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体育场地设施8篇

时间:2022-09-22 00:25:30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体育场地设施,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体育场地设施

篇1

一、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对外开放的现状

长沙市中小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基本能满足教学和训练需要,仅个别学校不能完全保证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在被调查的8所学校中,课余时间学校体育场馆的闲置率达87.5%,也就是说,学校没能很好地把场馆利用起来,这为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

8所学校的体育场地设施不同程度地对社会开放,其中37.5%的学校体育场馆采用有偿开放和无偿开放相结合的方式,62.5%的学校无偿对外开放。但这些体育场馆只在节假日对外开放,其它时间仅供教学使用。

就开放对象而言,在被调查的8所学校中,57.1%的学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团体和个人开放,28.6%的学校对社会个人开放,14.3%的学校仅对本社区开放。其中,对社会个人开放的主要项目是体育俱乐部活动、体育培训班或无序的自由锻炼,对社会团体开放则主要是单位的集体活动。

就开放时间而言,有偿开放的时间主要是工作日以外的时间,即下午、晚上、双休日、寒暑假、节假日,且开放的时间频度比较稳定和规范。从调查情况来看,在每天开放的时间段上,选择在晚上开放的场馆最多,占85.7%。无偿对外开放体育场馆的时间多集中于早晨和晚上,主要开放室外体育场地设施,早晚无偿开放体育场馆更便于群众健身。在每年的时间段上,大部分学校选择节假日、寒暑假等休息时间开放。

就开放形式而言,长沙市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对外有偿开放的形式主要有场馆租赁、体育俱乐部、培训班、组织体育竞赛和表演等。在无偿开放和部分无偿开放的学校中,室外闲散场地对社会人员随意开放,学校不进行组织,社会人员的活动形式不限。

就场馆类型而言,被调查的3所对外有偿开放体育场馆的学校中,有偿开放的场馆多为易管理的室内场馆、封闭型露天体育场地和紧缺场馆。其中开放率最高的是羽毛球房,达100%;其次为乒乓球房、篮球馆、排球馆、足球场。这些体育项目多是群众喜爱程度较高的运动,且收费相对便宜,消费市场稳定。由此可见,有偿开放的学校体育场馆以室内场馆为主,造价较高的综合体育场馆平时基本不对外开放,只在有正式比赛时临时租用。

篇2

关键词: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议程设置

1.新闻传播学和政治学视角

“议程设置”一词首先出现在新闻学领域,美国新闻传播学者麦库姆斯和唐纳德“如果大众传播突出报道某些议题,这些议题就会成为受众重点关注的对象”韦宗友认为从国际关系角度,媒体如何影响受众、谁来设置媒体议程是新闻传播学研究中的两大不足。金登从政治学角度“为什么某些议题会受到政府的重视并进入政府的政策议程,而另外一些问题和潜在备选方案却从来没有成为政府关注的焦点”,此后更多学者从政治学方向弥补新闻学中的议程设置。金登指出,“问题过程和政治过程直接影响到政府的议程设置,而政策过程更多涉及具体的政策和备选方案的制订过程。”其间发展过程政府作为参与者积极介入。

综上所述,问题的出现是引起政府关注的焦点,政府议程就是政府对出现的社会问题应激性选择的研究,关键是问题如何进入政府的工作议程。大众健身场地设施供给失衡一定程度上偏离政府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宗旨和承诺,制约着公民体育权利的实现。

2.议程界定

“个体在公共事务中的导向需求越高,他们就越可能关注大众媒介议程”。导向需求是公共事务变化中的一个主导因素,“如果问题上不了议程,也就无从考虑采取行动。在做出一项政策选择之前,问题首先必须得到承认”。体育社会的到来使体育生活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实现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和推广,弱势群体参与体育载体即场地保障是不可避免的社会问题”。体育场地设施建设成为体育利益受损者利益诉求的内在激励之一。而利益行动者本身更应该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一旦诉求变成行动,公众议程必定会推动政府议程启动,推动政府有所作为。

在某些意义上,政府也有选择的权利。王绍光“任何社会在任何时候都面临着各式各样的挑战, 但政府应付挑战的资源是有限的。在制定公共政策时, 政府往往不得不对优先处理哪些挑战有所取舍”。鲁先锋“议题能否从公众议程进入政府议程,最终取决于某项议题的支持力量和反对力量对‘权力距’大小的实际改变”。如果在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的诉求上,利益诉求者的影响力足够大,能代表最大群众利益给决策核心造成足够压力并且公众议题符合决策者价值取向时,“权力距”变小,就越能推动政府议程的进程,反之,“权力距”加大,议题往往被拒于政府议程之外。反而就更不能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了,更别谈努力去解决问题了。

3.议程博弈

问题要提出来,更要最大程度引起决策者的注意。议程的建立也是多元利益群体利益博弈的过程。韩志明“成千上完的利益诉求只有通过竞争才能引起政府官员的关注”,“但是由于他们的判断、偏好、政府的利益及其路径依赖问题,问题也不是立刻就得到认可和采纳。所以,要把问题上升得到政府层面,还必须运用各种行动策略和计划把自身的利益诉求转化为国家利益需要。格斯顿也指出“一种触发机制就是一个重要的事件(或整个事件)”。“解决老百姓身边体育场地、设施欠缺问题的关键在于制度供给的有效性”,“知屋漏者在宇下”,就体育用地而言,政府虽然在不同程度上给予大量支持和帮助,但在供需不平衡的极端状况下,没有充分了解到公众的实际需求或是底层群众的利益需求,不仅没有保障公众的基本体育权利,反而浪费了国家成本。原因就在没有一条合理的利益表达渠道表达公众真正想要的东西。

在我国,政府是政策的制定者和主导者,掌握着议程设置的主导权,全民健身的开展使政府没有理由任其发展,而这样一种强制性的议程设置更能推动政府某些议程的设立来维护政府工作的自主性、稳定性和控制力。

4.议程设置

议程设置是指对各种议题依重要性进行排序。在体育用地失范基础上,必须要通过公众议程的建立和发展推动政府议程的实施。“政府既是矛盾冲突的重要制造者,也是责无旁贷的问题解决者”,解决利益需求的路径都是自上而下的,但是绝不意味着所有的利益诉求都能得到顺利解决。体育用地的供给不仅仅涉及到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和执行,还是保障公民基本权利实现的有效途径更是推动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王韶光将议程分为传媒议程、公众议程和政策议程。实际上,这三种议程之间存在着不可或缺的必要联系。传媒议程可以将社会出现的某些问题聚焦在某一点对公众施加影响从而产生公众议程,当然公众议程的产生还有其他因素;公众议程是社会大众认为政府应该关注的问题,公众议程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透过事件表象反应出政治制度运作的实质。

体育权利是通过参与体育运动,对健康、教育和社会功能逐渐认识的利益诉求。体育场地设施的配备是参加体育运动的物质条件之一。政府议程设置实质上是实现公民体育权利的必要保障。

5.结语

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归根结底是政府责任的缺失,缓解大众健身场地设施不足的矛盾,争取体育用地划拨的本质是公民正当的利益诉求。在政府议程设置过程中,利益诉求引起的群体活动在一定条件下推动政策的确立和实施。在此条件下:1.提高群体议题意识和主流意识。体育场地、设施是老百姓身边进行日常体育锻炼和健身娱乐的重要载体,公众应具有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并以此凝聚成一股社会力量;2.新闻媒体的普及以及网络社会的形成成为公众利益表达的重要途径,政府明智的选择只能是疏通和顺应民意。

体育健身场地设施的议程设置具有某种意义上的实际价值,至少使政府注意到公众的实际需求,加速了解决场地设施问题。在如今越来越多的体育供需失衡状态下,体育场地设施配备的实现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快了群众体育的发展,有利于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从长远来看,要实现在政府工作的正确领导下加快体育场地设施的配备,实现公众的体育权利还需要建构和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基于制度保障和合理引导。(作者单位:集美大学)

参考文献:

[1] 麦库姆斯.郭镇之译.议程设置・大众传媒与舆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65-77

[2] 韦宗友.国际议程设置:一种初步分析框架[J.]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10);39-52

[3] 王绍光.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J].中国社会科学,2006.9(5);86-99

[4] 鲁先锋.“权利距”视野下的政策议程设置研究[N].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12.3(13)2;70-74

[5] [美]约翰・金登.议程、备选方案与公共政策[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6] 韩志明.利益表达、资源动员与议程设置[N].公共管理学报.2012(2);57-59

[7] 郭镇之.关于大众传播的议程设置功能[N]国际新闻界.1997.3.004;18-23

[8] 杜志娟等.关注弱势群体的体育参与以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普及[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6,(5);18-20

篇3

[关键词] GIS技术;农村;体育场地设施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5 . 17. 092

[中图分类号] TP3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5)17- 0174- 02

1 问题的提出

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规划与布局,对于美化装饰农村、实施农村体育健身工程以及培育良好健身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中国美,农村必须美的主要物质条件。由于农村体育场地设施存在规划设计不合理、数量缺乏、质量较差、健身环境欠佳、场地设施选址不佳等问题,对农村体育活动的开展带来了消极影响。因此,非常有必要根据所掌握的体育知识,结合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农村体育场地设施规划、设计与布局进行分析研究[1],这不仅能够使农村体育发展所需的基础设施的设计更能体现“以农民为本”的现实需要,使农村体育人口与场地设施的可利用率达到协调统一,布局科学合理,而且还可以使农民体育健身场所的布局与居民点合理搭配,美化农村,缩短城乡体育基础设施在质量、规划、层次和水平等方面的差距,实现城乡体育一体化的发展。

2 方法运用

运用文献资料法查阅农村体育场地设施方面的文献资料、论著和教材多部,为课题的研究设计、实施提供重要理论依据;运用GIS技术分析处理各种信息数据,针对各种信息数据进行比较归纳,并对相关信息进行科学合理的综合分析论证,以满足研究的需要。

3 结果论证

3.1 GIS技术简介

所谓地理信息系统 (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GIS) 是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系统,以地理空间数据库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对现实世界(资源与环境)各类空间数据及描述这些空间数据特性的属性,进行采集、存储、管理、运算、分析和描述的技术系统,它具有信息系统的各种特点,是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系统技术在地理科学中运用和发展的产物,是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综合体。目前,通过查阅文献资料来看,这项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水利建设、资源开发、环境卫生、国土信息、城市规划等领域中,而在体育领域中多数研究是集中于城市体育基础设施建设,但在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研究领域中引入GIS技术确是一种新尝试,这为农村体育研究带来了新的契机和极大益处,与此同时,也是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农村体育城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2]。

3.2 现阶段农村体育场地设施规划与设计的基本状况

目前,大部分农村体育场地设施规划设计的层次与水平、风格与理念、数量与质量、选址与基建、信息与管理等,都与城市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水平存在着较大差异,特别是贫困地区的农村差异更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2.1 质量不高,数量不足

长期以来,农村体育基础设施的建设一直存在着质量问题,例如建设规格不符合要求,有些还不符合体育健身的基本规律,长久失修所带来的老化现象等问题在农村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农民体育健身的效果[3]。而且,据权威部门调查显示,多数省份中65%的农村体育基础设施的数量,不能满足农民体育健身的需要,这些都给农村开展体育活动带来了消极影响。

3.2.2 建筑风格和理念没有结合农村社会文化的现实需要

体育基础设施建筑风格与理念,是反应农村体育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农村体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基本标志。但是,目前多数农村体育基础设施的建筑风格,并没有充分考虑农村社会的风土人情、体育健身参与状况、农村体育人口数量与意识以及农村农民的经济发展水平,导致建筑风格与理念违背了农村社会的现实需要。

3.2.3 选址与基建不理想

选址与基建是农村体育场地设施规划与布局科学化的首要条件,也是提升农村整体美的重要因素。可是,就目前农村体育场地设施选址与基建的基本情况来看,多数农村的选址不符合空间与资源的要求,主要集中于农民的聚集区,空间活动范围狭小,而且基建水平相对较差,健身器械组装与工程质量存在诸多问题等待解决。

3.2.4 信息化管理水平不高

目前,由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农村体育场地设施信息化管理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管理人才、建筑人才、网络信息化水平、通讯平台设施等,都给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信息化管理带来了困难。

3.3 GIS技术在农村体育场地设施规划与设计中的运用

所谓农村体育基础设施,是农村各类体育活动得以顺利开展所需要的,各种体育场地、器械、建筑以及各类体育艺术雕塑等的总称,是农村体育事业发展必备的物质基础之一。主要包括农村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农村各级各类学校体育设施、农村社区体育健身设施和各种农村文体活动设施四大类。目前,我国部分农村地区体育设施规划与设计的整体水平不高,在数量、质量、选址等方面依然存在各种问题。为此,在农村体育场地设施规划与设计过程中运用GIS技术,可以全面提升农村体育基础设施的质量和层次[4]。

3.3.1 农村体育场地设施GIS技术运用过程

通过利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景(Panoramic)技术,以电子地图的方式对农村体育设施资源进行规划与设计,可以有效管理和充分利用农村的地域空间,实现农村体育设施资源的合理布局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等,为农村体育设施建设者、决策者和规划者提供了良好的支持意见,为农村体育设施管理者提供了一个更加科学化和智能化的规划过程。具体过程是:①对农村周边及居民区空间环境与资源进行测量;②获取基础数据且建立数据库;③进行基础数据管理;④GIS技术分析运算与描绘;⑤现实技术的实施。

3.3.2 农村体育场地设施规划与设计中的GIS技术操作

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景(Panoramic)技术,以电子地图的方式对农村体育设施资源进行可视化管理和分析,可以有效管理和充分利用农村体育设施资源,以此为基础还可以实现农村体育设施资源的合理布局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等[5]。具体操作步骤是:①数据的采集、整理(主要包括空间数据库和非空间数据库);②建立地理信息数据库(主要包括体育场地设施、道路、地块区域等分布位置、居民活动聚集圈、土地利用规划图等,体育场地设施属性表、地块区域属性表等);③对数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④构建模型;⑤服务评价;⑥设计平面模拟图形。可见,以此来构建不同水平的农村体育场地设施GIS技术的运行模式,基于GIS的技术操作平台,以最大化利用现有农村体育设施存量要素为出发点,通过分析设施点以及周围空间特性的可达性和服务的覆盖范围,从而形成“乡村片区―农村社区―村屯社区”3个层级整体优化农村社区体育设施布局。

综上所述, 在农村体育场地设施规划、设计与布局情况分析,统计各种数据,运用GIS技术分析规划是一种新尝试,也是农村体育研究领域中的重要课题,从而解决诸多问题(例如农村体育人口与场地设施利用率的关系问题、场地设施的布局与居民点的联系问题、地域空间与人口密度问题、场地设施布局与体育活动以及周边环境等问题),为乡镇农村体育工作者进行体育场地设施规划设计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通过农村体育工作者的应用得到推广。

主要参考文献

[1]陈D.基于 GIS 的社区体育服务设施布局优化研究[J].经济地理,2010(8):1254-1258.

[2]李柏,王正树.“点轴网”应用于我国城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布局的可行性分析[J]. 内蒙古体育科技,2012(1).

[3]李庆梅,朱伟.城乡统筹背景下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J]. 山西建筑,2015(1):235-236.

篇4

【关键词】洛阳市;中学;体育场地设施

体育场地设施设备是在党和政府的政策方针通过学校教育、体育教育,培养全面发展德智体人才的重要物质条件。好的场地设施设备有助于鼓励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不好的体育设施,影响学习体育对体育进行练习的兴趣和态度。因此,了解和分析洛阳市区初级中学场地设备现状,并提出对策,这对洛阳市区初级中学体育教学具有很大的实际意义。

一、研究对象方法

(一)研究对象。洛阳市区初级中学为研究范围,洛阳市区各个学校的领导、体育教师访问和问卷调查。

(二)研究方法。(1)文献资料法。查阅了国家体委及洛阳市区初级中学学校体育场地设施的相关文献。(2)问卷调查法。根据总课题设计调查问卷,自行设计“关于洛阳市区初级中学体育设施调查问卷”,问卷发至洛阳市区中学体育教师填写,问卷发放12份,回收12份,运用统计学原理进行逻辑检验,有效问卷12份,有效回收率为100%。(3)逻辑分析法。应用统计学原理,对所获数据进行整理,进行逻辑分析,并与2004年全国第五次普查学校体育场地得到数据进行比对分析。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洛阳市初级中学体育场地设施的拥有状况

从调查得知, 随机调查到的中学拥有400m 田径场的2所学校,拥有200m 田径场的6所学校,而拥有200m 及200m 以下田径场的学校有6所。总体上说, 洛阳市区83%以上的中学拥有开展体育教学的基础条件, 但是由于客观因素的限制而造成场地相对较狭小,一些学校由于场地人数比例悬殊,不具有体育教学的基本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

“按照国家教育部、卫生部有关法规、中学生人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不得少于13㎡。每所中学,必须拥有一个250~400m 环形跑道的田径运动场;每200~250 名学生应设置一个篮球场和一个排球场;有条件的学校还应修建游泳池、健身房、室内运动场馆等设施”。只有1所中学人均场地面积达到国家标准,大多数学校场地面积远远达不到国家规定的人均体育活动场地面积;只有4所中学篮球场达到国家标准。有些场地简陋,缺乏相应配套设施,在数和质上都难以达到国家规定。

经分析洛阳市初级中学所具有的场地数量和种类,看到各学校的体育场地以投资少的体育场地为主,如篮球场、200m田径场等,而投入成本高、质量要求较高、容易损坏、维护麻烦的游泳池(馆)、网球场则少。

(二)体育经费情况

调查显示,12所中学虽然都有体育经费款项, 但是经费总量却很少,有9所中学体育经费在3000元以下,占75%。这说明体育经费的不足是洛阳市区初级中学普遍存在的问题。一些中学教育经费中没有体育器材项目的计划,只在需要时要一点批点,甚至不批,严重不足的体育经费制约着洛阳市区初级中学体育教学的开展。

(三)人均场地面积的影响因素。由于发展城市由小变大,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学校被包围在城市建设中,学校要扩大需要巨额资金,更要涉及拆迁,而拆迁改造工程复杂,难度大。学校基础设施包括体育场面积无法扩大,学生在不断增加,学生人均运动场地自然就缩小。

(四)体育课程安排。受中国式教育和高考影响。学校教育主要从学生的发展去安排学习的课程,去迎合社会的发展需要,却不看重体育在学习中的价值,重智育轻体育的倾向较为明显。国家相关的政策由种种原因,在落实执行方面存在困难,洛阳市初级中学体育场地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仍然不乐观。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1)体育场地器材匮乏。大多数中学人均场地面积达不到国家规定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器材在数量上与质量上都难以达到国家规定的指标。(2)体育经费不足。调查的12所洛阳市初级中学体育经费严重不够, 9所中学年经费在3000元以下,经费问题普遍存在,其严重制约着体育工作的开展。(3) 教育因素。受中国式教育和高考影响,学校教育主要从学生的发展去安排学习的课程,去迎合社会的发展需要,体育的作用价值却没有得到重视,体育教学处于可有可无的地位。

(二)建议。针对体育场地设施数量缺乏的情况,从两方面入手。第一,增加场地基数:修建不同类别的体育场地和体育器材的丰富。第二,相对地增加数量:充分挖掘现有场地设备资源潜力。

洛阳市各级领导应转变对体育的观念,高度重视学校体育及场地器材的作用,增加经费投入,多途径筹集体育经费。从实际出发,注意对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管理和维修,提高体育场地和器材的利用率。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教育部门和学校教育部门要加强教育观念的贯彻。使其深入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得脑中。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法规[J].中国学校体育,2003.

篇5

本文以河南省72所农村中小学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当前河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设施资源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及建设的思路与合理化建议。

体育场地是提高学生竞技水平和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魄、丰富文化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也是发展学校体育的重要保证。随着“十一五”期间对农村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巨大投入,河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设施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十二五”规划当中又提出了“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又可使体育设施建设进入一个飞速发展阶段。但河南省是人口大省和农业大省,农村学校所占比例也较大,农村的体育设施建设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和挑战,因此加强对河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设施的研究,无疑对推动全省的体育设施建设和改革具有积极的作用。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河南省18个地、市的72所农村中小学体育设施的分布状况、设施的规模、经费投入、标准化程度等指标。

1.2 研究方法

1.2.1 问卷调查法

对本文所涉及的问题制成调查问卷,对随机抽取的学校进行发放,共发放问卷2326 份, 回收2306份,回收率99.14%,有效问卷2291份, 有效率98.50% 。对调查问卷进行效度和信度检验, 符合本研究的需要。

1.2.2 文献资料法

研究过程中,详细查阅了近年有关体育设施研究的文献及相关资料。

1.2.3 访谈法

对河南省相关的学校、教体局、教育系统体育管理部门,进行了解,访问有关专家、教授、教师,征得他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1.2.4 数理统计法

采用统计软件SPSS11.5,对调查的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处理,并对结果进行分析论证。

2.结果与分析

2.1 河南省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达标程度

国家颁布的《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对学校运动场地面积提出了明确规定:运动场地应能容纳全校学生同时做课间操之用。小学每生不宜小于2.3 m2,中学每生不宜小于3.3m2。田径运动场地,人数在900人以下时,宜采用250 m环形跑道;人数在1200~1 500人时,宜采用300 m环形跑道。河南省目前有7600多所农村中小学。近几年,河南省各学校在校人数猛增,以高中为例,近三年来,河南省高中在校人数增长了58.12%,年均增长15.6%。但河南省普通农村高中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只占1.2m2。学校体育场地不足,已经成为制约学体育发展的“瓶颈”。

在调查的72所中小学中,发现大多数校园都有操场。但距离市区较近的学校,操场面积一般都较小,郊区或者远离市区的学校虽操场面积较大,但跑道、篮球场、排球场等距标准要求相差甚远,无法满足学生参与体育运动的需要。

2.2 河南省各地中小学体育场地建设经费投入状况

按投资主体的性质,可分为国家投入和社会投入两部分。根据河南省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农村中小学体育场地建设资金总投入为136576.13万元,占全省中小学资金投入的37.44%。其中国家投入69.17%,社会投入占30.83%。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农村地区的资金投入明显不足,还未达到全省中小学体育场地设施投入的三分之一,而且仍以国家投入为主,社会投入力度明显较弱。

2.3 体育器材供求情况

经统计,再被调查的学校中,全省有58.2%的学校体育设施配置根本没有达到要求,而其中有76.5%的学校因体育设施缺乏而不能正常开课。同时,现有的体育设施大部分陈旧、破损,其中不乏由于保管不善、修理不及等人为因素造成。

2.4 体育场地设施对社会开放现状分析

根据河南省第五次体育场地普查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场地的利用率主要具有以下两个特点:一是在体育场地的开放程度上,标准体育场地不对外开放的占83.44%,非标准体育场地不对外开放的占86.69%。二是在场地的活动人数方面,每周1500人以下的活动场地占68.1%,每周1500人以上的活动场地占31.9%,仅占总数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见,河南省农村中小学的场地对外开放利用率较低。

3.结论与建议

针对河南省农村体育场地设施所存在的问题,就其目前现状,结合体育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现提出以下结论与建议。

3.1 加大对体育场地设施的资金投入

由于资金投入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河南省农村体育教学发展的瓶颈。近年来,国家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加以弥补,但效果仍然不十分明显。其实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筹资手段是多样化的,各级各类学校应该调动社会各方面的有利因素,积极拓展融资渠道,采取多种投资方式,争取更多的资金进一步用于农村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

3.2 加快发展速度,规范体育场地建设的质量和标准

体育场地设施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场馆质量层次低,高标准体育场馆所占比例小;室内场地少,室外场地多;公益性场地经营收入高,经营性场地少且经营收入低等特点。因此,应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以标准化为基本要求、现代化为发展目标,来设计和增建一些所需的体育场馆;保护好现有的标准化场地;将非标准化场地改建成标准化场地。

3.3 加强体育设施的开发与利用

由于体育资金不到位,以及体育意识欠缺等原因,再加上生源量较大,导致了体育场地设施的严重匮乏。

3.3.1 发挥体育器材的多种功能

根据体育器材和设施的特点,确定其能够发挥的多种用途。如:栏架可以用来跨栏,也可以用作体育游戏当中的障碍;橡皮筋既可以用作跳皮筋,还能够当成跳竹竿的“软竹竿”等。

3.3.2 制作简易器材

各个学校可以根据本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地域特色等,制作简易的体育教学器材,改善教学的条件。

3.3.3 提高场地的利用价值

篇6

为改进党政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充分发挥学校在人民健身中的作用,满足本校附近居民健身活动需求,实现教育资源共享,八月底经学校党支部研究决定,将学校的田径场和篮球场对社区居民开放,不断拓展党员服务群众工作新空间。

一、背景情况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全面发展,人民群众的健身意识逐步提升,体育需求愈来愈强,参与锻炼的人数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公共体育资源相对不足,因此,社会要求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为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权益,满足其正常诉求,顺应民意,认真贯彻落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化公共服务职能,践行资源共享理念,在保证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和校园安全的前提下,建立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长效机制,学校党支部研究决定,开展学校体育设施对外开放工作。

二、主要做法

(一)制定《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公告》

1.开放对象:学校周边社区居民、机关企事业单位

2.开放体育设施项目:学校田径运动场、篮球场

3.开放形式及时间

(1)定时开放

教学日:夏季 下午6:00—8:00时;  冬季 下午5:30—7:30时

双休、节假日及寒暑假:上午6:00—11:30时;下午2:00--7:00时

(2)预约开放

需要使用学校体育设施组织集体体育活动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应当提前一周向学校预约,由学校统筹安排。

4.注意事项

(1)所有健身人员入校前应知晓并遵守《平阴县榆山小学入校健身管理规定》。

(2)进入学校的健身人员在学校东门(游泳馆入口)进入,车辆一律停放在校外指定地点。

(3)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需在监护人的陪同下进入校园,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

(4)学校因校舍维修、体育设施维修保养、重大活动、传染病流行、安全保卫等因素需暂停开放体育设施,将提前告知。

(二)做好宣传工作。 利用“党员双报到”活动,到周边社区为居民采集了信息,并发放《榆山小学体育设施场地向社会开放公告》,鼓励大家前来健身。

(三)完善设备设施。我校不仅利用暑假对场地内设施进行了维修提升,还新增了一台打卡进门器、两个射灯、两个摄像头,希望能给来健身的群众带来舒服的体验。

(四)开放实施办法与注意事项

为了保障群众健身安全,学校在校门口公示了本校开放的具体项目及要求,购买了公众责任险,并安排全体党员和领导干部在校门口轮流值守,为每一位前来健身的群众做好登记,签订安全责任书,并告知注意事项:

1.学校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是在保证学校正常教育教学秩序和校园安全,满足师生体育教学、训练、竞赛、课外体育活动及学校其他各项工作需要的前提下,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等时段,为群众健身活动提供服务,不作其他用途。

2.入校健身人员进入校园后,应自觉服从管理,保持场地整洁,举止文明。

3.健身人员应当在开放的运动区域开展健身活动,不得擅自进入教学区、办公区、食堂等非活动开放区域。

4.规范使用体育设施和器材,加强自我保护,防止运动伤害。

5.不得携带食品、刀具、宠物等与健身无关的物品进入校园活动。

6.严格遵守校园禁烟规定,不得擅自使用高音广播喇叭。

7.健身人员交通工具应停放在校外指定位置。

8.未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需在监护人的陪同下进入校园健身,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承担安全看护责任。

9.爱护学校公共财物,如有破坏按价赔偿。

10.自觉遵守公共场所治安管理规定,如有违规或违法犯罪,将依据法律法规追究相应责任。

11.健身人员自行妥善保管好自身物品,如有遗失,责任自负。活动结束后应主动清理场地,及时离开学校,不得逗留。

12.不遵守以上管理规定或者其他违规行为的健身人员将记入“失信”名单,,取消进入学校健身活动的权利。

三、实际成效

(一)顺应民意,满足了广大社区居民的体育健身需求。根据近期的统计,每天来学校健身的人流量可达100多人次,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赞誉,受到社会的一致好评。

(二)提供设施,推动了全民健身活动的有效开展。学校开放设施包括田径场、篮球场,室内篮球馆、乒乓球室也可预约使用。众多体育设施的开放,为社区居民提供了方便、优质的体育健身条件,为社区及周边企事业单位举办体育健身活动给予了硬件支持,不仅增强了群众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丰富了社区群众业余文化生活,而且体育设施利用率大大提高,有效缓解了群众健身场所设施不足的矛盾。

篇7

>> 教育系统体育场地资源共享问题的调查研究 海南省体育场地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 影响河北省社会体育场地发展的因素及对策研究 我国体育场地建设的发展历程及其启示 浙江省经济发展与职业学校体育场地建设速度相关性研究 略论大学生素质教育系统化研究的特点与发展趋势 河南省群众体育场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吉林省普通高校体育场地的现状分析及对策 基于网格的现代远程教育系统模型研究 福建省果树盆景现状与发展趋势 福建省旅游产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关于体育场地喷灌和排水系统设计的探讨 基于GIS技术的农村体育场地设施规划与设计 学校体育场地建设与器材装备的几点思考 对网络环境下中小学体育场地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体育场地设施建设的议程设置研究 体育场地管理的重要性和发展前景 学校体育场地的功能和设计思路 体育场地及设施的开发和利用 高校体育场地的社会开放改革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3] 龙少波,张军. 外贸依存度、外资依存度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基于ARDL-ECM 边限协整方法[J].现代管理科学,2014(9):42-44.

[4] 黎志刚,尚梦. 利率市场化、实际利率与经济增长的关系研究[J]. 经济问题,2014(5):47-50.

[5] 代松,陈相森. 欧盟反倾销调查与中国对欧出口贸易间关系研究:基于ARDL-ECM 模型的分析[J].国际商务研究,2014,35(196):5-14.

[6] 薛伟玲,陆杰华.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国内旅游业发展前景的实证分析――基于边限协整检验[J]. 北京社会科学,2014(9):78-84.

[7] 李国璋,霍宗杰. 中国能源消费、能源消费结构与经济增长――基于ARDL模型的实证研究[J]. 当代经济科学,2010,32(3):55-60.

[8] 王新民,崔巍. 变权组合预测模型在地下水水位预测中的应用[J].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09(6):1101-1105.

[9] 黄荣辉. 我国重大气候灾害的形成机理和预测理论研究[J]. 地球科学进展,2006,21(6):564-574.

[10] 陶长琪,宋兴达. 我国CO2排放、能源消耗、经济增长和外贸依存度之间的关――基于ARDL模型的实证研究[J]. 南方经济,2010(10):49-60.

[11] 杨志海,王雨鳎张勇民. 粮食价格与石油价格的短期动态关系与长期均衡――基于ARDL-ECM 模型的实证研究[J]. 农业技术经济,2012(10):31-39.

[12] 林海明,石立,景曼. 伦敦奥运会中国队奖牌数和排名预测[J]. 中国体育科技,2012,48(4):21-25.

[13] 王国凡,赵武,刘徐军,等. 基于GA和回归分析的奥运会成绩预测研究[J]. 中国体育科技,2011,41(1):4-8.

[14] 易丹辉. 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61.

[15] 高铁梅. 计量经济分析方法与建模:EViews应用及实例[M]. 2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178-182.

[16] 何晓群,刘文卿. 应用回归分析[M]. 3版.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47.

[17] 彭红枫,叶永刚. 基于修正的ECM-GARCH模型的动态最优套期保值比率估计及比较研究[J]. 中国管理科学,2007,15(5):29-35.

篇8

关键词:初中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主客观因素

体育教育的发展离不开体育场地器材的发展和建设。本文希望通过对焦作市修武县初级中学体育运动场地器材等设施的调查,以期发现修武县中学体育运动场地器材等设施与国家规定标准之间的差异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为焦作市修武县中学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焦作市修武县初级中学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网阅读大量的书籍和文献。

2.实地调查法。通过对焦作市修武县初级中学进行实地调查,收集真实可靠的资料。

二、结果与分析

(一)焦作市修武县初中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现状

1.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与国家规定的差距。将进行调查的焦作市修武县实验中学、第二实验中学、城关镇第一初中、城关镇第二初中、周庄乡中学、葛庄乡第一中学这6所初中的体育场地设施和器材情况与国家教育部制定的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标准相比较。结果发现,焦作市修武县各个初中的场地明显没有达到国家教育部制定的标准,这直接影响了篮排球课的教学,致使学生无法充分了解和学习相关的技能和知识,进而影响教学任务。这足以证明部分中学对体育场地设施的重视程度不够。

通过对比分析发现健身器材在这6所被调查的学校中没有涉及。究其原因是学校教学理念的落后,因此没有这一类器械的配置。在体操器材中除了个别学校有单双杠外,其他国家规定的器材都未配备齐全。特别是健身器材、体操器材、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在焦作市修武县许多中学都没有相关的器材设施。这说明焦作市修武县初中现有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与国家标准相差甚远,在现行新课标下,基本无法实现“快乐体育”的要求。

2.学生人均体育活动面积的现状。国家颁布的《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明确规定:中小学校运动场地应容纳全校学生同时做课间操之用,每个学生不少于3.3m2,学校田径场地的要求为:当学生的人数在900人以下的时候,宜采用250m环行跑道,位于市中心区的学校,因用地特别困难,跑道的设置可以适当的减少,但是田径场不应小于一组100m直跑道。

根据调查可以发现目前焦作市修武县大部分初中体育场地面积达到国家标准。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学生的人数在不断的提升,而固有的体育场地几乎不会增加,相对的体育场地必将出现紧张和不足状况,现有的场地和体育器材也将无法满足正常的教学和学生正常体育锻炼的需要。

(二)焦作市修武县初中体育场地器材设施不足的影响因素

1.城市的建设和学校人数的增加是客观因素。修武县近年来的规划建设,由于发展需要,城市由小变大,人口密度不断增加,学校被包围在城市建设中,在当今城市土地寸土寸金的情况下,要扩大学校体育场地不仅仅需要巨额资金,更要涉及周围各种问题。学校基础设施缺乏,体育场地面积无法扩大,但学生数量却在不断增加,每个学生的人均运动场地面积自然就缩小了。

2.认识不足和资金不到位是主要因素。许多领导对学校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认识不足,把体育课当作一门应付达标的“副课”。在考试压力的指挥棒下,大家根本无暇顾及学生体育活动,导致教育工作发展不平衡。学校对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重视不够,不能摆正体育健康工作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位置,只是把体育健康工作的重要性放在口头上,因此,学校体育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成为次要环节。此外,学校体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学校场地器材与设施的配置满足不了体育教育与开展体育活动的需要。

三、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目前焦作市修武县初中体育器材设施大部分没有达到国家标准,有的学校甚至严重缺乏。

2.焦作市修武县初中体育场地面积大部分能够达到国家标准。

3.学校场地器材的不足致使教学大纲规定的一些内容无法进行正常教学。

4.城市的建设和学生数量的增加是影响焦作市修武县中学体育场地器材设施的客观因素。

(二)建议

1.各学校应注重体育场地器材等硬件的配备。地方政府和教育部门应当高度重视中学体育场地与器材设施各个学校配置不均衡和严重不足的现状,在政策上加大扶持力度。

2学校领导在注重德育、智育教育的同时,也要重视体育教育,改善学校的体育环境和氛围,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3.争取政府主管部门和社会团体、企业的财力支持,增加体育专项经费的拨付与投入。

参考文献:

[1]霍宁波,程亦炜,魏思玮.全民健身视野下学校体育场地公益性开放之探析[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2,(08):15-17.

[2]许贵福.我国城市学校体育场地开放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体育与科学,2011,(06):28-30.

[3]陈曙,黄依柱.我国学校体育场地对外开放与经营管理的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1,(05):11-15.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