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地下管线管理8篇

时间:2022-02-03 05:28:04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地下管线管理,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地下管线管理

篇1

关键词:三维引擎;数据模型;.Net编程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泰达水业有限公司净水厂占地面积约60万m2,地下管线种类较多。经过多次扩建及改造后,系统越来越庞大,空间结构更加错综复杂。相关纸质图纸资料采用人工管理的方式,图纸资料相关信息不全、查询效率低、更新速度慢,已经无法满足地下管线管理的实时要求。当开挖某区域涉及多个专业管线时,通过图纸资料很难查找到各管线间的空间结构和综合状况,给工作的开展增加了不少难度。当遇紧急情况时,有时要靠有经验员工的记忆来判断,使抢修人员倍感压力。通过三维可视化地下管线管理系统,净水厂实现了对水厂的管线、图纸资料的科学管理,还为厂内生产调度、施工改造、地线管线维修保养提供了精确、迅速、科学的依据。本文介绍的就是泰达净水厂三维可视化地下管线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2技术背景

随着三维引擎技术逐渐成熟,三维可视化技术在管线管理方面与传统的二维表现方式相比有诸多优势。优秀的空间表现力,能让用户从多角度、全方位的视角来观察管线布局。三维化的拓扑分析功能可以更直观的给用户以良好的空间分析(诸如流向分析、开挖分析、断面分析等)以及管线之间连通性的清晰了解。测量及标识功能可以使用户能以全局视角去查看管线的标高,辅以多种定位方式以及模型分层显隐等三维场景下的独有功能和三维环境的实景展示,使用户对现场的管线状况有一个更直观、更明确的认识。本系统采用的howsky3D三维引擎具备处理结构化数据的功能,依靠三维要素数据模型管理机制,可实现对建筑空间、场景、管线、设备等多种空间位置对象的三维仿真展示和管理,具备定位辨识准确,特征辨识清晰,数据组织有条理等特点。三维引擎的三维数据要素和数据模型如图1所示:三维要素的数据模型,简单要素形成聚合要素和复合要素,实现了对建筑空间、管线、设备的表示和同一工作空间几何对象多比例尺的表示,采用改进的矢量数据表示方法,具有较高的定位精度,易于进行特征的辨别和选择,并且能精确地存贮坐标值,能有效的组织综合管网及环境场景的各类三维管理对象,为净水厂管网数据精益管理提供了技术基础。针对净水厂的管线管理业务,考虑安全性和数据稳定性,系统采用C/S模式进行搭建,在局域网内运行。考虑通用性和稳定运行的要求,系统采用当前主流的面向对象系统的.NET开发平台,使用MicrosoftVisualStudio2008为开发工具,配合为.NetFramework量身定做的C#语言,结合关系型数据库SQLServer2005共同完成系统的开发。三维模型采用虚拟三维建模技术,即从CAD图纸和现场人工拍照获得实际建筑的尺寸信息及外观信息后,将数据导入当前应用最广泛的三维建模软件3DMAX中进行处理,并通过人工生成模型。模型生成后通过自定义的3DMAX导出插件将模型导成本三维GIS引擎可以使用的格式,并将其加入三维GIS引擎进行后续的流程化渲染及显示。

3系统设计

3.1总体架构

系统设计遵循分层架构设计思路,将数据层、业务层和应用层分离,多层结构提供了非常好的可扩展性,可以将逻辑服务分布到多台服务器来处理,从而提供了良好的伸缩方案。数据存储层,采用SQLServer数据库和模型文件相结合的方式,实现对系统数据的全局性管理,并可方便的实现数据的备份。数据访问层,确保了数据的统一管理、数据交互、接口访问、资源共享等功能,提升管网数据的可应用性。业务层将系统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了封装,方便调用和升级。应用层为系统交互界面,用户在此既可以实现各类管理需求,又能够满足各类业务应用的扩展需要。

3.2数据需求分析及数据设计

所辖区域范围内涉及管理对象设计包括以下内容——管线、附属设施及作为参照对象的建筑、道路、景观围栏等模型及其属性信息。针对管理对象的内容,数据存储及结构设计如下:(1)模型对象,包括三维场景、建筑以及附属设施等,采用文件加密方式进行存储,将原始的.X模型文件经过格式加密转换形成.HSZ模型文件,并通过三维引擎可进行解密调用,也可通过专业工具进行模型文件的修改更新处理,确保模型数据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2)管线模型作为主要管理对象,依据原始管线CAD数据转换而来,以点—线—点的逻辑形式存储在SQLServer数据库中,采用三维引擎读取逻辑数据而生成三维模型的的方式进行浏览和管理。(3)各类模型数据的属性数据以及管理信息,也采用SQLServer数据库进行存储。针对数据模型对象及其属性今后在工作中的管理特点,研发两种数据入库管理的手段,一是针对数据初始化工作,为数据管理员的批量入库工具,实现管网数据快速入库的功能;二是针对日常管网维护改造工作,在三维可视化场景中为管理员开放数据维护权限,可逐对象进行修改编辑。另外,针对三维场景和建筑,专门研发了兼容三维引擎接口的模型管理工具,实现现有模型包的解密,添加或替换新模型后再实现加密打包功能。

4系统主要功能模块

4.1三维展示功能

基于howsky3D高效引擎,整个系统平台借鉴GIS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网络技术的优势,打造一个满足水厂管线管理工作需要的三维化、数字化、网络化信息管理平台。三维管理平台主要功能包括:多视图浏览、场景拖动视角变换、模型分层显隐、地面区块透明度管理、属性信息查询、鹰眼定位、模型树快速定位等基本功能。

4.2管线数据管理模块

管线数据管理是一项可持续的工作,随着水厂管线实际情况的不断变化,管线数据管理也需要定期维护、不断更新。由此该系统特设计管线维护维修管理、管线编辑(批量入库和三维编辑)、模型维护等三个功能来满足需求,以确保该系统较长的使用生命周期。管线编辑功能包括管点和管线等基本要素的三维可视化建立、附属设施模型的添加、各类管网信息的属性修改、附件添加。系统的编辑工作实现了留痕日志管理,做到编辑修改工作可追溯,在数据维护方面保留了严谨的修改依据。

4.3管网智能分析

三维管网智能分析功能包括横断面分析、施工图分析、垂直净距分析、管线连通分析、停水范围分析、爆管关阀分析、流向分析、开挖分析、提取分析、提升分析等。比如:横断面分析,能够直观准确的反映出道路及道路下的管线分布情况,包括管线深度、位置、管径信息。开挖分析,直观地显示地下管线的分布及种类状况,为用户观察分析及施工提供依据;流向分析,动态显示选中管线的介质流向,可结合管网的拓扑结构和阀门的开闭情况进行分析,指导人员施工作业。

4.4三维管网档案管理模块

三维管网档案管理模块包括管网档案分类管理、管网档案管理、模型附件档案管理等三个主要功能。管网档案分类管理可起到用户自主维护档案文件的作用,可以按照管网施工进展阶段划分,也可以按照文件类型进行划分;管网档案管理实现各种类型的档案资料的完美整合、统一储存、方便可查,可对档案内容进行下载和上传操作;模型附件管理允许用户在三维界面中选中模型,自主关联管网属性信息和电子档案。

5关键技术

三维可视化地下管线管理系统的应用,关键技术主要是数据的处理和效果的展示,从两方面介绍本系统应用的关键技术。

5.1管线数据批量入库

管线数据作为最主要的管理对象,数据入库是一个复杂且庞大的工作。原始的数据包括电子版CAD图纸,纸质图纸等。每类图纸因设计施工单位不同,故绘图标准会有差异。通过管线数据批量入库流程,确保了准确性和格式规范统一,缩减了工作量,解决了三维模型入库自适应等技术问题。管线数据批量入库流程如图2所示。

5.2管线搭接无缝拟合

在管线数据入库过程中,在多条线段交叉处,管线会出现管段的缺口,与真实的管线连接方式有一定差异。针对这种情况,采取管线段相切的椭圆法向量与切向量来计算生成管线模型,从而实现管线搭接无缝拟合。管线无缝拟合是指将两个成一定角度相交的圆柱体管线根据其位置及相互之间的连接关系将相交切面由圆柱体的顶/底圆面处理成能平滑相连的的椭圆切面的过程,其概要算法如下:计算出两个相交椭圆面的切向量以及法向量,并根据切向量及法向量进行叉乘计算,算出副法线方向。以切面椭圆圆心为中心点,将副法线方向绕法向量方向旋转i/sum*360度(i=1,2,3....sum),得到椭圆基准点方向。以圆柱面半径除以圆柱径向量与椭圆法向量之间的交角的正弦值,即可得到椭圆的基准点长度,由基准点方向和长度即可得到基准点,连接所有的基准点成面即可得到椭圆。

结语

此系统为净水厂地下管线管理建立了三维可视化平台,实现了管线数据的直观化、共享化、网络化。系统架构易于理解,功能强大且简单实用,用户在较短的时间内即可学会系统使用,易于泰达净水厂管线技改和相关维修维护的开展,提高了水厂应急处理能力,保障了净水厂的安全运行。本系统的开发,在水厂内部管线数据管理的道路上,探索出了一套新型的管理办法。

参考文献

[1]吴丽.基于WebGIS的城市基础设施管理系统的设计[J].计算机技术与发展,2010,4(01).

[2]龚健雅.地理信息系统基础[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篇2

关键词: 管线、信息、数据库

地下管线是保证城市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支撑体系,为城市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质运营条件,是城市的“生命线”,即由给水、雨水、污水、电力、电信、煤气、热力、电视、路灯、工业、公交等组成,地下管线线位的选址在数据上的一点偏差都可能带来增加工程量或不可估量的安全事故。长期以来,由于地下管线属于隐蔽工程、只见投资不见效益等原因,使地下管线管理手段和水平滞后于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主要表现有城市地下管线投资多元化、难规划、地下管线建设与道路建设不同步等实际问题。目前呈现出先修路后建管线被百姓称为“拉链马路”的现象普遍存在。在道路修建过程中地下管线基础资料严重缺乏,致使地下管线事故频发。由于对地下管线现状资料缺乏应有的了解,给城市管线的规划管理工作带来极大不便,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损失,甚至造成重大伤亡事故。随着__新区的迅速启动,张店旧城改造的日益紧迫,地上开发强度不断增长 , 城市化水平势必快速提升,这必将使城市的排水、电力的供应、燃气的供应等城市管线综合承载能力面临严峻的考验。鉴于此 , 我们更要运用科学完善的管理手段,合理利用有限的地下空间资源,综合规划各类市政管线设施,提高城市地下管线综合承载力,发挥其社会效益。

一、__市地下管线及管理现状

城市建设管理长期以来重视地上忽视地下,难以建立一套科学、严格的管理程序,因人员变动、地下管线的更新等因素,使地下管线档案资料不统一、残缺不全,主要表现为如下三个方面:

一是管线资料实时性。 我市 1995 年进行过一次地下管线普查,当时采用丈量、数据统计的方式进行,并将资料存于各区县的城建档案馆或市建委的城建档案馆。 1998 年市建委城建档案馆、__区建委、齐鲁石化公司、南定铝厂等单位应用各种先进的地下管线设备、地下管线成图管理系统进行了第二次底线管线普查,并建立了数据库,__区在规划局垂直以前已形成了地下管线管理与规划总图的管理,实现了同步的数据化、动态化管理目标,为领导的决策提供了高效便捷的服务。建委城建档案馆的地下管线资料则束之高阁。 1998 年之后建设的管线工程资料没能充实进系统,使该系统有名无实,与实际相差甚远,已失去指导城区地下管网建设的意义。这给城市规划管理带来了困难,使地下管线管理滞后于地上建设管理,给城市建设造成了损失,给市民生活造成许多不便。目前新建设的地下管线仍采用图纸存档,已无法满足现代化办公及数据动态管理的要求。现在各规划设计单位都采用微机数据辅助程序设计,利用互联网、个人邮箱等网络设备进行数据交换,我局利用互联网建立了自己的局域网,为实现自动化办公、无纸化办公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

二是地下管线埋设混乱。 由于各类地下管线权属单位不同,其敷设设计、经费来源、管理方法也各不相同,各有各的计划,各有各的安排,最后造成管线埋设、管理混乱,给城市发展埋下了隐患。我市各大企业,如齐鲁石化、新华医疗、东大集团等单位建设的专用管线,又有城建及各管线单位建设的市政管线,都不是与道路同期建设的,后期建设的地下管线为避让现状管线或构筑物,在地下的走向很不规律,进行市政管线规划管理时只能依靠经验积累、跑现场数井盖,或建设单位申报项目时以提供的相关图纸作为确定线位的依据,因缺乏精确的地下管线数据,管理者在办理管线手续时心中无底,惴惴不安!

三是地下管线的设计、施工、测绘部门协调管理不够。 管线产权单位对废除的旧管道没有及时通知规划、测绘等部门更改图纸,施工部门只管前期施工,不重视竣工测量,使得规划、测绘部门不能及时了解管线施工现状,及时进行管线竣工测量和编绘图纸,使得管线资料失去实时性和可利用价值。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地下管线的管理日趋复杂。

二、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信息系统

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信息系统是以地理信息系统( gis )技术为核心,实现与计算机辅助技术( cad )和办公自动化( oa )相集成,具有空间决策支持和专家系统综合分析能力的综合性管线信息系统,也是一个关系到人民生活问题的复杂系统。地理信息系统 (gis) 所提供的空间数据管理与分析功能,为复杂管网系统的管理提供了很好的解决途径。

作为城市公共设施组成部分的城市地下管线由单一、简单的形式发展到多类别、多权属和布局复杂的管线网。城市建设高速发展与落后的管理手段之间的矛盾也日益尖锐,任何一种管线发生故障都会带来重大损失。因此必须尽快按照城市规划管理的要求,根据城市的条件采取最经济合理的普查方法,查

明城市建成区或城市规划发展区内的地下管线现状,获取准确的管线数据,建立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信息系统,实现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的科学化和现代化管理,为领导决策提供准确、详实的资料。 三、建立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技术方案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关系数据库技术的成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建立城市综合地下管线数据库、建立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已经在技术上完全成熟。

目前国内有些城市已经或者正在建立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大体上有两种模式,第一种是 gis 模式,第二种是成图系统加属性信息管理系统模式。 gis 模式除具有成图系统和属性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外,还具有空间综合分析的功能,是一种最有发展前途的模式,也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模式。然而,这种模式一般投资比较大、开发周期比较长。第二种模式是采用某个数据库管理系统和某个 cad 绘图软件研制而成。这种模式一般来讲投资比较小,开发周期短。但是这种系统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没有有机的接合,对将来的综合分析决策带来了困难。目前来讲用得比较少,是一种早期的系统。

本人认为,__市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信息化应是“数字__”的一个组成部分,应以“数字__”的开发建立为契机,通过具体的数据采集,开发建立“数字__”中的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信息系统。

首先,必须采集地下现状管网实时属性,建立基础数据库,管线属性其实包含管线位置数据和管线附属属性。管线位置数据指管线线位、标高、相邻管线间距等具体内容。该项工作需要各相关管线部门的极力配合,探测费用及电子地形图资料收集费用高。普查可进行地块划分,分步实施,例如先做城市主、次干道、重要地块管线普查,形成城市管线数据库雏形,再逐步以小区为单元进行大面积普查。

其次,在基础数据库上开发管线动态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包括两个模块:综合处理模块与批后处理模块。综合处理模块主要实现地下管线属性查询、更新,错误管线编辑,数据导入、导出,图幅调图,区域调图,坐标调图,任意区域的图形裁减和输出,断面分析,净距分析,交叉口分析,报表打印输出,系统安全管理,用户分配和角色定义等功能。批后处理模块主要实现管线竣工测量中的成图作业以及对管线竣工测量工程的跟踪管理。管线竣工后可以直接提交综合处理模块进行管理。各个模块之间有机集成,实现地下管线测量数据从采集、核查、入库到数据管理和分析的自动化管理。

篇3

关键词:地下管线,管理,应用

地下管线是城市中重要的基础设施,它的安全运行是现代化城市高效率、高质量运转的保证。因此,建立城市综合地下管线管理系统势在必行。

一、城市综合地下管线管理系统的特点

城市综合地下管线管理系统是指利用GIS技术和其他专业技术,采集、管理、更新、分析和处理地下管线数据的一种技术系统。它是一个四维的系统,其特点具体如下:

(1)隐蔽性决定了时间及三维空间动态的复杂性;

(2)隐蔽性、埋设位置的集中性也决定了地下管线数据的重要性,数据的完整性、可靠性与准确性是地下管线系统实用的关键;

(3)系统必须自动识别管线间的连接性,即管线与管点间的拓扑关系非常重要;

(4)城市综合地下管线管理系统是一个信息在空间分布上极不均匀的空间异质系统,城市中心区的管线密度较大,从中心区向城市边缘急剧减小。

二、城市综合地下管线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法和原则

1、系统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地下管线管理系统是一个系统工程,其系统组织至关重要,决定其成败的关键因素是数据的组织。有没有数据,数据质量如何,怎样使数据随城市现状的变化而及时更新是地下管线系统建立过程中应当高度关注的。如下所述:

(1)调查研究、修正方案

系统的开发建设是为用户服务的,必须重视和照顾用户的需求,对用户需求进行充分、细致的调查,并对用户的运行机制、信息流程、现有数据基础、用户对系统和产品的要求等方面做详细研究,做出详尽的设计方案,并在开发过程中,恰当根据使用者的意见,不断对设计方案进行修正,对系统进行调整和完善,使其使用功能逐步完善。

(2)协调关系、统一安排

数据的收集和更新,以及数据共享方面的协调和管理是系统建设过程中一大难点,也是组织协调问题,由于这种协调在不同部门间进行,若各部门没有统一的领导和规划,资料各有归属,会加大工作的难度,使得工作无法照常进行,因而,要协调好各部门的工作进度,对其进行统一领导和安排。

(3)重视数据库建立工作

数据是GIS的核心,一个系统的好坏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数据质量的好坏,数据库设计、数据录入是建库的两个重要因素,在数据库设计过程中要求对系统内的各类数据标准化,并分类编码,采取严格的数据质量控制办法。

(4)系统开发标准化

系统的开发涉及到许多标准化问题,如地理信息编码、数据交换格式、基础数据库结构和图形订制都有许多标准化问题,要求其符合一定的规范和标准,,以利于数据的交换、共享、更新和系统的推广,在系统的开发建设过程中尽量注意标准化问题。

(5)长期规划工程项目

地下管线信息系统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工程项目,其运行周期较长。因此,应该做好项目管理的长期规划,最好有一个保证其数据更新、模型改进的长期预算。

(6)数据结构的合理性

地下管线系统中GIS数据类型多、数据量大,管线与管点之间又有复杂的拓扑关系,因此数据结构的合理性非常重要,在系统分析和数据库设计时应该给予充分重视,以保证系统高效稳定运行。

2、系统设计基本原则

(1)实用性原则

系统应满足地下管线资料的自动化管理,真正实现管理科学化;

(2)可靠性原则

数据库可靠性: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应是准确可靠的;

系统可靠性:系统应具有很强的容错能力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不至于因某个动作或某个突发事件而导致数据的丢失和系统瘫痪;

(3)完备性原则

数据库中的各种数据应该是全面的、完整的,能够满足系统各项功能的需求;

(4)科学性和规范性原则

系统应以软件工程的思想和方法来建立,保证系统结构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同时,系统的各项功能应该符合综合管线管理要求,信息编码、数据规范应满足行业或地方规范;

(5)可扩展性和开放性原则

系统应有良好的与其他GIS系统数据和制图系统数据的接口,实现系统之间的数据共享。

3、地下管线数据的获取

地下管线数据获取的方法分为地下普查和地下管线竣工测量两种。

(1)地下管线普查

城市地下管线普查是指在一定时期内,按照城市规划管理的要求,根据城市具有的技术与经济能力,采取最经济和科学合理的方法,查明城市建成区或城市规划开发区内的地下管线现状,获取准确的管线有关数据,编绘管线图,建立管线数据库,并在这个基础上做好档案与动态管理。城市地下管线普查作业方法:

①地下管线现状调绘

城市地下管线现状调绘是指在开展地下管线探查作业前,根据已有的地下管线竣工资料、施工资料、设计资料等,将已有的地下管线竣工资料、施工资料、设计资料等,将已有地下管线现况标绘在1:500的地形图上,作为野外探测的作业的参考,减少实地探查作业的盲目性,提高野外探查作业的质量和作业效率。同时,为地下管线探查作业提供有关地下管线的属性数据(如管径、管材、埋设年代等)

②城市地下管线探查

城市地下管线探查是在现状调绘的基础上采用实体调查和仪器探查相结合的方法,查明地下管线的敷设情况、在地面上的投影位置和埋深、管线的相关位置和走向、地下管线的属性,如管线类型、性质、规格、材质、载体特征等。并在地面上设置地下管线投影中心标志和明显管线点标志,以提供工序测绘的依据。

③地下管线测绘

地下管线测量是指在城市等级导线点和等级水准点的基础上进行的图根控制测量、地下管线点平面和高程位置连测及相关地形测量。

(2)地下管线竣工测量

地下管线普查在一定时期内只能做一次,这种方法实际上是对城市地下管线资料做一个完整的总结和调查,然后建立地下管线资料库。然而城市的管线工程每天几乎都在进行,因此,地下管线资料的动态更新主要依靠管线竣工测量来动态获取管线的资料。

地下管线竣工测量应在地下管段敷设以后、覆土以前进行。其任务是测定地下管线的平面位置、高程;量测地下管线的埋深、规格以及规划审批的定位尺寸;记录地下管线的性质、材质、走向、埋设时间和全书单位,并绘制地下管线竣工平面图和编制地下管线成果表,同时按要求填写地下管线工程竣工测量验收记录册。

三、城市综合地下管线管理系统建立的意义

城市地下管线普查是城市建设、规划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如何管理地下管线资料,最大限度地发挥地下管线普查的经济效益成为一项重要任务。传统的管线资料管理手段大多采用文本文件或数据库与属性数据完全分离,管线资料管理混乱,资料更新速度慢,跟不上现代城市建设的步伐,不能保证资料的现势性和正确性。因此,同步建立地下综合管线管理信息系统是确保地下管线普查使用目的的实现与广泛应用的最佳方法:

1、使用计算机存储管线信息大大缩小了存储空间。一个城市的纸介质图纸可多达几十吨,而使用计算机仅用若干磁盘或光盘就可以存放全部信息;

2、提高了检索查询速度。利用计算机查询某一个区域、某一地点或某种特征的管线信息仅需要一个命令或按钮即可完成,这是常规管理办法的人工查找无法比拟的;

3、图形显示更加直观,通过三维显示技术,真实再现地下管线三维布局结构;

4、可以实现管线资料的动态更新和管线工程的动态跟踪,提高了管理水平;

5、便于资料的网络共享。

结语

综上所述,建立城市综合地下管线管理系统是做好城市地下管线管理与应用的重要举措之一,其为城市地下管线的管理和应用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有助于对城市各类地下管线数据的日常管理,从而做到高效利用各种信息,提高工作的科学化与规范化。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城市地下管线;现势性;动态管理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8)11-0349-02

1 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为满足城市居民的生活需求,给水、雨水、污水、燃气、电力电缆、弱电(有线、铁通、网通、移动、传输光缆等)、热力、工业管(沟)道、部队、民航、港口等各类地下管线,担负着输送能量、传输物质和传递信息等重大职能,成为城市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现代化城市高效运营的基本保证。

为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工程管理和维护,规范城市地下管线工程建设,合理开发利用城市道路地下空间资源,保证正常的城市建设和人民生活,城阳区地下管线管理信息系统建设于2006年5月启动,并于2006年12月中旬投入运营使用。为更好地运行地下管线管理信息系统,方便学习和借鉴其他城市关于地下管线建设的先进管理经验,现就城阳区城区地下管线管理信息系统和未来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建设作一些分析和研究。

2 开展地下管线与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城市地下管线基础设施的完善和运营水平是城市化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与城市居民的生存、生活息息相关。城阳区于1994年建区,至今已经跨过14年头,由最初的7条道路发展到现在的64条道路,长度由8km发展到现在的92km,路网密度达到4.6km/km2。目前已经步入管理维护阶段,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人员的调整部署,现有城市地下管线资料逐步失去了现势性,资料的缺失、不准和信息动态管理滞后,给城区居民的衣、食、住、行和后期城市地下管线的敷设、规划和维护管理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分析其原因主要有:

(1)各地下管线权属单位不同,其管线的设计、施工、经费来源和管理办法各不相同,各管线权属单位对埋设的管线缺乏统筹规划,各自为战,对所属的地下管线资料进行独自经营管理和保管,致使城市地下管线资料分散和管理混乱。

(2)部门主管领导对地下管线认识不深,本着“先埋设后管理”和“先有需求后行配置”,城市地下管线资料的数据未提报或延时提报入库,未为后期的其他管线敷设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3)各管线权属单位只重施工,不重资料的竣工存档和后期管理。部分单位施工过程中现场变更与施工图纸管线定点产生严重偏差,造成一方面新建的管线没有竣工测量,另一方面提报信息与现状地下管线数据不符,形成档案管理误区。

(4)各城市地下管线权属单位施工与竣工管理采用“单人制”,造成人员调整后,地下管线资料的遗失。其单位新设管线的设计、施工仅仅依赖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和经历的工程施工、维护人员充任“活地图”,进一步造成施工误区,资料信息失误。

(5)各管线权属单位未能即时按规定向档案管理部门报送管线竣工图档案,造成管线档案信息资料停滞不全。

(6)专业发展不平衡。生产和生活基本保障的基础配套设施,如给水、电力、通信等专业系统得到快速发展,而排水、燃气、供热等专业受现阶段资金所限,无力全面展开建设则相对滞后,专业间的失衡,导致难以形成高效协调的专业协作。

(7)基础设施投资不足。现阶段城阳区主要以政府财政投入为主,多层面的融资无法实现,造成投入基础配套资金的匮乏。

鉴于上述原因,城阳区以建设“数字城市”为目标,“与时俱进”为导向,于2006年5月开展城阳区城市地下管线普查工作。

3 城阳区地下管线前景与目标

3.1 城区地下管线信息资料的前景

作为一个新建的城区,目前已完成了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系统所需的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技术、GIS技术、数据采集技术、海量存储技术、软硬件设备、《城阳区地下管线普查技术规程》等硬环境和软环境的建设。目前,我们立足于当前所建立的三维仿真、规划管理系统和地下管线信息系统三大系统,认真履行城阳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局的职责,充分利用已完成的地下管线数据采集入库,实现已有地下管线资料信息化管理,加大城市地下管线的普查探测范围,建立地下管线的信息交流,完善城市地下管线的管理和共享机制,为城市建设和城区开发提供便利的管线资料的检索、查询和利用,顺利完成“数字城阳”的初步建设。其次,根据《城阳区地下管线普查技术规程》建立严格的信息更新和档案管理制度,实现地下管线的动态管理,建立具有城阳区地方性法规约束地下管线数据的管理和更新机制,在保证资料信息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地下管线信息的多元化应用和最大限度的开放,完成“数字城阳”的建设。

3.2 完善城阳区地下管线档案的管理

地下管线作为城阳区基础设施建设的生命线,必须以高起点规划为先锋,建立地下管线数据管理服务中心,作为地下管线资料共享、及时更新和数据交换的平台,建立坚固的防杀毒堡垒,配置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城区地下管线资料的收集、整理、标准化入库和查询功能,提供管线的后期动态管理与维护,制定相关的有偿服务条款和地下管线资料提供的格式,维持地下管线数据的交流、共享及日常运行维护管理,打破地下管线数据分散管理的格局,实现全区综合管线“数字一体化”的集中管理和信息共享。

3.3 建设城阳区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的目标

结合城阳区地下管线资料不全、不准的现状情况,根据保定金迪地下管线探测有限公司和山东正元地理信息工程有限公司数据采集资料,本着“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的原则,制定地下管线管理的目标:建立地下综合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和各专业管线信息管理系统,建成地下管线数据库、公共数据交换和有偿服务平台,建立地下管线管理服务中心和公开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信息更新机制,完善具有立体化、数字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的技术体系,实现城区地下管线信息的动态管理。

4 城阳区地下管线建设需解决的问题和工作内容

4.1 工作内容

(1)精心规划、科学管理,采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对城阳区地下管线进行全面普查。

(2)严格制定和执行城阳区地下管线数字管理相关的规章制度和管理程序。

(3)专业人员进行地下管线入库操作。以城阳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局为中心,建立权属单位为分支的卫星城域地下管线专用网络,实现地下管线数据资源的共享和数据交换。

(4)各管线权属单位必须做好市政建设工程工地上原有管线的监护工作,明确专人负责,跟踪监护到位,服从市政工程部门统一协调。迁移、更换和新增的管线,必须确保施工规范,管理到位,修复及时。

(5)未经批准,擅自挖掘城市道路的单位(个人),一经发现,必须按照相关的国家规范和地方法规进行严肃处理,

(6)责令管线权属单位组织人员进行巡视记录,杜绝突发事件、新闻媒体曝光、群众来信来访事件的发生。

4.2 亟需解决的问题

(1)完善城阳区地下管线系统的维护更新机制,确定地下管线的动态管理和维护单位。

(2)城阳区各专业权属单位引入必要的竞争机制,降低行政干预,打破个别行业的垄断地位,为财政支出开源节流。

(3)对城阳区地下管线进行科学的规划和有效的监督。各专业权属单位必须在每年年底前向城阳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局申报第二年的管线年度建设计划,以达到统筹安排,综合平衡。因特殊情况需增设管线的建设项目,必须及时报送城阳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局进行安排。

(4)各管理权属单位必须加强所属设施的维护管理,保持管线设施的完好,确保安全正常运行。各专业管线权属单位设立分级、分布式的地下管线数据库公共数据交换和有偿服务的软、硬环境,并且确定对外的无偿和有偿服务范围。

(5) 确定地下管线系统的运营机制,确定地下管线的审报和审批机制,确立工作人员的工作流程和办理期限、工作职责。实现新建、翻建、改建、扩建地下管线与城市道路同步规划、同步实施,避免和减少“拉链”工程,确保管线安全正常运行。

(6) 确定各权属单位的竣工测量资料日期和上报格式,保证地下管线资料的现势性。与时俱进,及时完善系统软件升级和硬件更新的章程,优化系统配置,使其运行达到高稳定性、高可靠性、高安全性。

(7) 加强管线权属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素质,建立部门进行地下管线统一的管理。避免违规操作施工单位破坏现状道路和管线,规范施工单位的规范化操作。

(8) 加强施工队伍的管理阶层和施工人员的素质和技能建设。

5 城阳区地下管线的动态管理和维护

建立地下管线容易,维护地下管线难。保持好地下管线信息管理系统长久生命力,必须做好地下管线数据的动态更新和管理维护工作,以确保管线数据的现势性、真实性、准确性。管线竣工测量和档案移交制度也是保证管线确保管线信息动态管理的重要环节,执行相关规章制度,进行规范化管理,提供技术支持是地下管线信息动态管理的重中之重。

5.1 制定规章制度

以城阳区的理念和规章制度为准则,我们已制定《城阳区地下管线普查技术规程》和管线动态管理、权属单位材料程序报建等机制,以确保城市地下管线的动态管理。

5.2 规范化管理

为做好管线规章制度的落实,加强管线工作的管理,成立专门的地下管线科室负责地下管线管理工作,同时增强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和贮备,加强城阳区地下管线规范化管理。

(1)由地下管线审批部门将管线工程施工、批准情况在城阳区网站上进行公示。

(2)将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的相关规定和要求书面告知管线建设单位。

(3)管线建设单位按要求委托具有测量测绘资质的单位进行管理工程竣工测量。

(4)管线建设单位将填写的城阳区管线工程档案验收申请表和整理装订后的管线档案资料报送城阳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局的地下管线管理科室。

(5)对接收的城市管线档案进行验证,并填写建设工程档案验收意见表,验收合格后与管线建设单位办理城建档案交接文据。

(6)由地下管线服务中心专人进行数据更新入库。

5.3 技术支持

以“高起点、高质量、高标准”为准则,城阳区地下管理信息系统为城阳区地下管线的动态管理提供了专业技术基础。我们必须继续加强GIS专业、计算机专业、各管线专业人员的配备,积极作好技术支持工作,组织管线权属单位和竣工测绘单位学习相关技术规程,进行现场技术指导,为各管线权属单位提供一切便利条件,按照“谁收益、谁付费”的原则,在公众参与的前提下,通过高透明度的政策措施,实现地下管线的规范化、数字化、智能化和可视化管理。

6 结语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战争的世纪。2004年12月15日建设部颁布的第136号令《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从政府政策对城市地下管线数据采集、信息化、空间化、数字化等建设作了明确规定,为地下管线的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很大的政策支持,使地下管线进入了科学化、自动化、数字化管理阶段,为城市地下管线业务的深层次分析和管理决策提供了更好的公众服务。

只有掌握资源,才能掌握主动性。地下管线不仅为管理者提供便利,也为决策者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切实加强地下管线的管理职能,既与建设和谐社会相融合,也与“与时俱进”相对应,对国计民生,维护社会的稳定,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和数字化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篇5

【关键词】地下管线管理;实践与经验;政府管理

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重要基础信息。城市地下管线的管理是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一环,是城市管理的重要内容,更是城市政府的重要职责。总结国内外一些先进城市地管线管理的实践与经验,对于增强我国普通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与借鉴意义。

1、国外城市地下管线管理实践和经验

国外对地下管线的管理一直走在国内的前列,国内的一些发达城市的先进做法和经验,都是在引用和借鉴国外模式而发展起来的,实施证明,国外的经验和做法是有非常高的参考价值。各级城市政府可以因地制宜的灵活运作国外的经验和做法。

(1)实践和经验之一:巧妙利用市场竞争机制。主要西方国家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式将市场竞争机制引入城市地下管线的管理。一是通过所有权来参与地下管线的管理。主要通过将现有企业股份化的形式,将部分或全部资产的所有权转移给私营部门,或者私营部门通过特许经营、投资的方式参与新建的项目。二是通过管理权来参与地下管线的管理。主要是通过签订各类承包协议或合同,约定双方的权利、义务,形成公共部门和私营部门共同担负某项服务的责任。

(2)实践和经验之二:强化公共政府管理作用。主要是通过强化政府的管理,提高政府的管理效率来推进城市地下管线的管理工作。一是通过立法来确立政府在城市地下管线规划中的权威地位,从而使政府成为真正的城市地下管线规划的权力主体。二是通过某种手段在一定领域实行建设经营特许权制度,从而保证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经营的水平和安全以及投资经营者的利益。世界各国广泛运用了各种政府和社会特权,对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经营进行多方面控制。三是通过加强对地下管线的投资者或政府直接管理部门的监督、检查和控制,从而保障城市地下管线的公共效用。

(3)实践和经验之三:集成利用先进管理手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欧美发达国家城市在对城市地下管线的管理上都采取先进的自动化技术,主要是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来加强对城市地下空间和地下管线的管理。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是采集、存贮、管理、分析和描绘整个或部分地球表面与空间和地理分布有关的空间信息系统,是属于信息科学和信息产业的一部分。现代城市的管理,要求掌握大量现实性强、真实准确的信息(包括地上、地下、地理现状及社会全方位信息),并能随时快速查询,进行综合分析,为城市发展预测、规划、工程设计及政府各部门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这就需要在GIS技术支持下建立城市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主要用于普查地下管线系统的基本情况,建立城市地下管线数据库等。

2、中外部分城市地下管线管理经验与方法借鉴

总揽国内外对地下管线的做法和实践,可以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经验和方法:

2.1政府重视做好地下管线管理的重要保障。俗话说,老大难老大难,老大重视就不难。从国内外的一些城市的实践经验看,只要政府重视,把地下管线管理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加以研究、加以部署、加以协调,地下管线的管理存在的问题通常都会得到解决。

2.2完善的体制是作好城市地下管线管理的坚实基础。由于地下管线管理要实行的是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的模式,要结束传统的多家报批、多头建设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一些单位的利益。实践证明,政府应该建立健全完善的地下管线管理体制,发挥政府体制的引导、监管、协调及政策制定等方面的职能。建立健全完善机构设置才能确保地下管线的管理良好的效果。

2.3要深化地下空间资源的规划管理是实施加强地下管线管理的必然要求。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支撑城市功能正常发挥和促进城市发展所必须的条件,是城市的生命线。建造市政管廊就是整合地下管线,实现一次投资、持续利用、一次动土、不复开挖、减少浪费的目的,并有利于城市的更新与改造,有利于城市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但地下空间资源是不可再生也是不可逆的,一旦形成,土地将不可能回到原来的状态,地下构筑物的存在也势必影响将来附近地区的使用,这就要求对地下空间进行长期合理规划管理。

2.4推进管线共同沟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重要内容。各个城市均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了不同的城市地下管线建设形式。综合管沟模式具有综合性、长效性、可维护性、科技性、防灾性、环保性、可靠性、新机制性等特点。此模式主要集中在新区及条件成熟的旧区主干路,可以彻底解决道路重复开挖和重复投资建设的问题,但投资和风险巨大,回收期限长,资金压力大。各管线运营商对管网设施昂贵的租用费用产生了极大的不满,国家对此类管网也没有统一的规范。弱电管网一次投入成本较低,可在全市范围内铺开建设,可减少道路反复挖掘的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拉链路”的现象。其主要集中在旧城区和小街小巷及城中村、城郊结合部等区域。应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采用不同的地下管线建设形式,以期达到投资省、效果好的目的。

2.5先进技术的利用是做好地下管线管理的重要手段。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在第一管线的具体管理中仍然适用,只有先进的技术的实际应用,才能管理好地下管线,这是国外先进城市和广州市的最值得借鉴的经验之一。

2.6完备的法律法规是做好地下管线管理的重要手段。只有建立健全完备的城市地下管线管理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才能对地下管线实施长效性的管理。

2.7充裕的资金投入是做好地下管好管理的重要保障。从广州、昆明市的实践经验就可以看出,加大经费投入,引进高科技进行管理,加大经费投入激活市场运作等等。总而言之,为地下管线管理提供充裕的资金是做好地下管好管理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崔曙平.国外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现状和趋势[J].城乡建设,2007(6).

[2]刘春彦,朱合华,束昱.上海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管理法制体系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2006.

篇6

关键词:地下管线;管线系统;规划管理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城市生产、生活正常运转的重要基础条件,是城市的“生命线”和“血脉”,也是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基础资料和公众共享的信息资源。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各种原因,地下管线及其管理滞后于城市的发展,其混乱无序的状况,已成为阻碍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彻底摸清和掌握地下管线信息资源,建立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已经是势在必行的事情。下面结合东莞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信息系统,论述城市管线规划建设管理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地下管线综合管理系统在城市管线规划建设管理中的作用。

1、东莞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系统分析

东莞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系统建设前,地下管线资料是离散存储,各个单位各自为政,管线资料长期得不到统一管理,因此建立地下综合管线系统集中管理管线数据是大势所趋。

东莞市地下管线普查项目于2009年3月正式启动,开展全东莞市的地下管线探查工作。伴随着管线普查工作的开展,与之配套的地下管线管理系统进行了同步开发,并于2010年2月验收投入使用。地下管线管理系统实现对东莞市地下管线信息的综合管理和动态更新;为东莞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供信息资源和技术平台;为市政府、管线权属单位和各级领导提供决策、指挥、管理的科学依据。其主要功能有:

数据浏览:根据索引进行多种形式的调图,设置比例尺等功能。

地图操作:提供图形放大、缩小、平移、显示全图、上一视图、下一视图、距离测量,面积测量,书签管理等功能。

数据查询统计:提供对管线数据的查询和统计功能,主要包括信息查询、缓冲查询,几何形状查询,简单条件查询和相应的统计。

管线分析:提供对管线及与管线相关实体的空间分析功能。包括横断面分析、纵断面分析 、水平净距分析、垂直净距分析、碰撞分析,爆管分析,拆迁分析,管线三维分析,管线寿命分析等功能。

数据监理:提供对管线数据的入库数据监理检查,更新。

工程综合:提供出图打印功能。以及多种选择,编辑,删除标注的功能。

数据输出:提供输出为多种格式的数据处理,以及数据备份功能。

数据管理:提供图层属性表维护,影像数据管理及历史回溯管理。

系统管理:提供权限管理和日志管理功能。包括帐户管理、角色管理、用户管理、日志管理等功能。

2、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地下管线综合管理系统的作用分析

地下管线目前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规划、建设和管理之间分工不是很明确,地下管线的建设和管理各自为政。城市地下管线的管理已经成为城市发展的一个“短腿”。地下管线综合管理系统在地下管线在规划、建设以及管理几个阶段中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1 地下管线综合管理系统在地下管线规划阶段作用

规划是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的依据,是地下管线管理的主导。由于地下管线规划审批的管理不完善,地下管线的规划审批工作制度不完善,以及缺少现状地下管线资料和技术支持,这就导致了地下管线的规划设计工作基本处于真空状态,没有形成规划体系,很多项目甚至就没有进行规划,最终导致地下管线建设杂乱无章一盘散沙,出现管线“打架”的现象。地下管线综合管理系统在管线规划中,通过系统的查询统计分析功能,能够全面准确的提供各类专业管线的现状分布以及各种管线属性信息统计等。例如可湖路规划设计工程,采用地下管线综合管理系统提供的管线数据,为可湖路规划设计提供了现势性和准确性的基础资料,不仅大大缩短了搜集资料的时间和节约了大量资金,而且通过地下管线综合管理系统的横断面分析功能,可以从错综复杂的管线中找出最合适的位置排设横穿管,为新建管线的最佳位置走向的判定和决策分析提供依据,从而提高管线埋设的合理性,有利于道路及其地下管线的科学设计。

2.2 地下管线综合管理系统在地下管线建设阶段作用

目前,地下管线的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目前对于地下管线建设项目的管理,只是在地下管线工程建设前由相关政府部门进行道路开挖审批许可和建设开工审批许可,而建设中并没有对地下管线工程的建设过程进行有效的监督管理,更加没有进行管线建设项目竣工测量和规划核实制度;另一方面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建设计划不能同步进行,各个单位各自开工建设,工程中挖断管线的事故时有发生,重复开挖比较严重,“马路拉链”现象不断,给人民的生活造成了巨大麻烦,损害了城市形象。为避免这些现象,就需要统一协调,加强管线项目的竣工验收和规划核实,这就需要地下管线综合管理系统的提供技术支持与可靠依据。例如莞城珊洲桥重建工程,对新建管线的竣工测量入库,通过地下管线综合管理系统的覆土分析和水平净距分析以及垂直净距分析,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新建设的地下管线的埋深、地面敷设位置走向、管线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和最小垂直净距是否符合《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的要求,为管线竣工验收,规划核实提供了准确的依据。

2.3 地下管线综合管理系统在地下管线管理阶段作用

随着城市建设发展,地下管线的管理工作日益复杂,而由于地下管线的隐蔽性,都给地下管线的维护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麻烦,地下管线的管理工作跟不上城市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管理的技术水平低,跟不上时代需求,据了解,很多专业管线的管理至今还没有建立管线信息库,管线管理手段相当低下;二是,管线的维护更新工作没有跟上,生锈老化的管线没有得到及时的替换更新,存在较大的隐患;三是,法规制度不完善,监管力度不够,由于法律法规的缺位,导致地下管线管理的职责不明,监管力度不够,地下管线管理混乱,地下管线信息管理薄弱。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需要了解项目涉及的管线迁改和补偿情况时,这就可以通过地下管线管理系统的拆迁分析,管线寿命分析,可以很容易的计算某一区域房屋拆迁费用,分析出受影响的管线,以及根据管线建设日期和使用年限,计算出管线废弃日期。例如轨道交通R2线的建设,通过地下管线综合管理系统的拆迁分析功能,很快分析出R2线建设需要进行管线迁改的位置,种类和数量等,节约了大量人力调查时间和资金。

3、 地下管线综合管理系统在社会其它建设中的作用分析

地下管线综合管理系统的建设,不仅在地下管线的规划、建设、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城市防灾减灾、城市管线档案管理中也取得了重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为政府部门、权属单位提供决策,加快了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效率,也是作为城市数字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工作,同时防患于未然,为城市创造美好形象。

4 、地下管线综合管理系统建设的长效机制

地下管线数据是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系统的基础和核心,具有很强的现势性和准确性。如果没有保证地下管线综合管理系统里的地下管线数据的准确性和现势性,系统就会失去其作用,更谈不上在城市地下管线规划、建设、管理中的作用了。要处理要这个问题,就要建立地下管线综合管理系统建设的长效机制,一方面建立城市地下管线数据的动态更新机制,推行管线竣工测量、验收制度,及时更新和维护城市地下管线数据库,保证管线系统生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地下管线法制法规建设,加强地下管线规划批后管理和实施监督,提高地下管线审批水平,建立地下管线建设的综合协调机制,建立地下管线数据共享机制等。

5 、结束语

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建立起综合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科学地管理好地下管线的各种信息资源,更好的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提供服务,是城市建设工作胜利开展的保障;城市规划建设管理部门应重视地下管线的规划、建设和维护,建立部门协调机制和完善地下管线综合管理系统平台,实现动态管理,使地下管线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进入持续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

[1]陈永刚 对新建城区建设市政综合管沟的探讨[J] 科技资讯 2010(7)

[2]李孝鸥 关于城市市政管线工程规划管理的几点探讨[J] 管理论坛 2007(11)

[3]郝红雨 城市地下管线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J] 水利科技与经济 005(4)

篇7

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城市的“血管”和“生命线”。因此,做好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关系到城市的安全运行,已成为当前和今后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现状城市地下管线是城市的重要生命线,是现代化城市高效率、高质量运转的根本保证。近年来,国内各城市结合道路改建扩建,不断加大地下管线设施建设力度,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大大提升。以济南市为例,目前济南市共建有供电、供水、供暖、供气、通讯、排污、消防、照明、宽带等20多种地下管线,管网遍布整个城区,总长度约1万公里,其中城区供排水、供暖、供气管线的长度就达5,000多公里。这些管线涉及城建、电力、信息、广电、铁路、公安、军事等多个部门,基本上由各权属单位和各行业部门进行铺设和管理。

济南市和国内大多数城市一样,都没有建设像欧美城市那样先进的地下综合管廊(共同沟),各种管线都是平铺直埋,密密匝匝像“蜘蛛网”一样遍布整个城市,由于在地下管线建设方面缺乏统一规划管理,因而导致道路随意刨掘和“拉链工程”屡见不鲜,特别是野蛮施工造成地下管线受损事故频繁。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济南市仅供水和燃气管线受损事故就近600起,直接经济损失约500万元,间接损失高达数千万元。如清河北路工程施工中,曾造成一直径1,200mm的供水主管线“下折漏水”,致使周围10km2范围内停水或降压,近1。2万用户停水。地下管线受损事故频繁发生,严重影响了城市生产和居民生活,也严重损害了政府威望,社会各界对此反响很大。更为严重的是,地下管线受损还将给城市安全带来巨大隐患。由于地下各种管线相互邻近,其中一种管线受损,极有可能影响到另一种管线的安全,特别是电力、燃气等高危性管线一旦发生事故,势必出现连锁反应,不仅财产损失巨大,而且还会严重危及到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2009年3月27日济南市历下区浆水泉路一根直径300mm的中压天然气管道被施工单位挖断,直接影响了城市东部城区5,200多户居民用气,离事故泄漏点约30m处就有一个加油站,如果燃气着火,其后果将不堪设想,这条管线在一个月内被同一家施工单位先后两次挖断。

二、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地下管线受损有时是难以避免的,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城市无一例外地都发生过此类事故。但地下管线受损事故频繁发生则需要引起高度重视。从实际情况看,造成城市地下管线受损的主要原因,除了部分施工企业野蛮施工外,更深层的原因是城市管理问题,凸显了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上还存在着“重地上、轻地下”的观念。

1、地下管线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按照相关规定,在道路或管线施工前,其他管线产权单位都派专门监护人员到场,同时提供管线具体图纸,但施工现场管理不到位的问题十分突出,有的施工单位擅自移动挖掘位置、扩大挖掘面积;有的施工单位不严格按照规划定点和图纸设计进行挖掘铺设,变更后不按规定办理变更设计手续;有的施工单位偷工减料,管线覆土深度远远低于规划要求和施工标准,为其他管线的施工埋下安全隐患;还有部分施工单位为抢工期,采取“歇人不歇马”的做法,轮班操作挖掘机的施工人员对管线铺设情况不相互告知,导致地下管线受损事故频繁发生。

2、对野蛮施工事故的赔偿处罚机制不健全。从目前情况看,野蛮施工造成的地下管线受损,虽然影响范围大、造成的损失重,但在处理中却缺乏相关适用的具体法规和措施。现有的《城市地下管线工程档案管理办法》等,也仅仅只是规定了施工企业损坏地下管线给他人造成损失的,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但却没有具体的赔偿标准和相应的处罚机制。目前,因施工造成的管线受损事故,通常都是由管线产权单位与施工企业双方协商处理解决,但赔偿数额远远低于所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如,2008年济南市燃气管线受损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00万元,但赔偿数额不足10%,至于间接损失和相应处罚往往是不了了之。正是由于这种对事故处理手段不强的做法,导致野蛮施工屡禁不止。

3、对地下管线建设缺乏统一管理。由于地下管线投资主体不同,产权单位隶属关系复杂,而城市又缺乏一个专门的部门对地下管线建设实施统一管理和协调,因而往往是各管线产权单位各行其是,管线建设随意性较大“,随建随报”现象十分普遍,造成了同一条道路在较短时间内被多次挖掘,给城市管网的安全运行埋下巨大隐患;还有不少建设单位以所谓重点工程为由,自行简化报建手续,施工前对地下管线不查询、不勘测、不办理规划定点和建设工程许可,甚至“建而不报”,因而出现了“今天你挖断我的电缆、明天他刨漏你的水管”的问题。

4、地下管线信息管理滞后。目前,由于缺乏对管线产权单位向城建档案部门报送竣工资料的强制措施,加之这些单位隶属关系复杂难以协调,致使城市地下管线资料归档率低,许多城市地下管线档案资料残缺不全,地下管线信息资源无法做到共享利用,严重制约了城市建设发展。

部分管线产权单位管理粗放,许多“竣工图”实际只是一种“示意图”,仅能反映管线大致走向和方位,缺少垂直定位,甚至有的管线产权单位连自己的管线具置都不知道,给后续管理带来很大难度。

三、完善城市地下管线综合管理机制

1、加强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立法。为确保城市建设和城市安全,必须依法对地下管线规划建设进行管理。进一步加快城市地下管线管理法规的立法进程,明确城市地下管线的管理体系和执法主体,进一步规范地下管线的规划审批程序、建设要求和管理内容,特别是要对管线竣工测量和报送城建部门备案等要求作出明确规定,强化法律责任和保障措施,使地下管线建设管理步入制度化、规范化和法制化的轨道。同时,研究制定地下管线共同沟的具体实施规范、技术标准、使用管理制度,积极开展试点建设,为共同沟技术推广积累经验。

2、逐步形成城市地下管线统一管理机制。城市地下管线的管理实际上是对地下空间资源的一种管理,是一项政府行为。针对各种地下管线产权单位各自为政、多头管理的问题,各城市应成立城市地下管线规划建设管理办公室,统一行使协调职能,负责制定全市地下管线发展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对地下管线的开挖施工进行协调管理,承办管线工程的申请、查勘、初审、发证及挖掘回填作业的监督检查和验收,负责地下管线事故的监察处理和仲裁。今后,凡是没有管线发展规划和年度建设计划的管线项目,一律不再给予审批,坚决杜绝“随建随报”行为。

3、加强城市地下管线规划环节管理。

将各类地下管线发展规划统一到城市总体规划范围内,在规划中要明确各类管线的建设时序,使各类管线的建设时序与城市道路发展规划相一致。同时,要对各类管线规划执行情况加强监督检查,对发现不按既定规划要求进行管线建设与管理的,要采取必要的措施加以纠正。加强城市道路管理综合规划工作,指导各管线权属单位合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避免各类管线之间及与相关建(构)筑物之间的矛盾,为各类管线的工程设计、施工及管理提供条件和依据。

4、强化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环节管理。

严格要求管线建设单位按照有关要求履行报批手续,进一步加强对管线建设行为的监督管理,对不履行报批手续、不按照批准的方案施工、随意改变管线方位的行为加大处罚力度,把施工企业的不良行为记入单位信用档案,并视情节、性质及危害程度,分别予以通报、经济处罚、评标扣分、限制市场准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企业资质等级或吊销资质证书、营业执照以及有关责任人的执业资格证书等处罚;对因野蛮施工情节特别严重、造成公共安全事故的,司法机关要严格依法追究施工单位和直接责任人的刑事责任。

5、严格地下管线竣工测量和归档管理。地下管线工程属于隐蔽工程,如不进行竣工测量、编制管线工程竣工图,将严重影响今后新建改建管线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也会给城市安全留下事故隐患。今后地下管线工程覆土前,建设单位必须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工程测量单位进行竣工测量,编制符合国家标准的管线工程竣工图,报城建部门归档管理,有关部门必须强化监督、加强管理。对于不按规定查询地下管线的,规划部门不得对其管线工程进行规划定点审批;对于不办理规划定点和建设工程许可的,要坚决予以查处。

6、开展地下管线普查工作。地下管线资料是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不可缺少的基础性信息资料。地下管线普查的直接目的是查清地下管线的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城市统一的地下管线信息共享平台,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奠定基础。鉴于国内各城市地下管线基础资料欠账太大,已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新一轮城市规划、建设和发展,各城市应成立专门的地下管线普查工作领导机构,开展全市地下管线普查补测工作,并依据普查数据资料,建立起综合地下管线动态管理系统,实现数字化管理。

主要参考文献:

[1]唐世平,徐飞。浅议城市地下管线管理[J]。市政技术,2009。6。

篇8

二、在中心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包括城市给水、排水、燃气、电力、电信、广播电视、公安交通、路灯、工业等地下管线及其附属设施,应当遵守本规定。

三、市规划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管线工程的规划管理。市发改、国土、经委、水务、人防、供电、电信、交通、城管、公安、文物、广电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责协同实施本规定。

四、地下管线建设及运营活动按照“谁投资、谁受益、谁维护、谁监管”的要求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保障安全原则。

五、管线产权单位应当根据动态管理要求,适时组织管线普查、修测,并在城市总体规划指导下,编制各专业规划,按规定批准后,纳入集中统一管理。

六、管线的规划管理是城市规划与管理的重要内容,各项管线建设工程必须符合城市规划,并申办有关规划建设行政许可。

七、各类管线原则上必须敷设于地下,鼓励和支持推广先进技术,采用新材料的新工艺。

八、管线工程建设原则实行年度建设计划预审制。为统筹安排、综合平衡、合理组织管线工程建设,管线建设单位应当将第二年度管线建设计划在每年12月20日前报送至市规划局,需开挖城市道路的应依法申办行政许可,并告知市市政处。

九、管线路由及工程实施方案应当委托有资格的设计单位设计,其施工按要求实行有测绘资格的单位施工前放线、覆土前竣工测量等规定。管线建设单位在竣工验收6个月内,按规定要求,向市城建档案馆报送竣工资料。

建设单位未经规划许可或未及时向市城建档案馆报送管线工程竣工资料的,因城市规划建设需要,涉及管线迁移、改造的,由该管理权属单位承担迁移、改造费用。

推荐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