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项脊轩志教案8篇

时间:2022-03-09 11:56:3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项脊轩志教案,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项脊轩志教案

篇1

关键词 高职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案例教学法 案例选取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Teaching Case Selection Skills

ZHANG Renren

(Depart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urse, Jiangsu Jianzhu Institute, Xuzhou, Jiangsu 221116)

Abstract Vocational colleges'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teaching has generally used the case teaching method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eaching. Current students diverse needs of diverse students and to select specific cases raised new demands,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new features of vocational students, selected with moderate thinking, can participate and can communicate, can empathy and content and presented in the form of teaching cases with novelty.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ideological and moral cultivation and legal basis; case teaching method; case selection

1 案例教学法在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的运用

案例教学法也叫实例教学法或个例教学法,是一种以案例为载体,以学生积极参与为特征,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的,选择相关案例从事教学的方法。该方法强调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围绕着具体案例进行分析、评判和讨论,进而得出结论或解决问题自主学习,是一种启发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具有过程的开放性、思维的多元性与创新性。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记忆和理解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和教学效果。

目前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中已普遍实施案例教学法,这方面的实践案例和理论研究成果很多。有的学者从案例教学法在教学中的价值与意义进行研究,有的学者从具体的应用方法和模式进行阐释,还有的学者从建构主义学习观视角进行分析探讨。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思品教研中心的老师结合实际教学经验编写出版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教学教师应用手册》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教学学生应用手册》,秉着“执行,也是一种创新的力量”的理念,尝试实施着立足于本土和课程的案例教学方法的实践,基于案例教学理论和价值澄清理论,强调师生互动及学生基于案例分析的主动认知与自主学习,在澄清自我观点的基础上达到教育自我的目的。①

2 高职院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选取技巧

2.1 案例具有适度的思考性

选取的案例首先要具有思考性。思考是指针对某一个或多个对象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思维的活动。“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孟子・告子上》思考是一种可贵的学习品质,也只有好学深思,才能心知其意。正如爱因斯坦所说,“学校的目标应当是培养有独立行动和独立思考的个人”,“发展独立思考和独立判断的一般能力,应当始终放在首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方法论为主要内容之一,教学案例的选取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意识和能力。案例教学法的真谛是让学生在对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并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启迪。高职生思维比较活跃,乐于思考,在教学中可以选取一些两难情境的案例,启发学生独立自主地去思考、探索。问题的解决不仅需要具备基本理论知识,还应具有审时度势、权衡应变、果断决策的能力,使之在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过程中自觉形成良好的思考习惯,掌握学习的基本方法。其次要把握好“度”,即适度原则。

2.2 案例具有可参与性和可交流性

只有引导学生广泛地参与到案例讨论与交流中,才能真正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高职生大多热衷于网络、手机,随处可见低头狂发短信的“拇指族”、挂着耳塞的“摇头晃脑族”、热衷网络的“网虫”,更好地提高这些“低头族”的抬头率也成了教学案例的重要使命之一。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对于敏感事件和具有两难境界、矛盾冲突性的事件案例兴趣点比较高,乐于参与交流。比如在讲合理性与合法性时,“的哥送孕妇去医院生产连闯红灯”的案例,学生各执己见,引经据典,摆事实讲道理,参与度非常高,讨论异常激烈。就像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所说的,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仍然是各有一个苹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每个人就有两种思想了。相互交流可取长补短,有助于思想修养和沟通能力的提高。

2.3 案例具有可移情性

移情是一种替代性情绪和情感反应的能力,源于对他人情感状态的理解、并与他人当时体验到的或预期会有的感受相似的情感反应,即指“观察者察觉到他人正在或将要体验某种情感的一种情感反应”。②移情具有亲社会、道德内化等功能,是道德教育的基础和源泉,能使学生获得道德动机、产生道德行为,促进道德发展。高职生个性张扬,追求独立、自由,自我意识强,热衷于自我设计,勇于挑战。情感教育对道德行为的形成具有催化剂的作用,教学案例的选取必须符合学生的个性心理需求,既要贴近他们的生活实际,又要引起他们的心理共鸣,具有可移情性,达到知识与情感的双重教育。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学习是一种源于人的潜能和天赋的高度自主性、自由性的选择行为,学习必须使学生感到学习材料的个人价值和意义,体现“知觉”的个体性、主观性的情感。教学案例只有让学生有“到心”的感触,“以理移情、以情移情、以意移情、以行移情、以境移情”,③才能达到“真心”的沟通。

2.4 案例内容和呈现形式的新奇性

新奇即新颖奇特、新鲜奇妙。好奇之心人皆有之,好奇让人善于思考,让人不知厌倦。居里夫人曾说:“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高职生喜欢彰显个人特点,标新立异,独树一帜,注意力容易涣散,兴趣易于转移,尤其对新奇的事物感兴趣,勇于接受新鲜事物。这就要求案例选取时既要注重内容的新,又要注重呈现形式的奇。“能讲现在的就别讲过去的”,这是学生的一个基本要求。互联网给学生带来了更多新知识,也给教学带来了更多新要求。比如,在讲社会公德时,口述“小悦悦事件”远没有视频呈现的效果好。看到视频中整个事件的过程,惊呼惊讶、心急如焚,义愤填膺,潸然泪下,真正触动了学生的 心灵。“不怕你有喜新厌旧的心肠,我自有移星换斗的手段。”教学案例的选取既要结合课程特色,要有符合高职生求新求异的特点,多角度、多形式的呈现案例。

实施案例教学法,案例的选取至关重要,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的选取只有符合高职学生的特点,注重学生思维能力、交流能力、移情能力和应变能力的提高,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基金项目: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重点公共课程建设

注释

① 赵炜.《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案例教学教师应用手册[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

篇2

这学期我们学习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部分,我在讲《项脊轩志》的时候,参看了几篇优秀教案(在“中学语文资源网”也可查到《项脊轩志教案》),发现教案对归有光“长号不自禁”的分析存在一定的纰漏。

归有光,明正德元年十二月二十四(即公元1507年1月6日)出生在一个累世不第的寒儒家庭,早年从师于同邑魏校。嘉靖十九年(1540年)中举,后曾八次应进士试皆落第,可谓命途多舛。作者在19岁时完成此文前四段,之后五年作者补记后两段,他当时应该是24岁。教案在分析第三段时是这样写的:“第三段,叙写项脊轩的变迁,回忆母亲和祖母的往事,用‘悲’贯穿。先回忆‘诸父异爨’引起庭院的变化,反映家庭的败落,笔墨中无不浸透着作者无限的‘悲’情; 通过老妪忆母,再现了慈母的音容笑貌,使作者禁不住潸然泪下(‘余泣’); 忆及幼年读书时,祖母来轩看望自己,那真挚感人的情景,那谆谆的嘱咐,那沉甸甸的期望,更是让自己忍不住要大哭一场。 这一段,作者情感由‘悲’到‘泣’,再到忍不住‘大哭一场’,无不紧扣‘亦多可悲’来写,回忆中隐含着作者对家庭变迁的悲叹,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对自己怀才不遇、有负祖母期望的深深感慨。”后面的教案中还分析:“祖母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情真意切,语重心长,话语中寄托了祖母殷殷的希望。作者写到这里,回顾自己多年来科举路上的坎坷(35岁才中举人,8次参加殿试,60岁才中进士。)怎能不禁不住大哭一场呢?”

上文中分析了归有光长号不自禁的原因,果真如此吗?还是让我们来看看归有光的简历:

1506年(1岁)生于江苏昆山;

1510年(5岁)开始读书;

1513年(8岁)丧母;

1524年(19岁)写作此文前四段;

1528年(23岁)娶妻魏氏;

1533年(28岁)丧妻,迁居之前,补记后两段;

1540年(35岁)中举人,徙居嘉定读书、讲学,生徒数十百人;

1565年(60岁)中进士,任湖州府长兴县令;

1568年(63岁)任顺德府通判(管粮运、水利);

1570年(65岁)任南京太仆寺丞(管皇家车马);

1571年(66岁)去世。

教案分析作者大哭的原因一是“对家庭变迁的悲叹,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对自己怀才不遇、有负祖母期望的深深感慨”,二是“回顾自己多年来科举路上的坎坷(35岁才中举人,8次参加殿试,60岁才中进士。)怎能不禁不住大哭一场呢?”

但是从作者的经历不难发现,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才19岁,后两段是五年后写完的,当时可能刚刚参加科举,这样的年龄参加科举失败是很正常的,作者还没有尝到科举路上的坎坷艰难,更谈不上怀才不遇和有负祖母期望。唐朝时就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篇3

近年来,起源于美国的“翻转课堂”成为促进国内课堂教学变革的一个契机,信息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翻转课堂”的变革进程。“翻转课堂”在理科的教学中得到迅速的推广和应用,而在语文教学中还未有比较成型的案例。我结合我的教学实践,以《项脊轩志》为例来浅谈一下。

一、《项脊轩志》自主学习学案设计

(一)使用说明

本学案内容同学们可结合自身实际有选择、有针对性地完成。

(二)教材自学

1.大声朗读了解作者、背景、“志”文体特征;2.对照注解朗读课文,将字音和重点词标注在课文中;3.借助工具书订正下列字音(字音略);4.边读课文边读课下注解,进一步理解文意;5.跟随平台视频有感情朗读课文,体味作者“多可悲”的情感;6.完成下列文言基础知识的梳理(知识略);7.能力提升(1)解释加点词的活用(略);8.能力提升(2)一词多义“顾”“置”“而”“之”;9.整体感知:《项脊轩志》作者围绕“项脊轩”写了哪些家庭琐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情感?10.微课助学:微课1,微课2,微课3;11.合作互学(要求略);12.在线测学:完成网络平台1―7题。

二、学案解读

1.题目1―9是这一课的知识点。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进行自由的选则,没有必要全部完成。这样的要求首先减掉了学生的思想包袱,可以轻松地投入学习;再者,学生完成自己有能力完成的内容后,更愿意尝试一些对他而言可能有挑战的题目,从而在自学内容的完成质量上有了保证和提高。

2.题目10是老师精心录制的三个微课。这三个微课适用不同能力层次的学生,这样学生就可以根据自己所完成的内容来有选择地观看视频,并可以对不理解的反复看,也可以看更高一层次的视频,提高自己的能力层次。在以班级为单位的授课模式下,这样多个不同层次微课的设计,实现了同一时间和空间内多层次学生的分层次教学,这是传统的PPT屏幕教学所不能实现的。

3.题目11是学生在自习课堂上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后,就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实现了不同层次学生间的合作互学,共同提高。

4.题目12是通过网络平台进行的一个在线检测,检测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在线检测是电子表格的形式,学生的答题数、正确数、错误数、连续正确数以及答题总时长都记录在单元格中。这样,电子表格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简单且直观的数据,让我们了解到哪名学生遇到了困难,以及在哪里遇到了困难,这样一张电子表格从根本上改变了课堂的实质。科技再次让课堂变得更为人性化,让老师能够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互动,并关注那些最需要帮助的学生。

三、文学素养的培养

语文是语言类学科,具有交际和人文熏陶的作用。翻转课堂如何不失文学味?如何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这也是语文科实行翻转课堂所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我们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的探索。

1.文学诵读。自学教案设计1―5这些环节的设置都是以诵读的形式进行的。在读的形式上有朗读、视频听读、跟读、文本研读、品读各种形式。另外,在正课课时,还安排学生有感情朗读。在学生朗读时,老师精心选择了背景音乐和相关的图片联播,这样能营造出更浓厚的意境。老师也给学生范读,课堂上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在情感和美学的培养上让学生得到良好的熏陶。

2.微课制作。网络微课视频的设计不仅要生动有趣有吸引力,作为语文学科,最重要的是文学情景的营造。这三个微视频在内容上涉及作者身世、有关亲情、爱情、细节描写的诗词、作者文中词句的解读等;在形式上,视频、音乐、图片、动画并存,有作者简介视频截取、央视《项脊轩志》电视散文片段、石进钢琴曲,还有我自己制作的视频图片联播。充分营造意境,让学生融入到情景中来,耳濡目染地接受人文的熏陶。

篇4

近几年来,随着新课改的实行,高中语文教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取得了不少进步,但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因此,我拟结合自己的实际教学经验,谈一谈自己的一点见解,力求探索出一条行之有效的高中语文教学之路。

一、课前精心设计教案

面对丰富多彩的语文教材,教师在课前必须做好精细的准备,不做“拿来主义”者,照本宣科。而是要做到认真了解课型、精心设计目标。同一模块,不同课型,问题目标要有侧重。例如,在《项脊轩志》和《陈情表》两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侧重让学生体验优美真挚的感情,珍视亲情;在《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让学生聆听戏剧和观看影片的方式,让他们体会到戏剧的魅力,同时培养鉴赏能力,以期提高文化品位。

二、夯实专业知识基础,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作为教学的引导者,我们不仅要丰富个人知识储备,使博大精深的语文散发出非凡的魅力,使学生真正学习和传承到中华文化的一些优秀和精髓的东西;还要扩大自身的知识面,多听课,多看讲座,多学习名师的绝招,在教学技艺上精益求精,这样在讲课的时候才能有所发挥,不局限于课本上。

另外,我们还应该做一个有反思的语文教师,具有反思意识,对每一堂课自我反省,坚持写教学反思,不断反思日常教学行为。在实践——反思——再实践——再反思的螺旋式上升中,实现专业成长。

三、丰富课堂教学形式

教师教得无味,学生学得无趣,高耗低效。这是在经历了多年的教学改革之后依然存在的严峻现实。想要让语文出现生机勃勃的局面,教师就要狠下一番工夫,不再咬着课本不放,就教材而讲教材,而是要整合教材内容,精心备课。体裁不同,教学的侧重点也应有所不同。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要求中曾说:“文本研习是阅读教学中的常用方式。”但是“文本研习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不能拘泥于单一的教学形式,应根据不同的课型设计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比如开展朗诵比赛,用声音的形式呈现文本的意义,总之,教学形式可以多样化,但要把握尺度,不能把课堂变成哗众取宠的地方。

四、重视课堂互动

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都是独角戏,也就是俗称的“填鸭式”教学,教师一个人在讲台上占据了课堂的全部时间,滔滔不绝,课堂气氛沉闷、乏味,令人昏昏欲睡;学生一言不发,或走神,或打瞌睡,普遍感受是:下课铃声总是晚了一些。

教师总是自己沉醉在孤单的角色里,这种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互动的教学,势必会影响到课堂教学的效率,影响到学生学习语文课程的兴趣。因此,语文教师应该重视课堂互动,开展课堂讨论,积极启发学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鼓励学生踊跃发言,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去。这样,才能够教学相长,才能够更好地优化高中语文教学。

篇5

【关键词】 公开课 拿来主义 佳肴 非我因素

面对精彩纷呈的公开课,要善于“吹毛求疵”。前不久,被邀请去参加某校教学开放日,听了一位年轻教师的一节高一语文课,感受颇深。这位年轻女教师上的是归有光散文《项脊轩志》。其教学流程大致如下:导入新课――整体感知――合作探究:体会本文“文无定格,贵在鲜活”的特点――随堂练笔:写100左右的关于父母关爱自己的细节描写――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整体感知”时,教师播放录音,要求学生轻声跟读,用心感受。“合作探究”时,要求学生体会本文“文无定格,贵在鲜活”的特点,老师做了以下处理:读一读,读出琐事中的深情;品一品,品出细节处的深意。凭心而论,这样的课堂教学设计还是不错的,如果作为一节古代散文欣赏课可以说是很到位的。然而,这节课有两个非常突出的缺陷:一是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参与太少;二是教师按部就班,落实不到位。

首先,教师的课启而不发,学生没有积极参与。据说该班是年级的王牌班级,学生素质很不错,老师也布置了学生预习,可惜学生的激情没有被激发出来。甚至在“合作探究”环节中,学生也似乎无动于衷。合作探究也成了虚设。要学生“用心感受”恐怕也是老师的一厢情愿了。只是到了老师要求学生自发朗读“随堂练笔”短文时,才有几个学生站起来拿出自己事先写好了的文章宣读了一番。

其次,教师按照教学设计方案按部就班地操作,可惜每个环节都没有落实到实处。例如,“合作探究”环节,本应该是让学生动起来的,可惜老师没有做到。“随堂练笔”本该是在课堂上完成的,却要求学生事先完成了这个任务,根本没有给学生随堂练笔的训练机会。

可见,这节课教学环节齐备,可惜都是蜻蜓点水式的点到了每一个环节,每一个环节都是隔靴搔痒,没有深究,无法击中要害。故曰,作为一节学校开放日的公开课,作秀成分太浓,是一节典型的表演课。理想的教学设计为什么不能落实到位?这完全是上课教师的责任。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两点:

一是教师经验不充足,启发诱导措施不到位。一旦遇到学生“无动于衷”之时,老师缺乏应急措施,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当“合作探究”环节无法进行时,教师应该采取立马分小组讨论,让小组学生认真讨论回答,争先恐后抢答问题,老师给予表扬等措施。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落实了教学环节。

二是教师功底不厚实,课堂驾驭能力不够强。一般而言,底气足的教师往往沉着应对,处事不惊,临乱不慌。例如,面对学生的沉静,老师可以临时取消录音朗读,而是自己亲自朗读课文,也可以先录音读,然后自己读后请学生评判优劣,以此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强化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和主人公精神。可惜,现在不少教师因为底气不足,尤其是年轻教师不敢随便在学生面前“献丑”,只好让录音代劳了。

再则,本来可以在课堂上完成的“随堂练笔”却让学生事先准备好了。可能是教师信心不足,担心学生无法完成,打乱了自己的教学秩序。当然,如果教师也来个下水作文,跟学生一起“随堂练笔”,可能学生也会顺利完成任务,写出理想的好文段来。此外,年轻教师缺乏自信心,过分依赖预设教案。教案是人设计出来的,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根据教学实际,可以随时随地灵活变动的。要知道,要上好一堂课,不仅是备课,还要备学生。

同课异构课,在比较中寻找“非我因素”。去年底,去广州华南师大附中参加了第二届“自主高效课堂同课异构”教研活动暨“华附在线”2012年高考研讨活动。在华南师大附中听了广州、深圳、杭州三地老师的三节同课异构课。所谓同课,是因为三位上的都是苏辙《黄州快哉亭记》(高二选修2《唐宋散文宣读》一文。所谓异构,是因为他们三人的课在教学切入口,重点突破,课堂中的师生关系以及预期目标的达成等课堂教学理念各有差异。

三位老师都立足于课文的的高度,引领学生解读课文,畅游“快哉亭”美景。广州老师以“快”字切入课堂,用七个“快”字统领全文,引领学生与苏辙同游快哉亭,感受苏辙作文之情感色彩。深圳老师则用“如果要在快哉亭旁边立一块碑,向游客介绍亭子的有关情况,你认为《黄州快哉亭记》里面哪些内容适合选用?”这个问题引发学生思维,重在考查了学生的理解、筛选、组材以及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杭州老师则是善用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关诗文加以比较,让学生站在快哉亭上浮想联翩,以此来拓展学生思维,开阔学生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位老师的课上得都很精彩,有一定深度,尤其在引导和师生互动方面都表现得很是不俗,彰显出了他们的课堂本色。

归纳起来,他们的课有两个共同特点:一是重视培养学生思维,课堂上注重师生互动,采用讨论式教学法。二是都不太注重“以本为本”,没有强调对文本的文言文知识的教学。这也许是因为华师附中的学生基础扎实,思维敏捷,理解能力强的缘故吧,三位老师驾驭课堂非常顺利,学生配合也十分默契。这三节课可能都很适合华南师大附中这样高素质的学生。

篇6

关键词:有效课堂;倾听;民主丰盈

课堂倾听是一种技巧。更是一种艺术。有效课堂离不开倾听,倾听是开启学生智慧的钥匙,倾听是教师成长的雨露,要想让课堂行云流水、浑然天成很重要的一点便是学会倾听。

一、倾听“疑问”的声音。让课堂更加丰盈

课堂教学因为有固定的模式,这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很好的规范作用,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讲也扼杀了教师的创造性,很多教师往往遵循教案按部就班,课堂上依据教案行云流水上完。便认为是一堂成功的课。这个过程往往忽视了倾听不同的声音,即使听到不同的见解。很多老师也不舍得打断自己的既定思路,要么置若罔闻,要么—笑而过,恰恰忽视了最宝贵的教学资源,忽视了真正的问题。如在讲授《离骚》时,不可避免地要探讨屈原的形象,正讲解着,突然从角落里有人嘟哝了一声:“既然那么爱国,怎么会后悔呢?怎么会‘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这种倾听让我发现了备课中没有细致考虑的问题,及时处理既解决了学生的疑问,同时又深挖了教材,可谓一举两得。

二、倾听“矛盾”的声音,让生成更加自然

课堂教学往往是教师有备而来,但预设和生成却不是教师可以把握和掌控的,高明的教师也许会引导学生生成,但是这种生成是越俎代庖,不是自然的。如何让生成更加水到渠成,我以为要学会倾听,学会倾听“矛盾”的声音。比如:在讲授《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时,我问了一个问题:“李甲为什么不在情投意合有钱的时候赎出杜十娘?”课堂讨论很热烈,但也形成两方争执的局面,随之矛盾也产生了,有同学说李甲对杜十娘有真情,有同学说李甲没有真情,是在“玩”。我说:“这个‘玩’字真是一语中的,它好在哪里?”学生讨论激烈。然而这种看似矛盾的声音,却是最有价值的讨论,它自然而然地生成李甲对杜十娘有无真情的问题,也水到渠成地生成杜十娘投江的原因,它让生成变得自然流畅,真实而不做作。

三、倾听“独特”的声音,让脚步走得更远

课堂教学中往往会有一些独特的声音,这其中恰恰有可能孕育了深刻的思想,只要我们适当地加以引导,这些声音会像火把,点亮我们的课堂。在教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我让学生为课堂写一段小结。总结自己的收获。很多同学都写到荷塘的美丽历历在目,作者运用多种写作手法表现多层次的荷塘,让荷塘的美人见人怜。有一个同学却很特别,他收获的是朱自清高尚的人格。我引导他联系古诗文中荷花的意象,并回顾周敦颐的《爱莲说》:“余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荷花和他的人品有何关联呢?这个学生写道:“自清:清出淤泥而不染,皎洁无瑕。自清:清正、清贫、清白……他瑰丽的《荷塘月色》成了永远流传的义化珍宝,他朴素的名字成了万代敬仰的人格丰碑!”这个学生的优美文字从另一方面升华了朱自清的人格,这种独特的声音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倾听“底层”的声音。让课堂更加民主

平时教学中,教师往往喜欢让那些学习好的学生发言,而忽视那些成绩差的,认为他们不可能有什么高深的见解。这似乎也在情理之中,但是我发现倾听“底层”的声音,有时也许会让我们收到“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效果。我在上《项脊轩志》时提了这样一个问题:面对自己大家庭的四分五裂,作者通过哪些看似平淡的词语来表达内心深深的无奈和遗憾?同学们热烈交流后,大家都觉得分析透彻了,一位平时成绩较差、常常默默无闻的学生发言:“文中‘始为篱,已为墙’一句中的‘篱’和‘墙’两个字,刻画出了一家人彼此间的隔阂越来越深”;“‘东犬西吠’一句意思是东家的狗对着西家叫,让人联想到邻居间的指桑骂槐,形象地刻画了叔伯们分家后彼此间的不和睦。”我听后满怀热情地表扬了该生见解的独到精辟。事实证明,教师真诚地倾听学生的发言,学生就会由衷地感到被教师尊重的快乐,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成功的体验也就更强烈了。

五、倾听“貌似不合理”的声音,让课堂更加厚重

课堂上学生的发言不可能尽善尽美,有很多我们预料不到的答案,有些答案看起来不合理,很肤浅,有些甚至和教师的预设相背离,这时候需要教师认真倾听,合理引导,让学生的思维自由翱翔在课堂的天空。在教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林冲手刃仇人,可谓痛快淋漓,我让学生概括自己的感受,很多学生都说出“爽、痛快”等字眼。突然一个不和谐的声音——“残忍”。我当时一怔,很快镇静下来。这种声音是我预先没有想到的,生成的问题也很完美,不仅让学生找到问题的根源,而且还升华了主题,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习的热情高涨,这种深入思考会让他们受益终生。

篇7

宝剑锋从磨砺出。无论是在普通初中初为人师,还是在鹤壁高中已经专业纯熟,周照鹏对中学语文的教研始终不渝。他办公室的灯光总是伴随着漫天星辰,点缀夜幕,迎接晨曦。

1991年,19岁的周照鹏走上了讲台,到鹤壁市一所初级中学任教,从此踏上了教育之旅。初中8年,是他教育生涯的积淀期。他甘守清贫,淡泊名利,投身教育,历年教学质量均居全市前茅。

1999年8月,因工作业绩显著,周照鹏被选调到省重点中学――鹤壁高中工作。人们都说三十而立,而即将30岁的周照鹏选择了从零开始。期间,是他教育生涯的成长期。他历任教师,备课组长,教研组长,教务处副主任、主任,校长助理,副校长。

如今,跨入不惑之年的周照鹏又有了新的目标――“专家型”校长。2013年7月16日,在一年一度的河南省教师教育工作会议上,周照鹏作为首批中原名师的代表,在大会上做了题为《做一个有思想、负责任的名师》的典型发言。

“选择了一种职业就选择了一种人生,当一名教师是我的理想,学生的成长成材是我最大的乐趣和最大的财富。”周照鹏是这样认为的,也是这样做的。从初为人师的教育起点上迈步,他的人生目标就锁定在了“做一个学生喜欢的好老师”上。“听周老师的课是一种幸运,更是一种享受。他把课堂当成舞台,把讲课当成艺术,生动精辟的讲授让人听后意犹未尽。”他曾经的学生、如今已是鹤壁高中老师的田冀评价说。

在周照鹏眼里,每一堂课都是新课,无论讲过多少遍,每次开讲,他都要重新备课,反复打磨教案。只有对课程内容了如指掌,上课才能运用自如。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教书有个习惯:每上完一个班次,都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以便在下一轮授课中改进。

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推广应用,他发现许多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上课很少板书,甚至出现了“照屏宣科”的现象。他强调板书是一名教师的基本功,要运用好先进的教学手段,但也不能丢掉老传统。为此,他总是率先垂范,板书整洁干净,一堂课下来,课程重点和难点在黑板上一目了然。

多年来,他的教学方法不仅受到学生们的欢迎,也得到了学界的肯定。近年来,市内外许多学校先后多次邀请他做专题讲座。许多教师课后专门打电话向他请教,每次他都毫无保留,倾囊相授。

周照鹏谈道:“一个教师在三尺讲台上一站几十年,一门课一讲就是一辈子,要在老讲台上站出新姿态,把老课程讲出新味道,就需要不断为自己注入源头活水。”

为此,他虚心向老教师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多年的刻苦自励和不凡的教育悟性,成就了他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并形成了一套扎实有效的教学方法。2004年,凭着《项脊轩志》一课,他荣获河南省语文优质课竞赛一等奖,同年又荣获河南省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他担任班主任和语文课的2002、2004、2007届毕业班,各项成绩均名列全市前茅。2011年,他主抓的课改后首次参加高考的年级取得了该校历史上的最好成绩,一本上线529人,13位学生圆梦清华、北大。

如今,已是教学副校长的周照鹏并未脱离教学第一线,十几年如一日地进行着课堂阅读教学的探索。“一名合格的教师,应该勤于钻研、勇于探索、善于总结,要培养创新型人才,自己先要成为创新型教师。”为此,他总是率先躬行。他先后参加了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诱思探究教学深化研究》,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教学策略研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中国可持续发展教育项目、“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策略研究》等重大项目的研究,主持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规划课题《 “少教多学”在高中语文阅读课堂教学中的策略与方法研究》和市级课题《信息技术与中学语文教学整合》的研究。同时,他还在CN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参加了接力出版社《极品作文》、现行高中语文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鉴赏》和高中语文教材《教师教学用书》的编写工作。

从教师到教务处主任,再到副校长,对于周照鹏而言,变的是职业角色,不变的是他那颗热爱教育的心。

“力求使用幽默、风趣的语言,不仅使优秀的学生因成功而发出笑声,也尽可能使后进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受到触动。”参加工作之初,全国著名教育家魏书生的话让周照鹏很受触动。于是,他立志要让学生感到听课是一种享受。

已上大学的陶丁绫同学说:“在我的记忆中,周老师是一个很诙谐幽默的老师……在他的课堂上从来没有约束!也许是不需要!因为对于我们而言,听这位知识储备极多的老师讲课是一种享受!”罗丽芳同学说:“我最喜欢周老师的课,生动有趣,是我注意力集中时间最长的一门课了。他不仅仅是授课,更重要的是教我们做人的道理。他讲过一句使我印象深刻的话――‘改变你能改变的,适应你不能改变的’,这句话让我终生受益。”周志涵同学回忆说:“周老师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他的课堂风格,他讲课总是娓娓道来,如春风化雨,又幽默风趣、饱含智慧。做他的学生,是一种幸福。”

作为班主任,周照鹏老师总以饱满的热情、积极的状态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刻注意“身体力行”。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他会随手把讲台上的粉笔盒摆好;看到地上掉落有纸片,他会弯腰捡起;向同学借块儿橡皮,他会说声“谢谢”;晨跑和课间跑步,当他的身影出现在队伍中时,大家的步伐就会整齐有力,口号就会响彻云天……“周老师很有人格魅力,他的言传身教对我们是无形的教育。他是那种温和型的班主任,对学生从来没有声色俱厉过,更不用说体罚了,从来都是循循善诱的开导、语重心长的教诲。亲其师而信其道,我们都很听他的话。”当年周老师的学生、如今亦在鹤壁高中任教的李娟说。

周照鹏深有体会地说:“作为一名教师,三尺讲台就是我人生的田地,只有把人生理想、事业追求融入其中,才能把它养护成一方沃土,培育出繁茂的树林。”

随着自身的不断成长,各种荣誉不期而至:周照鹏32岁便晋升为中学高级教师;2004年被评为鹤壁市优秀教师、鹤壁市技术能手;2008年获鹤壁市首批市级名师称号;2009年被河南省教育厅授予河南省名师、河南省骨干教师称号;2010年、2011年两次参加教育部“国培计划”培训;2012年被评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在2013年初夏,在省教育厅委托北京师范大学开展的集中培训、名校见习、教学反思、演讲答辩、专家评审等培育选拔程序中,周照鹏表现优异,脱颖而出,最终以全省第一名的成绩获得“中原名师”称号。

周照鹏经常讲,教书育人不光是带好学生,还要培养更多热爱教学的接班人。

每年学校组织的新教师岗前培训,周照鹏总是身先士卒,他的教学示范课,如今也成为学校青年教师走上讲台的必修课。每次讲课,周照鹏都要精心准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授课体会,从理想信念到职责使命,从撰写教案到制作课件,他与年轻教师进行面对面交流,手把手帮带,为他们开启从教的职业大门。

“这不仅是一堂授课方法的教学示范课,更是一堂师德师风的传承课。”许多年轻教师课后都表示受益匪浅。贾燕老师还动情地回忆了她参加省优质课大赛时周照鹏老师对她的指导。赴赛前,周老师一遍又一遍地听她的课,大到对课文内容的把握、对教材的挖掘及课堂节奏的把握,小到对板书时书写的字体、一个问题的提问方式、语速停顿的技巧,都不遗余力地指导。正是在这种耐心细致的帮助下,贾燕在省优质课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对年轻教师,周照鹏既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在他的提携下,一批批年轻教师脱颖而出,成为学科带头人和教学科研骨干。

篇8

为什么有些教师会轻视文言文的语言教学呢?原因之一是有些教师觉得“文言文”教学是“文”的“阅读”教学,自然应该着眼于文本而不是文言。他们认为,“文言文的教学实践过分拘泥于‘培养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使得文言文的教和学都斤斤计较于一字一词一句和译文的得失,‘小家子气’十足”,“从根本上剥离了文言文学习的‘生态环境’”(魏小娜《〈师说〉教案设计》)。

既然着眼于文言字词句教学是“小家子气”,是“没有‘阅读’的教学”,于是,有些教师就开始了大胆的“探索”。诸如研究性学习之类所谓“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教学设计便频频亮相,且广受好评。

在这些教师眼中,“真正的教学目的应当是使学生学到真正有价值的东西。什么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我们平时上课非得按顺序讲不可的,非得扎扎实实落实的语文常识、读准字音、古今异义词、通假字、成语、疏通语义、熟读、背诵、默写吗?非也!……中国的古代经典,尤其是像《论语》这样经典之中的经典,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蕴藏于其中的永恒的东西:中国人理想的伦理观念”(刘华《究竟应当用什么去“迷”学生》)。

我们当然完全认同《论语》之类经典中“中国人理想的伦理观念”确实是“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抓了芝麻丢了西瓜的做法自然是不明智不可取的,那么,抓了“伦理观念”之类的“西瓜”,就可以把“读准字音、古今异义词、通假字、成语、疏通语义、熟读、背诵、默写”之类的“文言”学习内容当作“芝麻”而尽数舍弃吗?——“文”与“言”两相比较,“言”真的可以卑微到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吗?

好在不管理论界对文言文教学目的问题作怎样的争论,《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已经非常明确地作了表态:文言文教学目的是“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

那么,什么是文言文阅读能力呢?这种阅读能力从何而来呢?叶圣陶先生曾提到过一个很好的例子,可以帮助我们理解所谓的“文言文阅读能力”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比如面对“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这句话,“大学毕业生(具有应高考资格的人)不一定读过《荀子》,读过《荀子》不一定读过含有‘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这句话的《天论》,读过《天论》的不一定都记得,也许忘记得干干净净了,这也在情理中事;然后就字面求理解,大学毕业生似乎不应该办不到,他们 照理应有‘了解一般文言文之能力’与‘读解古书之能力’的(这儿引号中的是初高中国文课程标准目标项下的话)。题目上的‘从’字‘颂’字‘制’字‘用’字都是寻常用法,与现代文言没有什么差异;‘天’字不指天空,只要想天空怎么能‘从’,天空怎么会有所‘命’,就可以知道;还有,‘甲孰与乙’是个差比句式,表示说话人的意思是乙胜于甲,这种句式在古书中是常见的,所谓‘一般文言文’中也有用到的。如果应试者能够知道这些个,就是没有读过《天论》或者读过而忘记得干干净净了,也会理解《荀子》这句话。”(《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上册))为什么学生读过《荀子》但是忘记了这句话,甚至根本没有读到过这句话,却依然有可能正确地理解“天”字不指天空,也能理解“甲孰与乙”的意思是“乙胜于甲”呢?就是因为,这些语言现象“在古书中是常见的”,他们完全可以由(有限量的)已知推知(无限量的)未知。——这不就是平素所说的“举一反三”的阅读能力的具体表现吗?试想,如果学生在平日里对于古书中常见的语言现象不加关注,教师对于“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的要求置之不理,在教学时对此不加关注,也不要求学生对这些语言现象加以重视,那么,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又将从何而来呢?

所以,我们现在可以肯定地说,“培养浅易文言文阅读能力”就是我们当前文言文教学的目的所在,这是一个无须讨论的命题。相应地,在文言文教学中重视文言(语言)教学,也是一个无须讨论的问题。这一大前提一旦确定,我们接着要讨论与关注的大问题便是:采取怎样的做法才能真正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益呢?

对于文言文教学中“各行其是”的做法,人教社语文教育专家周正逵先生曾经撰文指出:“有的大谈写作技巧,把文言文教学等同于现代文教学;有的大搞文学分析,把文言文教学等同于古典文学教学;有的大讲语法知识,把文言文教学等同于古代汉语教学;等等。这些做法都在不同程度上离开了中学文言文教学的目标,不利于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文言文教学,哪些是我们应该坚持的,哪些是我们应该加以警惕防范的,是很明白的。周先生的告诫,我们难道不应当好好思考吗?

目前,一些教师在处理教材时,无视文言教学的个性,干脆把文言文当成现代文来教,淡化甚至“省略”掉了文言实词虚词的学习积累,“节省”了句法语法的训练,抹杀了文言文学习中疏通词句、去除阅读障碍任务的特殊性。有人将这种现象称为“文言趋白”现象。笔者揣测,出现这种现象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部分教师觉得“文言”与“白话”有着源流继承关系,认为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白话语言能力,所以,不必耗费过多的课堂时间做语言疏通的工作。笔者认为,这种看法也是站不住脚的。张中行先生有过清楚的论述:“文言和现代汉语有传承关系。这种关系很微妙,你说是截然两种吗?不对;你说不是两种吗?也不对。勉强说,是藕断丝连,异中有同,同中有异。”“字形和意义的约定关系,文言和现代汉语不尽相同,甚至常常不同,因而不熟悉文言的人就很容易把现代汉语的约定关系移用于文言,于是就错了,至少是似是而非。”

还有一些教师认为,现有的语文教材中的文言文,往往注解相当详细,新课标不是要求学生“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吗?既然学生自读没有什么障碍,课堂教学时间当然就完全可以腾出来去做别的“更有价值”“更有意思”的事情了。

笔者以为,这种认识也有所偏颇。

教材对文言课文的注解确实是相当详细的,但还是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一些重点的常用的词语。哪怕是课本已经作了说明的,教师仍有必要提取出来加以强调,或者相机进行归纳整理。如《项脊轩志》中“垣墙周庭”一句,课文只是提供了“院子周围砌上墙”的译文,如果不加以特别关注,学生怎么可能得知此处的“周”是动词“环绕”的意思呢?诸如此类,表面上看起来都是很浅显的,借助课文的注解,对于其中的词义与句子大意,学生也能把握;可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引导作用的发挥,不也恰恰就体现在这些细微平常的地方吗?学生“举一反三”的阅读能力,不也正是从这些细微平常的地方培养起来的吗?

推荐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