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2-13 22:15:09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1)缺少有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青年教师占多数,基本上都是从学校毕业就直接来校任教,缺少教学、科研的经验与积累,在教学与科研的双重压力下负担较重。因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没有知名度较高的学术带头人,在教学上未能形成鲜明的专业特色,与专业的办学历史不符,在科研上也没有确定某一明确的方向,各位教师各自为政,单打独斗,不能形成具有战斗力的教学科研团队,无法实现1+1>2的整体涌现性。
2)生源质量不高,师生双向不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与城乡规划、土木工程等专业相比,录取分数线较低,由于社会大众对该专业不熟悉,往往招收的大部分学生都是在其他专业录满后调剂过来的低分生,生源的质量较差。因此,学生从入学开始就对专业不认同,缺少学习动力,这样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教师的上课热情。学生抱怨教师工作不敬业,教学不投入、能力差,教学手段单一,讲课不生动。教师抱怨学生学习不认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学习态度不端正。
3)课程设置不科学。地理信息科学是依托测绘工程而创办的专业,地理信息科学和测绘的专业课程各占50%,虽然拓展了学生的就业面,由于课程之间衔接不紧密,学生所学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课程不完整,尤其是开发类课程较少,使得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学生与测绘工程专业的学生相比,在测绘能力方面处于劣势,与中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地信专业学生相比,开发能力较弱,学生容易产生厌学情绪。毕业后绝大部分学生只能胜任数据处理工作,只有少数学生能够从事GIS开发方面的工作,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1.2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风建设的机会
1)社会对高素质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技术人才需求迫切。随着地理信息产业的高速发展,我国地理信息产业的总产值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到2012年就已突破2000亿元。产业的发展,促进了社会对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即懂技术又懂应用的中、高端人才。
2)院校领导重视。近两年,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得到了学校、学院各级领导的重视,学校成立了湖南省城市规划信息技术高校重点实验室,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教师都是实验室成员,将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发展与城市规划相结合,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风建设提供了平台。
1.3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风建设的威胁
1)社会环境影响。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学生学习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但是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读书无用”、“一切向钱看”等思想在大学生中普遍存在,使得一部分学生在学校虚度时光,沉溺于网络游戏中的虚幻世界,没有学习目标。
2)校园氛围影响。湖南城市学院是一所处于转型期的地方二本院校,学校在教学与管理方面并不能完全适应社会需求和学生的发展。校园的学习氛围不强,“功利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校园中广泛存在,这些不良风气影响了部分学生的学习情绪,改变了一些学生的价值观,阻碍了优良学风的形成。
2学风建设改革措施
学生是学风建设的主体,教师在学风建设中起主导作用,而专业是学生学习的基本单位,专业学风对学校、学院和班级学风,以及学生个人都有非常大的影响。因此,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风建设改革。
2.1以思想教育为切入点,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学风建设的关键是解决学生学习的思想问题,通过主题班会、一对一交谈等思想教育形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2做好入学教育,培养学生的专业认同感新生对专业不了解,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将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作为第一志愿填报,因此,在入学教育时将专业介绍和学风建设的教育作为重点,使学生从了解专业到热爱专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学习。班主任、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应根据不同的学生,采用具体的方式,尽快确定学习目标,以激发学生对专业的学习兴趣。
2.3以科学的管理制度,促进专业学风建设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奖惩制度、考试管理制度、计划管理制度、教学过程管理制度、质量管理制度等,保证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教学工作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通过这些制度规范师生的行为,做到有章可循,更利于形成公平竞争的环境和良好学风。
2.4深化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地理信息科学是一门交叉学科,知识更新快,应按其知识体系设置专业课程,厘清各门课程的关系,保证本专业的学生能够掌握数据采集、数据处理、系统开发与应用等不同环节的知识。把握社会对技术更新的需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将市场急需的、先进的科学技术传授给学生。通过大学生导师制,以大学生创新性项目和开放性实验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学习主动性。
2.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以教风促学风通过引进有影响力的学者作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学术带头人,在科研和教学方面确定方向,指导年轻教师快速成长,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战斗力和协同竞争的良好氛围。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严谨的治学态度,在教学中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态度。
2.6开展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围绕学科专业,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GIS文化节、GIS技能大赛、学术讲座等,让学生尽快融入到大学生活中来,同时也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学习的热情。
3结论
关键词:大类招生;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地方师范院校
21世纪初,北京大学启动“元培计划”,低年级实行大学通识基础教育,高年级实行宽口径专业教育[1]。此后,“宽口径、厚基础”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要求,2010年基本形成“大类招生,专业分流”的招生培养新模式。2020年,有115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不同程度地实施了大类招生与专业分流,占同类型高校数量(134所)的85.82%,其中含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8所师范院校[2]。大类招生改变传统按特定专业的招生方式,一定程度避免了学生选择专业的盲目性,使其获得更多有机会深入认知各个专业,并根据自身兴趣实现专业双向选择,有助于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3]。师范院校地理专业主要承担中小学地理教师培养和教学理论创新的任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作为师范院校的非师范专业,既沿袭了地理学专业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等教学内容,又涵盖了软件应用、程序设计、软件开发等计算机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4]。与地理师范生的培养目标不同,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以培养学生地学数据获取、管理、应用、分析能力为主,能在生态、环保、规划、教育等各个领域从事地理信息科学应用、研究、开发等的复合型科技人才[5]。大类招生背景下,地理科学师范生及地理信息科学非师范生以地理学一级学科统一招生,招生、专业分流、教学、就业等方面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为专业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文章以重庆师范大学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地方师范院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在大类招生前后的招生规模、生源、培养方案等方面的变化与发展,初探大类招生背景下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地方师范院校非师范专业发展模式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一、专业招生情况
据统计,截至2020年,全国有190个院校开设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表1),其中师范类院校50所,数量最多的三个省市有江苏省(18所,师范5所)、河南省(13所,师范5所)和湖北省(12所,师范2所),主要集中在中东部地区。总的招生规模达8000~9000人,男女比例接近1∶1,文理科招生比例为1∶9。重庆师范大学自2003年至2019年招收地理信息专业学生,每年招生规模40人左右,2020年招生规模升至50人。2021年,重庆师范大学实施地理科学专业大类招生200人,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招生规模进一步扩大到55人。生源主要来自14个省市,本着为地方培养人才的宗旨,生源配置以重庆市为主,招生人数141人,占比达71%,其余以四川省居多,占比15%。文理科招生比例为4∶6,明显高于全国。
二、专业分流方案
专业分流是大类招生模式中重要的环节,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大类培养,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规章制定选择专业。分流方案是进行专业分流的前提和依据,主要有分流对象、分流依据、分流程序、分流时间等多个方面的内容[6]。地理学大类招生的学生分流专业以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环境科学、城乡规划等为主,在校学习1~2年通识课程后,按照成绩排名、志愿填报+成绩排名等进行专业分流,部分师范类院校为了平衡各专业,从成绩排名、志愿填报、教学实践能力三方面综合实施专业分流。重庆师范大学地理学专业按照地理学大类招生后,分流为地理科学、地理信息科学两个专业,专业分流的基本原则包括:(1)学生志向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的原则。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专业,积极瞄准社会的人才需求,综合考虑近期、远期社会需求和学院的发展,合理进行专业分流。(2)公平、公开原则。专业分流工作执行成员负责领导和执行专业分流,监督成员负责分流工作的公平性和透明度。根据专业分流方案,确保每个学生的专业分流工作透明与公平。(3)各专业(方向)接收学生的人数要兼顾学科建设和未来发展需求。按照志愿填报结合绩点排名的方式,在第一学年结束后,每名学生只有一次专业分流机会,分流以后不再进行转专业设置,与国内其他高校分流方式基本相同。
三、教学改革
地理学大类招生的培养期望是地理科学教育方向学生从事教育工作,具备师德情怀高、教学能力强、育人效果好、发展后劲足等能力[7]。地理信息科学方向学生从应用、研究工作,具备动手能力强、领导中小型团队、设计开发新产品和新系统等能力。教学中,需要优化师资团队,调整课程设置,加强专业引导,合理科学安排分流前的通识、学科基础教育和分流后的专业教育。
(一)优化师资团队
优化教师资源配置,既要有扎实地理学功底的教师,又要有从事地理信息技术相关教学研究的教师。大类招生后,重庆师范大学地理学专业教师团队进行了优化和调整,团队成员共50人,学缘结构多样,专业教师来自中国科学院、香港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等近20所国内外大学。学科背景涵盖了地理学、生态学、林学、灾害学、环境科学、信息科学等方面,地理学大类招生后,充分发挥多学科交叉特色和学科优势,有助于教师团队交流和共同学习,更有助于落实因材施教,培养高层次教育科研人才。
(二)教学模式
教学模式变革的目的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关注学习效果和学生个人发展,从全程教师讲授到学生参与的教学模式过渡,将导入法、举例法和讨论法等教学法相结合,加强实习实践环节,加强地理学知识的感官认识。如开展地貌、地质、植物、水文、土壤等自然地理野外实习,并结合区域遥感图像,深入了解遥感图像如何记录地物信息,开展植被、水系、农田等各类地物信息的光谱特征认识和遥感图像地物识别等实践。通过地理事件、现象导入课程内容,如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发生的事件,讨论区域特征及地质灾害的诱发因素(地形、气象、地质结构等),激励学生逐步参与课堂讨论,提升学生兴趣,从而牢固掌握所学知识点。
(三)调整课程设置
不同类型院校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培养目标不同,专业特色不同,所开设的课程也具有明显差异。师范院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核心课程可分为地理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测绘等几大类。其中,依托传统地理学为基础开设的地理信息科学专业,课程设置以地理类课程占比最高,如北京师范大学占比34%,华东师范大学占比54%,东北师范大学占比38%,其次是遥感或地理信息系统,北京师范大学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占比均为22%,华东师范大学分别为17%和8%,东北师范大学分别为19%和24%。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依托地理与旅游学院,课程设置以地理类课程为主导,占比30%,其次是计算机类课程占比22%,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类占比均为18%(见下图)。大类招生后,将思政类通识必修课均放入第一学年。同时,加入学科基础教育课程,如含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和经济地理,地理信息系统概论、遥感概论、地图学等。强化专业导论课程,让学生深入认识专业,培养专业兴趣,了解专业内涵特征,明晰专业如何服务社会经济发展,便于后期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专业。
四、大类招生背景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在大类招生与专业分流的教育改革背景下,突破专业单一培养的局限性,强化学科基础,因材施教,分流培养。据各高校地理学专业分流调查情况看,部分高校经过1~2年的专业引导和专业导论课程的学习,学生都能较清晰地了解各分流专业,如陕西师范大学80%的学生非常了解分流专业,有25%的同学改变了最初专业选择意向,多数学生选择分流专业的依据为个人兴趣、专业发展、就业方向及教师团队等。经过学生志愿填报后,80%以上的学生对目前所学专业表示满意[8]。而部分高校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对专业分流政策了解不够,分流专业选择意向不清晰,出现“一边倒”的专业意向不均衡现象,学生未进入理想专业产生心理落差等[3]。同样,在大类招生背景下的地方师范院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发展也面临众多机遇和挑战。面临的机遇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招生规模扩大,学生分数提高。大类招生之前,地理科学师范类是按照一类本科分数线招生,地理信息科学非师范类按照二类本科分数线招生。在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纳入地理学大类招生后,全部学生按照一类本科招生,招生规模和生源成绩较往年有明显提升。(2)大学科、大专业的理念下,有利于各学科专业教师的交流学习,提升教师教学能力;有利于整合学科资源,促进地理学基础和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的交叉融合;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的全面认识,构建综合地理学知识体系。(3)遵从人才培养逻辑,全面服务学生发展,学生专业认知增强,学习兴趣浓厚。专业分流过程中,学生全程参与,通过前期专业导论和各类专业宣讲,学生对专业的知识构建,专业的未来发展及就业前景等方面有了深入了解,结合自身兴趣的选择专业,学生学习积极主动性高,学习动力足、投入时间多,参与教学、实践等热情高,教学效果好。面临的挑战包括:(1)学生对专业分流知晓度低,影响学生对录取专业的满意度。在分流前,大部分学校仍有近30%的学生对专业设置、分流程度、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及专业就业等方面了解不足,存在不理性填报专业的情况,录取后,学生对专业认同度低。(2)地方师范类高校以培养地方教师为主要目标,而地理信息科学等非师范专业就业方向不明晰,易导致专业分流“一边倒”。学生在报考地方师范院校的初衷是从事中小学教师工作,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就业方向主要是面向区域、资源、环境、基础设施和城市规划等领域,从事与地理信息系统有关的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等工作。范围宽泛,不能聚焦在某个行业或者领域,学生无法将所学专业与社会发展的行业需求相结合,导致就业信心不足,大批学生选择地理科学专业。(3)学生个体差异大,自我认知存在偏差,多种因素影响专业选择,如学生的兴趣、学习和科研能力、专业就业形势、专业教学实力、专业分流限制等因素对学生的专业选择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导致专业分流之后部分学生对分流专业的承诺水平低,缺乏专业认同度,学习投入程度低,学习效果差。因此,在专业分流前,对学生进行分流政策的详细解读,阶段性地进行地理信息科学的专业宣讲;强化地理信息科学专业教师对学生专业引导,结合学生自身特征,明确就业方向;加强GIS和RS的实习实践,通过观察地理现象,分析地理环境,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实践过程,提高专业自信心和认可度。
结语
文章以重庆师范大学为例,通过分析大类招生背景下,地方师范院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在招生、教学、课程设置等方面的变化,结合部分师范类院校大类招生的学生情况调查,浅谈地方师范院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参与大类招生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随着大类招生与培养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立足本土,地方师范类院校调整招生模式,在适应变化的同时,积极探索适宜本校、本科专业教育发展的新模式。
参考文献:
[1]尤西林.当代通识教育的理论与改革探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0:217.
[2]谭颖芳,张悦.大类招生与培养:历程、方案与走向[J].教育发展研究,2021,41(Z1):81-91.
[3]王永桂,王禹熹,谢渝.大类招生模式下地理学专业分流的挑战与策略———以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为例[J].中国地质教育,2021,30(01):42-46.
[4]高思超.“一流本科教育”背景下高校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思考———以西华师范大学为例[J].大学教育,2021(04):1-3.
[5]张晓露,王妮,孙铂.地方高校地理科学专业就业影响因素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9,6(76):232-233.
[6]李莉.大类招生制度下旅游管理类专业分流制度的实践与探索———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为例[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21,34(01):112-115.
[7]胡最,刘沛林,郑文武,邓运员,邓美容.地方高师院校GIS专业实践教学方法研究[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17,38(03):140-142.
地理信息科学主要研究在应用计算机技术对地理信息进行处理、存储、提取以及管理和分析过程中提出的一系列基本问题。人们熟知的地图、GPS导航等都属于地理信息科学研究的内容,高校是开放的环境,在教学、科研工作中涉密载体、涉密计算机的保密十分重要。但高校对于保密工作的认识还不够,保密防范技术也落后。现通过对高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特点提出高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保密工作的一点对策和建议。
1 高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的特点
近年来,地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国土、建设、规划、交通、公安、民政、水利等行业,成为精确掌握国情国力、提供管理决策水平的重要工具。随着网络技术和3S技术的进步,地理信息产业迅猛发展,巨大的市场需求要求充分利用地理信息数据,开设地信信息科学专业的高校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几百所高校设立有地理信息科学专业【1】。高校不同于专业的科研机构,它具有开放性、流动性、模糊性、分散性、渠道多样性等特点,保密工作更加严峻在教学科研环节中将会涉及大量的地理信息数据,学生在查阅资料、实际操作中也会涉及地理数据,如测绘类专业有时会使用测量仪器测定一些地区的经纬度等地理信息。同时,各高校地信专业一般都有专门的地理信息系统实验室,配备了必要的GIS硬件和软件,而且在实践或实习过程中所用到的数据资料【2】【3】就会涉及保密工作。因此,高校地理信息专业在注重教学科研的同时,特别需要加强保密安全防范意识。
2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在教学、科研工作中保密形势
2.1 地理信息保密常识
地理信息通常被描述为与地理空间位置相关的自然现象、经济现象和人为现象的信息总称;可细分为自然地理信息、经济地理信息、人文地理信息和待整治利用的基础地理信息,其中基础地理信息是自然地理信息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其他地理信息的空间定位基础和信息载体。基础地理信息主要包括地理数据和地形数据:全国统一的测绘基准数据和各种多尺度的基础地形数据库、基础航空摄影资料、获取基础地理信息的卫星遥感资料、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图、影像图及其数字化产品等【4】。特别是地形图和测量成果,不同于一般的信息产品或普通出版物,尤其是包含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等重要的空间地理信息数据【5】【6】。由于涉及我国领土、疆域的主权和国防安全等重大问题,历来作为机密资料。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的有关规定,国家测绘局会同国家保密局对测绘管理工作的国家秘密范围(绝密级、机密级、秘密级)做出了明确规定(国测办字[2003]17号):
a)绝密级基础地理信息
包括:1:10000、1:50000全国高精度数字高程模型。
b)机密级范围
①涉及军事禁区的大于或等于1:10000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及其数字化成果;
②1:20000、1:50000和1:100000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及其数字化成果;
③空间精度及涉及的要素和范围相当于上述机密基础测绘成果的非基础测绘成果。
c)秘密级范围
①构成环线或线路长度超过1km的国家等级水准网成果资料;
②非军事区1:5000国家基本比例尺地
形图,或多张连续的覆盖范围超过6km2的大于1:5000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及其数字化成果。
普通地图是依据国家基本地形图编绘而成,主要以表示地面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的地图,没有严密的地貌特征和地理坐标数据。地图上主要表示水系、居民地、交通线、境界线等,不突出表示其中的某一要素。如人们常见《中国地图》、《世界地图》和各省市的行政区划地图等。专题地图是按照一定的编制原则,突出而完善地表示与主题相关的一种或几种要素,淡化其他要素。如:交通图、城市地图和旅游地图等等。专题地图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它既能提供教学与科研的需求,又能满足国民经济、国防建设以及规划决策等等多方面的各种专门用途的要求【7】【8】【9】。
2.2 网络信息化环境下地理信息专业保密面临的形势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给人们带来许多便利,但地理信息保密问题常常被人们忽视,泄密事件很多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移动存储介质使用不当造成【10】。高校是个开放性的环境,教师和学生查阅资料、信息沟通都是通过开放的网络连接。网络信息化环境下,保密工作非常严峻。
首先,高校的开放性使得信息交流更加频繁,在实际交流过程中人们的防范保密意识也差,在网络信息化下,我们可以方便的通过互联网获取丰富的地理信息服务,尤其是谷歌地图的出现,使人们对地理信息保密产生误区,认为地理信息触手可得,保密没有意义,导致高校里地信专业的保密意识更加淡泊。
其次,高校的地信专业由于专业特点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编程能力、网络应用能力。教师和学生都通过计算机在互联网上查阅大量的资料、传送资料信息等。在互联网下,我们每个人上传我们感兴趣的地理信息,下载方便我们的地理信息,在此过程中,应该牢记哪些地理信息涉及到国家秘密,不能随意上传。
3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在教学、科研工作中存在的保密认知问题
3.1 认识误区一:保密意识淡薄
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在课程设置中,往往没有专门的保密安全教育相关类课程,教师在讲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往往忽略掉地理信息保密知识,导致学生对地理信息保密知识了解不够,在学习过程没有保密意识。
3.2 认识误区二:过度保密,不利于教学科研
地理信息科学在实验教学中,会运用到大量的地图数据,在科研和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将会接触到地形图等涉密地信信息。如何既能保质保量的完成实验教学,又能做科研服务好社会是高校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在安全保密管理中面临的首要问题。但是随着技术的发展,保密处理技术的出现使得地形图保密应用两不误,这样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高校地信专业在实验教学环节中运用地形图时有关保密管理的难题【11】。
国家系列比例尺地形图保密处理技术由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完成,这一技术是对原本需要保密的地形图中全部点位的大地坐标施加一种平移。经变换后地形图数据,大地坐标得以保密,其绝对定位精度降低到军事保密的范围内。经过保密处理的地形图,相对精度保持在国家规范规定的范围内,能满足一般工程建设、工农业生产和民众生活的需要,城市规划、道路建设,GPS导航等等。即地图进行脱密处理后可以完全满足教学需求,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意保密工作,不要将未脱密的地信数据提供给学生进行实践练习,在教学过程中将不会产生泄密等事件的发生。
4 高校地信专业保密管理的建议
高校地信专业的保密管理主要包括人员教育、数据资料管理、存储介质、计算机和打印复制设备使用和维修等。
1、要在宣传教育中坚持长效机制,在人员教育方面,要使人人有保密意识,要对地理信息的保密有初步的认识,了解地理信息保密的范畴,不会因无知而发生泄密事件。而高校学生流动性大,作为专业任课教师要从自身做起,保密牢记于心,对学生要长教育、勤叮嘱。建议新生入学都进行一次地理信息保密教育。
2、要有一定的制度约束,建立相应的台账,提高地理信息科学专业学生的保密意识和责任意识。当前社会,网络化?r代,地理信息保密问题,其实师生需要了解那些需要保密,平时应该如何防范,防微杜渐,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我们不能不用网络,如何在网络化时代运用好地理信息数据才能使我们工作和学习上得到更大的提升。
3、在保密工作中充分利用新技术的优势
虽然现在有很多技术手段可以有效的将地信数据进行脱密处理,但是合理有效的保密管理工作仍然需要高校地信专业高度重视,充分遵循信息化条件下信息资源利用和管理的客观规律,建立科学有效的保密管理制度,才能促进信息资源的合理利用。地信专业从教学到科研都与地理数据密不可分,要把保密教育工作当做教学必不可少的环节,保密工作做在前,才能充分利用好地理数据。
随着人们对旅游地理信息认识的逐步深入以及智能旅游的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的在旅游业应用范围越来越宽广,这也就要求进入旅游相关领域的旅游类专业毕业生必须具备一定的GIS基础。因此,对于旅游类专业来说,将GIS技术运用到教学实践和科研项目中,是旅游学科知识体系演化和变革的需要,是旅游学科融合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晶。为此,国内外学者从旅游类GIS课程设置,课程内容、教学过程、实验教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各类问题,如对GIS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课程教学内容与旅游专业脱节、教学实践环节缺乏针对性等。就此,本文首先对旅游学科GIS的作用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旅游类专业GIS课程教学改革框架,为旅游类专业的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一种路径。
一、GIS在旅游学科中的作用
从GIS学科发展来看,GIS从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s,GIS)向地理信息科学(GeographicInformationScience,GIS)发展是在1992年前后。从单纯GIS科学知识传授到GIS科学思想传播的升华,是最近十年的事情。伴随Web技术的普及,地理信息服务(GeographicInformationService,GIS)成为当前GIS研究的热点之一。GIS是一个发展的技术、科学、服务,GIS的发展必然延伸其在旅游学科中的应用,也必然带来旅游课程教学内容的革新。
(一)作为技术的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s)
GIS技术为旅游发展提供一种重要技术保障。旅游者通过空间移动行为,与旅游环境的产生交互过程,形成旅游者活动规律。可见,旅游者活动信息属于一种发生在旅游环境内、具有严格地理维的地理信息。GIS技术对旅游地理信息进行高效获取、存储、管理、分析和表达与传输,以其高效处理海量空间数据、高效制图技术、动态过程分析等特点,为旅游资源调查、旅游线路规划、旅游信息服务等领域提供了崭新的手段。由此,GIS技术与3G技术、VR技术、Web技术等共同组成旅游信息化的重要部分,这也是旅游院校引进GIS课程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作为科学的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cience)
作为科学思想的GIS为旅游发展提供一种空间思维方式。旅游学科属于研究人的学科,具有社会科学的属性,导致旅游类专业培养侧重于管理能力但忽略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如何理解旅游现象空间关联性,如何高效利用旅游者活动信息进行市场营销、旅游企业管理、旅游行业监测等,成为旅游院校学生逻辑思维培养面临的一个难题。旅游类专业开设GIS课程能有效地改变这种局面。其原因是GIS学科以计算机科学技术为背景,强调逻辑性;通过对GIS理论理解和软件应用,学生能深刻理解数字旅游空间模型的概念和原理,突破对空间的主观感受。如此一来,GIS课程就会使旅游类专业学生的思维方式更加理性且逻辑,而这恰好是当代旅游人才所必需的思维能力之一。
(三)作为服务的GIS(GeographicInformationService)
GIS技术为旅游产业提供位置服务(LBS)。旅游活动作为一种空间移动的人类行为,需要大量的地理信息为其服务。作为位置信息技术,GIS技术天生就是一种精准的空间信息管理系统,因而与生俱来兼具提供位置服务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属性。因此,建立旅游信息系统是GIS应用最重要的领域之一。国内对于旅游地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已经积累了较多的成果,根据旅游者对旅游信息服务体系的要求,利用GIS可以建立不同尺度、不同类型的旅游信息系统,给旅游者提供数据库查询,从而为旅游消费决策提供信息支持。
二、旅游类专业GIS课程教学改革框架建构
旅游类GIS课程教学目标是服务于旅游学科,属于GIS学科的应用层面。在此课程定位下,如何挖掘有限学时(36学时,2学分),合理布局理论和实践学时,是获得教学效果的关键。本文结合旅游学科特点与GIS课程实践,引入“逆向”和“分步骤”的项目化教学模式,对GIS课程进行如下改革:
(一)教学目标:培养旅游专业人才的逻辑思维方式和空间分析能力
旅游类GIS课程目标建设可分为:(1)习得GIS软件应用技能,通过课堂讲授并结合课堂演示和上机实践,要求学生掌握一种GIS软件的核心功能,具备熟悉运用GIS软件的能力;(2)运用GIS技术解决旅游问题,要求学生能够理解GIS理论框架和运用GIS技术解决旅游规划、旅游营销等专业领域内的实际问题,以及了解GIS发展前沿和趋势;(3)为旅游提供GIS服务,使学生能够胜任与GIS软件有关的旅游管理工作。
(二)教学内容:“实验-原理-实习”融合形成“逆向阶梯式”教学内容体系
旅游类专业GIS课程的教学内容取决于教学目标及其在旅游学科知识体系中发挥的作用。教学内容可进一步划分为三个模块,包括:实验训练,基础理论和课程设计,这三个模块形成一个阶梯状的进阶式教学体系(见图1)。具体而言,实验训练模块重点以主流GIS软件(如ArcGIS)基本操作为核心,目的在于对工具软件的认知和熟悉。先“做练习,后讲原理,再练习,再回顾”,逆向循环学习方式,提高学时利用率。基础理论模块重点强调GIS的基本概念和知识体系;具体内容包括GIS经典概念和理论的介绍和地学背景知识补充介绍。课程设计模块包括:地图制图、遥感数字图像解译、GIS空间分析等,该模块是实验教学的核心,围绕“校园景区”,采用项目化的方式,实现对GIS软件核心功能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面向实践的案例化、项目化实践教学模式
(1)演示教学法:该方法主要针对实验训练模块,主要是解决学生对GIS课程的感性认识问题,即让学生熟悉GIS软件的基本功能模块、主要操作方式和基本概念。具体操作是,教师首先借助GIS软件,演示实验内容,讲解实验中地学问题或模型的GIS软件处理过程;然后学生依据实验任务完成相应的模拟操作,了解实验软件的处理运作方式。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分析与评价GIS软件各个模块功能和实验结果。(2)案例教学法:该方法主要应用与基础理论模块,目的在于解决旅游类专业学生对GIS基础理论难以理解问题,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案例选取是该模块的首要条件。在教学过程中,取之于旅游产业实践的案例素材比较复杂,需将案例精简成为教学素材,以利于提高学生利用GIS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同时能促进对GIS软件的掌握及基础理论理解。例如在自驾游线路规划问题上,可精简成采用临近分析、网络分析和缓冲区分析等功能进行建模分析。(3)项目教学法:该方法应用于课程设计模块,主要是解决教学内容与旅游专业脱节的问题。在教学实践中,将校园类比成景区,开展面向旅游景区的项目化教学,基本实施环节如下:建立项目团队,依据班级情况,每5-7名学生组成一个项目团队,作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和实施单位,完成一个应用项目设计。应用项目招标,开设校园旅游线路规划、校园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校园旅游适宜度评价、虚拟校园、校园电子导游等项目,学生以申报“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方式招标立项。项目实施辅导,课程建立2名主讲教师、2名研究生助理共同辅导项目团队完成项目任务;学生必须做到及时与指导教师共同讨论、交流项目思路及分享应用设计成果。项目成果提升,学生在课程结束时提交应用项目报告和进行项目答辩,对其取得的学习和研究的成果进行评估,鼓励学生撰写科技小论文,整理发表。
三、结语
1.1CDIO相关概念
CDIO[1]模式最早是由美国MIT学院、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大学于2004年建立的国际教育合作组织所提出的工程教育理念.该教育模式提倡以构想(Conceive)、设计(Design)、运作(Implement)、实践(Operate)为核心的过程控制思想,参考产品研发过程中的运行周期过程,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实现学生主动学习与课程实践间的紧密联系,着眼于培养以团队为单位的各自治组织间的协同交互能力,通过以工业产品存在的运行周期为载体的团队培养与实践教学,完成新型化的工程师培养计划.具体能力要求如图1所示.
1.2CDIO教育流程
CDIO提出的教育模式[2]需要学生具备主观性、实践驱动性、课程目标导向性等要求.而上述目标的实现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推理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得团队合作、人际交往、沟通能力得到锻炼,该模式从工程设计的角度初始化学生思维模式,设计角度,实施过程,效果评价等步骤全方位、立体化地跟踪学生学习过程.基于CDIO的课程改革需要结合相关课程的教学大纲进行[3],医学院校的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掌握必要的医学知识的前提下,需要将所学的计算机学与信息学的相关知识运用到医学背景下,从基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主线,将学生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实际应用背景出发,找寻问题的求解方法,然后上升到所学的理论层面,最终回到实践中去,从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笔者认为,教学实践活动设计的优劣将直接影响课程教学的效果,参考基于CDIO的工程教育方法,将相关实践课程划分为四个层次:基础性实践、设计性实践、综合性实践、创新性实践。
2医学信息专业课程教学研究现状
医学信息专业课程教学呈现出课程覆盖面广、课时数有限等特点,基础课程涵盖了计算机科学、医学,以及信息管理学方面的内容.其中,计算机课程所存在的理论抽象、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等问题表现得尤为突出,严重影响和制约了本专业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故本文以计算机专业的核心课程———操作系统为例,分析和解决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在计算机系统中,操作系统扮演着底层核心的角色,为各种应用软件,如应用程序、服务器管理系统等提供支持.由于操作系统在整个教学体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结合教学大纲所要求的目标:深刻理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概念和运行机理;具备维护和使用操作系统的基本能力;使学生系统科学地受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训练,提高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为今后在相关领域开展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现就目前医学院校操作系统教学活动的现状做如下分析:(1)原理复杂,讲解难度高.由于操作系统的背景知识相对较杂,需要许多前序课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体系结构等)作为知识储备,使得许多学生在基础不扎实、缺乏系统性学习习惯的前提下,很难深刻理解操作系统的原理,因此,教学质量难以保证.学生在课堂教学,以及自立学习时缺乏必要认知能力,故引起学习效率和质量下降.(2)技术剖析困难,应用约束性强.操作系统课程包含了很多重要关键的设计策略、处理机制和实现算法,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真实发展过程中,各种策略与方法的出现都受到了当时技术发展条件、应用需求趋势的约束.主观割裂这些背景信息,使得操作系统技术细节的讲授变成了算法和代码的简单灌输,既不能激发学习的主动性,也无助于提升学生的系统分析设计能力.(3)知识更新快,与实践结合度较高.操作系统随着各项技术的快速发展,无论在系统的种类上、理论的创新上,均有了迅速的提升,伴随着难度的增加,以及广度的扩大,在教与学的两端都日益呈现出全新的发展趋势:作为医学院校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师,必须时刻关注国内外操作系统技术的前沿,不断提高知识的更新频率,结合教学大纲,适时地调整课堂与实践教学内容;而学生在课程难度增加的情况下,必然会产生为难情绪,学习态度懈怠,进而缺乏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影响教学效果.
3基于CDIO的操作系统课程改革基本框架
医学院校的卫生管理类课程呈现出管理学、医学、工学(计算机方向)等学科交叉度高、融合性强等特点,学生在相关课程的学习中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表现出学习动力不足、创造力匮乏,学习动机不端正等问题.在计算机类课程的学习方面表现得更为明显.这就需要在重视学生专业知识教育的基础上,着力端正学生的学习动机,强化学习的主观意愿,培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突出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教学理念.针对操作系统的问题抽象、理论性较强的课程特征,引入基于CDIO的工程教育培养模式,通过CDIO的可操作性强、课程体系健全、知识反馈系统完善的特征,将学生的设计、实验、运作作为课程学习的主线,融合教学大纲所强调的专业基础知识、个人基本课程学习目标、团队协作等方面的要求.课程实践内容的编排需要体现出以小组为单位的特点.
3.1抽象与具象维度结合模块
引入工程设计中的“抽象指导具象”准则,不断地运用抽象规则来创建与修正具象的产品,将课程知识中原本抽象、晦涩的理论浓缩成简单的指导方法.文献[4]将数学工具Galois连接引入知识工程领域,通过代数之间的偏序集关系,建立对象之间的有序映射,该理论的核心是将核心算子(希腊字母)作为映射工具,对相关领域的任意维度的信息结构做映射,目的是扩充或是减缩原有的信息系统,使之成为一个相对完备的知识系统.本文合理利用该理论中的核心算子,建立起课程教学过程元素的四维抽象模型R(D,O,C,I),分别代表了课程设计、课程实践、课程构思,以及课程评价与完善四个元素.具体过程为:教师从已有的教学经验出发,结合自身教学体会,设计出与被课程密切相关的设计理念,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将上述抽象出的理论规则,重新排列组合,形成多维度的教学方案,产生不断更新的具象经验,不断重复上述过程,指导形成相对稳定的课程构思,最终在课程的考核与评价方面强调多元化、层次化,不断地联系抽象理论与具象要求,修正已有的教学评价体系,从而达到以评价促教学,以教学改评价的目标.
3.2理论知识与应用结合模块本文将课程实践部分与软件工程的开发生命周期相结合,将计算机操作系统的课程实验细分为四类:基础理论性实验、创新设计性实验、综合应用型实验,以及
领域专业性实验.其中,第一个层次基础理论性实验,重点培养学生的课程学习兴趣,强调基本知识的掌握,以及实验操作的规范流程,强化实验动手意识,加深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第二个层次突出学生的问题设计能力,培养全面性思维,系统分析与设计的一般流程;第三个层次则是站在专业学科的角度,从基于就业市场驱动的技术需求角度,着力加强学科知识推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一个层次是设定实验场景,注重团队协作的能力培养,强调个体创造与团队协作,突出理论与实践协调统一的综合能力.
3.3个人能力与团队沟通结合模块
采取任务型驱动的形式,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划分为若干个任务单元.使用“整合与划分”的基本理念,给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类型的实践任务,如磁盘调度算法的实现、存储器管理的页面淘汰算法的改进、文件管理的优化等理论性较强的实践内容.由各小组将任务层层分解,小组成员在领取任务之后,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践内容的划分体现了层次交叉的特点,故每位成员需要与其他组员积极沟通,协同操作.任务的完成需要各成员的分解任务都并发地执行,这种组织架构就会形成彼此之间相互联系、互相督促、协同合作的良好习惯,从而为建立起有序、可持续的学习氛围打下坚实的基础.
3.4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融合模块
教师在教学方法上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新的教学观念,摒弃重视科研、轻视教学,重视研究、轻视实践的观念,有针对性地根据本专业学生特点,以及前序知识结构,合理地设定课程教学方法与评价手段;同时在传授基本知识的前提下,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式研究与创新性实验,让学生在自主性思维的驱动下,完成相关实验内容.学生要通过课程的设计及实践操作环节,了解与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熟悉所学知识的使用背景,强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5评价与动态修正结合模块
一、分析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
GIS专业课程体系一体化改革的培养目标,即能力培养一体化,设计、应用与开发型人才培养一体化。GIS专业学生能力结构体系包括基础理论、GIS软件使用与数据获取、程序设计与GIS二次开发、GIS工程建设、空间建模分析及应用、GIS前沿六个方面。地理学知识作为基础理论部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基础理论知识的构建深度决定了GIS软件使用与数据获取等五个方面的高度。由于GIS的学科综合性,不同高校对GIS专业定位的差异,体现在专业能力培养方面侧重的不同,而同样是工科定位的由测绘类专业为依托的院校,在GIS本科专业地理学基础理论课程设置方面也存在着差异,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桂林理工大学的地理学基础理论相关课程较少,尤其体现在自然地理学课程。东华理工大学自然地理学课程较多,而人文地理学课程则较薄弱。相对而言,武汉大学开设的课程丰富,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课程数量相当。总体来看,课程开设以选修课为主,必修课为辅。
依托测绘类院校的专业在课程中突出了测绘遥感类专业基础的课程,反映出他们在测绘学教学方面的师资优势和认同,因此,GIS教育工作者在强调和凸显自己的优势和特色的同时,更应该重视应有的专业基础课程。根据GIS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该加设、调整和优化地理学基础理论相关课程设置,完善GIS专业课程体系。在夯实基础知识与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探索能力、动手能力和社会能力,形成全面发展的GIS专业人才。
二、剖析教学对象,设定教学计划
《地理科学概论》是桂林理工大学GIS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授课对象为大二学生,而GIS专业的生源均为高中理科生,地理基础知识较差。《地理科学概论》课程设置为48学时,相对其它专业课程,课时较少。根据学习状况调查,部分学生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大部分学生没有形成自己的学习方法;专业选择存在盲听盲从现象;学习自主性缺失。因此,基于授课对象地理知识较差、学习自主性缺失等现状,应适当增加《地理科学概论》课程学时数量。
三、分解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式
地理科学导论应该更强调或侧重于“引导”和“导入”,着重于地理科学研究之前的知识性和思想性的准备工作。桂林理工大学选用的教材为白光润编著的国家级“十五”规划教材《地理科学导论》。教材可分解成五部分内容:①地理科学的基本问题、发展简史、学科体系及研究方法;②地图认知;③地理空间;④对于环境问题、生态问题、可持续发展问题等热点地理学问题;⑤地球系统及宇宙空间。
著名教育哲学家Martin Buber认为,教育过程中“教”、“学”双方是一种“我―你”关系,实质应该是一种互相对话、包容和共享的互动关系,根据课程内容巧妙设计和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十分必要。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优势和局限,有其运用条件和适用范围。单一的刺激容易形成疲劳,会使学生情绪低落、注意力分散,加重学习心理负担。在对教学内容分解的基础上,应结合各部分内容特点并取各教学方法所长,设计合理多样的教学方式。
第一部分,地理科学基本问题、发展简史、学科体系及研究方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影像等多种媒体素材以课件形式,形象、直观地展示教学重点,增强教学感染力,调动学生的视觉和听觉,多角度的知识表达,使学生更好地接受和领会所学知识,也使教师更方便、科学地进行教学规划。同时,有条件的高校可适当利用网络教学平台,丰富教学内容,亦可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和进度,还可实现教师在网上教室与师范生进行沟通,随时掌握学习动态。
第二部分和第五部分,地图认知和地球系统及宇宙空间。GIS专业已在地图学等相关专业课程中进行过系统学习,基本具备对地图认知和地球系统及宇宙空间理解的能力和素养,针对该部分内容,采用复习式教学。
第三部分,地理空间。地理空间是了解地球表层空间的基础,针对学生基础较弱的现状以及地理空间的内容与现实生活结合比较紧密的特点,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案例的讨论和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思考,特别注重分析探索真知的过程。如学习区位理论时,教师可先抛出问题,引导学生增进对问题的认识,从课堂的交流讨论中提高对问题的洞察力,在理解和认知区位理论同时,学习理论研究的思维方式和探索过程。
第四部分,热点地理学问题,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采用小组任务方式讨论地理学热点问题,引导和鼓励学生将所学GIS知识应用到解决地理学问题中,以GIS技术演绎、预测或解决问题为任务,调动学生所学GIS专业编程知识、GIS软件操作技能,小组成员共同制定计划、合力完成项目任务。
四、优化教学质量,完善评价体系
本校GIS本科专业脱身于测绘学科,原专业教师全部来源于测绘工程专业教师。为优化教学质量,必须加速教师专业知识更新。可通过多种途径提高GIS教师团队素质,一是提高原有教师教学质量:鼓励并创造机会到国内外相关院校培训、进修或访学,学习新技术、掌握新方法;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交流座谈;鼓励校内教授、博导等优秀教师进行专业基础课的教学或参与教学课件制作,向年轻教师传授经验;鼓励教师进行科研,以科研促教学,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二是合理利用外部优势资源:调用校内地理学相关学院教师资源;在政策、方针等方面提供优惠,控制教师“近亲繁殖”,合理引进外校优秀师资。
在优化教学质量的同时,进一步完善教学评价体系,尤其是学生评价体系。学生评价体系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工作中一个具有导向性的因素,其目的在于客观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状况,并引导学生向指标体系所要求的方向努力。通过学生评价体系,鼓励和鞭策教师不断优化教学方式方法,达到以评促优之目的。
五、结束语
关键词 创新发展模式 实验教学 地理科学 地方高校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the Innovation Development Pattern
of the Experiment System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in the Context of Transition of Local University
HUANG Fang, LIANG Yahong
(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 Science, Pingdingshan University, Pingdingshan, He'nan 467000)
Abstract 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in the experiment system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These problems are as follows: the lack of comprehensive experiments or innovative experiment, the disagreement with socioeconomic development of experiment contents. In this article, the innovation development pattern of the experiment system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includes the innovation of training targets, management mode and experiment contents.
Key words innovation development pattern; experiment teaching; geographical sciences; local university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需要大批高层次应用技能型人才,而目前大多数毕业生无法满足市场或行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要实现 “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的转化,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势必要改变。
地理科学是一门跨越了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综合型和交叉性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技能,使学生在掌握了扎实的地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够系统地解决自然、社会、经济等领域与空间相关的复杂问题,或具备在地理科学方面进行教学或科研的能力。①可实际情况是,毕业生和社会的需求相脱节,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满意度均比降低。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主要途径,要想实现学校和社会的“无缝链接”,必须认真找出目前实验教学环节存在的问题,然后有针对性地创新发展实验教学体系。②
1 地理科学专业实验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实验类型多为认知型和验证型实验,缺乏综合型和创新型实验。学生对实验的认识仅限于教材和老师的有限讲解,对知识向实验的迁移和转化能力不足,致使实验沦为走形式,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和热情受到较大影响。
其次,实验内容、实验方式的设计没有明确的市场导向性,没有反映出当前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的特点。学生所学的在社会上用不上,社会需要的学生又不具备。实验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缺乏层次性。在实验课里教师讲的内容理论性较强,与实际联系太少。比如,在进行地理信息系统课程有关“缓冲区分析”的实验中,主要讲了软件中哪个菜单哪个命令来完成缓冲区分析,为了实验而实验,没有将缓冲区分析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学生学了之后不知道在什么情况下去用。
2 实验教学创新模式
2.1 培养目标创新
在地方高校里,地理科学专业大多定位为师范类专业,以培养合格的中学地理老师为主要培养目标。中学教育实习所占时间较长,大约4个月。一部分不愿当老师的学生在教育实习中表现不积极,实习流于形式,甚至出现厌烦情绪。另外,中学对地理老师的需求有限,重视程度有限,即便有学生选择了去中学当地理老师,但就业满意度较低。鉴于此种情况,培养目标需要重新定位,除了面向中学培养高素质地理老师外,还要面向社会培养应用型、服务型的地理人才,及面向科学研究培养地理科研人才。
2.2 “3+1”管理模式创新
在传统的实验教学里,多为“1+1”即“任课老师+学生”的管理模式,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做,学生看,然后模仿,整个实习过程短而仓促,学生收获不大。“3+1”的教学模式是指“工程师+老师+研究人员+学生”的模式。
基于不同的培养目标,打造多元化的管理模式。教育型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双导师制的方式,培养知行合一的“H”型教师。“H”型教师,即:既精通教育理论,又擅长教育实验,同时又能使理论和实验互补共生,均衡发展的复合型教师。双导师是指同时由校内、校外各一名老师担任学生的教育指导老师。校内老师由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担任,负责教育理论传授及学术指导和职业规划方面的工作。校外老师由优秀的中学地理老师负责教育技能、教育实验及职业道德方面的培养。双师制不失为一种培养优秀中学地理教育人才的上策。
研究型人才的培养方式主要靠课题参与,让学生参与到有科研项目的老师(特别是博士或教授)团队中,即“学生+科研导师”的模式,学生和导师之间实行双向选择,一旦选择了对方,这种稳定的学术型的师生关系可以长期固定下来,直到学生大学毕业。在地方高校里,博士或教授有的科研基础和科研能力相对较强,学校的科研项目大部分集中在这些人手中,这就为他们利用优势科研资源和科研平台为本科生提供科研训练创造了机会,吸收学生进入科研课题也可以解决老师在数据收集、野外考察等环节人手不足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调查发现,这种培养模式对打算考研的同学有较大吸引力,事实也证明在本科阶段接受基础科研训练可以让学生更快地融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在考研录取中这些学生也更受研究生导师的青睐。 另外,事实也证明,科研训练还可以为学生参加众多比赛助一臂之力,比如“挑战杯”大赛, GIS应用大赛,甚至貌似与地理学相去甚远的电子商务大赛等,有科研基础的本科生在这些大赛中更容易脱颖而出。
对于应用型或服务型人才的培养,可以结合所学课程,在课程实习中选择与相关企业或事业单位相结合,由这些单位工作经验丰富、业务技能精湛的工程师担任实习指导老师。如气象与气候学课程的实习可以去气象局,让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气象预报的实践中;城市规划课程的实习可以去城市规划研究院或城建局,让学生跟着规划设计师们参与到城市规划的诸多环节。诸如此类的实习既可以让课堂上抽象的、枯燥的、死板的理论知识变得更加具体化、形象化、灵活化,又可以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实习中由于学生所做的事情都直接服务于社会,这会让他们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很有意义,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很有用,进而增强他们的自我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反过来,会增强他们在课堂上学习的动力和进一步明晰学习的方向,进而形成学习上的良性循环。“工程师+学生”的管理模式可以避免书本知识与社会需求的脱节,使学生在上学期间即可亲身感受真正的工作环境,熟悉业务流程,投身到为社会服务的实践中,这样学生一毕业就成为身经百战的“成品”,必将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
以上三种管理模式都要求室内实验与野外考察相结合、基础实验与应用创新实验相结合、课程实验与行业实践相结合。③
2.3 实验内容创新
根据实验内容的难易程度及所涵盖的知识基础,将实验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实验、综合型实验和创新型实验。④
基础实验一般为教材里所要求的实验,伴随着课堂教学进行,多为验证型实验。基础实验旨在培养学生基本的实验技能、熟悉实验流程和仪器的使用,要求学生掌握基本地学原理。基础实验分为一般基础实验和专业基础实验,一般基础实验为所有实验的基础之基础,主要包括大学化学实验和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大学化学实验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规律、仪器分析方法、溶液的四大平衡及其分析方法等;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主要让学生掌握一门计算机编程语言,为以后建立模型做深入分析提供技术基础。专业基础实验主要指专业基础课所对应的相对独立的基本实验。其中自然地理方向的专业基础课主要包括:地质学基础、地球概论、水文学、植物地理学、土壤学、地貌学、气象学与气候学等;专业技术课程包括GIS、遥感概论和地图学;人文、经济地理方向的课程主要指人文地理学和经济地理学。
综合型实验是指将多学科知识有机组合在一起,运用多种技术、方法手段来解决某一综合型的实际问题,其实验内容包含多种相互联系的地理元素。⑤综合型实验旨在培养学生宏观地理思维能力,及综合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对区域旅游资源的评价,评价内容需要用到自然地理、经济地理、人文地理方面的多种知识,而评价方法和手段又需要借助地理信息系统和遥感。综合型实验对应的课程包括:区域分析与规划、区域调查方法、旅游开发与规划、土地利用规划等(规划类);现代教育技术、地理教学论、班级管理等(教育教学类)。
创新型实验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研究能力,使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储备基础之上能在技术手段上有所创新或在方法上创新或者有新的发现,甚至在理论上有所创新。该类实验对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及灵活性方面要求较高。创新型实验来源较广,包括教师的科研项目、学生毕业论文、学生的科研立项、“挑战杯”大赛、GIS大赛、创业大赛、服务地方等。创新型实验往往设计学科较多,社会响应面较广,学术或应用价值较大,备受学生欢迎,因此对指导老师的要求也较高。必要时,学校可根据自身师资力量、地方需求规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政策等,联合社会力量,采取“学校+企业”或“学校+农户”的方式共同完成此类实验,以期达到良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耦合发展机制研究、土地利用变化的水环境响应模拟。
以上三种实验在教学中都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习热情,在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都要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以“学生为中心”开展丰富多彩的实验活动,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3 结语
地理科学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社会覆盖面较广的学科,实验教学是提高学生技能的重要途径。目前是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能型大学转型的关键时期,而实验教学的创新是转型成功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地理科学的综合性特点要求在人才培养方面必须联系社会发展的实际,在实验教学培养目标、实验教学管理方式和实验教学内容方面进一步发展创新,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地理人才,才能提高学生的就业满意度。反过来,才会有更多人自愿投入到地理科学事业的发展中。
(下转第221页)(上接第187页)
基金项目:2014年度河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地理科学类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2013年度平顶山学院教学改革研究重点项目“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践改革研究――以地理科学类专业为例”(2013JYZD07])
注释
① 蔡运龙.地理学人才结构与课程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07.9:19-20.
② 李旭,李守中,杨玉盛.高校地理实践教学改革驱动因素及其趋向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08.9:75-77.
③ 张红日,明艳芳.自然地理学实验教学模式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9):119-143.
一、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改变了教学环境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构成了教学环境的全部,是封闭式的。教师只能教教科书,即使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在多媒体教室中,主动权仍是掌握在教师手中。他们的自主性、独立性、主动性无法得到体现。而网络环境下的地理教学,使学生不再受教师营造的特定教学环境的影响,而可以通过网络融入人类巨大的知识宝库。网络为学生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知识资源,庞大的智慧资源,多媒体百科全书,专题网络图书馆。再加上网络信息可以检索的特点,构成了巨型信息资源库,充实了教学内容,开阔了学生视野,使学生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另外,教师利用网络教学,既能进行整体协作教学,又可以进行个别化教学,具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
二、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改变了地理教师的工作方式和教师角色
地理教学与多媒体网络的良好结合,也在改变着地理教师的工作方式。在实践中若把传统与现代的教学方式进行对比,不难看出:过去,地理教师备课总要依赖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现在,备课除了教材以外,还要花大量时间上网查找各种资料、制作课件;过去地理教师上课,凭的是一支粉笔一张嘴,一本书一张图,充当演员或导演,而现在的地理教师更多的是培养学生获得信息的能力,充当学生的协作者,合作伙伴。地理教师的主要任务是为学生的学习创设学习情境和进行指导。地理教师的行为将由单一的演示讲解,变为演示讲解、指导、引导、激励、组织等。
三、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改变了学生学习的方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教材和课堂为中心,它充分体现了教学中教的特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利于系统知识的传授。它的不足是不重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不利于学生智能的发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和程度来选取自己学习的信息、选择学习的途径、确定学习的内容和数量、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并且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培养符合一定标准为目的的,是一种共性取向为主的教学,即使教师的教法如何改变,也无法超越传统文本的局限,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可以使学生用多种方式探索问题,有利于知识的灵活性,给予学生较大的自由空间,学习者可以完全控制自己的学习,可以任意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各种工具,最大程度的支持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利用在线讨论,在线答疑等交互作用,照顾个别学生的需要,增强学习兴趣,这是传统教学所不能比拟的。“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的现代教育模式,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越来越多地受到学生和教师的欢迎。
首先,突出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体现了因材施教。在教学中,个体差异是普遍存在的,每一个学生在学习期望,发展潜力、学习风格、学习状态和学习水平等各方面都有自身的特点和要求。传统的教学方式,数十名学生面对同一个老师,听同样的课、看同样的书、做同样的题。这种教学在满足了学习基本需要的同时,必然抹杀了学生个体的发展。每个学生的学习都是不充分的。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对知识的渴望、自己的知识水平及自己的各方面能力去学习。这样既突出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又体现了因材施教,解决了传统教学中,成绩好的学生吃不饱、成绩差的学生吃不了的弊端。
第二,有利于学生相互交流,促进了主动学习。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们常常与自己周围的学生一起讨论;没有问题时,大家各自思考。当遇到问题时便相互讨论,从别人的思考中得到启发和帮助。它可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到他并不是孤独的。当一方有问题时,另一方随时可以帮助。网络学习中学生可供选择的学习伙伴更多了,而且具有更多的有利条件,学习者可以先选择自己的学习内容,并通过网络查找正在学习同一内容的学习者,经对方同意结为学习伙伴,当其中一方遇到问题时,双方便可以互相讨论,从不同角度交换同一问题的看法,互相帮助和提醒,直到问题解决。在网上他们就可以无所顾忌的提出自己的问题或为别人解答问题了。
四、培养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进一步拓展了学生的研究性学习空间
在信息爆炸的今天,学会如何获取知识比学会多少知识更为重要,如何收集处理信息比单纯的记忆更重要。我们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即主动利用信息工具和信息资源,有效地对信息进行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将成为学生在未来社会终身学习的能力。信息技术与地理课程的整合也帮助了学生学会使用电脑并上网操作,不仅扩大了学生的知识范围,也提高了信息检索技能。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对网络服务器(或国际互联网)中的各种教育教学资料加以选择,调整自己的学习过程,改变了以往单一的学习形式和学习环境。
传统的地理课程忽视了学生的“想”和“做”,采用的各种教学手段也往往是以教师操作为主,学生观看为辅,从而影响和束缚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而研究性课程的设置强调学生亲自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开展以此背景为基础的各种必要的有针对性的积极的活动。研究性学习,广义上就是指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学习,是一种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知识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而网络恰恰可以为研究性学习提供有力的支持。如在讲授酸雨时,为了让学生了解酸雨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并寻求解决的方法,就让学生通过Internet网获取有关国内外酸雨研究的最新资料。学生通过网络浏览器查询了各种信息,调用网上的资源来自学,同时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参加有关问题的讨论或是请求教师的指导。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了解了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从而培养了他们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参考文献:
[1] 中国地理学会主编:《面向21世纪的中国地理科学》.
[2] 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3] 陈至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在中小学大力普及信息技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