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爱发表,线上期刊服务咨询

高等教育研究8篇

时间:2023-01-08 16:53:06

绪论:在寻找写作灵感吗?爱发表网为您精选了8篇高等教育研究,愿这些内容能够启迪您的思维,激发您的创作热情,欢迎您的阅读与分享!

高等教育研究

篇1

1.何为教育

从历史来看中国最早的“教育”一词出现在《孟子·尽上心》中“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汉代许慎的《说文解字》“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由此可见“教育”一词在古代有“教”和“育”双重意思。在西方教育一词的英文是educatioan源于拉丁文edueare原义为引导引出。教育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育指一切增进人们的只是技能改变人们思想意识的活动。狭义的教育指学校教育,通过学校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教育,这种教育是由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系统的对年轻一代施加影响发展他们的体力和智力,陶冶他们的思想和品德是人们获得一定的知识、技能养成一定的思想和品德。

2.事物的本质

要教育的本质我们需明确什么是事物的本质,关于本质的界定有如下几种观点:①哲学认为:本质是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内在规定性是该事物最普遍最一般的最稳定的规定性,是事物内在的联系[1]。②《中国百科大全书》的界定:本质指事物的内部联系由事物的矛盾构成而规律则是就事物发展过程而言,指同一类现象的本质关系或本质之间的稳定关系[2]。③《现代汉语词典》的界定:本质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巨鼎事物性质、面貌和发展的根本属性,事物的本质是稳定隐蔽的,通过现象来表现不能用简单的直观去认识,必须透过现象掌握本质[3]。从上述对本质的界定我们可以得出本质的具有如下特点:第一,普遍性。同一事物不管时间、空间外形有多大差异但其本质是完全同一的。第二,稳定性。本质是事物内部固有的属性或联系,它是相对稳定的。第三,隐蔽性。由于本质是内在属性和联系,决定了我们在认识事物本质的复杂性,也就有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说法。因为本质才是事物的根本属性,决定客观事物具有各种表现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联系,这也决定了我们要通过复杂缤纷的现象把握本质不能用简单的直观去认识。第四,联系性。任何事物之间均是有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将本质问题于事物矛盾联系起来认为现象是事物外部的联系本质是失去内部的联系“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他输的矛盾,这种特殊矛盾就是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特殊本质”[4]。

3.教育的本质

关于教育的本质问题在教育界一直处于争论状态,各个学者有不同的说法,但一直未能取得一致。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一是筑说。认为教育是上层建筑;教育是观念形态文化,其性质变化要受社会经济基础所决定会经济基础服务;教育受生产力制约,但要通过经济基础的中介作用。二是生产力说。认为教育是生产力,教育是生产劳动能力,是劳动力的再生产。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速度、学内容、手段、形式受生产力制约。教育有受生产关系决定的因素,但一切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归根到底都由生产力决定。三、双重属性说,教育既具有生产力属性,具有上层建筑属性是两者的综合。四、复合现象说。该说法认为教育本质具有“多质性”。有上层建筑性质,生产力性质,有为阶级斗争服务、以及传递文化和促进人的发展等功能。五是社会实践说。认为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或者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活动;认为教育的本质不应将其归属某一范畴,而应以自身的规定性立论。六、传递说。如刘智运和胡德海在《对教育本质的再认识》一文中指出,“教育本质是通过传承文化使个体社会化的活动并促进社会发展和个体的全面发展”。综上分析我们不难发现上述观点的一些不合理之处:第一,他们把教育的归属问题当成教育的本质问。如“生产力说”“上层建筑说”、“双属性说”正如矍宝权说指出:本质于归属是不同的范畴,本质是解决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原问题,而归属是要寻找事物的相同属性进行归类的问题。第二,混淆了“教育是什么”和“什么是教育本质的区别”,这两个概念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发生概念混乱根本原因是思维仍停留在表层未深入分析。关于教育的本质有的学者从马克思对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中得到启示认为教育的本质是围绕教育而形成的社会关系的总和即教育和于教育有关的社会子系统全部社会关系的总和[5]。本人认为这是有一定的合理性的。

4.高等教育本质

我国的高等教育作为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全日制本科、专科学校和各类形式的半工半读大学,业余大学及研究生院。有关高等教育本质问题自建国以来也是争论未休,主要有如下些许观点:观点一,高等教育是一种传递高深学问培养高级人才的教育[6]。观点二,高等教育是一种基础性的高级专门教育。观点三,高等教育本质是一个历史变迁过程,其变迁为:首先是高层次优秀职业人员的活动变成直接职业训练;其次,高深学问的探究与教授变成但可只是的研究与教学[7]。观点四,高等教育是培养完成中等教育后的人,使他们成为具有高深只是的专门化人才的社会活动,这是教育最一般最普遍的属性[8]。观点五,高等教育是文化传承、创新、批判、选择的运行机制[9]。

篇2

民办高校是在改革开放以后悄然兴起的一支新生的最具活力的高等教育力量,它对于弥补政府教育财政不足、培养社会急需人才、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推动教育体制改革等方面,均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伴随着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加速和规模的扩张,我国民办高校办学风险问题也日渐凸显出来。如何防范和化解办学风险,实现民办高校持续健康发展,成为民办高等教育界和办学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执行校长李钊博士对这一领域作了系统地探索和研究。作为全国“十一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的最终成果,《民办高校办学风险防范研究》(已于2009年7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一书,就是这一探索的重要成果。在著作中,李钊教授以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通过大量翔实而权威的资料,主要运用了高等教育学、管理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理论,从中国实际出发,借鉴国外成功的经验,对民办高校办学风险问题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做出了全面科学的分析和阐释,对推动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进一步研究和办学风险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该书构思新颖、论述全面、客观真实、见解独到,是一部全面研究民办高校风险问题的创新之作。综观全书,该书具有如下三个鲜明的特征。

一、研究思路的新颖性和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该书以分析现状、阐发理论、服务现实为运思方向,以民办高校办学风险现状——风险成因——风险防范对策这一逻辑关系为明线,以民办高校与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博弈为暗线,借鉴公共管理理论,在全面剖析民办高校办学风险的类型、特征及成因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民办高等学校防范自身风险的应对之策,深入探讨了政府在民办高校办学风险防范中扮演角色及其履责路径,从而形成了研究民办高校办学风险防范问题的独具特色的理论框架和表现风格。基于这种思路,该书安排六部分内容:第一章作者分析了在我国开展民办高校办学风险研究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构建民办高校办学风险的研究框架。第二章在分别阐述一般意义上风险的定义、特征和本质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民办高校办学风险的定义、特征。第三章透过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研究了现阶段我国民办高校面临的五大主要风险,即市场风险、管理决策风险、财务风险、教育质量风险与政策风险。第四章从内外两方面剖析了我国民办高校风险形成的原因,深刻指出:政策法规不完善、管理体制不健全及社会歧视与偏见是我国民办高等学校风险产生的外部成因;融资机制不通畅、办学理念不科学及内部管理不规范是我国民办高等学校风险的内部成因。第五章从办学理念、财务管理、教育质量、法人治理结构完善、学校经营机制等方面,分析了民办高校为防范办学风险、实现学校健康发展所应采取的对策。第六章运用公共产品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理论,论证了民办高校办学风险防范中的政府责任,深入探讨了政府责任的内涵,分析了政府在民办高校风险防范中履责路径,深刻指出:引导观念转变、实施科学规划、完善法规政策、建立财政资助、强化宏观监管、提供运营服务,正是现阶段政府责任中最为核心和最迫切的内容。

清晰的研究思路,充分彰显出作者深刻的理论思维素养和探索力度。该书不仅思路清晰,结构严谨,布局合理,而且研究方法有突破,风格表现有特色。李钊博士在撰写过程中,运用实证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等方式,对20多所知名民办高校的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剖析,归纳总结了这些民办高校在防范办学风险方面的经验教训;同时,又将美日等国私立大学成功经验贯穿于对我国民办高校风险防范机制的主题研究之中,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民办高校为防范办学风险所实施的发展策略,以及政府在防范民办高校办学风险的相应责任与履责路径。值得注意的是,该书运用了10余个案例、20多个图表以及大量的数据来论证其观点。通过这些数据与案例,读者能更深入地了解我国民办高校办学的实况,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比如,他以湖南涉外经济学院为个案,阐述了文化建设在风险防范中的作用,指出:如果仅仅从风险防范本身来谈论民办高校的建设,那是浅层次的,是很不够的,因为“在很大程度上,民办院校的风险来自它文化的贫弱”,因此,民办高校强大起来、昌盛起来,根本在于它逐步且迅速积厚的文化,“厚重的文化是学校化险为夷、走向稳定繁荣的磐石”。正是作者坚持了纵横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该书给人以通达、信服之感。

二、研究视角的开拓性和理论观点的创新性

科学研究的生命在于创新。该书又一特点就是研究视角和理论观点的创新。伴随着民办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有关民办高等教育的理论研究也在日益深入,当前主要集中在民办高等教育组织的内涵及相关概念研究,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背景、意义、现状、趋势及对策等方面研究,以及民办高校产权、政策等专题性研究,而对民办高校办学过程中日渐积聚的风险问题,学术界尚未给予足够的关注。该书将风险防范管理理论引入我国民办高等学校管理领域,并运用风险防范管理的理论与方法,全面系统地分析当前我国民办高校办学风险的发生、性质、特征、成因及其防范策略。这种研究无疑有利于弥补当前理论研究的不足,丰富和拓展了民办教育的研究领域。

该书不仅视角新颖,还提出了较多的创新性的观点。比如,著作透彻分析了民办高校办学风险的特征,深刻指出:与营利性企业的经营风险相比,民办高校办学风险既具有一般性风险的共同特性,如风险的客观性、多变性、不确定性、双重性、潜在性等特性,但作为非盈利性的高等教育组织,民办高校更多的是有着与企业风险所不同的自身特点,如更为严重的危害性、急迫性、复杂性、社会敏感性、群体性;与公办高等学校不同,民办高校是一个自筹经费、自负盈亏、自主办学的顾客支持型高等教育机构,这种特殊的发展道路与生存方式,决定了现阶段民办高校在办学过程中更易遭受更大的风险。又如,该书运用公共产品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理论,全面论证了民办高校办学风险防范中的政府责任,深刻地指出,民办高等教育同公立高等教育一样,是天然的公共部门,政府在民办高等教育发展中不容放弃其责任,应充分发挥好其“引导者、规划者、创设者、监管者、资助者、服务者”的职能,着力打造风险监管机制的共享平台,真正成为当代社会风险的最后守护者。这些分析以新观点和新见解为民办高等教育理论问题的深入研究提出了一些新的课题,为学术前沿增添了一些亮点。#p#分页标题#e#

三、理论研究的求实性和政策指导性

科学的理论研究既来源于实践,同时又应服务于社会实践。伴随着民办高校快速发展与规模的迅速扩大,民办高校办学风险问题日渐凸现。以陕西民办高等教育为例,1991年以前,陕西批准成立民办高等教育机构17所,合并、注销5所;1992年—1996年,批准成立101所,合并、注销27所;1997年—1999年,批准成立34所,合并注销33所;2000—2002年,批准成立10所,合并、注销31所。从1984年的第一所学校开始至今,平均办学年限只有9.7年,而且最近几年机构合并、撤销数量呈上升趋势。也就是说,从1992年到2002年,陕西省共批准民办高等教育机构145所,合并、注销91所,倒闭的比率为62.75%。此种情况在中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带有普遍性。据民办教育网和全国民办高教委2001年的一份总数为1134家的全国民办教育机构名单的跟踪调查表明,已经有超过半数的学校停办或无法查询。2003年民办高校比2002年减少了100多所。1996年5月18日,全国民办高等教育委员会第二次会员大会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这是20世纪中国民办高校的盛会,共有400多所民办高校出席了这次大会,而到2002年,当年与会的400多所民办高校仅存40所。随后几年,民办高校倒闭事件不时在各媒体上出现。时至今日,仍显示出逐渐增多之势。

值得注意的是,自2004年江苏培尔学院倒闭开始,民办高校的兼并在民办普通高校中已初露端倪,如四川天一学院、上海东方文化学院、北京燕京华侨大学、海南卓达旅游职业学院等已先后被其他院校兼并。民办高校的倒闭和兼并,似乎有从非学历民办高等教育机构向民办普通高校蔓延的趋势。民办高校倒闭和撤消数量的上升趋势,从一侧面说明民办高校办学风险在日渐加剧。民办高校的运营困难或倒闭,虽是市场规律起作用的正常表现,也是民办高教发展过程中必然要经历的优胜劣汰;但是,民办高校从事的是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公共事业,其运营困难或倒闭,不仅仅是学校自身的事情,还涉及到受教育者及其家庭的切身利益,甚至可能引发社会问题。如何化解和规避这些风险,成为民办高校投资者和管理者面前迫切需要认真思考的现实重大问题。李钊的《民办高校办学风险防范研究》这一著作,抓住民办高校日益凸现的办学风险这一现实问题进行深入而又全面的探讨和分析,它不仅运用了足够的数据与案例来深度阐释民办高校办学风险的产生、构成要件、影响因素等问题,还用很大篇幅着重阐述了基于理性思考之上的防范办学风险的应对之策,构建了一系列有价值的方案。这些应对之策与方案,符合民办高校办学实践,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充分反映了作者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为现实服务的强烈意识及责任感。该书还有一个重点特色,那就是运用公共产品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理论论证了民办高校办学风险防范中的政府责任,彰显了理论研究的政策指导性。

篇3

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实践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

[关键词]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策略;

本文从宏观与微观两个角度,从和谐发展的理念探讨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

一、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内涵概述

对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内涵的界定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张涛教授认为:所谓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指要解决国家、地方及各级各类学校领导和管理教育事业的根本制度问题,围绕

这个问题涉及到领导权力分配、机构设置等事务。【1】吴志宏教授认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一个国家根据有关的法规、政策建立起来的管理教育事业的制度体系,它包括各级教

育机构的设置、功能作用的规定、相互间隶属关系的界定以及权限的分配与划定等诸多元素和要件。【2】

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关于高等教育事业的人员配属、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职责、权益划分的体系和制度的总称。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在高等教育管理中的职能与承担的角色不清晰

参与的角色过多,使用权利过于集中,对高校的管理往往带有行政强制性。

(二)高校办学自落实不到位

高等教育依然对国家、政府的依赖性,附属性很强,缺乏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高等学校是政府机构的附属部分,而不是独立的运行实体。

优化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策略

优化我国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必须不断进行改革

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弊端还是存在的,所以应进一步进行改革。

1、进一步完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建议

首先,要加快政校分开的改革,进一步让学校成为真正面向社会自主办学的法人实体。其次,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进一步明确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制度。形成中央与地方两级管

理,以省级统筹为主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第三,国家教委与中央业务部门的关系。教委主管统筹规划,政策指导,组织协调,监督检查,提供良好的服务。第四,社会与高校的

关系;扩大办学主体的多元化,增强办学的活力与气氛,这样可以扩大教育投资渠道,筹集更多的教育经费,改变单一依靠政府拨款的局面,从而减轻国家的财政压力。

2、以和谐发展的理念实践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

以人为本,就是要在大学管理工作中,重视人的因素,正确认识评价和充分发挥人的价值与人的主观能动性,使人有充分的发展空间。建立以人为本的柔性管理机制,必须树立德

育为先,育人为本,师生为本的理念。这种机制强调实现教育的社会功能与个体功能的和谐统一,善于将教育的社会要求转变为个体的自我要求,让人体验美好,体验崇高,体验

成功,体验快乐,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鲜明的价值判断、丰富的思想体系。【8】

总之,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应坚持以人为本的创新理念,要与经济、政治、科技、文化相适应,要有利于管理者职责分明,职能规范,管理有序,要有利于充分调动

政府、社会、师生员工的积极性,共同支持办好学校,要有利于高校增强办学活力,提高质量和效益。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改革必须通盘考虑,以严谨的态度从我国的国情出发,

采取分别对待、分类指导、分步推进的策略,同时借鉴外国有益做法的基础上,抓好试点改革,建立科学的高等教育管理新体制。以上是笔者对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一些浅见

,希望能给体制的改革带来一些参考。随着社会主义经济的持续发展,教育事业的不断进步,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还需要不断地完善与调整,关于这方面的探索任重而道远,还要继

续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篇4

教学和科研是高等教育的两大职能,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本文以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为例,讨论了教研相长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科研可以促进课堂教学内容知识体系的更新,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可以为教学引入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有助于拓宽科研工作的思路,激发科研灵感。

[关键词]

无机及分析化学;教研相长;高等教育;重要性

教学和科研是高等教育的两大职能。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科研以发现知识为主,两者的侧重点有很大的差异性。正因如此,长期以来,人们在教学与科研孰轻孰重的问题上一直争论不休[1-2]。一种观点认为,高等教育的根本是教书育人,教学是重中之重,科研会占据教师大量的精力而干扰教学。这种观点产生的根源在于高校对教师评价机制的不平衡性[3]。目前高校对教师的评价机制普遍为重科研轻教学,这导致大量高校教师以牺牲教学质量为代价而去搞科研,这种为了科研而科研的做法放大了科研在高等教育中的不良影响,造成了科研损害教学的假象。显然,上述观点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原因在于它将教学和科研割裂开来,认为两者是此消彼长、泾渭分明的关系。另一种观点认为,没有科研的教学是无思想、无观点、无底蕴的教学,是肤浅的教学。这种观点产生的根源在于高校教学中的一些不良现象,比如有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多年来一直照本宣科、从不更新教学内容。该观点同样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它在一定程度上无视教学、夸大了科研的作用。两种观点的不断撞击加深了人们对这一问题的认识,近年来人们逐渐意识到教学和科研在高等教育中并非毫无关联,它们的共同目标都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两者在这一目标的实现过程中相辅相成、缺一不可[4]。因此,实现以科研促教学、以教学带科研、教学与科研有机结合,即教研相长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5]。无机及分析化学是大学中诸多理工科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该课程主要面向大一新生,是学习其他专业课和理论课的基础,具有教学内容多、杂且关联性不强的特点。大一新生初入校门,思想还停留在中学传统的填鸭式、重复式教学模式中,身心还处于远离父母、独立生活的考验之中,容易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惊慌、迷茫等不良情绪。另外,该课程是无机化学和分析化学的有机整合,知识体系庞大,但教学课时并未增加,时间紧、任务重,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浏览式、跳跃式教学方式。上述问题大大增加了实现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良好教学效果的难度,同时也进一步凸显了科研在本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必要性。基于此,本文以无机及分析化学为例,讨论了教研相长在高等教育中的重要性。

1科研是教学的源头活水

1.1科研可以促进课堂教学内容知识体系的更新

无机及分析化学的课堂教学内容必须具有时效性。换言之,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的知识体系需要不断更新、与时俱进才有助于培养创新性人才。知识的更新是不能靠教学经验、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来弥补的,如果教师只专注于教学,必定只能够就事论事,照本宣科,发肤浅言论。教师只有从事科研,把科研所见、所得、所思应用于教学,才能使课堂教学内容跟上时代的潮流,才能使教学内容知识体系从一潭死水转变为一汪活水。例如,长久以来,在讲解物质的聚集状态这一章中液体部分内容时,通常只是介绍液体具有表面张力、粘度、蒸气压、沸点、凝固点等特点,比如水、乙醇等等。液体具有蒸气压,且蒸气压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当蒸气压等于大气压力时,液体开始沸腾,此时的温度是液体的沸点,纯的液体具有固定的沸点。实际上,这一观点现在看来并不成立,比如室温离子液体,该物质是一种室温熔融盐,它之所以在室温下呈现液态是由其阴、阳离子体积差异过大造成的。既然离子液体是一种盐,那么它就具有极低的蒸气压,这导致它没有固定的沸点,原因在于在沸腾之前离子液体已经分解。

1.2科研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科研型教师对教学内容理解得更为深刻透彻,教学内容的讲解与组织更富有逻辑性,教学更易做到深入浅出,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与学习。另外,学生还可以听讲过程中感受到科研型教师思考问题、阐述问题的方式,在教师的慢慢熏陶下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例如,在讲解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这部分内容时,由于涉及大量理论的推导,使许多老师感到非常棘手。如果运用科研中的证伪方式便可使这部分的讲解更为简单,同学们也更容易接受。最初,人们发现许多能量降低的反应能够正向自发进行,比如钠单质在水中自发剧烈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人们试图将能量降低即焓变小于零作为化学反应正向自发的判据。然而,实验证明,常温下氯化铵在水中溶解时吸热-即焓变大于零,但是该反应同样是自发的,这与前面的判据相矛盾。因此,将焓变作为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并不成立。同理,将混乱度增大即熵变大于零作为反应正向自发的判据同样不成立,原因在于碳酸钙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是混乱度增大的反应,但是它在常温下并不发生,而是在高温下自发进行。通过证伪,可以发现焓变、熵变、温度均是影响化学反应方向的重要因素,但是任意一个因素都不能作为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吉布斯函数变将焓变、熵变和温度三大因素有机结合起来,最终形成了化学反应方向的判据即常温常压不做有用功的条件下吉布斯函数变小于零的反应正向自发。从此以后,人们再也没有找到与该判据相悖的例子,证明该判据成立。

1.3科研可以为教学引入新的教学模式

科研思维的本质是逻辑和事实。无机及分析化学教学内容并非相互独立、毫无关联,而是有一定的逻辑性。科研能够为课堂教学引入专题式教学新模式。例如,化学反应的平衡与酸碱平衡、沉淀溶解平衡、氧化还原平衡和配位平衡的核心内容是一致的,可以建立化学平衡这一教学专题,有助于节约课堂教学时间、加深学生对该部分内容的理解。再比如,可以将酸碱滴定、沉淀滴定、氧化还原滴定和配位滴定作为滴定分析方法这一专题来讲解。无机及分析化学课程是一门非常重视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课程,传统的实践教学方式是老师讲解、学生动手的模式。这一模式并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一定的弊端。科研同样可以为实践教学引入新的教学模式-任务式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潜能。例如,将实验项目当做任务发放给学生,引导他们进行资料检索、方案设计、准备实验、开展实验、讨论并总结实验中的不足之处并完善实验。

2教学是科研的隐形动力

2.1教学有助于拓宽科研工作的思路

很多教师觉得,上课、备课、批改学生作业,会占据做科研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太多,对科研发展有害无利。实则不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是贮备、消化、整合基础理论知识的过程。要给学生一杯水,老师就应该有一桶水,教师要有渊博的知识,宽阔的眼界,才能上好课,这就推动老师不断充实、提升自身的专业素质。教师在对知识的积累过程中显然会涉及到整个课程的方方面面,这将有助于补充教师在某一方面知识的不足,拓宽自己科研工作的思路。例如,某位教师的研究方向为有机染料的光催化降解,那么他可能会从化学反应动力学这一部分备课、讲课过程中,找到解释有机染料光催化降解反应机理的思路。

2.2教学有助于激发科研灵感

在精心备课过程中,教师需阅读大量与课程相关的研究材料,这将促使教师对专业问题的深入思考。此外,教师也不能忽视课堂中师生相互启发的作用,也许在与学生的讨论过程中,教师会获得新的科研灵感。例如,某位教师的研究方向为荧光传感器。该老师构建了一种荧光传感器,该传感器对配阴离子比较敏感,对阳离子和常见阴离子比如氯离子不敏感。他在讲解配位平衡时了解到重金属离子中只有汞离子可以与氯离子形成稳定的配位化合物。因此,该传感器可以在氯离子存在的情况下只对重金属汞离子产生好的响应性,从而建立起针对重金属汞离子的荧光传感器。

3结语

总之,在高等教育中,教学和科研密不可分。科研是教学的源头活水,可以促进课堂教学内容知识体系的更新,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可以为教学引入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是科研的隐形动力,有助于拓宽科研工作的思路,激发科研灵感。大学教师既不能“浮于”教学而忽略科研,也不能“沉于”科研而抛弃教学,而应充分认识教学与科研的内在联系,力争实现教研相长,不断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

作者:王宝刚 单位:西南石油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参考文献

[1]陈杨健.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视域下大学教学与科研矛盾的再平衡[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6(4):78-87.

[2]王飞,汪燕鸣.协调高校教学和科研关系的思考与实践[J].化工时刊,2016,30(10):44-46.

[3]梅欣丽,张丽伟.高校科研成果评价机制的弊端及对策-以理工类学科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2,(Z1):44-45.

[4]孙善辉,单雪红,武以敏,等.科研促进教学反思教学科研相辅相长-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科研促进教学的实践与认识[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0(5):137-138.

篇5

[1]这是我国高等教育学研究值得注意的问题,也是我阅读熊华军教授、史志刚同学的《2010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论文作者的可视化分析——基于12种CSSCI来源期刊载文数据》和陈昌芸同学的《共词可视化视角下教学服务型大学研究领域构成及发展趋势》两文后首先意识到的问题。也正因为如此,我才想到要谈谈对高等教育学领域研究的认识与看法。熊华军教授和史志刚同学的文章,是关于高等教育学大领域研究情况的可视化分析。通过对2010-2013年12种教育学期刊刊载的高等教育论文作者进行可视化研究,总结了2010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论文作者的发文规律,揭示了作者间的知识交流机制与合作交流模式,得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已初步形成核心作者群,我国高等教育论文作者表现出了明显的地域差异,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代表的部属大学引导、鼓励和组织学者开展高等教育跨学科研究,我国高等教育论文作者主要来自教育学,多受到省级和部级的基金资助,彼此之间合作规模较小,合著强度较低,合作率不高,主要围绕高职教育、高等教育理论、高等教育管理、高等教育质量、高校德育、大学教师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和高校人才培养八方面开展研究等结论。这些研究,数据可靠,分析透切,很有说服力。陈昌芸同学的文章,采用的也是可视化分析的方法,不过,关注的只是高等教育大领域中教学服务型大学小领域研究的问题。华中科技大学以刘献君教授为代表的院校研究领域已经取得了很多高水平的研究成果。教学服务型大学研究领域是院校研究领域中的一个子领域。这个研究领域,也是由刘献君教授在2007年开启的,现在随着教学服务型大学建设实践的逐步推进,也产生了一批理论研究成果。陈昌芸同学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可视化分析,认为当前教学服务型大学研究文献主要涉及教学服务型与其他大学的区别和联系、具备的特征及价值和功能、建设主体、建设路径、具体问题探讨五大领域,教学服务型大学研究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未来需要注重学科发展,着力特色研究;重视社会服务,推进合作研究;关注人才培养,突出创新研究;强调多维审视,多视角研究。关于教学服务型大学研究五大领域的查找及其研究趋势的提出,为进行教学服务型大学领域研究提供了参考。

这里选编的两篇文章都对其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进行了梳理,并列出了名单。熊华军教授和史志刚同学的文章得出了2010年以来我国高等教育研究的高产作者有王建华、张楚廷和王洪才等为代表的66位,形成了以潘懋元、张应强和刘献君等为代表的高被引作者群,高文兵、李立国、王建华和刘克勤是综合网络中影响力较大的作者等数据。陈昌芸同学的文章得出了在发表教学服务型大学研究文献的50种期刊中《铜仁学院学报》刊发了14篇、《浙江树人大学学报》13篇,核心作者有刘献君、侯长林、罗静、陈明、徐绪卿、魏钢焰、陈琼英、沈云慈等结论。这些数据和结论,既是对相关刊物和作者的肯定,也为更多的研究者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尤其是强化了高等教育学的领域研究意识。铜仁学院能够在全国教学服务型大学研究中有一定的地位,就是其高等教育研究团队近几年来都把大部分精力放在了教学服务型大学这个领域的研究上,没有对教学服务型大学领域的集中研究,就不可能有今天在全国教学服务型大学研究中的影响。因此,高等教育学的领域研究,既是方法,也是策略。

高等教育学研究的领域,可大可小,具体要视研究者个人或研究团队的研究能力和兴趣而定。能力强、水平高,又有兴趣者,其研究领域可以不断拓展,直至满足研究需求为止;能力弱、水平低者,其研究领域可以小一点、窄一点,小和窄到能够把握得了的领域为止。研究领域大小、宽窄的确定,关键在于“度”的把握,不能一概而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高等教育学研究领域一旦确定,就要在一段时间之内,甚至比较长的时间之内,咬定青山不放松,方可见成效。之所以有“专家”的称呼,不就是一个人在一定时间内专注于某一点研究的结果吗?关注某一点的时间长了,研究的问题深了,积累的东西多了,也就自然成为了专家。其实,也不仅仅是高等教育学等理论研究需要专注于某一领域,文学创作也是如此,也有领域意识,比如陆文夫的“苏州小巷”、刘绍棠的“运河滩”、何士光的“梨花屯”等,就是坚守在一定领域中进行文学创作的典范。所以,选定了高等教育学的研究领域,就要尽可能将其领域中的矿石挖掘出来,并逐步占据该领域的制高点。占据了高等教育学某个领域的制高点,就是对高等教育学科的贡献!

作者:侯长林 单位:铜仁学院

篇6

【关键词】高等教育;科技发展;教育改革

教育作为整个人类社会所共有的一种现象,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所在。现今世界经济领域的各种竞争主要是取决于各种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科学技术的竞争其本质则是人才和教育的竞争。日本经济的迅速腾飞与其教育的成功是密不可分的,正是由于其教育的飞速发展社会才得以拥有持续的生机和活力注入。本文通过对中日高等教育现状的比较分析,并借鉴日本当今高等教育模式,总结了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改革建议。

一、中国高等教育的现况

(一)高等教育体制

中国高校在设置上根据苏联的教育体制为模板,专业划分上过于细窄,并不利于各个学科之间的相互渗透和共同发展,这也导致了现今中国教育的又一次改革,针对一些过于细窄的专业进行合并,淡化专业界限,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教育并扩大其知识面。并通过联合办学以及合并等多种方式来实现自身综合实力的提升。改革之巨,由此可见。然而由于中国自身的文化、经济,以及政治方面的独有特点,在这样一段时间当中,我们仍然会保留着一些中国传统及其特有的教育体制,例如高等学生的统一招生考试制度、教职工居住以及大学生住校等等旧有制度,并在此基础上逐渐向多元化发展。

(二)教育模式

一方面,中国、日本,乃至各个国家的教育模式都呈现一定的共性,具有一定的共同点;另一方面,各个国家又具有其教育的独特点和多样性。中国教育正处在一个大的变革期中,教师的教育方式也伴随着教育形势的变化进入一种变革期。摒弃传统的陈旧教育学观,以及传统教学中抑制学生思维和自主能力发展的教师单向灌输式教育方式,在对学生的教育上更加倾向于对其进行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日本高等教育现况

(一)大学设置类型及其管理

日本大学的设置主要分为国立与私立大学两类形式,在日本的每个县级城市都至少拥有一所国立大学,然而私立大学的数量则更多了,其聚集点主要是日本大中城市。国立大学由国家负责教职工工资等费用。因此,国立大学的学费较低,从而导致其入学竞争较为激烈;私立大学的诸多费用则是由地方政府和部分企业的赞助来共同维持,地方政府占主要部分,导致了私立大学学费较为昂贵。学生则根据自身家庭的经济情况及其学习情况等因素自由选择学校。日本的私立大学历史悠久,其管理模式一般采用的是法人代表制,负责学校的日常运行,而学校财务以人事等重大问题则有董事会进行决策。学校教授通常是聘用国立大学的知名退休教授,以此保证师资力量。国立大学则略有不同,由教授会讨论决定学校重大问题,教授通过全国招聘,师资力量雄厚。

(二)教育模式

总的来说,日本的教育模式是介乎美式与德式教育之间,正处在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发展期。他们秉承着“教育立国”的理念,这也是其经济飞速发展的根源所在。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与其他国家一样,日本同样面临着各种全新的机遇和挑战。而他们则把这种希望寄托在了教育上,将高等教育作为一项高回报的投资来看待,对其高度重视。知识结构不仅成为其经济、科技、乃至其国际竞争力的基础,更是为其提供了多样的全新文明观。他们主要致力于四个方面的改革:其一,通过对相关课题探究能力的培养保证研究质量;其二,着力于大学自主性以及自律性的提升;其三,通过多元化的评价系统促进其大学教学的不断改进;其四,整建组织运营体制。

三、我国教育的问题所在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现今世界一种必然发展趋势,科学文化的交流不应有国界,促进知识的更新和传播,这也是各国高等教育的任务所在。伴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我国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然而其间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究其根源,则是在对学生教育的认识上仍然有所偏差。

(一)缺乏教育认识

我国教育中,我们对教育的认识仍然停留在对学生进行生产技能、技术等相关能力的锻炼上,为其将来的谋职做准备。[2]这种看法显然是有所偏差的,教育应当是心灵和精神的交汇,学习也应当是伴随一生的事情,而非仅仅将教育教学作为提升学生将来谋职本钱的一种工具和手段。

(二)缺乏创新教育

知识已经逐渐成为僵硬的教条而缺乏生气,这种传统的“灌输式”教学严重制约了学生思维甚至人类智慧的进步和发展。在这样的僵硬教育下,学生已经逐渐失去思维能力而成为一种机械接受和复制的工具而存在。而那些曾经让人心灵震动的知识也逐渐成为了束缚学生发展的干枯教条,不再有任何色彩。虽然伴随着教育改革这些情况已经有所改善,然而根深蒂固的传统教育思想并非一时可以改变,仍然有不少这样的情况存在。

(三)缺乏学生空间

如果一个人在接受教育时或者接受教育后,连正常人起码的生活空间都不存在,又谈何发展与创造,现今我国教育将学生空间挤压得淋漓尽致,一切服务于考试分数的争夺,大量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喘不过气,更不用谈其精神生活的拓展了。

四、我国教育的改革建议

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富强离不开教育的改革发展,而其中一个毋庸置疑的重点则是我们应当注重对学生个人思维创新能力的发展,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具有潜能的独立个体,对其思维能力以及自主能力抑制的教育显然是有失妥当的。明确教育的方向和学生的主置,这也是深化教育改革的方向所在。要让学生从传统教学中“被动接受”的模式中跳脱出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促进其创新思维和自主探究能力的良好发展。

将学生从机械复制的教学活动中解放出来,通过形式多样的教学活动和创新的教学方式使其在动脑、动手、动口的全身心融入和互动中完成对创新思维和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在日本,学生到了大三则将被分配到实验室参加各种研究报告会,让他们了解相关研究的内容和发展方向,大四则完全进入毕业论文的研究工作,从而保证他们的综合能力培训时间。另外,与日本“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相同,改变传统教育模式,还应注重教学主体关系的切换,应当保证教师与学生在平等地位的基础上进行交流和学习,确立以学生为教育和课堂主体的地位。还应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将科研适当的引入教育当中,结合教育形成一个素质教育的综合模式,聚焦于生活中具体问题的研究解决上,学以致用,实现其实际动手能力以及问题处理能力的全面提升。最后,一个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教学以及科研工作开展的前提和基础所在。所以,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工作。这一点在日本则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日本的每一位青年教师都必须在国外学习半年之上。我们也同样应当如此,将教授之下的教师分批送往国外进修,让他们了解各自领域和专业的国际动态,实现自身能力的提升。提高教师以及教辅人员比例,适当减轻教师教学任务,让他们能有更多的时间来进行教改与科研工作,从而实现教育事业的进步。

参考文献:

篇7

协商以及协商机制的国内外研究在教育评价领域,一些学者把协商的概念运用到了教育的范畴。一些评价文献强调,评价者应该拥有和运用协商技巧,这是一种评价能力的基本素质,并讨论了作为协调者所应具备的协商技能。2005年,国外学者安尼•马克维茨,研究了在评价实施过程中,协商的一些策略,并提出了进行协商时应遵循的六条原则:第一,认识评价内在的政治本质;第二,重视多个利益相关者的贡献;第三,注重利益相关者的立场,并对评价计划作出评价;第四,评价者应该在利益相关者之间扮演一种积极的角色;第五,评价者要具备作为协商者应答冲突的技能;第六,开发和管理多元利益相关者之间冲突的技能[4]。2008年,戴安•麦克唐纳指出需要将协商落实在评价实践层面上,同时指出评价者应具备的技能:沟通、移情和自信,尊重和达成共识的能力、鼓励利益相关者互相倾听。他也讨论了在评价过程中,评价者在利益相关者之间达成共识并非总是可能的情况下,需要具备的技能和素质[5]。有的学者从具体的评价入手,研究和分析了如何运用协商程序解决冲突。如2005年,劳瑞•史蒂文等人基于社会心理学的视角,提出了冲突策略理论,并分析了建设性的冲突解决理论;并详细讨论了建设性的冲突中,如何运用协商程序和协商技巧来解决项目评价中的问题[6]。2008年,西沃恩•夏基等分析了社区项目评价的问题,给出了一些运用协商的建议,要想运用好协商的方式,必须掌握一些关键的技巧:运用情感体验、融洽的思维、创造性思维、时机的判断、时机的掌控能力等。以上是国外文献的介绍,反观国内的研究情况,对于协商及协商理论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政治、经济和法律领域。而在我国高等教育评价研究领域,很少有关于协商机制的研究,对于通过价值协商机制的构建来解决价值多元化的问题更是少之又少[7,8]。

河南省高等教育评价存在的问题

(一)高等教育评价中利益相关者对价值缺乏认同感高等教育评价是一个价值选择的过程,但是也存在不同的价值主体的博弈,因为他们有着不同的价值观,有着不同的利益需要,这些左右着他们各自有着不同的价值选择。从三个角度来分析: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政府的主管单位比较注重评价的管理工具的职能,通过评价来对大学进行支持或决策;从社会的角度,希望评价是一种“公众问责”的职能;从高校自身来说,希望通过大学教育的评价来促进高校的发展。从河南省情况来看,政府决策者在评价活动中,往往处于支配地位,因为他们想通过这样的评价,来认清被评价高校的实力情况,从而满足其决策的需要,这种评价的定位决定了评价必然是管理价值的评价。高等教育评价的管理价值,代表了管理者的利益和价值要求。高等教育的政府管理部门,希望通过教育评价来实现教育管理目标,推动教育工作的正常进行,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在河南省高等教育评价中,由于高校的政府管理单位推崇管理价值至上,所以他们从自身的要求出发,把自己的意志通过各种方式转化为评价目标,通过行政文件的制定,从自身的教育价值观进行价值选择,然后把自己的价值观进一步转化为评价准则,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这样的评价,决定了评价的目的,即以行政管理为主,对高等教育的评价要求出于行政的指令,因为这些评价的标准、目标以及评价形式都是以管理者的意志体现出来的,而没有尊重其他主体的利益;评价结果常常以政府红头文件的形式下达,这就使评价等同于行政管理活动,影响了评价的客观性以及公正性,其结果就是给高等教育评价目的的实现,以及功能的发挥产生了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

(二)评价的结论与多元利益相关者对评价期望存在矛盾在本科教学评估中,河南省的高校怀着极大的热情,并对高等教育评价结果寄于很高的期望。但高校自身对评价的期望功能同教育部以及政府结构的评价所发挥的功能往往不对等。比如,在教学评估中,最能直接体现高校本科教育质量的专业、课程、教师工作和学生发展方面,外部评估取得了哪些效果,很少能够提供系统的经验证据,而对本科教学评估的评价比较正面的反映在诸如办学条件改善等硬标准上。现在社会是多元价值的社会,相同的主体价值在同一项高等教育评价活动的需求是不同的。为了达到评价的目的,需要两者兼顾,既要考虑高等教育的多元利益相关者的需要,又要满足高校自身的利益诉求,这些不同利益主体需求的满足,才可以使评价的结果和影响达到应有的效果。高等教育评价是一种价值行为,不同利益相关者对高等教育的理想和期望不同。价值观的多样性造成了评价的困难,同时价值的多样性表现在高等教育主管部门、利益集团之间,也同时反映在人的日常生活中,这可以从人们对待许多具体的问题上看出来。

(三)评价的结果未能很好彰显评价的目的由于对高等教育的重视,随着对高等学校教育的资金支持力度的加大,对高等学校的评价工作在不断的开展,社会各界、公众媒体对此的批评和质疑也越来越多,高等院校中的有关群体,也对高等教育评价的结果存在异议,这充分说明高等教育的评价结果没有很好地彰显评价当初的目的。

河南省高等教育评价的协商程序及步骤建议

(一)评价要为多元利益相关者的信息需求服务基于价值协商的新的评价范式的假设前提为:全球化背景下的价值多元已被广泛认同,价值多元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对高等教育评价有不同的信息需求;不同利益相关者持有不同的高等教育价值观,尽管这些价值主张在已构建的知识范围内和在它们的成熟水平上可能是不同的,但持有价值主张仍然是合理的并且是值得尊重的。教育评价得出的只能是对有关教育情况判断的信息,这些信息被用于教育活动的改变而影响教育发展。新的教育评价范式要把评价的目的确定为对教育活动作出判断上,而这样的判断是为众多的利益相关者提供信息的。理解是有意义行动的前提,价值认同是评价中采取行动、改进教育的前提。通过回应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对高等教育信息的不同需求,关注他们的价值诉求和价值主张,可以更好地满足利益相关者对高等教育质量的问责需求。高等教育评价应当致力于提供不同价值主体所需要的高等教育活动的真实信息。

(二)评价的价值基础:体现价值多元特点,关注多元价值新的评价范式的确立要充分关注高等教育评价的多元价值的基础,将价值多元作为评价的基础和前提,并纳入评价过程的设计之中,教育评价活动的组织应当适应价值多元的现实。高等教育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但这样的价值应当充分体现利益相关者的主体需要,不能由强势主体价值代替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价值。运用建立在多元价值基础上的新范式得到的评价结果要能够回应高等教育利益相关者对信息的不同需求,关注他们的价值诉求和价值主张。

(三)评价信息的收集途径与方法的协商教育评价是一个系统收集信息对教育活动的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信息收集是评价的主要工作之一,教育评价信息的收集途径与方法需要在协商中达成共识,只有这样根据相关信息得出的评价结论才具有说服力。评价信息收集的方法很多,其中经过问卷、访谈、观察、测验等获得信息最为常见,这些信息获得的途径与方法需要得到利益关系人的认同,应当尽可能让部分利益关系人有密集互动的参与机会。当完成资料收集后,其中属于非技术性的叙述,利益关系人分享,听取他们的应答性意见,并将这些应答性意见纳入最后的报告当中。教育评价中信息处理的方法和结论形成的逻辑模式应当得到利益相关者的讨论与认同,在协商中达成共识,尤其是评价者和被评者之间必须取得共识。在信息收集、信息筛选、信息确认、信息处理的主要阶段都应当开放,信息的收集与处理应当在共识基础上充分面向利益相关者开放。

篇8

摘 要:中国和俄罗斯有着不同的国情,所以高等教育的情况也各不相同,同属于教育转型期的两国在高等教育情况上各不相同,各自存在着自己的优势和弊端,通过对比,可以找到不足,并寻求解决的措施,追求高等教育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高等教育、中国、俄罗斯、现状、问题、解决

一、中俄两国高等教育简析

(一)中国高等教育

我国人口数量较多,在教育领域上是典型的“穷国办大教育”,这就使得我国教育水平一直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1999年至今,中国高校迅速扩招,办学形式多样,办学主体多元化。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高等教育,无论是在办学规模、办学质量、办学理念、办学方式还是在师资水平、学生人数、管理监控上迅速发展,但仍不能达到当前生产力条件下人们所需要的教育水平。中国大学越来越多,但教学水平参差不齐,在学生择校过程中形成很大障碍。大学教育仍深深地陷在传授知识―接受知识旧模式的窠臼之中,以教师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三中心”教学制度依然顽固地统治着今日的中国大学。

(二)俄罗斯高等教育

俄罗斯与中国国情截然不同,是典型的地广人稀的国家。俄罗斯的科学教育、文化教育在国际上仍保持着世界先进的水平。大多数俄罗斯公民重视儿女的教育,教育支出占家庭支出很重要的一部分。20世纪90年代新建了500多所大学,大部分是私立高校,根据俄罗斯教育部1999年8月份的统计,俄罗斯目前共有932所高等院校。俄罗斯高校中的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如大多数西方国家教育方法类同,教学方式比较灵活,重视能力和开发和培养,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多,课堂不只局限于教室,实践教学的机会多。考试实行5分制,题目比较灵活,不拘泥于课本。

二、两国高等教育优劣势对比

(一)中国高校教育的优劣势

高等教育作为直接与劳动力市场连接的机构,其在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培养方面肩负重大责任与使命。从数量上看,我国人才总量占据绝对优势,居于世界前列。2005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约为3500万人,居世界第1位。2006年,中国研究与试验发展全职人员达150万人/年。2007年,我国科技人力资源总量达到4200万人,位居世界第一;研发人员总量190万人/年,居世界第2位。这也使得我国在学科论文和专利数量方面处于世界前列。虽然在数量上培养出的人才相当可观,但是综合平均水平我国的世界排名比较靠后,处于50多位。这就说明了中国高等教育存在着其自身的劣势。第一,教育的经费问题。虽然教育经费逐年增加,但国家财政型支持却不断将少,国家在设立“211”和“985”院校之后,国家教育资源不断向名校集中,导致资金投入分配不均,许多高校开始了企业式经营,教育水平下降。第二,历史原因。我国自建国以来教育一直呈现不连续发展,根本上远远落后于美国等西方国家。第三,公平与效率问题。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学生都是经过高考、志愿填报、高校录取这几个阶段的。许多的地区保护政策,志愿填报滑档等都导致了高校教育的不公平。另外,我国高校本科一般采取4年学制,学制较长,在课程安排方面不合理,第四年的课程很少,一些学校甚至没有专业课,这个就导致了效率低下。第四,高等教育的质量监控问题,中国在量上取胜,但在质上一直没有保障,不断从精英化教育区向于大众化发展。许多课程的开设完全与实际相脱节,拘泥于课本知识,导致许多毕业生工作后需从头学起。

(二)俄罗斯高校教育的优劣势

俄罗斯的高等教育是世界上最具实力的高等教育体系之一。俄罗斯的大学学生分为自费生和公费生,公费生由国家资助教育资金,但近年来靠政府资助的大学生越来越少。不少学生选择自费接受高等教育,或者读私立学校,这也到这了俄罗斯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公立和私立学校都不断增加。俄罗斯教育学科专业性比较强,造就了一大批世界一流的科学家、学者和专门人才。尤其是在航天和军事科技领域,一直处于世界前沿,引领者航空航天和军事技术的发展方向。但是在发展过程中也有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第一,高等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俄罗斯作为世界上教育预算最低的国家之一,其教育经费短缺,经费危机已经成为制约高等教育继续发展的瓶颈。第二,私立高等学校越来越多且水平参差不齐。许多私立学校专业设置极不合理,但仍以其较低的学费吸引着许多俄罗斯的应届毕业生就读。严重影响了私立学校的威信也对公里的大学造成了一定的威胁。第三,高等教育改革带来的弊端。自俄罗斯推行全国统一的高等教育机构招生考试制度以来,引起了国内长期的争论,虽然统一考试有助于减少,增加考试的公正性,但是这种类似于中国高考的统考,没有充分考虑到每一个学生的特点,文理科考生考童同样的试题,且以客观题为主,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三、提高两国教育水平的对策建议

对于中国,要提高教育水平,首先要从其历史原因出发,因为起步比较晚,所以我们要加强与国外高校的联系,强强联合办学,与国际接轨,打造出自己的优势学科,不断完善高等教育网络体系。第二,追求相对公平,在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要做到绝对公平几乎不可能,所以我们应在教育上尽量做到相对公平,如逐步取消地区保护主义,加强教育落后省份的教育力度,对于有学科特长的学生单独考试制度等等。第三,保证教育质量,增强毕业生的竞争力。提高师资水平,优化学校结构。在专业开设方面有针对,有方向。加强教学与实践相结合,更多的培养应用性、复合型人才。

对于俄罗斯,首先在政府方面,要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从而使教育获得更过的资源;其次要加大政府打击力度,在教育服务质量方面破坏消费者权益的受教育人可以拒绝付款,并可以向法院投诉;第三,对于公立和私立学校及时的进行严格的审查,保证大学软硬件设施及教学水平,控制私立学校的数量。在学校方面,要对社会和学生负责,优化结构,保证生源质量和师资水平,定期进行自我评定和完善。学科设置要从自身优势出发结合社会需要,选择特色学科。对于高等教育接受者(大学生),对将要接受的教育要具有选择性,结合自身特点和兴趣,并以一名监督者的身份在学校没有履行自己应尽的教学义务时,即使投诉或向法院,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作者单位:海南大学)

参考文献

[1] 百度文库《浅谈中国大学教育模式》

[2] 《中国高等教育竞争力优势与劣势并存》2012-05-03《中国社会科学报》

推荐期刊