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唱歌实训总结8篇

时间:2022-07-12 06:49:12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唱歌实训总结,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唱歌实训总结

篇1

【关键词】音乐舞蹈学院;实践教学;实践体系;构建

中图分类号:G4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5)12-0210-01

一、音乐舞蹈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素

对于音乐舞蹈艺术院校来说,实践教学就是根据目前社会的需要和人才培养的任务,结合一定的人才培养模式,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出更加优秀的艺术人才。关于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素,它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加强艺术实践能力。这是音乐舞蹈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最基本构建要素,它主要包括了音乐舞蹈的作品设计、创作、表演与比赛等等。一切的实践都是源于理论,因为学生首先要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然后再将这些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去参加一下艺术设计比赛、创作比赛或者表演等等。这种实践强调的是走出课室,走出学校,走进社会,为社会实践,为社会服务,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而且促进了社会艺术事业的发展。

(二)加强实训环节。对于艺术院校的教学而言,实训就是在规定的一些场所进行专业技能操作的培训,如舞台、剧场、演奏厅等,其目标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某一技能。不同的学生有着不同的学习情况,艺术教育的实训应该根据每一位学生的自身情况,给他们设计适合自己的课程培训,这也是增强学生未来就业能力的关键因素。

(三)重视实习环节。这是培养艺术人才发展的最重要环节,特别是对于舞蹈教育、音乐教育和艺术管理这三个专业的学生而言。因为实习,其实就是走进社会,走进岗位,让学生真正了解职业和工作环境等。同时,这也是一个自我实现的环节,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运用到世纪工作中去。

(四)撰写毕业论文。毕业论文的撰写是一个对自身学习的分析和总结环节,虽然这与实际技能有所脱节,但是它检验的是学生的理论知识。因此,毕业论文也是教学实践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二、舞蹈音乐院校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目标体系的构建。1.调整教学目标。无论是音乐院校还是舞蹈院校,其实践教学的目标都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其全面综合素质。但鉴于过去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无法完成当前的教学任务和目标的,这就意味着教师的教学方法需要进行改变,首先要改变的就是教学观念。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地位的教学方式呆板、单一、乏味,会使得很多学生觉得无趣和枯燥。要想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可以从激发学生唱歌、跳舞兴趣这一方面下手,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兴趣、爱好等,对他们进行客观评价,并激发他们的跳舞、唱歌兴趣,随之引导他们树立学习计划、监督和调整。2.调整培养计划。要想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出更加优秀的艺术人才,必须调整培养计划。课程设置要与专业水平相互结合起来,教学内容也应该覆盖学生专业技能方面的要求和条件,教师既要重视学生的技能考核,也要重视其理论知识的考核,才能使其全面发展起来,不让学生的技能与理论知识的掌握失衡。

(二)内容体系的构建。实践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将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经过实践的培养,而实现“二合一”,其实践教学的内容既包括了教师给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也包括学生将其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如上文所说的实习、实训、实验等。当然,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不仅包括目标体系和内容体系,还包括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等。其中,实践教学的管理体系包括了教学人员、教学机构和教学基地等管理,还有实践教学管理的制度和方法等。而保障体系的构建,重点是壮大师资队伍和创新教学模式。在这里,我们以声乐教学为例,分析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

“一对多”的声乐教学模式,是指在大学二年级到四年级进行的一周一课时的音乐教学模式,它通过老师和学生共同演唱艺术歌曲、民族歌曲等,加上二重歌唱曲实现音乐教学。还有“小组课”,可以学习一些中外艺术歌曲,“小组课”还要加强音乐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这种模式既可以节约教师资源,还可以加强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除此之外,还有“个别课”,这种教学是效率最高、教学质量最高的一种。

三、总结

综上所述,实践教学是实现舞蹈或者音乐专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关键教学环节,其包括着多个方面:目标体系、内容体系、管理体系和保障体系。但无论是哪个体系,我们都应该重视,因为它们都是实践教学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从各方面落实好,才能使实践教学体系的作用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俞仲文.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张健.论高职教育实践教学模式的选择与建构[J].滁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

[3]程向兰.高师声乐教学改革之我见[J].昭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

篇2

 

本人主要承担《幼儿故事教学实训》及《幼儿游戏指导》这两门课程的教学工作,通过几个学期的探索与研究,基本能够实现课程的教学目标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今后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本文着重从三十个幼儿故事及其教学实践方面着手,探讨其课程开展的实践意义、具体内容以及教学活动中的问题与对策等。

 

为培养出符合社会所需的应用型专业人才,我系在李凤清主任的带领下,由教研室潜心研究教学并借鉴区外先进理念与经验,适当压缩理论知识,大胆更新陈旧内容,确立了八门专业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重点实训课程,并将每门课程以三十个量化标准规定为考核目标,有针对性的加强了教学实践环节,强化了学生的专业能力。在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探索总结经验中,自编《学前教育实训教程》教材,本文试从《幼儿故事教学实训》这门课程的开展展开论述:

 

一、幼儿故事课程开展的重要性

 

文学是幼儿最早接触的艺术形式之一,它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进行社会化,还可以增长幼儿的知识,丰富幼儿的语言和情感,提高其思维和想象力以及审美等能力,培养其活泼开朗的性格。因此,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故事教学能力的培养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

 

二、幼儿故事课程目标定位及效果

 

(一)教学目标

 

通过十个儿歌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学会创编。

 

通过寓言与生活故事的学习,提高学生的讲述能力。

 

通过十个童话故事的学习,增强学生表演能力。

 

初步学会设计故事教学活动。

 

(二)教学效果

 

通过强化幼儿故事的教学实训,使同学达到能够更深刻的理解作品,达到学以致用。对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今后顺利开展语言教学活动,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

 

三、幼儿故事课程的具体内容

 

本课程是在学前教育专业“儿童文学”课程的基础上,再增加一学期(36学时)“幼儿故事实训”课程。根据不同的体裁、特点,挑选经典幼儿故事三十篇,指导学生阅读、背诵、鉴赏、创编。其中:包括童话故事十个、歌谣十个、寓言与生活故事十个(三个寓言,七个生活故事)。

 

(一)歌谣(儿歌)

 

1.传统儿歌2.数字歌3.游戏歌4.谜语歌5.连锁调6.问答歌7.绕口令8.颠倒歌9.字头歌10.摇篮曲

 

(二)寓言与幼儿生活故事

 

寓言故事:

 

11.《狐狸和葡萄》12.《天鹅、梭子鱼和虾》13.《兔子和乌龟》

 

幼儿生活故事:

 

14.《小碗》 15.《谁勇敢》 16.《蓝色的树叶》 17.《一亮一暗的灯》 18.《我是哥哥》 19.《圈儿圈儿圈儿》 20.《珍珍唱歌》

 

(三)童话故事

 

21.《稻草人》22.《圆圆和方方》23.《拔萝卜》24.《神笔马良》25.《木偶奇遇记》26.《丑小鸭》27.《卖火柴的小女孩》28.《皇帝的新装》29.《小红帽》30.《白雪公主》

 

四、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

 

1.备课。从课程的目标到教学内容的具体环节均由承担课程的老师自己安排,基本上是在探索中完成整个教学活动,容易出现漏洞。

 

2.教学环节。基本上按照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进行授课,面向全体的效果不佳。

 

3.教学评价。从整体上看,大多数学生在每一次展示中都能有较大的提高,当然也有学生评价一般。

 

(二)学生

 

1.学习压力过大。学生除了学习本专业知识、还得投入八门实训课程的学习,其精力与学习兴趣受到诸多限制。

 

2.自身特点不同。由于学生自身素质与能力有所差距,导致这样的技能强化授课法使部分学生出现不适应,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教学效果。

 

3.学习态度对教学的影响。兴趣高的同学能够积极认真地参与到每次实训的活动中;兴趣一般的同学只为了完成量的要求,导致教学效果一般。

 

(三)教学环境与资源

 

由于课时量与教学条件的限制,对于如何更好地提高和指导学生讲述能力的时间明显不足,只能进行集体指导。这些反馈的问题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

 

五、针对教学中出现问题的对策研究

 

(一)创新思维,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修养

 

1.保证教学的科学性。

 

2.重视补充有价值的资料和录像。

 

3.努力钻研业务,进行广泛的讨论交流。

 

(二)注重教学原则与方法的运用,提高教学质量

 

(三)教学环境与教育资源的改善

 

1.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2.鼓励学生动手制作,充实教具的种类与数量。

 

3.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便利的实践场所。

 

4.建立自我评价体系,确保教学质量。

 

综上所述,教学改革的探索与研究工作需要不断提升理论修养,结合学生实际,大胆创新,不断充实才能得到提高。

篇3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为了使学生在毕业后能够快速的融入企业,让企业对毕业生认同,我院在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期间提出了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对接与融和,提出在学习期间让学生了解企业文化,培养学生的非技能素质。这项工作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 通过有效地方式总结企业文化并融入校园

1.1 学生企业实践,提前感受企业文化

为了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文化,在学生的教学计划中,每个学年都安排了学生的企业实践,学生在企业中实习一个月。这样学生在学习技能的同时通过学生的感同身受也提前了解了企业文化,从学生的视角去看待一个企业。在企业实践中,学生遇到了很多具体的问题,企业的文化都在影响着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比如汽车维修企业对生产的安全要求,对员工的管理制度,对员工的人文关怀等。有的学生在实践期间,曾因为在厂区吸烟而被处罚,有的学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因为在工作上表现优异被奖励,还有的学生与企业员工共同过了一个有意义的生日。通过在企业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促动学生的思维,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改变着学生的行为和思维方式。

在学生回到学校后,教师与参加实践的学生进行座谈,帮助学生解决在企业中遇到的思想问题,并对企业文化的相关部分进行总结提炼。然后将一些共性的可操作性的企业文化的相关行为融入的校园文化。

1.2 教师企业实践,了解企业文化

为了更好了解企业文化,专业教师通过下企业实践期间也同时体验企业文化。从教师的角度去看待企业文化,去了解企业的处理问题的方式,对员工的关怀和激励等方面的内容。每个教师都对企业实践中相关文化的部分进行总结,提出可以在校园文化中融入企业为文化的部分并予以实践。

1.3 与企业人员成立文化建设小组,共同制定文化建设方案

在企业文化与校园文化融合的过程中,聘请汽车维修企业的各岗位人员畅谈对本企业的企业文化进行阐释,与他们共同探讨哪些企业文化对学生是可以为学生传播正能量,可以为学生毕业后快速融入企业带来益处。同时共同制定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方案,将无形的企业文化通过有形的活动体现出来。

2 大学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成果

我院的校园文化中渗透着企业文化的气息,两者的融合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具体如下:

2.1 引入企业的相关管理制度

我们将各品牌的维修企业的相关管理制度引入校园。例如我们将企业的考勤制度引入学生的考勤制度,教师在上课前不在点名,而是通过打卡机来监督学生,并告知不论你有任何事,只要没有按时打卡都是不遵守规定的行为,对全勤和出勤率高的学生进行奖励。将丰田品牌4S店的5S管理制度引入汽车实训车间,让学生参与5S管理标准的制定和实践,并对5S管理的效果进行反馈。在实训车间和实训室我们还引入了企业的看板管理,通过看板展示学生的实习进度,学生的实习效果,并定期更新,起到对学生的激励作用。引入企业的的激励制度,例如在上课的过程中,如果学生表现优异,教师会发给学生奖励券,学生期末的时候会拿着奖励券换取一定的成绩分,这对学生也是一定的激励。

2.2 在教学过程中展示人文关怀

在有的维修企业,会给员工举办生日宴会,促进员工的交流。学校也引进了此项活动,学生生日的时候,其它老师和同学会送上祝福,比如大家一起为他唱歌等。通过这样的形式,增加学生在班级的存在感,促进学生相互间的交流。

2.3 鼓励学生的自我展示

篇4

关键词 学前专业 教育实践 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1问题的提出

随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公开征求意见稿在全国的公布,国家提出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发展规划。2010年l1月,国务院下发的“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若干意见”41号文件指出,要“以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建设”,要“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在国家大力发展学前教育的背景下,担负着学前教育人才培养重任的各级各类学校要加强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改革教学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我院开办学前教育专业始于2007年,经过近五年的办学实践,我们深深体会到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整个教学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职业能力的提升与实践教学模式的完善有着密切关系。在构建实践教学模式上,前期我们做了一些尝试,比如建立贯穿1―3年级的全程教育实践模式,建立与实施职业技能考核制度、开展顶岗实习实践调研活动等,探索活动取得了预期的成效,但需要进一步深化与扩展。本次对3个年级学生的教育实践现状调查就是基于改革与完善实践教学模式。调查通过对现状的分析与反思,提出了改革建议,以期对同类院校与同类专业实践教学有所借鉴。

2调查结果及分析

2.1调查的对象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750人。具体情况为:一年级450人,二年级210人,三年级90人。

2.2调查的方法与内容

首先,在调查之前,笔者深入学生群体中对50名学前专业学生进行了访谈,访谈的内容围绕学生的实践的心理准备、实践的目的、实践必备的技能及实践类课程建设等一系列问题开展并进行了认真的记录和整理。在访谈基础上编制了一份关于学生教育实践能力现状的调查问卷,问卷涉及教育实践的心理准备状态、实践活动的有效性、职业技能的发展、实训课程的设置四个方面的问题。调查问卷随机抽取我院学前教育专业学生880名,共发放问卷880份,回收有效问卷750份,回收率为85.22%。

2.3调查结果

2.3.1教育实践的心理准备状态

(1)学生在入学前对专业的了解

学生入学前对专业并不太了解,针对“在学习本专业前,我了解或接触过幼儿园教育”的调查中,选择“非常符合”的占5.5%,选择“比较符合”的占38.2%,选择“比较不符合”的占47.5%,选择“非常不符合”的占16.8%。调查中发现,虽然学生不熟悉本专业的情况,但大多数还是具备了一定的学习兴趣。“学习这个专业之前,我就对唱歌、跳舞、绘画、弹琴等活动有兴趣”,选择“非常符合”的占30.9%,选择“比较符合”的占40.8%,选择“比较不符合”的占20.7%,选择“非常不符合”的占7.6%。调查中,我们发现学生入学前对本专业了解人数不多,但在后来的学习中逐步培养出对本专业的热爱,形成一定专业思想。“填报自愿时并不了解学前专业,但是现在我越来越喜欢这个专业”的调查中,选择“非常符合”的占24.5%,选择“比较符合”的占49.5%,选择“比较不符合”的占19.8%,选择“非常不符合”的占6.2%。

(2)学生对就业前景的看法

在大学生就业前景不容乐观的状况下,学前专业的学生能对本专业的发展前景充满了信心,这是让人欣喜的。“我看好学前教育专业的就业前景”的调查中,选择“非常符合”的占27.6%,选择“比较符合”的占50.3%,选择“比较不符合”的占19.3%,选择“非常不符合”的占2.8%。经卡方检验,X等于1.332,P值为0.641,说明这一选择趋势中,3个级不存在显著差异。这表明无论是刚进校的1年级还是即将毕业的3年级,大家在就业前景上是有共识的。这也反映了目前学前专业客观存在的较好就业前景。

(3)学生参与教育实践的愿望

我院学前专业的学生很明确自己将来的职业定位是幼儿园教师,她们非常渴望能尽早到一线幼教机构实习,从心理上做好了早日参与实习实践的准备。“我迫切希望参与学校的定岗实习实践活动,到幼儿园见习实习”的调查中,52%的学生选择了“非常符合”,49.6%的学生选择了“比较符合”,6.6%学生选择了“比较不符合”,0.8%的学生选择了“非常不符合”。经卡方检验,X等于16.463,P值为0.000,说明这一选择趋势中,3个年级存在显著差异。3年级学生愿望最强烈,这可能与她们经过两年多的专业课程学习有关,专业定位已非常明确,强烈需要增加一些实习实训的活动;1年级学生入学不久,对自身的专业学习还没有明确的目标,故参与实践的愿望没2、3年级的强烈。

2.3.2实践活动的有效性

每学期在教育实践活动开始之前,都要对学生进行动员,召开动员大会,让学生明确教育实践的目的与要求,半数以上学生对教育实践的目的要求基本是明确的,能利用见习的机会把握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对教育实践的目的与意义认识模糊。当面对幼儿园的各种活动时,深感迷茫,不知道自己重点该干什么,按什么样的顺序观察,怎样记录,怎样分析等;在自己组织活动时,也不清楚自己首先该做什么,怎样把握好活动过程,怎样解决突发事件等。当问到“下园实习时,我不知道自己重点该看什么,该做什么”时,35%的同学认为“非常符合”,50.5%认为“比较符合”,4.2%认为“比较不符合”,7.3%认为“非常不符合”。“每次实习时,我能为自己选择一些观察重点。”1.2%的同学认为“非常符合”,55.7%的同学认为“比较符合”,41.9%认为“比较不符合”,1.2%的同学认为“非常不符合”。从上面的调查可以看出,对教育实践目的与要求不很明确的学生占50%以上。如何改革教育实践管理,提高教育实践活动的实效性,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2.3.3职业技能的发展

笔者认为幼儿教师的职业技能应包括教育技能、专业技能。教育技能是指组织幼儿园等教育机构的各项教育活动的能力,包括创设幼儿园教育情境和组织幼儿游戏活动、与家长沟通合作、处理偶发事件等能力。专业技能是指从事幼儿教师专业活动必须具备的能力,对于幼儿园教师来说,“说、唱、弹、跳、画”等能力是专业技能,就像歌唱演员必须具备好的嗓音、节拍感、曲调感、节奏感一样。调查中发现,学生普遍重视“说、唱、弹、跳、画”等专业技能,对教育技能重视不够。48.4%的学生认为自己最需要学习的技能是“说、唱、弹、跳、画等能力”,24.6%选“幼儿园活动的创设与组织协调的能力”,12.1%选“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与规律的把握能力”,5.2%选“与家长沟通协调的能力”,9.7%选其他能力。

2.3.4实训课程的设置

学前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实训课程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参与全程教育实践活动后,学生对自身的教育实践能力的不足有了深刻认识,希望加大实训类课程的比重。调查中,“要胜任幼儿园的工作,我认为应加强的课程。”选择“说、唱、弹、跳、画”等技能类课程”的学生占48.1%选择“教师技能类课程”的占32.8%,选择“专业理论类课程”的占9.6%,选择“英语计算机等工具类课程”的占8%,选择“文化素质类课程”占2.5%。“我认为现在课程设置不太合理,理论课程安排过满,实践类型的课程时间太少。”选择“非常符合”占50.1%,“比较符合”占44.2%,选择“比较不符合”占3.5%,“非常不符合”,占2.2%。调查反映学生对当前的课程设置不满,希望改革课程体系。

3实践教学改革的思路

3.1加强专业思想建设,培养专业认同感

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入学前对本专业并不太了解,真正是因为热爱专业才选择就读的学生寥寥无几,因此,一年级学生的教育实践的中心内容就围绕着专业思想教育进行,重点放在专业认知上。

3.2加强教育实践管理,增强实践的有效性

调查中笔者发现在校外实践活动中,学生对实践的目的要求不清楚,未能有效地使用实训资源,主要原因在于实践管理的不到位。因此针对学生实践目的要求不明确的现状,管理上要做到:首先,各专业课程要制定独立的、完整的、与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的实践教学大纲,并针对实践教学大纲编制实践教学计划,编写实践教学指导书,让学生下去见习、实习前人手一份实践教学指导书,明确见实习的要求。其次,实习指导教师按照实践教学大纲要求,分初期、中期检查学生实习情况。最后,见习、实习结束时,抓好总结工作,要求学生根据实习指导书的要求,逐项检查自己完成的情况,并自评成绩,针对自己的不足做好工作总结。在有序的管理下,学生才能明确自己的任务,提高实践的有效性。

3.3纠正观念偏差,促进职业技能的全面发展

调查发现学生对职业技能应然性认识与实然性结果存在矛盾,矛盾源于其对职业技能的错误定位,普遍认为“说、唱、弹、跳、画”等技能是幼儿教师的首要技能,重视这类技能的培养,而忽视教育技能的锻炼。笔者认为“说、唱、弹、跳、画”只是幼儿园教师必备的专业技能,但它们不是幼儿教师职业技能的全部,幼儿园是一个教育场所,教师会唱会跳固然能使教育活动更加丰富多彩,但是主要的教育任务不能用教师在文艺方面的技能来完成。更重要的是教师必须学会创设环境,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促进幼儿的发展,这必须依靠教育技能的培养。

笔者认为幼儿园教师的教育技能主要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创设安全卫生、具有教育性的环境和制定教育计划的技能;二是指导和促进儿童各方面发展的技能;三是观察、记录、测查和评价儿童发展的技能;四是幼儿园管理和家长工作的技能。

3.4改革课程设置,构建多维的实践教学课程模式

调查中显示,学生重视实训类课程,希望加大这类课程的教学时数,但仅仅是数量上增加,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关键是改革实践课程的体系,增强课程的有效性。我们考虑就业市场和人才培养的需要,考虑课程自身的实用价值与内涵发展的可能,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院实践教学课程模式,主要包括课程实训、第二课堂的实训、职业技能实训、幼儿园实训、科研实训。这5块之间相互补充,相互衔接,紧密配合,拧成“一股绳”,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既有针对性,又有一定适应性。

参考文献

[1] 陈伊丽.幼教师资培训应重视教育技能的训练[J].幼儿教育,1996(3).

[2] 陈小燕.对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的探索与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07(12).

篇5

1.课程体系不能很好满足职业岗位需求。课程目标定位不准,课程设计片面夸大了艺术、体育等个性化课程,针对幼儿园实际需求的核心课程如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及五大领域活动指导课程开设不全,忽视了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应用能力错位,与学前教育职业岗位需求不能有效对接。2.专业教学标准缺失。专业教学标准是保证人才培养规格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技术指南,是指导和管理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目前,河南省制定并实施了现代农艺技术等32个专业教学标准,但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尚未开发,导致该专业教学管理混乱,各自为政。3.师资队伍难以支撑专业发展。一是专业师资数量匮乏。面对幼儿师资的突发需求,中职教育的学前专业师资亦显得捉襟见肘。二是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文化基础课教师超量,专业技能课教师不足;普通师范毕业的师资多,具有学前教育专业背景的师资少。三是教师的专业能力不强。专业技能薄弱,难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4.实习实训条件薄弱。不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训条件还处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新型条件严重不足,内部设施不完善,缺乏幼儿园模拟教室、区角教室等。从校园融合情况看,多数学校还处于表层和短期合作,实习实训的成效不明显。5.“双证书”较难对接。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证,除按学校规定修完相应课程的同时,还须参加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后方可获得。这意味着中职学校除按照学历教育的要求开设相应课程外,还需依据资格证书的要求增设一定的课程。既加大了中职学校课程设置的难度,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证书”的无缝对接。

二、中等职业教育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需求和职业岗位需求分析

1.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需求分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学前一年毛入学率达到95%,学前两年毛入学率达到80%,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到70%。国家还制定了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建立了幼儿园准入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补助,并对0至3岁婴幼儿教育给予高度关注。各地通过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实施,改建了一大批农村薄弱幼儿园,新建了一批示范性幼儿园,支持了一批民办幼儿园。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制约幼儿园发展的瓶颈仍然是师资短缺和质量不高的问题。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未来一段时期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将会有非常旺盛的需求。2.学前教育岗位能力分析。学前教育职业岗位群除要求学生要热爱幼儿、具备良好的师德、敬业精神和强烈的责任心外,还有很多能力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认知能力,主要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沟通能力;二是组织能力,主要包括生活指导能力、理解和把握幼儿心理的能力、幼儿教育环境创设能力、教育教学的应变能力和创新与合作能力;三是职业技能,主要包括弹奏乐器、唱歌、跳舞、绘画等方面的操作能力;四是学结能力,包括独立学习,自我反思,明确问题,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意见。3.幼教机构的人才实践需求。调查表明,幼教机构对人才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二是具有较强的沟通和交流能力;三是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四是要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吃苦耐劳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五是要掌握一门特长。

三、中等职业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策略

篇6

1.课程体系不能很好满足职业岗位需求。

课程目标定位不准,课程设计片面夸大了艺术、体育等个性化课程,针对幼儿园实际需求的核心课程如学前教育学、学前心理学及五大领域活动指导课程开设不全,忽视了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知识面狭窄,应用能力错位,与学前教育职业岗位需求不能有效对接。

2.专业教学标准缺失。

专业教学标准是保证人才培养规格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技术指南,是指导和管理中等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目前,河南省制定并实施了现代农艺技术等32个专业教学标准,但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标准尚未开发,导致该专业教学管理混乱,各自为政。

3.师资队伍难以支撑专业发展。

一是专业师资数量匮乏。面对幼儿师资的突发需求,中职教育的学前专业师资亦显得捉襟见肘。二是师资队伍结构不尽合理,文化基础课教师超量,专业技能课教师不足;普通师范毕业的师资多,具有学前教育专业背景的师资少。三是教师的专业能力不强。专业技能薄弱,难以做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4.实习实训条件薄弱。

不少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实训条件还处于基础设施建设阶段,新型条件严重不足,内部设施不完善,缺乏幼儿园模拟教室、区角教室等。从校园融合情况看,多数学校还处于表层和短期合作,实习实训的成效不明显。

5.“双证书”较难对接。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取得幼儿园教师资格证,除按学校规定修完相应课程的同时,还须参加国家教师资格考试,合格后方可获得。这意味着中职学校除按照学历教育的要求开设相应课程外,还需依据资格证书的要求增设一定的课程。既加大了中职学校课程设置的难度,也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双证书”的无缝对接。

二、中等职业教育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需求和职业岗位需求分析

1.学前教育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学前一年毛入学率达到95%,学前两年毛入学率达到80%,学前三年毛入学率达到70%。国家还制定了学前教育办园标准,建立了幼儿园准入制度,对家庭经济困难幼儿入园给予补助,并对0至3岁婴幼儿教育给予高度关注。各地通过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的实施,改建了一大批农村薄弱幼儿园,新建了一批示范性幼儿园,支持了一批民办幼儿园。但从目前情况来看,制约幼儿园发展的瓶颈仍然是师资短缺和质量不高的问题。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出,未来一段时期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将会有非常旺盛的需求。

2.学前教育岗位能力分析。

学前教育职业岗位群除要求学生要热爱幼儿、具备良好的师德、敬业精神和强烈的责任心外,还有很多能力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认知能力,主要包括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沟通能力;二是组织能力,主要包括生活指导能力、理解和把握幼儿心理的能力、幼儿教育环境创设能力、教育教学的应变能力和创新与合作能力;三是职业技能,主要包括弹奏乐器、唱歌、跳舞、绘画等方面的操作能力;四是学结能力,包括独立学习,自我反思,明确问题,总结经验,提出改进意见。

3.幼教机构的人才实践需求。

调查表明,幼教机构对人才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具有较高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二是具有较强的沟通和交流能力;三是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四是要有较强的服务意识、吃苦耐劳精神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五是要掌握一门特长。

三、中等职业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建设的策略

1.构建基于“校园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园合作,即通过学校与幼儿园深度合作,共建专业,共担课程,共编教材,共享资源,协同育人。一是基于校园合作,科学设计人才培养方案。要改变传统的错误观念,即认为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只是学校的事情,要充分发挥幼教机构专家的作用。二是基于校园合作,探索“2+4+4+6”的工学结合培养模式。“2”指两周的职业和教育见习,第1个“4”指四周的保育和教育实习,第2个“4”指四周的专业综合实习,“6”指六个月的顶岗实习。通过工学结合,真正实现专业与岗位的对接。三是依托校园合作优势,改革教学方法。结合学前教育专业特点,采取基于行为导向的情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模块化课程体系。

通过对学前教育专业岗位(群)进行分析,总结岗位工作任务,分析岗位所需的素质、知识和能力,然后以岗位(群)的工作流程以及素质、知识和能力要求为导向,分析学前教育专业岗位群所要学习的领域和内容,构建理实一体、以职业素质和能力提升为目标的“两类五模块”课程体系。两类即“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程”,“五模块”即“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专业(技能)方向课程+教育实践课+专业选修课程”。同时应依据上述设计,科学设置课程和制订教学计划,开发制定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标准,有效解决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标准缺失的问题。

3.构建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

(1)要持续扩充教师数量。既可从往应届毕业生中择优选择,又可从现有幼儿园教师队伍中选聘。(2)要强化教师团队建设。一是注意选拔领得住、用得上的专业带头人,二是注意青年骨干教师队伍建设,三是注意年轻教师队伍培养,通过主动参加观摩会、鼓励参与示范课、深入幼儿园学习等举措,使其尽快熟悉岗位要求。(3)有效提升教师综合能力。一是要终身学习、自主发展,在边学习边教学边研究中逐渐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二是定期参加学前教育的专业培训,挂职到幼儿园锻炼。三是注重“双师”素质提升,力争使每一位学前教育专业教师达到“双师”要求,适应不同时期、不同岗位的多样化要求,适应幼儿教师个性化的发展需求。四是定期进行专业技能大比武,督促全体教师熟练掌握信息应用技术,充分展现学前教育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

4.加强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实训基地建设。

(1)政府部门要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充分利用教育财政资金,科学规划,体现专业急需,统筹合理使用,切实提高校内实训基地的利用率。(2)要统筹规划。坚持把基础性实训和特色性实训两类基地统筹考虑,统一规划。本着基础够用、特色优先的原则,建设一批完善的内部实训设施。(3)要校、园结合。充分利用当前幼儿园紧缺的现实需求,采取自建、校企共建或引企入校等多种方式,在理清产权、明确责任的基础上,建设一批现代化的幼儿园,使学前专业的学生培养和幼儿园的快速发展相互促进。(4)要虚实相结合。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设计开发适合学前专业实训需要的虚拟仿真实训室,破解经费不足、建设缓慢、场地不够的问题。(5)要协同发展。本着适应、相近、共享、共进的原则,从当地区域遴选一批符合校外实训基础的幼儿园,采取多种形式,开展校、园合作。丰富合作内容,创新合作方式,推进合作规模、提高合作效益。

5.开展中职教育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水平评价。

篇7

职业培训学校一般是指的非学历类教育的学校。现有一般课程为:文秘专业、安全主任资格、企业负责人安全资格、电工专业、叉车专业、电梯操作员、焊工专业、设计专业、会计专业、电脑维修、电子商务等;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的职业学校筹建活动方案3篇,供您借鉴。

职业学校筹建活动方案1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认真贯彻执行大莫古镇中心学校工作计划,紧紧围绕学校艺术教育特色,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以特色艺术活动为抓手,进一步挖掘学校艺术工作,认真实施艺术工作的改革,统筹安排各级各类艺术活动,切实提高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水平,全面提高学生的文艺素养,突出学校特色,使学校的艺术工作更上一层楼。

二、具体目标:

1、学校成立艺术教育小组。组长由徐波老师担任,小组成员由各分校音美教研组成员组成,指导督促学校艺术工作的开展。

2、严格执行新课程标准,开齐上足上好音乐课、美术课,提升音乐、美术等各方面素养。

3、如今的甘和完小已经努力把文艺作为创建学校特色之一。并逐渐形成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与众不同的特色发展之路,本学期继续把艺术特色校本课程做扎实。

4、培养音乐、美术艺术特长学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比赛。

5、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推动我校艺术的蓬勃发展。

三、重点工作:

1、制定音乐、美术各科教学计划;规范音乐、美术各科课堂教学常规;整理音乐、美术室,增添教具、器材;组织有音乐、美术特长的学生开始训练。

2、继续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策划排练质量优秀的文艺节目参加文艺汇演,开展少儿手工、书画大赛;组织形式多样的教科研活动,全面提高艺术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质量;让艺术教师做到精心设计教案,因地制宜的灵活运用教材,使课堂教学有新意、有创意;积极组织音乐、美术教师苦练基本功。

3、组织制定节假日艺术活动实施方案,动员全校师生人人参与,个个动脑动手,扎实训练(定时间或定数量),形成一个积极的创建氛围。

4、组织学生进行音乐、美术学科的期末考试;举行各科总结及有关资料的归档。

四、具体工作及措施:

1、今年,我们要以甘和完小艺术为特色,开展艺术教育活动,提高艺术教师的工作热情,努力促进学校音乐、美术教师在各自的教学和活动中突出表现,注重对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与熏陶,重视对学生艺术才能的挖掘和能力的培养;学校为艺术教师搭建展示的舞台,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活动和大赛;加强艺术教师的专业理论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鼓励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艺术类活动和比赛,为学校争光。

2、为了加强特色建设,形成学校特色品牌,我校将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1)抓普及,促提高。我们将特色建设集学校、班级、学生于一体,学校开设艺术类的第二课堂兴趣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性特长,以点带面,以形成学校的特色项目。

(2)抓训练,提高艺术教育水平。

3、器乐教学进课堂。音乐课堂增加器乐教学,针对器乐教学加强教研,制定切实可行的学段目标,通过器乐教学,使每个学生学有特长,音乐素养得以提高。

4、认真抓好学生唱歌活动,达到“班班有歌声、路队有歌声、集会有歌声”。

职业学校筹建活动方案2

一、指导思想

倡导"提升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就业、生活品质"的专业教学理念,继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促发展"的工作原则,以促进我专业部学生和教师的共同发展为目标,正视现状,积极开拓,稳步前进,真正推进专业部的内涵建设。

二、专业部工作梳理

(一)常规工作

1.做好会展、物流、会计三个专业的专业调研工作。针对会展专业"重点不重"的现实状况,延续上学年的工作,继续从专业调研、专业教学计划研讨、专业教学质量跟踪、学生调研、师资调研、班主任工作调研、学生就业去向等着手,深入调查,在做好校内调查的基础上,走出校园,走进行业,以教研组为首,全体专业教师参与,形成具有深度的密切结合行业企业现实的调研报告,作为指导专业发展的重要现实依据之一。

2.进一步落实专业部教师的教学互动,推进专业深度教研,结合教师本人

撰写的3年发展规划,为教师发展营造机会、提供平台,继续推进专业教师的梯队建设和"双师型"发展建设,尤其是继续做好转行教师的专业学习和发展工作。

3.加强教学督查,强化课程的执行力度,做好专业部主任、教研组长的教学检查,做到有检查,有反馈,有跟进。

4.落实12级会展专业分方向工作,做到稳妥、谨慎、周到。落实会展专业营销与策划方向学生专业服装统一征订工作。

5.做好专业部各项档案资料的收集管理工作,规范会展开放实训中心、物流实训室及两个专业机房的实训管理工作及使用记录工作,会展实训中心一周一报,其余实训室不定期抽查,为各项检查做好准备的同时作为完善管理工作的内容之一,便于总结提升。

(二)重点工作

1.会展重点专业建设

本学期将继续从专业调研、专业教学计划研讨、专业教学质量跟踪、学生调研、师资调研、班主任工作调研、学生就业去向等着手,深入调查,找出弱势原因,从主观因素出发进行整改和推进,逐步夯实基础,争取有质的突破。具体工作措施包括:

(1)在清晰界定会展营销与策划和会展设计两个专门化方向培养目标和教学目标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上学期制定的专业教学标准和专业教学计划,强化落实,关注课程执行力,提高教研组及备课组的"教研能力",强化"教学研究";

(2)结合品牌教师培养,作为落实分层教学的一项措施,稳步推进专业发展工作室工作,在上学期的基础上本学期进一步推进和做深。会展设计工作室指导教师增加郑剑、宁峰;会展营销与策划工作室分拆为会展营销工作室和会展文案策划工作室,指导老师分别为盛蔚和周文雯;会展礼仪工作室指导老师增加黄晓明,同时请黄晓明重点研究婚庆展示和礼仪、音响师教学工作;要求工作室有方案,有目标,结合班级文化建设等工作设计本学期的工作项目,有实施措施,把学生培养和教师发展相结合,把专业发展和德育发展相结合,真正体现专业发展工作室的效用;

(3)推进订单培养与校企合作,开拓与长风生态园的合作;继续推进与曹创广告设计公司的师徒制工作室项目;

(4)组建和完善专家指导委员会,有内容有成效;

(5)进一步探索和改进会展开放实训中心的运营与管理,进一步研讨实训室管理的相关制度和落实情况,包括相关档案的整理工作,共同发现问题,更重要的是集思广益,找到适当的策略,提升实训室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效率;改建调音实训室;

(6)推进会展专业校本教材的编写并进行过程管理与质量监控;

(7)帮助吴瑾菁较好的完成会展专业教学的转型。

2.星光杯项目启动

在上学期清夏技能节和专业技能比武,星光杯各项目选苗的基础上,基本确定参赛项目,明确各项目指导老师与领队教师,形成星光杯项目小组及相关育苗方案,积极备战201x年第五届星光计划技能大赛,针对大赛要关注过程,以点带面抓好种子选手的培育工作以及专业骨干学生的群体培养工作。探索大赛项目的常规教学,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大大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及学生专业技能,有效推进学校日常的专业教学管理工作。

3.强化英语、计算机等能力,用好早自修和午自修

会展专业拟在早、午自修时间加强英语、计算机技能;会计专业拟加强传票翻打、小键盘运用能力;物流专业拟强化专业英语、口才表述等技能,由专门教师进行辅导,有目标,有措施,有成效。

4.坚持班级文化建设,推进品牌德育的逐步形成

坚持"以文化育人"为主线,继续以温馨教室建设为载体,与专业发展工作室相结合,彰显专业特色,促进班级的专业化、个性化发展,通过多元化的育人载体,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意识,推进品牌德育的逐步形成。

5.提高学生综合素养,成立学生专业团队,学生演讲团由孙雷维领队、礼仪接待团由李晓俊、黄晓明领队。

三、专业部工作策略与理念

贯彻"岗位价值观"理念的培育,通过部门学习与交流、组织沟通、个别沟

通等,在专业部日常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渗透"价值观"的理念并长期坚持,积极打造一支积极进取、团结向上的团队。

(一)工作策略

全员参与、团结协作、责任到人、过程管理、重点推进

(二)工作理念

树立三个意识,认清一个关系

1.树立责任意识,深刻认识专业发展与教师"自我"的关系;

2.树立团队意识,深刻意识专业团队"大我"与教师个人"小我"的关系;

3.树立发展意识,深刻认识"乘风破浪"主动发展的重要性与"固步自封"被动淘汰的严重性;

4.重新审视师生关系,深刻认识到学生的成长与教师的发展共进退,意识到"优秀的学生成就成功的教师","成功的教师造就优秀的学生"。

职业学校筹建活动方案3

二O--年我院将从组织建设、资源建设、队伍建设等方面增强办学实力,继续加大各级、各类成人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的招生力度,力争在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新的突破

1.在社会公益性培训与社区教育宣传方面积极配合市委及市政府有关部门,力争有所新的突破。如:配合市委宣传部搞好科学发展观的宣传,配合环保部门开展节能减排宣传等。

2.大力开展退伍士兵学历教育与技能培训,力争在教学管理与教学方式方法上有所新的突破。

3.积极开展残疾人员职业技能培训,不断地探索残疾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新思路与新方法,通过实践总结与理论研究,力争在实践与理论两个层面都有所新的突破,为我国残疾人员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可供学习与借鉴的典型经验。

4.继续加强与社会力量的合作办学,(如山东博文、昆山科高等)力争在今年在合作办学的规模与层次有所新的突破。

组织建设:

组织建设是各项工作基础,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作用以及开展各项活动的重要基石,加强组织建设,理顺组织关系是--年的重要任务。理顺组织关系具体表现为以下个方面:

从思想建设上:明确社区培训学院与教育局职业社会教育科各自的分工与职责,以便互相协调,共同促进昆山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从制度建设上:建议报请市社区教育领导小组批准,各镇社区教育中心校增挂昆山社区培训学院某某分校招牌,从法规、制度上明确社区培训学院与镇社区教育中心之间的上下级业务隶属关系。(不涉及到组织人事编制问题,仅仅是增加一块牌子,加强业务服务与指导而已)通过以上举措可以进一步发挥我市社区教育的系统优势、控制优势、协同优势与集团效应、品牌效应,更好地推进我市社区教育工作。

创建迎评

今年创建迎评的总体目标是:在市社区教育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与协调下,努力作好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的各项工作,争取以高分通过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的评审。为此,市社区培训学院决心认真作好以下几项相关的工作:

1.积极配合与协助市教育局职业社会教育科开好二O--年我市的社区教育工作会议;

2.积极配合创建迎评工作,在我市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教育宣传活动,努力扩大社区教育在我市市民中的知晓度、喜爱度、参与度,努力扩大社区教育在我市的影响与作用。

初步打算今年11月份举行一次大型的社区教育宣传月活动,主要内容有:广场宣传咨询活动,社区教育特色课程评选活动、社区教育骨干培训班(初步打算拟请华东师大叶忠海教授前来举办讲座)社区教育征文比赛等系列活动。各镇社区教育中心也将举办相关活动。

3.积极配合与协助市教育局职社科,大力开展创建各级社区教育示范乡镇、社区教育示范中心、农科教基地建设、数字化学习社区以及各级、各类学习型组织创建等工作,通过这一系列的工作为迎接示范区评审打下扎实基矗

除了积极配合与协助市教育局职社科做好迎评工作而外,还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江苏电大昆山学院今年成为全国电大系统的社区教育实验中心。

资源建设

主动、认真做好各镇社区教育中心资源开发的服务与指导工作。积极配合中心网站建设,通过积极引进与自主开发,双管齐下,大力开发网络教育资源。

继续加强社区教育特色课程开发的力度,今年打算与千灯镇社区教育中心合作编写《振兴昆曲——从百姓做起》(暂命名)的通俗读本;与锦溪镇社区教育中心合作编写《江南曲艺奇葩——宣卷》(暂命名)的通俗读本。

积极配合省社会教育服务指导中心做好宣传教育、通信报导、理论研究等工作。

继续办好社区教育报,初步打算今年每期增加到八版,或改为小16开版本杂志形式。

项目实验

本年度将一如既往地加强在对各镇社区教育中心项目实验的业务联系与指导。本年度还计划在市区选择两个街道开展项目实验活动,(玉山镇与开发区各一个)通过试点、总结经验,再逐步推广。本年度我院确定《以社区教育征文比赛为契机,努力扩大社区教育在我市市民中的知晓度,热爱度、参与度》作为一个中长期的实验项目。

理论建设

上年度完成《社区学院(校)在建设小康社会中的理论与实践》的结题工作;

下半年度主要开展省十一五立项课题《江苏省学习型社会典型案例研究》的子课题—《省域社区教育三级网络教育体系构建的》研究。

除了加强学院自身理论建设而外,还要加强对各基层单位业务上的服务与指导;积极组织、动员基层社区教育中心共同参与课题研究,通过课题研究增强我市社区教育理论研究的实力,丰富我市社区教育发展的人文内涵与思想内涵。

网站建设

积极开发各种网络教育资源,努力做好网站的保养、维护、前后台统计、网络安全、增删资料等网站日常管理工作。

篇8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声乐教学;音准控制

数字化技术介入声乐首先解决了声乐教学中主观听觉和客观听觉不一致的情况。人们感知自身声音大体分为3个类型:外传导听觉,内传导听觉,内、外传导复合听觉[1]。歌唱者听到的自己演唱的声音和老师听到的声音是不同的,这很容易造成学生对老师提出的要求感到不理解甚至疑惑。在普通教学中,通常往往有这样的情况,对老师指出学生的问题,但学生一脸茫然,并未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不是老师指出的不对,而是学生由于自己听觉的偏差导致没有领悟老师所说的问题,传统的声乐教学会出现教学效果不好、效率不高等现象。

一、数字化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使用价值

数字化技术介入声乐首先解决了声乐教学中主观听觉和客观听觉不一致的情况。人们感知自身声音的方式大体分为三个类型,外传导听觉、内传导听觉、内外传导复合听觉。歌唱者听到的自己演唱的声音和老师听到的声音是不同的,这很容易造成学生对老师提出的要求感到不理解甚至疑惑。在普通的教学中通常有这样的情况,老师指出学生的问题,但学生一脸茫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存在。并不是老师指出的不对,而是学生由于听觉的问题导致没有领悟老师所说的问题,传统的声乐教学会出现教学效果不明显,效率不高等现象。利用现代先进的数字录音技术和后期分析处理来记录声乐演唱,目的在于帮助声乐学习者认识自己的演唱状态,建立良好的发声听觉习惯,了解自身声音特点,对音准、节奏、情感进行客观技术性分析和主观判断,从而有效提升声乐学习效率和质量。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做了大量实验比对。例如,在本课题研究的阶段中,参加对比演唱学生录音中,由于学生演唱能力的局限,歌唱的肌肉和气息支撑比较弱,在歌曲演唱的录制过程中出现了大量的音准、节奏方面的偏差。我们通过重复播放录好的音频片段,指出其中的音准问题以及分析其出现的原因,让演员们清晰明确地看到了自己的问题所在,以便在下一遍录制中注意及时更正。在这次录制中,我们邀约参与课题的徐老师的学生演唱音乐剧唱段《天边外》进行录制,在录制过程中,不断通过录音和对比聆听去调整学生状态,在状态较好的时候开始录制。但在音准方面还有诸多明显偏低的状况。这时候聆听录制后的音频,学生自己很快就听到了自己在声乐技术、音准、情感表达中的缺点。随后,对该片段进行音准修正后,学生更加明白了正确音准的听感,再次在声乐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声乐技术的调整,二次录制音准明显好了很多。在完成多次录音后,通过老师对角色唱段的讲解、通过对原唱音频进行对比聆听,以及软件音准数据比对,让学生和声乐教师一起总结学生当前存在的问题,定制计划帮助学生在下一阶段的声乐学习中需要做到什么样的演唱状态。对比大师的演唱,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在哪里以及课后练习要注意什么,让学生清晰地了解下一个阶段学习的目标方向。数字化技术运用在声乐教学中极大改善了声乐教学的教与学的学习效率,使得学生的进步程度大幅度提高。通过实际教学录制我们总结出,适当的先进数字化技术的引用能解决传统声乐教学中的不足,帮助老师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声乐问题。通过不断实训,客观的录音数据分析能让学生清楚感受到自己的学习进度,一步一步扎实地提升自我技能。最后,通过一个完整声乐作品的录制,能客观记录这一项目研究过程中学生学习的变化的轨迹,和第一次录音的数据进行比对更能看出学生的提升幅度。该课题的思路并非颠覆现有的声乐教学的方法,而是引入数字技术对于声乐教学的帮助作用,在学生演唱歌曲之前,教师通常都要指导学生进行练声训练,这是指导学生把握歌唱状态的有效手段。此时,教师可以分别录制学生在进入状态前后的声音。并引导学生进行波形对比,鼓励学生积极分析造成波形差异的根本原因,提升教学效率和教学效果[2]。这就如同在医疗体系中,传统的医疗手段对疾病也可以进行诊疗。但是,引入先进的医疗设备后,可以快速辅助医生诊断疾病。数字化技术介入到声乐教学中能帮助声乐教学更有效率,更好地提升整体教学水平,使学生客观听觉得到快速提高。

二、数字化技术在国外声乐专业教学中使用现状

数字化音频录音技术的诞生和发展一直以来都是国外处于领先地位,并在声乐教学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为此,我专门咨询了在多个国家留学的中国学生,了解了欧洲、美国和韩国的音乐院校的录音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普及程度。在访问中了解到,近年来韩国的声乐专业数字化录音技术应用非常广泛,包括传统的美声教学、音乐剧教学,特别是流行演唱。由于韩国录音技术非常发达,在学校学习过程中,学生在学校录音棚中会参与大量的录音实践,通过录音后对学生演唱状态的分析帮助学生客观的对自己有一个认知,同时也要求学生课下通过录音的方式完成作业进行提交。通过郑玉萧同学跟她留美的韩国的声乐教师交谈了解到,美国以伯克利音乐学院为代表的学校大量的采用数字化技术应用在教学中,所以韩国的教师将这样的教学习惯和风格带回了韩国普及和推广,使得声乐教学的效果大大提高。关于欧洲音乐学院我访问了在德国定居的中国音乐人梁金女士,她了解到在法国法兰克福音乐学院的声学系和德国汉堡音乐学院音乐系中,录音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并不是很多,虽然德国的录音技术起步较早,但在艺术学院中,一直以独立专业存在,没有实现跨专业的融合教学与发展,她本人也和德国从事录音的朋友聊了之后,都认为很遗憾,在欧洲其实更应该像美国和韩国那样,应该普及数字化音频技术在声乐学习中的使用。由于韩国的艺术院校对于数字化录音技术介入声乐的教学应用相对较多,加上良好的硬件设施,在声乐教学,特别是流行声乐教学中经常使用录音的手段,帮助学生认知和提升声乐演唱水平。所以韩国近年来的声乐教学水平在亚洲异军突起,美声、音乐剧,尤其是流行演唱的水平日益提高。

三、数字化技术在国内声乐专业教学中使用现状

在国内以“数字化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为关键字在《中国知识资源总库》中检索到相关论文至少20余篇。大多数论文存在以下问题:研究者通常是从事声乐专业的教师,并未涉及数字化技术对于声乐教学研究的核心和实质。研究者不太了解数字化技术中的技术环节,用什么计算机、什么声卡、什么话筒、什么话放,什么录制软件,什么软件做音准分析。文章中涉及技术环节的要么忽略掉,要么就是引用,也没有查看技术描述的年代,以至于不少文章中错误不断出现。有的2015年的研究居然还在使用1994年的计算机及软件,甚至还有张冠李戴出现软件名称拼写错误的情况。不少论文在谈及数字技术的部分竟然出现不少论文内容雷同的情况。

(一)传统声乐教学中教师如何纠正音准

传统声乐教学中对教师的声音审美、声音科学的判定标准及原则、听力、教学经验、体力、综合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实际教学中因教师个体差异及心情、体能等方面的因素都会导致教学效果并不完全尽如人意的实际情况。引入数字化声乐教学手段就变得非常迫切和必要,在技术方面的帮助下,能够在师生中依靠更加客观的第三方记录和回放声音尤为重要。实际传统声乐教学中很早就采用手机录音或摄像的手段及方式进行教学,增加学生对自己的辨识,发现其演唱的问题。但是手机、摄像机等设备对于声音录制的品质、后期的技术处理及分析完全无法与先进的数字录音设备相比。在传统声乐学习过程中,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和固定,一般以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亲身教授为主,辅助教学工具大都为钢琴或音响,学生通过钢琴音高的提示和教师的描述来寻找正确的发声方法和音高位置,当学生出现音高和音准错误时,由教师及时叫停,并进行错误回顾,此时学生可能已经忘记刚才的音高位置了,一般教师会对刚才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模仿,并做出正确的示范,以此种方式试图让学生领悟,然后让学生重新再唱一次甚至多次重复这一过程直到正确,在没有现代先进技术手段介入的情况下,一般需要通过教师的一些抽象讲解来提示学生音高的位置、呼吸的调整、腔体的打开等这几个需要同时注意的方面。这种形式存在一定的主观性和曲折性。有一些悟性高的学生领悟较快,能够通过教师的示范感受到自身问题所在以及立刻掌握如何调整呼吸状态、肌肉运用来及时地纠正自己的音准,但仍有许多学生无法通过这种方式明确地感知自己的错误或不能马上改正。这样一种单一传统的教学方式常常会出现教师讲授吃力、学生吸收不好的情况,长此以往,音准纠正方面师生双方都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而教学效果往往不甚理想。

(二)数字化技术在教学过程中对音准控制的作用

声乐人才培养模式具有时代性,多元化的声乐教学形式可以更好更快地满足当下人才培养需求,为学生毕业后的就业及深造奠定更好的基础。在拓展声乐教学方式的前提下,可利用数字化技术作为载体实现全方位多视角的声乐教学,扎实推进学生舞台表演与演唱的技术技能训练,实现数字化技术与声乐教学的融合发展。近几年来,由于线下教学无法正常进行,一种新的声乐教学形式——线上声乐教学应运而生。师生借助当下先进的网络技术进行远程上课,有通过直播手段上课的、有通过发送录制音频视频来上课的、也有利用各个视频软件上课的,新型授课形式大大突破了之前的单一模式,丰富了声乐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同时面对当前社会的强烈需求,也鼓励和支持更多的有志之士共同研发提升数字化技术与声乐教学融合的网上课程,使学生即便身在异地也能接受老师的亲身教学。在此次课题研究过程中,本人通过实验法,对声乐学生在一个时间段内进行跟踪录制,总结每个学生的录音文件对比分析其音色、演唱特点、音准偏差,通过技术分析,让学生明确知道自己演唱的问题和不足。在研究过程中师生共同确定参与录音的选曲,根据每学期的课程内容,制定阶段性的教学目标和考核标准,提高学生对声乐曲目中音准的控制能力。总结出好的经验加以运用、不足之处进行改进,探索高职声乐课程的教学规律。通过该项目的研究,既增强教师团队的科研能力又增强教师及学生的实践能力,通过新的教学模式和课程的结合既提高教师的教学创新能力又对学生今后从事社会音乐教育和音乐推广工作奠定了基础。在艺术高职声乐课程设置增加录音棚实训课,选择教学曲目中代表性的声乐作品进行录音实训。根据艺术高职教学人才培养目标和特点,确定录音实训课程教学时间安排,考虑到现有的教学计划、人才培养目标和考核标准,合理加入新的实训环节。实验所用到的软件硬件设备:录音场所是在本学院用于教学实习的专用录音棚,装修具有良好的建筑声学特性。声卡采用德国RMEfirefaceUFX,话筒放大器是AMSNEVE103,话筒采用的德国NeumannU87。课题录音用到的软件是美国AVID公司的Protools2021。该软件是最早在计算机中开发的数字录音软件,迄今为止已经成为业内的行业标准。音准分析软件是Celemony公司的MelodyneStudio,这个音准修正软件也是业内最为出色的软件。该课题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确定参与项目的学生及收集数据,通过多名学生的录音数据收集,录制数据进行分析,让学生了解现阶段自己的声乐演唱的状况;第二阶段做比对分析,研究过程中,已经完成多次录音后,通过讲解,对比聆听,及软件音准数据比对,和声乐教师一起总结学生当前存在的问题,定制计划帮助学生在下一阶段的声乐学习中需要做到什么样的演唱状态;第三阶段通过两个阶段的实训,能解决在传统声学教学中的不足,帮助老师针对性地解决学生的声乐问题。通过不断实训,客观的录音数据分析能让学生的学习一步一步提升。最后,通过不断校准音准后,完成一个高水准声乐作品的录制。总之,该课题的研究及应用使声乐教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得更为紧密,有效增强学生(特别是流行演唱方向)的就业竞争力,保证了课程的严谨性和教学的客观性,探索了如何在高职院校培养学生适应多种舞台演唱的教学规律,确定了学生毕业可达到的能力标准,为学生上岗就业提供“无缝对接”。通过这次教学研究,也可以提升学院声乐教师教学的整体水平和教学要求。同时,对传统声乐专业的课程设置具有推动及优化作用,可大大促进声乐课程的教学改进。

参考文献

[1]樊华.数字化技术在声乐教学中的运用[J].音乐时空,2015(20):156.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