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26 04:09:5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应用题教学,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应用题的特点是用语言文字叙述生活和生产中的事件,由已知条件和问题组成,并且存在着一些数量关系。其存在形式要么是给出信息数据和问题,要求根据问题捕捉信息数据进行解决;要么是有了信息数据,根据自己的需要提出问题进行解决;要么是已有一些信息数据和存在的问题,需要先解决差的数据,进而解决问题。它是一类非常讲究思考的题型,逻辑性特别强,而且涉及面相当广。对于小学生来说,难以理解。因此,应用题常常让许多学生望而生畏。此外,在应用题教学中,当老师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时,学生似乎都是懂的,可当学生自己去做时,就如同迷路的孩子一样,找不到“题路”。即使老师再三叮嘱学生一定要充分理解题意、认真分析好再做,学生还是依旧束手无策,我行我素地胡乱做一通,结果错误百出,令老师百思不解。可见,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解答应用题的过程,其实就是分析、推导、综合数量关系,由已知求出未知的过程。应用题的解答不仅要综合运用小学数学中的概念、性质、意义、法则、公式等基础知识,还要具有分析、判断、推理、综合等思维能力。所以,应用题教学不但可以巩固知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那么,如何进行应用题教学呢?为此,笔者经过不断探索与实践,精心设计了应用题七环教学法,收到了可观的教学效果。
应用题七环教学法是在心理学理论和《数学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根据应用题的特点,从应用题生活化的角度,针对应用题在小学中的地位,对应用题给师生带来的困惑进行不断的探索与研究得出的。它以学生为主体,以加强思维训练、发展学生思维为重点,着眼于提高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其基本环节是:导读思说记找研。现分述如下:
1、导
导,即导入新课,是老师有机连接各个环节的桥梁。其目的是为学生探究新知识指明方向,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新知识上,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导的水平如何,将直接影响教学的成败。因此,对这一环节的教学,教师千万不可小觑,要引起高度的重视,不仅要让导的内容与新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使其有利于学生进行迁移类推,而且要密切联系学生实际和现实生活,使学生感到既容易学,又有趣;既有用,又有价值。为此,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导的方式,或者从学生的实际生活进行启发,或者充分使用学具、教具进行设疑,或者运用课件,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吸引学生,或者环环相扣,以旧引新。总之,不论运用什么方式,只要能达到导的目的,导得自然,一般来说,都是可取而有效的导入方式。
2、读
读,指读题目,是应用题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自己感知信息数据的过程。读,看起来是非常简单的事,其实,要把应用题读通、读透,还是比较困难的。有的学生之所以做错,其实主要原因之一就是由于读题时走马观花,没有读懂。“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应用题也不例外。甚至可以这么说:“与其让学生抄题目,不如让学生多读题目。”这当中的道理,就像让学生抄不认识的字一样,不论抄多少遍,学生还是同样不认识、不理解。
读,要讲究一定的方式。在小学,大多数的学生读题时都不注意停顿,语感非常差,使得数学意识低下,因而理解不透题意。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以读的指导:可以朗读,可以默读;可以个人读,也可以分组读;还可以全班齐读,形式不拘一格。此外,还要注意读的语速。通常情况下,语速以稍慢为佳,以能准确感知信息数据及问题为标准。因此,读的时候一定要全面、仔细,既不加字也不减字,对于较深的题目,甚至要咬文嚼字。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数学意识,而且也使学生的感知能力得到了培养,同时也提高了学生捕捉信息数据的能力,为学生理解题意奠定了初步的基石。
3、思
思,指学生读题后,思考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该如何表述,该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如何用线段图描述题目,题目中有什么样的数量关系,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答等,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中心环节。学生思得如何,主要是看教师是否根据学生的经历和思维水平,合理而充分利用可用的教学资源,使学生思维现实化。只要是上数学的老师,都很清楚地知道,一些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在掌握数学知识时,往往感到困难重重,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在解题过程中缺乏思维活动的自觉性与周密性。因此,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引导,切实做好学生的引导者,设法调动学生的大脑器官。不但要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余地,使学生主动而积极地产生遐想,引发思维的火花,而且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思维活动,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对学生负责。切忌以教师的说讲来代替学生的思,力求“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4、说
说,指学生用语言对自己的思考进行表达,属于口头动脑,是对题目的再理解,是最积极的思维表现。“人的思维,尤其是抽象思维,与言语密不可分。”“言语使思维更凝缩。”“语言是思维的工具,人们利用它进行各种思维活动。”可见,语言能促进思维的发展。说也是教师了解学生思维水平的重要手段。教师评价学生爱动脑筋,勤于思考,智商高等,主要就是从学生平时说的积极性这一角度来进行评价的。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重视说的训练,尤其是学困生,更应该激发他们说的欲望,使他们不仅仅是想说,而且是要说;给他们一个说的舞台,让他们充分表现自己,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因此,说的时候应尽可能采用个人说的方式进行,以便更好地了解学生。此外,还要要重视说的依据,也就是根据什么来说的。只有把依据弄得一清二楚,学生才能明白应用题是如何体现基础知识点的,才能判断自己思的结果是否正确。这样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基础知识,加深对应用题的理解,学会思的方法,而且能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建立自信。
5、记
记,指将学生说的内容简单明了地写下来。就条件和问题来说,记的实质是对原题进行删节、组装、制作的过程,是对原题的一种精加工。就整个这一环节来说,记的目的是变复杂为简单,加深记忆,强化理解,以便于学生观察、分析和综合运用。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学生通过“读”“思”“说”的训练后,得到的材料往往是零乱的,因而运用时常常丢三落四。在现实生活中,应用题也并非要像书上那样详细地写出来,而只需要进行简单地记载即可。记,还是学生概括能力的表现之一。通过观察记的内容是否完整简洁,可以看出学生提练语言的水平。因此,教师有必要培养学生记的能力,尤其是较复杂的应用题,记就更有必要了。记,最好在草稿本上进行,当然,如果觉得有必要,也可以在作业本上进行,但一定要注意题目中具有隐蔽性的那种条件,记的时候应当把缺省部分写出来。
例如:“一个儿童体内所含的水分有28千克,占体重的4/5。这个儿童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在这道题中,“占体重的4/5”是一个缺省条件,应该把缺省的部分“水分”补出来,记为“水分占体重的4/5”只有这样,才能为学生扫清第一道障碍。
6、找
找,指学生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找出题目的突破口和单位“1”等,进而找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等量关系),属于分析的过程。
突破口一般是一个比较难理解的句子,是学生理解题的拦路虎,通常是带比、分数或几倍等的语句。教师应当设法使学生找出这种句子进行理解。单位“1”是用来衡量的量,一般是紧接分数或几倍前的那个量;有比时,通常是相比的几个合起来的总量;或者就是题目中的总路程、总工作量等。总的说来,和谁进行比较,谁就是单位“1”。单位“1”是学生解答应用题的基础之一。学生是否找准单位“1”,常常影响解题的对错。因此,教学中,教师要要引导学生弄清用来比较的量,教给学生识别比较量的方法,以便找出单位“1”的量。值得注意的是有的题目中存在着两个甚至三个单位“1”,解题时要注意单位“1”的统一。数量关系是应用题的灵魂,是学生解答应用题的前提和根本,也是学生解答应用题最大的困难。数学教学不仅要使学生了解人类关于数学方面的文化遗产,学到一定的数学知识,还要使学生学会用知识来认识事物,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教师不仅要使学生能获取数学基础知识,而且要重视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从具体题目中找数量关系的能力。只有找到正确无误的数量关系,才能根据数量关系进行正确的解答。
找数量关系的方法有三种:
①对已知条件和问题逐一找;
②对已知条件和问题综合找;
③明确单位“1”,画线段图找。画线段图时,一般是先任意画一条线段来表示单位“1”的量,然后确定应该分的段数……单位“1”的量画好了,再画其他的量。
例如:“一条裤子的价格是75元,是一件上衣的2/3。一件上衣多少元?”在这道题中,“是一件上衣的2/3”是一个缺省条件,是题目的突破口,应注意理解;应该把“上衣”看作单位“1”。学生这样理解后,自然能找出“裤子单价=上衣单价×2/3”这一数量关系,或者画出下面的线段图,找出数量关系。
7、研
研,指学生根据信息数据,利用找到的基本数量关系及某一条件或问题,研究出其他的数量关系,也就是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灵活运用后学知识,尝试多种多样化的解题方法,是解题思维的拓展,能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其具体做法可以是利用加减乘除各部分间的关系对数量关系进行变式,也可以是对题目中能进行转换说法的条件(多数是带几倍分数或比的条件)进行换说法,也就是运用多种方法表达所学知识,)3找出新的数量关系进行解答。
例如:“一个农场计划在100公顷的地里播种大豆和玉米。播种面积的比是3:2。两种作物各播种多少公顷?”本题中有一个明显的数量关系:“大豆面积玉米面积=100”利用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可以得到两个数量关系:“大豆面积=100-玉米面积”和“玉米面积=100-大豆面积”。题目中的关键句是“播种面积的比是3:2”,也是一个缺省条件,补完整就是“大豆面积与玉米面积的比是3:2,即,大豆面积:玉米面积=3:2。对这一条件进行换说训练,又可以得到以下说法和理解:
①玉米面积:大豆面积=2:3
②大豆面积是玉米面积的3/2(豆=玉×3/2;玉为单位“1”)
③玉米面积是大豆面积的2/3(玉=豆×2/3;豆为单位“1”)
④大豆面积比玉米面积多1/2〈豆=玉玉×1/2;豆=玉×(11/2);玉为单位“1”〉
⑤玉米面积比大豆面积少1/3<玉=豆-豆×1/3;玉=豆×(1-1/3);豆为单位“1”>
⑥大豆面积3份,玉米面积2份,共5份。
又如:“一张课桌比一把椅子贵10元,如椅子的单价是课桌的3/5。课桌、椅子各是多少元?”本题中的“椅子的单价是课桌的3/5”这一条件也可以理解为“椅子单价:课桌单价=3:5”这样又可以像上一例一样进行探究,从而找出多种多样的数量关系,这样不仅加深了理解,丰富了解法,更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关键词:培养兴趣;培养习惯;分析方法;一题多解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2-195-02
应用题教学是小学数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于小学数学始终,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其教学效果直接影响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由此可见,应用题教学不容忽视。结合多年教学实践,我认为,应用题教学应从以下环节抓起。
一、培养兴趣,体验快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夸美纽斯认为,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教学环境的重要途径之一,兴趣是学习积极能动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成分,是激发学习动机,强化注意的重要因素。由于学生年龄小,限于生活阅历和实践经验,对于应用题所反映的生活往往模糊不清,往往感到无从下手而造成列式错误,正确率低,甚至产生畏难情绪,挫伤学生学习应用题的信心,失去学习应用题的兴趣。这时教师就可利用多媒体演示或让学生亲身参与体验等方法激发学习兴趣。由于任何新鲜事物都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为了把他们的注意和兴趣有效地集中到学习上来,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引入新课,上课一开始就把学生带进新奇、美妙的教学情境,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教学“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时,上课开始,我根据多媒体提供的生动画面,以饱满的情绪绘声绘色地讲述故事“小猴子摘果子”比赛,甲组采来6个苹果,乙组采来9个梨子。设问哪个组在比赛中获胜?乙组采来的果子比甲组多几个?通过学生喜欢的故事创设愉快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接着,我引导学生用代表苹果,用代表梨子,将小猴子采果子的情况用示意图的形式表示出来,这样“同样多”、“谁比谁多”、“谁比谁少”等概念的含义直观地呈现出来,引导学生走向思维的乐园。再如教学相遇问题时,我让学生亲身参与实践,让学生从亲身经历的实践中感到“应用题并不可怕”,从而品尝到成功果实的味道,让学生从“苦思的快乐”中培养意志行为,逐渐形成解题的兴趣。
二、培养读题习惯,弄清题意
要想正确解答应用题,先必须认真读题,弄清题意,因为读题是审题的前提,是解题的基础。通过读题,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理清条件与问题,明确条件与问题的种种联系,使要解决的问题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印象,为解题作良好的铺垫。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读题方法和习惯,显得非常重要。读题能力的培养,不可一蹴而就,得循序渐进地长期进行训练, 我认为应从中、低年级抓起:
1、教会学生读题
低年级的学生由于识字不多,有时独立读题有困难。教学中,我通常将生字注音,或放大在黑板上以帮助学生读题。同时要求学生边读边思考题目中的关键词语、重要数据、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等,而且有很多题目的条件和问题会藏在图画中。另一方面,在弄清题意后可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出题意,因为“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是思维的物质形式”。说题意时我对让学生能说多少就说多少,要求并不高,如教学“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应用题时,
由于题目都是线段的形式出现,我先让学生自己读题,找出题中的数学信息,弄清要求的问题?再请学生口头描述题意,记得当时我请了两个孩子才说清楚,接着我提问“你从哪看出擦桌椅的是扫地的2倍?”、“要求的问题又是从哪看出的?”,这样学生对题意理解就比较容易,做起来轻松正确。另外,要指导学生读题时注意语序和语感,通过反复读题来理解题意。
2、养成读题习惯
读“题”百遍,其义自现。教学中,经常发现有些学生对题目只粗略地一看,甚至连题目都要没看完,然后想当然地做起来,答案自然正确少错误多。所以,我要求学生解题先读题。第一遍粗读题目,找出条件和问题,重点是找到要求的问题,同时可引导学生对关键字或词进行圈一圈,以提醒自己引起格外注意;第二遍带着“要求的问题”读题,让学生从“问题”入手,找对读题的顺序,弄清应该先读哪句再读哪句;第三遍读题,注意是否有多余条件,弄清题目结构找到解题方法。
3、读题方法多样
教学中,我把学生动眼观察、动口朗读与动脑思考有机结合起来,并逐步培养学生读题能力。学生读题方法通常有自己默读、朗读,有时我让学生分角色读、开火车读。
三、分析题意,注意教给方法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是解应用题的关键。解答应用题的过程就是分析数量之间的关系,进行推理,由已知求得未知的过程。学生解答应用题时,只有对题目中的数量之间的关系一清二楚,才有可能把题目正确地解答出来。在教学应用题的时候,教师要结合具体的题目有意识地从低年级开始教给学生分析应用题的方法。如:在低年级的教学中,教会学生会摆实物、画实物图、填表格等分析方法。在中年级,教给学生会自己画线段图、列表格、摘录条件与问题等分析方法,初步学会用分析法、综合法对应用题进行分析。在高年级,教会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应用题,用多种方法解答应用题,会将分析法和综合法结合起来分析应用题。如 “分数应用题”的教学:
1、画线段图进行分析。对于一些简单的分数应用题,教师要教会学生画线段图,然后引导学生观察线段图,如果单位“1”对应的数量是已知的,就用乘法,找未知数量对应的分率;如果单位“1”对应的数量是未知的,就用方程或除法,找已知数量对应的分率。
2、找等量关系进行分析。有许多分数应用题,题目中都有一句关键的语句,教师要引导学生从这一句话中分析出等量关系,然后根据等量关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
如:据测定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45 ,小朋友小明体内有28千克水分。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据测定,儿童体内的水分占体重的45
小明体内水分重28千克
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小明的体重× 45 =小明体内水分的重量这样,非常直观地再现了应用题中的各种数量关系,学生解答此题就轻而易举。
3、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进行分析。有部分分数应用题,可以把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转化为比,然后利用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进行解答。
四、允许多种解题方法并存
发散思维是解决问题时沿着各种方向、不同途径去探索和思考。让学生进行多角度、多层次的联想训练以及一题多解训练,以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和灵活性。
教学中,学生在读题、分析题意后确定方法时,我从不限制学生用分步解答或者列综合算式解答,也不限制学生非用方程或用算术方法解,学生可根据自己的思维和习惯选择解答方法。无论采用何种解答方法,在列式解答后,我非常重视学生口头分析,常常让学生讲清题目中存在的等量关系即解题思路,并且要求学生根据算式,结合运算顺序,抽述先求的是什么,后求的是什么,为什么这样做,实践证明这对提高学生分析解题能力很有帮助。
五、培养学生检验的习惯
1、联系实际检验法。数学中的应用题是根据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具体事实经过加工而成的,所以,根据应用题的条件求出的结果也应与实际数量相符,否则有误。如求得敬老院老人的平均年龄是26岁,每公顷产小麦13千克等,就与实际相距甚远,可判断计算结果是错误的。
2、估计、比较检验法。根据题中条件,先粗略估计正确结果的取值范围,如计算结果不在此范围之内,说明解答有误。例如:在解平均数应用题时,平均数必须在所给的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在工程问题中,合做完成所需时间必少于单独完成所需时间等。
3、代入检验法。把解答的结果当作已知条件,把题中的某个已知条件当作问题,进行逆解答。如果求出的结果与原已知条件相同,说明原解答正确。
4、替换检验法。检验时,可用另一种方法解题,如果这两种方法求出的结果相同,则原解答正确。如:学生做操站成6组,每组8人的有5组,有一组只有7人,全班共有多少人?
方法1:5×8+7=47(人)
方法2:6×8—1=47(人)
两种解法所得结果相同,可初步判断解答正确。
除此以外,还要对解题细节进行检验。如是否用指定的方法解答(有的题目要求用比例解,方程解),是否按要求解答(有的要求计算结果保留一位或者两位小数,或用多种方法解答,或列综合算式解答,或列分步算式解答等)。用方程或比例解时,是否写上解、设,计算结果是否带单位名称,答语是否完整等。
(上接194页)定活动目标后,可以以少数人参加的活动小组形式开展,也可以以单个学生自我调查、观察为目的的形式开展,还可以整个年级、全班学生共同参加来组织活动。活动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对有些活动,也可以让学生去自行设计、调查、取证,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走出校门到大自然怀抱中去领略绿色美景,去到公园里观赏动物的生活习性,去农村参观农民伯伯们收获蔬菜水果,等等。使新课程初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丰富多彩,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到最大发挥,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初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的评价
1、对初中生物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科学评价的重要性
评价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起着对学生在情感、能力、知识诸方面发展变化的评估作用。评价的作用非常重要,它不但关系到这次活动的成败,还关系到下一次活动是否能顺利地开展。评价应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应与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并行,应进行多元化的评价。它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关注每一学习个体的处境和需要,尊重和体现个体的差异。激发个体的主体精神,以促使每一个体最大可能地实现其自身价值。
关键词:现实生活;解决问题;合作意识
一、创设情境,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小学阶段的应用题大多与现实生活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可是学生却很难找到应用题和现实生活的连接点,面对非常现实的问题束手无策。有这样一道题: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车每小时行60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0千米,两车在离A点120千米处相遇,相遇后两车继续以原速前行,各自到达目的地后立即返回,在离地40千米处第二次相遇,问两地相距多少千米?学生拿到题目后无从下手,在这种情况下没有直接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耐心地把题目读懂,然后让学生上台表演,表演之前,让学生说说谁走得快些,,谁走得慢些,第一次相遇时两人走的路程与两地相距的路程有何关系,然后按题意继续前行,到达目的地后立即返回,直到第二次相遇,让全体学生分析一下,这两个学生所走的路程之和与总路程有何关系,学生豁然开朗,知道了原来两位同学所走的路程之和是AB总路程的3倍。那么甲所走的路程也是第一次相遇时所走路程的3倍,乙所走的路程也是第一次相遇时所走路程的3倍,让学生在真切的情境中,丰富了感性认识。同时也找到了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变换条件,强化学生的理解能力
当涉及数学训练时,力争让学生根据一道题会做一批题,思考一类题,由此不断延伸、拓展。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如学校田径组原来有女生人数占三分之一,后来又有6名女生参加进来。这样女生就占田径组总人数的4/9。现在田径组有女生多少人?这道题对一般的学生来说还是有难度的,引导学生把题中的条件换一种说法,有的学生说:我们可以根据原来女生占1/3,想到女生占男生的1/2,还可以根据女生占田径组总人数的4/9,想到这时女生占男生的4/5,这样可以得到后参加的6名女生占男生人数的3/10,这样就可以求出男生人数。学生在变换条件的同时理解了问题,增强了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技能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应用意识。
三、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例如,在教学六年级百分数应用题中,有这样一道题,拖拉机厂上半年生产拖拉机510台,完成全年计划的3/5。照这样计算,可以提前几个月完成全年计划?教学时,考虑到学生一般都能用常规解法进行解答。即12-510÷3/5÷(510÷6)=2(个月)。让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小组讨论交流,在小组讨论中发表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解题方法,使所有的学生能在小组讨论中大胆设想、大胆思考、大胆探索,学生在分组讨论时,我深入小组,认真听取学生的自由发言,当学生在讨论过程中遇到障碍时,进行恰当的点拨,积极引导和启发探究知识。
四、趣题引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平时的练习设计中,注意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训练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内容。在学生学习了行程类应用题之后,有这样一道题:甲、乙两人同时从相距1200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分走90米,乙每分走130米,出发时还带了一只小狗,在甲、乙两人相遇之前,小狗一直在他们之间往返跑,问当甲、乙两人相遇时,小狗跑了多少米?这样的习题对于学生来说既能激发探索欲望,又能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学以致用。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应用题的教学策略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策略的形成需要学生对解题方法反复进行感悟、优化、抽象与概括,对解决问题的经验不断进行积淀、内化、总结与升华。应用题教学过程是数学思想转化为具体解决问题过程的桥梁。
参考文献:
创设恰当的情境。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有不少专家呼吁数学课堂要扎实、有效,不能一味地追求情境的新奇,片面的追求出奇制胜。“实用”既指素材在教学中实用,又指素材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在教学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学生提供一些反映周围世界真实情况的问题情境。比如“平均数”的教学,就可以创设如下情境。
比一比,哪组同学每分钟口算成绩好?
甲组:
乙组:
让学生通过讨论,怎样比较两组的口算成绩,知道人数不同不好直接比总数,产生该怎么比的问题,切入新课。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例作导入,学生容易理解,时间省,效果好。
精心设计问题,提倡研究探索。研究性学习必须有研究的对象,所以教师必须为学生的学习提供研究的对象,并且提供的研究对象必须具有吸引力,具有挑战性,能面向全体学生,而且要根据课堂教学实际设计问题。有的可根据目标直接设计问题,有的要分阶段性目标设计问题,再到达最终目的。对问题的设计,有的由学生讨论提出,有的由教师直接提出。无论由谁提出,教师都应鼓励学生讨论解决,特别是要多设计讨论环节,对一些没有讨论价值的问题一点即可。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点拨、指导、参与、组织学生主动协作,探究问题。
案例:教学“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应用题”中,教师出示:电脑城今天售出联想牌电脑20台,华硕牌电脑15台,由学生讨论可提出哪些问题。学生觉得很容易,纷纷发表意见,提出的问题有十来种,涉及到一年级始的应用题,都可以自己解决。此时教师趁热打铁,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提出新问题。联想牌电脑的售出数与华硕牌电脑的售出数可以比较,那它们的相差数能否与联想牌电脑数进行比较呢?在学生肯定之后引导提出,“联想牌电脑售出数比华硕牌电脑售出数多的台数是联想牌电脑的几分之几(即售出的联想牌电脑比华硕牌电脑多几分之几)等新问题”。
这样教学面向了全体,好、中、差生都有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并且新知识在旧知识的复习、运用中自然显现。学生的交流讨论非常热烈,从情感受上感到自信。
强调情感体验,收获成功喜悦。学生在讨论完问题后,可以让小组代表汇报讨论情况。学生讨论的情况不可能千遍一律,针对小组讨论汇报中出现的共性问题,典型问题或容易混淆的问题组织展开二次讨论。鼓励学生多讨论,提高学生对问题认识的深度、广度和准确度。从讨论中鼓励发散求异,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案例:在学完分数乘除混合应用题之后,教师设计了三道应用题让学生去比较,去讨论,去体验。
(1)花园里有180朵,喇叭花是的4/5,玫瑰花是喇叭花的2/3,玫瑰花有多少朵?
(2)花园里有180朵,是喇叭花的5/4,喇叭花是玫瑰花的2/3,玫瑰花有多少朵?
(3)花园里有180朵,喇叭花的朵数是的4/5,又是玫瑰花的2/3,玫瑰花有多少朵?
学生通过对这三个应用题的观察,体验了由简单到复杂分数应用题的解法共性和不同之处,明辩了分数应用题的特点和解题思路。在情感上体验了知识运用,解决问题的喜悦,也进一步增强了对学习的自信。
立足本课,上下贯通。在应用题教学中,教师不能以完成本课的教学目的为目的,而是在结合本课内容提出与本课内容联系密切,在以前或以后课中已经出现或将要出现的问题创设一个迫切需要探索的新的问题情境,留下悬念,让学生去探索旧知新用。
案例:在分数应用题教学中教师出示例题:大公鸡和大母鸡共180只,其中大母鸡的只数是大公鸡的1/5,大公鸡和大母鸡各多少只?在完成方程解的教学任务后,教师提问:还能用什么方法解答?有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按比例分配”知识来解答。再引导提出:大母鸡只数是大公鸡的1/5,那么,大母鸡和大公鸡的总和是大公鸡的几分之几(1+1/5)?让学生探索交流,这为后面的教学创设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情境,留下了一个悬念。
在小学应用题教学中,面对的是参差不齐,基础不一的学生。教师不能在教学中只一味地注重如何解题。其实学会了解题并不等于完成了教学任务。教学中应面向全体,“使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课堂教学上创设的情境,设计的问题,知识和技能的掌握和运用都要能赢得学生的欢心,这样学生在解决问题形成知识的过程中,既训练了思维和分析表达能力,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继承传统吸取精华。引导学生认真分析生活情境中的数学因素,发现数学问题的主要矛盾,分析数学问题中的内在联系,以及学会一些构建数学模型的具体方法等等,都可以成为小学数学课改时,老师引导学生去“自主地从实际问题情境中探索隐含的数学模型,然后试图去解决的学习过程,体现数学化的过程”值得传承的好办法。应用题的传统教学的线段图法,分析法,综合法等,在具体的问题解决过程中,各种方法是相互渗透,相互储存的,借助于图形、图表、多媒体演示等策略,来帮助解题。合理运用联系、分析、想象等基本解题策略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是一种具有广泛迁移性的解任何题都需具备的能力,是一种终生受用的本领。
案例:“平均数”教学中,学生对平均数的理解,可以这样展开:教师课件出示三堆不等的积木(2块、7块、3块),问:要使每堆的积木相等,你有哪些办法?学生展开讨论后,回答:把多的移到少的地方,也可以把三堆合起来再分。教师根据学生回答课件演示,方法一是把第2堆移2块到第一堆,移1块到第3堆,每堆4块。让学生仔细观察移的过程,然后指出这个4就是2、7、3这三个数的平均数。再让学生说说7、8、9的平均数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
暴露学生的思维,体现“平均数”移多补少的本源;同时数形结合,把“形”的操作过程过度到“数”的思考过程。方法二也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操作,再让学生用式子把过程表示出来,体会平均数的作用,理解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注重培养思维品质。1.训练基本的思考方法。解答应用题最基本的方法是综合法和分析法,通过有关的解题活动,使学生熟练掌握执果溯因和由因导果的方法,这样有助于发展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当这两法熟练后,再着力训练综合分析法,它比单纯的使用分析法或综合法更有效,可以弥补二者的局限性。2.进行基本的体形训练。通过基本的体形训练,使学生将解题方法和基本体形有机结合起来,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目的、小学生来说也要有积极的创造精神,敢于质疑问题,乐于标新立异,善于利用窍门。这种创造精神加速促进解题思路的形成。
为此,在教学中应做到以下几点工作:①提供良好的气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多想、多说、多做,敢于问教师和向同学挑战,形成师生民主、平等的民主气氛。②提倡一题多解,在解题过程中通过一题多解弃劣选优,发现最好思路,并对之评价表扬,这样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因而,学生乐于多解,善于巧解。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 简单应用题 应用题教学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解答应用题能使学生把认数和计算中所掌握的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数量关系运用于实际,加深对四则运算意义的理解,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可以使他们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简单应用题是复合应用题的基础,它在低年级数学教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笔者现就简单应用题的教学谈几点意见。
一、把握重点,建立联系
简单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可以归结为和、差、积、商4种,大体可以分为4组。
第一组是与加、减法含义有直接联系的求和与求剩余的应用题,重点是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掌握简单应用题的结构,明确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联系加,减法含义确定算法。而对于它们的变型题,如求一个加数、求被减数、减数的题目,教学中应在沟通其与求和、求剩余应用题的联系上下功夫,使学生正确掌握思考方法和解答方法。
第二组是反映两个数与它们的相差数之间的关系,需要间接运用加、减法含义进行思考的应用题。对于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的应用题来说,教学中应该以帮助学生建立相差数的正确概念、分析已知数量和未知数量的关系为重点,使学生对谁和谁比,谁多谁少,较大数能分成哪两部分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从而与加、减法含义建立联系,确定算法。而对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的应用题,以及反叙的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的应用题来说,重点是引导学生运用转换思想,沟通新、旧知识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第三组是与乘除法含义有直接联系的三种应用题,即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把一个数平均分成几份求一份是多少、求一个数里含有几个另一个数的应用题,重点是引导学生在明确题意的基础上联系乘、除法含义进行思考。
第四组是反映两个数与它们的倍数之间的关系,需要间接运用乘、除法含义进行思考的两数倍数关系的应用题,教学中应以正确建立“倍”的概念,沟通其与乘、除法含义的联系为重点。
二、适当渗透,早期孕伏
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应用题的启蒙教学是指在数学教学中对应用题进行适当渗透,早期孕伏。其任务是实现看图说话和看图计算,图画表示的应用题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文字应用题的过渡,并逐步使学生了解应用题的结构,懂得应用题中条件和问题间的关系,掌握思考方法和解答步骤。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孕伏阶段,即看图说话和看图计算。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善于诱导,循序渐进,有意识地提前起步。一般可从“准备课”起就训练说一句完整的话,而后,再逐步训练学生说两句话、三句话。在此基础上,可结合具体题目引导学生试着将第三句话改说成疑问句,逐步熟悉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二是准备阶段,即教学图画表示的应用题。在这个阶段,可采取如下步骤训练:(1)理解题意并了解题目中告诉了什么、求什么,初步孕伏应用题的结构;(2)引导学生根据加、减法含义确定算法;(3)列式计算。
三是过渡阶段,即教学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要引导学生懂得“条件”和“问题”等术语,
进一步了解应用题的结构,并能根据条件和问题间的关系,联系加、减法含义确定算法,从而为文字应用题的学习打好基础。
三、观察实验,激发兴趣
低年级小学生的心理特点是好动、好奇,其思维还带有学前儿童的特点,往往离不开具体的形象。因而,借助于观察实验进行教学既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可以使学生在大量的感性材料中汲取知识,
1.重视操作活动,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在教学中,我们可充分利用“准备题”及有关例题,让学生想、摆、说,参与知识形成过程。
2.加强语言表述,发展抽象思维
人们是借助语言来思维的,我们要求的语言表述,主要是指不仅要使学生将操作过程表述出来,而且还要表述出自己的思维活动,将外部动作内化为自身的智力活动,这就需要一个较长期的过程,必须及早培养训练。如前面提到的培养学生说一句乃至三句话的能力,培养学生将第三句话改说成疑问句等就是如此。在操作活动中,教师应该在培养学生表述能力上下功夫。
四、强化整体,理清思路
前面谈到,简单应用题从数量关系来说大体可以分为4组,同一组应用题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第二册的相差关系应用题包括3种情况,其数量关系是相同的,只不过是已知和未知发生了变化。如果弄不清这一点,就会产生干扰,以至于数量关系混淆不清,分析时无从下手。可见,弄清这类应用题的异同,对于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是至关重要的。
五、注重训练,培养能力
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绝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有一个过程,为此,教师可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训练。除了一般性的常规形式外,还可采用如下方式:
1.填条件提问题的练习;
2.一题多变的练习,如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或问题等;
3.用简缩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述,如求有多少朵红花就是求比5多3的数是多少;
4.对比练习;
5.判断性练习;
6.编题练习等。
有些学生的解题困难是由于没有恰当的解题策略所致,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研究、善于归纳针对不同题型的解题策略,并对学生进行恰到好处地引导、点拨。
【关键词】小学数学 应用题 教学方法
应用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解答应用题能使学生把认数和计算中所掌握的基础知识以及基本数量关系运用于实际,加深对四则运算意义的理解,既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又可以使他们受到思想品德教育。简单应用题是复合应用题的基础,它在低年级数学教材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现就简单应用题的教学方法谈几点意见。
一、直观图示,建立表象
在数的认识与简单的计算教学中,教材安排了一定的题图和插图,这正是进行应用题启蒙教学的好材料。例如:在"7的认识"这一节教学中,有一幅小朋友喂鸡的题图:1只公鸡,7只母鸡;2只黄母鸡,5只其他鸡。这幅图的作用,无疑是为"7的认识"和"7的组成"服务的,但其中也蕴含了部分数和总数关系的求和应用题的雏形。因此,教学中既要利用图使学生掌握"7的组成",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建立这样的表象:已知两个部分数求总数,就是把两个部分数合并起来。
在简单的计算教学中,教师通过直观演示,或通过"看图列式"和"说图意列式计算"教学内容,使学生初步了解加、减法的意义,并有意识地训练学生逐渐会用"三句话"讲清图意。
例如:在教学3-2=1这道算式之前,教师先在贴绒板上并列贴上3只燕子,然后拿起其中两只贴到"空中"。接着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动态演示过程回答下列问题:(1)原来有几只燕子?(2)飞走了几只?(3)还剩下几只?之后,再请学生把刚才的三个问题连起来,用"三句话"说一说,教师引导学生及时抽象概括出:3-2=1,使具体的实物图示与抽象概括的数量关系相沟通,并能从教师演示的全过程中体会到: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剩下多少,用减法计算。
二、抓住关键词语解题
在复习"走进生活,解决实际问题"的教学中,要强调学生抓住题中关键词、重点字,如:"中点"和"终点","增加了"和"增加到","比计划多"和"比计划少"等这些容易混淆的词语进行分析,培养学生数学阅读的分析和理解能力。
三、适当渗透,早期孕伏
对一年级小学生来说,应用题的启蒙教学是指在数学教学中对应用题进行适当渗透,早期孕伏。其任务是实现看图说话和看图计算图画表示的应用题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文字应用题的过渡,并逐步使学生了解应用题的结构,懂得应用题中条件和问题间的关系,掌握思考方法和解答步骤。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
1、是孕伏阶段,即看图说话和看图计算。在这个阶段,教师要善于诱导,循序渐进,有意识地提前起步。一般可从"准备课"起就训练说一句完整的话,而后再逐步训练学生说两句话、三句话。在此基础上,可结合具体题目引导学生试着将第三句话改说成疑问句,逐步熟悉题目中的数量关系。
2、是准备阶段,即教学图画表示的应用题。在这个阶段,可采取如下步骤训练:1.理解题意并了解题目中告诉了什么、求什么,初步孕伏应用题的结构;2.引导学生根据加、减法含义确定算法;3.列式计算。
3、是过渡阶段,即教学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要引导学生懂得"条件"和"问题"等术语,进一步了解应用题的结构,并能根据条件和问题间的关系,联系加、减法含义确定算法,从而为文字应用题的学习打好基础。
四、寻找隐藏条件
例如:工程队修一段公路,第一天修了45千米,第二天修全长的40%,还剩一半没修,这段公路有多少千米?
这道应用题的数量较隐蔽,从"还剩一半没修"中挖掘隐蔽条件就是前二天已修的也占一半,求出第一天修的分率,再求单位"1"的量。总之解分数应用题,不论题中量率如何变化,条件如何隐蔽,只要教会学生解题的方法,就能使其较顺利地克服思维过程中的种种障碍,达到解决实际问题的目的。
五、强化整体,理清思路
简单应用题从数量关系来说可以归结为和、差、积、商四种,大体可以分为四组。同一组应用题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例如,第二册的相差关系应用题包括三种情况,其数量关系是相同的,只不过是已知和未知发生了变化。如果弄不清这一点,就会产生干扰,以至于数量关系混淆不清,分析时无从下手。因而弄清这类应用题的异同,对于正确分析数量关系是至关重要的。通过对已知和未知的分析,学生对两种应用题的认识更加清晰。再如,教科书第五册第52页例10是将三种倍数关系的应用题进行对比,使学生进一步明确它们的联系和区别,更好地掌握解题思路和解答方法。教学中,应以三量关系为核心,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倍数关系应用题的基本结构和数量关系分析方法,从而使知识融会贯通,形成知识系统,提高解题能力。为此,可采取如下步骤。
1.学生独立解答后围绕三量关系进行讨论:这三道题的不同点是什么?使学生明确:这三道题表示的均是同一种数量关系,只不过是已知和未知发生了变化而已。
2.从解题思路和运算方法上进行研究,促使学生结合乘、除法含义理解算理:(1)题求排球的个数是足球的多少倍就是求18里包含着几个6;(2)题求有多少个排球就是求3个6是多少;(3)题求有多少个足球就是求把18平均分成3份求一份是多少。
六、注重训练,培养能力
学生解题能力的提高决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需要有一个过程,为此可采取不同的形式进行训练。除了一般性的常规形式外,还可采用如下方式:
1.填条件提问题的练习;
2.一题多变的练习,如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或问题等;
3.用简缩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述,如求有多少朵红花就是求比5多3的数是多少;
一、通过比较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有比较才有鉴别。应用题教学中,通过比较,我们可以把题目中相似、相近的知识进行区别,找出它们的差异,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学时,我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找出两道题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例:①桌子上有苹果9个,梨子6个,梨子比苹果少几个?
②桌子上有苹果9个,梨子比苹果少3个,梨子有几个?
教师应先让学生反复读题,反复进行比较:从题中可以看出,两题中有一个条件是相同的,即苹果9个,另一个条件和问题不同。再让学生结合直观图,观察两题有何相同与异同的地方:①题里的第二个条件就是②题里的问题;①题里的问题在②题里变成了条件。因此,解题时应根据条件和问题确立解答方法。最后我们再从结构比较两题:从条件看,都是已知苹果多、梨子少,多的苹果可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苹果和梨子同样多的部分,另一部分是苹果比梨子多的部分。由此可得:题①是求梨子比苹果少几个,要从苹果里去掉与梨子同样多的部分,剩下的就是苹果比梨子多的部分,也就是梨子比苹果少的部分,即“9-6=3(个)”。题②是求有梨子多少个,要从苹果的部分去掉苹果比梨子多的部分,就是苹果与梨子同样多的部分,也是梨子的个数,即“9-3=6(个)”。
像这样进行比较,学生对两类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更加明确,学生解答这类应用题就容易多了。
二、通过补充条件或问题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补充条件或问题,是小学应用题教学经常采用的方法。也就是给不完整的题目补充条件或问题,使其成为一步或两步计算的应用题。补充条件或问题包括:
1、根据问题,说出要求问题所需的条件及数量关系式
如:①加工这批零件用了多少天? ②可以提前几天完成? ③还剩下多少页没有看?等等。
2、根据算式补充条件和问题(这是学生学习某些应用题后的综合训练,这种训练,除了具有结构, 还具有思考) 如:学校买来一批科技书和故事书,其中科技书买来300本。
300×2/3____,____?
300÷2/3____,____?
300×(1+2/3)____,____?
300×(1+1+2/3)____,____?
结构训练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条件与问题间的逻辑关系,熟悉一些基本数量关系,以提高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
这样的练习,能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初步培养学生从条件出发来考虑问题和从问题出发来考虑条件的综合分析能力。
三、通过画图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应用题里的文字叙述,往往比较抽象,用图画来表示,就能将抽象的应用题条件和问题形象化,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性材料和丰富的表象,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一年级应用题:“左边有8朵红花,右边有3朵黄花,一共有几朵花?”教师一边读题,一边在黑板左边用红粉笔画出8朵红花,让学生观察,然后在黑板右边用黄粉笔画上3朵黄花,引导学生看黑板说意思:“左边8朵红花,右边3朵黄花”,这样,学生得到了感性材料。再引导学生提出问题:“一共有几朵花?”这样就很自然的把“图画”转化为数学问题,即应用题。学生比较容易地掌握了应用题的结构,根据题意和已建立起来的表象,联系加法的含义,分析数量关系,学生很容易说出“要求一共有几朵花”就是8和3合并起来,用加法计算,培养了学生的抽象概括的能力。
四、通过分解条件或问题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分解应用题的条件,或者提出几个问题进行判断推理,有利于来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如下面的应用题,我是这样分解条件的:①苹果比梨多5个,谁多?(苹果多)。苹果可分为哪两部分?(一部分和梨同样多,另一部分是比梨多的部分)。②冬瓜比南瓜少3个,谁多?(南瓜多)。南瓜可分为哪两部分?(一部分和冬瓜同样多,另一部分是比冬瓜多的部分)。上述两例,第一问是引导学生依据“比多”、“比少”应用题知识直接作出判断。第二问是依据作出的判断,推论出多的数中可以分为哪两部分,这种练习方式,既强化了低年级应用题的重点与难点,又发展了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又如二年级有28人,要开展课外活动,平均分成4个组,每组有多少人?提出连续性问题,进行判断、推理训练:这题说了件什么事?告诉条件是什么?问题是什么?学生回答的过程是一个判断、推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但解决了问题,而且受到判断、推理训练。
五、通过述说提高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能力是什么?能力是与活动联系在一起的,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相应的能力。每一种活动都对人的心理过程、分析的能力、反应的速度、个性的特征提出某些要求。能力就是人的这些心理特征,符合于相应活动的要求,并且是顺利地、高质量地完成这种活动的条件。我在改革教材的基础上,对应用题的教学,突出地抓住了数学能力的培养。在培养能力方面,主要有三个特点:
一、抓住数学能力的培养
近几年来,许多教师对教学进行改革,重视能力的培养,注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记忆能力等。我觉得这些能力属于一般能力。而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分学科进行的,不同学科还有不同的特殊能力。如语文能力、数学能力、音乐能力等等。我们要使培养能力的教学改革深入下去,取得更好的成效,就不能停留在培养一般能力的程度,而要深入到学科,根据学科本身的特点,研究如何培养学科的能力。这是培养能力如何深入的一个重要问题。要注重抓住特殊能力――数学能力的培养。要根据小学生智力发展的特点,主要培养掌握数学问题结构的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思维的灵活性和数学概括能力。以掌握数学问题结构的能力为例,什么叫数学问题结构?通常人们在解答一个问题前,必须先了解这个问题,分析这个问题,找出问题的已知条件和要求,这就要进行分析、综合研究条件之间的关系和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然后把这些成分综合成一个整体,抓住问题中具有本质意义的那些关系,这就是抓住了数学问题的结构。能力强的学生拿到一道数学题时,一眼就看出了问题的结构,就能把已知条件联系起来,而数学能力平常的学生遇到一类新问题时,一般说来,他们只是感知问题孤立的数学成分,并不理解这个问题。对于平常的学生来说,特别重要的是要能通过分析和综合过程把问题的各种成分联系起来。在讲两步应用题时,重点上了两步应用题的“结构课”,同时进行变直接条件为间接条件,变换问法,让学生扩题、缩题、拆题,看问题要条件等四个方面的训练。讲多步复杂应用题时,又进行了多步应用题的“发散思维课”及相应的各种训练。通过一系列的教学和训练,使每个学生都掌握了应用题结构的能力。
二、重视解题思路的训练
应用题之所以难学,问题本身一般比较复杂是一个原因,但从教学法来说,更重要的是解题思路(思维过程的顺序、步骤与方法)缺乏应有的训练,使许多学生感到问题无从下手,不知道怎样去想。对于这一点,我们只要把它同计算题作一比较,就清楚了。如做计算题时,学生对运算法则、运算顺序和步骤,都是清清楚楚的。学生的思维过程同运算顺序是一致的。计算的每一步都在式子里反映出来。看得见、摸得着,学生计算得对与错一目了然。计算题通过训练学生容易掌握,而解应用题就不同了,学生要了解题意。分析条件与条件之间,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各种数量关系,要通过分析、综合,找到解题的途径和方法。从审题到列出式子,思维过程少则也有几步,都是用内部言语的形式进行的。这种用内部言语进行的思维过程,教师既难以知道学生的思维是否合理、正确、有无错误,更难以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对于这样的问题,我根据学生智力活动的形成是从外部言语到内部言语这个特点,在应用题教学中设计了一套教学方法,使学生的解题思维过程化,有计划有步骤地训练学生的解题思路。下面是我的训练方法:
1.读题。通过读题使学生理解题中的情节和事理,知道题中讲的是什么事;已知条件中,哪个是直接条件。哪个是间接条件,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是什么关系。读题的过程,就是了解题意的过程。
2.画批。就是把题中的重点词、句和思维分析、判断的结果,用文字、符号(箭头、着重点、圆圈、横直线、曲线等)划出来,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每个数量的意义及数量间的内在关系。
3.画图。就是画线段图,用线段把题中所讲的各个数量及其相互关系表示出来,直观地反映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4.说理。说理就是在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过程中,让学生用清晰、简洁、准确的语言,说出自己分析解答应用题的思维过程及相应的道理。
通过上述读、画、说,学生把解题的内在思维过程,变为外在的表现形式,这就非常有利于训练、培养学生解题过程中思维的有序性和合理性,有利于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解决了应用题教学中的一大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