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2-15 15:21:58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公共心理学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信息化时代是怎样的一个时代?”要回答这一问题,先要看一看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世界产业界出现了怎样的令人注目的模式转向。首先,大批量生产、大量消费的行为方式转为丰富的多样化生产、快乐感受消费的行为方式。产品的经济性、功能性、合理性和大众化原则被表现性、审美性、独特性和个人化所替代;其次,单向传达的产品信息扩展为双向或多向传达的信息交流,由于获取和发送信息的渠道增多,产品从满足所有消费者的普遍需要转向适应消费者的个性需求;第三,消费者方面,从希望有实用的、高品质的产品转而希望使用自己想要的、适用的产品,企业方面,则从制造实用的、高品质产品转向追求“个人化”的“感性产品”与之相适应,产品开发也随之以满足个性、快乐、多样的充分感性化的产品为中心。这就意味着人类社会进入了一个注重人的“感性的时代”,感性是信息化时代的本质特征。
关于“感性”的含义,据《现代汉语词典》,“感性”一词是“指属于感觉、知觉等心理活动的认识”。该词来自日本语,是明治时代的思想家西周在介绍欧洲哲学时所造的一系列用语之一,如“哲学”“主观”“客观”“理性”“悟性”等并一直沿用至今。在日本,有两个外来词被翻译为“感性”,其一,英文Sensibilty,它是一个心理学用语,原意为感觉力;感受性;感情;敏感性和鉴赏力,西周将此译为“感性”;其二,德文Sinnlichkeit,它是一个哲学用语,原意为官感,感性;实体,现实感,感性事物;,性感。天野贞祐在1921年翻译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时将此译为“感性”。新村出编《広辞苑》对“感性”一词解释为:感觉能力;直观力和感受性,是人感受事物的能力,即基于人类身体的感觉而产生的情感冲动和欲求。
近年来,“感性”一词在日本出现的频率极高,其内涵包含着多层意义,它既是一个静止的概念,又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静态的“感性”是指人的感情,获得的某种印象;动态的“感性”是指人的认识心理活动,是对事物的感受能力,对未知的、多义的、不明确的信息从直觉到判断的过程。在信息化时代,这种“感性”能力尤为重要,除了感受信息也包含交换信息的能力,即从复杂的外界剌激中,抽取所需信息的能力和将自己的信息通过一定的方式准确传递给他人的能力。如“从民众的感性出发撰写广告语”、“按年轻人的感性制造MP3”等。感性的含义具有了更为积极的理解,由此可见,感性能力已成为信息化时展的一种能力。
二、感性工学的诞生
感性工学是感性与工学相结合的技术,主要通过分析人的感性来设计产品,依据人的喜好来制造产品,它属于工学的一个新分支。
“感性工学”的英文表述为KanseiEngineering,Kansei是日本语“感性”即カンセィ的音译。如上所述,感性一词在日文中的内涵丰富,其含义具有积极的理解,与Sensibilty有了较多的差异,在英文中没有与日文感性完全一致的语言。由于文化和语言的不同,各国对感性一词有着不同的理解,加上感性工学的基本概念、理论体系、研究方法以及技术标准和规范还在不断地完善之中,各国对其命名亦会有多样的可能,但其理论体系和研究方法不会有根本的区别,在国际交流中日本学者以KanseiEngineering命名。作为一个特定的用语,感性工学的感性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随时代、时尚、潮流和个体、个性时时发生变化,似乎难于把握,更难量化。但作为基本的感知过程通过现代技术则是完全可以测定、量化和分析的,其规律也是可以掌握的。
最早将感性分析导入工学研究领域的是日本广岛大学工学部的研究人员。1970年,以在住宅设计中开始全面考虑居住者的情绪和欲求为开端,研究如何将居住者的感性在住宅设计中具体化为工学技术,这一新技术最初被称为“情绪工学”。当时工学部34岁的副教授长町三生参与了这一研究,之后,他在与企业的合作过程中,察觉到了日本的产业模式正在悄悄地发生变化,那种为满足消费者普遍需要而大量生产的方式正在逐渐消退,他敏锐地感到了一个表现消费者个性需求的“感性的时代”即将到来。经过近20年的研究,从1989年开始,他发表了一系列关于感性工学的论文和著作,成为日本著名的感性工学研究专家。
长町三生1936年生于神户,1958年广岛大学心理学专业毕业,1963年获广岛大学文学博士学位,随后进入工学部研究人间工学和安全工学。曾获得过美国人类工程学学会“优秀外国人奖”和国际安全人类工效学学会“安全人类工效学奖”。1970年开始研究感性工学,1995年任广岛大学地域共同研究中心主任。长町三生撰写了《汽车的感性工学》(汽车研究,11(1),2-6,1989)、《感性工学与新产品开发》(日本经营工学会誌,41(413),66-71,1990)、《感性工学及其方法》(经营システム,2(2),97-105,1992)等重要论文;著作有《感性工学》(1989,海文堂出版)、《快适科学》(1992,海文堂出版)、《感性商品学——感性工学的基础和应用》(1993,海文堂出版)等。设计在线.中国
首先将感性工学实用化,生产出第一批“感性商品”是从汽车产业开始的,当时日产、马自达、三菱将感性工学引入汽车的开发研究中,一改过去“高级”、“豪华”的设计定位,转为“方便”、“简捷”、“快乐”使用的设计定位。其中,日产汽车分析消费者心理,把突破造型外部形式作为研发中心;三菱汽车特别重视感性化的驾驶台的设计;位于广岛的马自达汽车则开发出具有个性化的车内装饰,将过去狭窄的车内空间,在不改变物理性的前提下,设计出符合使用者心理的宽敞感和舒适感,从而获得了成功,据研究者介绍,“感性工学”这一名称的确定,来自马自达株式会社山本建一社长的建议。而正式确立“感性工学”名称,则是在1988年第十届国际人机工学会议上。
二十世纪90年代,日本的产业界全面导入感性工学技术和理念,住宅、服装、汽车、家电产品、体育用品、女性护理用品、劳保用品、以及陶瓷、漆器、装饰品等领域都将感性工学技术应用于新产品的开发研究,其中,纤维产业的应用与学术研究超过了汽车产业,处于领先地位。1993年,日本文部省开始研究感性工学发展的可能性,由政府投入财力支持学术界展开调研。1995年,日本学术会议举行首届“感性工学研讨会”,二年后,“日本感性工学学会”成立。
在欧洲,英国诺丁汉大学的人类工效学研究室是欧洲较早研究感性工学的机构,德国的波尔舍汽车公司和意大利的菲亚特汽车公司都热衷于感性工学的应用研究;在美国,著名的福特汽车公司也运用感性工学技术研制出新型的家用轿车;在亚洲,日本的邻国韩国,一直在关注感性工学的发展,韩国政府决定在二十一世纪在产业界全面导入“感性工学技术”,现代汽车和三星电子已有了相当深入的感性工学的研究。
我国近年来也有关于感性工学的研究,西安交通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发表了相关论文和中日合作的相关研讨,台湾省的成功大学、云林科技大学、台北科技大学和交通大学也正在进行为期4年的感性工学应用于产品开发的合作研究。
在全球范围内,感性工学研究方兴未艾,在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教育研究等方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三、感性工学的教育
作为一门诞生在大学中的“感性和工学相结合的技术”,是在什么时候被列入教育,又是如何展开教学的呢?
1991年,日本信州大学白石教授向文部省提出成立“感性工学科”的申请,二年后,“感性工学”被列入文部省学科分类目录,广岛大学、筑波大学和千叶大学都是较早将感性工学列为教学内容的学校,但正式建立感性工学学科,作为一门学科系统地实施教学则是在1995年,该年4月,日本信州大学纤维学部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感性工学学科,该学科聚集了工学、理学、医学、文学和艺术学等专门领域的专家15人,以清水義雄教授(东京工业大学工学博士)为首确立了“知晓心灵意图、掌握心形信息、创造心意物品”的感性工学研究、教育理念。设立了感觉分子生理学、感性信息学、感性造形学三大讲座课程,建立起感性工学学科的基本结构,由此开始了感性工学的专门教育。
笔者曾在1997年于苏州大学材料工程学院,听过来访的日本信州大学清水義雄教授关于“感性工学学科的构成”的演讲,并得到由清水義雄主编的《感性工学への招待——感性から暮らしを考える》一书。该书是根据信州大学纤维学部感性工学学科编写的教材汇编而成,全书13章。从中可了解最初的感性工学教育的基本内容:
第一章、感性与感性工学;第二章、感性的哲学;第三章、计测感性;第四章、感觉与感性;第五章、脑的构筑与感觉情报处理;第六章、感性与心理学;第七章、感性与传达;第八章、感性与制品;第九章、感性与媒介;第十章、工业设计与感性;第十一章、时尚与感性;第十二章、艺术中的感性;第十三章、文学中的感性.
“感性工学”是一门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学问,为使“感性工学”这一新学科让普通市民了解,获得相关知识,信州大学纤维学部决定将《感性工学への招待》一书的内容制作成通俗的广播节目形式,作为公开讲座将全书十三章分为十三讲,从1996年8月开始,通过信越、山梨等广播电台向普通民众播放,由此开始了感性工学的普及教育。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除了信州大学建立了相关的教育机构组织,许多工科院校也设置了相关课程,特别是有工业设计专业的院校和一些艺术设计院校也在课程教学中安排了相关课目,如日本筑波大学、千叶大学、东北工业大学、京都工艺纤维大学、东京工艺大学、九洲艺术工科大学等学校和我国台湾省的交通大学、成功大学、云林科技大学等学校。那么,其课程教学如何展开?笔者手头有一份台湾交通大学的感性工学教学大纲,从中可窥见一些具体的教学过程,下面是台湾交通大学应用艺术研究所硕士生感性工学研究课程大纲:设计在线.中国
(一)、课程目的:
感性工学是一种关于“心理感受”与“实体对象”关系的人因工程研究,其不仅能帮助设计者了解使用者的感受和需求,对于设计元素的掌握与运用,也有指针性的作用。因此本课程对于此类问题上的解决及方法除了说明外也例举相关应用实例以助了解。
(二)、课程内容:
1、课程介绍:感性工学概论;2、感性工学的基础概念;3、感性与设计;4、感性意象的解析(多元尺度分析);5、感性意象的解析;6、感性意象的解析(因素分析);7、实体产品的解析;8、实体产品的解析(数量化一类分析);9、关联模式的建构;10、关联模式的建构(复回归分析);11、感性应用系统的建构;12、研究论文研读Ⅰ;13、研究论文研读Ⅱ;14、专案进度报告;15、感性工学在产品开发的运用——手机;16、感性工学在产品开发的运用——吸尘器;17、感性工学在产品开发的运用——门面装饰;18、期末专案展现与报告。
(三)、课业要求:
学生在课程中必须完成,包括数个作业练习以及执行一个完整的研究项目
(四)、考试和评分标准:
出席状况5%;上课的参与15%;平时作业与报告40%;期末项目报告40%
四、感性工学的构成
从信州大学清水義雄确立的感性工学研究、教育理念及这一学科的基本结构,可以大体了解感性工学的构成情况。以下为清水義雄所画的学科结构图:
按图表所述,感性工学的学科结构及基本的研究领域为:
1、感觉分子生理学。
主要研究人类感性的源头,脑的构造和机能。从人脑的构筑、机能分布、神经细胞和神经传达、脑的感觉处理,到视觉与感性、听觉与感性、嗅觉与感性、触觉与感性等方面的联系,偏重生理角度的研究。并通过感性的计测检验,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和实验手段,对人类的感性进行评估。
评估的方法有二种:一是检测法,是对人的感觉器官作检测,对照受测者的感受变量和“辨别阈”、“剌激阈”的细微变化,作生理与心理的快适性评估;二是SD法,是利用语言表述官感,然后对之进行统计评估的方法,该方法可获得受验者的感受量曲线。
2、感性信息学。
主要对人类感性心理的各种复杂多样的信息作系统处理,包括收集和处理输入数据,以计算机为基础建立人类感性信息处理系统,对数据进行分类、排序、变换、运算和分析,将其转换为决策者所需的信息,并建立信息输出的完整机制,然后进行感性量和物理量之间的转译,再以适当的形式传输、,提供给设计者和制造者。
另按长町三生的研究,其方法有三种:
(1)顺向性感性工学:感性信息——信息处理系统——设计要素
(2)逆向性感性工学:感性诊断——信息处理系统——设计提案
(3)双向混成系统:将顺向性与逆向性两种感性工学信息处理转译系统整合,形成一个可双向转译的混成系统。
3、感性创造工学。
主要是为达到符合使用者欲求的产品而作设计和制造方面的研究。从简便、快适、无公害、个性化、趣味性等方面研究感性与形态、感性与材料、感性与色彩、感性与工艺、感性与设计方法、感性与制造学之间的关系。
其中,针对特定产品的使用目的,分别对以不同感性为主的应用工具进行介面、有效性、使用性、运算性与推广性的评估,以实验设计方式满足产品的感性化诉求。
由此可见,感性工学的研究模式是一个综合性的研究模式,汲及领域广泛,是多学科的交叉整合。它起始于整体基础上的个别要素的分解,对具体的一个个感性要素作出判断和处理,从暧昧的、不确定的、模糊的感性表现中寻求、归纳出重要的真正符合使用者欲求的感性要素,通过计算机技术使之构成清晰的可操作的东西,在产品设计制造中应用实施。五、未来的设计:感性化设计
过去的产品是设计者站在制造方的立场,通过预测市场商品的流行趋势,落实定位目的和设计意图,从材料、技术、设备、性能、成本和流通经费等方面,考虑实施生产的可能性,由此来策划设计方案,这是生产者利益优先的方式。
利用感性工学技术制造的感性产品是设计者站在使用者的立场,考虑上述各因素,并从使用者的生理特性、心理特性、使用环境、废弃处理等方面入手,以产品使用者的意识、个性、审美、多样、快乐、舒适为重点,以综合的功能性、合理性替代过去狭窄的功能性和合理性,这是生活者利益优先的方式。
感性化设计是未来设计的方向,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合乎使用者生活方式的设计。
未来的设计是符合使用者个性生活方式的设计,感性化设计针对使用者的生活方式,从生理、心理、物理三个方面建立起新的设计模式:对使用产品时人的肌肉活动、皮肤温度变化、冷、热、出汗以及疲劳等现象作客观的生理反映测定;由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和语言、表情、瞳孔变化、脑波变动等现象作人的心理反映测定;对材料的刚柔、表面凹凸、光反射、热传导等材料学的特性作人的生理、心理反映的评估。由此统合一起,按新的设计模式,立足于健康意识,在各种设计、各类产品中表现使用者的个性,符合其独特的生活方式。
2、使用者与生产者对话的设计方式
为满足使用者的自我表现欲望和创造个性,让使用者参与设计,将自己的欲求通过对话的方式传递到生产者,相互沟通,相互了解。对话的方式是全方位的,使用者与售货员、使用者与送货人、使用者与设计师、使用者与制造商之间传递、对话,最终按使用者的意图达成一致。在当前的设计活动中,认识到与个人对话式的设计生产方式的企业还很少,感性设计提倡这样的设计方式,这也是未来设计的方式。
3、作为设计活动基础的信息及产品信息标准化
互联网、可视电话、数码电视等行为方式越来越发达,人们的信息沟通十分便利,这些基本设施将成为设计活动的重要基础,有利于互动的对话式设计活动的展开。但由于国家、民族、文化、教育的差异,加上产品均有特有的性能,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因此,必需建立产品信息的标准化,通过信息标准化的建立才能使各类信息有效地、准确地传递到所需方。目前信息标准化的建立有很多困难,但这只是时间的问题。
4、感性化设计创造生活
感性设计合乎人的个性,开展全方位对话型的设计方式,将促进人的生活方式的转变。人们从普通的购买产品到参与产品的设计,逐步改变着产品的面貌,使产品中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从而创造出人类新的生活。设计在线.中国
参考文献:
[1][日]长町三生.感性工学[M].日本:海文堂出版社,1989.
[2][日]长町三生.感性工学のおはなし[M].东京:日本规格协会社,1995.
[3][日]筱原昭、清水義雄、坂本博编.感性工学への招待—感性から暮らしを考える[M].东京:森北出版社.1995.
[4]清华大学艺术与科学研究中心.清华国际设计管理论坛专家论文集[C].2002.
[5]李砚祖.设计新理念:感性工学[J].新美术,2003,(4):20-25.
[6]陈国祥、何明泉、邓怡莘.复合式感性工学应用于产品开发之整合性研究[J].工业设计,2004,(32):108-117.
首先要根据区域经济和学校发展定位确定其人才培养目标。天津理工大学中环信息学院是应用技术型本科教育的独立学院,该学院的企业背景是天津中环电子信息集团有限公司(原天津电子仪表局),通信工程专业是学院重要的工科专业,通过校企结合的有效途径,培养该专业学生成为具有一定通信基础知识,具备较高综合素养,能从事生产一线的通信设备制造、应用开发、工程设计与安装、运行维护和管理的现场工程师;其次要适应生源现状。独立学院招收的是本三学生,与国办高等院校的生源相比,无论是在认知程度、综合素质,还是在知识结构、耐力持久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就要求独立学院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上充分考虑学生特点;三是在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过程中,应遵循由简单到全面、由框架到内容,从手段上,采取硬件与软件相结合的办法来实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工具软件的使用能力;四是要以培养合格的全面发展的学生为核心,在保证够用的理论基础上,培养出适应性强、受用人单位欢迎的复合型人才,才能真正展示独立学院特色教育培养的成果。
二、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构建实践教学体系,要根据通信工程专业的知识和能力结构要求,首先制定出具有一定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然后再系统、科学、周密地规划和设计该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
1.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
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设计要紧紧围绕该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由于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学院每年要对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调整完善,以便培养的学生更适应社会需要,跟上技术发展潮流。我院的做法是利用每年暑期教学工作会议的机会,每个专业从相关企业聘请三位从事该专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两位设有同类专业的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母体校的专业负责人,加上从事该专业的教师组成四方座谈组,专门讨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基本框架,同时确定该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提纲。这种由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直接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方法也正是我院的特色所在。
2.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框架。
总结建校以来的办学经验,通过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和对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调访,参考近几年的文献研究成果,结合人才培养目标要求,重新整合我院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资源,构建了一个相对完整、层次分明的实践教学体系框架。把实践教学分为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环境、实践教学队伍和实践教学管理四个组成部分,明确了各组成部分对学生能力培养目标及所采取的教学手段。
3.建立通信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根据框架结构,合理调整该专业实验项目,精选经典内容,补充近、现代知识,把该专业的能力概括为科学实验能力、综合设计能力、专业实践能力、科研与创新能力,并把这些能力培养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和实践教学模块中,总体分为实验与上机操作、综合设计实践、现场实习实训、职业技能认证、科技创新、毕业设计六个模块,并且采用四年学习期间实践训练不断线的思路,初步构建了该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三、采取有效措施、增强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
欲达到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预期培养效果,保证实践教学体系的顺利实施,每个环节都要有切实可行的保障措施和明确的培养目标。
1.软硬件结合,加强科学实验能力的培养。
基础性实验相对容易,通过该专业主干课程的基础实验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确保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也可以激励学生动手实践的积极性,掌握常用仪器仪表的使用技能,如示波器、信号源、直流电源、功率计、频谱分析仪等。专业课程的实验要采用仿真软件和实验箱相结合,通过仿真能达到锻炼学生使用仿真软件的能力。学生设计了系统,在理论上验证方案的正确性,提高了学习兴趣和综合设计能力。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过多地使用软件仿真,对学生的感性刺激效果不佳。为了更好地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要适当增加一些综合设计实验,培养学生分析单元电路、模仿设计功能模块的能力。虽然设计性实验比验证性实验增加了难度,但也增加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兴趣,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思考,创新思维能力得到培养。
2.课程设计与专业设计。
通过课程设计可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结合起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课程设计环节包括选题、任务书下达、设计辅导、撰写设计说明书及成绩评定。目前本专业主要安排了电子技术、C语言、单片机、通信原理、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设计。专业设计是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有效方法,对于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通过电子产品设计与组装,训练了产品设计方法步骤,提高了组装与调试工艺水平,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均得到提升。
3.校内专业综合实训。
在校内实训基地开设专项实践周,加强某一专业技术应用能力的培训实践,不论是实习的时间计划还是实践教学内容都能得到充分保障。通过对通信工程专业学生的实训,使学生分阶段接触与专业相关的各项技能,强化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使学生成为既具有一定理论水平又具备良好动手能力的专业人才。目前该专业开设了金工实习、电子产品装配工艺、电子产品设计、光纤工程等实践周。
4.校企合作共建学生实践基地。
实践教学体系的社会实践性,决定了社会必然是学校实践教学的必不可少的场所,因此,建立良好的校企“双赢”合作机制,是构建高等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重要保障。校外实践基地运行主要采取校企合作的实践教学模式,让学生在生产或毕业实习过程中,直接参与企业生产和管理的各个环节,了解本专业所从事工作的内容以及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要求。通信工程专业先后与天津通信广播集团有限公司(原712厂)的移动部、天津光电通信技术有限公司(原754厂)的光纤通信部、天津广播器材厂(原764厂)的产品调试部门、天津智博通信工程公司及网通公司等建立了友好的合作关系。从这些单位聘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技术骨干为学生讲座、指导实践环节。安排学生到这些单位参观和顶岗实习,提供职业素质训练的机会,增强了工程应用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在该项目的研究过程中,有两位项目参与人就是来自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所以该项目的特色之二就是“校企合作,共建通信工程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
5.积极推广职业资格认证制度。
为了给学生就业提供佐证材料,提高就业竞争能力,通信工程专业与天津职业技能鉴定第15所合作进行了电子产品专用设备调试认证,与中兴通讯合作进行了NC认证培训,合格率逐年上升。
6.课外科技创新。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提高实践教学效果的有效方式之一,电子信息类的科技竞赛主要有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挑战杯科技作品竞赛和一些相关知名企业或公司设立的大学生科技竞赛活动。我院以竞赛带动实践教学,建设了科技创新实验室,设立了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面向高年级成绩优秀、课外科技活动兴趣浓厚的学生,倡导开展科研立项,给“拔尖”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和研究环境,给学生建立了创新设计能力培养的平台。
7.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是本科生教学计划中最后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学生通过毕业前期实习,系统、全面地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结合起来。毕业设计是学生毕业资格认定的重要依据,是学生在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初步专业研究训练的重要环节,也是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综合考核的重要方式。在毕业设计选题时,指导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科研确定设计内容,学生根据兴趣选择方向,经过沟通确定具体设计题目。在毕业设计过程中,每个阶段都要有相应的考评准则。对于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采取了以下方式进行毕业设计:(1)学生在校内完成毕业设计。设计选题要符合学生能利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培养的要求,加强过程管理与指导,切实提高毕业设计内涵质量;(2)校企合作进行毕业设计。将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请到学校来帮助教师参加辅导毕业设计;(3)在企业进行毕业设计。利用学校的校外实习基地,安排学生边实习边做毕业设计,由企业工程师担任辅导毕业设计的导师。为了对毕业设计质量有效把控,无论哪种辅导方式,毕业答辩都要回到学校内统一进行。
四、全面实施实践教学体系的效果
对于通信工程专业的学生从实施实践教学体系以来,教学效果还是相当明显的,毕业生综合素质和受用人单位欢迎程度逐年提高。
1.综合动手能力明显提高。
通过全面实施实践教学体系,该专业的学生学习兴趣逐步提高,参加科技活动和竞赛的人数不断增多,获奖人数逐年增加。建校以来各类电子大赛获奖人员统计为:2005级至2007级无人获奖,2008级1人,2009级4人,2010级8人获奖。
2.社会对该专业毕业生的评价逐步提高。
随着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学生的综合素质逐步提高,毕业生慢慢被用人单位所接受,学院的知名度逐年上升,就业率逐渐提高。用人单位招聘工作由以前的学院主动出面请进来,到现在主动找上门来招聘学生,而且进校招聘的单位逐年增多。另外,学生取得资格证书的人数逐年增加,普遍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考研深造和出国留学的人数也在明显增多,说明了实践教学促进了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升了该专业学生的整体教学水平。
五、结语
复制是在多个节点完成的数据库备份,其目的是保持数据库系统各节点中数据状态的一致性.数据库复制技术可以实现异地实时备份与负载均衡。
1.多个数据库副本情况下,单个或多个出现故障,其他正常副本可以继续提供服务,实现异地实时备份。
2.多个副本一般可以并行处理请求,从而避免单点瓶颈,可以显著提高吞吐率,进而提升性能。
二、采供血机构数据管理现状
(一)可用性方面
全国300多家采供血机构基本上都应用了血站计算机信息系统,数据备份方式为:dump数据库全库备份、bcp数据库表备份,可以手工备份也可以自动定时备份。如果数据库故障,将根据故障类型分为:可以修复的数据库故障、不可修复的数据库故障。1.可以修复的数据库故障:发生数据库故障后,系统管理员立即组织对数据库日志进行分析,评估系统恢复需要的大致时间,并通知相关科室暂停计算机系统操作,由科室启动手工操作应急方案并做好手工记录,数据库修复后,信息中心验证数据库是否可用,数据是否有丢失现象,无任何问题后通知各个科室恢复正常工作。这需要各个科室将手工操作记录补录至信息系统内,各个科室工作秩序与流程被打断,科室需要对手工操作相当熟悉。2.不可以修复的数据库故障。发生数据库故障后,如果确认数据库损坏,无法恢复,只能用先前的备份数据恢复,会存在如下问题:由于备份时间点与故障时间点不一致,会造成自备份时间点至故障时间点的数据丢失;各个科室要手工补录自备份时间点至故障时间点的数据,会造成部分补录的数据失真,补录数据会浪费大量人力、物力,正常工作秩序、流程被打乱,工作人员精神高度紧张。发生故障后,用先前备份的数据恢复需要的时间很长,少则3-5小时,多则1-5天,有的必须要软件供应商工程师到达现场后才能实施。
(二)性能方面
由于无其他副本,所有请求都通过一个数据库服务器响应,速度很慢,有时无法忍受。
三、sybase复制服务器在武汉血液中心的应用
血站质量管理规范中明确指出,必须建立和实施针对管理信息系统瘫痪等意外事件的应急预案和恢复程序,以保证血液供应。武汉血液中心自1999年8月份开始全面使用计算机信息系统控制采供血的主要过程,1999年-2004年由于硬件条件所限、投入不足,一直是单点运行,发生过几次数据库故障,工作了受到了很大影响。2005年初,武汉血液中心开始应用sybase数据库复制技术,主要完成目标为:异地数据热备份、负载均衡。武汉血液中心BIS(BloodInformationSystem)系统在建立主点双机集群的同时,又在复制点上建立了用于查询的BIS数据库,通过Sybase复制服务器实时单向数据复制,达到两个数据库的数据一致性。我们将复制服务器(RS)安装在复制点服务器上(具体的安装、表复制定义、预定等步骤略)。
1.主节点1与主节点2建立双机热备集群,主节点部署在业务楼主机房,复制点部署在行政楼备用机房,当主节点1发生故障时,主节点2接管数据库服务。
2.当磁盘柜或数据库data出现故障时,复制点ASE接管数据库服务。
3.在dump与bcp备份等差异备份存在的同时,又实现了异地实时备份,数据安全系数几乎达到100%。
4.复制点也可以接管一部分数据查询事务,减轻主节点服务器的压力,避免了反应慢,死锁现象的发生,提高了吞吐率,做到了负载均衡。
四、数据复制系统的实现方法
1)安装复制点数据库csbt,结构与主节点数据库完全一致,将数据库所有表的触发器停止,删除大表索引。
2)安装复制服务器。安装复制服务器比较简单,只要将复制服务器的光盘放入服务器光驱,运行其上SETUP.EXE文件,再根据相应的提示完成安装步骤。
3)配置复制服务器(创建REP与RSM服务)。配置复制服务器比较复杂,先要配置复制服务器,再配置数据主点和配置数据复制点,Sybase提供了一个应用程序来进行复制服务器的配置,在windows系统,以Sybase用户登录到服务器上,运行install目录下的rs—init,再根据相应的提示完成配置步骤。
4)添加主点及复制点数据库csbt添加到复制系统。根据图形化界面操作,点击HIS_RSM弹出窗口,在username项输入sa,password项输入密码后就能进入主点、复制点配置窗口分另增加主点数据库、复制点数据库、复制服务器到RSM中。
5)主点与复制点表的添加与预定。a)主点表。点HIS_REP下面HP下的csbt,双击添加,弹出一个新的窗口,把要复制的表从左边选到右边,定义该复制的名称pub1,pub2……pubn。b)复制点表预定。点HIS_REP下面HIS下的csbt,双击添加预定,选择pub1,pub2……pubn,点完成即可。
6)数据同步。
7)用bcp命令将数据从主点数据库csbt导出,然后再导入复制点数据库csbt中,并重建索引。以正常模式重启复制服务器,打开复制服务器与业务机和查询机的数据接口,启动复制线程。用监控服务器RSM查看相关DSI和AGENT是否都已经UP,否则检查复制错误,一切正常后进行下一步操作。
8)系统测试与日常巡检。
1.测试数据是否同步,利用应用程序在主点数据库csbt上操作一笔数据,查看复制点数据库csbt中是否同样进行了修改,若没有及时反应,要根据复制日志的提示进行排错。2.测试复制点是否可以接管主点数据库服务。关闭主点,修改客户端连接地址,查看客户端是否能进入信息系统,登记体检单并测试出库,如果正常,表明可以正常接管。
3.每天检查复制器的复制、线程、队列是否正常,每个月抽查复制点数据库表的内容、数量是否与主点一致,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五、结束语
尼采说过:“啊,孤独,你是我的家乡”,“我孤独啊!你配吗?”尼采是位大哲人,所以他以特有的方式告诫世人不要轻易妄称孤独。而事实上作为一种不良情绪,人总是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孤独。日本心理医生箱崎总一在其《孤独心理学》一书中以个体在生活上的感受来说明孤独是如何产生的,并试图更进一步提倡孤独的复活法和以孤独为原动力走上强壮的人生之道的方法。
箱崎总一更为关注的是个体如何通过改善人际关系来走出孤独,而在当代社会,人同组织的关系日益密切,现代人大多数时间是在各种组织中度过的,孤独作为影响组织凝聚力的重要因素,必须引起组织的管理者的重视。
一、孤独心理学理论
所谓的孤独,是由人与人的往来体会中产生出来的,也是我们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在人际关系中,所感受到的东西。当人认为自己是孤独时,那就是她处于想和他人接触、交往的状态中。孤独是一种不良的情绪体验,是一种自感社会交往或人际关系不满状态下的颓丧情绪,从本质上讲,人有拒绝孤独的渴望。
1.与人交往能增加人的安全感,减低恐惧感
心理学家沙赫特(S.Schachter,1959)曾经做过一项实验,探讨处于孤独状态下的个体的合群需要。
研究者先将被试者分为高恐惧组和低恐惧组,在高恐惧组条件下,研究者告诉被试者,他们将参加一项电击实验,电击会很厉害,很痛,但不会留下永久性伤害,而且这项研究是为了获取有关人类发展的某些有用的资料;在低恐惧组条件下,被试者被告知,电击时只是有点痛,感觉有些轻微的震动,不会有任何伤害性后果。然后,在被试者等待接受电击的时间里,研究者逐个询问他们,是愿意独自等待,还是想与其他人一起等待。
结果显示:高恐惧组选择愿意与别人待在一起的比例为62.5%,无所谓的占28.1%。低恐惧组选择愿意与别人待在一起的比例为33%,无所谓的占60%。试验告诉我们,在恐惧或紧张的状态下人们更倾向于与别人人呆在一起以降低紧张感。
当个体对周围环境缺乏了解和把握时会导致个体心情紧张、有高恐惧感时,他们倾向于寻求与他人在一起,倾向于寻求他人伴同。而处于低恐惧的情况下,这种合群的需要并不那么强烈。可见,与人交往能增加人的安全感,减低恐惧感。
2.亲和力倾向源于人的本能,是人类生来俱有的一种本能。
沙赫特还做过一个这样的实验:将5名自愿做实验者分别隔离在不同的5间屋子里,在提供住宿相同的情况下,使其与外界隔绝。结果坚持时间最短的仅有20分钟,而坚持时间最长的是8天8夜。被隔离者都感到孤独,难受,心理紧张。这种紧张缘于对亲和力的需要。
亲和力倾向来自人类的与生俱来的本能,人类比较喜好合群,组织家庭,建立各种社会组织,便是一个极好的证明。孤独,会使他们恐惧;离群,会使他们产生紧张心理,长久的隔离,更会使他们的心理状态变异,成为不正常的人或在精神上出现毛病。出于这种本能,人类之间相互亲近,其目的也是为了共同生存下去。
1958年F.海德提出的平衡理论提出,认为人们倾向于通过平衡彼此的态度与对某事件的态度来维持其相符一致,根本原因在于通过态度改变降低因与他人不一致而导致的紧张。例如,当你得知你的某个观点被他人所反对时,你一定会觉得很沮丧,同时会有一种恐惧感,可是,如果这时你知道与你持同样观点的不止你一人,你就又会感到减轻了恐惧感,得到了安全感。
二、孤独的产生
1.个体因素
由于遗传、家庭环境、个体在生活、情感等方面的经历不同,个体对环境所产生的紧张感明显不同。
2.物理环境因素
沙赫特试验告诉我们,封闭的环境更容易产生孤独感。沙赫特总结了有关报告,指出:孤独所产生的痛苦程度与孤独的时间不是线性关系。在一段时间内,由孤独所产生的痛苦增加了,但不久就开始下降,长时间的孤独,个体就进入类似精神分裂症的冷漠状态,这时个体没有情感,对环境不作任何反映。
3.社会环境因素
日趋激烈的竞争压力下,许多员工由于自身能力和人际沟通存在问题,自然会产生产生孤独的颓丧情绪。也有不少员工由于自身的价值观与组织文化格格不入,也会导致孤独感。
三、孤独心理学对管理行为的启示
孤独感不仅是个体的一种情绪体验,在某些特定的情景下会复制、蔓延,特别是组织面临重大的危机时,所以管理者必须重视对孤独的管理,避免使员工产生孤独感。
1.通过建设、发展组织文化,建立共同愿景,塑造共同的心理认同愿景可以降低人的孤独感,苏武牧羊,气节不改,最重要的就是信念可以克服孤独带来的恐惧。组织可以通过设立共同愿景,减少由于物理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特别是价值观冲突导致的孤独,让组织产生产生凝聚力,企业的凝聚力越大,这个企业的生产效率就越高,企业也就越有活力。
2.重视社会技术系统,尽量满足员工社会交往的心理需要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每一个人都具有合群需要,个体不可能没有人际交往,适当的人际交往是人类个体满足自身合群需要的手段。
“社会人”假设理论指出:驱使人们工作的最大动力是社会、心理需要,而不是经济需要,人们追求的是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技术系统理论指出:如果工作设计必须兼顾技术性与社会性,技术性任务的实施总要受到组织文化、员工价值观及其他社会因素的影响。
因此,如果只是针对技术性因素设计工作,难于达到提高绩效的预期,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英国塔维斯托克学院煤矿研究所发现,煤矿原来采用短避法采煤,即手工采煤。采煤工6各人组成一个班,一般都是资源结合,班组内非常团结。塔维斯托克学院煤矿研究所的技术改革主要是该短避法维长避法,即采用传送带采煤。
结果就不得不改变原来小组集体工作的办法而进行明确的个人分工。单个矿工再不同的作业面上独立工作。这样分工细了,技术比较简单,效率按理说应该提高,但是,技术的改革反而造成了出勤率下降,士气低落,生产率下降。其原因主要是技术改革取消了工作小组,工单独呆在封闭的矿道内采煤,导致了矿工孤独感的产生。企业是在竞争社会中结成的一个团体,员工们有共同的生存需求,8小时都在一起,可是,工序和机器隔断了人们的情感联长久的重复劳动会使人觉得厌倦和孤独。
管理者一旦发现这种厌倦和孤独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时,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比如进行工作的重新设计,加强员工的交流。
3.根据员工性格合理搭配员工组成,组织高效工作团队叔本华提出,社会让他最难忍受的,就是必须和不值得成为朋友的人成为朋友。
这种苦痛在人们日益组织化的今天更为突出,许多的员工的自我意识被深深压抑或隐藏的同时会不断加强,甚至会切断与他人的联系、比较。这时孤独是唯一允许完整自我的时间和环境,因为不论时间还是空间都是小的,所以雨果在《笑面人》中说过一句话:孤独是文明所允许的野蛮人的缩影。
组织中的员工各自有自己个性,性格过度张扬的员工性格容易使性格过度内敛的员工产生孤独感——“快乐都是别人的,我什么也没有”。长期以往必然导致员工的消极,影响效率。管理者在合理配置团队组成时除了要考虑个性、能力的配比时,也要充分考虑到对孤独感的引导因素。
4.借助员工帮助计划,加强心理辅导,防止员工的心理孤独症的产生心理孤独症常见于婴幼儿,但如果成年员工的自我意识长期得不到伸张,得不到他人的肯定,会害怕表露出自己的意识而引来更多的批评,渐渐地会以他人的意识来模糊自我意识,从而导致孤独症。超级秘书网
员工情绪管理已为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高效员工的活力会感染整个企业,改善公司整体的表现。在国外一些大企业中,管理的心理学化已普遍实施。。截至1994年,世界财富500强中有80%以上的企业建立了员工帮助计划又称员工心理援助项目、全员心理管理技术(EPA)。
它是由企业为员工设置的一套系统的、长期的福利与支持项目。通过专业人员对组织的诊断、建议和对员工及其直系亲属提供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旨在帮助解决员工及其家庭成员的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提高员工在企业中的工作绩效。
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还没有在激发员工正面工作情绪,克服员工孤独感方向多做更多努力,许多企业还没有意识到心理辅导和咨询将给企业带来的巨大的潜在效益。许多企业的EPA还流于形式,在心理辅导与咨询方面还缺少经过专业训练的人才,我国的员工心理辅导与咨询业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参考文献:
[1][日]箱崎总一著李耀辉译:孤独心理学[M].北京:作家出社,1988:8
[2]郭永玉:交往、成就:两种主要的社会性动机的心理学研究[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03)
[3]朱永新:管理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p307
1.1教师人员安排不合理
尽管我国相关教学大纲规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应当由教学和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担任,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项规定执行过程中遇到困难。目前无论是青年教师还是高级职称的教师都在毕业论文(设计)教学过程中面临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对于青年教师而言,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着一定的困难和挑战。首先,毕业论文(设计)课程对教师知识的储备和运用要求非常高,青年教师由于工作不久,从事一线的教学工作时间较短,在科研和教学方面都与老教师存在一定程度的差距,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会遇到诸多困难。其次,部分高校对于毕业论文(设计)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定位选修课,学校以及学院对课程教学的投入的精力和关注度都不够,更不可能为青年教师提供专项的进修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恶性循环。
对于高级职称的教师特别是教授而言,时间和精力的缺乏成为制约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教学不仅要求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和实践经验,而且还必须具备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教学工作。由于高级职称的教师特别是教授或是承担着较为繁重的科研工作,或者担负着行政领导职务,常常无法保证或投入过多的精力进行教学工作,特别是毕业论文设计还是一门选修课,教学的质量往往达不到教学大纲的要求。
1.2相关专业教材缺乏
教材作为承担课堂教学的重要载体,直接关系到教学水平的提高。目前,就全国范围内而言,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课程教材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首先,就相关教材数量而言,专门针对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材可谓凤毛麟角。由于公共管理专业在国内开设较晚,加之相关高校对课程的定位偏差,直接导致了国内从事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课程教材编订的人员有限。由于缺乏相应的教材,许多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课程的教材往往采用政治学或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的教学资料,其内容缺乏公共管理专业所需的专业性、实用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其次,就仅有的几部教材而言,教材内容普遍存在滞后性和非针对性。在这些毕业论文(设计)课程教材中,有的教材侧重于经济类管理,缺少针对性;有的侧重于政治学,一定程度上超出了学生的接受能力;还有的教材内容严重滞后,不能随国内外公共管理专业的迅速发展而不断更新,许多方法和事例难以满足当前公共管理专业的本科教学要求。
1.3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滞后
目前,相对滞后的教学方法和手段直接影响着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第一,教学方法缺乏创新。现阶段,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仍未摆脱普通课程教学的窠臼,缺乏针对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自身特点的教学创新。教师的教学方法局限于知识点的讲授,并没有注重通过将知识点的理论与现实社会的实践有机结合,而是空洞的说教,一旦遇到具体的写作,学生就无从入手。因此,在知识经济迅猛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仅仅停留和局限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已经很难适应时展的需要。第二,教学手段单一僵化。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应该结合公共管理专业和本科论文写作的双重特点,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科研意识。而现在的教学仍然停滞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依旧单一僵化。教学、教材和课件依然是主要的教学手段,学生主观能动性不强,被动地依赖教师,部分学生需要教师的亦步亦趋的督促式指导,不能通过自己的思考来解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2当前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设计)提升的路径探析
2.1明确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目标
设置公共管理专业的高等院校应当依据教育部对本科毕业论文写作的有关规定,结合各自学校自身公共管理专业发展的情况制定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目标。就目前而言,应当突出强调它在专业教学计划中的必修课地位,引起师生们的重视。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的总目标应定位为:“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规格要求,结合顾客——学生的要求和用人单位的要求,建立毕业论文(设计)各环节的质量目标,达到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和满足学生个性的发展,最终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初步科研能力、高水平的知识运用、技能的培养和创新精神、开拓创新能力和学术道德的培养”。①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的具体目标主要包括:在教师的教授和帮助下,通过学习了解毕业论文的基本属性和特点,逐步掌握如何进行论文选题、如何撰写开题报告、资料的收集和信息的检索、论文的结构和撰写规范,论文的修改和论文的答辩等相关问题,最终确保学生能够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论文(设计)。
2.2优化课程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培养学生理论与实践综合运用能力的基础。针对当前公共管理专业教师队伍的构成的现状,可以采取不同的方式来加强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其一,针对教学和科研相对欠缺的青年教师而言。未来公共管理专业的青年将逐步实现高学历,科研能力将成为青年教师的强项,教学经验的不足可以通过逐步的教学实践得以弥补。因此,未来青年教师无疑将成为毕业论文(设计)课程教学的主力。而就现阶段而言,首先,高校有关部门应当积极为青年教师提供一个锻炼和学习的机会。教师作为特殊的职业,其经验和知识的积累恰恰需要平时的摸索和锻炼。其次,学校、学院可以聘请校内外一些学历较高、经验丰富的老教师,通过这些老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不仅可以减轻青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面临的诸多压力,而且培养和锻炼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
其二,针对具有丰富教学和实践经验的老教师而言。老教师科研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他们参与到毕业论文(设计)课程中来,对于提高学生毕业论文的水平和质量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就现阶段而言,由于老教师承担着相对繁重的科研任务或行政任务,而毕业论文(设计)课程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部分学校强制让这些教师承担这门课程,其教学成果往往是事倍功半。目前最优的解决路径是老教师和青年教师共同参与毕业论文课程的教学工作,老教师更多的是对青年教师提供必要的指导,而青年教师直接参与到教学的第一线,形成多层次和多元化的教学梯队,既达到了锻炼教师队伍的目的,又扩大了学生与教师在学术、科研、社会实践等方面进行交流的空间,对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有着深远的影响。
2.3更新专业教材内容
当前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材的针对性、时代性和实践性不强,教材多侧重于经济管理类或政治学类教学,脱离了高校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的教学要求。为了改变目前教学的现状,相关部门应联系开设公共管理专业的高校,组织本领域的专家学者根据我国高校公共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要求,编写不同公共管理专业领域的教材,提高专业教材内容的适用性。教材应当服务于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的教学目标:首先,在理论层次方面上,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必须明确作为本科毕业论文的共性特征和作为专业学科的个性特征。教材必须明确毕业论文在公共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地位和目标,并为教师的教授提供一个可以参考和借鉴的教科书,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学习论文写作的教材。其次,在实践能力方面上,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知识熟练掌论文的选题、开题报告的撰写、资料的收集和信息的检索、论文的撰写规范,论文的修改和论文的答辩等相关问题。并且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实现将四年所学知识与实践问题有机结合,锻炼和培养自己的学术科研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2.4改进教学方法
公共管理专业教学培养的人才不仅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能够将所学的知识服务于社会实践。因此,公共管理专业毕业论文(设计)教学必须将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自主运用有机结合,在教学方法上采用以学生实践为核心的现代教学模式,取代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首先,对于教师而言,在授课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觉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和实践意识,使得教学活动逐步由“re-ceptive”向“creative”转变。专业教师要“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然后指导学生为解决问题进行文献检索,相关论文阅读,思考分析,并将问题解决方案以小论文形式提交等。这一过程既是培养学生的论文意识,提高写作能力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能力的过程。”
公正性问题无疑是现代伦理学的一个核心性问题。随着上世纪中后期可持续发展问题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并成为关注的焦点性问题,人们逐渐意识到,公正问题是具有历史性的,代际公正问题是公正性问题所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维。然而理论界却一直缺少对这一问题的可靠理论支撑。正义伦理学是在整个伦理学史中有着里程碑意义的伦理学流派,它的提出恰恰处在可持续发展问题日益突出的时代,也就不可避免地关注了代际公正问题。
一、代际公正———新视野中的理论难题
不可否认,代际公正问题只是到了现代社会才引起人们的关注,从而进入人们探讨的论域。这一点是不难理解的。一者,在古代社会,由于生产力落后,人们维持自己的生计尚且困难,根本无暇顾及后代人的发展问题;再者,像我们中国古代那样的社会由于等级制度森严,代内公平尚无从谈起,更罔论代际公平问题;第三,彼时落后的社会生产力对资源的消耗和需求并非如今天这般强烈,资源短缺的矛盾并未凸显出来,所以人们也不会关注到代际公平问题。因此完全可以说这是一个新时代、新视野中的新理论问题。同时,说这个问题是理论难题也并不为过。代际关系分为“共时性代际关系”和“历时性代际关系”。[1]前者指生活在同一时代的几代人之间的关系,这样的几代人尚可直接交流和对话,后者指生活在不同时代的当代人和前代人以及未来人之间的关系。如果从现实人类延续的角度讲,我们高声呼吁既满足现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是可以得到广泛认同的,但是如果从理论的角度讲,当代人和后代人,尤其在历时性代际关系中是不能平等对话的,从占有资源的时间性角度讲无疑未来人对当代人来说是处于弱势的。那么凭什么我要关照未来人的利益便是一个不得不回答而其实又并不像看上去那样好回答的问题,因为关照未来人势必会影响现代人的生活质量。因此,罗尔斯这样评价:“不用说,这个问题是困难的。它使各种伦理学理论受到了即使不是不可忍受也是很严厉的考验。”[2]224而这个问题又是不可回避的,不回答它,我们所谓的可持续发展,所谓的人类延续就只能停留在喊口号的层次上。罗尔斯的《正义论》旨在建立一种以“公平的正义”为核心理念的正义伦理学体系,从而批判和超越功利主义伦理学,并使以康德、洛克、卢梭为代表的传统契约论更加普遍化和具有更高的抽象层次。然而要建立一个新的正义伦理学的完整体系,就不得不考虑到代际公正问题。当然,从体系建构的需要考虑,代际公正问题并不是正义伦理学的核心问题。但是他所提出的“正义储存原则”无疑对解决代际公正问题是具有理论启发性和现实可操作性意义的。
二、正义伦理学的理论背景和理论旨趣
如前所述,罗尔斯的正义伦理学是奠基在传统契约论的基础之上的一种新的契约论。传统的契约论可以说是自霍布斯而始的,霍布斯是将契约论系统化的第一人,也是“自由主义”这一政治概念的奠基人。在他看来,在自然条件下,人是天然地具有自由和平等权利的,然而这种状态下,由于人性的自私,人与人的关系变成一种狼与狼的关系,人们处在一切人反对一切人的战争状态,为避免这种情况,人们必须订立契约,将权利交给者,这样,所谓的“利维坦”就诞生了,这是具有理性能力的人的合理选择。而在洛克看来,以自由、平等、和谐为特征的自然状态由于缺乏法治而并不完美,人们为了保护生命、自由、财产需要达成契约,放弃部分而非霍布斯所说的全部权利,交给人们指定的专门人员而非利维坦。卢梭则认为,自然状态是一种人与人之间几乎没有交往的孤立状态,在此状态下,人人生而平等,然而这种状态并不完美,必须过度到社会状态,而这时社会环境中的不公平现象则使人们感到愤怒,因而人们通过订立契约将所有人的全部力量贡献给共同体———国家,从而每个人的力量都得到保护。可以说与霍布斯和洛克相比,卢梭的思想具有强烈的平等主义色彩。在以上三者的基础上,康德认为,自然状态下人的自由是一种野蛮的自由,必须从这种自然状态过度到以社会契约为基础的公民社会,这种社会契约来自于纯粹理性和绝对命令,国家是一个先验的、理性的、精神的“目的国”,它的作用是使每个人的自由、权利、独立免受侵害。传统的契约论依赖于自然法的观念,是一种形而上学的理论,它主要解决了自由而没有解决平等问题。而罗尔斯的契约论从一开始就是以解决平等问题为目的的,他关注得更多的是现实而不是形而上学问题。当进入现代社会以后人们开始对形而上学失望,罗尔斯的新契约论就因为其务实性而显得格外有魅力。传统的契约论后来受到了休谟、边沁等功利主义思想家的攻击,此后的150年,是功利主义占统治地位的时代。功利主义倡导一种“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这种蕴含着整体主义的原则必然导致取大舍小,使整体利益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那么就不可避免地牺牲多数较不利者的权益,导致以社会最大利益来压制或损害个人权益的非普遍性后果,而这种后果显然是不公正的。因此,罗尔斯要建立公正的伦理学就首先要以功利主义为论敌,这构成了他的理论背景和旨趣。
三、从正义伦理学的逻辑前提看代际公正问题
罗尔斯在《正义论》中诉求社会公正时有一个很明确的逻辑前提,那就是他所谓的“原初状态”。罗尔斯设立原初状态(originalposition)是为了取代传统社会契约论中的“自然状态”(thestateofnature)。“这种原初状态当然不可以被看做一种现实的历史状态,更非文明之初的那种真实的原始状况,它应被理解为一种用来表达某种确定的正义观的纯粹假设状态”。[2]10可见这种原初状态是正义伦理学的一个逻辑起点而非现实起点。怎样界定这种原初状态的基本特征呢?罗尔斯又设定了一个“无知之幕”(veilofignorance),“没有一个人知道他在社会中的地位,———无论是阶级地位还是社会出身,也没有人知道他在先天的资质、能力、智力、体力等方面的运气。我们甚至假定各方并不知道他们的善的观念或他们的特殊的心理倾向。”[2]10设置这种“无知之幕”的目的是为了避免人们在选择时受各种自身的特殊性和环境的偶然性的影响,在这种原初状态下才能保证达成的契约是公平的。在原初状态中,各方被设想为有理性的和相互冷淡(mutuallydisinterested)的,这能保证每个人对他人的利益不感兴趣,在这种条件下,社会规则会被广泛接受。继而罗尔斯阐述了在原初状态下各方都能接受的两个正义原则:第一原则———每个人对与所有人所拥有的最广泛平等的基本自由体系相容的类似自由体系都应有一种平等的权利(平等自由原则)。第二原则———社会的经济的不平等应当这样安排,使他们(1)在与正义的储存原则一致的情况下,适合于最少受惠者的最大利益(差别原则);(2)依系于在机会公平平等的条件下职务和地位向所有人开放。这两个原则正是建立公平正义的社会制度的依据。[2]237,同样,关于原初状态和无知之幕的设定也适用于解决代际公平问题:“他们不知道他们属于哪一代人,或者不知道属于某个世代的结果会是什么样的,不知道他们的社会处在文明的哪个阶段。他们无法弄清楚自己这一代是贫穷的还是相对富裕的,大体是农业社会还是大体工业化了等等。在这些方面,无知之幕是彻底的。”[2]227在这种状况下,每代人要为后代人储存财富,但又不能因过多地储存而损害当代人的利益。可见,在解决社会制度公正的时候,罗尔斯依托原初状态引申出两个正义原则,在解决代际公正的时候他依然要在原初状态中设计他的“正义储存原则”。原初状态的假设在他的整个理论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p#分页标题#e#
四、从正义伦理学的价值基点看代际公正问题
正当(theright)与善(good)是两个基本的道德价值概念,怎样处理两者之间的关系决定了一种伦理学的性质。在伦理学史上,目的论(Teleology)或价值论(Axiology)认为善优先于正当,他们以人的行为的价值效果为最终的道德评价标准,功利主义是其典型代表。道义论(Deontology)则恰好相反,他们认为道德规范的标准应当是一种合理层次上的行为约束,因此一种正当的规范行为才是有可能普遍化的道德行为,所以正当应优先于善,代表人物是康德。[3]罗尔斯无疑是更倾向于后者,他一直认为善与正当具有一致性,“我一直假定,在一个良序的社会里,公民们关于他们自身善的观念与公认的正当原则是一致的,并且各种善在其中占有恰当的地位。”[2]311然而罗尔斯对这两个道德价值概念的态度是不同的,他认为善是为正当服务的。对此,罗尔斯区分了“善的弱理论”和“善的强理论”。那种为确定各方在原处状态中的动机,以保证论证正义原则的基本善的前提的被称为“善的弱理论”,在这种善的弱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综合性善理论即为“善的强理论”,它指人理性地选择正义的内在道德价值基础。“善概念一直在一种相当弱的意义上被使用的……在公平的正义这里,正当概念优于善的概念。”[2]311应该说,以“善”为核心的目的论或价值论是一种个人主义或相对主义的理论,因为“善”更倾向于对个人的道德要求,而且是较高的道德要求,当以这种个人主义为依托去诉求一种普遍化的幸福要求———“最多数人的最大幸福原则”,必然只能是一种理想化的空中楼阁。罗尔斯意图建立的以“公平的正义”为核心价值的伦理学应该是一种寻求合理社会制度的社会伦理学,而迥别于以“善”为宗旨的个体伦理学。他选择较“善”而言要求更低,更“合宜”的“正当”作为理论奠基,无疑这个理论基础是更容易为所有人认同接受和执行的。另外,这种“正当”与“善”的争论延伸到今天的经济社会,演变成了关于“效率”与“公平”何者更为优先的现实制度设计方案之争,那么无疑,功利主义者认为应该是效率优先的,也正是由于这种观念长期占统治地位,造成了今天在社会经济高度发展的面具下出现了很多不平等的影响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深刻裂痕。所以在这个意义上罗尔斯才要建立起他的正义伦理学,重置“公平”与“正当”于伦理学的核心地位。在诉求代际公正的时候,罗尔斯仍然是以“正当”为前提的,“在这种情况下,伦理问题就是这样一个问题:即不计时间地同意一种在一个社会的全部历史过程中公正地对待所有世代的方式。”[2]329因此,正义的储存原则并不要求当代人为后代人做出多大的牺牲,而是要求他们在合理享用前代人储存的成果并不影响自己生活质量的同时,合理地为后代人储存财富(包括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财富)。
【关键词】技工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理念研究
一、积极心理学简述
积极心理学最早出现在上世纪末,由美国的专家提出。积极心理学主要通过一些科学的实验方法和研究方式,对人类的品质、道德与力量等积极方面展开研究。传统的心理学研究将重心放在人类的心理疾病研究等方面,这种新型的心理学思潮更加注重积极的心理学问题,在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积极心理学的重点内容有三个方面:第一,就个人而言,积极心理学重在研究个人的力量、能力、潜能和情感等积极品质;第二,就群体而言,积极心理学重在研究系统的积极组织性,例如交际礼貌和行为等方面;第三,就主观方面而言,积极心理学重在人类幸福感的研究,例如兴趣爱好、满意度、成就感等方面,强调用积极健康的心态看待问题,乐观地迎接未来的挑战。
二、技工学校积极心理学的渗透措施
1.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环境对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成长极为重要,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人的心理健康,同样的,人的心理健康又对周围的环境形成一定影响。对于技工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技工学校应该以学生的积极品质教育为重点内容,以积极人格建设为发展目标,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的指导理念,构建一个全面、科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使技工学校的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技术的同时,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在这基础上。学校首先应该加强教职工的心理学知识培训,通过组织一批高素质的心理学教师,使心理健康教育系统更加完善。在这一系统之下,学校应该重点加强学生积极心理体验与积极心理品质的教育和培养。学校的领导与老师要与国家教育部门积极配合,使社会、家庭、学校、班级环环相扣,全面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可以利用广播、海报、讲座等手段,定期或不定期地宣传积极心理的相关理论,扩大学生的教育面,通过营造积极的氛围,使积极心理学融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2.扩大学生的参与。积极心理是一种人在具体环境中的感受,作为感受主体的人存在差异,积极心理的具体理解也会有差异。传统的教育中,学生很难真正了解老师所讲解的心理学知识,教育的意义就难以实现。在积极心理学的教育模式下,应该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交接自我的身心发展状况。首先应该减少老师课堂讲授的时间,使课堂气氛不在严肃,同时,在课堂上老师应该注意与学生积极互动,多对学生的课堂发言进行鼓励与肯定,这也是将积极心理学融入教学中一种有效方式,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学校也可以成立相关的社团,学生通过自己的组织与参与,能够对自己进行一定的反思,同时还能对整个学校的学生进行宣传教育。这种学生自我组织、自主参与的模式比老师的灌输式教育更有意义,学生在活动中相互促进和评价,能够学习他人的长处,促进自己的进步,树立积极自信的健康心理。3.营造积极健康的班风。班集体是学生直接参与的环境,也是技工学校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环境,因此,形成积极健康的班风对学生的积极心理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对于技工学校的学生而言,班集体中的同学是成长学习的伙伴,学生之间的接触能够对身边的同学的行为形成重要的影响。要营造积极健康的班风,就要使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友爱。班级的学生之间要具有包容性,学会接纳不同性格的同学,不能出现攀比歧视的现象。良好班风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建立,形成积极的道德品质,也有利于整个学校学风的建设。4.拓宽积极心理学影响。当前,学校大多会成立心理咨询室,用来调节学生的困难与问题,但是,极少数的学生愿意主动参与进来,学校往往也把重心放在个别重大的案例上,没有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推广开来,使工作目的有效实现。因此,要想拓宽积极心理教育对学生的影响,就要首先解决学生的困难和难题,这样学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中来,形成积极的思想品质。相对于高中的学习而言,技工学校的压力较小,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人际交往中来,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在人际交往与沟通中形成良好的积极品质。
三、结束语
积极心理学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技工学校应该高度重视。通过教育体系的健全,使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落实,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
作者:张淑洁 单位:广东汕尾市技工学校
参考文献:
[1]屠鸣,李晓彧,魏春燕,邱建国,王媛.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高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03:59-63.
[2]齐梓帆.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
(一)企业薪酬构成
在集团公司薪酬体系的框架下,煤化工公司采用以岗位效益工资制为主,年薪制、协议工资制为辅的工资制度。
1.岗位效益工资制
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的正式员工实行岗位效益工资制。由岗位工资、效益奖金构成。
(1)岗位工资:由出勤工资、工龄津贴、专业技术津贴、煤化工岗位津贴、专业技术人才津贴、技能操作人员津贴、中夜班津贴、安全绩效工资、特殊岗位津贴、通勤补贴、通讯补贴、值班费、晨会补助构成。
(2)效益奖金:由质量效益奖、本质安全奖、和谐发展奖、科技创新奖、资源节约奖、五型综合奖构成。
2.年薪制
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实行年薪制,是依据单位规模、管理难度和经营业绩,以年度为单位确定和支付给企业负责人工资性收入的一种薪金制度。由基本年薪、岗位绩效年薪、安全年薪构成。
(1)基本年薪:保障企业负责人基本生活的收入,不与经营业绩挂钩。
(2)岗位绩效年薪:企业负责人的风险收入,主要根据各单位的规模及经营业绩等综合确定。
(3)安全年薪:根据企业的行业特点和管理重点,为突出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而设置的。
3.协议工资制
具备公司所需的管理经验、专业知识、操作技能,因公司工作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受聘于公司的人员实行协议工资制。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构成。
(1)基本工资:年度协议工资标准的60%为基本工资。
(2)绩效工资:年度协议工资标准的40%为绩效工资。其中:月度绩效工资20%,年度绩效工资20%。
(二)实行劳动力总量、全员绩效与薪酬联动机制,加强薪酬管理
公司经营规模大、生产业务多元化,是事业部制经营模式。采用集中控制的薪酬管理。实现“增人不增资、减人不减资”的规范化管理;同时通过绩效考核结果营造“能上能下、能进能出,薪酬能高能低”的激励约束机制,构建了科学合理的收入分配体系。公司将各类奖项归类并统一设置奖项名称,同时设定相应奖项的发放范围及标准。
(三)薪酬管理全面推行信息化平台
首先,煤化工公司全面推进五型企业全员绩效管理,使用FPI平台,采用平衡记分卡完善考核机制,将考核结果提取后运用到薪酬发放中;其次,使用ERP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平台计算、发放及审批薪酬工作,提高了薪酬管理的整体水平。管理手段的信息化、现代化和管理流程的规范化、科学化,从而提高了人力资源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神宁煤化工公司薪酬管理存在的问题
公司自成立以来,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且取得了阶段性成就。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已形成煤化工体系特有的薪酬激励制度,但是在企业中的实际应用还是存在诸多问题,主要问题如下:
(一)缺乏动态薪酬调查
公司对同行业之间薪酬调查力度不大,不能够积极洞悉同行业间薪酬制度发展动向,这就导致了公司薪酬水平低于同行业,造成人才流失严重,将导致企业逐渐失去市场竞争优势。开展薪酬调查能够为企业调整员工的薪酬水平提供依据,为调整员工的薪酬制度奠定基础,有助于掌握薪酬管理的变化与新趋势,有利于控制劳动力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煤化工公司是煤炭-能源化工一体化的产业,薪酬体系坚持“双轨制”的原则,即煤化工公司与集团煤炭单位相同岗位的员工收入水平保持一致或接近,适度提高化工专业人员收入。但是随着煤化工热潮的掀起,企业没有积极的改进薪酬制度,近几年,致使本企业员工与同行业之间薪酬差距逐步增大,直接导致我公司员工流失率每年达到上百人。
(二)岗位评价机制薄弱
企业薪酬管理尚处于经验管理阶段,由于岗位评价机制不够完善,使薪酬缺乏科学管理的支持。岗位分析与评价是企业薪酬制度设计的基本依据和前提。首先,人力资源部管理人员对于生产装置运行不了解,生产部门技术人员对于管理概念不专业,两部门缺乏有效的沟通;其次,2013年公司引进的专业咨询公司对煤化工企业的内部环境不熟悉,不能够得心应手的实施具体事务,工作进展不明显,效果不佳。例如:岗位说明书不能及时修订,严重阻碍新的薪酬制度建立。
(三)学习激励制度欠缺
企业对于员工的进修学习支持力度不够,如:员工取得更高等级学历、专业技术资格等级、等成果时,企业不能够积极地从薪酬方面体现相应的奖励方式。企业需要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从根本上提高企业的素质,促进企业长远发展。薪酬激励是企业吸引和稳定人才的竞争手段之一。煤化工公司人员结构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员工总数的86%,平均年龄31岁,本企业是一支拥有高学历结构的年轻队伍。但是企业目前在薪酬结构上只有职位升迁可以提高薪酬水平的纵向发展,很少有职业规划、知识技能等提高薪酬的横向发展,使得员工学习积极性受挫,不能长期稳定员工队伍。
(四)管理自受约束
集团对基层单位的薪酬管理干预过多,使煤化工公司受到较大的限制和约束,致使薪酬管理自难以落实,严重影响了内部分配制度改革的质量。煤化工公司薪酬与经营状况紧密挂钩。集团公司推进薪酬管理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这种薪酬管理方式运行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使煤化工公司不能充分结合实际需要搞活内部分配机制,例如:在2013年度,必须严格按照集团薪酬制度中规定的奖项发放奖金;不能自主设置单项奖;不能重新分配各岗位系数。为了遵循集团整体总方针政策,忽略了企业本身的环境差异。
三、完善神宁煤化工公司薪酬管理的建议
薪酬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中最敏感的部分,它涉及到企业每一位员工的切身利益,是员工在公司工作能力和水平的直接体现,员工通过薪酬水平来衡量自己在企业中的地位。因此,构建有效的薪酬激励机制是薪酬管理的首要任务。
(一)合理开展薪酬调查
进行专业性薪酬调查,企业应定期组织相关部门的人员外出考察、借鉴行业经验;结合公司生产实际,对标先进,探索推行新的模式。不但为企业薪酬改革提供依据,还有利于企业了解和掌握新变化与新趋势,帮助企业及时调整自己的薪酬策略,切实降低人工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
(二)科学的分析与评价
人力资源部门协同相关部门人员组成岗位分析小组,深入现场跟班、观察,与岗位员工、车间主任交流。对各类岗位进行系统调查和分析,完善岗位工作说明书;同时在征求咨询公司专业人员意见的基础上,对岗档体系中岗位设置与目前岗位实际承担的安全责任、岗位技术含量、劳动强度等方面不符部分,比较分析进行薪酬修订和完善。
(三)健全学习激励制度
稳定员工队伍是人力资源工作的重点,进一步激励高技能人才队伍是重中之重。企业应加强对高学历人才奖励机制,设立合适的专项津贴或实行学分制奖励,提高企业高素质员工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对在操作岗位上的研究生及以上学历人员的薪酬进行倾斜,激励高学历人才扎根基层,实现事业、待遇留人。
(四)建立内部再分配机制
煤化工项目技术含量高、操作环节多、安全管理难度大。为搞活单位内部分配机制,增强员工岗位荣誉感、工作责任心及劳动积极性,在总量定额控制的基础上,允许建立行之有效的激励再分配制度。薪酬分配偏向技术含量高、工作环境差、劳动强度大的单位,特别是关键岗位倾斜。单位系数可向管理难度大、操作环节多的单位进行倾斜;岗位系数可向劳动强度较大、工作环境差的岗位进行倾斜。调节幅度应有相关的制度加以制约,建议调节控制在应得奖金的±20%范围内。同时激励再分配机制需着重考虑专项激励,围绕核心人才、关键技术岗位设立津贴或奖励基金。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