐元素的讲解渗透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的歌唱不只是处于模仿阶段,而是根据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运用音乐的表现手段来感受音乐之美。

2.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满足初中生的想象力

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结合的特点,可以突破时空的限制,将传统教学手段难以表现的内容以图文声像的形式来综合呈现,实现了视觉与听觉的完美结合。多媒体应用于音乐教学,能够同时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激发学生对于音乐作品的想象力。

多媒体教学能够将优美的图像、动态的画面、悦耳的音乐立体动态地展现出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感悟。初中音乐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最具有展现力的多媒体教学课件,比如在欣赏《春江花月夜》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向学生播放三组画面,开头播放夜色朦胧、夕阳西下、日出东山的画面,部分播放江涛汹涌、游客欢乐、野鸭戏水的画面,结尾部分播放归舟远去、野鸭憩息的画面。学生在欣赏优美画面的同时,想象着春江花月夜的美好景象,有利于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3.引入时尚流行元素,感受浓厚的现代气息

对于现代初中生而言,现代流行时尚元素的吸引力非常大。初中音乐教师要充分利用初中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将现代化流行音乐引入中学音乐课堂,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首先,音乐教师要找准流行音乐与传统音乐的结合点。比如在学习莫扎特的《第四十号交响曲》时,可以先引入S.H.E的《不想长大》,因为后者是对前者的主旋律的重新编排,利用电子和声改编而成的,学生对S.H.E肯定不陌生,由此引入莫扎特的乐曲,合情合理。其次,教学生唱流行乐曲。初中音乐教育的目的是陶冶学生的情操。因此,在教学中可以引入一些流行音乐,促进学生身心愉悦。

三、总结

总之,音乐是灵动的艺术。初中生具有自己独特的个性特征,将初中生的个性特征融合进初中音乐教学中,还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地探索和努力。

参考文献

篇4

论文摘要:诸多调查显示,初中生的语文课外阅读量和阅读时间与语文教育目标相距甚远。时间管理不善是导致初中生课外阅读状况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指导学生进行时间管理的策略是:增强时间意识,制仃一份详细而可行的阅读计划;将计划付诸行动,引导反思与总结。

《教育大辞典》指明,语文课外阅读“是语文课外活动的一种,它相对于课堂阅读而言,是指学生课外通过阅读书报、影视、网络等进行学习的方式。课外阅读具有课堂教学和学科活动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它能扩大、巩固和加深课内所学知识,增强求知欲望,丰富精神生活,培养高尚情操,还能帮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课程标准多处对课外阅读要求作过描述:“学会制订自己的阅读计划,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初中三年)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每学年阅读两三部名著。”“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但目前诸多调查显示,初中生的语文课外阅读量和阅读时间与语文教育目标相距甚远。天津教科院的调查显示:(1)年级越高,课外阅读量越少,小学生喜欢课外1阅读的占45.5%,初中生占27.7%,高中生占17.7%,有8.2%的中小学生处于基本不阅读课外书的状态;(2)课外阅读量普遍不足,有80%的学生每个月课外阅读数量不超过2本书;(3)普遍对阅读二三十万字以上的大部头文学作品感到十分吃力,感觉费劲、费时,有的情节描写还看不懂,所以很少有人去看。陶本一、曹建召的全国初中生课外阅读调查报告显示:由于受学习压力、家庭作业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三地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差异并不明显。每周阅读1至2个小时的学生,河北有40%,宁夏有34%,上海有44% o《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初中生课外阅读量为:三年时间读260万字,每学期是40万字,每天的阅读量应是2300字,这得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每周的阅读时间必须保证3个小时以上才能完成阅读任务。2007年《广州日报》对广州市的6所中学进行了学生阅读的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虽然有74.5%的学生认为课外阅读不可取代,但在现实中只有7.6%的学生每夭阅读课外书时间“至少1小时”;77.8%的学生“想阅读,但时间都被功课挤满”。

时间管理不善是导致初中生课外阅读状况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所谓时间管理,就是指合理安排和规划阅读时间,以最少的时间获得最大的阅读效益。笔者的做法与经验是:增强时间意识,制订一份详细而可行的阅读计划,将计划付诸行动,引导反思与总结。

一、“只要你愿挤.时间总还是有的”—增强时间意识

“我们每天上课、做作业、预习复习都来不及,哪里有时间去阅读课外书”,这是许多学生的心声。由于中考、高考的指挥棒作用,现在的学生主要把时间与精力集中在与考试直接相关的课程教材和教辅材料上。学生的“正业”就是上课专心听讲,认真做笔记;课后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阅读课外书,开展与课外阅读的活动,不但没有时间去做,而且被看成是“不务正业”,会冲击正常的学科学习。在此,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高度认识课外阅读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引经据典、讲故事、说道理等方式将重视课外阅读的种子植入学生心中。然后,引导学生在繁忙的学习任务中想方设法每天抽一定的时间来阅读。鲁迅先生说过:“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一样,只要你愿挤,总还是有的。”让学生懂得课外阅读不是没有时间,关键是你肯不肯去挤。

二、“预则立,不预则废”—制订一份详细而可行的阅读计划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制订计划是课外阅读取得成效的重要保证。时间管理“10/90”定律告诉我们:若你在事前花10%的时间做规划,工作开始后就可节省90%的时间。教师指导初由生进行语文课外阅读,提高阅读效果,首先要指导学生制订课外阅读计划。教师以《语文新课程标准》为依据,从教学目标出发,根据初中生的实际需要、接受能力、欣赏水平、兴趣爱好和年龄特征等因素,紧密配合课内阅读教学、作文教学,统筹安排,制定一份详细具体、切实可行的读书计划。这份计划可以包括阅读目标、阅读书目、进度安排、阅读地点、阅读方式的选择以及阅读效果的预想等。阅读计划一般在每学年由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制订。如某位八年级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计划如下:

三、“一个行动胜过一千打纲领”—将计划付诸行动

将计划付诸行动是管理好时间的关键环节。制订了计划,如果不执行,就是一纸空话,正如列宁所说:“一个行动胜过一干打纲领。”许多学生并不是一开始就不喜欢阅读,相反他们可能有美好的计划,甚至有具体的打算。但由于受各种因素影响,如学业的压力、父母的看法、人际关系问题等等,预先的计划渐渐“缩水”了,后来就干脆没了行动。由此看来,教师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活动,重点在于如何有效监督执行。我的做法是:

一是指导学生将计划细分为一个个具体的步骤。如上面这位学生的阅读计划比较宏观、笼统,操作性不强,真正实施起来有难度。我指导学生进一步制订出学期计划、月计划、周计划。二是让学生记录下时间。即每次阅读开始和结束时要求学生在课本适当地方分别写下具体时间,如12点30分、12点48分。让学生通过前后对照,清楚阅读任务的完成情况。三是指导学生适当做笔记。“不动笔墨不看书”,事先教给学生做笔记的方法,让他在阅读时在书本上划画符号,做做批注,写写看法。这不仅有助于积累知识、促进思考、提升能力,也是培养良好阅读习惯,提高自我监督教育能力的方法。四是让学生请他人(老师、同学或家长)帮忙监督提醒。

篇5

1.1背 景:

1.1.1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学校教学也逐渐走向轻负高效的模式。学生家长繁忙或不重视,导致学生的课余空闲时间也大幅度增加。对于孩子不断增加的空余时间,很多家长就逼迫孩子参加更多的补习班,双休日上完这场,接着上那一场,一刻不得停歇。学生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也就无从谈起参加休闲活动了。另一方面,现在的家庭一般都是独生子女,家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甚至外公外婆视之宝贝。节假日在家什么也不用孩子干,什么也让孩子动手。随着孩子空闲时间的增多,加之缺乏对孩子正确的引导也就导致孩子节假日及其余空暇孩子没事可干。他们不知什么是休闲,怎么才算休闲活动,如何去参加。有的便迷上上网导致厌学,助长了孩子不良行为习惯的养成。

1.1.2初中阶段的休闲习惯和态度,受家庭、同学及学校团体影响最深。目前学校教育体系已从重于知识的传授向“注重知识+综合实践能力”方向发展。在学校教育的课余时间创设学生实际运用及参与体验的机会。让学生亲身参与各种休闲活动中去,能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热爱劳动等良好的社会实践方法及社会适应能力。

1.2意 义:

1.2.1休闲活动也是初中生学习生涯的重要环节,面临当今升学的强大压力,结合初中生身心发展特点,发展初中生课外休闲活动,可缓解学习、精神压力,稳定情绪。不但有益于初中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学习效率,还可以建立轻松和谐的校园学习环境。

1.2.2初中生课外休闲活动,由初中学生直接参与活动的设计及开展,提高了他们的创新、创设能力。

1.2.3初中生课外休闲活动有其教育性、广泛性、实践性。在关爱学生个人身心健康的同时,使学校形成良好的休闲活动风气,在培养学生健康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及学生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作用。

1.2.4课外休闲活动具有休闲性的特点,提倡自由参与,从活动中发现快乐。所以学生也较乐于参加。更因活动的多样性将对学生产生强大的吸引。这也就从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学生进网吧、上网成瘾等不良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通过休闲游戏活动增进学生间的团队合作能力。

2.课外休闲活动的实践与研究目的

2.1培养学生“四自”品质,即:自主创新、自主实践、自主探究、自我约束。

2.1.1自主创新:从起初由学校统一设置休闲活动项目,到学生自主创设活动。培养学生思维创新性,提高学生思维灵活性。

2.1.2自主实践:使学生在群体的活动中,感受活动乐趣,提升学生参与活动积极性,促进学生自我实践能力的培养。

2.1.3自主探究:通过参与已有的活动项目引发思考,激发学生好奇心。并引领学生进一步的探索、研究,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多方面知识,提高综合能力水平。

2.1.4自我约束:通过参与休闲活动,逐步实现学生由被动的他律向主动的自律趋势发展。

3.研究方法

3.1创编课外休闲活动

在课外休闲活动的创编上我主要采用两种形式:一种是在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着不同形式,不同类型的休闲活动,如:球类、棋类、舞蹈类等。另一种是通过体育教师和学生自主创设的休闲活动项目,如:谜语竞猜、百科知识问答、你比画,我猜、环保小卫士――到街面捡垃圾等。

3.2课外休闲活动的实施方案

对于初中生课外休闲活动的实施,我采用分阶段的形式进行,实施方案如下:

3.2.1早期准备阶段:

1.加强休闲活动宣传与人才培养

(1)加强休闲活动的知识、技能和安全教育宣传。

(2)培养能指导学生正确进行休闲活动的活动小组长。

2.创建学校休闲活动环境,发掘周边休闲活动设施。

(1)改善学校休闲活动环境。

(2)建立多样的学校休闲活动设施。

(3)发掘学校周边休闲活动资源合理运用。

3.2.2中期实施阶段:

1.确定以初中生为主体的休闲活动。

(1)确定符合初中生的课外休闲活动。

(2)创建学生活动小组,并定时开展小组活动。

(3)教师对课外休闲活动小组及时检查辅导。

2.建立初中生课外休闲活动管理体制

(1)建立初中生课外休闲活动的评价、奖励办法。

(2)建立初中生课外休闲活动的场地、器材的管理制度。

(3)建立初中生课外休闲活动制度。

3.2.3后期总结阶段:

教师对活动做好记录,以备案分析。

篇6

全面建立初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对初中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初中毕业和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为了让学生、教师和广大家长全面了解和掌握《郎溪县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指导意见》的基本要点,明确下一步学校操作流程和具体要求,确保我校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特制定本细则。

一、成立组织、明确分工

1、凌笪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领导组(下设评价小组)

组长:黄明富

副组长:张远冰、虞觉民

2、凌笪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小组

组 长:蔡刚

成 员:钱军、李伟及13位现任班主任

办公室设在教导处。

3、凌笪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监察小组

组 长:邹天云

成 员:张正平、周有智

办公室设在政教处。

4、工作职责:

(1)凌笪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领导组全面负责全县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2)评价工作小组主要负责:制定评价方案、实施细则和审核评价的规章制度;组织对班主任和教师的培训,开展相关宣传工作;对各班综合素质评价工作进行检查,监督评价程序;对本校综合素质评价结果进行审核认定、统计分析,形成反馈意见。

(3)监察工作小组主要负责:监控本校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组织与实施情况,接受各界人士的质询与质疑、监督与投诉,并制定具体投诉方式与处理办法,对评价过程中的违规行为进行及时调查和处理。

二、强化宣传、操作细则

1、 利用学校网站和宣传栏向全校及社会公示《宣城市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指导意见》、《宣城市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及说明》《宣城市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表》《凌笪中学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由教导处组织教师学习上述文件;由班主任组织学生学习上述文件,让全校师生和社会人士都关心关注此项工作,明确开展此项工作的目的意义。

2、 由班主任组织学生和班级评价小组利用系统软件上机完成自评、互评和师评活动。由学生依据《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的评定内容和参考标准对自己和他人的综合表现进行全面地总结、分析和评定,并认真填写《宣城市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手册》中的学生自我评价;由班级综合素质评价小组成员按照《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标准》,结合学生表现对学生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由教导处汇总分析数据,形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自评、互评、师评、统考折合、总分各项分数,下发给各班级,经公示无异议后由班主任组织认真填写《2009年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价报告书》中的自评、互评、师评、统考折合、总分、等级、值得记载的情况(须附原始实证材料)、学业考试成绩、教师综合性评语。完成家长、学生、班主任签名,确认无误后交教导处形成学生成长记录袋。

篇7

关键词:翻转课堂;初中生物教学;实践探索;主体性

苏霍姆斯基说:只有能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自我教育的突出标志就是学会学习。因此,培养自我教育素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问题,就成为学校和教师要明确的主要问题。翻转课堂以实验性强为特征,与初中生物教学的适应性较高,能够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及其能力。翻转课堂需要分三个阶段进行,首先是课前环节,需要学生利用一些网络教程结合自身学习经验开展自主学习,学习一些开展实验的方法。其次是课中环节,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方法合作开展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自主讨论,在互相交流中加深学习体会。最后是课后环节,学生要针对实验中掌握的各种生物知识加强课后练习,巩固知识点。

一、课前对学生自主学习的引导

课前的引导是翻转课堂能够有效开展的重要条件,翻转课堂以学生为课堂主体,教师需要在课前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完成课前的预习以及准备工作,提升教学效果。[1]以显微镜的使用为例分析翻转课堂的应用。这一节内容需要学生准确记住显微镜的组成以及作用,并且运用显微镜观察图像,养成规范使用及爱护实验工具的实验习惯。教师在课前通过视频文件让学生引入细胞的概念,并指出要观察这种基本单位的行踪,就必须使用显微镜,因此我们要认识并学会使用显微镜。那么就要求学生在观看视频后,能够掌握显微镜由哪些部分构成?应该怎么使用显微镜?可以引导学生观看网上的一些优秀视频进行学习,并且通过一些动画进行演示,在课前做好实验开展的准备工作,以便迅速进入正式实验状态,提高课堂效率。

二、课堂教学实验活动

课程正式开始前,教师要对学生课前的自主学习作快速测评,根据学生自主学习、自主讨论的内容,总结问题和难点,根据学生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题目进行测评,从而确定学生的问题所在。教师在确定问题后,可以针对学生的问题结合实际生活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从周边事物出发,结合自身经验去学习知识,思考问题。之后,学生可以根据情境问题,开始独立的探究和合作学习,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的将学生分成一些小组,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实验中进行探究、讨论,学生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可以根据课堂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运用。实验结束后,以小组或者个人为单位进行实验成果的展示,鼓励学生全部参与到成果展示的环节,要让每个学生都踊跃参加,通过成果展示,学生就能将知识内化。教师根据成果展示环节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指导和帮助,解决问题,引导学生针对问题继续探究。在这一环节,教师只是引导和辅助的身份,学生是课堂的主体。[2]在显微镜案例中,教师要先引导学生回顾课前预习的内容,并随机进行提问,测试学生的掌握情况。之后开始进行实验,实验时教师要将显微镜使用规范通过各种形式告知学生,学生再根据规范利用显微镜观察10分钟载玻片上放置的图像。在观察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角色扮演的方式表现一种“师生互动”的场景,学生扮演教师监督另外一名学生的实验过程,对于不规范之处进行纠正和记录。观察完毕后,还要对比显微镜呈现出来的物像和载玻片上放置的原图像,从而发现显微镜所呈现的是原图像的倒像。还可以进一步观察一种生物细胞,通过目镜以及物镜的更换,结合图像变化的过程验证显微镜的放大效果,经过讨论学生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目镜倍数和物镜倍数相乘所得的积。

三、总结反馈

课堂实验活动结束后,还要及时的进行总结、评价和反馈。学生实验和学习的结果反馈情况将成为教师教学策略调整的重要依据,要做到根据学生实际学习进度开展教学设计,做到因材施教。翻转课堂下,学生自主学习以及教师教学设计的效果都要通过实验的总结和评价得到体现,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要根据实验结论进行肯定性与鼓励性的评价,并从中总结学生在实验中的困难及问题,学生在课堂上将问题和困难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探讨,再总结答案。学生合作所得到的结论,教师要给予客观的总结与评价,突显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显微镜实验案例中,教师在实验开始前的检测也是一种总结。实验开始后,教师要来回检查学生在实验中的状态,鼓励优秀,纠正问题,实验结束后,根据规范表格了解学生的操作实际情况。根据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三个阶段的情况检查,教师可以总结学生对这节课的整体掌握情况,及时进行总结、评价和反思,纠正教学中学生出现的问题。[3]初中生,都是十几岁的孩子,正值人生美好年华,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这个阶段正是孩子们掌握知识、学习方法、开拓视野、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最佳时期,我们作为教师,在教授知识的同时,还应该注意与学生交流的方式方法,以保护学生的自尊心、积极性、创造性。

四、结语

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成为社会主体的下一代,为了塑造具有主体性人格的国家公民,激发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主观能动性,在中学阶段,就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翻转课堂在初中生物教学实践中的应用,需要教师以引导者的身份引导学生在课前的自主学习和讨论中发现问题,在课堂上结合课程内容和问题进行提炼、拓展,通过实验完成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在实验成果的提炼中完成知识的内化。翻转课堂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强调教师引导下学生的主体性,而实际上在教师心目中逐渐树立与学生的“主体间意识”更加重要,把学生当作与教师在人格尊严上平等的生命个体,从内心深处真正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关注学生心灵成长,这才是翻转课堂真正有效而无形的保障。

作者:高培丽 单位:内蒙古包头市第四十八中学

参考文献:

[1]李正芳.基于翻转课堂的初中生物教学实践探索[J].中学教学参考,2016,26:105

篇8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有效办法

新时期对素质教育有着特殊要求的教学模式不仅体现在教学方式上,一个好的班级氛围,好的班级管理模式同样是至关重要的。作为整个班级的领导者,班主任在整个班级的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甚至可以说,班主任是决定一个班级是否健康积极发展的首要因素。如何响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做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呢?我经过长期的探索,总结出了以下有效办法。

一、构建有效的班级管理模式

众所周知,一个团队中最具决定性的因素就是管理模式。班级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建立作用于整个班级的规章制度、建立合理的班级干部制度、建立公平公正的奖惩制度。规章制度的建立应该涉及课堂内外的学习与生活,必须是科学的、人性化的、高效的,这就需要班主任对整个班级的情况做具体分析,并结合实际情况建立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

二、实现从管理者到朋友的关系转换

青少年的心智都处于发育时期,如果能消除与学生的隔阂,走到学生中去,将会给班级的管理赋予新的生命力。班主任想做到与学生打成一片,就必须对每个学生投入足够的关心,必须对每个学生都深入了解。同时,应该把握初中生的心理特点,结合教育心理学,结合初中生接触的文化环境,实现对初中生全面客观的了解,并应用到与学生实际的交流相处中去。

三、从提升自身素质方面辅助班级管理

处于世界观、人生观逐渐形成时期的初中生,容易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容易构建起自己成长的榜样。即使学生并没有刻意地模仿甚至崇拜自己的教师,教师自身素质对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也是至关重要的。班主任的人格、为人处世的方式、性格、专业技能等都能对学生产生最直观的影响,能帮助班主任正确地引导每个学生和整个班级的走向,从而实现优质的管理。

作为班级管理最直接、最权威的领导性人物,班主任应该一丝不苟地投入对教育事业的献身中,将引领新一代初中生的心理与才能的快速健康发展作为实现自身价值的最有效途径。只要深入实践,积极思考,初中班级管理一定会取得越来越辉煌的成果。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