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艺术节标语8篇

时间:2022-04-25 16:54:2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艺术节标语,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艺术节标语

篇1

歌唱就是要声情并茂,不仅要唱出声,更要唱出情。情感真挚丰富,才能表现出艺术的真实,感人肺腑,才能唱出生活。在生活中学会观察入微,亲身去体会所有的人和事,将其融入到所要表现的歌唱中,那将会是最真情实感的声音。歌唱从来就不曾离开过生活,它来源于生活,当我们看到浩瀚的大海,巍峨的山峰就会情不自禁的想放声高唱,以此来抒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也不会是单一的,无论是怎样的情感都需要歌唱者通过歌曲将它展现在舞台上,让听众受到艺术的感染,产生共鸣。歌唱中还需要对所演唱歌曲的歌词和音乐进行理解,再用歌声演唱出来,这样不管是演唱者还是听众都能从声音中感受到歌曲所表达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歌曲的“情”是通过唱歌的“声”表达出来,“情”和“声”互相依赖;“情”促使“声”的发挥,“声”表达“情”的深意。歌唱就是“情”和“声”的统一,“声情并茂”是歌唱的主旨。”

二、歌唱的基本修养

在歌唱中最重要的一方面基本修养就是扎实的演唱基本功,无论是对作品理解有多透彻,演唱基本功不到位都是徒劳,因为根本无法用歌声表达出来,所以,稳扎稳打地练好基本功对于一个歌唱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笔者以前曾演唱作品时有过这样的经历,很清晰所要表达的感情,可是声音上表现不出来。需要快慢收放自如的时候,发现声音完全不受控制。强的时候上不去,弱的地方下不来。这样的情况说明了对作品的驾驭上就出现了问题。基本功不扎实、技术低会大大限制演唱作品的范围和艺术表现力,使歌曲在演唱时缺少感染力,无法打动听众,这就失去了歌唱原有的艺术魅力。个人的文化艺术修养也是歌唱中必不可少的。对演唱作品的理解分析是根据不同的思想文化水平不同,即使具备了前者的演唱功力,文化艺术修养不提高也很难理解作品的真实内涵,就更谈不上很好的表现出来了,所以光有好声音和扎实的功底,也是远远不够表达一部作品的全貌。

三、舞台表演中情感表达与形体动作相结合

(一)“神形兼备”的舞台表演

我们在歌唱时大部分精力都会集中在声音与感情的处理上,很少注重形体动作的协调,但是,在演唱一首歌曲时不能在舞台上一动不动地从头站到尾,在感情抒发上缺乏感染力,这会引起观众视觉上的疲劳,所以适当的形体动作会“加分”不少。形体动作与声音一样都是从“情”为出发点,以“情”带“声”,以“情”带“形”。体型在演唱时随着感情的抒发而动,切勿手舞足蹈。动作对于歌唱只是一种外在的辅助作用,要恰到好处,太多的动作和大幅度动作反而会画蛇添足,影响整体的情感表达。眼睛是传递情感的重要窗口,许多情感的表达都是眼睛来传递的。在舞台上表演时,眼睛要有神,要用眼睛与观众进行交流。不同的作品有不同的情感,要用眼神的交流让大家产生共鸣,这样才能抓住观众的心。情感应该在内心中形成,在外在的表情中有所体现才行。外在的面部表情与感情直接相关,其表现的真实感情和表情是统一的。不同的感情,在面部的表情中的体现也各不相同。声乐演唱者在舞台上对作品情感的表达时,一定要大胆地敢于在面部表情中有所体现,是怎样的感情就展现怎样的表情,情感不同表情不同。因此,歌唱者要不断地根据不同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去训练自身的形体动作、眼神以及面部表情,使自己能够更加充分地抒发感情来打动自己和观众。

(二)“情”与“形”的结合

篇2

首先,善于新闻故事化。创作电视节目,要善于将主题事实化,事实故事化,故事人物化,要用讲故事的方法来创作。

新闻故事化,就是要用故事化的事实说话,要尽可能地寻找新闻事件中蕴含的戏剧性或含有幽默感的情节和细节。曾获普利策新闻奖的美国记者富兰克林说:“用故事化手法写新闻,就是采用对话、描写、场景设置等,细致入微地展现事件中的情节和细节,凸现事件中隐含的、能够让人产生兴奋感、富有戏剧性的故事。”他虽然讲的是报纸的故事化新闻的写法,但对于电视新闻类节目同样适用。

故事化的电视新闻,抓住了人们的收视心理,满足了受众的收视需求,不仅增强了电视新闻节目的亲近性和可视性,还增强了电视新闻节目的可信性,强化了社会宣传效果。

其次,善于使用现代化的电视手段。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视的特技手段越来越多,我们要善于利用各种特技手段来完善新闻节目的表现形式。

电视片《张家父子的追求》在表现手法上就有着新的突破。片中多次让两个不同时空的画面同时出现在一个屏幕上,这种平行蒙太奇的表现手法,极大拓展了电视新闻作品的表现空间,可以让观众同时关注到两个同时发生的新闻事件。另外,两个不同时空画面碰撞所产生的新的视觉效果,对观众来说有着很强的冲击力和震撼力。

音乐、字幕、动画等各种特技手段,都可以为新闻作品增光添彩。

再次,要善于巧设情节。电视新闻作品的情节不像故事片那样是虚构出来的,而是经过深入采访、精心选择,然后高度概括出来的事实。生活本身具有许许多多的戏剧因素,电视记者在反映客观生活时,提炼、概括出的那些具有情节性的内容,就形成了电视新闻节目的情节。情节是具有内在规律的,绝不是靠人为拼凑而成的,只要我们能够细心地观察生活,我们就能发现许多生动的情节因素。

电视新闻专题《苗老太传奇》曾荣获第十二届中国新闻奖。节目主角苗大娘是新乡市一个普通的老太太,她把自己做凉皮的绝活无偿地传授给下岗职工作为谋生手段。其中就有这样一个情节:苗大娘很爱国,她对美国撞毁王伟飞机的事很愤慨,因此坚决拒绝美国人来学她的凉皮技术。但过了一段时间我发现,苗老太的徒弟刘晓燕准备去美国开凉皮店。苗老太不仅没有反对,还给她出了许多主意。我就问她:“你不是不愿意教美国人吗?她要去美国,你怎么又支持她呀?”苗大娘妙语连珠地回答:“现在不是又和美国和好了吗?她上美国去,我从心里也觉得是件好事。咱中国人去了,把美国的钱赚到咱中国来,咱中国不是又富了吗?”这一情节和前面苗大娘仇恨美国人的情节遥相呼应,一气呵成,把一个敢爱敢恨、思想上与时俱进、性格上泼辣干练的苗老太活灵活现地刻画出来了。

许多情节都是通过冲突来表现的。我们在采访时,不要为了轻松而躲避冲突,而要善于在冲突中寻找能够深化主题、营造感人氛围的情节。

任何创作都存在着结构问题,电视创作自然也不例外。同一般文章一样,电视的结构也包括开头和结尾、层次、段落、过渡和照应等。历来作家在讲文章结构的时候,都爱用“凤头、猪肚、豹尾”来比喻。意思是说,文章开头一定要引人注目,中间的内容一定要丰厚翔实,结尾一定要响亮有力。电视节目的创作同样要遵循这个规律。

节目的开头一定要精心设计,无论采用什么手法,必须要千方百计地吸引住观众。

在《苗老太传奇》的创作中,我就使用了“悬念”式的开头。节目开头我这样写道:“在河南省新乡市红旗区,有一条既普通又不普通的小巷。说它普通,是因为这里住的都是寻常百姓人家。说它不普通,是因为每天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人们都要走进这条小巷。尽管他们问路的语言是南腔北调,但是,不同的方言问的却是同一个名字――苗大娘。”这样的开头,很容易调动起观众的兴趣。观众会想:苗大娘是个什么样的人?她到底有什么样的能耐,能吸引全国那么多的人来找她?

《苗老太传奇》的层次,基本上是按照时间行进的顺序来安排的。“悬念”式的开头之后,节目便从苗大娘65岁西安学艺,凉皮生意红火后巧遇下岗职工王新利两口吵架,苗大娘因此决定帮助下岗职工等故事情节展开。

电视节目段落之间的过渡,同文学作品并不完全相同,它不仅要考虑解说词的过渡,还要考虑画面、现场音响等其他方面的过渡。电视节目的过渡手法有很多,有巧用文字过渡法、画面主体相似过渡法、巧用现场音响过渡法、黑白场过渡法以及特技过渡法等。

据专家测试,电视观众能够集中精力看一个节目的时间只有5分钟,如果节目不精彩,缺乏兴奋点,观众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更换频道。培根曾经说过:“兴趣就是记忆!”我们要想让观众一口气把节目看完,就必须重视兴奋点和的设置。现在,电视节目的信息量都很大,我们一定要精挑细选观众感兴趣的情节、画面、细节等运用在节目中,力求每隔几分钟就有一个兴奋点。

《苗老太传奇》片长只有15分钟,但其中能引起观众笑声和掌声的兴奋点却不少于8处。比如苗大娘讲她第一次出摊回家的情景:“哎哟,那两个腿累得不能行。可掏掏兜都成钱啦,又不痛了。”当时就引起在场所有下岗职工的哄堂大笑,观众朋友就更不用说了。

一部电视作品能否引起观众的思索和回味,往往和这部作品的结尾是否精彩有着极大的关系。

《苗老太传奇》就有着一个意味深长的结尾。苗大娘和学员们亲如一家,同吃同住,一起娱乐,我拍下他们一起唱歌的镜头。其中一位来自浙江的下岗女工唱的《掌声响起》非常感人,我便用它作了结尾。这个结尾非常有寓意,下岗职工们动情的歌声,配以苗大娘义务指导他们的镜头,充分向人们展示:有社会的关爱,有下岗职工自身不懈的努力和奋斗,下岗职工就一定会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篇3

20xx植树节开展义务植树活动精选1. 鲜花还需绿叶扶,学校更需同学护!

2. 爱无限,绿无边

3. 除了足迹,什么都不能遗留;除了回忆,什么都不要拎走。

4. 多一声谢谢,多一个朋友,多一声抱歉,多一份宽容。

5. 同花儿一起开放,和小树一起成长。

6. 花儿以花香回报我们,我们只需脚下留情。

7. 拯救地球,一起动手。

8. 请让我们的腰杆永远挺直!

9. 小草正睡觉,请你勿打扰。

10. 当你不要我时,请把我送回家。

11. 捡起片片纸,传递深深情。

12. 人类只有好好地对待大自然,大自然才能无限地回报人类。

13. 垃圾箱:请你近距离投篮。

14. 建设绿色校园,增强环保意识。

15. 芳草依依,大家怜惜。

16. 请您爱护绿色,绿是生命之源。

20xx植树节开展义务植树活动推荐1. 爱护花草人人有则。

2. 让话草有一片宁静的土地。

3. 别让美丽花草在我们的生活中消失

4. 红花需要绿叶配,花草更要你我培,这样生活才最美!

5. 青青芳草,踏之何忍!

6. 请爱护花草树木,为人类创造美好未来!

7. 手下留情,脚下留青。

8. 草木亦通灵,踏之何忍?

9. 我很小,请别踩我

10. 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

11. 除了相片,什么都不要带走;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

12. 地球是我家,绿化靠大家。

13. 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

14. 来时给你一阵芳香,走时还我一身洁净。

15. 小草有生命,足下多留“青”。

16. 小草对您微微笑,请您把路绕一绕。

17. 欲揽春*入自家,无可奈何成落花。

18. 我是一只小小小鸟,总是飞呀飞不高。

19. + = ,一棵树 + 一棵树 = 一片树林

20. 绿色是地球的本色

21. 地球是我家,绿化靠大家

20xx植树节开展义务植树活动1. 多一份绿色,多一份健康。

2. 乘阴靠绿树,美化靠大家。

3. 花木有情报春晖,同学爱护喜心扉。

4. 一花一草皆生命,一枝一叶总关情。

5. 劝君多走几步路,莫把草坪当马路。

6. 为了美丽家园,请从小事做起。

7. 踏破青毡可惜,多行数步无妨。

8. 少一个脚印,多一个生命。

9. 我爱花,我爱草,我爱青青小树苗。

10. 保护环境,保护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11. 给我一份爱,送你一片绿。

12. 问坛哪得绿如许,为有大家来爱护!

13. 青青绿叶红花,岂能肆意践踏(请勿践踏草坪)

14. 绿色象征生命,珍惜生命,环保第一

15. 心动不如行动,去怨不如去干。

16. 美化生活,净化心灵。

17. 轻轻抬起你的小脚,我在你的脚下微笑。

18. 小草给我一片绿,我给小草一份爱。

篇4

什么是特殊膳食用食品

特殊膳食用食品是指为满足特殊的身体或生理状况和(或)满足疾病、紊乱等状态下的特殊膳食需求,专门加工或配方的食品。这类食品的营养素和(或)其他营养成分的含量与可类比的普通食品有显著不同。

主要包括婴幼儿配方食品(婴儿配方食品、较大婴儿和幼儿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婴幼儿辅助食品(婴幼儿谷类辅助食品、婴幼儿罐装辅助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涉及的品种除外)以及其他特殊膳食用食品(包括辅食营养补充品、运动营养食品,以及其他具有相应国家标准的特殊膳食用食品)。标准明确规定,只有符合“特殊膳食用食品”定义的食品才可以在名称中使用“特殊膳食用食品”或相应的描述产品特殊性的名称。

新标准的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的标签,包括营养标签。其中涵盖了对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的一般要求,如食品名称、配料表、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以及营养标签要求,包括营养成分表、营养成分含量声称和功能声称。

原《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通则》中所列举的类别如“无糖速溶豆粉”、“强化铁高蛋白速溶豆粉”等属于对普通食品所做的营养声称,不适用于新标准。

与相关标准如何衔接

《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规定了预包装食品(包括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的基本标示要求,而新标准规定了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中具有特殊性的标识要求。对于符合新标准含量声称要求的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如果对能量和(或)营养成分进行功能声称,其功能声称用语应选择《预包装食品营养标签通则》中规定的功能声称标准用语。

强制标示内容

一般要求 新标准规定,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的标示内容应符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中相应条款的要求。

能量和营养成分 能量和营养成分的含量是特殊膳食用食品与普通食品的主要区别,也是特殊膳食用食品标签上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应以“方框表”的形式标示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以及相应产品标准中要求的其他营养成分及其含量。方框可为任意尺寸,并与包装的基线垂直,表题为“营养成分表”。如果产品根据相关法规或标

23 食品与生活 2015-02

准,添加了可选择性成分或强化了某些物质,则还应标示这些成分及其含量。以婴儿配方食品为例,产品标签中除应标示能量、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钠的含量外,还应标示《婴儿配方食品》中规定的必需成分的含量。如果婴儿配方产品依据《婴儿配方食品》或《食品营养强化剂使用标准》以及卫生计生委和/或原卫生部有关公告,添加了可选择性成分或强化了某些物质,则还应标示这些成分及其含量。《婴儿配方食品》中脚注部分及营养素比值不要求强制标示,企业可以自愿选择是否标示。标示时仅允许用“具体数值”的形式标示能量和营养成分含量,不再使用原标准中“范围值”、“最低值或最高值”等标示方式。在产品保质期内,能量和营养成分的实际含量不应低于标示值的80%。

食用方法 新标准明确指出,应标示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的食用方法、每日或每餐食用量,以指导消费者合理食用,必要时应标示调配方法或复水再制方法。其中,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包括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的食用方法需要医生或临床营养师根据消费者个体情况或医学状况的不同阶段进行调整,此类产品的食用方法可标示为“每日或每餐食用量参照医生或者临床营养师的指导”或类似用语。

适宜人群 对于特殊医学用途婴儿配方食品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应按产品标准要求标示适宜人群。

贮存条件 标签上应标明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的贮存条件,必要时应标明开封后的贮存条件。如果开封后的预包装特殊膳食用食品不宜贮存或不宜在原包装容器内贮存,应向消费者特别提示。

可选择标示内容

篇5

关键词:艺术本质;模仿说;表现说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6-0268-01

一、模仿说之检讨

模仿说的观点认为“艺术是对生活世界的模仿,与生活世界具有同一性,艺术的存在合理性及价值与它是否真实地再现或反映了生活世界有关。”这一观点也就使得艺术品是否真实的反映了客观世界成为评价标准。

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提出“艺术模仿自然”,而后其影响一直持续到十八世纪以前。在这期间的艺术家都以这一标准而努力提高自己的绘画技艺,努力让自己的艺术作品尽可能的与真实世界相似。为了这个目的,西方绘画发明了短缩法、明暗变化和透视法等科学的绘画表现方法,用来争取在平面上创造出三维效果来逼真的再现现实生活场景。

模仿说对于“真”的追求,一方面给了艺术品一个明确的评价标准,另一方面,从根本上肯定了现实生活的重要性,要求艺术家的艺术作品应该源于生活。这也是十八世纪以前艺术家的艺术作品能够取得广泛的认可的原因。

而这一点在以经济发展为主导的当今社会而言也十分重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影响最广泛的艺术形式已经不再是绘画、雕塑这种传统的艺术形式,而是电影、电视、网络等新兴的艺术形式。

虽然艺术应该源于生活,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艺术家应该以逼真的再现现实生活为标准。事实上,无论从欣赏者的心理需求上还是艺术家实际的创作过程中,都不允许艺术家客观的反映现实世界。艺术欣赏者所需求的是通过艺术作品得到超脱现实的心灵上的净化和美的享受。纯粹客观的表现现实生活的作品,因为无法与现实生活拉开距离,对于欣赏者来说不如直接从自己的生活中去体验,没有必要跑到一个特定的地点去观看。所以,这种作品即使有,也是没有审美价值的。

二、表现说之检讨

“表现说的倡导者认为,艺术的本质在于表现主观精神,他与人的主观世界尤其是情感、直觉和想象等能力有关,而与客观对象世界没有直接关系。”表现说对于艺术本质的探讨更加关注艺术创作者。对于艺术创作者的主观情感、想象力等艺术家的主观能动作用进行了充分的肯定。

艺术家可以凭借任意的表现形式来传达自己的情感,而不仅仅以创作出来的作品是否与现实世界相似而评价其好坏,扩大艺术家的创作范围。同时,康德对于“天才”的说法,将艺术的表现和创造相提并论,使得艺术家不仅扩大自己艺术表现对象的范围,也促使艺术家积极创新艺术语言。这也是近代西方艺术史中的艺术流派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原因之一。

但是过于主观化的作品无法被欣赏者接受,艺术家就要在艺术传达过程中有意识的将主观情感客观化。而实现这一转变过程的途径就是借助模仿。将主观情感通过模仿客观世界的生活体验经历传达出来。

例如,路盛章教授的动画作品《墙》其中献给母亲的这一部,之所以将广大观众群体,尤其是亚洲的女性观众感动的热泪盈眶,除了他故意将人物与背景模糊化和将次要人物进行艺术化的改变这些形式上的主观选择之外,更重要的是他所选取的这段故事是儿时的真实经历。这段经历发生在客观生活中,具有普遍性。这种经历的普遍性决定了这个作品能够引起广泛的共鸣,再加上创作者有意识的创新了表现形式,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最终让这个作品取得了成功。

三、二者各有利弊,相互补充

从上文可以看出,模仿说由于其肯定了现实社会的生活经验,认识到了艺术家与欣赏者之间有一个共同的基础,让这个艺术本质观延续了千年之久。同时,也因为模仿说没有注意到艺术家的主观能动作用,在十八、十九世纪,模仿说的核心地位被表现说所冲击,并有被取代的趋势。

此时,表现说的出现,尤其对于画家来说,无疑是一种拯救。但是对于表现说的过分推崇逐渐导致两个极端。一个是让艺术品走上了神坛,认为看不懂这种绘画的人就是愚蠢的,使得西方某个艺术家用自己关于航海图的作品让大量的人以此为航行图纸开始探索大海。但实际上,那只是一张被画成老旧地图样式的没有实际线路的空白画布而已。而人们就凭借这样的空白纸去探索心中的海洋,这是一种国王的新衣出现在现实中的情况。艺术欣赏者变得盲从,为了掩盖自己的“无知”而只能违心的赞同。这种作品已经不被作为审美的对象来看待,而被当做是确证自我认知能力的对象。因此这种绘画作品也很难被认为是艺术品了。而另外一个极端就是,艺术家由于其作品无法获得认可,而让生活困窘。这两个极端都是不理想的。正因为如此,单纯的模仿说或者单纯谈表现说都是有显而易见的缺陷的,所以二者应该相互补充。

篇6

论文摘要:在民族、民间歌曲中,衬词衬腔的运用最能体现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衬词作为一种情感表达语言,其表现力是十分丰富的。它不但可以强化歌曲的抒情性,也可以使歌曲形象化、生活化。由于衬词的结构类型、表现形式的各异以及在歌中所处位置的不同,其音乐中的表现性是不一样的。因此,研究民族、民间歌曲中“衬词”语言的结构类型与表现形式,对继承和发扬民族音乐传统,提高民族音乐演唱水平以及对民族音乐创作是十分有意义的。

民族音乐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瑰宝。民族音乐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作为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歌,它是劳动人民集体智慧的结晶。自它诞生起就始终伴随劳动人民的生产与生活实践,反映他们的生活,表达他们的情感。民歌中衬词的运用十分广泛,由于它的表现力十分丰富,因此,在民间和民族歌曲创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对歌曲情感的抒发、演唱的流畅、风格的形成、形象的塑造、意境的刻画、歌词的表达都是不可缺少的。从“衬词”的特点(用语习惯,表情达意的方式)以及运用的规律来看,衬词的结构类型与表现形式主要有三种:单音节衬词、双音节衬词、多音节衬词。由于衬词的结构类型与表现形式的各异,以及在歌曲中运用方法、位置的不同,它在音乐中的表情性是各不相同的,就是同一结构的衬词在不同的曲调中也能传递各不相同的情感信息。因此,研究民族、民间歌曲中“衬词”语言的结构类型与表现形式,对继承和发扬民族音乐文化,提高民族音乐演唱水平以及对民族歌曲创作是十分有意义的。

一、单音节结构衬词

由一个音节结构组成的衬词,称单音节衬词(也叫“衬字”)。在汉族民歌中,演唱时在正词中加“衬词”(虚字)的现象非常普遍。几乎每首歌、每句词都有加虚词衬字的现象,我们称之为“习惯性用语”衬词,或者叫“语气辅助”衬词。常见的衬词有:“啊”“哪”“呀”“啦”“哇”“哎”“嗨”“哟”“咿”“喂”“耶”等。这些衬词多用于歌词的词或词组中间、句读助词之后以及句末之后。其作用有三种:一是调剂节奏。在正词中加虚词衬字,使词或词组之间增加字数,促成节奏细分,使歌曲的节奏产生变化,从而达到轻快活泼的艺术效果。二是保字、行腔。使语音中的闭口音(清音或浊音)变化成张口音(元音)来增强歌词的可唱性和润腔。特别是在句末有拖腔时促使字音纯正、收韵完美、行腔圆润。三是起感叹词、语气助词的作用。

1.用于单音节词中的表现形式

这种表现形式灵活多样,它可以插在正词的中间,借正词的歌腔见缝插针,与正词裹在一起唱,且时值较短,没有独立的表现意义,必须依附正词而发挥作用,起着垫字和华彩的作用。

如湖南嘉禾民歌片断:

歌中“送”是一个动词,“姐”是一个名词,同属单音节词,在单音节词中加上一个语气衬词“那”,促成了节奏的细分,产生了轻快活泼的艺术效果,也增加了歌曲的韵味。

2.用于词或词组之间的表现形式

这种表现形式也是灵活多样,除了调剂节奏、起烘托的作用外,能使正词中的闭口音变为张口音,很好地起到了保字行腔的作用。

歌中衬字“呀”用在一更的时间名词之中,“啊”用在时间名词“一更”和方位名词“里”所组成的词组之中,使正词中的闭口音变为了张口音,不但使歌曲中的节奏起到了变化,同时也较好地起到了润腔的作用,使歌曲更具地方特色。

3.用于句间停顿处与句尾的表现形式

这种表现形式,能扩充乐句和衬托色彩性衬腔来抒发歌曲情感。特别是在拖腔时,促使字音纯正、收韵完满、行腔圆润,是句尾拖腔收润不可少的。

歌中衬词“啰”用在“一塘莲”的名词之中与之后,“哟”用在句间停顿处,即形容词“红红绿绿”之后与“水上”名词之后,使拖腔收韵圆满、行腔圆润,不但扩充了乐句,而且较好地抒发了歌中情感。

二、双音节结构衬词

双音节结构衬词是由两个音节构成的。其表现形式是经常出现在句中或者句尾,往往词组中第一个衬词都与语气衬词相联系,使之唱起来顺口、听起来自然。歌中运用双音节衬词能使乐句扩展、句幅延伸,有一定的结构意义。常见的双音节衬词有:“哎哟”“哎嗨”“哟嗬”“呀嘛”“哼嗨”“唉呀”“那个”“那么”“哈咳”“里格”“哟喂”等等。双音节衬词的运用,可增强民歌的地方特色和趣味性。

1.用于句中的表现形式

这种表现形式,大多是在传承演变过程中延留下来的,并形成了固定的格式和规范,遇词即可套用。它们起着对正词的陪衬和烘托的作用,使音乐地域化、生活化、口语化。

歌中每句词中都加了“那个”双音节衬词,很具地域特色。这种“衬词”是在传承演变过程中延留下来的,如果说词中“那个”衬词用在句中是为了体现口语化、生活化,顺应节奏的话,那么歌中“哎呀”这个双音节衬词用在句头处,效果实在是好。它不但承上启下,更为重要的是生动地表现了一种期盼、一种深情,较好地表现了热恋中的姑娘急切盼望情哥归来的质朴情感。这是实词都难以达到的艺术效果。

2.用于句尾的表现形式

这类衬词的表现形式大多都是用在句尾处,起收字归韵的作用,体现生活化、口语化。如:

歌中每句词的结尾处都用到了衬词“哟喂”,体现了一种生活化、语气化,扩大了句子结构,使旋律自然流畅,道尽了“女儿”的思念之情。

三、多音节结构衬词

多音节结构衬词是由三个以上的音节构成。这种衬词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有语气式衬词,如“哎嗨哎嗨呀”;口彩式衬词,如“嘚儿嘚儿”;拟声式衬词,如“七不龙冬锵冬锵”等以及多种类型的衬词混合在一起使用的“混合型衬词”。这类衬词有较强的结构意义,它可以拓展成大段的衬词、衬腔,甚至可以发展到一个乐段,它的作用主要是补充完善乐意、深化强调主题、增强歌曲的表现力与艺术感染力,使歌曲表现得更加形象生动。它一般常用于乐句的开头,乐句中部以及句尾处等。

1.用于句首的表现形式

多音节衬词用于歌曲首句的开始处,有的是作意境描述,起引子作用,有的是作感叹语,起“引腔”作用,无论起什么作用,它对歌曲情感的表现达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打支山歌过横排》是一首江西兴国的客家山歌。这类山歌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开始的多音节衬词“哎呀嘞哎”是当地日常生活中的一种感叹语,在这里是起“引腔”作用的,凡是以“哎呀嘞哎”作“话引子”,即表示他要讲话了。歌中开始处运用“衬词”,使旋律明显具有粗放豪迈的山野气息,很好地起到了“引腔”的作用。

2.用于句中的表现形式

多音节衬词用于句中,其目的是扩大句子结构,烘托、渲染正词,增强歌中欢快热烈的气氛。 歌中运用衬词“哎咳哎咳哟”较好地起到了情绪渲染的作用,不但陪衬、烘托了正词,还扩大了句子的结构,体现了地域风格,使歌中的情绪表现得更加热烈欢快。

3.用于句尾的表现形式

句尾运用多音节“衬词”是起补充作用的,其目的是使正词的乐段旋律继续和发展,把主题思想予以深化和加强,使歌曲的表现更深入一步,形象更丰满。这是山西左权民歌“开花调”的代表曲目之一。描写了恋人专一、思念以及思念中略带幽怨的情节。衬词“呀啊个呀呀朵”是“开花调”特有的衬词形式,大都用于歌曲的结尾,它不但补充了词意,扩大了句式,而且形象生动、俏丽娇美。 转贴于

总之,民族、民间歌曲中“衬词”的结构类型与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这里只是从一般规律进行分析。我国民族、民间歌曲中“衬词”语言的运用相当广泛,且表现力十分丰富。了解、掌握“衬词”语言艺术的结构类型与表现形式,对于继承和发展民族音乐以及对民族音乐创作是十分重要的,而且也是十分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民族声乐;歌剧表演;衔接

虽然歌剧表演和民族声乐教学看上去像是两个没有多少关联的概念,但事实上,歌剧表演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是对民族声乐的继承和发展。相对于民族声乐,歌剧表演的内容及表演方式更加丰富,具有较高的表演性。把歌剧表演融入民族声乐教学中,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学习声乐的相关知识,提高学生的声乐表演技巧,从而推进民族声乐教学水平的提升。

1 歌剧表演是对民族声乐艺术的继承

积淀着中国千年文明的传统音乐体系,美轮美奂的民族戏曲文明,都是我国传统文化音乐领域中的宝贵财富。现代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根源是我国传统声乐艺术体系,代表了我国音乐文化的伟大传承。通过对我国传统声乐艺术以及古代戏曲的研究可以发现,民族声乐艺术的表演形式脱胎于传统戏曲的表演,并进行了一定的改造。民族歌剧是民族声乐艺术表演的最高水平,所以,民族歌剧与传统戏曲在内在上是有着一定联系的,同时两者之间又不尽相同。例如,民族歌剧在表演的过程中注重的是对故事的演绎,而传统的戏曲则需要把戏曲中人物的复杂情感也展现出来。把歌剧表演融入民族声乐教学中,能够锻炼学生声乐演唱表演的能力,也能提高学生对民族歌剧内容的理解。

歌剧表演艺术是对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的继承。借鉴、学习传统戏曲表演,有利于提高人们现代民族歌剧表演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发挥出现代歌剧艺术的魅力。在民族声乐教学中教授歌剧表演,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对传统戏曲精华的借鉴,加深学生对声乐演唱作品的理解,使其在表演过程中更好地阐发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内在情感。同时,学习歌剧表演还有助于提高学生对现代民族声乐的认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 歌剧表演对学生音乐学习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的提升有显著作用

2.1 歌剧表演促进学生音乐学习能力的提高

在民族声乐教学中添设歌剧表演,能够有效地提高民族声乐教学的教学效果。歌剧通常具有较强的表演性,所以在表演的过程中对于角色的掌控就要更加精准。而且对角色与角色之间的配合也有较高的要求,表演者的演唱不单单是其个人的演唱,而要更加注意声部的转换,使角色之间演唱的衔接恰到好处,不会显得过于突兀。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歌剧表演更加完美。在民族声乐的教学中添设歌剧表演课程,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感受最高水平的声乐是什么样的,以及重声、和声等专业技巧是怎么处理的,让学生着重观察每一个声部的转变,并且用心去感受歌剧所描述的故事。学生在进行歌剧的练习表演时,还能发现谁对哪一部分掌握得并不到位,从而更加清晰地认识到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教师也要鼓励学生主动进行思考,不断完善自己的民族声乐表演能力。

2.2 歌剧表演促进学生情感表达能力的提高

情感的表达是音乐最重要的灵魂所在。通过对我国部分高校民族声乐教学的考察发现,很多教师在进行民族声乐教学时,往往过于注重演唱技巧的传授,而忽略了对音乐作品的情感体验。这样,学生虽然学会了民族声乐的专业技巧,且演唱技巧以及各方面的素质都无可挑剔,但是这样的音乐给人的感觉却非常机械,因为它失去了最重要的一部分,也就是音乐的灵魂。空洞的音乐是没有办法感染观众的。在民族声乐教学中添加了歌剧表演后,学生在进行歌剧表演的过程中会对歌剧角色进行深入的了解,对歌剧的创作背景以及所要表达的情感进行全面的感受和分析,从而能够自然而然地表现出音乐作品的灵魂。

例如,学习歌剧《江姐》时,学生会在分析歌剧内容的过程中,了解了《江姐》讲述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感受到故事中所表达的情感。学生被江姐的英雄气概所感染,在进行表演的时候就能融入江姐的角色之中,更好地呈现表演。只有真正理解了作品的思想情感,才能在表演中表现出来。学生通过歌剧表演的学习,深入地感知了作品角色,在学习民族声乐课程或进行民族声乐作品表演时,也能更好地向观众诠释出音乐的内在意义。

3 通过歌剧表演的教授来提高民族声乐教学水平

从第一步民族歌剧《白毛女》的诞生开始,我国对民族歌剧的编排通常采用民歌和传统戏曲音乐元素相结合的方式,把对歌剧人物的塑造与传统民族音乐风格融合在一起,更加着重于对人物情感变化的表达。在这一时期,民族歌剧的表现形式主要就是民族声乐,甚至现在有很多的歌剧片段已经成为民族声乐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由此可见,歌剧表演在民族声乐教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多方面地提高学生的民族声乐表演能力,如学生对声乐技巧的掌握、对情感的体验以及在舞台上的表演技巧。在民族声乐教学中增设歌剧表演,对民族声乐教学的促进作用是非常显著的。

然而,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来看,大多数学生对传统音乐知识不甚了解,对民族歌剧的认识也非常欠缺,而且很多学生根本就不看民族歌剧。这导致民族歌剧表演课程进展缓慢,无法取得相应的收益。所以,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对歌剧表演的兴趣,使其认识到歌剧表演的价值,让学生在学习声乐技巧的同时锻炼歌剧的表演能力。这样,学生对音乐作品的了解也会更加全面。另外,教师还要为学生创造歌剧表演的机会,使其对歌剧表演的学习更有积极性,从而在舞台上展现歌剧的魅力,全面提升综合音乐素养。

4 结语

在民族声乐教学的课程中增加歌剧表演的内容,可以使学生在学习声乐技巧的同时,提高舞台表演能力以及对音乐作品情感的诠释能力,从而促进学生综合音乐素养的提升,满足市场对高素质音乐人才的需求。

参考文献:

[1] 徐婷.民族声乐教学和歌剧表演的自然衔接探究[J].音乐大观,2013(8).

篇8

20xx植树节宣传标语横幅1.万里长城抵御外敌,绿色长城造福人类。

2.植树造林要适宜,季节土壤要调剂。

3.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4.保树盖荒山,不愁吃和穿。

5.清明时节雨纷纷,植树造林正当劲。

6.山上没有树,庄稼保不住。

7.水是生命之源,树是水的卫士。

8.生命在于绿色,希望在于绿色。

9.绿化祖国,处处山青水秀;改造自然,年年林茂粮丰。

10.三九四九,栽杨种柳。

11.无灾人养树,有灾树养人。

12.年年植树树成荫,代代造林林成森

13.向阳好种茶,背阳好插杉。

14.正月尾,好栽桂。

15.竹子无皮,四季能移。

20xx植树节宣传标语横幅精选16.多一份关爱,多一份呵护,从我做起,爱护景区一草一木。

17.多植树,广造林现在人养树,日后树养人。

18.村有千棵杨,不用打柴郎。

19.多一片绿叶,多一份温馨。

20.绿化环境,美化人生。

21.杨柳抽芽始于人,万物萌发源于春村上无树锅不开,四方绿化沙不来。

22.告别城市的喧嚣,投入绿色的怀抱。

23.山脚板栗河边柳,荒岗滩上植乌柏。

24.眼前富,挑粪土;长远富,多栽树。

25.植树造林,绿化祖国!

26.涝梨旱枣水栗子,不涝不干宜柿个

27.植树节,你也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让地球长出美丽的头发来!

28.冬天栽树树正眠,开春发芽长得欢。

29.千重林山真宝库;万顷绿海活银行。

30.穷山恶水,青山绿水。

31.珍爱绿色,珍爱我们共有的家园。

32.正月中,好栽松。

20xx植树节宣传标语横幅推荐33.植树造林,绿化神州大地;栽花种草,装点雄中华园

34.若要地增产,山山撑绿伞。

35.树木棵棵种,绿荫点点阴

36.环保标语:植树节宣传标语

37.植树节,人人来参与,添一片绿色,建美丽家园!

38.年年义务植树,无山不翠;岁岁绿化造林,有岭皆春。

39.要得聚宝盆,荒山变绿林。

40.植树在当代,得宜在下代

41.植树造林,利在当今,功在千秋。

42.前绿万绿源自心中有绿,你说我说不如马上行动

43.植树造林,青山永不老;种草栽花,赤县更增光。

44.植树造林,创造新天地;移风易俗,改变旧乾坤。

45.多一片绿叶,多一份温馨。

46.植树造林,青山不老;种槐栽柳,富水长流。

47.高山松村核桃沟,溪河两岸栽杨柳。

48.干榆湿柳水白杨,桃杏栽在山坡上。

49.双木成林染尽山河,独苗虽绿怎抵风沙

50.植树节,给地球一点色彩,一起动起来哦!

51.造林即造福,栽树即栽富。

52.一棵两棵三棵,棵棵皆成栋梁材

53.植树造林,平衡自然生态;开源增产,促进社会文明。

54.植树造林,绿化神州大地;栽花种草,点缀锦绣江山。

55.大力植树造林,禁止滥砍滥伐。

56.树木树人,同系千秋大业;爱家爱国,常昭一片丹心。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