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3-08 21:01:35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双语阅读论文,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目标;教学手段;毕业论文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196-03
长期以来英语教学的目标和方法一直是我国大学英语,尤其是专业英语教学所探讨的一个问题。多年以来的应试教育已经给受教育者留下了难以学以致用的问题。不少人拿到四、六级证书依然不能跟外国人交流,不能用英文写作,成了一个语言的拿证者却无法动笔动嘴的“人才”(林莉兰,2006)!已有一些从事英语教学与教育的工作者专门讨论过这方面的问题(田强等,2006;王晓军,2005;张翼翼,2006;贾国栋,2006;周爽等2006)。本文根据我院这几年来在专业英语和专业课双语教学的教学实践,尤其是让工科本科生用英语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和进行论文答辩的实践教学尝试,从英语教学延伸和应用的实效性角度探讨了如何检验大学英语教学的效果,如何确定英语教学目标,以及实现这种目标的方法。我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一直在专业英语和双语教学的手段和实效性方面进行着探讨。2004年我院获得了学校在“工科教学基地”项目上的资助。为配合国家在石油领域“走出去”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培养具有英语实用水平的工科本科毕业生也成了我院教学工作的一个重要任务和目标。我们利用我院大部分教师都有在国外留学、进修和培训方面的经历这个优势,积极开展了密切结合专业的专业英语和双语教学的教学实践。我们鼓励用先进的教学理念进行大胆实践,积累教学经验。在2006届部分工科毕业生中让部分同学用英语进行论文写作和答辩,通过导师的指导,试图将其作为专业英语和双语教学在专业实践方面的延伸。这样做,一方面是希望通过用英语进行论文的撰写和答辩提高同学们英文应用水平,另一方面也为同学们毕业后进入企业或科研岗位、甚至走出国门打下良好的基础。在这次试点中我们在我院资源勘查工程和石油工程两个专业选取了几名优秀学生,从毕业论文写作到答辩全程采用英语。这对学生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要求学生比较熟练或基本掌握专业英语的语法、专业词汇、写作技巧和写作规范等多方面的知识。当然,表达能力也能在答辩的过程中得到充实和提高,对话能力在提问过程中也能实践、发挥和检验。从论文写作和答辩的结果来看,这次尝试是成功的。这几名同学论文的写作用词和语法正确,论文宣读及回答问题都比较清晰流利。同学们和指导教师都从中受到了鼓舞,说明我院的专业英语和双语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归纳起来,这几年来我们在专业英语和双语教学实践中做法、尝试以及同学们的反馈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英语和双语课教材
在我院的专业英语和专业课“双语教学”实践中,学院要求在国际通用性的专业课方面应尽量使用外文原版教材,采取多种方式使用外文教材。如专业英语课在教材选用上的做法是从国外的原版教科书上找到适合同学英文能力的相关文章进行讲授;环境地质学和现代试井分析双语课使用了原版的英文教材。
二、授课方法
专业英语授课过程中不是满堂灌,而是让同学自己阅读翻译和讲解,一方面可以检测同学是否预习,另一方面发现同学们在哪些方面存在理解有误的地方,再有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这种方法效果较好,既激发了同学们学习专业英语的兴趣,同时也在实践中提升和改进了我们的专业英语教学法。在环境地质学和油藏工程这两门课双语教学中,老师以中文和英文交叉、结合进行综合讲解,让所有同学参与到教学中来。让同学们上台用英语讲解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大家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共同用英语讨论,共同学习。在实践过程中帮助同学们克服了在众人面前讲英语的恐惧心理。在交流沟通过程中英语听说能力得到了提高。这种教学过程是实践“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的有效形式。
三、双语课在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和水平中的作用
有的同学说,起初对双语教学就有几分好奇,而在刚接触到双语教学课程时,没想到却有些不适应,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发现双语教学比一般的外语教学更能激发兴趣,至少与普通外语教学相比是这样的。双语教学在我院还正在全面展开,可以说现阶段还是处在尝试阶段,但我们确实能体会到它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必要性。有的同学还说,大学四年的学业已结束,总感觉以前的外语课还没能使我们的听说读写能力加强多少,反倒是在接受过双语教学之后,发现自己的外语水平有很大提高,课堂上的师生互动使我们敢于用英语和他人进行交流。
四、用英文进行毕业论文写作的作用
用英文进行毕业论文写作能让学生更多的掌握英语的实用知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与普通的英语学习不同,毕业设计关乎学生的学士学位,学生对它的重视程度会大大提高,特别是专业英语知识。用英文进行毕业论文写作涉及到英语知识的方方面面,从单词的词义到句法的运用,再到成篇构思甚至语言的概括表达。写作的过程就是英语知识的再现和学习效果的过程,也就是提高英语水平的实践过程。同学们说在毕业论文的外国文献翻译过程中,深刻地感受到了专业英语的重要性。尽管我国的科技水平提高得很快,但是在石油工程领域,我国的科技水平仍与国外的先进水平有一定的差距,所以,客观上要求同学们现在和以后不得不有直接阅读外文专业文献的能力,从国外先进的技术中找到我们需要的知识,为我们的国家服务。
五、用英语进行毕业论文答辩的作用
答辩材料的准备和台上的演讲,这些都需要较高的口语能力,经历了这次答辩,不仅提高了口语的表达能力,最重要的是同学们有了勇气去说出英语,这是最大的收获,也是同学们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交流。用英语进行答辩的目标和过程对于提高学生交际能力和综合应用语言能力有重要意义。
六、专业英语与就业的关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大量的国外企业涌入中国投资,设立公司,而英语是国际公认的通用语言,因此需要大量双语人才。同学们已注意到在这一届的毕业生找工作的时间段内,越来越多的外国或外资企业也来到我们学校召开宣讲会,希望可以招聘到合适的有能力的毕业生加入他们的公司。招聘的第一道门槛就是英语能力,这恰恰是我们过去的软肋。还有石油领域的国有企业进军海外的石油开发项目越来越多,同样需要大量懂英语的大学毕业生。同学们说“既然这方面的缺口这么大,我们更应该提高我们的英语能力,这既是对市场需求的响应,同时使我们以后的就业前景更光明更广阔”。我们认为大学英语教学目标,不是过四、六级英语考试,而是“可以用英文进行毕业论文写作和答辩”。这个目标里面自然包含了“听、说”能力,并且体现了学生综合应用英语的能力。专业英语和专业课双语教学是实现这个教学目的的有效手段。实践中可对低年级同学较早提出这个目标来引起他们在思想上的重视,从而通过综合效应实现大学英语教学水平的提高。当然,目前还只是少数同学具备这样培养的条件。
鸣谢:本文在成文过程中得到了我校长宣教授的指点和帮助,深表谢意。
参考文献:
[1]林莉兰.大学英语口语教学刍议[J].中国高等教育,2006,(5).
[2]田强,李洁红,李小红.略论英语教育与几种基本教育概念的关系[J].科教论坛,2006,(1).
[3]田强.关于我国英语教育的“应试教育”模式的反思[J].科教论坛,2006,(1).
[4]王晓军.贯彻“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高英语教学质量[J].中国地质教育,2005,(1).
[5]张翼翼.关于目前双语教学和专业英语教学的思考[J].中国地质教育,2006,(1).
【关键词】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 双语教学 教学策略 探索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8C-0063-02
环境科学与工程导论是环境类专业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程,在广西大学已连续7年采用双语教学。在教学内容上,紧密结合学科发展动态,广泛吸收现代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形成“环境问题-产生机制-影响程度-控制方法-过程原理-效果评价”的课程结构;建立以环境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教学理念,不仅提供创新与发展空间,培养学生的专业精神,还要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增强他们的环境意识。在教学实践中,教学团队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了教学实践的探索,于2010年成为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
一、双语教学目标的确立与实现
(一)根据专业人才构建一个多层级的双语教学目标体系。双语教学目标是双语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双语教学中师生共同的行动导向,具有激励和评价功能。在双语教学目标体系中,最高层次是人才培养目标,其次是双语教学目标,再次是课程目标。本课程是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对学生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具有导向和示范作用。本课程依据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来构建一个多层级的双语教学目标体系(见图1),作为课程教学活动的宏观指导和具体行动指南。
(二)构建双语教学内部课程体系。此内部课程体系由双语课堂教学、小组活动和隐性课程组成。
课堂教学是让学生在“教中学”,以系统掌握必要的学习技能、专业本领和科技英语知识;小组活动(Group learning)主要在课后进行,这是一种“动”的状态,其意义则是让学生在“动中学”,以巩固课堂知识,以“用”为导向,实现学以致用,这两项教学活动之间是一种“学用结合”的关系。双语隐性课程则要求为学生创设一种浸润式的双语情境,如通过视频、音频、科技文献、游戏等给学生营造―种语言氛围,使之在自觉与不自觉之中习得双语;课堂教学是显性课程,教学网站提供的影像资讯、材料阅读和论文写作是潜在的隐形课程,二者之间就是一种“显隐结合”的关系。
(三)课程考核改革与试题库建设。首先对考核方式进行必要的改革,加大平时成绩所占比例,以平时成绩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成绩构成分几个方面,如图2所示。
平时成绩又三部分构成:一是课堂表现及课堂作业;二是基于解决问题的小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三是课程小论文。
在课堂作业形式、小组学习内容、课程论文选题方面,教师精心设计,在内容上既要考虑涉及的知识点,又要保证合适的信息量;在形式上既要顾及年轻人喜欢挑战、敢于展示能力的一面,又要做到轻松有趣,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学生的课堂表现主要通过案例讨论的形式予以考察,根据大家时下关注的环境问题和环境热点,结合专业理论,组织大家进行课堂讨论。
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可设计为《××大学新生环境意识调查》,具体任务为:一是设计一份调查问卷(如环境意识调查、某个具体环境问题的公众参与问卷等);二是完成调查工作,回收问卷;三是统计分析调查结果,按格式撰写调查报告;四是选读调查报告,制作Powerpoint幻灯片,采用汉语或英语陈述。此环节要求小组每个成员都提前做好准备,采取小组现场抽签形式选出代表宣讲,避免性格内向的学生被边缘化。教师和助教按以上四个部分作业的完成情况给小组评分,各小组根据每个组员的具体表现,民主评议分配总分。
课程小论文可以设计为以“家乡环境”为主题,要求个人独立完成。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或书信收集家乡环境信息,分析家乡环境问题,撰写以家乡环境问题调查为内容的小论文,格式上严格按照《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投稿要求。学生在撰写中英文摘要时,就是对“双语”教学一种“学以致用”的体验,也是对双语教学效果最好的检验,教师可以将学生中英文摘要作为专题教学素材予以点评。
所有平时成绩(课堂表现、小组学习、课程论文)都要及时讲评和记录,并及时在课程QQ群里公布,以便于及时提醒和引导学生完成学习任务。本课程教学实践证明,这种以平时成绩为导向的教学方式把“教”和“学”双方紧密地联系起来,教师对“学”的进程进行有效的引导和把控,学生对“教”的目的和“学”的内容及时了解,并对自己的学习成绩“心中有数”。
对考试内容也要进行改革,使考试内容具有较强思考性与启发性,试题的难度、区分度安排较合理,紧贴教学大纲;命题符合大纲要求,科学、合理,注重学生双语能力的考查。
期末考试方式采用英文出题,除论述题外,其余用英文答题。既注重引导学生牢固掌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基本的知识点,将专业知识转化为专业常识,还注重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四)建立一套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水平的评估体系。构建针对学生、教师的双语教育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发挥评价的导向、调节、鉴别与激励功能,为使双语教学向其他课程辐射奠定基础。双语教学评估体系可以包括:一是针对学生的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如专业知识学习能力、专业英语交流能力、专业信息获取能力等;二是针对双语教师评价的标准与指标体系,如专业知识传授能力评价、专业外语传授能力评价、课堂组织能力评价、教学绩效评价等。
关键词:自主学习;外文文献研读;软件测试;双语研究性教学
0、引言
软件测试是从事计算机软件开发和维护专业的人员应该掌握的一门技术。软件测试是软件工程中的关键活动之一,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其工作量通常占软件开发总工作量的50%以上,而对于某些可靠性要求极高的软件系统,如航天、银行等领域的软件系统,软件测试占软件开发总工作量的比例甚至达到60%~80%。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发现软件中的错误,并及时修正这些软件错误,以减少软件在后出现错误,提高软件产品质量。软件测试是一项需要专业技能的工作,它包含许多理论和实践。如果缺少这些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测试的深度和广度就不够,测试质量也就无法保证,从而导致软件质量达不到要求,影响软件的可信性。
由于国内软件产业的现状所致,很多的软件公司属于软件外包型公司,这些公司以软件开发为主。这样,软件工程专业很大一部分学生毕业后通常从事软件开发或者程序员工作,这也影响着学校对软件工程专业的设置。因此,当前高校在软件工程专业课程设置上往往将很大一部分精力放在软件开发课程的设置上,如各种语言的学习、软件开发方法的学习等。但是,软件工程不仅包括软件开发,还包括软件测试以及软件维护。大部分国外大型软件公司,如微软、IBM等公司,这些公司对软件测试非常重视。在这些公司内部,软件测试人员数量并不比软件开发人员少,因为一个优秀的软件产品最终是通过不断的软件测试进行验证和评价的。随着软件工程课程的不断完善,当前软件测试的重要性已逐渐得到重视,很多高校已将软件测试课程作为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必修课程。该课程是软件工程的核心组成部分,是连接软件开发和软件的纽带。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要了解软件测试及其管理的重要性,掌握软件测试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具备研究设计测试用例和使用自动化测试工具的基本方法和实践能力,能将测试驱动的理念融入软件开发、维护的研究与应用中,从工程化角度提高和培养学生从事大型软件的测试技术和能力。
尽管软件测试课程已作为软件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但从教师和学生两个角度对该课程的调查反馈发现,教师觉得该课程不好教,教学效果不好;而学生感觉该课程较空洞,没有发现其在实际软件开发中有多大的应用。这主要因为在传统的软件测试教学中,学生只是被动地参与,听教师授课,听教师讲授各种软件测试概念和方法,但学生并没有真正学到这些理念,并没有对这些方法进行应用。所以这种传统的软件测试教学方法效果很难令人满意。
扬州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将软件测试课程作为一门双语研究性课程进行试点改革,探讨如何更好地进行软件测试课程的教与学。本文将以该学院软件工程专业软件测试课程为例,探讨学生自主学习的软件测试双语研究性教学方法。笔者作为该课程的授课人实施了本文的软件测试教学方法,其目的是研究如何促进学生进行双语研究性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软件测试新技术,从而让学生学到软件测试课程中的一些测试理念,让他们了解软件测试在整个软件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性。
1、软件测试双语研究性教学
软件测试双语研究性教学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教学、研究、实践。这三者在软件测试双语研究性教学中的关系是:以教学为本学习,以研究为重点突破,以实践为辅助训练。下面分别介绍这三方面的内容:
1)教学方面。
软件测试双语研究性教学和传统的软件测试教学一样,根据软件测试教学大纲进行教学,主要包括软件测试基本概念、软件测试基本方法、白盒测试、黑盒测试等。由于研究性教学过程中加入了研究,所以教学是以基本的测试理论和技术为主。另外,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本课程属于双语课程,所以教学过程中采用英文PPT,中文授课方式进行教学。另外,教学主要以启发式教学为主,让学生更多参与课堂讨论,由于本文主要讨论研究方面,所以这里对教学不做详细讨论。
2)研究方面。
本课程采用的是研究性教学,因此研究是本课程的重点和特色。本课程所采取的研究方式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采用阅读文献的方式。由于本课程是双语教学,研究过程中所提供的文献材料全部是英文论文,这些材料都是从当年软件工程领域顶级国际会议中选取的有关软件测试方面的最新技术和方法,这样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了解最新的软件测试技术、方法,及软件测试发展的方向。这一部分的实施方法将在第3节进行详细介绍。
3)实践方面。
软件工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同样,软件测试也是如此。需要通过不断的实践才能理解和掌握软件测试技术,将测试理念贯穿到软件工程项目中。本课程软件测试实践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验证性实践,熟悉已有测试工具,学会使用这些工具,并利用已有测试工具生成测试用例;二是自己开发软件测试工具,主要根据研读的论文进行工具的设计和开发;三是软件测试工具的验证和评估,主要是对自己开发的工具进行验证和评估。一方面利用已有测试工具来验证当前软件测试工具,另一方面,利用已有软件测试知识评估测试工具在故障识别方面的效率,这有助于学生更深地掌握软件测试技术,了解什么样的测试技术是好的测试技术或者方法,是有效的测试工具。这一部分也不是本文的重点,因此不详细展开讨论。
2、软件测试双语研究性教学特色
本课程作为扬州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的试点课程,采用双语研究性教学方式进行课程的授课和学习。对于双语性教学,主要采用英文材料,中文授课;而对于研究性教学,主要是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最新的软件测试技术和方法,研读相关的英文论文,进行专题报告和讨论,并鼓励学生开发实现这些技术。因此,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了5个特性。
(1)自主性:让学生从给定的英文材料中自主选择学习材料,自主组建团队,自主与英文材料作者联系、沟通、交流和讨论。
(2)协作性:学生必须要组建团队,团队成员数量由2~4人构成,团队之间相互协作、配合,共同完成整个研究性学习过程。
(3)互动性:在学习过程中,必须要与论文作者沟通和交流,真正把握论文作者的真正意图,并尝试提出自己的见解,与论文作者进行讨论。
(4)实践性:要能够实现论文材料中的软件测试方法,在工具开发过程中,鼓励学生采取测试驱动的开发方法,并利用所掌握的软件测试技术去测试自己的工具。
(5)研究性:在研读论文过程中,要对论文进行深入的讨论和研究,特别是对作者的思想以及未来工作、论文中的不足进行研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3、软件测试双语研究性教学实施
笔者主要针对软件测试双语研究性教学过程中的研究过程的实施进行讨论。在本课程中,研究主要是采用学生阅读文献的方式进行自主学习的研究,主要针对当前最新的软件测试技术进行学习和研究。研究性教学具体的实施过程如图1所示。
首先,教师从当年软件工程顶级国际会议中选取软件测试相关的研究技术论文放入文献库中。这样的文献库主要用于学生对当前软件测试的学习和研究。对于本科学生来说,独立地去研读这些最新技术还有一些难度,而且时间上也紧张。因此,研究性学习主要采取团队方式一起研究,这样学生进行自由分组,并且每个小组指派一名学生作为小组组长负责该小组的研究性学习进展。
有了文献库以及学生分组后,就进入自由选题阶段,即各个小组从文献库中选取自己感兴趣的论文。在各小组确定自己的研究论文后,进行论文的研读。在论文研读过程中,要求每个小组每周至少讨论一次,讨论各小组的分工任务完成情况,对原文的理解情况,以及对遇到的问题进行讨论,并且项目小组要及时记录这些讨论记录,每周发送给任课教师。另外,在研读论文过程中,每个小组要用英文与论文作者进行沟通与交流(如果作者没有回复,可以选择与课程教师进行交流),并将交流过程中的对话记录下来作为课程成绩考核的依据。
在论文研读后,需专门安排几节课进行专题报告和讨论,主要用于检查各小组对原文的理解情况。专题讨论内容包括三方面:一是学生对论文内容的理解;二是学生需要提出对论文的见解和观点,挖掘论文可能存在的问题或对论文中的未来工作部分提出见解;三是本小组研读论文的体会分享。在专题报告中,我们还邀请了学院的一些其他教师参与进来与学生们一起讨论,一方面,教师对各个论文本身进行点评;另一方面,教师对各个小组的表现进行点评。另外,在专题报告中,强调学生的参与,就是大家要多提问,多讨论。
专题讨论后,各小组要对原文中软件测试技术进行实现。其中,在软件测试技术实现过程中,鼓励采用测试驱动的软件开发方法;另外,需使用已有的软件测试技术和工具进行测试。在完成开发软件测试工具后,需要选择一些例子进行软件测试技术的验证。最后,各个小组需要提交一份总结报告,主要是关于技术实现进行总结,包括这几方面内容:对论文原文的理解或技术改进,采用的测试技术和工具,技术改进效果的验证和评估。
4、实施效果
该课程已在2012-2013年秋学期的扬州大学软件工程专业的一个班按照本文教学方式进行实践。该班学生40人,我们从2012年ICSE(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ware Engineering)、FSE(Symposium on the Foundations of Software)、ISSTA(Symposium on the Foundations of Soft-ware)、ICST(Intemational Conference on Sottware Testing,Verification and Validation)、ICSM(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ware Maintenance)等国际顶级会议上选取了44篇软件测试相关的论文作为学生学习的资料库。然后让学生自由组队,每组2~4人一起研读论文。最后组队15组,选择了15篇论文进行学习和讨论。在研读论文过程中,建议学生自己与论文作者用英文进行交流和讨论,讨论论文中不能理解的内容;在研读完论文后,我们组织了专题报告,报告主要包括三方面:一是论文主要内容;二是学生对论文的看法以及学生自己的想法;最后就是分享研读过程中的体会。另外,我们鼓励学生用英文进行报告(其中一组采用英文进行报告)。专题报告过程中我们还邀请软件工程系相关教师一起进行点评。
通过这样的学习,大部分小组完成得较好,基本能理解论文内容,也提出一些想法和改进措施。在研读论文后,学生对论文内容和自己的想法进行实践,实现相关技术并进行实验验证。几个月的学习后,大部分学生对这门课的研究性教学方式比较认可。我们以问卷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调查主要包括对课程教学方式的认可,对自己收获的认可等。发放调查问卷40份,收回有效调查结果28份。该调查问卷由11个问题组成。前10个是选择题,如表1所示,是对当前教学方式和教学效果的同意或支持程度,由1~5这5个选项构成,其中1表示非常支持(同意),2表示支持,3表示无所谓,4表示不支持,5表示严重不支持。统计结果如表1所示。最后一个调查问题是关于这门课程的建议。从表1中可见,学生还是比较渴望学习新的知识,比较认可这种学习方式;另外,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效果也比较认可。最后,无论从考试效果,还是学生的反响来看,这门课所采用的教学和学习方式是比较成功的。该教学方式也得到学院的认可,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也得到科技日报、新华报业网等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和报道。
关键词:财务会计双语教学;教学目标;ACCA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2-025-02
财务会计双语教学是为培养国际化会计复合人才的一门会计学专业学生拓展需求类课程,需要在培养阅读专业文献和专业写作能力的同时,兼顾专业听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掌握基本的会计专业术语,学习财务会计领域的理论和前沿知识,并了解财务会计的基本概念、假设和原则;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西方国家(主要是英美)财务会计理论的现状,学习并通晓西方国家财务会计的各种实务操作方法,并能用英语进行会计工作的日常交流,能读懂一般的外文专业文献。
一、西方会计教学现状
那么,在西方国家(英美),财务会计教学采用何种模式呢?笔者在分别对美国加州大学富乐敦(FULLERTEN)分校和英国龙比亚大学克雷格洛克哈特(CRAIGLOCKHART)商学院的会计相关课程进行了跟班学习后,有以下几点感悟:
1、专业方向种类繁多,但彼此差别不大
以会计学学士学位为例,专业选择就分为企业金融学方向,市场营销学方向,人力资源管理方向,经济学方向,法律方向和创业方向六个层面。其中,企业金融学方向和人力资源方向的的主要课程为:
Napier大学会计学学士企业金融学方向和人力资源方向的的主要课程设置对比表
学位研究方向
课程
设置
会计学学士企业金融学方向
会计学学士人力资源方向
第一学年课程 《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商业技能》《经济学原理》《会计信息系统》 选修《市场营销学》《行为学》《创业学研究》 《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行为学》《经济学原理》《会计信息系统》 选修《创业学研究》《市场营销学》《跨文化与组织管理》
第二学年课程 《公司会计》《商法与公司法》《职业会计学》《财政管理》《管理科学与统计》 选修《商务会计学》《商务》或《管理挑战》 《公司会计》《商法与公司法》《职业会计学》《财政管理》《管理科学与统计》《人力资源管理概论》
第三学年课程 《高阶公司报告》《高阶管理会计》《公司财务管理》《现代公司财务》选修《税务学》《管理会计学应用》《审计》《公众财政学》 《高阶公司报告》《高阶管理会计》《公司财务管理》 选修《雇佣关系管理》《人力资源发展》 选修《税务》《现代公司财务》《管理会计学应用》《税收编制与财政研究》《审计》《公众财务》
第四学年课程 论文 选修《投资管理》《当代财政问题》《全球财政市场》《货币理论与政策》 选修《国际会计》《管理会计学改革》《战略管理会计学》《企业社会责任》 《领导力的改革与创新》 论文 选修《全球雇佣实践》《当代人力资源管理问题》 选修《国际会计》《当代财政问题》《管理会计学改革》《战略管理会计学》《公司管理》《投资管理
由此可见,同一学位的不同方向所开基础专业课程基本相同,但到高年级之后逐步细分,在论文的写作方面有较大的差别。也就是说,教学目标的不同决定了课程设置,论文方向,以及学生学习范畴的差别。相比较而言,中国的会计专业,基本只有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和国际会计学之分,每一类学科方向的课程设置以及最终的论文选题没有太大的区别。
2、课程结构设置简单,以学生自学为主
英美大学课程每门课一般有二至三名教师共同担任。教学十三周,每周教学二小时(有的为一小时),教师辅导学习一或二小时。每门课只有一至二个大作业加一次考试。学生按要求应在三个学期内(每年三个学期)选学课程(相当于一个学期专攻三门课程)。每周总学时(包括辅导学习)在10个学时左右。教师只给大作业一个等级分,基本不详细批改。
英美教学方式以学院为范围开设课程,课程学时数少,由学生自由选择规定数目的课程学习,这是很好的教学组织方式。相比较中国的本科教学而言,中国的教育学制长,学的课程多,有些课程与所学的专业无关,学时数非常多,每一门课程都只由一门教师完成,学生习惯于听,而非自己学习思考,学习依赖性相当严重。西方的教学方法与中国的教学方法有相当大的区别,老师不会照本宣科,每周虽然只有2个小时的课堂讲授时间,但是教学速度非常快,以财务会计课程为例,一堂讲授课就涵盖了2-3个章节,一百多页的课本内容,这就需要学生大量的课外阅读作为基础。在西方的高等教育里面,大都是学生在课下阅读大量的书籍,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只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二、财务会计国际化培养目标
会计教学理应培养契合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准则持续趋同的客观需求,拓宽培养复合型会计国际化人才,这也是本文研究的意义所在。
2001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首次提出双语教学要求,随后又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中明确将双语教学作为教学建设与改革的项重要内容,其后在2007年陆续了鼓励双语教学的举措,即辅助教学的模式。众多高校包括我们贵州财经学院开始在会计专业教学计划中选取少量课程实施双语教学(现代会计学双语),希望能提高学生掌握国际会计语言与规范的能力。
2011年,随着中外合作办学的快速发展。为满足日益增长的会计国际化人才需求,很多高等院校积极引进了英国公认特许注册会计师(ACCA)、加拿大注册会计师(CGA)、美国注册管理会计师(IMA)、英国注册管理会计师(C1MA)等办学方式,使用国外指定原版教材授课,因而,教学计划中的绝大部分必须采用双语教学。在培养国际化会计人才的需要的背景下,必须重构会计国际化教学目标,强调会计国际化教学是对传统会计教学的有益补充,双语教学在整个教学环节处于主导地位,财务会计双语的教学目标定为:培育学生熟练掌握国外会计处理基本规范,能够按照国际准则编制财务报表并使用管理会计知识加以分析。
三、财务会计双语教学的准备与实践
1、明确教学目标,充分准备教学资料
通过西方会计教学的跟班学习和多年双语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最核心的问题是明确教学目标。以财务会计双语课程为例,由教师带动学生朝会计国际化视野方向进行系统的培养,最佳程度的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课堂上通过教师串讲,案例剖析,师生互动讨论,由教师检验学生课前自学效果并解决重点疑难问题,提出系统的专业前沿理论知识。但实际过程中往往不能完全实现,因为原版教材往往阅读量很大,一些学生由于语言问题而不能坚持自学,或者虽然课前阅读了课文和相关资料但不能把握要点,致使课前预习没有实际效果而最终放弃。因而,选用合适的教材就成了双语教学至关重要的问题。对于《财务会计双语》,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基于国际化的培养目标,着重于对ACCA人才的培养,所以采用BPP Learning Media编著英文原版教材《ACCA PAPER》。该教材从ACCA考试的层面系统介绍了西方会计的理论和实务操作方法,内容全面且难度适中,外语地道,语言明快流畅,学生可以领略地道的专业表达方式,了解中西方会计处理的不同,达到财务会计教学的目的,把握ACCA考试的重点和难点,拓宽国际化的视野。在中文教材上,选用了立信出版社常旭、编著的《会计专业英语》作为辅助材料,该教材采用中英文对照学习,是学生进行会计双语学习的基础材料。
2、引导学生自我学习,着重讲解重点与难点
在双语教学过程中,鉴于西方的授课经验,学生的自我学习是关键。教师在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定位学生的学习方向,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之后,按授课计划进度提供给学生大量的学习资料供学生课前参考学习,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尽量用英文授课,在必要时以中文辅助解释,主要根据课程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理解程度适当加以调整。在财务会计双语教学中,笔者一般以ACCA的案例引出本专题主要内容,列出关键词并加以解释,通过例题讲解加深对学生理论的理解,提出问题让学生以习作的方式解答,着重引导学生发现重点,理解难点,掌握解题的技巧。这要求双语教师在掌控教学进度的前提下,丰富教学内容,增加教学过程的互动,引导学生自我学习。要避免教师只管讲,学生只知道听的“填鸭式”教育,使得原本能够精彩纷呈的课堂变得平淡无味,甚至成了纯粹的专业词汇学习,或者出现备课时几乎把每一句课堂用语都设计好,根本不敢多讲一句教案上没有的话,师生之间缺乏互动“默默无闻”的教学。
3、动手与动脑结合,恰当安排习题和答疑
在双语教学中,很多学生反映看得懂、听得懂,但仍不能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遇到题目依旧不会做。因为课堂时间有限,这些能力又不能仅依赖教师讲授达到提高,问题长期积累下来,往往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造成教学的恶性循环。因此,习题课和答疑课就成了重要的环节。笔者认为,习题答疑不一定完全由教师讲解,可以请一些知识掌握得好的学生在充分准备后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也可以采用分组讨论,教师总结,或者由同学自由组合共同完成。形式也不一定拘泥于课堂,可以针对全班、部分同学或者个人,借助于班级公共邮箱或网络教学系统在固定的时间内完成。习题一定要保持英文形式,答疑也尽量以英文形式完成,避免某些学生对课堂教学不感兴趣,只是等着习题答疑,降低对学生学习的促进作用。笔者将习作的成绩最终计入学期的总评成绩,以便将学生动脑与动手相结合,理论跟实践相联系,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对同类课程的学习兴趣,最终提高学校双语教学的总体质量,有效实现双语教学目标。
参考资料
[1] 于洪,周恒男.对管理会计双语教学方案的探讨[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27-28.
[2] 史艳红.解决高校双语教学中矛盾的方法与途径 [J].山西大学学报,2007(04).
[3] 李颖琦.高校双语教学实践研究[J].会计之友,2008,(1下).
关键词:双语教学;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3-0205-02
双语教学是指以两种语言作为媒介语言而展开的教学活动。这两种语言之中,通常一种是母语,另一种则是世界通用的科技工作交流语言英语[1,2]。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信息、知识和经济全球化的高科技时代,新的时代急需一批基础理论知识深厚、专业技能扎实、外语交流沟通能力流畅的复合型人才,双语教学是当前高校教育的大势所趋[3]。就目前各高校的实际情况而言,一蹴而就地实行全英文授课,这种模式与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实际教学情况暂不相符。适当展开双语教学,将专业英语与母语相对照,使学生在对母语的熟悉和了解的基础上,对相应的专业英语表述产生亲切感和求知欲,这样的双语教学方式将可望能更进一步地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和能力、增进学生学习积极性、从而使整个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活泼、教学内容更易于被学生接受。无机及分析化学双语教学是指采用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作为课堂主要用语展开教学活动,在教材的选用、课堂的讲授、和学生的交流等环节中英语与汉语同时使用、并以英语为主要教学语言的教学过程。[4]无机及分析化学是化学化工、食品科学、生物工程、纺织技术、医学药学、环境工程等多个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开展无机及分析化学双语教学研究对理工类高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无机及分析化学双语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进、学生双语小论文的写作尝试、双语教学效果评价机制的建立、良好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等几个问题展开了初步探讨。
一、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
无机及分析化学双语课程所面向的教学对象是大学一年级的新生,他们刚刚开始大学生活,对大学的教学方式还处于逐渐适应的过程中,对相关的专业英语词汇也还需要有逐步熟悉的过程,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在无机及分析化学双语教学的教学过程中应该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课堂上不宜一开始就使用较多的英语专业词汇进行全方位双语教学,而应根据学生的特点,逐步加深专业词汇的广度和深度,慢慢引导学生调整并适应双语教学模式。对于教学过程中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易于理解、专业性不太强的内容,可尝试直接采用英语讲授;对于具有一定难度的专业词汇及基础理论知识,可通过中英文相互对照的方式加以讲解,让学生在熟悉相关专业词汇表达的同时,同时进一步加强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在无机及化学分析课程中会需要讲解一些较为抽象的理论内容,如原子结构、共价键理论等,也会涉及到部分实验内容及实验仪器,如酸碱滴定操作、分光光度计及酸度计的使用等,这些内容可考虑使用多媒体视频演示的方式作为辅助手段。在演示过程中,可采用英文为主、中文为辅的方式进行穿插讲解;对于课程教学中的难点、重点、教学内容的关键之处可以先用英文讲述一遍,再用中文对照复述,然后再重点突出地重复其中重要的专业关键词汇,以此表示重点强调,引起学生的进一步重视,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把握好讲课时的语速、语调,以便能随时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来适时调整两种语言的授课比例以及授课方式。同时还可教学进度穿行课堂随堂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认真地思考,考察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程度。
二、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不断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师生互动
课堂教学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无机及分析化学双语课程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该有意识地加强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讨论和帮助。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些教学章节,可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就某一专题查阅一系列的英文文献,在认真阅读的基础上首先展开初步讨论,然后在班级范围内进行文献报告会,鼓励学生在报告内容中使用部分英文;也可针对课程中某一部分较为简易的内容指导学生进行自学,然后随机抽一些学生来尝试用简单的双语内容来讲述教学内容,同时适度展开双语课堂问题讨论,鼓励学生用英语来提出问题或解答问题。通过展开各种形式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从而达到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加强学生团队合作精神的目的。这种良好的师生教学互动,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可以更快地提升学生的化学专业英语能力。
三、在双语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尝试写作科研双语小论文
学习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都是理工科的学生,将来都会进行科研论文的写作。如能在双语课程的教学中结合课堂内容,适当指导学生在课后时间撰写双语科研小论文,将会给学生未来的专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师可在课堂上以某个涉及讲课知识点的文献为例,向学生初步讲解科研论文的完整结构,告诉学生正式的科研论文应该包括“摘要”、“关键词”、“前言”、“实验部分”、“结果与讨论”、“结论”、“致谢”、“参考文献”等各个部分,介绍科研论文对于用词、表述方式的严谨要求。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尝试学习撰写科研小论文。双语论文的内容可以是课堂上所涉及的某个具体的知识点,也可以是学生所感兴趣的简单化学实验。其文字主体可以为中文,但可要求学生将简短的摘要部分撰写为英文,从而锻炼其双语能力。通过简单的论文写作,特别是通过简单的英文摘要的写作练习,学生不仅可以受到最基本的科研写作的指导和训练,同时其对专业英语的理解和表述能力也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这将会对学生未来的专业发展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
四、进一步完善双语教学效果的评价机制
要想真正达到良好的教学目的,就必须建立相应的教学效果评价机制和导向机制。在双语教学效果评价过程中要不断完善教学评价手段、评价内容以及评价方法。目前各高校的无机及分析化学双语课程教学效果主要还是通过学期考试来完成教学考核的综合评价,在试卷内容方面,为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和概念的理解及对重点的掌握情况,试卷里针对基础知识的考核内容肯定占大多数比例,但同时也可适度增加一些综合性的应用型题目来加深试卷的难度、深度和广度;试卷题型可以多样化,如采用填空题、选择题、是非判断题、推断题、书写并配平方程式、简答题、计算题等题型。试卷中可加入适当比例的英文题目,学生答题时也允许选用中英文两种答题方式。教师评分时可采用较为灵活的评分标准,如给予用英文表述的答案以更高的评分;另外,还可适当增加一些化学专业英语翻译等作为附加题,从而使优秀的学生能够进一步更好地发挥其双语水平和能力,获取更好的总评成绩[5,6]。平时一些章节也可采用开卷的形式进行论文性考试,引导学生适当运用双语,对无机及分析化学专业知识的某一方面或某一问题展开讨论。为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可在总评成绩中给予学生的课外科研双语小论文写作、用英语进行的课堂讨论和发言以一定比例,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提高专业双语能力。
五、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和培养
良好的师资力量是保证优秀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教师作为双语教学的直接实施者,其语言水平、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将会直接影响双语教学的质量[7]。只有具备较高的化学专业英语水平,英文发音标准、口语表达自然流畅,同时又具有扎实的化学专业基础知识以及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才能很好地胜任无机及分析化学双语课程的教学。高校应该定期组织开展双语教学师资骨干的英语授课能力培训,同时也可通过双语教学研讨会、教学观摩交流会等多种形式,使教师进行充分的、有益的、建设性的同行交流,督促教师做到与时俱进,不断提升其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另一方面,高校还应该建立起一套良好的激励机制,鼓励更多的教师投入到专业双语课程的教学中来,最终着力于培养出优秀的双语教学教师梯队。
参考文献:
[1]邱树君,邱树良.无机及分析化学双语教学的初步探索[J].科技视界,2015,(14):111.
[2]李东平,冯泳兰,陈志敏.无机化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尝试[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5,26(6):165-167.
[3]朱林晖,唐尧基.无机与分析化学课程双语教学的改革和探讨[J].广东化工,2009,36(8):276,290.
[4]马铭,徐满才,谢青季,等.高师本科分析化学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J].化学教育,2005,(9):47-49
[5]梁春华.无机及分析化学双语教学的思考[J].山东化工,2015,44(10):150-151.
双语教学,简而言之,是指用外语进行的非语言教学。现代意义上的“双语教学”定义为:教师在学科教育中交互使用本族语和外语甚至完全使用外语进行教学活动,以满足学习者的工具型的学习动机和融合型的学习动机。在我国,目前绝大多数是在教学过程中采用英语作为课堂媒介的教学方式。自2001年颁发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对高等院校的本科教学提出了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的要求。从近几年国内各高校双语教学的实践来看,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需要在今后双语教学的教学管理、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方面进一步的加强和提高[1]。本文结合自身大学物理双语教学实践体会,浅谈大学物理双语教学之必要性和可行性、大学生双语学习之优势、大学物理双语课程教师之要求。
一、大学物理双语教学之必要性及可行性
双语教学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必然要求,是社会对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需求的必然要求。随着人们对事物认识程度的加深和思维方式的提升,创新式的认识世界的方法和习惯需要让当代大学生具有创新式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双语教学可以达到提高学生之素质,用熟练掌握的专业素质和外语水平成为国际交往中的复合型高级专业人才。
大学物理课程的双语化教学更是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任务。物理学是自然科学,是研究最基本的物质结构和相互作用规律及其实际应用的科学[2]。同时,它又是一切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属于贴近生活的学科。从物理课入手双语学习,可以让国内学生从中国东方文化思维的理解方式向欧美西方文化理解方式的过渡。通过原汁原味的外文课本的阅读和理解,能够从另外一个层面对同一事物有着不同的理解或领悟。而且,全球对物理学科中事物本质的认识基本趋于相同,事物本身的变化规律不会随着人们的意识改变而改变。因此,在课程选择上选择英文原著进行阅读或学习,不会因习俗、宗教、风俗等原因改变对事物规律的认识。同时,物理学科中的一些英文公式、国际单位或者专业术语用英文讲授可以强化学生对单词的记忆,有助于学生接受国际化教育。更为重要的是,很多物理规律和重要的定理都是西方著名物理学家的研究结果,英文内容阅读更能让学生有种直接接近物理大师深刻领悟物理魅力的体会。
对于偏理工科的专业,物理的专著、论文的英文阅读能力的要求也是不可或缺的。不论是国际学术会议还是最新科技论著或科学产品都需要英文的阅读、写作和表达。通过大学物理的双语教学可以提高我国学生在国际交流及日后工作中基本素质。所以,本文认为,对于在校大学生进行大学物理课程的双语教学,有着十足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二、大学生物理课程双语学习之优势
大学时期的双语教学同样有着其独特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基本物理知识的储备,在此基础上的物理双语学习,可以加深对以前学习到的知识巩固和新知识的再领悟。这样更容易把学习的新知识接纳和吸收。对于一些专业物理术语只需要进行英文翻译,便可很容易掌握该术语对应的物理意义。
第二,初入大学的学生,对于英语课程的学习还处在上升和提高的过程[3],物理课程的双语学习尤其是专业自然科学论文的阅读会很大程度上提升其英语阅读能力。同时,大学英语的学习又会促进学生在物理课程双语教学时对知识的理解。物理双语学习和大学英语的学习从这个角度是相互促进、相互协助的。
第三,使用英文原著的物理课程教材的学习,可以使原本基本形成一定思维模式的大学生自发的对原有知识进行对比和比较,从而分析得到新的认识和思维模式上的转变,有利于创新性和创造性能力的提高。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阶段,思维开始出现模式化的阶段。此时,接受新的教育思维方式和学习思考模式,有利于思维的发散性和开阔性的发展。
三、大学物理双语课程教师之要求
大学物理课程的双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知识储备而且还要熟练的英语表达能力。目前阻碍双语教学发展的很大一块障碍就是师资水平的限制。要想成功的完成大学物理课程的双语教学,本文认为教师应该符合以下要求:
第一,教师自身能力的体现。学校可以通过专业教师的培训提升教师的自身专业和英语水平。不仅对物理专业烂熟于心,同样能用较为地道的英语把课程讲述清楚、透彻。学校在选拔教师时,可偏重优秀的青年教师,及具有国外经历的教师。
第二,授课模式的改变。在进行双语教学时,不应该再按照中文课程教授模式进行教学,应该根据学科的特点及英文课程进行相关的编排。同时,根据学生的外语基础和水平进行不同程度内容深度的讲解。为了不影响正常的教学进度,可以适量使用中文进行辅助协调。目前的研究状况来看,采用英语原版教材,且不提供汉语对照本。课堂讲学用30%左右的英文主要从事专业术语和专业词汇的讲解。70%的中文辅助讲授相关物理规律是比较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4]。本文认为,随着学习的加深和能力的提高,中英文的交替使用占用比例可以据实际情况逐步提高英文的授课程度。
第三,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高教学效率。由于语言习惯上的不同,学生初次接触英文原版教材,会产生很大的阅读工作量和阅读困难。严重的会导致学生产生放弃阅读的念头,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较特殊专业词语的英语阅读和解释将成为教师讲解的重点。或者给学生一定时间让其进行分组对上述专业术语进行查字典和相互讨论达到掌握的目的[5]。在具备这些专业术语基础上再进行基本物理规律、定律、公式的阐述将会大大提高学生学习和理解效率。
[摘 要]国际贸易与国际关系专业是两个急需要进行双语教学改革实验的专业。双语教材的选择直接关系到这两个学科的国际化水平。首先分析了双语教材选择中的误区,再提出了双语教材选择的几个原则,最后提出一些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做法和建议。
[关键词] 双语教材 选择原则 选用方法 实践 建议
国际贸易以及国际关系专业的双语教学教材选择,关系到这两个专业教学的教学质量以及学生的学术水平。
一、双语教材选择存在的误区
首先要防止出现以往的一些错误做法,比如第一是实效性问题,很多教材的出版是在几年前甚至更长时间。教材的内容陈旧,反映不出最新的学术动态。对于本科阶段的教学内容来说,如果缺乏时效性,会导致教学的内容和国际学术脱节。学生不能够达到双语教学的既定目标,即能够具备一定得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到国际交流中去。第二要防止教材受政治偏向所左右。对于国际商务以及国际关系专业来说,在政治基本正确的前提下,要防止过于强调政治偏向对于学术观点造成的束缚。在以往的一些非双语教学课程,比如《国际贸易理论》等课程的教材中,往往可以看出某种意识形态对于教材的影响过大,编的教材内容不够丰富,学生也不太愿意去阅读。第三,把双语教学课程的教材等同于外语教学教材。比如有些教材是简单的把中文翻译英文,英文翻译中文等。如《国际贸易实务》这门课,武汉大学和浙江大学出版的《国际贸易实务英语》实际上就是国际商务英语系列中的一种 。
其次,要防止使用一些翻译的国外教材作为双语教材来直接使用。笔者所在的学校在中美班的一些课程中,直接使用北京大学的翻译版作为教材。尽管有些学者也认为,使用翻译版教材能够避免学科损伤,满足教学、升学的要求 。我们认为,这种翻译版的教材,一方面不太有利于学生的英语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翻译者的水平和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往往不能够使得教材原汁原味,甚至存在一些错误的翻译和歧义。所以我们认为,双语教材应该尽可能少的使用这些翻译教材。
二、双语教材选择应坚持的原则
针对以上一些不足,我们认为教材的选择应该坚持以下这些原则:
第一,教材内容应该新颖,也就是说教学内容要时时更新。为什么要做到这一点呢?落后的教学内容往往会传递错误的学术观点。过去站得住脚的学术观点在现在也不一定能够站得住脚。而且国际贸易专业国际关系专业的相关知识也在不断更新。举个简单的例子,欧盟的发展经过了从经济联盟向政治经济一体化联盟的转变。过去的我们认为欧盟不可能在外交、政治方面实现一体化的观点,随着《里斯本条约》的生效、欧盟宪法的实施以及欧洲总统和外长等一系列新名词要需要重新考虑了。教材的内容在教学之前做好更新,最好能够向国外好的学校学习,即把教材更新到上课前能找到的最新的学术动态和学术资料。
第二,教材的内容应该包容各种学术观点,不受政治等因素的干扰。对于国际关系理论等课程,既要注意吸收学术观点的内容,同样也要能够吸收西方其他流行的学术观点,比如新现实主义、新自由主义、建构主义、女性主义等。应该防止的一种做法是因为我们不同意书中的某些观点或者作者本身的一些看法而否定某些教材。一种打破我们原有的教材学术观点单一的做法就是可以多采用一些港台澳或者海外华人学者发表的学术论文或者教材作为辅助教材。
第三,教材的英语表达要地道,双语教材不是商务英语教材的延伸。首先,现在大多数从事双语教学的老师都已经达成了双语教学不是简单的英语教学的观点 。更是意识到教材的目的是应该学术化和英语学习结合起来,通过阅读、训练、多角度的看待问题来学会用“英语来阐述自己的观点,用非中国化的思维来考虑问题” 。所以,教材的选择不能避讳英语的地道性,地道的英语才是真正的双语教材的基础。在国际贸易和国际关系专业,要培养一种国际化的思维,教材应该不避讳在思维上与情景设计上完全的西化,而不是一再迎合学生的本土思维特征。其次,商务英语教材的缺点已经暴露无疑,在内容的深度和学术性上往往比不上原版教材。以浙江大学版《国际贸易实务英语》为例,该教材侧重于一般知识的简单介绍,缺乏翔实材料的支撑,更是在学术性上与国外的《国际商务》等教材无法比较。如果为了迎合学生的英语水平采用这种教材,那么双语教学要培养学生的两种思维以及掌握国外学术动态的目标都要落空。
第四,教材来源可以丰富多彩,要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多采用一些活页讲义的方式,来补充原版教材或国内版教材的不足。从国外的教学实践来看,教材是永远跟不上教学内容的,因为教材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学科学术的发展是动态,往往一个学术问题每隔一段时间都有新的论文的发表。如何使得教材能够跟上学术的最新发展呢?我们认为需要重新定义教材的含义。教材是指能够提供一个学科大致发展的基本概况基本定义的书本,它是学者对于该门学科的理解和研究的一些心得体会。但是由于教材的写作往往有个时间的局限,从写作完成到最后出版要一段时间,往往我们使用的教材不能反映最近的学术发展。所以,我们需要把教材包括学术期刊的最新论文以及其他网上能够找到的一些资料。这些资料的时效性更强些。
除此之外,可以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采用活页讲义的方式把教学材料发给学生作为教材的内容之一。现在国外的很多大学都有网上发表的书籍或者论文,这些论文作为教学材料是比较合适的。
三、目前实践中尝试的教材选用方法
国外研究型大学常用的做法是不指定教材,教师结合课程自身,将自制的讲义和课件发给学生,同时推荐参考书 。在我国高校,很多缺乏外文书刊资源丰富的图书馆且馆藏书籍由于经费等问题更新速度比较慢,是为一大缺陷。解决这个问题,一方面要求教师积极通过网络、网上刊物、国际学术动态等收集国外的教学材料。在一些课程中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材料来达到外语教学和学术教学的共同促进和发展。另一方面,学校可以购买部分外文书刊,甚至采用影印的原版教材作为教材。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要求每个学生都够买教材,可以采用复印的手段在不侵犯版权的情况下尽可能降低费用。
针对目前双语教材市场的鱼龙混珠,教材质量参差不齐现象,我们要鉴别。主要的做法如下:
第一,全英文的原版教材要注意出版时间和出版社名称。国外的教材同样存在教学内容老化的问题,要关注下原版教材的出版时间,尽量选用最近出版的、以及在国外院校普遍使用的教材。出版社的自身实力、特色和出版的教材的质量之间有着比较紧密的联系。要选择一些大的出版社如牛津大学出版社、皮尔森集团 (Pearson) 麦格劳-希尔公司(Mcgraw-hill)等一些实力比较强的出版社作为影印原版教材。第二,网上教材和材料。国外一些著名大学大都有网络出版(epress),如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剑桥大学等每年都出版大量的在线书籍和刊物。这些出版物大都时效性比较强,能够反映最新的学术动态。选择这些材料作为学生的课后阅读材料,无疑对于增强他们的学术视野和开阔眼界有着重要的作用。第三,案例和学术并重。国外的案例教学广泛的使用在国际贸易以及国际关系专业教学过程中,我们在选择教材的时候,应该选择那些案例较多,图文并茂的教材来增强教材的趣味性和可读性。对于只注重理论和知识介绍,没有案例分析以及缺少趣味性的教材应该尽量不选。
四、小结与建议
针对以上这些基本问题,笔者通过在国际关系国际贸易两个专业的实践,得出这样一些结论:
第一,在这两个需要国际化的专业中,以学术交流为主,积极吸收国外最新的、最先进的学科动态,跟上世界学术的发展,适应大学国际化以及国际人才培养是当务之急。
第二,在选择教材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教师的能动性,特别是发挥具有海外教育背景的教师的主体能动性。教师对于教材的选择应该把握实用性和适用相结合。既要从学科的角度出发,又要从学生的阅读习惯和基础出发。
第三,教材的构成实现多元化。既要鼓励教师使用原版教材作为双语教材,同时,又要鼓励教师在不损害国外资料版权的情况下,采用网上材料、期刊、以及复印原版教材来作为教材的补充。
参考文献:
[1]王唯薇:普通高校经贸专业双语教学探讨.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2期
[2]郑昕芾 程立新 倪艳翔:高校双语教学教材的比较、编写和选用原则.中国成人教育,2008年第4期
国际贸易实务论文含参考文献:
[1]《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高等教育出版社,陈宪等,2004
[2]《国际贸易实务》,对外贸易大学出版社,黎孝先,2007
[3]《进出口贸易实务教程》,上海人民出版社,吴百福等,2007
[4]《国际贸易实务》,高等教育出版社,冷柏军主编,2006.8
[5]《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机械工业出版社,邱继洲主编,2006.8
[6]《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林业出版社,缪东玲主编,2007.9
[7]《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清华大学出版社,陈岩编著,2007.6
[8]《国际贸易实务》,机械工业出版社,胡丹婷主编,2007.6
国际贸易实务论文含参考文献:
[1]莫红梅,钟芸香.关于《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的探讨[J].商业文化,2011.4.
[2]严艳荣,刘成群.国际贸易实务教学改革对策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2.20.
[3]张伟锋,陈春梅.基于“工作过程”的国际贸易实务(英语)课程考核方式改革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0.5.
[4]陈燕.国际贸易专业课推行双语教学的SWOT分析[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
[5]毕永竹.大学双语教学有效性探讨[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6,(1).
[6]田俊辉,黄辉.双语教学模式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的实施[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3).
国际贸易实务论文含参考文献:
[1]贸易保护制度的经济分析,金祥荣,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11
[2]国际贸易实务操作教程,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10
[3]出口贸易-国际贸易的法律与实务,施米托夫,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
[4]国际贸易实务,黎孝先,对外贸易教育出版社,2001.7
[5]国际贸易实务与案例,张亚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7
[6]外经贸经营与管理考试指南,宋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2.5
[7]国际贸易理论与实务,周厚才,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1.4
[8]贸易实务,张魁峰,经济科学出版社,2001.3
[9]进出口贸易实务,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1
[10]国际货运与业务,李玉如,人民交通出版社,2001.6
[11]交通运输服务贸易与物流,陈海宽,中国海关出版社,20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